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构建教学论文
摘 要:高职院校应从高职生个体的价值需求出发,构建一个以生活为导向的德育模式,以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德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德育评价生活化
德育本源于生活,最终的目的也是为生活服务,德性养成也需经由生活,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只有采取实践生活化德育模式,使学生走进丰富的生活世界,激发学生完美的生活需求,才能真正担负起为社会培养经济建设人才的重任。
一、德育目标生活化
德育目标是德育体系的核心,它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起点,也是终点,起着动力、导向和调控作用。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要特别注意自身的特点.1.目标价值取向人本化
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社会主义劳动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德育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学生需要,即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内在最终尺度。
2.目标制定主体多元化
参与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目标的制定,除了传统的权力精英们,还应该引进教师、家长,包括学生自身等其他主体,并确保他们之间的多向互动。
3.目标实施载体生活化
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目标实施的载体应该贴近高职学生的实际,重视高职学生日常生活。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必须确保学生从鲜活的生活土壤吸收到最丰富的道德营养。
二、德育内容生活化
高职院校德育要吸引学生,必须重视生活化内容的构建。
1.立足现实生活,培养高职生的学习道德
学习是高职生生活中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必须培养学生崇高的学习目标、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明的学习纪律。传统高职院校往往轻视、甚至忽视高职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这对高职生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也极大地降低了社会对高职校的认同度。
2.认同恋爱现象,培养高职生高尚的恋爱道德
恋爱是人生必经的阶段。高职生的年龄刚好是对此最为感兴趣的阶段。因此,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对此宜疏不宜堵。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文明的交往方式 ,如,尊重、自由、平等等;并追求求更高层次,如,人格完善、学业提高和自我实现等。
3.关注新兴媒体,培养高职生良好的网络道德
由于匿名等原因,高职生容易在网络失范,因此,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必须引导高职生健康、文明上网,自觉维护网络秩序,养成网络自律等精神,不沉迷于网络,让网络成为最得力的工具。
4.引导职业认知,培养高职生积极的职业道德
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地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他们积极的职业道德,如,事业第一、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等。
三、德育方法生活化
1.开展实践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高职院校应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注意寻找最贴近高职生的生活事例。课堂教学也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讨论、辩论,使之更加生活化和有效化。
2.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实践育人的德育作用
社会生活可以让高职生近距离体验道德要求,认识道德作用,并最终形成社会道德,因此,高职院校可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尤其是与对口企业的合作,能更快更有效地帮助高职生融入社会生活,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才。
3.开展社团活动,发挥学生社团的德育作用
社团是校园生活中最吸引高职生的地方,因此,高职院校可通过指导学生社团,由高职生自主组织、自主管理、自行运行,这样有助于高职生道德内化,有效提高高职生的道德水准。
4.建设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作用
校园文化无处不在,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高职院校要关注校园文化,发挥它的德育作用.如,张贴名言警句、制定规则等,可以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形成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
四、德育评价生活化
1.评价主体多元化
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评价的主体应既包括教师,又包括学生、家长,甚至是社会和用人单位。这样才能确保评价是全面的、具体的和深刻的,更接近生活的本来面貌。
2.评价方法多样化
评价的方法既可引进学生自评,又可加入同学互评,家长发言和教师总结,还可以加入用人单位的评价。评价的指标应该是灵活的,紧随高职生的实际生活而变动.3.评价结果生成性
德育评价的结果不是为了给学生分等级,而是为了激发学生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不恰当行为,不至于走出校门后才发现自己有许多不为社会和企业、他人所接纳的缺点。
总之,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的模式建构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磨炼,持续进步,最终提高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孙迎光。占有化德育与生活化德育.道德与文明,202_(02)。
张国锋。从德育生活化模式看大学生德育内容的建构.河南教育,202_(04):46.王哲峰。生活化德育管理模式的建构与实践.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2_-09.彭兴富。论学校生活化德育模式的构建.求索,202_(02):34.
