作者:梦里花落 文章来源:网络
本文原地址:https://teniu.cc/ku/wk3/94802eb3e54238559f2782e5ac6677d4.shtml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
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
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如:直接→间接
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
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
在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
1、比喻:就是打比方,指用具体的、浅显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人们少见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本体、比喻词、喻体三部分构成。本体和喻体两种事物之间必须在某一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同类,比喻词常用的有“好像、像„„一样(似的)、仿佛、是、成了”等。例:在阳光的照耀下,漫山的山茶花仿佛千万颗红星在闪闪发光。
2、拟人:就是把人以外的事物当作人来写,使它像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做人的动作。例: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
3、排比:就是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相同或意思相关,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书看报,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
4、夸张:就是为了突出某一事物,有意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用进行扩大或缩小来描述。例:在巴掌大的监狱里,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
5、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词作反问词。例:(1)作为一个小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
6、设问:就是有针对性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把自己的看法谈出来。实际上就是自问自答。例:我能被中条山的风吓倒吗?不能,绝对不能。
7、对偶:指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对句的一种修辞方法。(对联一般采用对偶的写法)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方法总结与练习| 含答案
01
反问句与陈述句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练习:(反问改陈述)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我们不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2.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3.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这里的景色这么美,使我们流连往返。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这点小事,不要妈妈担心。
5.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大千世界,到处都有野花的倩影。6.你难道没看比赛吗? 你看了比赛。
7.你难道不去上体育课了吗? 你去上体育课。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练习: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我们怎么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呢?)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怎么能伤他们的心呢?)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
02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
对话与转述的互换练习:(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1.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外公对小英说,他告诉小英,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2.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他去帮李明辅导功课。)3.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李老师兴奋地说,他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4.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5.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爸爸说,他明天要去昆明,让我自己做饭吃。)6.爸爸说:“你明天别去玩了,我带你有事去。(”爸爸说,让我明天别去玩了,他带我有事去。)
03
缩句
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的、地、得前面的词语)都可以缩去。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练习:
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话包蕴着哲理。)
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红四团取得胜利)
3.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工人师傅把钻安装好。)
4.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老师讲了故事。)
04
修改病句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成分残缺
1.春天来了,越来越来暖和了。(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来暖和了。)2.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月光洒在沙滩上,沙滩上一片银白。)3.学了《爱迪生》这一课受到了教育。(学了《爱迪生》这一课我受到了教育。)4.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修复我们学习。)
二、成分赘余
1.联欢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联欢会上,他第一个走上台表演节目。
2.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和蔬菜。奶奶的菜园里种了茄子、西红柿、黄瓜。3.我经常阅读、看科幻小说。我经常阅读科幻小说。
4.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大树上。松鼠喜欢把窝搭在高大的树上。
三、表意不明
1、李红有时候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李红经常和张明在一起打球。
2、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她心里很着急。
3、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他同意第一种主张。
4、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只有张刚没有参加。全班同学除了张刚以外都参加了这次公益活动。
四、搭配不当
1、今天联欢会上的音乐和舞蹈真好看。今天联欢会上的杂技和舞蹈真好看。
2、我很喜欢参加自然博物馆。我很喜欢参观自然博物馆。
3、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泥泞的小路前进。战士们冒着倾盆大雨和踩着泥泞的小路前进。
4、战斗正在热烈地进行着。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五、语序不当
1、我们学校师生全体去参观科技馆。我们学校全体师生去参观科技馆。
2、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优美的一支歌。王丽在演唱会上唱了一支优美的歌。
3、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对我很感兴趣。我对美术和音乐这两门功课很感兴趣。
4、李华被同学们一定评为三好学生。
李华被一定同学们评为“三好学生”。
5、学校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已经公布出来了。
学校已经把“学雷锋积极分子”的名单公布出来了。
05
“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
“把”字句: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把我迷住了。“被”字句:我被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
“把”字句:大风卷起的尘土把我的视线遮住了。“被”字句:我的视线被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把”字句: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把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找到了。“被”字句: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终于被爱迪生找到了。
06
小学语文句子句型转换练习题
一、按要求写句子
1、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它们被疲劳和干渴,折磨得有气无力。
2、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我的错误马上被朋友们纠正了。
朋友们马上把我的错误纠正了。
3、改变词序,意思保持不变。
出金华城大约5公里到罗甸。
出金华城到罗甸大约5公里。
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雨哗哗哗哗地从早到晚下个不停。
4、改变词序,改变句意。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那些南京来的客人都很热情。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
这几道题你没有全做对。
5、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我们没有近道,还和你们是一条道。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毒刑拷打不算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6、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难道 猫的性格没有些古怪吗?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难道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没有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吗?
