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下派基层锻炼总结
下派基层锻炼总结
下基层锻炼对我们刚进入公安事业的的新民警而言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遇和宝贵的成长财富。因为我不是公安院校毕业生,对公安业务知识不熟悉,对基层公安工作缺乏足够的了解,初到基层我逐渐认识到基层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与以前大不相同。这其中既有邻里间说不清的纠纷,又有刑事案件现场的喋血,既有执勤巡逻、接处警等急难险重任务,又有接待群众时的微笑、和风细雨的解释。这崭新的一切,时时提醒着我,必须要迅速转变工作角色,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全面学习基层民警应掌握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实战技能。角色转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实践的过程。随着接触基层的各项工作,我逐步提高自己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基层办案单位严明而不失人性化的工作制度、严肃而不死板的工作纪律、团结而不失活泼的民警队伍,使我看到了基层公安机关工作上的高效。派出所民警那种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团结奋进的精神以及所领导班子的默契配合、领导才干和工作艺术,时时刻刻影响并感染着我。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增强了我加强学习、完善本领、提高能力的信心。亲身感受到基层工作的酸甜苦辣,也从工作中获得了以前所不曾有过的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
要想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就必须彻底融入到新的集体之中。因此,除了主动适应工作对象和工作环境的变化外,我更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身心自觉融入到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岗位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发挥工作主动性、自觉性和能动性。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下派锻炼当成一次难得的学习提高机会,真心实意地到基层工作。把自己当成基层的普通一员,扑下身子,尽职尽责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融入新集体需要一个过程,除了靠自身努力外,更重要的要看这个集体的环境和氛围。回想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从一开始参加集体谈话,到来南辛庄派出所工作,我所听、所见、所感受到的,是市局、分局党委的良苦用心和派出所领导、同志们对下派锻炼民警的尊重、关心、爱护和帮助。我想,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拴心留人、和谐相处、催人奋进的良好氛围和环境,才大大缩短了我融入新集体的过程。
机关和基层办案单位相比,日常主要工作内容与基层实战单位有很大不同,要求我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来应对全新的基层公安工作。派出所的工作千头万绪、包罗万象,机关民警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掌握。我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既积极主动,又不能操之过急。从基本的业务学起,从简单的工作做起,逐步地熟悉,逐步地掌握。在派出所这段时间总结了一下,我认为工作中要做到“四勤”:“腿勤”,就要多处警、多走访,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嘴勤”,就要甘当小学生,多请示、多请教、不耻下问,在交流中得到提高;“手勤”,就要把工作中的体会、感悟和学到的各种知识写下来,在记录中积累经验;“脑勤”,就要善于总结、不断回顾、大胆创新,在思考中充实完善。只有做到“腿勤、嘴勤、手勤、脑勤”,才能使自身的理论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都得到全面提高。来到刑警队,以前听到刑警两字,觉得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字眼,可以生死搏斗、智擒凶犯,然后这光鲜背后却有太多的艰辛,无奈,委屈!
