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回忆鲁迅先生》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回忆鲁迅先生》练习题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本描写鲁迅先生生平的书。作者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本书主要对鲁迅先生的生活进行了记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回忆鲁迅先生》练习题,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一、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iào xiào
学校()校()对 校()勘 校()园
è ě wù
可恶()恶()心 恶()毒 厌恶()凶恶()
二、近、反义词集结地。
1.写近义词。
清楚一一()轻捷——()草率——()
踌躇一一()害怕——()明朗——()
2.写反义词。
清楚——()轻捷——()草率——()
三、读句子。想想句子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品质。
1.鲁迅先生不大注意人的衣着,他说:“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的。
这句话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都笑了,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开心阅读。
珍惜时间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在从事写作的三十年问,写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有人说鲁迅是位天才,可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珍惜时间,努力工作和学习得来的。
鲁迅充分利用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工作。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不知疲惫,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病重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病稍微好一些,他就动手做起来。他在逝世前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不足八十斤,可是他仍然紧张地翻译文章。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撰写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他离开我们的那天,从来没有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总是冒着大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就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珍惜时间,为的是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为的是更好地用文艺这个锋利武器,揭露旧社会的黑暗,鼓舞人民同敌人作斗争。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1.写出下面各词的反义词。
节省——()延长——()
2.对“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节省时间,就能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B.要延长一个人的生命就要延长时间。
C.充分利用时间,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就等于把一个人的生命延长丁。
3.写出句子的意思:“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
4.请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六、“叫”声大比拼。
吼、啼、嚎、吠、唳、鸣、噪、嘶、啸、吟这10个字该填人哪个括号中呢?
鹿()犬()虎()狮()鹤()
猿()龙()狼()鸦()马()
第二篇: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篱笆中学
宋波
教学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平易近人的个性品质,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体味鲁迅先生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
一看题目就知道,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神聚”,散文的内容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也就是说,文中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本文也是一篇真实地反映作者思想感情的作品。提到鲁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同学们是度娘,请注意,现在老师要上网搜索信息了。我在百度上输入的关键词是“鲁迅”,那么网页上会跳出哪些相关信息呢?(开火车或自由发言。)
1、介绍鲁迅的个人情况、作品。已经学过《风筝》、《故乡》、《社戏》、《孔乙己》等。
2、根据我们之前对鲁迅先生的了解,你觉得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他。
(冷峻、严肃、庄重、伟大、倔强、不苟言笑、难以亲近、深邃、匕首、投枪)
3、鲁迅先生真的是这样一个人吗?让我们来看看萧红笔下的鲁迅吧!
二、课文分析:
1、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学生概括)笑声明朗、走路轻捷、品评衣着(或“鉴赏服饰”)、真诚待友(四处:)、认真读信。
2、这些片段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请大家先讨论,然后再选出小组代表准备发言。小组交流。
要求:首先确定发言顺序,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发言;其次,发言内容首先应该代表小组意见,个人意见可以作为补充;最后,发言时请注意声音响亮,表达清晰,坐标明确,建议寻找文本中的证据时,提前在文中圈划出来。
3、班级交流:
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1)笑声——明朗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豁达爽朗、自由率真、平易近人(2)步伐——轻捷
“刚” “一” “同时”(动作描写)果敢、坚毅、勇往直前、精干敏捷(3)品评衣着——不太注意人的穿着,朴素但并不缺乏审美观,博学广识却不妄议他人,足见其细致、随和、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4)真诚待友——体贴而真挚 之一:夜谈“嘱咐”“一定” “一定嘱咐”(无微不至)之二:吃韭菜合子、“笑”“冲”(明朗、可亲、可爱)之三:两次来访(幽默)之四:冯雪峰来访(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却与共产党人之间保持着的亲密友情,可见只要是对人民有利的,即使危险,他也绝不回避,足见其爱国爱民之心)(5)认真读信——宽容、赤子之心、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负责任、爱护青年 “深恶痛绝”“但”“每封”“不同角落”“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三、深入研讨:感悟平凡鲁迅身上的不平凡:
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那么,课文最后的内容似乎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鲁迅先生那不凡的一面,我们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他虽然深恶痛绝青年人写得草率的来信,却依然认真展读每封不同角落里投来的信,绝不因为别人的马虎而卸下自己肩上的责任,并且,这份责任还是他自己放到肩上的,没有人强迫他,也没有人要求他必须那么做。那他为什么非做不可?