第二篇: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综述
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综述
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实践研究课题组
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崔霞 阴红桃
【摘要】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是近年来理论界针对德育中存在的因脱离生活而导致教条化、形式化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本文以时间为轴,梳理了我国近年来对此的研究,力图对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德育一直存在高耗低效的弊端。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是近年来理论界针对德育中存在的因脱离生活而导致教条化、形式化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德育生活化坚持德育源于生活并为了生活的教育理念,本着生活的范围有多广,道德教育的阵地就有多广的原则,力争使高校德育能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取得实效。
早在202_年,王俊杰、姜美玲就在《2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改革与发展》里指出,为了德育可持续发展,应该坚持生活化的德育价值取向。202_年孙迎光进一步指出,为了恢复德育本来的面目,道德教育要关注生活中的做人做事,敦促人的品行人格涵养。202_年孙艳总结出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关键在于:关注学生主体道德生活需要,实现德育模式由“控制封闭型”向“自主开放型”转变①。202_年彭兴富明确提出“生活化德育模式是指把理想化的道德教育于回归现实生活中,以道德主体为核心,围绕其社会现实生活而进行道德教育的一种新的德育模式”。202_年王玖枝指出,要实施生活化德育,必须首先发挥德育教师的主体性。张宇昕提出了利用家中评价,实施生活化德育新举措。林若红则认为感恩教育是高职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202_年关莹提出根据杜威的德育思想构建生活化德育。202_年王哲峰提出构建生活化德育管理模式就是要创造出一种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黄东民指出要从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维度开发生活化的德育资源。牛金成指出只有建构生活化的德育课程体系,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道德发展才可能是全面的、健康的发展②。张国锋指出德育生活化模式为探索大学生德育的内容提供了有益的启迪,学校应当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学习、生活、择业等实际需求来建构大学生德育的内容。202_年李子震以“树立积极合理消费观”教学为例,进行了生活化德育的课堂教学探索。202_年姚芬提出高职院校应注意将生活化德育模式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王奥提出高校生活化德育环境除了传统的学校、家庭、社会,还应加上网络。202_年李春探讨了职业学校将德育融入真实的生活,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判断、内化,进而产生道德行为。202_年杨善铭提出,构建“生活化”德育课程,可以从德育目标的“发展化”、德育内容的“生活化”、师生关系的“人情化”、德育方法的“情境化”着手③。庞慧启还提出应将生命叙事引进生活化德育课堂教学。202_年陈桂香、顾爱萍等研究提出,高校生活化德育的根本旨趣是通过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构建幸福的大学生活。高校生活化德育构建幸福大学生活的具体路径是:树立科学幸福观,认识幸福;培养敏锐幸福眼,体验幸福;善于寻找幸福路,创造幸福。温丽丽提出了当前高校德育生活化理解存在误区,应主要从内、外两方面环境着手,完善高校德育生活化模式④。202_年王鹏展开了生活化德育在职业学校的应用研究,提出要优化德育生活化模式的方案及具体实践办法。
近年来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模式的研究呈现逐步加热状态,目前仍然在进一步发展中。但高职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的内涵已基本定型,即高职院校德育生活化模式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德育生活化要以学生为主体;交往实践是德育生活化的本质。① 孙艳,《德育模式:从“控制封闭型”到“自主开放型”》,J,《安徽师大学报》,202_,03: ② 牛金成,《构建生活化德育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_,02:12 ③ 杨善铭,《试论中职“生活化德育课程”的构建》,J,《现代教育科学》,202_,10:46 ④ 温丽丽,《高校德育生活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202_:1
[崔霞,阜宁高等师范学校
第三篇: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论文
摘要:校园是学生培养知识德行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我们的小学德育教学都只重点传授学生关于德育的书本知识,却没有给学生培养锻炼德育能力的机会。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小学的德育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德育教学回归生活,在生活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给予学生品德素养上的教育与培养,让德育教育在学生的生活中扎根成长。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
在小学进行德育教育,不能仅从理论出发,而要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日常生活相关联,语文学科一直以来都担负着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使命,在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在教学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小学德育应贯穿在语文教学中,并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中得到升华。
一、在语文朗读生活化教学中实施德育