工作没时间概念,三更半夜、节假休息日,案子没破,工作照干,休息时间一个电话通知加班是家常便饭;脏活累活都要干:抢救伤员,维持现场,不管酷暑严寒、刮风下雨,都得坚守自己的岗位,危险处处在,责任大于待遇,实干不实惠,吃苦不吃香,委屈没处说。
无论有多少的委屈和抱怨,破案后那种“山高我为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让人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再次得到充分的满足。“基层是最大的课堂,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下派锻炼给我提供了一次锻炼自我、彰显自我、提高自我的宝贵机遇。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积极投入现在公安工作中去,为公安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半年的学习锻炼时间或许真的太短,不允许我更深入的摄取知识与技能,但是却让我第一次真切的体会了一次基层民警的生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民警工作的荣耀与高尚,体会到了为人民付出的辛苦与快乐。
第二篇:下派基层锻炼工作总结
下 派 锻 炼 工 作 总 结
根据省气象局人事处的安排,我于2010年7月30日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气象局和绿春县气象局各锻炼半年,具体时间为:2010年8月~2011年2月在绿春县气象局,2011年3月~2011年8月在红河州气象局。在州、县局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我圆满完成了一年的基层锻炼。这一年,是我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程,期间我逐步完成了从学生到一名气象工作者的转变与适应,也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个人思想政治修养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为今后更好地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获颇丰。现将一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红河州州情及绿春县气象局概况
红河州下辖13县(市),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多山区、多民族、贫困人口多、边境线长,生物多样、文化多元、资源丰富,北回归线横穿而过,自然资源得天独厚,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南北气候差异大,地形复杂,干季受昆明准静止锋影响,局地天气非常难以掌握。
绿春县与越南接壤,是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无一块足1km2的平地,边远偏僻,交通闭塞。全县22.3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98.62%,贫困人口占80.2%。绿春县气象局人员编制7人,在职4人,人少事多,工作较为繁重。交通不便给绿春县局的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即使在道路通畅时,到红河州气象局汇报一次工作也要2~3天时间,食宿、燃油费用近千元;到半坡乡对自动站做一次简单的维护也需要2~3天时间,维护村一级的电子显示屏甚至要一周时间。艰苦地区的同志,不论是工作与生活都非常不容易。
二 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增强群众意识
在绿春县的半年里,我经常利用节假日、防雷检测、气象电子显示屏安装维护等机会深入乡村,先后走访了戈奎、骑马坝、牛孔、平河、大兴镇等乡镇的20余个村寨,了解村民自治、风俗节日、舞蹈歌曲、饮食习惯、农耕制度、文化传承等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在走访中,我深深为哈尼人的热情好客、平等礼貌所感动,家里哪怕只有一只鸡、一碗米,也会毫不犹豫地拿出来待客,不论年龄相差多大,一概以阿弟、阿妹相称,来者即是客,端起酒杯就是兄弟。随着国家开发扶持力度逐步加大,哈尼人大多已经住进了砖房(每户建房约需3~4万元,国家补贴1.5~2万元);橡胶、草果、八角、香茅草、香蕉得到了很大发展,很多地区人均年收入已近万元;通公路、通电、通电视广播,摩托、汽车逐渐成了大众交通工具;会唱流行歌、会讲汉话的人也越来越多;说起未来的生活,哈尼人信心满满。
通过半年的走访,我深刻理解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与伟大,给哈尼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深刻体会到了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真正明白了“党旗红、群众富、边关固”的内涵和意义,思想政治修养得到了一次升华。同时,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学会尊重群众,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尊重;只有学会融入群众,才能真正地了解群众;只有学会亲近群众,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三 夯实业务基础,融入气象行业
