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精选合集)
编辑:天地有情 识别码:130-959638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3-24 09:42:3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下面是小编准备的《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欢迎阅读。《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篇1

本学期教授新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的课程,在此过程中,让我对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又适逢我校开展第二次课堂观察活动,而我有幸成为被观察教师,课堂观察对我来说虽然不是陌生的事物,但是对它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通过这次课堂观察让我深刻理解到何为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意义,可以说获益匪浅。

本次课堂观察我选取的内容为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早期开发及其后果、流域的综合开发三部分。教学设计中我把它分为二课时,其中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流域的综合开发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而我的授课内容为第二课时——流域的综合开发,现对此课堂观察进行反思如下:

一、课前会议的反思

按照以往的会议进程,被观察教师首先要对本次课堂观察活动进行说课,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流程,目前存在的困惑以及提出希望被观察的内容等,以便让观察者在进行观察时可以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本次课堂观察,使我意识到课前会议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存在困惑、提出希望被观察内容这四个方面,应该重点详细说明,因为学情分析能够使观察教师对授课班级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方便观察者从多个角度分析教师是否因材施教、因班施教等;教学设计要重点说明设计流程、设计意图、设计目标,这样有利于观察教师在进行量表开发时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目的,并且在观察中可以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寻找预设与实践的差距,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讨,寻找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提升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和谐发展,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对于提出的困惑和希望被观察的内容,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产生的,解决的方式或方法是否合适、能否起到较好的效果,就需要观察教师在课堂观察过程中多关注,这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而言是很关键的。

整体来说,在今后的课堂观察中,对课前会议这一阶段,我想首先要在各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课前会议中能够探讨出来的问题越多,对课中观察就更有利,这样就能够将每一个问题剖析的更为细致,不论是对授课教师,还是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都是有益的。

二、课堂观察中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从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来看,主要分为导入、互动探究、教师小结、检验与巩固四个层次。所以我从这四个方面反思如下:

1、导入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本打算播放一段长江三峡的视频片段,从学生身边的实际例子,引入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来,由于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材料所以转换了导入的路线,以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田纳西河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为背景,与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做对比,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原因让田纳西河流域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想问为什么?现在想想这样的导入可能比用长江三峡能够更好一些,虽然长江三峡学生都知道,但是并不一定能够体会到流域开发的重要性,而田纳西河流域是刚刚学习过的内容,学生很清楚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田纳西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学生也就会更想知道是什么办法使得田纳西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并能逐步的发展起来。也使我明白,其实导入新课也并不一定说要多么新颖,多么鲜奇,关键是怎么才能让学生想知道“为什么”、“怎么回事”、或者说“怎么做”,这样的话就需要在导入的时候能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他们的社会经验范畴之内寻找素材,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互动探究

既然说是互动探究,这就表明是双方的,只有这样才能互动,所以这个问题也是我反思的重点。对于这堂课的教学来说,大范围的互动探究设计并不是很多,本节课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是围绕图3。18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来讨论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与管理。在进行此内容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梯级开发,只有这个问题清楚了,其他教学内容才能继续进行,但是对于河流的梯级开发又不能拿出专业的术语来解释,那样有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就让学生结合梯级开发这一名词以及图示景观自我理解,教师再加以简单的描述,这样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学生的成就感,感觉自己通过看一幅简单的示意图就解决了一个看似比较难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要明确田纳西河流域为什么要将梯级开发作为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这个问题要给学生一定的提示(结合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分析),通过这个问题看到学生对已学知识掌握的还算不错。

对学生的读图指导上做的不够,所以当我问学生:田纳西河流域从哪些方面实现了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时,从学生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学生没有明确我所问的问题,而是在跟着感觉走。另外也有可能是因为我在进行读图指导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图中的颜色,误导了学生的思考方向。

另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都是以问答的形式呈现的,没有调动起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原因可能是因为问题的设置过于简单,学生凭借所学知识基本都能解决。还有就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布置给学生的讨论问题设置的比较宽泛,不够具体细致,导致学生不知如何入手造成。

