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通用)5篇范文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130-917878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2-20 15:49: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家乡春节风俗作文(通用)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通用13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春节风俗作文(通用1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1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

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过年的习俗很有趣。在腊月二十九,我们一家大小围在一起吃团圆饭,我们的团圆饭可讲究了:我们吃饭一定要有三大样:鱼、鸡、肉。鱼一定要蒸着吃,在鱼上还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这样象征着财源滚滚来、年年有余的好兆头。鸡一定是公鸡。肉是腊肉,我们的腊肉不像四川那里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这样吃特别美味,特别有嚼头。吃完饭后,我们就要进行守岁,一家人围在一起,其乐融融,说说这一年经历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们像爸爸妈妈拜年说些吉利的话,这样可以获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这样象征着大吉大利。然后我们会出门向别人拜年,别人会放鞭炮来迎接我们,这样表示湖南人们的热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们过春节是不是不跟你们一样呢?你们想来我们湖南过春节吗?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2

我在我的家乡过了一个非常难忘的春节,春节的事情要从大年初二开始说起。

我大年初二中午回到了老家,老家的家人看着我说:“长高了没,长高了没?”

我妈妈高兴的说:“当然长高了。”

大家都了呵呵的,大家的肚子都饿的咕咕噜噜的直响,大家都哈哈大笑,之后我外婆就去做饭,饭菜香及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都觉得可以和饭馆比较了,大家吃完饭在外面走走。

家乡的风景如画家画的画,每个人的家乡如画,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的事情比如好玩的、有趣的、开心的、难过的都有,很多人都在开心的玩耍,在自己的老家游玩,每一个风景都逃不了每一个人的锐利的眼睛,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过好年。

大年已经过去了但是我的心里永远期盼着大年的家人团聚,和家人一起玩耍,还有鞭炮声的优美的声音,还有过年的红包,家乡的过年我永远记着永不忘记,这就是我的美好的回忆和时光,我会一直等着你:过年。

那些美好的回忆终是不能忘去,应为家乡永在我的心中。

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3

在我的家乡阜阳,过春节也是挺有意思的。从腊八起,人们就开始忙碌了,忙着采购许多的年货,如:春联、年画、饮料、鞭炮、鸡、鸭、鱼等,在三十这天下午,人们也就把许多的东西都买好了。

除夕晚上,人人都守岁,吃完饺子。在八点钟左右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欣赏着惊心动魄的杂技,观看着有趣的小品,然后靠在沙发上,吃瓜子,春节联欢晚会一放完,到凌晨0点时,家家开始放炮。放完炮在把没有吃完的饺子吃完。

初一早上就忙着贴春联、年画、拜年等。初一至初五不动刀,就把试先切好的菜拿出来。到了中午吃饭时,家家又开始放炮。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真是其乐融融。下午,大人们坐在一起谈话,唠起家常。我们小孩子则到外面放炮,此后几天,天天如此。

正月十五那天,灯火通宵。家家又围坐在电视机旁看电视,看完了电视,大家出去赏月,那时,天很冷,可大伙儿一点感觉不到,仍然镇定自如,若无其事。观了一会儿月亮,大家又都感觉到累了,又回家吃起元宵,一大家坐在一起,仍是那么无休止讲话,笑声又开始在每一家里传开了。

正月十六,人们又进入了工作之中,小孩去上学了,大人去上班,人们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4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闻乐事,津津有味地品偿美味佳肴,享受着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看四处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缤纷绽放,聆听四处每一声喜庆的祝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五花八门的烟花不断涌现,我们所看到的烟花越来越美、人们燃放的烟花也越来越多,听到一阵一阵激烈的鞭炮声,原来,这是大家为了迎接新的一年来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总是要吃汤圆,这是我们的传统习惯。从初一开始至初四左右,我们大家都要到亲戚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时一般都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一片客气之意。同样,亲戚朋友来作客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去作客,还是亲戚朋友来作客,小孩子肯定赚足了便宜,因为他们能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手拿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我们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汤圆或自己做汤圆吃。吃汤圆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然要属我们小朋友了。除了过年能有压岁钱外,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节里,男孩子们可尽情地点放鞭炮,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都预示着一次快乐的欢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们虽然没有和我们一起玩,但看着我们那高兴的样子,他们也都心花怒放!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5

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56个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形式,但我最爱的就是春节,唯独是我家乡的春节。

每当春节来临之际,家里都是最忙也是最热闹的,首先的活动就是置办年货,为大年三十晚上那顿盛宴作材料。其次就是买鞭炮,贴对联。然后无论在哪的家人都会汇聚在一个地点,在同一张桌子上吃着美味的年夜饭。当然,饭桌上少不了的就是饺子,各种形态,各种馅的饺子。通常,人们会把硬币和糖果放在面里包起来。谁吃到就会好运一年,幸福美满。这也成为人们在菜桌上先吃饺子的一大原因。可是到最后剩的往往又是饺子。由此可以看出人们特别在乎形式。

伴随我们的还有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在期待这新年的钟声。新年的钟声告诉我们旧的不好的事物都即将过去,下一秒是新的开始

大年初一也是非常热闹的,因为这是新事物开始的第一天。也是充满希望的一天。因为这几天人们是最轻松的。

我爱春节,更爱家乡的春节,不是因为那里的地点,风景,而是那里的人。我的家人。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6

新的一年到了,去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新的一年又将开始了。

一到腊月,每家每户都要预备年货,超市里的物品一抢而空,交费的队伍如长龙般拥挤。

办好年货,就要大扫除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要把屋里的东西打扫得一尘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东西扫走,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

腊月三十,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门外已经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天每个人除非万不得已,一定要回家吃团圆饭。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大桌丰富而美味的饭菜。这象征这新的一年里不愁吃不愁穿。

吃了饭,大家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聊聊近年来的情况,屋里洋溢着大家的笑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咦?怎么没有烟花呢?“砰”绚丽的烟花飞入了漆黑的天上,霎时间天被照得通亮,“花瓣”似的洒满天空。难道除夕夜的天空不是最美丽的吗?

