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总结 > 其他总结
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最终定稿)
编辑:天地有情 识别码:36-578582 其他总结 发布时间: 2023-07-15 06:36:34 来源:网络

第一篇: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篇一)

**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商务局积极应对全球经济复杂多变和国内经济不确定性的严峻形势,全力以赴保增长、保市场、保份额,多措并举促调整、促转型、促创新,各项工作呈现出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现将**年商务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圆满完成外贸转型升级试点县(区)申报工作,各项经济指标符合要求。外贸进出口方面:截止11月份,完成进出口127.3亿元。其中进出口总量和进口总量均居全市第一位,出口总量居全市第三位。利用外资方面:截止11月份,全区新批外资项目4个,有4个项目外资到帐,到位资金5603万美元,到位额居全市第二位。

二、着力推进中欧班列正常运营。**年,**市政府将“设立兖州直通中欧班列站点”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我区引进速必达希杰公司作为兖欧班列的运营主体,该公司是tcl集团与世界500强韩国希杰集团共同投资的专业物流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年7月27日班列正式开始试运营。8月3日区政府与速必达希杰物流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国际通道物流合作项目协议,并举行了首列班列开通仪式。**年,共完成8个车次的发运,总计364个货柜,出口货物总计折合825.4万美元。主要出境货物为电器、服装、电子、机械产品等高附加值商品。货源市场主要是**、青岛、聊城等地。所有出境货物均在**报关、现场施封,其中冠名“齐鲁号”班列系山东省首次发行的开往欧洲腹地的直达班列。

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阿里巴巴兖州知名产地上线100家兖州机械企业,日均精准的机械访客达600余人,为兖州机械企业带来极大的精准客户群体。“1688·兖州产业带”截止目前线驻通过企业357家,后台申请入驻兖州产业带的企业近700家。共开展电商大讲堂18期,电商学习会33期和电商沙龙会35期,共培训5000余人次。通过常态化、大范围、不同形式的培训为兖州培育本土电商专业人才,推动“双创”工作开展。

四、积极打造永华新百汇商业综合体和亨利广场两个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形势,发展夜间经济具有延长经济活动时间、增加就业、提振消费等多重优势,已成为城市消费新动力和经济增长新风口。我区布局发展夜间经济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有助于兖州转型发展。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从一二三产业占比情况看,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第三产业势必要跟进发展。夜间经济的发展将为兖州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是有助于兖州经济繁荣。发展夜间经济将会延长经济活动时间、提高各种设施利用率、增加就业机会,进而推动服务业体量。同时,发展夜间经济有助于扩大消费,增加税源,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拓展居民、游客的消费空间,为“以城留人”创造基础条件,让兖州的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气“火”起来,对繁荣兖州经济有重要意义。

三是有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随着兖州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在一整天的忙碌结束之后,休闲娱乐的时间被迫转移到夜晚,夜间经济的发展顺应了消费需求升级趋势,为人和个性化的消费,有助于提升他们在消费中的体验感和幸福感。

(篇二)

按照县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和工作要点,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对广东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全面推进**年各项改革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落实情况

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我县资源禀赋,坚持优质招商、精准招商,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引进广汽南方测试场项目。二是着力发展绿色、环保、循环产业,马头工业园计划依托韶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宝能集团为主转型为循环经济园。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学习培训,助力电商精准扶贫。

2.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转变思路,依托现有资源,加强整合,着力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上半年先后举办了3场次政策宣讲会议,确保各项普惠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浓厚社会氛围。科技局前往县邮政电商创业园对接考察,探讨联合建设众创空间。

3.规上限上企业培育。通过走访企业、实地调查,努力挖潜工业企业。摸具备上规条件的企业,建立了上规企业名单,并报市工信局重点关注培育。

4.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一是修订完善县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工作机制。二是贯彻服务理念,借助市《企业心声》构建服务联系企业渠道,做好涉企信息收集汇总和报送工作,以及涉企问题的跟踪协调,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存在问题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兴产业发展方面,我县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广东省北部生态区,环保和产业准入要求高,土地利用和审批程序等方面受到制约,用地指标难度加大,致报批难,供地难;

