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幼教教学论文(精选3篇)
编辑:独影花开 识别码:65-866543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4-01-09 21:07:24 来源:网络

篇一:幼教论文

幼教论文(一):走内涵发展之路,彰显和谐之特色

外延和内涵本来都是逻辑学上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内涵,什么是外延,逻辑学做出了界定。内涵主要指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一般指事物外部的延伸。在幼儿园改革与发展中使用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概念,更多地是在隐喻的意义上来讲的,内涵表示内容和实质,外延表示外观和形式。

《现代汉语词典》指出,内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即概念的内容;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外延是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的范围。外延式发展强调的是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主要是适应外部的需求表现出的外形扩张;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由此,简要介绍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走过的内涵发展与特色定位之路。

一、价值引领,提高领导力

(一)立足实际,确定办园理念

从幼儿园发展实际、办园实力出发;依据《规程》、《纲要》赋予我们的教育理念;以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富有个性发展的人才观、全面进步的质量观为基础;教职工献计献策、领导班子集思广益、共同探讨而形成:“和谐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园理念。这是幼儿园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全体教职工工作追求的目标。

这一办园理念落实了《纲要》提出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确保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考虑到了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注重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二)价值引领,贯穿工作始终

幼儿园的价值领导力就是园长确定幼儿园的价值理念,宣传幼儿园价值理想,凝聚师生、社会价值共识,牢牢把握幼儿园价值方向的能力。价值领导力是园长从更高层次或新的角度对组织成员主观需要、理想信念的引领、规范、整合和更新的能力,还包括对幼儿进行价值观教育以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价值信念的能力。

1.幼儿园价值领导的基本内容

一是引领幼儿园发展。即园长带领班子成员对幼儿园当前和未来的发展必须要有明确清晰地定位和思路,并有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幼儿园办学特色的发展愿景及实现愿景所采取的行动策略。

二是引领教师进步。即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教师发展权,关注教师身心健康,给教师提供创造性工作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通过机制引领,让教师心情愉悦地工作,防止和克服职业倦怠。

三是引领幼儿成长。即以幼儿发展为本,确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引领幼儿快乐学习、健康和谐的成长。

2.园长的价值领导要贯穿于幼儿园管理过程的各个层面:

一是用幼儿园办园理念、发展规划进行价值引导。

二是在塑造和谐的幼儿园文化中引领幼儿园价值观的实现。

三是在加强课程引领中实现幼儿园价值观的转变。

二、评价考核,激活内驱力

(一)为什么要进行评价考核

激活内驱力: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差不一样;使得团队有生机、有活力,减少或避免教师的职业倦怠,实现快乐干幼教的理念。

体验成功:教师的工作状态好了,明确工作该干什么?怎么才能干好?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性就高,有利于工作成功,教师的成功感油然而生。

1.教师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发展需要指导、引领,需要层层递进;这就需要一定的规范管理的标准,就需要针对标准进行有序的评价考核,让老师们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教师的不断发展。

2.幼儿发展的需要

幼儿在自身基础上不断发展,需要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不断理解与践行,教师的自身素质及专业化有效发展,就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有针对性的促进孩子的发展。

3.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教师发展了,有效的促进了孩子的发展,自然实现了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二)如何进行评价考核操作

首先是相关人员起草评价考核办法,提供给不同层面的教师研究共识;其次是与教职工反复研究评价办法并完善;再次通过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开始实施评价。实施评价是手段,最主要的是促进教职工工作质量的提高。由此组织教职工从不同岗位、不同层面及角度,研究、共识、完善评价办法的过程非常重要,这就为教职工自觉自愿的对照标准做好保教工作,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1.面向全体的工作质量评价

幼儿园成功的管理是办好幼儿园的根本保证。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深层次人文管理的需要,也是幼儿园人文和谐的关键。由此,领导班子针对教职工的素质以及幼儿园工作实际,选择了以“工作质量管理为主线”作为科学管理幼儿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注意取民主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计划管理等管理办法的优势,协同工作质量管理一并落到实处,达到提高办园水平的目的。

*质量管理的定义

幼儿园的质量管理是以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向幼儿及家长提供优质服务为目的,以定量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为基本手段,并辅助以各种措施,对全部育人和管理工作的质量,进行总体的、综合的、过程的管理、调控和评价。

*质量管理的标准

各岗工作的质量标准,也指幼儿园全部管理工作的质量标准。评价人依据质量标准进行客观、公正的工作评价,激励每个部门和工作人员追求高质量、高效益的活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质量管理就是借助于质量标准之“规矩”,成就优质高效之“方圆”.

教育岗的质量标准包括:组织一日活动40%、各类活动备课20%、环境创设16%、执行制度10%、研究活动6%、家长工作5%、完成突如其来的工作任务3%.

*质量管理的评价

(1)质量管理重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探索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尤为重要。我园采取了以下做法:

教师岗:业务主任是第一评价人,副园长、园长抽评。

炊事岗:后勤主任是第一评价人,保教人员评、园长抽评。

保育岗:保健大夫是第一评价人,保教人员之间互评,园领导抽评。

行政服务人员:服务对象评价,分管领导评价,园长抽评。

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教职工工作的过程管理。

(2)教职工工作质量情况每月汇总一次。首先,第一评价人把汇总分析的情况汇报给副园长,两位园长在根据检查了解的每位教职工完成工作的整体情况,对每位教职工一月工作质量进行量化记分。

(3)保证质量管理的透明度。教职工每月工作质量得分及工作情况,每岗第一评价人进行反馈;以促进保教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4)月工作质量与年底考核挂钩,与职称聘任挂钩。

(5)园级、中层领导的工作质量与教职工的工作质量息息相关。教职工工作质量的平均分就是四位班子成员的月工作质量分。

*质量管理的效能

转变了教职工的工作态度;激发了教职工工作的创造性;促进了各部门工作的协调;提高了工作质量与效率;积累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第一手资料。

2.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评价

为促进经五路路幼儿园深入的落实“和谐教育――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园理念,形成巩固“和谐进取,精益求精”的园风和“研究探索,教学相长”的教风。幼儿园在多年探索实施“以工作质量管理为主线,全方位科学化管理幼儿园”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学班的管理一直是本届领导班子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三位(三教共保)一体的班级管理、督导评价探索逐步深入:一是202_上半年实施了班长交换制,为没有做过教学班班长的教师提供锻炼体验的机会;二是202_年6月开始自主竞岗、双向选择,首先是竞教学班或膳食班班长的教师竞岗演讲,根据以往工作实绩及民意情况,中层以上领导班子汇集意见并研究确立班长,在此基础上班长与其他竞争此岗位的人员进行自主双向选择;三是202_年下半年幼儿园出台了“班岗工作法”:任务在班岗完成,问题在班岗发现,困难在班岗解决,典型在班岗涌现,责任追究在班岗落实,经验教训在班岗总结。