大年初一大家都在休息,到处都很安静。直到初三那天,大人们又忙了起来,他们要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们更高兴,因为可以得到很多压岁钱。

一眨眼就到了二月底了,大人们该上班的上班,小孩该上学的上学,人们又向目标奋斗努力。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7

我的家乡在广西北流,按照我们的家乡的习俗。过春节从腊月十二的年夜就开始了。

小年夜这天,人们要包粽子,还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买鞭炮和玩具,贴近除夕就去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贴对联。挂灯笼。挂年画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和烟花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更热闹。一早,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时,风景区。游乐园。网吧等也更热闹了。大人小孩特别喜欢去游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热闹的时候。除夕很热闹,可是没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家家的灯笼不一样,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纸灯。宫灯,还有的灯笼里面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呢。外面有灯,家中也有灯,走马灯。纱灯。冰灯除了看漂亮的花灯。人们还会吃汤圆,汤圆有用红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还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饭,人们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往常的生活。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8

家乡的春节带着浓浓的地方特色。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到我们河南的春节春俗,那可真多呀!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我们这里的春节,大多都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这一天,晚上要吃饺子。大人们都忙着发面,割肉,到了晚上好大吃一顿。由于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所以这一天也会有些过年的气氛。

“二十八,贴花花。”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都要贴春联,而且,还要蒸百十个镆。好吃个一半个月。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都早早吃了饭,并且还要吃饺子,吃完饭还要放鞭炮。外出打工的或家居城市的,都要回老家聚一聚。这一天,一般人都会熬夜,或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晚会,或打牌通宵。

正月初一,家里的老人留在家里接客,年轻人领着小孩子去亲戚家串门,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这一天还要吃饺子,不过初五还不许吃面条哩!从初二开始走亲戚。

正月十五,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街市上都摆着许多汤圆。而且到处都是卖灯笼的,有喜羊羊的、奥特曼的、福娃的……应有尽有。这一天,小孩子们都会买许多烟花爆竹。天一擦黑,天空中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五结束。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复到了平常。

我喜欢我的家乡,那种特殊的风味。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9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如:重阳节、端午节、清明节……我们所说的过年指的是除夕、春节、元宵节……但我最喜欢的就是除夕。

除夕那天,一大早妈妈给我换上了新衣服。吃过早饭,我就帮爸爸妈妈贴春联、福字、门神。因为要去爷爷家,所以我们上午就把春联贴上了,妈妈和我去买了鞭炮、巧克力和好吃的。

接着我们就去了爷爷家,到了爷爷家之后,我看见爷爷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饭菜。吃过饭后,爷爷把饺子馅端过来,我就去洗了手,像大人一样带上围裙,我帮她们擀饺子皮。我又试着把羊肉馅放到饺子皮上,再把饺子皮合上,哇!一个饺子就这样包好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天黑了,我立刻拿着烟花去放,首先我放的是旋转升空类的,看着它在天上飞行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春天,蝴蝶像喝醉了似的。喷花类的我不敢放怕烧到了手,就让爸爸放,我来看,哇太漂亮了!到了吃团圆饭的时候了,吃着我包的饺子比她们包的饺子还要好吃。

我回到家之后,妈妈准备了好多甜品,爸爸打开了电视,我们边吃边看着春节晚会,太精彩了!睡觉前,妈妈给我了一个大红包,说是给我们小孩压岁的,希望新的一年我能平平安安。我打开一看,哇!是1000元,我心里美滋滋的,心想:这回我可以买我喜欢的洋娃娃了。

过除夕真好,这就是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10

今天是除夕夜,也就是春节。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的一个新春佳节。

春节,同学们都知道,它不是一个特殊的节日。所有的人都认为“春节很热闹,因为它是一个团圆的节日,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我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节日是用来纪念一个怪物的,它的名字叫“年”,它经常吞食过路的人们,可把人们害苦了。后来,出现了一位白胡子的老公公,他制服了“年”。人们为了防止“年”再跑下来,就用放鞭炮、贴红纸来吓“年”,所以就有了现在过年的习惯。

我的家乡在北京延庆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包饺子,奶奶告诉我“饺子”又名“交子”代表“更岁交子,团圆福禄”。还有一个传说,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后,在家乡白河岸边见百姓捱饥受寒,耳朵冻烂,在冬天,他叫弟子在南阳东关附近搭棚派药,用羊肉、驱寒草药煮熬成“祛寒娇耳汤”,加入用饀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据说吃后身体会发热,两耳很快就痊愈了。吃饺子时,先往一个小碗中倒入一些醋,用筷子夹起饺子,轻轻蘸几下就可以吃了,吃了一口“真好吃,一点儿也不烫。”我三下五除二就把整个饺子全部塞了进去。就这样,一碗饺子顺利地被我“消灭”了。

深夜,家家户户的灯渐渐地熄灭了,整个北京市进入了梦乡,这时,一股浓浓的雾包围了北京,使春节的夜晚更加朦胧,更加迷人。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11

春节悄悄地跟着冬天的脚步,欢天喜地来和我们欢聚一起。你看,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店铺也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整个世界都变得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进腊月,人们就像蜜蜂一样忙碌起来了:晒腊肉、腌咸鱼、晒腊肠、炸丸子、做藕夹……还要为孩子们准备新衣服、压岁钱,希望他们来年学习更上一层楼,天天开心。虽然有些累,但每个人都开心地笑着,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中国红在这一天可谓是最受欢迎的颜色了:红红的鞭炮、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灯笼、红红的红包……红色,在中国人眼里,是吉祥色,幸福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里忙外,做着团圆饭。孩子们呢?则有懂事的大哥哥大姐姐,带着去放爆竹烟花。一声声烟花划破天空的声响,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无数烟花绽放空中,描绘着除夕之夜的美好画面。

“吃饭啰!”“我要吃鱼丸!”“我要吃鸡腿!”……孩子们吃着,笑着,嚷着:“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家高兴地接过红包,心里盘算着多少钱去买零食,多少钱去买文具……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烟花闪烁,鞭炮引吭,过年的气味仍弥漫在空中,沁人心脾。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12

莒国历史,源远流长,这里的春节必然会随着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而丰富多彩。

记忆中的春节从腊月中旬就开始了,大家纷纷忙着看望亲朋好友,乐不可支。临近小年,大家又开始购买糖果、柿饼等年货,等腊月二十三晚上祭祀神仙,尤其是灶王爷。过完小年,人们就见缝插针地打扫房间,将自己的家收拾得一尘不染。

