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
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历史必修3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相对论
1、背景:19C,科学进步愈发显示出转化为生产力的巨大威力,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2、时间:20C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
3、内容:基本原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论原理
4、影响:
①提醒人们不要被常识和日常经验所蒙蔽
②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
③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④是核开发的理论基础
二、量子理论
1、发展:
德国普朗克:量子假说
德国爱因斯坦:光的量子理论
丹麦玻尔:原子的量子理论
2、影响:
①带来了技术创新:半导体和激光器
②直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广 东 高 考 在 线 微 信平台 整 理)
三、电脑和网络
1、时间:
20C美国发明电子计算机(代表数字化技术的产生)
20C60N美国诞生网络技术
2、意义:互联网打破了常规的空间和时间界限;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信得增长点,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推动全球化的发展,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四、生命的奥秘1、20C70N 生物工程技术正式形成1993年 第一种转基因食品晚熟西红柿在美国投放市场
1990年 “登月计划”的国际扔了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我国1999年加入这项计划)
1997年 克隆实验成功
五、登上太空1、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
1961年苏联 “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1969年美国 “阿波罗-11”登月飞船发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2、意义: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六、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1、内容: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 第一颗氢弹试爆;
1970.4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长征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开端;
1975.11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2、意义: 提高国际地位,维护国家安全,成功打破核垄断,核讹诈;发展高科技,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环境
(二)东方魔稻
1973年袁隆平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培育成功
意义:
1、解决中国粮食问题;
2、为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战略计划。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1983 年 “银河–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7 年 “银河–III” 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意义:标志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飞船
1999年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1999年中国加入人类基因组研究计划;
2003年 “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2007年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发射。
1、意义: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2、前提条件
国家的独立(保障);党和政府的重视;经济实力增强;科学家的努力;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发展科技的历史意义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新中国生产力的进步;
②为建设特色中国社会主义提供了保障;
③增强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
七、新中国的教育
(一)扫盲教育1、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在全国开展扫盲教育;
2、1982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要求扫除文盲;
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文盲率为5%以下。
(二)义务教育
1、含义: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发展义务教育的措施:
①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②90年代,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③实施“希望工程”
3、成果:2001年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三)高等教育
1、建国初,苏联模式的高等教育;
2、1958年教育大革命,造成教育界很大混乱;
3、1961-1963高等教育全面调整;
4、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5、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6、80年代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建立学位制度,扩大办学自主权(1982年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
八、文化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背景
①经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②政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如何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建设新文化;
2、文化方针制定:1956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成果:小说、散文、诗歌、话剧、电影、史学
(二)遭遇曲折1、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
2、双百方针受到严重破坏
(三)文艺的春天
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重新落实双百方针
2、成果:
①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
②学术,科技领域也不断创新
③一度被撤销的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相继恢复,并发展了不少新的学科
④“三下乡”活动
⑤频繁与外国学者交流学术经验
第二篇:必修3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地理必修Ⅲ笔记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少 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 水平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
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
对外开放程度 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 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交通运输 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 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
城市化 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 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平均 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
发展状态 低水平的均衡状态 不平衡增长 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1.3 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 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南方
区域特征 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东线 中线 西线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 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 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 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 较大 较小 大
水质 差 较好 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
⑤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3、产业转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3、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4、治理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长。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突出问题 治理措施
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能退化 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水质污染问题突出防治水污染
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2.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3、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效益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交通运输发达;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美国主要农业带:
农业带 分布 区位因素
乳畜带 东北部五大湖沿岸 气候冷湿,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玉米带 中部 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年降水量多、热量充足
小麦带 中部(冬小麦)北部(春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势低平
棉花带南部土壤肥沃,光热充足
3、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
