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范文大全)
编辑:尘埃落定 识别码:130-944594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3-12 16:27: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

果蝇杂交实验正式报告 姓名:

学号:

班级:

日期:

****年**月**日 果蝇得杂交实验

一、实验目得

1、了解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得区别; 2、进一步理解与验证伴性遗传与分离、连锁交换定律;3、学习并掌握基因定位得方法、二、实验原理

红眼与白眼就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对性状得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红眼对白眼就是完全显性。当正交红眼雌蝇与白眼雄蝇杂交时,无论雌雄均为红眼;反交时雌蝇都就是红眼,雄蝇都就是白眼。

三、实验材料与器具

野生型雌蝇雄蝇,突变型雌蝇雄蝇、放大镜、麻醉瓶、毛笔、超净台、乙醚、酒精棉球、酵母、玉米粉、丙酸、蔗糖、琼脂

四、实验流程

配培养基→选处女蝇→杂交(正交,反交)→观察F1

五、实验步骤

1、配培养基

2、选处女蝇

在超净台上选取野生型与突变型得雄蝇雌蝇

3、杂交

(1)正交

取红眼雌蝇 5 个与白眼雄蝇 4 个,放入培养瓶中(♀)红眼()×(♂)白眼()(2)反交

取红眼雌蝇3个与白眼雄蝇 4 个,(♀)白眼()×(♂)红眼()

贴上标签,放于恒温箱饲养 4、观察并记录

分别将正反交得F1 代用乙醚麻醉,倒在白纸上,分别数红白眼得雌蝇与雄蝇,记录数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在正交实验中,F1 代雌雄硬都就是红眼;在反交实验中,雌性都就是红眼,雄性都就是白眼,但也出现了个不该出现得雌性白眼

分析:在伴性遗传中,也有个别例外产生,这就是由于2条X不分离造成得,F1 中出现得不该出现得雌性白眼,但就是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七、注意事项

要经常观察,如果培养瓶内有生霉得,必须将果蝇转移到干净得培养瓶中 F1代幼虫出现即可将亲本放出或处死 要严格控制温度,偏高得温度或者偏低得温度都可能引起果蝇得

死亡 亲本必须就是处女蝇,其原因就是雌蝇生殖器官有受精囊,可以保存交配所得得大量精子,能使交配后卵巢产生得卵受精。在杂交时若不就是处女蝇,其体内已储有另一类型雄蝇得精子,会严重影响实验结果,导致整个实验失败。

在 F1 代羽化前,一定要将亲本全部清除干净并处死,以免出现回交现象,影响结果 果蝇得麻醉要适当,掌握好麻醉时间,麻醉过度会使果蝇直接死亡 取果蝇得时候用毛笔,避免用其她锋利得器具,避免戳伤果蝇,影响生长繁育 八、个人总结

第一次饲养果蝇,开始时感觉这么复杂与漫长得实验就是一个很大得担心,除此之外还有对于果蝇这种实验动物得畏惧也就是一个小小得障碍、但就是通过配培养基与随后得杂交等一系列得实验过程,我们越来越熟悉操作,感觉越来越得心应手。其实果蝇很干净,也很好饲养,更不烦人,渐渐地 我们开始有些享受这一个长时间得实验,同时也在心里默默得感谢我们饲养得果蝇短暂得生命给我们带来得成果。实验过程长,要求也高。通过自己得全力以赴与与同伴得合作,我们最终完成了实验,我对自己得实验技能更加有信心,也体会到合作就是一件多美好得事情。另外还要真心得感谢邵老师与其她为我们实验前前后后付出辛劳得老师,在我们开始试验之前,您们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多保证我们实验得成功与减轻我们得负担,实验过程中,还要随时回答我们无休止得奇怪问题,但老师始终都很有耐心,给予了我们极大得帮助,谢谢您们。