盼星星,盼月亮,久违的除夕终于到来了。这天,我总是先帮助爸爸把各种福字贴好,接着便能随心所欲地玩耍了。夜幕逐渐降临,妈妈端上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饭菜,整整齐齐地摆上六只酒杯和六双筷子,姥姥倒上三分之一的白酒,倒三次,间隔约五分钟,说是先让神仙来吃。姥姥到阳台烧事先叠好的宝和打好的纸,我则给天底下各路神仙,家里的观音老母、灶王爷、财神爷烧香。大家一起磕头,以示尊重,祈求保佑。

神仙们吃完,我们一边看着春晚,一边相互敬酒,共享年夜饭。在精彩春晚的陪伴下,不知不觉就到了十二点,爸爸下楼放鞭,妈妈去煮水饺,我再把香烧一遍,吃几个饺子,倒头就睡。

一觉醒来,便是大年初一。先祝福家人一句“新年好”,穿上崭新的衣服,给长辈磕头拜年,说吉祥话,长辈就赠与红包。接下来的几天,无非就是拜年、待客,春节忙碌的影子也渐渐远去了。

年年岁岁,我们一如既往地过一年一度的春节,累并快乐着。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13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窜出火光,映红了天,映红了人们一张张喜气洋洋的脸,这就是我们的春节特有的风俗—点旺火。

点旺火的这个“点”也是有讲究的,是得用金黄金黄的麦秸才行。爷爷总是在每年挑麦秸时净了手,郑重其事地用他那浓厚的乡音道“金闪闪,亮堂堂,来年有个好收成。”

到了三十夜里,老爸总把先前挑好了的麦秸,买好了的爆竹一一摆在院中,美其名曰“五瓣梅花阵”,其实就是用了麦秸放于正中,周围用了五门的花炮环个圈,当作梅花五瓣罢了。

待到新年的钟声敲响,各个家的院子里一齐点火,火光一现,也点燃了周围的引线,烟花爆竹也上了天,在天空中炸开一朵朵琼花,曼妙无比,这年味也愈浓愈重了。

问到为什么要点这旺火呢?一提起这个来,奶奶老是扯着她那独特的大嗓门,嚷道“好了么,可不是那个老灶头儿,不是老糊涂了,不识得自家门在哪了”。她口中的老灶头儿当然就是灶王爷了,自打腊月二十三送了灶王后,到了两年的界点这一日子,得把灶王爷接回来。可是这一家一户的这么多,哪里去找自己家啊!于是便引起了旺火放上了炮作一个信标,给灶王爷示意下,让他好找地儿了吧!

旺火————烧去的是旧年的烦恼,点燃的是新春的美好!在这里我祝愿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同学们学有所成!

第二篇: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8篇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下面是家乡的春节风俗作文8篇,请参考!

【篇一:家乡春节习俗】

说到我家乡的春节习俗,那可真多啊!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与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大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欢的就是除夕了。

因为我喜欢听那个传说,我给大家讲讲吧!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怎么样,看了我们这儿的习俗,才知道各地习俗没多大差别吧!

【篇二:家乡春节的习俗作文】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老百姓心中的头等大节日。中华民族这个具有传统色彩的民族,过着头等大日子的传统习俗可是规规矩矩的、一点也不能少。

贴春联。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上写着对新一年的祝福。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门中还有一个福字。我们通常会将福字贴倒,意为福到了。这看似简单的习俗。放鞭炮。我们会在大年三十放鞭炮,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生性异常凶残,每年冬春之交就会出来伤害人畜。比较聪明勇敢的人就想到一个妙计:在院中摆放“年”爱吃的东西,当“年”来时,大家就放鞭炮、敲锣鼓,是“年”落荒而逃。从此,放鞭炮的习俗也就保存了下来。压岁钱。这个习俗是孩子们的最爱,这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吃团圆饭。我最爱的还有团圆饭,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我最爱吃饺子,而在北方的团圆饭中饺子又必不可少。饺子可以包很多馅,样子也各异,是最具传统色彩的家常便饭了。

包饺子是一门学问,别看家中长辈手十分灵巧,包饺子迅速而美观。其实,饺子的厚薄、饺子馅的多少、煮饺子的时间……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许少了或没有做好哪个环节,饺子就没有那么美味了。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

一、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

二、饺子有馅,便有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进去,以寄托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饺子这一节日佳肴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想过春节不只是吃饺子之美味,更是享受传统节日的风俗带来的欢乐。

【篇三:家乡的春节习俗】

中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过节习俗,而我的老家,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这里的春节与别的地方截然不同。

在云霄,春节期间忌讲不吉利的话,万一小孩无知,说了不吉利的话,要用纸巾拭嘴。同时忌吵嘴打骂和摔破碗碟,万一不小心打破碗盘,要将碎片收集起来放进石臼里,口中念“岁岁平安”,借“碎”与“岁”谐音来化凶为吉,保持祥和欢乐的气象。

正月初一子时新年开始,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称为“开正”,还要在门前备清茶、糖果,焚香,称为“拜正”。初一日人人早起,穿新衣服烧香点烛,祭拜天地祖先。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随即赐以红包。

在“开正”的时候,家人都要吃点红糖线面汤。糖,意为甜蜜;线面,意为长寿,即祈求全家幸福长寿。

初一日不吃粥,以免往后出门遇雨;不往户外倒垃圾,忌“财气外泄”。此外还有不不讨债,不打骂孩子等禁忌。

怎么样?云霄的春节既讲究又别有一番风趣吧!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在网络、书籍上多多了解一些异地的习俗,多丰富自己的见识!

