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总结 > 其他总结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
编辑:岁月静好 识别码:36-845923 其他总结 发布时间: 2023-12-24 10:01:03 来源:网络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

第一章

导论

1、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收入再分配、社会资源配置、宏观经济稳定。

2、公共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专门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特殊规律的分支学科,是论述各级政府部门和公共组织存在的意义和行为,回答政府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学问。

3、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唯一经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使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实体。政府除了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辖区内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从事非市场性财富分配。

① 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政府为满足辖区内全体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以不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② 费市场型社会财富分配: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手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

4、公共经济学中政府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中央政府;

第二层次是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及附属机构;

第三层次统一公共部门,广义政府+非金融的公共企业;

第四层次广义公共部门。统一公共部门+政策性金融机构。

5、研究政府经济行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研究财政收支;

第二层次,研究财政收支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第三层次,研究包括财政收支在内的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6、财政学发展时所面临的问题:(1)要搞清公共部门应该从事哪些活动以及这些活动是如何组织的(2)尽可能理解和预测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结果。(3)评价政府各种经济政策。

7、相比财政学而言公共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

(1)关于政府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内容(2)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此外公共经济学全面采取了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即注重实证分析法(已经发生了什么)又注重规划分析法(应该怎么办)。

8、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连接点(1)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管理、消费与市场调节及收入分配平均化等政府直接经济行为(2)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也看成一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能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此外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析工具也被公共经济学广泛使用。

9、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政府的职能和经济行为归纳为配置、稳定和分配三方面。这三大功能与宏观经济学中提出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相一致。

10、福利经济学在理论上围绕三个命题构建起来的。

(1)共同利益问题

(2)公平分配问题

(3)社会福利问题

福利经济学中帕累托最优原则已经成为公共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章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1、资源稀缺的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2、资源最优配置的涵义

资源配置优化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资源配置优化主要指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资本等要素应用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也就是说,以有限的资源(生产要素)尽可能生产更多符合人们偏好的产品和服务。它只注重效率问题,而不考虑收入分配公平及宏观经济稳定的等。

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1)

效率(Efficiency):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做任何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人受损。通过市场机制来到达,其衡量标准是帕累托最优。

(2)公平(Fair):主要是指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对公平又不同的标准。公平的衡量标准有两个:

①劳伦兹曲线(Lorenz

Curve):以几何图形表示的社会财富分布状况。

②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由劳伦兹曲线而来,是劳伦兹曲线的指数化。

(3)

稳定(Stable):指宏观经济运行有秩序,经济处于可持续的发展之中。衡量的标准有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指标。

3、什么是帕累托最优?从社会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分析,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实现条件是什么?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配置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状态,无论作任何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大大了高效率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的处境恶化为代价。

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

基本前提:产品总的净社会受益非负;

TSR(Total

Social

Revenue)社会总收益:指人们从消费一定量的该种产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TSC(Total

Social

Cost)社会总成本:指生产一定量的改产品所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

TSR-TSC=净社会受益>0。

该条件保证了某项目能够实现“帕累托改善”,但要达到“帕累托最优”还需满足下面的条件:

总社会受益与总社会成本的差异最大化,即净社会受益最大化。

当配置在每一种产品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收益等与其社会边际成本时,可实现总的社会净效益最大化,用公式表示就是:MSR=MSC。

MSR(Marginal

Social

Revenue)社会边际收益:指人们对该种产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MSC(Marginal

Social

Cost)社会边际成本,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产品的生产量所需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MSR>MSC,每多生产一个单位这种产品所增加的效益大于所消耗的成本,这时将更多的资源配置在这种产品上可以获得追加的效益。

MSR

只有当MSR=MSC,配置在该种产品生产上的资源的总的净效益才实现了最大化。

4、资源配置方式

l

习惯——传统社会的习惯

l

命令(政府)机制

l

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基本问题主要是由一种竞争的价格制度来决定的。

5、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

市场机制的基本点是主要的价格和分配决策都是在市场上做出的。在价值决定价格的前提下,供求状况决定着价格的变化。

概括的说,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在市场机制下是这样解决的:

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选票——即他们每天做出的购买这种东西而不是那种东西的决策。企业收到利益的驱使,被引向生产需求和利润高的产品,离开那些利润较低的部门。

如何生产取决于不同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为了应付价格竞争和获取最大利润,生产者的唯一办法便是采用效率最高的生产方法,以把成本压缩到最低点。

为谁生产取决于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这些市场决定工资率、地租、利息率和利润,这些又构成人们的收入。因而,收入在居民之间的分配取决于他们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价格。

6、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

人数众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不存在市场垄断)

产品是同质的;

自由进入和退出各行业,即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

完全的信息或知识;

除以上工人的特点,为达到帕累托最优,还有一些条件必须满足:

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的一致性。即作为消费者或生产要素所有者的个人,都一致的追求效用最大化;同样,生产者也一致地追求林伦的最大化,也就是说所有的经济行为的主体都是理性的;

经济利益的可分性与所有权的确定性。产品可以被分割成许多能够购买的单位,从而使物品的所有权具有确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经济利益和成本能以价格来计量;

所有的生产资料都为私人所有;

生产和消费都不存在外部经济;

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turn

to

Scale)的情况,也就是生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收益越大的情形。

7、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1)

竞争失效。

产品非同质、规模经济、自然垄断、交易成本阻碍市场的自由进出。

(2)公共产品问题。

由于公共产品的提供投入大、收效慢,私人企业不愿意提供用于满足公共需求的公共产品。

(3)外部性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产品和劳务的成本或收益有着显著的外溢性。这类产品的生产或消费,可以绕过价格机制直接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对他人产生了额外的成本或收益,但并未因此进行赔偿报酬,这些成本或收益在一个企业进行核算时往往不予考虑,故将这种现象称为外溢性现象。有外部特征的产品,其私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是不一致的,其差额就是外部成本(收益)。(成本外溢,如污染;收益外溢,如教育)

(4)市场的不完全。

有些产品是市场无法提供或无法充分提供的,此时则存在着市场不完全的问题。有些投资大、高风险、获益周期长的产业,私人部门是不敢贸然经营的,比如某些高科技新型产业等。在这些领域也是需要政府部门介入的。

(5)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问题。

个人偏好的合理性是市场竞争结果的合理性的前提条件,但是在现实的市场中,并不是每个人的要求、愿望都是合理的。可能某种产品能给个人带来较大的利益,但消费者本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给予它较低的评价,也就是说只有在很低的价格下才愿意购买;或者相反。例如低估了教育的好处而高估了香烟的好处。

人们把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优值品;把消费者的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品称为劣值品。这两种情况都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理由。

(6)信息的不完全。

完全的信息或知识,是指生产者及消费者不仅充分掌握市场当前出现的情况,而且了解明天、后天出现的事情。但是由于市场的日益复杂化,私人市场所提供的信息往往很不足,信息的不充分会影响到竞争的充分性,从而影响到市场机制的运转效率。

(7)

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

对于失业、通货膨胀及经济的失衡,市场可以自发的进行调节,但是一种事后调节,并且是采用经济危机的手段。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经验表明,这种调节的代价太高昂,不能为社会所接受。另外,一些政治上、地理上的障碍也使得市场自发调节功能受到限制。这就为政府部门干预经济,实现宏观经济稳定提供了依据。

(8)

