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共5篇]
编辑:星月相依 识别码:65-840344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2-18 10:09: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诗歌都很熟悉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1

从刚接到课题的诚惶诚恐,到备课过程的煎熬辗转,到走上课堂的坦然自若,这节公开课,让我实现了十几年教学生涯的飞跃,完成了对课堂教学认识的质变。

反思此次公开课感触颇多,有收获、有遗憾,更有满满的感动和幸福: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有这样一个锻炼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我也诚挚地感谢每一位关心帮助我的同仁们,他们在百忙之中给我调课、观课,坦诚地为我指出教学设计的不足和上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热诚帮我出谋划策,优化课堂设计……正是各位领导同仁的满怀智慧的无私引领才使我得以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诗歌鉴赏是中考备考的难点之一,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方面细心研究了各地中考题尤其是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考试题型,认识到考试涉及比较多的是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类题型,另外就是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另一方面从侧面了解到,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得分率较低的主要是在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题型,因此确定以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这两类题型为重点进行答题技巧的探究揣摩。同时结合当前初三学生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设置了这样一堂课。

为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本节课我借鉴“三步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基本原则,设计了第一步积累知识、第二步培养能力、第三步拓展训练的课堂大框架,整堂课又分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了解课标考纲,第二环节理题型、明重点,第三环节明手法、增能力,第四环节品字词、赏语句,第五环节实战演习、规范答题。我认为整节课学练结合,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知识有了升华,能力有了提升。

下面我就这节课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实际课堂效果和目标达成的经验总结如下:

1.对中考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和命题角度的梳理和把握。

为了让学生初步把握中考诗歌鉴赏的出题方向和题点的分布的变化规律,我下功夫搜集了山东各地市近几年的中考诗歌鉴赏诗题,集中精力对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题进行了纵向的分类整理和整合梳理,意图一方面通过几年考题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的变化和考点、难点的分布,从而总结出一些命题规律,并以此为抓手让学生总结出各种出题方式和做题方法,使学生的做题能力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中考诗歌的鉴赏的感性认识,消除对这类题型的陌生感甚至畏惧感。

2.摸清学情,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欠缺的能力进行重点突破和有效指导。

备课伊始,我把中考涉及频率较高的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确定为课堂的重难点,但是,区教研室范老师结合中考命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得分情况,及时为我调整了课堂教学目标。为进一步摸清学情,找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应考过程的薄弱环节,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在不同学校、不同水平层次的班级中两次试讲,以此确立了合理的目标,并检验课堂环节设计和导学案上试题难度的合理性。

从实际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掌握了答题步骤,明晰了鉴赏的一般答题思路及规范的表述形式,突破了学生在面对诗歌鉴赏题时往往“心中有而笔下无”的瓶颈,能够依分布点有效作答了。

3.注重了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

据了解,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很多是高中学校刚刚送完高三的老师,他们每天面对的学生答题能力和规范程度与初三的学生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语文阅卷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会使一些答题不规范的学生语文成绩受很大影响,很多所谓发挥失常的学生,我以为,其中的原因恐怕多是由于答题不够规范。规范答题意识的强化和习惯的养成,贵在平日课堂教师的重视和引导。因此,在课堂上,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还特别重视了规范答题习惯的培养。通过细心的指导和温馨的提示,很多学生在导学案上的答题书写和用语规范程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学案贯彻课前、课中、课后,提高了课堂效率。

为构建合作探究、自主高效课堂,在这次公开课中,在教研室专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尝试编写使用“学案”。虽然因为对学案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编写过程中几易其稿,但我自己感觉,学案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分项成果有了载体,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有了依据,让课堂的推进有条不紊,有效渗透了复习的方法,引领了学生温故知新。

学案的编写,让我学会改变教学策略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它让我不停地反思是不是站在学生立场备课、上课。学案的编写,大大提高了我备课中的“选材”能力,课堂上与学生的“亲和”能力以及方法中的“导演”能力。学案的使用,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内容更清楚,学习方法更有效,学习过程有本可章,合作探讨有了平台,连做笔记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也让一节课学习时间更合理、更科学。如果没有学案,我很难相信自己能够在一节课上完成如此丰富信息量的交流。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案的检查,迅速地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时督促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我尝试的这种教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这堂课犹如一面镜子,让我获得了一定的自信,对于自己的认识有了新提高,但这认识绝不都是正面的。这面镜子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氛围驾驭能力的不足,学生主动质疑问难不够,创意问题不多。

有位教育家说:“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火把,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而不是把他们看成一个瓶,用我们的知识去浇灌。”

回顾本节课,虽不乏对学生的提问,但诚如观课老师所言,却缺了学生的主动质疑,我还是太过拘谨于课堂的预设,没有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乍看去,这群孩子很听话,积极的记笔记,回答问题。但这背后都是我在主导着,知识是在实践中习得的,一堂课如果不能真正做到学为主体,真正的放手发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思考的意识,终究是算不上一堂真正的高效课堂的。

2.预设的东西多了,生成资源少了。

叶澜教授曾经针对生成性的课堂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成为知识王国探险队的队长,而不是旅游团的讲解导游。

但是在我的课堂上,为了能保证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我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导演”,把课堂的主导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虽然我备课也算用心,也算充分,按说有生成的前提,有超越和发展预设的可能。但是,我没有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是努力引导学生走向我预设的“景点”。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世上最难的是便是认识你自己,于我而言,通过这节诗歌鉴赏的公开课,我确实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部分,这足以证明这堂公开课与我自己是有价值的。最后以屈原的话自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上是我在教学《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这一堂课后的反思与总结,不妥之处,还恳请各位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2

诗歌是文学之骄子,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精炼简洁,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到现代汉诗,源远流长。诗歌教学是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国古老而优秀的诗歌文化途径之一,而且诗歌深远的意境和情感有助于增强学生严谨的思维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所以我国教科书,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语文教科书都选入大量是诗歌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品读、研究和写作诗歌。

而我觉得,诗歌教学最重要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中学习和领会作者的情感。初中诗歌教学中鉴赏诗歌的传统步骤、方法是:

1.先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

2.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

3.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

这个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被沿用,直到现在,大多数教师也还是在使用这3个步骤来进行诗歌教学。这三个过程一般都是从解释词义、句义,翻译,挖掘典故、修辞,归纳主旨等方面来得以实现的。但是这样的教学难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去想象和感悟诗歌的意境美。那么,诗歌教学应该如何创设情景,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想象和审美情趣,散发思维,陶冶情操呢?

首先是背景了解。

教材中入选的诗歌有古体诗和现代诗歌。不过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其写作都有一个背景,而且这个背景可能和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诗歌的作者和写作的背景介绍占据着什么重要的地。所以背景介绍是诗歌的突破口,学生通过对背景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感悟诗歌,体会诗歌中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要让学生其了解李白被排挤出长安的背景,还要了解李白虽狂放不羁,但仍有牢固的报效朝廷,有所作为的儒家思想,才能很好地体味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满与怨愤。通过诗歌背景的学习和了解,学生以能初步走进情景,去体验作者的情感了。

其次是朗读。

诵读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金钥匙。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更是需要反复吟读,才能领会其深义。在诗歌教学中,要给充分的时间学生朗读,或默读,或齐读,或小组竞读,或老师范读,或播放录音。至于采取什么朗读发,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诗歌类型和具体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朗读方法。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要注意断句停顿,并结合相对应的轻音乐,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快速进入情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录音慷慨激昂,抑扬顿挫,把作者李白的性格和诗歌中所表达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感揭露得淋漓尽致。学生耳听录音,神已被录音勾走,正和李白一起梦游天姥山呢!所以说朗读,特别是诗歌配乐的录音,能更快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吸引学生自主地创设情景并走进次情景,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接着是图文结合。

