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历史开辟新航路知识点总结
15和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通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通往印度、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被称为新航路。西方史学界称为“地理大发现”。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高一历史开辟新航路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历史开辟新航路知识点总结1
东方的诱惑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1)(经济原因):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社会原因:欧洲人狂热的追求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特别是《马可·波罗行记》的流传,诱使人们到东方“寻金”。
(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导致商路不通,引发商业危机。
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把东方的商品,如丝绸、茶叶和香料等辗转运销西欧市场,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令其他西欧国家的商人垂涎不已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商路,西欧同东方的贸易更加困难 都渴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4)宗教原因:教会鼓励人们到东方传播天主教。
葡萄牙和西班牙濒临海洋 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希望获得海外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教会也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 , 更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1)主观条件:
14、15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其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提倡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敢于冒险、勇于开拓进取去挑战并征服自然,大胆地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
西班牙、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君主希望通过海外探险获得财富,以巩固并加强自己的统治。
(2)客观条件:
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
地理知识: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高一历史开辟新航路知识点总结2
新航路的开辟
1、向东航行
(1)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抵达非洲西南端的好望角。
(2)149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终于到达了印度。
2、向西航行
(1)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2)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葡萄牙人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绕过了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高一历史开辟新航路知识点总结3
走向会合的世界
A、新航路开辟的消极影响
对印第安人大肆屠杀,把美洲纳入征服和血腥掠夺的对象。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了美洲大部分地区。在殖民者的屠杀、奴役,以及欧洲传染病的侵袭下,种族几乎灭绝。因此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欧洲殖民者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活动,将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造成殖民地人民的极端贫困和落后。
B、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
1、为葡、西等国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引发“地理大发现”。
通过历次的海外航行,大批地区被陆续发现之后,到16世纪末,欧洲人对于世界陆地面积的了解,已经比14世纪时增加了5倍之多。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
同时,远航给葡萄牙、西班牙带来了巨大财富,两国因此发展成为欧洲富国。
2、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影响
(1)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新航路发现以后,世界上原来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可以说是世界各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是新航路开辟的最重大影响。正是由于世界走向会合,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
(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影响
(1)引发了“商业革命”: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贸易中心也由原来的地中海区域转到大西洋沿岸。
(2)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4:“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1)“商业革命”表现为:
①世界市场的扩大。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原本相互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同美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
②流通商品的种类增多。世界市场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马铃薯、玉米等传到欧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
③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④人类眼界扩大,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2)“价格革命”表现为:
美洲的白银流向欧洲,使欧洲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这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价格革命”。受价格革命的影响,各阶级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①制造商品和销售商品的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一方面付出贬值的货币工资,另一方面高价售出商品,获得暴利;