最后对梯级开发与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三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基本是由教师来阐述的,现在想想我觉得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来说明,这样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所取得综合效益理解起来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此外就是对于教学预设与生成的问题,主要是在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旅游及土地利用方面体现出来的,按照我的教学设计,在问相关措施的时候我认为学生应该能够很快的答出相关的答案,但是与我的预设却是恰恰相反的,学生到这里就卡住了,让我也有点感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在旅游方面我让学生站在旅游开发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对于土地利用则是通过前面学习得荒漠化防治以及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来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现在想想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预设,要同时考虑在进行教学时预设能否生成,如果不能生成应该怎么做,也就是说要从学生出发,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思考,看待问题。

红水河的梯级开发这部分内容,通过设置相关的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的大江大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在这部分内容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有三:一是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还需要锻炼(如作用一为提供电力能源,学生把一整段的文字都读出来了);二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有一些偏差,都是在航运方面所起的作用,反而给分成的两点;三是分不清点与面的问题(所问问题为在哪些方面起了作用,而学生却把最后所获得的综合效益拿出来了)。通过学生的回答也能反映出学生对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六个方面的理解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同时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和归纳知识的能力,能够在所给材料中迅速抓住关键信息。

3、教师小结

教师的课堂小结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升华,我今天的这一节课在升华上做的并不是很好,教学内容的主题是扣回来了,但是感觉说的有些泛泛,应该更具体详尽一些。

4、检验与巩固

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一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但由于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把握不是很好,所以只做了两道练习题(一共四道),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不过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做第二道题时,第一位同学已经说出了正确答案,但当教师一问还有不同答案吗,其他的答案就都浮现出来了,这就说明学生对刚刚学习过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容易出现混淆的现象,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课堂小结时也需要注意帮助学生屡顺知识脉络,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以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观察后的反思

在本次课堂观察中,课前会议时,组内教师相互探讨,尤其是在我提出存在困惑后,大家都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来帮助我,让我的思路变得更开阔。在听整堂课的过程中,大家高度关注自己的观察点,及时做记录,认真填写观察表。课后会议时都将自己的观察结果,得出的结论及提出的建议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就在各位老师的认真观察、分析之下,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进步之余也发现了不足之处,更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即使作为被观察教师,要做的也不只是上课而已,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观察,观察的对象就是学生,比如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学习行为,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对学生的影响,营造的课堂气氛对学生知识掌握的促进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否跟上教师的思路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对教学设计及环节进行成败优劣分析,提炼失败的原因或成功的主要因素,以便可以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中进行教学的“再设计”。

另外,我认为作为被观察者,应该与观察教师相互沟通,形成互动式的分析,这样对问题的分析才能更透彻,同时也可以与观察教师一同解决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设计等其他方面的内容,可以进行教学重建,为今后的教学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四、对“案例教学”课型的反思

案例知识来自生活、来自社会、来自热点、来自不同的地域,理论联系实际更为密切,案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思考,具有较强的探究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因此案例教学在提升学生读图、分析、综合等各类地理基本技能上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是案例教学需要在大量信息量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区域地理薄弱,必然会影响地理教学的有效实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生活区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特点,尽可能的选择学生熟悉的案例,或增补相关的背景资料,有利于降低教学的难度,把握教学的节奏。

地理案例进行教学时,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如本节课“流域的综合开发”,是以美国的田纳西河流为典型案例的,学生学习的重点不是田纳西河流域本身,而是河流的综合开发,是从中提取一般规律,需要学生将本节原理加以运用到具体的流域,因此,知识的迁移是决定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教学责任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参与中,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如何合理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此基础上更多的研究与关注不同层面的学生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的问题,以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结合地理学科特色,打造自身的教学特色。同时我需要反思自己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和实践,注重案例教学的实质,注重教学策略与反思,在反思中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篇2

首先我认为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因为不论是从知识目标还是情感目标,以及学习方法和处理重难点上,都处理得比较好,课堂上学生活而不乱,有条不紊的与老师一起学习探讨着。

我认为这节课的优点在于: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的学习,总结了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一般方法,然后应用到我国的流域当中,使学生受益匪浅。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活动环节安排的时间不够,学生讨论的不够充分,问题没有完全展开去讨论与回答。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重组讨论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与研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篇3

“必修三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这一章基础知识比较明确,重在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将知识加以巩固,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在准备《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这节课时,我选择了“田纳西河流域”这一世界典型成功案例,本着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读图能力的训练、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争取让课堂的每位学生参与到我们的学习活动中来!上完这节课,自己回头想想,整堂课有一些亮点,也有些不足之处,简单总结了几个方面,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亮点所在1、学案设计。

在王校长“先学后教”理念的倡导下,我在设计学案时将其分为两部分:课前预习导航和课堂探究。课前预习导航案从课本出发,以简单为原则,以五个知识点的形式帮助学生将课本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学生在上课前对这节课将要学习的主干知识已心中有数,这对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了很好的铺垫。有了课前的准备,课堂探究案就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准则编写。例如,学习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时,通过7个图表的判读和问题思考,让学生自主分析,并尝试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分散在每一节课中,逐步提高!

