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少年闰土教学反思(大全)
《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十分有效。
首先,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一读,然后进行讨论:“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从“戴小毡帽”中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从“紫色的圆脸”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被太阳晒,海风吹的`孩子;还可以看出他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这时,教师再点拨学生懂得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这时我抛出一问:“课文中没有写出我的外貌,那么你能根据“我”当时的年龄和身份想象出我的外貌吗?”学生想象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头戴皮帽子,脚穿小毡靴,脸又白又红润,口齿伶俐……”这时再要求根据刚才的讨论,有条理地口述出“我”的外貌特征。在临下课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写作方法,以老师为模特,把老师的外貌写出来。要求抓住特点进行描写,没有见到老师的人,也能通过你的描写认识,此时学生便饶有兴趣地接受这一课外作业。并且有的同学还写了班级中的小伙伴,为此我们还举行的一个“认人大行动”呢!
我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完成了教学要求,又使学生动口动手,养成了读写的习惯,真可谓一举两得,只要通过平时的读写训练,以点带面,因小见大,读写融合,我想,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得到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便能得到提高。
【关于少年闰土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少年闰土的教学反思
2.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3.语文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4.《少年闰土》教学及反思
5.《少年闰土》教学的反思
6.《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7.关于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
8.《少年闰土》的课程教学反思
第二篇: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是一篇十分经典的文章,较难的是学生对当时背景的理解。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在合作中学习,完全地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学生们热情高涨,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充满了热情,下面将本节课中的精彩之处反思如下:
一、重研读 创教学新路
这节课,我以学生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初读研究环节,抛出弹性式问题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在交流中,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积极发言,以较短的时间在整体上感知了教学内容,凸现少年闰土的形象;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我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
二、重点拨亮思维过程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难免碰壁。这时教师适时适当的点拨尤其重要,教学也实现由局部向整体推进。“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正如一生所说,我有点懂,但说不明白,这正是学生学习中的“愤悱”状态,需要教师点拨。在让学生充分地读的基础上,引导:(1)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指哪些?(2)“我”往常的朋友指谁?(3)“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又指什么?学生联系语境,在解题中逐渐明白其中之意。再通过读的点拨:将“啊!”与后面“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联系起来想一想,结合上下文内容,整句朗读,反复诵读,深入体会。学生读得非常投入,尤其是一个“啊!”字,融少爷“我”的种种情感于一体,在赞叹中凸现少年闰土的形象,领悟少爷们的心声,使学生真正感悟到了其中隐藏着的深刻内涵。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在教学过程中略感时间仓促,在重研读过程中,忽略了对个别难词的理解
第三篇:少年闰土 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南溪大观中心校 覃先江
这篇课文,我是按全新的教学理念来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尝试主动、探究、合作这种新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并初步学会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让教师的角色也发生根本的转变,由单纯意义上的传授者,施教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这些目的我达到了,而且落实得较好,应该说是成功的。在第二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是:感知少年闰土这一形象,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围绕这个目标,展开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总的来说,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了学生语文素养,敢于在读中开放语文课程,展开探究式语言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本节课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只做引导者。上课过程中,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闰土是个怎样的农村少年?是从哪件事中怎么读懂的?然后再全班交流。通过合作探讨与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学生逐步读懂了课文。整堂课中,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展开教学,既把握了课文的重点,思路也比较清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穿插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学生能理解到“井底之蛙”,体会到了“我”对自己所处地位和生活环境的不满,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里应该是成功的。
二、以读为本,深化理解,强化训练。本节课我主要是通过“读”来完成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学生读,读通了才能说,读通了,才能交流感想,读通了才能与闰土对话。这读的过程便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更能为小学生所接受。“书 1 读百遍,其义自见”大家都明白,多读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理解了再读,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更好地把握文句的意思。多进行练读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起立读等),效果比较好。
