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众审美意识引导当代室内设计风格论文
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室内设计近年来在我国的发展是非常迅猛的。当前,我国很多城市中都出现了各种室内设计公司,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流派相继出现。但是,我国的室内设计明显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新意、缺乏改良的新技术,很多设计都带有一定的复制性与堆砌性,甚至有着对他人设计照抄照搬的现象存在。显然,这样的设计风格俨然不能与现代人类的实际要求相匹配。作为设计师,理应承担起为需求人设计的重任,寻找新的突破口,对自身文化进行突破性尝试,做出符合我国人民实际需求、符合中国美学的设计。
一、当代中国室内设计的现状
在如今的室内设计中,有着很多差异性较大的风格形式,每一种风格都具有不同的韵味。在目前的室内设计中,出现了多种风格形式,不同的风格有着不一样的韵味。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室内设计方面基本上还处于“有其形却无其神”的局面,如果说我们对其他的风格与流派还没有把握到位的话,那就是因为我们并没有全面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底蕴[1]。但是,针对于中国文化而言,我们是十分了解的,但目前大多数室内设计公司所做的设计往往都不能够找到良好的突破口,依旧停留在过去,并没有实现与国际的接轨。但是,有一点还是值得庆幸,当前我国不断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室内设计师,这些设计师有着中西文化兼通的能力,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对自身文化的新尝试,没有放弃全新的设计,且有着很多成功的例证,如“新天地”—上海。
二、大众审美意识对室内设计风格的要求
首先,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现代室内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对比,不难看出,两种理念有着一种贯彻性关系。由于现代生活具有多元化、快节奏的特点,所以这就要求室内不仅要强调审美内涵与艺术性,而更应该贴近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就算是日用品,人们在心理上也会希望其能够将美观与实用完美结合。因此,我们理应抛开繁杂的雕饰,努力将环境融入到其中。其次,对个性化的追求。个性的坚持,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悟。对个性室内装饰的追求,不仅是反映现代人类审美精神层次需求的具体表现,更是现代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2]。针对于现代室内设计而言,其个性化主要体现在“随心所欲”上。基于此,在室内设计的风格上应该因人而异,不同年龄、不同喜好、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等的个体要求都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应该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出个性化的风格。最后,对多样化、科技时代感的追求。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对科技手段的应用,玻璃、陶瓷、棉麻纤维、布、木、纸等传统装饰材料的外观面貌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变。以布艺类材料为例,通过电脑分色功能应用,其花色图样的层次都变得丰富多变,这俨然是过去手绘时代无法想象的。同时,各种新型材料的出现,由于拥有仿真、精致、轻便以及可塑性等特点,加之现代设计理念,两者共同构成的室内设计风格,具备了较强的时代特征。而人们在多样性选择的过程中,自身的审美素养与情趣也将逐步提升。
三、大众审美意识引导下的室内设计风格定位
1、使用功能定位
目前,很多室内设计公司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经常都会出现忽视使用功能的现象。比如,磨砂灯泡的吊灯与奶白反光灯罩的结合,这必然将造成一种昏暗的照明效果,而这样的效果不仅会给予人们一种压抑的感觉,同时也十分浪费电。总而言之,室内设计追求的美观理应建立在使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具体来说,室内环境中所涉及到的使用功能主要有饮食、休息、娱乐、学习等,这些功能因素将形成不同特点的分区,如安静、吵闹、内敛、外向等。那么,在使用功能的定位上必须对以下几点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整合室内面积,注重实际使用因素。对空间的考虑与使用,有着密切关系的实际因素,比如性格活跃、兴趣广泛以及好客的家庭,则应该设计较大的群体生活空间等;二是对使用功能的分析与归类。根据家庭成员的构成、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等,对房间的大小、空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装修材料、照明设施以及家具装置等。