【篇四:春节习俗】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篇五:家乡的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春节期间,全国是上下举国欢庆,处处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气氛。

佛山的春节一般在农历的二十几就开始了。主要的活动包括逛花街,办年货等。佛山人喜爱逛花街,久而久之,这便成了佛山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按历代习俗,都会举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这句是广东话。佛山人会在农历二十八的时候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这一年不好的东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来临。年前,佛山人还会开油锅、蒸年糕。开油锅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来年的日子像只油锅,油油润润,富富足足。佛山人还爱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这一天,是整个春节的高潮。这一天,孩子们都会到处燃放烟花爆竹。不仅如此,大家还会忙于做年夜饭。佛山人对年夜饭的菜色十分讲究,既要美味可口,还要好意头。一般的年夜饭都会有鸡,俗话说“无鸡不成宴”,所以,鸡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应景的菜,例如:鱼,代表年年有余;发菜,代表发财;蚝豉,代表好事……吃过晚饭,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点,人气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会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过午饭后,佛山人会到公园去看表演或到亲友家去拜年。拜年时,不论带了多少礼物都不能是单数,因为俗话说“好事成双”。进了门,首先要对象说不同的祝福语。对老人要说“新春如意”,“寿比南山”;对有工作的人说“工作顺利”,“新年进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听的莫过于“新年大赚”,“发财利市”了。拜年时,长辈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利是给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带给他们。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在佛山,有这么一个俗语“行通济,无蔽翳”。这意味着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们都会拿着行运风车和与“生财”同音的生菜走通济桥,祈求身体健康、财运亨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吃汤圆,寓意和和美美,团团圆圆。

【篇六:家乡的新春习俗】

“哦!过年喽!”你猜我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今天是除夕啊!

我高兴地拿出“火箭炮”,迫不及待地点燃,只听见“砰”的一声,炮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正当我疑惑不解时,突然头顶上“噼噼啪啪”的吓我一大跳。啊!原来是鞭炮啊!虚惊一场!终于到激动人心的时刻了,只见哥哥拿出一个“大三角”,用打火机一点,那“大三角”喷出了五颜六色的火星,正当我们以为它快熄灭时,突然,天空又出现了五彩斑斓的烟花。“哇!好美啊!”姐姐不禁叫了起来。

你们知道这天为什么叫除夕吗?而且还要放炮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从前,山上有个怪物,叫做“夕”,“夕”无恶不作,每到新年的前夕,就下山吃动物吃人,谁见了它都吓的魂飞魄散,人们恨之入骨,却又无能为力。后来,有个神仙告诉人们吓跑“夕”的方法。第二年,当“夕”再下山时,突然发现大量的火光,“夕”惊慌失措,这时,到处都响起了爆竹声,“夕”更是惊恐万状,立刻拔腿逃跑,从此,“夕”再也没有来害人了。

当然,我的家乡过年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吃饺子,饺子里包硬币,吃到的就代表新的一年里幸运;还拜年,每拜一次年,我立刻就变成了“大富翁”;还有吃团圆饭……

春节,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到来,也包含着炎黄子孙浓浓的情感。

【篇七:家乡的春节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年当中最热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早早的,街上“展览”的对子、“福”字、窗花、糖果等年货给我带来了一丝丝“年味”。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开始,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这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们小孩馋的总想先尝尝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可是总要等到奶奶先到厨房的灶王爷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哟。据说,这样灶王爷才能上天言好事。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扫房子。妈妈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静,这是为了新年有一个新气象。过了二十四大人们忙着杀鱼、肫肉、蒸花馍,准备年货。

每当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节日的气氛装点的更加浓厚。吃过午饭后,端出香喷喷的肉馅,一家人就包起了饺子,男同志擀皮、小孩们当运输员,妈妈们就负责制作精美的水饺。奶奶还要在饺子里放进硬币,看谁最有福气。当一盘盘挺着肚子的水饺端上桌时,大家找到自己满意的饺子,张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运。最后,那个带有福气的饺子还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家家户户吃的都是饺子,我们早早的吃晚饭,守在电视前看春晚,也是“守岁”。

初一到初六这几天,就是我们小孩子“挣钱”的最好时机。天天不是呆在爷爷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妈妈的话说,就是“整天不着家”,但我们仍然乐呵呵的东跑西窜。

我们这的春节一般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告一段落。虽然濮阳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与许多大城市一样,热热闹闹的迎来春节,又热热闹闹的把它送走。

【篇八:家乡的春节】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个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离别时的奇闻乐事,津津有味地品偿美味佳肴,享受着团圆的乐趣。吃完年夜饭,我们可以到室外去观看四处美丽的烟花在夜空中缤纷绽放,聆听四处每一声喜庆的祝福。走在小镇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你都会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企业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烟花不断涌现,我们所看到的烟花越来越美、人们燃放的烟花也越来越多,特别是今年我感到变化很大。除了晚上八点钟的春节联欢晚会外,到了十二点左右,也就是午夜零点时刻,我们又能听到一阵一阵激烈的爆竹和鞭炮声,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总是要吃汤圆或面条,这是我们的传统习惯。从初一开始至初十左右,我们大家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时一般都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一片客气之意。同样,亲戚朋友来作客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去作客,还是亲戚朋友来作客,小孩子肯定赚足了便宜,因为他(她)们能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手拿压岁钱心里别提有多高兴!

正月里各个商家初次开门都会燃放爆竹,企业开工一般在初六之后,也都会燃放大量爆竹,还有的放烟花,都呈现给人一派喜庆的景象。正月里我们家乡还有各类丰富的娱乐活动,如书法家们为大家现场书写并赠送春联,京剧、越剧爱好者们会组织演唱会等。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我们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汤圆或自己做汤圆吃。吃汤圆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然要属我们小朋友了。除了过年能有压岁钱外,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节里,男孩子们可尽情地点放鞭炮,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都预示着一次快乐的欢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们虽然没有和我们一起玩,但看着我们那高兴的样子,他(她)们也都心花怒放!

春节是快乐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庆贺吧!

