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我们的身体”主题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解
此主题是中班教材一单元的主题,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针对儿童处于形式运算阶段的特殊时期及要主动培养儿童的探求能力,本主题包括有认识我们的四肢等的主要教学活动,这是针对中班的幼儿,了解自己的四肢,知道其的作用,孩子们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经常利用各种条件运用关节,四肢,抓住这一点,结合主题教学要求,由其它动物玩具形象的身体过渡到幼儿自己的身体,以游戏为儿童探求认知途径,让幼儿知道了解人的身体器官,各种器官的重要作用,并在课程最后做一个可爱的小脸放置于展示墙上,系列活动层层递进,逐步探索,结合各类趣味活动、儿歌音乐、动画故事,使得教学过程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探索发展和认知特点。
二、总教学目标
1、激发儿童对探索自己身体主要部分的外部特征的兴趣,培养其观察思考能力,并引发如何保护自己身体的积极思考。
2、使儿童能够根据提示及教师引导,对身体作用,自我的认知进行丰富讨论,并借助生活例子准确清晰表达内容,增强语言表现力,增强自信心和探索发现的乐趣。
3、萌发幼儿关心他人,通过课后亲子活动,感受亲情温暖
4、运用策略及比较的方法,体验自己在长大,并为自己长大而高兴。发展观察力和在活动中锻炼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初步形成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
主题一:有趣的身体
1、教学目标
(1)了解身体各部分,能准确指出各肢体的位置,并了解肢体的功能。(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口语表达能力。
(3)喜欢唱问答歌,能尝试伴随歌曲的一问一答做相应动作。(4)培养良好的探索发现能力
2、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布娃娃一个
(3)《好宝宝》音乐CD(4)让儿童准备亲人照片
3、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诱发主动探求,积极发言的欲望。
①孩子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开始新的探索之旅了,可以偷偷告诉你们呢,这次我们将认识好多好多新的朋友呢,嘘,而且这些朋友一直在你附近,大家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他们呢。那么首先呢,老师就通过这个小动画让你们发现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的第一个朋友啦,(通过和幼儿谈话,引出动画,要求仔细观察,畅所欲言)。
② 让儿童观察动画形象的特点,并在三两人的小组织中说一说娃娃正在干什么呢?让幼儿观察后说出积极分享自己的发现。
(2)借助动画道具,让儿童发现身体各个部分
①让儿童将在组内的发现整合,派出小代表进行发言组内发现。(教师提示:在讨论中教师要随机听小组儿童的发言,及时鼓励,及时引出更多思考或提示,课堂中实施)
②教师要与儿童积极互动,让儿童自主选取自认为最重要的肢体部分向大家展示为何选择的原因。
【教学片段1】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相信大家这么热情与开朗,已经和我们的娃娃相互认识了吧,那么老师希望我们的小组可以相互合作,去发现娃娃在干什么吧,下面大家要认真观察了哟,老师期待大家的发言,让老师也认识一下吧。
(儿童将抱着娃娃,并且播放动画,在组内进行轮流观看发言,气氛热烈)
教师:好了,孩子们,现在是大家的发言时间了,刚刚老师听到了小朋友好多回答呢,有谁想向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小组的发现吗?记得如果能够向老师说明一下它们的位置和你觉得最有用的器官呢。
儿童:我们发现娃娃脸上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让幼儿一边说一边指,加深幼儿对面部器官位置的印象,小班课程内容)嗯,我们认为有用的是嘴巴,因为嘴巴,可以吃饭、说话、唱歌……
教师:嗯,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小宝贝啊,这是我们之前学到的对不对啊,那么老师想问,还有别的组有别的想法吗,有关我们的四肢,我们的小小手,我们的小腿腿?
儿童:嗯,老师,用手可以拿物品,吃东西……(各个组有不同想法,鼓励畅所欲言)还有腿,我们的腿、可以跑步、去操场玩。(3)引发思考,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片段2】
教师:宝贝们,那大家都觉得我们自己在逐渐长大,那,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看看我们准备的照片,我们来发现他们和我们认识的现在的自己有什么不同吗?(拿出提前准备的照片)
儿童:(大家会叽叽喳喳讨论,给幼儿时间思考)我们长高了,长大了!
