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分析论文
摘要:针对我国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进行相关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
深层石油开发是我国石油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深层石油储层相较于其他储层而言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且所地区为古潜山储层,并主要由侵蚀面以上的沉积岩经过变化形成。现阶段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中的开采及勘探技术依然有待完善,因此对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应受到相关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1深层石油开发相关概述
在深层石油开发过程中,其储层可依据地质差异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高隐秘性深层石油储层;第二,沉积型潜山深层石油储层;第三,变质岩潜山深层石油开储层[1];第四,风化壳以及低潜山深层石油储层等。由于石油资源储藏位置及其所在地区地质条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在实际应用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就应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最为适宜的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
2我国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分析
2.1深井及超深井石油开发勘探技术
深井及超深井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主要就是指在井深在4500m至6000m之间进行的钻井作业,其中大于6000m以上的则为超深井,此种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在了深层石油开发之中,并且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
2.2水平深井进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
在实际应用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期间,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半径适当的水平井。其中,依据水平井实际开发技术,可分为大位移水平井、侧钻水平井以及多分支水平井等多种类型。
2.3大位移水平井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
在大位移水平井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进行大位移深井判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在深层石油开发勘探中勘探大于垂深两倍的定向井,大于二倍的则为有特大位移井[2];第二,深层石油开发勘探井深不大于水平位移的二陪定向井及水井。
2.4侧钻水平井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
现阶段侧钻水平井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主要应用在半径相对较短的水平井之中,因此又被称之为小井眼水平井。此些水平井多数存在于老井以及工程报废井之内,并使得侧钻水平井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在老油气的实际开发过程中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从根本上提升了深层石油开发钻井的的速度以及效率,并对促进深层石油开发事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5多分支水平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
多分支水平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可通过老井、直井、新井、定向井以及处于同一主干井眼中的定向水平井实现离散式的深层石油开发勘探。同时,相较于其他钻井技术而言,多分支水平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减少平台数量、增加石油产量的作用,大大降低了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期间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程度,并为推进深层石油开发勘探事业可持续的发展进程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2.6复合钻井技术
在复合钻井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应应注重对钻具规格及型号的搭配,并应用此种技术在进行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时提升破石的效率、增加钻具的转速,从根本上提升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期间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同时,与传统钻井技术相比,复合钻井技术具有钻速高、速度快等特点,并能够更加有效的调整实际钻井作业中钻柱的受力作用及受力大小,有效的控制钻井作业中钻柱断裂,提高深层石油开发期间的安全系数。
3提升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应用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为从根本上提升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应用有效性,相关工作人员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注重地质结构的分析工作。根据石油储层地质条件存在的差异性以及结构的性质、特征、成因以及资料等,制定出具体的施工方案[3];第二,积极应用地震勘探法。针对较为复杂的石油储层特,充分里利用地震勘探法,确保深层石油开发的稳定有效进行;第三,善于应用测井解释法。科学的对深层石油储层特殊性以及其自身的空间的排列性进行不连续分析,提升深层石油开发勘探工作的效率。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的不断增长,为提升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的可行性及实效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切实发挥出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相关工作人员就应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尽的施工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推动深层石油开发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沈扬,付小东.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成果简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2_,28(08):1287-1288.[2]肖雄.探析我国深层石油开发勘探技术[J].石化技术,202_,23(09):175+193.
第二篇:90年代初如何艰难勘探开发塔里木石油
90年代初如何艰难勘探开发塔里木石油 王涛
[摘要]国务院给予贷款,还给予“借钱还油,以油养油”的政策支持。
本文节选自即将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王涛著《征战死亡之海——塔里木石油会战》一书。作者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是我国石油工业贯彻“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方针,实施战略转移的重大部署。1989年4月10日,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正式成立,会战拉开序幕。但会战面临许多难题,资金严重短缺就是其中之一。
一、贷款搞勘探
(一)会战资金严重短缺
1988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石油工业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国家决定设立能源部,撤销石油工业部,原石油部的政府职能移交能源部行使,并以原石油工业部为基础成立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从政府部门变成国有企业,资金来源发生很大变化。根据财政部制定的财政政策,总公司筹措到的资金除保证东部油田生产需求和勘探费用外,很难满足塔里木勘探资金的大量需求。因为当时上塔里木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压力就是有人说:把东部的钱拿去搞塔里木勘探了,影响了东部原油产量的稳定。
这个时期,总公司又面临着政策性亏损的局面。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市场机制发育较快,但石油价格体制仍然处于“双轨制”,即计划内外两种价格并存,市场价格与计划价格差距不断扩大。由于老油田油气开发难度增大,物价上涨等因素,油气生产成本逐年升高,加之国内长期执行低油价政策,计划内原油价格仅相当于国际油价的1/3,气价仅相当于油价的47%,致使陆上石油工业资金缺口也越来越大。石油工业所用原材料由国家计划拨款的比例越来越少,石油建设资金严重短缺,90%的资金需要按国家现行政策进行自筹,但筹措的资金仍然不能适应勘探的需要。吨油税赋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按照价格计算,过去4吨原油换1吨钢材,当时要8吨原油换1吨钢材),长期负债经营。从1988年开始,连续6年出现全行业政策性亏损。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会战就是在这种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进行的。
(二)国外贷款艰难
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会战,1989年花了5.3亿元,1990年我们大规模增加了工作量,投资猛增到16亿元。1991年预计要20亿元。计划投入开发的轮南、东河塘、桑塔木等油田,效益要在油田建成投产后才能显现出来。
1991年1月8日,国务院召开能源工作座谈会。李鹏总理听了我们汇报后,说:“能源工业四个行业,我最不放心的还是石油。对原油生产,就要千方百计去借钱,下决心借钱搞勘探和开发。我跟日本的竹下、金丸信都讲了,要借钱。下决心借钱搞勘探开发,然后用油偿还。”
贷款发展石油工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经国务院同意,允许石油工业采用多种方式引进外资,用于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油田开发和化工建设,弥补石油工业资金缺口。1987年至1995年为集中利用外资贷款时期,国家共批准总公司利用外资贷款项目72个,合资合作项目6个,分布于全国18个石油管理(勘探)局。贷款中有世界银行贷款、日本输出入银行商业贷款、日本伊藤忠和三菱石油公司补偿贸易贷款、英国政府贷款、西班牙政府贷款、西班牙出口信贷、芬兰政府贷款、意大利政府混合贷款,以及其他外国商业贷款和中国银行外汇贷款等。
总公司为争取国外贷款作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油气勘探是风险很高的行业,加之塔里木盆地勘探程度低、技术难度大,国外投资方均采取谨慎态度。首先试着向我们的近邻而又缺油的日本银行贷款。1989年11月,日本樱内义雄议长带领一个代表团来访问,我陪同李鹏总理去会见。会见前,我向他们介绍了塔里木的情况。他们首先要了解的是塔里木资源前景怎么样,有希望才能借钱。另外,他们还问,塔里木的油能不能运得出来,油价会不会比别人高,等等。可见,塔里木借钱搞勘探,外国金融界是很有顾虑的。
1991年4月9日至25日,我率领总公司代表团到日本、加拿大、美国访问。在日本,我向他们谈贷款进行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问题。日本每年消耗原油2.6亿吨,基本依赖进口,主要来自中东、苏联和印尼。由于中东地区政局动荡,苏联、印尼产量下降,日本极为关切油气的稳定供应,正在寻求供应来源的多元化。他们采取的一项主要策略是向产油国家提供资金,并以原油偿还本息为条件。基于这种战略考虑,日方很重视与中国石油界的合作,以期增加我对日的原油出口,并能保证长期稳定供应。他们首先了解塔里木油气资源前景,接着再次询问油能不能运出来,运出来后油价是不是很高等等。日本人很精明,他们有钱,但他们的钱不是那么容易借到手的。他们担心塔里木盆地勘探风险太大,资金万一沉没了怎么办?我耐心向他们解释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是国家公司,手里不光塔里木一块油区,还有其他油田,到还贷时候万一塔里木没有那么多油还贷款,我们会用其他油田的油还。借钱给我们是绝对没有风险的。尽管如此,我们最后还是只在伊藤忠商社借到了1亿美元。1亿美元当时尚不够塔里木一年用的。这1亿美元,后来我们用在了吐哈石油勘探会战。日本之行告诉我们,向外国金融机构借钱搞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极其困难。据我们所知,世界上尚无靠借钱搞勘探的先例。
(三)向李鹏总理借钱
国务院领导非常关心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资金紧张问题。我出访日本、加拿大、美国回国后,李鹏总理听了我这趟出访三国之行的汇报。李鹏总理问:“王涛,你借来多少钱?”我说:“只借了1亿美元。”李鹏总理问:“1亿美元可以让塔里木支持多久?”我说:“坚持不了一年。”李鹏总理说:“那1亿美元够干什么的呢?算了吧,我让中国银行借给你一点吧!”