2、风格表现定位
个性化,是现代人类最为向往的室内风格之一。由于个性化具有超越地域、超越时间、超越经济条件限制的特性,所以针对于设计师而言,其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依据脱离现实生活的苦思冥想,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思考。具体来说,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必须提前对业主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在互相沟通的基础上运用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来融入个性化的风格。比如:设计师“赖特”的作品,其在空间与造型的处理中有着相当特别的韵味,追求的是一种有机整体性。而“密斯凡德罗”的作品,其主要以净化出发,追求的是简约中的精美[3]。两位大师的每一件作品都延续了他们一贯的个性风格。另外,从业主的角度来看,不难发现每一个家庭的特性、兴趣爱好、工作情况、经济条件等都具有差异性。就一些私人空间来说(如书房、卧室),设计师必须充分的考虑到个人特性,必须让私人空间主题风格的设计与个人特性融为一体。
四、结语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住宅已经不再以前那种简单的栖身之处,其已经成为了人们在工作之余调整精神状态、心灵净化的小环境。因此,对于室内设计的风格设计,俨然应该“对镜贴花”,不仅要符合现代人类的审美意识,同时也要尽量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打造出现代化、个性化的设计风格。只有这样,室内设计行业才能够走向稳定、持久、快速的发展之路。
第二篇: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复古风格论文
1复古风格的含义
怀旧作为人们对过去所寄托的一种思念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一张泛黄旧照片或是一张破旧老式桌椅,都能将我们的思绪引向己经离我们远去的时光。因此,所谓“复古风”即是一种时空的交叉,带领人们回味过去的美好,通过各种"旧”元素创造出能勾起回忆的事物,在一定程度上逃避现实压力。在当代设计观念中,有很多设计师将各种复古风格运用到室内设计上。所谓“复古”不仅仅指一种风格,其中包含了多种民族传统元素和各国艺术设计中的典范。当代室内设计热衷于使用复古的表现形式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具有复杂的追朔历史、传承文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与个人理念发展等原因。纵观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一部分在追求创新和现代化,一部分在重现历史和复古风。崇尚未来的部分表现了当代设计者的创新水平,追朔过去的部分不仅表现出对历史的怀念和设计文化的延续,而且表现了人们各种复杂的怀旧情感与复古情怀。近些年来,受到“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思想的影响,人们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曾经逝去的时光、朴素的社会文化与个人品质的追溯、对过去经典艺术文化的尊敬,一直就和此种追求进步的思想相伴相依,就好比是硬币的正面与反面。
2当代室内设计中运用复古风格的意义
在大多数民族所传承的艺术文化里都有着具备其独特民族风格的艺术文化元素。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民族的意义超过了单纯的美学,已经变成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历史的尊重。在当代室内设计里,针对一些传统经典艺术元素的使用非常容易得到一种普遍认同感与亲切感,这是当代室内设计使用传统民族艺术的一种重要内在因素。随着当代设计艺术在理念及形式美感上的创新及进步,从其新的方面着手重新看待民族传统艺术,并从中发掘新理论与审美眼光没有注意到的“新”的艺术特性,且将其应用到设计艺术中,是目前室内设计艺术利用民族风格元素的根本缘由。使用历史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对复古室内设计风格的体现尤为重要,而设计过程中运用传统设计元素也不仅仅只是反映一些特殊文学心理与情绪反应。历史中所有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发展都经过了漫长的时期,并不是任何区域于任何时间都可以创造出来传统经典的艺术文化及表现形式。人类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汇集了来自不同时代、涉及众多领域的艺术精髓,远远超越了任何特定时期的艺术创造力。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可以呈现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审美观和在现实生活中对待情感不同的心理行为,把这些各式各样的艺术风格结合到一起,就形成了人们实际生活中各种不同的情感态度。所以设计师们着力于让各种繁杂的情感态度都通过这个艺术宝库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是当代设计师将经典复古元素运用到设计艺术上的意义所在。