教师:其实老师觉得我们的面部器官那一个都不能缺少呢,刚刚大家也告诉了我,不同的器官肢体部分有着不同的作用呀,我们用鼻子闻气味,用嘴巴吃东西,用眼睛感受世界,用耳朵听音乐,用手拿东西,用脚/腿跑跑跳跳,感受世界,我们知道这些五官肢体都有自己的本领,所以我们是不是要更好的保护它们呢,保护耳朵(教育幼儿不能自己用硬东西抠耳朵,不能往耳朵里塞东西,不能对着耳朵大声说话)。保护鼻子(不要往鼻子里塞东西,不要用手抠鼻子,流鼻涕时要用干净的纸巾擦)。保护嘴巴(平时不要用舌头舔,很冷时带口罩)。保护眼睛(不用脏手擦眼睛,眼睛里有东西时用干净的纸巾去擦)。保护手指(勤洗手,远离尖锐物品)。保护腿脚(避免受伤,不剧烈运动)。(4)儿歌游戏活动,增强趣味性和记忆能力 结合主题要求,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儿歌练习巩固,加深对肢体的认识和了解。【教学片段1】
教师:好了,孩子们,现在我要带着大家学习一个新的儿歌了,请大家跟着老师学习“﹡﹡﹡我问你,你的﹡﹡在哪里,﹡﹡﹡告诉你,我的﹡﹡在这里”(教师提问的五官肢体可以随便调换,教师和幼儿反复进行儿歌训练,增强熟练度)【教学片段2】
教师;孩子们,下面老师要带你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大家是不是最喜欢和我一起做游戏呢,下面我们要玩的游戏就是“什么不见了”,老师要考考大家了,大家有没有做好准备,有信心可以解决这些难题吗?(依次出示儿童提前准备的的照片,让幼儿观察他们的身体都缺了什么?让幼儿给他们找一找并给贴上,让幼儿依次给他们贴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手指、腿、脚。)
(4)课外延伸,明确儿童器官肢体保护意识
活动中通过各种活动和道具引出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发了儿童积极思考。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的被老师的系列问题吸引过来了。引导幼儿去制造器官肢体“最重要”性的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发展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在这时候孩子们的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感受了各种器官肢体的重要性,让儿童回到家,告诉父母肢体的重要性,明确肢体保护意识。
三、主题活动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我们的身体”,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对自己的的身体,对自己与别人产生许多的好奇和兴趣。在这个主题背景中,让幼儿进一步的了解人体每一部分的用处和每一部分之间的联系,也让幼儿知道自己与别人不同。认识自己,是中班幼儿在集体中能够独立学习生活的心理基础。活动从认识自己的身体着手,到认识自己的能力,为幼儿确立了“我已经长大了”的概念,树立了“我能行”的信心,产生了我还会长大的期待。对于身体上的常用部位,孩子们大都知道它们的名称。
让孩子在与同伴结伴寻找的过程中利用他们的互动使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互动的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不但进一步激发,而且对交往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结果表明: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较高的兴趣,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新的认识。在活动开展期间,幼儿由于经验不足、动作发展不够等原因,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情。因此在活动设计时,我们还结合思维课程的内容,利用个别幼儿的亲身经历照片对比变化来开展活动。让他们在与同伴结伴讨论、交流中获得一些经验,通过活动,孩子们也从中了解到了一些自我保护的经验。并且让儿童在了解身体奥秘的过程中,孩子们还会发现父母养育自己要付出很多心血,也更能引发幼儿关爱自己的家人,使之从小就具有一颗感恩的心。
第二篇: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我们的身体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每个部分都由许多器官组成,是一架复杂、精巧的机器。
2、科学探究: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能用文字、图画等多种形式记录观察的结果,并能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残疾人 【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跳绳、听诊器、不透明的袋子、四种液体、烧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音乐,《健康歌》。师生一起跳。
过渡语:同学们跳的真好,看样子有个健康的身体是多么的重要。
师总结引出课题:看来这些都与我们的身体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身体》(课件随机出示)
2、师设疑:对于我们的身体,你想研究什么? 活动预设:我想知道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 我想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器官组成? 我想知道各个器官有什么作用?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疑问,那么这节课,通过我们的研究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呢?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生活中的知识与经验,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感觉,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设计闯关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活动一:自主活动,探究出人体的外部结构。
1、师引导观察:老师需要请位“小模特”来摆几个优美的身势,给大家进行展示,谁愿意来展示?
