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汇编)
编辑:天地有情 识别码:69-953645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3-19 16:13: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

《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读6个字(含多音字得)。学习“三框”。

2、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能用“立刻”写一句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华佗很聪明。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

教学难点:

能用“立刻”写一句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词。

教学难点:

规范生字的书写。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聪明的华佗”)

今天这篇课文从课题看,写的是谁的故事呢?这个人一定是个怎样的人?(聪明)。

二、初读课文:

(一)师示范朗读课文,生听读音。

(二)生借助拼音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三)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同桌互相检查。

2、提出难记的字,师生互相帮助。

3、出示生字,抢读。

4、分层次竞赛。

分优秀、良好、一般三类评奖。

5、展示学生预习情况(同偏旁的字)。并联系课文组词。

(四)再读课文,巩固识记生字。

三、学习书写:

(一)由学生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板书)

(二)分类分析结构特点。

(板画)

(三)重点指导难写的字,随即学习笔画。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在学习生字的时候要按结构特点分类记忆。

五、作业:

每个生字写一行,并抄写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大意,从哪里能看出华佗聪明。

3、能用“立刻”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聪明的华佗》。介绍华佗。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从服饰上看,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

图上画的小男孩就是小时候的华佗。旁边的中年妇女就是华佗的妈妈。摸着胡须的老人就是华佗的师父蔡先生。你看,图上的小华佗在干什么?

3、华佗为什么拿青草喂小羊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四、分段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自学,我们已经初步知道文章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事。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看看华佗聪明在哪儿?

2、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这段讲什么?

(2)齐读第一句,谁能给“有名”换一个词语,但这句话意思不变?(出名)把“出名”放进句子,再读一读。

(3)理解“学徒”。

3、蔡医生是怎么收下华佗的?自由读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

(1)蔡医生出了一个什么题目考华佗?

(2)用“﹏﹏”画出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3)华佗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反馈学习结果。

(1)蔡医生是怎样考华佗的?指名说,全班开读第二自然段,(2)找一找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出示句子:

“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你顶过来,找顶过去,斗得很凶”。大家一块读一读。

(3)华佗是怎么想的?(齐读想法。)

“硬拉”会有什么后果?你有什么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4)华佗想到了好办法吗?哪个自然段写了华佗的做法?

①看图,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②找找描写华佗动作的词语。(“采”、“拿”、“晃动”。)

华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③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④指导读这一自然段,要表现出华佗的聪明。齐读。

5、学习第五段。

(l)蔡医生收下了华佗为徒吗?齐读最后一段。

(2)你从哪几个词中看出蔡医生对华佗很满意?

(明确:很高兴、立刻)

(3)你能用“立刻”说一句话吗?

(4)用高兴的语气再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完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让全班同学自由发言)

六、朗读全文。

《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继续学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发,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2、理解三,四两个自然段的词句和段落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放录像,当学生看到两只羊“头对头,角对角,你顶过来,我顶过去,谁也不肯让,斗得狠凶”的画面时,定住影像,提问:“怎么才能将它们分开呢?”学生各抒己见之后,老师说:“从前,有一个像你们一样大的孩子,叫华佗。他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既不费力气,又没伤着自己,就把两只羊分开了。人们称他是聪明的华佗。你们想知道他是用的什么办法吗?下面我们就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自己小声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边读边标自然段续号。

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什么事?有不明白的词句和问题划下来。

2、指明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3、质疑,适合在这个阶段释疑的一般性问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或者讨论才能解决的问题,就放在下个阶段解决。

过渡:妈妈为什么送小华佗到药铺去学徒?你们小声读第一自然段。

三、细学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想: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有名 去世

问:父亲去世了,华佗当时是什么心情?那我们应该怎么读第二句话呢。

谁愿意试着读一读。齐读

过渡:父亲去世了,7岁的小华佗被妈妈送到蔡医生药铺学徒,他这么小,蔡医生收下他了吗?我们学习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轻声读

思考:蔡医生怎么考华佗的?为什么要考他?

理解:分开--拉开

过渡:蔡医生让小华佗把两只相斗的羊分开,那两只羊是如何打架的请你们在第三自然段里找一找,找到后用“-----”画下来。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分小组学习讨论。

(2)小组汇报学习的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在发表自己的看法。

(3)再次放录像。

问:通过两只羊打架的样子说明什么?

