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7月微党课讲稿_微党课稿件大全
共产党员是平凡的,平凡在人人都是党组织中的普通一员;共产党员又是特殊的,体现在平时让人一眼看得出来,关键时刻顶得上去。也 可以这样说,共产党员所追求和享受的唯一“特殊待遇”,就是群众的好口碑。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供大家参考选择。月微党课讲稿_微党课稿件 1世纪 30 年代,我党采纳刘伯承同志的建议,将红军“司令”称呼改为“司令员”,寓意革命队伍中只有分工不同、职责之别,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是普通一员。1974 年 3月,开国上将许世友参加党小组会,面对“请首长指示”时,他表示“党内一律平等”。
在党内,党员之间都是一律平等的普通一员。习近平同志在参加中办机关党委直属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时说“参加支部生活会,我们都是平等的、普通的一员,这也是作为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平等,是党内民主的内在要求;普通,是不忘初心的党员本色。这种鲜明的政治本色决定共产党员必须坚守精神高地,强化政治担当,不能脱离群众也不能搞特殊。
斯大林在《悼列宁》里写道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不能搞特殊,但共产党员有其特殊性。
共产党员的特殊在于不搞特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指出党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然而,现实中有些党员却搞起了特殊。有的自视位高权重,不寻求与群众打成一片,只追求高人一等;有的会上讲反腐,私下收贿赂,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有的把党龄长当作党性强,把职务高当作觉悟高,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游离于组织之外,凌驾于组织之上。刘少奇曾说,国家困难,我们不能搞特殊,就是国家昌盛了,共产党员也不能搞特殊。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分威信,丢失一片人心,丧失一分党性,有损党员身份,玷污党的形象,甚至侵蚀党的肌体。
共产党员的特殊在于不怕吃苦。彭德怀说,我彭德怀参加共产党,不是来搞特殊的。党给我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吃苦在前,意味着坚守和奉献,责任和担当。敢于吃苦、甘于吃苦是共产党人的特殊标配,也是共产党人的特殊形象照。这种以党员的带头吃苦换取群众的生活之甜的“特殊”,弥漫着党性的味道。
共产党员的特殊在于“享受待遇”。战争年代,某连队党支部有个土规定凡是冲锋陷阵的突击任务,优先安排给共产党员。在一次天 6 夜激战后,连长分配食品重伤员每人一个罐头,轻伤员两人一个,共产党员三人一个。所有负重伤的党员坚持要三人分一个罐头,理由是应该享受共产党员的特殊待遇。这种身先士卒、用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擦亮党员的先锋底色的“特殊”,既是荣誉标签,也是终身践行的必修课题。“特殊待遇”享受得越多,先进性体现得就越强。月微党课讲稿_微党课稿件 2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公元前 259 年,秦军来犯,赵王派赵括指挥全军。赵括死搬兵书上的条文,结果全军覆没。这个故事成就了“纸上谈兵”的千古笑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心的形成很简单,但是践行它却是一个艰苦且漫长的过程。不忘初心,党员干部要走心,更要践行。
在传播好党的声音中践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胜利结束长征后,毛泽东曾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文中写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一点,对于今天走在新长征路上的我们来说同样重要。践行不忘初心,就要传播好党的声音,为党凝聚前行的力量。全国 9000 多万党员,都要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笃信者、宣传者、践行者,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全党上下戮力同心、同向同行。
在讲好党的故事中践行。“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有着优秀的党史和优良的传统,是中国崛起最重要的“密码”。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是党的代言人,都有讲好党的故事的义务。我们要通过讲好党的先进理论、党史国史团史、国情形势政策、典型榜样事迹,让一个个为人民服务的故事成为一本本党的无字书,“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让广大人民群众知党爱党,坚定不移跟党走。
在树立好党的丰碑中践行。山西右玉曾是一片风沙成患的不毛之地。60 多年来,20 任县委书记率领全县干部群众用心血和汗水绿化了沙丘和荒山,老百姓自发为他们立碑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先后 5 次肯定和赞扬右玉精神,并作出批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我们共产党人践行不忘初心,就是要以“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之心,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少干急功近利的事;多干为党立碑的事,不干为党抹黑的事。月微党课讲稿_微党课稿件 3
映个别干部的问题。他走访调查后很气愤:“少数人已没有一点共产党员的气味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和过去的地主、伪保长无大区别,简直坏极了!”
关于“共产党员的气味”,早在 1942 年 5 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批评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入党的党员时就已提及“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也没有共产党员的气味,只有离开党完事。”
显而易见,没有“气味”的党员一定是思想上没入党的不合格党员。那么,合格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气味”该是什么“味”呢
书香味。党章中党员“八项义务”第一项讲的就是学习。学习,离不开读书。有了书香味,乏味的理论学起来便有了滋味。202_ 年 4 月 7 日,人民日报开设“干部谈读书”栏目,倡导领导干部把读书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巩固立身之本、夯实从政之基。书香长相伴,书卷气弥漫。书香之“香”,一定不是“胭脂飘香”“文玩沉香”。从来读书长精神,有书卷气的党员,往往会远离庸俗之气、浮躁之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书卷气的党员领导干部,通常会涵养浩然之气、党性之气。当然,惯用图书装点门面,不管藏书多经典,也顶多算是理论脱离
实际、思维背离行为、思想远离修为的附庸风雅,毫无书香味可言。
泥土味。1958 年,彭德怀到湖南湘潭考察农村工作,在听取村干部汇报时,还时常脱鞋下田察看农民耕作,脚底下沾满了泥土的清香。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尝风沙五味杂陈,闻泡桐悟百味人生,察民情踏遍兰考大地。“泥土味”源自党员对党的宗旨的自觉践行和对群众的深情厚谊,鞋上不沾泥、身上不沾土的干部肯定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有放下架子、甩开膀子、俯下身子接地气,多“脱鞋下田”,多闻“泥土味”,把脚印留在基层、把汗水流在基层、把好评印记在官兵心里,方能散发出共产党员的芬芳“气味”。
清贫味。“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翻开党史,老一辈革命家甘守清贫的故事不胜枚举。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同志被俘后敌人“一个铜板都没搜出”,几套旧的汗褂裤,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就算是他全部的财产了。反观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各种诱惑面前“变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甘于清贫。满身铜臭,搞臭味相投的“小圈子”必然不是共产党人的“气味”。共产党人只有守住清贫,才能心底无私,这是共产党人永远追求、永远信守的高尚品德。甘于清贫,共产党人的清廉味才会愈发清新。
硝烟味。党内生活,同志之间弥漫“硝烟味”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气味。无论真刀真枪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辣味十足的民主评议,还是常态化的咬耳扯袖,殷殷诤言体现的都是党组织和同志的关爱。投身改革,拭去心底的浮躁,心无旁骛抓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这样的党员离一线最近。
党员的气味就是党性的味道。网络上流行“主要看气质”,流行“颜值担当”,而党员的气味就是党员最好的气质,体现党性担当。
党性多强,党员的气味就有多浓!一名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党员,“气味”最纯正!
第二篇:微党课讲稿
微党课讲稿
韩城高新区
(封面-1-2)1934年10月,红军开赴长征之路,二万五千里征途漫漫、英雄儿女、遍襟热血,踏出了一条铁骨铮铮的革命路途!
(3)八十年风雨历程,如今,革命先烈们走过的长征之路可能早已草木瘠离,但经岁月韶华洗礼,长征路上的一座座丰碑欲显巍峨,在此刻,“长征精神”更添注了时代的品格,继续谱写光辉的历程!
(4)什么是“长征精神”?
总书记在西吉县将台堡参观时深情地说:“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肖华将军在1965年创作的《过雪山草地》一诗中写到:“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行走中的红军手中有火种,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凭借理想信念,走向胜利之巅。而“长征精神”,便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战胜一切困难永不言弃的决心。
(7)如何践行“长征精神”?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我们回顾长征历史,不是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不忘初心,弘扬长征精神,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开始新的伟大长征。“长征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智慧结晶。在新时期的长征路上,要牢记历史,深入学习长征精神,勇于践行长征精神,不忘传承长征精神,用“初心”走“新路”,将长征精神熔铸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同样,在我们党砥砺前行的今天,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通过“两学一做一争当”学习教育的不断深化,发扬共产党人知行统一、学做结合、不断拼搏奋进的精神。
开展“两学一做一争当”学习教育,就是按照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的要求,立足于抓常抓细抓长,推动党内教育由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把思想政治建设融入日常的党内政治生活之中,是党在思想政治建设上的进一步深化,体现了党中央持续抓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坚强决心。
开展“两学一做一争当”学习教育,就是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让党的每一个细胞都健康起来、每一个组织都坚强起来,更好地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开展“两学一做一争当”学习教育,就必须践行“五个坚持”,作为党员干部,要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
在时代更替、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党也顺应时代的要求,迈上了“两学一做一争当”“长征路”新征程。重温长征路上的点点滴滴,重拾艰苦岁月的丰富精神“宝藏”,就会更加深刻理解“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内涵。我们要以红军战士为榜样,学习他们坚定不移、逆水行舟的坚强意志,学习他们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优秀品质,把长征精神体现到自己的岗位上,勇担当、善作为,扎扎实实工作,争当先锋表率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这就是“长征精神”!