我们经常将上学称为读书,读在小学教学中的位置可见一斑。读书不仅是默读,语文的教学更要求从小培养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文基本素养和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同时长期的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音韵美以及高尚的情操。例如,在《花瓣飘香》这篇文章的学习中,关于“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多美啊!”“红艳艳的花朵……带露水的花瓣”,“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这几句被多次强调,这时可以让学生多次反复地朗读这几句话,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明白环境对于生活来说多么重要。这样,在语文教学中无形地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德育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快速进入情感,体验书本中的感情,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加深学生的情感体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既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又使德育教育与教学内容结合,使语文教学拥有更加丰富的教学体验。
二、在语文听说生活化教学中实施德育
1.在聆听中体会
听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听力、培养学生的忍耐性,更能够让学生懂得倾听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让学生在听与说的交流中培养德育能力,加强交流能力。以《石头书》这篇课文为例,因为书中的对话比较多,因此,教师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可以对教学任务进行分配,通过川川与叔叔的对话,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并且强调学生在对话中听到了什么、听出了什么,在听的同时思考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就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学生在听中学会思考、在听中明白道理、在听中培养德育能力,在听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2.在表达中升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语言更是一门极具学问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因此,将德育教育与语言教育结合在一起对于学生教学而言更有意义。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既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又能接受来自德育的熏陶,教学变得更加有意义也更加具有教育意义。语文课堂上有一节口语交际课《赞美家乡》,这节课对于有的教师而言非常难以进行,因为在学生的意识里家乡并没有什么极大地特色值得一夸再夸,有时候半节课就能结束课堂任务。因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在正式开始课程前布置课前作业,让他们通过网络以及父母口口相传的方式去寻找家乡的美好之处。这样,学生在提前有准备的情况下就能够将家乡的所有特色一一列举,大大地丰富课堂内容,使课堂任务能够更加轻松更加完美的完成。最后,教师还要对课堂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所有的美都需要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悟,同时还需要用心去呵护,我们的家乡美或不美都取决于我们自身,我们对生活的环境爱护保护那么家乡自然就美。让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训练中发现家乡的美,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在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中实施德育
写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写是学生抒发自己情感的方式,写是学生记录自己心情的方式,写也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写作是人们的一种记录方式,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导时,除了要帮助学生学习一定的写作技巧,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写作的意义,写作不是写假话、说套话,而是学生抒发情感的方式,必须要真实可信。我们常说艺术来源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写作也同样应该如此,写作内容要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要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以及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例如,当学生需要以“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为题进行写作时,学生要注意发现身边值得敬佩的人以及他们身上美好的品格。例如,学校里学生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环卫工人辛勤劳动、警察正直善良,等等。学生对这些人性的美好品质以及闪光点进行探索思考,然后由此写出的文章必然更加的真实可信,内容丰满,人物形象清晰。写作的过程中无形地培养了学生的德育观念,丰富了学生的人生价值阅历。当需要写关于环境自然之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大自然里去,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的魅力,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发现自然的神奇之处,这样学生的写作时就会有内容可写,文章看起来也不会太过空泛,即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语文教学作为小学中最为重要的课堂,其对于学生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当下小学中急需完成的任务。教师必须牢牢把握机遇,将德育教学渗入语文教学之中,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语文课堂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孙秋白.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赤子,202_,(18):125-126.
[2]戴昌贵.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成功,202_,(02).
[3]萨日娜.小学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实效性研究[J].学周刊,202_,(33):156.
[4]马秀峰.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优势研究[J].赤子,202_,(24):336.
[5]刘春贤.浅谈小学数学与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2_,(22):22.
