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论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小学美术教育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领域里,美术教育是不可一门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了。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教育教学方法创造力
在新时代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领域里,美术教育是不可一门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了。在美术教育方面,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小学生的美术才能与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教育在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并影响和决定了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由此可见,良好的有系统的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可以促使儿童美术才能的发展。所以为了培养孩子的美术才能,教师应该有丰富的美术教育经验和方法,美术知识及传授这些知识的能力。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以前的教学方式,是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能、开发智力效果。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老一套不变样,灌输式教学,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所以,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在当今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要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粉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玻璃杯内,再拿三个空杯子,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带有颜色的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玻璃杯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杯子里一摇立刻变成间色,学生兴趣一下高了。这种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孩子们看的很投入,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
3.教学方法是美术教学的前提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是它特有的优势,怎样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这样让学生在乐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同时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只传授知识,而要把开发智力放在重要位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每一方面都不可偏废,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这几方面的任务呢?这确实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在美术教学中,我认为教师本身除了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最重要的是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教者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教者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4.创造力的培养
4.1由于儿童自身潜意识的童趣、稚拙的造型特点,学生往往会把果子画成人面,并赋予表情,把画一个人侧面的眼睛可以画成正面人的眼睛,人物手脚可以随意安排,全身比例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他们眼中,观察到的不只是自然形态的模拟,也不受固定方式的束缚,随意性的人物夸张变形,表现童趣稚拙,他们习惯用线条去绘画自己的生活。因此,在我们教学时应极积引导儿童这种自然古朴、单纯的审美意蕴和思维现象,顺其自然,培养其创造能力。
4.2儿童在美术表现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画自己最亲近的人、最喜欢的玩具、最喜爱的食品,总之喜欢画自己的所思所好。虽然有时画得不像、不美,但却具有他们独特的个性,成人不要限制他们画什么或画成什么样子,更不要轻易作出否定评价。要积极的对儿童的作品做出及时的肯定。如果对儿童作出种种限制,就容易抑制其美术兴趣,说不定一个美术天才在无形中就被成人的要求和限制所扼杀。美术教育者应最大限度的保护儿童的天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特别爱好,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4.3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创作。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美术作品中呈现儿童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充分发挥其想像,对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十分重要。教师要提高儿童的创造性,启发式教学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挖掘和发展,从而拓宽他们的思路,使其创造力得以诱发和培养。由于儿童的控制力弱,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喜欢用好奇的眼光看世界,想象世界,有着天生的探索欲,我们应启发他们,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高尔基说过:“一个艺术家在其艺术加工的各种手段中,想象力是重要的环节,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技术中最本质的技术。”培养儿童想象力,发挥学生的表现才能,使儿童多思,多想,多问,自觉养成比较和概括的思维习惯,同时让学生夸张想象,极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素材,从生活中学习,要把瞬息变化,美丽多姿的生活反映到艺术作品中去。观察是重要的前提,通过观察,学生能够直接认识和理解,再描绘想象,建立起明晰的知觉形象。对物体的质感,形状构造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造型能力,因此我们应尽量提供机会,让儿童观察周围的一切,了解所要表现的物体的形状,质感,颜色等,训练他们的眼睛,调动他们的观察兴趣,让自然界来陶冶其情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安排,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察和写生,积累表象材料,从而拓宽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第二篇: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两篇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范文两篇
篇一
【摘 要】中小学校美术教育目前在基础教育中仍然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导致了中小学校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受到严重抑制。从而,在理论上、观念上、教学方法上等几方面进行切实有效地改革,显然是发挥美术教育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中小学校美术教育 现状 分析 改革方法
20世纪晚期,讯息科技的突破发展,集成了数千万人类历史的精华。美术教育在中国美术教育历程中也受到冲击,但普通学校美术教育的诞生却是本世纪初的事。尽管它在中国存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真正出现突破性的发展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事。近些年来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党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13日作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学美术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不仅改变了它原来作为“调节课”的地位,而且成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学科,从根本上说人们对美术教育自身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近几十年的教育改革实践,成绩是显著的,不仅加强了基础美术教育,培养了各级各类美术人才,并且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美术教育向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使我国艺术教育走上了稳步发展的新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学校美术课开课率大幅地提高,艺术教学体系逐步建立。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艺术教学科学研究有所发展。过去十年的学校艺术教育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带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经验,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学校教育中提供给美术教育的体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我国美术教育还存在着诸多方而问题,艺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的最薄弱环节之一。
从我国学校教育的实质来看,艺术教育的开展还是极其薄弱的。如何才能使美术教育顺应时代要求,如何为培养新时代人才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大问题,也是美术教师面临的严肃课题。
当前,我国美术教育事业在理论上、观念上的缺陷,影响和剥弱了美术教育作用的发挥,“理论认识始终是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大问题。”多年来,出于急近功利,满足于数字的提高和表面的繁荣,不仅在导向上出现了混乱,在教学行政、教师方面也无所适从。社会的浮躁和对美术教育的偏见,助长了人们的“实利主义”观念。
由于对美术教育缺乏正确和深层的认识,美术课被降至可有可无的副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具体形象的运用和实际的技能操作少而不系统,在以考试为指挥棒的教育制度下,这种现象越演越烈,致使一些教育者断定“获得稳固和有用知识的唯一途径是理智途径,理智在其中得到训练和运用的唯一领域是文学和数学语言的领域。”学校教育中抽象的认识性的语言学习被放到优先地位,而感觉的身体的体验受到忽视,由于连续地在词语世界里生活,视觉意识的发展受到限制。
我国的美术教育是沿着“艺”和“技”两条脉络发展的,对应着美术教育效能的两个侧重面,但在美术教育效能的发挥上,仍以技术性为主,技术作为美术教育目的,在教学中被追求。如艺术的传统功能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让他们正确描绘对象,画出照相般画来。这些都导致了没有把美术技能与人的感受和主观意识加以联系,主体很少去发展和感受“对象中”那种有生命的形式,忽略了对感受力和特征的注意。在我国教学大纲中,也忽略了用跟以外的其它感觉体验,体验感受仅限在美的领域,没有强调他们的作品表达感性,他们的愿望、想象、恐惧,对同一个审美问题没有强调用不同的美术表达。
在学校美术教育者方面,中小学美术教师的各种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先进教师和骨干教师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发展。但目前的状况还不能尽如人意。首先,中小学美术教师业务水平整体上不高,个别优秀与整体不成比例。其次,教师本身对美术教育的价值的和功能认识模糊。
以上种种原因,致使我国中小学校美术教育虽然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历程,但始终没有突破性进展,不少青少年走向社会生活以后,“再通过自己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取得的新的领悟,来冲刷教育给他留下的某些无用乃至有害的印记,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寻找新的支撑点。”“美术教育的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因为对待美术教育方方面面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取决于教育观念。”转变学校美术教育观念的目的,是保障中国学校美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困惑、释然,改革保障和持续发展都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更新、确立、以及诸多智者实实在在的研究与实践。陈腐落后的教育观念制约着行动,导致了保守和安于现状。因此,应减少和消除学校美术教育观念变革、更新的阻力和障碍,营造美术文化生态,寻找建立促进美术文化于学生内化积淀与外化显现的教育机制与方法,给予美术教育学术研究的自由与保障,以及中小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可能性条件和美术教育者真正的教育教学自主权和学习的自主权。从目前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实际来看应对创造性与情意学习予以重视,应克服美术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如失去学科教学的特征、价值取向的误区,以讹传讹以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误区。
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美育不能继续满足于灌输“一技之长”,要更新观念而“由理入道”,重视以艺术理论培养审美能力这一重要环节。21世纪的美术目标不仅是整体性或全民性,而重要的是培养具有综合创作能力的通才或复合型人才。因此,加强学校美术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勇于实践,善于积累经验,就一定能克服中小学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让中小学校美术向着健康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道一.中国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模式及推广对策研究[Z].北京:教科规办,1997. [2]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3]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光明日报出版社.