李鹏总理会随便借钱给我吗?当然不会。李鹏总理是非常负责的。几天后,他把我叫到中南海紫光阁,问我:“打算由中国银行借给你12亿美元,这12亿美元你将怎么还呀?”我详细向他汇报了塔里木勘探开发工作的进展和我的看法。我说:“塔里木会战刚开始两年,还没找到大油田,这个时候贷款搞勘探确实要承担风险。但是从我长期的勘探工作经验和掌握的地质资料看,我坚信塔里木盆地能够找到大油气田。”李鹏总理和我为了确定是否有能力还贷,何时还款,在中南海紫光阁后面的武成殿里算了两个多小时的账。算产量,算油价,算时间。算的结果是,如果到202_年油价一直保持在20美元/桶,产能建设达到500万吨,那么到202_年12亿美元连本带息就都能还得上。李鹏总理不愧是搞技术工作出身的,他问得特别细,对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认真核算,觉得我说的有道理,算账是靠实的。听完我的汇报后,李鹏总理明确表态说:“‘八五’期间,塔里木实现建设500万吨产能的目标,就算交出合格答卷。你去找中国银行行长王德衍同志签合同吧,我批准!”李鹏总理在向中国银行行长王德衍打招呼时问:“你们能借给多少?”王德衍说:“不能超过30亿美元。”李鹏总理说:“那就借给王涛他们29亿美元。第一批先借12亿,需要了再借。” 此后,李鹏总理就贷款问题,在他的中南海办公室的小会议室又专门召开了一次有关各部委领导参加的会议,研究讨论贷款问题。朱镕基、邹家华出席了会议。我和***出席会议,并对塔里木盆地的实际情况作了汇报。在听取了有关部委领导的意见后,李鹏总理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国家有些外汇储备,我们不能总用这些钱去进口冰箱、电视什么的。我考虑了很长时间,应该将这些有限的外汇储备更多地投入到国家的基础产业、能源产业上去,这样对国家的发展后劲是有利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是有利的,因此我们就拿塔里木油田的勘探开发建设作个首例吧!”这样,我们很快就和中国银行达成了协议。
1991年6月28日,中国银行向总公司贷款12亿美元用于塔里木油气勘探开发的签字仪式在中南海紫光阁举行。李鹏、朱镕基、邹家华、李贵鲜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出席签字仪式,我和王德衍在协议书上签字。
国务院不仅给予贷款支持,还给予塔里木油田“借钱还油,以油养油”的政策,并给予使用美元贷款引进装备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的优惠;允许塔里木原油作为计划外原油议价销售。这一政策一直延续到1998年原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接轨。
中国银行给我们贷款12亿美元,分7亿美元和5亿美元两笔,使用期4年,还贷期9年,实行浮动利率,每半年付息一次。第一笔使用7亿美元的分协议,于1991年12月17日在乌鲁木齐签署。我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宋汉良出席了塔里木油田和中国银行乌鲁木齐分行7亿美元贷款签字仪式,邱中建作为总公司和塔指领导也出席了仪式,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个重要时刻。后来,邱中建经常对到塔里木探区考察参观的同志说:“我们现在是打工者,为中国银行打工啊!我们搞勘探开发会战没有钱,就向中国银行借,借了钱是要还的。我们努力开发油田,用油还贷款。”
给塔里木12亿美元贷款,在国家有的部门和中国银行内部也引发了不同反映,主要认为:银行贷款不能用于勘探,因为勘探是存在极大风险的。塔里木还处于勘探初期,以后能否有偿还能力?国内美元贷款按引进外资方式给予免税政策是否合适? 1991年7月中国银行总行投资二部王环邦总经理来塔里木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塔里木还贷没有问题。1991年9月初,国家计委副主任李人俊(曾任石油工业部副部长)一行来塔里木考察及了解有关美元贷款问题,认为塔指还贷是没有问题的,给予了大力支持。
1993年夏季,国务院宏观调控措施下达后,银行紧缩银根,有的银行催促归还到期贷款和临时借款,甚至从总公司刚下拨给塔指的5000万元勘探基金中划走3000多万元。当时塔指财务处银行存款只有不到202_万元,在所借美元贷款又不能立即转换为人民币的情况下,连发放参战人员的工资都不够,更不能保证与乙方正常结算支付。这时,时任中国工商银行总行行长的张肖到库尔勒考察,听了塔指和巴州工行的汇报后,很快就安排解决了5亿元的短期贷款。
塔里木就是靠这12亿美元贷款起家的。我们的原油年产量还没到500万吨,贷款就还完了。1999年,我问邱中建,钱还得怎么样了?邱中建说:我们要提前还,人家还不要。中国银行的同志说,李鹏总理都大力支持塔里木会战,我们更应该支持你们,你们现在赚了钱先投入勘探开发,等你们发现大场面了,还担心还不了钱吗?
(四)一手抓500万,一手抓大场面
1991年8月17日,我和李天相、吴耀文、周庆祖、李长林等同志在塔里木探区现场办公时提出:“要一手抓500万吨产能建设,一手抓更大的发展场面”。后来简化为“一手抓500万,一手抓大场面”。这次现场办公,总公司16个厅局负责同志,还有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物探局领导和专家,深入到探区一线调查研究,先后去了轮南、吉拉克、塔里木河南岸和库尔勒后勤基地,看望了钻井、采油、管道建设、输油、大二线、生活后勤、消防等16个基层单位和施工现场。这期间,我们和塔指领导班子共同商讨研究,落实有关工作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一手抓500万,一手抓大场面。8月27日,我在探区领导干部大会上宣布了这一工作目标。“八五”期间,塔里木建设年产500万吨油气生产能力,根据分析我们有把握完成。当时我们已经发现轮南、东河塘、桑塔木、解放渠东、吉拉克等油气田,以后又发现塔中4油田,英买
7、羊塔克、牙哈等凝析气田。建设500万吨产能的资源基础是有保障的。
当时我们测算,如果我们实现年产原油500万吨,以每桶20美元计算,一年销售收入是8亿美元左右,还贷款和满足勘探投入都够了。
这并不是说,产量达到500万吨,就算完成任务了。建设50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是为了偿还12亿美元贷款,并从此一举改变塔里木会战受资金困扰的被动局面,抓“更大发展场面”才是会战的主要任务。
我专门向塔里木的同志谈了“关于抓更大发展场面”的问题。
塔里木盆地有没有大油气田?经过“三大战役”以后,我们部分同志由于初步受挫,产生了怀疑,说塔里木盆地是一个具有6亿年历史的古老盆地,以前曾有过大油气田,可是后来经过几次地壳运动,受到破坏,油气散失了。我认为这一现象在局部地区可能存在,但就全盆地而言,这一结论为时尚早。
塔里木经过3年会战,我们已经发现盆地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八套含油气层系、三种圈闭类型,今后的工作就是对所有的地质信息认真进行综合研究,努力扩展勘探视野,精心寻找油气富集区,不宜因一时一地的得失,轻易作出定论。
大油气田什么时候找到?同志们说,这个时间能否放得长一点。塔里木盆地面积大、勘探难度也大,探索研究的时间长一点,勘探上的把握就更大一些。我没有给塔里木的同志限定时间。我说,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又必须抓紧时间,慢了不行。石油工业要完成今后10年的发展规划,要求塔里木在“八五”期间探明8亿吨油气储量,控制12亿吨。这是一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大战役,要坚决打好。完成这一重任,我们就要像当年大庆会战时期那样,以“两论”(《实践论》《矛盾论》)为指导,勇于实践,勇于探索,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努力掌握地下的客观规律,形成正确的地质理论;在工作部署上,按照科学的勘探程序,开展区域勘探;在地质综合研究工作上,围绕寻找“大场面”这个目标,解决油源、油气运移、聚集及保存条件等问题,努力搞清油气分布规律。对于地质综合研究工作,仅靠塔里木不行,有必要利用新体制的优势,动员总公司研究院、物探局等单位和石油高校的科研力量,按专题落实项目。
二、高举会战的战旗
(一)下马风悄悄吹来
1992年1月,北京有一些坐在研究室从事石油勘探研究的专家在得到塔里木探区轮南、英买力、塔中碳酸盐岩勘探遭遇挫折的消息后,给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会战吹起冷风。他们打趣地说:问塔里木大油田有没有?不知道。大油田在哪里?不知道。大油田什么时候能找到?不知道。结论:塔里木勘探走上了绝路。这显然是针对我1991年8月在塔里木探区领导干部大会上讲话来的。
1992年4月,一家国家级科研单位搞出一个研究报告来。这篇洋洋洒洒数万字的报告,以科学研究的名义,罗列了一些表面数据,然后得出了几条结论,无非是说塔里木会战搞得不行,耗费了不少资金,没有取得什么成果。还有曾参与过塔里木盆地的科研工作的个别地质专家,在这时也给中央领导写信,说塔里木会战三年来出现了不少问题:一是技术不成熟,油气资源量不清楚,这种情况下作出上马的决定是错误的;二是3年会战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果,而且打了许多空井;三是塔里木盆地条件差、技术要求高,应该交给外国人来干,我们自己干得不偿失。更有学者发表文章,认为塔里木生油资源量仅20亿吨至30亿吨,可采储量在13亿吨至17亿吨左右,“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指责塔里木石油会战陷入泥淖难以自拔,等等。1992年上半年发生的这几件事联系到一起说明一个问题:会战前就有过争论,现在会战出现了一些暂时的挫折,还没有到秋后就开始算账了。无非是想证明他们的主张是正确的,造出一种舆论来,迫使塔里木会战下马。其实塔里木会战并不是有人说的那样糟糕。1992年7月6日至9日,我和李天相、吴耀文、翟光明等同志到塔里木探区现场办公。4天时间里,我们去沙漠腹地看了塔中4井,又去塔北英买9井和轮南油田产能建设工地,一共走了11个单位,听了塔里木会战指挥部关于勘探开发工作汇报。对于勘探开发形势总的印象是,塔中发现了塔中4砂岩油田,塔北发现英买7凝析气田,提尔根1井也在下第三系、白垩系获高产油气流,原油产量有望在1991年55万吨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0万吨。形势是好的。
我们离开塔里木探区不久,从北京吹来的下马风悄悄在塔里木探区蔓延开。有人说,王涛这次到塔里木,是因为会战支持不下去了,来解决问题的。有人跑到基层领导那里打听:听说会战要下马,要撤队伍了!还有人说:找不到大油田,留下几千人,年产200万吨油,日子过得也不错!各种说法都有。
(二)“红旗”还能打多久
1992年上半年悄悄吹到探区的下马风,也吹到我的耳朵里。说什么“王涛当初向中央保证拿下大场面,1991年过去了,这个答卷交不了,受了批评,要让塔里木下马”之类的话。我听了之后对这些纯属乌有的无稽之谈付之一笑。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是战略性的,勘探尚处于初期阶段,仅凭一时的形势作出论断,得出下马的结论,其结果必然贻误大事。在塔里木盆地这样条件艰苦、甚至不宜人类生存的沙漠、荒原搞勘探开发会战,各级党组织用大庆精神激励、鼓舞和凝聚人心,使甲乙方队伍在艰难困苦中团结战斗,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但是,一阵下马风竟吹得队伍人心浮动起来。
1992年8月下旬至9月间,邱中建去乌鲁木齐参加西北五省经济规划会,并到北京向总公司汇报工作。在塔里木主持工作的王炳诚感到事态的严重性,他感到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发现更大场面和深化改革开放上来,必须要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塔里木石油会战,让大家看清塔里木石油勘探形势。他找到塔指总地质师梁狄刚商量。梁狄刚1989年会战一开始就到塔里木一线工作,对塔里木石油会战情况了如指掌。
