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内部控制建设规划工作方案,
内部控制建设规划工作方案 3 篇
为推动我局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加强工作沟通与信息共享,提高单位管理水平,现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健全机制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任务。为切实加强对我局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工作,我局成立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本局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内设机构负责人为成员。局公室设在局综合股,局综合股股长兼任局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本局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政策指导、培训学习、信息报送和咨询服务,实行定期例会和重大事项临时会议制度,帮助解决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统筹规划,全面实施
内控建设是源头治腐的重要抓手、履职能力的重要体现和管财理财的重要基础。通过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贯彻实施,夯实我局各项基础工作,增强政治规矩意识,保持头脑清醒,充分认识内控建设的深刻意义;强化工作推进举措,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按规定动作完成内控建设各项任务;严格执行财经制度,依法依规理财,确保内控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我局内部管理水平。
各股室、各单位要从七个方面把握内控建设与实施的具体要求:“一个时限”即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两个层面”即重点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三个目标”即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
算腐败,“四项原则”即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五大业务”即在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业务、建设项目业务等 5 个方面实现全面控制;“六个步骤”即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七种方法”即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资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
三、明确任务,按时完成 召开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动员布置暨培训大会,组织股室学习财政部、省财政厅和市财政局有关文件精神,系统培训内部控制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各股室、各单位以现有职责范围内的经济业务活动为基础,根据现有工作制度和业务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进一步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形成规范的经济业务流程目录。同时,在流程梳理的基础上,按照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管理现状,开展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工作,识别潜藏的经济活动风险点,形成符合各股室、各单位实际情况的风险清单和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自评报告。
四、加强评估,强化监督
开展自我评价和绩效评估,加强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1、建立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制度,及时发现问题、漏洞并加以解决、控制,将内部监督、自我评价与干部考核相结合,采用适当方式予以内部公开。
2、纳入年度绩效评估与考核。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将作为各股室、各单
位年终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推动本局内部控制建设。
3、强化外部监督。各股室、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形成监督合力,既对内部控制实行专项检查,又结合日常工作开展检查,充分利用各股室、各单位出具的自我评价报告,提高财务管理和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接受监督,并将监督检查结果、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作为安排财政预算、实施预算绩效评价与财务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工作目标
开展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旨在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更好地发挥内部控制在提升单位内部治理水平、规范内部权力运行、促进依法行政、推进廉政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地区、各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协调配合,加大保障力度,加强内部控制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审核、分析和使用等工作。
(二)数据准确,报送及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应当在认真学习《指导意见》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基础上,按照《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根据本单位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实际情况,并按照本通知及附件要求及时编制和报送内部控制报告。
(三)加强分析,推动整改。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做好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内部控制重点、难点问题的分析及评价结果的应用,并通过指导和监督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问题整改,逐步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工作。
三、报送要求
(一)地方财政部门。
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于 20**年 5 月 20 日前完成对下级财政部门上报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及同级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
各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应当直接向财政部(会计司)报送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
其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地区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二)各部门。
各中央部门应当于 20**年 4 月 20 日前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和汇总工作,将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纸质版和电子版报送财政部(会计司)。
其他各级部门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审核、汇总及报送工作。
(三)行政事业单位。
各单位应当按照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按时完成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及报送工作。
四、其他事项
(一)关于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
为深入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请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建立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在所属单位中选取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作为本地区(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通过对联系点内部控
制工作情况的总结、提炼形成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与其他单位分享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联系点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本地区(部门)全面实施好《指导意见》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二)关于内部控制报告监督检查机制。
各地区、各部门应当加强对本地区(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每年抽取一定比例的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
学校内控工作小组成立方案为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设,落实内部控制各项工作,成立***市中心小学内部控制工作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略内部控制工作小组主要职责包括:
1.制定并组织实施学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学校内部控制目标;
2.构建学校内部控制体系,制定学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案;
3.组织开展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风险评估工作;
4.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和跨科室的重大风险解决方案,并负责方案的组织实施和对风险的日常监控;
5.编制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向管理层提示学校重大、重要风险以供决策需要;
6.确定学校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定期组织对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缺陷整改方案;
7.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流程,促进内控流程与信息系统的结合;
8.建立学校内部控制实施的激励机制,促进内部控制有效实施;
9.组织开展内部控制的日常工作。
第二篇:内部控制建设规划方案
内部控制建设规划方案(1)
内部控制是保障组织权利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效保障机制。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有关规定,制定我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规划方案,进一步提高我单位内部管理水平。
一、基本目标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
我单位应当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建立适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实施。
(一)加强内部权力制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
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和定期轮岗,是制约权力运行、加强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措施。我单位应当根据自身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要求,科学设置内设机构、管理层级、岗位职责权限、权力运行规程,切实做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并定期轮岗。分事行权,就是对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必须明确分工、相互分离、分别行权,防止职责混淆、权限交叉;分岗设权,就是对涉及经济和业务活动的相关岗位,必须依职定岗、分岗定权、权责明确,防止岗位职责不清、设权界限混乱;分级授权,就是对各管理层级和各工作岗位,必须依法依规分别授权,明确授权范围、授权对象、授权期限、授权与行权责任、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界限,防止授权不当、越权办事。同时,对重点领域的关键岗位,在健全岗位设置、规范岗位管理、加强岗位胜任能力评估的基础上,通过明确轮岗范围、轮岗条件、轮岗周期、交接流程、责任追溯等要求,建立干部交流和定期轮岗制度,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单位应当采用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对轮岗后发现原工作岗位存在失职或违法违纪行为的,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追责。
