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风徐来 文章来源:网络
本文原地址:https://teniu.cc/ku/wk6/c960b6a06d0bd7c35663fe0e8d27ddfc.shtml
202_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发生了里氏8级的地震。汶川国殇,勇敢而坚强的中国人民在历经磨难之后也要用爱心、智慧和勇气练就五彩之石,重建新的家园。而作为地处地震中心的重点学府,川大师生纷纷以不同的形式加入到这场抗震救灾的行列中,时刻关注着历经苦难的灾区民众。作为大学的老师,更为关心受灾地区孩子们的心理成长。我们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肖旭老师以作文交流为切入点,发掘灾区学校师生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大学生与灾区学校的学生结对子改作文的形式,促进灾区学校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实践平台。
北川中学、什邡红白学校等9所灾区学校先后成为我们的亲密结对伙伴。政治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纷纷踊跃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成为五彩石大家庭的一份子,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
五彩石各项工作统筹有序,一系列流程都是爱的传递,是志愿者责任和义务的延续。
志愿者们批改的每一次作文,大到行文结构、语句的流畅,小到错别字、标点符号,字里行间,满溢的是认真、是爱。看着结对伙伴的作文成绩提高了,比以前更开心了,大学生感到了肩上的责任。
就这样,往返作文共计77轮次,作文批改字数达300余万字
“五彩石”志愿服务形式不断拓展着,志愿者分批深入灾区,见到了隔空交流的伙伴,带去了川大学子的风貌,带给孩子们成长的希望与力量。
在棠湖中学,有一个特别的地震孤儿班,班上的孩子们失去了亲人、无家可归,承受着地震和丧亲的悲痛,我们专门开展了主题为“对生命的思索”的活动。
红白中心学校的家长们也来到活动现场,让家长感受和孩子亲密接触的瞬间,在亲子游戏中更好的连接彼此的情感。
我们走进绵竹汉旺中学、新市学校、天河学校的教室里,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共绘美好人生”的主题活动。为结对伙伴的优秀作文进行颁奖,共做五彩石祝福品,实现了彼此面对面,手拉手的约定。
为了满足灾区结对伙伴对于大学校园的向往和憧憬,我们策划“感恩自强,放飞希望“、‘同行川大’等主题活动,在川大感受大学校园的浓墨氛围。
自202_年11月活动正式启动以来,五彩石的志愿者从原先的几十名发展到了今天的468名,分布川大各个学院,直接服务的灾区学生达610人。通过五彩石作文结对交流活动,在孩子们的来信中总能见到感激的话语。他们总说感谢四川大学的哥哥姐姐们,长大后我们也要考到四川大学来读书。
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们在五彩石志愿活动中体会到了助人自助,怀揣感恩之心,升华了情感,坚定了服务于民的信念与责任,在第二课堂中收获着大学时期最有价值的祝福。给自己一个梦想,在实践中成长,奉献中成才。
值此政治学院十周年院庆之际,灾区结对学校的老师纷纷来信祝贺,感谢政治学院的领导、老师和大学生的全力支持和倾心付出,祝愿政治学院桃李遍天下,明天更辉煌!
五彩石头路
——科学
活动目标:
1.体验完石头的乐趣。
2.学习按石头的特征(ABCABC),有规律地进行排序。3.能清晰地数数,(5以内),并进行分类排序。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 幼儿已经积累了按ABABAB 规律排序的经验。2.材料准备
• 石头若干,每人一只筐。
• 教师活动册,幼儿活动册,科学《五彩石头路》
活动过程:
1.操作活动:捡石头。(1)观察石头
• 提问,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 小结:石头有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2)游戏:捡石头
• 请幼儿数一数自己捡了几块儿石头?
(3)石头排排队,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排队的方法。2.操作活动:分类。
• 把捡到的石头送回家,一光滑的石头放在红框里,粗糙的石x头放 在绿框里。
3.出示教师活动册请幼儿观察图中的石头小路是怎样排列的?(1)小朋友要踩着红,蓝,黄,顺序的石头,才能回家小朋友们来帮
帮他。
(2)幼儿大胆的说说后面的颜色是什么?(3)幼儿完成幼儿活动册中的内容。4.游戏:铺路。(1)幼儿自由铺路
(2)交流你的石头是怎么铺的?老师把幼儿的铺法陈列在黑板上。(3)向同伴学习学别人的方法铺路。
(4)学习按间隔(ABCABCABC)的方法进行铺路
延伸活动:
• 师生一起去踩踩玩玩自己铺的石头路。
配套活动资源:
• 教师活动册幼儿活动册科学《五彩石头路》
温馨提示:
• 教师可以在孩子自由铺路的基础上和同伴进行交流,即在幼儿已有 经验的基础上由教师加以提升,引导幼儿学习间隔排序的方法。
五彩池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腾云驾雾、漫山遍野、铺展、凝结、折射”等词意。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2、能力目标:通过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教学,进行朗读感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力。指导学生进行“五彩池成因”的探究
3、情感目标:借助网络平台,引导学生了解五彩池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2、3、4自然段,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想象和探究,了解五彩池的奇异以及五彩池水的成因,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探奇。
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的水有颜色吗?(媒体显示:五彩池的画面)师述:在我国四川松潘的藏龙山上有个五彩池,那里的水不但有颜色,而且还非常奇特,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走进五彩池。(板书:五彩池)
(二)、理清思路,检查预习。
1、自由读,想想五彩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美丽、神奇)
2、美丽、神奇的五彩池让同学们流连忘返,没关系,我们再欣赏一遍。再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们说,一篇好的文章是由很多好词组成的,需要我们悉心地去盘点(认读词语)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引入:让作者感到神奇的五彩池,大家也一定想去看看吧,让我们到文中慢慢欣赏吧,快速浏览课文,哪几段写了五彩池的神奇?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作者来到藏龙山,初见水池感到神奇的是什么?
