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牛棚杂忆读书笔记范例(精选5篇)
编辑:雾凇晨曦 识别码:130-962604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3-26 15:09: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牛棚杂忆读书笔记范例

牛棚杂忆读书笔记范本五篇

《牛棚杂忆》一书说是写的,其实写的是建国后历次,其中重点讲述了。季老用诙谐的语言,深沉的情绪讲述了缘起,做人,半兽人,非人,半自由,完全解放等不同时期自身的状况和其时身边一些人的境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牛棚杂忆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牛棚杂忆读后感1

前面,江峰同学与大家分享了季羡林大师的《谈人生》,彼时,江峰同学是为响应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需要研读的,满满的正能量。对于《牛棚杂忆》,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并用了三天时间读完的。一段逝去的历史,一段不忍回忆的红色革命,季老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做了别样的回顾。

长达十年的,是中国人永远无法绕去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这“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事件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是它对中国人心灵等各方面造成的影响却远远没有停止,的影响己经渗入到我们的民族记忆当中去。它像一个特征符号烙在中国的皮肤和躯体的深邃中,在西方人眼中如故宫、长城、京剧一样,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征。那逝去的十年到底对中国、中国人民、中国的知识分子造成了怎样的伤害?我们该如何看待或反思那一段历史?这将是一个长久讨论的话题。尽管结束后有了反思文学,伤痕文学等对认识的流派的著述,但是由受害者本人不夹杂感情色彩,只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下来的著述却不多,季羡林大师在《牛棚杂忆》中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中的不幸遭遇,未对轰轰烈烈的进行置评,却对人性的善恶进行了剖析,以知识分子云集的北大为代表,管中窥豹,让我们感受了知识分子斗知识分子的可怕,感受了那段历史中的人性善恶。读《牛棚杂忆》可以让我们感受大师的宽阔胸怀、乐观精神与真诚正直。

为后人还原那段真实的历史。为什么要留下那段痛苦屈辱的记忆?季老在自序中写到,我期待着有人会把自己亲身受的灾难写出来。一些元帅、许多老将军,出生入死,戎马半生,可以说是为人民立了功。一些国家领导人,也是一生革命,是人民的“功臣”。绝大部分的高级知识分子,著名作家和演员,大都是勤奋工作,赤诚护党。所有这一些好人,都被莫名其妙地泼了一身污水,罗织罪名,无限上纲,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真不知是何居心。受害者心里难道会没有愤懑吗?为什么不抒一抒呢?我日日盼,月月盼,年年盼;然而到头来却是失望,没有人肯动笔写一写,或者口述让别人写。我心里十分不解,万分担忧。这场空前的灾难,若不留下点记述,则我们的子孙将不会从中吸取应有的教训,将来气候一旦适合,还会有人发疯,干出同样残暴的蠢事。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今天的青年人,你若同他们谈十年浩劫的灾难,他们往往吃惊地又疑惑地瞪大了眼睛,样子是不相信,天底下竟能有这样匪夷所思的事情。真正的伤痕还深深埋在许多人的心中,没有表露出来。我期待着当事人有朝一日会表露出来。

苦等无果后,季老不再守株待兔,在结束十六年后,以八十一岁的高龄开始本书的著述。

苦难历史没有改变季老嫉恶如仇、宽容善良的本性。因为嫉恶如仇,季老没有因为初期的事不关己而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逍遥派,而是敢于仗义执言。在暂时的逍遥中,冷眼旁观,越看越觉得北大那一位炙手可热的“老佛爷”倒行逆施,执掌全校财政大权,对力量微弱的对立派疯狂镇压,甚至断水断电,纵容手下喽啰用长矛刺杀校外来的中学生。季老拍案而起,毅然决然的参加了“老佛爷”对立面的那一派“革命组织”。季老是一个政治的“文盲”,不懂什么革命、路线、派系,只是为了正义,为了嫉恶,卷入了派系斗争,最后被“老佛爷”的派系和自己的派系反复折磨,差一点赔上自己的性命。因为宽容善良,季老对在中曾经迫害他、折磨他的学生、同事、接班人没有写出他的真实姓名,只是用张某、李某代替。

平实的叙述亦无法掩盖那段历史的残酷。十年浩劫期间,所有的学校、机关、工厂、企业,甚至一些部队,都分成了对立的两派,每一派都是“为我独左”、“唯我独尊”。任何一派都是打、砸、抢,甚至是杀人、放火,都是一丘之貉。中,因“派系”的原因,夫妇离婚者有之,父子反目者有之。因为,季老被他的同事、学生、接班人拉上批台,被“游斗”、“观礼”、被坐“喷气式”。季老在书中说,耳光和脚踢,已习以为常,不以为忤。这一次不让我坐喷气式,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我真是感恩戴德了。脖子上的木牌越来越重,挂牌子的铁丝越来越往肉里面扎,我处于半昏迷的状态之中。我被他们像死狗一样的拖着,我的鞋在水泥马路和石头上同地面摩擦,鞋的前头已经磨破、磨透……季老被学校、东语系、工人、不同的群体不断的提审、批斗,拳打掌殴,被他的学生用裹着布的自行车链条狂抽……残酷的十年,不忍直视。

季老在出版说明后有一首祝词,摘取其中几句,愿大家能理解季老的良苦用心,也让我们能够铭记那段历史。“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希望历史不会再重演,希望季老的良苦用心能被后人所铭记,希望残酷的永远成为记忆!