第三篇:202_微党课讲稿)
202_微党课讲稿范文(4篇)
202_微党课讲稿范文篇1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一生总面临着成千上万的选择。当困难来临,有人会挺身而出,有人为了个人利益,却一味逃避。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省委书记夏宝龙在《浙江日报》上作出批示的《“老炮儿”书记》这篇文章。“老炮儿”书记陈宏伟并不老,正值壮年。他的“当官”履历只有一句话:202_年上任至今。说他像一部电影中的“老炮儿”,是因为他“规矩”不离口,骂人时有股糙劲儿,更是因为他办事老道,上任1个月,就把原本分成两派的社区班子,拧成了一股绳;4个月,竟攻下397座坟地的搬迁难题。
我们都知道农村人最忌讳的事情之一——迁祖坟,难度可想而知。陈宏伟说,这件事做成除了讲规矩,还靠的是社区干部团结、党员干部带头。在一次次上门走访动员过程中,“老炮儿”放下身段、收起脾气。别人指着鼻子骂,他陪着笑脸;别人胡搅蛮缠,他摆事实、讲道理;别人闭门谢客,他拉着一群亲戚、朋友,软磨硬泡。这才促成了任务如期完成。
一个活生生的基层干部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他有脾气、肯吃苦、懂策略、会变通、敢挑战、勇担当。
那么,何为担当?在词典里的注解是“接受并负起责任”,现实中,既代表着“在其位、谋其政”的尽责,也体现着“知其难为而为之”的执着,还召示着“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指出:“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位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能体现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
勇于担当,就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将理想信念比作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那就谈不上担当不担当的问题。
勇于担当,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在其位,谋其政,做到日常工作能尽责、难题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面对原则问题立场坚定;面对矛盾问题迎难而上;面对急难险重任务顶得上;面对各种歪风邪气敢于较真。
勇于担当,就要具备担当重任的能力。“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勇于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有着眼大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果水平跟不上,只会好心办坏事。很多不敢担当的背后,反映的是能力不足,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习惯于以老思路、老套路来应对,盲干蛮干,结果虽然是做了工作,有时候还做得很辛苦,但事与愿违。要做到能够担当,就必须不断学习、多多实践,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正确的对待成绩和失误,不断的提升工作能力。
勇于担当,就要有担当的底气。当你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种勇气来源于清正廉洁。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才有底气去做别人的工作。如果自身存在问题,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较真。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做到一身正气、廉洁奉公。
老炮儿书记身上还有很多的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例如做群众工作就要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让群众理解我们办实事的心,用变化的可人成绩去回报群众的支持。有句话说人看人、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让群众干的活,党员要首先干,一块儿苦、一块儿干、群众服气,自然指哪打哪。每一位党员干部,心头装着老百姓,干事创业就有底气,就能像老炮儿书记那样,干在实处永无止境,带领群众谋发展。
202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面对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需要广大基层干部能想群众之所想,念群众之所念,把群众的心声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两脚沾泥、心怀民生,做一名勇于担当的好党员,共同建设和谐美丽好缙云。谢谢大家!
202_微党课讲稿范文篇2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课题是《凝聚正能量 共筑中国梦》。“中国梦”的话题是去年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引发的话题。那么中国梦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中国梦起源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英军入侵中国,打破了满清政府“天朝上国”的美梦,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无尽的屈辱与苦难中,中国人民萌发了民族独立解放之梦。
鸦片战争后,无数仁人志士不断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可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依然没有改变。
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梦”出现了根本性地转变,中国人民从此踏上了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这一梦,整整走过了109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华夏大地,“中国梦”也开始崛起。经过30年的不断追求,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梦想一一实现。香港澳门相继回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北京一圆百年奥运梦,神舟太空遨游,嫦娥卫星探月等等,每当国歌声响起的时候,我们都心潮澎湃,骄傲不已。
而今,“中国梦”又被重新定义并赋有了更厚重的本质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我们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
中国梦的具体规划是:
第一步: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202_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步:到新中国成立100(202_年)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步: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现“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的努力。那么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又该如何聚力“中国梦”呢? 一是要做“中国梦”坚定的追随者。这其实是个信仰问题。大家都看过电视剧《潜伏》,男主人公余则成为什么能在极其复杂恶劣的环境下完成使命,那正是因为他是一个有信仰的共产主义战士。从他的身上我强烈地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
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各种挑战和阻力都逐渐浮现出来。一上微博就好像回到了旧社会,凡是谈信念、谈信仰的人都被斥为五毛,反而骂政府、骂体制的人被奉为公知。普通人经常“毁毁”三观也就罢了,我们党员干部必须站稳脚跟,一定要牢记: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坚定理想信念,毫不动摇地坚持我们的路线,追随并坚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必将达到。如果连这个信仰都没有,就不算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二是做“中国梦”模范的践行者。首先要服从大局。“中国梦”事实上是无数“个人梦”的汇合。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或大或小,或远或近,但大多数都是美好的。比如就一直梦想中国足球能获得世界冠军,虽然我个人认为这个梦想可能比实现“中国梦”还要难,但它毕竟是美好且值得追求的,不是吗?
“个人梦”固然美好,但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尤其当“个人梦”和“中国梦”发生冲突时,必须坚决服从国家复兴之梦。就是那句话“咱们都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其次是爱岗敬业。结合实际来讲,就是要立足岗位,围绕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区的主线,不断创新创造,把海曙建设好,把人民服务好。要向王延勤、刘佳芬这些新时期楷模学习,多一分责任感,少一分吃亏感;多一分奉献心,少一分索取心,埋头苦干,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能做的事,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第三是廉洁奉公。廉洁奉公,就是品行端正,为人贞洁,清廉守正。所谓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虽然我们大多数是普通公务人员,但对老百姓来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就代表着“党和政府”,是公权的象征。一定要时刻警示自己,守好“人情关”“金钱关”“名利关”;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要实现“中国梦”,党员干部还必须做有力的推动者。说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们要用模范行为和工作热情来影响带动更多的人,使“中国梦”能够在广大群众中引起强烈共鸣,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中国梦”的热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智慧和力量汇集起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有梦不觉寒!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奋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已经越来越近。让我们共同振臂高呼,沸腾起热血,凝聚起力量,鼓足干劲,脚踏实地,去迎接梦想的绽放。
202_微党课讲稿范文篇3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然要求我们党依法执政、依规管党治党建设党。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受到党章党规党纪的刚性约束,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我们党是一个有着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肩负着带领13亿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巨任务。新形势下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面对着各种挑战和风险,管党治党任务极其繁重。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严字当头、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松懈。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靠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加强纪律建设首先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决不能视之为儿戏。自由主义是产生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土壤,严明政治纪律要坚决反对自由主义。党内决不允许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利益输送;决不允许自行其是、阳奉阴违。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要以严的标准要求党员,以严的措施管住干部,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养成,培育优良作风。
有纪可依是严明纪律的前提,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要与时俱进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将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的实践成果固化为制度,不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关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抓紧修订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等,更好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需要。
有权必有责、责任要担当。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纪问责,坚决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确保中央政令畅通。要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自觉做到“四个服从”,坚决克服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现象,使党的纪律真正成为全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202_微党课讲稿范文篇4
在落实从严治党工作中,将党建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从严管党治党的最新要求贯穿组织工作始终,抓住主线、聚焦主业,履职尽责抓党建。
在干部工作中体现“党建导向”。
一是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党建工作,不断强化以党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紧紧围绕“一区三园”和“一城三片区”的打造,坚持城乡党建一盘棋、强化队伍助发展,切实履行好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职责。组织部坚持每季度至少牵头召开一次党建工作例会,共同研究党建难题,督查落实党建任务,及时报告党建情况。
二是落实“书记抓,抓书记”的党建工作责任制,把抓党建作为考核干部的硬杠杠,考核党组织负责人特别是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的成效,认真落实党委(党组)书记党建述职,领导干部定期上报《领导干部实绩登记表》,考核管党意识、管党方法和管党实绩。
三是严格监督管理干部,强化日常考核,加大问责力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制定《领导干部实绩跟踪管理制度》,出台《领导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动态管理。
在狠抓基层中筑牢“党建地基”。
一是牢牢抓住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深入开展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推进农村便民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健全同步小康驻村、党员集中活动日等制度,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有班子不称职、有阵地不服务、有困难不靠前、有资源不下沉、有政策不落实等问题。
二是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问题整改等工作,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抓、乡镇党委牵头抓、第一书记具体抓”联动机制。202_年,通过 “三查三实三看”等措施,有效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29个,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三是先后制定完善党建工作述职制度、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试行办法等制度30余个,全面落实乡镇党委“四化”建设,严格执行“三会一评”制度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从“治四风、祛五疾”入手,狠抓班子队伍建设。通过高质量的民主生活会、严肃党纪党规等夯实党员干部队伍,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保障作风建设永远进行。
在加强党员管理中激活“党建细胞”。
一是采取“三函”的方式,形成边查边改的督导机制。用《工作提示函》提醒联系县领导按照上级党委的指示抓好落实;用《工作提醒函》督促乡镇党委书记按照督查通报的情况抓好整改;用《工作安排函》指导“第一书记”按照工作要求严格执行。
二是初步建成了扎佐至六屯、龙场至久长、小箐至洒坪等5条公路沿线40个村的“党建精品长廊”,创建了一批省市县“五好”基层党组织。党员创业带富效果明显,今年建立党员创业带富示范点25个,带动9600余群众受益,人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
三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xxxx县洒坪镇以建设规范化、发展型、服务型党员队伍建设为思考,积极激活基层“党建细胞”,探索出台了农村党员“插旗定责”制度,充分激发农村党员荣辱观和积极性,创新农村党员管理模式。
第四篇:微党课讲稿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做为大学生共产党员首先要把党的性质印在心中,时刻牢记党员应该体现自己的先进性,这是作为党员的基本准则。
第一,我们必须先做好自己。作为大学生共产党员,要时候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在熟悉法律和党规党纪的同时,还要用一点一滴的言行体现对党的尊重与热爱。
1、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充满物质诱惑的社会当中,而现代人非常容易缺乏信仰,这对我们抗拒诱惑非常不利。没有信仰的人,很容易在诱惑面前放弃原则,也容易自得自满。所以,我们应当树立信仰以成为一个坚定、谦虚、上进的人。