第四篇:高职院校民主管理体制构建论文
摘要:文章从内外因角度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构建现代高校民主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同时提出了要在坚持依法行政原则的基础上,转变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落实民主管理的各项措施,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高职院校管理体制。
关键词: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监督;制度建设
我国《高等教育法》第39条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多年以来,我国许多高等学校,特别是本科院校,在落实《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依法办学的实践中,形成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高校管理体制。尽管在实践这一体制的过程中,各个学校理解不完全一致、建设思路各有侧重,但是在高等学校管理机构和制度的基本架构上是相近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并日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建设的探索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高职院校落实教授治学、实施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其原因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数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校升格而来,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高职院校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到了扩张规模和改善办学条件等外延发展领域,对管理体制的研究和探索相对不足。从实践层面上来看,多数高职院校将领导体制改革的目光主要聚焦在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上,多数学校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党委、行政议事规则、议事程序等与高等教育接轨的制度,从领导体制上实现了中职向高职的转轨。但是在落实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方面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思想认识上不到位。如前所述,高职院校大多数脱胎于中专、职高、技校。高职院校的领导层多数也是从这类学校而来,在此之前,他们几乎没有从事高等学校管理的经验和经历;尽管学校从办学层次上得到了提升,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权力绝对控制的办学理念和管理观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往往忽视了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的制度建设,体现民主管理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往往局限于知情权、表达权,而没有真正落实到参与权和监督权上;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等学术机构在人员组成上往往与行政领导组成人员大面积重叠,以致于行政权力侵犯甚至取代学术权力的情形时有发生。
其次是客观条件限制。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教授治学要在高职院校中得到实现,除了学校要通过各种制度来构建合理的教授治学机制、限制行政权力的扩张之外,还要求高职院校本身有较为庞大的教授群体的存在。而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比较普遍,现有的大多数教授、副教授也跟学校领导层一样,多数是从原来的中职学校转变而来。一方面,教授本身习惯了受制于行政权力的支配,缺乏管理意识;另一方面,教授的缺乏,特别是在学术领域具有一定地位的知名教授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授在科研、学术管理领域的发言权。
再次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导向不明确。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发展初期,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高职院校的引导、要求主要集中在办学规模的扩张和办学层次的提升;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先后启动的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又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及专业和课程等内涵建设的评价。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把对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和探索,放到一个相对突出的位置。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办学条件得到较快改善和办学水平得到较大提升的同时,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成效不大。
二、对贯彻依法治校理念,落实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几点建议
要建设高水平的、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必然要依托于比较完善和稳定的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可以预见,不管是高职教育的外延扩张,还是以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为引领的内涵建设,在不久的将来,都将触及高职院校管理体制建设这一关系到整个高等职业教育长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而要在高职院校贯彻依法治校理念,落实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具体制度,就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党委领导、院长负责与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之间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这一认识在近期教育部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中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遵守《高等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妥善处理好党委领导、院长负责与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之间的关系。“党委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委对学校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院长负责”是指院长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对学校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全面负责”;“教授治学”则主要是指教授作为一个群体参与学术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即所谓的治专业(在本科高校表述为治学科)、治学术、治教学、治学风;“民主管理”则是指切实保障教职工依托教代会这一组织,实现对学校管理和学校事务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一是要坚持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这是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根本前提,是坚持高等学校办学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党委总揽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全局,协调各个方面,统一领导学校的工作,即把好方向、出好主意、用好干部、抓好大事。同时,党委对学校的领导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集体领导,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属于党委集体,应在党委会范围内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形成集中统一的意见。只有如此,才能稳定党委在高校的核心领导地位、保证党委决策的准确、科学,使班子形成正确的决策。