牛棚杂忆读后感2

读了季羡林的《牛棚杂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惊讶于书中对时期红卫兵等种种批斗,迫害等恶劣行径,作者用嘲讽幽默调侃式的话语对自己在中的经历,自己亲身受的灾难写了出来,将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对自己如何让受迫害,被批斗,到抄家,乃至后来接受劳动改造,都作了一个全面而真实的描述,娓娓道来,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透过作者的文字,可以看到一颗在滴血的心,往事不堪回首,季老却将自己的伤疤再次展现出来,目的就是季老深知真正的伤痕还深深埋在许多人的心中,没有表露出来,他期待着当事人有朝一日会表露出来,希望子孙将会从中吸取应有的教训,不会干出同样残暴的蠢事,希望给予人民一些教育意义,特别是我们后世子孙的教育意义。这是一种怎样的民族精神与气节。

我们这一代人,生于祖国日益走向繁荣昌盛的年代,对的了解也仅仅止于教科书中的大致描述,我们对,毕竟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过,因此提及,我们也仅仅知道十年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并且知道这损失主要是经济损失,使我们的经济停滞20年。这就是此前我对的认识与印象。直到读了《牛棚杂忆》,我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全面的了解,从季老的描述中,我仿佛能感受到老一代知识分子在中的心境,他们所经历的苦难,许多人走投无路,就此离去,“自绝于人民”了。

从书中我对也有了重新的看法和认识,以前在对待的问题上,大多尊崇大家的观点,认为这只是过去,过去犯了错误,现在就没必要再重提旧事,姑且让它过去,把问题看粗。但看了这本书后,我也跟着作者我思考了一个问题:“”过去了没有?作者认为我们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的真髓是实事求是。如果真想实事求是的话,那就必须承认,“”似乎还没有完全过去。虽然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已经过去了;但是,如果细致地观察一下,情况恰恰相反。你问一问参加过“”,特别是在“”中受过迫害的中老年知识分子,如要他们肯而且敢讲实话的话,你就会知道,他们还有一肚子气没有发泄出来。今天的青年人情况可能不同。他们对“”不了解,听讲“大化大革命”,如听海外奇谈。我觉得值得忧虑的正是这一点。他们昧于前车之鉴,谁能保证,他们将来不会干出类似的事情来呢?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惨痛的教训留给人们的不应该仅仅是伤疤,伤疤终究会愈合,但是如果没能从惨痛中汲取教训,而只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话,那么终有一天,历史还会上演,悲剧还会发生。在中国发生这样一场浩劫,这样一场历史性的灾难,是绝非偶然的。它不简单地是哪一个人的问题,也不简单地是哪一批人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场灾难是注定要降临到中国的头顶上的。之所以发生,并且以如此野蛮,如此骇人听闻的方式发生,有其深刻的中国国情上的、文化上的与制度上的根源。不在这些方面做出反思和反省,不吸取使国家陷入灾难的深渊的严重教训,并在文化上、制度上、国情上作出相应的变革,这种灾难还是可能在哪一天重新降临到中国人民的头上的。其实,在六十年代的发生之前,五十年代的反右运动,大跃进运动,也是灾难性的,其直接后果是,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饥荒(所谓的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成千上万的人。上述的灾难可以说是的先兆。由于我们对这些灾难没有作出深刻的反思,于是便有了十年这样一场更大规模、持续时间更长、使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更深沉的空前浩劫。假如我们时至今日,还不能对作出深刻反思,的历史总有一天会重演。

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因为“十年浩劫”是总结教训的千载一时的好机会,是亿金难买的“反面教员”。从这一个“教员”那里,我们能够获得非常非常多的反面的教训;把教训一转化,就能成为正面的经验。无论是教训还是经验,对我们进一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都是非常有用的。

牛棚杂忆读后感3

如果不是因为作业,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读到这本书,了解到更多关于的事,而我以前只是在历史书上了解到一些皮毛,只有结果,没有细节,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关注。所以,这次很难得的想感谢作业。

这本书的文笔如此通俗易懂,让我觉得很意外,想到书的封皮内侧对于季羡林先生的简短介绍,他的一生精通12国语言,是中国语言学会的会长,也是文学界的泰斗,他完全有能力把这本书写得高深文雅,尽情彰显语言文学大师的深厚功底。可他却没有,反而尽其所能将其写得简单通俗,甚至用幽默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与“棚友们”在中所遭受的残酷迫害,而这种幽默诙谐反而让我感到更加悲愤,更加心痛。回过头想,季老之所以用如此通俗易懂的文字展示自己血一样的经历,就是希望让我辈子孙吸取历史的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不要再“干出同样残暴的蠢事”吧。

“这一本小书是用血换来的,是和泪写成的。我能够活着把它写出来,是我毕生最大的幸福,是我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愿它带着我的祝福,走向人间吧。它带去的不是仇恨和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它带去的是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这是书的扉页上季老写的祝词,读来让人感动不已,尤其是在读完全书后再来读这篇祝词,更感动于他的宽容,他的善良,他的一片赤子之心。一个人在遭受了那么多难以忍受的痛苦之后竟还能以此般心态赠送祝福,我想如果是我,恐怕真的很难做到。

“中国古代的哲人强调人禽之辨。他们的意见当然是,人高于禽兽。可是在这方面,我还是同意鲁迅的意见的。他说,动物在吃人或其他动物时,张嘴就吃,决不会像人这样,先讲上一通大道理,反复解释你为什么必须被吃,而吃人者又有多少伟大的道理,必须吃人。”