[4]黄梅.德国美术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2_.
[5]钟以俊,焦凤君.教学美学导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6]程明太.美术教育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2_.
篇二
摘 要:美术教学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美术不仅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还能够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新课改的实行,教育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更是加强了对学生鉴赏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因此,高中美术教学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
关键词:高中;美术教学;民间艺术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交融,人们往往越来越偏向于去研究和探索国外的美术作品,高中美术课本和课程鉴赏中也多引用国外的名家之作,往往忽视了将高中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进行融合。俗话说得好,美术在生活之上又源自于生活。这也就更说明了民间美术对高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目前高中美术教学的现状,对探索如何将高中美术教学融入民间艺术提出以下几点方法探讨。
一、纠正传统观念,正确认识民间美术
很多人会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艺术是俗气的、土气的,甚至有些人认为民间艺术就是农村的美术,不上档次的,而忽略了民间艺术的淳朴、自然,给人的生动和真实感。民间美术,并不是底层艺术,更不是乡下人的艺术,而是一种独特的美术形式,高中美术老师可以结合课本中的图片引出一些民间美术作品。让学生举一反三,更好地走近民间美术。比如,在学习高中美术课本'苏州园林'这课时,老师可以举一些其他的例子。如'丹寨的苗族蜡染'、剪纸美术、泥人、面人、雕塑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民间美术作品,且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还可以将这些民间美术作品选择一些较为代表性的带到课堂上给学生参观。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这些都可以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的理解和认知。老师还可以给学生举例一些现代生活中的民间美术元素,比如说,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就是借鉴了民间美术的'喜相逢'的图形,还有一些服装设计中碎花图形,几何拼接图形,来自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这些美术图案都是来自于平时真真切切的生活中,无论当今社会的流行趋势再怎样变幻莫测,我们都可以在其中多多少少找到民间美术的影子。老师也要试着让学生去寻找自己身边生活中民间美术存在于哪些地方,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知。
二、走出课堂,体验民间美术 高中美术课堂不同于其他课程的学习,高中美术需要用心去感知。高中美术老师不能将学生对民间美术的感知仅仅局限在课堂内,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多多走出课堂,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民间美术。在鉴赏课本上的这幅美术作品后,老师可以尝试着让学生模仿课本中作者的绘画方法与技巧,尝试着画一幅生活中的民间生活美术作品。老师还可以试着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到课堂之外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民间气息,以便学生创作出更好的民间美术作品。
三、用传统文化推动民间美术作品的学习
民间美术作品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就是说,高中美术老师在给学生进行美术课程的同时,要试着向学生普及和讲解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了解一幅民间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对民间美术的学习。比如,在学习瓷器的欣赏时,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瓷器的发展以及我国古代、近代国家发展和瓷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些,都能够让学生由美术课本上的内容联系到民间美术,又由民间美术回归课本学习。
总而言之,高中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要善于找到课本内容与民间美术的共同点,让学生将课本学习和民间美术进行对比,老师还要试着给学生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去发现民间美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将高中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朱孟涛。浅谈民间美术与高中美术教育[J].东方教育,202_(8)。)
第三篇:小学的美术教育论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得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得文章,简称之为论文。下面是小学美术教育论文,请参考!
小学美术教育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得育人功能探析
摘要:美术就是人类对于美得理解与感悟,有着独特得育人功能和丰富得育人资源。小学美术在小学育人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得作用,有利于推动学生得全面、健康发展。小学美术在教育中独特得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审美感知能力得培养、良好品德行为得养成、创造美得能力得提升以及健康审美心理得塑造等,对于小学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得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育;育人功能
教育得目得是培养优秀得人才,使学生具有正确得三观以及创新意识与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教育生涯得基础阶段,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关键时期。将美术作为小学阶段教学育人得一种途径,在具体得教学过程中渗透育人功能,并与审美功能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生得综合素质,可以培养学生高尚得道德情操,对于小学生得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一、美术教育育人得功能价值
教育得目得就是育人,而美育得重要内容就包括提升审美意识,提高发现美、创造美得能力。美育本身就有陶冶情操得功能,能够提高学生得艺术素养。将美术应用于小学教育中,有利于学生智力得开发,增强学生对于事物美感得体验,帮助学生培养发现美、欣赏美以及创造美得能力,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另外,美术教育得独特性在于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艺术,认识国内外优秀文化艺术成果,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得培养与提升,在陶冶学生个人情操得同时发展个性。尤其是202_年《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得若干意见》中就指出艺术教育(包括美术教育)对于渗透德育得重要作用,特别指出:“落实立德树人得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得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得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得作用和功能。”特别点明了美术立德育人得独特功能。简单地说,美术得育人功能价值主要表现在能够培养发现美、追求美得情感与情趣,并不断提升学生得审美意识与能力,对于学生得思想、情感、个人修养、综合素质、艺术创造力、逻辑思维方式、审美能力等多方面有重要影响。
二、小学教育中美术育人得内容
了解了美术得育人功能,利用美术学科独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将其有效渗透到各个环节中,构建小学美术教育得育人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小学阶段得育人质量。
1.审美感知能力得培养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美得认知和创造美得具体实践活动都与美感密切相关,也与在实践过程中得思想和情感相联系。小学阶段,美术教育之初要注重培养学生得美感,有了对美追求得思想意识与情感,才能够更好地在美术世界里徜徉。首先,要从学生得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对美得感知。学生得日常生活是其成长得主要场所,美术学科育人,只有先培养学生对生活得情感,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美术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美术得魅力;还可以通过生活中得各种色彩、形状等元素得感知与体验,培养学生对于于美得认知与情感。其次,要培养学生对社会得情感,引发学生对家乡得热爱,发现家乡得美、社会得美。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得情感,通过欣赏抗战漫画、参观纪念馆、鉴赏各类展现民族气节得艺术浮雕等,培养学生得爱国热情,促使学生个人得审美意识与能力进一步提升。
2.良好品德行为得养成美术得育人功能中重要得一点就是培养良好得品德,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美好得德行。小学阶段学生得成长可塑性非常强,在小学美术德育渗透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尊重生命、团结友善得教育理念,这也是育人得根本。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艺术美得感悟。当学生形成正确、健康得信仰,形成对艺术、生命得敬畏,就有对真、善与美得正确感知,从而拥有良好得品德与行为。
3.创造美得能力得提升
小学教育阶段,美术学科得目得在于培养学生审美与创造美得能力。人本身就具有一种主动改造得意识,可以按照自己得意愿创造、改造一些东西。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和途径,包括各种网络平台,让学生了解尽可能多得美术知识,欣赏世界知名艺术创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得想象动手参与,不断提升审美情趣,在各种美术活动中,不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并在体验中提升创造美得能力。
4.健康审美心理得塑造
审美离不开心理活动,人们在审美得过程中,所呈现出得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就是审美心理,审美得过程也是外部世界与人内心世界相互作用得结果。小学教育阶段,通过美术学科育人,就要健全学生得艺术心灵,包括在情感、感知、意识、意志等方面得重点培养。通过培养学生得审美心理,可以不断健全小学生得心理素质,使其明辨美丑、黑白、是非,不断健全心智,形成健康向上得心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得若干意见.[2]韩娟娟.小学美术教学中得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美术教育研究,202_(16).[3]丘仁富.中小学美术独特育人价值刍议.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_(1).
