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琴心剑胆 文章来源:网络
本文原地址:https://teniu.cc/ku/wk11/8b8b9ac90c2e81515dbbc9428e964418.shtml
在启动电脑的时候按CTRL+R 进入 RAID 设置见面如下图
名称解释:
Disk Group:磁盘组,这里相当于是阵列,例如配置了一个RAID5,就是一个磁盘组 VD(Virtual Disk): 虚拟磁盘,虚拟磁盘可以不使用阵列的全部容量,也就是说一个磁盘组可以分为多个VD PD(Physical Disk): 物理磁盘 HS:Hot Spare 热备 Mgmt:管理
【一】创建逻辑磁盘
1、按照屏幕下方的虚拟磁盘管理器提示,在VD Mgmt菜单(可以通过CTRL+P/CTRL+N切换菜单),按F2展开虚拟磁盘创建菜单
2、在虚拟磁盘创建窗口,按回车键选择”Create New VD”创建新虚拟磁盘
3、在RAID Level选项按回车,可以出现能够支持的RAID级别,RAID卡能够支持的级别有RAID0/1/5/10/50,根据具体配置的硬盘数量不同,这个位置可能出现的选项也会有所区别。
选择不同的级别,选项会有所差别。选择好需要配置的RAID级别(我们这里以RAID5为例),按回车确认。
4、确认RAID级别以后,按向下方向键,将光标移至Physical Disks列表中,上下移动至需要选择的硬盘位置,按空格键来选择(移除)列表中的硬盘,当选择的硬盘数量达到这个RAID级别所需的要求时,Basic Settings的VD Size中可以显示这个RAID的默认容量信息。有X标志为选中的硬盘。
选择完硬盘后按Tab键,可以将光标移至VD Size栏,VD Size可以手动设定大小,也就是说可以不用将所有的容量配置在一个虚拟磁盘中。如果这个虚拟磁盘没有使用我们所配置的RAID5阵列所有的容量,剩余的空间可以配置为另外的一个虚拟磁盘,但是配置下一个虚拟磁盘时必须返回VD Mgmt创建(可以参考第13步,会有详细说明)。VD Name根据需要设置,也可为空。
注:各RAID级别最少需要的硬盘数量,RAID0=1,RAID1=2,RAID5=3,RAID10=4,RAID50=6
5、修改高级设置,选择完VD Size后,可以按向下方向键,或者Tab键,将光标移至Advanced Settings处,按空格键开启(禁用)高级设置。如果开启后(红框处有X标志为开启),可以修改Stripe Element Size大小,以及阵列的Read Policy与Write Policy,Initialize处可以选择是否在阵列配置的同时进行初始化。
高级设置默认为关闭(不可修改),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建议不要修改此处的设置。
6、上述的配置确认完成后,按Tab键,将光标移至OK处,按回车,会出现如下的提示,如果是一个全新的阵列,建议进行初始化操作,如果配置阵列的目的是为了恢复之前的数据,则不要进行初始化。按回车确认即可继续。
7、配置完成后,会返回至VD Mgmt主界面,将光标移至图中Virtual Disk 0处,按回车。
8、可以看到刚才配置成功的虚拟磁盘信息,查看完成后按esc键可以返回主界面
9、在此界面,将光标移至图中Virtual Disk 0处,按F2键可以展开对此虚拟磁盘操作的菜单。
注:左边有+标志的,将光标移至此处,按向右方向键,可以展开子菜单,按向左方向键,可以关闭子菜单
10、如下图红框所示,可以对刚才配置成功的虚拟磁盘(Virtual Disk 0)进行初始化(Initialization),一致性校验(Consistency Check),删除,查看属性等操作。
11、如果我们要对此虚拟磁盘进行初始化,可以将光标移至Initialization处,回车后选择Start Init。此时会弹出提示窗口,初始化将会清除所有数据,如果确认要进行初始化操作,在OK处按回车即可继续。
注:初始化会清除硬盘、阵列中的所有信息,并且无法恢复
12、确认后可以看到初始化的进度,左边红框处为百分比表示,右边红框处表示目前所作的操作。等待初始化进行为100%,虚拟磁盘的配置完成。
13、如果刚才配置虚拟磁盘的时候没有使用阵列的全部容量,剩余的容量可以在这里划分使用。将光标移至Space allocation处,按向右方向键展开此菜单
14、将光标移至*Free Space*处,按F2键,至第15步,或者直接按回车至第16步