收入公平分配问题。

市场经济的运行只保证了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并没有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市场竞争在实现效率的同时,有可能产生极大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如果经济最初处于不公平的状态,那么越是接近帕累托最优状态,可能达到的收入分配结果越是不公平,也就是越高的效率,往往自发伴随着越不公平的分配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要素和财富的最初分配恰恰是不公平的,人们进入竞争的条件、实力、能力不同,这往往受家庭出身、家庭机构、遗产继承、性别等许多个人不能左右的因素的影响,这样能给经过竞争达到的最终分配结果往往更加不公平。

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会影响一个社会的安定和凝聚力,而且也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观念。

8、帕累托改善只要当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又不损及另一个人的境况,这时就存在一个福利的增进,也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改善。

9、混合经济的定义及特点

定义:混合经济是当代国家以社会目标补足私人目标,以政府经济政策补足个人经济政策,以政府调节补足市场调节的一种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国家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和个人通过职能分工与合作以实现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特点:(1)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经济活动不仅要满足个人的经济目标,而且还必须满足某些公共目标;

(2)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社会的经济活动不仅取决于个人的经济决策,而且也取决于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经济决策;

(3)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社会处理经济问题的方法,是介于自由放任(自由市场)与政府管制(集中计划)这两种极端方法之间的“中间方法”;

(4)在混合经济体制下,政府与私人企业、国家与市场通过职能分工而建立起经济上的合作关系;

(5)在混合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加入经济过程而造成的个人经济自由的相对减少,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选择政府的自由而得到补偿。

10、造成各国混合经济体制差异的因素

(1)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

(2)各国社会与政治的结构

(3)各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11、各国的混合经济体制

(1)以美国为典型的国家需求管理型混合经济体制

(2)以英国和瑞典等国为典型的福利国家型混合经济体制

(3)以德国为典型的社会市场型混合经济体制

(4)以法国为典型的强调供求管理的指示性计划型混合经济体制

(5)以日本为典型的国家发展导向型混合经济体制

12、在混合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有哪些主要表现?

(1)资源配置。

含义——政府通过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引导物资和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形成一定的资产、产业、人力资源结构,以及地区经济布局的功能。

目标——保证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必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只能在资源配置上起基础性作用,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不能提供“公共产品”,解决好“外部性”问题等等。

①直接提供公共产品及其他市场供给不足的产品;

②财政补贴:刺激私人企业生产供给不足的产品;

公共支出 ③政府购买:购买私人产品以刺激该产品的生产,扩大供给效果;

④财政投资;(补贴弱势群体)

手段      ⑤财政转移支付。(“劫富济贫”)

税收、国债等调控配置资源:通过调整税率来鼓励或限制某些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采取科学的财政政策和手段直接配置和间接引导社会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2)

收入分配。

含义——通过财政的无偿分配,调整各分配主体的物质利益关系和改善社会福利状态。

目标——实现社会福利的公平。

必要性——市场机制是以效率为准则的,因而不能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若社会之追求效率,忽视公平,社会矛盾就会不断的激化,进而阻碍效率的提高;为解决这一矛盾,政府通过财政手段,调节社会产品、国民收入的个人分配,使之达到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状态,即公平状态,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近年来,为了促进效率的改善,各国的财政政策的目光逐步从注视高收入向低收入人群装换,实施反贫困战略。

政府可将征收累进所得税筹集的收入用于公共事业投资,以利于低收入阶层;政府可对奢侈品以高税率征税,对日用品进行补贴。

(3)

稳定经济。

含义——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势态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抑制经济过热或促进经济增长。

目标——保持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必要性——市场经济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会导致经济增长中的波动,若振幅过大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社会振动,对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带来危害。对此,政府不能坐视。

手段——政府通过制度安排建立“自动稳定器”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机配合,以及采取其他的辅助措施,调节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与结构,实现总供求的平衡。就财政政策的选择而言,主要是相机抉择,实施扩张型财政政策或紧缩型财政政策,使整个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13、政府失灵是因政府机制缺陷而造成的资源配置无效率。

现象:(1)有限信息

(2)对私人市场反应的控制能力有限

(3)决策时限与效率的限制:认识时滞;决策时滞;执行与生效时滞。

(4)政治决策程序的局限性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或者说,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大体上包含如下几方面的含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使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绝大多数商品要由供求双方通过竞争形成市场价格,这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

正确发挥和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作用。市场经济体制虽有促进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因此就需要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为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行提供重要条件,也是克服市场不足和市场失灵的有力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章

公共产品理论

1、公共产品,是由政府(公共部门)所生产和提供的,用于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需求的产品和劳务。

特征:(1)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

(2)非竞争性(Non-rivalness)

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如,灯塔)在现有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上,新增消费者不许增加供给成本。

边际拥挤成本为零。任何人对公共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同时享用该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如,不拥挤的桥梁、未饱和的网络等。

2、产品的四种类型

(1)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纯公共产品

(2)同时具有排他性与竞争性的纯私人产品

(3)具有非排他性与竞争性的公共资源

(4)具有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准公共产品

3、免费搭乘者,由于具有非排他性,每个人都相信他付费与否都可以享受公共产品的好处,那么,它就不会有自愿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成为“免费搭乘者”。

4、公共的悲剧,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如果有公共产品或劳务存在,“免费搭乘者”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但如果所有的社会成员都成为免费搭车者,最后的结果则是没有一个能享受到公共产品或劳务的好处。

5、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的实现条件可以具体的写成:MSR=∑MRi=MSC。

公共产品一旦被提供,任何人都可以消费,而且只能视为同等消费;每个人从公共产品中获得的满意度是不同的,全社会对公共产品愿意支付的价格应该由每个人愿意支付价格的加总得到,如果多数人对所提供的公共产品不满意,就可能出现“用脚投票”的现象。因为消费者的出价是与其消费公共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相一致的,所以所有消费者出价的总和就是其边际效用的总和,即社会边际收益。这样在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的那个点,实现了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公共产品的价格事实上就是税收。关于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分析基本上是假定以个人缴纳的税收来负担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

6、混合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有哪些主要类型?它们的有效供给各有什么特点?

政府提供的产品中更多的还是仅具有公共产品的部分特征的产品,即所谓的混合产品或准公共产品。

主要类型及有效供给的特点:

边际生产成本和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产品。

最优化配置要求产品和劳务的定价原则是:单位价格=边际成本。

许多基础设施运行的边际成本为零,理应由政府来提供,但其排他性是可能的(收费),可有私人提供。然而收费将导致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垄断利润+社会福利净损失),征税与政府提供则更好。

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产品。

有些基础设施其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免费供应会出现拥挤和过度消费问题。私人提供,能解决拥挤和过度消费问题,但是要考虑定价,以不出现过度拥挤为准。

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产品——狭义的准公共产品。

有些产品所提供的利益部分由所有者享有,部分可有所有者以外的人享有,如教育,具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特征,称为准公共产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外溢会带来效率损失,为此,政府资助准公共产品的提供,以较低的价格股利消费,达到有效率的消费量。由于某些公民可以受到直接的利益,所以也应向他们收取一定的费用。

7、负的外部性,在很多场合某种产品的生产或消费会使生产者或消费者以外的社会成员遭受损失,而他们却无法为此得到补偿,这就是成本的外部化,或称负的外部性。

8、外部效应的分类

(1)

生产的外部正效应(生产的外部收益)

(2)

消费的外部正效应(消费的外部收益)

(3)

生产的外部负效应(生产的外部成本)

(4)

消费的外部负效应(消费的外部成本)

(5)