友情提示:在“模特”展示身姿的同时,其他同学观察他(她)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的?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观察的认真、细致。
【设计意图:利用小模特真实场景展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感受到身体的美】 “模特”展示身姿其他学生观察,并以小组为单位做好观察记录。学生交流汇报观察记录情况。
活动预设:我们的身体有头、脖子、身体、胳膊、脚、腿、、、、、、师纠正强调:我们要注意,尽可能准确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观察到的人体外部组成部分的名称。
教师相机引导讲述:脖子的科学名称叫颈。身子的科学名称叫躯干。人有两臂和双腿,它们的形态和结构基本相同,给它们一个科学的名称叫四肢。
学生进行概括说明教师板书:“头”、“颈”、“躯干”、“四肢”这几个词,并课件出示:(人体外部结构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体的外部组成部分所在的位置。
2、巩固认知:对照人体外部结构图,请同学们各自在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各部分的位置,说一说各自的名称。同位间评价一下:对方找得准吗?说的名称对吗? 学生活动:学生间互指、互说、互评。
【设计意图:在教师进行引导认识人体的结构后,通过学生自己的指认及小组内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人体的结构可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做游戏,巩固知识。
做小游戏,来体验身体的对称带来的好处和方便。
单手系鞋带,双手系鞋带。
单腿转向,双手转向。
【设计意图:利用刚学到的知识解释游戏中的疑问,很容易做到知识的迁移,并达到由单纯理论的识记到真正理解的目标。】 活动二:自主活动探究出人体内部的情况。
1、设疑:我们已经了解了身体外部构成,除此之外你还想知道点什么?(学生根据各自的想法提出问题,教师进行引导总结引出了解人体内部组成)
2、闯关成功,发奖品四个不同名的袋子。
师引导:但是人体的内部构造我们无法看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了解呢?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看大家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老师带来了几样神秘礼物,(出示不透明纸袋)就装在这个不透明的袋子里,同学们赶快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吧!袋子里面有些什么礼物呢?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小组内交流,完成后找学生运用各种观察方法猜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教师总结板书:摸、听、看........。师设疑:通过这个游戏,你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交流,教师适时鼓励。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难点,教师首先用一个暗箱的游戏引入,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的猜测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耳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再次调动了学生探究兴趣。】
2、教师课件出示一幅人体外部轮廓图像
师导语: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了解人体内部都有些什么呢?
学生活动:
1、让学生猜测并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讨论交流,然后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活动。
2、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完成后汇报交流探究情况。各组交流汇报: 预设:
①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②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说话时用手触摸喉部,可以触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推断出那是呼吸时肺部的活动;
④吃饱饭后,腹部胀起来的地方可能是胃; ⑤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硬的东西,那是身上的骨头。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便于相互取长补短,给每个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使学生能通过交流,自已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活动总结
师导语:我们知道了人体这么多的内脏器官,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人体内部是什么模样?这些器官各在我们身体的哪些位置呢?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谈谈推测的根据。教师随机出示(人体内部结构图)
师讲述:人的皮肤下面有肌肉和骨骼,胸腹部有心、肺、肝、脾、肾、胃、肠等内脏器官。【设计意图:活动时,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进行语言上的描述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把刚才零散的认识组合起来。】
活动三:探究人体部分器官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过渡: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复杂的“机器”,身体的各;友情提示:每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研究主题,让我们用;学生交流汇报,展示探究成果。【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体现教师的教。】 三.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活动四:体验活动;过渡:我们对于身体有了 活动三:探究人体部分器官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过渡: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复杂的“机器”,身体的各部分器官各司其职,相互密切配合。那眼、鼻、耳、牙、手、舌等器官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它们又具有怎样的功能呢?请同学们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开展研究。学生活动确定研究主题,根据老师出示的答题卡完成任务,小组汇报。教师相应的解释说明。
友情提示:每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研究主题,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研究吧,要记住填好观察记录表。分发记录表 学生交流汇报,展示探究成果。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体现教师的教学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而随时调整教学思路的灵活性。】
闯关成功,发四种液体,利用我们学到的功能,来观察,体验液体。
四、课堂总结
设疑:通过刚才的几个小活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好身体的每一个器官。?? 师引导: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身体器官不健全的人?(有,有残疾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
预设:如果遇到盲人过马路的时候,应该主动送他们过马路。不能笑话他们。?? 师:对,不能歧视他们,当残疾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残疾人他们身残志不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是祖国的骄傲(课件随机出示)
【设计意图:在前面一系列铺垫的基础上,此时联系自己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人体结构的统一与协调性。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到残疾人的不容易,而后启发学生对待残疾人不能歧视他们,当残疾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心教育。】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活动总结
(1)学生交流、汇报。
(2)教师(出示资料卡)进行总结。
2、拓展延伸(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问题,形成用科学提高生活质量的意识。同时本环节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索离开课堂,继续探究并做好观察。既让学生获得科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善于进行中长期观察的良好的学习品质。】
六、课堂作业 课下实践作业: 收集体育运动,例如:游泳、射击、乒乓球,研究都是哪些身体器官参与了活动。
同学们可以进行一分钟跳绳比赛,看谁跳得多,花样多,谁的协调能力更好!