在以上班级管理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从202_年9月开始研究探索用十大项指标督导评价教学班一学年的班级工作情况。督导评价结果作为奖励优秀班集体的依据;有效的引导各班形成“工作精细到位、班级和谐高效”的班风;促进各班有效整合家、园、社区资源,()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研究带动,丰富内涵力

(一)园本研究的意义

1.宏观: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起始阶段;有纳入义务教育的动议及讨论;在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有明确的规划;幼儿教师尽快有效的专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

2.中观:作为山东省十佳幼儿园,需要不断内涵发展及发挥骨干辐射作用,这就需要通过课题研究来实现。

3.微观:从园长自身发展来讲,通过深度、系统的课题研究,寻求价值领导的有效方法,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园本研究的目标

1.发展目标:实现幼儿园信息化时代的管理,促进名师队伍及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形成幼儿园、教师、幼儿三位一体共同发展的办园管理模式。

2.特色目标:研究彰显幼儿园办园特色,体现价值领导力,促进幼儿园科学、和谐的发展。

3.成果目标:研究实施、总结提炼出多方资源整合的基本规律与策略方法。

(三)研究收获与启示

一是:研究的系统性。研究需要承上启下、层层递进,形成体系及规律,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幼儿、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二是:研究的经常性。研究需要始终如一、永不停歇,经常化、制度化的进行,才能使老师养成自觉地“用研究的视角去看待工作,用研究的思维去思考工作,用研究的行动去做好工作。”进一步形成“研究工作化,工作研究化”的园本研究文化氛围。

三是:研究的实用性。研究是为了不断的改进完善工作实践的水平,由此需要从实用的角度研究践行。

四是:研究的拓展型。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会促进教师生出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的教育智慧,使工作外延不断拓宽、深度不断增加。

四、凝心聚力,体现和谐力

理念引领,幼儿园凝心聚力的好途径:

(一)“研究工作化、工作研究化”的理念

幼儿园通过专项课题、课程班本化、师幼有效互动等25个研究点的不断深入研究实践,营造了“研究工作化、工作研究化”的科研兴园的浓厚氛围,全体教师都在这样浓厚的研究文化氛围中各自有效发展、积极主动地做好各岗位工作。

(二)“超前半步、步步为营”的理念

教职工通过不断的研究实践,充分体会到工作要想占主动,必须要思路、计划超前。由此老师们逐步形成了超前半步、步步为营的工作理念和自觉落实的行动。

(三)“精神饱满、快乐干幼教”的理念

幼儿园是一个女性集中的工作团队,15年来我园致力于通过和谐管理,实现干部之间、干群之间、教师之间、师幼之间、家园之间等关系的和谐。现已形成了“团结和谐、优质高效”的团队精神,每位教师都能精神饱满、快乐干幼教。

幼儿园在深入落实办园理念的过程中,各类研究型、学术型骨干教师,先后发展成熟起来。培养出全国名优校长1名、省优秀教师2名、省教学能手4名,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名、优秀班主任2名、学科带头人3名,区首席教师2名、十佳教师2名;为教育局、兄弟园所培养输送出6名中层以上干部。呈现出“管理兴园、科研兴园、队伍兴园、科技兴园、素质教育兴园”等多方位的办园特色。202_年11月承担了山东省首届园长大会分会场任务;承办了济南市首次幼儿园管理工作现场会;济南市幼儿园全方位督导工作现场会;荣获省、市、区三级十佳幼儿园,省十处最具办园特色的幼儿园等。202_年7月幼儿园《科学化管理新编》一书已内部汇集,202_年11月,20万字的《信息时代的教育智慧》一书济南出版社正式出版。

济南市经五路幼儿园走内涵发展之路,有效的整合了家、园、社会资源,形成了教师、幼儿、幼儿园的整体和谐发展之特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吸引了广泛的生源,在社会上树立起了优质学前教育的品牌形象。

幼教论文(二):点燃人生追求 做幸福的幼儿教师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每个人都会不断地追求幸福。教育是为人类谋福利的事业,教育的应然追求是人的幸福,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就不会有孩子的幸福和对教育本真追求的实现。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教师缺乏职业幸福的体验与感受,甚至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职业倦怠,这成为阻碍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因素。幼儿园管理者如果调动不起教师自觉追求专业进步的积极性,就不可能真正打造出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团队。作为一所有着三十多年办园历史的省市十佳幼儿园,和有着四所分园、二百多名招聘教师的大园,淄博市直二园素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社会和同行称赞。很多老师来到二园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环境容易复制,而这样一群敬业、乐业、阳光、向上的教师却很难复制!多年来,我们二园的管理者用自己的智慧和胸怀,探索出了以人文关怀为根,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师管理模式。我们舒展老师的心灵,放飞老师的个性,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让老师们在成长的拔节声中体验幼儿教师这个职业特有的幸 福。

一、和谐管理,感受幸福

管理应服务于教师的合理需要。人性中最大的需要是追求幸福,尊重人性就是尊重教师追求幸福的需要。幼儿园管理者工作的核心理念应是生命和幸福,其出发点和归宿是老师和孩子的幸福;其内容和过程应该能够激起教师的幸福感受,致力于“给教师幸福的权利”.

1.平等对待每位教师。对于我们这样既有正式在编教师,又有大量招聘教师的园所,平等对待所有教师,才能激发招聘教师为幼儿园全身心工作的愿望和热情,激发在编教师积极进取、不甘落后的干劲。外出培训时,在满是在编教师的队伍里,我们年轻的招聘教师身处其中,倍感自豪;年终评优时,我们会优先考虑招聘教师,因为我们认为,在编教师可以受一点委屈,而招聘教师不能;参加业务活动机会平等,几年来全园先后有30多名招聘教师获得淄博市幼教新秀称号,近20名教师获得淄博市优质课评选一等奖;提拔业务骨干,一律以专业水平的高低衡量,已有多名招聘教师分别担任分园副园长或教研组长。这种平等看似简单,却极大地激发了招聘教师的集体认同感,让二园的每位教师真正以园为家,为二园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

2.尊重和信任每名教师。尊重和信任,是激发教师主动积极工作的源动力。作为园长,我们真诚地欣赏每一位教师,不吝啬对任何一位教师的鼓励与赞美,乐于为教师的成功喝彩。在我园,园长们就像老教师的大姐姐、年轻教师的妈妈,从不高高在上,没有发号施令,遇到大事发扬民主,生活小事体贴关心,让教师充分感受到领导的尊重与信任。环境创设时,幼儿园发给每个班级经费,让老师们发挥创意,自我管理;大型活动的策划、舞台布置、节目主持,放手交给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领导的信任让老师们激情满怀,创意无限。家长工作中,老师们自发组织的读书俱乐部、妈妈故事团、家长义工等活动,都因得到幼儿园的大力支持而蓬勃开展。

