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蚂蚁搬家》教学设计
编辑:梦中情人 识别码:69-883593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1-23 15:22: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蚂蚁搬家》教学设计

《蚂蚁搬家》教学设计 碧桂园威尼斯双语学校 张世锋

一、教学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倡导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崭新的美术教育理念。然而,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必须重视艺术实践,只有亲身经历,学生才能有更深刻的艺术体验。《蚂蚁搬家》这一课,可以用粉笔作画,可以用颜料在墙壁上画等等,以小组为单位自定尝试内容,各自分工。其实分工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价值体现的过程;安排画面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审美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潜能,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善于创造,因此创造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创设情境,促进学生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蚂蚁搬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的第16课,是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

本课以童话故事“蚂蚁搬家”为题材,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童话故事是小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题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年级儿童活泼好动,大胆自信,能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他们喜欢在一起玩玩画画,更喜欢新颖、有趣味的美术课。在此课之前学生已接触过点、线、面及用各种颜色进行作画,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共同完成一幅“蚂蚁搬家”的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这一节课我组织学生在室外上美术课,有利于开展活动式学习,便于在教学中的尝试,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蚂蚁的外形特征,运用绘画形式创造表现。

2、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重点:发挥团队精神,进行“蚂蚁搬家” 的集体创作画。难点:采用多种方法表现“蚂蚁搬家”情景。本课教学安排为一课时。

三、课前准备

1、移动大黑板、范画、每组十寸照片的范画、录音机、蚂蚁头饰、搬家道具。

2、布置室外集体创作的氛围:干净的白墙壁、1开白纸、水粉颜料、水粉笔、橡皮泥、剪刀、彩色纸、双面胶、装有各种颜色水的可乐瓶(瓶口有孔)等。

3、在花坛中投放食物引诱蚂蚁,以便学生的仔细观察。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尝试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从昆虫王国收到一封信,想请小朋友给它画张相,想知道信上写什么吗?听: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知道它是谁吗?(请个别学生猜谜底。板书:蚂蚁)

[激趣导入,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昆虫世界的探求兴趣。]

2、说一说:

师:那你们知道小蚂蚁有什么本领吗?(请学生说说对蚂蚁的了解)小结:你们真棒,对蚂蚁的知识了解的还真不少。蚂蚁虽小,可它们团结又勤劳,又是动物世界里的大力士,想不想去看看它们呢?

4、看一看:

师: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可爱的小动物是长什么样子的?(到课前已选定的位置,每组准备两只放大镜,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蚂蚁)说说蚂蚁的模样。

[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里回忆蚂蚁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观察与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表象,为进一步造型表现做铺垫。]

5、画一画:

师:看了一只只可爱的小蚂蚁,你们能用手中的笔把它们画下来吗?(学生用笔画在纸上或随意画在地上)比比谁画的蚂蚁最棒,为什么?

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并小结:蚂蚁有头和两节身体组成,两对小腿,一对较粗的大腿,一对触角。并奖励能大胆想象、根据蚂蚁的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的学生。

[让学生通过猜猜、说说、看看、画画一系列活动来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外形与结构特征,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画下蚂蚁的长相。]

(二)体验感受

1、师:我们画下小蚂蚁可爱的模样,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播放电闪雷鸣的情景①),咦!你们听到什么?打雷了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请个别学生说体会)

2、师:噢!原来要下雨了。小蚂蚁们会怎样呢?(语文课文中刚已学《要下雨了》)

3、师:蚂蚁搬家(板书:搬家)[为学生创设一个紧张而激烈的要下雨了的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蚂蚁在搬家时的心情、表情、动态、周边环境等一系列知识,只有学生亲身经历,才能有更深刻的艺术体验。]

4、师: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蚂蚁搬家的游戏,好吗?(学生戴上头饰,出示蚂蚁搬家的道具)现在,你们每一组是一支蚂蚁队伍,身边的每一件东西,都是要搬的物品。雷响了!风来了!要下雨了,小蚂蚁们赶快搬家吧!(播放电闪雷鸣的情景②)

5、师:(雷声停)小朋友们表演得可真好!能说说你们搬家的感受吗?你们搬的姿势是怎样的呢?(抬、举、拖、拉、推、扛)哎哟,怎么还落了一个这么大的东西呀?(设置道具)谁来把它搬回家,可一个人搬不动,怎么办呢?谁知道蚂蚁是怎样传呼同伴的呢?好,下面让你去求援吧?(生表演)除了这种搬运方法,还有别的吗?(学生讨论)它们是靠什么(团结)力量把重物搬走的呢?