公共资源问题

9、如何克服外部效应

(1)私人部门纠正外部效应的机制

①一体化

②产权与科斯定理

③社会制裁。

科斯定理,即只要产权已明确界定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那么交易的任何一方拥有产权都能带来同样的资源最优配置的结果,这可通过双方之间的谈判自然地实现,产权赋予不同的人只会带来收入分配结果的不同。

科斯定理有效性的条件是交易成本为零,而且外部性的价值或损害容易确定。否则,当存在着数量较多的当事人时,这种谈判协商的成本可能会高到使谈判和交易成为不可行的程度。

(2)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来有效的克服和纠正外部效应。如政府出资开展环境保护、提供医疗救助等。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时还时常伴以其他手段。较常用的有:罚款或征税;补贴;公共管制;法律措施。

第四章

公共选择理论

1、什么叫公共选择,公共选择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公共选择,指在市场经济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程序投票等实现的对攻公共经济的理性决策。公共选择理论,似乎对政策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公共选择的核心是对投票及其相关决策程序的研究。

公共选择的目的:提高社会福利;进行再分配。

前提条件:

公共选择理论的切入口是将决策环境划分为市场环境和非市场环境。

非市场环境中的决策至少要明确两个前提假设:①价格能够完全反映出消费者的偏好;②市场环境中的企业能够提供所有消费者所需的产品。

非市场决策与市场决策的一项重要区别是:对市场决策而言,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企业和消费者基本上拥有同等的决策权力来改变市场行为。对于非市场决策而言,政府拥有更多影响非市场行为的权力。

2、对政治人和经济人的假设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政治学对人的假定是政治人,即他们为了追求公共利益而活动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对人的假设是经济人:理性、利己、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经济活动中的个人时刻在追求个人私利的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采用了基于“谋求最大发展自我利益”的个人的逻辑演绎方法,其逻辑起点就是经济人的概念。

公共选择理论颠覆了政治学关于政治任是大公无私的假设前提,认为政治人和经济人可以是同一个人:是一个人兼有两个角色;在经济领域自私的人不可能在政治领域变的无私;并且要用经济学的眼光考察政治领域的事件。

3、个人偏好如何才能转为社会偏好,哪些因素影响着这一转变过程?

投票是个人偏好的显示,所有个别投票的加总就是社会或集体选择的结果,换言之,就是投票是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转变的途径和形式。

影响因素:

(1)

投票行为所显示的个人偏好信息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对于一项方案,它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比较关系是很难做出判断的。

(2)人们在投票的过程中,往往不是真实的反映他们的偏好。这里会出现几种情况:

隐瞒偏好。如果人们将要承担的公共产品成本取决于自己所显示的对公共产品的评价,人们可能会隐瞒或者从低申报自己的偏好。

策略性投票。当采取策略性的投票方式会取得更有利于自己的选举结果时,人们也不会显示自己的真实偏好。

无意参与投票。由于在实际的民主制度中,对于个人来说,投票与否往往对最后选举结果影响不大,虽然投票成本本身并不高,但是与投票的收益相比就不能忽视了,这使得人们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很低,不愿意显示自己的偏好。

偏好强度差异。即使人们有机会显示自己的偏好,但不同个人或集团偏好的强度不同,这样政治程序的结果很可能不是反映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而时更多反映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

因此,要保证投票行为能为实现人们的偏好,必须要投票行为发生前尽可能采取有效措施鼓励选民真实、完整地显示自己地偏好。

4、阿罗研究了社会选择必须满足的条件,他的分析是通过以下假设进行的(1)理性假设

(2)不相关选择的独立性

(3)帕累托效率状态

(4)无限制区域

(5)非独裁性

5、民主有两种基本形式: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

6、多数投票原则

(1)全体一致原则

(2)简单多数原则

(3)2/3多数原则

7、投票悖论,梅氏定理表明,在多数投票原则下,只有在两个备选方案,同时满足四个条件时有效,而如果考虑到三个或更多个的备选方案时,可能没有稳定一致的均衡结果,通常会出现循环投票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投票悖论。

投票悖论表明根本不存在一种能满足阿罗5个假设条件的社会选择原则。

8、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满足一切民主要求又能排除循环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

它由投票悖论演化而来,揭示了民主政府的内在弊端:要么循环投票,要么多数人暴政,要么就进行投票交易。而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选民的利益受损,全社会的福利下降。任何情况下政府决策都会措施偏差,对政府提出的各种要求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多数决策不一定能得到正确决策,民主政治并不一定是完美无缺的。由此就可以理解投票行为中的舞弊和操纵等非正规程序。

9、何谓多数暴政?

由少数服从多数导致的,使少数人的利益遭到忽视的政策。

德鲁克指出那时候西方各国许多人把多数人统治与自由政府划上等号的观念是错误的。他说多数派的统治还是少数派的统治与实现自由的政府是没有关系。如果认为多数派掌握或接近掌握真理的话,多数派就是法,就是完善的,就是真理,就会变得它应该拥有无限的权力,谁也不能有批评和抵抗多数派的权利。按照这种理解多数派的统治也就是暴政的原理,反自由的原理。而真正的自由,是反对多数派独立存在的少数派乃至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依然得到尊重。多数的原则的自制只能限制无限制的专横,并不能产生出丝毫自由,只是消极的自由。

——德鲁克的《工业人的未来》

10、中位选民定理,中位选民指处在所有投票者最优偏好结果中间状态的投票者。

中位选民最偏好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的提供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西方学者称之为中位选民定理。

实践意义,在西方民主正之中的作用包含两个方面:

对政党而言,他们必须寻找中位选民的偏好以此获得最多的选票而当选,各个政党的竞争会导致一个代表大多数人意见的政治纲要;

对社会福利而言,中位选民定理能将社会福利损失降到最低点。

11、唐斯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在代议制民主中,各个党派是为了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而不是为了制定政策去赢得选举。在代议制民主中,政客理性表现在追求选票最大化,而不是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而选民选举代表是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即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12、何谓利益集团?其存在理由及活动方式是什么?

利益集团:具有同样的嗜好的个人群体。

其存在的理由:

信息成本:利益集团搜集信息的成本分摊后是很低的。

稳定性:利益集团在一定意义上代替政治家完成了选民偏好加总,政府可以通过利益集团预测选民意愿,求的选票最大化。

交易效率:政府官员和机构行为的无约束状态刺激了利益集团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更多的利益。

13、什么叫寻租?如何从根本上防止寻租?

寻租:是指利益集团或个人通过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为己谋利的行为。

寻租行为造成的社会成本:①保持垄断地位的支出;②政府部门对这类支出做出反应的努力;③寻租行为所引起的第三方的各种扭曲行为。

要从根本上防止寻租,首先要弄清楚寻租行为产生的原因:

① 一旦政府制造出一种人为的稀缺性,寻租便会发生。如果获取租金的权利既不是在所有人中平等的或随机的分配,也不是公开拍卖,那么潜在的进入者将通过游说政府给他们以优惠的差别待遇来进行寻租。

② 如果政府职位的薪水和额外收入包含有经济租金,如果这些薪水和额外收入高于私人部门类似职位的待遇,潜在的政治家和官员将会花费大量的资源来谋取这种政府职位。

③ 个人和集团为了保护对自己有利的差别待遇或避免对自己不利的差别待遇而展开的活动。

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寻租,就是要在其源头“政府干预”上做文章,加强监管、机构改革等等。