第四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美术在中职教学综合运用
摘要:在无线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在中职学校美术基础教学中构建一个符合21世纪生存要求的学习环境,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前沿课题。作者认为一对一数字教学是针对传统的班级教学进行的有效创新,它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授课方式,方便师生间的互动,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性。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它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多媒体集形、声、光、色、动、静为一体,突破时空限制,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证明,在中职美术课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可创造生动、活泼、愉悦、高效地课堂学习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向一个更科学、与日俱增先进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美术学科整合的教学探索,合理地把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在美术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关键词: 中职美术基础 传统美术教学 多媒体一对一数字教学运用
今天的孩子与以往的孩子相比,面临的学习环境、各方面压力都完全不一样,如何为他们构建一个符合21世纪生存要求的学习环境,是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前沿课题。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以培养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价值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强调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情绪和思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为学生理解美术、表现美术、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
多媒体教学在中职美术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表现方式为: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网浏览、搜寻素材进行绘画创作,或者采取另一种绘画形式——电脑绘画。这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幅诱人的前景。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一、美术欣赏课直观生动
过去要上好美术欣赏课,教师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幻灯片或录像带,并且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因此,不少教师把上好美术欣赏课视为畏途,本来应该非常生动直观的美术欣赏课,变的非常乏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借助电脑多媒体信息技术,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果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把存有美术欣赏数据的光盘装进光驱就很容易了。当欣赏经典美术作品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背景资料就会出现在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空的界限,跨越古今,驰骋中外,在艺术的长廊漫步,在想象的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当欣赏建筑艺术作品时,借助电脑多媒体,不但可以用常规的视觉方式欣赏建筑物静态的形或内部构造,而且可以做动感演示,让建筑作品旋转活动起来,让学生欣赏建筑物的多个侧面。比如:使用这种手段在入门的《立体构成》与提高的《组合形体写生》一课中,可以充分体现它的优越性。学生可以按照预先设置的浏览路线,欣赏周边的建筑外形,浏览一座座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陈设,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空间的建筑风格。又如:在中等职业学校幼师教育专业实验教材欣赏课《各种各样的建筑》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大量不同类别的电子图片和指导性的网页浏览路径,深刻理解到了建筑的不同种类和功能,以及建筑的文化背景。这种效果是一页美术建筑图片,无法比拟的,也是空洞的理论所无法达到的。
我在教学《色彩基础知识》一课伊始,演示一段展现色彩知识的视频影像进行欣赏,绚丽的色彩,变化无穷的神秘色彩,以及优美的音乐,给学生的视觉、听觉以美的享受,使课堂教学进入轻松、愉悦的氛围,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探究新知识奥秘的心情由然而生,他们带着强烈地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课的学习,为完成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课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学效果。
在欣赏其他种类的美术作品时,如雕塑,工艺美术等,教学效果同样是显而易见的,概而言之,美术欣赏课借助电脑多媒体教学,有如下优越性: 1.光盘资料信息容量大,选择性强,学校可以用有限的空间建立一个美术欣赏电子图书室。
2.电脑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有机结合,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使“精讲”,“多练”成为现实。
二、工艺设计方便快捷
中职美术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用性,因此欣赏课、工艺课、设计课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大了。在工艺与设计基础教育中,教师要做大量的示范,学生要做大量的练习,由于这类教学内容的图形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示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电脑软件中提供了许多的绘图工具和编辑命令,学生在电脑中可以进行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非常方便、快捷地完成作业。比如:中职的平面构成《形的重复》一课中,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查寻基本图形,然后利用画图中的复制、剪切、粘贴等命令,很轻松、简练地设计出自己喜欢的重复构成图形,并可以自由换取颜色,甚至可以利用绘图工具使基本图形任意旋转角度,学生可以很快的看到自己设计的作品。
又如传统图案中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等在电脑中生成图形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等元素的构成,以及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反转构成等一系列构成原理和方法都可以在电脑中利用绘画工具呈现出来。以重复构成为例,在电脑中用绘图工具如(直线工具,曲线工具,圆形工具等)绘出一个基本形后,按设定的骨格排列方式,选择某些编辑命令,都可以很方便地完成重复构成图案,避免了徒手制作中枯燥的重复劳动。
例如:《图形的重复》这一课中,学生可以首先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按设定的骨格排列方式,运用方向、大小、颜色的变化,进行动画设置,很方便地完成重复构成图案,这样学生在视觉上有了直观的感知能力。
如果软件中安装了中文美术字库,各种字体(如宋体、黑体、圆体、综艺体、楷书、行书等)的选择使用,对字形进行位移、缩放、拉伸、倾斜、立体化、材质化等编辑处理,就会得心应手。过去在平面设计中遇到的大量复杂的手绘难题,在电脑上就很容易地得到解决。电脑美术设计操作灵活多样,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业完成后学生很自然产生成就感。对于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尚低的中职学生来说,运用电脑设计可以弥补手绘基本功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加强创意、想象、欣赏、评论等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三、绘画教学的多样化
电脑美术的另一个领域是电脑绘画,这是另外一种艺术创作手段,手工绘画和电脑绘画两种形式的结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电脑绘画有很大优势。中职美术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侧重的是素质教育。以绘画技能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不全面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画种的表现技法与艺术特点,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激发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他们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我们的美术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愉快教育。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学实施电脑多媒体教学,有如下积极意义:
1.教学观念更新,既推动美术教育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又为社会信息化发展培养人才,创造信息化社会的文化环境。