第二篇:果蝇三点测交实验报告

竭 诚为 您提供 优质 文档/ / 双 击 可除

果 蝇 三点 测 交 实验报 告

篇一:果蝇三点测交实验

实验报告

20XX 年 11 月 2 日—20XX 年 11 月 27 器编号___

摘要:

本实验通过白眼、小翅、焦刚毛三隐性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杂交,得到 F1 代后使其自交,统计 F2 代各类果蝇数目,进行连锁分析并验证连锁互换定律。引言: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连锁和互换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而言,两对等位基因相距越远,发生交换的机会越大,即交换率越高;反之,相距越近,交换率越低。因此,交换率可用来反映同一染色体上两个基因之间的相对距离。以基因重组率为 1%时两个基因间的距离记作 1

厘摩(centimorgan,cm)。

基因座位很近,只发生一次交换,重组值=交换率

基因座位较远,可发生两次交换,重组值<交换率

基因图距就是通过重组值的测定而得到的。如果基因座位相距很近,重祖率与交换率的值相等,可以直接根据重组率的大小作为有关基因间的相对距离,把基因顺序地排列在染色体上,绘制出基因图。如果基因间相距较远,两个基因往往发生两次以上的交换,这是如果简单的把重组率看作交换率,那么交换率就会被低估,图距就会偏小。这时需要利用试验数据进行校正,以便正确估计图距。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的确定除进行两个基因间的测交外,更常用的是三点测交法,三点测交法就是研究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 a、b、c三个基因是连锁的,要测定三个基因的相对位置可以用野生型果蝇(+++,表示三个相应的野生型基因)与三隐性果蝇(abc,三个突变型基因)杂交,制成三因子杂种 abc/+++,再用三隐性个体对雌性三因子杂种进行测交,以测出三因子杂种在减数分裂中产生的配子类型和相应数目。由于基因间的交换,除产生亲本类型的两种配子外,还有六种重组型配子,因而在测交后代中有 8 种不同表型的果蝇出现,这样经过数据的统计和处理,一次试验就可以测出三个连锁基因的距离和顺序,这种方法,就叫三点测交或三点试验。

代可能会出现。

实验结果

统计 F2 代各类果蝇的数目,得到下表:

分析讨论

1.性状特征:三隐性果蝇(wmsn)个体的眼睛是白色的(w);翅膀比野生型的翅膀短些,翅仅长至腹端,称小翅(m);刚毛是卷曲的,称焦刚毛或卷刚

毛(sn)。这三个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所以在本实验中可以同时进行伴性遗传的实验观察。

2.子杂种,雄雌是(横线表示一条 x 染色体,箭头横线表示一条 Y 染色体)。子一代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测交后代,如下图所示:

+++wmsn3p×wmsn3

wmsn3wmsn3×F1+++自交后代子一代的雌蝇表型是野生型,雄蝇是三隐性。得到的测交后代其中多数个体与原亲本相同。同时也会出现少量与原亲本不同的个体,即重组型。重组型是基因间发生交换的结果。

在连锁的三基因里,交换可以发生在 m-sn 之间(a),也可以发生在 sn-w 之间(b),或同时发生在 m-sn 之间和 sn-w 之间(c)。总共可以产生 8 种不同的配子。

子一代雌蝇是三因子杂合体,可形成 8 种配子,而子一代雄蝇是三隐性个体,所以子一代雌雄蝇相互交配时,即进

行测交,子二代可以得到 8 种表型。根据 8 种表型的相对频率,可以计算重组值,并确定基因排列顺序。

3.图距和重组值的关系:图距表示基因间的相对距离,通常是由两个临近的基因图距相加得来的。重组值表示了基因间的交换频率,所以图距往往并不同于重组值。图距可以超过 50%,重组

值只会逐渐接近而不会超过 50%,只有基因相距较近时,图距才和重组值相等。

msn3wmsn3wmsn3w

++++++形成配子形成配子

msn3wmsn3wmsn3w

msn3+m+wm++

++w+sn3++sn3w

+++++++++

(a)(b)(c)

