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红灯笼的由来》教学设计(5篇范文)
编辑:静谧旋律 识别码:69-953176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3-19 09:46: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红灯笼的由来》教学设计

《红灯笼的由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汉字学习。

通过比较或分析汉字结构等多种学习汉字的方法,学习本课的14个生字,要求会读、会写、会用。重点掌握“蹄、愚、蠢、奸、贼、叛、窜、豁、歼、猾、赃”11个生字。

2.词语学习。

通过查字典或联系已学过的词语学习新词语。通过同义词比较、词语例释等多种方式学习本课的32个新词语,要求会读、会写、会用。重点掌握“打量、愚蠢、窜、急促、现成、歼灭、一律、狡猾”8个词语及“厚道、虚实、飞驰、赃官”4个常用词。

3.课文学习。

掌握课文的内容和结构,理清课文的脉络,能够用自己的话叙述课文。课文——《红灯笼的由来》。课内自读——《中国皮影戏》。

(二)过程与方法。

要求学生在小组中自己查字、词典来了解课文中生字和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全班分享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合作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传统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句型的用法。

2.理解课文一和课文二的主要内容。

3.了解我国的民俗往往都包含着一个美丽的故事。

(二)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就本课主要内容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注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成段表达能力。

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叙述顺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词的预习情况。(请3-4名学生解释本课重点词语并造句。)

2.检查课文的预习情况。(先请3-4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再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提问。)

三、课文导入

导人1:你对元宵节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就自己了解的有关元宵节的情况进行交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人2:出示元宵节喜庆图片,问:元宵节为什么要挂红灯笼?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引入课题。

四、初学课文 1.方法和任务。

(l)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分小组朗读课文,并交流初读感受。2.预设问题。

(1)黄巢为什么把部队撤到山里?(2)黄巢怎样进的浑城?(3)老人家对黄巢说了什么?

(4)官兵叫嚷了些什么?为什么说官兵的日q嚷十分愚蠢?

(5)黄巢是怎样知道自己的队伍里出现叛徒的?他怎样遇到了那个老人?(6)官兵为什么没抓着黄巢?黄巢的军队得人心吗?

(7)老百姓为什么家家扎红灯笼?黄巢的军队进城后做了什么? 3.教学提示。

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先讲认识和理解,有多少说多少,不必求全;然后请学生回答预设的问题。

五、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1.在小组中,每个学生用重点词语造句或进行交际运用。2.小组互动学习。

每个学生整理自己不懂、不会用的词语,在小组中提出来,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理解。

理解不了的,提交到全班,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掌握。

六、解难答疑

老师解释全班普遍不懂、不容易掌握的的词语。词语例释:

1.厚道:为人善良宽容,不刻薄。对待同学要友善,做人要厚道。他看上去挺厚道,可实际上是个骗子。

2.虚实:虚或实;虚和实。泛指内部的实际情况。你不久就会知道这事的虚实。

我们没和他们比赛过,不知道他们的虚实。3.飞驰:很快地跑。

汽车飞驰而过,卷起一阵尘土。一辆救护车飞驰到事故现场。4.赃官:贪官。

你说他是个赃官还是清官? 老百姓最痛恨以权谋私的赃官。

七、评价与反思

1.通过检查各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

2.教师或各小组组长记录学生在本课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学习方法好的学生予以表扬。

3.对学生理解有误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汇总,在深学课文时进行重点讲解。4.反思本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找出对策。

八、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1.小结课文,概括全文脉络。

黄巢攻城失败一进城侦查敌情一得到老人帮助一百姓挂红灯笼避免被误伤一正月十五挂灯这个习俗的由来。

2.作业。

(1)口头作业: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2)书面作业:抄写本课词语3遍,并用本节课所学的重点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练习课文的叙述顺序,理顺课文的条理。2.掌握课文的结构。

二、细读课文

1理解课文主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梳理课文叙述方式,掌握课文的结构。

3.朗读课文。可采用个人读、分组读、抽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

三、深学课文串讲课文 第1自然段: 起义军攻打浑城失利。提问:

(1)起义军怎样攻打浑城?(2)起义军为什么撤到山里? 2-6自然段:

黄巢进城侦查敌情,得到了一位老人的帮助。提问:

(1)黄巢怎样进城的?(2)老人对黄巢说了什么?(3)官兵喊了什么?(4)黄巢又怎样遇到了老人?(5)官兵为什么没有抓住黄巢?