图片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变诗歌文字为可触可观的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教学诗境。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示出来的最表层的美,是视觉上雪景的构图。诗人颇具匠心,以画家的眼光、作画的方法,准确地表现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行人,没有飞鸟,只有一位披着蓑戴着笠的老翁独处孤舟,默默垂钓的静谧画面。这幅广袤无垠,万籁寂静,大雪纷飞的图画展示出来,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把学生的思绪带入画面,去体验雪后的宁静和老翁的孤独与静谧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我们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瘦马和游子,构成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这画面的展示,把学生带入诗人无限愁思的情景中去体验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最后是讲解描述。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仅仅通过背景介绍、朗读和图片展示来创设情景是不够的,还应该加以适当的讲解描述,才能使学生进入情景后和领略其中的奇妙。背景介绍、朗读和图片展示来创设的情景大多都通过学生的想象实现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情感地加以客观的讲解描述,娓娓道来,让学生在教师的描绘讲解中不知不觉进入情景,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王维的《使至塞上》通过朗读和图片展示可能只能领略诗歌的韵律美和大漠的奇景,却未能完全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所以教师要对该诗歌进行必要的讲解描述,使学生理解和领会该诗是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另外,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表达了诗人的抑郁、愤闷、孤独、寂寞之情,和希望边疆平定的感情。

我觉得诗歌教学,盲目地分析讲解背诵是行不通的,教师要极力创设更多的情景,并吸引学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走进诗歌所描绘的世界和作者的心灵,才能真正地领会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以上背景了解、朗读、图文结合和讲解描述等方法来灵活创设情景,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飞向诗文,飞向作者,飞向生活,飞向明天。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3

一、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的心理影响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以往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分数,因此学生变成了做题目的机器,师生都忽略了彼此情感态度的教育,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是非常需要投入情感的。回顾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是教师为主体,满堂讲满堂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只会动笔不会动脑。如,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各种诗歌表现手法及鉴赏手法进行罗列,然后给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示范,之后便是用了再用的题海战术。生搬硬套,学生不求甚解,只需要知道答案,求得高分,而忽视了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将自己放入到作者的创作情境中,所以写出来的答案千篇一律,漏洞百出,缺乏思考性,鉴赏能力自然不会提高。

2、乏味的教学过程无法吸引学生鉴赏诗歌

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李白的《将进酒》气势雄伟,有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诗情豪迈,言语狂放,却又沉着抑郁。如果只是以老套的方式来讲解,学生便无法体会当中的情感。那么对于李白其人以及对于诗所传达的思想,便难以得到深刻的体会,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无从谈起。

二、有效的诗歌鉴赏教学方法探析

1、改变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的提高高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教学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什么样的活动,都在目的的指导下,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所以,以应付考试为诗歌鉴赏教学的目标,只会让学生成为被动接收知识和做题的机器。如今,新课程改革让教学目标得以明确,为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而教师便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改变了教学心态,为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努力。

2、改进教学过程,生动教学环境

改进教学过程,为的是使整个课堂教学能有个井然有序而又不失热情的环境,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极易学习和愿意学习的氛围。而改变教学过程,可以以教师自己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为基础,将诗歌讲解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在讲授柳永《雨霖霖》时,教师可以深情演唱李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引入离别的感伤氛围中,再用伤感的思想情感作为基调,利用带感情的朗读进行情感渲染,从而让整个教学活动都在诗人的思想情感下进行,让学生能在深刻体会的基础上,把握住整首诗所要表达出的各种内容。这是种极易学习的氛围,可以让学生不用刻意学习便能体会诗歌情感,从而加强对诗歌表达方式的探究和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能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形象的动画与诗歌联系起来,再加之与诗的内容极其贴近的音乐,那么学生的对整首诗的鉴赏能力在这些工具的辅助下,便能得到了相应地提升。

三、总结

诗歌篇幅较短,诗歌鉴赏是多方面的、综合的,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应该关注标题、作者、题材、注解、技巧、典故、语言风格等等。在这里不一一阐明。笔者认为,传统的诗歌鉴赏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教学,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和知识接受能力,只为教出考高分的学生而努力。这完全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结合诗歌教学的特征,立足诗歌本身,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掌握技巧,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我们更要加强素质教育思想的普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活动与社会相联结,为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4

“诗言志,歌咏言。”《礼记·经解》记载了孔子的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余秋雨先生也曾说:“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可见诗歌这种短小、简洁、含蓄的韵文,是最能进行情感和审美教育的一种语言形式。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歌,都是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是由于过去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不愿学生多走弯路,使很多诗歌教学课堂过于强调理性分析的教学模式,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过程完全由老师包办代替,应该最爱诗的高中学生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努力背诗。可是对高中语文老师而言,上好一堂诗歌赏析课并不容易,尤其是如今高考诗歌赏析考查得分率不高,很多学生喜欢读诗歌但是害怕做诗歌赏析题目,所以上好一篇诗歌课文绝不是像基础教育阶段一样会读会背就能解决问题。面对诗歌赏析的困难,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抓好诵读,体会诗歌音韵之美

以朗读贯穿整个诗歌教学已经成为不少语文老师在诗歌教学中达成的比较一致的共识,很多老师确实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读,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课堂上,个人轮流读、小组接龙读、全班整齐读,教前教时教后不忘读,总之形式多样,书声不断。如在《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让学生用两种读法:一为天真的节奏明快的疑问式,声调稍高,读出后显得俏皮;而另一种读得深沉、缓慢,为痛苦又关爱的表白,让人感到诗人饱经风霜后仍然痛苦执着的追求,那份爱国青年对受日寇践踏的故国的爱就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了。

二、创设情境,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教古诗时,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是能够相通的。现在很多中学已经有了多媒体设备,诗句描写的情景,都通过媒体再现了出来,使原本难以意会的诗句变得形象可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教学媒体,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使之自由地在思绪的天空翱翔。在一次《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中,我自己进行了一次有感情的范读,同时配乐和加以画面提示,给课堂增色不少。在传统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单靠一张嘴和一支粉笔,采用理论分析和进行板书来达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表达的内容极其有限,而且还无法激起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激情。所以,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局限了教师的教学内容,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如今社会所欠缺的创新能力无法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培养,是需要得到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丰富的。

三、披文入情,体味古诗的情感之美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绘的景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情感美。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悟到诗中的情感美。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己之情来激发学生之情,使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和老师一起进入诗中或欢喜或悲伤的情感中。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有着丰富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枯燥乏味的讲解是毫无效果的。教师可以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诗中具体的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既要从整体上把握住一首诗的情感,又要去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情感。朗诵是学诗歌的基本切入点,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果只是采用这样一种呆板的教学方式来解析,那么学生最多只能感受到教师所表达出来的教学情感,对于诗歌所传达的思想,便难以得到深刻的体会,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无从谈起。

四、正确理解,把握作者思想之美

古语说“诗言志”,古诗词往往用唱的形式来表现,在音乐的美感中传递动人之情,凸现其深邃的思想和喻世的道理。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那么,艺术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要准确透彻地理解作品,应注意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这是理解作品的基础。诗词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词家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词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

中国诗歌从《诗经》到《楚辞》,从陶谢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璀璨夺目。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它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目前,教育改革日渐深入,语文教育正在逐渐回归诗性和人性。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的文学可有真切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总之,语文教师只要以这个标准为中心,就不难上好诗歌赏析课。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5

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1]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动机、美感(艺术鉴赏)、能力三个维度,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背景分析

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成“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王国维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体,鉴赏诗歌除了进入意境中外,还可以获得情感的愉悦、心灵的共鸣、审美的体验。而高中生鉴赏诗歌,有三大步骤:读懂诗歌、感悟意境、创新理解。其中激发学习动机是前提和基础,感悟意境是领悟与内化,创新理解是目的与结果。

以下是从心理学角度解决上述问题:

一、培养学习动机

“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2]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是课前问题的设置。“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3]针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我确定的课前预习目标是:(1)温故知新,复习已学习的关于李白的诗句;(2)知人论世,了解李白豪迈洒脱的生命轨迹;(3)诗海探珠,联系诗歌谈别人对李白的评价;结合这一学习目的,我创造性地选用诗歌名句,分别是温馨预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子用功时”、知人论世“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诗海探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并将这些学习目的作为学案,课前复印给学生。

“温故知新”环节我引用一段文字:

就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秦民们曾一千次地吟咏过的那条河,白霜与芦花茫茫;魏武曾挥鞭遥指过的那片海,秋风正洪波澹澹;我们将在边塞再听“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久远浑响,我们将到荒原重温“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兴衰无常;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息使我们也“怆然而涕下”,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傲啸也激起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赤壁大江东去,那尚未销蚀的铁戟被大浪淘出,问英雄安在?楚天千里清秋,那在少女的红巾翠袖上留下泪痕的豪杰,已身老沧州!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凄然相送;春花秋月,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中最重要的一条:引起学生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这段文字中,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是:秦民吟咏与音乐的魅力;魏武与海的渊源;边塞诗的雄浑豪放与美国西部片的苍凉之美;“怆然而涕下”与“揾英雄泪”的异同点;“三赤”名篇与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柳永与“奉旨填词”的故事;李煜与仓央嘉措、纳兰性德三个“情圣”的人格魅力。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实践和训练、测试手段,在未来的教学和测试中将更加受到重视。要提高比较阅读的质量,必须熟悉比较阅读的思维方法:求同和求异。”[4]无论求同还是求异,这段文字都能从音乐、地理、影视、文学、宗教等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内心的共鸣,维持其对新鲜知识的好奇心。

“知人论世”环节设计问题:

“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这样清晰地规划了自己的生活蓝图: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他希望找一条终南捷径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5]李白的个人理想是否现实?他的个人才华如何一步登天,成为唐玄宗的御用文人?李白的性格是否适合醉心于功名利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适权贵”与他的“卿相”理想是否矛盾?

这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体验进入到诗歌中来,达到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诗海探珠”环节我引用李白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首诗的“亮点”在“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上,“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蓦然回首,发现李白也有人格上的“偶像”孟浩然。由此联想到《诗经·孔子世家》中的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李白傲慢、不可一世的外表下有一颗谦逊的内心。打破对李白认识的思维定势,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在“温故知新”“知人论世”“诗海探珠”这三个课前预习环节中,学生能带着兴趣去阅读文本、了解诗人、反思自我。这为后面进入诗歌文本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追求美感体验

“林萍在《引导学生徜徉在美的意境中——中学古诗词教学琐谈》中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美:①紧扣情与景,赏析意境美;②知人论事,感悟意境美;③品味“诗眼”,进入美的意境;④激发想象,感受意境美。”[6]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台精彩的戏剧,是一部多章节的小说。要想让学生打起精神来听课,课堂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内涵,还需要一个精彩的导语。”[7]要让课堂这幕“戏剧”高洁雅净,让课堂这部“小说”气势奔放,“导语设计”可以视为一堂课的“凤头”,应斟酌再三。这是我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入时的一个片段:

师:(展示图片)天姥风光欣赏。同学们,欣赏完天姥山的风光,你有哪些感触,能不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你的心情?

生1:风光旖旎、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生2:湖光山色、田园风光、神仙世界。

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好,那么,除了,天姥山外,还有哪些山让你们向往呢?

生1:我想到少林寺去看看,我向往嵩山,感受一下那里武术氛围。

生2:我想登上泰山,感受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据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经到过那里呢。

师:不错。你也可以去那里沾沾灵气啊。刚才这两位同学向往的山统称为什么呢?

生:统称为“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这是我从《笑傲江湖》中了解到的。(其他同学偷笑)

自我反思:一、展示图片方式的好处:(1)符合心理学“有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吸引到课堂上来;(2)情境式导入。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绚丽多姿的天姥山的风光,能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领悟到钟灵毓秀的内涵;二、对话式导入。符合心理学中的“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原理,由天姥山到嵩山、泰山,再总结“五岳”,谈《笑傲江湖》,神游万里,但又“入乎其中”,可谓妙合无痕。三、体悟意境美。“如梦如幻”的天姥山与超然物外的李白完美融合,使学生明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诗的意境,并与本诗“诗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契合。“神仙”怎能被尘世的污垢所蒙蔽呢?四、提升审美品位。这段对话中出现对多的词是“山”,如设计与泰山有关的诗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并进行有关“山的沉稳”与“人生豪迈”的片段写作,必能使学生的作文有“源头活水”,净化学生日益浮躁的心灵。

三、激发创造能力

“创造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首当其冲,因为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8]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诗歌鉴赏中立足于文本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而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①诗歌为什么不直接写天姥山,写“瀛洲”的作用?②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③天姥山真的有“四万八千丈”这么高吗?④“天姥连天向天横”与《蜀道难》“可以横绝峨眉颠”两句中的“横”是“冲”的意思吗?⑤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⑥“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鹿”可以理解为“功名利禄的”的“禄”、“大道如青天”的“道路”的“路”吗?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古代三座仙山之一的“瀛洲”的了解,感受到天姥山的神秘、梦幻色彩;“四万八千丈”是夸张的修辞,突出天姥山的高峻,并与“横”联系起来,对天姥山获得挺拔、高大的感性认识;而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梦境,是采用象征手法,写梦中仙境的美妙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让学生获得理性的认识。只有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不断进出才能让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被思维的“牢笼”束缚,做到收放自如;至于将“鹿”解读为“禄”或“路”,只要有合理的解释,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把决定权交给学生未尝不可。

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本身是个难题,从意象、语言、艺术手法、思想感情四方面赏析诗歌,已成为教学的范式。从动机、美感、能力三个角度谈诗歌改革,本身有些牵强附会。关于诗歌鉴赏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实施策略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以人为本”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接触诗歌,获得诗歌意境的美感体悟,在传统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鉴赏能力,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是要追寻的目标。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6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而且,专家们都说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诗歌单元的教学让笔者感觉收获很大,这里来谈谈笔者的教学感受。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古代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中小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中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我们在教法上传统采用创设情景法将学生带入特定意境中感受作品形象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感悟。既然是感悟和鉴赏,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有自己的感悟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想法,让教学也带有个性化色彩。往往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诗歌教学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对诗歌鉴赏课的个人感悟。

在上了几节关于炼字型的诗歌鉴赏课后,笔者带着学生总结一下这类题型一般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也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这点他们也可以总结出来。通过展示近几年高考中关于炼字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如何答题能抓住得分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找出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笔者感觉这一课上得很是热闹,学生也很积极。笔者给学生留下三道题目都是关于炼字类型的,笔者抽查一个班级的作业,结果发现问题很多,模式是有了,但是对于诗歌的内涵理解没有把握住,光有形式没有内容,这是很大的问题,下面就一个教学例子进行简单分析: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好多同学的答案就是说“看”字用得好,很形象,主人公看到眼前的景想到留别的愁苦来表现内心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答案表面看问题不大,但是“看”到底什么意思,在文中到底是个什么妙处几乎没点出来。当然,这首诗便变成了讲课的重点。于是,笔者就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看他们答题的`漏洞,然后具体去解析这首诗歌,先看诗歌的题目,强调“南浦”跟长亭一样都是送别的代名词,意见“南浦”令人顿生离愁,接着看诗歌找关键词,目的就是让他们领会“看”字在文中的妙用。拓展的时候,笔者举了《别赋》中的句子帮他们消化所学。看似学生有所领会,一节课下来笔者觉得特累,感觉这种教法没什么太大的效果,但是一时真是想不起来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讲鉴赏题目,一时走进了死胡同,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

在另一个班上课,笔者思路一时没打开,如果还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讲课,收获甚微。笔者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先让学生欣赏一下李清照《一剪梅》的mv,在《月满西楼》这首韵味十足的歌曲中,学生仿佛也被带到了词中的意境中来,有的学生看完后居然在书上写下了大约二三百字的鉴赏片断,每个同学鉴赏的角度也不一样。于是笔者顺势把《南浦别》打在大屏上,学生开始没多少反映,接着展示题目:“假如你是导演,你怎么把这首诗拍成mv或做成flash动画,要把诗中所要展现的东西表现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好。”班里顿时热闹起来,三五成群讨论起来。十分钟后,同学自告奋勇把自己的剧本设计讲给大家听,创意十足,包括配什么类型的音乐,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动作,包括什么颜色的字体学生都考虑到了……笔者觉得最好的就是班级一个学美术的同学和她同位的配合,一个画画,一个用语言去解说,生动形象,意境设置精彩独到。我们把鉴赏课变成了对诗歌的再创作课,一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境,体验情感教学法。上面的课堂实例中,传统的创设情景法和现代化多媒体被结合了起来,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传统与现代的适时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二学生也开了计算机这门课程,他们主动将所学计算机知识用于语文课堂,学习诗歌的兴趣大大提高,自己找了好多课本外的诗歌进行情境创设,并成立了诗歌兴趣小组,达到了学习诗歌空前的高潮。