三、情境表演,体会依依惜别之情。我从人文精神出发,让学生敢于重新审视课文的文本价值。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学懂闰土是个怎样的农村少年,知道闰土给“我”讲了许多新鲜事,“我们”成了好朋友后,面对离别,学生能感受到那种舍不得之情,感情自然能流露出来,甚至是迸发出来。这样,及时让他们演一演,对文章中心的体会也会更深刻些。
四、评价不足,理解不够。主要表现在:①、并非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优生表现积极,少数学生则显得无所事事。②、每一个小组完成组内任务,对其他组内容研究很少,在他组汇报完后,很难提出自己的意见 ③、课文知识只落实到组,学生难以全面把握课文内容以完成课程目标。
诸多问题都还待解决。如何保留传统教育的精髓,再揉进新的教学理念,新的学习方式,结合学生实际,创设一种现代化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是每个教师所追求的目标。
第四篇: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培森小学:区登干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一篇写人的文章。文中抓住闰土语言、动作、外貌的刻画,将人物的特点塑造得那么生动形象。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
第一,灵活运用教材。教学导入,我以朗诵课文第一自然段,再现那静谧的夜晚,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激发学生对故事主人公的兴趣,引发学生深入学习的欲望和激情。当我引导孩子们着重学习“看瓜刺猹”这一内容后,我再次引导学生对课文第一自然段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有了教师的前置铺垫,有了对闰土机智勇敢这一品质的品读,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情感便自然流露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灵活运用教材。
第二,充分以生为本。教学中,我充分相信学生,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通过提问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看瓜刺猹”这件趣事上,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汇报你从“看瓜刺猹”哪些描写中体会到闰土的特点。学生迅速找到文本以人物的语言描写为突破口,抓住闰土语文介绍中的动作描写,引导学生接近闰土,认识闰土,了解闰土机智勇敢的特点。当学生悟出这一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理解“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三件事,并在小组里进行读、想、评、议的主动学习实践。最后让学生小组上台展示,其余学生质疑问难的语文学习活动。从这个环节的学习中,学生领悟并得到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思想内容,真正体现了生本教学“教是为了达到不教”的教学思想。
第三,善于启发想象。闰土“看瓜刺猹”这幅画面给作者和读者都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教学中,我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请你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图中闰土怎样说,我怎样听。”学生的思路打开了,话匣子也也打开了:“闰土绘声绘色地讲,我专心致志地听。”“闰土边讲边比手画脚,我听得津津有味。”“闰土声情并茂地讲,我兴味盎然地听。”……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语言文字所反应的客观事物,让闰土这个人物在画面中鲜明地树立起来,深入人心,从而利于学生掌握人物的特点。紧接着学生的朗读便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第四,重视读写结合。课文内容教学到此告一段落,引导总结文章写法:通过抓住闰土的语言介绍,介绍中含有动作描写,来表现了闰土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学着这种方法介绍某个人做的事,让其他同学准确说出发言者所介绍的人物特点。学生的发言很精彩,同学们的回答,也很到位。然后,我再布置学生回去后运用这种方法完成本次习作。这样的教学方式既符合认知规律,又符合写人文章的写作规律。
这是我教学《少年闰土》第一课时的一点收获。当然,课的不足也是存在的,比如,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放手不够,很多东西还是老师讲的多;没有运用多媒体的教学这也让本课的形象具体表现不到位,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在今后的教学要多加运用多媒体。
第五篇: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本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是:感知少年闰土这一形象,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围绕这个目标,展开了一系列教学活动。总的来说,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处。
一、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只做引导者
上课过程中,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闰土是个怎样的农村少年?是从哪件事中怎么读懂的?然后再全班交流。通过合作探讨与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学生逐步读懂了课文。整堂课中,围绕这个中心问题展开教学,既把握了课文的重点,思路也比较清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穿插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学生能理解到“井底之蛙”,体会到了“我”对自己所处地位和生活环境的不满,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里应该是成功的。
二、以读为本,深化理解,强化训练
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读,其中各种形式的朗读更能为小学生所接受。“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大家都明白,多读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理解了再读,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更好地把握文句的意思。多进行练读还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不同形式的朗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起立读等),效果比较好。
三、情境表演,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学懂闰土是个怎样的农村少年,知道闰土给“我”讲了许多新鲜事,“我们”成了好朋友后,面对离别,学生能感受到那种舍不得之情,感情自然能流露出来,甚至是迸发出来。这样,及时让他们演一演,对文章中心的体会也会更深刻些。
四、评价不足,激情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学生对于句子的理解,还是在朗读之后,教师的评价语言不到位,有时随机应变能力不强,再加上教师的激情不够,导致课堂的气氛比较平淡,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加强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