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浅语风铃 文章来源:网络
本文原地址:https://teniu.cc/ku/wk7/d8b2476cb99d7fddec2e854109ff2d1d.shtml
陕西旅游版六年级上册
《Lesson2:May I speak to Li Shan ,please?》
教学设计
设计者:丹凤县竹林关镇张塬完全小学 贺盈利 教材依据:
《Lesson2:May I speak to Li Shan, please?》是陕西旅游版小学英语第二课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英语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基本问候语以及在电话中进行自我介绍的常用语。同时掌握教师节的表达方法和一些传统节日的表达方法。
设计思想:
本课将学习如何用英语打电话,关键是教会学生在接通电话后互相介绍对方时的不同表达法。This is„That is „ speaking.以及打电话时的一些礼貌用语。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①学习用英语在电话中进行交流,掌握打电话的基本问候语以及在电话中进行自我介绍的常用语。
②掌握教师节的表达方法和一些传统节日的表达方法。③继续学习句型May I„?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强化学生学习在打电话过程中使用礼貌用语来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习惯,教育学生要尊重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说会用会拼单词speak, send presents, flowers, Teachers’Day
2.会说会用常用电话用语
May I speak to„, please?
This is „ speaking.Today is Teachers’ Day.Let’s send a present to our teacher.What about some beautiful flowers?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理解在电话中进行自我介绍时,要用“This is„’或者 “That is „”来指代自己和对方。
教法设计:
讲授法、图片演示法、游戏法。
学法指导:
1.观察图形,加强印象,学习单词。
2.灵活运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听录音,全面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师准备教师节学生给老师送礼物的图片,以及日历。
教学过程:
1.热身(Warming up)
通过A和B的对话复习上一课内容,引出本课所学内容。教师拿出玩具手机和一个同学进行示范,复习上一节学习内容。
A: Good morning.B: Good morning.A: May I speak to C, please?
B: Sorry, he’s not available.He is on the conference.May I take a message?
A: Yes, please.Can you ask him to call me when he finishes?
B: Sure.Thanks.A: You are welcome..新课展示(New Presentation)
教师通过图片来教授单词和词汇。
Hello!May I speak to „,please?
①教师在教室里随便拿起学生的文具或其他东西,问学生: May I use your bookpencilruler? 学生能够准确回答: Yes, please.然后由学生之间进行互问互答,老师引导学生向朋友借用手机,引导学生 “ May I speak to„?” 教师出示两个人谈话的图片,教授单词“speak”, 尤其是单词的发音,字母 ea|i:|.教师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可以把意义相近的talk, speak, say一起进行区分。
talk:表示和某人进行谈话,比较随便。
speak: 比较正式的说法。
say: 一般指向别人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打电话时,要和某人说话,我们一般要说成 speak to somebody。
② Hello!This is „ speaking.Is that „speaking?Yes.This is „ speaking.教师先向同学们解释中国人和外国人打电话时的不同。中国人在打电话时通常会介绍: 我是„ 你是„ 吗? 但是外国人不一样,他们不会在电话里说 I’m „Are you „? 因为这样给人的感觉是 不太礼貌。
外国人通常用 “This is„ speaking”“Is that „ speaking?”