林地、环保报批难度加大;

征地拆迁难度大,历史欠账多,产业项目面临落地难、推进难。我县电子商务发展较为迅速,但企业较为零散,产业整体水平不高、不强,农村地区对电商认识不足、基础薄弱、应用人才少,产品品牌化不高。传统产业提升方面,我县规上企业存量少、增量不足,在我局的大力挖掘和引导下,企业技改潜力大幅度下降,技改投资从大幅度增长转为低速甚至是负增长。且技改入统手续繁琐,进一步影响企业技改积极性。

2.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一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县科技对社会经济的支撑作用较弱,而科技部门力量薄弱(仅有4人)、资金紧张,与当前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紧迫形势相去甚远。二是县域人才、资金、创业服务等创新创业要素缺失使我县在推动众创空间建设面临较大的困难。

3.规上限上企业培育。规上限上企业要在下半年才能进行申报,且我县财政资金投入力量有限,扶持力度相对于其他地区有较大差距。部分企业特别是个体户不愿转为企业,限下转为限上的意愿不强。

4.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我县政企沟通联系渠道较为通畅,但在涉企政策制定、企业涉法维权和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方面较为薄弱,没有形成规范性的机制。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根据新丰的资源禀赋及环保要求、产业规划开展精准招商。强化与东莞东城区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接,推动产业、园区扩容提质,互动融合。二是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引导工业企业,特别是传统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

做好技改项目跟踪服务和管理工作;

做好全县项目储备工作,建立本地区技术改造项目库,适时将项目推荐给省、市,大力争取省市资金扶持。三是发挥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作用,为边缘贫困村的电商提供销售渠道对接平台的指导,帮助边缘贫困村发掘本地特产,打造品牌,助力村民发展电商产业。

2.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计划向周边县区学习众创空间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集中力量,依托现有的创新创业要素谋划众创空间建设,将“双创”行动引向深入。

3.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力度。一是做好“四上”企业潜在目标的解释工作,落实上规上限企业的奖励政策,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二是做好潜在上规上限企业的跟踪服务工作,积极协助解决企业上规上限遇到的问题。三是争取县政府出台政策支持本土商贸企业的发展。

4.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结合涉企信息收集工作,将政企对话、涉企政策制定、企业涉法维权问题协调和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纳入到县领导挂点联系企业工作机制中,抓好工作机制的贯彻落实和反馈。充分利用好深调研工作成果,梳理企业涉法维权和多元化矛盾纠纷问题,加强协调、妥善处理相关问题,促进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篇三)

**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严格按照中共光山县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新时代我县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光改发〔**〕2号和《关于印发<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光改发〔**〕3号)文件精神,狠抓深改各项工作落实,确保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新突破。现将我镇**年深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保障和工作统筹部署情况。

**镇党委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系列工作一系列重要部署,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精心组织,精准发力,扎实推进我镇各领域改革。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化责任,加强组织领导。为强化对深改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年镇党委及时对深改工作领导组进行了调整,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深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和安排部署我镇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同时,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确保深改工作责任到位、工作到位。

(二)扎实开展,确保取得实效。镇党委每季度听取一次深化改革工作领导组成员专题工作汇报,对深化改革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通过分析问题,做到目标清淅,任务具体。镇改革办每两月围绕全县**年度改革重点事项,结合全镇实际对各单位改革配合落实情况进行督导,确保农村基层各项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三)注重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建立镇深改工作群,通过手机微信、短信平台,定时推送上级及全镇深化改革动态,对改革发展涌现的先进典型事迹通报进行表扬,对重大改革事项,进行全方位报道,增强舆论引导实效,在全社会形成大胆创新、全面改革的浓厚氛围。

二、重点改革任务落实情况。

**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围绕《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年工作要点》,结合乡镇实际,配合县牵头单位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实。一是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打造“一次办妥”光山政务服务品牌;

二是深化土地、电力等市场改革,积极推进农村“三块地”改革,探索盘活农村闲置农房、宅基地。三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积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四是健全生态环境防治体制,积极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全面实施湖长制,深入推进河长制,探索实施山长制、林长制。五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相对公平;