2、方法引导。

要想学好地理,光记住基础知识是不行的,方法技巧至关重要。本节课我将方法的引导贯穿在真个课堂,增强了课堂的高效性。例如,在分析田纳西河地形特征对流域开发的影响时,学生往往只分析其有利之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我在进行引导时让学生从地形图中找出“上游山地,中游丘陵,下游平原”的地形后,让学生再观察气候图看降水的特点,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洪涝灾害和交通不便的不利方面。最后我给学生做个小结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肯定OK了。

3、学以致用。

“田纳西河流域”只是学生学习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载体,要想真正把知识弄懂弄透,还是要理论应用于实践!我在课堂最后设计了“学以致用”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五个“黄河流域”的资料,让学生参照流域开发的一般方法,分析黄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和开发方向,学生在分析这两个问题时既能将本节所学做自我总结,又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两全其美!

二、不足之处

1、放不开手。

课堂上顾虑过多,总是想给学生一些提示,放不开手!例如,在分析田纳西河的气候特征时,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诺克斯维尔的气候特征图”分析出来,最后教师只要根据学生描述的气候特征点出气候类型即可。但在教学中我就怕学生不会分析耽误时间,过分引导学生要从气温和降水量方面进行分析。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慢慢尝试让学生自己走,不怕他磕到,哪怕等他磕倒了再扶他,一定要沉得住气!

2、做题仓促。

在最后做题环节稍显仓促,课堂设计时是让学生做题、讲题,由于时间关系,我点拨了题目,这样学生存在的问题没有暴露出来!

“循环教研,实证推进”教学大研讨一路走来,听了同组老师们的课,我自己也精心准备了这节课,从中收获了很多!通过自己对这节课的反思,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后期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改进,争取做得更好!

【《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3篇】相关文章:

1.《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2.《音乐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3.《美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4.《角的反思》教学反思

5.《对美术教学的反思》教学反思

6.教学《赶海》教学反思

7.生字教学教学反思

8.《反思反思》教学反思范文

9.教学反思

第二篇:《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首先我认为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因为不论是从知识目标还是情感目标,以及学习方法和处理重难点上,都处理得比较好,课堂上学生活而不乱,有条不紊的与老师一起学习探讨着,《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

我认为这节课的优点在于: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对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的学习,总结了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一般方法,然后应用到我国的流域当中,使学生受益匪浅,教学反思《《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培养了学生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活动环节安排的时间不够,学生讨论的不够充分,问题没有完全展开去讨论与回答。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重组讨论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尽可能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进行讨论与研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三篇: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反思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反思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李宏河

经过两周精心的备课和收集资料,终于结束了本次的公开课讲授,在这次讲课的准备过程中,我以“两步·六环”教学模式为核心,以新课程地理标准理念为指导,发扬集体备课的精神,在教学内容上进行统一设计,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现将本次的反思总结如下:

好的方面

1、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在网上观看全国其他名师的视频和收集大量的精品教案和课件进行研究。

2、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听取备课组的建议,大家共同对课件进行制作和修改。

3、注重课前学生的指导和解惑,提前一天把问题列给学生让学生下去收集和整理资料,对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进行指导和释疑,让学生能以热情、饱满的状态出现在课堂上。

4、做够对这次公开示范课的重视,争取最大限度体现我校的两步、六环教学模式,为新课改贡献力量。

5、教学过程中,活动较多,学生积极性得到调动,课堂氛围较活跃。改进的方面

1、活动设计的环节还不够大胆和新颖,课后听多优秀教师点评之后感觉还可以把活动改的更灵活,更能突出学生主体性。

2、上课时,应对学生的回答做好评判。

3、忘记评选最佳合作学习小组。

4、加强自身普通话的学习和提高。

通过这次公开示范课的讲授,使我知道了要上好一节好课的难度,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也提供了参考的标准,我会在今后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谢谢指正。