或许,你想起了那个阿累笔下慷慨赠书的鲁迅;或许,你想起了那个在唐弢笔下曾经为青年人补鞋去的鲁迅;或许,你想起了那个竭尽一切力量关怀和帮助青年人的鲁迅。他说“我懂得青年也会变猴子,变虫豸,这是后来的事情。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靴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只要我努力,他们变猴子和虫豸的机会总可以少一些,而且是应该少一些”,他从不因为自己力量微薄而放弃努力,以单薄瘦弱的双肩竭力承担着拯救民族灵魂的重任,这便是平凡之中的伟大吧。
四、写法探究: 过去,我们常说鲁迅先生是“伟大”的,而现在我们还要说鲁迅先生是“可敬、可亲、可爱”的。是萧红带我们走进了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于细微处还原鲁迅的本真,使得鲁迅先生走下高高的圣坛,变得平易近人,仿佛触手可及。
因此,有人称赞本文是“众多回忆鲁迅先生文章中最独特隽永、最生动传神、最富有人情味的传世佳作”。那么,本文究竟用了什么魔法使人们给予它这样高的评价呢?
1、真情最动人。散文创作的第一个重要条件就是真实的情感。本文既无溢美隐恶之嫌,也无矫情雕琢之态,更无攀附伟人以自抬身价之意。萧红身世坎坷,鲁迅先生像对无数青年人一样关怀和帮助她,使她终于走上文学之路。对于萧红来说,鲁迅先生是文学路上引领智慧的师者,也是生活中宽厚的长者。没有鲁迅,文坛上或许不会有“萧红”这个名字。所以萧红对鲁迅先生的感激、敬佩、怀念之情也比普通人更浓、更深。而萧红对鲁迅先生的为人性格、日常生活十分了解,她时时处处都感受到先生伟大人格的魅力和无私诚挚宽厚慈爱的长者风范,因此,她笔下的鲁迅,没有偶像气,也没有神秘化,而是充满人情味的活人、真人,显得既可敬又可亲,甚至还有些可爱。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以前对鲁迅先生性格为人的某些误解,让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特别亲切动人的鲁迅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这篇文章成为萧红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2、细节最传神。散文的细节不同于小说的细节,它不能虚构夸张,不能加工改造。如果不善于捕捉和描绘生动的细节,文章就会流于平铺直叙呆板乏味。在本文中,作者写的大都是鲁迅先生一言一行的平凡小事,但却做到了“管中窥豹”,于细微处见精神。如写鲁迅走路时独特的姿态,“刚、一、就”,这种朴素的描写既逼真又传神,把鲁迅精干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品质都充分表现了出来。
散文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文体,讲究“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写的往往是平凡细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小结:我们怎样才能像萧红那样写出如此真挚动人的文章呢?学生总结。养成观察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中不是缺少有灵性的细节,而是缺少发现细节的眼睛。
(机动内容:谈谈你观察到的他人的细节。)
五、作业
1、作文:写一篇800字的文章。要求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用以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课外阅读。
第三篇: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鲁迅先生乐观、和善、负责、勇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鲁迅先生乐观、和善、负责、勇敢的精神。
教学难点
学习鲁迅先生乐观、和善、负责、勇敢的精神。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语
同学们还记得那个五行缺土,颈戴银项圈的少年吗?他是谁?(闰土)对,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这一课文,了解了闰土的世界,那同学们回忆得起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吗?(鲁迅)鲁迅笔下有许多特别的人物形象,而今天,他也成为了别人毛下的人物,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回忆鲁迅先生》一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走近鲁迅
1、快速标出段落,选择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中,读通句子。
2、圈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自己试着多读几遍,扫清字词障碍。
3、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几件关于鲁迅先生的事情。(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到鲁迅先生家做客,二是鲁迅先生怎样对待青年人的来信,三是鲁迅先生踢“鬼”的事。)
4、再读课文,在鲁迅先生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地方,勾画,在旁边批写。
三、了解课文第1—3段
1、请同学们再一次细读第一、二、三段,试着归纳各段的段意。
2、找出鲁迅先生的“笑”“走路”各有什么特点,对“穿着”有什么看法?