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推广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2.5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对外开放政策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阶段 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 城市化进程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
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3.1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由5个部分组成:硬件、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略)
3.2 遥感(RS):一种探测技术,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工作流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波谱特征)→传感器收集→传输与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应用成果。现代遥感优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用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
类型 概念 优点
航天遥感利用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可进行重复不定期观测等
航空遥感利用飞机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机动性强,分辨率较高近地遥感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遥感分辨率高、范围小
3.3 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GPS信号接收机主要有三种: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应用领域:军事、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管理、旅游探险等等。
3.3 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第三篇:岳麓版必修3知识点复习学案 第六单元
岳麓版必修3知识点复习第六单元
【课标要求】
◆现代世界科学技术
1.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2.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2.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3.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考点串讲】
◆现代世界科学技术 一.相对论和量子论 1.相对论的提出
背景:①19世纪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②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高速运动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
提出及内容:①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1916年,完成了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②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还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③广义相对论指出: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
历史意义: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即:揭示了时空的可变性、时空变化的联系性,树立了新的时空观、运动观、物质观。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2.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20世纪初)
背景: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②实验表明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描述。
提出和发展: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了原子的量子理论。在这个基础上,一门新的物理学分支——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历史意义:在量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量子力学,极大地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科学的发展。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3.相对论和量子论确立的影响
①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确立是物理学革命的高潮,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带动了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理论也都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②量子力学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形成原子核物理学,指导制造原子弹、氢弹和建立核电站。③量子力学还为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奠定了理论基础。二.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互联网的诞生 背景:①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46年),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②20世纪中叶信息科学技术革命开始,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③60年代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加紧对信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产生发展:①互联网是超大规模的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组成的信息与服务共享的网络。1969年,国际互联网(Internet,即因特网)首先在美国诞生了。②90年代以后,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Worid Wide Wed,即万维网),成为一个成熟与稳定的巨大信息源。1995年被称为“国际网络年”。
特点:界面直观、声像兼备、链接灵活、高速传输等。
意义: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后的第四媒体,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为人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信息源,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显著标志。
2.知识经济的出现
背景:①20世纪6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导致能源危机和全球生态危机,发展陷入困境。②人类开始反省工业文明的种种弊端,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能源消耗低,技术含量高的经济。③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这种经济的出现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对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大作用。
出现和发展:①20世纪90年代,以知识为基础,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知识经济在美国首先出现。②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以信息产业为主导,基于信息、知识和智力的信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成分。③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在世界各地得到全面发展,信息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部门。当时美国率先提出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也纷纷提出了激励政策,加速建设“信息高速公路”。4.知识和信息对社会的影响: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速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和思维方式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①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依靠科技进步,而不是高资源、高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
②对时代的影响:当代社会生产力已经从以物质能量为主转换到以信息知识和技术为主,从工业经济转到知识经济,从读写为主的时代转到以视听为主的时代(即虚拟时代、数字时代)。③对教育方式的影响。教育投资的重心将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教学方式将由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为多样化的网络授课,多种媒体功能的优势将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④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信息作为最有效、最有价值的资源,改变了传统的生活方式。
⑤促进了人们观念的变化:加强学习,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工作技能。◆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科技战略的发展:①建国之初,成立中国科学院,郭沫若任院长。当时制定了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以发展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为重点。②“文革”后,1978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邓小平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科学的春天来到。③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开始,推进了科技 与经济的结合。同时国家制定、实施了“863计划”、“星火计划”和“火炬计划”,成就瞩目。④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重大成就
成就名称 时间 作用 科学家
原子弹 1964年10月 反映了新中国20世纪60年代科技发展水平,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邓稼先 氢弹 1967年6月
战略核导弹 1966年10月 钱学森 东方红-Ⅰ号
卫星 1970年4月 新中国空间技术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杂交水稻 1973年 为粮食增产,为中国和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做出了重大贡献。袁隆平
“银河”计算机 1983年 推动了我国信息化建设。