板书:斗得凶

问:“凶”可以换什么词?(厉害)

(4)我们把两只羊斗得很凶的场面,读出来

指名读男生读

(5)问:华佗看到这种晴景怎么想的?

板书:硬拉不行

理解:硬拉

问:为什么硬拉不行?

过渡:硬拉是不行的,华佗想出什么办法?好在哪里?请我们学习第四自然段。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想:这段有几句话?

(2)读第一句话。

想:华佗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样做?

板书:采拿晃

(3)读第二句话。

问:羊看到青草怎么做的?

理解:争着去吃

(4)读第四句话。

问:结果怎样?

小组讨论:“引开”与“应拉”有什么不同?

(5)读全段。

(6)填空练习。

华佗采来()的青草,两只手()拿了一把,在两只面前()。两只羊看到青草都争着去吃。两只()的羊被华佗()。

(7)指导背诵。

这段有3句话,先写华佗想的办法,再写羊怎么做的,最后写结果。记住这个顺序就能很快地背下来。

试背男生背齐背

过渡:华佗完成了蔡医生的考题,蔡医生怎样做的呢?齐读第5自然段。

5、学习第五自然段。

齐读,指名回答问题

6、为什么课题是“聪明的华佗?”

四、有语气地朗读。

第二篇:聪明的华佗教案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遇事要多动脑筋,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继续学习抓重点词来理解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抓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打开书。

二 新授

1、读全文,回忆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用()把两只()的羊引开了。(学生读课文)

过渡:这两只羊当时是怎样相斗的呢?

2、讲读3、4自然段

读一读第二个问题。(学生读题后画一画)

出示投影,学生读所画的句子。

问:当时两只羊斗得怎么样?你能用一个词说一说吗?

华佗心想,硬拉是不行的,硬拉是什么意思?硬拉的后果是什么呢?

过渡:看到这种情况,华佗想,我得想个办法,华佗想到了什么办法,是怎么做的呢?

读一读第4自然段,用直线画出华佗怎样做的句子。(学生读一读,画一画)

问:你觉得华佗怎么样啊?(聪明)

从你画的句子中找一找,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华佗很聪明?

过渡:两只相斗的羊被华佗引开了,(看图)蔡医生很高兴,立刻收下了这个聪明的徒弟。

问:把“立刻”换一个词,但是意思不变。(马上、立即、立马)

马上、立即、立马都是立刻的近义词。

3、练习造句

你能用立刻说一句话吗?看看老师给你的句式,请你想一想。

(什么情况下)(谁)立刻(干什么)(2—3个学生说一说)

小结: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

4、课外拓展

我国明朝有个大学问家叫徐(xú)文长。他从小聪明过人,上学以后,又勤奋好学,常常受到老师的称赞。

有一次,老师想测试一下学生的智力。他让学生拿着两只装满水的木桶,走过一座贴水面的小竹桥,还不准把鞋底弄湿,看看谁有办法做到。一个学生不假(jiǎ)思索(suǒ)地拎(līn)起两桶水,快步走上竹桥。因为桶里的水很沉,竹桥被压低了,河水漫过了桥面,这个学生的鞋全湿透(tòu)了。大家一看,都不敢再试了。

徐文长想了想,说:“老师,让我来试试。”只见他把盛(chéng)满水的两只木桶,慢慢地放在桥两边的河水里,用手牵(qiān)着桶上的绳子,轻轻地走过了竹桥,鞋一点也没有沾(zhān)湿。

大家一致(zhì)赞叹:徐文长真聪明。

1、老师用什么方法来测试学生的智力?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2、“思索”就是()。“不假思索”就是想也不想。

3、徐文长是用什么办法走过竹桥的?用 “ ”画出有关的句子。

4、请你给短文加个题目。

板书设计: 聪明的华佗

立刻

马上

问题 动脑筋、想办法 立即

相斗 不硬拉、青草引 立马

第三篇:北京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

北京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聪明的华佗》教学设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认读6个字(含多音字得)。学习“三框”。2.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能用“立刻”写一句话。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华佗很聪明。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词。教学难点:

能用“立刻”写一句话。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词。教学难点: 规范生字的书写。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聪明的华佗”)今天这篇课文从课题看,写的是谁的故事呢?这个人一定是个怎样的人?(聪明)