(“笑”——明朗真诚,“走路”——轻捷快速,“穿着”——不大注意)
3、初步了解鲁迅的精神品质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四、作业布置
1、记生字、新词。
2、温习课文。
五、板书设计
“笑”——明朗真诚
回忆鲁迅先生 走路——轻捷快速 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穿着——不大注意
第2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语
二、回忆鲁迅先生“笑”“走路”“穿着”等特点,初步了解鲁迅
三、细细分析课文
(一)、再一次细读课文,根据前面介绍鲁迅的几件事,划分出段落。
1、第4—15段:到鲁迅先生家做客。
2、第16—18段:鲁迅先生怎样对待青年人的来信。
3、第19—35段:鲁迅先生踢“鬼”的事。
(二)找出文中对鲁迅先生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句子,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鲁迅先生爽朗、幽默、乐观、亲切的性格。
(三)重点句子理解
1、我说:“天晴啦,太阳出来啦。”
一语双关,既有现实的写照,又有他们对新生活的向往。
2、“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的。”
“他还是展读这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a、体会到鲁迅先生批评青年人的缺点;但仍然不遗余力地关心
下一代。
b、想象鲁迅先生读青年人来信的情境,写下自己的感受。
c、你想对写信青年们说点什么呢?
3、“我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作人的机会。”
a、“鬼”是指那些品格低下,思想观念落后的文化人。
b、“踢”指教育、提醒、批评等。
c、说明鲁迅先生相信科学。
(四)总结课文中成功的写作方法,对人物的动作和神态描写很传神,细小的生活场景和细节描写,实事求是地刻
画人物等方法,在我们的习作中可以借鉴。
四、回顾全文,评价鲁迅
1、从课文的学习中,你是否想起生活中与之类似的事情呢/
2、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平凡的小事)
3、说说现在了解到的鲁迅。(平凡而伟大)
4、说说对鲁迅的认识:乐观、和善、负责、勇敢的精神。
五、板书设计
到鲁迅先生家做客
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怎样对待青年人的来信
乐观、和善、负责、勇敢
第四篇: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沉浸品读文字,读出字里行间中鲁迅平凡的一面。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3、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4、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5、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四、教学方法:
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
五、教学建议:
鲁迅这个名字对高一的学生来说似乎是遥远而模糊,概念而零散的,入学至今学过的些许篇章或许只能拼凑成“伟大”一词。因而建议如下:
1、在课前可推荐阅读《〈呐喊〉自序》,鲁迅散文集《野草》以及搜集一些关于鲁迅人生历程的资料。
2、力图通过文本的研读,对字词的感悟,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总结:的确,一旦提及鲁迅之文我们总会找到“匕首投枪”这个词,而谈及鲁迅其人,“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便会立即涌上心头。然每一个人都是无法用简单的句子来概括的,更何况丰富之如鲁迅,伟人之成就并非一蹴而就,伟人正因平凡而更显非凡,一起走近萧红笔下真实的鲁迅。
(二)走近人物
1、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卜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在一所临时医院里去世。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
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2、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16本
还有书信、日记和学术著作等
(三)文题背景 1.文题阐释
从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怀念,文中共回忆了鲁迅先生的七件琐事。2.创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
之间的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四)沉浸课文:
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若加注则更佳)
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板书)明确:笑声
步伐 品评衣着 真诚待友(四处)与青年们交往
2、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品词识人,适时板书)明确:笑声
明朗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
步伐
轻捷
“刚” “一” “同时”
(行为描写)
品评衣着
细致
随和
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真诚待友
体贴而真挚
之一:夜谈:“嘱咐”
“一定”
“一定嘱咐”
之二:吃韭菜合子:
“笑”——冲
第43小节 “一提议”
“必然”
“还是” “举着筷子问:‘我再吃几个吗?’以及第44小节,流露出鲁迅对对小辈的体恤,还有妻子敬重与依赖。
之三:两次来访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不乏幽默
“笑”——一种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之四:冯雪峰来访
与青年人交往:宽容
赤子之心
“深恶痛绝” “但” “每封”
“不同角落”