(一)测报业务——时间观念与责任意识
在三个月的测报班中,《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的内容从文字知识变成了明确的工作要求,什么时候观测日照时数、气温、湿度、雨量、能见度,什么时候发报文,什么时候换自记纸都有严格的要求,测报员的生活,就像钟表一样准时、规律、严谨。观测场的草坪维护、线路检修、百叶箱清洁、自动雨量计校准等过去的学习中从不需过问的事情也成了自己的责任。此外,还要防止附近的小孩翻墙进入观测场损坏仪器,防止飞虫堵塞雨量计,防止破坏观测场地的行为,观测场上事无巨细均责任重大。在更加熟练地掌握观测、报文编制与发送、观测记录校对、档案材料汇总、报表制作等业务技能的同时,时间观念与责任意识是我感触最深,收获最大的两个方面。
(二)预报业务——细心周到、清贫坚守
在红河州气象台的三个月里,我熟悉了天气预报的编制流程与方法,坚持每天参与8:00的全省会商、11:00的全州天气会商、每月的短期气候会商以及不定期的农气会商,参与农气调查4次。预报员每天都要花费几个小时看数值预报结果,认真分析不同海拔高程的温度、湿度变化过程,参考欧洲中心和日本的预报结论,结合雷达影像、地面站实时监测结果和具体地形特征做出个人的预报,然后集体开会讨论,形成总的结论后再向外界发布。每一次预报,都是整个团队细心分析、周到考虑的结果,预报结果准确与否,第二天即可得到验证,工作压力相当大。预报是气象部门的核心业务,但预报员没有高收入,没有绚丽的光环,只有在清贫中默默的坚守。
(三)防雷业务——坚持原则,灵活处理
防雷服务是国务院授权气象部门主管与实施的业务,基层气象部门既要通过防雷业务改善自己的经费状况,又要处理好与地方部门的关系。以绿春县为例,2010年下半年财政局、烟草公司对防雷比较积极,从检测到安装、付费都很顺利,但县人民医院和
水利局比较消极,平河乡中心小学则从检测到安装全部免费。这些情况只能在坚持原则的同时,灵活处理,把握尺度,维护好气象部门的利益,同时处理好与地方部门的关系。
(四)其他综合业务——全面发展
除测报、预报、防雷等业务外,地方性事务也很多,在锻炼期间,我常以副书记、副局长的身份参加各种党政会议,有时候,连清洁工、司机也要出席各种会议和典礼。县委组织部、宣传部等单位下达的创先争优目标考核管理任务也相当繁重,仅绿春县局就打印了超过8公斤的各种文件材料。此外,自动气象站、气象电子显示屏维护,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任务也非常繁重。仅精通业务远远无法胜任县级气象部门的工作,现实要求每一个人都全面发展,既要能做测报预报,还要能做防雷财务,还需要掌握写文件、修理仪器等多方面的技能,还要能与其他部门做好沟通与合作,能够胜任县局工作的人,都具备了较高的综合素质。
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动服务地方经济
2011年1月、3月红河州河口地区因受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影响,致使境内所种植的橡胶出现严重寒害,经济损失接近8亿元。我有幸参与了云南省气候中心、红河州气象局、红河州农垦局、中科院版纳热带作物研究所共同组织的橡胶寒害调查组,多次到受灾地点进行灾情调查,并结合当地的天气气候特点,对造成这次橡胶寒害的气象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调查期间,深感社会各界对气象灾害越来越重视,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服务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准确预警、提前服务、主动服务的社会效益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除了烟草、橡胶外,各地大力发展的特色林果与经济作物如枇杷、石榴、苹果、核桃、三七和花卉等都对气象服务有着强烈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台、科技服务中心经常接到一些难以回答的咨询电话,目前的气象科技水平和业务范围以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专业化和准确性服务需求,作为一名气象工作者,我们既要不断学习最新的科技理论知识,不断提升气象监测与预报、预警水平,同时更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不断扩展服务的内容和范畴,并主动结合地方社会经济情况,积极主动地提供特色服务,为云南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 加强协调与沟通能力
作为省局下派人员,不仅要完成派驻单位的业务工作,同时在专长方面承担省局所属单位的部分工作,还应充当省局联系基层单位的纽带。年轻同志不认识省局的人,不了解省局业务部门的服务产品;老同志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某些专业技术需要省局的特