7、把直接引语改成间接引语。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他真不如诸葛亮。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他会永远照顾珊迪的。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就不去看电影了。
8、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我对你的一片期望。”
二、照样子写句子
1、例: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小明走进食堂拿起碗走向窗口。(连动句)
2、例: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海面上的波光,仿佛地上闪闪发光的金子。(比喻句)
3、例: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比喻句)
4、例: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阳光之下,湖面成了金色的镜子。
5、例: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宁静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窃窃私语。(拟人句)
6、这些信件和报纸给千家万户带来了希望、欢乐和温暖。
那些星星和月亮给千家万户送去了光明,送去了希冀,送去了慰藉。(排比句)
三、按要求写句
1、欣欣向荣
①用来形容花草树木的什么:
春天来了,大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②用来比喻事业的 改革开放后,教育战线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2、骄傲
①用来表示褒义的:
身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骄傲!五星红旗在奥运会场高高飘扬,中国人都很骄傲。②用来表示贬义的(指不谦虚):
成绩好也不能骄傲,应该保持下去。他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但是有点骄傲。
3、“成了” 写成比喻句: 夜幕下,树影摇来摇去,成了幽灵。4.“天空中的小星星” 写成拟人句:
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对你微笑。
5、好像 写成比喻句:
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好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写成不是比喻句的: 李芳好像她的妈妈。
6.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改成转述句)妈妈对我说,她上班去了,让我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7.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
①(改成反问句)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吗?
②(改成否定句)这块地里的菜秧不是我种下的。8.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我们遇到困难,不能退缩。9.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改成反问句)这活泼的小孩难道不是我的好朋友吗?
10.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
改成“把”字句: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把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填没了。
改成“被”字句:这只船和那只船之间的空隙被齐这船舷的菜叶和垃圾填没了。11.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
改成“把”字句: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把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包住了。
改成“被”字句:一大滴松脂滴下来,一个苍蝇可一个蜘蛛正好被包住了。12.我们祖国的崇山峻岭蕴藏着丰富的煤和石油。(缩句)崇山峻岭蕴藏着煤和石油。
13.我不小心把陈明的飞机模型摔坏了。(改成“被”字句)陈明的飞机模型被我我不小心摔坏了。
14.曹操被周瑜的军队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改成“把”字句)周瑜的军队把曹操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15.这些北京来的客人水平非常高。(改变词序,改变意思)这些来北京的客人水平非常高。16.我家在市图书管附近住。(改变词序,意思不变)我家住在市图书管附近。
四、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大家都能办到的事,难道我就不能办到吗? 大家都能办到的事,我就一定能办到。
2、雷锋精神怎么会过时呢?
雷锋精神不会过时。
3、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没有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
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五、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这个真实的故事怎么不使我深受感动呢?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我们怎么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呢?
3、春风吹绿了田野。难道春风没有吹绿了田野吗?
4、是春风吹绿了田野。难道不是春风吹绿了田野吗?
5、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我们怎么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呢?
六、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下列话换个说法
1、喂,妈,今天开学了,快给钱。你好,妈妈,今天开学了,能给钱吗?
2、奶奶,学校号召我们捐款救灾,快给我五元钱。奶奶,学校号召我们捐款救灾,请给我五元钱吧。
3、喂,老头,把锄头借我用一下。你好,老爷爷,请把锄头借我用一下好吗!
4、小红,把窗关一下。小红,请把窗关一下。
七、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她必须参加。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他指给您看。
4、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他就把璧交给秦王。
1、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
2、看了电视剧《亮剑》,很受感动。(修改病句)
3、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军识破了。(修改病句)
4、老师一直夸耀我们班班风好。(修改病句)
5、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改为反问句)
6、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改为反问句)
7、《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写的。(修改病句)
8、我怀念母亲的情绪越来越剧烈。(修改病句)
9、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修改病句)
10、他这样做是为了调解烦闷的气氛。(修改病句)
11、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改为反问句)
12、一万多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很多。(改为比喻句)
13、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缩句)
14、诸葛亮神机妙算,我不如他。(改为感叹句)
15、我们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陈述句)
16、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陈述句)
17、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缩句)
18、警卫员端端正正的向毛主席敬了个礼。(缩句)
19、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陈述句)
20、她和妈妈取走了获奖证书。(改为被字句)
21、这是伟大的奇观。(改为感叹句)
22、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改为反
问句)
2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为陈述句)
24、难道他会从柴房里搬回一窝兔子吗?(改为陈述句)
25、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陈述句)
26、北京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27、我们在刚劲端庄的方块字里,感受“三国”的英雄豪气。(缩句)
28、看到祖国的变化,谁能不赞叹呢?(陈述句)
29、今天是她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她十分沉着。(用关联词合并成一句话)
30、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病句)
31、数学作业他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道题还没算出来。(病句)
32、太阳岛的夏天是人们避暑的好地方。(病句)
33、暑假,我阅读了《水浒传》等古典名著,这些名著的内容真是五彩缤纷。(病句)
34、童话故事即使引人入胜,而且给我们有益的启示。(病句)
35、广场上汇集了无数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缩句)
36、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缩句)
37、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的入睡了。(缩句)
38、读了《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病句)