“神舟”号飞船 2003年10月 中国成为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增强。
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双百”方针的产生
背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知识分子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范围内,“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在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双百”是党和国家关于发展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
成果:①文学理论界思想活跃,文艺创作的题材、风格得到拓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例如:杨沫的《青春之歌》,梁斌的《红旗谱》。②在音乐、戏剧、美术、电影艺术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就。③学术氛围也空前活跃。2.曲折发展
原因: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一些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政治斗争,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作是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当成错误的受到批判。
表现:文艺界“百花凋零”,戏剧舞台只有八个“样板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停止;大批学术界、文艺界的人士受到不公的待遇。
纠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术界、文艺界清算了极“左”路线;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会议召开,“双百”方针得以恢复。中国的文学艺术、学术,又迎来了春天。新发展:文艺重新繁荣,“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影视、诗歌、戏剧等争奇斗艳。学术、科学领域不断创新与发展。3.经验教训: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是最基本的。三.教育事业的发展 1.扫盲教育
原因: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普遍低下;②教育事关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③识字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最基本的人权。措施:①1950年召开的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以“开 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为宗旨,开展扫盲教育,与国家各项生产建设相配合。②1982年,宪法规定,国家要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③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到20世纪末,要求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2.义务教育
目的: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措施:①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90年代以来,把普及义务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③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希望工程”。
成效:到2000年底,中国实现了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3.高等教育 历程:建国初,旧中国遗留高等院校的改造和调整参照苏联,忽视中国实际情况。1958年,实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的“教育大革命”1961~1963年进入稳定发展的轨道。“文革”时期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跟踪训练】
1.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所以被看作绝对权威的理论,主要是由于
A.经典物理学日臻完善 B.根据万有引力理论发现了海王星 C.人们认识的局限性 D.经典物理学可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2.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经典物理学不够完善 B.经典物理学自身的局限性
C.物理学出现一系列新发现 D.经典物理学仅能解释地球上的物理现象 3.下列有关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与牛顿力学关系的表述比较准确的是 A.前者否定了后者 B.前者概括了后者 C.前者解释了后者 D.前者融化了后者
4.现代物理学的两在支柱是 ①光子论 ②相对论 ③量子论 ④原子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下列哪一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A.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提出 B.相对论的提出 C.量子论的提出 D.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6.爱因斯坦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论是在
A.《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物种起源》
7.为量子理论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有 ①爱因斯坦 ②牛顿 ③玻尔 ④普朗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其中“量子”的含义是 A.微观世界的多种粒子 B.比原子更小的粒子 C.微观粒子的能量 D.能量的基本单位
9.在量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理学科不包括
A.量子力学 B.原子物理学 C.广义相对论 D.原子核物理学
10.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对人类产生重大影响有 ①描绘了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世界 ②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③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④爱因斯坦和普朗克均获诺贝尔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相对论和量子理论对人们思维的影响是
A.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 B.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C.思维方式不能绝对化 D.使人们有了微观世界的认识 12.“运动的尺缩短”,“运动的钟变慢”的含义是 A.运动具有破坏性 B.运动回产生奇迹
C.时间、空间随着物质的运动而变化 D.这是相对论的简要概括说明 13.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根本原因是
A.知识经济的兴起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C.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D.人类社会生产的需要 14.把人类带入信息时代的发明是 A.电影 B.电视 C.电话 D.计算机 15.电子计算机自诞生以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 ①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 ②体积更大,便于存储量增加 ③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④体积变小,更轻便实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16.下列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源于互联网产生的是 ①乘火车外出旅行 ②开着汽车出去郊游 ③网上炒股 ④网上购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17.因特网的诞生使 ①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②交往更加方便 ③遗传工程迅速发展 ④地球变得更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国际互联网问世的时间和国际网络年分别是 A.1969年、1996年 B.1968年、1979年 C.1969年、1995年 D.1968年、1999年
19.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促使许多国家优先发展教育 B.西方国家普遍加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缩小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D.推动了国际经济的调整 20.现代高科技对人类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扩充了人们的信息量 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新变化 ③促进生产力发展 ④冲击传统观念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1.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A.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B.垄断资本主义普遍发展 C.实施高科技发展战略 D.新兴工业迅速兴起 22.世界大国普遍重视发展航天技术,下表反映了20世纪50~70年代这一领域的重大成果。
年份 1957 1961 1969 1970 1971 国家 苏联 苏联 美国 中国 苏联
成果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第一艘载人飞船 宇宙员第一次登上月球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第一个空间站
上述成果表明了当时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②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 于领先状态 ③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奋起直追 ④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国力大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知识经济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包括 ①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为其产业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现代信息科学的发展是其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③人类对工业化进程所造成的弊端的反思 ④“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军事需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24.知识经济产生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人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空前提高 B.对全民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引发了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 D.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问题出现