3.以关爱赏识为本,营造家庭式温馨氛围。一个充满健康、关爱、赏识、温馨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教师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和精神上的快乐。我们的管理团队以人性化的方式营造了家庭式的温馨氛围。教师过生日,会收到满含祝福的蛋糕和鲜花;遭到挫折,领导会送去一份关怀和慰问;教师节、三八节,为教职工送上贺卡的同时,也会为家属朋友们送上慰问信和礼品,感谢他们对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支持。来自集体的关怀使教师感受到了幼儿园的温暖,对幼儿园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从而激发起教师工作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

4.以活动传递真诚,打造阳光向上的团队。为了让老师们放松身心,快乐生活,幼儿园组织了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每周组织教师展示小才艺;组织“爱生活、爱厨房”系列活动,交流烹调秘诀,学习生活窍门;组织教师周末“驴友团”,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组织后勤人员进行跳绳比赛等竞技健身项目,让健康生活的观念深入人心;经常组织教师假期旅游,并自主选择旅游地点,云台山、大乳山、日照、北戴河,处处都有老师们的欢声笑语。活动中,园领导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营造出阳光向上的团队氛围,让老师们在市直二园这个大团队中快乐工作,幸福生活……

二、专业引领,品味幸福

教师是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只有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在工作中做到驾轻就熟,从容攻克一个个教学上的难题,才能使教师得到“孩子的爱戴感、教学的胜任感、探究的新鲜感、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体会到职业的幸福感。在我园,幼儿园的园本培训就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剂和催化剂,使每个来到二园的教师迅速成长,轻松地胜任工作。

1.搭建展示平台,让每个教师体验成功的快乐

根据每名教师的个体差异,我园为教师搭建了不同的展示平台:骨干教师可以给年轻教师当师傅,经常展示公开课、示范课,还可以担负起组织专题教研活动的重任;年轻教师基本功扎实,文艺演出、技能比赛上可以大展身手;新上岗的教师可以与老教师交流在校学习的最新教育理论。多种形式的展示平台,有效地激发了教师的个性潜能,激励着每个教师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幼儿园里还有一群默默奉献,容易被人忽视的人,她们就是生活老师和炊事员、工勤人员。我园的培训工作,也涵盖了这些非常重要的群体。每学期制定生活老师培训计划,每周四派专人组织生活老师业务学习。组织生活老师学习普通话,组织了全园的普通话大赛,让生活老师有了在全体教师面前展现自己的机会;学习韵律活动和游戏,让老师们体验游戏和韵律的`教育价值,懂得如何配合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组织折纸讲故事比赛,让生活老师在环境创设时能够助老师一臂之力;组织学习笔记和教育反思展评,让生活老师学会反思教育行为,科学开展保育活动;组织生活老师膳食营养知识培训,让二园的膳食营养特色深入人心。炊事员培训包括每学期的膳食营养知识培训、操作技能培训,通过包饺子比赛、菜肴制作比较、面点制作比赛等活动锤炼了基本功,提高了制作水平,同时让师傅们感受到自己岗位的重要和被尊重。

2.实行分层管理,为每个教师搭建成长的阶梯

我园建立了“首席教师、学科带头人、二幼新秀”评选制度。入园工作满2年的教师,经过说课、上课、反思等展示,可以申报“二幼新秀”的称号;工作2―10年的教师,可以选择擅长的学科,经过上课、观察记录、论文、答辩等考验,申请学科带头人称号;工作10年以上获得过省市优质课一等奖的优秀教师,经过多轮课程设计与展示,以及论文、答辩等环节,可以申请幼儿园首席教师称号;获得各分园首席教师称号的教师,还可以申报二园名师。获得相应称号的教师要承担培养年轻教师、每学期展示示范课、参与课题研究等任务,又可以享受优先外出培训、奖励工资等待遇,这样的制度让每个层次的教师都有了奋斗的目标和追求的方向。去年,全园所有符合条件的教师都积极参与了评选,而幼儿园又将整个评选活动同时视作教师培训的过程:每次说课、上课之后,园长们都会马上组织教师现场研讨,一一耐心点评;教师上交的观察记录、教育反思等,园长们全部提出反馈意见,让老师们反复修改。这样的评选活动同时成为高质量的园本培训活动,充分调动了教师钻研业务的热情。

此外,幼儿园还通过全园大教研等方式每月组织教师的分层培训。今年3月份组织了入职2年以内年轻教师“如何保证幼儿一日生活安全”的培训,全园骨干教师的科学课题研讨;4月份组织了全园工作2-5年教师“怎样进行说课”的培训和5―10年教师“如何做好观察记录”的专题培训,以及全园骨干教师“早期阅读”专题研讨。不同水平、不同研究领域的教师,自主选择参加不同的培训和业务研讨,使幼儿园的教师培养具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3.提高园本培训质量,让教研和培训不再是负担

作为管理者,我们希望加强培训,让教师在专业上迅速成长,但有时教师参与教研和培训的热情并不高,这就会让我们的培训效果大打折扣。经过认真分析,我们认为教师参与活动热情不高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研和培训的内容脱离教师实际,教师不感兴趣;二是教研形式单一,教师缺乏话语权;三是教研活动组织者的水平与能力有限,不能对教师起到应有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从以下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培训质量,调动教师参与热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今,我园的园本培训不再是教师的负担,而是每个教师自觉参与的活动。

第一,科学确定教研、培训内容。教研与培训内容的确定要从教师实际需求出发,为教师的实际工作服务,使教研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比如,我园每学期初都会向教师广泛征求意见,让教师提出工作中的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由组织者在广泛搜集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提炼、整合,归纳出教师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组织开展有效的集体教研;在日常工作中,业务园长每天进班,发现问题及时组织专题教研。这样的教研内容让教师对教研充满期待,大大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

第二,创新教研模式,灵活运用时间,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从规模上来说采取集体教研、分组讨论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从形式上采取体验式、参与互动式、辩论会、选修式、教师沙龙等一系列灵活多样的形式;改变一周只有一次集体教研的模式,灵活机动利用日常备课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充满活力,调动教师自觉主动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

第三,赋予教师话语权,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内在动机。在我们教研、培训中,人人都是活动的主人,人人都是问题的发起者和研究者,教研活动成为教师互助、分享、合作、提升的平台。我们改变了园长“一言堂”的做法,提供机会让每位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在思想与观点的碰撞中,主动地进行研究与探索;让教师在参加教研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发现自身价值,调动了教师参加园本教研的内部动机。

