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纵轴式掘进机截割头参数化设计研究论文[精选五篇]
编辑:雪海孤独 识别码:130-931557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3-02 09:31: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纵轴式掘进机截割头参数化设计研究论文

掘进机截割头的设计重点是截齿参数,截齿参数决定截割头上每个截齿的空间姿态,截齿的空间姿态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掘进机截割头的性能,一般掘进机截割头上需要数十个截齿,每个截齿都需要轴向距离、切割半径、圆周角、倒角及转角五个参数,因此,截割头截齿参数设计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通过截齿参数参数化设计可以降低设计人员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参数化设计研究

掘进机截割头截齿参数参数化设计分三个步骤,首先,根据截齿切割原理及不同截割头外形确定每个截齿的空间姿态,即计算出截齿轴向距离、切割半径、圆周角、倒角及转角五个参数,然后根据这些参数通过自编程序软件利用三维实体软件进行自动虚拟装配,为截割头实体仿真提供建模模型,最后通过自编程序软件生成二维平面图纸,供车间加工生产使用。

纵轴式掘进机截割头截齿数据参数化设计。

根据截割头外形尺寸和截齿外形尺寸,通过编程,设计截割头截齿参数计算程序(程序界面见图1),该程序能够根据输入的相关外形尺寸自动计算截齿的空间参数,同时计算截齿齿尖包络线,并且自动计算内喷雾水孔位置坐标。生成的相关参数自动保存,供截齿自动化虚拟装配使用。

纵轴式掘进机截割头截齿自动化虚拟装配。

由于截齿虚拟装配过程复杂,所以开发了截齿安装程序(程序界面见图2),截齿虚拟装配为了进一步检验截齿参数的合理性,同时为截割头实体仿真提供建模模型,通过虚拟装配,设计人员可以直观了解每个截齿的空间姿态,自动化虚拟装配完全省去设计人员手工定位截齿的过程,降低工作强度。

纵轴式掘进机截割头图纸自动化生成。

截割头截齿自动化虚拟装配后,就可以利用截割头参数设计软件自动生成二维图纸如图3所示,供车间加工生产使用。至此,纵轴式掘进机截割头参数化设计全部完成。结语

通过对纵轴式掘进机截割头参数化设计研究,开发了这套设计软件,该软件还能够自动确定内喷雾水孔位置参数和导煤叶片的参数,使截割头设计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缩短产品设计开发周期。

参考文献

王宗彦,吴淑芳.Solidworks机械产品高级开发技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_.邢启恩,雷文平,苏国彬,等.Solidworks 202_中文版实用技术精髓.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_.

第二篇:1301回风巷EBZ120掘进机截割头损坏事故说明

1301回风巷EBZ120掘进机截割头电机进水事故报告

一、事故经过

202_年4月15日14点15分,1301回风巷掘进机漏电顶闸,机电部、电力部和一处机电科紧急抢修,经现场排查发现掘进机截割电机转子腔进水接地。经机电部和一处机电科与厂家协调,备用电机于4月16日14点15分到矿,一处机电科组织下井恢复,于20点20分恢复正常生产。

二、原因分析1、1301回风巷在用掘进机系一处202_年购臵,在余吾煤业公司掘进使用至202_年,中间进行简单维修后于202_年初倒运至我矿,从202_年2月在我矿井下使用至今,掘进机设备部件老化严重,电机防水密封老化失效,造成电机转子腔进水,是导致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一处116队在设备检修方面未能严格执行《阻值定期摇测制度》,未能及时发现掘进机截割回路绝缘阻值变化,进而提前发现和消除隐患,隐患事故化,是导致本次事故的根本原因。

3、一处项目部设备管理不到位,该机使用8年未能大修,拼设备思想严重,也是导致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4、一处项目部备品备件不到位,未对EBZ120掘进截割电机进行备用,事故发生后才临时与厂家协调备件,是导致本次事故处理时间长的主要原因。

5、建管处机电部设备监管不到位,对下发的《阻值定期摇测制度》执行情况未跟踪落实到位,执行力不强,也是导致本次事故的又一个原因。

三、处罚决定

这是一起典型的由于设备检修不到位,引起的责任事故。根据《李村煤矿机电设备管理考核办法》规定:

1、一处项目部设备管理不到位,未能对掘进机进行必要大修,造成设备长期带病运转,最终造成大的机电事故,考核一处项目部集体10000元。项目部经理王旭升考核1000元,机电经理徐善辉考核1000元。