2.手段先进,为美术课程实现高层次电化教学提供了方向与方法。
3.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发展,对培养实用型、创造型人才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4.有效地实施愉快教育,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身心发展。
总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地优化电教媒体的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并符合教材体系,就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解决教学重点,并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进了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术新课程标准》
2、《浅谈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合开发利用》 罗焱
3、《安滨说教色彩》 人民教育出版社 安滨主编
利用远教提供的绘画课堂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远程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醒了美术教师,大家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远程教育如一池活水,使学方法灵活而精彩; 远程教育如催化剂,使学生的素质快速提高。
一、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定位 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信息源,是教学中的主讲人,是信息传授者,是知识传递者。教师在教学中占“支配地位”,属“专业型”。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的这些传统角色已经悄然发生转变。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脑中及手中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远程教育给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就不再是信息源。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和导航者。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再主要靠教师讲授,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讲人,而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远程教育强大的信息量使老师们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贫乏,尽管教师们都接受过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但与远程教育所提供的综合信息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教学危机感趋使教师自觉学习各种知识,如自然科学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音乐美术欣赏等。远程教育使教师由“专业型”转变为“一专多能型”。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只得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学习与新环境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不断的钻研中,教师由“单一传授型”转变为“教学科研型”。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拿着自己编写的教案,在课堂上支配着学生进行学习,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具有很大的学习自主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就不再占有“支配地位”,而是平等、民主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二、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因为远程教育可以提供虚拟的教学环境,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便捷的讨论空间,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远程教育条件下的美术教学方法灵活而多样。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发现法、研讨法、创造法、演练法、表演法、论辩法、智力竞赛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个别观摩法等教学方法,远程教育条件下还可使用虚拟课堂讲授法、虚拟实验操练法、同(异)步辅导法、人机交互讨论法、远程视听——问答法、课后浏览法、网络演示法、课堂网集中讲授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可以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个性特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在网上进行指导,也可以在网外进行指导。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三、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素质快速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美术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学了《中国画欣赏》,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唐、宋、元、明、清的图片,制作了幻灯片,还复制到了自己的软盘上。学生根据这些资料,总结出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绘画特点和画家的风范。这为欣赏示范画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美术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了《自制相框》一课,我让学生思考怎样把自己美好的时刻更好的保存下来。学生查找了大量图片和有关的内容,最后创造性地提出可以用彩色卡纸制造、用木头制造、用金属制造等。……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美术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的培养。在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具有充分自由、独立的学习空间,有充足的时间动手动脑,这不断促进学生增强自觉性,培养独立自学能力和自主精神。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美术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成长。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媒体,可以在网上发表自己独特的观点,这些都促使学生的个性快速成长。总之,远程教育好像清风活水,使我们的美术教学异彩纷呈。
在中央教育台绘画频道中,经常播放各种绘画技巧,如简笔画、实物写生、工笔画、水墨画、花鸟画等。每当有这些课堂资源的时候,我就组织学生去远播室观看,共同欣赏名人画卷,名山圣水,让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感受大自然的风光,学生们久而久之地爱上了美术,从中也学到了各种绘画技巧,尤其是四五六年级的同学越来越喜欢上美术课,把美术当成了学习之余的娱乐和爱好。其次,远教资源下载中也有相当多的绘画素材,远教老师把当天刻录下来的资源公布出来,我就及时地把这些资料打印给学生,并将光碟在播放室内播放,在美术课上共同和学生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一学,画一画。取到了得心应手的教学效果。因此,信息与美术课程整合进行教学,信息适中、节奏快、活动化教材内容、交互性强,能产生多种感官的刺激、调动眼、耳、口、手的积极性。在远教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整合中真正地融洽了耳闻其声、目睹其画的作用。实现了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相辅相成的价值,学生不仅可以动手模拟绘画,还可以“察颜观色”,增强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直观教学。
1、创设佳境,探究新型美术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采育个性化学习。
在远教资源利用中,有的零碎图片可随时下载,刻录成光碟,再制成Powerpoint课件等,新的内容可及时调整。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生动有效。因为远教资源提供了多角度的图文和声像,并较好地支持教学中的活动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学生才是一切。例如,我曾经《沙市区实验小学》在教一年级的简笔画小松鼠时,先下载小松鼠的图片,然后再处理笔画的顺序,先画哪一笔,再画哪一笔,在显示屏上一目了然,学生就不会因为松鼠的笔画多而无处下笔,而高年级的美术教学则是巧妙地利用远教下载的精美图片播放给学生,再配上从远教资源中下载的动听的音乐,如名曲《高山流水》等,学生从听角和视角上得到了满足,在欣赏这些艺术作品的同时,学生不知不觉动起了手中的笔,逐步进入了风景画《我爱家乡》课堂教学的气氛中,在画画的过程中,有的学生说他画的房子是圆的,而且房子顶端有小鸟;有的说他画的小山顶上有绿草,田野里有野花,有小白兔,上面是蓝天,有白云,还有老鹰„„我再从远教资源中打开备存的名家作品让学生再次观看,学生更是画兴大发,有的说要赶上齐白石,有的说要超越达芬奇„„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欣赏了著名画家的作品,而且培养了他们仔细观察事物的好习惯,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遵循美术学习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中等职业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学习应遵循以下五大原则。1)简单的原则 2)量的原则 3)模仿原则 4)重复原则 5)兴趣原则