第四篇:3.2.流域的综合开发__教案doc(范文模版)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观察地图,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并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特殊性和整体性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3.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教学重点:

1.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2.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教学难点:建立流域和水系的概念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启发讲述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流域

1.几个基本概念

⑴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

⑵流域的特性

①特殊性 每个流域的特征各不相同,有的流域适宜人类生存,先形成了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如尼罗河文明、两河文明、黄河——长江文明、印度河——恒河文明。

②整体性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之间联系非常密切,构成一个整体。

对河流进行开发利用,除要考虑河流的特殊性外,更要考虑流域的整体性特征,进行综合开发。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堪称这方面的成功范例。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一个河流流域的开发利用,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比如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就适宜发展农业;而科罗拉多河,河道狭窄、落差大,就适宜开发水利资源,对于田纳西河来说,搞清其流域的自然环境,是避免盲目开发的首要条件。

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

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图3.15)。

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因此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河流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在利用过程中要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因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⑴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利: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弊:使得陆路交通不便

但河流航运对沟通上、下游地区之间的联系,作用十分突出。

⑵气候

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思考

1.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点拨: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1 300毫米左右,冬末春初多降水,夏秋季降水相对较少

2.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量较少。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资源发展农业? 点拨: 第一问从灌溉不足、资源浪费、农业减产等方面思考;第二问从修建水库等方式进行调整季节分配等方面考虑。

⑶水系

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图3.17)。

缺点: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②水量很不稳定。

⑷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磷、锌、云母等。

思考

田纳西河水量的变化对航运会有什么影响?怎样才能改善田纳西河的航运条件? 点拨: 在径流量小的季节影响航运的顺利进行。第二问从修建水库和大坝等方面进行调整河流的径流量。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8世纪下半叶:农业较为发达,盛产棉花、马铃薯和蔬菜。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大,整个流域环境较好。

19世纪后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始对对其进行掠夺式开发,带来一系列生态环境与社会问题。1.土地退化 田纳西河流域是美国的老棉花带。棉花是一种对地力消耗较大的作物,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致使老棉花带衰落。2.植被破坏

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的木炭,大片的森林被砍伐;此外,矿山开采也破坏了地表植被。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3.环境污染

炼铜企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酸雨污染了土壤和水体,使许多生物消失绝迹。活动

墨累——达令河流域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以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农业需要灌溉。在20世纪20~70年代,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随着农业的发展,灌溉不断增加。根据图3.18,总结灌溉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点拨:图3.18给我们的信息是:生态系统是个整体,其组成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其中某一个因素的变化,必定会引起其他诸多因素的改变。不考虑生态系统的这种关系,任意对自然环境加以改变,最终可能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本图中,农业需要灌溉,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灌溉引起了自然界一系列因素的变化,最终造成了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种种灾难:牲畜质量下降、鱼类减少、土地盐碱化。其实,这幅关系图还远未把许多影响表示出来。比如,湿地的减少,会造成鸟类减少;鸟类减少,会造成虫灾增多;人类如使用杀虫剂则又会加剧环境的污染„„

2.图3.19为墨累——达令河流域水库和灌溉区的分布图,从中可以看出,上、中游地区截取了大量河流径流。这样做的结果是使下游水量明显减少,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干旱时,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影响河流的利用。我们从墨累一达令河流域开发过程中可吸取哪些教训? 点拨:从图中可以分析出:由于降水量多的东部和东南部水库众多,拦截了大量河水;该区分布的大片灌溉区消耗掉了支流的大部分径流。这样,汇入干流的流量大量减少;加上部分干流流经干旱的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又消耗掉部分河水;而下游地区属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上游来水减少,必定导致河水水位下降,生态环境恶化。极度干旱时,就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从墨累—达令河流域开发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对水资源的数量掌握不清。导致引用过多的河水灌溉,使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甚至发生海水倒灌现象。板书设计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一、流域 1.几个基本概念

⑴干流、支流(一、二级支流)、分水岭、流域

⑵流域的特性

①特殊性 ②整体性

二、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决定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 1.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背景:

⑴地形 :多山,地形起伏较大

⑵气候 :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⑶水系 :优点: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