小结:小朋友真聪明!学习中、生活中就需要这爱动脑筋、会思考问题的人。

[让学生尽兴体验行为模拟的乐趣,真切体会蚂蚁搬家的情景,树立集体意识,合作体验,探究活动继续进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三)探索学习

1、师:瞧!老师这里的小蚂蚁在忙着什么?(搬家)说说你最喜欢哪只蚂蚁,为什么?(出示蜡笔画蚂蚁搬家的场面①)

小结:蚂蚁们靠的是团结的力量。(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师:这几幅画与我们平时的画又有什么不一样呢?(每组出示十寸照片的集体画:②用橡皮泥制作的画,③用粉笔在地上画,④用颜料在墙壁上画,⑤用装有颜色水的可乐瓶浇成的画)

3、师:你将会用什么方法来做呢?

小组讨论交流,并分组。(让学生自由选择,全班分组尝试,根据班级人数情况定小组人数)

[通过借鉴其他儿童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并在欣赏中获得新的思路与新的方法。]

(四)集体创作

1、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用具,创作一幅蚂蚁搬家的情景。

2、先确定画面的主要内容,再安排个人负责的部分。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播放快乐的音乐(拔萝卜儿歌)

4、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并适当引导突破。[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想象、大胆表现,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五)评价延伸

1、展示各组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简评。

2、蚂蚁国王为大家颁奖(最佳合作奖、最佳创意奖)。

[让学生学会自评、互评,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者。让学生参与到这种互动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感。]

3、师:编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说给身边的人听一听。那么,在蚂蚁搬家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在生活中有这种现象吗?(请学生举例说说)

4、最后以拔萝卜的游戏将结束整堂课。[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

将美术课从室内转向室外,这节课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体现了寓教于乐、学习即生活的理念,从美术活动课的实际效果来看,着实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同时也暴露出日后教学应注意的问题,室外是个广阔的空间,低年级儿童注意力容易分散,观察事物时常常不集中精力,学生容易提出许多稀奇古怪的问题,并且这堂课的活动量较大,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很好的课堂驾驭能力,将学生的兴趣充分牵引到学习的内容上来。

第二篇:教学设计蚂蚁搬家

教学设计

蚂蚁搬家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七小 羊秀容

教材分析

《蚂蚁搬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小学美术第二册第十六课内容。《蚂蚁搬家》是一个生动活泼非常有趣味的绘画故事,让学生通过绘画的形式了解昆虫外形特征,激发学生对昆虫的喜爱和探究兴趣。本节课主要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小组绘画创作,在学习讨论中,让学生明白蚂蚁的群体性很强,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帮助,具有吃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分析

蚂蚁这种小动物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也许能说出许许多多关于蚂蚁的有趣故事,但对蚂蚁的具体形态特征,大部分学生以往并没有细心观察过,所以,在这方面教师要着重引导。在教学中不必注重技法上的要求,任何创作,只要有特色、有个性,就应的到肯定。设计理念

本节课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独特的价值。从课目到教学环节设置,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像、夸张表现。教学中重复充分尊重学生意愿,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使学生的学习多元化、自主化。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蚂蚁身体外形的特征,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

2、通过对蚂蚁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动物,探究动物秘密和热爱动物的情感。

3、树立集体意识,培养学生团体协作精神。教学准备

1、教具:《蚂蚁搬家》课本。

2、学具:百纸,画笔。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我知道同学们非常喜欢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由其是喜欢画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画一种小动物——《蚂蚁搬家》好吗?别看这小小的蚂蚁,它们的生存历史竟然比人类的历史还要漫长,而且它们的种繁多。到目前为止,就已经发现15000多种。关于它们的秘密那就更多了。

2、多煤体展示蚂蚁搬食物的故事情节。[ 多煤体展示故事情节,学生回答欣赏。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小蚂蚁什么要搬家? 出示课题:16小蚂蚁搬家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主要知识及学习活动,养成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新授

1、分给每个小组大白纸。

师:刚才我们参观蚂蚁的家,你们对蚂蚁有哪些了解呢?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参与学生讨论,分

享他们的感想和想法,引发他们对小动物的爱心。] 生:我知道了蚂蚁的家建在树上,土中、石头下。生:我知道了蚂蚁是集体生活的。生:蚂蚁很怕大雨。

[多让几个学生回答,补充,激发学生的思维。] 师:回答的真棒!那谁来为小蚂蚁选一个安全的地方?