②按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因货币贬值而使实际收入减少,日益衰落;
③靠土地收入的农民和固定工资收入的雇佣工人,因通货膨胀日益贫困化。这一切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一历史开辟新航路知识点总结4
新航路的开辟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什么意义?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2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尼德兰取代。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引起商业革命。由于新航路开辟,欧洲贸易范围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辟导致亚非拉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导致贩卖黑奴的兴起,致使非洲失去了至少一亿的精壮人口。也为人口的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民族的产生。如18世纪,美利坚民族的产生。
高一历史开辟新航路知识点总结
第二篇:开辟新航路
《开辟新航路》教学设计
洛南中学
段妮娜
教材分析: 《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社会经济史中的第五课,属于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于发展的开篇。在第一个单元里,学生已经了解了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以及经济政策,其中已经掌握在古代中国明朝末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于是,第二个单元将视野转向了整个世界,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改变。与此同时,和古老的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需要学生能够以全球观来审视这段历史。而单就开辟新航路这一历史事件而言,在人类发展长河中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所折射出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价值观。开辟新航路以后带来的巨大变化将世界连为一体,使其成为全球化的开端,所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学情分析:
《开辟新航路》是高中一年级第二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经过初中及高中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又缺乏对于历史知识全面、系统的认知,不能从整体上感知历史,也不能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分析历史的本质。同时,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也具备竞争、与人合作的思维与能力。课标定位:
根据新课程对教学中三个维度的要求,这节课的课程标准也从三个方面入手设计:
1、知识与技能: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形成对于历史事件的价值性判断,能够一分为
二、辩证的认识历史问题。设计理念
《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的开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开辟新航路的基本史实,也就是让学生明了为何开辟新航路,怎样开辟新航路,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了在课堂上让学生保持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并能“感受到智慧的力量”,从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度出发,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并将基本知识和学生间的合作竞争有效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中掌握新知,以还给学生活跃的课堂为理念设计《开辟新航路》。教学准备
将学生以6-8人分为若干个小组,为每个小组准备彩笔、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引用歌曲《水手》的歌词“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至少我们还有梦”(引导学生齐唱)。这是来自水手内心的呐喊,风雨大浪、艰难困苦怕什么,至少心中还有梦。五百多年前,也是一些水手,面对茫茫大海,不顾生命的安危,依然选择了奋力前行,而正是他们的远行,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设计意图】只有学生在亲自演唱的过程中,才会体味到歌曲本身的铿锵有力,从而对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有初步的感知。
二、为了黄金的远行
指导学生用不超过2分钟的时间速读课本第一目,并思考问题“为何开辟新航路”。【设计意图】这样做是为了提升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取有效信息的阅读能力
1、“新航路”名称释义
“新”路——“旧”路行不通(引导学生明了“旧”路的方向、地点、行不通的表现)。“航”路——大海上的路(引导学生认识海路的交通工具,以及15世纪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新航路”—— 一条从前没有的海上航路;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设计意图】通过对新航路名称的解读,使学生对于这一历史事件有整体的感知,从而对进一步更加深刻的了解学习奠定基础。
2、东方的诱惑
根据材料分析“为何一定要去东方?”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马可·波罗” 认识:东方的诱惑来自金灿灿的黄金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迪学生思维,“为什么欧洲人眼中的黄金那么重要?” 指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开展学生活动“角色畅想”,围绕图片中的三个人物,在聆听钱币叮当作响的时候他们在想些什么,从而引出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并得出商品经济发展和远行的关系。
认识: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人们对金银的渴望日益强烈,所以一定要去东方找黄金;因为需要,所以远行;因为愿望强烈,所以不畏艰难。
【设计意图】在这个问题的讲解上,主要通过问答法让学生明白远行的根源,也即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使学生对于远行的动机也有了认识,从而为开辟新航路影响的理解埋下伏笔
3、天主教的召唤
指导学生观察“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插图,图片左方三个水手正在将一个“十字架”矗立在刚刚到达的陆地上,得出远行的精神支撑:天主教。自主探究:归纳整理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是为了给学生吸收、消化知识的缓冲,并通过自己的小结、用自己的言语描述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强化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二、不畏艰难的前行