缺点:①由于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较大。②水量很不稳定。

⑷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

三、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1.土地退化 2.植被破坏 3.环境污染

第二课时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的开发的核心

河流的利用与治理,即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

⑴针对早期开发所带来的问题,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的机构。

⑵TVA将河流的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并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图3.20)。

⑶1933年以后,TVA在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71座大小水坝,在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3.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坝的作用

⑴防洪

在干支流上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1933年以后,全流域再未发生洪灾,平均每年防洪减灾效益约2亿美元。思考

结合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特征,分析修建大坝有何作用? 点拨: 由于河流水量很不稳定,导致径流量小的季节无法通航,而修建大坝以后可以调节水流,增加径流量小的季节的水量,利于通航。

⑵航运

水坝修建后,河流水位保持平稳,诺克斯维尔以下均可通航。目前,田纳西河经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相通,通过水运可达美国22个州。每年田纳西河水运的通航效益比陆路节省约4亿美元(图3.23)。

⑶发电

建成了30座水电站,同时大规模发展火电和核电,使田纳西河流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廉价而可靠的电力供应,促进了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在田纳西河两岸形成一条“工业走廊”。阅读

通过材料的阅读了解抽水蓄能水电站的工作原理。⑷提高水质

提高水质而采取的措施:如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

⑸旅游

建立了一大批公园、野生动物管理区、风景区、宿营地和俱乐部,以及规模宏大的教育中心。目前,该流域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旅游业收入成为流域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

⑹土地利用

①留出大面积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调整农业、林业和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

③采取措施稳固河、湖岸线,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④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通过综合开发与整治,田纳西河流域根治了洪灾,农林牧渔业、工业和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世纪—8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人均收入水平已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阅读

说明:伏尔加河的案例可以作为另一种流域开发利用的模式,进行对照分析。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航运条件很好,但平原地区难以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导致水量难以得到调节,水旱灾害频发。伏尔加河的综合利用。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欧洲第一大河,位于俄罗斯境内,多流经平原地区,干支流通航里程达3 260千米,通航期200多天。流域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钾、磷等矿产,人口稠密,交通便捷,工农业发达。2.流域的综合开发

主要以修筑大型水利枢纽、进行梯级开发为重点,通过开通运河、清理水道、建设河港等工程措施,沟通了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实现了“五海通航”。通过对全水系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实现了发电、航运、灌溉、供水、渔业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带动了全流域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3.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

⑴水利工程没有修建过鱼道,影响鱼群洄游产卵;

⑵下游没有修建大型水库,水量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⑶沿岸污染源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河水污染严重。活动

目前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主要包括防洪、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六个方面。在开发过程中,只有建立和保持这六个方面的合理关系,才能保持流域的生态平衡,实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协调(图3.28)。

1.根据图3.29,说明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会导致其他五个方面的哪些变化。点拨:根据图3.28和图3.29,提高土地利用程度,也就是要增加开垦荒地、发展畜牧业、增加旅游设施,为造纸厂采集更多的原料„„。这些措施,有可能会使

(1)旅游在更短期内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从长期分析会导致旅游业萎缩;

(2)由于农畜业用地的增加,会增加农药、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的使用量,从而导致水质下降;

(3)由于农牧业加强,用水量也有所增加,对枯水期的发电用水会有减少;

(4)由于与(3)同样的理由,枯水期水位下降,航运条件变差;

(5)由于提高了土地利用程度,会加重水土流失现象,河流含沙量增加、淤塞河道、小气候恶化、洪涝灾害增多,加重防洪负担。

2.在土地利用之外,另选一个方面,分析受它变化(提高或降低)的影响,其他五个方面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将你的研究成果用图表示出来。

点拨:如果我们选择河水水质下降,由此可能引起其他因素产生以下变化:

(1)河水水质变坏会影响到土地的利用。比如水果、蔬菜、粮食、花卉的种植和畜牧业等,凡是用河水灌溉或引用的,都将受到影响。(2)河水水质下降,将会使旅游人数减少。

(3)如果水质变差是由于“富营养化”的话,会引起水生植物滋生,繁生的水生植物顺流而下就可能堵塞水轮机,影响发电。甚至使溢洪道排洪不畅而影响防洪效果。

(4)短期内不会对航运带来麻烦,但旅游人数减少,也会影响航运的经济效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河流的综合开发

——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四、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的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2.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简称TVA)3.田纳西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坝的作用