(三)建立内控报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针对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实际情况,应当按照《单位内控规范》的要求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应当作为部门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内容进行报告。
(四)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大考评问责力度。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制度,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内部控制;通过自我评价,评估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同时,单位要将内部监督、自我评价与干部考核、追责问责结合起来,并将内部监督、自我评价结果采取适当的方式予以内部公开,强化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自觉性,促进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的不断完善。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全面推进。我单位应当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关于强化内部控制的精神和《单位内控规范》的具体要求,全面建立、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规范我单位内部各层级的全体干警。
2、坚持科学规划。我单位应当科学运用内部控制机制原理,结合检察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合理界定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和内部权力运行结构,依托制度规范和信息系统,将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嵌入内部控制的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3、坚持问题导向。我单位应当针对内部管理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特别是涉及内部权力集中的资金使用、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领域和关键岗位,合理配置权责,细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关键控制节点和风险评估要求,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坚持共同治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与其他内部监督机制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监管合力,优化监督效果;切实履行内部控制建设的主体责任;要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第三方参与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和发挥外部监督作用,形成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合力。
三、实施依据
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实施的直接依据主要有: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二)《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四、实施范围
根据财政预算管理的范围,确定本次内部控制工作实施范围为:XXXX单位。
五、组织领导
为顺利完成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成立以单位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 姓名(职位)
副组长:姓名(职位)
小组成员:姓名(职位)
六、责任分工
(一)内控领导小组和内控工作小组
牵头拟订内部控制基本制度,审核各科室内部控制操作规程,组织实施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并将评估和检查结果向内控小组报告。
(二)各业务科室
负责配合内控工作小组、牵头科室制定内控基本制度和各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等有关工作,制定或修改完善本科室业务工作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并严格实施。
各业务科室由一名科级干部负责内控管理和内控管理联络,负责本科室内控日常管理工作、负责与内控工作小组及各牵头科室的工作联络与协调配合,负责本科室内控制度的制定、修改与督促实施。
七、实施步骤
(一)总体准备阶段(202_年1月至2月)
1.成立单位内控领导小组、内控工作小组、内控监督小组,建立内部控制联席工作机制,会议协调机制以及核实反馈机制,明确内控领导小组、内控工作小组,各科室内部控制负责人和联络员及其职责。研究制定我单位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二)单位层面及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制定阶段(202_年3月至8月)
单位层面及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制度制定阶段,需组织单位内相关单位通过开展单位业务活动的流程梳理,对单位风险评估与内控评价考核,分别完成六个方面内部控制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工作。具体工作包括:
1.召开内控专题培训会(202_年3月)
由内控工作小组牵头,组织开展内部控制专题培训,针对国家政策、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拟实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各部门及其人员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的责任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
2.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流程梳理与风险评估(202_年4-7月)
由内控工作小组负责,各业务部门配合参与,开展六个方面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业务流程梳理和风险评估工作,分别形成单位层面和相关业务层面管理制度等。具体为分为五个方面。
(一)梳理并完善经济业务流程
全面梳理并完善预算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6大经济业务流程,同时明确各项经济业务流程中涉及到的部门、岗位、职责、权限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二)调整和明确职能分工
明确各项经济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涉及部门、涉及岗位及岗位职责跨部门协调问题。对部门内职责分工不合理处进行调整。
(三)建立关键岗位责任制。
对各项经济业务涉及的岗位,尤其是关键性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权限、人员要求以及奖惩办法等。建立健全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制度。
(四)明确经济业务的权限分配。
针对不同的业务支出,设置不同权限的分级授权审批,控制风险避免审批权限高度集中。
(五)建立内控评价与监督制度。
建立内部监督、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确保本单位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实施、发挥作用并适时更新。
3.内部控制制度手册培训与穿行测试(202_年7-10)
对形成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操进行培训,实施穿行测试,找到内控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
4.验收和下发单位层面和相关业务层面管理制度(202_年11月)
内控工作小组组织验收各业务科室制定的相关业务层面管理制度,经内控领导小组批准,统一印发我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三)确定并全面实施内部控制制度(202_年12月)
发文正式实施内部控制制度。
(四)编印《XXXX单位内部控制制度》(202_年12月)
将内部控制制度统一收集,编印成册,发放我单位各科室遵照执行。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工作小组,把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控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对我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组织领导。同时,积极探索建立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实施情况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将内部控制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二)抓好贯彻落实。我单位要按照《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总体要求,认真抓好内部控制建设,确保制度健全、执行有力、监督到位。主要负责人应当主持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分工,配备工作人员,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组织、推动我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并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承担领导责任。
(三)强化督导检查。加强对我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针对检查出的问题积极整改补齐内部控制漏洞,加强与审计、监察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形成监督合力,避免重复检查。
(四)深入宣传教育。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广泛宣传相关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引导我单位广大干警职工自觉提高风险防范和抵制权力滥用意识,确保权力规范有序运行。同时,要加强对我单位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有关制约内部权力运行、强化内部控制方面的教育培训,为全面推进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内部控制建设规划方案(2)
为推动我局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加强工作沟通与信息共享,提高单位管理水平,现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健全机制
内部控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非常紧迫的工作任务。为切实加强对我局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内控规范》的贯彻实施工作,我局成立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本局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由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内设机构负责人为成员。局公室设在局综合股,局综合股股长兼任局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本局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组织实施及政策指导、培训学习、信息报送和咨询服务,实行定期例会和重大事项临时会议制度,帮助解决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统筹规划,全面实施
内控建设是源头治腐的重要抓手、履职能力的重要体现和管财理财的重要基础。通过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贯彻实施,夯实我局各项基础工作,增强政治规矩意识,保持头脑清醒,充分认识内控建设的深刻意义;强化工作推进举措,加强领导,精心部署,按规定动作完成内控建设各项任务;严格执行财经制度,依法依规理财,确保内控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我局内部管理水平。
各股室、各单位要从七个方面把握内控建设与实施的具体要求:“一个时限”即确保在年底前全面完成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工作;“两个层面”即重点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三个目标”即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合理保证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合理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算腐败,“四项原则”即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五大业务”即在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业务、建设项目业务等5个方面实现全面控制;“六个步骤”即梳理单位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七种方法”即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预算控制、资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