塔指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期间,王炳诚对梁狄刚说,你给大家讲一讲探区勘探形势,把天上的“乌云”驱一驱。梁狄刚从没有在大会上作过这样的报告,便要求王炳诚定几条原则。王炳诚说,我不定框框,你就实事求是地讲,该怎样讲就怎样讲。
9月18日下午,探区一间可容纳200人的木板房大会议室挤满了人。受下马风的影响,很多人的心里有了疑虑,产生了动摇,都想听听这场特殊的形势报告会。
梁狄刚没有写书面发言稿,只在一张小纸上列了提纲。他开篇先谈形势不利的一面:8个月以来34口探井打空了15口;塔中4井发现100多米油层下面出了大水;总公司要求我们一手抓500万,这500万吨产能,我们现在探明的石油资源量还不够,只够建设300万吨。作为地质家,梁狄刚丝毫不回避矛盾,把所有的情况都摆出来。然后再讲塔里木勘探取得的成果,讲会战3年探明石油储量1.2亿吨,讲勘探的风险性、周期性,讲世界上一些著名大油田发现的艰难过程,指出在寻找大场面过程中必然要经历艰苦探索和曲折。梁狄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谈塔里木勘探会战:这么大的勘探会战,总会有高潮、低潮,有周期性;打了几口空井,也总会有人提意见;勘探只能有高潮,有大胜利,不允许有低潮,打空井,哪有这样的道理?
梁狄刚讲起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时候,一遇到打败仗,或被敌人四面包围,或强敌追赶的时候,一些同志往往不自觉地把一时的特殊的小环境,一般地扩大化起来。仿佛形势概属未可乐观,革命胜利的前途渺茫。有人给毛泽东写信,问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毛泽东写了一篇文章回答这个问题,这篇文章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指出:“引起中国革命的社会矛盾一个也没解决,而且日益加剧”,“中国是全国都布满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革命高潮很快就会到来。”现在,我们搞了3年会战,形成大场面的有利条件一个也没有变:盆地大、资源量大,勘探的高潮也会很快到来。
梁狄刚的话,使会场的气氛逐渐活跃起来。他就这么站在主席台上讲了两个多小时,一下子把人们心头的疑问、顾虑全打消了。事实证明,对塔里木勘探会战形势,工作在一线的勘探家们才最有发言权。
邱中建回到探区,看到梁狄刚报告的记录稿,派人给我送了一份。我读了以后,感到讲得很好,当时在这份稿子上写了几句话:“梁狄刚同志的发言既实事求是又充满辩证唯物主义的哲理,分析得十分中肯,是一个很好的发言,值得同志们学习。”“塔里木盆地的勘探历程虽然曲折,但成果是突出的,能找到大油田是不必怀疑的。只要我们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我相信,我们在一个新区找油,找到大油田所花费的时间总会比国外要短。对此我们要有充分信心,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动摇。”
1993年7月,日本亚洲交流协会代表团访问塔里木探区,他们回到北京后向我谈了三点感受:一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感到队伍精神面貌好,士气高,工作有秩序,看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社会政治的稳定。二是对塔里木实行的“两新两高”方针,感到这套办法很好,倍加赞赏。三是对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速度之快,感到非常惊奇,说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料,要赶快摆到议事日程上来,加快合作步伐。这说明,塔里木石油人的辛勤劳动和创造的业绩,不仅受到国内人民的赞扬,而且也为国外人士所公认。
(三)是“黄金铺路”吗
1993年初,批评塔里木会战的声音更强烈了。批评的意见说,塔里木会战事先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就匆忙上马,结果投资很大,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战果。在东部稳产增产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将大批资金投到塔里木,是“黄金铺路”。甚至有人说,在塔里木打一口井花那么多钱,还不如到国外去买油。这些说法不知怎么都传到中央领导同志那里了。
在一次中央全会期间,中纪委书记尉健行见到我,问起塔里木勘探会战是不是投入很大,生产成本很高。我说,塔里木盆地条件差,油气埋藏深,一般井深都在5000米左右,勘探成本是比较高;但是油气井的单井产量高,一口井相当于东部十几口井的平均产量,总的算下来,投资效益是好的。
事实上,1989年至1993年,塔里木会战4年中发现6个整装油气田、19个工业性含油气构造,找到了塔北、塔中两个大油气富集区,探明和基本探明油气储量3亿吨,建设500万吨产能的油气资源基本落实。1993年生产原油160万吨。这些成果,与当年胜利、辽河石油会战前4年的成果基本相当。塔里木每探明1亿吨油气储量的费用为13.9亿元,建成10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的费用为10.5亿元,均优于同期全国陆上平均水平。
以上的数字说明,塔里木会战的效益是比较好的,今后还会更好。4年中总公司拿出46.6亿元投入塔里木会战,占自筹资金总数5.33%,平均每年11亿多元,对东部的稳产增产影响不大。
1995年9月中旬,朱镕基副总理在新疆吐哈油田考察工作期间,我曾建议他去塔里木看一看,后因时间关系未能成行。我安排邱中建、梁狄刚到乌鲁木齐直接向朱镕基副总理汇报塔里木石油会战情况。这是朱镕基副总理第一次听塔里木会战工作汇报。邱中建、梁狄刚向朱镕基副总理汇报塔里木会战以来5年(1989—1994)中取得的成果,投入65亿元人民币,发现9个整装油气田和26个工业性含油气构造、16个工业性出油气井点,探明油气储量3.86亿吨,共生产原油517.78万吨,等等。朱镕基副总理听完汇报后,评价说:5年投入勘探费用65个亿,发现近4亿吨的油气储量,另外也把盆地的基本情况搞清楚了,还是大有希望的。你们做了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成绩很大!65个亿划得来,从战略上看,投入65个亿(勘探投资)不算多。我们有的项目一投100多个亿,什么也没得到,连资金也收不回来。这么大的一个战略资源,这么艰苦的条件,这么大的盆地面积,投入了65个亿不算多。认识这个盆地是要花钱的,现在有了一个初步认识,是很大的成绩。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5年之后的202_年9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到塔里木轮南油田现场考察西气东输落实情况。他感慨地说:“过了13年(1987年朱镕基到过库南1井),再到这个地方一看,面貌换了新天地,有了很大进步,很大改变。”朱镕基再一次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开发塔里木天然气,为建设西气东输工程提供可靠资源,在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打响了第一炮。1995年10月,中央派慰问团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慰问团团长姜春云在听取塔里木会战情况的汇报后,讲了这么一段话:新疆油气田的开发,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非常重视。这次我们中央代表团临行的时候,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特别嘱咐,要看望油田的同志、工程技术人员和全体职工,要进行慰问。今天,我们来到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向参加新疆油田开发建设的全体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同志们,表示亲切的慰问。这6年你们取得了这样大的会战成果,是非常值得祝贺的。说实在的,国家确定的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会战,当时有一些同志还有点担心,也还有点看法,觉得这个会战怎么样?效益怎么样?结果会怎么样?有些同志是表示担心的,我是听到了的。我看,你们会战指挥部的全体同志用6年来的实践,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证明了中央对这个会战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个会战,没有新疆,包括克拉玛依和吐哈油田的开发,增加了580万吨的原油,那么我们整个国家的原油生产是要下来的,要出现负增长。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石油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大,如果没有石油的增长,将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也影响社会生活。在这一点上应该说,我们新疆油田的同志,特别是参加塔里木会战的同志,为国家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正是由于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会战,使得中国石油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锋。
(四)是“骨头”还是“肥肉”
1993年,我们决定在塔里木盆地划出几块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块与外国公司合作开展风险勘探,进行国际招标。
塔里木石油勘探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中苏合作方式进行的。1950年中国和苏联两国政府签订《中苏关于在新疆创办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协定》,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之一的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迪化(乌鲁木齐)成立。1952年开始在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喀什地区进行石油勘探,直到1954年末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结束。那时候正在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封锁我们,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开放、搞技术合作是我们唯一的选择。通过与苏联开展合作,我们学习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像王炳诚、张毅这些石油界的老同志都是那个时期成长起来的。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我们与西方技术发达国家交往日益广泛,技术合作增多。1983年中美合作队进塔克拉玛干沙漠进行地震勘探,这是中美两国在勘探作业上的合作。1986年第一期合同结束,我们感到这种合作有必要继续开展,又与他们续签三年合同,中美合作一直到1989年。