25.20世纪中期,高新科学技术往往最先应用于
A.基础工程建设
B.日常生活领域
C.军事工程领域
D.航天工程领域
26.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科技成就是 A.“东方红1号”送入太空
B.籼型杂交水稻
C.核武器研制成功
D.“银河—I”型机问世 27.下列各项属于原子能的和平开发利用的是
A.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
C.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D.我国相继建成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 28.我国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是 A.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B.成功爆炸了原子弹
C.“第二次绿色革命” D.“神舟”五号飞船升空 29.在国际上被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是
A.原子弹
B.人造地球卫星
C.载人航天
D.杂交水稻
30.顺应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我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技术 ④计算机技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1.我国跨入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世界先进行列的标志是 A.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B.“银河—I”型机问世
C.“神舟”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D.“银河—Ⅲ”机诞生
32.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是谁?
A.袁隆平
B.钱学森
C.邓稼先
D.赵盅尧 33.我国“863计划”名称的由来是
A.3位科学家倡议、86位科学家签名
B.以几位科学家联名上书时间命名 C.3项主题项目、86项分支项目 D.8个技术领域、6个主题项目、3个计划 34.号称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第二个光辉里程碑的是 A.“两弹一星”的研发 B.杂交水稻的创制
C.“银河-Ⅲ”计算机的研制 D.“神舟”五号飞船升空 35.杨利伟能实现飞天壮举的原因包括 ①科技工作者的付出 ②航天人员的崇高品质 ③综合国力作保证 ④国际帮助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B.国际上的帮助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有较好的科研基础
37.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重要手段是
A.素质教育 B.高等教育 C.初等教育 D.义务教育
38.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对工农教育的宗旨是 A.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C.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D.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9.为彻底改变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行扫盲教育 ②普及义务教育 ③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④支持发展民办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0.建国初期,我国高等教育的显著特点是
A.片面强调“突出政治”,过多参加体力劳动 B.基本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
C.重视民间力量办学,发展全民教育 D.少数民族教育长足发展
41.下表是1957年与196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出现变化背景是 年份 学校数目 招生人数 在校学生 1957年 229所 10.5万 44万 1960年 1289所 32.5万 96.万
A.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B.实施“教育大革命” C.“文革” D.高校扩招 42.1958年开始的“教育大革命”的核心是
A.停止大学招生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扩大高校招生 D.高校实行三类办学体制
43.下列不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高校办学体制的是
A.全日制教育
B.半工半读学校 C.业余学校
D.民办学校 44.粉碎“四人帮”后,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是 A.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确定
B.教育大跃进
C.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
D.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45.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是
A.1957年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B.邓小平提出教育“三个面向”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D.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4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在哪一年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A.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
B.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82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
D.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 47.党和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是在
A.建国初期
B.60年代初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以来 48.“双百”方针提出的重要前提是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B.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社会矛盾 C.国家发展经济和文化的需要
D.改革开放以来 49.“双百”方针提出的最根本的目的是
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B.倡导科学技术文化领域的自由开放
C.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区别两类不同性质矛盾
D.克服把学术问题和思想问题当成政治问题 50.“双百”方针的提出反响最强烈的是
A.工农群众 B.城市人民 C.知识分子 D.民主人士
51.从《青春之歌》《创业史》《红岩》等长篇小说的内容可知,建国初期文学艺术创作的主旋律是①讴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斗争 ②反映社会主义新貌 ③歌颂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52.反映建国后农村艰苦创业和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小说是 A.杨沫的《青春之歌》 B.郭小川的《将军三部曲》
C.路遥的《人生》 D.柳青的《创业史》
53.“双百”方针的一个很大特点是“自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 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C.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 D.可以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斗争的自由 54.“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两个方针适用的领域分别是 A.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 B.文学艺术与意识形态 C.文学艺术与科学技术 D.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55.下列不属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是
A.克己奉公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经世致用 D.循规蹈矩 56.“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这句话出自 A.范文澜 B.马寅初 C.吴光祖 D.刘少奇 57.“双百”方针遭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文革”的开展
C.“左倾”错误的影响 D.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看待
58.“文革”对文艺的批判,严重影响科技的发展。党深刻地总结经验教训,认为贯彻“双百”方针必须处理好三种关系,其中最根本的关系是 A.科学、文艺和政治的关系 B.科学、文艺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C.科学、文艺和继承传统的关系 D.科学、文艺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59.文艺应该坚持为最广大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应该坚持以下哪些方针? ①百花齐放 ②推陈出新 ③洋为中用 ④古为今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0.“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
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
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影响 本单元练习答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B B B C A C D C A C C B D D C B C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B C D C C D C D A D A B D A C D C B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B B D D C D D A A C B D D C D B C B A C
第四篇: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们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1
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2)国家:英国
(3)背景:
①根本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②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1839,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走私活动