2、一处116队设备检修不到位,不执行《阻值定期摇测制度》,考核队长王明建202_元,机电检修班长郭辉考核1000元。

3、一处机电科未按要求储备掘进机的备品备件,考核机电科长王辉500元,考核分管设备科长于海洲200元

4、机电部设备监管不到位,存在执行力不强,考核机电部部长屈小兵200元。

四、防范措施

1、要求两个项目部4月18日前对井下在用掘进机截割电机绝缘阻值检测一遍,并将检测结果上报机电部,逾期未上报者将在调度会上通报和考核。

2、要求两个项目部4月22日前在每个掘进工作面配备摇表,便于发生供电故障后缩短故障查找时间,同时严格执行机电部下发的《阻值定期摇测制度》,制定和填写电气设备阻值摇测记录表,及时掌握电气设备阻值变化信息,进而提前采取措施,防止隐患事故化。机电部对此到期进行全面排查,并将排查结果在调度会上通报。

3、要求两个项目部4月20日前对井下在用掘进机制定设备大修计划和方案,并将计划和方案交至机电部,否则调度会上予以通报和考核。

4、要求两个项目部4月18日前制定各自掘进机备品备件方案和完成时间,并上报机电部,机电部将根据各自时间督促和落实备品备件储备进度。逾期不交将在调度会上通报和考核。

5、机电部加强项目部机电设备监督管理,提高执行力,对项目部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一抓到底,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李村煤矿机电部

202_年4月15日

第三篇:简约化包装设计研究论文

1.生态理念下简约化包装的特点

对于简约化包装设计来说,并不是排斥所有的装饰主义,简约化包装中所提倡的是适度装饰,做简约的装饰,在包装上做到适度的装饰,简约中附带装饰,使人们更好的对商品有一个了解,同时也能够提升商品的吸引力,提高商品的价值。多余的装饰会给人一种矫揉做作的感觉,极少的装饰会给人一种单调感,因此,在简约化装饰设计中,追求的是适度装饰。

2.基于生态理念下的简约化包装设计

2.1平面设计语言解析

2.1.1图形设计符号化

目前,市场上的包装都是包装体量大、信息量杂,并且图形十分复杂花哨,这样的包装设计成本十分高,同时也不具有实用性,属于一种畸形的消费状况。针对这种情况,应对其进行改善,可以利用符号来代替图形,将复杂的图形进行简约化,在对众多信息传达以及简约化设计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此来做到商品包装设计的简约化。对于包装设计的符号化形式来说,其自身具有很强的审美特性。在商品包装的设计上,设计的图形符号必须是对商品的一个表达,能够展现出商品的特性。符号化能够形象的、高度的概括出商品的特点,利用抽象的概念阐述商品信息,以此来增强对人们的吸引力,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2.1.2色彩语言的纯粹化

在商品等额包装中,其中最为吸引消费者的便是色彩,这也是人的视觉反应最为敏感的方面,色彩决定着包装设计的成败。在简约化的包装设计中,提倡的是追求色彩的纯粹化,避免传统的喧闹、繁杂的色彩,简约化包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色彩的潜能。传统的色彩由于过于复杂,因此在印刷时也会消耗很多的成本,并且会引发人们的视觉疲劳,激起人们浮躁的心理情感,但是简约化的设计追求色彩的纯粹感,会给人一种和谐高雅的感觉,使得包装更加具有深意。

2.2简约化包装的立体语言解析

2.2.1材料的选择要环保

对于包装设计来说,包装材料的选择十分的重要,所有的设计构思都是建立在包装材料之上。在生态理念下的包装设计,所追求的是包装材料的环保化、单一化以及合理化,包装材料会影响到环境的保护。简约化包装材料,必须要选择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材料,以保护环境为目标,根据不同商品的特征来选择不同的包装材料,在能够满足商品设计需求的基础上适当的降低材料的利用,对包装的整体进行减量,这样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做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2.2.2造型设计的节简化