⑴防洪 :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⑵航运 ⑶发电 :水电、火电、核电

⑷提高水质:如污染防治、水源涵养林保护和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⑸旅游

⑹土地利用①建立自然保护区②提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面积

③有效控制水土流失④对采矿区的土地生态进行恢复和治理。

五、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开发 1.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流域的综合开发 3.综合开发存在的问题

第五篇: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反思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反思

反思一: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反思

《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是高中地理必修三鲁教版第四单元第一节,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教学要求是“1.以某流域为例,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该流域的地理环境特征;2.分析该流域地理环境要素中,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3.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流域规划与发展的主要方向,探究综合治理的对策。”教学目标是“

1、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通过分析长江流域不同河段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探索该流域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没理的措施;

3、以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为例,初步认识研究和规划流域开发和整治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4、通过学习探究,进一步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本节内容非常丰富,是必修三课本页数最多的一节,从76页到87页,一共12页,全节共安排了17幅图、4个知识窗和4个活动,数量也是很多的。相对于第三单元各节来说,第四单元更侧重于区域开发的综合性,每一节都强调了本区域开发的地理背景或优势,不但是研究区域综合开发的好材料,也是研究区域地理的良好案例。而且在对区域探究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一般方法。

就本节而言,我觉得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着以下的不足:

第一,课本中的图用得不足或者不够充分。例如,课本图4-1-3“沿北纬32°中国地势剖面”,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蕴藏丰富的原因以及长江干流水电站选址等问题,但我没有这样做。再如,课本图4-1-8和9“三峡工程平面布置图”和“三峡淹没区、移民安置范围及城镇迁建规划”,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三峡工作建成后可能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并认识到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有效控制其负面影响,但我也没有这样做。

第二,课本中的知识窗用的不多。例如,通过阅读知识窗《浦东开发》,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浦东开发的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就,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化工业的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加深学生对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的印象。

第三,课本中有的知识的取舍不精。本节内容非常丰富,在短短的两节课里面完成所有知识的教学似乎是不容易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必须牢牢掌握,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至少对于非专业班来说是这样。但如何取舍,却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我觉得对于非专业班来说,本节最重要的不是死记硬背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而是通过长江流域这一案例,了解流域开发整治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所以,关于长江的一些资料性的知识,不需要学生掌握。但是,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我以为我做得不够好。

这一节我觉得自己也有一些成功之处,比如:

第一,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首先我引导学生回忆探究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然后,我通过展示各种地图帮助学生认识长江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进一步深化前面的认识并为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奠定基础。

第二,长江中游洪水灾害的成因。我首先帮助学生回忆洪水灾害形成的根本原因:排水速度<汇水速度。然后引导学生从自然、人为两方面来讨论影响排水速度和汇水速度的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长江中游洪水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从地形来看,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

二、从气候来看,降水集中,多暴雨,汇水速度快;

三、从植被来看,陡坡开荒,过度砍伐,水土流失加剧,使长江中游地区排水速度更小;

四、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能力削弱。我感觉这样讲学生比较易于接受和记忆。

反思二: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反思

202_年10月8日我被安排到被王校长定位听课,但由于学生与当天参加市三运会的开幕式的节目表演,课被耽搁了,当时没有得到王校长的指导机会,在月考过后,在214班第一次上这节课的内容,现将教学过程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感想,以及在下一节课中应如何改进的措施>总结如下:

在教学设计中,这一节课>计划用2课时来完成本节课内容的教学,但从今天的教学状况来看,时间有些紧张,其主要原因主要在于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时没有打下应有的区域地理知识基础。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基本为零。因此在教学中对初中时就应该学好的知识进行补充占用用了大量的时间,一节课的时间还没有完成教学内容的一半,只完成了前四个小问题。

本节课首先从“流域”一词讲起,应为这一节课的标题是: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如果连区域这一基本概念都不清楚的话,这一节课的目标就无法达成,或者就是达成度就不会高,学生很容易将这一节课理解成为就是长江的学习。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或湖泊的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的总和。解释这一概念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在对学案中的第一个问题:“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分析的?”时,补充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山地等地形知识,对照课本P80图4-1-2 长江流域,详细介绍了长江流域所涵盖的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的地形区,及长江的主要干支流分布,以及长江的上、中、下游的划分。而这些知识,是在后面分析流域开发优势,流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必不可少的知识基础。如不学习清楚,在后面的学习中学生将面临用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区解决其他的问题,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