14、官僚行为的特点

(1)缺乏竞争性

(2)缺乏激励机制

(3)非利润化

(4)缺乏敏感性

(5)个人影响力较大

15、尼斯克南的官僚模型

(1)他认为官僚追求的个人利益是其所属部门权力的最大化。

(2)假设前提:官僚组织内部的成员不会讲年收入和支出费用的差额纳入私囊;官僚对预算规模扩大化的追求给公共产品的供给和社会福利带来重大影响。

(3)尼斯克南认为,官僚机构能够获得它要求的预算规模,取决于三个前提:

①官僚机构是一个独家垄断的供给者;②它的真实成本曲线是不对外公开的;③制度上允许它提出不容讨价还价的预算建议。

l

自由裁决官僚行为模式

由米盖和贝兰格对尼斯克南的模型进行修改发展而来,他们假设官僚会将预算和支出之间的差额用于自己消费。

16、政治经济周期:经济活动往往是围绕大选日期波动,政府一般在大选之前寻求有利的经济结果,而把不利的经济结果拖延到大选之后。

政治经济周期出现的前提:(1)政府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在下一次选举中能够再次当选,政府调整政策是为了获得短期的较好声誉,在各项经济指标中,它总是首先确保能够更明显带来良好声誉的指标。

(2)选民投票时最关心的问题是通货膨胀和失业率,而其他的经济指标对他们的投票行为影响不大。

(3)选民是近视的,政府在短期内政策调整带来的短期效用最大化能够吸引选民的选票;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政策变化带来的效用水平的降低趋势不在他们投票时的考虑范围之内。

17、政府失败具体体现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供给数量过多(过高的预算支出)、供给成本超过实际所需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等方面。

18、政府机构不断膨胀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官僚行为的普遍存在。

官僚作为经济人,也是为了获得个人的利益最大化。通过对政治过程的观察,可以发现,官僚追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与政府支出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官僚有不断扩大本部门权限的趋势,导致政府规模的扩大,赤字加剧。

19、文官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文官制度的优点:

文官凭借技术受到雇佣,基本上终身制,与政治波动无关,只对上级负责。他们专业而且具有稳定性。

文官制度的缺点:

① 缺乏竞争性:不存在同类产品提供者的竞争。

② 缺乏激励机制:稳定性和程序性排斥了激励。

非利润化:公共产品只保证供给,不计利润。

④ 缺乏敏感性:对公共产品评价的非市场化。

⑤ 个人影响力较大:政府信息不公开,其个人好恶会不同程度影响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

20、政治均衡,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以及相应地税收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取得了政治均衡。

21、什么是政府失灵?

从公共产品提供者的角度看,政府失灵具体体现在公共产品的供给水平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供给数量太多(过高的预算支出)、供给成本超过实际所需成本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等方面。

第五章

国家预算

1、什么事国家预算?其内容、形式、编制方式及其过程?

国家预算,是指政府,也即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没一个财政年度的全部公共收入和支出的一览表。换而言之,国家预算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公共收支计划的总和。

(1)形式:

单式预算:即政府所有的公共收支计划通过一个统一的预算来反映。

复式预算:即公共收支计划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来反映。

(2)编制方式可以分为:

基数法预算:指政府的收支计划在前一年预算基础上,参照本年度社会经济发展加以调整而确定。

零基预算:指政府在编制预算是,一切从零开始,对原有的各开支项目重新进行核定,不是停留在修改上一年度预算或审查新增部分上。从而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起源于美国。

(3)预算的过程分为:编制——审议批准——执行——决算4个阶段。

2、国家预算的功能

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政策取向。

对政府规模进行控制。

3、国家预算的五大原则

(1)公开性

(2)可靠性

(3)完整性

(4)统一性

(5)年度性

4、什么叫PPBS方式?

PPBS,Planning-Programming-Budgeting

System的缩写。它的意思是由计划制定、方案评估和预算编制三阶段组成的体系。是西方发达国家预算编制的主要方法之一。

第一阶段:Planning,即计划制定,在这一阶段中,预算编制者要根据本届政府施政纲领设定本年度预算的基本目标,然后对为达到次目标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

第二阶段:Programming,即方案评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预算编制者对在上一阶段筛选出来的方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和费用-产出分析,一般以5年为期,评估方案实施所需要的投入和预计的产出,并计算出单年都的投入和收益,弄清个别具体方案于整体预算的相容性和协调性。

第三阶段:Budgeting,即预算编制,这一阶段中,要确定经过评估的方案在本年度所须资金的金额,把预算资金进行合理分配

在PPBS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回头看”,不断对所筛选出的方案及其实施疾患是否符合本届政府的施政纲领和本年度预算的基本方针进行检测。

5、请比较分析均衡预算论、功能预算论与高度就业预算论的长处与不足。

均衡预算论,即是主张无赤字收支平衡预算的理论。

其理论基础是古典经济学中的市场竞争原则,该原则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具有自律机制,通过市场竞争可达到资源最佳配置,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以此为前提设定的某些财政制度本身就具有自动调节和稳定经济的功能,被称为自动的或内在的稳定器。

功能预算论,即着眼于预算对整体国民经济的影响,而不拘泥于预算本身平衡与否。

其核心是相机抉择,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的产物。他反对古典经济学关于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机制的理论,提出光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必须要依靠政府的干预来提高社会消费倾向和加强投资的引导。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财政预算不在于追求政府的财政收支平衡,而在于追求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预算可以是盈余的也可以是赤字的。

功能财政的基本点在于,政府应该关注经济增长而不是拘泥于预算平衡,政府财政收支应服从于宏观经济调控。

高度就业预算论(结构性预算论)

其核心是政府支出应该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收入水平。预算要保持一定的财政盈余,用作公债的还本付息。恢复和发挥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作用。预算不只是着眼于烫平短期的经济波动,而是致力于在经济循环中取得动态平衡。

6、我国复式预算的主要问题:(1)经常性预算与建设性预算之间的界限不清

(2)没有达到复试预算的目的(3)预算的编制和内容不能满足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中国预算改革方向

(1)将现行的二元复式预算逐步改为多元复式预算;

(2)逐步实行零基预算;

(3)建立国库集中统一支付制度。

7、中国的预算监督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2)财政部门的预算监督: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全国财税大检查。

8、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集团)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代为履行或行使政府职能,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改革和发展方向是:逐步把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彻底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与现有预算一起共同构成完全统一的国家预算,进入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监督之中。近期目标是铅华预算外资金管理。中长期目标是结合预算体制的改革,进行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创新。

第六章

公共支出的理论与实践

1、公共支出是以政府为主体,以政府事权为依据进行的一种货币资本的支出活动。

分类:

(1)按支出是否有直接补偿分为

①消耗性支出,是政府各部门的消费和投资性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活动所需商品与劳务的支出。

②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方式把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转移给受益人。

(2)按支出的目的分类

①预防性支出,是用于维护国家安全秩序,保障社会安定和公民生活安全性的支出。包括国防、军备、警察等支出。

②创造性支出,指用于维护经济环境、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出,是用以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完善社会环境的支出。

(3)按支出的利益范围划分

①一般利益支出,指全体公民均享受其利益的支出。包括军事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等。

②特殊利益支出,是对社会中某些特定居民与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包括教育支出、居民补助支出等。

(4)按支出的强制性分类

①强制性支出,指根据现行法律必须进行的支出,除非修改法律才可变动。

②随意性支出,指立法机关可以根据每个财政年度的需要分别决定的支出。

(5)按政府层次分类,可以分为联邦(中央)、州(省)、地方政府支出等。

2、传统的公共支出的原则

(1)经济效益原则

(2)公平原则

(3)稳定原则

3、瓦格纳法则,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国家职能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从而导致政府经济活动不断增加,所需的公共支出也日益攀升,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4、公共消费支出

消耗性支出

公共支出的结构

公共投资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转移性支出

财政补贴

(1)公共消费支出,主要是指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而进行的支出,它与公共投资支出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

①国防支出

②公共教育支出

政府教育支出的必要性:a.政府干预教育的重要性与私人部门提供教育可能带来的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有关;

b.教育是一种正外部性特征很强的典型的准公共产品;

c.金融市场的不完全使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介入成为必要。

③公共保健支出

必要性:a.公平问题与政府对保健服务的融资;

b

.保健市场的不完全信息;

c.保健市场中的公共产品与外部性问题。

(2)公共投资支出

公共投资,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以财政资金为来源的投资活动,它有别于一般公共消费支出,因为公共投资当期的投入,将带来未来的产出。

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相比,有哪些特点?