1.经过统计计算出,m—sn 图距为 15.87,m-w 图距为 29.36,w-sn 图距为 14.68。基因顺序为 w-sn-m。

2.实验结果与已知遗传图谱对比,基因的顺序为 w-sn-m。w-m的图距为 35cm。w-sn 的图距为 15.2cm。sn-m 的图距为 19.2cm

其中,w-m 结果误差较大,怀疑为果蝇数量不足且所选果蝇种类有关。在 F2 代中,出现了连锁基因的互换,证明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

第三篇:实验报告格式--实验2

实验报告一、二、三、四、五、六、七、实验名称:分析PL0词法分析程序 试验目的  学习PL0程序的词法分析程序GenSym的实现过程  结合具体的程序了解词法分析过程 实验设备  PC兼容机  D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  TurboPascal软件等 实验要求  独立完程序的分析过程  自己跟踪程序的执行过程  记录程序的执行过程  记录程序的运行结果 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记录 源程序

第四篇:实验一 实验报告

网 络 程 序 设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Winsock编程接口实验 实验类型: 验 证 型

一、实验目的

 掌握Winsock的启动和初始化;

 掌握gethostname(),gethostbyname(),GetAdaptersInfo()等信息查询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设计

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能同时实现对多个域名的解析。比如在控制台输入:getip www.teniu.cc对应的IP地址列表。

2、编写程序获取并输出本地主机的所有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MAC地址。

根据实验内容编写程序:

1、对相关域名进行解析,利用gethostbyname()完成解析,用到的结构体为:

struct hostent{ char FAR*

h_name;char FAR* FAR* h_aliases;short

h_addrtype;short

h_length;char FAR* FAR* h_addr_list;}

得到的IP地址列表由h_addr_list存储;

2、利用GetAdaptersInfo()函数获得本地主机的相关信息,通过IP_ADAPTER_INFO结构体返回所需信息。

IP_ADAPTER_INFO的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_IP_ADAPTER_INFO {

struct _IP_ADAPTER_INFO* Next;

DWORD ComboIndex;

char AdapterName[MAX_ADAPTER_NAME_LENGTH + 4];

char Description[MAX_ADAPTER_DESCRIPTION_LENGTH + 4];

UINT AddressLength;

BYTE Address[MAX_ADAPTER_ADDRESS_LENGTH];

DWORD Index;

UINT Type;

UINT DhcpEnabled;

PIP_ADDR_STRING CurrentIpAddress;

IP_ADDR_STRING IpAddressList;

IP_ADDR_STRING GatewayList;

IP_ADDR_STRING DhcpServer;

BOOL HaveWins;

IP_ADDR_STRING PrimaryWinsServer;

IP_ADDR_STRING SecondaryWinsServer;

time_t LeaseObtained;

time_t LeaseExpires;

} IP_ADAPTER_INFO, *PIP_ADAPTER_INFO;

三、实验过程(包含实验结果)

1、分析题目,编写程序;

2、将编写的程序进行编译、运行,输入题目给定的内容,完成题目要求; 结果如下:

第1题:

第2题:

四、讨论与分析

思考题:

1、Winsock初始化的作用:只有调用了WSAStartup()进行初始化之后,应用程 序才能调用其他Windows Sockets API函数,实现网络通信;

2、函数原型为:

DWORD GetAdaptersInfo(PIP_ADAPTER_INFO pAdapterInfo,//接受数据的缓冲区

PULONG pOutBufLen

// 数据的长度大小);

3、域名解析时出现域名对应多个IP,原因:该域名存在于多个服务器。

五、实验者自评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Winsock的启动和初始化以及gethostname(),gethostbyname(),GetAdaptersInfo()等函数查询的使用,加深了以前对课本知识的认识程度。

六、附录:关键代码(给出适当注释,可读性高)

第1题代码:

////////////////////////////////////////////////// // GetAllIps.cpp文件

//#include “../common/InitSock.h”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pragma comment(lib, “WS2_32”)// 链接到WS2_32.lib //CInitSock initSock;// 初始化Winsock库

void main(){

char szMessage[256];// 取得本地主机名称

// 初始化

WSADATA wsaData;if(WSAStartup(MAKEWORD(2,2), &wsaData)!= 0){

exit(0);}

// 通过主机名得到地址信息

printf(“ Get IP::”);gets(szMessage);

// 获取主机信息

hostent *pHost = ::gethostbyname(szMessage);

// 打印出所有IP地址

in_addr addr;for(int i = 0;;i++){

char *p = pHost->h_addr_list[i];

if(p == NULL)

break;

memcpy(&addr.S_un.S_addr, p, pHost->h_length);

char *szIp = ::inet_ntoa(addr);

printf(“ 服务器 %s IP地址:%s n ”,szMessage, szIp);

printf(“服务器名字: %s n”,pHost->h_name);}

/////////////////////////// ::WSACleanup();

}

第2题代码:

// 获取并输出本地主机的所有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MAC地址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include #pragma comment(lib, “IPHLPAPI.lib”)

void main(){ // 定义变量

IP_ADAPTER_INFO *pAdapterInfo;ULONG ulOutBufLen;DWORD dwRetVal;PIP_ADAPTER_INFO pAdapter;

pAdapterInfo =(IP_ADAPTER_INFO *)malloc(sizeof(IP_ADAPTER_INFO));ulOutBufLen = sizeof(IP_ADAPTER_INFO);// 第一次获取适配器信息,得到ulOutBufLen的实际大小

if(GetAdaptersInfo(pAdapterInfo, &ulOutBufLen)!= ERROR_SUCCESS){

free(pAdapterInfo);

pAdapterInfo =(IP_ADAPTER_INFO *)malloc(ulOutBufLen);} // 第二次获取适配器信息,获得了pAdapterInfo信息

if(dwRetVal = GetAdaptersInfo(pAdapterInfo, &ulOutBufLen)!= ERROR_SUCCESS){

cout<<“GetAdapterInfo Error!”<

// 打印MAC地址信息、子网掩码以及网关

pAdapter = pAdapterInfo;while(pAdapter){

cout<<“MAC Address:

”;

for(int i=0;i

AddressLength;i++)

{

if(i ==(pAdapter->AddressLength-1))

{

cout<Address[i];

}

else

{

cout<Address[i]<<“-”;

}

}

cout<

cout<<“IP 地址:”<

IpAddressList.IpAddress.String<

cout<<“子网掩码 :”<

IpAddressList.IpMask.String<

cout<<“网关 :”<

IpAddressList.IpAddress.String<

cout<<“****************************************”<

pAdapter = pAdapter->Next;}

// 释放资源

if(pAdapterInfo){

free(pAdapterInfo);} cout<

}

第五篇:交换机实验 实验报告

交换机实验II 实验目的

1.理解掌握环路对网络造成的影响,掌握环路的自检测的配置; 2.理解路由的原理,掌握三层交换设备路由的配置方法 3.掌握DHCP的原理以及其配置方法

实验步骤

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及基本的线路连接等; 实验1:

①.用独立网线连接同一台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端口时期形成自环

②.对交换机的两个端口进行配置,开启所有端口的环路检测功能、设置检测周期等属性 实验2:

①.按图1方式对三层交换机的VLAN、端口进行配置

②.在交换机中分别对VLAN的IP地址进行配置

③.启动三层交换机的IP路由

④.设置PC-A、PC-B的IP地址,分别将它们的网关设置为所属三层交换机VLAN的IP地址

⑤.通过Ping验证主机A、B之间的互通状况 实验3:

三层交换机作为DHCP服务器,两台PC-A和PC-B,分别从交换机上获取IP地址。PC-C手动配置IP地址。

①.按图2方式建立主机A、B、C与三层交换机间的连接,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

②.配置三层交换机的DHCP地址池属性

③.启动DHCP服务

④.(1)查看主机A、B能否正确的获取到给定范围内IP地址,通过Ping查看网关、交换机之间的互通情况;(2)拔掉主机B的网线,将主机C的IP地址设置为主机B所获取的到的IP地址,然后再插上B机网线,查看其是否能获取到不同的IP地址;(3)分别重启主机A、B及交换机,查看A、B获取到的IP地址是否和前一次相同。

图1.三层路由连接图

图2.DHCP连接图

实验结果

实验1:环路测试

交换机出现环路的自检测结果:

实验2:路由配置:

主机A连接交换机端口2,划分为vlan10,端口IP地址为192.168.1.1。主机IP地址192.168.1.23;

主机B连接交换机端口10,划分为vlan20,端口IP地址为192.168.2.1。主机IP地址192.168.2.27;

在未设置IP routing之前主机A、B分属于不同网段,因此它们不能互通,设置后通过路由则可相互联通:

实验三:DHCP配置和验证:

主机A、B、C分别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2,端口18和端口10上。其中主机A、B的IP地址自动获取,主机C的IP地址则手动配置。

主机A通过DHCP获取的IP地址(192.168.1.211)

主机B通过DHCO获取到的IP地址(192.168.1.210)

测试主机A与主机C的互通性(可连通)

测试主机B与主机A、C之间的互通性(可连通)

当主机C配置为主机B获取到的IP地址是会产生IP地址冲突的错误提示:

配置的主机C的IP地址与主机B的IP地址相冲突

主机B网线重新连接后获取到的新的IP地址

交换机重新启动后A、B主机自动获取到的IP地址信息:

主机A自动获取的IP地址

主机B自动获取的IP地址

DHCP可分配IP地址池内IP数目小于申请的主机数目时实验验证情况:(可分配的IP地址为192.168.1.210 — 192.168.1.212),此时连接主机A、B、C、D。

主机D自动获取IP地址的结果

实验与结果分析

环路问题:

分为第二层环路和第三层环路,所有环路的形成都是由于目的路径不明确导致混乱而造成的。例如第二层,一个广播信息经过两个交换机的时候会不断恶性循环的产生广播造成环路,而第三层环路则是原路由意外不能工作,造成路由通告错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传统的二层预防技术主要有STP(Spanning tree)来预防,STP在不断的修改和更新中,产生了诸如STP/RSTP/MSTP等多个版本,大家可根据各自的组网规划来选择应用,但是STP的配置复杂度,以及协议本身的开销通常都是网络管理人员比较头痛的事情。

解决因环路(自环或外环)对网络造成的影响,能够提高网络的自检错性、容错性和健壮性。环路检测的过称为:对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周期性的发送回路检测(Loopback-detection)数据包;交换机查看端口收到包的CPUMAC字段,如果其中存的是本交换机的MAC,则本交换机的某些端口形成环路,否则将其丢弃,出现环路后,交换机会关闭端口号较大的端口以消除环路。图1中反映了在交换机开启所有端口的环路检测功能后每隔30秒检测到的信息以及对端口的关闭等操作信息。

三层路由意义和工作过程: 实现不同VLAN间主机的通信,通过配置VLAN能够有效地控制广播域的大小。在同一VLAN内的主机间的通信不需要经过交换机的路由处理可直接到达目的主机,当不同VLAN间通讯时,数据包先转发至路由器,由路由器查询其路由转发表选择正确的端口间数据包转发到目的VLAN的交换机,再由目的VLAN内交换机将数据包转发至目的主机。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即为交换机的路由功能,如果没有设置相关属性则不同VLAN间不能通讯。

因此在图3的验证实验中,通过路由器的转发功能实现了分别位于VLAN10和VLAN20中主机A、B之间的通信,在未配置IP Routing之前VLAN10和VLAN20分属不同网段(A、B也属于不同网段),因此不能实现通信,配置之后路由器(三层交换设备)可通过内部路由转发表实现数据的转发和通信。