(6)黄巢向老人打听什么?老人是怎样回答的?(7)黄巢让老人正月十五千什么? 7-8自然段:

黄巢攻破浑城,老百姓没受到任何损失。正月十五挂红灯笼的习俗流传下来。提问:

(1)百姓都干了什么?(2)黄巢怎样攻破了城?(3)黄巢军进城后做了什么?(4)什么习俗流传了下来?

四、课文教学总结 归纳文章的结构。

黄巢攻城失败一进城侦查敌情一得到老人帮助一百姓挂红灯笼避免被误伤一正月十五挂灯这个习俗的由来。

五、评价与反思

l.请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本课全文表达的基本意思。以此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掌握情况。

2.检查学生使用重难点词语的理解运用情况和基本句式的使用情况。

3.反思本课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以利于改进教学。

六、作业练习的安排

1.几头作业:了解全文的陈述顺序,按课文的结构完整的复述课文。2.书面作业:抄写你所喜欢的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每个学生都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和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

选择本课的疑难知识点,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且进一步转化成习惯和能力。

二、听的训练

老师对课文加以改编,可以增删、改变内容,使故事更加口语化,让学生容易听懂。

三、听说训练

根据课文内容,请学生们自己总结从这篇课文中所得到的收获。

四、说的训练 1.方法和任务。

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互相补充完整,然后小组推选代表在班里汇报。2.复述要点。

黄巢攻城失败一进城侦查敌情一得到老人帮助一百姓挂红灯笼避免被误伤一正月十五挂灯这个习俗的由来。

(1)在班里进行复述课文比赛,看哪位同学复述得好,分别记分。(2)说一说,习俗都是怎样形成的?(学生自由发言,畅所欲言。)

四、评价与反思

1.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找出课后练习中题型设置、活动组织形式和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利于改进。

五、布置作业

1.口头作业:将本篇课文的内容讲给同学听。2.书面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至练习四。

(2)写出作者怎样以传统民俗为线索表达思想感情的。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理解掌握。

二、读的练习

自读课文要按一定的阅读要求进行阅读。阅读中注意发音准确,把握好句与句之间的停顿;能根据标点符号的标示读句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有感情的朗读,从而增强感悟,达到在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学习词汇的目的。

三、我的小辞典 1.操纵:控制;支配。你认为你能操纵这台机器吗?

2.桐油:油桐果实榨出的油。有毒。是质量很好的干性油,可制造油漆、油墨,又可作防水防腐之用。

3.镂刻:雕刻。

他让工匠在金戒指上镂刻上了自己的名字。4.弦乐:丝弦乐器。

他们准备演奏一支弦乐协奏曲。5.艺坛:文艺界。

她是艺坛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四、评价与反思

1.检查学生自读课文练习的完成情况。

2.观察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及时予以记录。

3.总结本课,指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意见。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通过真实的场景设计,进行切合实际的交流,达到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运用、交际的目的。

二、交际话题

1.说说黄巢军是怎样摸清敌军的情况的。

2.你对“你挑着汤圆挑子,一定不是黄大将军。”这句话怎样理解? 3.谈谈你所了解的中国民俗。

三、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话题,写出发言提纲 1.方法和任务。

要求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演讲的提纲经过小组集体讨论、修改后,推选代表在班里发言。

2.活动提示。

为调动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提议成立临时评委会,给各小组评分,并记录成

绩。

四、当堂写作训练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办小报活动。题目为“维吾尔族习俗”。1.方法和任务。