(4)经过:
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挑衅,战争爆发。随后沿海北犯至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清政府派琦善谈判,将林则徐革职。1841—1842年,英扩大战争,占香港岛及东南沿海一些城市,至南京下关江面。(广东——天津——林则徐被撤职——广东(侵占香港岛)——南京)
(5)结果:
①《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之后,美、法等国又在中国取得了以下特权:
a.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利益均沾”的原则)
c.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权(——后来租界的由来)
d.中美《望厦条约》(1844年):军舰巡查贸易权(——破坏中国领海主权)
e.中法《黄埔条约》(1844年):外国传教士传教的特权
(6)评价:
①中国社会性质变化,由主权完整的、独立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上,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部分丧失;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促进中华民族工业的产生。
②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③思想上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④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年-1860年
(2)国家:英国、法国
(3)原因:
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仍不满足既得利益,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②直接原因:英国联络美法,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拒绝,决定武力解决问题。
(4)经过:1856年英法军队进攻广州,战争爆发;1857年,英法组成联军并于年底攻陷广州,继而北上进逼天津。1858年,攻占天津,清政府被迫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
(5)结果:
①《天津条约》(1858):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②《北京条约》(1860):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6)影响:
①美俄两国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不平等条约。特别是沙俄乘机强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②这场战争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③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④中国社会半殖民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1)时间:发生于鸦片战争期间,1841年
(2)背景:
三元里人民抗英是在列强侵入中国、清政府卑躬屈膝、指望不上清军的大背景条件下爆发的,具体表现:
①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广东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这是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根本原因。
②面对英军的入侵,腐朽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这时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衰退,财政拮据,军备废弛,清朝统治危机四伏。
③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侵略者,承担起反帝斗争的重担。
(3)过程:
(1)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
(2)经过:第一次包围四方炮台的英军,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冈聚歼。三元里人民借助下雨,敌军武器优势不能发挥的有利条件,取得辉煌战绩。插图“三元里人民在抗英斗争中缴获的印章及佩剑”和梁廷相在《夷氛闻记》中记载的史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一战绩。英军动用增援部队解围。
第二次包围四方炮台。侵略者借用中国官员的力量解围,说明清朝的统治已腐败至极,但人民反侵略的行动并未因此中止。
(4)意义:
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4.《南京条约》
〖时间〗
1842年
〖评价〗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之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类型〗
典籍文献类
〖时间〗
1842年10月8日 1843年7月
〖地点〗
广东虎门 香港
〖背景〗
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以清朝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而告结束。战后,英方利用清朝政府对国际惯例和己方利益的无知,引诱清方就通商口岸的各项制度在南京和广东继续谈判。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双方达成海关税则,22日,英方在香港首先公布了《五口通商章程》;10月8日,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英国驻华全权公使璞鼎查各自代表两国政府在广东虎门签订《虎门条约》。先前公布的《五口通商章程》作为《虎门条约》的附件,也正式成立。
〖内容〗
①“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这就是英国取得的片面最惠国待遇。
②英国可以在五口租地建屋。这项规定成为日后“租界”制度的开始。
③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即定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馆)照办”,即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
〖评价〗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破坏,便利了所有列强对华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侵略。
6.《天津条约》
〖时间〗
1858年
〖背景〗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廷被迫于1858年先后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内容〗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7.《北京条约》
〖时间〗
1860年
〖背景〗
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咸丰十年)10月24日清钦差大臣奕?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北京签订。
〖内容〗
这个条约除确认《中英天津条约》仍属有效外,又增加了扩大侵略的条款:①开天津为商埠;②准许英国招募华工出国;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的赔款增加为八百万两。
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2
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时间〗
1851-1864年
〖背景〗
①清政府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主要原因)。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外国产品大量涌入,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生计。
③两广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
〖经过〗
(2)兴起: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率众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在东乡称“天王”。
(3)发展
①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并决定由东王节制诸王,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各王使用口诀记忆:东洋传来消息,南风在北纬十一度,即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初步建立政权
②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洪秀全宣布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
(4)高潮:经过北伐、西征、东征,于1856年在军事上达到全盛
①北伐: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震动京师。清政府急忙从各地调集重兵,围攻北伐军。由于孤军深入,北伐军奋战两年,最后失败。但它深人清军腹地,牵制大量清军,为西征军制造了有利条件。
②西征:西征军连续夺取安徽、湖北重镇,挺进湖南,同汉族武装湘军作战,一度失利。石达开增援西征军,在鄱阳湖打败湘军水师,进军江西,迅速占领许多州县。
③东征(天京保卫战):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军江北、江南大营,从而巩固了天京。至此,太平天国进人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5)转折:天京事变(1856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①原因:太平天国达到军事上的鼎盛期后,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为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破坏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起义初期的团结和谐局面。
②过程: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为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56年8月,洪秀全密诏韦昌辉回京,不料韦昌辉回天京后,杀了杨秀清及其家属,总揽天国大权。石达开返回天京,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对石达开又动杀机,石达开连夜出逃。洪秀全不得已下诏诛杀了韦昌辉。石达开重回天京,但因受洪秀全猜忌,率10万精兵负气出走,最后在四川大渡河全军覆没。
③影响:“天京事变”和石达开率军出走,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开始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6)后期防御战:为重振太平天国,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他们指挥军事;又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随后,他们取得三河镇大捷,迫使围攻安庆之敌不战而逃。太平天国的局势得到暂时稳定。1860年,李秀成与陈玉成又攻破江南大营。李秀成乘胜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此时,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退回苏州。1861年秋,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1862年陈玉成被俘就义。