第三篇:202_家乡的风俗作文关于春节

如果大家对自己家乡风俗不是很了解,我们可以请长辈介绍当地的风俗,让我们的耳朵像录音机一样记录下来。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_家乡的风俗作文关于春节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风俗作文春节一

“扭秧歌”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妈妈经常提到他;陌生的是,我从来没见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去年春节,我有机会看到了它,那场面可真够壮观的,使我终身难忘。

正月初一的早上,妈妈带我去逛地坛庙会。庙会上,卖的东西可真不少。光是吃的就有七八十种,什么“驴打滚”,“艾窝窝”。让人看了真要垂涎三尺了。庙会里不仅东西多,尔且人也特多。远远看去,人群就像一团乱麻缠在一起似的,黑压压的一片。忽然,我发现东北角的人最多,人们紧紧挨在一起。

我好不容易才挤进去。往前一看,嘿!这是什么?真棒。只见广场上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身穿红色的服装走摆摆步。衣服上挂着一条红段子,腰上系着一只鼓。随着鼓不停的敲,翩翩起舞。脚步随着鼓点越跳越快,最后想飞起来一样。场面十分壮观。

这时,妈妈挤了进来,对我说:“佳欣,这是扭秧歌。”“是啊。孩子。”这时,一位老爷爷搭上话,“扭秧歌在你出生前就不演了,你是第一次看吧?”我轻轻点点头。老爷爷继续说:“要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号召我们继承民族文化,可能你们这辈人尽看不着他了。”

听着这位纯朴憨厚的北京老汉的一番话,看着扭秧歌,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阵阵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中国扭秧歌和许多其他民族文艺,都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珍品,如果人们一味的去追求洋玩意尔把我们自己的艺术珍品扔掉,那多可惜啊!

“扭秧歌”不但是中国的“土产”,而且它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气魄,把奋进的精神带给我们每个人,我们一定要继承他,发扬它。

家乡的风俗作文春节二

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有这些喜庆的活动呢?这里面有着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现在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无比。“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要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一年的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准备扶老携幼上山避难。这时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当时全村的乡亲们正在收拾行装,谁也没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的一位老婆婆走过去给了他一点粮食说:“快逃吧!年兽快要来了。”老伯伯笑着说:“婆婆如果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能把‘年'兽赶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他,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有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只见村东头老婆婆家里,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便向老婆婆家扑了过去。快到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吓坏了,就再也不敢往前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于是,乡亲们一起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作响,屋内几根红蜡烛?狗⒆庞喙?……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祝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子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以后,每到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光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后来这风俗越传越广,逐渐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的习俗除了上面所说的外,还有很多,比如:贴窗花,贴年画,吃饺子,压岁钱等。我最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放鞭炮,晚上我早早的吃过年夜饭,就拿着鞭炮就朝门外奔去。伴随着我们的欢呼声,一个个烟花飞到了空中,点亮了美丽的天空。还有一个传统也是我们最喜欢的了,那就是春节,我们都会收到长辈们给我们的红包,预示着来年我们都会顺顺利利的过着每一天。

“过新年,穿新衣,开开心心过大年……”我们唱着欢乐的歌谣,迎接新的一年来到。

家乡的风俗作文春节三

时间可真是飞逝啊!转眼间我已经度过了十多个新年了……这不,新年又来临了。

在除夕之夜,我们全家团聚,吃年夜饭,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还有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起于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坐看电视,一家人笑语连连……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

我们在过年时还有一道不可缺少的佳肴——饺子。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可又为什么它是必不可缺的呢?说其中的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

我们在腊月二十八扫完房子后还要贴福字!“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号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新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我们还有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种怪兽的名字叫年,它的头上长着角,非常厉害。平时,年兽就会从海底下爬出来,吃牛羊鸡猪、人。

有一次,老百姓知道年兽要来了,都很惧怕“年”来伤害他们就带着牲口进山里躲避。这时候,来了一位白胡子爷爷,一位老婆婆劝白胡子爷爷快躲一躲。白胡子爷爷很平常的说,我住在这里,不会怕年兽的,只会是年兽怕我。

老婆婆和村里的人都躲到大山里去了,只有白胡子老爷爷留在了老婆婆家里。晚上,年兽闯进村子,第一个就到了老婆婆家。它看到老婆婆的门口贴着红纸,身体抖了起来,年兽气得怪叫一声,怒气冲冲的就朝院子里跑过去。正在这时候,院子里响起了“嘭嘭啪啪”的声音,还有火光。年兽抖得更厉害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响声和火光。年兽刚进院子,屋子的门就开了,白胡子爷爷穿着红衣服从屋子里慢悠悠地走出来,朝着年兽哈哈大笑。年兽一看,吓得转身就逃。白胡子爷爷去追年兽,一直追到大海边。年兽躲到海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第二天,老婆婆和村子里的人回来一看,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着红纸,院子里都堆着一燃烧一边啪啪响的竹子。

从那以后,大家知道了赶走年兽的好办法。春节快到的时候,都会在门口贴上红对联、红窗花、红福字,还会放起砰砰啪啪响的爆竹、烟花。

大年初一我们就要去拜年了,“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初一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拜年。压岁有谐音“压祟”的意思,所以长辈受拜以后,就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而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

其实我们的春节还有着许许多多的风俗,值得我们去了解它,还有去传承它,不要让它变成一个回忆。只有和家人在一起甜甜蜜蜜的生活才能互相理解,互相沟通,从中获得快乐。所以在过年之际,我们就回家看看吧,不要再一次与家人失去团圆的机会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春节四

“过年”是中国人经几千年流传演变、积累丰富的年俗文化,被人们视为一年中所有节令中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各个地方过年的习俗、讲究各不相同。

我家乡的春节习俗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开始筹备过年的东西,家家户户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家里变得焕然一新;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到了年三十(除夕),清晨时,在门口挂上红红的大灯笼,贴上新的对联。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将至新年的钟声,每家每户把挂着的衣服都折好,免得日挂夜挂。然后赶着熬糖水,每条小巷都飘着糖水的香味,让人直流口水。深夜十一点时,鞭炮声逐渐响起,人们争先恐后地去寺庙,看舞狮表演。每个小孩争着摸龙头,象征在新的一年里龙精虎马。大人拿着美味佳肴,诚心拜祭庙里的大王,托他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整个寺庙人山人海,拥拥挤挤,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不许扫去鞭炮纸。以免扫去财气,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人们从外面扫到里面,把财气扫进屋来。我去衣柜拿新衣服准备换上去拜年,因为新衣服肯定有线,所以我拿剪刀,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剪刀,我恍然大悟——因为年初一不能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去亲戚家拜年时,要说一些吉利的话,千万别说“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正月初二,人们买一条鲤鱼,用来拜神后,就带鲤鱼到大海放生。正月初五,人们放鞭炮迎接财神爷。正月十五,是春节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煮元宵,老人家吃一碗长寿面。闹元宵,吃元宵,骨肉团聚满欢喜!