二是要尊重院长对行政事务独立负责的权力。院长是高职院校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起着贯彻执行党委集体意志、全面管理学校事务的重要作用。在多数高职学院中,院长往往本身也是党员,是党委集体的重要成员。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党委要在抓大局、把方向的同时,注意尊重院长对行政事务独立负责的权力,支持院长在法律、法规和学院规章制度范围内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在由党外人士担任院长的高职学院中,党委在重大事务的决策过程中,也要注意征求和尊重院长的意见,涉及行政重大问题决策时应协商一致。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教授治学对建立现代大学管理体制的重大意义。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是知识分子和图书信息资料的聚集之地。是社会的人才、知识、信息中心。在这个环境中的成员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主体意识,尊重“教授治学”是保证学术标准得以贯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得以发展、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学术人员的权益得以保证的前提。尊重教授在学术问题上的权力,不是不要党的领导,也不会削弱党的领导。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许多教授本身也是党员,尊重他们的地位、重视他们的作用、发挥他们的作用,不是不讲政治、不要党的领导,而是要探索如何通过“教授治学”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协调和平衡高职院校的政治权力、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是要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制的作用。民主管理是高职院校实行科学管理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高职院校办学时间往往都不长,在学院建设和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等重大决策中,高度重视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各类专家团体的咨询作用,重视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各种民主管理机构的建议、决策、监督作用,对于充分发扬学院内的政治民主、学术民主、管理民主,实现学院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有重大意义。同时,充分发挥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制的作用,还要注意处理好民主管理和院长对行政事务独立负责的关系,院长要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定期向学院教职工汇报工作、就重大问题征求意见。教代会也要支持院长独立行使职权、维护院长的权威。
(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如前所述,教授治学在高职院校的实践遇到诸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授群体自身的“治学能力”有欠缺,在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较低,特别是有正高职称的教师稀少的情形下,由于受到传统官本位观念影响,许多教授“学而优则仕”,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教学、科研岗位,转而从事行政管理岗位;现有的教授中,也存在学术水平不高,特别是在自己的学科领域有一定地位和发言权的教授极度稀缺的情况;有少部分人,甚至存在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客观上使得教授治学在高职学院缺乏说服力和权威性。为此,要从增加高级职称教师数量、提高学术水平、规范学术道德等多个方面人手,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授的“治学”能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落实教授治学的需要。教授治学即高职院校学术权力的来源即在于教授本身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专业建设的理解与认知的科学性。因此,教授群体本身的学术水平大大制约了教授治学的实现程度和实现水平。在现有师资队伍基础上,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改善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克服教授群体规模较小、与行政管理队伍交叉重叠、学术水平不高等种种不利于教授治学实现的障碍,使得高职院校的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专家治学组织在机构设置上相对独立于行政机构,在治学动机上相对超脱于行政机构,在治学水平上体现更强的专业性、科学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强化民主管理的需要。高校作为社会的人才、知识、信息中心,孕育了独特的文化特质。高校教师因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主体意识和独立的思辨能力,在实践中比较容易形成理性、客观的判断和民主意识,具有较好的落实民主管理体制的基础。而高职院校由于发展基础等种种历史、现实因素的影响,教职工群体往往习惯于行政权力的支配,缺乏客观、独立的民主意识。因此,在高职院校民主管理进程中,师资队伍思辨能力、民主意识的培育与民主管理各项制度的建设同等重要,应当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三)要建立制度、健全组织,保障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
实现党委领导下的院长治校、教授治学的民主管理体制,归根结底要依靠建立各种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管理机构来实现。
一是要完善学院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章立制。要明确教代会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职权范围、组织制度、组织机构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使教代会制度创新有新的突破;创新提案工作方式,提案工作委员会要经常性开展工作,采取召开座谈会、重点考察、参与论证等形式,认真做好提案工作;建立教代会代表巡视制度和听证制度,在教代会闭会期间,组织代表就教代会决议的执行情况、学院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等进行必要的巡视,对发现的问题,可以进行质询,对于教代会代表的质询案,有关职能部门必须及时、公开予以答复;对学校重大决策、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参与听证,并向教代会负责和报告工作,真正实现教职工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是要在有条件的系部,积极试行系一级的二级教代会制度,人数较少的系部要落实教师大会制度。要参照学院教代会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职权范围、组织制度、组织机构等组建系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或教师大会制度,扩大基层一线教师和普通教职工代表的比例,系部党政领导班子要定期向系部教职工代表大会或教师大会报告工作,对教代会代表和教师依规定提出的质询、询问,要及时、公开地予以答复,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参与选举、参与决策、参与管理、参与监督的权利。
三是要完善高职院校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的组织和工作制度,合理界定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范畴。具体到高职学院的办学过程中,要在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支持院长集中精力抓学校管理,如参与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条件的改进等事务;切实保障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等教授治学机构在科研项目申报、科研成果认定、教改项目申报、教改成果认定、教学改革目标方向的制定、职称评审等学术问题上的决定权。