(7)失败:天京陷落。1864年,英国人戈登率领的“常胜军”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一起进攻苏南,左宗棠率领的湘军进攻浙江,太平军相继失去了苏州、常州、杭州,天京及其附近地区也处于清军的嗣攻之下。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天京不久陷落,守城将士大多壮烈牺牲。中国历史上这场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2.《天朝田亩制度》
(1)时间:1853年
(2)背景:
①社会根源:鸦片战争后人民身受双重压迫,清朝长期以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人民无地、少地,负担沉重;
②历史根源:“等贵贱,均贫富”一直是历代农民起义的奋斗目标;
③阶级根源: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其纲领只能反映他们迫切的现实愿望,以及追求平等、平均和小私有制基础上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3)性质: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基本纲领,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4)内容:
①土地分配的原则和方法: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方法)。
②产品分配原则和方法: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方法)。
③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5)评价:
①革命性: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制的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成为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的标志,对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及中共土地政策都有深远影响,具有明显的革命性和进步性。
②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只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1854年太平天国规定“照旧交粮纳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治逐步的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此外,加上当时的战争环境,这个制度根本无法实施。
③落后性:首先,此纲领是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其次,它主张小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6)未施原因:
客观上:当时的战争环境,这个制度根本无法实施。
主观上:空想,无法实施(根本原因)。
它宣布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平均主义的公有制社会。这幅美好的“天国”蓝图,毕竟是小农经济的产物,它的理想社会是以平均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个体生产为基础的,每个社会成员都平均地保有少量土地财产,但生产、生活资料却要归圣库,这就无法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可能使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因此,它只是空想。
体现的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绝对平均主义。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要实现的理想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小生产决定了他们的觉悟是自私的。平均主义可以满足他们要求土地的愿望,但是“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分配办法又超越了他们的觉悟,无法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根本无法实行的空想。
3.《资政新篇》
(1)背景:1859年,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
(2)性质:是太平天国后期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
(3)特点:中国近代史上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4)内容:
①经济:学习西方,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工商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兴办保险事业。
②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主张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主张依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
③文化:向西方学习,进行政治和文化改革,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
④外交: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独立自主)。
(5)评价:
①先进性: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②局限性:《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而且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所以根本没有实行。
4.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性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2)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亡;担负起反侵略历史使命,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声;成为近代亚洲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失败原因:
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缺乏科学纲领指导,封建特权思想膨胀;偏师北伐、定都南京等战略决策失误;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联合绞杀。
(4)教训: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5)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
▲相同点
①领导者:都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
②斗争方式:都采取武装斗争
③组织形式:都利用宗教形式来发动和组织群众,都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④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5.影响: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
①背景:太平天国运动是由于阶级矛盾激化,义和团运动是由于民族危机加深。
②纲领:太平天国运动有明确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义和团运动只有“扶清灭洋”的口号。
③政权:太平天国运动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义和团运动没有建立政权。
④斗争矛头:太平天国运动以反封建为主,义和团运动主要抗击的对象是帝国主义。
⑤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义和团运动是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5.拜上帝会
〖背景〗
1843年夏天,洪秀全在多次科举考试中落第,开始确立拜上帝的宗教信仰,不久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内容〗
1.思想:“皇上帝”是唯一真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提出清朝统治者实乃“阎罗妖”,号召群众“共击灭之”。
6.天京事变
〖时间〗
1856年8月
〖背景〗
①根源: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封建皇权思想腐蚀;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②导火线:洪秀全与杨秀清为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展开激烈争夺,权力斗争愈演愈烈。
〖过程〗
1856年8月,洪秀全密诏韦昌辉回京,杀杨秀清及其家属;石达开返回天京,斥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对石达开又动杀机,石达开连夜出逃。洪秀全下诏诛杀韦昌辉。石达开重回天京,但因受洪秀全猜忌,率10万精兵负气出走,最后在四川大渡河全军覆没。
〖评价〗
原因:领导集团内部争夺权势导致的内讧及分裂。
a.政治上:领导核心损失殆尽,太平天国元气大伤,陷入危局
b.军事上:清军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围困天京,太平军由战略进攻转入防御
c.思想上:美好的理想失去号召力,人心涣散,思想危机加剧。
d.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开始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7.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
〖背景〗
为重振太平天国,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他们指挥军事;又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提出改革内政和国家建设的新方案《资政新篇》。
〖过程〗
再破江北大营(1858)——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1860)——受挫上海——安庆失陷
①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合力打垮清军江北大营,解除天京北面的威胁;随后取得三河镇大捷,迫使围攻安庆之敌不战而逃,太平天同的局势得到暂时稳定。
②1860年,李秀成与陈玉成再破江南大营,使天京解围。李秀成乘胜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
③进军苏南,受挫上海
④安庆失守和英王牺牲
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太平军退回苏州。1861年秋,安庆陷落,天京失去屏障。1862年陈玉成被俘就义。
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3
从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时间〗
1894年-1895年
〖国家〗
日本
〖背景〗
①19世纪末,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国家把侵略目光集中到还没有被完全分割的少数地区,远东成为争夺的焦点。
②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强国;保留浓厚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阶级矛盾尖锐;制定以“征韩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加紧扩军备战,蓄意侵略朝鲜和中国。
③导火线: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乘机派大军入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府关于中日同时撤军的建议,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过程〗
①丰岛海战: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8月,清政府迎战。