喜气洋洋的春节,虽然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但是中国的五十六个朵争奇斗艳的鲜花,心连心,开心度过一个有一个的春节。因为春节正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

家乡的风俗作文春节五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了,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了: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外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了!“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了!当然,吃年饭总忘不了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了。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了,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了,午夜烟花快燃放了!“轰!”一个礼炮打响了,天空顿时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了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的屋顶上都挂上了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了!”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了,你们也听说了!

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了啊!”“哎!来了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们出门了。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了。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每个地方的春节习俗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吧,你们是不是也该让我长长见识了呢?


202_家乡的风俗作文关于春节5篇

第四篇:春节家乡风俗作文500字(通用)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500字(通用6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节家乡风俗作文500字(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1

我的家乡是一座小城——老河口,地处鄂西北。我特别喜欢家乡的春节。

每个人都盼望着春节的到来,大家很早就在观察日历,看今年过年是阳历几月几日,尔后大家都盼望那一天的来临。老人们想:过春节在外面打工的儿女们就该回家了,孙子孙女们也要放假了!中年人想:过年就可以和家人团聚了!孩子们想:过年就可以有压岁钱了,还能痛痛快快地玩儿几天。

进入腊月,大街小巷笼罩着一片喜庆的气氛,到处都是中国红,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虽然大人们还在上班,上学的孩子们在紧张地准备着期末考试,但大人们会在闲暇之余购买年货,小孩子们也会抽空买些爆竹,店铺里也比平时热闹了许多。

日子过得很快,眨眼间就过小年了,过小年就像春节的彩排。此时,大人小孩儿更加忙碌了。大人们忙着购买还没有采购好的年货,小孩子们则要把寒假作业写完。商场里的人熙熙攘攘,人们忙着购买新装,脸上洋溢着过年的喜悦,个个都沉浸在迎接春节的快乐当中!

在大家的期盼中,除夕夜到了。在外面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尽可能地赶回家。我们一家都在外婆家里吃饺子。我和表弟、表妹们吃完饭,就欢喜地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礼花奔下楼去玩儿了。表弟用打火机一点,一束束美丽的五彩弧线在空中划过,这是我们对新年的祝福吧!春节联欢晚会开播了,我们匆忙上楼,我想此时全国人民大多都坐在电视机前,说说笑笑地迎接新年吧!快12点了,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身后传来一阵热闹的爆竹声。

常听外婆说一句俗语:“大人们盼农闲,小孩子望过年。”新的一年开始了,我又盼望着来年的春节。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2

我们家乡鄂州的风俗很多:端午节系艾叶,中秋赏月吃月饼,清明节祭祖……,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鄂州的春节吧!

“春节到,春节到,大街小巷真热闹”,相信大家对春节一点都不会陌生吧。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到了腊月初旬,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碌了:腌咸鱼,晒腊肉,做腊肠……大人们还要给小孩子们准备礼物。每个人都喜气洋洋,心中泛着甜,窝着暖。

腊月二十四鄂州过小年,天一黑下来,鞭炮就响起了。许多人都开始穿新衣,家家户户也开始准备各种精美的菜肴。

除夕到了,各处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有的家门外还贴年画。夜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鞭炮声一夜不绝。屋里热气腾腾,大家开开心心吃着年夜饭,碰着杯,笑声连绵不断。吃完饭,一家人围在炉火旁,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几乎所有人都会守岁。

“ 红红火火过春节”,这可一点都不夸张。看!红色的春联,红色的鞭炮,红色的红包。红色寓示着吉祥!

大年初一早,许多人都因除夕晚守岁在家睡觉,下午才会拜年。小孩子最喜欢到处拜年,因为“拜年”——“收钱”。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一些大型超市举办猜灯谜活动。几乎每次的灯谜活动,我和表姐都会参加,而且每次都会猜对几个,得到一些小礼品呢!晚上,许多店铺都会挂上灯笼,但几乎都是“电子灯笼”的世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汤圆,吃元宵。当然,这一天爱放鞭炮的孩子们也得抓紧,因为过了这一天,春节就结束了,也就不能玩爆竹了。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带给了我们欢乐和幸福!虽春节已过,但它的余味还在空气中弥漫!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3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了。在我的家乡有一种风俗,那就是在正月初一这天晚上舞龙。

“鼓咚咚,咚,鼓咚咚,咚……”哪儿来了一阵击鼓声?难道有什么特别的节目在广场上表演吗?

刚一走向广场,就见到一片火红的灯光在路道上跳舞,看戏的人们响起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十几位舞龙者有的伴奏乐器,有的舞着龙,有的在喝彩……

只见那龙,全身都是火红的鳞片,一片连着一片,中间没有一丝缝隙。龙头上长着75度至85度的嘴,头上两个龙角向后倾斜,鼻子上长着两条又细又长的龙须,上面还有一双既圆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舞龙开始啦!只见一位魁梧的大汉手上举着一个跟足球一样大的龙珠,上面镶着五彩缤纷的花纹。龙看见后,立刻直奔龙珠,随着龙珠升腾。大汉在龙面前把手中的棒子抡了几大圈,龙也随它,一圈又一圈的盘起。过了一会儿,龙似乎累了,停留在半空,身子围成一个大圈。

接着龙珠又上下摆动,龙紧追不舍,也跟随着上下摆动,犹如海面上刮起了一阵风,把浪吹掀翻了。不一会儿,龙珠直冲云霄,龙也不甘示弱,一圈一圈往上盘,仿佛这是一座黄鹤直冲太阳。龙珠见状,马上缓缓下降,准备落入人间。龙可不想放弃,仍就跟龙珠一起下凡。最后,龙珠边上下摆动,边围着广场绕圈,龙也在它的带领下形成连绵不断的山脉。

这正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所讲到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4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的家在被誉为“道德之乡”——涡阳县城的一个村庄,也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就拿过年来说吧!

大年三十俗称除夕,在这一天家家都吃肉饺,寓意是昏昏沉沉地过完了一年。在吃饺子时要比家里的人口数多盛一碗,就是希望“年年有余”呀!