生:蚂蚁的家应该选在大树洞。

[小组共同讨论用多种方法为小蚂蚁建家,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自我绘画。] 师:你为什么选在这个地方?

生:因为大树不容易被风吹倒。

2、运用多煤体展示蚂蚁搬食物的动画片段。(观察蚂蚁搬豆)

师:片里的小蚂蚁怎样搬豆子的?

[运用多煤体展示蚂蚁搬食物的动画片段的声像画面,观察蚂蚁的形态,不仅让学生认识蚂蚁搬食物的特点,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和学生一起“画蚂蚁”,即起到引导作用,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抛弃过去那种教师用量时间进行的富有权威性的讲解与示范,让学生在集体参与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表现蚂蚁的基本方法,充分体现教师是新课程的参与者、引导者这一基本理念。]

3、多煤体展示展示蚂蚁搬东西的动作图。师:这些小蚂蚁有的在干什么?还有的在干什么?

生:小蚂蚁有的抬、有的推、有的拉、有的背、有的抱、还有的作指挥,劳动起来可真认真了。

4、我们再看看书里的小蚂蚁又是怎样搬食物的?

生:小蚂蚁有的搬虫子、有的搬水果、有的搬饼干、有的的搬鸡腿、还有的搬玉米。

师:从同学们回答的问题,我知道了大家观察的可真细心,感到真高兴!

5、师生模仿蚂蚁表演(学生自先领食物)。

[与学生一起表演,丰富学生的联想,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画蚂蚁的方法,十分贴近学生生活,易于被学生所接受。]

6、教师小结,渗透团结协作意识。

从小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小蚂蚁在生死关头能团结一心,为了群体的利益,不怕牺牲个体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作业。

1、小组长当代表领食物。

2、小组讨论。

(1)你们打算怎样画蚂蚁搬运食物?搬到哪里去了?(2)蚂蚁是什么于是颜色的?(3)蚂蚁有几腿?由几部分组成? [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外形结构能力和认真细致的态度。](比一比,哪个组的朋友绘画的搬运方法最好。)

[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竞争意识。]

3、提出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集体创作(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蚂蚁搬家这幅画。[小组合作比赛,培养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认识团结合作力量大。]

四、展一展,评一评,整一整。

1、展评作业,让学生把作业放到展示台上。

2、互相参观,互评作业,教师最后点评。

[展示所有学生作品,让学对自己话或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与评述的能力,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引导学生互评,丰富课堂活动形式,使学都获得成功感。]

五、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今天上了《蚂蚁搬家》这节课,同学们感到高兴吗? 生:高兴!

师:那么,你们从蚂蚁搬家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画蚂蚁。

生:我知道了蚂蚁的生存条件比较广泛,只要有植物生长的地方,就有蚂蚁生存环境。

生:我要像蚂蚁一样吃苦耐劳,并且遇到什么事都要动脑筋。生:我认识蚂蚁的身体是由(头、胸、腹)组成的,有六条腿,还有它的眼睛很奇怪。

生:我知道了蚂蚁是集体生活的。生:每只蚂蚁都有专门的任务,它们是共同来维系大家庭的。生:蚂蚁团结协作的精神很强,我要向它们学习。生:蚂蚁在自然界中能清除大量动、植物污物,所以,我们要爱护小蚂蚁,不要伤害它们。

师:这节课同学们能从书中和多煤体展示中学到了这么多关于小蚂蚁的知识,真是了不起。

3、师:你们还想对蚂蚁进行哪些了解?(学生纷纷质嶷)