这是一段很精辟的话,我们人类总宣称自己高于禽兽,可有没有想过自己做的事是否是一个人类该做会做的事呢?当时那些新北大公社的“人”,那些视人命如草芥的人,那些以折磨别人为享受的人,完全还不如禽兽呢。就像季老所说,“人们有时候骂人为‘畜生’,我觉得这是对畜生的污蔑。畜生吃人,因为它饿。它不会说谎,不会耍刁,决不会先讲上一大篇必须吃人的道理,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然后才张嘴吃人。而人则不然”。人啊,真应该好好反省反省了。

虽然并没有亲眼看到过中残忍的折磨之法,但仅从季老的叙述中我都忍不住心惊。“每一个‘鬼’被压上高台,喊上一阵口号,然后一脚把‘鬼’踹下台去。‘鬼’们被摔得晕头转向,从地上泥土中爬起来,一瘸一拐,逃回家去。连六七十岁的老教授和躺在床上的病人,只要被戴上‘鬼’的帽子,也毫无例外的被拖去批斗。他们无法走路,就用抬筐抬去,躺在斗鬼台上,挨上一顿臭骂,临了也是一脚踹下高台,再用抬筐抬回家去。”“有一位西语系的归国华侨教授,年龄早过了花甲,而且有重病在身,躺在床上起不来。不知道是用什么东西把他也弄到黑帮大院里来。他行将就木,根本不能劳动,连吃饭都起不来。就让他躺在床上“改造”。他住的房子门外就是晚间训话“罪犯”们排队的地方。每次点名,他都能听见自己的名字。此时就从屋中木板上传出来一声:“到!”声音微弱、颤抖、苍老、凄凉。我每次都想哭上一场。这声音震动了我的灵魂!”

我不知道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目睹发生在身边的这些事,我是否还会像季老一样有勇气活下去,更别说还能以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生活。还有文中提到的西语系的归国华侨教授,他的那声“到”,震动了季老的灵魂,而那些称别人为牛鬼蛇神的所谓的人,却麻木不仁,我不知道他们怎么忍心做出这些事,也许,这是人类的劣根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别人的痛苦已变成他们的快乐源泉,折磨别人于他们而言是一种享受。可悲的灵魂!

经历过人间地狱的季老,心中应该是仇恨的吧。可他还是把仇恨放下了,反而用了调笑的语气描述了当时自己面对某一场小型批斗会的感受,“我现在在被批斗方面好比在老君八卦炉中锻炼过的孙大圣,大世面见得多了,小小不然的我还真看不上眼。这次批斗就是如此。规模不大,口号声不够响,也没有拳打脚踢,只坐了半个喷气式。对我来说,这简直只能算是一个‘小品’,很不过瘾,我颇有失望之感。……总起来看水平不高……如果要我给这次批斗打一个分数的话,我只能给打二三十分,离开及格还有一大截子。”明明是那么轻松地口吻,明明是当笑话一样讲出来的事,我却笑不出来,也哭不出来,心中波澜难以用语言形容,只是觉得心中郁结,想找一块东西狠狠地咬下去,以把心中不知名的情绪发泄出来。不知道季老把自己的痛苦用幽默的笔调写出来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心境,会不会有姬昌食子的感觉。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前后对比让我印象很深刻,“我看到德国人,至少是一部分人,见面时竟然喊:‘希特勒万岁!’觉得异常可笑,难以理解。我认识的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德国姑娘,美貌非凡。有一次她竟然对我说:‘如果我能同希特勒生一个孩子,那将是我毕生最大的光荣!’我听了真是大吃一惊,觉得实在是匪夷所思。我有一个潜台词:我们中国人聪明,决不会干这样的蠢事。”然而,仅仅时隔三年,在解放初期中国,也发生着几乎一样事,“一转过三座门,看到领袖了,于是在数千人的队伍中立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万岁’声。。。大概因为我在这方面智商特高,过了没有多久,我就喊得高昂,热情,仿佛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最强音。我完完全全拜倒在领袖脚下了。”连季老那个时候都有了这样的转变,可见那时的社会环境、社会氛围中对领袖的盲目崇拜有多浓厚了。虽然这其中饱含着大家对祖国的热爱,但这样过热的盲目崇拜,对于的爆发,难道没有一点责任吗?人,不能盲从。

我想,季老是诚实的,他完全没有掩饰自己在“”期间对“”和“反右”的错误认识,同时先生的宽容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襟怀也处处可以看到。“我自己在被打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时候还虔信‘’的正确性,我焉敢苛求于别人呢?打人者和被打者,同是被害者,只是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已。就由于这些想法,我才没有进行报复。”在“外调”的时候,季先生受到来自山东“外调”人员的粗暴对待,而这时季先生想到的却是别人,他写到:“我在被折磨得筋疲力尽之余,想到的还不是我自己,而是我的那位朋友:‘碰到这样蛮横粗野没有一点人味的家伙,你的日子真够呛呀!’”