DHCP工作过程与实验分析:

即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UDP协议工作,主要有两个用途:给内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是使内部网络管理员能够集中管理(从中心结点监控)和自动分配IP 网络地址的通信协议。当某台计算机移到网络中的其它位置时,能自动收到新的IP 地址。DHCP 服务器从地址池中为客户端选择并分配IP 地址及其他相关参数当作为DHCP服务器的设备收到客户端发来的DHCP 请求时,将从地址池中挑选一个空闲的IP 地址。

DHCP工作过程:

当 DHCP客户端第一次登录网络的时候,也就是客户发现本机上没有任何 IP 数据设定,它会向网络发出一个 DHCP DISCOVER封包(广播包)。因为客户端还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网络,所以封包的来源地址会为 0.0.0.0,而目的地址则为 255.255.255.255,然后再附上 DHCP discover 的信息,向网络进行广播。如果都没有得到DHCP服务器的响应,客户端则会显示错误信息,宣告 DHCP discover 的失败。之后,基于使用者的选择,系统会继续在 5 分钟之后再重复一次 DHCP discover 的过程。

当 DHCP服务器监听到客户端发出的 DHCP discover 广播后,它会从那些还没有租出的地址范围内,选择最前面的空置 IP,连同其它 TCP/IP 设定,响应给客户端一个 DHCP OFFER封包。由于客户端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 IP 地址,所以在其 DHCP discover封包内会带有其 MAC 地址信息,并且有一个 XID 编号来辨别该封包,DHCP服务器响应的 DHCP offer 封包则会根据这些资料传递给要求租约的客户。根据服务器端的设定,DHCP offer封包会包含一个租约期限的信息。

如果客户端收到网络上多台 DHCP 服务器的响应,只会挑选其中一个 DHCP offer 而已(通常是最先抵达的那个),并且会向网络发送一个DHCP request广播封包,告诉所有 DHCP 服务器它将指定接受哪一台服务器提供的 IP 地址。同时,客户端还会向网络发送一个 ARP封包,查询网络上面有没有其它机器使用该 IP 地址;如果发现该 IP 已经被占用,客户端则会送出一个 DHCPDECLINE 封包给 DHCP服务器,拒绝接受其 DHCP offer,并重新发送 DHCP discover 信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 DHCP客户端都会无条件接受 DHCP服务器的 offer,尤其这些主机安装有其它 TCP/IP 相关的客户软件。客户端也可以用 DHCP request 向服务器提出 DHCP 选择,而这些选择会以不同的号码填写在 DHCP Option Field 里面。

当 DHCP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 DHCP request 之后,会向客户端发出一个DHCPACK 响应,以确认 IP 租约的正式生效,标志着一次DHCP的工作过程完成。

图4—6反映了主机A、B通过自动获取IP地址方式由三层交换机动态分配IP后,各自得到的IP地址,由于A、B、C连接与同一台交换设备上,由没有VLAN划分等因素,所以它们之间不论是自动获取IP地址还是手动配置IP地址(不冲突的前提下)都能相互连通。当为主机C配置成已得到自动分配IP地址的主机B的IP地址时,自然会出现IP地址冲突的出错信息提示。当B网线重新链接时,相当于重新加入的客户端,交换机会从地址池中顺序选择下一个未分配的IP地址给新的请求用户。因此主机B会获得新新的IP地址,并且其值是主机C的IP地址的下一个邻接IP地址(在未超出可分配的IP地址范围条件下)。图7 —10中反映了上述描述的结果。

图11中显示了一种造成IP地址动态分配失败的情形:可分配的IP地址数仅有3个,而由4台主机请求分配IP地址,当可分配地址全部分配给主机A、B、C后,主机D的请求不能得到满足,因此未得到给定范围内的合理IP地址。

果蝇杂交实验实验报告(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