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虽然现在我们可能会觉得共产主义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无数共产党员先辈们就是在它的指引下为了全人类的福祉不断奋斗,甚至流血牺牲。先辈们的努力推动着历史的发展,让我们的社会一步一步接近社会主义。因此,我们要继承革命先辈们的精神,把共产主义的实现作为我们的信仰,为之奋斗终身。即是我们不一定能够看到共产主义实现的那一天,但是我们应当尽我们所能为共产主义事业献一份力,只有这样,我们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向共产主义靠近。
信仰是一个人最根本的哲学认识,它将指导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行为。所以,要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首先就要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按照入党宣誓时的誓词去做。
2、不断学习,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党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标,这就要求每一个合格的党员都要做一个学习型的人。
做一个学习型的人首先就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而政治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全人类发展的深刻认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将其中国化,结合中国的实际来研究。其次,我们应当不断学习其他各种理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可能运用一切人类智慧结晶为实现共产主义服务。
同时,我们还应当不断从实践中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们应当、把马列主义的思想运用于生活中,指导我们的行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己认识上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再用改进后的理论思想去指导实践。在理论指导实践,根据实践经验改进理论,用改进后的理论再指导实践的良性循环圈中提升自我,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前进规律。
3、提高自身素质起好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将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应当毫不犹豫地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所以,我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要更严格地要求自己。
在坚定了共产主义的前提下,我们还要争取在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坚决和一切腐朽思想作斗争。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加强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坚信知识就是力量。用知识武装大脑,为社会做出贡献。作为大学生,首要的就是要在学校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刻苦学习专业知识,这样走出校园才能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是,这是不够的,我们作为大学生不仅要专业精,还要知识面广。在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社会问题和国际局势不断变化,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日益复杂,每个合格的党员都应当关注世界发展的趋势,关注社会的变化。我们只有广泛涉足各领域的知识才能使自己的眼光更敏锐,更具有前瞻性。所以,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要求。一个文科院校的大学生,应当有意关注最新的科学成果。在我们这个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革命很可能带来社会翻天覆地的变革,所以作为合格的党员,要关注科技的发展。一个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也应当补充自己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以加强对社会问题的认知。
除此之外,我们应当有模范带头意识。认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将给周围的同学带来影响。所以,合格的党员要努力保持自己的优秀,起好模范带头作用,给周围的人带来正面的激励作用,为树立党的良好形象尽一份力。
第二,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
古语有云: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每一件大事都是由一个个细节组合而成,要做好大事就必须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网络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表达自己和互相交流的方式,但是这也要求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的政治立场。在博客里,在朋友圈中,在QQ聊天过程中,在微信聊天过程中,我们不应该有表示出任何关于支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意思,不应当表示出任何不支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思。特别是在使用微信软件聊天的过程中,大学生共产党员,应该自觉慎重使用或者拒绝使用与我国国家领导人有关的任何表情。
扫地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未必我们每个人就都能把地扫好。我们所要做的小事,小到把自己的寝室收拾整齐,小到为同学打一壶热水,小到上课不迟到不瞌睡,小到在路上见到老师时恭敬的打个招呼鞠个躬,但是每一件小事却都不小。每一个小事聚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的为人处事,构成了我们的工作态度,构成了我们这个人给外界留下的印象。而每一个我们,又构成了文学院的入党积极分子甚至全校全国的入党积极分子,我们的形象也就成为了整个入党积极分子这个整体的形象。做每一件小事的我们都终将不代表我们微小的某个人,而是代表做每一件小事的入党积极分子这个整体。如此看来,每一件小事都不小,每一个微小的某入党积极分子都不微小。
第三,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同学。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的有限的,但集体的力量却是无穷的。我们要发动身边的同学跟我们一起努力,投身构建和谐校园的任务之中。小到同个寝室的舍友,大到整个院系整个校园的同学,每一个同学都是我们争取的对象。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如张贴海报,口头传播等发誓来宣传“构建和谐校园”这一主题。而在宣传的过程中,我们只有做好自己,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应该的表率作用,才有可能争取到更多的同学加入到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行列中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不遇到困难,一帆风顺。我们要做好吃苦吃亏,被误解等等各式各样的困难,坚持自己,坚定信仰。
五、结语:
大学生共产党员,作为所有党员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是所有党员中的一员,肩负着国家的未来。我们应该结合我们身处的具体环境,联系自己既是大学生又是共产党员这一身份的特殊性,再基于自己的能力,具体分析自己应该做的和可以做到的,努力做好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共产党员。
第五篇:7月微党课讲稿_微党课稿件1
共产党员的气味
映个别干部的问题。他走访调查后很气愤:“少数人已没有一点共产党员的气味了,他们的所作所为和过去的地主、伪保长无大区别,简直坏极了!”
关于“共产党员的气味”,早在1942年5月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批评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入党的党员时就已提及:“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也没有共产党员的气味,只有离开党完事。”
显而易见,没有“气味”的党员一定是思想上没入党的不合格党员。那么,合格的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气味”该是什么“味”呢?
书香味。党章中党员“八项义务”第一项讲的就是学习。学习,离不开读书。有了书香味,乏味的理论学起来便有了滋味。202_年4月7日,人民日报开设“干部谈读书”栏目,倡导领导干部把读书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巩固立身之本、夯实从政之基。书香长相伴,书卷气弥漫。书香之“香”,一定不是“胭脂飘香”“文玩沉香”。从来读书长精神,有书卷气的党员,往往会远离庸俗之气、浮躁之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书卷气的党员领导干部,通常会涵养浩然之气、党性之气。当然,惯用图书装点门面,不管藏书多经典,也顶多算是理论脱离实际、思维背离行为、思想远离修为的附庸风雅,毫无书香味可言。
泥土味。1958年,彭德怀到湖南湘潭考察农村工作,在听取村干部汇报时,还时常脱鞋下田察看农民耕作,脚底下沾满了泥土的清香。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尝风沙五味杂陈,闻泡桐悟百味人生,察民情踏遍兰考大地。“泥土味”源自党员对党的宗旨的自觉践行和对群众的深情厚谊,鞋上不沾泥、身上不沾土的干部肯定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只有放下架子、甩开膀子、俯下身子接地气,多“脱鞋下田”,多闻“泥土味”,把脚印留在基层、把汗水流在基层、把好评印记在官兵心里,方能散发出共产党员的芬芳“气味”。
清贫味。“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翻开党史,老一辈革命家甘守清贫的故事不胜枚举。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同志被俘后敌人“一个铜板都没搜出”,几套旧的汗褂裤,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就算是他全部的财产了。反观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在各种诱惑面前“变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甘于清贫。满身铜臭,搞臭味相投的“小圈子”必然不是共产党人的“气味”。共产党人只有守住清贫,才能心底无私,这是共产党人永远追求、永远信守的高尚品德。甘于清贫,共产党人的清廉味才会愈发清新。
硝烟味。党内生活,同志之间弥漫“硝烟味”也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气味。无论真刀真枪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辣味十足的民主评议,还是常态化的咬耳扯袖,殷殷诤言体现的都是党组织和同志的关爱。投身改革,拭去心底的浮躁,心无旁骛抓建设,聚精会神谋发展,这样的党员离一线最近。
党员的气味就是党性的味道。网络上流行“主要看气质”,流行“颜值担当”,而党员的气味就是党员最好的气质,体现党性担当。
党性多强,党员的气味就有多浓!一名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的党员,“气味”最纯正!
共产党员的特殊
20世纪30年代,我党采纳刘伯承同志的建议,将红军“司令”称呼改为“司令员”,寓意革命队伍中只有分工不同、职责之别,无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都是普通一员。1974年3月,开国上将许世友参加党小组会,面对“请首长指示”时,他表示“党内一律平等”。
在党内,党员之间都是一律平等的普通一员。习近平同志在参加中办机关党委直属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时说:“参加支部生活会,我们都是平等的、普通的一员,这也是作为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平等,是党内民主的内在要求;普通,是不忘初心的党员本色。这种鲜明的政治本色决定共产党员必须坚守精神高地,强化政治担当,不能脱离群众也不能搞特殊。
斯大林在《悼列宁》里写道: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共产党员不能搞特殊,但共产党员有其特殊性。
共产党员的特殊在于不搞特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指出:党内决不允许存在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组织和特殊党员。然而,现实中有些党员却搞起了特殊。有的自视位高权重,不寻求与群众打成一片,只追求高人一等;有的会上讲反腐,私下收贿赂,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有的把党龄长当作党性强,把职务高当作觉悟高,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游离于组织之外,凌驾于组织之上。刘少奇曾说,国家困难,我们不能搞特殊,就是国家昌盛了,共产党员也不能搞特殊。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分威信,丢失一片人心,丧失一分党性,有损党员身份,玷污党的形象,甚至侵蚀党的肌体。
共产党员的特殊在于不怕吃苦。彭德怀说,我彭德怀参加共产党,不是来搞特殊的。党给我唯一的“特权”就是带头吃苦。吃苦在前,意味着坚守和奉献,责任和担当。敢于吃苦、甘于吃苦是共产党人的特殊标配,也是共产党人的特殊形象照。这种以党员的带头吃苦换取群众的生活之甜的“特殊”,弥漫着党性的味道。
共产党员的特殊在于“享受待遇”。战争年代,某连队党支部有个土规定:凡是冲锋陷阵的突击任务,优先安排给共产党员。在一次
6天6夜激战后,连长分配食品:重伤员每人一个罐头,轻伤员两人一个,共产党员三人一个。所有负重伤的党员坚持要三人分一个罐头,理由是:应该享受共产党员的特殊待遇。这种身先士卒、用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擦亮党员的先锋底色的“特殊”,既是荣誉标签,也是终身践行的必修课题。“特殊待遇”享受得越多,先进性体现得就越强。
共产党员是平凡的,平凡在人人都是党组织中的普通一员;共产党员又是特殊的,体现在平时让人一眼看得出来,关键时刻顶得上去。也 可以这样说,共产党员所追求和享受的唯一“特殊待遇”,就是群众的好口碑。
讲奉献 有作为
一、共产党员为什么要讲奉献,有作为讲奉献、有作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你们记得南湖红船吗?那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1921年7月初,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艰难而光荣诞生,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习近平同志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所在。讲奉献,有作为,是共产党员的基本义务。《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三条中明确规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开宗明义把讲奉献、有作为作为党的目标追求和党员应履行的基本义务。讲奉献,有作为,是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准。我们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把“四讲四有”作为合格党员的标准。讲奉献,有作为,是合格共产党员四讲四有“标准照”的点睛之笔。
二、党员要立足平凡岗位讲奉献,有作为什么是讲奉献、有作为。奉献就是不求回报、全身心的付出。奉献是一种思想的境界,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是一种觉悟的境界,是党性强的具体表现。讲奉献就是要有崇高的品格,有老黄牛的精神,有宽容大气的胸襟,有一颗感恩之心。有作为,则是要体现在本职岗位上勤勉敬业,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工作生活中,不斤斤计较,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奋起之志,想事情、做工作,要多讲奉献,多换位思考。其实,我们身边的绝大多数党员,都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一分钱也是爱”,“的哥的姐”讲奉献,有作为。大家知道,龚福兰是黔江区星源出租车公司的党支部书记,同时她也是全国劳动模范、国家“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多年来,她带领支部党员,组织爱心人士先后捐款10多万元,无偿帮助他人:石会镇70多岁的残疾“五保”老人看上了电视,城南幸福苑的老人得到了生活日用品,正阳小学肢体一级残疾的12岁儿童有了轮椅,累计帮助困苦老人1600多人次…而这样的奉献仍在继续!大家可能要问:“的哥的姐”们富裕吗?不,他们就算是出满勤,一个月也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因为拉老年人和残疾人,不收钱还倒给钱,加上献爱心耽误出车,很多人一个月只有202_多元。都是他们坚信“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帮助他人,快乐自己”,“一分钱也是爱”。他们的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们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每年高考期间,龚福兰都要组织支部的党员和身边爱心人士组建“爱心车队”,让黔江的高考学生坐上了免费出租车!再来讲讲我身边的例子吧!大家知道,当警察便意味着没有太多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春节值班,所里的民警都是一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样子,认真地接处警,和往日一样的工作。问他们没有和家人一起过年难道没有遗憾吗,他们笑了笑说:“都习惯了”。我看不见他们表情中的落寞,看到的只是一丝丝期盼,期盼今晚的警情能少一点;期盼辖区的群众这一年都能够平平安安;期盼明天能早点回家陪老婆孩子。每次接到取消休假的短信,每次接到所里参加紧急行动的电话,每次抱歉地对朋友说对不起,不能来参加聚会了的时候,有抱怨,有无奈,但却从未想过拒绝,从不想要违背,因为这是命令,因为这是责任,因为我们是党员!