3当代室内设计中运用复古风格的方式
将传统古典美艺术元素用当代设计思想表现出来是完成当代新型复古风格最关键的一步。我国当代艺术设计是在西方艺术设计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比如当代室内设计的形式以及结构规模、色彩、空间的艺术分割等都和西方室内设计理念有着很大的关联。从当代的审美来说,无论对民族传统或经典风格如何推崇,很多。传统艺术元素都须通过必要的改造才可很好地融入到当代设计艺术中。这类改造的核心在于利用其形式美准则对传统艺术元素实施重新理解和整合,将其融入到新的体系中,如果缺乏这样全方面的考虑而是单纯地生搬硬套,常常会得到不伦不类的结果。复古和当代设计理念之间的碰撞不只体现于形式美的原则上,更表现于文化背景的很大不同上。比如,中国古代的设计理念讲宄的是“敬天礼人”、“天人感应”、“万物有灵”、“相生相克”,重视礼节和教化的作用,房屋内部设计和装修也是从这一点出发,带有浓重象征性,以上特征与把人作为中心,把便捷、舒适、快乐作为重心的当代设计理念有很大区别。因此,把各种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及元素运用到室内设计中须实施必要的改造,让传统艺术元素体现出当代文化气息。当代社会对具有独特历史气息的元素有着较浓厚的兴致,但要精准地处理复古风格与当代设计风格间的联系还须认识到当代社会与传统社会间在文化背景方面的区别。每一个国家在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是人们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思潮等多方面因素构成的总体文化现状的一种共识,它对人们行为方式、思维模式、情感态度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影响。当代室内设计领域,复古风的应用很多都差强人意,有些只是盲目地模仿,有些只单纯地借鉴较有特色的民族风元素或具有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进行生搬硬套。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均是没处理好不同类型传统风格与当代设计思想间的联系,孤立、片面、概念地对待传统民族艺术元素。总而言之,当代室内设计艺术相对于传统经典室内设计艺术,其所遇到的设计环境产生了极大改变,建筑立体的功能性、视觉特征以及人类情感经验均是各种传统艺术形式所不能满足的。所以,在应用复古风格方式上,须把传统经典艺术风格渗入到当代设计艺术的整体系统中,将复古风格与当代文化完美结合起来。
4结语
对民族渊源的追寻和回顾,并不是要真正返回到以往的年代,而是当代社会中各种思想潮流互相冲击后出现的一种自然社会反应。好的当代室内设计不但要考虑功能上的合理性,感官上的舒适性,而且要传递出一定的时代文化背景。目前室内设计艺术在对复古与经典风格的使用过程中,只有准确地展示出当代文化内涵与民族文化底蕴这种纷繁的社会倾向,才可以把复古的设计风格与艺术风尚有机地融合到当代设计理念之中,让设计作品既有深远历史、渊博文脉,又可以展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第三篇:室内设计风格
装饰风格
室内装饰指运用陈设、家具等物品对生活环境进行的修饰和装扮。装饰一词既可理解为艺术中的一个门类,如装饰纹样、装饰图案、建筑装饰;也可视为一种艺术手法和技巧,如字画装裱、室内装潢等。
中国传统风格
中国传统崇尚庄重和优雅。吸取中国传统木构架构筑室内藻井天棚、屏风、隔扇等装饰。多采用对称的空间构图方式,色彩庄重而简练,空间气氛宁静雅致而简朴。
乡土风格
主要表现为尊重民间的传统习惯、风土人情,保持民间特色,注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或利用当地的传说故事等作为装饰的主题。在室内环境中力求表现悠闲、舒畅的田园生活情趣,创造自然、质朴、高雅的空间气氛。
自然风格
崇尚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摒弃人造材料的制品,把木材、砖石、草藤、棉布等天然材料运用于室内设计中。这些做法,在别墅建筑中特别适宜,备受人们喜爱。
复古风格
人们对现代生活要求不断得到满足时,又萌发出一种向往传统、怀念古老饰品、珍爱有艺术价值的传统家具陈设的情绪。于是,曲线优美、线条流动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家具常用来作为居室的陈设,再配以相同格调的壁纸、帘幔、地毯、家具外罩等装饰织物,给室内增添了端庄、典雅的贵族气氛。
西洋古典风格
