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水稻秧田的病害防治技术论文[合集5篇]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130-918365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2-20 22:13: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水稻秧田的病害防治技术论文

1水稻烂秧

1.1症状

生理烂秧,有烂种、漂秧、黑根等。烂种是指播种后不能正常发芽而腐烂。漂秧是指出芽后长时间不能扎根,稻芽漂浮在土表,最后腐烂枯死。导致烂种的原因很多,如陈种子,或种子水分过高受热霉变等。黑根为秧苗中毒。当大量底施未腐熟的农家肥或硫酸钾型复合肥做底肥时,秧田水又深,土壤还原态过强,其中的硫酸根还原菌迅速繁殖,将高价硫还原成低价硫而产生大量的硫化氢、硫化亚铁等,毒害稻苗,使稻根变黑腐烂,叶片枯死。病理烂秧,由立枯病、棉腐病引起。立枯病,症状:常见于旱秧田。出苗后秧苗枯萎,茎基柔弱,易拔断。轻者,成片发黄;重者,茎基部腐烂,有烂梨味,整片死亡。病株基部多长有白色、粉红色或黑色霉层。绵腐病症状:常见于水秧田。播种后病菌侵染幼芽,5~7天即可显症,起初在颖壳破口或幼芽基部产生乳白色胶状物,随后向四周放射长出白色絮状菌丝体或幼芽枯死。秧田初期为零星点片发生,若遇低温连阴雨或厢面秧板长期淹水,病害会迅速扩散,造成全田死苗。

1.2防治措施

对烂秧症的防治重点:改善大田环境,培育壮苗,增强抗病性。同时,辅以药物治疗,预控效果更好些。改进育秧方式,选择秧田,满足这些条件:避风、向阳,地势低平,结合深耕,确保土质疏松。整地要细,冬季闲置田,注意晒垡,基肥用足。改善用肥,多用温性肥,增加土壤通透性。播种前,除去田间杂草,确保长势要好。此外,选用薄膜育秧,防控效果不错。露天育秧,注意秧田湿润。适时选择播种期,通常情况下,露天播种气温至少要在12~13℃以上。播种用量适中,落谷要均匀,踏谷不见谷。而后,覆盖适量草木灰。播种后,秧田水自然落干,增加土壤通透性和温度,确保出苗出的全、早、齐。加强肥水管理,旱育秧,注意浇水,适量灌溉,促进根部生长,有利于分蘖。水育秧,注意控水,确保通透性。同时,注意灌水,很好保护秧苗。用肥要科学,施足基肥,轻施苗肥。后期,用好送嫁肥。同时,追施氮肥,有利于增进糖分,有利于促进抗逆性。立枯病防治,此病常见断奶期旱秧。此病防治,用30%土菌净,消毒,用240mL/hm2;配用,辉隆宝,用900mL/hm2,上述兑水用450kg/hm2,喷雾喷施,防病效果显著。棉腐病,药防前1天,排干稻田水。用30%土菌消,240mL/hm2;配辉隆宝,900mL/hm2。上述用药,兑水用450kg/hm2。药繁后1~2天,复水,效果不错。

2其他苗期病害

2.1恶苗病

症状:被感染秧苗,要矮健苗许多。而且,叶色泛黄,根系不发达,叶鞘细长。枯死秧苗,显白色霉粉物。所有秧苗中,旱育发病更重。用有机肥,未充分腐熟,发病较重。而且,籼稻较粳稻发病更要重一些。防治措施:选择抗病品种,催芽时间不宜过长。发现有病秧,及时拔除,集中远离秧田销毁。播种前期,种子消毒处理。苗期有感染,可用25%咪酰胺,喷雾除病害,效果更好些。

2.2苗稻瘟

最常见秧苗3叶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防治措施:经药敏实验,可选择这些药防治。75%三环唑,用750g/667m2,喷雾除病害,至秧苗滴水,能起到不错预控效果。此病流行高发期,用40%韩稻爱,用1200~1500mL/667m2。或者,用40%敌瘟灵,兑水喷施,防治效果更好。

