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数教学设计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古城学区中心学校 李小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初步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和方法
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和必要性,感知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的习惯
【重难点】
重点: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突破方法:运用直尺上的刻度,认识小数的意义 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他们之间的进率
突破方法:通过认识、感知体验。然后归纳发现知识。【课前准备】彩带、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游戏:估一估、测一测。
①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玩一个“估一估、测一测”游戏。这是一根红色彩带,同学们估一估,它有多长?答案马上揭晓,下面请一位揭秘大使来揭开谜底。(测量2米)。
②谁来估一估蓝色彩带长是多少?
请一位学生动手量一量,揭示正确答案。(90分米)如果要用“米”做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
2、揭示小数的产生:
师: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像我们刚才的90分米用米作单位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于是,人们呢,和同学们一样聪明,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这样小数就产生了。同学们,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探讨小数和分数的另一个奥秘!探索奥秘需要用上一个工具,看看,是什么?(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
二、逐步推进,探究新知
1、认识一位小数
师:我们在测量长度时,不够一米,需要把1米平均分成10分、100份、1000份······用较小的单位来测量。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出示一把米尺)
谈话: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1分米)用米作单位,1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你知道用小数怎么表示吗?
我们知道1分米可以用1/10米或0.1米表示,那么3分米、7分米分别又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又怎样表示呢?自己先试一试,在和小组内同学交流。
自习观察这组分数和小数有什么联系?写出的这些小数,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数的,这样的小数叫一位小数,可以写成分母是10的分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小数
师:我们都知道1米=100厘米,也就是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就是——1厘米。用米作单位,1厘米就是几分之几米?想一想1/100米可以写成怎样的小数呢?你会把3厘米、6厘米也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吗?请在下面的图上填空。小组交流想法。
观察这组分数和小数,你又发现了什么?(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小数点后面只有两位数的小数叫两位小数。)
游戏:快速反应(0.9,7/10,8/100,0.13)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玩游戏,下面老师报一个分数,请你们说出相应的小数。有师生互动过渡到生生互动。(请同学们三位同学一小组也交流一下。)
3、认识三位小数
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都表示1米的百分之几,推想一下,有没有以米为单位的三位小数呢?如果有,他又表示1米的几分之几呢?你能举例说明吗?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谈话:书上是怎么说的?请看下面的这幅图。提问:1毫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读一读。它表示的几分之几?6毫米、14毫米呢?
观察: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小数点后面只有三位数的小数叫三位小数。猜想:把一米平均分成10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表示一米的几分之几?如果用小数来表示又是几位小数呢?(表扬同学们的类推能力有所加强)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同学们,观察我们写出的几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吗? 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这就是小数的意
5、小数的计数单位
三、运用新知,巩固练习
1、课本51页“做一做”
在横线上写上合适的分数、小数。谈谈自己的看法
2、智力大闯关。
(1)练一练,括号里填几?
0.3里面有()个十分之一,0.8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0.05里面有()个百分之一,0.32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得出:像这样一位小数有若干个十分之一组成,两位小数有若干个百分之一组成,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写作0.1,0.01,0.001······
(2)0.1米有()个0.01米,0.01米有()个0.001米 请同学们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3)那两只手套是一副?用线连一连。学生完成练习后提问。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四、回顾总结本节所学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课堂的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句话,希望与大家共勉:
(出示:成功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因斯坦)师:在这句话中你看到数了吗?看到几个? 生:一个百分之一,还有个百分之九十九 生:一个小数是0.01,还有一个是0.99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
一、百分之
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202_-6-18
沁园春·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克
知识改变命运
第二篇:《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大学路第二小学 胡瑞君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第一课时 小数乘整数(1)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主题:小数乘法
课时: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学习目标的设置】:
(一)确定学习目标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陈述
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
2.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
3.学情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学习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学习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知识内容。
(二)学习目标:
1、创设购物情景,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小数乘整数的问题,初步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2、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评价方案
1、从学生购物情境中的回答和交流,以及做题的正确情况,判断是否达成目标1.2、通过做题的正确情况,判断是否达成目标2.活动预案
一、复习铺垫:
填空:
2.5元=()角 3.75元=()元()角()分
0.72元=()元()角 355角=()元
103角=()元
二、学习新知:
1、谈话引入:节假日时,有不少的小朋友们结伴到珍珠湾去放风筝,……
2、出示主题图:
(1)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你能帮这个小女孩解答这个问题吗?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学生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
方法一:3.5+3.5+3.5=10.5元
方法二:3.5×2=7元 7+3.5=10.5元
方法三:3.5元=35角 35×3=105角=10.5元……
说得不错,能把竖式列出吗?(重点说明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
(2)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问题并独立解答。
引导学生提出买风筝计算钱数的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再请几位同学说一说。
买9个鱼形风筝要多少钱?