在商品的包装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便是造型的设计,只有合理的造型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包装的作用。对于包装的造型来说,不仅要起到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还要保护好商品,包装的造型会随着包装的材料以及方法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于简约化包装设计来说,在进行造型设计时候,必须要追求造型的节简化,要尽量的减少造型上形与面的复杂变化,追求自然简单并且具有艺术感的造型,以此来设计出简单、简约美观的包装。并且在对商品的造型进行设计时,应该要针对商品的特征来进行,在对商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后,不断的创新改进造型设计方案,充分展现出商品的特征,从而更加吸引人们的注意,增强顾客的消费欲望。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的商品包装,会不断的向着环保型以及简约化方向发展,将生态理念融入到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在提升包装价值的同时也做到了环境保护。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物质追求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逐渐的重视起来精神文化的追求,而简约化的包装设计理念,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并且能够提升人们审美特性,深刻的展现出商品的价值,同时也能更好的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第四篇:对垫式柔性电解去污的电解参数进行了研究论文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对电解去污技术也做过一些研究。柔性电解去污技术是电解去污技术向简单化、小巧化、普适化发展的代表。在核设施去污方面应用范围很广,具有去污装置小巧、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的特点,可适应复杂形状的去污对象,克服一般电解去污中一个去污装置只能用于一种去污对象的局限性,实现一机多用。电极材料具有多样性,易于与其它技术结合,二次废液产生量少,技术经济性好等特点。其中,垫式柔性电解去污是柔性电解去污技术的典型装置。然而,目前垫式柔性电解去污技术吸液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并没有得到重视,人们对吸液材料的认识仅限于把吸液材料作为一种普通的介质或载体,很少有吸液材料的选型和性能研究的公开文献报道。本工作拟利用自主设计的垫式柔性电解去污装置,选取三大类13种吸液材料开展吸液材料的吸排液综合性能、导电性能、耐热性能及操作性能等材料性能试验,并对筛选出的吸液材料的操作参数进行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电解液吸附材料性能对垫式柔性电解去污影响及核设施退役去污技术选择提供参考。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在本试验中,从现有吸水材料中筛选出来的吸液材料列入表1.筛选原则如下:(1)吸附机理表1垫式柔性电解去污吸液材料选择的差异性;(2)物理性能的差异性,如粒度、孔径、纤维长度等;(3)化学组成的差异性;(4)生产工艺的差异性;(5)产品在市场的易得性。

试剂与仪器

主要试剂:硝酸、硝酸钠均为分析纯。硝酸体系电解液配方,50g/L硝酸+100g/L硝酸钠。STP50A型电解电源,广东顺德金顺怡电器制造有限公司;JZ5002型电子天平,感量为0.001g,上海天平仪器厂;DU-65A型电热恒温油浴箱,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

试验装置

垫式柔性电解去污试验装置如图1.该装置主要由支架、有机玻璃柱、不锈钢阳极板与阴极孔板组成。电解时,将吸饱电解液的吸液材料放置在阴阳两极板之间,通过阴阳两极的接线柱与电源相连。试验方法将一定体积的吸液材料,吸附电解液饱和后放在电解试验装置里,过滤掉过量的电解液,置于阴阳两极板之间并通以电流,进行恒电流电解试验,直至无法维持恒定电流并且电流急速降至为零,电解中断。记录材料吸附的电解液质量、电解时间、阳极板质量损失、电压及变化规律等,计算电解液利用率及金属腐蚀速率。其中,电解液利用率为吸液材料吸附的单位质量电解液所能维持的电解时间,由下式表示:η=t/m.式中:η,电解液利用率,s/g;t,电解维持时间,s;m,吸液材料吸附电解液的质量,g.金属腐蚀速率为单位时间的腐蚀程度平均值,单位是μm/min.用吸液倍率来表征吸液性能,由下式表示:A=(m1-m0)/m0.式中:A,吸液倍率,g/g;m0,吸液材料的质量,g;m1,吸液饱和后吸液材料的质量,g.在吸液材料选择试验中,采用的电解技术参数是:电解液配方为50g/L硝酸+100g/L硝酸钠;电流密度为0.3A/cm2;极间距为5mm.在电解参数选择试验中,根据筛选出的吸液材料对电解参数选择进行研究。

结果与讨论。

吸液材料选择试验。

吸、排液综合性能比较电解与吸液材料对电解液的吸附性能和解析性能有关,材料对电解液的吸附与解析之间的平衡对电解维持时间影响很大,因此需要考察不同材料的吸附能力与解析能力的平衡。各吸液材料电解液利用率的变化如图2.由图2可知,纤维类的电解液利用率最高,海绵类居中,树脂类最低。说明纤维类对电解液的吸附与解析平衡关系最符合电解的需要,海绵次之,树脂最差。这主要是由于树脂类对电解液吸附能力过强,解析能力过差,导致可利用的电解液过少,即电解液利用率较低。开孔海绵则主要是由于解析能力过强,同样破坏了吸附与解析之间的平衡,导致电解液利用率低下。