第四,开展教研组织者培训,提高每次活动的质量。我园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活动的组织者,不仅仅限于业务园长和教研组长,还包括骨干教师和普通有特长的老师。然而我们深知,教研组织者的水平决定着教研质量的高低,于是我们利用多种途径对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的组织者进行培训,以保证每次活动的质量。教研内容如何选择、教研形式如何确定、组织者的角色定位、组织者的现场调控技巧、观摩课的评价等,都成为培训的重要内容。这些教师的迅速成长保证了培训的质量,让老师们不再视培训为负担,专业上的迅速成长也成为每个教师自觉的追求。

十几年来,我们先后开办了几所分园,一批批优秀的骨干教师从教研组长做起,逐步走上了管理岗位,先后到各分园任执行园长、业务园长,她们的专业水平保证了各园较高的保教质量,使每个分园的发展后劲充足,几个园都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园、市级十佳园,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充分认可。这些老师也在全新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中尽情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在人生价值的实现中,真正体验到了工作带来的幸福与成就感。

幼教工作是辛苦的,更是充满无限乐趣的。就让我们以专业发展为基点,以科学管理为基石,用来自内心的充实与和谐,热情与专注,带领老师们在幸福的体验中不断成长,在专业的成长中体验幼师职业特有的幸福!

篇二:幼教论文

幼教论文

幼儿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是最开始受到的有专业性的教育,那么幼儿教育该怎么做呢?下面是相关论文!

论文1:幼教常识教学分析

摘要:茶,起源于中国,拥有将近5000年的历史,茶,深深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人民的生活和思想,茶文化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中国教育对茶文化的重要性认识更加深刻,在幼教阶段,通过让幼儿认识茶叶,而使他们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领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已经成为了当代幼儿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从两大部分对我国幼教常识教学中,幼儿认识茶叶的意义,茶叶知识以及茶文化的融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认识茶叶;幼儿教育;常识教育

常识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幼儿了解生活文化领域最普遍的知识,奠定幼儿认识能力与文化水平的关键。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必然需要融入到幼儿常识教育中,而茶文化的教学从认识茶叶开始,重视茶叶认知教育,并能够通过认识茶叶,使幼儿逐渐了解中国的传统茶文化,热爱中国传统茶文化,是当代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1认识茶叶对幼教常识的重要意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自古茶就是中国最为重要的饮品,经过了世代人们的相传,茶文化逐步走向成熟,也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时代进军。

不同的文化都有其独有的价值,茶亦是如此。

为了更好的宣扬我国的茶文化历史,就要从小培养孩子关于茶的意识,让小孩子从小就知道茶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益处。

了解茶文化,从认识茶叶开始。

近几年由于茶文化在小学课堂中宣讲效果良好,也非常受到小朋友的喜欢,所以,为了不受过多外来文化的侵扰,也为了保证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更好的走向幼儿园,幼儿园应当大力推崇茶文化课程,通过向当地教育局申请提出在日常的课程上添加茶文化课表,

利用幼儿善于学习接触新事物、新知识的年龄优势,让幼儿可以更好的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保证完成学业的同时掌握更多民族文化知识,为将来在社会中立足打下基础。

保持小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确保小幼儿具有良好的民族意识和希望继承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各地教育部门十分有必要从小抓起孩子的素质培养工作,通过不断的灌输给小幼儿优秀的茶文化知识,可以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拓宽孩子的事业,确保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散发出独有的魅力,教育小幼儿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中国人喜茶爱茶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了,人们对于茶的重视程度更是与日俱增。

而在进行幼儿的教育过程中,不同的教育人员需要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优秀的茶文化知识进行教育,利用茶文化的特殊形式去引导鼓励幼儿学习茶文化知识,培养幼儿学习茶文化的兴趣同时,还要为不同年龄不同班级的幼儿提供可以学习的创造型环境,让幼儿在品茶的同时也了解茶的来源和品种,利用多道工艺亲手尝试做茶也会让幼儿们流连忘返的。

茶文化元素非常丰富,不断的积累使得中国的茶文化元素种类越来越多,这也非常符合人们日益复杂的生活形式。

茶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为了使得这些宝贵的茶历史得以传承,我国需要不断的对幼儿进行相关课程的教育,利用幼儿日常的兴趣爱好去为茶文化做宣传,不断的在小幼儿之间进行茶文化教育,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幼儿学习茶文化知识,帮助幼儿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创作等。

幼儿园主要是帮助孩子认识社会、认识幼儿园,通过早期的知识体系结构的建立,帮助幼儿了解茶叶的历史。

不同的幼儿园可以按照自己的经费分配状况适当的购进一些集体公共设施供幼儿娱乐学习,通过不断的使用物质以及思想上的教育,让幼儿尽快接受我国先进的茶文化历史。

在幼儿园,老师可以通过更改课堂上的背景,采用我国茶农耕作和各种茶叶种类的图片进行布置,利用幼儿课余时间,讲述茶的不同分类的同时,娱乐与学习并进。

还有,适当的添加手工课程,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际的动手观察,了解不同的茶叶特点,让幼儿可以从不知觉中了解茶文化,锻炼刚正不阿品质的同时,陶冶情操。

2幼教茶叶认识的相关教学策略

2.1调整制度,分组负责,明确责任

2.1.1幼儿园的老师需要将幼儿按照年龄以及个头的大小进行分组,同时选拔学习以及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小组长。

不同的小组成员不应过多,一般是3-5人比较合适。

而幼儿园的美术小组成员需要进行幼儿园的板报以及宣传栏设计工作,通过绘制出不同的图案,锻炼幼儿绘画能力的同时,也对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有所了解,以小组可以掌握知识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大大的促进了茶文化的推广工作的实行。

2.1.2成立茶文化教研组幼儿在幼儿园想要了解最新最全面的茶文化知识,需要有专门的教研人员不定期的进行知识调查和研究,通过对最新的茶文化知识进行采集整理,不断的融合到教师的教育课程中去,可以大大促进小幼儿全面认识茶文化。

同时,教研组可以设定相应的研讨活动,利用幼儿的课余时间进行茶文化探讨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耍的时间掌握关于茶的知识,这也便于幼儿园开展丰富的茶文化课程。

2.1.3开设“小小茶坊”这是一个需要幼儿园全体教师参加的项目。

幼儿园需要按照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茶坊位置的制定,保证幼儿不拥挤的同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茶文化知识的`讲座,在茶坊中的一切设备需要保证不会有过多的棱角,防止幼儿出现意外事故,还有,茶坊可以按照幼儿园的班级分布设立不同的地点,让所有幼儿可以根据不同的时间进行参观学习,保证完整制定的学习安排和计划。

2.2茶叶认识的具体环节

2.2.1茶叶种类2.2.1.1绿茶类绿茶是一个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程序才能获得的茶叶。

其中需要事先将新鲜的茶叶采摘下来,按照叶脉大小与完整的程度进行分类,利用杀青、揉捻等多种工序进行处理,这种茶类属于不发酵茶,在饮用时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同时,这种茶水主要的特点是水绿且清澈,入口口齿清香。