在学生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玩一个接龙的游戏。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玩打电话的游戏,第一组的一个同学拿起玩具电话和选择第二组的一个同学进行对话: Hello!This is „ speaking.May I speak to „? 被选到的同学必须迅速站起来接上对话: Hello!This is „ speaking.然后再往下面进行。如果有人接不上对话或是反应不上来,就要为他们的组扣上一分。这个游戏不但可以激发起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还可以在操练的过程中,熟练电话用语。
③ Teachers’ Day
教师拿出一个日历,问学生: What’s this? 学生回答:It’s a calender.教师指着上面的9月10日的日期,问学生: What’s the date?引导学生说出日期: It’s September 10th.教师继续询问: Do you know what day it is today?It’s Teachers’ Day.今天是教师节。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说说其他传统节日。
儿童节Children’ s Day
母亲节Mother’s Day
感恩节Thanks Giving day
妇女节Women’s Day
„
④ Let’s send our teacher a present.教师出示学生向老师送鲜花的图片,教授单词 ‘send’(送,寄)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短语send somebody something.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短语:
send you a present(送你一份礼物)
send her some flowers(送她一些花)
send him a birthday card(送他一张生日贺卡)Let’s send her some flowers.Let’s send him a birthday card.句型 “Let’s „”的句型,此句型常用来表示 “提议”,跟动词原形连用表示“让我们干什么事情”。
例如:
Let’s sing together.Let’s begin now.Let’s go.3.巩固活动:
①操练句型May I speak to„?This is „speaking.这个环节的句型操练可以继续用前面的游戏,可以把学生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组。
②操练句型 Tomorrow is Teacher’s Day.Let’s send our teacher a present.这个环节可以进行句子大比拼:
Tomorrow is Chilren’s Day.Let’s sing and dance.Tomorrow is Mother’s Day.Let’s send our mothers some flowers.Tomorrow is Thanks Giving day.Let’s say ‘thank you’to all our friends.③ 播放录音 listen and read ,听并且跟读。
④Let’s practise(Ⅰ)
A:Generally speaking, in this exercise we shoul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orders:
(1)greetings
(2)introduction
(3)talking about the affairs
做这道题时,我们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问候。
(2)介绍。
(3)谈论主题内容。
A:Hello?
B:Hello!Is that Linda speaking?
A:Yes.Who’s that?
B:Zhao Yu speaking.Miss White is ill in bed.Let’s go to see her tomorrow afternoon.A:OK.Shall we send her some flowers?
B:Good idea!See you tomorrow.A:See you.5)Let’s practise(Ⅱ)
A:This is an English joke.Here ‘what’and ‘Watt’has the same sound.So does ‘Knott’and ‘not’.As a result both of the men misunderstand each other.For reading this joke, we can further review the special expression when we phone others.这是一个英文故事,在这个故事里,‘what’和‘Watt’有一样的发音,同样‘Knott’和 ‘not’也是。结果导致两个人都互相误解对方了。
4.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引导学生总结。)
教学反思
由于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一些打电话的常用语,再加上学生对“如何用英语打电话”的好奇心,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之间对话练习积极,通过学习切实让学生掌握了如何用英语在电话中进行交流、问候、自我介绍,以及教师节的表达方法和一些传统节日的表达方法。强化了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文明的习惯,教育学生要尊重老师,在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冀教版英语(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下册
Lesson 12 Story: Helen Keller教学设计
石家庄市盛世长安小学 崔素景
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一)整体设计思路:
本单元主要围绕健康这一话题展开学习,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第六课,课型为故事课。本课总体设计思路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标准,体现了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学习中,通过对故事情节的猜测验证,使用寻读、略读、读图描述等阅读策略及阅读活动,使学生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的道理。最后,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理清故事脉络,并对故事进行复述,最终达成故事课的教学目的。本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借助图片、关键词卡和PPT,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体验、参与、实践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指导依据说明: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十分重要。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阅读活动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新课标二级目标要求:学生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语段和简短的故事。能读懂小故事及其他文体的简单书面材料。能参与简单的角色扮演等活动。