从投资目标看。

私人部门投资多以理论最大化或者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更多的考虑投资的内部成本和收益,而较少考虑投资的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

而公共投资的出发点正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须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外部条件,追求社会效益是政府投资的重要目标。但是,这并不说明政府投资不考虑经济效益,待投资方向确定后,在具体使用资金时,就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考虑经济效益。

从投资领域看。

经济利益目标使得私人部门倾向于投资市场化程度较高,投资期短,收益快的项目;而政府投资则更多涉及存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如自然垄断行业、基础设施、高科技产业、农业等,而且往往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从投资资金来源看。

私人部门的投资资金主要来源自有资金及贷款、发行股票等各种社会筹资,由于筹资时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往往投资规模有限;而政府投资一般可以根据投资项目所需资金规模拨款进行投资,必要时还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等多种渠道筹资。

公共投资的形式:直接投资方式;对国有企业投资;股份投资方式。

5、社会保障,是政府通过一系列公共措施,在全社会范围内组织的,对因遭遇疾病、生育、工伤、失业、残疾、年老、死亡或其他事故而收入锐减或收入丧失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可分为三大类: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其他社会保障。

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社会保障制度顺利实行的必要前提。资金来源的渠道主要有两个:社会保障税;一般政府税收。

6、财政补贴,是指国家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向生产者或消费者提供一定的补助或津贴。

财政补贴的内容十分多样,包括政府在各个领域对不同社会成员的补贴,主要有以下几项:

(1)价格补贴,指国家为安定人民生活,由财政向企业或居民支付的,为纠正人民生活必需品或农业生产资料等的价格不合理而支付的有关补贴。

(2)企业亏损补贴,是国家财政在企业发生政策性亏损等情况时,为了维持企业的生存而给予的财政补贴。可以理解为政府为了维持某种产品或劳务的低价供应或者弥补国家政策给企业造成的损失而支付的对价。

(3)财政贴息,指政府出于某种目的,如扶植民族品牌,引进现金技术等对某些企业、某些项目的贷款利息在一定时间内,按金额或一定比例给予补贴。在这里资金被看作一种特殊的商品,利息就是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

(4)税收支出和税前还贷,这两种补贴不直接在支出项目中劣势,但具有财政补贴的是指,称为隐蔽性财政补贴。税收支出是各种税收优惠如免税、减税、退税、税收抵免的总称。它相当于使国家税收收入减少,相当于国家取得税收后又将税收用于财政补贴的支出。

(5)职工和居民生活补贴。

7、为什么说社会保障税是社会保障支出的理想的资金来源?

社会保障税对于促进有收入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公平分配和促进社会效率是行之有效的。这主要是由它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社会保险)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体现出来的:

同商业保险相比,社会保险采用征收社会保障税的方式更为公平。

征收社会保障税实行社会保险有利于防治商业保险中可能出现的“逆向选择”。开征社会保障税,实施社会保险,还可以以强制力要求风险低的社会成员参与保险,避免了高风险但是非高收入的社会成员承担高额保险费。同时由于的风险的投保人加入,保险费用将降低,这实际上是用社会保障税的形式,将收入在不同风险的社会成员中再分配,使社会收入更加趋于公平。

社会保障税与一般政府税收比,作为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具有更高的透明度与权力、义务对等性,使高收入的社会成员在缴纳较多的保险税后能取得较多的保险收入,有利于保持高收入者的工作积极性,维持社会效率。

可见,社会保障税可以看作商业保险于一般政府税收在公平于效率之间的一种折中选择,它既不会导致商业保险中低收入者承担高费用,又不会明显降低高收入者的工作积极性,是一种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做法。

8、成本—收益分析,是一种经济决策方法,它通过比较各种备选项目的全部预期收益和全部预期成本的现值来评价这些项目,以作为决策参考或依据的一种方法。

步骤:(1)确定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方案(2)确定每种方案的最终结果(3)对每种投入和产出进行估价(4)加总每个项目所有成本和收益以估计项目总的获利能力。

类型:

真实的与货币的。(最重要的)

直接的与间接的。

有形的和无形的。

中间的与最终的。

内部的与外部的。

9、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进行决策的指标(计算题考点)

(1)净现值(NPV)=收益现值总额—成本现值总额

净现值=0,说明收益现值总额恰好等于成本现值总额,该项投资的获利水平刚好合格;

净现值﹥0,说明收回数额大于投资成本,正数的数额越大,说明此项投资的获利水平越高;

净现值﹤0,说明回收数额补足抵偿投资所需成本,则投资项目不宜采用。

(2)收益成本比率(BCR)=收益现值总额÷成本现值总额

BCR大于或等于1,投资项目可取;BCR小于1,投资项目不可取。

(3)内在报酬率(IRR),是使收益现值与成本现值相等(NPV=0,BCR=1)的贴现率。

10、成本—收益分析的难点

难点:①局限在经济方面的成本和收益,要求都用货币衡量。而对于非经济的因素不能用货币衡量的,则很难估算成本。

②未来的成本、收益往往有着不确定性,易变动,难以估计。

11、成本效果分析的特点:所有方案必须有共同的目标,只考虑确定目标不同方案所需付出的代价而不考虑这些方案的经济效益。

第七章

公共收入的理论与实践

1、公共收入,是指政府为满足公共支出的需要,自企业、家庭取得的一切货币收入。主要包括经常性税收入、经常性非税收入及公债收入。

2、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特征:①强制性②无偿性③固定性

3、税收三要素

①纳税人,亦称课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也称法定直接纳税人。

②课税对象,亦称课税客体。是国家征税的基本依据,规定着征税的范围,是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

③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与定额税率。

4、税收分类

(1)根据课征对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所得税、流转税、财产税等

(2)产品税与要素税

(3)对人税与对物税

(4)直接税与间接税

(5)按税收的计征标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6)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为价内税与价外税。

(7)按税收用途分为一般税与特定税。

(8)按税收的归属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与共享税。

(9)按税率分为累进税与比例税。

5、税收的转嫁,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通过经济交易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类型:(1)前转,亦称顺转,是指在经济交易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其所提供的产品或生产要素价格将所纳税款向前转移给产品或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或最终消费者的一种形式,即由卖方向买方转嫁。

(2)后转,亦称逆转,即纳税人将其所纳税款,以压低生产要素进价或压低工资、延长工时等方法向后转移给生产要素提供者负担的一种形式。

(3)消转,又称税收的转化,这是纳税人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或改进生产技术等措施降低生产费用,补偿纳税损失,从而使税收负担在生产发展和收入增长中自行消失,不归任何人承担。