三、明确任务,按时完成召开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动员布置暨培训大会,组织股室学习财政部、省财政厅和市财政局有关文件精神,系统培训内部控制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各股室、各单位以现有职责范围内的经济业务活动为基础,根据现有工作制度和业务内容进行全面梳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要求,进一步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形成规范的经济业务流程目录。同时,在流程梳理的基础上,按照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管理现状,开展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工作,识别潜藏的经济活动风险点,形成符合各股室、各单位实际情况的风险清单和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自评报告。
四、加强评估,强化监督
开展自我评价和绩效评估,加强内部控制监督检查,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1、建立内部监督和评价机制。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制度,及时发现问题、漏洞并加以解决、控制,将内部监督、自我评价与干部考核相结合,采用适当方式予以内部公开。
2、纳入绩效评估与考核。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将作为各股室、各单位年终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推动本局内部控制建设。
3、强化外部监督。各股室、各单位要加强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形成监督合力,既对内部控制实行专项检查,又结合日常工作开展检查,充分利用各股室、各单位出具的自我评价报告,提高财务管理和审计的效率和效果,接受监督,并将监督检查结果、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作为安排财政预算、实施预算绩效评价与财务规划的重要依据。
内部控制建设规划方案2
一、组织体系及职责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是在总经理领导下建设和实施,为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职责。
(一)领导小组职责
领导小组职责: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审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部署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提供人、财、物等资源,保障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开展;指导、检查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实施、运行和内部控制建设期的评价工作;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重大事项决策,研究、解决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负责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阶段成果总结、组织建立长效机制。
办公室职责:贯彻执行领导小组决策和部署,组织制定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编制经费专项预算方案;组织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落实;组织开展内部控制体系运行、建设期的评价、学习、培训、调研,宣传报道和信息报告等工作;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牵头部门职责
财务部为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牵头部门
主要职责:研究起草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向XX集团报送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情况;其他相关工作。
(三)各业务部门职责
各业务部门职责:按照业务分工和职责,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结合内部控制目标,负责梳理相关规章制度,提出规章制度制(修)订计划,并修改完善;查找经营管理风险点,评估风险影响程度;结合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和完善管理程序和业务流程,明确关键控制点和控制措施;负责运行和持续改进主要业务流程。各部门职能分工表见附件1。
(四)监督部门职责
党群工作部作为监督部门,主要职责:根据集团公司制定的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等管理制度,结合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提出整改建议。
二、任务分解
按照各部门职能定位,进行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各部门在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时,应当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大要素。建设任务计划表见附件2。
(一)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建设应完善章程、议事规则,编制组织机构图、权限指引、业务流程图、岗位说明书等规章制度或相关文件主要任务和工作:
1.治理结构:治理结构建设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综合管理部负责进一步完善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的制定或修订;负责进一步完善总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的制定或修订,制定“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目录,并进行动态管理。
2.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根据章程,结合业务特点和内部控制要求设置内部机构,明确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审批权限,建立完善的授权体系;要编制内部控制手册,使全体员工掌握内部机构设置、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情况,明确权责分配,正确行使职权。
综合管理部负责在“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梳理的基础上编制权限指引,权限指引应当包括审批项目、权限标准、主管部门、授权主体、审批过程、审批人等内容。权限指引模版见附件3。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编制岗位说明书,岗位说明书应当包括岗位名称、岗位概要、职责要求、工作联系、任职资格、工作条件等内容。岗位说明书模版见附件4。
3.内部审计:技术质量部负责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创新审计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审计工作实效;要结合内部审计工作,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4.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根据公司发展需要制定的人力资源发展措施;制定并落实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促进人才智力、资本、项目等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切实加强员工培训教育和考核激励,不断提升员工素质,组织员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效能。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各部门要按照要求,对业务流程中风险进行辨识,对主要风险进行评估。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各部门要根据内部控制目标,结合风险应对策略,综合运用控制措施,对各种业务和事项实施有效控制,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损失。
2.确定重点和特殊业务:各部门要在符合性审查的基础上,结合业务工作实际情况,加强重点业务流程与特殊业务的内部控制。
3.风险控制措施:各部门要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与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与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机制:各部门要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安全生产、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等应当制定应急预案。
(四)内部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时加以改进。主要任务和工作:
1.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标准和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开展内部控制评价,形成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并接受集团公司等上级机关的监督检查。
2.加强缺陷管理: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充分揭示内部控制的设计缺陷和运行缺陷,提出管理改进建议,及时报告领导小组,并跟踪督促缺陷整改,实现内部控制闭环管理,促进控制优化。各部门应当根据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分析缺陷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提出整改方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三、完成形式
(一)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包括主要任务、职责、任务分解和分工等内容。
(二)形成规章制度目录,并及时更新公司规章制度数据库。
(三)形成主要业务流程目录,并建立公司主要业务管理程序和业务流程。
(四)编制《内部控制手册》,包括目的、原则、依据、适用范围、控制体系、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与改进、内控更新等内容。
(五)形成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建设规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按照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的要求,通过清理职权、优化流程、预防风险,努力形成制度确权、科学分权、公开亮权、实时监控的学校权力运行机制,为深入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设置相互监督机制。
二、内部控制工作的总体原则
1、学校涉及财务财产的工作及相关经济活动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相关规定规范执行。
2、加强组织领导,加强过程监管,增强透明度,做到实施执行和监督评价两条线管理,切实杜绝违规行为。
3、学校要有完备的具体落实财务财产管理和相关经济活动的岗位设置和人员配备,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应当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
4、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保业务关联岗位独立运行、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5、各项经费使用必须严格执行预算(或申报)、审批、实施、验收、结算的流程,各环节必须严格按规范执行。
6、各项经济活动的决策遵循分级审核决策的机制。重大经济活动的决策由学校党政联席会议或校务会议集体研究并审核决定;一般经济活动的审核采用校区执行校长、财务主管、校长三级审核的机制。
三、工作目标及内容
1、完善学校内部控制各项制度
学校开支预决算制度。
每年初由财务室、总务处做好学校的总的预算,交由学校班子会研究,决定学校各项开支的具体金额,最后得出最终的年初预算报告,再由学校监督工作组负责监督收支情况。每年末进行学校开支决算制度,旨在总结每年收支情况,使用情况,总结工作得失,作为下年预决算工作的指导。
学校财务审批制度。
学校各项开支,均由处室提出方案,做好预算。然后提交给分管领导,再由分管领导提交学校行政会讨论决定是否执行,决定后再以公式三天无异议的方式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学校采购制度
成立学校采购小组,对于单价满5000元和批量总价满50000元的经济支出:必须提交学校全体中层参加的校务会议研究讨论决定,并将会议决议公示三天无异议后方可执行。
学校工程管理及学校校舍、设备维护维修工作制度。
对总价在5万至20万的急需抢修、维修项目,由校务保障部书面提出申请并提交学校全体中层参加的校务会议研究讨论决定,并将会议决议公示三天无异议后方可按局规定流程操作执行,经费支出记录在《闵行区梅陇中心小学零星、急修维修确认表》上,并经施工方、校长室、校务保障部三方签字确认方可支出。
对总价在二十万元以上的维修项目,必须提交学校全体中层参加的校务会议研究讨论决定,通过后向镇教委提出书面申请。镇教委审核确认后,按镇规定流程操作执行,公用经费维修项目一般在暑期执行。(施工方必须是在局政府采购平台上规定的单位之内)。
民生资金管理制度。