六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我镇医疗条件,为群众就医提供方便,做到小病不出镇;

七是继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扎实开展新农合、医疗救助补充保险和养老保险的收缴工作。

三、改革试点推进、红榜事项等落实情况。

**年,我镇严格按照县委深改办的要求,坚持每月20日定期上报当月《红青黑管理制度红榜事项申报表》、《改革试点情况备案表》和《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报告表》。**年9月3日、11月22日,镇党委分别召开了**年度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第二次会议,镇深改办及时上报了工作信息。

四、下步打算。

镇深改办将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强化举措,夯实改革基础,正确处理好基层政府部门在改革中的角色,加强党的领导,优化改革环境,力争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

(篇四)

今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局党委把深化改工作作为全局重点工作来抓。对改革任务进行分解部署,层层落实责任,确保了我局作为牵头或责任单位的各项改革任务全面落实、有序推进。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面深化改革基本情况

(一)抓供给侧改革,转换发展动能。一是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将全县水泥产能整合置换,新上了技术领先的为百干法水泥生产线。关闭了小低造、粘土砖、小水泥制作坊等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淘汰、关闭了3家造纸厂,较好的完成了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二是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今年来,完成技改投入7.2亿元,实施技改项目42个。实施了旺正新材料有限公司重竹环保地板智能生产线扩建改造项目、三可食品公司猪冷鲜加工技术创新扩改项目等一批重点改造工程。通过技术改造,我县一批加工企业产业链不断完善,一批加工制造企业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二)抓企业改革,盘活存量资产。一是努力维稳改制企业。积极争取支持,协调解决了未参保职工养老保险、医保等职工高度关注的群体性信访问题。二是全力推进企业改制。会同县法院、国土、规划、财政及相关单位,讨论研究制订企业改制中处理资产的可行性、便操作流程。目前,县水泥厂已完成设备资产及债务处置,目前正在进行挂牌进行公开拍卖,待土地资产变现后,妥善安置职工。县五金厂、县毛巾厂已完成企业改制工作,实现了“两个置换”,变现资产1100万元,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三是稳步推进未改制企业改制准备工作。县农药厂、县矿产品公司两家企业,先后召开了企业改制职工动员会,全面征集职工意见及协调处理企业历史遗留问题,目前,矿山管理站改制工作已全面启动,由事业改企业手续已完成审批,即将进入破产改制工作。

(三)优化对企服务,提高要素保障能力。一是协调破解融资难题。通过组织企业参加银企对接,鼓励企业上市融资,探索企业债转股等方式,协助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今年来,为三可食品、丰阳化工、飞页纸业、福生成电子等企业争取到省项目资金155万元。二是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全局干部职工积极主动为用工企业做宣传,发布用工信息。今年来,为福生成电子、辣妹子食品、麒鸿电子等企业,发放招工广告5000余份,同时利用洞口县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发布用工信息1000多条。另外,利用扶贫下村机会,促进贫困村剩余劳动力与用工企业对接,促成60余名贫困户到企业务工,为企业解决了部分用工问题。三是加强政策保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有增无减。我县工业领域改革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工业发展后劲缺乏。一是新引进工业项目少。近两年,我县引进落地的工业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少,工业增长主要还是靠原有企业的增资扩产。二是在建项目建设速度缓慢,部分重点项目未能按计划投产。

2、工业要素制约日益突出。企业受资金、技术、用地、用电等生产要素制约,面临的困难多,部分企业的赢利能力下降,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三、**年工作思路。

1、继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以“去产能”、“技改”为重点,加强化解过剩及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将供给侧改革向纵深推进。同时,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特别是对重点产业、企业运行态势进行跟踪监控,全力做好稳增长工作,确保改革与稳增长同步协调推进,预计**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万元gdp能耗下降3.5%。

2、继续推进企业改制。一是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深入细致的做好职工思想工作,确保改制企业稳定。二是尽快实现县水泥厂、县矿山管理站、县农药厂的改制工作,妥善安置职工。

3、继续做好服务工作。一是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各类涉企惠企政策措施,为企业创造优良的政策环境。二是积极协调各部门,及时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篇五)