“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睛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五)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逆流而上,感悟真人鲁迅)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然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似乎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有些感动,我们仿佛又看到了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请学生们再细细品读挖掘文字背后的鲁迅,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蕴含着不凡之处。(同学再次研读课文,回答,教师引导深入,适时补充背景)
明确:“心里的欢喜” “ 仿佛不顾一切” “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的“眼光”
“幻想” “安顿” “沉思” “谈得热闹”
“校对瞿秋白的《海上述林》”„„
(要点)明朗背后的澄澈,轻捷背后的坚定,细致背后的宽厚,体贴背后的原则,以及不是流露的天真、处逆境而不弃追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即真人鲁迅,而“真”恰恰不易做到,尤其在那样的年代难能可贵,实可谓一字千钧,凡人鲁迅因坚持真实而铸就伟大。
(六)深入探讨,回味悟旨,学习写法
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2、同学可发表质疑
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也一如他在诗歌中所说的那样: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七)作业:
阅读《回忆鲁迅先生》全文以及唐弢《锁忆》比较两者之不同(描写侧面或写作手法),并落实成文。
笑声明朗 回
步履轻捷
忆
鉴赏服饰(不大注意别人的衣裳)鲁
热心待客 迅
拼命工作 先
病中静卧 生
阖然长逝
第五篇:《回忆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
山西永济逸夫中学 薛倩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奉献精神,理解作者由衷的爱戴怀念之情。2.知识与能力:
学习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等写作特色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表达的妙处。
3.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素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教学重点】
1、学习本文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等写作技巧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2、通过阅读思考与探究,培养学生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素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相结合。
一、课前导播,激发兴趣 一句话概括视频的内容。
这段视频,是对鲁迅的生平、成就、地位的简介!是呀,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世人更多的知道的是他伟大的一面。那今天,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和我们一起跟随萧红女士再次回忆鲁迅先生,走进鲁迅的生活,走进生活中的鲁迅,了解他作为凡人的一面!板书: 课题 伟人 凡人
二、学习目标(带着目标出发)
三、自主学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活动一: 回顾琐事,感受品质。
学生谈感受,师生补充,以下面的形式来谈。
我从文中————的小事(描叙)中,感受到他————的品质(的人),其中最动人(震撼)的地方是————。(可结合文本,也可用自己的话补充完整。)
师:本文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从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等方面全方位展现鲁迅先生作为普通人的(凡人)一面,选材上,选择了不为人知的生活琐事,这种写法是以琐事写真人,以小见大,组织材料,叙述上有详有略,(哪些事情详写?哪些略写?找出朗读)详细叙述重点突出克己待人的为人处事的态度,忘我工作的牺牲奉献精神,慈父爱子的深情。为我们再现了一个鲜活生动、可亲可敬的鲁迅的真人形象。
板书:以事写人 以小见大 有详有略 活动二:理清关系,体会奥妙 为什么萧红在写鲁迅先生回忆录时还穿插描写了其他人物的情况?这是什么写法?找出相关描写体会其作用
点拨:首先要理清课文除鲁迅之外还写了谁及人物关系,分别是许广平、海婴、保姆、须藤老医生。其次,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最后找相关描写体会作用。(朗读)
写保姆,主要是写保姆对海婴的吩咐。从侧面突出了鲁迅的人格魅力。海婴年幼,孩子蹦蹦跳跳是特性,但保姆总是要吩咐他“轻一点走”,因为怕吵醒了彻夜工作、刚刚才睡下的鲁迅先生。一个“总是”表现了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同时也是鲁迅长期不顾身体健康忘我工作的侧面表现。例如: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
写许广平,是因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是更典型的侧面烘托。例如:品尝鱼丸一节,她的语言描写,侧面烘托先生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处事态度,含蓄隽永。(侧面描写 烘云托月 板书:正侧结合 真人)
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描写鲁迅先生与其他人物的交往,烘托出一个真实、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合作研讨(拓展学: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活动三:跳读全文,赏析品味
提示:可以从印象深刻的细节描写上,也可从字词句段的具体表达效果上谈谈。
1)、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点拨:白描手法,感受到鲁迅先生工作的投入,废寝忘食。2)、“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请说说这些加线词语好在哪里? 细节描写生动写出鲁迅严谨的工作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3)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萧红从先生的饮食起居写到待人接物等许多日常小事,为什么单单从笑写起?