民生资金包括营养餐、困难生生活补助。建立专款专用制度,及时办理。建立督察制度,资金到位后及时打入学生账户,让学生及时享受国家惠顾政策。
2、监督机制,完善学校内控机制的监督。
(1)成立督查组
(2)公布监督电话。
3、宣传报道及相关信息报送
1、宣传报道工作由学校校务办负责,具体负责对该项工作的具体报道。
2、向上级部门的信息报送由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
4、抓好检查评估,务求内控实效
正常开展自查自纠。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问责,督促被检查对象整改;定期接受专项考评;认真执行问责制度。
四、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推进内控机制建设是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2、突出重点,统筹安排。要按照局《实施方案》的要求,周密安排各阶段的工作,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3、学习借鉴,探索创新。不断丰富内控机制建设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不断积累部门内控机制建设的典型经验,形成学校内控机制的特色。
第三篇:内部控制工作方案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内部权力制约,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和行政风险,根据上级财政工作会议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内容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明确规定:内部控制是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一)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是我单位履行职能、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为做到自我约束和规范,我们的控制目标为:
1.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采取必要的措施合理保证预算收支等各类经济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2.各项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加强资产管理,做到资产实物与财务情况相吻合,合理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可靠。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客观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预算管理,为完成各项财政任务提供资金保障,合理分配各项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在我单位内部逐步完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立的机制,发挥制度和流程的控制作用,有效预防腐败。
(二)实施范围
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范围包括:本单位。
要充分利用已经开展的科学化、精细化梳理工作和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等已有成果,结合本次内控工作的具体要求,追踪资金的具体流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三)实施原则
在我单位制定实施内部控制的各项目标时,应当做到: 1.对单位预算收支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资金走到哪里,内控跟踪到哪里。
2.突出重点,监控一般,对关键控制点和关键岗位要特别加以防范。
3.要相互牵制和制衡,各项收支业务的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要相互分离,各环节的不相容岗位和人员要相互分离。
4.各项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要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可持续。
(四)工作任务
1.梳理并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全面梳理并完善预算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6大经济业务流程,同时明确各项经济业务流程中涉及到的科室、岗位、职责、权限等,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2.调整和明确职能分工。明确各项经济业务的归口管理科室、涉及科室、涉及岗位及岗位职责,解决跨科室协调问题。对科室间和科室内职责分工不合理处进行调整。
3.建立关键岗位责任制。对各项经济业务涉及的岗位,尤其是关键性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权限、人员要求以及奖惩办法等。建立健全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制度。
4.明确经济业务的权限分配。针对不同的业务支出,设置不同权限的分级授权审批,控制风险避免审批权限高度集中。
5.建立内控评价与监督制度。建立内部监督、风险评估和内控评价制度,确保我单位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实施、发挥作用并适时更新。
二、基本要求
我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要通过机构设置、职能分工、岗位责任制、归口管理、三权分离等,将各项经济事项根据管理职能固化到具体的业务流程中,并对应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
1、预算业务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科室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等。
2、收支业务管理。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收支内部管理制度等。
3、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管理、验收管理等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
4、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和资金的核查;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建立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等。
5、合同管理。建设健全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财会科室与合同归口管理科室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结合;建立合同履行监督审查制度等。
三、组织方式和职责
成立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工作方案,组织各科室开展内部控制规范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内部控制规范工作中的问题,设计并完成内部手册。
(二)办公室主任:
牵头科室:
监督科室:
成员科室:
(三)成员职责
办公室:协调单位内部的相关事项,提供我单位科学化精细化业务梳理成果等;负责开展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宣传和培训工作,起草工作方案、简报、总结等文件,收集整理内部控制规范档案。负责对内控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并提供单位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资料和经验。
财会室:负责开展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风险定期评估等业务的梳理和整改;负责单位收支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务管理;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_年4月1日-4月30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培训和组织部署工作。
(二)制度建设阶段(202_年5月1日-8月31日)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流程控制、依法合规运行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组织论证评审后发布实施。
(三)落实实施阶段(202_年9月1日-10月31日)将内控理念、控制活动和控制措施固化在相关信息系统;组织开展内控日常检查,切实推动内控机制落实。
(四)完善总结阶段(202_年11月1日-12月31日)指导和推动单位内部的内控体系建设,总结提升我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在有效执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五、工作准备
1、成立内部控制规范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工作。
2、制定并下发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中心办公室牵头草拟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与相关科室沟通意见并报领导班子审议后下发。
3、各科室确定本科室内部控制实施工作联系人,并向办公室报送名单。
4、开展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宣传和培训。办公室组织单位内各有关科室召开培训会,布置相关工作。
(二)流程梳理
成员科室按照本方案的分工,负责收集整理相关业务的流程(包括流程图和流程说明)、制度、岗位职责等资料,做到制度和流程相匹配,主要业务环节及岗位职责要明确,并将梳理材料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单位结合业务工作,负责梳理与其相关的预算申报、预算执行以及在执行中涉及到的政府采购、合同执行等相关业务流程,加强内部资产实物的管理,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配合成员科室完成相关的业务梳理和整改。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内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将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筹划,周密安排,确保内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二)认真抓好落实。各科室要认真查找科室风险并进行评估定级,通过界定各环节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制定完整的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并切实抓好落实。
(三)强化责任担当。要坚持“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各科室负责人要牢固树立内控理念,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将内控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由“要我内控”变为“我要内控”,在科室内部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
(四)加大检查力度。领导小组要对各科室内部控制工作组织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内控薄弱环节、查找原因、堵塞漏洞。定期检查一年一次,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科室内控制度建设、执行、风险事件应对及处理等情况。不定期检查的内容由内控办根据内控管理需要确定。
(五)完善问责机制。将内控结果运用于科室和个人考核等工作。对于违反内控制度规定,出现风险事故的责任人必须严格执纪追责。
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为深入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根据根据上级财政工作会议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一、领导决策机制
(一)单位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领导小组职能:
1、研究制定规章制度;
2、统一指导和协调各业务组开展工作;
3、开展业务培训;
4、评估各各业务组、各流程工作情况;
5、研究制定内控处理决定。
(二)领导班子的内控职能:
1、落实加强内控的措施;
2、研究制定预算;
3、审订大型投资项目;
4、确定管理岗位人选和职责;
7、领导成员对决策事项的内控负领导责任,对分管工作或项目的内控负直接责任;
(三)单位决策的内部控制流程:
1、单位内部相关科室提交预算、采购、资产分配、岗位管理等初步方案;
2、分管领导主持相关论证会议,研究初步方案;
3、分管领导向领导小组提交方案,进行研究,形成决定;
4、重大问题提交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二、风险评估机制
(一)单位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由财会室、办公室等科室人员组成,一般5—7人。
(二)风险评估工作小组的职能:
1、单位每年初对当年经济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确定。
2、下列经济活动必须在实施前进行风险评估:(1)单位预算。
(2)大型投资项目(投资5万元以上的基建维修项目、投资5千元以上的物资采购项目)及合同。
(3)价值5千元以上的资产分配、调配事项。
3、风险评估流程:
(1)实施有关人员向风险评估小组提交议项。
(2)风险评估小组研究制定评估意见,重大项目应提交评估报告;特别重大项目或争议较大的项目应邀请专业人员或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3)由领导小组组长审阅、签字。(4)进入实施流程。