本课的教学过程达成了理解故事和简单复述故事的目标,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为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英语阅读基础,因此,根据学生已有的语言知识水平和本课人物海伦凯勒的背景知识,基于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能力的目的,积极建构故事中人物的背景图式。利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多种练习形式,让学生在体验、参与、思考中体会英语故事阅读的乐趣,发展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水平。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起始版第8册第2单元的故事课“Helen Keller”,本篇故事讲述了幼年时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Helen Keller身残志坚的故事,她用自己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努力学习,最终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她的故事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积极向上,永不言弃。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在图片的提示下理解所读故事的内容
(2)学生能借助板书等帮助简单复述故事
2.学习策略目标:
(1)培养训练学生的略读、寻读、预测、读图等阅读策略
(2)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小组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体会Helen Keller身残志坚,不畏困难努力学习的顽强意志,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学生能运用阅读策略听懂、读懂并理解故事内容
2.教学难点:学生能在板书、ppt、图片及关键词的帮助下复述故事
五、教学准备(1)PPT课件
(2)图片,单词卡
(3)Sullivan老师教Helen Keller的视频
六、教学过程设计
Step 1: Warming-up
2分钟
Greetings 设计意图:师生互相问好进行情感交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英语课堂上。Free talk T: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I want to be a teacher.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 Ss: Ask and answer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互相问答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引出即将谈论的话题。Step 2: Pre-reading
4分钟
学生观看Sullivan老师教Helen的视频,谈论自己所了解的关于Helen Keller的情况。
视频截图如下:
学生观看视频体会How hard it is for Helen to learn.两人一组表演Helen Keller学习第一个字克服巨大困难的过程。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认识Helen,并体会Helen内心的痛苦以及克服困难的过程。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Helen Keller的意愿。而通过谈论学生所了解的Helen Keller,也使学生初步的建构了故事人物的背景图式 Step 3: While-reading--------24分钟
1.读故事,回答问题,发展寻读策略
T: When was Helen born? Where was she from? Please read the story quickly and find the answer.学生快速阅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快速阅读学找答案培养训练学生寻读这一阅读策略,为阅读故事做好铺垫。
2.观看视频,听读整个故事,回答问题,使学生对整个故事脉络有进一步的了解。
T: What’s Helen’s job? Let’s watch and choose.教师播放故事视频。学生听录音,读故事,找出答案: Helen is a great writer.【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了解Helen的职业。为介绍Helen的作品做铺垫。
T: What book did she write? Ss: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Three Days To See” T: Why did Helen WANT TO SEE?
Ss: 通过已获得的信息对故事进行预测,并通过阅读故事检验自己的预测,从而得出Helen耳目失聪的事实。老师板书图表辅助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预测、检验,引导学生猜测deaf, blind的词义,扫清阅读障碍。培养训练学生对故事的预测能力。3.谈论Helen在耳目失聪的状态下无助愤怒的感觉,并请学生扮演Helen的角色,假设自己就是Helen,请他们说出自己想要说的话以及想要表达的感情。
T: If you were Helen,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What do you need? 老师板书图表辅助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切身体会,使学生对Helen的无助与愤怒以及迫切需要帮助的感觉感同身受。
4.提出问题,通过听读进一步深入阅读。小组讨论,略读故事,找出答案。T: Who helped Helen? S1: Anne Sullivan.T: What did she do to help Helen? 板书的图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为与Sullivan老师出现后Helen重新找到希望的心情对比做了铺垫。【设计意图】:通过略读故事抓住主要信息,再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明确Anne Sullivan对Helen的极其重要的影响。
5.读图,了解在老师的帮助下Helen能够做到的事情。再通过寻读,以及阅读教师在网上搜寻到的Helen如何学会说话的信息,使学生了解Helen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能够做到的事情,并深切体会Helen在艰苦卓绝的情况下不懈的努力的精神。
T: What could Helen do now? Ss: Helen could read, write and speak.T: Helen was deaf and blind, how could she learn to speak? Is it easy or hard? Ss: Read and feel it.T: Although learning to speak is hard for Helen, she went to the university.What did she do at last? 听读故事时,老师用大学的图片解释单词“university” Ss: She became a great writer.老师继续板书Helen的变化(could speak, read, write);以及在情感上由angry过渡到study hard再到成为伟大的作家后give people hope的变化。