3营养障碍病

秧苗缺锌,下部叶脉,有黄白化状。而上部位,有黄褐色斑点,不规则的斑块。之后,斑块渐扩大,呈红褐色的条状。缺锌秧苗,叶片长势缓慢,产叶短而狭窄。尤其,基部中脉,泛黄白色。根系褐色。解决措施:水秧田,注意晒田,增加通透性,有利于新根萌发。同时,在移栽前7~10天用细潮土225kg/hm2拌蔸都发3kg/hm2,均匀撒施苗床。秧苗缺钾,患病矮小,呈暗绿色。叶片呈紫色,基部有红褐色斑点。严重病秧苗,叶片自尖端向下逐渐变赤褐色枯死。调治方法:可用诺普丰或果美丰或富万稼有机复合液肥600g/hm2叶面喷雾,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

4总结

水稻秧田期管理水平,影响到后期的育秧质量。为培育健康壮秧,要加强做好秧田期间病害的防控,才能预防和减少病害扩散、切断病害传染源、控制稻田病害发生的作用,为此,地方少一定要高度重视秧田期间病害的监测和防治,在防治中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针对秧田期面积小、防治集中的优点,认真防控,培育壮秧,为粮食增产增收打下基础。同时,要密切关注秧田期常见的病害种类,比如:生理性烂秧和病理性烂秧,注意改善大田环境,改进育秧方式,适时选择播种期,加强肥水管理,培育壮苗,增强抗病性。同时,辅以药物治疗,能大大降低此类病害的影响。此外,一些常见病的防控,诸如:立枯病,棉腐病,恶苗病,苗稻瘟,营养障碍病等等,都不能有所忽视,以免病害扩散而影响最终的生产效益。

第二篇:水稻病害防治

浅谈水稻重大病虫害主推防治技术

论文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防治策略;防治适期;防治技术

论文摘要 推荐了水稻的几种重大病虫害最新的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以及高效、低毒、环保型化学农药的应用技术。

近年来,虽然科研工作人员不断培育出水稻抗病虫新品种,农民也加强了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许多高效农药在防治水稻病虫害中也投入了使用,但受气候、种植制度、栽培方式、生态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水稻重大病虫害仍然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的生物灾害[1]。

水稻病虫害主要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病毒病等为主。在防治上,要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既要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保证产量安全,又要有效控制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及农产品污染,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2]。

1防治策略

以作物为中心,以重大病虫害为主攻对象,强化源头控制和暴发流行区的分区治理,因地制宜协调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大力推广应用生物、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依赖,努力实现节本增效和可持续控制。

2防治适期和指标

(1)稻纵卷叶螟。①卵孵化高峰期防治,隔7d再防治1次(大发生年份);②2龄幼虫高峰期前防治(中等发生年份),每百丛3.3cm以下绿色小苞数30个。分蘖期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以保护天敌和稻田生态环境。

(2)螟虫。防治二化螟,在分蘖期株枯鞘率3%~5%、孕穗后期至抽穗期卵块数达750块/hm时用药;防治三化螟,在水稻破口期卵块数达600块/hm时防治枯心,或三化螟螟卵孵化初期进行防治。2

2(3)稻飞虱。每百丛平均虫量分蘖期为1 000头,孕穗至抽穗期为1 500头,齐穗至乳熟期为2 000头以上。掌握在低龄若虫高峰期防治。

(4)稻瘟病。重点防治水稻易感病品种、敏感时期及老稻瘟病区。发现发病中心、急性病斑或病叶率达到10%时实施药剂防治,老病区、感病品种种植区在孕穗末期、破口初期及齐穗期要各打1次保护药,进行预防。

(5)纹枯病。分蘖盛期病丛率达5%~10%;孕穗期病丛率常规稻达20%左右,杂交稻为30%以上。3主要推荐防治技术

3.1农业防治

深耕、灌水灭蛹控螟。春季越冬代螟虫将近化蛹时,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处理带虫稻草,合理安排茬口,及时深耕灌水浸田,浸没稻桩10d左右,可降低虫源基数。螟虫卵孵化始盛期,将田水排至3cm以下,降低蚁螟为害叶鞘的部位。盛孵高峰后和盛孵末期,各灌深水1次,保水3d,可杀死大量幼虫。尽量避免单双季稻混栽,单季稻可适时推迟播种期,双季稻连作田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深淹没稻桩。