今年以来,按照区委和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深化全区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服务全区经济转型升级,我局结合实际,通过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思路,拓展招商领域,搭建招商载体,不断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抢抓机遇引项目,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根据《中共**市达川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年深化改革工作总结的通知》(达川委改革办发〔**〕17号)文件精神,就我局承担和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总结,现报告如下:

一、主要负责人落实改革主体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深化改革工作,局长顿儒萍严格按照区级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年度落实改革主体责任责任书内容,直接挂帅、直接组织、直接落实,全年围绕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目标考核召开了深改工作会议共计6次,强力推进改革工作。全面完成了今年的各项改革任务。

1、高度重视,加强调研。

根据区委、区政府体制改革要求,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不定时带队,到相关单位进行调研,了解改革进度,协调解决问题。

2、明确责任,及早部署。

按照上级改革工作的有关精神,年初,组织相关单位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传达有关文件精神,明确了改革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和成员,并配备了专职人员1名,同时安排部署了**年重点工作。

3、强化督导,狠抓落实。

不定期到相关单位督导改革事项,及时掌握改革任务的进展情况,针对遇到的难题,及时召开会、专题研究、限时解决。及时出台《改革工作台账任务分解表》《**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推行计划》等,定期通报相关单位的改革任务完成情况。

二、重点深化改革任务完成情况

1、夯实招商基础,加强项目储备

一是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编制园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产业集群招商。二是动态完善储备项目库,依托**年已建成的储备项目库,按照储备项目的可行性情况进行分类调整,同时围绕我区产业实际情况开展项目包装储备。**年推出精心包装的储备项目29个,其中工业类项目7个,农业类项目5个,文化旅游类项目9个,商贸物流类项目8个。

2、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扩大招商引资实效

一是深入研究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趋势,主动做好产业对接。二是主动对接行业商协会组织,借助他们独特资源优势,加大产业集群承接,产业链承接,同时采取委托招商等方式积极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工作中来。我区在重庆、广州、深圳、北京、成都、上海等地成立的达县智力支乡联谊分会,各位乡友支持家乡、发展家乡的愿望十分强烈,我们也主动对接他们,借助他们各方面的优势,引进项目入驻。三是紧紧围绕我区主导发展产业,做深做细项目研究,积极开展小分队招商,着力完善全产业链延链引进,以优质的产业配套吸引项目入驻。**年新签约3000万元以上项目23个,引进合同资金126.99亿元。

3、积极探索,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改革

一是推动优惠政策落实,加快企业发展。对于已签约项目,我们主动对接企业,协调各方,严格按照原签协议标准落实兑现优惠政策。仔细梳理我区已有的各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采用“废、改、立”并举的方式全面清理在达投资的招商引资企业应享受的优惠政策,推动招商引资政策落地落细落实。二是自《**市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实施方案》下发后,我局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草拟了《招商引资项目引进工作流程》、《**市达川区招商引资项目准入评估》、《达川区重大产业招商项目落地推进专题会议事规则》、《**市达川区**年产业招商小分队开展重点产业招商方案》、《达川区投资促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报领导先行审阅,已按照领导批示及预研会精神进行修改完善。

4、明确任务,强力开展制造业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

按照“强基础、建机制、搭平台、转方式、优服务”的六大举措,突出“扩大增量、提升增量、招大引强、狠抓落实”的工作基调,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强力推进“制造业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确保了**年省级重大投资促进活动签约项目的履行率达94.4%、开工率达86.1%、资金到位率达35.9%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

改革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仍需加强,目前仍需不断完善、协调有序的改革创新组织机构和整体推进全区深化开放创新促进发展体制机制;对重大战略问题和重大政策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工作上创造性不够,干部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部门对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一些改革工作未能尽心尽力,体制改革工作进度不快。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深入研究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深化改革工作的政策精神,结合各部门职能和我区实际情况、发展要求,提出**年我区深化开放创新促进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围绕重点改革内容,创新思路、积极进取,不断推进改革深化,为推动我区投资促进稳步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

2、按照上级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制定**年度改革方案,明确改革重点,在夯实招商引资基础、完善重大产业招商项目引进决策和落地机制、改进招商引资方式、改善招商投资环境等方面全面推进我区开放创新促进发展体机制改革工作。