T: This is what Helen wrote.She is a great writer.She writes “The story of my life.”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思考深切体会Helen克服困难的过程,从而为Helen Keller的经历深深吸引。抓住情感变化主线,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加深对故事内
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直观的板书对比分析,学生体验感悟出Helen Keller由痛苦无助到发奋图强,直至最后成功,激励后人,受到其精神的感染和鼓舞。
Step 4: Post-reading--------3分钟 1.Match the pictures and the key words.学生将关键词和板书图片搭配,为复述故事做准备。2.直观图示,助推复述(1)小组练习
在板书的帮助下练习复述故事。(2)朗读或复述故事
学生展示成果,根据自身水平选择活动展示形式。学生可以朗读故事,可以用书中原句复述故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通过评价手段鼓励学生进行活动。One star for reading.(1分)Three stars for reciting.(3分)Five stars for retelling.(5分)【设计意图】:
学生的年龄阶段属于形象思维为主,以时间顺序为主线的图片板书起到了辅助学生复述故事的作用。3.拓展
通过Helen Keller的故事你学到了什么?请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 在读完故事后,鼓励学生跟自己的生活结合,有感而发地说一说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如何做。
Step 5: Class closing--------2分钟
1.学生探讨故事的寓意。老师出示青年楷模张海迪、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音乐大师贝多芬、千手观音邰丽华等人物图片,使学生体会到他们都是身残志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希望我们学习他们这种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Helen Keller的故事,使学生能从中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故事或复述故事。
(2)读一读其他身残志坚的名人的故事。板书设计:
《Lesson2: New and Old》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深入浅出,强调沉浸式训练,强调鼓励性环境下的“冒险”,强调尽量真实的语言环境等等,围绕最常用、最基本的英语词汇、句型、交际会话等,逐步循环展开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语言教学规律。本课为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在第一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衣服单词,这节课的重点则是由这些旧衣物带动新词的学习。有了前面的知识作为铺垫,比较易于深入与扩展,也便于学生接受,同时也体现了教学内容间的连贯性。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教学任务,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因此我采用“任务——探究——创造”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趣,开放式的语言环境中,学会观察,思考,讨论和总结,在“用”中发展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各种语言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模仿力和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表现欲和创造力强,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不喜欢单调的重复和机械的训练。通过一年的学习和兴趣的培养,大部分学生喜欢上英语课,喜欢表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语音、语调基础,了解了一定的英语学习方法,能用简单的句子与他人进行英语交流。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的有机结合,本着这样的认识,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听、读、写、用下列词汇:new , old;使学生能够用 I like„表达情感。
2、能力目标:通过游戏、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学习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真正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
1、新单词:new old
2、句型:I like your _______.Is it new? / Are they new?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任务教学法、对比法、实物演示法。课前准备:新旧衣服、文具及其它用品, 新旧衣服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以情激趣,复习旧知。
1、师生问候:
T:Good morning , my boys and girls.S:Good morning , Miss Shi!T: How are you today?
S: I’m fine, thanks.And you? T: Fine, thanks!Now let’s sing a song.Listen and follow it.S:Ok.2、教师播放歌曲 “He’s wearing _____ on _____.”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欣赏,并一起歌唱,既亲切活泼,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进入学习英语的意境。)
3、Review the clothing and colours with a question-and-answer drill such as:(出示卡片)
T: What’s this? / What are they? S: It’s a ______./ They are _________.T: What colour is it? / What colour are they?” S: It’s ______./ They are _______.(设计意图:竞赛型游戏,既让学生巩固了知识,又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振奋精神。)
二、整体输入,感受新知。
1、用新旧不同的物品(如衣服、文具等)相对比引出新词new, old.T: This is a new skirt,that is an old skirt.This is a new pencil, that is an old pencil.引导学生猜出new, old的意思,板书
new , old.领读几遍。
⑴利用图片出示新旧物品对比照片,让学生试着描述。
(过程中用Is it new /old? Are they new/old? 帮助学生准确描述。)⑵游戏。教师利用卡片让学生猜词组。找一名同学面对大家,让下面的同学说new 或者old,让前面的同学猜。
2、Let’s chant.(利用chant让孩子对新学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3、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指着一名学生的裤子:I like your pants.Are they new?