(4)税收的资本化,又称资本还原,实际上是向后转嫁的一种特殊形式。

6、税收的归宿,就是税收负担经转嫁后最终的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后结果。

7、局部均衡分析,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析一种产品或一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8、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影响税收转嫁和归宿的主要因素

税收的转嫁和归宿情况事实上是由税后的均衡价格决定的,而与对供给方还是对需求方征税无关。

税后均衡价格比税前均衡价格提高的部分就是需求方承担的税收,税收的其余部分则必须由供给方向后转嫁或自行承担,这也就是供给方实际得到的价格比税前均衡价格降低的部分。购买者为单位产品支付的价格永远比销售者实际得到的价格多出一个单位税额。

需求和供给弹性是决定税收转嫁和归宿状况的关键。

某种产品需求弹性越大、供给弹性越小,则税收负担越难以向前转嫁给需求方,而只能由供给方自行负担或向后转嫁;反之,需求弹性越小、供给弹性越大,则税收法担越容易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向前转嫁给买方。更通俗的说,买卖双方在价格变化是对需求量或供给量的调整能力越强,越是容易处于较有利的地位,可以承担越少的税负。

1、由需求和供给弹性引伸出的结论

⑴ 课税的范围:若是课税的范围较窄,则课税产品的替代性较大,消费者可减少对该产品的需求而增加对其他产品的需求,因而课税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税负易向卖方转嫁;反之,如果课税的范围较大,涉及所有同类产品,消费者就难以通过增加对替代品的需求来规避税收负担,则课税产品俄需求弹性较小,税负易由买方承担。

⑵ 商品的种类:生活必需品,人们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弹性小,消费者将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税负会前转到消费者的身上;反之,课税产品属于奢侈品,那么由于人们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消费者处于有利地位,税负会后转或不能转嫁,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者销售者身上。

⑶ 产品的属性:资本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供给弹性小,生产者在税收的转嫁中处于不利地位,税负会后转或不能转嫁,从而落在生产要素提供者或生产者身上。反之,如果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或生产周期较短的产品,税负就会前转到购买者身上。

10、一般均衡分析,就是在假定各种产品、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都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分析所有产品、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都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

11、从一般均衡的角度看,政府对一个行业的产出征税将产生哪些影响?

政府对某一部门的某一种生产要素征税,其影响会波及整个经济,不仅该生产部门的该要素所有者要承担税负,其他生产部门的该要素所有者也要承担税负。

政府对一个行业的产出征税会产生产出效应和替代效应:

从产出效应来看,政府对制造业资本收入征税,而对食品业资本收入不征税,会造成制造业成本上升,收益率相对下降,只在也的产出会下降,从而对资本的需求下降,资本收益率将下降,同时由于资本会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食品业流动,食品业资本收益率也将下降,只有当两个行业的资本收益率被拉平时,这种资本流动才会停止,结果是不仅制造业的资本所有者承担了税负,食品业的资本所有者业承担了税负。

从替代效应来看,政府对制造业资本收入征税,而对劳动力收入不征税,会促使制造业生产者倾向于减少资本的施用量,而增加劳动力的使用量,即劳动力替代资本。这意味着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增加,而对资本的需求相对下降,从而会造成制造业资本相对价格的下降。随着制造业资本向食品业的流动,资本价格的下降也会在食品业发生。

12、税制结构设计的基本问题有哪些?

税收制度设计应以税收原则为标准,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税种的配置问题。

税种的配置实际上研究的是各个税种之间的配合问题。它以某种税为主体税种,各个税种构成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主体税种的选择对于税种的合理配置具有关键意义。在主体税的选择上,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更为推崇所得课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税收征管体系尚不健全,往往也配以营业税、增值税等间接税。

(2)税源的选择问题。

在税源的选择问题上,主要是考虑税源与税本的关系。税本、税源、税收之间的关系是,税本是税收来源的根本,税源是由税本产生的收益,税收则来自于税源。有税本才会有税源,有税源才有税收,所以税源的选择问题实际上研究的是如何选择税源,才能不使税收侵蚀税本。

一般以为,税源为地租、工资和利润。将课税范围限制在这个范围之内,虽有可能因课税过重而导致税源枯竭,但不会伤及税本。对财产尤其是其中的生产性资本,要少收税或不收,以防止国民经济萎缩。但对其中非生产性财产可以适当收税,如遗产税、赠与税等。

(3)税率的安排问题。

税率的安排,实际上是要即决两方面的问题:

①税率水平的问题。

关于税率水平应如何确定,美国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拉弗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拉弗曲线原理。其基本观点是:在一定限度内,税收收入将随税率的提高而增加,因为税源不会因税收的增加而等比例地减少;当税率超过了这个限度,继续提高税率,则税收收入不但不能增加,反而会下降。高税率不一定有搞地税收收入,低效率不一定有低的税收收入。

②税率形式的确定。

税率形式地确定面临地选择主要有两种: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比例税利益边界明确,透明度高,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如对商品税征比例税率;累进税率有助于收入分配的公平,如对所得税征累进税率。其是指是公平与效率的选择,并根据客观经济形式选择侧重。

13、税收原则

(1)公平原则

①受益原则,要求每个纳税者根据他由公共服务中获得利益的水平来相应纳税,即社会成员的税收负担应与他从政府服务中获得的收益相等。

②纳税能力原则,要求根据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来确定其应承担的税负,现实中可能选择的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或称税基限于收入、消费或财产。

(2)效率原则

①税收的中性原则,是指税收制度的设计应尽可能地使税收不影响市场中各相对价格,保证纳税主体纳税前后经济行为的一致性,即保持税收的中性。

②节约与便利原则

(3)稳定和增长原则

※收入、消费和财产作为衡量纳税能力的标准各有何特点?(了解)

收入:收入多的人应多纳税,收入少的人应少纳税。由于对人谁比对物税可更直接贯彻公平目标,而收入是对人税的税基,所以,就公平性而言收入税基是比较优越的。但是它的统计口径如何确定仍然存在一些争议:衡量的单位是个人还是家庭;是以总收入还是以扣除某些支出后的净收入为标准;是以货币收入还是以经济收入作为标准;对来源不同的收入是否应该有不同的标准。

消费:标志着一个人对社会的索取,索取越多,纳税能力越强,应该多纳税。以消费为衡量支付能力的标准在实践上意味着不课征所得税,仅征商品税,而且只向消费品征税。在客观上它能起到鼓励储蓄和投资,抑制消费的作用,当社会投资不足时有助于经济增长。

财产:一方面人们可以利用财产赚取收入,通常一个人的财产越多他支付能力就越强;另一方面财产还可带来其他满足,如声望、权力、保障等。财产税的课税对象主要是不动产,其有形性弥补了收入税基的这一个缺点,因此有必要将财产税基作为收入税基的补充。但是财产形式多样,受益不同,财产征税在实践中也难以查核和估价。

14、什么是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为什么说不影响相对价格的税收就不会产生超额负担效率损失?