笔者的教学思路这时候彻底打开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收获很大,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他们独特的想象力,他们的创造力带有个性化色彩,笔者也发现了原来班上的学生这么有才!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提高信息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心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一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同时把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我们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巧妙结合,打开了诗歌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7

高考,诗歌鉴赏题十一分,对于福建学生而言,这是一座大山,一座有点难以逾越的大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不知怎么搞的就是那么害怕,就是那么无语。每次考试得分率很低,不少人连诗歌的基本内容都无法读懂,只是瞎蒙乱写而已。

于是我不能不想想: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背唐诗宋词,小学也要求背七十多首,初中又背了五六十首,到了高中至少也背四五十首,一共加起来我们的学生至少背了两百多首诗歌。按道理能够背两百多首诗歌的学生文学素养应该不太差,而实际上这些背了那么多的学生为什么对高考的十一分的古典诗歌鉴赏题居然束手无策?这是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不能不反思。

是不是我们这些学生从小背诵诗歌的时候根本就是无心?还是这些学生的语文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还是我们这些古典诗歌对这些学生没有一定印象力?

这些问题作为语文老师可能我们并没有仔细思考过,顶多是每次在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时候,我们才会想起如何教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如何理解诗歌,当时我们上课的时候讲解诗歌并不是按照高考诗歌考题的模式来讲,我们只是从纯粹的欣赏的角度来讲,学生听讲的时候也只是以一种并非认真的态度来听,除非这首诗歌是他喜欢的,除非他的确是对诗歌有兴趣,不少学生在上诗歌的时候都是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甚至有些麻木的状态。

现在进入复习的状态,有必要对以前学过的诗歌进行一个小结,既要让学生多背一些过去学过的诗歌,也要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慢慢地理解与感悟诗歌的特点,特别是应该适当地给予学生诗歌诵读与理解的方法与策略的指导。这个工作要做深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这些学生的诗歌基础并不是很扎实,以前所学过的那些诗歌对于他们而言仿佛是遥远的记忆,仿佛是隔世的电影。

而要让学生由以前那种相对麻木相对混沌的状态转入相对积极相对明确的状态并非易事,因为大部分学生对这些古典诗歌并没有办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没有办法在朗读背诵这些诗歌的过程中获得美妙的体验和成就感。而这是需要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寻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能够让学生经过语文老师指点之后能够慢慢进入诗歌鉴赏门口的点。这很重要。学生一旦能够从这个点开始理解了如何读诗,如何赏诗,如何品诗,这些工作是可以慢慢地一个个开展。当然真正要达到如此境地却非易事,至少是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至少得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有一点点的收获,有一些进步,至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会像以前那样对诗歌无动于衷,对诗歌麻木不仁。

我相信,只要我们当语文老师的能够很好地理解诗歌的特点并且能够以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讲述,让自己的学生能够接受与理解,学生是可以一点点进步与提升的。虽然诗歌鉴赏很难,虽然学生的基础不好,但我们一定要努力去教,去帮助每个学生,尽可能使他们有所进步。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8

摘 要: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与完善,在新课标概念下,高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而对于高中语文来说,诗歌鉴赏是目前高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实际下,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心得提出来的,亦是现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着重从现在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提升诗歌鉴赏教学质量做好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诗歌鉴赏;少教多学;教学思考

诗歌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在现今的高中诗歌教学中,并没有积极地发扬民族文化,不重视诗歌教学,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我国大力推行新课标教学,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但是从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状况来看,诗歌鉴赏教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以诗歌的记忆、背诵、朗读为主,学生对诗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是单纯地记住了诗歌,应付了目前的考试,这虽然解决了学生当前的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单纯的记忆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学习兴趣下降,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下降,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新课标针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所推行“少教多学”教学方式的优点,并为改善教学状况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教师引领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并巧设问题

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在诗歌鉴赏和文言文的学习上比较吃力,而这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要想学好诗歌鉴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但是从现在的高中教学来看,学生很少进行课前的预习,忽视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导致课堂上没有学习的方向,盲目地学习,学习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行预习,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为诗歌的学习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

1.在预习中要给学生布置简单的任务。预习不仅仅是要对诗歌有一定的熟悉,如果只是这样往往达不到预习的效果,在预习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简单的任务,要有预习的目的性,不仅要对诗歌熟悉,还要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简介等一系列问题,这就凸显预习的目的性,能有效地提高预习的效果。

2.在预习中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难度要适中,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难,过于简单学生没有预习的兴趣,难度过大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预习效果,因此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诗歌创作的背景、作者的写作环境,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性。

二、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所谓的少教多学的意思就是教师要将主动权放在学生的手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在学生的手中,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满足了这一点,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几乎就不会参与,学生进行思想心灵的沟通。对于比较难的诗歌,学生独自学习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发挥小组学生的优势,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心去交流沟通,进行思想的融合,会产生新的思想,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小组学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小组学习中始终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一基本原则,在学习中享受的并不是学习的成果,而享受的是学习的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学习,学生的逻辑得到了提升,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产生了高效的学习效果。

2.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在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多多展示学生之间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学习中竞争,在各个小组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点评,做一些补充,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小组之间的一些问题,这样不仅能将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还能达到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但在今天却成为教学的难点、重点所在。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状况,推行新课标所提倡的少教多学教学方式,将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才能真正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调动起来,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提高高中诗歌鉴赏的课堂效率。

第二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而且,专家们都说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诗歌单元的教学让笔者感觉收获很大,这里来谈谈笔者的教学感受。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古代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中小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中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我们在教法上传统采用创设情景法将学生带入特定意境中感受作品形象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感悟。既然是感悟和鉴赏,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有自己的感悟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想法,让教学也带有个性化色彩。往往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诗歌教学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对诗歌鉴赏课的个人感悟。

在上了几节关于炼字型的诗歌鉴赏课后,笔者带着学生总结一下这类题型一般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也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这点他们也可以总结出来。通过展示近几年高考中关于炼字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如何答题能抓住得分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找出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笔者感觉这一课上得很是热闹,学生也很积极。笔者给学生留下三道题目都是关于炼字类型的,笔者抽查一个班级的作业,结果发现问题很多,模式是有了,但是对于诗歌的内涵理解没有把握住,光有形式没有内容,这是很大的问题,下面就一个教学例子进行简单分析: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好多同学的答案就是说“看”字用得好,很形象,主人公看到眼前的景想到留别的愁苦来表现内心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答案表面看问题不大,但是“看”到底什么意思,在文中到底是个什么妙处几乎没点出来。当然,这首诗便变成了讲课的重点。于是,笔者就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看他们答题的漏洞,然后具体去解析这首诗歌,先看诗歌的题目,强调“南浦”跟长亭一样都是送别的代名词,意见“南浦”令人顿生离愁,接着看诗歌找关键词,目的就是让他们领会“看”字在文中的妙用。拓展的时候,笔者举了《别赋》中的句子帮他们消化所学。看似学生有所领会,一节课下来笔者觉得特累,感觉这种教法没什么太大的效果,但是一时真是想不起来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讲鉴赏题目,一时走进了死胡同,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