这是一种追求华丽、高雅的古典风格。居室色彩主调为白色。家具为古典弯腿式,家具、门、窗漆成白色。擅用各种花饰、丰富的木线变化、富丽的窗帘帷幄是西式传统室内装饰的固定模式,空间环境多表现出华美、富丽、浪漫的气氛。
西洋现代风格
以简洁明快为主要特点,重视室内空间的使用效能,强调室内布置按功能区分的原则进行,家具布置与空间密切配合,主张废弃多余的、繁琐的附加装饰。另外,装饰色彩和造型追随流行时尚。
日式风格
空间造型简洁、家具陈设以茶几为中心,墙面上使用木质构件作方格几何形状与细方格木推拉门、窗相呼应,空间气氛朴素、文雅柔和。
混合型风格(中西结合式风格)
在空间结构上既讲求现代实用,又吸取传统的特征,在装饰与陈设中融中西为一体。如传统的屏风、茶几,现代风格的墙画及门窗装修,新型的沙发,使人感受到不拘一格。
不同性格、不同文化修养、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其居住空间环境的风格及个性要求是不同的。居家环境风格的营造须结合自己的个性要求进行选择、定位。
现代简约风格
现代简约风格行走在流行时尚前沿。现代风格装饰特点:由曲线和非对称线条构成,如花梗、花蕾、葡萄藤、昆虫翅膀以及自然界各种优美、波状的形体图案等,体现在墙面、栏杆、窗棂和家具等装饰上。线条有的柔美雅致,有的遒劲而富于节奏感。整个立体形式都与有条不紊的、有节奏的曲线融为一体。大量使用铁制构件,将玻璃、瓷砖等新工艺,以及铁艺制品、陶艺制品等综合运用于室内。注意室内外沟通,竭力给室内装饰艺术引入新意。
恬淡田园风格
恬淡田园风格沉醉在午后花影藤风。欧式田园风格:重在对自然的表现,但不同的田园有不同的自然,进而也衍生出多种家具风格:中式的、欧式的,甚至还有南亚的田园风情,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美丽。
主要分英式和法式两种田园风格。
新中式风格
新中式风格装修勾起怀旧思绪。中式风格是比较自由的,装饰品可以是绿色植物、布艺、装饰画,以及不同样式的灯具等。这些装饰品可以有多种风格,但空间中的主体装饰物还是中国画、宫灯和紫砂陶等传统饰物。这些装饰物数量不多,在空间中却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欧式古典风格
欧式古典风格尊贵典雅气息处处流露。欧式风格主要是指西洋古典风格。这种风格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
地中海风格
地中海风格享受碧海蓝天的清爽。地中海风格具有着独特的美学特点。一般选择自然的柔和色彩,在组合设计上注意空间搭配,充分利用每一寸空间,集装饰与应用于一体,在组合搭配上避免琐碎,显得大方、自然,散发出的古老尊贵的田园气息和文化品位。
东南亚风格
东南亚风格演绎旖旎自然的迷情。东南亚风格的装饰中,室内所用的材料多直接取自自然。由于炎热、潮湿的气候带来丰富的植物资源;木材、藤、竹成为室内装饰首选。
古典风格
在装修刚兴起的年代,装修大多追求的是较为豪华富裕的风格。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初,室内装修往往是炫耀自己身份的一种特殊形式。业主 们会要求把各种象征豪华的设计嵌入装修之中,例如彩绘玻璃吊顶、壁炉、装饰面板、装饰木角线等等,而且基本上以类似于巴洛克风格结合国内存在的材料为主要 装饰方式,东南亚家具大多就地取材。
美式乡村风格
美式乡村风格,是美国西部乡村的生活方式演变到今日的一种形式,它在古典中带有一点随意,摒弃了过多的繁琐与奢华,兼具古典主义的优美造型与新古典主义的功能配备,既简洁明快,又温暖舒适。
美式乡村风格非常重视生活的自然舒适性,充分显现出乡村的朴实风味。
朴素风格
20世纪90年代,在一些地区出现一股家装热。由于受技术和材料所限,那时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师来进行家装指导,因此随心所欲就是当时的最大写照。业主们开始假求一种整洁明亮的室内效果。时至今日,这种风格仍然进大多数初次置业者装修的首选。
精致风格
在经过近10年的摸索,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的增多,人们开始向往和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大约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人们开始在装修中使用精致的装饰材料和家具,尤其是在这个时候,国内的设计师步入家装设计行列,从而带来了一种新的装饰理念。
轻快风格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家居的设计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人们开始追求各种各样的设计方式,其中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系列较为完整的设训„体系住室八设计中形人们在谈及装修时,这些“主义”频繁地出现在嘴边。这种风格基本上以樱桃木作为主要的木工扣饰面。
优雅风格
这是出现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一种设计风格,它基本上基于以墙纸为要装饰面材、结合混油的木工做法。这种风格强调比例和色彩的和谐。人们开始会把一堵墙的上部分与天花同色,而墙面使用一种带有淡淡纹理的墙纸。整个风格显得十分优雅和恬静,不带有一丝的浮躁。
