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编辑:逝水流年 识别码:69-964756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4-17 12:31: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1、山中访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感情。

3.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充满诗意的画面。

4.联系现实,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教育

学习方法:综合研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大自然对我们来说,充满了神奇和奥秘,大家想不想去探求大自然的奥妙,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生:想。)那么,今天我们就与作家李汉荣一道,“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大自然,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拜访“山中的朋友”,与它们互诉心声,去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吧!

(板书:)山 中 访 友

二.整体感知:

1.正音:(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先请学生上来做,师生再一起纠正,学生齐读。)

唱和(hâ)湛(zhàn)蓝 玄(xuán)奥 栀(zhī)子

清澈(châ)幽径(jìng)禅(chán)心 犬吠(fâi)憔(qiáo)悴(cuì)树冠(guān)

2.阅读课文标题,猜测文章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学生猜测,师生共同讨论,列出问题)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感情。听读同时思考刚才的问题:(多媒体演示)

⑴.“我”主要拜访了哪些“朋友”?

⑵.这些“朋友”各有哪些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⑶.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表达了“我”

怎样的情感?

4.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揣摩作者的感情。为思考、回答问题做准备。

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归纳。(多媒体演示)

(德高望重的)古桥,(青翠的)树林

(洁白的)白云,(雄浑的)瀑布

“我”热爱大自然(明镜般的)山泉,(小诗般的)溪流

(玄奥的)悬崖,(清纯的)云雀

(慈祥的)老柏

5.教师小结:文中作者将大自然当成亲密的朋友,跟他们互诉心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精读与探究: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来精读文章精彩段落(第四自然段),以学生品味为主,教师重在引导,师生共同探究。

1.(多媒体展示)问题:

⑴作者描绘了一幅什么景?

⑵你认为哪些语句写得美?

⑶请你发挥想象,描绘这富有诗意的画面。

2.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

3.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归纳:(多媒体演示)

大 树——打手势(迎风招展)拟 亲切

自 鸟——唤名字(鸣叫、嬉戏)人 生动

然 露珠——交换眼神(晶莹剔透)化 形象

和 脚——根须 想

谐 “我” 头发——树冠 童真童趣

美 手——树枝 浪漫色彩

思想——树汁 象

4.想象描绘:学生用自己的话自由描绘,师生评价。

5.美读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诵比赛(第四段),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6.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你认为写的美的地方,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自由发言并朗读,师小结)

四.拓展与探究:

由“我”与山中“朋友”的感情,感悟文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反思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

(多媒体展示)问题:

1.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

2.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3.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说些什么?

1.学生自由发言。

2.师总结: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

五.作业:

模仿本段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用第二人称,尝试用上排比与拟人,写写动物园里、大海里、草原上或星空中等你熟悉的朋友。

第二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感知文章内容,感受在小学,我们学过这样一首诗(出示课件),请大家齐读。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请说一说这首诗讲了什么?

学生回答:(诗人去山中寻找一位隐者朋友,向童子打听隐者到哪里去,童子告诉诗人,隐者去采药了。童子只知道隐者在山中云雾深处,不知到底在什么地方,最后没找到。)

3、假如你进山拜访朋友而朋友不在,你会空手而归吗?

4、你喜欢在山里做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分别给以评价、鼓励)

5、如果同学们进了山,收获一定很大。有位作家李汉荣也到山中拜访朋友,带回了好心情,好记忆,他拜访了怎样的朋友?就请我们来共同欣赏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依照作者传达出的情感来读。学生读课文。(读课文时标出把握不准的词语)

2、出示一些词语,要求学生读准。

3、作者进山拜访了哪些朋友?

古桥、大树、山泉、瀑布、溪流、白云、悬崖、老柏树。

还有云雀、小花、石头。

还有雷阵雨、蚂蚁、归鸟。

4、这些“朋友”各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德高望重的)古桥(青翠的)树林(洁白的)白云

(雄浑的)瀑布(明镜般的)的山泉(小诗般的)溪流

(玄奥的)悬崖(清纯的)云雀(慈祥的)老柏

5、作者在拜访朋友时心情如何?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三、研读赏析

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语句令你有所感触,请你找出来,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四、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美丽的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五、体验与反思

由“我”与山中“朋友”的感情,感悟文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反思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更加关注自然和环境。

问题:

1、文章体现了人与自然一种怎样的关系?