4、风险评估分为高、中、低、无共四个等级,评估时应说明具体“风险点”。中级以上风险的经济活动是否实施应交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三、岗位管理机制
(一)、关键岗位相关人员职责
1、会计人员:
(1)做好单位财务管理的运行、协调、监督工作。(2)负责会计科目的审核、记账、报表工作。(3)负责印鉴、账薄、档案管理工作。(4)负责收费记账工作。
(5)内控专家组成员、风险评估小组成员。
2、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负责单位资产实物台账的建立、登记、保管、清查工作,组织各部门资产移交、移动、清查工作。
3、出纳员:
(1)负责支付申请工作,协助会计主管做好报表工作。(2)负责现金、支票管理工作。(3)负责票据管理、制单工作。(4)其他现金收缴工作。
(三)单位内部控制的方法:
1、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第十二条确定。
2、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3、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科室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4、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5、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中心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
四、授权和审批机制。
(一)采购(审批)流程:
1、拟定采购计划。根据预算提交采购申请说明,包括采购的用途、品名、型号、单价、估价、采购人(项目负责人)等。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签字确认。
2、风险评估。对大额投资项目,由采购部门负责人将采购计划交风险评估小组负责人进行风险评估。
3、单位审批。由采购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以书面形式报中心主任审批。
4、财政审批。由采购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以书面形式报财会室,由财会室报财政局审批。
5、组织采购。由采购部门负责人责成采购负责人将获批项目报采购部门,会同后勤采购人员组织采购。
6、收货、验收。由采购部门负责收货、验收、保管,并签《收货验收单》,作为记账凭证报销。收货的同时必须确定保管和使用责任人,未明确保管人和责任人的不予报销。
7、进入报销程序。
(三)出差、招待审批流程:
1、中心主任审批。
2、按审批的时间、地点、控制额出差或接待。
3、整理票据,进入报销程序。
(四)报销流程:
1、经办人整理票据、凭证。
(1)采购、出差的审批单及上级通知、安排。(2)财政部门批件、招标手续、合同。(3)票据。
2、经办人、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在票据上签字。
3、经办人将票据、凭证等交出纳初步审核、制单。
4、财会室负责人审核。
5、中心主任审核签字。
6、报销。
7、进入财务内部管理程序。
五、业务管理机制
(一)不相容岗位管理和工作协调机制:
1、会计主管岗位、审计员、出纳员、资产管理员等岗位,以及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岗位为不相容岗位,其工作职能应当相互分离,避免混搭。
2、因缺少专业人员或专业人员因病因事暂时离岗等原因导致不相容岗位必须产生工作交叉的,必须报学校批准,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相应岗位人员必须对相关业务负责。
(二)收支管理机制:
1、收入管理机制。出纳员负责收款,会计负责票据、核算。
2、支付机制。(1)责任科室和后勤科负责验收、发票等等,财务人员负责支付。在支付前提供完整的审批手续、票据、合同等。
(三)资产管理机制:
1、贯彻管理先行原则。采购部门负责人必须在资产购置前确定物品管理人、使用人、存放地点、管理措施。成套仪器设备购置前必须做到管理制度先到位。
2、资产购置记账。资产购置在验收入库后、报销前由经办人填写《资产购置清单》交由财务人员记资产账。
3、资产清查。(1)对账:财务科每半年对当年购置资产进行对账,作为会计核算的一个组成部分。(2)清查:单位每年对资产进行清查,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3)资产移动和借出必须办理审批手续,并由资产管理人进行登记。借出时间一般不超过30天,否则应重新记载。(4)使用人对资产损坏或遗失负责,赔偿损失。
5、资产报废与核销。资产报废由管理员提出建议,上报上级管理部门,由管理部门专业人员查验确认,批准核销。已报废或基本丧失功能的资产应该在本内及时核销。
六、培训机制
(一)培训机制。
单位建立内控培训机制。培训分三个层面:
1、管理层面:主要是法律法规、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培训,增强规范做事,依法行政的能力。
2、专业层面:对财务管理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3、普及层面:面向单位全体职工开展普及性培训,普及财务工作和内控常识,增强工作的规范性。
(二)主要内容
单位根据上级要求对全体职工进行培训,尤其是对领导成员、科室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2、贯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方案。
3、事业单位会计规则。
4、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定。
7、上级关于接待、出差、补助等相关文件。
七、监督机制。
1、预算公开。
2、程序公开。
3、决算公开。
八、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
(一)评价和奖惩机制
单位领导小组每年对各科室预算管理、项目管理、收支管理、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估。
(二)责任追究机制。
单位领导小组原则上每半年对在财务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检查清理,按照 “责任倒查”的办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四篇:内部控制工作方案
xxx单位:
为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促进单位健康持续的发展,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结合本单位管理现状,现制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目标
根据财政部等文件的要求,结合单位发展战略的要求,提高效益,回报国家,人民。按照“全面启动、分批实施、务求实效”的原则,以全面测试、梳理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为基础,以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为重点,以分析单位内部控制缺陷、补充修订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为手段,建立涵盖单位的决策层、执行层、作业层等各个层级的全员、全过程内控体系。从而有效保证单位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单位发展战略。
二、基本内容
(一)构建以风险管控为导向的内控管理体系
对照财政部等出台的《控制规范》和《指导意见》,对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优化升级,实现内控体系和内控规范的全面接轨。即基于风险管控的基本要求,对现有的单位内控流程进行升级建设;建立适合单位发展的内控管理体系。
(二)构建以内控信息一体化为目标的实施体系
以建立科学有效的业务、管理活动内控流程为基础,逐步实现主要内控流程信息化运行。即业务流程风险控制点由“人控”到“机控”,主要管理和业务内控流程能够达到上线运行规划要求。
(三)构建以内控评价为重点的持续改进体系
通过内控流程的实际运转,分析评价控制缺陷和薄弱环节,对内控体系存在的不足进行跟踪,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直至内控流程符合规范、规划要求。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流程制度体系
1、梳理风险控制流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要确定单位业务和管理活动所有潜在重大风险,包括风险名称、风险类型、风险涉及的活动或流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后的影响、风险的责任部门等若干要素,要形成风险数据库(风险清单),确定风险的应对策略和控制办法,将风险数据库各风险点的管理和控制体现在业务流程设计中,明确业务流程运行标准、运行授权和风险控制办法。建立基于风险防范的、覆盖企业主要业务和管理活动的标准化流程体系。
2、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在流程梳理、流程标准建立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制度体系全面整合梳理,对流程涉及单证和文挡的格式、内容、标准进行统一规范。
(二)建立监督评价体系
1、建立内控标准的执行检查体系。包括检查机制、检查责任、检查流程和检查办法。要围绕内控流程标准的关键控制点,根据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措施和控制责任,设计关键控制点的执行检查办法,配合流程标准,出具内控检查标准。
2、建立内控定期的自我评价体系。结合内控执行检查,定期开展内控自我评价工作,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估,并将评价结果与绩效考核挂钩。
3、建立内控的自我调整与完善体系。建立内控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包括调整分析、调整授权、调整审批、调整试运行与调整评价等,保持内控的适应性。
(三)健全内控组织体系
1、健全内控决策组织。明确财政、主管领导等内控决策职责,理顺内控决策机制和决策流程,强化决策责任评价。顺内控决策机制和决策流程,强化决策责任评价。
2、健全内控管理组织。审计部是单位内控管理组织的常设机构,负责组织内控建设工作。审计部部、财务部、人力资源等是内控建设的责任部门,负责内控建设的具体实施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1)审计部:是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工作的日常组织与协调职能管理部门。组织开展内控评价、履行报告程序。完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有效的监督与评价等业务管理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及流程梳理,并落实内控体系执行情况。
(2)财务部:完善单位财务管理,为单位管理层提供有效、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分析及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及流程梳理,并落实内控体系执行情况。
(3)领导办公室:协调各部门与内控工作机构的信息沟通,设计适应单位发展需要的组织机构和职能,建立规范的计划与考核管理、制度管理、合同管理、法律事务管理、行政管理等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及流程梳理,并落实内控体系执行情况。(4)人力资源部:完善建立与单位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有特色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和开放式的用人机制,建设精干、高效、不断进取的员工队伍,保持单位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及流程梳理,并落实内控体系执行情况。
(5)领导办公室:规划、建设、完善单位技术创新体系,持续提高单位技术创新水平,保持单位技术领先优势,提升单位核心竞争力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及流程梳理,并落实内控体系执行情况。
(四)优化内控环境体系
1、优化内控文化。要在原有单位文化的基础上植入未雨绸缪、风险意识等内部控制特征,形成“人人讲内控、人人实施内控、人人受制内控”的内控文化。
2、优化人力资源。要通过培训进修、招聘等手段,培养内控管理人才,做好内控人才储备。
3、流程和组织、制度重整阶段:结合风险评估形成的风险数据库,进行流程的重新整合与设计,明确关键控制点,形成新的控制流程、组织架构和相关制度。
4、成果提交和验收阶段:完成内控评价自评、手册文档撰写等工作,提供内控最终成果--内控手册。
(二)工作小组
单位组建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各部门要根据内控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面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工作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xx、xxx
副组长:xxx、xxx
组员:xxxxxxxxxxxx
(三)具体时间安排及责任部门:
1、“内控建设实施”启动会
xxxx年xx月xx日前召开“内控建设实施”启动会,成立领导小组及工作小组。要求各部门等参加。
2、内控风险评价梳理阶段: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各部门工作小组完成梳理内部控制要求及制度体系建设及具体实施情况的差异,工作小组将梳理出来的关键内控点及风险点进行梳理汇总,结合内控要求,对单位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完成和领导班子的访谈工作,形成单位内控流程中的风险清单。
3、流程和组织、制度重整阶段: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结合风险评估形成的风险清单,各个部门根据工作小组的工作安排,进行流程的重新整合与设计,明确关键控制点,形成新的控制流程、组织架构和相关制度。
4、成果提交和验收阶段: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 工作小组根据新的控制流程、组织架构和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内控自评、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形成单位内控手册。