从很多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件事,人性的“洪水”如果不能受到法律“大堤”的规范必将泛滥成灾伤及无辜。人性,如果只是仅有道德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法律的强制规范,“”中政法机关被破坏,没有法律没有制度没有秩序,加之盲目的趋同,所以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肆无忌惮的表现出来。法律,虽然无情,但也是保护人民的有情之物。

这本《牛棚杂忆》,除了揭露了中一系列黑暗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所遭受的一系列非人的待遇之外,还有很多给我们给当政者以警醒的地方。很清楚的记得这样几句话,“‘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好像只要写上这五个字,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就已完成。至于服不服务,那是极其次要的事情了。”这不正讽刺了当今一些政府官员政府工作者吗?口口声声说着是人民的公仆,拿着人民的劳动果实,吞食着人民的血汗,对人民的事情能拖就拖,态度傲慢恶劣,敷衍了事,估计早已将为人民服务抛在脑后了,在他们的心目中,恐怕早就不是为人民服务,而是人民为他们服务了吧。

虽然,可怕的已经过去,但是,若我们不吸取历史的教训,历史是否会重演也未可知。毕竟,正如季老所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偏向遗忘的民族。泱泱历史长河中的苦难太多,唯有遗忘是成本最低的求生之道,似乎忘记昨天的苦难,明日的阳光依然灿烂。殊不知,在我们的先辈们付出无数次无法计量的惨痛代价换来的经验和教训也在我们无数次习惯性的遗忘中灰飞烟灭,于是很多时候历史便可悲可笑的重复上演着那出破烂不堪的舞台剧,无非换拨人、换个时代。这不是很可悲的一件事吗?而,却又渐渐变成我们又一个选择性遗忘的历史教训。

我们不该再遗忘了!

季老的书虽然只能管中窥豹,但它是一束指引我们的明光,我们应该跟着这束好不容易透出的光不断向前。既然历史惨痛无比,我们更要总结反省,我们不能让历史因为我们健忘而重演。我想,这也是季老写这本书的真正用意吧。

牛棚杂忆读后感4

讽刺却又调侃的笔墨随处可见,在太阳光辉下照耀,让人不觉一阵惊心动魄。满本都讲血的混迹,却带点黑色的幽默。

季羡林很从容,还不失乐观的心态去描绘他所受到的耻辱,用颤抖的手去划下一本他受屈辱的经历,过笔之处竟能令人感觉好笑,笑中带点疼痛。

到处都是批斗,批斗,批斗的旗子盖过了一切。它们压迫着,释放着一股莫名的风气,学者的身子挺不起腰,工人的头伸得极高,一反往常。麦苗在田里钻出来,再往上钻,目睹着一切。

在古中国,尚来重教,在现代,也尚重教。在天平下,知识总是以压倒性的势力压迫着农民劳动,人们口头上说,眼中呈现着。

于是必须出现了这一种情况,农力劳动阶层大于知识阶层,像反攻一样,积蓄了上千年的烟火,在这十年内爆发,再爆发。

工人们农民们一改往常的弯腰,变得如此狂妄自大,以致于中国学者遭于此灾。耳光打了,天平倒了,内乱交杂,乱成一团,在海水中搅合着,搅合着。季羡林在晚年执笔时,处处流露出他的厌恨,他的同情,他的原谅。

这让当今的我们感到质疑,让我们不禁细细地去思考这个问题,让我们不禁用那种无染色的眼睛来看天平,天平至始至终都是歪的,歪的竟再也扶不起了。

固然悲惨,固然狂妄,但终究其原因并不是谁,不是某件事造成的。劳动人民那双布满茧的手,弯曲的背,眼中的呆滞,身上的土灰才是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关键原因。的发生只是因为天平歪了,太歪了,它在警醒着我们,扶正来,把它扶正来。

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时候知识阶级与农民工人阶级地位相同,什么时候就不会有平偏见,不会有任何一切不同的痛苦,不会有知识分子耻高气扬。固然,也不会发生大革命__。人们一直在探索,探索他们之间某种必然的关系。在这本血与泪交织而成的书中,到处充满了火焰,人民群众的无知以及人世的荒凉,凸现了出来。像芦苇塘里的苇子,极其高,极其细。

人们站起来了,没错,阴影也跟在他们身后。阳光照不到他们的影子,人们加快奔跑,却永远也跑不上时间。像季羡林的坚持,季羡林的勇敢,季羡林的乐观。

那个影子是劳动人民,阳光是知识分子,他们互相鄙夷,互相争扰,在人们的心中眼里都挂上了一个大小,一个比较的大小。

人们一直在往前走。不顾那影有多累,多沉重,多悲伤。在这天平上,只要多放一点同情,多放一点尊重,就不会发生,人们就会和平共处。那天平也就不会歪,季羡林以及那一代的文人就不会遭殃,同样,农民工人也不会那般地自卑又那般地狂妄自大。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为何直到如今人们还是把心中的天平放歪,放倒呢?

是笔太厚,是劳动太累,还是人性本意,一定要究其高下,究其功过呢?

它藏在历史的风云中,一直在笑,亦是季羡林的痛苦,亦是千百年的焰火,它造就了这一场场的戏,在人性背后闪着污浊,不断地闪呀闪呀……

太多的笔上沾上了这种尘埃,或调侃,或讽刺,或狂妄,或悲凉,它们在天平上蹿来蹿去,亦不停歇。

牛棚杂忆读后感5

一直对季羡林老先生心生钦佩,钦佩他的才学,钦佩他所写的书籍。我读过季老先生的书不多,让我最有感想的是《牛棚杂忆》这一本书。

《牛棚杂忆》是关于季老先生在X年的亲身经历的一本回忆录。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抄家”。大汉把季老先生夫妇和年近古稀的婶母赶到厨房里,然后把家里能砸烂的就砸烂,能踢碎的就踢碎,甚至熟悉季老先生的家的人还要楼下的钥匙,为的就是把藏书统统破坏掉。

书中三句话让我似乎感受到当时残酷的气氛:“…他们所向无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们愿意砸烂什么,就砸烂什么;他们愿意踢碎什么,就踢碎什么。…他们手足麻利,横扫千军如卷席。然而我的心在流血。”;“…小将们深谋远虑,涓滴不漏。…库里一切破坏情况,朗朗如在眼前。我的心在流血。”

“…他们逼我交出记载着朋友们地址的小本本,以便进行‘瓜蔓抄’。…他们哪里知道,自己也都要跟着我倒霉了。我的心在流血。”讽刺的是当时带头抄家的是季老先生曾经悉心教导的学生,究竟是的什么力量让学生一时间变成打倒“老师”的领头羊呢?