2、学生交流
出示:“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象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
指名读,从中体会到什么?小结,指导朗读。
3、水池除了美,还怎样?(形状多)找出描写水池形状多的句子,指名读。师:还有很多形状,作者没有都写出来,请同学发挥想象力,想想还有哪些形 的?学生交流。
4、师:作者运用比喻的方法把五彩池的多姿多彩展现给了我们,我们能通过朗读把它表达出来吗?
过渡:五彩池真美啊!美得让我惊奇。还有什么让作者感到更神奇的?
5、默读课文第三段,找找课文中用了几个“却”字,去掉这些“却”字再读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交流
(四)、协作学习,深入探究。
学习第四自然段。(媒体显示:“流动的水池”)师:明明是清水,为什么 在水池里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请大家继续跟着作者脚步,与同桌共同探讨 其中的奥秘。交流。
小结成因:(1)池底长着许多石笋,高低不平。媒体显示:高低不平的石笋。(2)石笋表面凝结着一层细腻透明的石粉,阳光透过池水,石笋就像高低不平的折光镜,把阳光折射成各种不同的色彩。(3)再加上水池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很茂盛,倒影使池水更加瑰丽。
(五)、欣赏品味,体悟情感。
假如你就站在这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难怪作者会说:“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齐读第五自然段。
(六)、动手实践,拓展延伸。
师述:同学们,我们刚才细细游赏了五彩池,我相信那儿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请你当小导游,给五彩池写一句精彩的广告词,看看谁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彩石教学反思
《五彩池》是一篇选读课文,文章写得很美,我就推荐学生当做略读课文来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读书,抓住重点语言文字感受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朗读中感悟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课堂上处处体现了人文性,实践着新课程理念,多媒体课件的合理运用也为课堂增色不少,使直观的表象与语言文字有机融合,学生兴趣盎然。
一堂课下来,感觉学生学得东西都比较停留在表面,好像感觉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并没有进入那个情境,因此有些时候叫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时,出现了沉默的局面!在理解“五彩池的水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颜色”这一难点时,只让同桌学生讨论找出成因便完事了,“阳光折射”的原理学生不好理解,此时的讲解是必需的,而老师并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因此,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
小班数学活动《五彩石头路》
教学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
教学准备
石头若干,每人一只筐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
(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捡石头
1、观察石头
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
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进一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征,并突出了石头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后面的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样,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察、描述,那么更加体现了多种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老师心中应该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
2、捡石头——能数量捡石头
1)听口令捡石头 2)听拍手声捡石头
3)石头排队,你捡了几块石头?
(第一次让幼儿捡石头的环节中老师给了幼儿多种的刺激,通过听口令、拍手、小铃的声音等不同的方法来让
3、分类
把捡到的石头送回家:光滑的石头放在红筐里,粗糙的石头放在绿筐里
4、捡石头
1)要求幼儿在规定的时间里捡不同的石头
2)数数你捡到了多少石头?
(再一次让幼儿来捡石头,而这次捡石头老师充分的放手,让幼儿自由的捡石头,但是在放手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控制,如让幼儿一块一块的捡不同的石头,主要是为后面的排序作好准备。由于幼儿动作有快慢,捡的时候有的幼儿一块一块的在挑选,有的则见一块捡一块。因此幼儿捡的数量都不一样,这样在数数的时候也显示了差距。同时每位幼儿不同数量的石头也为后面的排序铺路造成了数量上的差距。但是在教学的时候,老师的时间没有很好的控制,给幼儿的时间稍长了点,导致有的幼儿捡了17、18块石头,数量过多。不仅为数数带来了难度,更影响了后面的排序。)
(三)铺路
1、幼儿自由铺路
2、交流:你用石头是怎么铺的?(老师把幼儿的铺法陈列在黑板上)
3、学别人的方法铺路
4、学习按间隔的方法进行铺路
(用石头铺路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有了前面对石头特征的了解的铺垫,因此在幼儿自由铺路的时候,有的幼儿是按照大的石头排好再排小的石头,有的幼儿则是先排光滑的石头再排粗糙的石头。而有的幼儿虽然整条路是没有规律的,但是在路
(四)延伸活动
1、今天我们一起铺了一条石头路,上次我们去哪里走过?
2、一起去踩踩自己铺的石头路
(最后通过回忆在梅苑公园走石头路的经历,再次激发幼儿走石头的兴趣。)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宝宝饼干屋(小班数学活动)
有益的学习经验:
一、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二、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三、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
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
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
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
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
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 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黄金市场的供应和需求
黄金市场的黄金供给主要有三种性质 经常性供给
诱发性供给
调节性供给
世界黄金的需求
各国官方的储备
工业及首饰用金
投资需求
影响黄金价格变动因素供给因素
地上的黄金存量 年供求量 新的金矿开采成本 黄金生产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变动状况 央行的黄金抛售
需求因素
黄金实际需求量(首饰业、工业等)的变化 保值的需要
投机性需求
其他因素
美元汇率影响 各国的货币政策与国际黄金价格密切相关 通货膨胀对金价的影响 国际贸易、财政、外债赤字对金价的影响 国际政局动荡、战争等 股市行情对金价的影响
千万量级范文免费下载,请收藏特牛范文网! - www.teni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