39、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40、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缩句)
41、我们要养成不读书的好习惯不动笔墨。(病句)
42、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他的建议。(病句)
43、在抗洪抢险斗争中,许多先进人物的事迹令人一辈子终生难忘。(病句)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学习方法,增加学习效率。(病句)桃花心木是一种树形优雅,显示出勃勃生机。(病句)上课时,王老师讲了有趣的故事和例子。(病句)“十一”长假期间,很多家庭外出观赏名胜古迹。(病句)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我了解到这个西瓜不平常的来历。(缩句)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缩句)满园的鲜花散发出阵阵清香喝多姿的身影。(病句)他今天所有的一切工作都完成了。(病句)一进幼儿园的大门,我就看见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喝一阵阵动听的歌声。(病句)王老师荣获了“优秀教师”的荣誉。(病句)我们要维护公共场所的清洁。(病句)中国博物馆正在展览明代新出土的文物。(病句)李老师带病给我们上课,我怎么能不感动呢?(陈述句)水浇多了,花能不死吗?(陈述句)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陈述句)你怎么能这么做呢?(陈述句)非洲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感叹句)这件事你该去做。(反问句)圣玛利亚教堂那学化妆石膏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空中高高地耸立着。(缩句)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音乐。(反问句)天下着雨。(扩句)《红楼梦》是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病句)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感叹句)瓦尼亚结结巴巴的说:“没有,我把核扔到窗子外面去了。”(第三人称转述句)鸟儿飞翔。(改为拟人句)
六年级复习资料(转换句式)转换句式
1、这是真理。(改为反问句)
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改为肯定句)
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改为“被”字句)
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改为“被”字句)
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改为陈述句)
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改为陈述句)
8、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9、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0、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
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改为转述句)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改为陈述句)
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16、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改为反问句)
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改为“被”字句)
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改为反问句)
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1、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改为反问句)
2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改为反问句)
23、我完成了这幅作品。(改为感叹句)
24、我做成了这个试验。(改为反问句)
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改为肯定句)
2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改为肯定句)
27、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改为反问句)
29、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0、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改为转述语句)
31、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改为反问句)
32、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改为陈述句)
3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改为间接引用)
34、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改为间接引用)
35、爸爸对妈妈说:“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改为间接引用)
3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改为陈述句)
37、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改为陈述句)
38、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柱、桌椅,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改为陈述句)
39、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40、田里的青蛙叫。(改为拟人句)
41、这么美的水真吸引人。(改为反问句)
42、写得不怎么样,但还是有希望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3、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44、问题还没有弄清,但已经有了一点儿头绪。(改为双重否定句)
(1)把句子改成反问句。
1、我们不会忘记党的恩情。
2、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
3、这个故事使我感动得流泪。
4、可爱的小女孩是我的好朋友。
5、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6、坡度这么大,火车爬不上去。
(2)把句子改为陈述句。
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2、他呀!都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3、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4、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5、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6、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7、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3)扩写句子。
例:崭新的机器日夜不停地制造零件。
1、喜讯传到学校。
2、列车穿过山谷。
3、春风吹遍大地。
4、人们挥舞着鲜花。
5、爸爸是工人。
6、我制订学习计划。
7、柳条拂动着水面。
(4)缩写句子。
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洪亮的钟声在天空中经久不息地回响。
3、敬爱的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年轻的战士。
4、吴国的都督周瑜十分妒忌很有才干的诸葛亮。
5、银色的雪光照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6、夏天,老人们都爱到河边的树阴下钓鱼。
7、时光老人给我们的礼物是珍贵的。
(5)改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6)把句子该为“把”字句。
1、哨棒被武松赶紧丢在一边。
2、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3、小华拿走了数学课本。
4、蔺相如击败了秦王。
5、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
(7)把句子该为“被”字句。
1、蔺相如击败了秦王。
2、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感动了廉颇
3、诸葛亮借来了十万支箭。
4、武松终于把那只凶猛的大虫打死了。
5、他很快就把从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吃光了。
6、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
(8)综合练习。
1、厚厚的松脂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彩。(缩句)
2、同学们回答问题。(扩句)
3、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换成间接引语)
4、马的后蹄踏着一只飞燕。(换成“被”字句)
5、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间接引语)
6、那时侯,清政府腐败无能,刚一提出“京张”铁路的修筑计划,帝国主义就出来阻
挠,要挟。(换成“因果关系”的说法)
7、太阳升起来。(扩句)
8、我看秦王没有诚意,就得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去。(换成反问句)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teniu.cc原
9、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换成反问句)
10、这三克镭体现了一个科学家伟大的人格。(改为感叹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
11、钱在孤岛上又有什么用呢?
