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心如止水 文章来源:网络
本文原地址:https://teniu.cc/ku/wk15/dfbab618e60f566d2acd3a5a80d5b8ed.shtml
第三节
人体的营养
从知识编排上讲,本节教材是为后一节消化吸收作铺垫,它主要阐述食物中的几类营养物质对人体的作用,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人体内水分的平衡。教师如果光从知识要求上去讲,就曲解了教材的本意,实际上本节内容的真正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人体营养知识后,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营养观点和健康观点,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均衡膳食,不偏食,不挑食,不节食。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
一方面,本节教材很少有难理解的、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大多为陈述性、了解性的内容;另一方面又是大多数学生较感兴趣的话题,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营养与健康、健美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鉴于以上两个原因,本教材很适合上讨论课。具体操作如下: 布置课题→自学教材、资料→课堂讨论发言→教师点拨→总结。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供相关资料。在知识方面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科学的结论,关键是让每位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1课时。教案实例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了解食物中各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二)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比较、归纳能力。(三)
感情目标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准备
打印与教学有关的资料(见下)。
四、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题(应早一周时间)
(1)平时你最爱吃的食物主要有哪些?食物中主要含有哪些营养成分?长期偏吃食对人体有好处吗?为什么?
(2)人体内必需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3)你爱吃新鲜蔬菜吗?它有什么好处?
(4)为什么夏天出汗太多时,喝一点汤比光喝开水要好?(二)教师提供相关的资料。下面提供三则,仅供参考。1.消化和营养(摘自《中学生生物竞赛》)
在冰天雪地的极地,爱斯基摩人的晚餐是切成厚片的鲸的生肉。在中国的小山村,老奶奶吃的是米饭。而万里之遥的美国,一位大学生吃的是咸肉汉堡、沙拉和咖啡。在其它不同文化背景的地区,餐桌上的食物还可能是蛇肉、昆虫、热的红辣椒、咸鱼和木薯等。
所有这一些食物,都经我们的消化系统,转变成了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为我们提供能量,修补并且维持体内的组织。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管和附属的消化腺。一些外国人有十分不好的饮食习惯,他们吃大量的快餐食品,典型的美国人的食物趋向于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全世界的疾病调查表明,人类正在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举例来说:富含脂类的饮食会导致肥胖和心脏病。而高盐的饮食和熏制的食物会致使胃癌和食道癌的发病率提高。在饮食中缺乏丰富纤维素的地区,结肠癌的发病率就相对普遍,而在乡下的黑人和印第安人中,由于他们的饮食中有丰富的谷物和高的纤维素,他们就很少患结肠癌。2.饮食指导金字塔
3.肥胖成我国人口健康第一公害
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记者 朱玉)
卫生界一些营养及疾病控制的专家告诉群众:超重与肥胖,正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健康的第一公害。请大家管住嘴少吃,迈开腿多动,自觉控制体重。专家们说,身体内的多余脂肪就是由于热量输入大于输出产生的,就是俗称的吃得多动得少。很多人说自己吃的很少,但体重却直线上升,实际上认真计算下来,他们摄入的热量却很高。16粒花生米等于5千卡的热量,这些看上去并不起眼的零食,每天吃上一小捧,就有可能造成输入热量的超标。100克植物油的热量高达869千卡,一火锅店以油作佐料,两小碗佐料再加上涮肉等,一顿饭的摄入热量就超过了正常人一天的需要量。长此以往,岂能不胖? 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前身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等单位的学者,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人口中,超重者不低于2.4亿人,(转载自本网http://www.teniu.cc,请保留此标记。)肥胖患者已达3千万以上。北京市卫生局有关资料表明,北京市目前的高血压病人已达200多万人,糖尿病的发病率已达7%,每年还新增心脑血管病人20万人,这些疾病都可归于生活方式不良导致。如果体重得到良好控制,人们会发现有些疾病会不治而愈。
记者注意到,医生群体及营养、疾病控制专家们很少出现体重超重者。对这个现象,他们解释说,正是因为每天看到超重和肥胖对人体的危害,这一行业的人都注意饮食和热量摄入,及各种营养搭配,体重才得到良好控制。(三)查找资料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到图书馆、资料室收集有关材,供课堂讨论。(四)课堂教学
关键是让学生充分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七类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无机盐和粗纤维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见板书)
五、板书设计
食物的成分和作用 成分
作
用
蛋白质
(1)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2)参与人体各种生理活动
(3)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
(1)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2)人体细胞的组成成分之一
脂肪
贮能物质
水
(1)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2)人体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