季老先生的三句“我的心在流血”,表达的不仅仅是对家中心爱东西的可惜,还有看到自己的学生不顾昔日师生之情的心痛,更有对中国当时现状的担忧……

在我们读来,可能只是觉得很残忍,那是因为我们不是生在那个年代,没有亲身经历过,只有在牛棚中生活过的人,才能深刻体会牛棚不仅是对人身体的折磨,更是对心灵从内到外的摧残。书中的所发生的残酷事情远远不止这些,用自行车链条抽打季老先生、把较细铁丝却较沉的牌子挂在脖子上等等,都让我们感到寒心,陷入深刻的思考。

书的最后是季老先生所总结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同样是通俗的语言,我们能感受到季老先生并不是批判过去,而是真心希望读过这本书的人、现在的人能够记住有过这段历史,并从过往中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牛棚杂忆》和《蓝风筝》等作品正好让我们去贴近那时候的生活,思考为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了解今天的政治。

第二篇:读《牛棚杂忆》有感(最终版)

痛感

——读《牛棚杂忆》有感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是202_年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人物季羡林老先生的嘉奖词。也许没有人会对这位国宝级大师不曾耳闻,正如嘉奖词中所说的一样,不仅是道德文章实然反映了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历程,更在于季老璞玉般的良知与品格,即使在最困难时也不曾丢掉自己的良知。

《牛棚杂忆》是一本用血和泪写出的回忆录,它真实还原了历史详情,极尽刻画了人物本真。1992年,81岁高龄的季老成书《牛棚杂忆》。一生从不讲假话的他用最朴实的文笔将一段历史走向与人物悲惨娓娓道来,写出了宽容胸襟,写尽了人性恶善。我们无法在这本书中获取多数事件活动的主角,因为秉着宽宏之心,季老不愿将他们的身份诉控于世。怀着虔诚与悲痛之心,季老深情追忆了在他人生历程中起着至要影响的先师侪辈。在望九之年,回忆老友莫不是一件凄凉之事,但成书缘由却又饱含无奈:一是鲜有人下笔忠实记录这段历史,二是寥有写者仍未写尽深思,让人抱憾。于是,即便寒凉,也要出于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欲免后人再遭祸乱的虔心,为后辈留下真实的历史,以示警予。

本书前半部分写关于“文革”记忆,后记则是关于大师追忆。季老是幽默的。他以自嘲调侃的笔调将“文革”时所遭受的苦痛折磨详尽写来:“喷气式”的惩罚手段,看不上眼的“家常便饭”,只打二三十分的批斗水平……在人生大悲、毫无光明之际,仍保持最纯正的乐观,不禁让人感叹感喟。人性的真实展现是本书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笔。有掌权北大、无法无天的“老佛爷”,有先前尊贤礼让、敬师如父,在革命浪潮中实则道貌岸然、为虎作伥的某君,有恪守尊严不惜自我了断的大师,也有在困难之际不吝帮扶的老教授……是啊,只有在最艰辛的人生拐点,才能明辩人鬼。想到季老在无论难易的生活环境之中,都竭力提携后辈,严谨治学,捍卫良知,两端相较,不尽唏嘘。

季老的虔诚同他的真诚一样出名。晚年,他怀着无比虔诚的心追悼了在求学治学路上给予他提携和帮助的人。这些知识分子中几乎全是名贯中西的国学大师:胡适之,陈寅恪,冯友兰,许国璋,臧克家等。这些大家们不但学识渊博,著作等身,更重要的是不吝帮助真正有才华的后辈担当重任,给予肯定。比如对于刚从德国学成归来的季羡林经胡适先生引荐,陈寅恪等三位国学泰斗同意,得以在北大执教。按当时的规矩,获博士学位留学归来的新师至多成为副教授,但仅一年多的时间后,陈老先生就通知季羡林担任正教授兼系主任。这种不将传统教条奉为圭臬而力促中国学术界发展的精神在今天始终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无疑,也正因此才成就了像季老一样一代又一代的大师。

在这样一段特殊的历史洪流中,人们惯常不能忘却的想必应是痴癫疯狂的一代人,那显然已经成为历史的不二标识。而当所有人都在向重获尊严与自由的“复出者们”行注目礼的时候,又渐淡忘了在历史考验中选择站在另一边的人。历史没有对错,逃避与自我安慰才是民族的痛结。于是,有年届七旬的陈毅元帅三子陈小鲁主动站出来为四十多年前的错行道歉,“低下了高贵的头”。他的真诚与勇气或许是关于“罪与罚”的最好注脚。是什么能让“红二代”主动站出来呢,也许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也许是由于历史的使命感。不过,这些都似乎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只是,历史始终是一面镜子。