都市风格
进入21世纪,房改的进行,众多年轻的初次置业者的出现,为这种风格的产生注入—了动 力。年轻人刚刚买了房子,很多都囊中羞涩,而这个时候的房地产基本上又都是以毛坯房(一种不带基本装修的风格)为主,这些年轻人被迫进行了装修的革命。受 财力 所限,人们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强调已经“装修”的观感,其中大量使用 明快的色彩就是一种典型的例子。人们会在家居中大量使用各种各样的色彩,有时候甚至在同一个空间中,使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色彩。
清新风格
这是一种在简约主义影响下衍生出来的一种带有“小资”味道的室内设风格。尤其是随着众多的单身贵族的出现,这种小资风格大量地出现在各式的公寓装修 之中。由于很多时候,他们的居住者没有诸如老人和小孩之类的成员,所以在装修中不必考虑众多功能问题。他们往往强调一种随意性和平淡性。轻飘的白色纱市配 着一张柔软的布艺沙发,再堆放着一堆各种颜色的抱枕,就形成了一个充满懒洋洋氛围的室内空间。
柔和风格
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种追求平稳中带点豪华的仿会所式的设计开始在各式房地产盘的样板房和写字楼中出现,继而大量出现在普通的家居装饰之中。这种 风格比较强调——种较为简单但R不失内容的装饰形式,逐步形成了以黑胡桃为主要木工装饰面板的风格。中,简约主义和极简主义开始浮出水面。
第四篇:室内设计风格
室内设计的风格,是室内环境中的艺术造型的再现。它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紧密结合,有时也与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紧密结合,成为其渊源,并相互影响。风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成,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的内涵。
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可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混合型风格等。
第五篇:论消费结构引导设计的审美意识论文
[论文关键词]审美能力情感社会关系劳动的对象化微观的单个劳动心理满足感配合[论文摘要]生存就是现实,因此把现实与审美的理想对立起来实际上是一种违背设计美学常识的见解。而设计师的任务,则是改变现实顺应潮流,引导创构理想。作为社会消费结构中人与世界的一种精神关系,审美活动具有现实性的特征。审美活动着眼于现实的人生,寻求理想的实现和幸福愿望的达成,从中提升和超越自我。我们不得不承认主体精神性的理想是在现实关系中生成的,几乎表现在等同于现实活动,是一种消费水平理想化、艺术化的活动,与现实活动没有距离。这种活动不但植根于自然生命的深处,以生命意识为基础贯通自然与社会消费,而且又在此基础上反映出社会化的情感对整个世界消费结构的精神需要。对于大众而言这种关系形式上不但涉及功利,而且暗含着功利的强度,它以现实消费水平关系为基础,之后才超越了现实及其约束,走向心灵中理想与自由的境界。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的审美活动让主体的心灵从现实关系中获得一种超越。
一、依靠受众自身实现审美活动
消费设计作品与理念一经传出就不可改变,能否产生审美作用,其决定因素就在受众。设计作品只是提供了设计审美的可能性,要使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就要依赖受众身上应具备的条件。条件之一,是受众要阅历丰富、人情练达,这样他就会对消费结构事件中美的信息十分敏感,容易在内心激起活动。但仅仅只是阅历和人情还不够,只能达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愉悦和激动,最多只能算是审美活动中的感性认识。那么,受众还应具备的条件之二,是要具有在掌握大量艺术作品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美修养,这样才能把设计接受中的情感活动很清晰地和艺术审美范畴联系起来,使设计审美真正到位。
对于人的艺术修养在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马克思曾做过这样的表述:“只有音乐才引起人的音乐感觉: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社会人的感觉和非社会人的感觉是不同的。只有凭着从对象上展开的人的本质的丰富性,才能部分地第一次产生着人的主观感受的丰富性:欣赏音乐的耳朵,感受到形式美的眼睛──简单地说,能够从事人的享受和把自己作为人的本质力量来肯定的各种感觉。”
二、受众感受设计的指导意义
(一)消费结构审美与艺术审美之比照