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维生素
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
粗纤维
辅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六、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青少年每天需要的蛋白质比成年人要多一些,主要原因是((A)生长发育需要
(B)青少年的食量大(C)活动量大,消耗的能量多(D)获得必需的氨基酸(2)牙龈经常出血的人,体内可能缺乏的维生素是())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3)儿童易患佝偻病,是因为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更需要()(A)磷
(B)铁
(C)钙
(D)碘 2.课后练习
(4)喜食蔬菜而不食肝脏、鱼肝油等动物性食物的人,不一定患夜盲症,原因是某些蔬菜中含有()A胡萝卜素 B维生素A C维生素C D维生素B(5)在食物的营养成分中,既是人体的基本结构物质,又是能源物质之一,还是细胞和人体代谢活动重要调节物质的是()(A)糖类
(B)脂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6)为了防止人在高温下剧烈运动时出现肌肉痉挛,最好给人喝一些()(A)糖类
(B)淡食盐水(C)汽水
(D)十滴水 3.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C)
(6)(B)4.简要分析
(1)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由于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必须有更多的物质供人体细胞合成物质,而构成人体细胞组织中最主要的物质就是蛋白质。
(2)牙龈出血是因为体内缺少维生素C的缘故,建议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3)碘是人体内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人体缺少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佝偻病是人体内缺少钙的缘故,磷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
(4)夜盲症是人体内缺少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奶、禽蛋和绿叶蔬菜中。
(5)人体内最主要的物质之一是蛋白质,它是构成人体内细胞、组织的重要物质,氧化分解又能释放出能量,更重要的是能对代谢活动进行调节,如酶的催化作用。
(6)人体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会引起痉挛,由于人体内血浆中的盐浓度为0.9%,所以应补充一些淡盐水,以维持人体水分的平衡。
您可以访问本网(www.teniu.cc)查看更多与本文《第二册 3、3人体的营养》相关的文章。
【教学目标】
1.学会跳房子的游戏,继承传统的游戏方法。
2.通过游戏活动,锻炼孩子的腿、脚部肌肉以及跳跃平衡的能力。
3.培养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的习惯。
【教学过程】
1.跳方格。
(1)把学生分成几组,围在跳方格的场地周围。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请事先指导过的学生示范怎么玩跳方格的游戏。
(3)请几位学生试试踢石子的游戏,指出其优点和缺点。
(4)分小组活动。
2.跳圆圈。
(1)方法和跳方格一样。
(2)让熟练的学生先试试,然后可以自由组合活动。
3.游戏规则。
(1)扔石子时不能扔出目标方格之外,否则就失去本轮继续玩的资格。
(2)跳方格时不能踩线,否则也要失去本轮继续玩的资格。
踢石子回到出发点时,只要不踢出两条边线之外即可。
【教学目标】
1.学会踢毽子,并能在平时经常进行这个活动。
2.通过游戏活动,锻炼孩子的腿、脚部肌肉以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教学过程】
1.制作牵线毽子。
(1)教师出示一个牵线毽子,先自己演示踢牵线毽子,再请一位学生演示踢牵线毽子。
(2)讲解牵线毽子的制作方法,演示。
(3)学生制作牵线毽子,教师巡回指导。
2.我们来踢牵线毽子。
(1)请几位会踢毽子的学生表演题牵线毽子,并说说感受。
(2)自己练习踢牵线毽子。
(3)演示剪掉牵线之后怎样踢毽子。
(4)练习踢剪掉牵线的毽子。
3.踢鸡毛毽子。
(1)教师演示怎样踢鸡毛毽子,要求用脚的内侧接触鸡毛毽子。
(2)让会踢鸡毛毽子的学生进行演示。
(3)每组提供一个鸡毛毽子,试试踢鸡毛毽子。
第1节
认识岩石(一)
一、常见岩石有五种: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大理岩。
二、主要特征:
花岗岩砂岩
页岩 石灰岩大理岩 第二节
认识岩石(二)
一、采集岩石:郊外的石山上、河滩上、建筑工地上。
二、岩石的用途。
1、岩石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2、岩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3、岩石是重要的生活、生产用品。
4、岩石可以雕刻、磨制成各种工艺品。
第3节
花的构造
花的构造 第4节
种子的构造
一、种子的构造
种子的构造
二、种子的类别
种子分为两类:
1、有胚乳种子。
2、无胚乳种子。
注:子叶和胚乳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逐渐消失,它们是种子萌发的养料。注:种子如果没有胚,就不能长成新的植物。
一、青蛙和蟾蜍一生的变化。
由“卵”=》“蝌蚪”=》“青蛙(蟾蜍)”
二、长成过程:卵-小虫-长出尾巴(蝌蚪)-长出后腿-长出前腿(青蛙)-尾巴消失(成形)-产卵
三、青蛙和蟾蜍的区别
第5节
养蝌蚪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发现自己与别人有许多不同之处。
2.学习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不同之处。
3.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
【教学过程】
1.我的手和你的手一样吗?
(1)我们的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我们的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①我们来比较手的大小。手掌和手掌贴着比较。
②把自己的手描在纸上,与同学描下的手比较。
③)我们来猜猜哪只手是哪个同学的。看看小组里其他三个同学的手,猜猜是谁的手?摸摸小组里其他三个同学的手,猜猜是谁的手?
2.我们的头发一样吗?
3.我们说话的声音一样吗?
(1)我们来听听四个同学说话的声音。
(2)他们说话的声音一样吗?
(3)我们来做游戏:猜猜这是谁的说话声音?
4.说说两个人不同的地方。
(1)我们请两位同学上来,大家一起找找两个人不同的地方。
(2)两人一组,找找自己和同学不同的地方。
千万量级范文免费下载,请收藏特牛范文网! - www.teni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