15、在弹出的Add New VD处按回车键。
16、再次进入配置虚拟磁盘的界面,此时左边红框处为刚才配置的虚拟磁盘已经选择的物理磁盘信息,右边红框处可以选择这次要划分的容量空间。同样,如果不全部划分,可以再次返回第13步,进行再一个虚拟磁盘的创建。
注:由于虚拟磁盘的建立是基于刚才所创建的阵列,所以RAID Level与刚才所创建的相同,无法更改。
17、每一次创建,都会在Virtual Disks中添加新的虚拟磁盘。这些虚拟磁盘都是在同一个磁盘组(也就是我们刚才所配置的RAID5)上划分的。
【二】配置热备(Hot spare)
配置Hot Spare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全局热备,也就是指这个热备硬盘可以做为这个通道上所有阵列的热备;另一种是独立热备,配置硬盘为某个指定的磁盘组中的所有虚拟磁盘做热备,也就是说这个磁盘组以外的其他阵列即使硬盘掉线,这个热备也不会去自动做rebuild 配置全局热备:
1、首先要已经有存在的磁盘组(阵列),我们这里举例为已经配置了两个阵列,阵列0是由0、1、2三块物理磁盘配置的RAID5,阵列1是由4、5两块物理磁盘配置的RAID1,如图:
2、按CTRL+N 切换至PD Mgmt界面,可以看到4号硬盘的状态是Ready。
3、将光标移至4号硬盘,按F2,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Make Global HS,配置全局的热备盘
4、确认后,4号硬盘的状态变为Hotspare
5、配置完成后,可以看到磁盘组0与磁盘组1的热备盘都是同一个。
6、移除热备,进入PD Mgmt菜单,将光标移至热备盘处,按F2,选择Remove Hot Spare,回车移除
配置独立热备:
1、在配置好的虚拟磁盘管理界面下,将光标移至需要配置独立热备的磁盘组上,按F2键,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 Manage Ded.HS
2、将光标移至需要配置为热备的硬盘上,按空格键,看到X标识,说明此硬盘被选择。将光标移至OK处回车,完成配置
3、可以看到磁盘组0已经有了热备盘,并且是Dedicated。而磁盘组1并没有热备盘。
4、移除热备,同第1步,将光标移至需要移除热备的磁盘组上,按F2键,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 Manage Ded.HS
5、将光标移至需要移除的热备硬盘上,按空格键,去掉X标识,说明此硬盘被移除。将光标移至OK处回车,完成热备移除。
【三】删除虚拟磁盘:
1、将光标移至要删除的虚拟磁盘处,按F2,选择Delete VD按回车继续
2、在弹出的确认窗口,OK处按回车确认即可删除。注:删除的同时会将此虚拟磁盘的数据全部删除。
3、删除磁盘组,将光标移至要删除的磁盘组处,按F2,选择Delete Disk Group按回车继续
4、在弹出的确认窗口,OK处按回车确认,即可删除 注:删除的同时会将此磁盘组的数据全部删除。
DELL服务器 RAID 磁盘阵列配置图解 2009-11-17 09:20 磁盘阵列可以在安装系统之前或之后产生,系统会视之为一个(大型)硬盘,而它具有容错及冗余的功能。磁盘阵列不单只可以加入一个现成的系统,它更可以支持容量扩展,方法也很简单,只需要加入一个新的硬盘并执行一些简单的指令,系统便可以实时利用这新加的容量。
·RAID 的种类及应用
IDE和SCSI是计算机的两种不同的接口,前者普遍用于PC机,后者一般用于服务器。基于这两种接口,RAID分为两种类型:基于IDE接口的RAID应用,称为IDE RAID;而基于SCSI接口的RAID应用则相应称为SCSI RAID。
基于不同的架构,RAID 又可以分为:
● 软件RAID(软件 RAID)
● 硬件RAID(硬件 RAID)
● 外置RAID(External RAID)
·软件RAID很多情况下已经包含在系统之中,并成为其中一个功能,如Windows、Netware及Linux。软件RAID中的所有操作皆由中央处理器负责,所以系统资源的利用率会很高,从而使系统性能降低。软件RAID是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硬件设备,因为它是靠你的系统——主要是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提供所有现成的资源。