Xxxx年xx月xx日
第五篇:内部控制工作方案范本[范文模版]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一
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内部权力制约,有效防控廉政风险和行政风险,根据上级财政工作会议有关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内容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明确规定:内部控制是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一)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是我单位履行职能、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为做到自我约束和规范,我们的控制目标为:
1.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采取必要的措施合理保证预算收支等各类经济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2.各项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加强资产管理,做到资产实物与财务情况相吻合,合理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可靠。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客观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预算管理,为完成各项财政任务提供资金保障,合理分配各项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在我单位内部逐步完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立的机制,发挥制度和流程的控制作用,有效预防腐败。
(二)实施范围
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范围包括:本单位。
要充分利用已经开展的科学化、精细化梳理工作和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等已有成果,结合本次内控工作的具体要求,追踪资金的具体流向,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三)实施原则
在我单位制定实施内部控制的各项目标时,应当做到:
1.对单位预算收支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资金走到哪里,内控跟踪到哪里。
2.突出重点,监控一般,对关键控制点和关键岗位要特别加以防范。
3.要相互牵制和制衡,各项收支业务的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要相互分离,各环节的不相容岗位和人员要相互分离。
4.各项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要行得通、做得到、管得住、用得好、可持续。
(四)工作任务
1.梳理并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全面梳理并完善预算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6大经济业务流程,同时明确各项经济业务流程中涉及到的科室、岗位、职责、权限等,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2.调整和明确职能分工。明确各项经济业务的归口管理科室、涉及科室、涉及岗位及岗位职责,解决跨科室协调问题。对科室间和科室内职责分工不合理处进行调整。
3.建立关键岗位责任制。对各项经济业务涉及的岗位,尤其是关键性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权限、人员要求以及奖惩办法等。建立健全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制度。
4.明确经济业务的权限分配。针对不同的业务支出,设置不同权限的分级授权审批,控制风险避免审批权限高度集中。
5.建立内控评价与监督制度。建立内部监督、风险评估和内控评价制度,确保我单位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实施、发挥作用并适时更新。
二、基本要求
我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要通过机构设置、职能分工、岗位责任制、归口管理、三权分离等,将各项经济事项根据管理职能固化到具体的业务流程中,并对应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
1、预算业务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科室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等。
2、收支业务管理。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收支内部管理制度等。
3、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政府采购活动管理、验收管理等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
4、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和资金的核查;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建立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等。
5、合同管理。建设健全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财会科室与合同归口管理科室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结合;建立合同履行监督审查制度等。
三、组织方式和职责
成立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工作方案,组织各科室开展内部控制规范工作并进行监督检查。协调内部控制规范工作中的问题,设计并完成内部手册。
(2)办公室主任:
牵头科室:
监督科室:
成员科室:
(三)成员职责
办公室:协调单位内部的相关事项,提供我单位科学化精细化业务梳理成果等;负责开展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宣传和培训工作,起草工作方案、简报、总结等文件,收集整理内部控制规范档案。负责对内控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并提供单位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资料和经验。
财会室:负责开展风险评估,内部控制评价、风险定期评估等业务的梳理和整改;负责单位收支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务管理;
4、工作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2_年4月1日-4月30日)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培训和组织部署工作。
(2)制度建设阶段(202_年5月1日-8月31日)
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流程控制、依法合规运行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并组织论证评审后发布实施。
(3)落实实施阶段(202_年9月1日-10月31日)
将内控理念、控制活动和控制措施固化在相关信息系统;组织开展内控日常检查,切实推动内控机制落实。
(4)完善总结阶段(202_年11月1日-12月31日)
指导和推动单位内部的内控体系建设,总结提升我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在有效执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五、工作准备
1、成立内部控制规范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内部控制规范的实施工作。
2、制定并下发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中心办公室牵头草拟内部控制规范实施工作方案,与相关科室沟通意见并报领导班子审议后下发。
3、各科室确定本科室内部控制实施工作联系人,并向办公室报送名单。
4、开展本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宣传和培训。办公室组织单位内各有关科室召开培训会,布置相关工作。
(2)流程梳理
成员科室按照本方案的分工,负责收集整理相关业务的流程(包括流程图和流程说明)、制度、岗位职责等资料,做到制度和流程相匹配,主要业务环节及岗位职责要明确,并将梳理材料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单位结合业务工作,负责梳理与其相关的预算申报、预算执行以及在执行中涉及到的政府采购、合同执行等相关业务流程,加强内部资产实物的管理,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配合成员科室完成相关的业务梳理和整改。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负责人是本科室内控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将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来抓,精心筹划,周密安排,确保内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二)认真抓好落实。各科室要认真查找科室风险并进行评估定级,通过界定各环节岗位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制定完整的内部控制操作规程,并切实抓好落实。
(三)强化责任担当。要坚持“一岗双责”、“一案双查”,各科室负责人要牢固树立内控理念,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将内控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中,由“要我内控”变为“我要内控”,在科室内部营造良好的内控氛围。
(四)加大检查力度。领导小组要对各科室内部控制工作组织开展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内控薄弱环节、查找原因、堵塞漏洞。定期检查一年一次,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科室内控制度建设、执行、风险事件应对及处理等情况。不定期检查的内容由内控办根据内控管理需要确定。
(五)完善问责机制。将内控结果运用于科室和个人考核等工作。对于违反内控制度规定,出现风险事故的责任人必须严格执纪追责。
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为深入落实《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根据根据上级财政工作会议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一、领导决策机制
(一)单位内部控制(以下简称内控)领导小组职能:
1、研究制定规章制度;
2、统一指导和协调各业务组开展工作;
3、开展业务培训;
4、评估各各业务组、各流程工作情况;
5、研究制定内控处理决定。
(二)领导班子的内控职能:
1、落实加强内控的措施;
2、研究制定预算;
3、审订大型投资项目;
4、确定管理岗位人选和职责;
7、领导成员对决策事项的内控负领导责任,对分管工作或项目的内控负直接责任;
(三)单位决策的内部控制流程:
1、单位内部相关科室提交预算、采购、资产分配、岗位管理等初步方案;
2、分管领导主持相关论证会议,研究初步方案;
3、分管领导向领导小组提交方案,进行研究,形成决定;
4、重大问题提交领导小组研究决定。
二、风险评估机制
(一)单位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由财会室、办公室等科室人员组成,一般5—7人。
(二)风险评估工作小组的职能:
1、单位每年初对当年经济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确定。
2、下列经济活动必须在实施前进行风险评估:
(1)单位预算。
(2)大型投资项目(投资5万元以上的基建维修项目、投资5千元以上的物资采购项目)及合同。
(3)价值5千元以上的资产分配、调配事项。
3、风险评估流程:
(1)实施有关人员向风险评估小组提交议项。
(2)风险评估小组研究制定评估意见,重大项目应提交评估报告;特别重大项目或争议较大的项目应邀请专业人员或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3)由领导小组组长审阅、签字。
(4)进入实施流程。
4、风险评估分为高、中、低、无共四个等级,评估时应说明具体“风险点”。中级以上风险的经济活动是否实施应交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三、岗位管理机制
(一)、关键岗位相关人员职责
1、会计人员:
(1)做好单位财务管理的运行、协调、监督工作。
(2)负责会计科目的审核、记账、报表工作。
(3)负责印鉴、账薄、档案管理工作。
(4)负责收费记账工作。
(5)内控专家组成员、风险评估小组成员。
2、资产管理员:资产管理员负责单位资产实物台账的建立、登记、保管、清查工作,组织各部门资产移交、移动、清查工作。
3、出纳员:
(1)负责支付申请工作,协助会计主管做好报表工作。
(2)负责现金、支票管理工作。
(3)负责票据管理、制单工作。
(4)其他现金收缴工作。
(三)单位内部控制的方法:
1、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第十二条确定。
2、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3、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科室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4、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5、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中心实际情况,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
四、授权和审批机制。
(一)采购(审批)流程:
1、拟定采购计划。根据预算提交采购申请说明,包括采购的用途、品名、型号、单价、估价、采购人(项目负责人)等。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签字确认。