七、板书设计
我们的身体
外部: 头 颈 躯干 四肢
内部: 心 肝 脾 肝 肺
第三篇: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
2能说出身体部分器官的名称及功能。
二、重点难点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直到部分器官的作用。珍爱自己的身体,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
游戏:指 “五官”
(二)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身体吗?你能说出你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吗?
师:下面前后桌四人一组进行讨论,并写下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生:学生讨论。
师:老师巡视。
师:请部分小组的代表发言,老师板书
师:提问学生:老师写的乱吗?能不能把它们归以下类?
师:按老师的提示进行分类。并出示课题——《我们的身体》
(三)总结: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要想说我们身各部位的作用真是一节课都说不完。身体各部位不论大小都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保护它们,那么该如何保护我们的身体呢?老师请你在课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关于保护身体这方面的资料可以上网、看书、问问爸爸、妈妈、问问医生,下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
第四篇: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身体的结构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做事情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
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到。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
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
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的左右对称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观察身体内部器官。
四、教学准备:
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动物的本领和它们的身体特点有关。
1、提出问题:人人知道青蛙是捕虫能手,青蛙为什么善于捕虫?老鹰为什么能抓住机灵的老鼠?啄木鸟为什么能吃到树干中的害虫?
2、放映录像带:青蛙的眼睛、后腿、舌头具有善于捕虫的特点,肤色用伪装来保护自己;老鹰有坚硬而带弯钩的喙,以及尖利的爪子,适于捕捉老鼠;啄木鸟的嘴尖尖的适合啄食隐藏在树干中的虫子,爪子两趾在前两趾在后,适于抓住树干。
3、小结:动物的本领和它们身体的特点有关系。
4、引出课题:人有哪些本领?人为什么这样有本领?今天我们来观察自己的身体。
(二)观察人的身体。
1、观察身体的外形。我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让学生观察到人体可以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几个大的部分外,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划分为小的部分。如躯干部还可以可以分成胸部、腹部、肩部、腰部、臀部、背部等)
2、人体是左右对称的。
(1)教师提出问题:如果从头顶开始,通过鼻尖画一条线,把人的身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人体是对称的。这里要求学生具体说出怎样对称。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人体的左边和右边的眼、耳、鼻、上肢、下肢等各部分不仅大小、长短、粗细、颜色、形状而且位置都是一样的,即一一对应的)
(2)让学生亲自体验身体左右对称这种结构的好处。活动:①体验用两只眼睛看,比用一只眼睛看到的范围广; 活动:②让学生体会两只眼睛比用一只眼睛看得准确;
活动:③让学生先用两只手系红领巾,接着用一只手系红领巾,让学生体会两只手比一只手做事方便灵活;
活动:④让学生体会如果两只脚不一样长,弯腰、上台阶、转向都会很不方便,身体也不易保持平衡。
(这些活动生动有趣,又使学生体会到我们身体器官左右对称的优越性。当然从人体外部来看,结构上还有不少特点,但对小学生来说观察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不便观察,所以也就把重点放在身体的左右对称这个特点上。从教学的情况来看,选择这个观察点,不仅符合学生的水平,而且选择的体验活动,方便易行,人人都能参与,学生很有兴趣,也使课堂气氛很活跃。)
3、观察身体的内部。
(1)教师用解暗箱的游戏引入(突破难点)。
教师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有一个塑料瓶,瓶里装半瓶水,另外还有其它的如夹钳、钟表等物品。教师让学生想办法推测里面的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学生通过用手摸、捏、摇、听等方法最后终于猜出了里面的物品。
接着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一个人体外表的轮廓,告诉学生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让学生想办法推测内部有什么。
这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想出了许多好办法:
①有的说,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②有的说,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有的说,说话时有手摸喉部,可以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知道那里是肺部;
④有的说,吃饱饭后,胀起来的地方是胃;
⑤有的说,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有的说,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的,那是骨头; „„
最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用看、摸、听等方法所得到的信息,综合想象一下人体的内部是什么模样?
(皮肤下面是什么、肌肉下面是什么、骨胳包着的是什么,血管和神经怎样分布„„)
4.身体怎样工作:
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在对活动的体验中,利用泡泡图的方式把活动中多个身体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
思考:如果按照人体工作的类型划分,我们更深夜静可以怎么看待人体的组成呢?