·硬件RAID通常是一张PCI卡,你会看到在这卡上会有处理器及内存。因为这卡上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一切RAID所需要的资源,所以不会占用系统资源,从而令系统的表现可以大大提升。硬件RAID可以连接内置硬盘、热插拔背板或外置存储设备。无论连接何种硬盘,控制权都是在RAID卡上,亦即是由系统所操控。在系统里,硬件RAID PCI卡通常都需要安驱动程序,否则系统会拒绝支持。
·外置式RAID也是属于硬件RAID的一种,区别在于RAID卡不会安装在系统里,而是安装在外置的存储设备内。而这个外置的储存设备则会连接到系统的SCSI卡上。系统没有任何的RAID功能,因为它只有一张SCSI卡;所有的RAID功能将会移到这个外置存储里。好处是外置的存储往往可以连接更多的硬盘,不会受系统机箱的大小所影响。而一些高级的技术,如双机容错,是需要多个服务器外连到一个外置储存上,以提供容错能力。
·配置RAID磁盘阵列
一、为什么要创建逻辑磁盘?
当硬盘连接到阵列卡(RAID)上时,操作系统将不能直接看到物理的硬盘,因此需要创建成一个一个的被设置为RAID0,1和5等的逻辑磁盘(也叫容器),这样系统才能够正确识别它。
逻辑磁盘(Logic Drive)、容器(Container)或虚拟磁盘(Virtual Drive)均表示一个意思,他们只是不同阵列卡产商的不同叫法。
二、创建逻辑磁盘的方式
使用阵列卡本身的配置工具,即阵列卡的BIOS。(一般用于重装系统或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情况下去创建容器(Adaptec阵列卡)/逻辑驱动器(AMI/LSI阵列卡)。
使用第三方提供的配置工具软件去实现对阵列卡的管理。如Dell Array Manager。(这些软件用于服务器上已经安装有操作系统)
三、正确识别您的阵列卡的型号(本文以Dell为例,其实都大同小异)
识别您的磁盘阵列控制器(磁盘阵列控制器为可选项, 如果没有购买磁盘阵列控制器的话以该步骤可以省去)
如果您有一块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PERC 2,PERC2/SI,PERC3/SI,PERC3/DI),在系统开机自检的时候您将看到以下信息: Dell 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3/Di, BIOS V2.7-x [Build xxxx](c)1998-2002 Adaptec,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ress CTRL+A for Configuration Utility!>>>
如果您有一块 AMI/LSI磁盘阵列控制器(PERC2/SC,PERC2/DC,PERC3/SC,PERC3/DC, PERC4/DI, PERC4/DC), 在系统开机自检的时候您将看到以下信息: Dell 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BIOS X.XX Jun 26.2001 Copyright(C)AMERICAN MEGATRENDS INC.Press CTRL+M to Run Configuration Utility or Press CTRL+H for WebBios 或者: PowerEdge Expandable RAID Controller BIOS X.XX Feb 03,2003 Copyright(C)LSI Logic Corp.Press CTRL+M to Run Configuration Utility or Press CTRL+H for WebBios Part 1: 在Adaptec磁盘阵列控制器上创建Raid——PERC2,PERC2/SI,PERC3/SI,PERC3/DI
创建一个容器步骤(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使用阵列卡本身的配置工具在具有四通道的PERC2卡进行配置,因此可能您的阵列卡因为通道不同的原因,与之略有差异)
注意:请预先备份您服务器上的数据,配置磁盘阵列的过程将会删除您的硬盘上的所有数据!