2、生活中人与自然有哪些不和谐的现象?

3、假如你是自然中的一员,你想对破坏自然的人们说些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5、师总结: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我相信,这也是本文作者的心声。

六、探索活动(布置作业)

节假日,同学们也可以像作者一样,不骑车,不带礼物,哼着小曲儿,不过为了安全,可以邀几个同伴,来一次真正的精神之旅,回归自然,假日──我们出发吧──走进大自然,与山川草木对话,与花鸟虫鱼对话,到自然中放飞心灵,你生活中就多了一个朋友。拿起笔,介绍你所看到的一个朋友吧。

第三篇:最新《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朗读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3、了解想象的写法,体会想象的妙用。

4、把握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怀。

【教学法重点】

朗读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想象的写法,体会想象的妙用。

【教学难点】

了解想象的写法,体会想象的妙用。

【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方式学习本文。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

1、引导学生回忆第三单元学过的两篇写景的散文:《春》、《济南的冬天》。

2、全班齐读文中导语。

二、展示本课学习目标(投影出示)

三、出示课件检察学生预习情况

四、朗读课文

1、朗读指导。(投影出示)

2、学生自由朗读。

3、全班齐读。

五、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学生先自学,后小组进行讨论)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2、作者描写这些“朋友”时运用了哪些方法?并举例子说明。

3、摘抄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加以品味体会。

六、分组进行片断朗读

七、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八、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找出一些精彩的语句和好的词语写在你的笔记本上。

2、做一份文段阅读巩固课堂所获知识。

让学生产生悬念:《山中访友》是否也是写景的散文呢?

让学生明确学生目标。

初步了解课文。

学生根据思考题研读课文,并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参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让学生主动总结所学知识。

第四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 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调动积累,揭题激趣:

(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多姿多彩的 大自然有声有色,有情有意。我们这学期学习的第一组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 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 感受。

(2)揭题:今天,我们首先跟着一位作家,走进山林,去拜访他的朋友。请同 学们一起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小黑板上的学习目标,全班齐读。

2、用心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你觉得新鲜或生僻的 词,用笔画下来,借助字典解决,争取读得正确、通顺。

3、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透过语言文字看到的美景。用“——”画出作 者在山中拜访的一些朋友,用“~~~”画出作者称呼和评价这些朋友的词语,把 这些关键词串连起来,用一句完整的话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思考题目为什么是“山中访友”呢?

“友”是不是“友”呢?再读课文,你从哪些段落能体会到“友情”?并带着这些问题在小组内探讨一下。

三、小组讨论,解疑质疑

1、小组内讨论。

2、各学习小组将本组讨论的问题书写到黑板上,交由全班讨论解决。

(1)指名学生找出描写作者和老桥交流,心里默默地对老桥诉说的语句,朗读体会情感。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啊,老桥,你如„„请学生把这些内容带着赞美、敬佩的感情读出来,让大家分享。

(2)指名学生找出描写“我”和山林中好友打招呼的语句。播放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教学课件,学生模拟情境打招呼。

反复朗读,看看从“我”和朋友的问候中你有什么感受。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是带着愉快之情、亲近之情去拜访朋友的,请学生感情朗读。

四、拓展延伸

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她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她们成了我们的朋友,难怪作者进山看景,变成了“山中访友”这种类体验,你们也有过吗?和同学交流交流。

背诵积累,提升感悟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下来。

五、做训练单

第五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西渠完小 魏彦广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但是他们的阅历少、生活经验不丰富,无法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揣摩文章精彩的句段、词语也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设计思路】:

通过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整体把握整篇文章。朗读时,结合多媒体创制情境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在情境中体验。逐一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揣摩欣赏文章精彩的句段、词语。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对话。引起学生的反思,得出:“我们应该爱护自然、保护环境,共同维护我们的家园,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形成和谐的朋友关系”这样的结论。使学生更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教学难点】:

抓住重点词语,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导读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 ①课文情景朗读视频

②轻音乐《寂静之声》

③教学课件。

234-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