别指导;省局需要了解地方的最新信息(如自动站安装的最新进展、干旱情况、局地气候等),下派人员在这些方面可以发挥桥梁作用。下派结束后,还能为来省局办事的基层年轻同志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六 小结
一年的下派锻炼得到了红河州、绿春县气象局和其他相关部门单位的关心、爱护和支持,我深刻地体会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组织的关怀,气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在过去一年里,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气象工作者,努力学习气象科技知识和《云南省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积极投身气象科学研究。
通过一年的下派锻炼,亲身经历了基层工作的压力和困难,切实体会到了很多工作离科学化、规范化特别是“四个一流”的要求还存在相当距离。同时,我对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的定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气象部门的组织结构和业务范围有了初步的了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气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任务更加繁重,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更新自我、创造自我,为建设小康、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0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第三篇:下派基层锻炼调研报告
云南省气象局新录用工作人员下派基层实践锻炼调研报告
绿春县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情况
编者按:2010年7月30日~2011年2月1日,我到达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气象局实践锻炼了半年,有幸结识了许多哈尼族朋友,深深为哈尼人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所感动,也为哈尼人的发展滞后深感忧虑。在这个验证每一个民族生存智慧和发展能量的是代里,哈尼人如何继承传统、接受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是一个关乎民族存亡与发展的重大课题。在此,编者不自量力,怀着一颗对哈尼人的赤忱热爱之心,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略加整理,以谢哈尼朋友半年的热情款待于万一。
绿春县位于云南省南部,与越南莱州省毗邻,下辖8乡1镇,居住有哈尼、彝、拉祜、瑶、傣、汉等民族,总人口22.3万(绿春县政府提供),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8.62%,其中哈尼族人口占87.80%。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哈尼人的祖先展现了惊人的勇敢、坚毅和智慧,凭借原始的生产工具,在哀牢山中建构了哈尼梯田这一世界奇观。
过去,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群山阻隔,哈尼人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哈尼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随之未来的,是现代文明和科技成果不断涌入,对哈尼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在所难免。放眼全球,许多彪炳千古的文明纷纷落马,然而,文明不存,民族安在?哈尼人的未来如何,取决于今日的行动。本文以大兴镇的归弄、阿迪,牛孔乡的中拉、平河乡的东哈等村寨为例,调查了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明的传入情况,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探讨了哈尼族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发展。
1.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外来文化的影响
1.1 双语现象
李泽然和岳雅风在调查了牛孔乡中拉村95户(398人)人家中的62户(202人,是哈尼族)后发现,202人均熟练掌握哈尼语,64人熟练掌握汉语,56人基本能够听懂汉语,7人懂彝语,5人懂拉祜语,4人懂瑶语[1]。笔者在平河乡东哈村过哈尼年期间发现,中老年男子会汉语的比较多,但中老年妇女只有少数会讲或者能够听懂汉语,中年及以下的人基本都会讲汉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部分人讲的汉语并不是云南话,而是普通话,因为这部分人学习汉语的主要渠道是电视。