三、怎样做到坚持讲奉献,要作为要坚定信念,想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出现滑坡,为人民服务的基本信念都没有了,根本谈不上“讲奉献、有作为”。要吃得下苦,真作为。大家还记得在入党宣誓时,曾承诺“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应该吃得下苦、耐住寂寞、抵住诱惑,把工作当作一种事业,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工作中多学习、勤付出,把工作效率调整到最高,工作状态调整到最佳,工作劲头调整到最大。要勇于担当,敢作为。勇于担当、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底色。要始终把勇于担当、善于工作作为一种信条,勤于学习,增长才干,推动工作有进步、有创新、有成效;敢于深入基层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遇到问题不推、不拖;对于工作中的失误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吸引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做好本职工作的方式方法,推动工作更有成效的开展。
不忘初心要走心,更要践行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公元前259年,秦军来犯,赵王派赵括指挥全军。赵括死搬兵书上的条文,结果全军覆没。这个故事成就了“纸上谈兵”的千古笑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心的形成很简单,但是践行它却是一个艰苦且漫长的过程。不忘初心,党员干部要走心,更要践行。
在传播好党的声音中践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胜利结束长征后,毛泽东曾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文中写道:“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一点,对于今天走在新长征路上的我们来说同样重要。践行不忘初心,就要传播好党的声音,为党凝聚前行的力量。全国9000多万党员,都要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笃信者、宣传者、践行者,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全党上下戮力同心、同向同行。
在讲好党的故事中践行。“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有着优秀的党史和优良的传统,是中国崛起最重要的“密码”。每一名共产党员都是党的代言人,都有讲好党的故事的义务。我们要通过讲好党的先进理论、党史国史团史、国情形势政策、典型榜样事迹,让一个个为人民服务的故事成为一本本党的无字书,“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让广大人民群众知党爱党,坚定不移跟党走。
在树立好党的丰碑中践行。山西右玉曾是一片风沙成患的不毛之地。60多年来,20任县委书记率领全县干部群众用心血和汗水绿化了沙丘和荒山,老百姓自发为他们立碑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肯定和赞扬右玉精神,并作出批示:“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我们共产党人践行不忘初心,就是要以“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之心,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少干急功近利的事;多干为党立碑的事,不干为党抹黑的事。
“三正”初心化使命
欣欣向荣的中华民族呈现在眼前的这组水碧山清、风光旖旎的画卷给人无限的心旷神怡、无穷的惬意满怀,展示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和现代化城市的繁荣昌盛,折射出的却是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变更。习总书记说: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奋斗的结果,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高频词,党员干部如何不忘初心,怎样担负使命,我认为初心是灵魂、是根基,准确把握初心的三个层次,方能凝具使命,砥砺前行。
第一个层次:立正初心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也可能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常言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中国助人为乐好人程绍光、程祖全父子,矢志不渝,甘当烈士守墓人,他们的愿望是守护好为黔江解放英勇献身的英灵,一个普通党员用平凡的举动践行如初的心愿,这一干就是69年,一干就是二代人或三代人。陈敏尔书记这样批示:这份坚守看似平凡、实则不易,甘于奉献,不记得失,值得宣传。202_年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耶鲁大学文科学士学位,毕业后回国扎根湖南省衡山县贺家山村,做一名普通的村官,他的志向是为村民做好服务,带领群众创业创新,精准脱贫,并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近30名来自清华、北大、复旦等院校的“乡村创客”在15所国家级贫困村庄开展产业扶贫,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与理想,不偏不倚的前行,最终赢得了荣誉。正是千千万万个程绍光、秦玥飞拥有的一颗简单愿望汇聚成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初心。
第二个层次:修正初心大家还记得202_年春晚《扶不扶》里面的一句精典台词吗?“人倒了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漫漫人生几十载,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而有的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去靠近它,犹如一艘破浪航行的巨轮,舵手要不断调整船舵才能平安到岸,中国共产党和各级党组织就是这掌舵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在领导干部中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初心和使命在心灵深处烙下永不泯灭的印记。面对变幻莫测的现实社会,党员干部要擦亮双眼,洗清灵魂,善于摒弃政治杂音,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生在红旗下,成长在蓝天,扎根在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行。
第三个层次:执正初心习总书记寄予每一个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有的人把它挂在嘴边,有的人把它扛在肩上。刚刚过去的5月14日,川航航班在近万米高空飞行中前挡风玻璃全部破碎,刘传建机长在极其严酷的环境中,临危不乱,凭借过人的胆识,将飞机成功备降,堪称史诗级奇迹,被誉为中国版“萨利机长”和英雄机长,面对荣誉他坦言:紧急关头,必须让飞机成功备降是我唯一的信念,刘传建用初心背后的执着与担当,谱写了中国民航界的历史华章。虽然普通的我们不能创造惊天动地的壮举和丰功伟绩的事业,也许用尽毕生的精力都没有完成使命,实现梦想,也要甘为后来的接力者铺垫好继续前进的基石,担当起岗位职责赋予的使命,深入农家开展脱贫帮扶是担当,办好每一件群众实事是担当,宣传党的政策理论,传播正能量也是一种担当。正是一个个普通岗位的担当,实现了全区脱贫摘帽的使命,成功跃入国家卫生城区,正向全国文明城区大步迸发,黔江——一座品质之城正在崛起。党员同志们:初心已具,使命在肩,倘若每一位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干在实处,哪怕付出一点点绵薄之力,必将聚合成现代化建设的磅礴力量,到那时,我们的“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会远吗?