导电性能比较

吸液材料的导电性能是柔性电解去污考虑的重要指标之一,电阻是表征导电性能的重要参数,根据法拉第定律,电流一定时,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因此采用测量电解电压来表征电阻。各吸液材料的电解起始电压值如图3.由图3可知,各吸液材料的电解起始电压各不相同,树脂类最高,海绵类居中,纤维类最低。

电解起始电压的高低可直接反映出材料吸液后电阻的高低,因此树脂类的电阻最高,海绵类居中,纤维类最低。这说明树脂类吸附电解液后,可自由迁移的电解液量少,即可利用的电解液少,而纤维类最多。吸液材料电解时间的变化对电压的影响如图4.由图4可知,各类材料的电解电压随电解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同,在电解初期的电解电压均高,然后有不断降低的过程。这是因为金属开始发生电解反应的初期需要一个较高的电压来活化金属,电解开始后,电解温度快速上升,电解液在材料中的迁移速度加快,电解电压略有降低。当电解进行到一定程度,电解液不断损失使材料内部的电解液量降低,材料的电阻值开始逐渐升高,电压也随之升高,当电解液的量和迁移不足以维持电解需要时,电压达到最高,电解终止。可见三类吸液材料导电性能的优劣顺序为纤维类>海绵类>树脂类。而在纤维类中,脱脂纱布最优,聚酯纤维和无纺布居中,木纤维和活性纤维次之。

耐热性能比较

在垫式柔性电解去污中,吸附材料虽然吸附了大量电解液,但与槽式电解去污相比,垫式柔性电解去污所用的电解液量远远低于槽式电解去污用的电解液。因此在电解过程中,去污金属表面由于发生电解反应而温度很高,而吸附材料散热速度比流动液体散热速度慢,因此可能会出现局部高温,使吸液材料受热,而导致材料性能发生变化影响吸液材料的重复使用。

为此,进行了从室温到100℃之间各吸附材料的耐热性能变化试验,其结果列入表2.由表2可知,温度达到80℃后,中孔海绵、小孔海绵、聚酯纤维和活性纤维4种材料开始发生变性(变色、萎缩、分解等);温度达到90℃后,SAP树脂开始发生变性;温度达到100℃后,博亚C树脂和无纺布也开始变性,此时只有博亚A和博亚B树脂及木纤维3种材料未变性。变性后相应的吸液性能也有所下降,而未变性的材料吸液性能略有上升。

由此可见,电解液温度对吸附材料的吸液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有较大影响。单从耐热性能来看,木纤维、博亚A和博亚B树脂3种材料最优。

操作难易性能比较

从填充操作来看,纤维类和海绵类材料可以直接填充,而树脂类材料则需要用包敷包装后才能填充;从吸液膨胀程度来看,纤维类和海绵类材料低于树脂类材料。

电解参数选择

试验上述吸液材料筛选试验,是参照槽式电解去污试验所确定的电解液配方(50g/L硝酸+100g/L硝酸钠)、电流密度(0.3A/cm2)和极间距(5mm)操作参数条件下进行的。对于一种吸附材料而言,除了自身的吸液和排液性能之外,外在因素如电流密度、极间距等,也会影响其电解去污性能。因此,用上述实验推荐的纤维类吸附材料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电流密度和极间距变化的影响实验。

电流密度对电解性能的影响: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电流密度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如图5.从图5可知,随着电流的不断增大,金属腐蚀速率及参数选择不断上升,大体上呈线性变化规律,这说明在实际去污操作中,可根据对腐蚀速率的需求,线性地进行电流密度的调节。

从图6可知,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电解维持时间明显缩短。这是由于电解反应速度随电流密度呈线性变化,而在吸液材料确定(即排液速率确定)的情况下,在低电流密度区,即电解液的供应量能够满足需求情况下,电流密度是主要控制因素;而在高电流密度区,即电解液的供应量可能出现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此时电解液的供应量成为主要控制因素。因此,应选择电解液的供应量能够满足需求情况下的电流密度才有利于电解去污进程,即选择电流密度不大于0.3A/cm2.对电解液利用率的影响