日常聚会中,哈尼人还是习惯讲哈尼话,笔者在绿春与哈尼朋友聚会期间,一开始大家都讲汉语,一旦聊得兴起,他们都习惯讲哈尼话。在哈尼族为绝对主体的绿春,哈尼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其他民族由于实际生活的需要,大多都学会了哈尼语。
1.2 服饰
服饰是哈尼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历史的有形承载符号。哈尼人穿的是艺术,戴的是神话,自织自染的小土布衣服,不仅反映了哈尼族自耕自足的农业生态特征,以黑为美的民族审美观,还反映了宇宙的起源和哈尼族祖先的迁徙史。碧约姑娘1 李泽然,岳雅风.云南省绿春县牛孔乡双语现象调查研究[J].哈尼族研究,2010,1: 54-57.喜欢戴一顶黑布缝制的小帽,呈六角形,四周钉上小银泡,帽顶中间是一颗大银泡,一束鲜艳的红线从帽顶大银泡处垂开,非常醒目。碧约妇女婚后需改换头饰,改包前部突出,后脑处直拖到臀部的长尾头巾;上衣着黑色的土织布长衫,左右开叉较大;下穿长裤,小腿扎绑腿。不同支系的哈尼族语言不同,服饰各异。服饰不仅是区分哈尼族支系和婚恋情况的标识,也是男女青年恋爱定情等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县政府所在地的大兴镇,除重大节日外,已经很少有人穿民族服装,不过每天都能见到中年及以上穿着传统服饰来赶集。尽管在乡村里,中年及以上妇女都非常喜欢穿传统服装,但传统服饰制作工艺复杂,价格高昂,穿戴不便,T恤、衬衣等现代服饰在日常生活劳动中也越来越受欢迎,传统服饰逐步退守节日庆典等礼仪性场合。历经外来文化的冲击,哈尼族聚居区的棉花已几近绝迹,制作衣物的染料原料在不断减少,随着年轻姑娘大量外出,服饰继承人日渐匮乏。随着数控刺绣技术的引入,哈尼服装已开始流水线生产,很多人开始觉得做衣服还不如买衣服,能够全套配置原汁原味的哈尼族服饰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现在大部分哈尼人的嫁妆已不再包含传统服饰。保护和抢救哈尼族服饰文化已经迫在眉睫。
1.3 生活习俗与歌舞文化
哈尼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
法、习俗和节日,像吃新米饭、祭龙、十月年、长街
宴等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同时,哈尼族的节
日还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特征,如绿春县城对面的广
吗村与县城周边的那倮果村吃新米饭的日期不一致,不同支系十月年的称呼和起止日期不一致,不同支系
村寨长街宴的日期不一致等等。在绿春,传统节日的影响和受重视的程度远高于春节、中秋、端午等世俗
节日,绿春县还特别设有一周的十月年假期。
在外界,民族文化已成为时尚,在哈尼地区,现
代歌舞风头正劲,绿春县城密集的KTV几乎夜夜座无
虚席,很多年轻人从乡下赶来城里聚会,唱歌跳舞是
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KTV的曲目里,《黄连山》
是唯一可点的与哈尼人相关的歌曲,但主要是用汉语
演唱的,笔者每次参与聚会,都有哈尼朋友会点这首
歌,每当唱到“尼玛啊切红格其格,啊都米擦东娘罗
雀”一段时,所有人都会跟着唱。哈尼人深深爱着本
民族的歌舞,很多女同志在吃饭的时候都会教咿呀学
语的小孩唱《车阿米车》、《敬酒歌》、《长街宴》等歌 曲,下班后,还有不少女同志自发前往双拥广场眺民图1.绿春县平河乡新寨村委会东哈族舞蹈健身。民族歌舞在绿春同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村上寨山神——远古生殖崇拜 和影响力。
2.发展趋势及对策
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的延续,需要一定的人口和特定的文化。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感叹,美洲的印第安人目前面对的,不是经济或道德问题,而是灭种的威胁,因为他们对现代文明拒绝吸收,因为他们的文化停滞;即使他们目前有保留地,与别人互不侵犯,但是这个保留地是美国政府的,也可以说是白人赏赐给他们的,假如有
一天,美国人口增加,需要那些
保留地,印第安人的下场将非常
凄凉。一个民族的覆亡,是一件
非常大的事情,但不是不可能。
这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哈尼
人已不用为了躲避战祸而四处迁
徙;这又是一个危机四伏的年代,哀牢山和无量山已难以阻挡外来
文化的冲击,广播电视、服装饰
品、摩托骑车、电脑网络逐步普
及的背后,是哈尼文化与外来文
化的交融与碰撞。居安思危,只
有继承和发扬好传统文化,哈尼
人才能真正才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的争得一席之地,才能永远将哈
图2.哈尼人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犹如这深山中的栅栏一尼人的荣耀传承下去。
般,虽有防线,但从未拒绝接纳
2.1 语言文字