②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
③黄海战役: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中方损失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涌现出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林永升等英雄人物。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不许出海迎敌。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
④辽东半岛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旅顺大屠杀,全城仅剩36人。
⑤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结果〗
最后签订了《马关条约》(1895)〖评价〗
①对中国: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刺激中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运动兴起:台湾人民开展反割台斗争,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挽救民族危亡。
②对日本:利用巨额赔款增加资本积累,跨入帝国主义强国行列;在华势力迅速膨胀,一步步扩大对亚洲各国的侵略。
③对国际: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改变远东局势:中国继续衰落,日本迅速崛起,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反映列强争夺中国斗争激烈。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时间〗
1900年-1901年
〖国家〗
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背景〗
①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直接原因:随着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高涨,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联合发动。
〖过程〗
1900年,英、法、美、德、日、俄、意、奥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在天津大沽口登陆,一路打到北京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八国联军在北京城和皇宫紫禁城烧杀抢掠。
最后签订了《辛丑条约》(1901年)
赔:清政府向侵华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拆: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驻: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评价〗
是近代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对中国残酷的经济掠夺、严厉的政治奴役和野蛮的军事控制,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中“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黄海海战
〖背景〗
1894年9月,中同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返航途中在黄海海面突然遭到悬挂美国国旗的蓄谋已久的日本舰队的偷袭,北洋舰队缺乏准备,仓促迎战。
〖意义〗
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①直接结果:中日双方海军战斗实力总体敌强我弱,但北洋水师同仇敌忾,虽伤亡惨重,仍重创敌舰,北洋水师主力尚存。
②最后结果:黄海海战后,北洋大臣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舰队避入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不准出击,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最后,日军从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最终全军覆灭。
4.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背景〗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根据条约,台湾与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全国人民坚决反对割地议和,怒斥清政府投降卖国。
〖过程〗
①日军入侵台湾:1895年5月,日军在台湾北部登陆,台湾巡抚唐景崧逃往厦门。10月,台湾全部沦陷。
②台湾保卫战:日军在台湾登陆后,台湾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在丘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先后在新竹、台中、彰化、台南等地痛击日军。
〖意义〗台湾抗日军民血战5个月,打死打伤日军3万多人,消灭日军主力部队近卫师团一半兵力。台湾军民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篇章。此后,在日本统治台湾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过。
5.义和团运动
〖背景〗
①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②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猖獗(宗教侵略),地方官府袒护,民怨颇深。
③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甲午战争后,山东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洋教遍布,灾难深重;发生严重旱灾;德国强占胶州湾引发山东各地反洋教斗争迅猛发展。
〖过程〗
①兴起:1898年,源于义和拳,是山东、直隶一带农民和手工业者秘密结社组织,进行反清斗争。
②发展:1899年秋,遭到袁世凯镇压,从山东转移到直隶,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将矛头指向外国侵略者,势力发展到京津。
③高峰: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在廊坊、杨村一带狙击八国联军,在北京围攻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运动达到高峰。
④失败:慈禧西逃,令清军铲除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战士,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运动遭到失败。
〖评价〗
a.具有爱国性,反映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其打击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有利于争取官兵、发动群众参加反帝斗争“扶清”。
b.局限性:盲目、笼统排外,不懂区分外国侵略者、外国人、西方先进事物的区别;把救国与保清等同,不懂国家与朝廷的区别,放松对清王朝警惕。
〖失败原因〗
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自发松散,缺乏统一的组织和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利用迷信手段;对封建统治者认识不清,行动盲目。如“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性,造成了义和团的迅速失败。
②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前,慈禧太后逃出北京。在逃跑途中,她下令“铲除”义和团。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
〖意义〗
性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注意:不是反帝反封建)
①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②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③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6.《马关条约》
〖时间〗
1895年
〖背景〗
《马关条约》为清朝政府和日本政府于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在日本马关(今下关市)签署的条约,原名《马关新约》,日本称为《下关条约》或《日清讲和条约》。
〖内容〗
1.割地
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影响:进一步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助长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2.赔款
内容: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影响: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3.开埠
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影响: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清政府被迫大借外债,便于列强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4.设厂
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反映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评价〗
①对中国: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剧,刺激中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运动兴起:台湾人民开展反割台斗争,维护祖国领土完整;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挽救民族危亡。
②对日本:利用巨额赔款增加资本积累,跨入帝国主义强国行列;在华势力迅速膨胀,一步步扩大对亚洲各国的侵略。
③对国际: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要求,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改变远东局势:中国继续衰落,日本迅速崛起,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反映列强争夺中国斗争激烈。
7.《辛丑条约》
〖时间〗
1901年
〖背景〗
1901年(旧历辛丑年),清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签订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故名《辛丑条约》。
〖内容〗
①赔:清政府向侵华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②划: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
③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④拆: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
⑤驻: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
〖评价〗
是近代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列强对中国残酷的经济掠夺、严厉的政治奴役和野蛮的军事控制,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中“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最能体现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8.左宗棠收复新疆
〖背景〗