教师指导学生撰写写作提纲。2.活动提示。

教师发现其中有好的写作提纲,可以推荐给全班学生借鉴。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注意用实例说明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与反思

1.观察和记录学生短文写作的情况,特别注意学生能否利用本课的重点词语与句型进行实际运用。

2.总结学生口语实际交际的情况,针对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的现象,提出解决办法。

六、总结全课学习,布置作业 1.修改完成作文。

2.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汉语园地

(二)”的练习。

3.合理安排时间,将第一课至第十二课的词语和课文复习一遍。

第二篇:红灯笼童话故事

新年里,老奶奶扎了一只漂亮的红灯笼。

外面真热闹啊!调皮的红灯笼一蹦一跳的,来到了大街上。哇!小汽车、小轿车看见了红灯笼,都“嘎”的一声停下来!警察叔叔急得吹起哨子:“快抓住红灯笼!”红灯笼赶紧逃呀逃,它感到很委屈:为什么他们不喜欢我?

红灯笼走呀走,来到了树林里,咦,身后跟着一只小白兔,小白兔后面又来了一只小胖猪,嘿,小胖猪后面又来了一只小黄狗!喵喵喵!小黄狗后面又跟着一只小花猫。原来,小动物们正在准备过节,联欢会上正好少了一只红灯笼,大家一起说:“红灯笼!我们都喜欢你。”

老奶奶半夜醒来了,不见了红灯笼,老奶奶真急呀!她出门去找红灯笼,一边找一边喊:“红灯笼,你在哪里?”

小花猫听见了,告诉了小黄狗,小黄狗听见了,告诉了小胖猪,小胖猪听见告诉了小白兔。

小白兔听见了,告诉了红灯笼。

老奶奶终于找到了红灯笼。在动物新春晚会上,老奶奶还和红灯笼一起表演节目呢!红灯笼又回到了老奶奶家,老奶奶用一根黄绳子把红灯笼高高地挂在大门上,红灯笼真快乐!

第三篇:大班 红灯笼

大班美术活动:美丽红灯笼

活动时间:

202_年12月5日 活动地点:

大一班教室 活动目标:

1.充分感受亲子合作的快乐,动手制作的喜悦。2.学看折纸图示,明白虚线实线箭头的含意。

3.能够在折纸图示的指引下和家长一起制作美丽的红灯笼。活动准备:

红色正方形蜡光纸若干、折纸图示、红色丝带、双面胶若干卷、篮子8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灯笼,激发兴趣,提出要求。

1.老师向幼儿展示灯笼范例,激发幼儿的折纸兴趣。2.谈话活动:什么时候要挂灯笼呢?

3.提出要求:希望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美丽的红灯笼,装扮我们的教室,迎接新年的到来。

二、请幼儿看图示学折法。

出示折纸图示:请幼儿尝试看图示说折法,老师讲解示范说做法。

三、争当折纸小老师,邀请家长做灯笼。1.请幼儿邀请家长和自己一起折美丽的红灯笼。

2.请幼儿和家长把两个折好的灯笼粘在一起,并用红丝带连起来。

四、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将美丽的红灯笼悬挂起来,让我们的教室更加漂亮。

第四篇:语言活动红灯笼设计反思

语言活动:红灯笼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梗概。

2、感受故事的风趣,体验愉悦的心情。.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红灯笼》、2、教学挂图《红灯笼》、3、幼儿用书《红灯笼》、灯笼一只。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引出话题:

——“小朋友见过红灯笼吗?在什么地方见过?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红灯笼,你们喜欢吗?

出示大灯笼,——“谁知道,这只大红灯笼是从哪来?让我们听听故事。” 基本部分: 一. 听故事

1.教师播放录音,请幼儿欣赏。

请小朋友认真听,一会老师还要有问题问你们呢。2.引导幼儿听赏故事并讨论: ——“老奶奶为什么要扎红灯笼?”