第三篇:《牛棚杂忆》读后感

《牛棚杂忆》读后感

1930年,季羡林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是德文。1936年季羡林选择了梵文。1940年,季羡林获得博士学位。1941年获得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研究吐火罗语。1980年重访哥市。再谒83岁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后作《重访哥廷根》。1946-1983年,被北京大学聘为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科学学部委员。1954、5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92年印度瓦拉纳西梵文大学授予其最高荣誉奖“褒扬奖”。1997年主编的《东方语言学史》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1998年德黑兰大学授予其名誉博士学位。1999年《季羡林文集》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被授予“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我有爱、有恨、会妒忌,想报复,我的宽容心肠不比任何人高。可是一有报复之念,我立即想到,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那种气氛中,每个人,不管他是哪一个山头,哪一个派别,都像喝了迷魂汤一样,异化为非人。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一个真理。真正的伤痕还深深地进埋在许多人的心中,没有表露出来。我期待着当事人有朝一日会表露出来,就算是受蒙蔽吧,也应该在这个千载难遇的机会中受到足够的教训,提高自己的水平,免得以后再重蹈覆辙。”

以前看过的很多关于文革的文章都是以一种沉痛的语调对当年发生的事情进行细致的描写。那种沉重感使我很少去主动寻找记述那段历史的文字。但历史是不会被忘却的,越是痛苦记忆越久。于是我看到了这篇文章,但却没有以往的文革文章的那种沉痛感。

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季羡林这个名字不是别人口中崇高的“大师”,而是一个有爱、有恨、会笑、会哭的人,就像那些坐在公园里常常看到的白发苍苍、积淀了岁月的悠然老者,真切而平凡。而在他去世时,这位老人应该已想到了身后会引起的轰动。但我想,他不会在意,就像他并不在意“大师”这个称号所代表的荣誉,他可能会在意自己的专业会不会有人继承,他可能会在意自己这辈子的经历会不会给后人以启迪,至于其他,我想,他真的不会去在意。

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一个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他,就是季羡林。

第四篇:杂忆儿时农谚歌

杂忆儿时农谚歌

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儿时和老祖母感情最好,最得她的疼爱。老祖母姓李,生于1917年,民国初年兵荒马乱,祖母不幸生逢乱世,她的父亲又染上抽食鸦片烟之恶习,卖田卖地,连自己的女儿、我的祖母也低价卖给离家几公里外一户侨属有钱人家当婢女。多年后,才由媒人撮合,得到“主人婆”的恩准,嫁给我那个从新西兰返回家乡定居、年纪比她大了20多岁的祖父,开始真正有了自己的家,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新生活。

由于身为婢女,劳动和杂务是祖母年轻时的必修课,平日生活所接触的都是勤劳、乐观的农民,故此祖母虽然是文盲,不会写字,却可以朗诵大量的民谣和农谚。

小时候,祖母最喜欢教我背诵家乡民谣哄我睡觉。30多年过去了,她也于202_年驾鹤西归了。最近看到不少地方的学者提出要抢救历史抢救民谣,加快研究整理地方民谣的步伐,学术界流行起一股“民谣热”。每当看到这些新闻,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就想起祖母和她的民谣。

不幸的是,当年她给我背诵的大部分鲜活有趣的地方民谣我都忘记的干干净净了,脑海里记忆得比较完整的就只剩下这一首《四季歌》:

正月芥兰二月荞,三月插仔下田青幽幽。

四月黄瓜满树吊,五月扒龙舟。

六月担谷出圩粜,七月家家菱角蕉。

八月糖瓜果碌堆满手,九月登高放纸鹞。

十月冷萧条;

十一月是冬,十二月是年。

家家门口贴红钱,贴起红钱艳艳鲜,打锣打鼓贺新年。

小时候听祖母朗诵这首民谣,感觉词句鲜活,一韵到底,很温馨很温暖,记忆深刻毕生难忘。祖母告诉我,这首歌以农历时间为一条绳,把每个月重要的喜庆节日、农事劳作,都像串珠子一样串起来了。如果作为一个农民,就算平时再懒惰忘性再大,只要会唱这个四季歌,你就可以对日常生活日常农活应付自如了,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不会误事。

例如农历的正月和二月,最好吃什么蔬菜?当然是芥菜和荞头了;三月开春,农民要插秧种田忙起来了,四月什么瓜最畅销?当然是一条条碧绿的黄瓜了;农历五月端午节,珠三角地区河涌纵横,扒龙舟是乡亲们最喜爱的庆祝方式;六月就可以等到稻谷丰收,半年对口粮的盼望成为喜出望外的现实,家家户户会挑着沉甸甸的稻谷去圩镇粜米,一年的温饱有了保障,欢乐气氛弥漫着村村寨寨,炊烟袅袅验证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两句祝福的真正含义;七月呢,盛夏流火,最好吃什么水果呢?菱角是乞巧节的拜祭品,香蕉则是南国盛夏最常见的水果之一;八月十五中秋节,难得一见的应节食品除了月饼当然就是果碌(沙田柚),九月九日重阳节,上坟祭祖,登高求运,人们流行登高放纸鹞;农历十月,开始入冬,天气寒冷;农历十一月要过的是真正的冬天,农历十二月就是小孩子最盼望的“过年”了。过年能看到什么样的喜庆场景呢?这首歌谣说,过年了,我的家乡家家户户会老少齐齐出动张贴利是钱和对联,红艳艳的对联煞是醒目,敲锣打鼓庆贺新年的那种欢腾喜悦让你深深为之陶醉和感染。