把红船精神播种在希望的田野
有的初心,走着走着,就丢了;有的初心,即使行走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的靠近它。饮水思源,让我们跟随习总书记的步伐,回到浙江嘉兴,回到那个梦开始的地方。1921年,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在嘉兴南湖的一条红船上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就是这样一艘小小的红船,承载着动荡不安的神舟华夏,乘风破浪,开启了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航程。“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这是一条“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船。在这条船上,我们感受到了共产党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首创精神。我们的队伍里有许多这样的人,有“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天下第一村”领头人吴仁宝…… 我们身边也有这样一群人,争做脱贫攻坚的排头兵。“重庆市叫得响果树种植股份合作社”是由我乡林峰社区村支两委、乡供销社和社区农民组成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一方面通过“村集体+供销社+农民土地及投劳”入股的模式充分调动农民的主人公意识,另一方面将基地与黔江区供销社的直销网点捆绑在一起,解决了农产品销售瓶颈,实现了农产品产销一体化,今年预计每亩可收入2万元,走出了一条亩产万元的致富之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这是一条“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船。在这条船上,我们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共产主义信仰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张九成是杉岭乡枫香村原党支部书记,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他的手,一只被石灰和蚕药咬伤的、退了十几年皮的、有些变形的手,于是便和他攀谈了起来。1998年上任之初他就怀揣着“民不富心不安,村不强心不甘”的信念,一心一意谋发展。202_年,他积极响应乡党委、政府号召,发展蚕桑产业。一开始,他挨家挨户向村民讲述养蚕的好处,一句话形容“嘴皮子都磨破了,鞋底儿都磨穿了”,好不容易说动了五六十户农户栽桑养蚕,不曾想,202_年,全村产茧量只有8担,收入不足1万元。因为没赚到钱,大家纷纷打起了退堂鼓,甚至说起了冷言冷语,张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痛定思痛,认为技术难关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于是苦心钻研养殖技术并承包了200亩土地,没日没夜地干。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二年,200亩土地产茧37担,成了杉岭乡收成最好的大户,村民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纷纷又开始栽桑养蚕。202_年,枫香村的产茧量已达400多担,收入72万余元。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党员干部,脚下有多少泥土,心里就有多少百姓,手上就有多少力量。“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这是一条“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船。在这条船上,我们体会到了共产党人忠诚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立党之初,我们就不存私心,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永葆先进性的秘诀。如何做好一个新时期的党员呢?习总书记用“三个能”表达了他对我们的期待:“平常时间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心系“三农”,做好服务最后一公里 毛主席曾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依然可以说,农村大有可为,“三农”大有可为!在重庆市“在希望的田野上”乡村振兴巡回报告会上,6位有为青年登台讲述了他们在农村实现梦想、建功立业的感人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一群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年轻人,在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用青春奏响人生华章。
作为一名乡镇党员干部,我们离农民最近,是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我们要以民为本,主动作为,学懂弄通党的十九大精神、扶贫政策、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我区在农业发展方面的新思路新做法,争当政策的宣传员、群众的贴心人、发展的排头兵,在勤奋工作、任劳任怨和为民解困中努力提高农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让我们一起将红船精神播种到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将行动实践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将担当落实到一点一滴的尺寸之功里。
马克思为什么能
一颗火种,一经播撒,在世界点燃理想之光;一种信仰,历经考验,引领人类进步的征程。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各地掀起了纪念重温缅怀先贤的热潮,深刻的论述观点层出不穷。对共产党人来说,有两句话最为关键:“不朽的马克思”“马克思是对的”。现在,我将这两句话合为一句“马克思为什么能”作为微党课的题目,作分享交流,目的就一个“理解弘扬共产党人老祖宗马克思传下来的教义和精神”,与诸同志并肩前行。
一、印象与现实的马克思对很多年轻的同志来讲,对马克思的印象,我和你们在某些方面都一样,比如:我们脑海的马克思都是挂在礼堂里的蓄着大胡子的伟人像,都是小学课本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的讲话节选(那伟大友谊),都是义务教育的政治内容,也是《共产党宣言》,是《资本论》《马恩全集》等大部头。但其实,仅这些,还不及马克思本人功勋的一半。这个说法因何而来,是我读了、看了、想了、悟了所得。读了什么,《共产党宣言》《党章》;看了什么《不朽的马克思》;想了什么,“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悟了什么,现在和未来怎么弘扬马克思的教义和精神。这些内容,我们都可以轻易地找到,去学。为了引起让大家主动全身心去学的兴趣。我们一起来看第二个部分。
二、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这个题目来自于一本书,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这都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一个生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人--特里·伊格尔顿于202_年4月在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部专著回答了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志可以读一下。另外,最近有部电影《年轻的马克思》也可以看看。言归正传,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我们先看看马克思、恩格斯怎么说?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就是马克思的初心,也是他一生都牢记的使命。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是马克思带给全人类的最大的两个贡献,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唯物论、辩证唯物论”和“剩余价值学说”,而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代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不断将这两大理论贡献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探索、实践、创新,最终中国步入了今天的新时代,中国人从站起来、富起来,正迈步走向强起来的中国梦时代!那么,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我的回答是:他一生都在寻求着造福全人类的真理,并能发现真理、坚持真理,实践真理,且这样的真理一旦碰上好的土壤就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功,根深蒂固、枝繁叶茂。正因为马克思是对的。共产党人天经地义就应当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徒,共产主义的笃行者。对同志们来讲,首先就是做马克思的好学生!
三、做马克思的好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终其一生“为人类而工作”虽步履艰辛却矢志不渝,他的一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同样,从传统文化中,纵观马克思的一生,我以为他既做到了如曾国藩那般“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又做到了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终极意义,他还是王阳明“知行合一 ”的极佳典范。做马克思的好学生,要学其事迹、学其真理、学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用“9个思想”指明如何学习马克思,即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人民民主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思想,社会建设的思想,文化建设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世界历史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大家学的怎样,不妨以此为标准先量一量。具体到怎么学?我有一点自己的感想:一是踏踏实实读原著是基础,《共产党宣言》《党章》《宪法》必读,其他著作尽力而为。二是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关键,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最优成果,要知行合一,悟透用活。三是对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一丝不容马虎,要一丝不苟、不可含含糊糊、不能囫囵吞枣,这是基本功,比如:什么是无产阶级,党性的实质就是党的阶级性,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等等。第四,要努力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再分享一段好干部的经典论述,与诸君共勉!吕玉兰《十个为什么》 摘选为什么我当干部不觉得“赔本”?当干部先弄清哪是本?哪是家?过去,俺爹好说:“家里事你也不管,自留地你也不望,哪是你的家?”说我是“赔本干部”。我想:干部是大家的管家人,党把全村人交给我们了,我们就要把担子担起来,革命是我的本,集体是我的家。我吃饭在家,人是公共的。俺村生产队长吕世周,以集体为家,从来把队上的事情看得比自己的还重要,把“私”和“公”的位置调换了个儿。换得好。当干部就得把心放在“公”字上,不能把职务看成是特权,不能“一人当干部,全家沾光。”干革命是不能讲赔本赚钱的,革命需要的时候,连生命也可以贡献。要不,白求恩到中国来牺牲了生命这笔帐怎么算?最后,让我们一起重温: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
党史光辉照亮青春成长路
202_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回顾历史,既是尊重历史,更是启迪智慧。我们党有着97年的光辉历史,整部党史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我们青春成长路上最丰厚的养料,是新时代每一个党员的“圣贤经典”、精神食粮。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马上又到党的生日了,我们有理由重温党的历史,歌颂党的历史,赞美党的历史。因此,今天我想倡议大家一起学党史。
一、为什么要学习党史
(一)党史是理想信念的“粘合剂”党的历史是一部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斗争的历史。202_年,湖北云梦县组工干部聂鑫的微党课——《做最优秀的自己》红遍网络和各大主流媒体,其中一组素材深深触动了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的各地代表共13人,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基本情况:上海小组的李达(1923年脱党)、李汉俊(1924年脱党),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1943年牺牲),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1935年牺牲),济南小组的王尽美(1925年病逝)、邓恩铭(1931年牺牲),北京小组的张国焘(1938年叛党)、刘仁静(1930年被党开除),广州小组的陈公博(1922年脱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1924年脱党)。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1927年脱党,他是在广州与陈独秀商谈工作期间,受陈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易经》说:始生之难。如果你了解党的这些历史,就知道我们党创立之初有多艰难。在一段伟大的奋斗历史之初,许多参与者,有的出身名门,有的智力超群,有的是名校高材生,有的资历老、背景深,但他们终究只是过客,在血与火的锤炼中鲜有成功者。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共一大执行主席张国焘,他在学校的时候常常号称老子天下第一,曾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但他个人野心膨胀,1936年另立“中央”(伪中央),一步一步,最后叛党,上演了一幕“中共创始人反对中共”的闹剧。目睹这样的开头,恐怕很多人现在看来依旧不敢相信我们党会走出如此宽广的大道。但只要理想信念之星火不灭,总可成燎原之势。仅仅28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就夺取了政权,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当初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个人中,7个人出了问题,4个人牺牲了,最后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2个人凭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卓越的斗争精神走到了成功的彼岸。这与其说是革命的胜利,不如说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胜利;与其说是毛泽东、董必武的胜利,不如说是那些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者的胜利。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跟党走,总有一天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二)党史是志存高远之明镜“志之所趋,无远弗界,穷山拒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功崇唯志,业广唯勤”,我们党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历史“功”“业”,凭的就是志向高远,勤恳奋斗。习总书记也曾多次谈到个人和民族的志向问题,学习党的历史,就像与许多志存高远的人作师作友,结伴而行,时刻对镜比照,未必能成伟人,但足以“广其志”。我们党的领袖毛主席,少年时期曾赋诗——“只喝井中水,永远养不长”,表达了希望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学习锻炼的志向;青年时期更表现出与众不同,志向高远。1910年,辛亥革命前夜,他曾写下《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字里行间透露着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高远志气,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奋斗青年。阅读许多革命先辈的一生,志存高远是很不容易的,志向往往与磨难相伴随,志存高远还需要志向坚定。毛主席选择革命道路以后,为了革命牺牲了6位亲人。阅读毛主席风雨沉浮五十年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因为党内斗争备受打击和磨难而不动摇志向的故事数不胜数:在古田会议时,前敌委员会的多数成员因为与毛主席意见不和,故意选掉了毛主席的前委书记,后来朱老总写信请毛主席复出,毛主席给朱老总的回信写道:“陈毅要我做八面美人,四方讨好,我做不到,(党指挥枪)路线问题不解决,我绝不回来。”也正是因为这一坚持才有了我们党今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建军思想“党指挥枪”。石可破,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赤。对照党史之明镜,是否可以看到一个意志坚定,志向远大,胸怀天下,一心为了黎明百姓的英雄形象?(三)党史是宗旨意识之源泉一部党史就是一部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明末清初有一位思想家曾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形成很早,但是真正提出来是1944年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从此以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在政府门前,也刻在党员干部心里。在后来的革命、建设、改革中实践和运用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阅读党的历史,对比几千年来的封建历史,“人本”思想自古以来就有,但有的是“以人民为资本”,比如蜀汉昭烈皇帝刘备——能取得短暂的胜利;而我们党是“以人民为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源泉,是被历史证明的正确而伟大的理论和实践。在党的历史中我们曾多次回答党的“宗旨意识”问题。1945年,毛主席在延安接见民主人士黄炎培的时候,黄炎培曾问毛主席:“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引用自《左传》),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历史兴亡周期律)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那么这条路找到了吗?毛主席当时很肯定的回答他“找到了”。毛主席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二、怎样学党史我不是历史专业的,也没有专业的历史知识,但是我热爱历史,尤其爱读党史。所以,我想浅谈一下学党史的体会。