——“红灯笼跑道大街上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有哪些小动物跟着红灯笼?为什么? ——老奶奶找到红灯笼了吗?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对幼儿的回答先不做评论。3再次听故事

小朋友究竟回答的对不对啊,让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故事。——出示挂图,边看边听故事。

——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故事中哪些地方有趣? ——“这是一只怎样的红灯笼?让我们再听一遍故事。” 再次播放故事录音,并出示挂图。二.请幼儿听第二遍故事后讨论:

——“红灯笼在大街上一蹦一跳,民警叔叔为什么急得吹起了哨子?” “故事中谁喜欢红灯笼?”

请幼儿发表想法,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 ——“红灯笼在树林里走呀走,身后跟着谁?” ——“小动物们为什么都要跟着红灯笼?” ——“老奶奶是怎样找到红灯笼的?” 请幼儿说说故事中有趣的情节: ——“你觉得故事哪些地方很有趣?” 幼儿自由发言,教师给予鼓励。

三、学讲故事

——幼儿边看图边跟教师学讲故事。

——找一名幼儿独立完整的讲述故事。教师给予鼓励。——请幼儿阅读画册《红灯笼》,练习讲述故事。

四、表演故事

——小朋友,这个故事有趣吗? ——你们想不想把它表演一下?

——请幼儿戴头饰,教师旁白,幼儿按角色分组自编动作表演故事(幼儿可自愿选择自己要扮演的角色)

——听故事录音,教师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和幼儿一起表演故事。结束部分:

1、评价幼儿表现。

2、组织幼儿课下活动。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节故事课,主要是理解故事内容,并学习讲故事,并从中体验愉悦心情。在活动中我使用了实物红灯笼,幼儿比较喜闻乐见,激发了幼儿的兴趣,从而有效的引出了教学内容。在活动中,先大概的听故事,然后结合挂图一点点的讲述故事,幼儿比较有兴趣,边听边回答问题,幼儿动脑筋,开发了智力,锻炼了记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最后表演故事,幼儿兴趣浓厚,有的幼儿在活动中显现出了非常高的表演天赋。

不足之处是我觉得我的语言比较单一,比如习惯性用语,“故事有没有趣啊,好不好听啊,我们表演一下好吗?”之类的,语言比较枯燥,自己在语言设计方面还得在进修。

第五篇:《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之二

《听诊器的由来》教学设计之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诊、克,治”等到17个生字,会写“内,板,紧”等8个生字及“木板,紧贴”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培养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出示听诊器的挂图,引发兴趣。

1、观看听诊器的图片,让学说说在哪见过这个东西,它是做什么的,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机板书“听诊器”。

2、师导言:听诊器的发明,还有一段故事呢。在家想知道吗?板书“由来”,理解其意思。

(二)尝试读文,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想想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文,要求尽量把每个字音都读准确。

(三)集中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抽读生字卡片

2、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四)再读课文

1、生找朋友互读课文,注意把每个生字都读对了。

2、请个别同学分段读课文,并纠正其读音。

(五)书写指导

1、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

(1)“病”字主要写好“丙”字,不是“两”,最后一笔是个点。

(2)“内”第二笔是横折钩,里边是撇,点,不是撇、奈。

3、让生读读,写写。

(六)细读课文,深化理解

1、第1自然段中“非常”表示难过的程度很深,要让学生体会到雷奈克是个关心病人,很负责任的医生。“一直”是说想的时间长。

2、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语境理解“站、贴、蹲、划”等动词了解两个孩子的不同姿势,并引导学生明白这也是雷奈克感到好奇的原因。而后通过细细朗读,让生从中休会雷奈克医生的兴奋心情和迫切的举动。

3、第四自然中,引导学生从“第一个”体会其创造的价值和意义。

(七)课堂练习,积累语言

1、再读课文,在小组内说一说雷奈克发明听诊器的经过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摘抄在课后词语花篮的空花朵上。

五、教后反思:

《红灯笼的由来》教学设计(5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