新中国成立前,哈尼族有完整的语言体系,但是没有配套的文字,民族文化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传承。哈尼族是一个跨境而据的民族,西方学者研究哈尼族语言和传统文化,并创制了多套哈尼文方案在泰国、缅甸等国家推广,在此过程中不断宣扬西方的宗教和价值观念。创制哈尼文对维护国家主权和保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哈尼人的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在哈尼地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有利于哈尼文化的发掘和继承。以大兴镇广吗小学为代表的汉哈双语教学成功地证明了双语教学的可行性。通过大力推行哈尼语的初级、中级和高级教学,扶持哈尼文学创作,培养精通哈尼文的干部等方式,可有效保护哈尼民族文化,并使其得以传承,对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积极意义。
2.2 服饰
在民族文化已成为时尚的今天,民族地区风情游,民族文化游备受青睐。哈尼服饰将成为游客购物的首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要使哈尼服饰走向市场,第一位的工作是抢救,需要相关地区宗教、文化、科技等部门抓紧时间通力配合,全面整理哈尼族各支系服饰的样式、图案、刺绣工艺,形成典籍、实物样本等对服饰原料的种植、加工,以及服饰本身制作工艺设备等都加以保存。其次,要着力培养哈尼人对传统服饰的感情,不仅从工艺出发,还应从精神层面挖掘出哈尼服饰蕴含的社会学和文化学意义。哈尼姑娘从小学织布、剪裁、刺绣,在此过程中既有感情的投入与寄托,也有技艺的传承。哈尼服饰只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抢救和保护才能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才可能取得成功。再次,要加强研究,大胆创新,推出新工艺、新面料和新图案,使其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审美需求。最后,依托民族风情旅游培育市
场,认真研究旅游者的购物需求,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从市场需求着眼,推出款式新颖、做工精细的轻便衣服;同时鼓励经营者在各地区建立民族服饰专卖店,选派技艺娴熟的哈尼姑娘,着本民族服饰,现场演示纺线、织布、染色、裁衣、刺绣等工艺,让游客在亲力亲为的民俗体验中感受到哈尼服饰的魅力。民族服饰的开发,必须同民族风情旅游同步发展,以获得“双赢”的经济效益。
2.3 歌舞文化
目前,哈尼歌曲和舞蹈的开发远远不能满足哈尼人民的需要,即使在11月30日的长街宴上,广播里放的歌曲还是以彝族山歌为主。各级文化部门应大力培养哈尼文艺工作者,加大对哈尼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扶持力度,出版一批哈尼人民喜闻乐见、旋律优美、制作精美的电视、电影、歌舞和舞蹈音像出版物,在中小学推广普及哈尼歌舞,使新一辈从小受到哈尼歌舞文化的浸染,培养下一代对哈尼歌舞的热爱和创作热情。同时,当地文化工作队伍应创作一批高质量的文艺节目,争取到各地演出,扩大哈尼文化的影响力,提高社会对哈尼文化保护开发的关注程度。
2.4 梯田的传承与保护
梯田文化是哈尼文化的核心和代表,可以说,梯田存,则哈尼存,梯田亡,则哈尼亡。在长久的贫困面前,许多年轻的哈尼人对梯田失去了信心,纷纷外出打工,很多人离开了家园就不再回去了,离开了人,文化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一种文化,对它的主人必须有价值,否则,主人要它干什么?哈尼梯田要留住年轻人,应大力发展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出产绿色有机的生态大米、谷花鱼、蔬菜等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养猪、养牛、养鸭等生态养殖产业,辅以草果、橡胶、八角等特色林果,并打造旅游精品,尽快使哈尼人摆脱贫困。
3.小结
全球化正以不可遏制之势扑面而来,其实质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来整合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弱势民族一旦散失自己的传统,将一无所有。所以,与全球化并行的是各发展中国家和弱势民族对自己文化的强调与保护,这些国家和民族能否坚持住自己的文化传统,就要看他们的智慧与能力了。
在绿春旅游的外国友人常感叹当地民族文化保存的完整程度,并认为哈尼人就该这样世世代代生活下去。哈尼人需要印第安式的保留区,需要别人告诉他们应该怎么活下去吗?不,哈尼人的命运应由哈尼人掌控,而不是靠外界的恩赐。每次看到双拥广场上女同志们在跳民族舞蹈,小朋友们在玩滑轮,玩特技自行车;每次听到年轻的哈尼人用DVD上的卡拉OK在家里唱民歌;每次看到哈尼人骑着摩托车,放着劲爆的音乐在柏油路上飞驰而过时,笔者都在想,没有任何人、任何机构和国家有权要求哈尼人充当人类社会的活标本,继承和发扬传统确实在考验着哈尼人的智慧与能力,但接纳现代文明、享受现代科技发展成果也是哈尼人的天然权力。
哈尼人未来,取决于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必须在在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等政策方针的指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促进民族的全面进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同时,哈尼族要发展,离不开哈尼族精英和全体哈尼人的努力与奋斗,自强者方能自立!