1)首先当系统在自检的过程中出现一下提示时,同时按下“Ctrl+A”键:
2)进入了阵列卡的配置程序,然后选择“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
3)进入 “Container configuration utility”,此时,你将要选择“Initialize Drivers”选项去对新的或是需要重新创建容器的硬盘进行初始化。(注意: 初始话硬盘将删去当前硬盘上的所有数据)
4)窗口便出现RAID卡的通道和连接到该通道上的硬盘,您可以使用“Insert”键选中需要被初始化的硬盘。请注意窗口下面的帮助提示。
5)当您选择完成并按“Enter”键之后,系统键出现一下警告。如果您确认,选择“Y”即可。
6)硬盘初始化后就可以根据您的需要创建相应级别(RAID1,RAID0等)的容器了。这里我们以RAID5为例去说明怎样创建它。在主菜单中(Main Menu)选中“Create container”并回车。
7)用“insert”键选中需要用于创建Container的硬盘到右边的列表中去。按下“Enter”。
8)在弹出来的下窗口中用回车选择RAID级别,输入Container的卷标和大小。其它均保持默认不变。然后选择“Done”即可。
9)这是系统会出现如下提示,即当这个“Container”没有被成功完成“Scrub”之前,这个“Container”是没有“冗余”功能。
10)此时,您可以通过“Manage containers”选项选中相应的容器,检查这个“Container”的“Status”为“Scrub”。当它变为“Ok”。这个新创建的Container便具有了冗余功能(如果这个Container是支持冗余的.Scrub 将是个需要较长时间的过程, 在Scrub的过程,您可以退出该管理界面, 重新启动或安装操作系统.在这段时间内Container还不在冗余的状态下)
11)Containers创建完成。使用“ESC”键推出并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Part 2: 在AIM/LSI磁盘阵列控制器上创建Logical Drive(逻辑磁盘)---PERC2/SC,PERC2/DC,PERC3/SC,PERC3/DC,PERC3/DCL,PERC4 DI/DC(略有不同,请仔细阅读下列文档)
*注意:请预先备份您服务器上的数据,配置磁盘阵列的过程将会删除您的硬盘上的所有数据!
1)在自检过程中,当提示按< Control>< M> 键,按下并进入RAID的配置界面。
2)如果服务器在Cluster 模式下,下列信息将会显示“按任意键继续”。
3)选中 Configure,并按回车。
4)如果需要重新配置一个RAID,请选中 New Configuration,并按回车。
如果已经存在一个可以使用的逻辑磁盘,请选中 View/Add Configuration,并按回车。
本文,我们将会选择 “New Configuration”为例(注意: 选择New Configuration将删去原有磁盘阵列上的配置信息)
5)选中 YES,并按回车。
6)按空格键选中准备要创建逻辑磁盘的硬盘,当该逻辑磁盘里最后的一个硬盘被选中后,按回车键。
7)如果只创建一个逻辑磁盘,则进入步骤8; 7-1)按空格键选中第二个逻辑磁盘里的硬盘。
7-2)当该逻辑磁盘里最后一个硬盘被选中后,按回车键。
7-3)当需要配置更多的逻辑磁盘,重复7.1和7.2步骤直到所有逻辑磁盘被创建。
8)按F10进行逻辑磁盘的配置。
当您的阵列卡的类型是PERC4 DI/DC,将显示下列信息,否则请直接到步骤11。
9)按空格键选择阵列。
跨接信息,例如Span-1(跨接-1),出现在阵列框内。可以创建多个阵列,然后选择将其跨接。
10)按F10配置逻辑磁盘。
11)选择合适的RAID类型,其余接受默认值。
注:Dell 推荐把所有的阵列空间分配给一个逻辑盘。选中 Accept,并按回车。
12)重复操作每个逻辑磁盘,选中Accept,并按回车。
13)按ESC键退回,选中 YES,并按回车。
14)按任意键继续。
15)初始话逻辑磁盘(Logical driver)(刚创建的逻辑磁盘需要经过初始话,才能使用)按ESC 键退回主菜单,选中 Initialize,并按回车。
16)选中需要初始化的逻辑磁盘,并按空格键接受。
17)选中 YES,并按回车。
18)按任意键继续,并重启系统,RAID配置完成。
HP服务器RAID配置说明书 文档密级
HP服务器RAID配置说明书
本文说明了 Proliant ML 系统、DL 系列服务器 F8 配置阵列卡过程。进行测试的机器为ML370G3 ,加的阵列卡为SmartArray 642 阵列卡,本测试文档可以适用于 Proliant ML(外加阵列卡)和 DL(机器集成的阵列卡)系列的服务器。一般的,HP服务器安装后会自动对2块硬盘做RAID1配置,4块硬盘做RAID1+0配置,如果已经满足要求,则不需要自行进行配置。本文以配置RAID0为例进行说明,其他的RAID配置步骤和本文类似。