师:听了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疑问,可见你们的求知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很想对小蚂蚁进行更多、更全面地了解。可是一节课时间毕竟是十分有限的,这就需要同学们课下继续观察,搜集更多的资料,获取更多的知识。

[课后延伸是课堂教学知识的延伸,也是学生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有效环节,所以,教师布置的内容既要与本节课有联系,又要比本节课难度高,还得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的进行探究、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富有意义。] 课后总结

低年级儿童大部分会对美术产生浓厚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强,乐于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尤其是喜欢画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备课时,我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依据《美术课程标准》精神,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引导、点拔作用,并在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的作业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使学生在愉快、舒畅、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得知识,完成作业,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如与学生一起表演《小蚂蚁搬家》动作,顺应了儿童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师生互动,关系平等,改变了过去教师是课堂唯一主角的现象,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如运用多媒体体展示蚂蚁食物各种动画片段,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望,了解蚂蚁搬运食物各种动作,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激活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交流意识、合作需求。

学生之是的作品互评,用他们自己的眼光去评价自己的画,更为公正,也更容易使学生接受.但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协作性差,完成作品耐性不够等。总的来说经过此次的教学,我有以下两点深刻体会:

1、帮助学生多观察,培养学生有耐心。

2、启发学生多想象,引导他们多练习。

第三篇:蚂蚁搬家

蚂蚁搬家

蚂蚁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勤劳的小动物。它又黑又小,全身分头、胸、腹三个部分,还有三对足,一对触角。

有一天,我上街去买东西。偶然,我发现地上有一群“黑点”在移动。于是,我蹲下来仔细观察。原来这“黑点”就是蚂蚁。它们从地上的一个小洞里面爬出来,走到一棵花下,顺着花枝往上爬,爬上一面墙,钻进墙上的一个洞里。它们都搬着东西,好象在搬家。有的蚂蚁背了虫子等食物,有的背着卵,有的背着……我想:“好好的窝放着不住,为什么要搬家?”正好,新华书店就在我前方不远处。于是,我加快脚步走进书店去查看有关资料。查阅书本后我知道了原来是蚂蚁会预测天气。它搬家说明要下大雨了。它害怕大雨会冲毁自己的家,所以才搬家的。

我知道后立刻跑回家去告诉妈妈。妈妈听了我的话,立刻收下衣服。她刚把衣服收进屋子,倾盆大雨就从天而降。妈妈说我真了不起。我呢,想到这是小蚂蚁的功劳,是小蚂蚁提醒了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小蚂蚁,谢谢你!

蚂蚁搬家

记得小时候我到外婆家去玩,在屋里觉得非常无聊,所以我决定出去走走,看看有什么好玩的。果然我真的发现了一件好玩的东西,你想听听吗?好吧,让我来给你讲讲,那就是小小蚂蚁大搬家。我在路边看见一群蚂蚁在搬家,它们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蹲下来想弄个明白,到底蚂蚁是怎样搬家的呢?有一只小蚂蚁发现了一粒面包屑,但是却搬不动,于是它便把头一伸,顿时有两三只蚂蚁跑了过来,轻轻松松地搬起了这个“庞然大物”。我又发现了一只蚂蚁独自搬起了一粒米,朝目的地前进。我由衷的佩服蚂蚁,虽然大象能搬起一棵树,但是它搬起的是比它体重轻的物体,而小蚂蚁搬起的却是比它体重重好几倍的物体。那粒米就好比我们人类运动会上举重用的杠铃,小蚂蚁就等于举重运动员,它真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力士啊!“轰、轰、轰….”打雷了,雷声打断了我的兴致。天要下雨了,我回到外婆家,但一直有个疑问在我的脑海中盘旋,蚂蚁又不会说话,为什么当一只蚂蚁遇到困难时,会很快有同伴过来帮忙,它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来传递信息的呢?我问了外公,外公告诉我:我们人类是通过嘴巴说话来传递信息,而蚂蚁是用头上的触角传递信息的;如果天要下雨,蚂蚁就会从低处往高处搬家,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哦!我恍然大悟,蚂蚁真是太了不起,太厉害啦!