绿茶还分为不同的干燥方法,比如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等。

2.2.1.2黄茶类黄茶应属一种不是非常常见的茶类,这种茶也是需要经过不同的工序才能完成的,不同于绿茶,这是一种后发酵茶类。

茶水的颜色呈现出黄色故名黄茶,这种茶在广东、四川、湖南比较流行,人们也喜欢依据不同的产地进行分类。

2.2.1.3黑茶类将新鲜的叶子进行杀青处理,保证叶子的干净,随后进行揉捻、沤堆处理,在进行适当程度的干燥等多道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这是一种后发酵茶。

由于加工工艺复杂,在市场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

茶叶有几种主要的特征,如:毛茶的颜色呈现出一种暗褐色,有的也可能由于产地的原因呈现出油黑色。

茶的汤水多半会出现褐黄色或者褐红色,饮用起来提神醒脑,非常可口。

这种茶类就比较常见,如不同种类的砖茶、普洱茶、六堡茶等。

2.2.2茶文化的渗透2.2.2.1通过创建茶文化环境,帮助幼儿认识茶叶,感受茶文化小孩子多半好动贪玩,所以,一个好的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孩子去驻足玩耍,通过不同的场景可以保证孩子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而给定不同的玩具可以帮助激发孩子的创作潜力,创新孩子的思维。

在不同的幼儿园的主题墙面上,教师可以依据自己的绘画能力,将我国的茶具依据不同的顺序绘画出来,还有可以按照茶艺表演的步骤进行整个场景的绘画,并且适当邀请绘画能力出众的孩子一同参与绘画,可以帮助孩子掌握绘画能力的同时,对我国的茶文化历史也适当的进行学习。

①具有特色的墙体可以展现茶文化的美感。

幼儿园进行绘画之前,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通过举办小型亲子活动,让幼儿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绘画工作。

利用身边可利用的废旧材料进行创作,可以考验幼儿的创作能力。

有趣的茶坊设施制作可以帮助幼儿更多的了解茶文化历史,用具有民族特色的手法进行物品制作,丰富了我国的民间艺术装饰风格,也很好的宣扬了我国的茶文化。

②内环境与茶文化个性美的结合。

幼儿园主体墙的绘画可以帮助孩子发挥自己关于茶的想法,展现出孩子独有的思想魅力。

篇三:优秀幼教论文

德育教育家园配合的内容、方法及可行性实践探索

【论文摘要】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当今的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社会现实迫切要求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幼儿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最佳时期。

就幼儿园而言,德育教育有了更广泛的内容,不但包括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爱科学、爱劳动,培养幼儿诚实、勇敢、不怕困难等良好品质的培养,而应该进一步帮助孩子学会共处、学会同情、学会关心、学会竞争、学会分清是非、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

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为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家园配合尤其重要。

父母必须承担起幼儿德育工作。

父母的素养、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幼儿。

家庭、幼儿园是孩子生长、探求知识、接受教育的场所,二者配合好有利于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尤其是在良好品质方面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简要阐述德育教育家园配合的内容、方法及可行性的探索。

一、 德育教育家园配合的内容、方法

(一)概念的界定

1、家园:即家庭与幼儿园的简称,在本课题里指的是在本幼儿园入园幼儿的不同层次的家庭。

它包括所处地域的农村家庭、迁入小区的、城区的居民以及应聘来新区从业的较高文化水准的外来人员家庭。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当中,家长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家长根据自己的期望对孩子实施的一种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家庭环境、心理氛围、长辈语言等行为去影响孩子,孩子根据自己的表现反作用于家长的双向的互动过程。

它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是文化、心理、语言、环境等综合因素对孩子施加影响的过程

3、家园配合:家庭、幼儿园是孩子生长、探求知识接受教育的场所,二者教育要一致,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二者配合好有利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在良好品质方面得到更好更大的发展。

(二)德育教育家园配合的内容及方法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以此为依据,确定以下研究内容。

1、幼儿园德育教育内容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大领域方面的内容。

通过健康教育,让幼儿学习体育基本动和户外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通过欣赏文学作品,讲述活动,朗诵诗歌等内容的教育,培养幼儿文明礼貌、谦让、分享的良好品德;通过科学方面的活动的开展,培养幼儿发现、探索、求知的积极欲望和科学精神,激发“五爱”美德;通过一日活动的随机教育,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五大领域的有效整合,较好地实现德育培养目标。

2、家园合作活动

如:“六一”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亲子游戏活动”、“三八节”庆祝活动、“家园合作课题成果展示活动”,“九九重阳节”感恩活动,幼儿趣味运动会,节日教育等。

3、培养方法:

(1)榜样法:为孩子提供榜样,让幼儿去学习好的做法。

(2)鼓励法:对孩子的教育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

(3)实践法:凡事让幼儿亲自动一动、做一做,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游惯。

(4)随机教育法:在一日生活中,对发生的好行为,好现象,对孩子随机教育。

(5)家园配合法:家园配合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家园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二、对幼儿德育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探索

(一)创设德育教育环境,营造良好教育氛围,多途径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1、语言的有效引导,启发幼儿正确评价他人。

一鸣是中班有攻击性行为较多的男孩子,孩子们对他的评价多数是不好的,如:“鹤鸣上次用脚踢我的新裤子。

”“一鸣刚才用喝水杯子砸我的头。

”等等。

韦宝也是一个小调皮鬼,大家对他的评价也不好,如:“韦宝好用手推人,上次把森森推倒了,”“韦宝还用手拽涵涵的辫子”等等。

实验老师肯定了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对别人的缺点指得很对,但同时指出一鸣和韦宝也有他们自己的优点,如:帮小朋友排椅子、拣到东西交给老师、带来小汽车让大家玩等。

通过讨论使孩子明白了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就会变成一个人人都喜欢的孩子。

2、教给孩子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技巧。

教给孩子当别人说话时要认真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别人的真正意图,从而做到尊重别人的做法,避免冲突发生。

教给幼儿学会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

当自己侵犯了别人的利益时,如:不小心把水洒到了别人的身上,自己要赶紧说:“对不起”,然后再用布帮别人擦干。

这样就会有效地阻止了冲突的发生。

而当别人帮助了自己,自己要赶紧说:“谢谢你。

”那别人会把你当成好朋友,大家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3、教给幼儿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

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有时是因为不会向别人提出要求或不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愿望。

如:泉泉和小旭为了一块积木争吵起来,泉泉从小旭手中直接夺过一块积木,泉泉说:“你的积木多,我的积木少,给我一块。

”小旭说:“不行,这是我的积木。

”两个孩子为了一块积木打了起来。

这时老师可以对泉泉说:“你想要小旭的积木,不能用手抢,你可以好好地跟小旭商量,应该怎样说呢?”其他的孩子听见后,都七嘴八舌出主意:你就说:“小旭借我一块积木好吗!”等等。