(一)多体裁学习大多数人对党史的学习和了解可能至今仍然只停留在中学或者大学时代的历史教科书。学习党史的体裁很多:党史专题研究系列理论水平较高,回忆录、纪录片系列真实性较好,人物传记、电影电视系列感情丰富,红色旅游切身体会深刻……多体裁学习能提升学习党史的趣味性,避免单调枯燥而不能长期坚持。
(二)认真审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客观评价。在党的历史中,我们曾遭受过“左倾路线”“右倾路线”“机会主义”“冒险主义”“逃跑主义”等各种各样的挫折,有的甚至给我们党造成过严重损失,但是这些挫折看上去是包袱,实际是经验和财富,对我们党的快速成长有重要意义,至今时刻警醒着我们。
(三)深层次挖掘成功的历史背后一定有许多隐藏的规律,这些规律需要深度挖掘才能呈现出来。在观看电视剧《粟裕大将》的时候,我曾写过几句观后感:在时代大势,社会进程面前,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更要顺势而为。仔细对比国共双方高级将领,他们或为同学,或为校友,其个人才能或许并无多大区别,但其精神和气质完全不同,这背后反应的是两者的依靠不同,是理想和信念不同,理想和信念反过来造就了外在的精神和气质。
(四)与实际相结合党史凝聚了革命先辈的智慧,他们的革命精神、斗争哲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经过实践磨练出来的。如“担架上的谋略”对团结、统战工作极具指导意义,“三湾改编”对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极具指导意义。单纯的为了学习党史而学习党史,只会增加学习的负担和枯燥。我们讲究“知行合一”,将所学所悟点点滴滴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提升工作能力,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是对党史的最好赞美。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让我们重温党史,敬畏党史,歌颂党史,赞美党史,从党史中学习智慧,寻得初心,用党史光辉照亮青春成长之路。
青年党员干部要有三种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央党校专题研讨班上,用三句诗词寓意治学应有“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三种境界”最早由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提出,并被认为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之境界”。在我看来,这“三种境界”,亦寓意着勇敢追求的坚守初心,不懈奋斗的笃行初心和知行合一的成就初心,是我们青年党员干部应秉持的人生态度。
境界一:要坚守初心,在“望尽天涯路”中志存高远“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昨夜西风惨烈,刮得绿树落叶凋谢,在如此形势下,我独自登上高楼,居高临下,清晰地看到远方,望尽天涯之路。无论环境艰难,只有勇于登高望远者,才能寻找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让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个“西风凋碧树”的1921年,举国的迷茫成了铐在中华民族身上的枷锁。正是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时代,13名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中共一大代表,从嘉兴南湖的一艘小红船出发,劈波斩浪、一往无前,带领我们“望尽天涯之路”,才换来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共产党人的道路选对了,带领人民从黑暗中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个人的理想信念坚定了,我们逐梦路上才有“助推剂”,人生旅途才有“压舱石”。就像拉弓射箭,只有把“箭靶”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向着“箭靶”开弓,才不会“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因此,我们青年党员干部在人生旅途中,必须扣好“初心扣”,然后带着“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风雨兼程、漫漫求索,人生路才能行稳致远。
境界二:要笃行初心,在“衣带渐宽终不悔”中奋发有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那个理想中的“她”,我日渐消瘦、容颜憔悴,但始终不曾懊悔。这是一种执着地在既定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追求真理,而为之“不悔”,而为之“憔悴”的奋斗之路。这里不仅有躯体之苦乏,亦有心志之锤炼,甚至可以“不悔”到“牺牲其一生之福祉”。正如“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组织工作干部”杨汉军所说:“一定要问我喜欢什么,我就是喜欢干事的人。”“当我们回首往事,最令人欣慰的不是当年有多大权力、多么威风,而是为党和人民做了多少贡献,干了几件实事好事。”其实像杨汉军同志一样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共产党员数不胜数,黄大年、廖俊波……我们青年党员干部要做的并不是让这些模范人物停留在脑海、停留在媒体宣传报道中,而是应该将他们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心并付诸于实践。因为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可能“衣带渐宽”、可能“消得憔悴”。但就算如此,我们也依然要用杨汉军同志他们这种“不悔”、这种“无畏”来激励我们坚持不懈的奋斗。否则,我们理想中的“她”,永远都只是“空中楼阁”,永远都只留在空想之中。
境界三:终成就初心,在“众里寻他千百度”中感悟真谛千百次寻“她”不见,我初衷不变,突然在不经意回首间,却发现心中的“她”早已在那灯火寥落的深处静静等待着我。知行合一、功到事成,我们那些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在大学期间,我有幸聆听白绍良教授讲课,他1960年在德国硕士毕业后毅然归国,一直任教于原重庆建筑大学和现重庆大学,直至76岁高龄仍活跃在讲台,只因想为国家再多培养一些人才。在国土房管局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期间,我听闻了庞一举、亲历了梁铭均等普通党员作为地灾监测员,凭借着简陋的手摇报警器、手电筒、雨衣、铜锣,千百次预灾难于萌芽,救群众于危急,实现了18年全区地质灾害零伤亡的壮举。现在,我身边也有这样一群再普通不过的青年党员干部,他们写材料,句句较真;重服务,一丝不苟;他们总是紧张和忙碌,却又甘守平淡和清苦;他们知行合一,用忠诚干净担当努力诠释着“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的人生真谛。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只有将青春梦想、青春奋斗、青春力量,汇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只有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学习、去实践、去建功立业,才能在这个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新时代,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春风十里,不如坚持“追求”、书写“奋斗”的你。待当“蓦然回首”,那个“她”、那份初心,或许早已在“灯火阑珊处”静候多时。
梁家河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诠释
梁家河精神,是我们党的领袖成长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范,是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越来越显现出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
梁家河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梁家河到中南海,从“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为人民做实事”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标注的都是为民的底色,折射的都是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担当和不变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弘扬梁家河精神,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情怀,就能更加深刻地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认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梁家河精神是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的情感基石。延安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先后走出了毛泽东和习近平两代领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播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种子。一片黄土地,两代领航人。不同的领袖,一样的情怀;不同的时代,共同的使命,引领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无论是在梁家河插队时主动融入群众、“能团结人”,还是十八大以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习近平都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弘扬梁家河精神,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经历,就能更加真切地体会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增强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梁家河精神是补钙铸魂、锤炼党性的鲜活教材。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习近平总书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为我们修身做人、用权律己、干事创业树立了标杆。正如总书记所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在插队之前,如果我们有所知所获,我总感觉到了插队以后,是获得了一个升华和净化。个人确实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弘扬梁家河精神,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心路历程,就能更加自觉地坚定信仰信念,加强党性锻炼,补足精神之钙,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梁家河精神是创新创业、成长成才的励志范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梁家河是习近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地方,在梁家河的七年是他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正如总书记所说,“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弘扬梁家河精神,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精神、创新精神,就能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奋斗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联,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实现人生价值。
仰止井冈山
岁月长河,历来不缺少英雄史诗。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我向大家讲述一段革命先烈浴血井冈的英雄史篇。映山红遍的四月,我和工厂同事一道,去往那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革命英雄圣地,接受为期一周的党性锻炼,内心一次次被震撼,一次次被洗礼,真切地体会到了革命的艰辛、信仰的力量以及革命英雄的豪情壮志。
一、仰止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上世纪20年代,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工农革命军进入井冈山,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天下第一山”。1927年春夏,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镇压工农运动,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白色恐怖笼罩全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了惨重的失败。
下一步去哪里找落脚点?井冈山偏僻,地理地形最适合不过。毛泽东审时度势,毅然决定放弃攻打长沙,向赣南进军。可是,袁文才、王佐领导的“绿林军”早已占据井冈山,能否允许红军上山,成为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
担心自己的地盘被吞并,袁文才修书婉谢毛泽东的来信。直到第二次来信才同意在远离“大本营”的大仓村与毛泽东会面。袁文才被毛泽东的革命信念、知识视野折服,深感相见恨晚,当即答应毛泽东进入茅坪休整。后来,茅坪成为红军大本营,从此点燃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星星之火。
二、仰止井冈山,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井冈山的斗争是极其艰难残酷的。2年零4个月的斗争牺牲的烈士就达四万八千多人,而有名有姓的仅有15744人,3万多革命烈士甚至连一个名字都未能留下!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的出路在哪里?面对敌强我弱和不断出现的艰难曲折,革命队伍中甚至出现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和悲观情绪。
我们生活在泥泞中,但仍有人仰望星辰。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引导革命队伍的同志坚信革命必胜,预测革命高潮即将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毛泽东借给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回信的机会,写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前途。
井冈山斗争历史并不长,但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既形成了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政权建设以及开展土地革命等宝贵经验,也为寻求真理进行了伟大的实践,更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202_年视察江西强调:“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翻开中国革命的历史篇章,可以看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是在解决几个重大问题过程中实现的。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实践中勇于探索走正确道路,在理论创新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毛泽东同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指引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统领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建立根据地三者紧密结合,同时推进建党、建军、建政和土地革命,形成了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即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三、仰止井冈山,走好新的长征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的理想,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
当我们身穿红军服,头戴红军帽,登上黄洋界、走过挑粮小道;当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走进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聆听老师讲述革命先辈忠于理想、勇于牺牲的革命故事时,仿佛回到了90多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当我们沿着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足迹走过,才真正感受到道路的艰险,担子的沉重,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不忘初心的深刻内涵和牢记使命的重大意义!更加信心百倍地投入到“三大攻坚”、“三大战略”的宏程之中!更加深切领悟到井冈山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井冈山,不朽的传奇!井冈山,永远的丰碑!