学生讨论完成。学会使用将元转化为角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为以角或分为单位的整数乘法进行计算。
四、作业设计:
1.基本知识:
填一填:
1.2.8+2.8+2.8+2.8+2.8=()×()
2.2.19扩大()倍是219.305缩小()倍是3.05.2.综合知识:
(1)课本第2页“做一做”.3.拓展训练:
练习一第13题。
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3.5 转 35角
× 3 × 3
10.5 化 105角
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主要是先把小数扩大后当成整数来进行乘法计算,得到积后又缩小回去,这里要注意的是,小数乘法要末位对齐,而小数加减法是小数点对齐(有部分学生出现在乘法中把小数点对齐的错误)。
第三篇:小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
小数除以小数
裕丰小学 唐鹏程 20171110 教学内容: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P69页例10及“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4题。教材简析:
“小数除以小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中第10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小数除以小数的基本计算方法。考虑到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难度,这部分教材安排的除法题,被除数的小数位数都多于或等于除数的小数位数。
本课时是在学生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编排的例题,首先需要解决计算的策略问题,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才能进行计算,第二步需要解决转化的具体操作问题,即根据商不变性质,如何把除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教学的重点是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并能够正确计算。而计算中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转化”思想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清楚地表达思考过程的能力。
3.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
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起回忆。
1.去掉下面小数的小数点,各扩大了多少倍?
3.7 0.42 0.001 20.03 2.把下列数各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1.342 15 0.5 2.07 3.找规律,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25÷5= 36÷12= 250÷50= 360÷120= 2500÷500= 3600÷1200= 师问:观察每组算式,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或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引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师:今天,让我们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学习一节新课:小数除以小数。(板书课题:小数除以小数)
【通过以上的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来。这一环节的安排,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学习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情境出示例10:
(1)师:同学们,妈妈买鸡蛋用去7.98元,每千克4.2元,买鸡蛋多少千克? 师:你如何理解例题中的有关信息,先说说数量关系,再列式。总价÷单价 = 数量
7.98÷4.2=()(学生计算后填写完整)(2)提出问题
师:观察被除数和除数与我们以前所学的小数除法有什么区别?(引导学生得出以前学的除数是整数,这个题目的除数是小数)
师:除数是小数怎样计算?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认识到: ①可以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②可以应用商不变的性质来实现这种转化,在此基础上,借助直观示范移动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的过程,使学生理解计算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具体方法,学会正确进行计算。最后,通过讨论对计算方法适当加以总结。
2.讲解:把7.98和4.2都乘10,变成79.8÷42(板书竖式)3.自主学习师:你能把这道题做完吗? 学生做完后,集体交流。小结:
一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
二移: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4.启发学生用乘法进行验算,看看上面的计算是否正确。
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认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注意:做题之前审题: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有几位小数?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数位不够怎样办?
【探索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想到把除数有小数转化乘整数;二是想到转化的具体方法,也就是怎样转化,以及为什么可以这样转化。让学生联系具体情境,通过改变相关数量的单位解决问题,不仅能使他们充分感受自主解决问题的乐趣,而且能启发他们想到:要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要把除数由小数转化成整数。】
三、拓展应用,巩固提高 1.指导完成“练一练”。第69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主完成。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
指名口答。说说上下两道题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3.练习十三第3题
(1)要求学生先观察每题的计算过程,再说说计算是否正确,错在哪里。(2)引导分析:计算11.5÷4.6是,先要把它转化成哪两个数相除?115÷46商的小数点应该在什么位置?要把5.76÷1.8的除数转化成整数,需要怎么做?把5.76的小数点右移一位后,应该是多少?
(3)引导小结:联系上面的改错过程,说说你有哪些体会。4.练习十三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作业本上。
强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首先应做什么?(看除数有几位小数)其次再怎么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最后怎样计算?(按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
4.练习十三第4题
要求学生读题后明确:路程÷速度=时间,从而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上面的练习突出了计算小数除以小数的关键环节,也注意了形式的变化:既有针对性的单项练习,又有相对完整的计算练习;既有粗略的算法总结,又有细致的错误分析。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不断加深对相关计算方法的理解,能有效地调节课堂节奏,提高练习效果。】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补充习题》。
第四篇: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P47--P48 雀塘镇上麻小学 谢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注意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
生:喜欢!