远教信息与美术课程整合运用,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标准为教师提出的要求,提高了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相互合作的精神。另外,远程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条件。通过远程教育资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选取不同的教学素材,从而减轻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负面,有利于美术教师和学生选择需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如今的美术教育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人们也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教育是提高儿童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有关搞好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在美术教育中,目前提得最多的就是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现今的美术课堂,创新似乎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的确我们的社会需要创新,未来的社会接班人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会使一个民族充满活力;创新会使人处于竞争位置的主动;创新会促进儿童思维的活跃性,能发展儿童的多方面的才能。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总希望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能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然而我们要怎样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在我出示示范作品或其他学生的优秀作品时,学生总会发出“哗哗”的惊叹声,而我请他们说说这画漂亮或好在哪里时,他们又说不出所以然。在课堂作业中很多学生习惯于临摹书上的示范画,当老师一再强调要自己创作时,他们的作业也往往显得单调乏味。分析原因,很多人认为是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态度不端正。然而是否如此呢,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当然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不可不分析原因就武断地下此结论,我们知道每个儿童至小就喜欢随意涂鸦,往往还乐此不疲。但却有不少的儿童在学习中逐渐失去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原因又是什么呢?由于儿童在一定的时期其动手能力和对美术的认识水平没有提高,达不到一定的层次时,他们就不能坚持美术学习,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就会随着年龄一天天的增长而减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了。显然在中等职业的美术学习中若要保证学生不断的学习兴趣就应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对美术的认识水平着手,只有中等职业对美术学科知识的把握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才能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表现。我们认为最直接影响中等职业动手能力和对美术的认识水平的关键是:他们是否理解和掌握了一定的美术语言。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是进行美术的创作与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是打开艺术大门的钥匙。同时,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也将会有助于培养中等职业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也曾对部分学生作过咨询,发现美术创作能力强的学生明显比创作能力较弱的学生知道的美术语言要多;在进行作品欣赏时也能初步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分析评价。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美术课堂教学只注重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的反复训练,导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表现方法上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也必然抑制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动手能力及个性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教育是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快乐地学习,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指导,我们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中加强美术语言的认识与创新运用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在实践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美术语言的认识与创新运用,让学生灵活理解和运用相关的美术语言与技能,让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加强学生的批判、欣赏能力,并尝试以恰当的美术语言进行美术创作和对美术作品大胆地分析评价。在美术创作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增进其对物质世界和自然现象与美术特质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识和理解一定的美术语言,并进行合理创新运用为主线开展教学探究。具体操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美术语言的认识与理解
一切美术作品的制作都必须通过对美术语言的运用才能得以完成。我们创作一件美术作品需要美术语言,否则不管我们是要创作好一件美术作品还是要对美术作品进行正确的欣赏都将无从谈起。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面对优秀作品时只会赞叹,而说不出具体原由,创作时始终只能停留在涂鸦状态的现象,我们不妨想想,他们掌握和理解了多少相关的美术语言呢?在美术创作中,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它都有其一定的表现技法和形式。这些技法和表现形式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也就是相应的美术语言。那么我们首先要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认识和理解一些美术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美术作品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欣赏,认识什么是美术语言,有哪些美术语言。美术的语言一般由形状、线条、色彩、纹理等因素构成,它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巧妙组合,创造出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视觉形象,表达丰富复杂的客观物象与思想情感。从广义上讲它又可分成构成因素的美术语言和构成原理的美术语言两大类。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水平采取相应的侧重教学。
1、侧重构成因素的美术语言的认识
教学中出示优秀的儿童美术作品,让学生找一找作品中有哪些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这些是作品中呈现其基本形象的美术语言,让学生理解这些美术语言,并鼓励学生在作业中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运用这些构成因素进行表现,允许学生的差异性。对于同一种构成因素的语言,不同的学生或表现材料、工具不一样最终表现出来的效果也会是不同的。拿线条语言来讲,假如画一个杯子,当我们拿起笔在纸上描绘它们时,笔痕一出现在纸上,就开始了从实物向视觉形象的转化过程。杯子在画面上变成了由线条构成的形状结构。由于使用的工具不同、颜色不同、粗细不同、深浅不同,各种线条也就表现出不同的韵味与视觉效果。在众多的作品欣赏中,很多作品都对同一物品进行表现,所采用的表现语言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观察、分析,对比它们所表现出来的韵味与视觉效果有什么不同。如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上第一册《蔬果写生》这一课时,先安排学生欣赏几幅优秀的静物写生作品,了解作品中涉及到呈现物象的基本构成因素:在作品背景衬布的表现上有的用重叠的线;有的用随意而密集的点;有的用单一而灰暗的颜色,也有的用多种而鲜艳的颜色;还有的用树皮印制等。在欣赏中学生对不同的形象效果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理解了画面中形象语言的作用。在这样的认识与理解学习中也为学生的作业和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侧重构成原理的美术语言的认识