在解决“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概况”这一问题时,学生往往只回答了长江流域的主要地形、气候、水资源量、流域面积等等情况,而忽略了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经过老师点拨,学生在课本中对照P78页的图,简单描述了长江流域的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单独把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分布状况加入到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中,不然这个知识点就会有遗漏,在下节课的教学中,必须在开始时候就予以提醒,一达到知识体系的完善。除此以外还对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做了完善,因为学生在分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时候,知识结合图4-1-3分析出落差大,而不能全面的联系长江流域的气候,和前面已经解决过的长江流域的水资源总量丰富这一原因。

学案中第2、3个问题的内容,在课本中有较为详细的展示,不用多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就能较全面的掌握。但在第4个问题“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时,学生基本上能从课本中找到答案,但我给学生追加了一个问题:“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首要作用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大多是发电。因为在学生的惯性思维力,水利枢纽的首要作用是发电。实际上,大部分的水利工程的首要作用是发电,但并不完全是。因此在下一节课的教学中,应把“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首要作用是什么”这一问题放在本部分内容的第一位,让学生知道,三峡的首要任务是防洪,然后再让学生分析三峡的其它综合效益。学生可以从课本P80中找到答案,老师也不用具体的解释和拓展。但刚刚让学生学习P81页水利枢纽在实现趋利避害的目的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就下课了。没有让学生对这一整体的部分内容,完成学习任务,这也是对这一节课的设计、时间搭配上做的不够完善的地方。对预设的内容没能完成。

我认为这不是教师备课不充分,而是学生已有知识的缺乏,不得不进行必要的补充,而对课堂进度的影响。

反思三:流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以长江流域为例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在107班开始上这一节内容,在教学设计里是计划用1.5课时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但从今天的实际上课情况来,1.5课时的时间可能会显得紧一点。如果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仅限于教材基本内容的学习,也许1.5课时是够的,但由于我们的学生初中地理基本没有学习,中国地理的相关知识几乎为零,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以适当的知识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因此这一节课只学习了教材相关内容的一半,也就是导学案中的前四个问题。

我首先从“流域”一词解释讲起,因为本节内容是流域的综合开发,如果学生连什么叫流域都不知道,那怎么学习,可能有的同学就把本节内容看成就是学习长江的了;在分析学案中的第一个问题“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分析的?”时,我就又补充了五种主要地形类型,以及我国主要的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知识,并通过板图“长江干支流示意图”向学生介绍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主要支流,流经的主要地形单元及上、中、下游的划分,因为这些都是下面要学习内容中要用到的。我一向主张不能让学生用未知的知识去解释未知的原因,这样学生会越学越糊涂。

另外我在学习学案中的第一个问题时,在黑板上的板书是“长江流域自然概况”,这样不仅要解决自然环境的相关知识,还要完成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如果不这样设计可能就会把自然资源这个知识点丢掉了,事实也是这样的,我在提问学生的第一个问题时,学生只答出了教材中“自然环境”的相关知识,而没有说出自然资源。关于长江流域的自然资源,教材中都有介绍,但我在这里又补充了“水能资源丰富”的条件,这也是在>高考中以及在小>高考中都会考到的知识点。如果不讲学生一般只能答出落差大,可能会丢掉水量丰这个必要条件的。

对于导学案中的第二、第三个问题,教材中都是现成的,不用作过多的解释,对于第四个问题“长江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有哪些?”学生从教材中也可能会找到问题的答案,但这里我首先给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首要目的是什么?”学生大多会答是发电,因为在学生的映像中水利工程主要就是用来发电的。事实是绝大多数的水利工程都是主要为了发电的,但也不完全是。我先给学生明确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的首要目的是防洪,然后再让学生列举该工程的其他综合效益,学生从教材P80中可以找到相关答案,这里老师也不用再作更多的解释和拓展,当然这里可以联系一下上一节所学的内容强调一下“供水”不仅仅是对下游的城市供水,而且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取水口。

至此已经要到下课时间,让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了一个小结,也就下课了。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可以进一步看出,对于预设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能会无法实现,这并不完全是课堂的随意性导致的,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已有知识也是影响教学进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流域的综合开发》教学反思(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