第三阶段是塔里木石油会战开始以来的对外合作。1989年1月13日,李鹏总理在听取塔里木盆地勘探情况汇报时,就明确了勘探开发工作的总方针:“主要依靠我国的队伍来干,自己进行勘探,自己开发油田,当然,我们不是闭关自守,还要搞对外开放,积极采用外国先进技术和装备,引进一些外国资金,还可以雇用外国队伍,聘请外国专家。” 我们引进外国的数字地震设备和计算机处理技术,钻机是国外进口的F-320-II系列(6000米)、E-2100电动钻机(7000米)、C-2-II(7000米)、C-3-II(9000米),还有日本生产的S135钻杆、美国休斯公司的牙轮钻头、美国克里斯坦森公司的金刚钻头,以及相应的钻探配套设备、仪器。一些中外合资公司、外国技术服务公司进入塔里木提供专业服务,像麦克巴泥浆公司、英国IDF泥浆公司、中法录井公司等。斯伦贝谢公司有一个机构常驻塔里木,为我们提供专项技术服务,并且还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他们的垂直导向钻井技术,在塔里木钻井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989年至1995年,有美国、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加拿大、比利时、瑞士、挪威、意大利、日本、苏联等国的78个公司与塔里木开展技术合作或提供技术服务。塔里木对外签订合同307项,总金额近2.2亿美元,用于购买国外先进的勘探开发设备和技术。塔里木先后与美国阿莫科石油公司、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等合作进行了有关项目的科学研究。
塔里木石油会战一直是对外开放的,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是我国陆上石油对外开放的先行者。而正是这种开放的格局,使我们一直跟踪世界石油勘探开发先进技术,及时引进和消化吸收,促进了石油会战的高水平、高效益。
1993年10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第131号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条例》,授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对外合作开采陆上石油资源专营权,并对外国合同者的权利和义务作出规定;明确“陆上石油资源”是指蕴藏在陆地全境(包括海滩、岛屿及向外延伸至5米水深的海域)范围内的地下石油资源,为开展国际招标和一系列双边谈判提供了法律依据。
经过几年工作,我们对塔里木盆地地质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在塔北、塔中地区取得了一系列新的重要发现,后备战场接替有了现实的基础。同时随着勘探开发的进展,开展了各种基础设施和后勤基地建设,交通通讯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这些都降低了勘探的风险程度,创造了有利于对外开放合作勘探开发的条件。为了加快塔里木盆地勘探开发进程,总公司决定划出部分新区,一方面动员大庆、胜利、大港、河南等油田参加勘探,另一方面对国际招标,进行合作风险勘探。1992年9月22日,总公司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呈报《关于扩大陆上石油对外合作的请示》。1993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扩大陆上石油对外合作,并分两种类型进行。一类是找油前景、地区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由中方与外国石油公司进行风险勘探与合作开发。另一类是提高老油田采收率的区块,由中方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发,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原则上,陆上石油对外合作采取国际招标的办法,并可分为几轮对外国际招标。每轮对外国际招标的区块划分和招标安排,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报国家主管部门审批。
1993年2月17日,总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前,李鹏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出席发布会的外国驻华使节、外国石油公司代表,并发表简短讲话。新闻发布会上,我代表总公司宣布:经国务院批准,从1993年起,中国陆上石油工业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这是加快石油工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步骤。这次陆上石油扩大对外合作,是在已开放南方11个省(自治区)的基础上,又开放北方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个地区,新开放地区总面积41.79万平方公里。总公司确定分几轮进行国际招标。第一轮国际招标在1993年3月举行,招标区域是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地区。
2月27日,能源部批准陆上石油对外合作第一轮招标区域、区块划分和招标安排。本次招标的5个区块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塔东南地区牙通古孜(T1,面积9814.3平方公里)、硝尔堂(T2,14698.1平方公里)、且末(T3,14475.4平方公里)、吐拉北(T4,14475.4平方公里)、瓦石峡(T5,19267.2平方公里),总面积72730平方公里。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永一任招标领导小组组长,国际公司筹备组刘颂威任工作小组组长,童晓光、曾兴球任工作小组副组长。3月1日,总公司就上述5个勘探区块向33个国家的352家石油公司发出招标通知,10月31日第一轮招标截止。
在本轮招标中,共有17个国家的68家公司报名,其中阅读资料包54家,购买资料包18家。美国埃索中国公司与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和日本印度尼西亚石油公司组成的埃索集团;意大利阿吉普(海外)有限公司与美国德士古(中国)有限公司、法国埃尔夫石油中国公司、日本石油资源开发株式会社和日本能源株式会社组成的阿吉普集团;英国石油公司(BP)与日本新日石开发株式会社、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和日本伊藤忠石油开发株式会社组成的BP集团;英荷壳牌石油(中国)公司与日本等公司组成的壳牌集团分别投标。
11月1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北京举行启封报价书仪式,副总经理***等及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有关负责人出席见证。***、邱中建等并听取了第一轮国际招标情况汇报。竞标结果,埃索集团、阿吉普集团、BP集团中标。经过合同谈判,总公司于1993年12月20日与埃索集团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塔里木盆地第三区块石油合同》,这是中国陆上石油合作国际招标签订的第一个合同,也是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第一个对外合作的合同。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出席了签字仪式。***代表中方在合同上签字。
1994年2月8日与阿吉普集团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塔里木盆地第一区块石油合同》,签字仪式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会见外方客人,表示欢迎外国公司来华投资合作。同年3月22日与BP集团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塔里木盆地第四区块石油物探协议》。至此,中外合作进行塔里木盆地风险勘探油气资源进入实质性阶段。
1995年6月8日,总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我代表总公司宣布第三轮国际招标的消息(1994年1月17日总公司进行了其他地区的第二轮国际招标),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叶青出席会议并讲话。次日,总公司发出陆上石油第三轮招标通知,招标区块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12个风险勘探区块,总面积11.27万平方公里(其中塔里木99679平方公里;准噶尔13060平方公里,见附表1)。
附表1:陆上石油第三轮国际招标塔里木开放区块
在第三轮招标中,共有28家外国石油公司报名,其中12家公司购买资料包。10月31日投标截止。阿吉普-德士古集团、埃索中国-住友石油-日本印尼石油集团、阿莫科-莫比尔集团以及埃索中国公司共投标7个区块。评标结果,埃索中国公司、阿吉普-德士古集团中标。经过合同谈判,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于1996年2月5日与阿吉普(海外)有限公司(作业者)和美国德士古(中国)有限公司(伙伴)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塔里木盆地第六区块石油合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塔里木盆地第七区块石油合同》。同年3月19日与埃索中国公司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塔里木盆地第十二区块石油合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塔里木盆地第十三区块石油合同》。
1996年8月7日,总公司与意大利阿基普(海外)公司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塔里木盆地第十四区块石油合同》,面积892.5平方公里,是塔一区块的扩边。
1997年7月23日,总公司与日本石油公团所属的日本能源株式会社、日本石油资源开发株式会社、印度尼西亚石油株式会社、住友商事株式会社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塔里木盆地米萨列依区块石油合同》,面积7397平方公里。
综上所述,塔里木盆地已经划出180698.5平方公里的勘探面积对外合作,实际合同签约面积98148.9平方公里。合同签约利用外资31300万美元,有的合同只完成第一阶段义务工作量,没有进入第二阶段即终止了,实际利用外资20078.78万美元。
为什么我们要划出18万多平方公里的勘探面积进行国际招标与外国公司合作呢? 截至1995年,我们已经找到了9个整装油气田,发现26个工业性含油气构造。特别是1993年、1994年这两年,我们一举拿下牙哈凝析气田和羊塔克凝析气田。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塔里木盆地勘探的复杂性和长期性,虽然国内有我们和地矿部两家队伍在盆地工作,但面对56万平方公里的庞然大物,我们的资金有限。许多地方进行勘探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所以我们要把一部分有油气资源潜力、我们尚力不能及的地区划出来,对外进行招标,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这样做,一是可以加快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进程,二是可以相互学习,特别是我们向国外大石油公司学习先进的勘探技术和管理经验。
从1994年起,主要在塔里木盆地从事风险勘探的外国作业者有美国埃索公司、意大利阿吉普公司和日本石油公团。7年之后,到202_年这三家世界著名大石油公司都没有商业发现,选择了撤出塔里木(详见附表2:塔里木盆地第一、三轮对外国际招标签约一览表)。附表2:塔里木盆地第一、三轮对外国际招标签约一览表 单位:平方公里、万美元