3.2生物(药剂)防治

(1)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在水稻生长前期,或田间螟虫和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采用苏云金杆菌制剂防治,对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也可保护稻田天敌,维持稻田生态平衡。苏云金杆菌对蚕高毒,靠近桑园的稻田慎用。

(2)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稻瘟病。在抽穗破口期遇阴雨天气、叶瘟和苗瘟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时,采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防治,齐穗后再喷1次,对稻瘟病有良好的预防和防治效果,对作物安全。

(3)宁南霉素防治水稻病毒病。水稻病毒病感病初期,采用宁南霉素与杀虫剂配合使用,连续用药3~4次,对病毒病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4)稻鸭共育技术。鸭子可捕食大部分飞虱及其他害虫,还可起到踩草、耕耘和刺激水稻健壮生长的作用,减轻稻飞虱、螟虫、稻水象甲、叶蝉、纹枯病和水生杂草等病虫草害的危害。

3.3物理防治

(1)利用成虫的趋光性,成虫发生期在稻田设置频振式诱蛾灯捕食与诱杀,可减少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和稻瘿蚊等害虫的种群数量。

(2)应用昆虫化学信息素可诱杀集中连片稻田中的二化螟。

3.4化学药剂防治

(1)氟虫腈、敌•氟腈、毒死蜱、三唑磷、阿维菌素+哒嗪硫磷或阿维菌素+毒死蜱,防治二化螟和三化螟,在卵孵化盛期施药。使用时注意,阿维菌素对光稳定性较差,要避免在中午阳光强烈的情况下施药;对鱼高毒,应避免污染水源和池塘等;对蜜蜂有毒,不要在开花期施用;最后1次施药距收获期20d。

(2)丙溴磷、氟铃脲等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稻纵卷叶螟(低抗区、非桑蚕区可结合应用杀虫双等沙蚕毒素类剂)。利用5%锐劲特+40%毒死蜱的高效配方,对控制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和螟虫具有理想效果。

(3)噻嗪酮、异丙威、速灭威、毒死蜱防治稻飞虱;氟虫腈+吡虫啉、或毒死蜱+吡虫啉防治水稻灰飞虱效果良好。

(4)咪鲜胺、三环唑、春雷霉素等药剂防治稻瘟病,感病品种和老发病区,连防2次,隔7d 1次。井冈霉素对水喷雾,或泼浇,或制成毒土撒施在稻基部,或三唑酮农抗120水剂喷雾,防治纹枯病效果良好。纹枯病与稻飞虱同时发生,可选用虱纹灵或阿维菌素加井冈霉素混用。

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要控制氟虫腈的使用次数,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保护稻田生态生物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詹才灼,汪恩国,方学县,等.水稻重大病虫害标准化综合防治示范总结[J].现代农业科技,202_

(9):99-100.[2] 李绍杰,鲁秀芝,李华,等.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2_

(2):120-121.

第三篇:水稻病害防治

措施

(一)防治重点区域和对象

华南稻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双季稻种植区,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为主攻对象。

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包括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河南中南部单双季稻混栽区和单季稻种植区,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江淮和黄淮稻区主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为主攻对象。西南稻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北部单季稻种植区,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主攻对象。

北方稻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部单季稻种植区,以稻瘟病、二化螟和条纹叶枯病为主攻对象。

(二)主要技术措施

稻飞虱:重点做好水稻生长中后期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防治,西南稻区要注重防治水稻前期的迁入代。水稻孕穗前要发挥天敌自然控害和植株补偿作用,减少用药。孕穗抽穗期百丛虫量1000头以上,杂交稻穗期防治指标可放宽到百丛虫量1500头以上,于低龄若虫高峰期施药防治,优先选择昆虫生长调节剂等对天敌相对安全的药剂品种,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江南、江淮、环渤海湾稻区做好秧田期、移栽分蘖期的灰飞虱防治,控制灰飞虱传播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区,抓好中晚稻药剂浸种或拌种和秧苗期稻飞虱防治,打好秧田送嫁药,分蘖初期及早防治,预防白背飞虱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稻纵卷叶螟:重点做好水稻中后期稻纵卷叶螟主害代的防治,卵期人工释放稻螟赤眼蜂压低种群数量,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优先选用Bt.等生物农药防治,防治指标百丛50个束尖。