蚂蚁搬家

一身乌黑的衣服,一对灵巧的触角,加上音符似的腿,凑成了机灵可爱的小蚂蚁。在一棵高大古老的杨树上,茂盛的树叶把这棵老树打扮的年轻了。树上一对麻雀在枝头高唱,树下蚂蚁们排着队在缓缓前进。它们依次从一个洞里出来,我走进了它们,发现它们的队伍很长,一般情况下是见不到的。我离这些蚂蚁越来越近,在上下只离30厘米远,左右只离20厘米远的时候,我看见每只蚂蚁头部的前面紧挨着的地方,还有一个东西,噢!你是蚂蚁的路费和行李!它们要去哪里?去干什么?我的脑海里出现了许多问题。忽然第一只蚂蚁不见了,接着第二只,第三只,都在同一个地方消失。我仔细一看,那里有一个很小很小的洞。难道难道这儿是它们的新家?对,正是。因为过了一会,几只蚂蚁出来了,不一会儿又回来了,原来它们又找了一些东西,大一点的是家具,小一点的是食物。又过了一会儿,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了一句谚语: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我立刻就反应过来,明天要下大雨。我真开心我发现了这个秘密O(∩_∩)O~~我真聪明!小小的蚂蚁告诉了我明天的秘密,小伙伴们一定以为我有先见之明!

第四篇:蚂蚁搬家教学反思

一年级美术上册《蚂蚁搬家》教学反思

施明慧

在《蚂蚁搬家》这一节课上,我先用幻灯片将孩子们带入蚂蚁的世界,让他们认识、观察各种各样生活中的蚂蚁,再让他们通过自编自演蚂蚁的姿态,然后欣赏范图,最后把自己的认识进行夸张想象之后画下来。孩子们通过观察、表演、欣赏,很快进入状态,画得很好。而且蚂蚁的花纹和造型都有了一定的夸张。看到孩子们的想象力在作品中得到了发挥,我十分高兴,同时也在问自己:是否还能引导他们再发展?有一些孩子画得很快,完成之后问我可不可以玩橡皮泥、可不可以去剪纸等等,我同意了,然后继续指导还未完成作品的孩子。没想到过了一会,一个孩子拿着一只用橡皮泥捏制的七星瓢虫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做了只七星瓢虫!"看着这只用橡皮泥制作的蓝底黄点的七星瓢虫,我眼前一亮!呀,多么大胆的做法!我表扬了他。过了一会,又有孩子站起来说:"老师,你看!我也做了一只!"我一看,原来是用彩纸折成的一只蜻蜓!紧接着,又有好几个孩子纷纷举起自己用各种方法制作的蚂蚁和其它的小昆虫。

于是,我采用集体合作的表现方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身边现有的材料进行大胆表现,进行课后延伸,在制作的过程中加一指导。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制作平面或立体的昆虫。提高孩子的学习认识,内化情感。把制作好的小昆虫来编故事、做游戏。这一过程符合学生好动、易兴奋、好探索的心理特征。有利于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我的心为之一怔!同样是表现昆虫,我们备课时想到的是按照教材的要求指导学生绘画,而孩子却能想到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而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改变色彩、进行造型上的夸张!这不就是发展吗!同一个题材,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和想象,用平面和立体等不同手段来表现,不仅画一画,还可以做一做。在做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绘画更多,孩子们可以自己动脑筋解决,也可以与小组里的伙伴一起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锻炼了人际交往的能力。在玩中悟,在玩中学,自由表达,自由创造,能大大的挖掘大脑潜在的能量,使各种新方法、新点子蜂拥而上。这样,同样的一节课,孩子们不就能获得更多方面的发展吗?

第五篇:蚂蚁搬家是什么行为[定稿]

蚂蚁搬家是什么行为

节律行为特点:动物自己的行为随环境的变化也会发生有节律的改变。生物体内与环境周期性变化相对应的周期性变动,称为生物节律。由于蚁群数量增加造成在蚂蚁窝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寻找新的食物来源,由于在蚂蚁窝附近出现别的蚁群造成一种威胁,需要回避危险,或者是每群蚂蚁本身就有一种建立多个蚁窝的习惯等等都会造成蚂蚁搬家。至于蚂蚁选择在阴天或夜晚搬家,主要是为了防止太阳的暴晒对蚁卵可能造成的伤害,蚂蚁搬家应该是一种生物节律行为。

《蚂蚁搬家》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