传承优良家风 永葆纯粹党性
我有两位母亲:一位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一位是培育我有理想有信念的母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大屏幕上这张照片上的老人,是生养我的母亲,一位老党员、老支部书记。从小,她就常教育我们三句话: 吃苦耐劳练技能,政策理论常学习,平凡岗位靓人生。母亲也用她的一生践行了这三句话。今天的党课就从我母亲的故事讲起。母亲出生于1947年。不到六岁,就失去了她的母亲。贫寒的家境,吃不饱,穿不暖,小学三年级就停学在家帮外公干农活、挣工分……青年时期,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那股不认输的倔劲,拜师学艺,做裁缝、开百货店,日子才稍微好一点。后来,母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中共党员。1967年1月从妇女主任干起,到村委主任,再到党支部书记。这一干,就是47年!47年来,工作兢兢业业,多次被选为乡、区人大代表、党代表,多次荣获各级奖励,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67岁离任,离任后的母亲,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仍然协助政府工作,帮乡亲们处理一些大小事务;仍然坚持读书看报、关注时政新闻。爸爸常开玩笑说:你妈就是一个爱管闲事儿的人。母亲说:“党员嘛,就要有党员的样子,要起带头作用,就得多了解国家大事,就要多帮助群众!” 还经常对我们兄妹三人说:人字就两笔,写好要一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一颗感恩之心、一颗责任之心、一份坚定信念!我们小的时候,母亲的卧室挂了一块她亲手缝制的小红帕,帕子上别满了毛主席像章,弟弟不懂事,老是想摘下来玩,很多次都被母亲怒斥阻止了,她说:那是毛主席,是共产党的领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从来就不允许我们说任何调侃、诋毁党和国家形象的话。
202_年6月27日,母亲走了,静静的走了。我们按照母亲弥留时的遗愿,七月二日才送她上山。因为她说,她想过完她最后一个“七一”……那个“七一”我终生难忘。当时中河社区党支部所有在家的党员和部分群众自发组织,一同来到母亲的灵柩前,陪她度过了最后一个属于她的“七一”……我和爸爸在整理母亲遗物时,看到了一大箱笔记本、奖状、荣誉证书,翻开笔记,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记录着母亲平凡却又极不平凡的一生。看到这一页时,我整个人都惊呆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老百姓今天的幸福生活,永远跟党走!”我和爸爸都沉默了,爸爸语重心长的说:“这些不能毁,你拿去,保存好,传下去,这才是正真的传家宝!”是啊,人生只有一次,生命无法重来。母亲从来没忘记她入党时的初衷,她用她的行动诠释了纯粹党性和最美家风,用这些沉甸甸的笔记、证书给儿女们上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永远没有下课铃声的党课!
同志们,还记得在入党申请书上写下自己名字是哪一天吗?还记得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时的热泪盈眶吗?扪心自问:我们的初心在哪儿?什么是初心?是焦裕禄“只待送我回兰考,鞠躬尽瘁治沙丘”的为民情怀?还是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发出的响亮号召,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党员干部,就要以执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时刻牢记入党时的铮铮誓言,脚踏实地的干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的价值,不断的锤炼纯粹党性。亲爱的母亲,伟大的党,请您们放心,您的女儿会坚定信念,传承优良家风,在自己的岗位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践行、去兑现当初的承诺,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用自己的青春,为党旗添彩、增辉!
让党徽在扶贫一线闪光
这是小南海镇双岩村贫困户——吕贞发,他今年65岁,妻子有精神疾病,儿子是个智障残疾,家中还有2个多病的老人要照顾,全家基本无劳动力,在过去,他仅靠种植一点包谷维持生计,无任何经济来源。然而现在的吕大爷笑容满面,他种植烤烟、养殖蜂蜜,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年收入已达到6万元,这对于他们一家来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诠释,这种变化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我今天为大家讲述的——双岩村“第一书记”刘江华。202_年,组织选派刘江华到小南海镇双岩村担任“第一书记”。接过担子后,刘江华在心里暗暗地立下初心和使命:要用真心和真情,当好教育部门扶贫攻坚“排头兵”。很多事,说起容易做起难。刘江华面对的,有三大困难:一是双岩村基础设施太薄弱,二是全村贫困户占比太大,三是经济基础太单一。
面对这些问题该怎么办?刘江华该如何应对这“三难”?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他紧紧以“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为突破口,建好支部班子、带好党员队伍,每月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有了组织保障,还要争取百姓支持。短短一个多星期,刘江华走村串户摸家底,双岩村,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双面岩石,地势险峻,滑坡、泥石流堵塞交通要道那是家常便饭。记得去年冬天,天寒地冻,冰雪凝固了道路,走访途中,他们驾驶的车辆不听使唤地打滑,轮胎被卡到沟里,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拉出,情况非常危险,附近的村民见此情况,找来板砖、干草等物垫上防滑,终于在众人齐心协力下才把车辆推出。事后,刘江华的爱人始终担心他在双岩村的个人安危,但他却安慰爱人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遇到麻烦不能退缩,路况不好我就徒步或骑摩托车嘛!就这样,朴实的刘江华继续和村干部们一起挨户走访,他将各家各户的基本情况记满了厚厚的笔记,这也慢慢地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他争取协调帮扶资金,与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落实村委会活动坝子建设及电路改造工程,力争在近三年内完成主道硬化,让贫困户都住上安全房。但是,这样就真脱贫了吗?脱贫还得开辟致富门路。针对双岩村产业单一的情况,刘江华拟定了“近期靠烤烟,中期靠蔬菜,长期靠油茶”的产业发展思路。他利用职教师资优势,聚集种植、养殖专业教师为村民做技术培训,村民们个个精神抖擞,积极响应,老百姓的收入多了,跟着刘书记他们看到了发展的方向。
如果说物质脱贫难,那么,摆脱精神贫困则更难。为此,刘江华走上了扶贫先扶智,新风树新人之路。在扶贫工作中,他遇到很多因家庭贫困而上不了学的孩子,看着他们那双渴望知识的双眼,他心酸了,回到单位,他立即向领导汇报了情况,领导高度重视,免除了双岩村在我校就读的贫困学子的所有费用,对考上大学的贫困生也提出资助方案。老百姓吃的好了,收入高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问他们对干部的满意度,他们连连点头说好,看到他们眼神中那种由衷的喜悦,他知道,这就够了,工作没有白做,努力没有白费。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源泉,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员的情怀和担当,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在扶贫工作中,刘江华将继续走下去,用真心温暖双岩村,用真情铺就扶贫路。同时还有更多共产党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党徽在扶贫一线闪光。
追寻领袖足迹 不忘初心使命
我曾多次拜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反复用心灵去触碰他“在艰苦中奋斗、在奋斗中成长”的闪光足迹,一次次震撼了灵魂,升华了信仰。他的七年奋斗史,是教会我们如何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忘初心使命的生动范本,是需要我们学习的光辉典范。学习总书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意志。由于时代和家庭的原因,总书记当初作为知青刚到陕北时,受到了一些无端的非议和“特殊对待”,以致别人是从零开始、他要从负数开始,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的他,不仅承担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而且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个中艰辛难以想象。然而残酷的现实没有让他消沉,反而让他更加坚强,冬天赤脚打井、两手血泡抬夯筑坝、维修沼气池喷满一身粪液……什么苦活累活脏活都干。从“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只拿到连婆姨都不如的五六个工分”到“拿到壮劳力的十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他一步步闯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即使入党申请写了10次,依然对党忠诚、毫不动摇,在困境中实现精神升华,在逆境中突破自我成长——坚定了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与信仰。不同年代,吃苦的含义不一样。我们现在虽然不能感受当初“上山下乡”的艰苦,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苦气息”“泥滋味”,甚至前路会艰难险阻、荆棘密布,那时,我们就要像总书记那样坚毅刚强,那样迎难而上,那样百折不挠。
学习总书记“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进取精神。总书记当初插队,带了两箱子、全是书,他白天劳作挤时间看书,干了一天活再累,晚上也要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如饥似渴地学习到深夜,他千方百计收集各类书籍,曾经步行30里只为借一本心仪的书,用梁家河村民的话说:“近平读书有‘书瘾’。”他不仅爱读书,而且善读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与当时相比“否泰如天地”,但学习却多流于表面,越来越快餐式、碎片化、浅层次。针对这一问题,总书记多次强调,抓学习要“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特别是要克服浮躁之气,静下来多读经典,多知其所以然”“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须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要像总书记那样奋力学、用心悟,不断夯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根基。学习总书记“为了人民幸福里,办好实事每一桩”的爱民情怀。总书记曾巧改郑板桥《竹石》诗句以表达“上山下乡”的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当年他不畏艰难困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团结带领村民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梁家河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房,原来一到青黄不接就全村出去乞讨的贫困村庄,变得红红火火,生机盎然。202_年2月13日,总书记回到梁家河看望乡亲们时,深情地说:“当时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40多年过去了,从农村大队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无论在何种岗位,他始终心系人民、情牵百姓,因为他早已在中国大地播种了初心的种子,在自己心田植根了爱民的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几乎走遍了我国最贫困的地区,用脚步去丈量每一寸贫瘠的土地,躬身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守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正如梁家河村民所说,“无论近平当年是我们村的支部书记,还是现在全党的总书记,他的心一直都在我们老百姓中间。”我们要像总书记那样,只有把群众冷暖挂在心头,擘画里才能灌注政策的笔头;只有把百姓的疾苦系在脑海,服务中才能涌动滚烫的情感;只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起点,前行中才能释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强大力量。“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七年的动心忍性,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孕育了他以身许党的忠心、兴党强国的雄心、天下为公的公心、造福民生的仁心,为他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举旗定向、运筹帷幄、攻坚克难、淬火成钢,解决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他应时代之变迁、领时代之先身、立时代之潮流,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续推进中国社会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管党治党发生历史性变化,展现出巨大的政治勇气、超凡的政治智慧、坚定的意志品质、深沉的历史忧患、强烈的责任担当,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是实至名归的我们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国家舵手。“优秀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总书记这一当代中国党性最强、觉悟最高的领袖人物,是我们新时代最好的学习榜样;他的中国特色“党性修炼之道”是教会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佳示范。我们难道不应该为有这样的核心而感到特别有底气、特别有希望、特别有力量吗?我们难道不应该对标自省,以滚石上山的劲头时时刻刻向总书记看齐吗?我们难道不应该更加拥护、坚决维护、紧紧跟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吗?我相信大家心中都有了答案,那就是:应该!应该!应该!正所谓“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要坚定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四个服从”融入到血液、落实到行动、体现到本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美丽黔江建设,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智慧和力量,奉献青春与热血!