除夕晚上,每家都会点上两根大红蜡烛,彻夜不灭,并且一直点燃到大年初一早上。也有人会在这一晚“守岁”,老年人守岁是对匆匆流去时光的惋惜,而小孩守岁,则是为了延长长辈的寿命。俗话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大年初一凌晨五、六点的时候,我们这可不是去拜年,而是去上坟。一大早,我们便动身去上坟,拿着冥币、黄纸,还有鞭炮。人们在上坟的时候,会将黄纸点燃后放在坟头前,那燃过的黄纸灰被寒风吹起,像是逝者对人间亲人的问候。

大年初一,家家吃素饺,而不会像前一天那样吃肉饺,寓意是今年不能像去年那样昏昏沉沉地过了。吃完早饭,男人通常会带着一群小孩去挨家挨户地拜年,而女人们则在家里接待来拜年的客人。拜年时,最能吸引孩子们的就是拿红包了,不过这红包得来的可不容易呢,因为这是小孩跪地磕头得来的。

随后在大年初几的这几天,吃饭都要放鞭炮,而且放鞭炮的时间都是在一天三顿饭之前,所以,这几天鞭炮声会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显示出春节欢庆而热闹的气氛。

一个普通平凡的习俗,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些文化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这些结晶需要我们继承与保护。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5

我们家乡的民俗风情可多了,有“走大王”、“舞火捞”、“烧大炮”等等。在我的亲眼所见中,“烧大炮”是一件最让我难忘、最可喜可贺的`事。

在天堂墟这一带地方烧大炮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各村庄及墟镇街道可热闹了。这一风俗盛事在莲塘村和朱所村尤为特别隆重。

我们小孩子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烧大炮活动开始啦!有人把灯笼挂起来了,那火点在灯笼中闪烁着,仿佛在跟现场的人们说:烧大炮正式开始。

人们把现场围成一个大圈。村长把炮竹在禾地的中间,手执着火种,点燃了炮竹。顿时,四、五个小炮从炮筒里射出来,并飞快地升到了高空,又慢慢地从天而降……

“轰隆!”一声炮响,别紧张,现在这枚花炮才是主要的。围在现场的人立即争先恐后跟着花炮,只要捡到了花炮,就会有利是领的哟。当然,花炮也不是只有一个,还有很多在后边争着要上场呢。

烧完大炮后,会有舞狮来助兴,还有八音为人们演奏,还有趣味浓郁的曲艺表演来献给人们欣赏……总之,节目繁多,热闹非凡,令人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家乡的烧大炮活动虽然规模不大,但人们已经是喜悦满怀,精神抖擞。这项民间风俗同时会带给大家美好的祝福,人们祈祷村子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事顺利。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6

我的家乡有着奇特的风俗。在春节走亲戚的话,就是要拿着大馍,它形似倒扣的铁锅,色白而已。底盘若海碗粗。两个大馍,论重量,差不多有一斤了。另外,拿大馍的习惯,不知从哪个年月起,演变成了凡是亲戚家有长辈,不管是叫姨叫姑叫舅还是叫啥,过年走亲戚,都必须拿大馍,而且必须成双。

从我妈妈那个年代到现在,在我看来,大馍是一种礼节,是一种威仪——不仅仅是恭敬,绝对是百姓人家的一种威仪。

姥姥随我家生活,再加上我爸妈众多的侄甥,所以,打我记事起,我家收的大馍在亲戚中就最多。大馍中隐藏了好多秘密,这秘密是姥姥发现的。每在亲戚走了之后,姥姥看着装满几个大瓦盆的大馍,总是一副很满足的模样。

不过,姥姥会将大馍分开存放,她指着一对大馍说,这是谁谁家拿的,他家最穷,外层是白面,里面一准儿是红薯块儿,为了够重量,还故意不蒸熟,要先吃,免得发酸;又指着另一家的大馍说,这一家穷得不很,外面是白面,里面是高粱面或者玉米面;最后,老人家会指着仅有的几个大馍,说:“这是城里亲戚拿的,都是纯好面的,留到最后吃......”

在平常的时候,我的家乡经常会在一个指定地方请专业的人来表演唱戏,或者是有人在结婚,宝宝满月的时候也会请歌舞台来为我们表演。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奇特而又神秘。

第五篇:春节家乡风俗作文600字(通用)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600字(通用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节家乡风俗作文600字(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1

我的家乡在四川省广元市。家乡人最看重的节日是春节,俗称“过年”,还有“宁穷一年,不穷一节的”说法。家乡人过年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等到元宵节过了,才算过完了年。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是祭灶的日子。据说这天灶王爷要回天宫,人们都希望他能上天给玉帝说些好话,便在这一天为灶王爷摆上,并且上香,烧麦。过完小年就要准备大年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为过年的吃的,喝的,用的做准备。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一般人家都要蒸白面馒头,炸油饼,果子,炖鸡,鸭,羊肉,备好下酒菜。到了下午,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年画,挂灯笼,屋里屋外一下子就有了节日的气氛。晚上,全家人都要坐在一起边吃年夜饭,边看春节晚会。在我们这里,吃饭或敬酒前,晚辈要给长辈磕头作揖,表示祝福。午夜十二点钟,在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小孩子就坐不住了,那自然要放烟花爆竹!轻轻划然一根火柴,“嗖……”天空上开满了七色花。似乎在向人们高呼:“过年了,过年了!”

正月初一到初三的光景截然不同,孩子们要出去拜年,女人们在家待客,孩子们拜年,自然少不了压岁钱。可是,压岁钱不是白给的,要磕头,捣蒜,孩子们去拜年,一样也要一些糖,瓜子,花生什么的。这才是重点呢!