征收会产生两种效应,从而影响个人的福利水平:一是收入效应;二是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是因某种税开征或增加而使纳税人的购买力减少产生的效应,但是因为相对价格没有改变,这仅说明资源从纳税人转移给政府,这是税收的正常负担,考虑到政府税收用于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使社会福利得到改善,从全社会来讲,这种资源转移本身并不会造成损失。

替代效应是党税收影响商品(或活动)的相对价格时,导致个人以一种消费形式或行为替代另一种产生的效应。例如当产品税课于甲产品而不是乙产品时,消费者可能用乙产品来代替甲产品,也许在睡前他并不喜欢用乙产品而喜欢用家产品,也就是同样价值的乙产品带给消费者的效用不如甲产品。这种替代效应产生的损失无法用政府税收的收益来弥补,所以是税收的超额负担,即税收导致的净损失。

容易看出,只有不影响相对价格的税收才不会干扰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选择,从而就不会带来超额负担。

15、试析中国税制的改革方向

(1)个人所得税制

①应选择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

②过宽税基,扩大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

调整费用扣除,建立科学的费用扣除制度

建立源泉控管、双向申报、交叉稽核的征管机制

(2)企业所得税制

①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是税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

②坚持国民待遇原则,要适当取消企业所得税优惠,减少并规范各类税收减免与优惠政策。

(3)增值税

试析中国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过渡的必要性。

“生产型”增值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中国的产业政策相矛盾。不利于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与中国当前开发西部的地区发展战略不适应。增值税税负的不平衡,不利于缩小中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

不利于中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生产型”增值税对外购资本品部分不允许扣除已经缴纳的税额,使得不能彻底退税。

使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整性受到影响。

从长期看,中国增值税的类型选择应该是“消费型”增值税。理论依据是:

“消费型”增值税可以彻底地解决对外购项目的重复征税问题,对不同行业、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真正做到公平税负,符合中性税收的原则。

它与国际增值税实践相一致,有利于引进外资,使中国企业公平的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使中国经济进一步国际化。

选择“消费型”增值税更符合增值税的抵扣原理。整个增值税的抵扣链条更完整和统一,有利于增值税征收管理的简便高效。

选择“消费型”增值税符合中国税制改革的整体方向。

第八章

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1、功能分配,也称要素分配,是从收入来源角度来研究收入的分配。它试图说明每一个生产要素所得到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份额是多少。

2、规模分配,也称个人和家庭分配,是从分配是否公平的角度来研究收入的分配。它试图说明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份额是多少。可用劳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来衡量。

3、收入分配的理论流派

(1)功利主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理论

由杰瑞敏·边沁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创立。

基本论点:政府的正确目标应该是社会每一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所谓每一个人的效用总和,即是最大多数人的效用和利益。换言之,功利主义的基本主张是政府施政的落脚点是为了取得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最大化。

理论出发点:功利,即效用。指人从其生活的环境中得到的幸福或满足程度。

(2)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论

由罗尔斯创立。

罗尔斯反对功利主义的个人效用总和的最大化。主张最小效用的最大化。罗尔斯的规则被称为最大化标准,其强调的是处在收入分配最下层中的那些不幸的人。主张政府的目标应该是让社会上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在强调帮助穷人的同时,罗尔斯也意识到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3)自由意志主义的机会平等论

由罗伯特·诺齐克提出来的。

诺齐克强调的是自由权利的至高无上,不可侵犯,反对为了他人或团体的利益来牺牲自己的权力。诺齐克不仅反对罗尔斯的自由主义的分配正义论,也反对功利主义。他所坚持的再收入分配最好的选择是自我权利的实现和保护。只要收入分配不是以不公正手段进行,政府就不应该干涉。

(4)库兹涅茨的倒U形理论

他认为收入分配不平等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指出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库兹涅茨认为政府的干预、人口变动与技术进步这三种要素抵消了储蓄和城市化的作用,使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方向发生逆转,由上升转为下降,形成了倒U形现象。

相对其他主义而言,他的假设是动态的,但统计论证和理论分析都不够充分。

(5)福利经济学的效率公平之争

旧福利经济学是由庇古创立,主要由基数效用论和有关社会福利的3个基本命题构成。

新福利经济学由帕累托创立,认为基数效用论不可取,提出了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等一系列新观念。

4、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阶段,企业和个人,也即雇主与工会两大集团的权力和利益交易是核心。

在国民收入再分配阶段,国家或政府则是核心。

5、政府为什么要加强国民收入再分配?制约因素有哪些?

加强的原因:宏观性、广泛性、自觉性

制约因素:技术进步约束、政治制度约束、市场力量约束

6、政府收入分配的手段

(1)从社会保障角度来见政府为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所拥有的政策手段

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

①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建立专门资金,在劳动者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和机会时提供基本生活上的物质帮助的形式与制度。

②社会救助,是国家对无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的人给予的短期或长期的物质帮助制度。

③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和福利事业的总称。

④社会优抚,是政府依照法律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和牺牲的人员及其家庭所给予的物质优待和抚恤,主要由退伍军人优抚安置、死亡或伤残抚恤构成。

(2)除了经济性的调节和平衡之外,政府为实现国民收入再分配所作的政治决策

①价格管制、最低工资立法

②就业支援

③反贫困计划

④振兴教育

7、收入分配政策的评判标准

(1)野口悠纪雄

①目标效率性

②资源配置中立性

③消费者主权和纳税人主权

④其他:效果的明了性;行政费用;便捷的调查处理机制;心理抵抗度

(2)周小川

①社会安全感

②社会公平

③个人激励

④经济增长

⑤管理成本

⑥隔代分配

⑦政治影响

⑧过渡代价

⑨所有权

⑩资本市场

8、西方国家的收入分配有三种模式: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福利国家的瑞典;社会市场经济的德国。

9、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基本原则

(1)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选择应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2)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3)以缴款基准制为主重新构筑社会保障体系。

(4)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与社会保障资金经营要分开。

(5)重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其他社会经济制度改革的相互配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应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资本市场的形成。

10、三条保障线,从1997年起中国建立了由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组成的“三条保障线”。

第九章

公共经济与国民经济调节

1、试分析社会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对财政需求管理政策效果(就业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若使社会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即价格水平是固定的,增加社会总需求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导致产出的增长,而不会同时促使价格水平上升;

若供给线向右上方延伸,扩张需求在短期内是能够促使产出增加的;

若社会总供给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产出固定在充分就业产出水平,这表明现有的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则社会总需求的增加职能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而无产出的增长。

2、财政政策乘数(计算题)

1/(1-c)即为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1/(1﹣c)

总额税收乘数﹣c/(1﹣c)

所得税乘数﹣c/[1﹣c(1﹣t)]

平衡预算乘数为

13、试析增加政府支出和减税政策对宏观经济扩张性效果的异同

相同:政府支出的增加和政府的减税政策,都会引发社会投资支出的成本增长。

不同之处:

两种财政政策措施对于新的均衡产出的组合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增加政府支出会使总产出中归于政府的部分上升,而减税的结果是使产出中归于消费者的部分增加。

政府支出的改变对总产出的影响使肯定而直接的,而税收的变动却需要通过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才能影响到产出和就业。减税后,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但有一部分会用于储蓄。从而,与政府支出的增加相比,减税对于产出的扩张影响要小。

4、自动稳定器的含义:税收的自动化;政府的转移支付;积极地财政政策。

5、试析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所得税制的设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人头税、比利税、累进税。

由于不产生替代效应,人头税较之比例税有更多的激励纳税人增加劳动投入的效应。累进所得税由于导致更大的替代效应,对劳动投入将起到较少的激励作用或较大的阻碍作用。而具有累退性质的商品税较之同额累进或比例所得税则对劳动投入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对非劳动收入比如资本收入的课税由于收入效应的作用,会引起劳动供给的增加。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的不同影响。

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对于人们在收入和闲暇之间的选择的效应不同,平均税率的变动产生收入效应,而边际效率的变动产生替代效应。由于保持平均效率不变时,变动边际税率只产生替代效应,即增加边际税率将减少劳动供给,减少边际税率将增加劳动供给,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通过减税来刺激劳动供给时,采用在扩大税基、保持平均税率的同时降低边际税率的做法,这既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减税政策的效果,又能减少对财政收入的不利影响。

6、利息所得税对消费和储蓄的影响如何?