在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职称评审委员会等教授治学机构的人员安排上,要尽量减少单纯从事行政管理人员的比重,逐步增大普通教授委员的比重,以更好地协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避免行政权力侵犯、取代学术权力,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成本。
四是要逐步在系部推行教授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制度。制定系部教授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章程,严格界定系部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范围,保证系部教授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以及教学、科研成果认定、职称申报推荐等学术领域的决定权。严格控制不从事教学岗位的行政领导在系部教授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成员中的比例,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
五是要完善和丰富高职院校教授治学机构和制度。要探索建立高职院校人事工作教授委员会制度和财务工作教授委员会制度。对学院人才引进、聘用聘任、师资队伍建设、预算管理、经费管理、会计核算及内部控制、基建工程、重要设备采购等相关工作和制度进行审议和提供科学咨询意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适时建立学院层面的教授委员会制度,整合学院教授治学机构在科研、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重要人才引进、师资队伍建设等学术问题上的决策权力。
六是要建设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要构建以纪委、监察、审计、教代会等各种职能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落实院务公开制度。要在制度上明确上述各个机构的职权范围和权限,明确其行使权力的程序,便于各个机构开展工作。院务公开是高职院校内教职工和各种组织行使监督权的前提条件。要以制度形式规定院务公开的内容、程序、形式、覆盖面;以学院的主要工作、重大决策以及教职工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为重点,进行全面公开;要完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明确行政职能部门在院务公开中的义务和责任,清晰界定纪检、工会等部门的职责;要建立院务公开评议制度,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组织教职工对院务公开进行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向学院党委和行政进行反馈,促进院务公开工作有序开展;要正确处理教代会与院务公开关系,使两者在公开内容和渠道、对象和方式、享有的权力有所侧重,互相补充。
总体来看,对高职院校落实“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民主管理体制建设的思考,还是一个新的命题。特别是如何真正实施“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落实学术权力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科研、专业建设等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落实教职工在学院重大工作中的决策、咨询、建议和监督作用,形成科学决策、民主监督的氛围,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和谐发展,还需要在今后的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第五篇: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探讨论文
1德育学分制的内涵及特点
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随着选修制的产生而发展建立起来,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1978年后国内一些大学开始陆续尝试并推广,目前已在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全面推行。学分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弹性、灵活、兼容”[1],创设了一种“个性化”学习和成长的外部环境,其核心是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特长,根据社会需求情况,自主选择发展方向,满足社会需求,实现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德育学分制是借鉴学分制管理模式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即设计并实施在一定的德育目标指引下,系统推进学生德育工作(包括教育及实践等),通过统一规划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理论学习、行为养成、社会实践、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就业与创业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各项德育活动中,通过课堂理论学习、日常行为及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等的表现,对其进行过程性的、较为全面和客观的评价,以此作为评优及各类推荐等的依据,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加强德育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德育学分制的基本特征如下。首先,系统性。系统性是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整体规划德育学分制的各个组成部分,在考虑到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一致性,德育过程和德育评价一致性及课程设计与实践活动一致性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整体建设工作,即课程体系建设、“校本化”德育建设、校内外德育实践资源建设、德育实践活动建设、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设、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等,同时还要注重各项教育活动及工作之间的层次性及逻辑性,做到明确目标、整体设计、重在建设、有序推进,从而突出系统性的特点。其次,实践性。德育工作重在实践,学生在学校创设的各种德育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感受,获得亲身体验,边体验边感悟,边行动边思考,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与之相应,德育学分制是对学生日常各种行为及表现的一种全过程记录,不仅包括学生日常遵规守纪、言行举止的情况,还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完成实践任务的情况,体现出了德育工作实践性、过程性的特点。再次,开放性。德育学分制实施过程中要力求体现出学分制的基本特点,即“弹性、灵活、兼容”,具有开放性,突出个性化、特色化教育。开放性主要体现在德育内容、方式及评价方法上。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德育方式要多样,除课堂教学、讲座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微信、社团、各类实践活动、见习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感悟职业的基本素养,培养合作精神及社会责任感;同时要注重评价的多元性,即重视形成性评价、即时性评价、社会评价、自我评价及用人单位的评价等,让评价的结果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反映学生的基本状态。开放性还应体现在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及实践项目。
2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的不足
2.1德育理论课程的学分制
课堂教学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理论课程的学分制,即将有关德育各类理论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通过学生课堂听课、讨论,完成作业,参加考试,给予相应学分。这种德育学分制是传统德育工作的主要方式。
2.2德育行为表现的学分制