①边疆危机: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西方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两北、西南等地区。
②俄英侵略新疆: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侵占新疆的喀什噶尔,两年后攻占南疆各城,成立“哲得沙尔汗国”,自立为“汗”。1870年,阿古柏又侵占吐鲁番和乌鲁木齐等地,将侵略势力扩张到北疆。俄、英两国为控制新疆,竞相勾结和支持阿古柏政权。1871年,俄国借口安定边疆秩序,直接出兵强占中国的伊犁地区。
〖过程〗
①收复新疆(除伊犁外):1875年,左宗棠奉命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西征。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西征清军全歼阿古柏军事势力。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的胜利(除伊犁外),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②收回伊犁:清军收复南疆后,沙俄仍拒绝交还伊犁。1880年,左宗棠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与此同时,清政府派曾纪泽出使俄国重开谈判,交涉伊犁问题。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曾纪泽在外交谈判中据理力争。1881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但仍被割去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结果〗
1884年,清政府为加强两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根据左宗棠的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9.新疆设行省
〖时间〗
1884年
〖背景〗
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区,达150多万平方公里,将近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一词最早出现于光绪初年,本意是“新收复的疆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沙皇俄国强占中国西北边境4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阿古柏入侵新疆,;1871沙皇俄国军队又侵占了伊犁地区。新疆危机严重。为巩固边疆,1876年,清朝派陕甘总督左宗棠为收复新疆,到1878年,收复了新疆大部领土。1877年7月26日,左宗棠上《遵旨统筹全局折》提议建新疆行省。1884年11月16日(旧历甲申年九月二十九),清政府决定建立新疆行省,以使新疆实现长治久安。清政府任命刘锦棠为新疆行省首任巡抚。
〖评价〗
新疆建省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巩固了边疆,实现了各省行政制度的统一;进一步削弱了地方割据势力;发展了当地的经济;加强了内地与边疆联系。
10.“扶清灭洋”
a.具有爱国性,反映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其打击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有利于争取官兵、发动群众参加反帝斗争“扶清”。
b.局限性:盲目、笼统排外,不懂区分外国侵略者、外国人、西方先进事物的区别;把救国与保清等同,不懂国家与朝廷的区别,放松对清王朝警惕。
11.瓜分中国的狂潮
〖背景〗
1895年初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时,帝国主义者就发出了“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的狂叫。《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纷纷踏上中国,争相吞噬,在行动上“开始瓜分中国了”。
〖内容〗
德国认为中国山东的胶州湾最适合建筑海军基地。1897年,德国派军舰侵占了胶州湾,并把山东省变成了它的势力范围;俄国于1897年强占了旅顺口和大连湾,而且把东北全境划为它的势力范围;法国于1898年迫使清政府答应租让广州湾,还划两广和云南三省为其势力范围;英国趁机于1898年强租九龙半岛及香港附近的岛屿,又强租威海卫为军港,并宣布广东和云南的一部分地区及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日本也于1898年4月胁迫清政府承认福建为其势力范围;美国当时正忙于向中南美洲扩张,无暇东顾,但它并没有放弃侵略中国的野心。1899年秋,它提出了一个各国在华利益“机会均等”的“门户开放”政策,以保持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自由开放,保护其在华利益。
〖评价〗
帝国主义在华夺取势力范围,建立军事基地,控制了北自旅大南至广州湾的许多沿海战略要地,使中国门户洞开,京畿腹心要地也处于侵略者的军事威胁之下。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五篇: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①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资料的私有化②特点:传子(家天下)
2、分封制
①含义:封邦建国②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③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
④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⑤诸侯权利: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⑥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⑦前期作用:加强统治、开发边区、扩大疆域、政权严密 ⑧后期影响:诸侯强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3、宗法制
①含义:以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②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利、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③与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④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⑤作用: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⑥后世影响:重视家庭、强调血缘关系、尊卑有序,倡导内部凝聚力 ⑦体现:传统节假日(中秋节、春节、清明节)、祭祖、家谱
4、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②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权利的高度集中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统一原因:
①长期分裂和混战,人民渴望统一
②商鞅变法后,秦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③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2、中央集权措施:
①建立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核心)、皇位世袭
②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丞相负责政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太尉负责军务(虚设),三者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保证皇帝大权独揽 ③推行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时期,郡的长官为郡守,县的长官为县令或县长
3、中央集权制度作用
①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②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完善
4、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
(1)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王权的统治②都是地方行政制度
(2)不同点:①分封制的诸侯世袭,郡县制的地方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②分封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郡县制以地域划分
③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 ④分封制的性质是贵族政治,郡县制的性质是官僚政治
三、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集权的发展
①汉初:郡国并行制,爆发七国之乱②汉武帝: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 ③唐:节度使,政治、经济、军事权利过大,造成藩镇割据,爆发安史之乱 ④宋:政治上重文轻武、经济上控制地方财政、军事上杯酒释兵权 ⑤元:行省制度
a.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作用:便利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古代地方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君主专制的演进
①汉初:丞相位高权重②汉武帝:中外朝制③魏晋南北朝:设三省制
④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与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⑤宋:中书门下,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与财权
⑥元:设中书省,中书省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权势越来越大
3、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①汉:察举制(标准:孝、廉)②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标准:门第)③隋:科举制(标准:才学)
a.方式:礼部主持的至上而下的选拔考试
b.过程: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 c.作用: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
①明太祖废丞相
a.根本原因:相权过大,威胁皇权
b.直接原因:胡惟庸骄恣擅权 c.影响: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②设内阁
a.原因:废丞相后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
b.过程:明太祖时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正式形成;明宣宗时授予阁臣票拟权;明神宗时大权尽归内阁 c.性质:皇权专制的产物,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而不是决策机构,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d.影响: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2、清
①清初:内阁、六部(仿明制度)、议政王大臣会议(皇权受到限制)②康熙设南书房(皇权得到扩大)③雍正设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a.最初目的:用兵西北
b.军机大臣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c.特点:简(机构简单,有官无吏)速(办事效率高)密(地处内廷,保密性强)d.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①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②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