二、破折号的用法。
①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转折;③表示声音的延长。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街上飘着一股烤蛾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3)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4)联合国在它成立50周年前夕,得到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由12亿中国人民
赠送的巨型青铜器——“世纪宝鼎”。()
(5)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
三、省略号的用法。
四、课文感知与理解。
(一)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文地址http:///showtopic.aspx?forumid=77&forumpage=1&topicid=81822&go=prev。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根据词补充完整。
(2)《咏梅》是一首词。其中,次词牌名是,题目是。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朝的咏梅
词以后写的。
(3)说说下;列句子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1、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解释加点的词语。
1、犹有花枝俏。
犹花枝俏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她丛中笑烂漫
(二)(1)“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这几句诗选自《》,这是一首乐府诗,作者借来比
喻光阴之匆匆易逝,劝勉世人要。从中,你体会到。
(2)“萁在,豆在。本自,何太急?”诗句选自曹植的《》,诗人以作比喻,控诉做了
皇帝的哥哥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
(3)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万里长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1、根据古诗内容,将诗句补充完整。
2、“塞”的意思是,“但使”的意思是;“教”的意思是;“龙城飞将是指”“胡马”是指。
3、《出塞》是一首。诗人从写景入手,“”这句诗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色;
从“”这句诗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后两句诗表
达了诗人希望。
3、似《出塞》这样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很多,将你读过的写一写,背一背。
(三)古文
1、填空并解释所填的词。
(1)楚人()盾与矛者,()之曰:()盾之坚,物莫能()也。
(2)郑人有且置()者,先自度其足()之坐,至之()而忘()之。
2、将下面文言文在现代文中的意思用线连起来。曰有人弗不能 或于是子集市 遂我的何如您
吾说市怎么样
3、读一读。写出句子的意思。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4)至之市而忘操之。
(5)何不试之以足?
(6)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7)可矣,守而勿失也。
4、请你说说那个卖矛与盾的人和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
例:⑴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贯彻推广普通话的号召。
⑵ 在文娱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⑶ 这道题最后终于被解答出来了。
⑷ 数学作业他都做完了,只剩下最后一道题还没算出得数来。
⑸ 星期天,我穿上洁净的衣服,把脏衣服脱下来。
⑹ 既然有天大的本领,也不能骄傲。
⑺ 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主席台上。
【复习中要注意的几点】
1、修改病句是一项基本的语文练习。小学生书面语言中病句出现得还是比较多的,出
现病句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重视修改病句的指导,并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病句及
时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teniu.cc原文地址
http:///showtopic.aspx?forumid=77&forumpage=1&topicid=81822&go=next
改。不必为应试而够多的进行专门的训练。
修
2、改病句的重点和难点是寻找病因。小学生常见的病因一般有“成分残缺”、“用词不
当”、“搭配不当”、“重复累赘”、“前后矛盾”、“不合事理”、“分类不当”等。对具体的句子
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要简单套用某一病因。
3、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不改变原意,同时以最简洁的方法修改。因此,修改前必须读懂
句子,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然后对没有表达清楚的部分进行修改。修改后还要致细检查,因为有的病句不止一处有语病,还要看有没有将意思表达清楚。有的病句不止一种修改方法,只要表达清楚即可。
二、词语园地(13分)。
1、我积累了很多好词语,我一定能填对!(4+2分)
长途()涉雕()画 栋可见一()()不经
心
窃窃()语兴高()烈寝不安()()血搏杀
我还能写两个表示“颜色多”的成语:、。
2.我会写带有“护”字的词语(所填的词语不重复).(3分)
()地球()公物()尊严
3、我会先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
只要„„就„„即使„„也„„
(1)、电视机没有图像了,()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能排除。
(2)、电视机没有图像了,()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不一定能排除。
三、句子世界(8分/每句2分)。
1、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的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
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但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描写天气炎热的句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teniu.cc原文地址
http:///showtopic.aspx?forumid=77&forumpage=1&topicid=82505&go=next4、家是一首多味的小诗,只有用心去品,才能读出其中的滋味。(照样子仿写句子)
家是一座城堡,只有_________,才能__ ________。
四、课文回顾(18分)。
1、《马诗》是________朝_______________写的。诗句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平时积累了不少名言、诗句,我想写一句关于真诚待人的名言警句:
我还想写一句爱国名言:
3、演讲稿的特点:、、。
4、《唯一的听众》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的变化;一条是老
妇人的变化。
5、《最后一头战象》一文以为顺序,写了四个感人片段:、、、。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0分)分享 转发
千万量级范文免费下载,请收藏特牛范文网! - www.teni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