将初心传递 让精神传承 做新时代合格青年党员
今年全国两会,一位和农业打了近50年交道的老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句句不离“三农”。他直言当下农村改革、乡村振兴是“迫在眉睫”、“不可回避”,当说到农业农村工作的痛处时,老人激动得眉毛都拧立了起来。这位名符其实的“三农”专家,18岁的时候当大队的出纳,后来当教授、当官员,他说他之所以做这些事情的目地,只是为了想给农民做点事!这个人叫陈锡文,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
另一位老人叫周智夫,19岁入党参加革命,当了一辈子兵。今年1月,他在病重之际一次性交纳党费12万元。他在自己的遗嘱中这么写道:牢记入党和从军的初心,报党恩!我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党给的,应当知恩,涌泉相报。
同样还有这么一个人,他常以“樵夫”自诩,周围人形容他“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媒体介绍他时,用“不忘初心,上山寻路”八个字进行了概括——因为在他任职县委书记期间,让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真正找到了脱贫道路,真正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这个人叫廖俊波,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感动中国人物。去年3月,廖俊波同志在出差途中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9岁。
通过以上三个人物故事可见,不同的人“初心”的表现形式是不相同的,那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到底是什么?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具体如何理解这段话?让我们再回顾一下历史:建国后,有一段关于嫁妆的顺口溜非常的惟妙惟肖,五十年代一张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三十六条腿,80年代三转一响,90年代十里红妆车成行,21世纪,个性张扬讲时尚。
五十年代一张床,我们祖父辈结婚的时候,能剪块红布作身新衣裳,就是许多姑娘出嫁时的梦想。那个时候,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嫁妆更是不敢奢望。五十年代的新中国,虽说是新中国成立的初期,但毕竟是处在落后不发达的年代。如果说新中国成立前以周智夫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如何救亡图存,让中国人民站起来!那么新中国成立后,以陈锡文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初心和奋斗目标便是如何解决温饱,让中国人民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就是以廖俊波为代表的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从五十年代走到现在,嫁妆从一张床,走到了一套房,从凤凰牌自行车,走到了四轮小轿车,从穿不起一身红棉袄,走到了时髦新潮。从五十年代走到现在,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也从带领人民挺直腰杆,解决温饱,走到了如今共同富裕,全面小康。
当然,时代在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了,人民的追求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迈入新时代,实现全面小康?我想,这也变成了我们新一代青年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青年党员如何传递初心,肩负使命?这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在我看来,简而言之就是“三做”、“三不做”。“三做”:做新时代的发言人,传递正能量;做创业的中流砥柱,改革生力军;做老百姓的传声机,政策执行者。“三不做”:一不做民族败类,不伤民族情感,不忘国耻,不辱身份;二不做组织蛀虫,不毁组织根基,不忘恩情,不愧初心;三不做社会拖累,不损社会利益,不忘百姓,不废光阴。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勇于捍卫民族尊严的人,更多不顾名利踏实干事的人,更多不忘恩情,用一生践行信仰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说每一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都是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只有这样,我们才敢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我们当代青年担得起!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进新征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党的十九大报告郑重宣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初心和使命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的情感之根,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的归宿。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大大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200多次提到“人民”,4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初心和使命开篇,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结语,洋溢着人民利益至上的情怀。
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源泉。人民的力量永不枯竭,只要党和人民永远在一起,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党就会永远有活力,永远有战斗力。这是不变的真理。
初心和使命是共产党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体中国人民的利益,这一点与西方的政党有根本区别。除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衡量我们工作好坏的尺子就是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我们谋发展、定规划、出政策、施举措,心里要时刻想着百姓是“哭”还是“笑”。
初心和使命激励我们永不懈怠。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大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奋进新征程,我们既要充满自信,又要戒骄戒躁;既要奋发有为,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前进道路上不只有鲜花、掌声,还有困难和障碍。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党史光辉照亮青春成长路
202_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我们党的全部历史都是从中共一大开启的,我们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回顾历史,既是尊重历史,更是启迪智慧。我们党有着97年的光辉历史,整部党史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我们青春成长路上最丰厚的养料,是新时代每一个党员的“圣贤经典”、精神食粮。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马上又到党的生日了,我们有理由重温党的历史,歌颂党的历史,赞美党的历史。因此,今天我想倡议大家一起学党史。
一、为什么要学习党史
(一)党史是理想信念的“粘合剂”党的历史是一部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而斗争的历史。202_年,湖北云梦县组工干部聂鑫的微党课——《做最优秀的自己》红遍网络和各大主流媒体,其中一组素材深深触动了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的各地代表共13人,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基本情况:上海小组的李达(1923年脱党)、李汉俊(1924年脱党),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1943年牺牲),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1935年牺牲),济南小组的王尽美(1925年病逝)、邓恩铭(1931年牺牲),北京小组的张国焘(1938年叛党)、刘仁静(1930年被党开除),广州小组的陈公博(1922年脱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1924年脱党)。参加会议的还有武汉小组的包惠僧(1927年脱党,他是在广州与陈独秀商谈工作期间,受陈个人委派参加会议的)。《易经》说:始生之难。如果你了解党的这些历史,就知道我们党创立之初有多艰难。在一段伟大的奋斗历史之初,许多参与者,有的出身名门,有的智力超群,有的是名校高材生,有的资历老、背景深,但他们终究只是过客,在血与火的锤炼中鲜有成功者。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共一大执行主席张国焘,他在学校的时候常常号称老子天下第一,曾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但他个人野心膨胀,1936年另立“中央”(伪中央),一步一步,最后叛党,上演了一幕“中共创始人反对中共”的闹剧。目睹这样的开头,恐怕很多人现在看来依旧不敢相信我们党会走出如此宽广的大道。但只要理想信念之星火不灭,总可成燎原之势。仅仅28年的时间,中国共产党就夺取了政权,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当初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个人中,7个人出了问题,4个人牺牲了,最后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2个人凭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卓越的斗争精神走到了成功的彼岸。这与其说是革命的胜利,不如说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胜利;与其说是毛泽东、董必武的胜利,不如说是那些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者的胜利。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跟党走,总有一天能到达胜利的彼岸。(二)党史是志存高远之明镜“志之所趋,无远弗界,穷山拒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功崇唯志,业广唯勤”,我们党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历史“功”“业”,凭的就是志向高远,勤恳奋斗。习总书记也曾多次谈到个人和民族的志向问题,学习党的历史,就像与许多志存高远的人作师作友,结伴而行,时刻对镜比照,未必能成伟人,但足以“广其志”。我们党的领袖毛主席,少年时期曾赋诗——“只喝井中水,永远养不长”,表达了希望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学习锻炼的志向;青年时期更表现出与众不同,志向高远。1910年,辛亥革命前夜,他曾写下《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字里行间透露着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高远志气,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奋斗青年。阅读许多革命先辈的一生,志存高远是很不容易的,志向往往与磨难相伴随,志存高远还需要志向坚定。毛主席选择革命道路以后,为了革命牺牲了6位亲人。阅读毛主席风雨沉浮五十年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因为党内斗争备受打击和磨难而不动摇志向的故事数不胜数:在古田会议时,前敌委员会的多数成员因为与毛主席意见不和,故意选掉了毛主席的前委书记,后来朱老总写信请毛主席复出,毛主席给朱老总的回信写道:“陈毅要我做八面美人,四方讨好,我做不到,(党指挥枪)路线问题不解决,我绝不回来。”也正是因为这一坚持才有了我们党今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建军思想“党指挥枪”。石可破,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赤。对照党史之明镜,是否可以看到一个意志坚定,志向远大,胸怀天下,一心为了黎明百姓的英雄形象?(三)党史是宗旨意识之源泉一部党史就是一部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明末清初有一位思想家曾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形成很早,但是真正提出来是1944年在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上。从此以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在政府门前,也刻在党员干部心里。在后来的革命、建设、改革中实践和运用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阅读党的历史,对比几千年来的封建历史,“人本”思想自古以来就有,但有的是“以人民为资本”,比如蜀汉昭烈皇帝刘备——能取得短暂的胜利;而我们党是“以人民为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源泉,是被历史证明的正确而伟大的理论和实践。在党的历史中我们曾多次回答党的“宗旨意识”问题。1945年,毛主席在延安接见民主人士黄炎培的时候,黄炎培曾问毛主席:“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引用自《左传》),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历史兴亡周期律)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有,‘人亡政息’的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那么这条路找到了吗?毛主席当时很肯定的回答他“找到了”。毛主席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二、怎样学党史我不是历史专业的,也没有专业的历史知识,但是我热爱历史,尤其爱读党史。所以,我想浅谈一下学党史的体会。(一)多体裁学习大多数人对党史的学习和了解可能至今仍然只停留在中学或者大学时代的历史教科书。学习党史的体裁很多:党史专题研究系列理论水平较高,回忆录、纪录片系列真实性较好,人物传记、电影电视系列感情丰富,红色旅游切身体会深刻……多体裁学习能提升学习党史的趣味性,避免单调枯燥而不能长期坚持。(二)认真审视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客观评价。在党的历史中,我们曾遭受过“左倾路线”“右倾路线”“机会主义”“冒险主义”“逃跑主义”等各种各样的挫折,有的甚至给我们党造成过严重损失,但是这些挫折看上去是包袱,实际是经验和财富,对我们党的快速成长有重要意义,至今时刻警醒着我们。(三)深层次挖掘成功的历史背后一定有许多隐藏的规律,这些规律需要深度挖掘才能呈现出来。在观看电视剧《粟裕大将》的时候,我曾写过几句观后感:在时代大势,社会进程面前,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但更要顺势而为。仔细对比国共双方高级将领,他们或为同学,或为校友,其个人才能或许并无多大区别,但其精神和气质完全不同,这背后反应的是两者的依靠不同,是理想和信念不同,理想和信念反过来造就了外在的精神和气质。(四)与实际相结合党史凝聚了革命先辈的智慧,他们的革命精神、斗争哲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是经过实践磨练出来的。如“担架上的谋略”对团结、统战工作极具指导意义,“三湾改编”对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极具指导意义。单纯的为了学习党史而学习党史,只会增加学习的负担和枯燥。我们讲究“知行合一”,将所学所悟点点滴滴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提升工作能力,提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是对党史的最好赞美。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让我们重温党史,敬畏党史,歌颂党史,赞美党史,从党史中学习智慧,寻得初心,用党史光辉照亮青春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