构成因素在形成一件完整的作品时也必将反映出一定的美术构成原理。如:多样统一、比例、对称、平衡、节奏、对比、和谐等。在欣赏优秀作品时,引导学生找一找作品中用到的构成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又体现了哪些构成原理。如在绘画课的欣赏活动中,在教室里布置了大量的美术作品,有泥塑的,有素描画,有色彩画,有废旧材料的工艺品等。首先让学生观察欣赏美术作品,然后请学生说说这些作品中用到了哪些材料和技法。学生在观察中做到细致认真,很快能说出作品中所用的材料和技法。而后又要求学生每个人选取两件不同的作品,说说这两件作品所涉及到的构成原理的美术语言有什么不同,它们所表达出来的感觉又有什么不同。其中有一学生选择了一件建筑线描速写和一件色彩静物作品,他对两幅作品作了一些分析:线描作品中主要是通过线条来表现物体,线条的疏密、粗细体现了一种节奏感,画面给人轻松而愉快的感觉。另一幅作品主要是通过色彩来表现的,作品中最亮的色彩接近于白色,最深的接近于黑色,另外还有橙色和少量的红色与较多的不同层次的蓝绿对比,形成强烈中有柔和的对比,使人看到这幅作品有一种阳光灿烂的感觉。
在美术活动中多引导学生对作品作分析比较,谈谈自己的感受,使学生逐渐关注对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潜移默化中掌握了更多的美术语言,评论时也能初步运用适当的美术用语进行评价。当然,对于美术语言的掌握不同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要求。如基础差学生注重认识和理解一些简单、基本的美术语言,如,点、线、形状、对称等;高年级可认识理解明暗、肌理、节奏、和谐、平衡等,并能试着把这些用于欣赏评价和创作中。
二、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美术作品制作中对美术语言的创新运用
美术语言的表现手法没有一成不变的,只要敢于尝试就会有更多适合表达我们内心情感的新的表现方法。作为教师,主要任务就是要教给学生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各式各样的绘画语言的方法以及思维方式。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对美术表现语言进行创新运用,让学生以更充分、更准确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展示自己的个性。
1、多向训练,增强美术作品表现语言的丰富性。
(1)表现形式拓展训练
比如绘画中在线条的运用上,我们启发学生用线的扩展与重复、重叠与交错、粗细与轻重、深浅与疏密的不同感觉表现不同的事物。在作业中也可自行创造线的表现形式。我们还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线条语言中的一些基本因素。比如让学生观察室内,可以发现许多不同的线条与线条组合:粗犷的大结构线条、精致的局部线条、优美柔和的起伏线条等等。在各种各样的线条中,有的疏散、有的密集。还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线条是如何结合、交叉在一起的。在学生独自观察与感受的基础上,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用线条去进行表现,就可以表现出有不同特点的视觉画面,可以避免学生刻意模仿的痕迹,培养出学生的独特个性。学生对这样的训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经过大胆的尝试,有的很有创意地创出排线、丁头弧线、不规则的十字网线、弧状交错线、多向散状交错线等。
(2)材料、技法活用训练
在通过多种材料和多种技法的运用学习以后,启发学生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利用材料的不同质地、纹理表现出不同的肌理,不同形式感的艺术效果。在儿童美术创作中,还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手法来制作。如:涂、吹、压、印、洒、揉、擦、刻、刮、粘、刷、染„„学生在这样的创新尝试中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也非常活跃,在多种方法的运用中学生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创新能力,在制作中似乎每个人都要做到表现手法和形式与众不同。如在上半年的四年级里我们安排一节综合制作课,让学生收集各种树叶等材料,在作业中有的学生用树叶剪贴,有的用树叶、纸团等印制,有的结合牙刷喷印„„在制作中学生表现得很投入,积极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组合表现。从学生的作品中能真正感受到他们的童趣和天真。
(3)突破定向思维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对曾经描绘过的对象进行再创造。比如可以让学生改变视角重新表现,可以运用放大、简化、变形、变色等手段,对已经描绘过的对象或画面进行处理,从而获得全新的视觉效果。如在六年级中,我引导学生对学期初的线描画《亭子》试着用水粉层层叠画的方法来表现亭子。五年级中我引导学生对人物作夸张、变形等造型尝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时都感受到新的学习点,也表现出比较高的学习热情。
2、实地写生,增强学生表现语言的个性和创新性。
(1)在美术活动中多组织学生实地写生
在写生中让他们认识与了解被描绘对象的形状、比例、结构、色彩、特征、质感„„指导学生去观察、感觉、触摸、测量、体验、比较,从而把握对象的特征,为更好地表现对象打下基础。在学生感受对象时,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由此每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依据自己的独特感受选择相应的表现方法和语言,也必将与别人的表现形式有差别,从而体现出独特的个性。
(2)鼓励学生作一景多画
比如画静物或画风景,尝试用不同的美术语言去表现,并对不同的语言表现结果进行对比,感受与认识不同效果的不同特点。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拓宽学生的表现能力,为创造性的表现奠定基础。如在风景写生时,选好一处风景后,我们带领学生先画一幅线描风景,再对这一风景画一幅色彩风景。在作画中让学生明白线描画主要以线来塑造形象,强调对线条的疏密、粗细、曲直等方面的组织和运用;色彩画主要是靠色彩来塑造形象,是强调对色彩的明暗、冷暖等方面的运用来表现的。
三、引导中职学生从美术语言上对不同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术作品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美术语言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组织欣赏活动加强儿童在美术作品欣赏中努力用恰当的美术语言对作品进行解说和评价。其欣赏活动主要有:
1、组织课堂作业欣赏
作业完成后可以以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向同学展示,如专门的展览会或是现场展示等。要求学生运用适当的美术语言对作业进行解说和评价,说说画面中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教师通过指导和启发,使其学会观察、分析画面中物体的形状、比例、色彩及组合关系等,扩大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树立起学生的信心。从而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提高欣赏能力与审美情趣。在欣赏中也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可以有不同的侧重。
(1)、侧重教师示范性评价
教师是受过一定专业培训的教育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在评价过程中带有成熟的、理性的、全面的观点和看法,在分析作品的能力上具有合理性。对作品的评价中教师应适时作一些示范性评价,这样在无形中引导学生掌握评价作品的方法。当然教师也应在适时对学生的评价给予补充与修正。如:学生评价“这张画的色彩配得很好看”,这时教师应补充道“因为这张画用深底色衬托,使画面中的景物更醒目,所以色彩效果强烈”。又如在第册风景画《图30》的作业中,学生评价发现画面中的房子、树近的小,远的大,是不好看的,而反之则好看。那么教师要补充评价这是“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原因,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表现力,也能在潜意识中引导学生在评价时注意评价语言的规范化。另外,教师适当对学生的评价给予鼓励和表扬,将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侧重学生自评、他评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跃跃欲试,都想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教师应尊重信任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学生在自评过程中充分阐述自己的想法、创作动机及画面中的优缺点。学生的他评,即让其他同学来评价,是对自评的补充,同时也是对作品的具体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另一种看法。学生自评与他评是学生从自己的角度进行评价,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在这过程中,教师能更深一层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观点,把握不同的学生对美术语言的接受能力,从而促进师生双边活动,更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开展专门的欣赏课
在对于有一定欣赏能力的班级,教师注意收集大量的美术作品,进行适当的分类,可以按同类题材、相同技法或同一画种等分类。在课堂中开展专门的欣赏课,让学生了解各种不同的画种和不同的表现方法,从中体会美术表现语言的丰富性,学会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要求学生试着从美术语言的角度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我们在欣赏课中有时让学生口头作欣赏讨论,有时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学生写成书面的形式,然后大家交流。学生在欣赏课中都能积极投入到欣赏学习之中来,表现也非常活跃,从中也尝到很多乐趣。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能在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运用欣赏性美术术语进行交流,对美术作品作评价和分析。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使学生之间更好地达到情感的交流,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
四、成果分析