服务器配置信息为:
1.从自检信息中可以判断出,机器加的阵列卡为 SmartArray 642 阵列卡一块。
2.上面提示信息说明,进入阵列卡的配置程序需要按 F8 进入阵列卡的配置程序。可以看到机器阵列卡的配置程序有4个初始选项:
Create Logical Drive 创建阵列
View Logical Driver 查看阵列
2015-04-10
H3C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1页, 共9页
HP服务器RAID配置说明书 文档密级
Delete Logical Driver 删除阵列
Select as Boot Controller 将阵列卡设置为机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
注意:最后一个选项,将阵列卡设置为机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这样设置后,重新启动机器,就会没有该选项。
3.选择“Select as Boot Controller”,出现红色的警告信息。选择此选项,服务器的第一个引导设备是阵列卡(SmartArray 642),按“F8”进行确认。
4.按完“F8”,确认之后,提示,确认改变,必须重新引导服务器,改变才可以生效。
2015-04-10
H3C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2页, 共9页
HP服务器RAID配置说明书 文档密级
5.按“ESC”之后,返回到主界面,现在看到三个选项了。
6.进入“Create Logical Drive”的界面,可以看到4部分的信息
选项 Available Physical Drives Raid Configurations Spare Maximum Boot partition 说明
列出来连接在此阵列卡上的硬盘。图示的硬盘在SCSI PORT 2(SCSI B)ID为0,硬盘的容量为 36.4 GB。
有3种选择 RAID 5,RAID 1(1+0),RAID 0。图示的机器带一个硬盘,默认为RAID 0。
把所选择的硬盘作为热备的硬盘
最大引导分区的设置,可以有两个选项,Disable(4G maximum)默认和 Enable(8G maxiumu)。
2015-04-10
H3C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3页, 共9页
HP服务器RAID配置说明书 文档密级
7.按回车进行确认,提示已经创建一个RAID 0的阵列,逻辑盘的大小为33.9GB,按 F8 进行保存即可。
8.按“F8”进行保存。
2015-04-10
H3C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4页, 共9页
HP服务器RAID配置说明书 文档密级
9.提示配置已经保存,按回车。
10.进入“View Logical Drive” 界面,可以看到刚才配置的阵列,状态是“OK”,RAID 的级别是 RAID 0 ,大小为 33.9 GB。
2015-04-10
H3C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5页, 共9页
HP服务器RAID配置说明书 文档密级
11.按回车,查看详细信息。
12.选择第三个选项“Delete Logical Drive”,进入删除阵列的界面。
2015-04-10
H3C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6页, 共9页
HP服务器RAID配置说明书 文档密级
13.按“F8”,把刚才设置的阵列删除掉。出现红色警告提示信息,意思为: 删除该阵列,将把阵列上的所有数据都删掉。
注意:如果有数据,一定要备份数据,再去删掉阵列。
14.按“F3”,进行确认即可,提示保存配置。
2015-04-10
H3C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7页, 共9页
HP服务器RAID配置说明书 文档密级
15.提示已经保存。
16.再次进入“View Logical Drive” ,提示没有可用的逻辑盘。
2015-04-10
H3C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8页, 共9页
HP服务器RAID配置说明书 文档密级
2015-04-10
H3C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9页, 共9页
《禅里禅外悟人生》读后感