3、不断完善改革推进机制。探索建立全区推进改革合作协调推进机制,完善以“抓项目方式抓改革”的推进机制,将改革的各项任务量化到可操作、具体的项目上来,建立完善改革推进考核评价机制。

4、配合推进各项改革。按照区委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配合做好转型升级发展体制机制等其他改革工作。

第二篇:(模版)2015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2015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中省市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部署,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不断巩固提升改革成效,持续有力推进改革落地,全县改革工作进展有序、成效显著。

现将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以下总结:

一、领导组织有力,有序深化改革

在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我县不断强化领导组织,加大宏观调控和科学指导作用,各项改革工作稳步有序进行。

(一)细化了工作目标。按照《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2015年着力推进的重点改革任务》和《2015年自主改革任务》要求,我县经过广泛深入调研和反复研究论证,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了《×××2015县委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明确了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10个方面51项重点任务,并确定了教育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四项自主改革任务。形成了《×××2015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台账》,明确了各项改革改革任务的具体牵头部门、配合部门,要求落实进度要求、体现成果形式、跟进完成情况。

(二)强化了工作制度。为有效推进改革,形成了一系列便于操作、执行力强的改革方案和制度。全年共举行改革专项工作会议8次,传达中省市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改革工作,加强改革部门之间的联动作用,形成系统整体合力。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系统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议案》等议题,形成了《×××2015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政府职能转变和党政群机构改革方案(草稿)》《中共×××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县乡(镇)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车改实施方案》等制度。通过公开遴选的方式,在县直部门中遴选了四名同志进入改革办,强化了改革工作队伍。

(三)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年共形成了《把握发展机遇 稳步推进医改》等14篇分量较高的改革工作调研报告,围绕各项改革工作亮点重点,刊发《改革专刊》27期,向市委改革办报送改革动态信息100多条,在报、台、网分别发布《改革征文启事》,共收到相关改革征文60余篇,经筛选向市委改革办报送40余篇,有4篇被《××日报》择优刊发。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有力带动下,全县各项事业发展成绩显著……

二、注重统筹兼顾,扎实推进改革 结合各项改革工作,我们注重做好统筹兼顾和责任落实,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加大自主创新和积极作为,在一些重点领域中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改革成效。

(一)教育体制改革迈上新步伐。按照《关于全面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在2014年(本文来自大秘书网www.teniu.cc)XX中学和昆山中学成功实施“四制”(即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绩效工资制)改革的基础上,今年加大了强化保障和深入推广力度,成效十分明显。一是教育投入力度加大,用1000多万元实施了×××中学的整体搬迁工程,用30XX薪聘请名师担任×××中学校长,对市委组织部下达的人才经费,不折不扣用于名师招聘和绩效奖惩,不断提升教师竞争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启动教学新模式,在昆山中学探索实行“家校合作办学”模式,强化教学管理工作,解决了大量学生外出就读问题,留住了一大批计划外出上学的学生。三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利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师培训发展战略,强化了教师的业务素质水平,中考高考升学率明显提升。

(二)镇村综合改革展现新作为。按照省市镇村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我县超前谋划、及时部署,制定了《×××关于镇村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率先在全市完成了改革任务。目前,乡镇总数由12个减少到了9个;各乡镇“五办三站”职能整合方案初步拟定(上报待批);在小并大、差并好、弱并强、远并近和土地资源不动、固定资产不动、债权债务不动的“三不动”原则下,按照45%的撤并比例,全县639个行政村将整合撤并为383个行政村。镇村综合改革的顺利完成,切实优化了镇村组织机构设置,降低了行政成本;选优配强了村“两委”班子,提升了农村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整合利用了集体资源,为乡镇和农村发展增添了新活力、带来了新机遇。