(分别问穿新旧不同衣服的学生若干。)引导学生用Thanks来回答。板书并领读。
三、设置情境、活用交际。
1、让学生看教室带到教室里来的衣服,并同时说出该衣服的单词,既复习了单词,又引出了情境。让学生利用这些衣服或其他物品,任意创设情境编对话。
(设计意图:有意操练旨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为交际活动做铺垫。)
2、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视觉、听觉、动觉的协同作用,做到了全员参与,锻炼了全体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巩固所学,跟读课文。
五、活动总结,给予鼓励。
评价学生在本节课活动情况,表扬每一名学生,并适当发小奖品给予鼓励,激励每个学生更加努力。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成就感,引导他们对英语产生持久、稳定的兴趣。)
六、布置作业、适时反馈。
1、读熟课文,抄写本课单词。
2、录音:和家长表演对话并把自己认为读的最精彩的一段录下来。
(设计意图:巩固本课所学知识,调动学生课下学习英语的兴趣,力争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板书设计:
Lesson2: New and old new
old
A:I like your„It's nice.B:Thanks.A:Is it new? /Are they new? B:Yes./ No.教学反思:
我讲的这节课是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New and Old。根据课堂教学情况,我说一下教完这节课我的感受:
一、在导入环节,我觉得歌曲的作用比较好,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然地进入到英语学习的环境,然后又用卡片复习上一课的单词,有效地把新旧知识衔接在一起,使教学重点更为明显。让课本“活”了起来,有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尽量教法多样,灵活。四年级小学生对学英语,一般来说,都充满了好奇心,我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精心组织教学,注意各个环节的衔接,有效地满足了学社勾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使我们英语组的研讨主题——小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了提高。
三、本课的内容形式比较简单,为了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我在课上安排了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多种形式,为更多的学生创造对话练习的机会,让每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角色表演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学生们乐在其中,真正在“玩中学,学中玩。”
四、扩展知识,满足学生需要。针对学生好学的心理,我在完成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以满足小学生寻求知识的心理需要。如:在教授第一部分知识时,拓展了young。
在这一节课过后,冷静思考,我发现了许多问题。首先,我认为这节课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第三部分的对话练习环节,学生展示得比较少,意犹未尽。其次,我觉得在课堂上积极地鼓励性评价语言较少,有时不能很及时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导致评价不到位,评价方式较单一,但是从整体上看,单词的学习还是很不错的。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下功夫,力求研究以上问题,来让我们的孩子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快乐的学英语。
LESSON 2 《How old are you?》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句型:How old are you? I’m „ 2)、能听懂并跟读书中对话,鼓励学生学会表演。
2、能力目标
运用所学举行获得有关年龄的信息。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交际用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并通过交际化语言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爱好。
二、教学重点
会听、说句型How old are you? I’m„,即学会询问对方年龄的日常交际用语。
三、教学难点
How old are you?的正确发音和正确运用
四、教学用具
PPT课件,Jack 和Xiaolan的头像图,I’m „年龄胸卡,Jack Tutu的头饰
五、教学过程: I、Warm-UP
1、Greeting
T: Class begins.Ss: Stand up, please!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Ss: Good morning, ,teacher
T : Say Good morning to the teachers!Ss: Good morning, teachers!
2、Chant
T:(Stand up)Let’s chant, pen and pencil(出示课件)(师生站着边拍手边CHANT,两遍)
T:Wonderful!Thank you!Sit down, please.3、Revision(有层次复习数字,由浅入深)
1)T: Now, take out your fingers.Let’s count.(师生一起数数,从0到10,再从10到0)2)T: Now, count,(教师拍手),how many?(教师拍手,让学生数次数,并进行抢答。)3)T: Now , I say , you clap hands?(教师说英语数字,学生进行拍手)
4)T: Next, let’s look at the scream..T: What’s this? /How many boys?
(1 boy , 3 girls, 5 pencils, 4 dogs, 8 books)(通过快速出现数字和以前学过的动物单词、文具单词,然后快速消失,让学生比比谁的记忆力好,来复习数字)5)猜数字游戏
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数字1 到10 中的任意一笔,让学生猜是哪个数字。
如:画圈,学生可以猜成0,6,8,9(6和9的变化过程通过旋转来渗透)如:画竖,学生可以猜成1,5,7,T:Do you know , what’s this? 6)做算术
教师通过多媒体呈现算术题,让学生直接报出得数即可。如: 3+4= 10-2= 0+1= II、Presentation
1、I’m„„
教师戴Jack头饰,跟学生打招呼 T: Hello, everyone!Ss: Hello, Jack
T: Today is my birthday.Let’s sing a song.(播放多媒体动画Happy birthday!,师生一起拍手跟唱一遍)
T: Thank you!Now , look.This is my birthday cake.(这是我的生日蛋糕)
I have birthday candles.How many candles? Let’s count ,OK?