在一年有余的时间里,我们在本校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引导中职学生对美术语言的认识与创新运用的探究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喜欢绘画而苦于画不好画的同学现今常常有好作品在学校展示,也常在各大赛获奖;以往调皮、喜欢捣乱的学生也积极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有的还要求课余参加美术兴趣小组。学校整体美术学习氛围也有了较大的好转。在教学中,学生能从中体会到美术学习的快乐,我们教师也享受到了很多的乐趣,感受到为人师的欣慰。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古人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也应该教给孩子掌握打开美术知识大门的钥匙的方法,不只会简单模仿。在作业和作品的制作中,让学生多作美术语言的创新尝试和综合运用,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及学习过程,激起他们不断的学习兴趣,以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儿童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
杨景芝 著
人民美术出版社
2、《反思与感受——价值观决定教育观及教学效果》 作者:李力加
《少儿美术》202_第6期
3、《关注学生的“细微创新”》 作者:顾华平
第五篇:小学美术教育教学论文[推荐]
摘要:在无线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为孩子们构建一个符合21世纪生存要求的学习环境,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前沿课题。学校开始开展《基于数字移动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大班条件下学生差异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星星闪烁》这节美术课就是课题研究初期一节较为成功的实验展示课。通过该课的几次实践,作者认为一对一数字教学是针对传统的班级教学进行的有效创新,它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授课方式,方便师生间的互动,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性,并结合该课阐述了实践初期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 一对一数字教学 初探
今天的孩子与以往的孩子相比,面临的学习环境、各方面压力都完全不一样,如何为他们构建一个符合21世纪生存要求的学习环境,是全球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前沿课题。202_年6月,宁波作为中国3G的试点城市之一,开始了覆盖全市无线网络的全面推广。202_年底,我校开始开展《基于数字移动平台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大班条件下学生差异性学习的实践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以学生为主,通过对大班条件下的移动平台在学生差异性学习的研究,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开发相关的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移动学习内容。通过数字移动平台建设起适合大班条件的体现学生差异性的班级文化,构建起移动学习的新学习模式。
实践背景
本课题由学校的校长带头牵手组成研究小组,同时得到了市区教育局及条件装备站的高度重视,以及Intel公司及浙江省教育中心的大力支持,目前学校也正在逐步构建覆盖全校的无线数字化网络环境。课题组成立至今半年时间在各方的高度重视下,课题研究以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高效果为目标,各项工作扎实推进。202_年5月起,根据课题计划,学校开始开展一天一节实验课的密集型实验教学,组织力量进行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移动学习研究,促进学生加快熟悉移动学习环境,增强学生网络化学习能力,提升教师、学生的教
学水平。开展互动教学、问卷调查,资料及课堂实例,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为下一阶段建设数字移动平台提供实际参考建议。
《星星闪烁》这节美术课就是其中一节较为成功的实验展示课(教学设计后附),虽然仍略显粗糙,但颇具亮点与可取之处,教学展示受到了学生与观摩教师的好评。下面,就结合这节展示课,谈谈小学美术课堂中开展一对一数字教学的几点初浅思考。
实践反思
本课教学前后经历了两次课堂实践的过程,不一样的目的,不一样的认识,不一样的尝试带给了作者、学生以及课题实验团队不少的惊喜、思考和希望。作者认为一对一数字教学是针对传统的班级教学进行的有效创新,它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授课方式,方便师生间的互动,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性。
一、首次试水,在体验中认识价值。
第一次的教学前,和其他团队成员一样,虽经过了几次培训,但教师对于数字移动教学尚处于初步接触阶段,对于基于数字移动平台的教学设计的诸多方面了解得还不太深入,大家都抱着边尝试边摸索,边反思边提炼的心态。因此,第一次的教学设计较为仓促,教材理解得也不深,有非常明显的为用上这些现代教育技术而设计教学的痕迹。尽管有如此之多的不满意,但学生在一对一数字学习环境下学习美术的兴趣浓厚却是显而易见,许多作业值得肯定,特别是课末问卷星的使用带给了师生共同的惊喜。因此,可以确定一对一数字学习环境对本课美术教学内容确有常规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随后,在课题组第一阶段实验课结束后进行的学生课后调查显示,学生对作者的这第一次“试水”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达了很高的学习兴趣。这些给予了作者信心与动力。深思熟虑后,作者对原教案作了很大的改动,对教学目标进行了再次斟
酌,对原先设计运用的那些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了再三审视,并紧扣教学重点,对教学各环节等进行再设计„„
二、再次尝试,在探索中分享精彩。
《星星闪烁》这课通过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创设学生主动参与,且充分尊重学生差异性选择与学习需求的教学平台,重点通过一对一环境实现学生作品的组内交流、全班展示、差异教学、网上评选及学习反馈。从整堂课的教学来看,学生已有了初步的一对一学习技能,学习兴趣深厚,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高,学生自主选择的不同层次作业建议都呈现出了较高的作品质量。同时,课末通过问卷星软件软件师生不仅快速形象地完成了作业评价,且通过调查数据清晰地反馈出本课学习中,学生对不同层次作业所作的差异选择的情况,使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另外,对下课的学习方式分类选择也利于教师在下节课更好地安排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拓展教学。
实践证明,三周后的第二次教学,虽然教学对象是同一批学生(因为实验初期仅确定了一个实验班),教学内容是同一课教材,但教师的教学还是吸引住了学生。在教学中,教师借助一对一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了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多方面优势,为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同时,教师通过分层示范、分层练习的设计,环环紧扣,在有效的示范与演示引导下,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启发。另外,课题的缤纷亮相、分层作业的巧妙展示、手工学习领域的精彩拓展都在凸显美术课艺术特色的同时,牵牵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课教学师生在融洽的探究、交流、共享中高效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重点突出,环节清晰,学习质量高,这样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师生的欢迎。
三、课后反思,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经过两次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参加课题研究以来对此方面的高度关注,使我对课题实施的前景有了更清晰地认识。我认为这种模式是针对传统的班级教
学进行的有效创新,它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授课方式,方便师生间的互动,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个性化学习的有效性。但本课仅是课题研究初期所作的探索,其模式上还有待完善,功能上还有等挖掘,有许多思考在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后,在我的脑中不断涌现。
1.一对一数字环境比较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
起初,我们实验团队的成员估计,一对一数字移动学习环境(以下简称一对一环境)对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教学内容应用性可能更为广阔些。因此,许多老师在第一阶段实验课中都选择了这类型的教学内容。实践后,作者认为,一对一环境下,信息检索、资料共享、学生多媒体报告制作、学生评价、日记记录、小组合作和交流等操作都很容易实现,的确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但也并不是每节课都适用或必用,不能一味滥用,为用而用,教师还应该本着应需而用的原则,吃透教材,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最大功用。