那场景就如北宋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一诗中所写的那样: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

有人会问,正月里面,农村和农民还有很多菜可以吃啊,为什么单写芥菜?八月中秋的水果不止果碌,还有苹果、火龙果啊。我的理解是,我祖母说过,这个歌谣是陪着她长大的,她老人家活到今天也差不多一百岁了,这个歌谣肯定超过一百年,甚至更久远。一百年前的物质生活肯定比不上现在的万分之一,所以具体事务不能一概而论同日而语。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和现代人一样,一百年前的歌谣同样反映出农民盼望安居乐业、老少平安的强烈愿望。

有时候想,民谣是最能反映农民兄弟的真情实感和所思所想的原始文艺表现形式:人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最想求什么?有个安定的环境,可以建好自己的房子,打造好自己的家园,搞好自己的生产,看着媳妇在摘菜做饭,儿女嬉笑打闹整整齐齐围在自己周围,一年里面田地温驯,没有旱灾洪水,收成理想,没有战争连绵,没有苛捐杂税,那不就是他们天天焚香礼拜磕头祈求的快乐年景么?如果我们明白到老百姓的想法,读懂歌谣背后的情感诉求,我们就知道我们的日子应该怎么过。

写作此稿的时候,曾经背诵到滚瓜烂熟的这首歌谣忘记了其中一句,怎么想也想不起来,着急万分;书架上放着家乡一学者早年编修的一本史志,翻书寻找答案,却发现该学者也没有完全写清楚这首民谣,甚至遗漏五、六句之多。如此一来,更激起了我的兴趣,更有了寻根究底补上空白的决心。

于是打电话给远在家乡的父亲,父亲正在灶头煲他的红萝卜马蹄排骨汤,听我说要他在电话里面回忆和背诵一次《四季歌》,颇感突然。于是沉吟再三,才慢慢回忆起来,轻声背诵出来。

放下电话,我一边在电脑前迅速打字还原这个歌谣,一边情不自禁的浮想联翩:“连我父亲这样年近七十岁,上世纪六十年代当过生产队长的农民兄弟,现在也对曾经朗朗上口的民谣日渐淡泊乃至遗忘了,这是时代的进步还是文化传承的悲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感觉我更有责任写下这首凝聚着乡亲们祝福、期望和心血的歌谣,向更多的人介绍,希望她为更多人知道、理解、喜欢和传唱。

我觉得,这首《四季歌》是充满着生命力的天籁之音,是田野上的歌声,又是村庄里的诗词,她注定是安慰农村和农民安然入睡的生命的乐章,她一定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传唱下去,我坚信。

第五篇:读书笔记——梦忆红楼

梦忆红楼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这本书已经看了不知多少遍,但其中蕴含着的独有的苍凉和无奈,却让人不能释卷,作者说自己是痴人,但此书却以格外清醒的笔调勾画着故事,描绘着人物。在现实社会中,那事那人似乎仍活在发生在我们身边,让人惊讶,也让人警醒。它字字珠玑,似乎每一笔都附着千百句话,叫你倾听,叫你感动!

未读红楼时,只知讲的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故事,但到现在自己却有了不同的领悟,红楼梦故事讲的是一群人,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一个阶段的故事,而故事里面的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只不过笔墨的多少罢了„„他们生活在我们的世界里,书中提到的有七百二十一人,主要人物被刻画得有血有肉,性格各异。宝玉的痴傻和执着,黛玉的刻薄与忧郁,宝钗的圆滑和大方,似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爱情在一个家族利益面前甚至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所以到最后宝黛悲凉的结局注定也是无法避免!也许,圆满的东西太容易让人忽略那些我们本该我们学会的东西,只有不圆满才能让我们知道成长的无奈与社会的复杂。毕竟红楼梦不是一个俗气的故事,它不是有着痴男怨女千篇一律的爱情小说,也不是有着大忠大贤的仁人义士的歌忠颂德,红楼梦不只是让人感到悲凉惋惜而已,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去反思去研究。