(师生一起数蜡烛,复习数字)
T: Seven candles.Yes, I’m seven.(贴 “I’m seven.我七岁“)
T: Together, I’m seven.(跟读这个句子,齐读,男女生读)
2、How old are you
T: Look, Jack is coming.Do you know how old is Jack?(你知道Jack几岁了吗?你该怎么问他呢?)
T: Let me tell you.How old are you?(贴”How old are you? 你几岁了?”)T: Follow me ,how old are you?(通过和How are you的比较来认识)
领读——卡片领读——组读——开火车读
T: Who can ask Jack? How old are you , Jack? S1: How old are you , Jack?
T: I’m six(贴 “I’m six.我六岁“)
T: Together, I’m six.(跟读这个句子,齐读,男女生读)
3、work in pair
T: Hello, **,how old are you?
Ss: Hello, I’m seven.How old are you? T: I’m 22.(板书22)
T: Clever.Now , let’s talk in pairs.(同桌小朋友互相问)„„.T: Which pair? Hands up!
(抽几组进行对话操练,进行评价)
4、I’m six, too
T: Hello, how old are you? S1: I’m nine.T: Who is nine, too? Stand up!
T: So we can say: I’m nine, too.(贴 “I’m nine, too.我也九岁了“)(教师让所有站着的同学跟读“I’m nine, too “)T: Hello , how old are you? Are you six? S2: No.T: How old are you? S2: I’m seven.T: Thank you.Now , who is seven, too? Stand up!(教师让所有站着的同学说“I’m seven, too.“)
5、You ‘re nine.(找四位同学,分别是六岁,七岁,八岁和九岁,让他到讲台桌前来)T: How old are you?
S1: I’m eight.(把徽章给他别好)
T: ** is eight.So we can say “You’re eight”(贴 “You’re eight.你八岁了”)
(跟读操练此句,依次找出其他年龄的小朋友,让大家一起说“You’re„..”)III、Practice
1、Listen and repeat
T: Now , open your books and turn to P34.请大家先仔细地看书,想一想我们的Jack,Xiaolan,Tutu他们在干什么? S1:他们在互相问彼此的年龄。
T: Right.Let’s listen to the tape , then answer my question.(请大家带着问题来听录音,how old is Make, how old is Jack how old is Tutu?)
„„
T: How old is Jack? S1: Sam is six.T: How old is Make? S2: Make is six, too.T: How old is Tutu, S3: Tutu is seven.T: Great!Now, read after me!(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2、Make a interview
T: Boys and girls, let’s make a interview.接下来让我们来做一个现场采访。
Look, I have a paper.(教师把调查表放在投影仪下)
T: Now, I want to interview 李新乐。李新乐,stand up!T: Hello, what’s your name? S: My name’s 李新乐。
T: OK.Now , I’ll write down the name.然后把名字写在这里。T: How old are you? S: I’m eight.T: Thank you.Sit down.然后在年龄这一栏写上她的年龄。
T: Do you understand? 明白了吗?现在请大家去采访你周围的三个同学,并把调查表填好。(学生自由活动,教师走下去进行帮助。)„„
T: 1,2,3, be quiet, please.Are you OK? Ss: Yes.T: Look, 这是我的调查表,我先给大家汇报一下。** is ***, ***is **** Who can?
(帮助学生上台进行汇报,引导学生用***is ***来进行汇报。)
3、Expand
T:Look , this is a big tree.(Tree 跟读)
Do you know how old is the tree?谁来问问Tree,你几岁了?
„„
T:让小动物来问一问吧。
小动物:Tree, tree, how old are you?
TREE: Hello, boys and girls!I’m a tree.Do you know how to count to my age?你们知道怎么来数我们大树的年龄吗? Look,1„2„3„How old am I ?”
(出示课件,树的年轮, 提醒学生保护环境。)
T: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怎么来数大树的年龄了吧,每一棵大树都是由小树苗慢慢慢慢才长大的,他们也有年龄,所以小朋友们应该好好保护树木,使他们不受到破坏,保护我们的大自然,你们说,对吗?
V、Homework
T:Now, homework,1、listen to the tape, read after the tape 3 times.2、Ask your parents’age.(回家问一问你爸爸妈妈的年龄。)
T: Class is over.Stand up!
T: Now , boys and girls.(带领学生唱“How old are you?”)