(三)文化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立足优质自然和人文资源,我县全面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文化旅游新型朝阳产业发展步伐。一是加大文化资源开发力度,《白草寺庙会》和《×××枣木根雕》文本、影像制作全部完成,进入申报省级、市级非遗阶段,同时积极申报陕西省×××无定河蛇曲群地质公园。二是加速文化事业发展进度,组建成立了XX道情演艺公司、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成功改制了县文工团,“文艺下乡”活动形成规模,电视广播“户户通”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三是加快旅游景点建设步伐,截至目前,总投资2000万元的路遥书苑主体竣工;总投资2亿元的北国风光景区完成藏雪楼主体和门户区土方工程,毛主席诗词馆有序推进;总投资3000万元的黄河太极湾景区门户区开工建设。

(四)宜居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契机,扎实推进宜居生态工程建设。一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与棚户区改造、移民搬迁有机结合,群众意愿得以满足,基本住房得到保障,各项惠民政策有效落实;二是城市管理秩序明显好转,绘制出了《城市环境卫生和交通管理示意图》,《城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初步拟定,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建成了东沟农贸市场及停车场,旧城区“三乱”问题、停车难题得到彻底解决;三是生态文化园建设稳步推进,按照“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山山有文化、处处受教育”的思路和“多元投资、捆绑使用,合力推动、各记其功”的机制,截至目前,植绿30万株,建成林果观光园、特色文化广场、文化亭廊各6个,拓宽环山道路9公里,一个20平方公里的生态文化园初具规模。

(五)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新进步。一是大力发展产业建设,坚持“东枣西果桃”战略,全力推进红枣低产园改造,扩大了苹果、设施蔬菜、小杂粮种植面积,发展了蚕桑、黄花菜、红葱等新型产业,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枣林流转和家庭农场资格认定等工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决定》,探索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整合农业、国土、林业、财政等部门资源,结合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形成了石咀驿康家湾、双庙河南洼、下廿里铺贺家塬、乐堂堡师家沟等种、养、加一体发展模式,以及“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产业模式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是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结合农民增收“十强乡镇百强村”创建活动,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13条意见,鼓励“能人”创企业、群众创农业,加强在政策、财力等方面的保障,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解“两只手”作用,在现代农业巩固规模、提质增效上取得新进步。

(六)依法治县水平实现新提升。一是强化法治宣传,提升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水平,健全和完善法律制度,启动执法问责机制,在经济发展、项目建设、民生保障、企业运行等方面依法推进。二是深入推进“三官一律”(即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社区(村组)工作,明确了责任片区和责任人,加大违法乱纪打击力度,严明法律章程,加大“法治XX”建设力度。三是深入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全面推行“131”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即信息预警机制、三级联调机制、信息宣传反馈机制),探索运行“三警合一”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七)人事管理制度实现新进步。一是将部分原由县委常委会研究任命的科级干部和享受科级待遇干部的管理权进行下放,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人事任命由县政府管理任命,科级非领导职务任命由县委组织部管理任命,工会主席任命由县委组织部与工会共同负责,新任工会主席不与行政级别挂钩;二是严格干部提拔使用、管理考核,制定了《领导干部综合研判办法》和《县委全委会对正科职领导干部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票决办法》,构建起“三位一体”考核机制,有序消化超配科级干部24人。三是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力度,通过考试,从大专以XX学历人才中招聘近200人,充实到教育、卫生系统,以及各乡镇和部分县直事业单位中,交流挂职副镇长9名。

(八)资源整合利用取得新成效。一是科学整合原公安局办公场所、县招待所、原中医院等单位办公资源,实现合理利用,有效解决了34个机关单位长期租房办公问题,每年节约租房费300多万元;二是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对现有便民服务大厅实行扩建,建成10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预计年底前建成投用,彻底结束行政审批分散办公、串联审批的历史,有效提升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水平。三是加速“多规合一”改革进度,结合XX境内山大沟深,地下矿产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条件差等县情实际,将发改、住建、土地、环保等多种规划统筹、整合起来,各类规划繁多、部门各自为政、协调衔接困难、行政资源浪费等弊端得以有效革除。

与此同时,纪律检查体制“三转”改革全面有效推进;政府机构职能和事业单位改革方案上报待批;公车制度改革全部完成,成立了公务车辆服务运营中心,收交公车87辆;卫生体制去行政化改革调研正在深入进行;“三证合一”改革制度全面启动;民主法制、国有企业、农村产权等改革工作均按要求、按进度同步推进。