关于外国公司退出的原因,有人归结为我们把塔里木难啃的“硬骨头”都给了外国公司,也有人反映到中央领导那里。曾经在中国工作过的一个外国公司雇员在国外的有关杂志上发表文章,也谈到上述意见。该文章有人送到邹家华副总理那里,批转到总公司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记者也提出过类似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当时我作了这样的阐述:
塔里木盆地地面条件十分困难,地下情况千差万别,勘探难度都是世界少有的,至于哪里是“骨头”,哪里是“肥肉”,不经过艰苦的勘探工作,谁也不知道。从总体上来看,塔里木油气勘探尚处于初级阶段,除我们作业区以外的其他地区,我们做的工作很少,没有动口啃,怎么知道哪里是“骨头”,哪里是“肥肉”呢?我们虽然在塔里木地区找到了油田,但是,我们认为塔里木盆地这么大,不能因为找到了油田,就认为这个地区是塔里木最好的地区,同样也不能认为我们没有勘探的地区就是最坏的地区,没有经过工作的地区也可能是最好的地区,这个问题只有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以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我们划出的招标区块都是我们认为有前景地区。我们希望合作能够成功,以加快塔里木石油的开发,同时在对外合作中可以近距离学习外国公司一些好的做法和先进技术。
石油勘探是一项风险事业,是科学探索的过程,要求勘探家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的追求和艰苦细致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像塔里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地下极其复杂而又面积巨大的含油气盆地,不能期望一镐头就能刨出个“金娃娃”。只有在积累必要资料基础上反复研究,对地下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有了一定认识后,才会取得成功。
世界石油勘探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像世界最富油的沙特阿拉伯,在勘探初期,油田在钻完第7口探井时才发现。世界著名的北海油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勘探,在32口探井全部落空后,石油公司正在准备退出时,第33口井却发现油田。
国内这样的例子也很多。海南福山坳陷面积只有110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占800平方公里左右,早期勘探集中在西部美台等地区,打了不少探井,发现了一些稠油,当时认为无工业价值放弃了。1985年与澳大利亚CSR东方石油等4家外国公司合作勘探,完成钻探井5口,评价井1口,获得工业油流井2口,发现了金凤含气构造,因产量递减快,不具工业开发价值,1988年外方放弃合作。1993年开始,我方开始自营勘探,经过4年努力发现了花场油田,后又发现了花东、白莲、红光等油气田。202_年油气产量已过30万吨油当量,并为年产50万吨油气当量产能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说我们自己的队伍就比外国公司高明,而是说明,勘探具有高风险,风险与机遇并存,没有一定工作量支撑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事实不正是如此吗?
1993年12月美国埃索(中国)公司在第一轮国际招标中,拿到塔里木盆地东南部一个区块,没有获得突破;1996年又拿到塔里木两个区块总面积21553平方公里,其中一块在盆地北部库车山前的鸟什凹陷。我们是真心希望与他们合作取得成功,把他们留在塔里木,留在中国。但是他们在那里做了520公里地震测线,钻了1口井就打算放弃了。塔里木地质人员经过研究分析,认为下面存在含油气圈闭,建议美国公司再钻一口探井。埃索公司研究了塔里木地质人员的建议,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塔里木油田公司决定自己干。202_年在美国公司放弃的地区上钻乌参1井。井钻到5800多米时,井下有显示,加深钻进,到6000多米时,井里出了天然气,不多,日产气5万至8万立方米,还有凝析油。钻到6394米时试油,出水后完钻。202_年10月下旬,我来到乌参1井上调研。井上聚集了油田几位专家,正研究下一步措施。他们对我说,由于井太深,山前地下构造复杂,常规试油技术难以奏效。我拿起一截岩心,仔细嗅了嗅,对他们说:“我嗅见油味了。这下面肯定有东西!”
现场有的同志说,下面可能有油,但不会很多。我建议他们继续试油,不管有什么困难,都要继续试下去!陪同我在现场的油田公司领导孙龙德表示,他们一定坚持试下去,一有好消息,就打电话给我。我回到北京不久,11月21日,孙龙德打电话给我,说乌参1井出油了,日产凝析油173.32立方米、天然气19.63万立方米!我非常高兴,向塔里木油田的同志们表示祝贺。值得振奋的是,在美国大公司选择了放弃的地方,我们钻出了高产油气流。
30年前发现的柯克亚油田,作为前奏,拉开了塔里木盆地大规模石油勘探的恢宏序幕。随后,塔北、塔中、塔南四处开花,一孔接一孔油井、气井被打出,一个接一个的油田被发现……中国人的目光转向了塔里木盆地,世界的目光转向了塔里木盆地。然而鲜为人知和有趣的是,引发这次大勘探、大发现的,居然是一台10米取样钻的偶然发现和随后发生的一次井下事故。
小钻机的戏剧性发现
根据国家地质部已故部长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浩瀚的塔里木盆地,有很好的成油条件。从上世纪50年代起,石油部所属勘探队伍就开始沿塔里木盆地周边打钻,开展了大量的石油普查工作。遗憾的是,除了发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依奇克里克小油田外,久久没有新的突破。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动摇了,对发现塔里木盆地石油几乎失去了信心。无奈地制订了撤出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队伍,调往内地或调往克拉玛依的计划。
就在塔里木成为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犹豫间,一件颇具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
1974年,担任喀什、和田和克州地区地质找矿任务的新疆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二分队,在和田地区皮山县,位于昆仑山脉北麓,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塔里木地台莎车中新生代凹陷南部的玉力群———普司各一代进行自然硫矿普查评价工作。
那年9月中旬的一天,当取样钻班用增光十型取样钻机在H32号孔钻进至13—21.63米的深灰色泥质粉沙岩时,发现有油花随泥浆泛出。当时有人说会不会是油苗?这个猜疑立刻遭到否定。因为大家知道,新疆石油管理局曾用万米大钻在塔里木盆地周边打过大量千米深孔,都没有发现过油气显示。他们不敢相信自己会有这样的好运,别人万米大钻打不到的油苗,能让自己的区区10米钻机给碰到,根本不可能。
但经过认真鉴别,确认所见确实是油花。于是,有人又怀疑是机器漏的油污。进一步检查机器后,漏油的可能性被排除。分队不敢怠慢,立刻将这一重要情况报告给了大队。大队指示分队,立刻新开一孔,证实这一发现。于是,二分队于当年9月16日在H32号孔旁新开了H33号孔。结果,钻至10.37—20.93米的深灰色泥质粉沙岩时,发现了和前个孔同样的现象。在该孔取得的油砂样,经过一天的沉淀后,浮起一层原油。
于是,油砂样被迅速送到石油部门化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样品为凝固点低、含胶质少、包腊少的油苗,即石油露头。
地质理论告诉我们,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与其它盆地一样系沉积形成,塔里木石油的绝大部分油田被数千米上万米的沉积物所覆盖。几十年来,石油部门不计其数的钻孔,之所以不见石油,甚至连油苗都没打到,无非是钻孔位置不对,或是钻孔深度不够。而二分队的取样钻,恰恰遇到了埋藏浅的储油构造。石油的储集分构造、地层、岩性3个基本类型。构造储集中的背斜构造,像个大三角,顶部离地面最近,埋藏较浅的背斜储油构造,从顶部扩散出的石油,就能接近地表,有的还会直接翻涌出来,比如克拉玛依的黑油山就是这种情形。就是说,二分队的10米取样钻,正巧打在了这个埋藏很浅的背斜储油构造的顶部地段,遇到了从那里扩散出来的石油。
世界上的事儿,有时它就这么巧这么捉弄人。如千军万马般的石油人,历经千辛万苦,转战几十年,苦苦寻觅却死活不见油苗的踪影,不计其数的千米孔、万米孔打不到的宝贝油苗,竟然在不经意间,被找硫磺的地质队,用区区10米钻机给撞到了。
好事做到底
玉力群地区发现油苗的消息,给石油部门以极大的振奋,使他们对塔里木盆地的石油,重新燃起了希望。为慎重起见,还需要对油苗进行进一步的验证,10米取样钻打出的油苗,毕竟让人不太踏实。
当时,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各个行业还不太分彼此,叫做有活同干、有福同享,不像现在把各自的利益分得那么清。于是,当时的石化部长康世恩明确指示:由新疆地质局和新疆石油管理局共同组织力量,对油苗进行重新验证。结果,重新验证油苗的任务,又理所当然地落到了新疆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二分队的身上,颇有让他们好事做到底的意思。
二分队人一点没含糊,完全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事儿,立即抽调精兵强将,组成了专门队伍,在寒冬腊月奔赴野外,对油苗进行最后的验证。1975年1月19日,先遣队伍顶着严寒,抵达施工现场。当时天已全黑,搭不成帐篷,大伙只好就地宿营,有人睡在铁制的蓄水箱上,有人露宿在雪地上。天一亮,先遣队伍立刻破冻土、垒锅灶、架帐篷。饿了,啃几口干馕;渴了,吃几口积雪,为后来的大部队安扎好了营寨。
大部队和机器管材一到,立刻安装钻塔。这次用的是地质队的钻机老大———千米钻,钻塔有三四十米高,由上百根数米长的大角铁和铁管构成。当时天寒地冻、北风刺骨,若不戴手套,一抓住那些铁家伙,手就会被沾住。装塔的人更不用说,干不了一会儿就鼻脸刺疼欲裂,手脚麻木。对此,大家全然不顾,争着搬运材料、争着上架安装,场面热火朝天。
井架和钻机安装好后,暂时没有水车拉水,又雇不到驮水的牲畜,水供不到现场,就开不了钻。随着二分队的一声令下,干部、工人、技术员迅速来到几十米外的河边,凿开厚厚的冰层取水。他们有人用扁担挑,有人排成队一桶桶传递,硬是靠手提肩挑,运足了钻探用水。
1975年2月14日,石油普查孔正式开钻。
在钻探过程中,他们发现用泵水冷却钻具的老办法,对含油层的采取率会有影响。在该队钻探技术人员的建议下,钻机采用了无泵钻进的方法进行钻井,非常有效。不过,无泵钻进需要勤提钻,一个班儿干下来,他们个个累得腰酸腿疼,却毫无怨言。
经过日夜奋战,同年3月上旬,孔深为69.07米的石油普查孔终于完成了。经验证,该孔在17.35米——23.63米的第四系胶结疏松的泥质粉砂岩和下部的老第三系钙质白云岩基岩中见到了油苗。随后,他们又在第四系油苗井段下筛管进行了24小时试油,获得少量液体油样。油苗被再次证实。大家欣喜若狂,如同感情笃深的夫妇,终于喜得贵子一般。
于是,大伙隆重地为“贵子”取名“争光 ”,还给未来的油田起名“争光油田”。当然,接下来发现的油田,并没有用上他们起的名子,也再没他们什么事儿,更没有几个外人知道H32号孔、H33号孔和石油验证孔是怎么回事,但二分队的历史性发现和专门的验证工作,为塔里木油田的大开发起到的作用,将被载入中国找油史册。H32号孔、H33号孔和石油验证孔,同后来的柯一井一样,成为塔里木石油勘探的丰碑。遗憾的是,作为第一功勋的石油验证孔,已被岁月和风沙所掩埋,没人为它们立一块看得见摸得着的碑文。相比之下,柯一井要幸运得多,在它喷油30周年之际(202_年5月),人们在那里落成一座豪华的大理石纪念碑,供人瞻仰凭吊。
意外的井喷
玉力群油苗被验证后,引起石油系统的极大振奋。新疆石油管理局给新疆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二分队发来信函,说玉力群地区油苗的发现,为在叶城、皮山一带进行石油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增强了他们找到新油田的信心和决心。