螟虫:水稻分蘖期防枯心,破口抽穗期防白穗。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翻耕沤田,压低虫源基数。各代蛾期应用昆虫性信息素诱杀成虫,卵期释放稻螟赤眼蜂,幼虫期应用Bt防治。坚持按防治指标开展化学防治,二化螟分蘖期枯鞘株率达到3%、孕穗后期至抽穗期每亩卵块数达到50块的稻田,于卵孵化高峰期施药防治。三化螟每亩卵块数达到40块的稻田在水稻破口抽穗初期施药防治。

稻瘟病:重点在水稻分蘖期至破口抽穗期做好叶瘟和穗瘟的预防。种植抗病品种,实行品种多样化种植,避免过量和过迟施用氮肥。早稻和单季稻秧田打好送嫁药,分蘖期田间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时实施药剂防治,破口抽穗期施药预防穗瘟。提倡使用高含量单剂农药,避免使用低含量复配剂。

纹枯病:重点在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防治。加强肥水管理,搞好健身栽培,分蘖末期晒好田,当田间病丛率达到20%时进行药剂防治。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采取“抓秧田保大田,抓前期保后期”的“治虫防病”策略,做好单季稻和双季晚稻秧田和本田初期稻飞虱的防治。重点抓好药剂拌种或浸种及带药移栽,秧田和本田初期带毒白背飞虱迁入时,选用速效和持效药剂并配合抗病毒剂防治。华南和长江中游单季稻区,可适当调整栽插期,使水稻感病敏感期避开白背飞虱迁入期。秧田应远离感病早稻田和玉米田,采用防虫网或无纺布覆盖保护或集中保护育秧,弃用感病秧苗。常发区增加移栽密度,预留备用秧苗。田间发现感病植株及时拔除或踩入泥中,减少本地毒源,并从健丛(株)上掰蘖补苗,重病田应及时翻耕改种。

稻曲病:选用抗性品种,避免过量和迟施氮肥,提高水稻抗病性。重点在水稻孕穗末期开展预防,即在水稻破口抽穗前7-10天施药,如遇适宜发病天气,7天后需要第2次施药。

四、专业化防治主推技术

(一)深耕灌水灭蛹控螟技术

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春季越冬代螟虫化蛹期统一翻耕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沤,浸没稻桩7-10天,可杀死70%-80%的螟蛹,有效降低虫源基数。冬种田在收获后及时耕沤,也有一定灭螟效果。双季稻连作田早稻收割后及时翻耕灌水淹没稻桩,可杀死90%以上的螟虫。

(二)选用抗病品种防病技术

选用抗(耐)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的水稻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轮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是预防病害的根本措施。

(三)昆虫性信息素诱杀二化螟技术

在二化螟越冬代和主害代始蛾期开始,田间设置二化螟性信息素,每亩放一个诱捕器,内置诱芯1个,每代更换一次诱芯,诱捕器高出水稻植株顶端30厘米。集中连片使用,可诱杀二化螟成虫,降低田间落卵量和种群数量。

(四)种子消毒和带药移栽预防病虫技术

早稻用咪酰胺浸种,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单季稻和双季晚稻用吡虫啉拌种或浸种,预防秧苗期稻飞虱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条纹叶枯病等病毒病和稻蓟马。秧苗移栽前3-5天喷施送嫁药,预防或减轻大田病虫的发生为害。双季早稻施用送嫁药,预防螟虫和稻瘟病。单季稻和双季晚稻施用送嫁药,预防稻蓟马、螟虫、稻飞虱及传播的病毒病。

(五)生物农药防治病虫技术

1.苏云金杆菌(Bt)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技术。于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采用Bt防治,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尤其是水稻生长前期,使用Bt可有效保护稻田天敌,维持稻田生态平衡。注意Bt对蚕高毒,临近桑园的稻田慎用。