元宵节是广元人过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春节年年要过,对联年年要贴,鞭炮年年要放,秧歌呢,年年也要扭。在乡下,社火办的是红红火火,这儿是耍狮子的,那儿是舞龙的,最绝的当然是高台表演了。瞧!孙悟空扛着芭蕉扇,铁扇公主双手持剑立于扇上,许仙站在白娘子的剑上,夜晚,全城成了灯的海洋,有属相灯,宫灯,走马灯,还有印有动漫人物的卡通灯。这天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过完元宵节,全城冷清了许多,人们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如今,“年”早已离人远去,可是过年时的热闹,和家团圆的场景还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真希望快一点再过一次年啊!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2

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虽然每个地区的风俗不同,但过春节那种喜庆的气氛却洋溢在每个人的心里。

当春节将要来临时,大人们总会带着孩子去逛街。逛街的第一件大事是买年货,小孩子们贪嘴,大人们也跟着一起吃。年货还要用来招待客人。第二件大事是买新衣,好在新年时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象。第三件大事是买饺子皮,为新年包饺子用。春节将来临的大街,就像一幅流动的画,人山人海。

你听,大人为了给小孩买一件既称心又如意的新衣,正在“卖力”地与老板讨价还价。你看,当东西又卖出去时,老板脸上那眯缝的双眼。你闻,那一家家视频铺子里传出的醉人香气,真是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除夕,让我觉得又爱又恨!对除夕的爱,是每当除夕时,我们一家人围在一张小方桌上包饺子。先把饺子皮平放在左手上,用右手沾点水涂在饺子皮周围。然后用勺子把搅拌好的肉馅放在饺子皮中间。接着把饺子皮对折,捏紧边缘处。最好,为饺子添上花边,放入锅子里蒸熟,就可以吃了。吃饺子的方法很多,可以水煮,可以煎着吃,还可以蒸熟了就直接吃。直接吃时不要太着急,否则你的舌头可就要遭殃了!

对除夕的恨,源于那漫长的守夜。漫漫长夜,我昏昏欲睡,可那能睡呢!当天一亮,收了一整夜的我觉得终于解脱了,正向伸伸懒腰补个觉。可大人们连“窗”都没开,何况“门”呢!大人们接着用把”魔爪“伸向我们,让我们穿新衣,去亲戚家拜年。虽然很疲倦,但收到压岁钱后,那种疲劳的感觉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家乡虽是个小镇,但春节也是过得分外热闹的!我爱我的家乡,也爱家乡的春节!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3

我的家乡孝义,过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都很精彩。虽然在春节时,大家都忙里忙外的,但是如果拿忙碌和快乐相比,我认为还是快乐更多一些吧!

除夕是一个最值得庆贺的时候。因为在除夕的时候,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一家人都会团聚,一起吃年夜饭。吃完年夜饭后,我们坐在桌子上一边打牌,一边讲自己的奇事,体会团圆的快乐。等花炮开始燃放时,我们便会去大街小巷散步,感受那份喜庆。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飞速发达,燃放花炮的形式种类更加繁多,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花炮不断涌现。我发现今年的变化很大,从晚上八点开始一直到春节联欢晚会结束的二点半花炮连绵不断,最精彩的就是十二点整一报时,那声音震得人耳朵都要破了,玻璃都跟着摇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在迎接新的一年,他们都希望在这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好运连连。

从初一到十二,我们一般都会到别人家做客,会带上礼品,以表示客气之意。而别人也会到自己家里来做客,同样也会带上礼品。在这期间最高兴的要数孩子们了!他们手里拿着压岁钱,还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别提他们有多高兴了!

正月十五也是春节中一个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吃元宵代表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春节真是一个快乐,令我难忘的日子,让我们一起庆祝吧!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4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过春节的习俗。我的家乡在广东茂名,就让我带你们走进茂名的春节吧。

距离除夕的前几天,大人们手忙脚乱,预备着春节吃的,穿的,用的。家家户户还必须大扫除一次,把一些没用的东西拿去扔掉,把家里的蜘蛛网、家具上的灰尘全都清理干净,到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到了除夕,每家每户都去朋友、亲戚家拜年,恭贺他们新年快乐,在新的一年行大运、发大财。回到家后,人们纷纷从家里拿出一些糖果、瓜子,拿去祭拜神仙,祈求神灵保佑新的一年生活美满。到了除夕夜,家家户户都在放爆竹、烟花。一整夜,爆竹、烟花的声音都在接连不断地响起。

正月初一是新的一年,人们都去逛街、拜佛,很少有人在家干活。嫁出去的女儿纷纷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家,通常都是大包小包的,饼干、糖果、瓜子……样样都有。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虽然礼物不是很好,但情谊却很重,表达了对家乡的切切思念。

元宵是春节的尾声。一到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大人在家中忙着做事,小孩则提着个灯笼到处逛。大人们在吃完t汤圆后,就领着小孩去外面走走,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一眨眼,春节悄悄地过去了,大人和孩子们在这喜庆而热闹的日子里又迎来了新的一年。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在这里,祝福家乡越来越红火,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春节家乡风俗作文5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节的气息也越来越浓了,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喜庆的“福”字,而此时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对联,看着一幅幅春联,我不禁想到了“新年纳余庆,春节号长春”。而大街上的人们都忙着买年货,而有的家长领着孩子在服装店买新衣服。有的则忙着大扫除。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春节即将来临。

在千呼万唤中,除夕终于到了,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时,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遍每一个角落。放眼望去窗外的草地上已经有许多穿着新衣服的孩子在嘻戏了。

而大人们在自家的院子里,欢乐地放鞭炮,鞭炮声一浪高过一浪,许多孩子都在旁边捂着耳朵驻足观看,鞭炮响完后,就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冲到鞭炮堆寻找未燃的鞭炮。比一比谁的多。

到了大年初一拜年是必不可少的,每当到亲戚家的时候,主人总会端来一杯冰糖茶,让客人们喝,客人们接过茶一口下肚,那个甜味一下甜到心底,接着小孩们就向主人说着吉祥话,拜完年后主人就会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红包塞进小孩们的手里,此时小孩们不用向平时那样看父母的脸色,而是大大方方的接过红包,心里美滋滋的。

夜幕降临后,人们都在屋外放烟花,这是激动人心的时刻“3——2——1”瞬间,烟花四射,仿佛惊雷般的响声出现,一些小孩们迫不及待的跑出来观看,这一看可不得了,天空呈现迷人的景色,再加上灿烂的烟花,让人目不暇接,红的,紫的,黄的,金的,五彩缤纷,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高,就像在比美似的,只听见一声“爆”烟花高高的飞起,这五彩的烟花仿佛就印在天上。地上传出人们的欢声笑语,欢呼声随着烟花飘荡在节日的夜空中!

春节预示着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这一年一定充满朝气,一定充满着希望。

家乡春节风俗作文(通用)5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