2、风险评估。对大额投资项目,由采购部门负责人将采购计划交风险评估小组负责人进行风险评估。
3、单位审批。由采购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以书面形式报中心主任审批。
4、财政审批。由采购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以书面形式报财会室,由财会室报财政局审批。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二
集团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方案集团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方案
一、集团内部控制工作组织架构及层级职责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有四个层面,分别是决策、管理、执行、监督。决策层面包括:总经理办公会、内控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管理层面包括:内控及风险管理办公室、内控工作小组;执行层面包括集团本部各职能部门和成员企业各业务单位;监督层面是集团审计部(在业务上接受审计委员会的指导与监督)。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组织体系,使管理层及决策层能及时获得适当信息;全体员工能共同参与内部控制建设,共担内部控制责任;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内部控制职责。
(一)集团总经理办公会是集团公司最高决策机构,审批内控最终工作成果。
(二)审计委员会职责对内控工作进行业务上的指导与监督。
(三)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审议内控评估报告及全面风险管理报告;审议内控与风险管理的重大策略,重大风险及内控缺陷的解决方案;审议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以及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审议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有关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
(四)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办公室职责研究提出内控与风险管理的政策、制度、工作范围及工作计划;负责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的运行管理;组织记录、评估内控设计及操作的有效性;针对内控及风险管理缺陷提出合规性管理建议及改进方案并推进整改;提交内控评估报告及全面风险管理报告;指导、监督检查相关职能部门及各成员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就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工作向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及有关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
(五)内控工作小组职责组织内控具体操作方面的工作,包括记录或更新业务流程图、评估内控设计及操作的有效性;反馈内控缺陷、将工作成果提交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办公室审阅、定期上报内控工作执行情况及重大问题;内控工作文档管理;为内控合规性提出建议等。
(六)内审部门职责作为内部审计职能部门,审计部要对内控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出具公司内控自我评估报告。
(七)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职责为内控工作小组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和协助,组织安排本部门或单位涉及内控工作所需资源,协调本部门或单位内控工作开展的各项重要事宜。各职能部门及业务单位的职责主要是由内控及风险管理员协助完成。根据集团发[201X]199号文《关于设立兼职内控及风险管理员的通知》,内控及风险管理员职责包括:1.联系本单位内控与风险管理相关人员,提供工作所需各项资料;2.协助组织描述本单位的主要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及重要的控制措施,协助记录本单位业务流程(包括制作业务流程图、风险控制矩阵、内控问题记录表,进行穿行测试、差异分析,提出整改建议或方法等);3.协助本单位负责人确认流程记录文件,协助测试本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的操作有效性;4.协助本单位内控缺陷的整改,及时反馈缺陷整改情况以及内部控制的主要情况等;5.协助组织本单位风险事件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报送;6.协助完成本单位重大及重要风险的评估与确认工作;7.协助制定本单位重大风险管理偏好、风险承受度及解决方案;8.协助编写本单位风险事件案例。9.协助编制本单位内控及风险管理报告。10.组织安排与内控及风险管理相关的其他工作。由于内控管理员是内控工作小组与各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对接沟通的纽带,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所以内控管理员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与通力协作。
二、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
(一)集团本部
1.工作范围集团本部内部控制建设包括公司层面和流程层面(即本部职能梳理和流程优化)两个层面内容,工作范围贯穿内部控制五个要素即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依据内部控制指引,相关工作内容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内部信息传递、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信息系统,此外还将增加:税务管理、国有产权管理、账销案存资产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的内容。12.工作阶段及时间(1)前期准备(5-6月)《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启动会及培训、咨询机构招标选聘、合同谈判。
(2)项目计划和现状分析阶段(7月)通过访谈、会议研讨和审阅主要内控文档等方式,了解内控要素现状,研究提升方向,制定实施方案。
(3)内控设计有效性评估阶段(8-9月)根据计划阶段的方法论,开展流程梳理、识别主要风险和关键控制点,进行设计有效性评估,识别内控设计缺陷,制定整改措施和建立监督机制,同时形成内部控制核心文档。
(4)内控执行有效性评估阶段(10月)识别关键业务控制,进行执行有性效测试。根据控制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三
一、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总体目标
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2_〕1号)、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指导意见》(财会[202_]24号)等文件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设,以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为重点,以分析单位内部控制缺陷、补充修订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为手段,建立涵盖本单位的决策层执行层、业务层等各个层级的全员、全过程内控体系。从而有效保证我院运行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运行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我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内控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于202_年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工作,力争到202_年底,遵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在全院范围内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
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原则及要素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覆盖我院各项运行管理活动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评价标准、监督检查并促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实现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有机结合,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此次内控建设具体包括全面预算收支管理、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财务报告、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等在内的我院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梳理修订、健全单位现有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完善各项运行管理业务(工作)流程,建立适应本院运行管理实际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1、建立内控体系的必要性: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约束、规范我院管理行为的准则,是减少风险、风险防控的基本保证,可以保障运行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我院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
2、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我院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风险管理控制的基础 上,关注重点领城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我院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各方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
运菅效率。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运行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根据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持续改进
内部控制制度,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防止制度缺失和流程缺陷。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3、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涵盖如下五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我院及时识别、系统分析运行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我院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描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即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我院内部、我院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监督。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时,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4、以价值管理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全面梳理和优化各项业务(工作)流程,明确关键领域和控制点,制定修订完善制度流程,制作内部控制制度汇编,建立形成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控制描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5、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要求,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各业务流程嵌入信息系统,实现控制措施在线运行。
三、建立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为确保我院内控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保证内控机制有效运行,我院将建立内部控制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组织体系,使我院管理层能及时主持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修改、审批工作;全体员工能共同参与内部控制,共担内部控制责任;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内部控制职责
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有四个层面,分别是制定及修改、审批、执行、监督。制定及修改层面包括:院务委员会、内部控制领导小小组;审批层面:院务委员会;执行小组;执行层层面包括我院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各业务部门;监督层面是单位办公室。