电流密度对电解液利用率的影响如图7.从图7可以看出,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电解液利用率不断下降,在低电流密度区的影响幅度明显大于高电流密度区,且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各种材料之间的变化差异随之缩小。这是由于在低电流密度区,即电解液的供应量能够满足需求情况下,不同的吸液材料,可以显示出不同的利用率;而在高电流密度区,即所有吸液材料的电解液供应量均出现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此时电解液的供应量成为主要控制因素,而无法准确显示出利用率的差异。从这一角度出发,进一步说明选择电流密度不大于0.3A/cm2为宜。

对电解起始电压的影响

电流密度对电解起始电压的影响如图8.从图8可知,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电解起始电压不断升高,基本呈线性变化规律,其中活性纤维变化幅度高于其他吸附材料。可见在金属电解去污腐蚀速率可以接受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较小电流密度。

极间距对电解性能的影响

(1)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

极间距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如图9.从图9可以看出,极间距在1~8mm时对金属腐蚀速率的影响很小,各种材料之间的差异也较小。这说明在本试验所确定的柔性电解去污装置所能变化的极间距范围内,极间距的变化,对金属腐蚀速率影响较小。

(2)对电解维持时间的影响

极间距对电解维持时间的影响如图10.从图10可以看出,随着极间距的增大,各种材料的电解时间也随之增加,除脱脂纱布之外的其他材料基本上呈线性变化规律。这是因为极间距的增大是由吸附材料的填充厚度增加来实现的,而吸附材料的厚度增加意味着电解液的吸液量和排液量均随之增加,从而导致电解维持时间的延长。

对于基本上呈线性变化规律的吸液材料而言,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对电解时间的需求,相应的调整极间距,即调整吸液量和排液量来实现目的。而对于呈现较大波动变化规律的脱脂纱布来说,随着材料厚度增加,吸液后材料的透气性能比吸液前大大降低,导致电解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气体无法顺利排出,以至于不能像其它透气性能好的材料一样维持较长的电解时间。因此,脱脂纱布不能通过调整极间距来实现电解时间的控制。

(3)对电解液利用率的影响

极间距对电解液利用率的影响如图11.从图11可知,随着极间距的增加,电解液利用率呈非线性下降变化趋势,电解液利用率在极间距2~4mm下降的很快,当极间距达到4mm以后,随着极间距的增加,电解液利用率不再下降,变化趋于平缓。这是因为在极间距小的情况下,材料的厚度也很小,材料所吸收的电解液能够充分利用,电解中产生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不会对电解进程造成影响,所以电解液利用率很高。随着极间距的增加,材料的厚度增加,材料内部不能利用的电解液量增加很快,电解中产生的气体也由于材料厚度的增加排出阻力增大,对电解进行造成一定影响,导致电解液利用率快速下降。当极间距达到4mm后,材料内部不能利用的电解液量增加变缓,电解中产生的气体排出阻力随材料的厚度增加也变缓,因此电解液利用率不再下降。由此可见,极间距应控制在不大于4mm为宜。

从图12可知,随着极间距的增加,电解起始电压呈非线性缓慢增长趋势。在2~4mm,随着极间距的增加,电解起始电压变化不大,当极间距大于4mm后,电解起始电压有所增加。这可能是因为极间距小时,材料厚度很小,材料吸附电解液后材料之间的吸、排液或电解液在材料之间的迁移性能对电阻影响不大,而当极间距大于4mm之后,材料之间的吸、排液或电解液在材料之间的迁移性能下降,对电阻影响较大,造成电解起始电压有所上升。可见,从对电解起始电压的影响来看,极间距选择不大于4mm为宜。

结论

(1)从性能比较中可知,吸水纤维类吸液材料是最适于垫式柔性电解去污的吸液材料。

(2)电流密度的变化对金属腐蚀速率、电解液利用率、连续电解维持时间、电解起始电压等均有影响,会不同程度影响垫式柔性电解去污的最终效果以及去污过程的可控性。根据以往电解去污操作的经验,综合考虑后认为电流密度控制在不大于0.3A/cm2为宜。

(3)极间距的变化对金属腐蚀速率影响很小,而对连续电解维持时间、电解液利用率和电解起始电压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考虑去污的需求,即维持较低起始电压和较高电解液利用率的角度来看,极间距选择在不大于4mm为宜。

参考文献:

[1]陆春海,孙颖。化学去污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核设施退役中应用[J].环境技术,202_,20(1):25-32.[2]陆春海,郎定木,刘雪梅,等。电化学去污对基体材料不锈钢抗腐蚀性能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2_,37(6):481-484.