第四篇:下派锻炼总结
下派锻炼总结
按照组织安排,作为区下派干部,我分在了党政办工作。现将我这一年来的学习工作情况作以下几个方面工作总结:
对照下派干部的标准,坚持不断地学习理论及业务知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恪尽职守,认真对待街道的每一项工作,较好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一、思想政治方面
一年来,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能自觉学习,努力用党的最新理论武装自己,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来自觉加强理论修养,努力做到以学促思,学用相长,做到行动与思想一致。街道办事处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脚点。为此,我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电视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等精神,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政治思想文件、法律、法规等,把它们作为思想的纲领,行动的指南,从而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平时工作中,始终以一个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自觉维护单位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能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团结同志,尊重领导,乐于助人,做到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科室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在同志们的真诚支持和帮助下,使我的工作能一步一个台阶地前进,使我的思想也更加成熟了,也使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了锻炼。
二、工作业绩方面
来到街道以后来,组织安排我在党政办工作,我很珍惜这次锻炼机会,十个月过去了,我基本熟悉党政办业务,文字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基层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更加丰富,综合、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锻炼。能够结合实际,在业务上遇到难题时,能虚心向同事请教,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有关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工作业务能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及领导交办的具体事项,保证了办公室工作的正常运转。
认真履行工作岗位职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对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都能尽职尽责、按时按质完成,不管任务有多重,工作有多忙,都毫无怨言,并能准确领会和把握领导意图,竭尽所能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得到领导、同志们的肯定。
三、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经过下派锻炼,见识广了,思想境界高了,组织能力提升了,比在机关的收获多了。
体会之一是做基层工作真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基层工作的形象比喻。有些工作任务部署下来后,存在部分基层群众不理解,作为基层干部就得想千方、设百计,寻找工作突破口,苦口婆心讲道理,耐心细致做工作,有时候遇到一个难点工作,经常加班以保证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体会之二是找准自己的位置真重要。作为支持城乡统筹工作的下派锻炼的机关干部必须要能找准自己的位置。用一句话来总结说就是:把握好尺度,不要把自己当“干部”,要把自己当“干事的人”。“不要把自己当干部”说的是作为下派锻炼干部,只有本着谦虚和学习的态度,不摆架子、不不懂装懂,该请示的早请
示、该汇报的早汇报,才会营造顺畅的工作环境。“要把自己当干事的人”说的是在工作面前,要敢于创新、敢于承担分管工作的责任,不能有“镀金”思想,不要怕事、不能躲事,这样才会赢得领导的信任和群众的拥护。
体会之三是这次挂职锻炼的机遇真难得。在基层的时间越久,接触到的问题越多,就越感觉到这次挂职锻炼机会的难得,由衷的感觉到如果不努力工作就对不起这次珍贵的人生经历,对不起我们挂职所在街道的领导和群众,更对不起为我们提供锻炼机会的组织部门的领导。只有珍惜和把握好这次机会,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断从思想上升华自己,从能力上提高自己,从纪律上要求自己,在实践中展示自己,才不辜负各级领导对我们的信任和厚望。
四、几点不足
总结这段时间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一是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是很多,二是思考处理问题有时不够细致、周全。三是深入基层不够。四是奉献意识不强,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在接下来的锻炼期内,我将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谦虚谨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思想,摆正自己位置,规范行为标准,认真遵守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真正抓住挂职锻炼的机遇,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事。
第五篇:首批下派干部基层锻炼工作总结