2.井•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技术。在叶(苗)瘟出现急性病斑或发病中心、破口抽穗期遇阴雨天气时,采用井•蜡质芽孢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均匀喷雾,齐穗后再喷1次,对稻瘟病有良好的预防和防治效果,不污染环境,对水稻安全。

3.井•蜡质芽孢杆菌防治稻曲病技术。于水稻孕穗期破口抽穗前7-10天,施用井•蜡质芽孢杆菌,可有效预防稻曲病,并兼治纹枯病。

(六)保护利用天敌治虫技术

常用措施有:田埂种植芝麻、大豆等显花植物,保护利用蜘蛛、寄生蜂、瓢虫、草蛉、青蛙等天敌;释放赤眼蜂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

(七)灯光诱杀害虫技术

每30-50亩稻田安装一盏频振式杀虫灯,杀虫灯底部距地面1.5米,于害虫成虫发生期天黑后开灯,天亮后关灯,可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黑蝽等多种害虫。

(八)稻鸭共育治虫控草技术

水稻移栽后7~10天扎根返青、开始分蘖时,将15天左右的雏鸭放入稻田饲养,每亩稻田放鸭10-20只,破口抽穗前收鸭。通过鸭子的取食活动,可减轻纹枯病、稻飞虱和杂草等病虫草的发生为害。

(九)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病虫技术

吡蚜酮、噻嗪酮、异丙威、醚菊酯防治褐飞虱,噻虫嗪、烯啶虫胺防治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丙溴磷、氯虫苯甲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防治稻纵卷叶螟,三环唑、咪鲜胺、稻瘟灵防治稻瘟病,宁南霉素等抗病毒剂与杀虫剂协调使用预防条纹叶枯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防

第四篇:水稻秧田期病虫防治意见

病 虫 情 报

第八期

宜兴市植保植检站编印202_年5月29日水稻秧田期病虫防治意见 麦田一代灰飞虱虫量高,大螟、二化螟、水稻黑条矮缩有上升趋势。秧田期是防治灰飞虱、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最佳时期,也是压低螟虫基数的最适时期。为此各地要继续贯彻“治秧田、保大田”的防治策略,做好秧田期病虫防治工作,最大程度减轻大田防控压力。

一、当前病虫发生情况

1、灰飞虱

据5月21-23日调查,麦田一代灰飞虱平均亩虫量0.4万头(幅度0—2.7万),高于去年同期的0.27万头,田间各虫态以高龄若虫为主。预计一代成虫5月底进入羽化盛期,迁移高峰为5月底至6月上旬。

2、大螟

4月18日灯下始见大螟成虫,5月2-8日、5月17-22日出现两成虫峰,截止5月27日灯下累计诱虫694只,是去年同期的3.6倍。预计一代大螟卵孵高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

3、二化螟

5月10日灯下始见二化螟成虫,以5月19-26日其间诱虫量偏高,截止5月27日灯下累计诱虫11只,预计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在6月上旬。

二、防治意见

水稻秧田期病虫发生种类多,危害期长,是防虫控病的关键时期,各地应分类做好秧田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防治策略:主攻灰飞虱、螟虫、稻蓟马,兼治稻象甲。

三、防治时间与配方

1、常规水育秧:秧苗露白显青时第一次用药,配方为亩用25%吡蚜酮20克+罗莎牌仲威·毒死蜱乳油70克;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药”,配方为亩用罗莎牌仲威·毒死蜱乳油70克。

2、小苗秧(包括工厂秧、地膜秧、肥床旱育秧等):揭膜后立即用药,配方为亩用25%吡蚜酮20克+罗莎牌仲威·毒死蜱乳油70克;移栽前2-3天用好“送嫁药”,配方为亩用罗莎牌仲威·毒死蜱乳油70克。

3、直播稻:秧苗一叶一心时第一次防治,配方为25%吡蚜酮20克+罗莎牌仲威·毒死蜱乳油70克;6月22日左右第二次用药,配方为亩用罗莎牌仲威·毒死蜱乳油70克。

以上配方均兑水40kg喷细雾。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市植保站要求用药,喷细雾均匀防治,确保施药效果。