4、因材施教,对班上一些典型的幼儿进行相对应的教育,鼓励他尝试自己解决;对于经常被人欺负后默默承受的幼儿,则鼓励他摆脱无助的状态,并尝试自卫。

5、设计冲突教育课程,让幼儿进行体验学习。

实验老师结合班级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经验,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教育活动。

如:“玩具轮流玩”、“好斗的小山羊”等等,幼儿观看情景表演之后,引导幼儿想一想,他们为什么发生冲突,应该如何解决冲突,等等。

(二)创新教育途径,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园的时间。

孩子的成长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密切配合,协调发展,形成教育合力,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俗话说家园配合得好,事半功倍;家园配合得不好,事倍功半。

家园配合法是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

1、家园联系本。

实验老师给每个孩子建立一个联系本,把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目标、内容,孩子入园后的表现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情写在上面,请家长在家配合。

家长也则把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及需要老师配合的事情写在上面,请老师配合。

2、多沟通交流。

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孩子时间与家长交流幼儿在园一天的表现。

对一些不重视、不理解、不懂得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家长,教师耐心地开导,向家长说明培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3、提供方式方法。

有些家长不知道怎么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实验老师就教给家长多种方法,比如和孩子以游戏的方式边玩边练习系扣子、穿鞋、洗脸、刷牙等事情。

三、正确评价幼儿的德育行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1、如进行“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过程中,幼儿的分享行为收到成效,教师家长就要争取评价幼儿的进步,可发给幼儿奖品作为小的奖励,可说鼓励的语言,在幼儿集体面前表扬幼儿的行为,激励幼儿正确行为得到巩固和持久,形成正确的分享行为。

2、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遇到困难,经过努力后,终于战胜困难。

这时,教师就要给予奖励,激励幼儿意志品质的形成和巩固。

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表现出强烈的敏感性。

因此,老师对幼儿正确的道德行为可采取语言表扬、实物奖励等手段,巩固教育效果。

四、德育教育家园配合的可行性。

通过实践,我认为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并进行家园配合,是可行性。

经过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孩子们有了较大的变化,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成长

1、自理发生了变化

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养成了对自己负责的习惯,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激发其责任心;家园密切配合,使幼儿做到在家在园一个样。

2、交往能力的变化

帮助幼儿学会了交往的技能;学习了交往的方法;与家长密切合作,保持家园教育一致。

在教育活动中,与幼儿共同制定出交往合作的规范,通过表扬鼓励树立了幼儿交往的信心;通过“大带小”活动,学习异龄交往的方法;在表演游戏中鼓励幼儿提高自己解决冲突与矛盾的能力;培养了幼儿分享合作的良好品质,让幼儿在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交往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3、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意识地培养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通过家园密切配合,避免帮助变成替代,克服孩子的依赖性,共同培养,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和握笔姿势。

养成了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

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了转变,教育方法更加科学化。

(二)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不论是在专业素质方面,还是业务素质方面,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是在实验过程中,老师探索出许多可行的教育方法。

如;适时适度的技能指导;鼓励法 ;师幼互动评价法;家园互动法;二是提升了老师的理论写作水平和教学水平,积累了课题研究素材。

提升了老师的教育活动组织水平。

参考文献:《学前教育学》 —黄人颂

《学前家庭教育》—梁志桀

《游戏论》 —丁海东

优秀幼教论文范文(二):

借“游戏”平台,构筑亲子桥

【摘要】3——6岁的孩子正处于玩的时刻,在这阶段孩子“玩”的方式有多样、品种有多种。

在成人的眼中,孩子这种无拘无束、杂乱无章的“玩”是浪费时间、殊不知孩子的很多本领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习得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要珍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玩具 游戏 亲子

【正文】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又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要珍视生活和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

可见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们最基本、最喜爱的活动。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父母都遵循工作忙的借口将孩子托付给祖辈照顾,而给予孩子的亲子游戏时间少的可怜,他们觉得陪伴孩子游戏就是浪费时间,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购买一些玩具让它们来陪伴孩子或者让孩子早早加入各类兴趣班的行列,殊不知亲子游戏是以亲缘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家长和儿童共同游戏为形式的一种活动。

一、成人对“玩具”的认识

现在我们所面临的幼儿大多都是80后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给孩子“游戏”、“玩”的物质条件也要提高,于是商场中那些昂贵的玩具成为他们的首选,他们认为玩具越是贵、越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越能体现自己对孩子智力的重视、越是自己表达爱的方式,其实这是误区。

什么才是适合孩子探索的,并不是那些昂贵的才是最合适的。

众所都知孩子的学习是在手脑并用的操作中才进行的,因此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木质积木、插塑、棋类等操作性强并且具有较大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的玩具。

如小班年龄的孩子他们的动作发展不够协调、小肌肉不是很稳定、手眼协调能力差,我们在桌面游戏中可以提供给他们面积较大的积木、软塑、橡塑拼图、穿线板等来帮助他们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同时小班幼儿喜欢色彩鲜艳的玩具,这些都可帮助他们达到认识色彩、匹配色彩等目的;而中大班的幼儿想象力开始扩展,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于是我们就可以多提供一些半成品的辅助材料,如硬纸板、彩色小棒、小轮子、扭扭棒等让幼儿充分利用,创造属于他们的“玩具”,如:牙膏车、花片篮子等等,而不是单一的给予他们一些成品,这些成品玩具也许一周内是他们的宝贝,但过了一周乱丢乱放的现象也是随处可见的,只有那些自己创造的玩具才会珍惜,随时可以拿出来玩一玩。

二、成人对“游戏”的认识

成人眼中的幼儿游戏就是在一定的框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情节、内容,组织起来的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其实这是错误的。

幼儿的游戏是自发的、是内在驱动力产生的,是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安排游戏进程,按自己的体力、智力和能力进行的各种活动,大多数幼儿的游戏都是无意间产生的,他们是游戏的主宰者,可以自由选择游戏伙伴、材料……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除了享受无拘束的游戏过程,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学习能力。

如午后散步,来到草坪休息,一只躲藏在草缝间的蜗牛被孩子新奇的发现,于是三五一群寻找“蜗牛足迹”的游戏就在孩子之间开展了起来。

因此作为家长、教师的我们,应该支持幼儿的自发游戏,给予他们充分的游戏时间、欣赏他们在游戏过程中的探索和交往、想象、创造,而不是干涉他们,适当的我们还可以给予他们鼓励、支持。

三、亲子游戏的乐趣

古语有云:感情是由交流堆积而成的。

任何一种感情的升华都有赖于交流。

血浓于水,亲子之情虽是与生俱来,但也需要父母用心的呵护。

现在的社会年轻父母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往往将孩子推向祖辈、兴趣班、各种产品。