行为表现的学分制是根据学生教育管理要求,按照学生日常行为标准,把对学生的考核结果换算为相应学分,以此加强和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考核内容涵盖了学生在安全、卫生、纪律等多个方面的表现。对考核结果进行阶段性(月度或学期)汇总,其实质是,将学分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约束学生的相应行为,主要体现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功能。
2.3德育实践活动的学分制
德育实践活动的学分制是将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的数量及结果作为主要依据,量化出学生的学分,借以推动学校德育活动的开展。这种评价方式更加强调学生参加各类思想教育活动的过程和收获,通过学分制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扩大德育活动的受众面,重在学校教育功2.4德育综合活动的学分制对于综合活动的学分制是上述两种或3种学分制的部分综合,不仅体现学生理论课程修得的学分,还将学生参加各类德育活动的情况以及个人行为表现量化为学分,形成一个综合的学分,兼顾学校教育及管理两方面的功能,类似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上不同模式的德育学分制,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但同时也各有不足之处。首先,覆盖面不广。除德育综合活动的学分制外,其余3种只是侧重了德育工作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些渠道,即使是德育综合活动学分制,也只是综合了德育工作的某些方面,在德育工作的广度上均有所欠缺。其次,差异化不强。以上模式都以标准化的量化指标衡量学生的各种行为,强调的是统一性、通用性、标准化的因素,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特点及发展的差异性、多样性,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特定群体在未来职业中所应具有的基本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对德育中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及职业特色的要素关注不足。再次,体系性不强。比较而言,德育学分制更加注重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功能,而教育功能有所欠缺;重视对学生考核体系的构建,而德育资源的整合及各类活动的举办、衔接比较薄弱。在学校德育工作机制和系统建设上,缺乏系统性的布局及整体建设,不能有效衔接学生校内校外、课上课下、不同课程间的资源及活动,德育体系建设有待强化。
3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方向
结合德育学分制的内涵、特点,分析德育学分制推行过程中的不足,今后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的发展,可以从强化体系建设、明确目标和过程、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及突出职业特色4个方面探索改进。
3.1强化体系建设
完善的德育机制体系建设是有序、有效推进德育学分制的基础。德育学分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高职院校在推进该项工作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统筹、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明确目标,全面布局,突出系统化建设[2]。首先,要制订一个全面完整的教育方案,对学生德育工作进行总体规划,不仅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教育管理和评价等方面,而且要实现德育工作和专业教学计划同步实施、同步管理和同步评价,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对德育系统中的理论学习、行为养成、社会实践、道德教育、就业与创业教育、身心发展等内容进行统一规划。其次,推进德育学分制体系建设还要注重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与各类德育活动资源的开发,提供德育实践的有效载体,开发德育活动的各类资源,保障德育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在开展德育学分制的具体过程中还要注重德育理论课和实践活动的结合,德育课与专业课德育内容的衔接,德育内容与实际需求的一致。通过德育学分制体系建设,实现德育工作从建设到落实、评价、运用一体化、系统化。
3.2明确目标和过程
在推行德育学分制的过程中,要明确德育学分制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不同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分制只是一种手段,学生取得量化的分数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的一些表现,如学生参加各类活动的数量及成效,其自律程度等,但不是对学生个体行为中德性内容和程度的评价,不能轻易妄断为品德评价[3]。德育学分制实施中应重点关注学生向着正确目标努力矫正、改进态度、行为和语言等,让他们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实践,收获体验,感悟道理,弥补不足,为此德育评价的目标及过程一定要清晰、明确。不仅要按照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要求,制订细致、明确而具体的德育目标及要求,让学生易于理解,便于践行,对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要明确德育学分制评价的过程及应用,做到及时反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分数及相应的不足,为其指明今后努力及改进的方向,达到教育的目的。
3.3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学分制的特点是“弹性、灵活、兼容”,在推行德育学分制的过程中,要注重这些特点的充分发挥,尊重不同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在德育过程中,向着以人为本的目标迈进。首先,德育学分制在整体设计上不仅要考虑大多数学生道德发展的要求,也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明确学生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突出学分制的“弹性”和“灵活”的特点。其次,在德育内容的选择上突出“兼容性”。在德育理论课程中,不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内容,增长相应的知识,而且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发一些德育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再次,在德育学分制的评价中,要扩大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评价[4],同时要增加自评分,让学生在自己给自己评分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指标内容,明确自身的不足和差距,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3.4突出职业特色
高职院校的德育学分制不仅要贯彻党和国家对学生德育工作的普遍标准和要求,鉴于学生未来岗位工作要求,还要特别在德育内容中突出职业特色,针对不同岗位学生,逐步帮助其树立相应的职业意识,培育相应的职业素养,满足社会相应岗位的需求。为此德育目标要体现出行业需求及职业特色,教育内容应综合考虑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及就业、创业教育。教育过程要注重职业情感的体验式教育,充分利用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德育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办学模式,搭建平台,努力引导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中,通过自觉、自发的行为,感悟职业道德,培育职业素养,树立职业精神,向着职业目标迈进,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施伟萍.创新驱动背景下高职德育学分制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_(20):55-56.[2]田雷.关于职业院校德育学分制内涵与价值的反思[J].教育与职业,202_(33):46-48.[3]陈斌.推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学分制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2_(23):97-99.[4]沈荷英.学生德育学分制评价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2_(3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