(三)课的延伸。
问题:直立行走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请查阅资料了解人体具备什么样的结构特点,使其能直立行走?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头 颈 躯干 四肢
2、骨骼、关节和肌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结构也会有不同。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上肢结构形态的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上肢结构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
3、能够将动态的身体活动过程分解为若干动作分别进行细致有目的的观察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用观察记录的方式记录下每一段学习中对研究议题的想法与思考过程。
四、教学准备:
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等。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我们的的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二)观察上肢的运动
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
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时都在用力、肌肉变化不同。
观察方法及观察目的
分解观察上肢运动,降低观察难度。
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
2、记录我们的观察
用图文记录观察所得,强调将学生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
交流
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
3、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
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
(三)课的延伸。
参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关系。
(四)作业 板书设计:
骨骼、关节和肌肉
骨骼 关节 肌肉
3、跳动起来会怎样
(一)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氧气,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氧气吸收进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收进更多的氧气。
3、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过程与方法:
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能够测量单位时间内心跳与呼吸的次数,并进行数据分析。
2、能够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作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
2、能够耐心、细致的完成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活动。
二、教学重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三、教学难点:
以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的身体活动后的变化为线索,将呼吸和循环系统引入学生的视野,并展现出这两大系统在支持人体活动上的作用与联系。
四、教学准备:
秒表、听诊器、塑料袋、吸管、肺活量测量仪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跳动的时候,骨骼、关节和肌肉都参与了运动,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身体里还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测量心跳和呼吸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
(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2、探究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1)测试运动前的呼吸次数
①一分钟自己的呼吸为几次?(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②讨论交流掌握测试呼吸次数的方法。③学生测平静时的呼吸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呼吸次数在20-40次左右。(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次数
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和呼吸的次数并做好记录。
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⑤对比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⑥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呼吸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 呼吸加快)
(三)呼吸为什么加快
1、提出问题: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伴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会增加,那么运动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2、体验活动:反复呼吸塑料袋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 试着解释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猜测。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会采集人体在平静、一定量的运动以及运动后几段时间内的每分钟心跳与呼吸次数的数据。并引出问题“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验证活动:比较三瓶不同的气体。
借助资料,认识到呼吸是气体的交换过程。
3、对运动和呼吸之间的关系做出解释。
通过测量跳动后的心跳与呼吸次数的变化,研究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将呼吸、心跳与人体活动的关系引入学生的研究视野之内。
知道运动要消耗氧气,而呼吸的功能就是在进行氧气与二氧化碳气的交换。
(四)课的延伸。
每天坚持跑步锻炼,如果我们的呼吸量增加了,说明我们的身体得到了锻炼。
(五)作业
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 呼吸 心跳 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呼吸量
4、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科学概念:
1、人体需要的氧气又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
2、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血液运输更多的氧气,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3、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了解到心脏工作强度和工作量。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体呼吸与循环过程中,身体各个器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二、教学重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
了解在人体活动过程中,当肺完成气体交换后,心脏所要完成的输送血液的功能。
四、教学准备:
吸耳球、水槽2个、水、心脏模型 活动设计: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激活已有经验 提出探究问题
(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
(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回顾: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
(3)提出问题:心跳为什么会加快?
2、探究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变化(1)认识心脏和心跳
①(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②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
③(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板书:心跳心脏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一次。
④(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板书:血液循环)
(2)测试运动前的心跳次数
①心脏跳动可有规律了,你们知道平静时自己每分钟心跳几次? ②交流:你有什么方法能测试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动几次。(摸脉搏)③强调测试时注意事项。
④学生测平静时心跳次数并做好记录。
⑤汇报并统计。发现:平静时大多数同学的每分钟心跳次数在70-90次左右。(3)测试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①根据我们上课的这个环境,你能不能设计一个运动量比较大运动项目? ②学生设计并交流室内运动。
③强调运动时注意事项后做运动,测试运动后的心跳的次数并做好记录。④汇报交流:运动后的心跳次数。
⑤对比运动前后心跳次数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⑥发现:运动后人体的心跳次数明显加快了。(板书:运动 心跳加快)
3、认识剧烈运动后心跳加快的原因
(1)提出疑问:剧烈运动后我们的呼吸和心跳会加快,这是为什么?(2)心脏不停跳动使血液循环过程有什么作用?(播放一段视频)用一个洗耳球和塑料管来体验(模拟)心脏收缩与舒张过程中的用力以及血液运输的形式。
(3)谈话:心跳使血液在人体内不停地循环,血液向人体各处不断输送氧气和养分,同时又将身体内产生的废气通过肺部排出体外。那么,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发生了什么变化?(心跳加快使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
(二)课外延伸
(1)出示情境:在登上高楼时有的同学会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有的同学呼吸却没多大的变化?讨论:这种差别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
(2)交流汇报: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会怎样?