询问为什么不能抽空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给孩子讲讲故事、玩玩游戏,得到的答案大多都是这样:我很忙,要挣钱买学区房,有了好的学区房,孩子进入小学学习也方便,你不知道现在我们的压力有多大;电子产品上的故事可比我讲的好听,孩子只要用手点一点就能听故事了,我还需要给孩子讲故事吗?……你们在抱怨工作忙碌、没有空闲,为了孩子的将来努力奋斗的时候是否想过,你们现在所做的是目前孩子最需要的吗?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你们有没有静下心想一想。

当孩子向你发出一起游戏的邀请时,我想我们不管多么的疲惫、多么的忙碌,都应该停一停,来到孩子身边,享受孩子的邀请,成为孩子游戏的同伴。

同时你也会发现当你成为游戏的同伴时,很多大道理都会简单化,孩子也会轻易接受。

1、你邀请,我参与

孩子的游戏是随时随地的,当孩子邀请你参与的时候,请千万别拒绝,因为有你的加入会让游戏更加有趣,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孩子游戏的过程是对生活经验的再现,是能力的提升。

如:“我是快递叔叔”现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快递”“包裹”这些名词,孩子们在周围环境中听的多了就耳熟能详了。

这不区域游戏刚开始,果果这个小客人就自发的扮演起“快递叔叔”的角色,来到娃娃家“妈妈,我今天是快递叔叔,让我来送货吧!”看着果果一本正经的样子,娃娃家的孩子都笑了,西西这个妈妈将水果篮子递给他,告诉他要快递给“宝贝秀”的老板信文,只见果果将水果篮子放在身后,反坐着椅子,假装开着一辆快递车双脚往前挪步的来到“宝贝秀”.“叮咚,叮咚,有人吗?叮咚,叮咚,有人吗?”“你是谁啊?”“我是快递叔叔,给你送快递的。

”“我没买东西,怎么会有快递呢?”“娃娃家给你送的货,快开门,来签字。

”信文也很投入的参与到游戏中,让“快递叔叔”进来,“你看这就是你的快递。

”果果将水果篮递给了他,“你要签字的哦,不然不能给你的”,看他签字后,告诉信文签收成功。

“你有什么要寄吗?我是快递叔叔,可以帮你忙的哦!”“陈老师,你的快递来了”“我也有快递?”“是的,理发店老板让我给你寄一个发夹”“谢谢你哦”“请签字”……在游戏中孩子模仿着“快递叔叔”这个角色的动作与语言,是生活经验的重现,但也发现了他对如何来投递物品一无所知,只是单纯的拿物品去送货。

正巧我家隔壁就做天猫产品的,每天快递员来来回回很多趟,于是利用这个有利的条件,我与邻居商量,是否可以拍摄一段小录像,带到幼儿园让孩子们来学一学如何投递物品。

邻居答应了我的要求让我在一旁摄像。

通过观摩孩子们了解到原来投递物品时要填写一份单子,写上发货人的姓名、电话、地址与收货人的姓名、电话和 地址,然后贴到物品的包裹上,最后付相应的快递费。

这一发现让孩子很是兴奋,在接下来的“快递叔叔”游戏中他就将这些也运用了上去,让游戏内容更加的丰富、有趣。

案例中我成了孩子邀请的参与者,游戏的玩伴,主导权在孩子手中,他带领着游戏的开展,在一遍一遍的游戏过程中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开动了脑筋,同时针对游戏的更好发展,我提供了支持与辅助,主动权依旧给予孩子,并没有转换角色,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师生之情浓浓溢出,孩子在享受游戏的同时也给予成人一份纯真。

我想如果在家长,孩子也给你投来这样一枝橄榄枝,请千万别扼杀,请放下手中的活,融入孩子的世界,参与他们的游戏,成为他们的玩伴,享受亲子之情。

2、我的游戏,你配合

成人需要用游戏的方式来与孩子进行互动、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亲子之情,同时也可以将一些复杂的道理简单化。

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需要忘记自己的年龄,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同伴,同时不经意地向孩子抛橄榄枝,让孩子加入到你的游戏中。

如我们班的萱萱小朋友,是个任性的小公主,每次都说一不二,不能有反对的声音,长此以往养成了刁蛮、任性、爱耍脾气等坏习惯。

针对这些“恶习”家长措手不及,总是寄希望于教师,希望教师能够帮助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

在与孩子的一次次交锋中我发现孩子非常的喜欢游戏,于是利用这个特点我决定从这下手。

一次孩子又在午餐的时间段为了不吃青菜而大发脾气,任你说破喉咙也无济于事,就是不愿意尝试,直到你投降,才罢休。

正巧我们都学过一本绘本《多多什么都爱吃》于是我就组织起孩子来扮演绘本故事中的各个角色,让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感受多多从不爱吃蔬菜、蔬菜离开他、肚子疼、最后爱上蔬菜的过程。

我们分组邀请孩子们来扮演角色,一样的游戏进行了N次,萱萱看着小朋友都参与到了角色扮演中,很是眼热但始终没有主动要求参与其中。

看着孩子眼中期盼的眼神,我和吴老师鼓励的邀请她,让她来选择角色,感受游戏过程。

在真实的体验中萱萱发现原来一个人的健康需要多种营养,缺一不可。

后来她偷偷地告诉我们,以后不挑食了,但要少吃一点。

我知道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后来我们和她的家长交流告诉他们,对于萱萱的教育不可操之过急,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她改正。

当你们真的成为孩子游戏的玩伴时,孩子才会欣然接受你,在平等的氛围中,复杂的道理就会成为简单的一句话,取得的效果也会意想不到的好。

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它即可以促进孩子身体生长,又可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还可以激发孩子的良好情绪,并不一定需要固定的时间一本正经地开展,它随时可以发生、结束,我们只是借助这个“游戏”的平台,构筑一座亲子桥,让亲子之间的感情并不纯粹地停留在昂贵的玩具、高消费的电子产品、各种兴趣班上,同时也利用这个平台,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帮助幼儿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如语言能力、交往能力、创造性思维等等。

让我们放下手中的工作、不再以忙碌为借口、不再将看护的重责推给祖辈,用心的加入孩子的游戏中,享受亲子之间那无忧的温情吧!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教育部

2、海东。

《学前游戏论》

优秀幼教论文范文(三):

浅议开展民间游戏教学实践探讨

【论文提要】我园为落实幼儿园“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特色化发展是学校自我发展的理想追求,打造特色学校是提升学校生存与发展力的题中要义”精神,我们充分考虑自我内在发展需要,从特色化发展出发,逐步挖掘幼儿园教学特色,打造幸福乐园。