回顾2015年的改革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保持清醒头脑,深入总结、理性分析,并科学谋划、合理部署好2016年工作,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持续推进,“四个××”宏伟蓝图早日实现。

第三篇: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与新举措

班级:网络1111学号:2011811020姓名:沈元超 论文摘要: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关键词:改革;十八大;意义;新举措;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

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要求,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全面深化改革。

总书记近日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按照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要求,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全面深化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改革的新谋划新举措,都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着眼于解决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谋划的一系列新目标、新部署、新举措,针对的都是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正因为抓住了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改革氛围越来越浓,改革共识越来越强,改革举措越来越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既有全局性的,也有局部性的,还有具体的。与之相对应,改革必然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区别不同情况而谋划,并相应拿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谋划新举措,必须是宏观思考和微观探索、顶层设计和摸石头过河的有机统一。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2、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4、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5、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6、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7、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8、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9、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10、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12、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

13、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4、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15、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参考文献:

[1]范玉刚.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驾护航——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3,12:18-21.[2]翁淮南,刘文韬,张纪.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前景——10位专家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J].党

建,2013,12:40-47.[3]范玉刚.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J].求知,2014,01:10-13.

第四篇: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

当前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既有全局性的,也有局部性的,与之相对应,改革必然要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区别不同情况而谋划。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是当前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矛盾逐渐凸显,改革也进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在经济领域,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在社会领域,社会矛盾的复杂多变,对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方式提出了考验。随着各种领域深层次问题的逐一显露,如果有关部门处置不当、应对失策,普通个案极有可能演变为群体事件,由小事引发成为大事。凡此种种,都在提醒我们要不断拿出新的谋划、新的举措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在深化改革中不断得到解决,并以更加定型的制度作保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坚持“六个紧紧围绕”全面深化体制改革。

一、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二、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四、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五、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六、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党中央书记习近平说:“蛋糕做大还要分好”。只有全党思想和意志统一了,才能统一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意志,才能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深化改革的举措

在这“六个紧紧围绕”的前提下,深化改革过程进行了一系列新举措。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

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是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1、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经济

2、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税收制度

3、改革城乡一体化体制,建立开放性的新型经济体制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经济,建设法治国家

5、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与体制

6、进一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社会事业的改革

深化改革的意义

十八大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带来新的重大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提升。极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改革,我们积极推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完善生产力发展的区域布局。以利于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利益问题,要认真想一想群众实际情况究竟怎样?群众到底在期待什么?群众利益如何保障?群众对我们的改革是否满意?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总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可说是正当其时、机遇难得。我们有信心在党的十八大总体纲领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具体纲领指引下,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进一步打开改革开放新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五篇:浅析全面深化改革

浅析全面深化改革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推进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推动新一轮改革大潮涌起。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吹响了改革开放新的进军号。各领域改革不断提速,改革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一些多年来难啃的硬骨头啃下来了,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关键词:四个全面 深化改革 紧紧围绕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和重点——六个“紧紧围绕”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二)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三)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五)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六)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途径和手段

(一)社会主义发展领域层次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并以此为要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市场发展方式,加快建次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

(2)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轴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并以此为要义,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3)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强国。并以此为要义,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社会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的基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并以此为要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5)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落脚点是建设美丽中国。并以此为要义,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上述五个领域改革,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五领域”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其改革具有多元一体和基础性、多层性、迁延性的特质。搞好这五个领域的改革,我国基础领域层次的问题才能得到综合性解决。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核心层次的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核心的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和协同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即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经济运行的强大作用;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即施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并防止和消减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以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社会主义决策层次的改革

社会主义决策层次的改革是一种高端性改革。决策层改革最重要的是执政党建设制度改革,同时是政府体制机制改革和人大、政协建设制度的改革,以及国防军队建设改革。这些改革均属上层建筑范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顶端部分。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必须推进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提高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水平,这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关键,也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功的标志。推进执政党建设制度改革,必将带动各级政权和促进政府机构的制度性改革,强化政府科学、民主、法制化治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步伐。同时,也将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与时俱进,推动政治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使社会主义整个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3﹞习近平:《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2016年版

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总结(最终定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