故事由一个绛珠仙草与神瑛侍者还泪的约定开始讲述,癞头和尚和陂足道人把一群痴男怨女转世投生,这其中就有女娲补天剩下的五彩通灵玉和绛珠仙草,红楼梦前部分主要以平淡的笔调勾勒着贾府的奢华生活,在短暂的极盛中,一个个夹杂着爱恨情仇,生活琐事的故事依次上演,大都讲的是荣宁两府中奢华,腐败的生活琐事,凤姐在幕后主持日常生活,支撑府中的运作!第三回黛玉出场,两小无猜的故事开始上演,而社会关系家族关系就是牵扯黛玉是老太太外甥女,陪同黛玉的贾雨村来到贾府认亲,故事开始从黛玉眼光让人看到了贾府的奢华,地位等级的鲜明,而袭人晴雯众丫鬟依次登场,故事也逐渐饱满起来,而宝钗的的进府,三大家族之间的关系也开始鲜明起来,王家,薛家,史家,王夫人,王熙凤,史老太君,史湘云,薛姨妈,薛宝钗构成三大家族的主要关系网。主要的利益纷争,看似风平浪静实则在底下暗潮涌动,毕竟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谁也不能互相得罪,黛玉不在这三大家之内,必定是落得个凄惨下场,这也讲得通。在书的前半部分作者大多诗词是通过海棠诗社的建立表现出来的,而海棠诗社的成立,一方面反映出他对诗词的深厚造诣,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他对女性权力的尊重。古来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在作者笔下,黛玉,宝钗,湘云都是极有才之人,出口成章,满口锦绣,甚至香菱都是好学好问之人,反而此时不善作诗的迎春,惜春笔墨少起来,可以说大观园的女子们甚至包括宝玉在作者眼里都是美好的象征,对自由的渴望。人都是活的简单没有世俗的牵扯,但毕竟高楼之危却不在一时,蝼蚁的啃咬往往在不经意之间,表面上看似依旧光彩如旧,但蝼蚁啃咬隐没在黑暗里,漏洞虽小,却千疮百孔,足以让大厦顷刻倒塌。前半部分也不是没有提,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秦可卿葬礼的穷奢豪华,大观园的建造,足以让两府入不敷出,凤姐表面上装装样子,却不得不变卖自己的金银首饰,背着上面外放银子,做些违法的勾当,王夫人邢夫人互相看不事顺眼,老太太权当没看见,就怕动了自己地位,都哄着自己才好。王夫人大事不管,吃斋念佛,平日事不关己,但却最会算计。贾赦为嫡长子却住在偏府,袭着官位,也是只享乐,忙着找姨娘,不问政事。贾政虽为官清廉,但他每年二百多两的俸银还不够贾府一个月的花销,还养了一堆清客,虽说文人雅士最喜欢被人恭维,但银子却如水般花出,还不知去路。其中前莺莺燕燕之间互相勾心斗角,不计其数。贾琏,贾珍,王字辈的,承着上辈的毛病,在外留恋尤二姐,三姐,弄得人家家破人亡。后四十回是高鹗续的,没有太仔细读,只觉得宝玉糊涂了,被糊涂的骗了,比黛玉清楚地死还要可怜,他们是封建家庭的实验品,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但他们还是幸运的我认为,到最后即使不能在一起还落得个清楚明白,追寻到了属于自己的自由。

红楼梦很长,人物很多,我却独独喜欢三个,宝钗,鸳鸯和晴雯。说起宝钗,更多人说她太圆滑,太做作,是伪善,而赞黛玉真性情。从表面上看,黛玉是清高的、孤傲的、叛逆的,但骨子里,她却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世俗名利、地位和声望的追求,反而时时计较。宝钗则正好相反。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圆滑世故”;但骨子里,她却实在是一个耿介孤高又愤世嫉俗的女子!在小说里,每至关键时刻,真正敢于坚持个性。从客观能力上看,宝钗显然比黛玉更善于处世,更善于解决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她包容也不容易计较;但从主观意愿上看,黛玉对各种世俗利益、名位的关注和向往,却又远远强过于宝钗,可以说宝钗是一个世俗里的世外之人。而鸳鸯有着不同于其他家奴的心胸和风骨,在所有丫环侍

妾中,鸳鸯作为贾母的管事丫环身居高位。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有头有脸的特殊丫环,不仅懂得帮助别人,而且懂得尊重自己。在整个贾府中除了平儿鸳鸯是凤姐最见理解体贴的一个知音。她被邢夫人逼着给贾赦当姨娘,死不屈服,削发明志,真是让多于她笔墨的袭人所不如,正如平儿的善良宽容与凤姐的雷厉风行互补一样,鸳鸯的心胸气概与探春的清明高远肝胆相照。晴雯精明能干、疾恶如仇,她的针织活在丫鬟中是出类拔萃的。她是一朵带刺的玫瑰,不仅美丽而且有尊严。晴雯有自己的个性,她漂亮、泼辣、勃勃生机,没有丝毫的病态感,永远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她努力维护做人的尊严,虽然是丫头,但她追求一种平等的地位,她始终想要在那浑浊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作人的权利。对于晴雯而言,她最突出的性格就是身居奴才的地位却不会献媚主子、出卖自己,只可惜他们都成了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落得个悲惨结局。很多时候,读《红楼梦》,总喜欢翻开中间读,从海棠诗社一直读到史湘云醉卧芍药茵,中间多是欢喜,夹杂着小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却无关风雅,读着也是轻松的,宝玉曾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前者在婚前纯洁,而在婚后受泥土玷污,自然也浑浊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也不正暗示着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重用男才,而置女子不顾的现象觉得无比反感与愤愤不平么? 读完《红楼梦》,有人说曹雪芹是在屈原之后又一个女权主义者,但我认为,他只不过是被这些所谓的礼教压怕了,他的心逃出来长吁了一口气,环顾四周,虽家徒四壁,但自己生活的环境至少能有让自己长吁一口气的空间,而当时的人们呢?身不由己,思想倍受禁锢,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呢?当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活,那还有什么意思。红楼是一本史书,折射出一个时代,但又终回到个人,归到本性,一切制度若抑制了人性,便迟早会被人们唾弃,所以说如果红楼在那个黑暗的背景下,真有个圆满的结局,也不会让现在的人那么爱不释手了!

总之,《红楼梦》毕竟只是曹雪芹的一个梦,一个既现实又理想的梦。在最后的日子里,虽然家徒四壁,但仍有这本书陪他走过十几年的日子,他用心浇灌,用笔滴注,字字含着血泪。而在现在,靠在书架上的<<红楼梦>>,静静地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是喜,是忧,是聚,是散。它,孕育着狂热的内涵;它,传承着深刻的思想;它,透散着醉人的清香,让众人沉醉,又让人清醒„„

牛棚杂忆读书笔记范例(精选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