师:其实在比赛过程中也有许多关于数学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课件播放202_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第一轮录像]
师: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第一轮中国队的劳丽诗、李婷获得了53.40分,意大利的哈特利、海曼斯获得了49.80分。
生:中国队比分高一些。
师:不错,那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
师:求“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生:求“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就是看53.40比49.80多多少,应该用减法计算。列式:53.40-49.80=
师板书:53.40-49.80=
师:计算这道题用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能解决吗?怎样摆竖式?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
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课件继续播放第二轮比赛画面)
师: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第二轮比赛中国队获得58.20分,意大利队获得49.20分。
生2:中国队的比分又比意大利队的比分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第二轮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
生2:第一轮和第二轮中国队一共获得多少分?
生3:第一轮和第二轮意大利队一共获得多少分?
生4:第二轮比赛完成后,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
……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这些问题的解答方法一样吗?竖式该怎样写?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该怎样解答。
生汇报:
生1:我算的是“第二轮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用减法计算,列式: 58.20-49.20=9.00 3
生2:我算的是“第一轮和第二轮中国队一共获得多少分?”用加法计算,列式: 53.40+58.20=111.60 生3:我算的是“第一轮和第二轮意大利队一共获得多少分?”,用加法计算,列式: 49.80+49.20=99.00 生4:我算的是“第二轮比赛完成后,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要用两队的成绩相减……
投影展示学生计算方法。
师:大家算得都很好,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对位?
生1:为了相同数位对齐。
生2:……
师:“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计算结果末尾有0,是否可以把0去掉?为什么?(生讨论)
……
生1:把0去掉,因为这些0都在小数末尾。
生2: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看来大家学的都不错。那上面的计算结果还可以怎样写?
(生试做)
三、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练习” 第2题。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完成“练一练”第1、2题。重点交流第3题改错
2、作业:练习六第4题。
教学反思:
教学伊始,教师运用回放录像与解说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202_年雅典奥运会的情境,真实、亲切,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情境中,促使学生进入学习活动。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充分地欣赏中国跳水运动员在比赛中珠联璧合的完美发挥,回味雅典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创造的辉煌成绩,感受竞技运动带给人类的无穷乐趣。同时体会小数加减计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会到若不学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不学不行。有了这种感受,学生才会将“要我学”转换为“我要学”,才会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加入到学习中去。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所有信息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众多信息中选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按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过程。由于学生已 5 有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做铺垫,教师就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课堂上创设交往、互动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群体智慧共享。学生在这种人格平等的环境中,自发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从而更自觉地承担学习任务。
由前后两次讲课对比来看,使我深刻认识到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应当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互争论、共探究,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应该着眼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并能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在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及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鉴于此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数学课堂教学,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流程。在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下,构建一个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现象为切入点,以促使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为核心,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程序和策略。
第五篇:简单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95、96页例
3、例4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文具店购物情境,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有比较直接的帮助。“做一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后面学习复杂小数加减法的基础。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学过整数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整数加减法。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位小数的含义,对元、角、分也比较熟悉。且三年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些生活经验和认知经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⑴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⑵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究精神。
情感与态度: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设计理念:自主建构,互动生成,以学定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 1元4)角=()元 1.5元=()元()角
2. 列竖式计算
239+41746-18
师:你能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数位对齐,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设计意图:简单小数的加减法,既涉及到“元,角,分”的知识,也和整数加减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新课前复习这两个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表现得真棒!很快就是同学们的节日了,“佳佳文具店”赶着“6.1”前夕开业,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文具店图)瞧,还真热闹呢!看着这幅图,你了解到了哪些商品信息?
生:我了解到一个卷笔刀要6角??
师:这位女同学说要买一个卷笔刀和一枝铅笔,要多少钱呢?怎么列式呢?
生:6+8=14(角)
师:这是用角作单位来计算的,如果用元做单位要怎么列式呢?
生:0.6+0.8(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就引导学生说出6角=0.6元,8角=0.8元)
师:这和我们刚才做过的加法有什么不同?
生:这是小数加小数。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小数加法,老师边说边板书课题:简单的小数加法。这可有点难度哦,同学们敢不敢试一试?
【设计意图:利用主题图,设置常见的购物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获得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要探究的学习内容——小数加法。利用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感觉到研究小数加减法的必要性,再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2.小组合作,探究算法
师:如果要列竖式该怎么列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小数的整数部分表示什么?小数部分表示什么?