就在油苗被验证后的当月,国家石油部作出了在玉力群一带开展石油会战的决策。随后,以新疆石油管理局政治部主任王奎为组长,时任地质处长、后来为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的宋汉良为副组长的工作组来到玉力群地区,指挥石油会战,同时,地质部也派人来协助工作。
很快,原来在库车一代及北疆的几个石油钻井队被调来,地震、物探、测量等辅助探测队伍也云集到这里,在玉力群构造及附近的柯克亚、固曼、桑珠一带摆开战场,开始石油会战。
1977年5月17日,柯克亚1号井在钻进至3700米的深度时,发生井下事故,工人们在按常规处理事故时,没有料到的事情发生了。只听一声巨响,猛烈的高压油气流从井底喷发而出,呼啸着冲天而起,越过井架,高达80多米,在高空形成巨大的蘑菇烟云,然后,散落成油雨砸了下来。原来,在该孔将要打到高压油气层时发生了事故,结果,剩下的油层顶盖在处理事故时被捅穿,埋藏了数千万年的油气终于得到了出口喷发出来。当时,井场上的人被弄得惊慌失措。当他们回过神来确信钻井喷了油时,顾不上喜悦庆贺,立刻投入到残酷的压井战斗中。
一般在预计出油的油田钻井,将要打到油层时,会在井口提前安装输控装置,以疏导和控制油气的喷发。而这次不同,打了多年的干孔,大家都麻痹了,都没有预料到这个孔会打到油层,而且油井是在处理井下事故,对出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喷发的。以至于会战指挥部在得到钻井队的井喷报告时,都有些不相信,问喷的是水还是油?
剧烈的井喷若不及时压住,一是浪费,更可怕的是一旦遇到火花,喷出的油气就会被点燃,井场在瞬间将变成一片火海,酿成机毁人亡的悲剧,好事将变成坏事。指挥部立刻组成抢险突击队,投入给油井吊装井口(输控装置)的行动。由于高压油气冲劲太大,被吊车吊到井上的5吨重的井口,被冲得东摇西晃。上去安装井口的突击队员,有的被油气熏倒,后备队员将他们抬下去,别的队员冲上去接着干。就这样,突击队员前赴后继一批接一批的拼搏,终于安上了井口,给这匹脱缰的野马套上了龙头,油气被分流放喷,井喷受到了控制。
据记载,柯一井井喷,日产原油1300多立方米、天然气260多万立方米,从开始到1979年12月23日,前后喷发了两年七个月,是我国采油史上日喷出量最高,井下压力最大,喷发时间最长的一口油井。当时,喷出的原油到处奔流,只好用推土机推出一道道大坝加以拦阻和控制。后来喷出的原油在井架周围形成了巨大的油湖,运送物资和人员只能靠船只运输,呈现出罕见的油湖铁岛奇观。只可惜当时竟没有一幅全景拍摄流传后世。
柯一井喷出的油质量很好,系中国很少见的凝析油,晶莹清澈。闻讯赶来的老乡将油灌入拖拉机,竟然能直接开动。后来,有人琢磨出了一种简易油炉:一个铁罐引出一只弯曲的嘴朝上、根部带开关的细铜管,伸到放锅的铁架下。在罐中加上原油,拧开开关,火柴一点,火焰就呼呼作响喷射而出,像小喷灯似的。于是,许多当地人和外地人(包括喀什居民)纷纷效仿,做出这种油炉,到“油湖”来运免费的原油做饭烧水。作为发现油苗的新疆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那时也心安理得地开去油罐车,拉回原油分给大家。在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家家户户都在用这种油炉做饭,算是享受了一番“爱子”的回报和“孝敬”。
柯一井的出油,标志着柯克亚油田的发现。随后两年间,两万多石油人继续在这里会战,又陆续打出几十口油气井。接着,在几十公里之外的泽普县,建成了一座石油城,用柯克亚油田的油气加工各种燃料油和化肥,销往喀什、和田和克州,支援那里的工农业建设和人民生活。特别是近年来,天然气被引入千家万户,更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生活,让当地群众直接感受到了柯克亚油田的发现和开发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当然,找到柯克亚油田的最大意义,还在于提供了塔里木盆地确实存在油气田的直接依据,促进了这一地区更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于是,几年之后,库车县境内就传来沙参二井喷发的喜讯。随之,塔中、塔南陆续打出石油,塔里木盆地进入了油气开发的黄金时期。
第三篇: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管理方法论文
摘要:天然气是清洁能源的代表,在追求绿色发展、环保呼声更高的今天,如何保障并促进天然气行业的平稳顺利发展是商业界、学术界以及政治领导层都在思考的问题。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成本管理是其中尤其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分别分析了成本管理的性质、常见方法,并结合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特点,分析了勘探开发成本管理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几条强化天然气企业成本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管理
油气行业是我国的一个重要基础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意义重大。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代表,在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其发展受到社会各界更密切的关注,面临市场经济更严苛的考验。向来追求高产量、却不重视成本控制的能源行业在市场经济如火如荼的竞争中越来越受到成本劣势的掣肘。随着管理科学的进步,天然气企业逐渐意识到了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关于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管理的探讨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天然气行业在我国存在已久、深受计划经济和宏观控制的影响,具有市场观念淡薄等不适应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为其成本管理的建设之路带来了重重阻碍。
一、成本管理的性质
(一)成本管理是全面、全过程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应该是全方位、全过程的,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部门的职责,也不是某一个环节的任务。企业中,每一个员工、每一个部门都有必要树立自己的成本管理目标,各部门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实现企业的成本管理总目标。同时,企业的各个环节、流程都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成本管理也不能局限于某一个环节,而是应该从全过程的角度进行筹划。
(二)组织中的人是成本管理的主体
成本管理是由企业中的人进行组织、管理、执行的,最终结果取决于企业员工的行为。企业中,应该形成“成本管理,人人有责”的观念,树立全体员工,上至决策者、下至一线生产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充分发挥人在成本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
(三)成本管理是企业目标和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是企业提高利润率、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占成本重要组成部分的勘探开发成本,其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在企业整个的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其他管理系统相辅相成,共同确保企业的顺利经营。
二、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管理的主要方法
(一)作业成本管理法
作业成本管理法是受到我国油气生产企业广泛认可和青睐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最基础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将完整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成一系列小的作业环节,然后对各个作业环节进行更精细化的成本控制来实现综合成本的管理。作业成本管理法最重要的优势在于能迅速发现每个作业环节存在的成本问题,进而对症下药,有效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另外,这种方法还能为相应作业的成本控制和成本考核提供便利。勘探开发是天然气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将勘探开发划分为一个大的作业环节或者更多更精细的作业。
(二)价值链成本管理法
价值链成本管理法着眼于天然气产品的整个价值链构成,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而不仅仅局限于生产过程。相比于作业成本管理法,这种方法的成本控制范围更广,对天然气企业的影响也更加深远。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成本受到设备、技术、人员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对后续的炼化、运输、销售等环节产生影响,因此,价值链成本管理法在天然气企业进行勘探开发成本管控中亦有用武之地。
(三)战略成本管理法
战略成本管理法是在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成本管理范围,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形成的成本管控方法。战略成本管理法以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为目的,能够避免成本管理陷入因小失大的误区。比如,削减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某项成本能节省资金,却有可能对企业在市场上的战略地位造成冲击,那么这种成本管理就是战略成本管理法能够避免的错误做法。因此,对勘探开发环节的成本管理必须以企业战略为前提和边界,综合预测成本管理的可行性,以免因小失大。
三、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管理的现状
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的天然气行业起步较晚,技术、管理等方面仍落后于国际领先水平。加之我国天然气行业长期奉行产量第一的理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忽略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无论是生产成本、销售成本还是管理成本,在国际市场上都处于劣势。至于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环节,由于我国地质构造条件的复杂多变性,对天然气开采的技术要求和费用要求都更高,使得我国天然气企业的勘探开发成本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此外,对成本管理重要性的长期忽视以及我国独特国情造就的天然气企业机构和人员冗余等情况,使我国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存在更多不必要的费用支出项目,同样加剧了在国际竞争中的成本劣势。