在另一个班上课,笔者思路一时没打开,如果还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讲课,收获甚微。笔者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先让学生欣赏一下李清照《一剪梅》的mv,在《月满西楼》这首韵味十足的歌曲中,学生仿佛也被带到了词中的意境中来,有的学生看完后居然在书上写下了大约二三百字的鉴赏片断,每个同学鉴赏的角度也不一样。于是笔者顺势把《南浦别》打在大屏上,学生开始没多少反映,接着展示题目:“假如你是导演,你怎么把这首诗拍成mv或做成flash动画,要把诗中所要展现的东西表现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好。”班里顿时热闹起来,三五成群讨论起来。十分钟后,同学自告奋勇把自己的剧本设计讲给大家听,创意十足,包括配什么类型的音乐,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动作,包括什么颜色的字体学生都考虑到了……笔者觉得最好的就是班级一个学美术的同学和她同位的配合,一个画画,一个用语言去解说,生动形象,意境设置精彩独到。我们把鉴赏课变成了对诗歌的再创作课,一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境,体验情感教学法。上面的课堂实例中,传统的创设情景法和现代化多媒体被结合了起来,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传统与现代的适时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二学生也开了计算机这门课程,他们主动将所学计算机知识用于语文课堂,学习诗歌的兴趣大大提高,自己找了好多课本外的诗歌进行情境创设,并成立了诗歌兴趣小组,达到了学习诗歌空前的高潮。

笔者的教学思路这时候彻底打开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收获很大,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他们独特的想象力,他们的创造力带有个性化色彩,笔者也发现了原来班上的学生这么有才!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提高信息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心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一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同时把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我们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巧妙结合,打开了诗歌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 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2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获得提升,文学艺术素养有所丰富,不断完善。

诗歌教学贯穿了从小学到初中的全部语文教学过程,甚至可以延伸到幼儿学说话时候。按说,初三学生应有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了,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呢?经过长期观察,我感到以下几个因素阻碍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

1、背诵积累少。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识记,恰恰相反,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原始积累。由于一些错误的认识,目前学生能完整背诵的诗歌非常有限,这对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对语文教学都是极大的悲哀。

2、语言障碍。古代诗歌中的特殊句式,文言词汇,都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鉴赏。

3、缺乏必要的训练。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一首诗歌,学生即使感悟到了,也不会表达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除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就是重讲轻练,同时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基于以上思考,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中,通过对内容归类,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训练解题模式,提高鉴赏表达能力。

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常常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者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作品。“以世论诗”即为再现当时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以其世观其诗。

语文教学应该重欣赏,而诗歌教学尤其要重视欣赏,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对比较难懂的古诗文更加不赶兴趣。

当然,要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并不是仅靠一朝一夕之功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诗歌训练中,了解作者,辨清风格,仔细揣摩、细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认真积累一些诗歌知识,增加自己文化底蕴的积累,相信我们在“操千曲”“观千剑”之后,一定会“晓声”“识器”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古典诗歌鉴赏阅读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3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1]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动机、美感(艺术鉴赏)、能力三个维度,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一、背景分析

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成“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王国维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体,鉴赏诗歌除了进入意境中外,还可以获得情感的愉悦、心灵的共鸣、审美的体验。而高中生鉴赏诗歌,有三大步骤:读懂诗歌、感悟意境、创新理解。其中激发学习动机是前提和基础,感悟意境是领悟与内化,创新理解是目的与结果。

以下是从心理学角度解决上述问题:

一、培养学习动机

“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2]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是课前问题的设置。“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3]针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我确定的课前预习目标是:(1)温故知新,复习已学习的关于李白的诗句;(2)知人论世,了解李白豪迈洒脱的生命轨迹;(3)诗海探珠,联系诗歌谈别人对李白的评价;结合这一学习目的,我创造性地选用诗歌名句,分别是温馨预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子用功时”、知人论世“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诗海探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并将这些学习目的作为学案,课前复印给学生。

“温故知新”环节我引用一段文字:

就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秦民们曾一千次地吟咏过的那条河,白霜与芦花茫茫;魏武曾挥鞭遥指过的那片海,秋风正洪波澹澹;我们将在边塞再听“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久远浑响,我们将到荒原重温“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兴衰无常;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息使我们也“怆然而涕下”,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傲啸也激起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赤壁大江东去,那尚未销蚀的铁戟被大浪淘出,问英雄安在?楚天千里清秋,那在少女的红巾翠袖上留下泪痕的豪杰,已身老沧州!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凄然相送;春花秋月,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中最重要的一条:引起学生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这段文字中,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是:秦民吟咏与音乐的魅力;魏武与海的渊源;边塞诗的雄浑豪放与美国西部片的苍凉之美;“怆然而涕下”与“揾英雄泪”的异同点;“三赤”名篇与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柳永与“奉旨填词”的故事;李煜与仓央嘉措、纳兰性德三个“情圣”的人格魅力。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实践和训练、测试手段,在未来的教学和测试中将更加受到重视。要提高比较阅读的质量,必须熟悉比较阅读的思维方法:求同和求异。”[4]无论求同还是求异,这段文字都能从音乐、地理、影视、文学、宗教等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内心的共鸣,维持其对新鲜知识的好奇心。

“知人论世”环节设计问题:

“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这样清晰地规划了自己的生活蓝图: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他希望找一条终南捷径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5]李白的个人理想是否现实?他的个人才华如何一步登天,成为唐玄宗的御用文人?李白的性格是否适合醉心于功名利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适权贵”与他的“卿相”理想是否矛盾?

这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体验进入到诗歌中来,达到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诗海探珠”环节我引用李白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首诗的“亮点”在“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上,“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蓦然回首,发现李白也有人格上的“偶像”孟浩然。由此联想到《诗经·孔子世家》中的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李白傲慢、不可一世的外表下有一颗谦逊的内心。打破对李白认识的思维定势,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在“温故知新”“知人论世”“诗海探珠”这三个课前预习环节中,学生能带着兴趣去阅读文本、了解诗人、反思自我。这为后面进入诗歌文本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追求美感体验

“林萍在《引导学生徜徉在美的意境中——中学古诗词教学琐谈》中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美:①紧扣情与景,赏析意境美;②知人论事,感悟意境美;③品味“诗眼”,进入美的意境;④激发想象,感受意境美。”[6]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台精彩的戏剧,是一部多章节的小说。要想让学生打起精神来听课,课堂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内涵,还需要一个精彩的导语。”[7]要让课堂这幕“戏剧”高洁雅净,让课堂这部“小说”气势奔放,“导语设计”可以视为一堂课的“凤头”,应斟酌再三。这是我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入时的一个片段:

师:(展示图片)天姥风光欣赏。同学们,欣赏完天姥山的风光,你有哪些感触,能不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你的心情?(绥棱教育信息网 www.teniu.cc)

生1:风光旖旎、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生2:湖光山色、田园风光、神仙世界。

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好,那么,除了,天姥山外,还有哪些山让你们向往呢?

生1:我想到少林寺去看看,我向往嵩山,感受一下那里武术氛围。

生2:我想登上泰山,感受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据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经到过那里呢。

师:不错。你也可以去那里沾沾灵气啊。刚才这两位同学向往的山统称为什么呢?

生:统称为“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这是我从《笑傲江湖》中了解到的。(其他同学偷笑)

自我反思:

一、展示图片方式的好处:(1)符合心理学“有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吸引到课堂上来;(2)情境式导入。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绚丽多姿的天姥山的风光,能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领悟到钟灵毓秀的内涵;

二、对话式导入。符合心理学中的“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原理,由天姥山到嵩山、泰山,再总结“五岳”,谈《笑傲江湖》,神游万里,但又“入乎其中”,可谓妙合无痕。

三、体悟意境美。“如梦如幻”的天姥山与超然物外的李白完美融合,使学生明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诗的意境,并与本诗“诗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契合。“神仙”怎能被尘世的污垢所蒙蔽呢?