二、初读课文:

(一)师示范朗读课文,生听读音。

(二)生借助拼音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三)检查生字预习情况。1.同桌互相检查。

2.提出难记的字,师生互相帮助。3.出示生字,抢读。4.分层次竞赛。

分优秀、良好、一般三类评奖。

5.展示学生预习情况(同偏旁的字)。并联系课文组词。

(四)再读课文,巩固识记生字。

三、学习书写:

(一)由学生给生字按结构分类。(板书)

(二)分类分析结构特点。(板画)

(三)重点指导难写的字,随即学习笔画。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在学习生字的时候要按结构特点分类记忆。

五、作业:

每个生字写一行,并抄写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大意,从哪里能看出华佗聪明。3.能用“立刻”说一句话。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聪明的华佗》。介绍华佗。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从服饰上看,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

图上画的小男孩就是小时候的华佗。旁边的中年妇女就是华佗的妈妈。摸着胡须的老人就是华佗的师父蔡先生。你看,图上的小华佗在干什么?

3.华佗为什么拿青草喂小羊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轻声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1)认读生字。(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四、分段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自学,我们已经初步知道文章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事。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看看华佗聪明在哪儿?

2.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这段讲什么?

(2)齐读第一句,谁能给“有名”换一个词语,但这句话意思不变?(出名)把“出名”放进句子,再读一读。

(3)理解“学徒”。

3.蔡医生是怎么收下华佗的?自由读读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1)蔡医生出了一个什么题目考华佗?(2)用“﹏﹏”画出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3)华佗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4.反馈学习结果。

(1)蔡医生是怎样考华佗的?指名说,全班开读第二自然段,(2)找一找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出示句子:

“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你顶过来,找顶过去,斗得很凶”。大家一块读一读。(3)华佗是怎么想的?(齐读想法。)

“硬拉”会有什么后果?你有什么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4)华佗想到了好办法吗?哪个自然段写了华佗的做法? ①看图,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②找找描写华佗动作的词语。(“采”、“拿”、“晃动”。)华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③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④指导读这一自然段,要表现出华佗的聪明。齐读。5.学习第五段。

(l)蔡医生收下了华佗为徒吗?齐读最后一段。(2)你从哪几个词中看出蔡医生对华佗很满意?(明确:很高兴、立刻)

(3)你能用“立刻”说一句话吗?(4)用高兴的语气再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学完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让全班同学自由发言)

六、朗读全文。

第四篇:聪明格教学设计

聪明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聪明格四则运算篇初级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明格,掌握解决聪明格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判断、计算能力、集中注意力、忍耐力,并促进谨慎、仔细等习惯的养成。

3、通过聪明格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聪明格

看到今天的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什么是聪明格? 生2:聪明格是不是使人越来越聪明。

生3:这节课课本了好像没有呀!学习它有什么好处呢? 生4„„„

师:看来同学对这节课都很好奇,其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一种很新潮,很有趣的数学游戏,它受全世界各年龄层、各行业人士的追捧和喜爱,同时也被称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益智游戏” 听老师说了怎么多,你想了解它吗? 生:当然想了 师:想玩吗 ? 生:那更想了

师:那让老师带领你们进行一次奇妙,快乐而有趣的旅行吧!

二、认识聪明格,通过发现之旅了解游戏规则。课件出示:发现之旅

依次呈现12× 5+ 3- 2÷

让学生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两个数的得数通过×、+-、÷得到12、5、3、2? 指明学生口述。

课件出示:填完整的聪明格

12+5+

4+ 4+

4 2 3- 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每一行,每一列的数字排列规律。和粗框内的数字和左上角数字之间的关系)指明学生口述

根据学生的口述教师归纳 课件出示:

1、在方格中分别填入1~4的数字。

2、每一行,每一列都有1~4的数字

3、左上角的数字和+、-、×、÷符号分别表示粗框内所填数字的得数

4、左上角只有1个数字(无运算符号)时,该数字就在此方格中

二、完成聪明格,通过体验之旅掌握解决聪明格的一般方法

师:我们发现了聪明格里隐藏着这么多的规律,那让我们一起体验这种游戏吧!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课件出示:体验之旅 游戏规则:

1、在方格中分别填入1~4的数字。

2、每一行,每一列都要分别填入1~4的数字

3、左上角的数字和+、-、×、÷符号分别粗框内所填数字之和、差、积、商

4、左上角只有1个数字(无运算符号)时,就将该数字填入此方格中 2 5+ 12× 2÷

3-

7+ 6×

教师与同学们一起完成这张聪明格。在完成的过程中总结归纳聪明格填写的一般方法

1、唯一法

2、大数法

3、矛盾法

4、分解法

三、独立完成聪明格,通过挑战之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师:竟然我们了解解决聪明格的四种方法,那通过这些方法你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份聪明格吗?