点拨: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真诚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表现鲁迅先生乐观开朗的性格。让人觉得他亲切、可亲,拉近了伟人与读者的距离。
板书: 运用白描 细节生动
4)、最后一部分略写鲁迅“休息了”,能不能把最后一段改成“他去世了”,请揣摩这样写对文章的深沉意味和情感的作用。(点名朗读,其他思考)(联系萧红身世处境)
点拨:这几句和前文“通宵工作”的内容照应,时间也一样,引人深思。联系背景(在作者萧红的眼中,鲁迅先生胜过恩师慈父。现代女作家萧红,原名张廼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当年为了逃避封建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后来结识了作家萧军,辗转来到上海,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度过难关,并在鲁迅先生的指导和鼓励下奠定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她的代表作品《生死场》就是鲁迅先生作序,并称她为“最有前途的年轻作家”。)萧红的这段文字写于她24岁那年,有人说,这篇文章是萧红怀着女儿情怀所写的,我觉得一点不错。无论是工作中的恩师还是生活中慈父,哪个角度萧红也不愿先生的离开呀,所以在她的眼中,她觉得先生并没有去世,就像平常一样,工作完了,休息了,这几句话,字字含情,句句千钧,显得非常沉痛庄重,朴素的叙述中饱含悲痛的感情,全文就在这言已尽意无穷的绵绵哀思中结束了,留下的是萧红,更是我们对先生永远的崇敬和怀念!板书:语言朴实 情感深挚
总之,本文语言质朴浅白、清新隽永,作者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捕捉细节,以小见大,正侧结合,材料组织详略得当。全文几乎没有一个地方有直接的赞美,却处处透露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同样的,没有一个“悲”字,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沉重的悲痛。
五、活动四:展示讲解,亮我风采(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六、活动五: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从可从对待亲朋的态度、做人处世、情感角度、也可以从写法上来谈 师总结:收获多多呀!看来写好散文的前提就是要有真情实感。在历代写人的散文中,佳作不多,精品更少。萧红此文却能成为传世佳作,就是因为作者用真情实感,如话家常般讲述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不仅为我们提供了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也成为众多回忆录中的珍品。感谢作家萧红,让我们结识了“走下圣坛”的鲁迅先生,也学习了作者在散文创作方面不凡的功力。有的同学一提到写作文就头疼,不知从何下笔;有的同学担心文笔不好,写不出好文章来。其实只要善于从平凡的小事中挖掘素材,有真情实感,不用华丽的辞藻,也一样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来。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也对你的写作有所启迪。接下来进行小练笔。
七、活动六:小试牛刀,能力迁移
写一个身边最亲近的人,采用今天所学的写作手法,表现他的性格特点或品质。
写作提示:从生活中挖掘平常小事,运用朴素的语言,捕捉细节、也可正侧结合,写真事,抒真情。字数要求:150字左右
七、活动七:知识拓展,丰富积累
1、鲁迅名言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3)、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4)、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6)、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7)、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鲁迅故事我来讲
八、活动八:课外练习,作业布置
1、请用几个较精练的句子概括一下鲁迅先生在你心目中的形象。
例: 青年的良师益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者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答案:直白辛辣敢于斗争 清廉贤达不辞劳苦 勇敢坚毅永做先锋 沉着冷静勇以斗争 慈祥冷峻缘于爱憎
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以小见大 更真实 详略得当 更真挚 崇敬
生动细节 更直观
语言质朴 更有趣味 怀念
琐事写人
更有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