第五篇:步行式插秧机优化设计研究论文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的种植在农作物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而水稻的种植就必不可少的应用到了步行式插秧机。由于水稻的需求量的不断提升,水稻的种植面积有了极大的增加。对于水稻种植效率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步行式插秧机也需要随着水稻的种植要求而进行改进和完善。步行式插秧机的改进主要是对分插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根据当前的水稻种植需要而进行相应的设计,有效的提升水稻种植的效率,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步行式插秧机的发展

我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水稻是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但是我国又是人口大国,水稻产量的人均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很多。随着人口的增长,对于粮食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提升水稻种植技术,增加水稻产量成为农业生产重要的工作内容。农机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对提高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发展。在现代农业发展机械化的发展模式的带动下,步水稻插秧机开始代替水稻的人工种植,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水稻插秧机的种类有很多种,根据我国各区域的水稻种植土地的类型以及种植习惯的不同所应用的插秧机种类也有所不同,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步行式插秧机。由于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的特点,开发出宽窄行插秧的新型水稻种植技术,对提高水稻产量起到重要的作用。虽然当前还处于理论研究过程当中,将会成为水稻种植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1]。

二、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的优化设计

面对日益提高的粮食需求,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粮食作物,水稻产量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水稻种植的机械化发展,是提升水稻种植效率和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办法。作为水稻种植最重要的农机设备,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的优化设计,对完善水稻种植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合理的插秧结构设计

设计出合理的插秧结构,是提升水稻产量的有效种植办法。这就需要对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对多个目标进行参数优化,调整其植臂尖点的运行轨迹。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当中输入多目标的参数,计算所得出相应的数据是不能作为优化参数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存在着不合理性。因为真正参与到水稻种植当中的步行式插秧机,是由人来操作和控制的。而对于插秧结构的设计来讲,需要人的参与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因此,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的优化设计需要人和计算机系统的协调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的优化设计当中存在的不足,获取最优参数,进行合理的设计,形成最佳的水稻插秧结构,最大程度的提升水稻的产量[2]。

(二)参数导引

在进行合理的插秧结构设计的同时,需要引入科学的计算方法,以得出理想的目标值。“参数导引”作为一种启发式算法,可以对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的各项参数,通过合理的算法,得出优化参数。首先,经过科学的理论分析,得出结论,并作为参考,建立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运动函数,并结合参数计算,获取函数值,并将其作为计算机目标值。然后,根据理想目标值,通过算法计算得出的目标函数会与其产生偏差,这时可以对目标函数当中的某一个函数进行更改,在进行计算以得出目标值。最后,将该目标值与理想目标值进行对比,计算二者之间的差值,与最大允许的差值进行比对,当低于最大差值时,按照算法进行反复计算,直到达到差值计算要求,满足理想目标值,实现插秧结构的优化[3]。

(三)建立明确的优化目标

首先,在建立明确的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优化目标之前,要消除秧箱和栽植臂之间的相互影响,将二者安排在相对立的位置上。秧针要安装在栽植臂前端位置之上,秧箱进行横向运动,栽植臂使秧针进行纵向运动,可以达到良好的取秧效果。其次,将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软件,能够描绘准确的栽植臂的侧面图,完全呈现出栽植臂先后经过秧门的实际情况,从而判断秧箱和栽植臂之间是否相互影响。最后,在保证不损害秧苗根部的前提下,撕拉壮苗而获取秧块。要积极考虑取秧的实际情况,以建立理想的秧门模型,所获取的获取秧块尽量接近于矩形,才能更好的达到理想秧门模型的建立效果。在保证秧苗不会倒的情况之下,在合适的角度之下进行秧块获取。另外,适当保持行星架构与水面的距离,以有效的减小插秧机前进的阻力。对分插机构齿轮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保持齿轮与水面的距离,有效实现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优化[4]。

三、结论

步行式插秧机的大规模应用,极大的推动了水稻种植生产的进步。为了提高步行式插秧机的工作效率,对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以有效提高步行式插秧机的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合理的插秧结构设计“,参数导引”启发式算法的计算,建立明确的优化目标,实现有效的步行式插秧机分插机构优化,极大的提升了水稻种植效率,对水稻种植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纵轴式掘进机截割头参数化设计研究论文[精选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