课件出示:体验之旅 5+ 3 2÷

6×4+12× 3-

引导学生在规定完成聪明格

第五篇:华佗

华佗

华佗是东汉末年安徽省亳县城北小华庄人,全家人仅靠父亲教书,母亲养蚕织布为生。可是当时,宦官当道,捐税徭役繁重,加之兵荒马乱,瘟疫流行,家家顾命不得,谁还有心叫孩子上学?这样一来,华佗家的生活就更拮据了。

一天,华佗的父亲带他到城里“斗武营”(即当地富豪斗拳比武的地方)看比武。回家后忽然得了肚子疼的急病,医治不及,死了!华佗娘俩悲痛欲绝,设法把父亲安葬后,家中更是揭不开锅了。那时华佗才七岁,娘把他叫到跟前说:“儿呀!你父已死,我织布也没有本钱,今后咱娘俩怎么生活呀?”华佗想了一想说:“娘,不怕,城内药铺里的蔡医生是我爸爸的好朋友,我去求求他收我做个徒弟,学医,既能给人治病,又能养活娘,不行吗?”娘听了满心欢喜,就给华佗洗洗脸,换了件干净的衣服,让他去了。

华佗拜了师傅,就跟蔡医生学徒,不管是干杂活,采草药,都很勤快卖力,师傅很高兴。一天,师傅把华佗叫到跟前说:“你已学了一年,认识了不少药草,也懂得了些药性,以后就跟你师兄抓药吧!”华佗当然乐意,就开始学抓药。谁知师兄们欺负华佗年幼,铺子里只有一杆戥秤,你用过后我用,从不让他沾手。华佗想:若把这事告诉师傅,责怪起师兄,必然会闹得师兄弟之间不和,但不说又怎么学抓药呢?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华佗看着师傅开单的数量,将师兄称好的药逐样都用手掂了掂,心里默默记着分量,等闲下时再偷偷将自己掂量过的药草用戥秤称称,对证一下,这样天长日久,手也就练熟了。有一回,师傅来看华佗抓药,见华佗竟不用戥秤,抓了就包,心里很气愤,责备华佗说:“你这个小捣蛋,我诚心教你,你却不长进,你知道药的份量拿错了会药死人的吗?”华佗笑笑说:“师傅,错不了,不信你称称看。”蔡医生拿过华佗包的药,逐一称了份量,跟自己开的份量分毫不差。再称几剂,依然如此,心里暗暗称奇。后来一查问,才知道是华佗刻苦练习的结果,便激动地说:“能继承我的医学者,必华佗也!”此后,便开始专心地教华佗望闻问切。

一次,丁家坑李寡妇的儿子在涡河里洗澡被淹坏了,李氏飞奔来找蔡医生,蔡医生见孩子双眼紧闭,肚子胀得象鼓,便叹气说:“孩子难救了。”李氏听了哭得死去活来。华佗过去摸了摸脉,低声对师傅说:“孩子可能还有救!”蔡医生不信。华佗叫人牵头牛来,先把孩子伏在牛身上控出水,然后再放平孩子,用双腿压住孩子的腹部,提起孩子的双手,慢慢一起一落地活动着,约摸一刻钟工夫,孩子渐渐喘气,睁开了眼。华佗又给开了剂汤药,把孩子治好了。华佗起死回生的消息象风一样的传开了。蔡医生羞愧地对华佗说:“你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没本事教你了,你出师开业去吧!”华佗出了师,也不开业,却游学徐土一带,寻访名医,探求医理,给人治病。

据说华佗死后,亳县盖的华祖庵,就是李氏为纪念华佗救活自己的孩子而捐钱修盖的 四年级:何俊浩

《聪明的华佗》教学设计(汇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