四、提升审美品位。这段对话中出现对多的词是“山”,如设计与泰山有关的诗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并进行有关“山的沉稳”与“人生豪迈”的片段写作,必能使学生的作文有“源头活水”,净化学生日益浮躁的心灵。

三、激发创造能力

“创造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首当其冲,因为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8]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诗歌鉴赏中立足于文本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而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①诗歌为什么不直接写天姥山,写“瀛洲”的作用?②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③天姥山真的有“四万八千丈”这么高吗?④“天姥连天向天横”与《蜀道难》“可以横绝峨眉颠”两句中的“横”是“冲”的意思吗?⑤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⑥“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鹿”可以理解为“功名利禄的”的“禄”、“大道如青天”的“道路”的“路”吗?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古代三座仙山之一的“瀛洲”的了解,感受到天姥山的神秘、梦幻色彩;“四万八千丈”是夸张的修辞,突出天姥山的高峻,并与“横”联系起来,对天姥山获得挺拔、高大的感性认识;而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梦境,是采用象征手法,写梦中仙境的美妙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让学生获得理性的认识。只有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不断进出才能让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被思维的“牢笼”束缚,做到收放自如;至于将“鹿”解读为“禄”或“路”,只要有合理的解释,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把决定权交给学生未尝不可。

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本身是个难题,从意象、语言、艺术手法、思想感情四方面赏析诗歌,已成为教学的范式。从动机、美感、能力三个角度谈诗歌改革,本身有些牵强附会。关于诗歌鉴赏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实施策略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以人为本”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接触诗歌,获得诗歌意境的美感体悟,在传统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鉴赏能力,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是要追寻的目标。

【第4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从刚接到课题的诚惶诚恐,到备课过程的煎熬辗转,到走上课堂的坦然自若,这节公开课,让我实现了十几年教学生涯的飞跃,完成了对课堂教学认识的质变。

反思此次公开课感触颇多,有收获、有遗憾,更有满满的感动和幸福: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有这样一个锻炼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我也诚挚地感谢每一位关心帮助我的同仁们,他们在百忙之中给我调课、观课,坦诚地为我指出教学设计的不足和上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热诚帮我出谋划策,优化课堂设计……正是各位领导同仁的满怀智慧的无私引领才使我得以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诗歌鉴赏是中考备考的难点之一,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方面细心研究了各地中考题尤其是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考试题型,认识到考试涉及比较多的是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类题型,另外就是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另一方面从侧面了解到,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得分率较低的主要是在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题型,因此确定以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这两类题型为重点进行答题技巧的探究揣摩。同时结合当前初三学生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设置了这样一堂课。

为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本节课我借鉴“三步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基本原则,设计了第一步积累知识、第二步培养能力、第三步拓展训练的课堂大框架,整堂课又分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了解课标考纲,第二环节理题型、明重点,第三环节明手法、增能力,第四环节品字词、赏语句,第五环节实战演习、规范答题。我认为整节课学练结合,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知识有了升华,能力有了提升。

下面我就这节课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实际课堂效果和目标达成的经验总结如下:

1.对中考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和命题角度的梳理和把握。

为了让学生初步把握中考诗歌鉴赏的出题方向和题点的分布的变化规律,我下功夫搜集了山东各地市近几年的中考诗歌鉴赏诗题,集中精力对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题进行了纵向的分类整理和整合梳理,意图一方面通过几年考题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的变化和考点、难点的分布,从而总结出一些命题规律,并以此为抓手让学生总结出各种出题方式和做题方法,使学生的做题能力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中考诗歌的鉴赏的感性认识,消除对这类题型的陌生感甚至畏惧感。

2.摸清学情,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欠缺的能力进行重点突破和有效指导。

备课伊始,我把中考涉及频率较高的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确定为课堂的重难点,但是,区教研室范老师结合中考命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得分情况,及时为我调整了课堂教学目标。为进一步摸清学情,找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应考过程的薄弱环节,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在不同学校、不同水平层次的班级中两次试讲,以此确立了合理的目标,并检验课堂环节设计和导学案上试题难度的合理性。

从实际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掌握了答题步骤,明晰了鉴赏的一般答题思路及规范的表述形式,突破了学生在面对诗歌鉴赏题时往往“心中有而笔下无”的瓶颈,能够依分布点有效作答了。

3.注重了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

据了解,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很多是高中学校刚刚送完高三的老师,他们每天面对的学生答题能力和规范程度与初三的学生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语文阅卷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会使一些答题不规范的学生语文成绩受很大影响,很多所谓发挥失常的学生,我以为,其中的原因恐怕多是由于答题不够规范。规范答题意识的强化和习惯的养成,贵在平日课堂教师的重视和引导。因此,在课堂上,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还特别重视了规范答题习惯的培养。通过细心的指导和温馨的提示,很多学生在导学案上的答题书写和用语规范程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学案贯彻课前、课中、课后,提高了课堂效率。

为构建合作探究、自主高效课堂,在这次公开课中,在教研室专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尝试编写使用“学案”。虽然因为对学案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编写过程中几易其稿,但我自己感觉,学案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分项成果有了载体,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有了依据,让课堂的推进有条不紊,有效渗透了复习的方法,引领了学生温故知新。

学案的编写,让我学会改变教学策略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它让我不停地反思是不是站在学生立场备课、上课。学案的编写,大大提高了我备课中的“选材”能力,课堂上与学生的“亲和”能力以及方法中的“导演”能力。学案的使用,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内容更清楚,学习方法更有效,学习过程有本可章,合作探讨有了平台,连做笔记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也让一节课学习时间更合理、更科学。如果没有学案,我很难相信自己能够在一节课上完成如此丰富信息量的交流。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案的检查,迅速地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时督促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我尝试的这种教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这堂课犹如一面镜子,让我获得了一定的自信,对于自己的认识有了新提高,但这认识绝不都是正面的。这面镜子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氛围驾驭能力的不足,学生主动质疑问难不够,创意问题不多。

有位教育家说:“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火把,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而不是把他们看成一个瓶,用我们的知识去浇灌。”

回顾本节课,虽不乏对学生的提问,但诚如观课老师所言,却缺了学生的主动质疑,我还是太过拘谨于课堂的预设,没有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乍看去,这群孩子很听话,积极的记笔记,回答问题。但这背后都是我在主导着,知识是在实践中习得的,一堂课如果不能真正做到学为主体,真正的放手发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思考的意识,终究是算不上一堂真正的高效课堂的。

2.预设的东西多了,生成资源少了。

叶澜教授曾经针对生成性的课堂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成为知识王国探险队的队长,而不是旅游团的讲解导游。

但是在我的课堂上,为了能保证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我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导演”,把课堂的主导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虽然我备课也算用心,也算充分,按说有生成的前提,有超越和发展预设的可能。但是,我没有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是努力引导学生走向我预设的“景点”。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世上最难的是便是认识你自己,于我而言,通过这节诗歌鉴赏的公开课,我确实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部分,这足以证明这堂公开课与我自己是有价值的。最后以屈原的话自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上是我在教学《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这一堂课后的反思与总结,不妥之处,还恳请各位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

第三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与总结范文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与总结

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高中语文组许慧

摘要: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通常事倍功半,因为诗歌虽篇幅短小却情感丰富且表达方式复杂多变。为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我们的诗歌鉴赏教学内容必然也要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本文集中对高中诗歌鉴赏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力求为我国的素质教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而课堂教学也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教师和学生都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毕竟,接受教育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树立符合社会及个人要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一、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的心理影响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以往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分数,因此学生变成了做题目的机器,师生都忽略了彼此情感态度的教育,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是非常需要投入情感的。回顾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是教师为主体,满堂讲满堂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只会动笔不会动脑。如,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各种诗歌表现手法及鉴赏手法进行罗列,然后给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示范,之后便是用了再用的题海战术。生搬硬套,学生不求甚解,只需要知道答案,求得高分,而忽视了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将自己放入到作者的创作情境中,所以写出来的答案千篇一律,漏洞百出,缺乏思考性,鉴赏能力自然不会提高。

2、乏味的教学过程无法吸引学生鉴赏诗歌

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李白的《将进酒》气势雄伟,有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诗情豪迈,言语狂放,却又沉着抑郁。如果只是以老套的方式来讲解,学生便无法体会当中的情感。那么对于李白其人以及对于诗所传达的思想,便难以得到深刻的体会,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无从谈起。

3、单一的教学形式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将剖析开来的诗歌内容板书在黑板上,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殊不知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表达的内容极其有限,而且还无法激起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激情。所以,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局限了 1

教师的教学内容,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如今中学生所欠缺的创新能力无法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培养,更谈不上情感的体验,所以要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二、有效的诗歌鉴赏教学方法探析

1、改变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的提高高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教学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什么样的活动,都在目的的指导下,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所以,以应付考试为诗歌鉴赏教学的目标,只会让学生成为被动接收知识和做题的机器。如今,新课程改革让教学目标得以明确,为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而教师便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改变了教学心态,为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努力。