2.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个体更好的发展。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大班情况下,尽管有些教师已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努力开展一些分层学习,但要完全实现师生间的一对一对话,一对一辅导,对学生个体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还是有较大难度的。而这一问题在一对一数字学习环境中却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在这个环境里,学生既可以统一学习,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进度,单独学习,丰富了师生间的一对一学习交流互动,有利于老师进行因材施教,使优秀生吃得饱,后进生跟得上,更好地实现个性化学习,差异化学习,对于提高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个体的更好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3.充分挖掘有利教学的各类软件,从中发现更多数字教学的优势。
“I词霸”、“问卷星”等软件的学习使用,使实验团队的教师们看到了教学的另一个充满智慧的数字领域,对于这个领域,大家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期待,充满了求知的欲望。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以后,它明显强于传统
常规教学手段的教学效果,使大家更多地对它们产生了兴趣。因此,更多地发现,挖掘这类软件,并简化技能培训与使用程序,将会展现数字教学更为广泛的优势与魅力。
4.增加实验班级,以便科学地进行对比与观察。
对比与观察是任何一项实验进行的常用手段,而仅有一个实验班,已在实践明显出现了一些不利之处。比如,上数字课题公开课的教师无法试教、不能同时使用不同的数字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等。因此,欣闻学校有增设实验班的打算,作为团队成员也是倍感兴奋与欣喜。
5.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教学培训与交流,提高实验团队的实践能力。我校的实验团队由宁波市名师领衔,成员中有两名具有小中高职称专家,多个学科的区级学科带头人,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组成。教研力量较强,其中有14名教师为三十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对于课题中数字技能方面的学习与学科教学有很好的研究示范作用。这个是一个很好的前提,但毕竟国内,特别是省内还缺少丰富的可参考学习的经验,因此从实践来看,通过培训、观摩、实验课、反思、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技能,交流团队成员各自实践中的感受与体会还是很有必要的。
6.扩大学习领域,为孩子们打造更精彩的成长空间。
除了课堂教学以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一对一数字的优势,打破传统学校教育模式,拓宽孩子的学习领域。如建立班级博客,撰写电子日记等等,丰富班级文化,开展更多的综合性学习,拓展课外学习时间活动,让孩子们能体验随时随地学习的乐趣。
附:《星星闪烁》教学设计
星星闪烁
教学内容:浙美版小学美术第六册14课 教者:新泰市刘杜龙华联小陈爱雷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用画图软件设计星状图形的方法。2.欣赏作品中星状纹样的运用,感受其造型美。3.培养学生的创造设计能力,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用图案进行装饰,使生活丰富多彩。本课主要是通过学习设计星状图形,进一步认识星状图形产生的美感,并根据学习将星状图形通过手工制作的形式运用到生活的装饰中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星状图形的设计有多种方法,本课教师尝试用学生电脑绘画的形式来设计。通过一对一环境实现学生作品的组内交流、全班展示、差异教学、网上投票评选及学习反馈。
2.重点:学习星状图案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难点:运用点、线、面、色设计不同美感的星状图案。
三、课前准备 生——电脑
师——附件——画图、WORD文档、PPT、校园网、问卷星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初步了解 1.师哼唱歌曲《小星星》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就在老师的歌词里,请你来猜一猜: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高高挂在天空中,好象宝石放光明,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当那太阳落下山,大地披上黑色夜影,天上升起小星星,光辉照耀到天明,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大家猜对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学习画闪烁的小星星。出示课题《星星闪烁》(贴出)2.认识星状图形
(1)启发谈话:我们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星状的图形?(生联系生活介绍,师出示图片)
牵牛花、北京人民大会堂顶灯、海星„„
(2)星状图形可以分成哪几类呢?(WORD里面自选图形中选出)
十字星(四角星)五角星 八角星 十六角星 三十二角星 【课始揭题简要、亲切,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星状图形的设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课题展示是是采用粘贴的形式,每个字都用丰富的色彩表现,字上还粘贴着大小不一的红黄两色的星星,仿佛鼓励着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创设美妙的星空世界。】
(二)设计探究 学习方法 1.画好基本形
了解了星状图形的种类,我们就要着手设计了。老师利用画图软件先画一个五角星的基本形(师示范)
为了让星星更漂亮,我们可以在基本形的基础上,对边线进行装饰。2.设计边线
师局部示范→师生共同研究其他边线的装饰方法
3.光有边线还不够漂亮,我们还可以对图案的内部进行设计?(1)出示范作(无色星一)接下来老师用圈,也就是大点来装饰
(2)出示范作(无色星二)这也是一个已设计完边线的星星,我用小点来进行饰:点由密到疏(3)出示范作(无色星三)除了用点来装饰外,还可以用线来装饰。除了直线,还可用什么线?
4.生第一层次练习:接下来,就要请同学们大显身手了,完成未着色的设计稿。
(1)师提出要求,生练习,师进行巡回指导;
(2)师把第一层次练习中的学生优秀作品机链接到教师机上进行全班展示,并点评。
5.色彩设计:完整的设计还包括色彩,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研究色彩的设计。(1)通过画图软件中色彩的不同应用,研究渐变的色彩、柔和对比的色彩、强烈对比的色彩在作品设计中的不同效果;除此以外,还可以给星星添加上背景,使画面内容更丰富(群星一二三)。
(2)欣赏老师带来的作品(在电脑画图软件上展示)。
A类:
B类:
【围绕教学重点,实施分层作业,降低学习难度,层层掌握。在教师的操作示范过程中,还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共同研究学习。第一层次优秀作品机链接到教师机上进行全班展示点评,既避免了传统的台式电脑不能移动的缺陷,又避免了普通美术作品贴到黑
板上展示不够清晰的缺陷。教师展示不同难度的欣赏作品,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借鉴内容,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开展。】
(三)组内展示 推选佳作
1.出示分层次的作业建议:(从课题中展现出来,张贴于黑板上)
设计一个星状图形
设计至少一个星状图形并为它添加背景
欣赏了那么多作品,又到了同学们设计的时间。这一次老师带给大家两个不同的作业建议:见上。它们在难度上存在一些差异,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黄星作业、红星作业中任选其中一项进行设计,现在开始。2.生第二层次练习:完成色彩设计,甚至背景的添加,师进行巡回指导; 3.运用电脑显示屏能转动这一特点,学生把显示屏转向小组中心进行作品的组内展示交流,每组推荐出最佳作品参加全班评比。
【当教师象变魔术般先后从课题字上取下红星和黄星贴于黑板上,并从星星背后拉出作业要求时,学生中发出了无数惊叹,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了这里。红星、黄星的分层次作业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差异。运用电脑显示屏能转动这一特点开展组内展示,仿佛呈现了一个小小的作品展,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大组内很难进行作品展示的问题,课堂中同学们自评、互评,学习氛围热烈。】
(四)全班展示 网上反馈 1.电脑链接 全班展示
师把各组推选出来的学生优秀作品机链接到教师机上进行全班展示,并由作者进行作品介绍;(师:刚才通过转动电脑显示屏,各组同学认真地进行了作品的组内展示与欣赏。老师发现虽然同学的作品在造型、色彩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都各具特色。下面,请每组推选出来的最佳选手带电脑上台,向大家进行作品介绍。)
2.拓展学习方式 尊重选择差异
师:四位同学的作品都很出色。其实除了电脑绘画外,星状图形的设计制作还有其他几种常见的方式,如,我们可以用画笔绘画的方式表现各种星状图形(对应的黑板上张贴的用画笔画出的星星),还可以用手工的方式制作星状图形的生活用品或装饰品(同时还可作为发给两位获奖同学的奖品:一串星形项链和手链)。
接下来我们就要运用问卷星软件,不仅进行评奖,还要进行学习调查,从中了解不同的同学对本课及下课学习的不同需求。
3.调查反馈 现场颁奖(1)揭晓奖项 现场颁奖(2)分层作业 体现差异
师:看来今天选择()星作业的同学比较多。不论你选择了哪一种,只要是最适合自己的,老师都尊重你!(3)学习方式 自主选择
【多种学习方式的拓展与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吻合,也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更为下节课对本课内容的拓展延伸打下了伏笔,深深吸引了学生下节课继续学习的欲望。问卷星的填写更是本课的亮点,一是问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本课的学习重点及新课程尊重差异,个性化发展的理念;二是通过问卷星快捷高效地完成了三个目标:投票选举最佳作品、了解学生对两类差异作业的选择情况、了解学生对下一课时学习方式的喜好倾向,而且统计结果的呈现形象直观,使一对一数字学习环境的优点显露无疑。】
(五)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同学们,今天大家用自己的智慧设计出了许多很美的星状图形。下节课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绘画、手工等不同的方式来继续进行设计,用美丽的星形作品来装点、美化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