首批下派干部基层锻炼工作总结 今年四月份,我根据局里的安排被派到南通绿野观光农业有限公司锻炼学习。在局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与帮助下,我圆满完成了一年的基层锻炼。这一年,是我人生旅途的重要一程,期间我逐步完成了从机关到基层的环境和角色的转变与适应。我也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顾这一年的基层工作,收获颇丰。现将我这一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总结如下:我服务的南通绿野观光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地处兴东镇孙李桥村,占地面积480亩,总投资5000万元,园区分为种植区和休闲区,其中大棚葡萄280亩,垂钓池塘25亩,主导养殖品种是鲫鱼和鳊鱼。针对观赏休闲渔业方面,我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主动为该企业提供渔业政策、信息、业务等多方面的指导,积极帮助协调解决生产实际难题;同时,充分抓住这次难得的锻炼机会,深入调研,加强学习,增长才干,提高自身应对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1、提供技术支持。做好鱼病的防治是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季节,也是细菌、寄生虫繁殖高峰期,高温容易引起鱼类病害的发生,如不及时做好鱼病综合防治工作,往往会给养殖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因此,我始终将高温季节鱼病防治作为工作重心,平时注重对水产养殖区的巡查,积极做好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7月11日上午,我在巡塘时发现有两条七、八两左右的鲫鱼浮起,另有零星小鱼伤亡,捞起后发现鱼体表皮出血,经诊断确定为出血症,我立即询问了当时的放养情况,最终找出了原因,是鱼苗投入池塘后至今水体从未消过毒,当天我们就在渔业生产资料服务部购买了“肠腮灵”拌食酒糟做成药丸让池鱼内服,同时使用“菌毒净”兑水后对池塘进行了全池泼洒。由于发现及时,诊断正确,用药准确,抑制了病害的蔓延,从而挽回了经济损失,得到了业主的肯定和好评。事后,我还专门搜集赠送了几份淡水养殖技术资料,要求该企业管理人员重视水产养殖的日常管理工作。
2、申报渔业项目。南通绿野观光农业有限公司采取与旅游部门联营,对旅游度假业进行了扩展,建成了集观鱼、品鱼、游钓、划船、住宿、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渔业风景区,突出了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天趣、闲趣、野趣,尽显休闲观光渔业的魅力;该公司以资源为依托,将休闲、娱乐、餐饮等行业与渔业融合为一体,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完美结合,提高了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为此,5月份,我们帮助申报了南通市休闲渔业企业,9月初,又将该公司作为江苏省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推荐给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申请了省级休闲渔业项目,目前
该项目正在审批中,如被选中对该企业今后的发展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宣传销售葡萄,创建葡萄品牌。今年绿野园区迎来了第一个葡萄丰收年!一串串珍珠似的葡萄粒大饱满、缀满枝头,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为调整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今年园区启动了220亩葡萄基地建设工程,有适合高、中、低各不同消费层次的品种30多个。为了打造绿野葡萄品牌,我协助园区举行了葡萄产品推介会,邀请果品批发商、农产品批发市场老板,以及游客来绿野摘葡萄、品葡萄、看葡萄、买葡萄,体检 收获的快乐。并和一起去绿野锻炼的同志联系了南通日报、通州大众、通州广播电台、通州电视台等宣传媒体进行了报道, 为今年的葡萄销售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绿野园区今后的发展方向是集观光、旅游、休闲、垂钓、会务、餐饮、宾馆、水果超市、葡萄园、无公害大棚蔬菜于一体的富有农村田园气息的现代休闲农业园区。虽然现在的绿野园区仍处于基建阶段,但为了园区的长远发展,我和一起去锻炼的同志为园区申报了无公害葡萄品牌。联系了局环能科,在他们的关心指导下,我们完成了所有申报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填写工作。
4、参加演讲比赛。7月1日,兴东镇镇政府组织了“七一”纪念党的生日演讲比赛,大家以火热的情怀、深情的演讲纪念党的节日,向党的生日表示深深的祝福。我也代表南
通绿野观光农业有限公司参加了演讲,演讲的题目是《小桥流水瓜果香》,通过讲述南通绿野观光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德强的故事,我深深感受到时代青年那种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胆识、魄力和永不懈怠、勇往直前的奋发精神,同时也学到了张老板身上那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这对我今后强化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有一定的帮助。
5、做好相关接待工作。绿野是通州市典型的农业园区,因此经常有人过来参观考察。在园区老板的安排下,我负责做好相关接待工作,通过我们对园区的讲解,让来参观的人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了绿野。10月17日,在市委组织部和市农工办领导的带领下,我市百名大学生村官来绿野园区参观考察。作为在绿野接受锻炼的年轻干部,我有幸为村官们介绍了园区投资和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并与大学生村官们畅谈了锻炼的体会和收获。
通过近一年的扎实工作,不但充实了自我,自身业务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该企业也在我的指导下更加重视渔业养殖生产的管理。虽然在基层锻炼的时间只有短暂的一年,但我们的服务并不因锻炼结束而停止。只要园区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帮助提供服务。通过这次下基层锻炼,我感触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和收获:
1、受益非浅,收获很大。这次局党委安排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是为年轻干部了解群众、融入群众和熟悉农村基层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它有着书本上、机关里学不到的宝贵知识和经验。我通过与农民相处、交谈,不仅与农民增进了友谊,交流了感情,还了解了农村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2、增强了我的群众意识。通过近一年来与群众的接触,我认识到,只有学会尊重群众,才能赢得群众的尊重;只有学会融入群众,才能真正地了解群众;只有学会亲近群众,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3、增进了我的工作才干。通过下基层、深入农村一线,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经验,增强了才干,还做到了学以致用,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
这次下基层学习锻炼是我人生道路上重要的一站。我今后一定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热爱本职工作,做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