Goodbye, boys and girls.Ss: Goodbye, teacher.T: Say goodbye to the teachers.Ss: Goodbye, teachers.六、板书设计:
Lesson 2 How old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你几岁了?
Jack头像 I’m ten.我十岁了。
Make头像 I’m six.我六岁了。I’m six, too.我也六岁了。
You’re ten.
小学《快乐英语》 第六册
Unit1 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Lesson2 教学设计
盘锦市第三完全中学
小学部
马晓晨
小学《快乐英语》第六册 Unit1What do you do every day? Lesson2教学设计
盘锦市第三完全中学
小学部
马晓晨
设计理念:变课堂为生活,在快乐中学习英语!
【教材版本】Fun with English Book 6
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一年级起点)【课题名称】第六册 第二课 第一课时 Part 1 and part 2 【授课年级】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 【授课时间】一课时 【学生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低年级阶段,教学内容的设计以生动活泼,浅显易懂,学生易于接受和运用为主导思想。三年级学生的一般年龄在9-10岁,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纪的过渡期,胜利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课标分析】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生活课,所学的单词、词组和句型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采取与生活最贴近的方式来进行这一课的教学。
【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我将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听说读写单词:have classes,lunch,go home,supper,go to bed
2、听说读写句型:I…at…
3、向他人介绍自己的每天要做的事,并且会使用I…at…句型说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四会单词have classes,lunch,go home,supper,go to bed的读音及拼写。
2、句型I…at…的运用。
3、What time is it?的回答 【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以一日生活为主线,学习些常见的一日生活单词及短语。所以,我把这堂课的模式设定为模拟“一日生活”。教师引导学生从get up开始→have breakfast→go to school→have classes→have lunch→go home→have supper→go to bed。运用时钟和图片来体现状态。本节课没有了以往上课的固定模式,而是由睡醒,做
操及最后进入睡眠来取代,充分体现了一日生活的状态。让学生在这堂课体验不同方式学习英语的乐趣。
【教学方式】
借助“任务性”教学法和“TPR”教学法,加以生活体验,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演、游戏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通过学习英语体验到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且慢慢从引导性学习,转换成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1. 导入设计
(1)学生趴在桌子上,闭眼等待教师播放录音。
(2)先听呼噜声,在听闹铃声。教师叫学生起床。复习词组get up。
(3)Sing and do。《Let Us Do Morning Exercises》。同学与教师一起做早操,以为着新一天的开始。
【设计思路】以上三个活动既可以营造这节课的教学氛围,并且把这堂课当作是一天事情来发展,脱离了以往上课的模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可以复习巩固上一课所学词汇和句型,为上好本节课打基础。2.新课呈现
(1)学习新单词。按照一天事情发展的经过,按照顺序依次
提醒该做的事,引出本课的新单词,便于学生的记忆。(2)学习新句型。PPT出示时间,引出本课学习的句型。并练习造句。
(3)出示PPT的课文部分,并介绍timetable,am,pm单词的意思。
【设计思路】从单词到句子的过度,理解句型的使用方法。多说多练。使用I…at…句型造句子,试着加入自己实际的时间。使学生养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好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练就扎实的基本功。3.操练巩固
(1)AB2组,A组写下时间,B组写下事情。然后拼凑在一起,实行时间与事情混搭的玩笑句子。(2)游戏,看钟表,来选择要做的事情。
【设计思路】这堂的宗旨,是创设一个环境,让学生体验一日生活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句型的运用,与时间的读法是难点,所以特别设计了这个环节,训练学生的反向思维,让学生在反复操练中巩固本课的学习重点,从而达到语言学习的运用和交流作用。4.结束
教师手拿时钟,转出本课所学的知识点,并用所学句型进行巩固。最后转到晚上睡觉的时间。教师提醒,It’s time to go to bed.闭上眼,趴在桌子上。教师播放音乐,等待下课铃声。
【设计思路】为与课前的设计相呼应,为学生呈现完美的一天生活,为整节课做总结。【板书设计】
have classes
lunch I
go home
supper
go to bed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新单词字卡,时钟
at
2011年3月
千万量级范文免费下载,请收藏特牛范文网! - www.teni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