②不锻炼或少锻炼的人又会怎样?
(4)解释这种现象差别的主要原因:经常体育锻炼的人心脏跳动比不经常锻炼的人更有力,肺的呼吸本领也强,因此,经常锻炼的人在运动时,心、肺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氧气,也就不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他的心脏不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那么有力,心肺的供氧的本领不强,不能满足从事剧烈运动或繁重工作时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要靠额外加快呼吸和心跳的次数来弥补,也就特别容易出现气喘吁吁的现象。
(5)有什么办法能使我们的心脏更有力、更持久的工作?(6)讨论并交流。
(6)谈话: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我们心肺功能,身体更健康。(板书:增强心肺功能 有利健康)
(6)讨论交流:在日常,我们可以进行哪些体育运动项目锻炼我们的身体?
(三)总结提炼课题,体验收获喜悦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有哪些收获?(2)提炼课题:运动与健康。(板书)
(3)总结:同学们,身体健康是第一,增强体质靠运动。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让我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 让我们的心肺功能更强,实现健康工作50年,幸福快乐一辈子。希望你们成为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的新一代接班人。
(四)作业
板书设计:
跳动起来会怎样
(二)心跳次数 血液循环 输送 排出体外
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2、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食物在人体内将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消化的知识,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独立思考得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2、能够正确对待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了解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三、教学难点:
了解食物在消化道里的运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馒头,听诊器,有关消化过程和消化器官的投影片或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小馒头及搜集到的关于良好饮食习惯的谚语。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1、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大都比较喜欢出去旅游吧?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旅行,好吗? 我们的旅行既不是去游览壮丽的山河,也不是去探险寻宝,我们将要钠里
去呢? 先请我们的导游闪亮登场,(亮出馒头),今天我们将馒头导游到一个时刻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去哪里呢?
2、学生猜测后导出本课研究内容,食物的消化,并且板书课题。
(二)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探究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
1、初步感知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
(1)提问,旅游时旅客可以更着导游走,我们增氧才能跟着馒头导游到我们身体里去旅行呀?
(2)学生咀嚼馒头,并且体会馒头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3)学生汇报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处不认识特难题的消化器官。
(1)讲述:当馒头导游进到胃里的时候没,我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了,馒头导游,还会带我们到哪些地方旅游呢? 现在请同学们猜测并绘制一幅旅行图吧/(2)提出要求,绘制的景点名雀,消化器官路线清楚。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旅行图。
交流、展示绘制的旅行图个不幸同,但是大家都认为自己小组设计的旅行图最准确路线组合理,其实馒头旅行的景点是固定的,履行的路线也是固定的,怎样才可以知道谁画的旅行图是正确的呢。
交流讨论。
(3)我们找来了最精确的旅行图,和标准图比较 找出差异。(4)各小组学生对照正确的消化器官进行自我修正。各小组在一次绘制旅行图。
(5)各小组进行比较先后画的旅行图,找出先后内两次的差异。(6)小组交流,比较那个同学绘制的消化器官明确。消化顺序清楚。学生汇报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老师提问:食物是怎样被消化的? 不同的消化器官分别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汇报。
教师通过计算机可将向学生展示食物在消化器官里的消化过程。对学生有争议的胰脏何肝脏是否属于消化器官进行分析。
(三)认识消化道的蠕动是推进食物前进的主要方式
1、提问:我们看过人倒立吃东西的表演,逆向过问什么人能倒立着吃东西吗
2、学生猜测,做出假设。
3、知道学生做模拟食物在消化道里运动的实验。
4、提问: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
5、学生回答,老师讲这种方式归纳为蠕动
(四)认识保护消化器官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
1、辨析,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
2、讨论:因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及怎样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3、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6、口腔里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门齿、犬齿和臼齿,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要保护好牙齿,利于身体健康。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2、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合作,完善观察研究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认真细致的观察牙齿的形状特征。
2、愿意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
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消化器官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食物在口腔里的有良好的初步消化过程,会利于整体消化器官的工作。
三、教学难点:
能够在观察和已有经验的的基础上,做出食物在口腔内部变化和牙齿形状特征和分布的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识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
四、课前准备:
儿童牙齿模型、馒头、镜子、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那么口腔在消化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它是怎样工作的呢?