2、水稻生产期间,禁止使用高毒农药及含菊酯类的农药。

第五篇:绿色蔬菜病害防治技术

选修课论文

绿色蔬菜病害防治技术

院系:学生姓名:李锦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杨玉锋

生物与食品工程

201006010094 级食品科学工程

202_年 5月日10

31摘 要:蔬菜是人每天生活的必需品,但它的种植培养过程中却总遭到虫害的威胁,影响蔬菜的病虫种类多,危害大,影响蔬菜的品质。因此,我们在培植蔬菜方面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打造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重视蔬菜病虫害的防治。

关键词:蔬菜 病虫害 综合防治

论述

1、蔬菜病虫害防治原理蔬菜病虫害防治原理:主要是防治方面要增强种子内部抗性及尽量控制病原菌滋生蔓延及虫卵的繁殖,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以农业措施为中心,融合生物的、物理的、农业的综合技术措施,进行土壤、肥料、空气、种子消毒预防。创造有利于蔬菜正常生产的生态环境而不利于病虫繁殖生存的环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在食品中的份额不断加大,近几年,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化肥、农药、除草剂、催熟剂等使用量日益增多,不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造成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因农药残留量超标而导致蔬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1-2]。因此,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标准规定的限量范围内的商品蔬菜。蔬菜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来源于空气、土壤、灌溉水,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就是从源头治理,控制或杜绝蔬菜产品被污染。

2、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2.1物理防治措施

2.1.1采用光电方法进行灭虫

灯光诱杀主要针对夜间活动的害虫,如金龟子,本身具有趋光性,根据这以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灯管进行诱杀,或者利用高压电网灯进行灭虫。效果最差.2.1.2土壤的日照处理日晒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消毒方式,在蔬菜定植前,选择

少雨晴天气候,在地面上覆盖地膜或黑膜后,暴晒数天,使土壤温度达到38℃,可以大大减少土壤中的细菌存活几率以达到消毒目的。

2.1.3利用温水对育种进行消毒处理

温水浸种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处理方法,例如采用40-45℃温水浸泡葱类鳞茎

1.5小时后再播种,可预防葱类紫斑病;当然,利用温水消毒方法,要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及病原菌类型来选择适当的消毒温度和方法.2.2农业防治措施

2.2.1应用“三新”技术培育无病虫壮苗

一是苗棚内应避免混栽,防止原有病虫侵染幼苗。二是更新传统育苗方法。应用育苗盘育苗,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提高秧苗素质。三是做好种子消毒。应根据不同品种、不同季节采用不同的种子消毒方式。温汤浸种有消毒、增加种皮透性和加速种子吸胀的作用,早春茄果类和瓜类育苗采用此方法较好。化学消毒:用0.2%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浸种15 min,捞出洗净,有钝化和杀灭病毒的效果,在反季节辣椒、茄子、番茄和迟熟辣椒上使用,能明显抑制病毒病发生;白菜类育苗常用多菌灵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量的0.2%~0.3%。四是苗床消毒。在育苗床土上用敌克松或苗菌敌等消毒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五是加强苗期,注意增光、保温和通风降湿,及时间苗定位,保证幼苗齐、匀、壮。六是发现病虫,及时拔除病苗并进行处理。

2.2.2强根固本,增强蔬菜机体抗性

根是作物之本,只有根生长健康,才能吸收更多更全面的营养,使植株生长强壮,整个蔬菜机体抗性增强。要想根生长健康,必须创造适合蔬菜根系生长发育的环境。一是消灭土壤病原菌和虫卵。菜地大田土壤和苗床床土,常常会因病原菌和虫卵的残留而成为病虫害潜伏的场所,特别是对于土壤传播性病害更是如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杀死部分病原菌和虫卵是积极有效的防治方法。主要方法为深翻与晒土,可促进病残株、虫原物如菌核、卵蛹、落叶在土下腐烂,并能使潜伏在病残体或土中的病虫原物加速死亡,减少田间病源和虫口基数。二是清沟沥水,降低地下水位。蔬菜根系对水分要求较严,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高的地下水位,不仅土壤湿度大,而且影响大棚湿度的控制,冬天还影响大棚内的温度,极易引发各种病害。三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土壤耕作层不能少于30cm,否则不利于