四、加强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战略成本管理意识
企业中的人是一切企业活动的主体,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管理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成本管理又是全面的,与企业中的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因此,培养企业全体员工的战略成本管理意识是进行天然气勘探开发环节成本控制的重要保障。只有将成本管理的意识灌输到企业的每一个人心中,使每一个员工的工作,下至基层员工工作的细节处理,上至企业投资决策的大方向选择,都受到战略成本管理意识的指导,使员工充分意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意义。
(二)健全成本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层级管理职责
虽然成本管理是全面的,与每一个员工、每一个部门都有密切关系,但具体的成本管理工作应该由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以便将成本管理意识更好地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做好这一步,企业首先应该健全成本管理机构,成立专门的负责部门,在勘探开发环节设立专门的成本管控小组,并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特点,划分相关负责机构的组织层级、具体工作范围等。成本管理是一项包含了成本预测、具体支出决策、预算编制、监督考核等多项内容的管理活动,企业设立的负责机构也应该与这些内容相呼应,并设计合理的成本管理流程。
(三)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成本管理与天然气企业的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个业务部门都有关系,但无疑与财务部门的关系是最直接、最密切的。可见,财务工作的有效性程度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成本管理也有重要影响。天然气企业涉及从勘探开发、炼化、管道运输甚至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其中的财务核算工作自然也极具复杂性。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是近年来大型集团公司普遍认可的、能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中心有利于将企业内的优质专业人才聚集,加强对企业整体资金的管理,同时加强了公司战略与财务工作的联系,使财务工作更好地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服务。尤其是在优化投资结构方面,财务共享中心大有作为,通过过滤掉不盈利、盈利少或发展前景不好的投资项目,能大大节省公司经营成本。
(四)加大科研投入,攻克技术难关
前面已经提及,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环节对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而我国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无疑进一步增大了勘探开发难度和其中的费用成本。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技术水平仍有提升空间,这也是造成其成本高于国际平均水平的原因之一。这一事实彰显了攻克勘探开发技术难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天然气企业首先应该加大科研投入,笼络高素质科技人才,研发出更省时、省力的天然气勘探开发设备、方式。这样一来,不仅企业花费在设备购买等方面的费用大大减少,在勘探开发时的成功率也能大大提高,对于企业增加天然气储量以及节省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都有显著作用。
五、结语
随着管理意识的提高、管理科学的发展,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不能被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生产者所忽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天然气生产者来说,如何进行勘探开发环节的成本管理成为不能回避的问题。作业成本管理法、价值链成本管理法以及战略成本管理法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只有合理搭配三种方式,才能取得理想效果。面临固有的成本管理阻碍,采取多方对策才是最佳解决之道。
参考文献:
[1]李仲,任丽梅,邹晓琴,谢建军,鲍思峰,罗婷婷.中国油气企业天然气战略成本管理创新[J].天然气工业,202_,38(05):140-147.[2]韩雪萍.吉林油田英台采油厂天然气成本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2_.
第四篇:石油开采节能降耗技术分析论文
摘要:在石油开采中,抽油机的工作效率影响了石油的产量,在油田生产过程中,提高抽油机的节能降耗及管理,是尤为重要的内容。并且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抽油机的竞争能力及制造效率,对于抽油机的优化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以此能够使我国石油钻井工程提高生产效率,并对石油开采中的节能降耗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石油开采;节能;降耗
引言
我国东部大部分的油田都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大量的石油无法开采,注水开发也具有高含水量,比采出阶段要低,石油采收率只有35%~45%,油井的含水率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三次采油技术就被研发出来,虽然此技术具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在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及聚合物在油田使用过程中,影响了抽油机系统。在三次采油背景下,井液的性质具有较大的变化,润滑性和密度都有了一定的改变,提高了杆管之间的摩擦载荷。并且井下的工况较为复杂,油井产出腐蚀性较高,影响了三次采油抽油机的开采效果,降低了抽油机开采的效率,提高了抽油机能源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对抽油机井参数优化进行l研究,将降低能源消耗作为目的,通过参数的合理化配置,提高抽油机生产的最佳状态。
1石油开采中抽油机问题
1.1技术装备
抽油井技术装备的性能高低对抽油机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抽油机动力系统的配置分析,部分油井使用的抽油机为传统的变压器,或者使用普通电机、调整电机,此种抽油机的电机能源消耗较高,但是效率并不高,对抽油机系统的整体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么在选择抽油机技术装备的过程中,就要以先进且节能为目的,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抽油机系统低效率的问题。
1.2生产参数
抽油机的生产参数问题主要包括如果在供液不足时,冲次较高,从而提高悬点载荷,但是降低了泵效。以此对抽油机系统的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3生产系统
抽油机的生产系统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抽油机系统的效率,部分油田部门抽油机管理水平较低,因为部分抽油机的使用时间较长,从而使抽油机系统的游梁或者支架出现偏斜的现象,抽油机系统悬点井口无法对齐。部分抽油机出现减速箱漏油的问题,还出现刹车轮磨损或者刹车失灵的问题。此种现象的解决都要求能够提高抽油机的优化设计水平,从而降低能源消耗,提高抽油机运行效率及生产效率。
1.4管理水平
目前油井抽油机设备的管理及工作情况的监控,对抽油机系统工作的效率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如果管理水平较高,那么就能够提高抽油机的生产效率。所以就就要实现油井设备工作情况的精准分析,对抽油机采油的工作制度进行及时的调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5抽油机平衡率
在抽油机工作过程中,曲柄轴中的悬点载荷及平衡块产生的扭矩和电机对曲柄轴输入的扭矩相互平衡。如果抽油机不平衡,那么上下冲程电机电流的峰值就会提高,从而提高电机的能量消耗,因此降低了抽油机的效率。为了有效的说明,本节通过对比分析5口井的功率消耗。对5口井通过负平衡井转变为正平衡,并且对井进行了跟踪测试,其中有两口井功率消耗增加。
2提高抽油机效率,实现石油开采节能降耗
2.1提高抽油机系统的技术装备
针对现代部分抽油机仍然使用传统变压器或者使用普通电机等耗能量较高的情况,要选择使用较为先进的节能型技术装备,从而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抽油机系统效率较低的问题,并且还能够降低能源的消耗。具体方案为:为抽油机选择针对性且合适的电机设备,从而有效降低电机的额定功率,以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并且提高效率;使用变频调速控制抽油机,从而创新传统抽油机低效做功的状态,使油井的负荷及抽油机工作的方式相一致,避免出现无效抽取的现象,保证每次都能够抽油,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系统的节能效果;使用晶变频器实现抽油机的优化改造,通过改造晶变频器,降低抽油机的供电量,提高抽油机的功率因素,以降低变压器负荷,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增加抽油机产量以及抽油速度,避免抽油机出现机械攻击,使抽油机能够长时间使用。
2.2加强抽油机设备的维护
首先,提高抽油机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维护及保养,定时对抽油机的润滑部位润滑,从而降低机械磨阻导致的能源消耗,以此有效提高空有机的运行效率。另外,如果抽油机的平衡率较低或者较高,都要对其平衡度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电流的峰值,提高电机的节能降耗的效果。
2.3提高油井的日常管理
首先,如果油井含蜡量较高,并且管线较长,就要对油井进行定期的热洗或者冲管线,从而能够有效降低井口的回压及悬点的载荷,以此降低电机的能源效果;另外,对抽油机的动液面及示动图进行全面的监测,如果油井出现管漏或者泵漏的现象,就要对其进行维护,从而使其能够恢复正常的生产工作;如果油井的供液不足,那么就要降低油井的工作参数;如果油井的沉没度较高,并且地层的能量充足,那么就要对其的工作参数进行优化。其次,对套管气进行合理的控制,降低受到气体的影响,以此有效提高泵的使用效率。
2.4优化抽油机的生产系统