1、观察口腔
请学生分别慢慢咀嚼一小块馒头,把他们的感觉说出来,从食物形状和我们的感觉两个方面观察,并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馒头会越嚼越甜。在不同的时间内,食物可能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体验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协调的工作方式。
要特别关注“安全问题”,在不能够保证卫生的情况下,不要操作“入口”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完成体验活动,在课堂中进行汇报。
2、观察牙齿
①观察牙齿,讨论牙齿的不同形状,并画牙齿分布排列图,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及标名。
②讨论牙齿的作用。知道牙起着切碎、研磨食物的作用,不同牙齿承担着不同的工作。由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③体验三类牙齿在咀嚼活动中的协调工作。
3、讨论对牙齿的保护
①讨论什么是蛀牙(龋病牙)?
②通过课前调查,让学生讨论交流:(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护牙的?(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牙齿生长的?
③.以下是老师预设的问题。
(1)怎样选牙刷和牙膏?
(2)在换牙时期,要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
(3)你发现班里的小朋友存在哪些坏习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4)如果发现你的同桌有这些坏习惯,你会怎么办?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师生的对话交流,纠正学生普遍存在的不良习惯。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面也比较广。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在真实生动的画面前,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如果不及时改掉这些不良习惯,会产生怎样的后果,而且,学生的交流能力也得到锻炼与提高。)
4、作业
板书设计: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舌和唾液 切碎、研磨食物
龋病牙
7、呵护我们的身体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2、能够反复对自己的绘图作出修改、完善,掌握画图的方法。
3、能够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
2、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
3、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认识,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二、教学重点
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三、教学难点
能够用画图的方法,直观的表现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关系。
四、课前准备 人体模型
五、活动过程
(一)引入
全面回顾前面学生所了解的人体的骨骼肌肉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工作过程中,各系统内部不同器官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同时还将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跨系统之间的协作关系,较全面的将人体的系统化结构呈现在学生面前。
1、人体的各个感官怎样协同工作
(1)小组讨论或集体研讨“人体的各个器官怎样协同工作”,用图、文呈现。
(2)交流研讨,共享彼此的认识(3)绘制表示简单关系的画图。
(4)交流研讨,在简单绘图的基础上寻找图与图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关系绘制新图。
(5)修改完善(循环反复)
讨论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每节课中呈现的系统内部的协同工作;二是(如卡通人物所说)联系各个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体活动,找出不同系统间的器官协同工作的情况。最后学生建议制作卡片进行拼摆,利于表达想法也利于他人理解。
2、人体各器官之间的联系
学生将要全面的思考人体各个器官之间的联系。需要通过讨论来丰富自己的想法,以寻求找到更多更广泛的联系,扩充自己的认识。在画图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对各种联系反复思考,以寻找最适宜的表述方式。
画图的指导
在本课,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来表现对本单元学习的理解。以前出现的多为较简单,面对比较复杂的关系,画图的难度就比较大了,这时候需要教师的指导。
3、健康生活
通过讨论,让学生理解“健康生活就是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规律后,爱护它们,促进他们更协调的工作。”
4、作业
板书设计:
呵护我们的身体
协同工作 互相联系
第五篇:《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我们的身体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我们的身体》。【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人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几部分,每个部分都由许多器官组成,是一架复杂、精巧的机器。
2、科学探究:能够应用触摸.手捏.听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的结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的能力。能用文字、图画等多种形式记录观察的结果,并能整理、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爱护自己的身体、关心和善待残疾人。【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以及认识人体各部分器官的协调作用。教学难点:观察身体内部器官。【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跳绳、牛皮纸袋(塑料瓶、铃铛、钟表 „„)、人体结构课件。学生准备:课下搜集的人体结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引导:同学们会跳绳吗?
教师(实物出示跳绳)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跳绳,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找2名学生分别展示
过渡语:真棒!同学们绳跳得真好,毽子踢得真棒!但是,同学们想过没有,咱们会跳绳而且还表现的那么好,靠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活动预设:因为我们的腿能动、眼睛能看、手腕胳膊能活动 „„
师总结引出课题:看来这些都与我们的身体有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我们的身体》(课件随机出示)
师设疑:对于我们的身体,你想研究什么? 活动预设:我想知道我们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 我想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器官组成? 我想知道各个器官有什么作用?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疑问,那么这节课,通过我们的研究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呢?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活动一:自主活动,探究出人体的外部结构。
1、师引导观察:老师需要请位“小模特”来摆几个优美的身势,给大家进行展示,谁愿意来展示?