(2)想想列竖式时,什么和什么要对齐?
(3)列竖式计算0.6+0.8
老师板书“元,角”后指定一个小组板演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老师适时介入,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角数的和表示角的数要对齐,表示元的数和表示元的数对齐。
师指着学生的汇报板书提问:这个式子中小数点的位置有点意思,你发现了什么?
0.6
+0.8
1.4生:3个小数点都是对齐的。
师:也就是说加数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点也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是吗?
师:为什么要对齐呢?
生:只有小数点对齐了,才能表示角数的和表示角的数要对齐,表示元的数和表示元的数对齐。
师:如果我们擦掉元、角,你还能说一说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吗?小组内同学互相讨论。
讨论后生汇报,学生的说法可能不一定完善,有的可能会说如果小数点没有对齐,个位就不是和个位相加了等等。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只有小数点对齐了,数位才会对齐。
师:接下来你是怎么算的?计算方法和整数加法比有没有改变?
生:没有。
师:如果老师要把笔算小数加法的方法记录下来,你建议我写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在0.6有0.6元的实际意义的背景下列出竖式,因为有了实际意义的支撑,学生比较容易列出算式。再让学生通过观察算式找到小数点对齐的规律,并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如果擦掉元、角,你还能说一说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吗?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从表面的现象深入到数学的本质,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3.游戏激趣,巩固算法。
师:我们一起来玩开车的游戏,你们当指挥官,你们说出发就出发,你们说停就停。
(1)老师课件出示8.1,在8.1的下面开过来一辆卡车,卡车的上面写着+ 5.6。老师根据学生的提示出发、停下,并问一问为什么要在这里停,学生会说,这样小数点才会对齐。卡车停下形成一个竖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演练,集体评议时重点让学生说说得数的小数点应该点在那里。
(2)老师课件出示5.7,卡车上写着+ 6.4,学生说出发后,卡车开动,当7和6对齐时突然停下,要学生说说停在这里可以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继续前进,当学生喊停时,故意不停,当5和4对齐时,再停下,让学生说一说这样为什么不可以,当全体学生都达成共识后,卡车退回来,让两个小数点对齐,形成一个竖式,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演练,集体评议时重点让学生说说得数的小数点应该点在那里。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的形式,用轻松幽默地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让学生在老师刻意准备的两次小数点没对齐的情况下感受没对齐的感觉,有破才有立,体验过没有对齐,才能更深刻体会对齐,相信通过这样的对比以及有趣的形式,小数点对齐这一方法已经深入学生的内心。】
三、自主迁移,探究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1.师:我想知道带橡皮的铅笔比不带橡皮的铅笔贵多少元?你能帮帮我吗?怎样列式?
生:1.2-0.6,师板书。
师:两个小数相减应又该怎么计算呢?
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计算,老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找出有代表性的错例上台板演,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集体评议。在评议后老师可以说:“原来这几位同学是故意做错,用来考考我们大家,看大家能不能看出来。”以免打击这些学生的积极性。
3.师:同学们觉得刚才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除了小数点要对齐以外,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让学生尽情地说,如果没有说道整数部分是0的不能省略。则老师提出问题:整数部分是0的能省略吗?为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小数减法的算法,老师补充完整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板书“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整数部分是0的不能省略”。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探究,学生已经能掌握了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再把加法的知识迁移到减法上并不困难,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老师利用课堂生成做教学资源,全班共同探究小数减法要注意的事项。这样的指导更有针对性,真正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也让学生体会了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四、练习巩固。
1、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如果算式的得数大于1,就请男生举手,女生认为对的话就鼓掌。
如果小于一就请女生举手,男生认为对的话就鼓掌。如果等于1就都举手。
2.完成书本96页做一做
观察上页商店图。
1)买2个练习本多少钱?
2)小东有2元钱,能买什么东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计算课中,如果单纯的计算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也不利于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来巩固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开放的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课后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关于小数的加减法,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整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概括。“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换一个角度提问,给学生一种使命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欲望。】
六、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二十三第3题(书本第97面)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拓展练习,是两位小数的减法,属于学生跳一跳可以摘到的“桃子”,这样适当地对本节课进行一定的拓展,让学生在体会迁移运用知识的乐趣的同时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也加强了和后面知识的联系。】
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来来计算,整数部分是0的不能省略。
元 角 1.2-0.6=0.6(元)
6角 0.6 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