本书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学名文涛,字叔同。祖籍浙江省平湖县,出生于天津一官宦富商之家。1918年,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号弘一,法名演音,世称弘一大师。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他被补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一生人生感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真义。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收录了他众多的讲演稿和处世格言,并配以他的照片、画像、亲笔手书的格言、佛教造像等,让读者在领悟人生真谛、佛学思想的同时,也从多角度领略了这位大师的风采。这些内容曾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丰子恺、赵朴初、朱光潜、夏丏尊等为本书做了序,足见李叔同的成就在各领域中所享有的地位和认同。其中,朱光潜序的标题“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个人觉得应该是对李叔同一生传奇和精神境界的最确切表述;而这句格言般的经典话语,也曾经在我不同的求学阶段,被不同的导师们引用过来作为对学生的谆谆教诲之辞。
由于本书是佛门中人亲自宣讲和著述的佛法教义,因此要想读懂此书,得先对佛法教义有一定的认知才行,这个基本上都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做得到的。这本书之所以吸引了那么多人购买来阅读,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是直接得益于编辑们起了个很撩人的书名——《禅里禅外悟人生》,就跟当初台湾蔡志忠漫画《菜根谭》似的,很容易使人误以为里面的内容就是那种生活中的小参悟,谁都可以参与阅读,加上李叔同本身的名气,我想这本书应该是很畅销的。当然,买来读了,也不能说就因为读不懂而感觉失望——李叔同就是李叔同,人家是律宗第十一世祖,其著述当然不可能沦陷到谈佛法的地步,而是需要“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的。
Dell服务器数据丢失如何恢复
大家都知道,受服务器自身硬件技术的局限和技术人员的操作因素,服务器无法做到100%的无故障发生,而服务器作为一种高性能计算机,其硬盘上保存了很多重要的数据,一旦丢失,就会造成用户、企业的巨大损失。目前使用Dell服务器的用户非常多,下面我就以Dell服务器为例,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解决服务器数据丢失问题吧!
很多时候,服务器数据丢失都是因为其自身的故障所造成的,DELL服务器常见故障现象有哪些呢?
1)服务器磁盘阵列信息丢失,造成整台服务器无法系统 2)服务器硬盘一块硬盘掉线,报红灯,系统服务无法启动
3)服务器阵列项里不认硬盘,有一块硬盘物理损坏,显示为OFFLINE掉线 4)服务器阵列卡损坏,整个服务器阵列崩溃
5)将服务器所有硬盘取下未正确标号,重新插回时,阵列硬盘顺序错误,造成服务器数据丢失
6)意外断电、黑客攻击等其它原因此造成系统无法启动,服务器不认分区等
很多用户在发现服务器故障后,经常因为误操作而造成服务器中的数据进一步被破坏,从而降低的服务器数据恢复的可能性。在服务器发生故障后,用户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服务器发生故障后,用户切忌再对服务器进行任何操作,也切忌随意取出硬盘,以免弄乱顺序增加后期数据恢复的难度。
2)如果已经取出硬盘,标记好硬盘的顺序。
3)求助专业服务器数据恢复公司的专业服务器数据恢复工程师,切忌随意交给不知名的小数据恢复公司。
4)如果单位服务器内存储的是保密度较高、或者较为重要的数据资料,建议交给配有专业服务器数据恢复设备的恢复公司,并且该恢复公司具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同时可以与用户签订国家级保密协议,防止将数据库交由一般数据恢复公司进行数据恢复时,造成数据丢失或泄漏。
5)需要在专业人员帮助下抓取服务器阵列卡或存储管理系统里边的日志,为数据恢复提供数据恢复索引。6)如需取出硬盘恢复,则将记录服务器硬盘接口对应编号。在取服务器硬盘时应当佩戴静电手环,以防硬盘静电击伤。
千万量级范文免费下载,请收藏特牛范文网! - www.teni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