2、改进教学过程,生动教学环境

改进教学过程,为的是使整个课堂教学能有个井然有序而又不失热情的环境,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极易学习和愿意学习的氛围。而改变教学过程,可以以教师自己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为基础,将诗歌讲解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在讲授柳永《雨霖霖》时,教师可以深情演唱李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引入离别的感伤氛围中,再用伤感的思想情感作为基调,利用带感情的朗读进行情感渲染,从而让整个教学活动都在诗人的思想情感下进行,让学生能在深刻体会的基础上,把握住整首诗所要表达出的各种内容。这是种极易学习的氛围,可以让学生不用刻意学习便能体会诗歌情感,从而加强对诗歌表达方式的探究和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能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形象的动画与诗歌联系起来,再加之与诗的内容极其贴近的音乐,那么学生的对整首诗的鉴赏能力在这些工具的辅助下,便能得到了相应地提升。

3、颠覆传统理念,培养创新思维

诗歌鉴赏教学历来提倡并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知人论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了解其创作背景,通过时代背景与创作背景鉴赏文学作品。“知人论世”的方法为历代评论者所推崇,也为今天的诗歌鉴赏教学所推崇。现今高考鉴于公平公正的原则,同时为了避免猜题押宝所带来的负面性,鉴赏所选诗歌回避名家名篇。对于陌生诗人的陌生诗作,学生如何做到知人?如何做到论世?所以我认为“知人论世”的方法不太适应现在的高考;所以教学诗歌鉴赏时,我们要勇于突破“知人论世”的常规教学柜架,敢于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敢于总结出一套真正可行的鉴赏方法,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完善的高考。

三、总结

诗歌篇幅较短,诗歌鉴赏是多方面的、综合的,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应该关注标题、作者、题材、注解、技巧、典故、语言风格等等。在这里不一一阐明。笔者认为,传统的诗歌鉴赏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教学,完全不考虑学 2

生的实际感受和知识接受能力,只为教出考高分的学生而努力。这完全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结合诗歌教学的特征,立足诗歌本身,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掌握技巧,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我们更要加强素质教育思想的普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活动与社会相联结,为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阎淑蓉.古典诗歌鉴赏与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尝试[J].甘肃科技纵横,202_,(06).[2] 韦柳钰.浅析课改后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_,(4).[3] 丛文雁.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几点想法[J].成功(教育版),202_,(1).[4] 罗建红.浅谈高中诗歌鉴赏教学[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2_,(2).

第四篇:教学反思-诗歌鉴赏

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获得提升,文学艺术素养有所丰富,不断完善。

诗歌教学贯穿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语文教学过程,甚至可以延伸到幼儿学说话时候。按说,高三学生应有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了,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呢?经过长期观察,我感到以下几个因素阻碍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

1、背诵积累少。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识记,恰恰相反,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原始积累。由于一些错误的认识,目前学生能完整背诵的诗歌非常有限,这对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对语文教学都是极大的悲哀。

2、语言障碍。古代诗歌中的特殊句式,文言词汇,都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鉴赏。

3、缺乏必要的训练。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一首诗歌,学生即使感悟到了,也不会表达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除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就是重讲轻练,同时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基于以上思考,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中,通过对内容归类,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训练解题模式,提高鉴赏表达能力。

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常常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者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作品。“以世论诗”即为再现当时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以其世观其诗。

语文教学应该重欣赏,而诗歌教学尤其要重视欣赏,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对比较难懂的古诗文更加不赶兴趣。

当然,要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并不是仅靠一朝一夕之功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诗歌训练中,了解作者,辨清风格,仔细揣摩、细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认真积累一些诗歌知识,增加自己文化底蕴的积累,相信我们在“操千曲” “观千剑”之后,一定会“晓声”“识器”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古典诗歌鉴赏阅读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五篇:高中诗歌鉴赏试题

高中诗歌鉴赏试题(共100分)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蓣。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晋陵,即今江苏常州。黄鸟,即黄莺。绿蓣,指水中浮萍。古调,在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淑气:温和之气。

(1)结合诗句,简要说说早春“物候新”的表现。(4分)答:

(2)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又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1)海上朝霞灿烂,江边梅开柳绿,天气和暖,黄莺欢鸣,阳光明媚,浮萍泛绿。(4分,答出1点得1分,答出任4点即可)

(2)归思(思念家乡的感情)。(2分)

二、三两联借景抒情,最后一联直抒胸臆。(2分,每点1分。第一点如答成“以乐景衬哀情”也可)

(3)本诗中最能揭示主题的词是,作者在本诗中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是(2分)

(4)明代胡应麟称“初唐五言律‘独有宦游人’第一”。请就第二、第三两联的写景特色写一段鉴赏性文字。(6分)

(3)归思宦游人面对春日美景思念家乡的情感。(2分,每空1分)(4)颔联、颈联紧承“物候新”来写春色。颔联是远景,颈联是近景。(2分)“催”和

“转”这两个动词将春天使万物复苏的动态表现得具体细致,用语精炼传神。(2分)远景的壮阔与近景的细微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有姿有彩、动静交错的春景图。(2分)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牙璋;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②凤阚:皇宫。①西京:长安。

②龙城:泛指敌要塞。

③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1)以《从军行》为题的诗很多,例如

写的《从军行》,首句是。(2分)(2)第三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战争场面的?写出了战争的什么特点?(4分)答:

(3)最后两句采用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1)如: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2)第一句从视觉出发,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连军旗上的彩画都黯然失色。第二句从听觉出发,写出狂风呼啸声和雄壮的军鼓声交织在一起的场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悲壮。(3)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决心保卫边疆,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以及投笔从戎、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壮志豪情。

(4)开头两句写边报传来,激发了志士的情感,请各用一句话简评诗中“照”和“自”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2分)答:“照”字

“自”字

(5)简要赏析“雪暗”和“风多”这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2分)

答:

(6)这首诗采用了跳跃式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再跳到又一个典型场景。这样的结构安排至少有哪两方面的作用?(2分)

答:作用一是

作用二是

(1)“照”字渲染了军情紧急的气氛。

“自”字写出了书生由衷的报国激情

(2)这两句诗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了将士们冒雪战斗、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

(3)作用一是场景之间留有合理的跨度,给读者留下了充分想象的空间;

作用二是使全诗节奏明快,气势雄浑,便于抒发这一书生投笔从戎、杀敌立功的壮志豪情。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㈠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⑵“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意象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分析其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5分)

⑴这首诗描绘了深秋送别的画面,抒发了悲秋伤别和对友人珍惜时光、及时建功立业的⑵这两个意象中,“渡”和“催”都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营造了深秋已至、寒气逼人的气氛,为悲秋和离愁的心境做了极好的渲染和烘托。

㈡(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注:“萧萧班马”出自《诗经》。班马:离群之马。① 首联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明确:用“青山”、“白水”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绕”描画出白水的动态,描摹出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② 颈联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颈联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又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浮云”比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日”比自己象落日不肯离开大地一样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1)请简要分析诗中的“花”、“月”两个意象所寄托的情感。(4分)

(2)请结合诗中五、六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的自我形象。(4分)(1)去年春花招展中分别,今年再见花开而怀友,既睹物思人,又暗含着时光易逝之感。(2分)诗人既借“月“来传递友人间异地的关照之情,也借“月”的缺而复圆来寄托盼望朋友团聚的拳拳之心。(2分)(2)塑造了一个正直的地方官吏面对现实处境而无可奈何的形象。“身多疾病思田里“既申述了自身的困难,又表达了思念友人或归隐田园之心;“邑有流亡愧俸钱”表达出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之情。(形象分析正确2分,联系诗句解说准确2分一“归隐之心或思念友人”1分,“心系民众“1分,未联系诗句扣1分。意思对即可)6.阅读下面这首《菩萨蛮》,回答(1)—(2)两道小题。(6分)

菩萨蛮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注①]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注②]似月,皓腕凝霜雪[注③]。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注]:①合:应当。②垆边人:酒家女。③霜雪:形容女子手腕白皙

(1)简要概括:词中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江南好”?(3分)

答:

(2)客居他乡的人总是为思乡之情所苦,这首《菩萨蛮》却写道:“未老莫还乡,还乡

须断肠。”试分析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

答:

(1)“春水碧于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风景)美。(或: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色)“画船听雨眠”描绘了江南人的生活(情趣)美。(或:描绘了悠然自得的情趣)“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写出了江南的人美。【答对每1 点得1分】

(2)久居他乡的人都会思念家乡,作者却说,不到老的时候就不要回乡,否则会因为过早离开江南而遗憾、惆怅,从侧面表达了对江南极度的赞美和留恋之情。7.阅读下面欧阳修的一首《踏莎行》,完成9-10题。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水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⑴对这首词的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草薰风暖摇片辔”,是说在一个风暖花香的季节,行人却要辞别心爱的人,挥动马鞭,走上漫长旅途。

B、“迢迢不断如春水”,借用眼前的春水,表达了一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穷离愁。

C、“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劝告想登楼远眺的爱人;楼太高了,楼上栏杆已年久失修,千万别登楼凭栏呀。D、“平芜尽处是春山”,是说凭栏远眺,看到的只是一片青草地,即使望到了草地的尽头,也还有青山挡住视线。

⑵关于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对句开篇,通过候馆、溪桥点明旅途,通过梅残、柳细点明时令;在读者眼前展现了一幅初春的景色。

B、接着,作者写草薰、风暖、水绿,通过对美好春光的描写,来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使抽象的情感变成具体的形象。

C、下阕变换角度,行人由自己感到离愁的无穷无尽,推相到居家的爱人也一定相同,进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词通过对行人旅途中所见所感和居家爱人登楼远眺的心情的描写,细腻地表现了一个女子的离愁别绪。(1)C(2)D 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这首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

㈠① 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②本篇借眼前景抒胸中情,诗中的“风雨”是实指,也是隐喻。联系诗人的政治处境,分析“风雨”的喻意,并概括诗歌所表现出的作者的生活态度。

㈠①“莫听”表现了作者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态度; “何妨”更小写出作者在风雨面前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更隐含了作者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挑战。

②风雨借自然界的风雨比喻和象征人生的坎坷。在常人所认为的悲喜之中,作者却认为不管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为虚无。这恰恰反映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人生态度。在遭受挫折时,不悲观失望;在境遇顺达时也不要沾沾自喜,要永远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㈡⑴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⑵“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⑶“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㈡⑴闲适、轻松、自如。

⑵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⑶处境的好坏;官职的升降;地位的得失等。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1)此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之时。(2)漏断:漏壶里水滴尽了。(3)拣尽寒枝不肯栖:鸿雁栖宿田野草丛间,不宿树枝。

㈠(1)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不超过40字)(3分)答:

。(2)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不超过40了)(3分)答:

㈠(1)托物寓人(或托物寓怀、以物写人、借物抒情、移情于物等)。下阕借写缥缈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3分)(2)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3分)㈡①该词主要是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诗人感情的?

②黄庭坚《山谷题跋》评论此词:”语意高妙,似非食烟火人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请你谈谈作者在词中表达的人生态度。㈡①比喻(或托物言志,或象征等类似答案

②虽然官场失意,内心孤寂,知音难觅,但仍旧坚守节操,拒绝同流合污。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1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面问题(6分)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二者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王国维认为这首词中:“水面清圆,一 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同意这个说法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词中情和景的关系是见景生情,联系两片之间的情感纽带的意象是风荷。(2分)(2)首先,这两句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其次,这两句词炼字的功夫了得!(4分)12.阅读下面两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看似平淡,但意蕴深婉”是《虞美人•梳楼》的特点,请结合上片“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简要分析。(2分)

(2)两首词均描写了词人在雨中所见的海棠但用意与手法各不相同,试具体分析。(4分)(1)词人写“愁”,却不明说愁多,只说楼小,且以“忒”字加以强调,其愁之多,便不言而喻。不说思归,却说“愁”飞出小楼,随云驾雾去“觅归舟”,且以“几度”加倍表现。(答出以楼小言愁多,给1分;答出“觅归舟”言思归,给1分)

(2)《虞》词人久滞客中,思乡怀人,赏海棠本是为了自我安慰,排遣心中愁思,但映入眼帘的是雨后竞相吐艳的满眼红绿,联想到自己,韶华渐老,思乡自怜之情不减反增。本词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用意1分,手法1分)。

《如》通过写海棠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怜花惜花的心情,“绿肥红瘦”写出了一场雨过海棠凋零的残象,以哀景衬哀情。(用意1分,手法1分)。

1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⑴“西北是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⑵“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是名句,常为人们引用。在词中,“青山”比喻什么?人们引用时又是什么意思?

⑶“山深闻鹧鸪”鹧鸪啼叫声类似“行不得也哥哥”,这里的鹧鸪声是什么意思?他们说什么事情行不得?你理解的根据是什么?

⑴希望收复中原,还独边境,还都汴京,可惜有重重阻挠,理想不能实现。

⑵词中“青山”比喻主和派(说“外族入侵者”也可),引用“青山”指各种阻挠前进的势力。⑶是主和平派的声音,他们所北伐收复中原行不得。理解的依据是词中“山”这一意象。14.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①。

鹊桥仙 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②。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据说鹧鸪“生不辞巢不别群”,其呜叫声近似人言“行不得也哥哥”。②杜宇,即杜鹃,又名子规。相传它的叫声近似人语“不如归去”,又有“杜鹃啼血”的典故。

(1)这两首词都写了夜闻鸟鸣,请结合词人所处的时代,简析其中寄寓的思想感情。(4分)(2)这两首词在对“夜闻鸟鸣”的具体表现上又各有特点。你更喜欢哪一首的写法?请简述理由。(4分)(1)辛弃疾利陆游都生活在南宋时期,山河沦陷、白姓涂炭,朝廷腐败、奸臣横行,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词中巧鹧鸪与杜鹃啼鸣,巧妙的借川鸟呜的谐音,传达出天下百姓热切盼望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呼声,表达了作者国耻未雪、壮忐未酬的忧愤利有家难归的飘零之感。(此题4分,时代背景利思想感情各占2分,未答“巧妙的借用鸟鸣的谐音”可不扣分,如将两词分述只要内容正确亦给分)

(2)评分参考要点:辛词写“山深闻鹧鸪”背景辽阔;“愁”在先而闻鹧鸪在后,愁上加愁。陆词写“常啼杜宇”与“林莺巢燕总无声”对比;闻杜宇在先而“愁”在后,牵惹愁思。(此题答案较开放,不限定分析哪一首,也不要求两首比较分析。只要将一点分析清楚即给4分,分析未扣住“夜闻鸟鸣”的不给分)18.阅读辛弃疾《丑奴儿》,完成题目。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㈠⑴这首词运用了

的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

字。⑵作者在“识尽愁滋味”后为什么反倒“欲说还休”?

答:

⑶作者为什么在“欲说还休”之后忽然“却道天凉好个秋”? 答:

⑴对比

⑵一方面“愁”到极点无以言表;另一方面,“愁”的是朝廷苟安、投降、国事危机,自己报国无门,直言此“愁”犯忌。

⑶秋色入心即为“愁”,愁而不能直说和尽说,只好道“天凉好个秋”了。表面看似轻松洒脱,实则深沉凝重,令人愁绝。

㈡(1)辛弃疾是我国南宋著名词人,与北宋的 被后世称为”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又因为他和 都是山东济南人,所以史称”济南二安“。(2分)

(2)有人说上下两阙中的”愁“不是一个”愁“,你是否同意?为什么?试作简要分析。(4分)(3)分析下片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效果。(4分)(1)苏轼(苏东坡)(1分)李清照(李易安)(1分)

(2)同意,本词上下两阙的”愁“不是一个”愁"。(1分)上阙是少年时没有社会体验,为文造情,所抒写的是一段闲愁;下阙是饱经忧患的感受,此时的愁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欲说无处的深愁。(3分)(本词抒发的是作者的沧桑之感,也是作者创作思想转变的写照。)(3)下片“欲说还休”用了反复。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加强了艺术效果,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悲愤愁苦溢于言表。(4分)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共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