近年来,我园从开展民间游戏教学入手,深化教育特色。

本文试图从以下几点阐述民间游戏教学的实践及探讨。

一、集思广义,形成民间游戏教育资源

民间游戏教育资源缺乏,我们集思广义,广泛搜集,向家长老师发放《告知书》,取得家长老师的支持,家园共同搜集民间游戏资料,并将搜集的资料精心筛选,形成文本;在开展民间游戏教学活动活动中,通过反思总结后改编创新成新游戏,丰富补充游戏内容,从而建构了民间游戏特色教学资源。

二、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民间游戏教学对老师来说是新的教学挑战,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因此,为发挥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我们将园本培训贯穿于教学实施中的全过程,开展了大量的培训工作。

1、组织教师理论学习,学习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等,为教学工作找到了理论上的支撑。

2、组织教研例会,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共同探讨民间游戏教学规律,研讨了民间游戏的概念、特点,以及开发和实施民间游戏的意义,开展了“民间游戏之我见”、“民间游戏说课”等交流活动。

大家深深认识到:民间游戏形式多样,具有浓厚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思想性、教育性,民间游戏教学活动,可以锻炼幼儿身体,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3、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如:去临沂蓝山幼儿园参观学习,去济南省府、济南银座幼儿园新泰分园的学习,回园后研讨外地学习经验,总结自己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能力。

4、开展民间游戏教学观摩活动,形成教学研讨活动模式:教师游戏教学观摩——教学观摩后研讨——研讨后的游戏课再展示。

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彻底扭转了重室内活动轻游戏活动的思想,转变了教师教育教学理念。

三、努力创新,形成教育教学特色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及研讨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幼儿、家长的积极参与也为民间游戏特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基础。

在民间游戏教育教学中,体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幼儿参与、教师引导、家园配合,三位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功能。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大大丰富了民间游戏教学的内容,形成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1.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成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者、探索者。

在教学中,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育纲要》的要求,制定了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注重教育过程,让幼儿在操作、体验、发现、探索中学习,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新方法。

(1)创新游戏材料玩法。一物多玩。

如:毽子的玩法可以踢,可以抛可以代替“扎脚”,小竹圈可以装饰漂亮一新,做成小彩圈,用来跳圈、开火车、转圈、搭山洞等。

饮料瓶内装上小豆子可以做小哑铃,可以做拖拉瓶、还可以作娃娃家材料。

游戏材料的替换。

如游戏“打瓦”过去多用小石片,现在这种材料不好搜集并且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就用小飞盘、小沙包来代替。

再如,“踩高跷”就用饮料喝在两端穿绳来代替过去儿童用的树杈做的高跷,小推车用家庭用的拖把做成代替了简易易损的小树杈做的小推车。

(2)创新游戏玩法。

一是教师改编成新游戏。

教师将民间游戏中与时代精神相违背的游戏成分去除,增加新的内容,创变成新的游戏。

民间游戏中往往配以童谣辅助与动作,而其中的童谣内容已经陈旧,老师可以进行改变,保留其有价值的成分,增加一些新元素,仍不失为有价值的游戏。

二是幼儿自行创新玩法。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儿童成为游戏的主体,教师选择适时介入,成为幼儿的玩伴,让幼儿自行选择游戏材料,自行分配游戏的角色,游戏者根据自己能力和兴趣点来完成游戏。

如:在玩《抬花轿》的游戏时,老师大胆放手,只给幼儿一些引导语,僦让幼儿自己或者结伴探索玩法,结果比老师做指挥者时,玩出了更多的花样,孩子们真是富有智慧,抬花轿的步伐、神态、分组的能力等,都出人预料,让成人惊喜。

(3)形成一定的游戏教学模式。

在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胆创新,打破教学常规,经过不断实践,形成了:自由探索—同伴合作—引导启发的教学模式:自由探索就是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玩玩具,此环节重在培养幼儿幼儿自理、自立、自主的品质;同伴合作就是引导幼儿团结协作,共同探索,此环节可以培养幼儿合作、协商的好品质。

引导启发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此环节对幼儿的表现可以进一步启发诱导,对幼儿的不同表现加以鼓励帮助,关注个体。

2、将民间游戏融入主题教育中。

在学期计划中,我们根据幼儿年龄和班级情况,按教学目标选用适当的民间游戏。

如:大班的民间游戏有:抬花轿、摔宝、推小车、拉绳、跳房子、跳绳等等,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游戏生动有趣,使幼儿在愉快的玩耍中发展了跑的动作,培养了合作、不怕困难、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格。

3、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中

在幼儿晨间户外活动中,幼儿可以自选玩具自由结伴,进行游戏活动。

如跳房子、跳袋袋、跳皮筋、跳竹杆、跳绳、踢毽子、滚铁环等。

孩子们在活泼欢快的音乐声中,锻炼了身体,愉悦了情操,培养了交往、谦让、合作的精神。

其它环节:像“将军宝”“炒黄豆”“摔宝”这些活动量较小的民间游戏可以在集体活动的空隙、饭前饭后、幼儿离园等环节进行。

这些民间游戏的有机融合,也体现了动静交替的教育教学原则。

四、举办家园合作活动,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1、举办亲子游戏活动

在开展民间游戏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制定了家园合作活动三年计划,将家园亲子游戏活动列入计划中,让家长走进课堂,与孩子、老师共同游戏,增进了家园之间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游戏的重要性,抛弃了陈旧的育儿观念,认可了我园一贯坚持的游戏化教学的幼教理念。

2、家园携手共同参与自制玩教具

新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以此为依据,发动家长,共同参与,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了大量的游戏玩具,如:高跷、小推车、铁环、摔宝、毽子、竹竿、沙包、飞碟、拉力器、梅花桩、彩棒、花轿、魔棒、跳布袋等等,为我园民间游戏的开展提供了足够的游戏材料,形成了游戏材料资源库,为幼儿身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准备。

五、环境创设 营造氛围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环境。

我们非常重视为幼儿创设游戏生活环境,给幼儿营造快乐的游戏环境,寓教育于环境之中。

在幼儿园户外活动场地上,绘画出小房子、跳八格、套圆等游戏图案,轮胎、小推车、铁环、跳绳、纸盒山洞等玩具随时摆放,便于幼儿取放等,为幼儿进行游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室内的壁橱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游戏玩具:如穿绳、小水桶、小毽子、小玩偶、拖拉瓶等等。

让幼儿在丰富的物质环境中探索发现,快乐游戏,健康成长。

总之,通过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和探讨,验证了民教游戏开展的价值和可行性:一是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二是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拓宽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理论总结水平得到提升。

三是提升了我园的办园品位。

民间游戏教学实践完善了我园的办园制度及办园精神,进一步理解了新课改的精神,形成了我园的办园特色。

幼教教学论文(精选3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