从收入效应方面看,税收使消费者个人可只配收入减少,从而即期消费和未来消费都减少,储蓄增加;从替代效应方面看,利息所得税使未来消费的收益即现即现期消费的代价降低,于是消费者将增加当期消费,减少储蓄。

由于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对消费和储蓄的作用是相反的,从而难以判断利息所得税是否又刺激消费的作用。利息所得税对消费和储蓄的净效应,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时间偏好,若消费者的边际储蓄倾向较高,利息税的净效应则可能表现为增加当期消费,减少储蓄;反之,则表现为减少当期消费,增加储蓄。

7、供给学派的财政主张

供给学派经济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当时发达国家陷入经济危机,高失业率与高通货膨胀率并存,风行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凯恩斯经济学趋于破产。他们认为,只通过提高政府支出等措施提高总需求而不相应地增加总供给,不能克服经济衰退,反而会助长通货膨胀。

主要主张是减税,代表人物拉弗提出了著名的拉弗曲线。

8、财政赤字,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政府预算收入和支出的差额。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

国内债务弥补赤字。以这种方式弥补赤字,扩张性最小。

货币发行弥补赤字。以货币发行弥补赤字会带来货币供应的增长,因而具有扩张性的效应。

③国外债务弥补:对外借款首先会导致本币升值,从而既不利于出口又鼓励进口,最终导致经常项目逆差,而且过分依赖对外借款还容易引发对外债务的危机。

④出售国家资产:一方面国家资产存量会下降,更重要的是会令公众对国家失去信心。而且可供出售的国家资产也是有限的。

9、国债

(1)国债的产生条件: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社会上要有充足的闲置资金。

(2)种类:

①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

②自由公债和强制公债

③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④长期、中期和短期公债

⑤可转让和不可转让公债

(3)发行方式:公募法;公卖法;承包购销。(注意各种发行方式的特点)

(4)发行价格:平价;溢价;折价(采取各种定价方式的原因和条件)

(5)偿还方式: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轮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市场购销偿还法;以新债代旧债

(6)国债市场

国债发行市场,又称国债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初始环节。

国债流通市场,又称国债二级市场,是国债交易的第二阶段。

9、我国实施宏观政策的制约因素

(1)

财政包干制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

(2)财政税收及支出的伸缩空间有限;

(3)财政机制运作效率低下,使得财政政策的预计成效大打折扣。

第十章

地方公共经济

1、什么事地方公共产品?它与全国性公共产品有何区别?

地方公共产品是由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它与全国性公共产品之间最大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受到地理空间的限制,后者则在主权范围内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

2、地方政府的基本职能是资源配置。地方政府通过提供地方公共产品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公共产品的层次性决定了地方公共产品必须由地方政府提供。

3、什么是“用脚投票”理论?其长处和缺陷是什么?

蒂博特模型,是公共经济学教C.M.蒂博特提出的居民“用脚投票”来选择地方政府,来实现地方公共产品完全竞争的理论。

其理论内容有:

边际成本为零推动了各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供应上的竞争。

以自由迁徙为前提的“用脚投票”。每个居民从个人效益最大化出发,不断迁徙,只有当其迁徙成本等于收益时才会停止寻找最佳政府的努力而定居下来。

地方政府向新加入者提供已经有一定水平的公共产品,如地方图书馆,其边际成本为零,为了增加吸引力,地方政府都具有确保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内在动机,从而形成竞争。

自由迁徙和多个社区的存在,能使个人像选择私人产品一样选择社区,“用脚投票”来选择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根据人群的相同偏好提供一定水平的公共产品,从而达到与其所征税收的平衡。

但麦圭尔从经济人角度出发,认为个人决定是否迁徙首先在于迁徙利益和成本的比较,居民迁徙的原因在于寻找公共产品提供水平与税收之间的差异,只有当公共产品与税收达到最佳组合式,迁徙才会停止。

长处:在地方政府之间提供公共产品的竞争和以自由迁徙为前提的“用脚投票”的相互作用下,地方公共产品的供应可以达到怕累托最优。

缺陷:该模型的假设太多,以致在现实中无法形成蒂博特为实现地方公共产品有效供应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4、斯蒂格利茨的批判

斯蒂格利茨对蒂博特模型的批判理由:社区内的人数;社区内公共产品供应水平和种类的选择方法;地区的数目;社区内居民的组合。

其它问题:①外部性导致的地方公共产品供应不足或过剩

②规模经济不足导致成本与效率的不对称

③净财政收益抵消了自由移居带来的竞争效果

④富人驱赶穷人的意欲限制了地方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地方分权有什么好处?其理论依据何在?

(1)地方分权的好处有:

有利于地区居民的偏好在地方政府的政策中得到显示。

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的信息优势。

有利于制定创新,增加更多的选择。

有利于缩小政府规模,提高政府效率。

(2)理论依据:

施蒂格勒的最优分权模式。

认为地方政府更了解选民的需求和偏好,居民有权选择公共产品供应水平和数量,中央政府统一提供公共产品是不经济的。

奥茨的分权理论。

认为在提供等量公共产品的前提下,地方优于中央,而且成本是大体相同的。就应当“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最优的产出提供给他们的选民”。

特里西的偏好误识论。

从信息角度论述分权的必要性。中央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会因信息失真而造成浪费或不足。

6、地方政府税收的“四不原则”(大卫·金)

地方政府不应该征收高额累进税。

地方政府不应该征税基流动性很大的税。

地方政府不应该征收可将大部分归宿转嫁给非本地居民的税。

地方政府不应该征首部直接为本地居民所察觉的税。

7、地方税收的六条标准

具有在分配性质、以支付能力为基础的税种征收权归中央政府所有。

流动性税基的税收应由中央政府征收。

税基分布不平衡的税应为中央税。

易发生周期性波动的税收也应由中央政府征收。

易归宿转嫁型税收也应由中央政府征收。

(6)

在税收体系中占主体地位,收入比重较大的税种应归中央政府征收。

8、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税收、借贷、收费和接受补助。

9、补助地方政府的必要性

(1)纠正外部性,也可称为成本与效益的对等原则。

(2)纠正横向财政不平衡,也叫资源配置区位中性原则。

(3)纠正纵向财政不平衡,也可称弥合地方财政缺口。

(4)最低服务标准,或称为最低服务标准原则。

(5)政策诱导,也可称之为地方公共产品全国优效品化原则。

10、补贴的手段

(1)无条件补助:指对补助款项用途不加任何条件,也不需要地方政府配套的由中央政府拨给地方的一次性固定数额财政资金。

(2)有条件补助:这种补助在发放时都附带一定的条件,只有地方那个横幅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获得补助。

①专项补助:用于中央政府指定的特殊用途的无需地方资金配套的一次性固定数额的中央补助。

②配套补助:指规定了资金用途并需要地方政府拿出一定配套资金的中央补助。

另外还有税收努力补助:指按地方政府征税成绩进行的补助。

11、现阶段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主要动机

(1)政绩效应

(2)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3)改善投资环境

(4)增加地方公务员福利

12、规范地方政府投资的原则

(1)把地方政府投资逐步纳入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提供中去

(2)用政府投资来解决外部性问题

(3)用政府投资打破自然垄断

(4)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和支持民间投资。

公共经济学各章节重要考点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