蔬菜根系的生长;要增施有机肥,如马来大壮有机无机肥、农丰田有机肥,这2种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还有多种微生物菌,对调节土壤中的微生物环境非常有利,最终使植株生长快、长势强、病虫害少、产量高、不易早衰。但农家肥和有机肥必须腐熟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病菌带入农田。

2.2.3加强田间管理。

科学的田间管理能创造一种适合于作物生长发育且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是控制病虫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改善菜田内小气候,控制病害的发生与蔓延,如控制温度、湿度条件,合理安排播种期、改善田间小气候和设施内的环境调节措施,创造一种既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又能有效抑制病虫害繁衍的环境。在不影响作物生长的前提下,调整播种期可以使作物的发病盛期与病虫原物侵染的高发期错开,达到避开病虫为害的目的。如为控制病毒病的发生,秋延茄果类蔬菜育苗不能早于7月15日;又如白菜苔软腐病的危害程度与播种期有显著关系,适当迟播可减轻危害程度。茄子、番茄适当的稀植,可以使植株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还能提高品质。田间管理得当不仅可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而且还能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及受害后的补偿能力。推广深沟窄畦、高畦,雨停畦干,避免田间积水,可减轻病害发生。合理密植辣椒,在高温季节到来前封行,避免土壤曝晒,利于根系发育,病毒病明显减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提早定植适龄番茄,可提前番茄生育期,减轻病毒病、青枯病为害。通过以上农业措施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2.3生物防治措施

有机蔬菜栽培中可利用害虫天敌来捕食和防治害虫,效果较好。利用天敌昆虫、昆虫致病菌、农用抗生素及其他生防制剂等控制蔬菜病虫害,可以直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生物防治不污染蔬菜和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和绿色食品业的发展。如利用蓟马的天敌大陆螯峰防治蓟马。

2.4 针对栽培特点,配套良好的耕作制度

定植前铲除田边杂草,在蔬菜生长季节要结合整枝及时拔除病株,摘掉病叶;蔬菜收获后,清理田间残株、败叶和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不给病虫生活的寄主,这些都是防止病虫害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病原菌和昆虫在土壤中的残留与寄居,使得蔬菜作物在连作条件下的病虫害发生更加严重。因此,可根据不同病原

菌和昆虫对寄主作物种类的选择性,通过建立良好的耕作制度有效控制病虫害,如在不同科、属作物之间进行轮作。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不仅有利于蔬菜生长,而且可减少土壤中的病原菌,恶化害虫的食料条件,是防治蔬菜病虫害的一项基本措施,或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同时利用作物之间的化学他感作用原理,进行间作和套作,对于蔬菜的病虫害防治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可改善蔬菜生态条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2.5、植物性药物防治措施

自然界有些植物不受病菌侵染和危害,它们的生物碱中具有一定的抑制病菌生长的成分和有毒物质。取出这些植物的汁液,对防治病虫害有一定的效果。如鱼腥草、樟树等。如使用苦楝油300-500倍液防治白粉虱。

3、其他措施

3.1防虫网的应用防虫网在育苗期及一些蔬菜的生长期可使用,因其防虫网网眼小,又是全生长期覆盖,害虫等钻不进去,从而在田间形成一个人工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止害虫侵人.3.2微波杀虫美国研制成一种微波发射器,其所产生的热能可杀死线虫及上壤害虫。它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但缺点是:成本费用较高.结论

举世公认的绿色食品,其中占重要比例的是无公害蔬菜,即无污染蔬菜。其主要特点是所生产的蔬菜产品不受任何环境污染,无农药残留及其它有害物质残留,而对人体无害。生产无公害蔬菜是一项涉及应用技术多项和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的专项技术。目前我国对生产无公害蔬菜已经逐步纳入法制轨道,相继颁布了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同时实施了政策扶持、整体布局、协调发展以及争取全社会的支持等措施,加快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步伐,在全国各地逐步形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广泛建立起指导生产的科技队伍,渐渐形成了产业化规模。

水稻秧田的病害防治技术论文[合集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