友情提示:在“模特”展示身姿的同时,其他同学观察他(她)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的?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比一比哪组观察的认真、细致。“模特”展示身姿其他学生观察,并以小组为单位做好观察记录。学生交流汇报观察记录情况。
活动预设:我们的身体有头、脖子、身体、胳膊、脚、腿、、、、、、师纠正强调:我们要注意,尽可能准确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观察到的人体外部组成部分的名称。教师相机引导讲述:脖子的科学名称叫颈。身子的科学名称叫躯干。人有两臂和双腿,它们的形态和结构基本相同,给它们一个科学的名称叫四肢。学生进行概括说明教师板书:“头”、“颈”、“躯干”、“四肢”这几个词,并课件出示:(人体外部结构图)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体的外部组成部分所在的位置。
2、巩固认知:对照人体外部结构图,请同学们各自在自己的身上找一找各部分的位置,说一说各自的名称。同位间评价一下:对方找得准吗?说的名称对吗? 学生活动:男生间、女生间互指、互说、互评。活动二:探究人体部分器官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过渡: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复杂的“机器”,身体的各部分器官各司其职,相互密切配合。那眼、鼻、耳、牙、手、舌等器官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它们又具有怎样的功能呢?请同学们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研究主题开展研究。学生活动确定研究主题
友情提示:每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研究主题,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研究吧,要记住填好观察记录表。分发记录表 学生交流汇报,展示探究成果。
活动三:自主活动探究出人体内部的情况。
1、设疑:我们已经了解了身体外部构成,除此之外你还想知道点什么?(学生根据各自的想法提出问题,教师进行引导总结引出了解人体内部组成)师引导:但是人体的内部构造我们无法看到,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了解呢?让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看大家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老师带来了几样神秘礼物,(出示不透明纸袋)就装在这个不透明的袋子里,同学们赶快开动脑筋,想想办法吧!袋子里面有些什么礼物呢?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小组内交流,完成后找学生(2--4人)运用各种观察方法猜物品,并说出自己这样猜测的理由。教师总结板书:摸、听、看........。师设疑:通过这个游戏,你受到什么启发?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交流,教师适时鼓励。
2、教师课件出示一幅人体外部轮廓图像
师导语:人体好比刚才那个纸袋子,外面由皮肤包裹着,看不见里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了解人体内部都有些什么呢?
学生活动:
1、让学生猜测并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讨论交流,然后进行分组实验探究活动。
2、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完成后汇报交流探究情况。各组交流汇报: 预设:
①用耳朵可以听到心脏的跳动,从而可以知道心脏的位置; ②手臂曲起,可以摸到鼓起的肌肉;
③说话时用手触摸喉部,可以触摸到正在振动的声带;跑步后胸部一起一伏,可以推断出那是呼吸时肺部的活动; ④吃饱饭后,腹部胀起来的地方可能是胃; ⑤饿的时候,肚子咕咕叫,这里可能是肠子;
⑥用力往下捏,可以摸到硬硬的东西,那是身上的骨头; „„
3、活动总结
师导语:我们知道了人体这么多的内脏器官,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人体内部是什么模样?这些器官各在我们身体的哪些位置呢?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并谈谈推测的根据。教师随机出示(人体内部结构图)
师讲述:人的皮肤下面有肌肉和骨骼,胸腹部有心、肺、肝、脾、肾、胃、肠等内脏器官。
三.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活动四:体验活动。
过渡:我们对于身体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做几个小游戏。第一个小游戏:单手系红领巾
师:会系红领巾吗?(会)用一只手系红领巾,你们试过吗?
友情提示:先用两只手解开你胸前的红领巾的结,然后用另一只手重新系上,试试看,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游戏(2--3生),游戏后谈一谈感受:
预设:不好系,不如用两只手记得快,也系不好,很困难。„„
第二个 游戏:单腿行走。
师:从你的座位走到老师这里,会不会很费劲?(不会)谁能单腿从你的座位上走到老师这里?并谈谈你的感受。学生游戏(2--3生),游戏后谈一谈感受: 预设:挺费劲的。
幸亏只有这么短的距离,要不然真能累死人。
„„
2、提升认知
设疑:通过刚才的几个小活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交流汇报
预设: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好身体的每一个器官。„„
师引导:在我们身边有没有身体器官不健全的人?(有,有残疾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
预设:如果遇到盲人过马路的时候,应该主动送他们过马路。不能笑话他们。„„
师:对,不能歧视他们,当残疾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残疾人他们身残志不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是祖国的骄傲(课件随机出示)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活动总结
(1)学生交流这节课的收获。(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出示资料卡)进行总结。
2、拓展延伸(课件出示)
【板书设计】 15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