优化抽油机生产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抽油机系统的效率,由于抽油机系统工作参数较为不和,所以就要对其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具体来说就是对抽油机系统支架或者游梁导致偏斜的问题进行调整,并且解决抽油机系统悬点不能够对齐的问题等。使电机皮带轮的直径能够有效降低,并且实现电机的调速,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冲次,以此提高泵效,提高井上效率。如果实现抽油机设计水平的优化,那么抽油机电机的功率因素就会在抽油机工作过程中有所提高,以此能够有效降低抽油机电网及变压器两者的负担,并且降低抽油机无功的损耗,以此提高抽油机系统的工作效率,达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
2.5创建专门的抽油机检查设备
创建专门的抽油机检查及维修设备,汇总我国油田开采过程中抽油机专门维修的技术人员,从而保证抽油机维修过程中的专业性。通过一线化的方式实现抽油机检修管理的统一化,重点分析国外相关先进的抽油机检修技术,与时俱进,引入先进的维修理念及设备,促进我国抽油机检修技术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油田本身的性质就较为复杂,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驱油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传统驱油为注水开发,现代已经朝着聚合物、三维复合方面发展,部分渗度较低的油田也有了良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油田工程开采过程中的抽油机进行分析及优化,提高抽油机的效率,以此能够提高抽油机的节能降耗作用,从而达到稳产增产的目的。实现抽油机工作效率影响的因素分析,并且使用针对性的优化措施,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抽油机的工作效率,降低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本文希望能够为抽油机优化课题研究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建勇.强26站节能降耗措施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_,(15):66,68.[2]郭晓斌.新时期采油厂集输系统节能降耗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_,(12):175~176.[3]冯洪升.节能降耗技术在机械采油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202_,(18):127~128.[4]王俊伟,蔡建朝,李勇,等.如何实现抽油机的节能降耗[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_,(18):8248.[5]张波,周世德,张亚利,周善兴.机械采油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_(01).
第五篇: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的进展及展望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天然气的需求量日渐增多。天然气因储藏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发难度大,因此需要采用先进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提高天然气的开发量,用来满足人们对天然气的需求。文章就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进展进行分析,以求找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高我国石油天然气开发数量及质量。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展望
作者简介:王湘君(1975,11-),女,籍贯:吉林省吉林市,汉族,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科研管理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展下,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毫无休止地破坏环境,现如今,环境污染现状越来越严重,为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家们研究众多新型清洁能源,其中天然气便在这一大环境中应运而出。天然气对环境的污染较少,采用的是管道运输的方式。天然气凭借自身优势得到民众认可,为满足人们对天然气的大量需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地推进天然气开发技术。文章就对开发技术的进展进行分析,并对石油天然气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探究。
1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
当今,国内科学家们为实现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可持续的开采,研究出来很多种先进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具体而言,包括:开采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有裂缝性气蕴藏开发技术,低渗透气藏开发技术及中低含硫气藏开发技术,异常高压藏开发技术和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技术。
1.1裂缝性气藏开发技术
该技术包括两个部分:综合评价技术、排气采气技术。裂缝性气藏开发技术中,水采气技术主要应用在水汽较多的天然气储存区。此外,因水汽较多,会对天然气的开采造成一定的影响。排水采气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天然气开采数量,还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开采周期,降低石油天然气的成本,能够有效地促进天然气的可持续开发。
1.2低渗透气藏开发技术
该技术较为繁琐涉及范围较广,而且涉及到的种类较多。国内有较多天然气储存器属于低渗透区,天然气在开发之前,需要综合考虑考察和研究这些地区的具体情况,深入了解储集层的均匀性、气层横向的复杂的地质特征。因重组的准备工作可选择正确的天然气开发技术,此外集经济学、持续性、环保型与一体,进而促进天然气的可持续开发,另外,低渗透气藏的开发过程中,可加强对气层的保护,避免因施工造成地层破坏。
1.3中低含硫气藏开发技术
中低含硫气藏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因含硫气体具有极大的腐蚀性,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极大限制,而中低含硫气藏开发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腐蚀性的问题,该技术是一种防腐蚀性的天然气开发技术,有效地解决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因此为天然气净化及脱硫提供了极大方便。
1.4异常高压气藏的技术开发
异常高压气藏一般意义上而言就是气体具有相当高的压力,此外,其特点还有弹性及产量。总的来说,该技术的应用采用的是三维地质建模方式进行研究。
1.5凝析气藏循环注气开发技术
这一技术出现较早,但是在具体的开采过程中,会有许多凝析油残留在地面地下,开采比较困难。现今,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下,国内已经研究出开采凝析气藏的有效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气藏效率,提高开采水平。
2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的新进展
2.1三次采油采收率技术的重大突破
为进一步提高三次采油采收率,研制出离子型的新型单体及新型耐高温抗盐聚合物。它不仅能够进一步降低临界缔合浓度,提供地层条件下的稳定性及溶解性,还能够提高增稠能力。基于此,这各种矿化度条件下,粘度均大于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大庆油田聚合物基本实现了污水配置,降低了成本。它在中北西部地区的初步试验中得到了降水增油的好效果。
2.2天然气管道技术的建设取得新进展
西气东输工程中新技术的出现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气东输的特点主要是高风险、高科技及高投入,而且应用长距离接力顶管和定向专业技术成功地完善了大口径钢管的长距离穿越,黄河穿越总长达7645米,创造了日顶进24.875米的最高纪录,并最终实现了顶管全程贯通,使得国内管道穿越技术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此外,甬沪宁原油管道是国内第一条横跨长江的石油管线,将长江两岸的炼油厂连成一片,建立成大网络的管道运输系统。这一工程实行了管道建设上的新突破。该技术是第一次横跨长江、第一次运用大口径的海底原油管道、第一次地形复杂的南方铺设长输管道等等。
2.3稠油开采配套技术的进展
该技术的重大突破,改善了多轮次蒸汽的吞吐效果,展开了火烧油层工艺的技术攻关,成功研制了深井的点火装置,并实施了井底温度的检测系统。此外,研制了多种稠油的开采技术,形成了钻井到注蒸汽全过程中的油层保护、化学物理蒸汽吞吐等等与之相配套的技术。
3中国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的展望
中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天然气新能源的国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作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且还是我国最重要的使用能源之一。针对当今21世纪下,石油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被人们普遍认可,天然气需求量的逐渐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先进石油天然气的开发技术。基于现代发展趋势而言,天然气的开发技术会日渐先进,并且对人们的影响也日渐提高。当今,天然气在技术开发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找好弥补措施,从而实现天然气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特点是热量高,清洁无污染,现如今已经应用到众多行业和领域。此外,时代的不断变迁下,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地改进,因此,因地制宜提高开采技术、开采量,能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炼.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进展与发展趋势[J].当代石油石化,202_(10).[2]战中华.关于石油天然气开发技术发展的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_(24).[3]王南,裴玲,雷丹凤,等.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2_(1).[4]廖齐明.四川油气勘探开发中测井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能源与节能,202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