消费结构设计审美虽然离不开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但设计审美决不能走入艺术审美的运动轨迹之中,不能以想入非非代替严谨的事实接受活动.设计审美是“参与生活”,不同于艺术审美“高于生活”。消费结构设计不是艺术。消费结构设计和艺术在同为意识形态这一点上是平行关系,但是从信息传递和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则是递进关系。消费设计属于最靠近社会实践的较低阶段,艺术属于稍远离社会实践的较高阶段。艺术是从社会消费主义风尚一类的直观和表象中把美的因素抽取出来,经艺术家按艺术规律进行创造的思维活动成果,它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范围内自由想象。而设计却不同,它要力图保持直观和表象的特征,尽可能忠实于消费结构事物的本来面貌,这就决定了消费设计审美和艺术审美不同的特征。
一个消费结构形成的事实中可能有多个统一于一种审美范畴的因素,也可能几种因素分属于不同的审美范畴。艺术审美则是一种集中、有系统而又统于一种审美范畴的思维活动。更重要的是,艺术审美就像艺术创造一样,可以在艺术形象允许的范围内自由驰骋想象活动,想象范围可以超过作者的构思,也可以超出文艺作品中事件的限制。设计审美则不同,其审美的想象活动要局限在设计事实的框架之中而不能自由发展。受众只有结合事实的性质和意义,才能使事实中的审美因素获得想象的空间。设计审美作用不是要去理解形象,而是要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事实的意义。
设计审美的第二层次,也就是较高层次,是在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之外,这是因为设计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设计作品以直观和表象的形式传播狭义主观信息。设计作品只反映现象,不直接反映事物的本质。设计的认识和审美作用,从设计接受的基本过程外在的内容看,也就是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审美差异性,这又是人们接受设计后根据受众的自身素质带来的或多或少的必然结果。
消费设计能为受众带来“参与生活”的愉悦、享受,并不是设计审美作用的全部意义,只是开了个头,是设计审美活动中较低的层次,是一种具有美感共同性特征的审美。美感共同性的现象只是暂时的,根据审美规律,必然要向以美感差异性为特征的更高层次审美发展,从而让每一位审美个体在新闻审美活动中充分施展。这一过程的表现是,受众通过具体事件的接受,发挥自己建立在艺术修养基础上的感受能力,鉴赏到现实生活中不断生发出来的、实际存在的大量生动的美。设计审美凭借人的想象天性让创造性思维自由驰骋,但它要受设计认识作用的指导,受“参与生活”的约束。
(二)设计审美之艺术范畴观
消费者一般性地接收消费结构设计只能产生一种朦胧的参与社会的愉悦和满足感,而且只是说“参与生活”,还不能完全表达设计审美的全部含义。同样,光是说“美是生活”也没有诠释车尔尼雪夫斯基这个定义的全部含义。他又进一步阐述“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凡是表现了欢乐、丰满、灿烂的生活的一切,这就是美的。”如果没有这些艺术审美范畴作为指导依据,从生活以及从设计中去审美就是一句空话,或者只能停留在较低层的美感共同性上。因此,车尔尼雪夫斯基上述关于什么是审美的具体内容的表述,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活动归纳的两个条件:一是并非所有的生活内容都有美可审,只有具备符合艺术审美范畴内容的生活才是美的;二是审美的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素质,要做到能在来自生活的事物中,看得见依照艺术审美范畴应当如此的内容。
设计对受众来说是生活的缩影,接受设计从审美角度讲,就是在艺术审美范畴的指导下,对现实生活最新变动的事实中可能出现美的因素的审美活动,这一过程符合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指导之下完成的认识规律。设计制造的事实中美的因素出现及主体对这些因素的审美活动一般有这样两种情况:第一、设计所影响的事件从整体上不仅具有鲜明的美的因素,而且十分集中地与某一种艺术审美范畴吻合,容易在审美意义上产生轰动效应。第二、设计所涉及的事件本身从整体上不具备明显的艺术审美范畴,而是以事件内涵的丰富性和事件互相联系的特点传递出审美信息,去激活受众的审美想象。
三、设计师的责任
设计师们应该是日常消费生活趣味的追随者和注释者,更应该是新的生活趣味和审美趣味的积极倡导者。陶醉于日常的物质生活本身,不仅是设计家作为一个消费结构引导角色的权利,在日常消费生活中享受审美的趣味,是设计家作为的一个审美欣赏者角色的权利,而对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作出冷静的思考并且进行积极地引导,更是设计师们应尽的义务。通常被传统观鄙视的随波逐流,投人所好,甚至哗众取宠,确是体现投机家素质表现力水平的惯用伎俩,也是身为设计师的市场体系在设计实战意义上的认识水平面上移所应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车尔尼雪夫斯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79年6月
[2]《设计美学》,徐恒醇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2_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