(一)院务委员会
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审议内控评估报告;审议内控与风险管理的重大策略,重大风险及内控缺陷的解决方案;审议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审批内控最终工作成果;有关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
(二)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职责
我院将设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待领导过会讨论通过后实施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组长由我院院长担任,是我院内控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内部部控制领导小组对内控工作实施进行全面领导、决策、部署和指挥。
(三)内审部门职责
作为内部审计职能部门,监督人员要对内控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配合内控执行小组对本院内控建设工作进行评估。
(四)各职能部门及业务部门为内控工作小组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和协助,组织安排本部门或单位涉及内控工作所需资源,协调本部门或单位内控工作开展的各项重要事宜。
各职能部门及业务部门应由专人兼职负责本部门的内控管理工作,即内控管理员。内控管理员职责包括:
1.联系本单位内控建设执行办公室相关人员,提供工作所需各项资料;
2.协助组织描述本单位的主要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及重要的控制措施,协助内控问题记录,提出整改建议或方法等;
3.协助本单位内控缺陷的整改,及时反馈缺陷整改情况以及内部控制的主要情况等
4.编制本部门内控评价报告
5.组织安排与内控管理相关的其他工作。由于内控管理员是内控工作办公室与各职能部门或业务部门对接沟通的纽带,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所以内控管理员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与通力协作。
四、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步骤
内控建设工作涉及我院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各个层面各类业务、各项制度流程涉及面广,内容庞杂,计划于202_年11月至202_年底完成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工作。
实施步聚
内控体系建设工作计划202_年11月初启动,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1)前期准备(202_.11-202_.3月)
成立我院内控项目工作小组,召开启动会议,做好动员工作
(2)现状分析阶段(202_.4-5月)
通过访谈、会议研讨和审阅主要内控文档等方式,针对现有内部控制工作中关键内控点与实际工作情况经行分析,了解内控要素现状,编编制内控测评报告。
(3)制定内控实施方案阶段(202_.6-7月)
在对内控现状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实施方案并交领导小组审阅
(4)内控实施阶段(202_.7-12月)
各部门根据内控实施方案开展本部门的内控工作,并对实施阶段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回顾总结,重点围绕健全内控体系建设、管理提升、风险防控和运行管理成效等方面总结经验做法,形成科室内部控制自査报告及我院内控有效性评价报告。
内部控制工作方案三
一、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总体目标
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管理制度(试行)》(财会〔202_〕1号)、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指导意见》(财会[202_]24号)等文件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设,以防范风险和提高效率为重点,以分析单位内部控制缺陷、补充修订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为手段,建立涵盖本单位的决策层执行层、业务层等各个层级的全员、全过程内控体系。从而有效保证我院运行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运行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我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内控建设工作的整体部署,于202_年年底前完成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实施工作,力争到202_年底,遵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在全院范围内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
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原则及要素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覆盖我院各项运行管理活动的内部控制体系;制定评价标准、监督检查并促进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实现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有机结合,提高基础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此次内控建设具体包括全面预算收支管理、采购业务、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财务报告、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等在内的我院运营管理的各个方面。
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梳理修订、健全单位现有各项规章制度,细化、完善各项运行管理业务(工作)流程,建立适应本院运行管理实际需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1、建立内控体系的必要性: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约束、规范我院管理行为的准则,是减少风险、风险防控的基本保证,可以保障运行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我院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
2、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遵循下列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我院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风险管理控制的基础 上,关注重点领城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我院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各方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
运菅效率。
(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运行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根据业务发展和管理需要持续改进
内部控制制度,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防止制度缺失和流程缺陷。
(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3、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涵盖如下五要素: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我院及时识别、系统分析运行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我院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描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即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我院内部、我院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5)监督。内部监督是对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时,应当及时加以改进。
4、以价值管理为主线,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全面梳理和优化各项业务(工作)流程,明确关键领域和控制点,制定修订完善制度流程,制作内部控制制度汇编,建立形成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控制描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5、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要求,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各业务流程嵌入信息系统,实现控制措施在线运行。
三、建立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为确保我院内控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保证内控机制有效运行,我院将建立内部控制组织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组织体系,使我院管理层能及时主持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修改、审批工作;全体员工能共同参与内部控制,共担内部控制责任;各层级、各部门、各岗位明确内部控制职责
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有四个层面,分别是制定及修改、审批、执行、监督。制定及修改层面包括:院务委员会、内部控制领导小小组;审批层面:院务委员会;执行小组;执行层层面包括我院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各业务部门;监督层面是单位办公室。
(一)院务委员会
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审议内控评估报告;审议内控与风险管理的重大策略,重大风险及内控缺陷的解决方案;审议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设置及其职责方案;审批内控最终工作成果;有关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其他事项。
(二)内部控制领导小组职责
我院将设立内部控制领导小组,待领导过会讨论通过后实施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组长由我院院长担任,是我院内控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内部部控制领导小组对内控工作实施进行全面领导、决策、部署和指挥。
(三)内审部门职责
作为内部审计职能部门,监督人员要对内控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配合内控执行小组对本院内控建设工作进行评估。
(四)各职能部门及业务部门为内控工作小组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和协助,组织安排本部门或单位涉及内控工作所需资源,协调本部门或单位内控工作开展的各项重要事宜。
各职能部门及业务部门应由专人兼职负责本部门的内控管理工作,即内控管理员。内控管理员职责包括:
1.联系本单位内控建设执行办公室相关人员,提供工作所需各项资料;
2.协助组织描述本单位的主要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及重要的控制措施,协助内控问题记录,提出整改建议或方法等;
3.协助本单位内控缺陷的整改,及时反馈缺陷整改情况以及内部控制的主要情况等
4.编制本部门内控评价报告
5.组织安排与内控管理相关的其他工作。由于内控管理员是内控工作办公室与各职能部门或业务部门对接沟通的纽带,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所以内控管理员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与通力协作。
四、内控体系建设工作步骤
内控建设工作涉及我院运营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各个层面各类业务、各项制度流程涉及面广,内容庞杂,计划于202_年11月至202_年底完成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工作。
实施步聚
内控体系建设工作计划202_年11月初启动,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1)前期准备(202_.11-202_.3月)
成立我院内控项目工作小组,召开启动会议,做好动员工作
(2)现状分析阶段(202_.4-5月)
通过访谈、会议研讨和审阅主要内控文档等方式,针对现有内部控制工作中关键内控点与实际工作情况经行分析,了解内控要素现状,编编制内控测评报告。
(3)制定内控实施方案阶段(202_.6-7月)
在对内控现状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实施方案并交领导小组审阅
(4)内控实施阶段(202_.7-12月)
各部门根据内控实施方案开展本部门的内控工作,并对实施阶段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进行回顾总结,重点围绕健全内控体系建设、管理提升、风险防控和运行管理成效等方面总结经验做法,形成科室内部控制自査报告及我院内控有效性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