小组活动:在教具“世界地图”(如图)绘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间要求5分钟,并评选效率最高的小组。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绘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既要动脑又要动手,还要合作,因为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某一任务,必须要与他人合作,只有合作才有效率,才能共赢。
根据教材“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四个人物,四条航线的绘制没有什么难度,但要着重指导学生对于细节的观察。迪亚士的航线是紧贴着陆地前行的,而哥伦布的航线是横渡大西洋,并且在看不到陆地的茫茫大海中航行了两个多月。再次让学生体味航海家们勇敢、坚持、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
三、改变世界的航行
1、世界的发现
• 两幅地图的比较:课本22页15世纪的世界地图&学生手中带有各色箭头的地图,指导学生认识“地理大发现”,彩色的箭头如同纽带,将地球上各个地区联系起来,这其中,有些是人类从未到过的地域,从未了解到的地方,因而,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这一过程就是“发现”和“被发现”的过程。‚ 带箭头的地图
经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学生手中的地图上绘制了代表航线的各种箭头。箭头如纽带:代表航线的各种箭头如同纽带般将世界连为一体,从而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状态。
箭头的出发点、归宿点:西欧。学生的地图上,所有的箭头从西欧出发,又回到了西欧,与此同时,指导学生认识这一时期的西欧市场,有亚洲的茶叶、丝绸,有非洲的黄金、象牙,有美洲的玉米、烟草,进而得出结论“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西欧的改变
指导学生认识西欧社会的重大变革——商业革命(商业地位日益重要,贸易中心转移);再进一步指出西欧社会的价格革命(白银贬值,物价上涨)进而得出结论“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亚非的生活
通过角色分析:假如你生活在亚洲、美洲,新航路的开辟给你带来了什么?认识新航路开辟给亚非人民的掠夺与灾难。
小组展示:新航路改变了我的生活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激发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出发点,教学实践中,学生会扮演为地理专家、欧洲封建地主、欧洲商人、亚非人民等,并从小人物的生活入手,感知新航路带给整个世界的影响。课堂小结:
引入哥伦布航行装备与郑和下西洋随行船只、人员装备,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不同梦想的远行》
【设计意图】根据对新航路开辟的认识,使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得到有效的迁移,并在比较的基础上,通过课后查阅相关资料,逐渐提升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考虑到要给学生搭建的是一个快乐的、有效的历史课堂,所以尽可能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知识去引导,注重运用已有知识展开教学。所以在导课环节想到了深受学生欢迎的励志歌曲《水手》。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音带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并且从细节中感受当时的情景,从而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设计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绘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图,这一部分在设计时的顾虑是最多的,因为我把时间完全交给了学生,而又不知道学生能否完成,会在多长的时间内完成,后来,根据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我只留了5-8分钟,对于这个时间,直到上课前还是心存忐忑。在分析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影响时,主要是引导学生能够拨开层层现象,自己得出结论,所以就从第二个环节中学生自己绘制的地图入手,并将教材内容整合为世界的发现、西欧的变化、亚非的生活三部分入手,尽可能浅显易懂地将知识呈现给学生。教学过程中,以让学生动起来为出发点的教学设计也得到了学生的配合,这说明,学生还是任课快乐的课堂,这点,我非常的欣慰,从导课时的歌曲《水手》中,当全班同学齐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至少我们还有梦......”我便感觉到一种青春的激情,也感觉到了学生“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于是,在这种状态下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在课堂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观察图片,分析原因,尤其在绘制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更是积极合作完成,在合作与交流中,所有的小组都在5分钟之内完成了任务,也为之后的点评留下了时间,而之后对于过程图的点评本身就是从学生自己存在的问题入手,更具有直接性,也更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认识。总之,整节课给了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也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教学的深度上应该再挖掘,在快乐热闹的课堂背后,应该带领学生有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思考。
互动:
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过渡:欧洲人为什么舍近求远要开辟新的航路?(板书)
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问题2:指导阅读第一目“东方的诱惑”与多媒体展示的材料,思考开辟新航路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材料一
图片《西欧商人清点钱币图》注意观察图中主人公在干什么?女主人手中拿着书,但她的目光却看向哪里?这反映了十五世纪欧洲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何在?(图中男主人公在清点钱币,女主人公虽然手中握书,但她却目光专注地盯着桌上的一枚枚钱币。我认为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金钱的强烈渴望。封建贵族用货币购买奢侈品,农民也用货币交纳地租。商人和手工工场主需要更多的货币以扩大经营。金币是当时的重要交换手段,因而贵金属黄金就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
材料二 “东方黄金遍地,香料盈野„„金瓦盖顶,金砖铺地„„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
材料三
《14世纪前后欧洲商路图》15世纪中叶以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亚欧传统商路的枢纽,土耳其的横征暴敛加之长期的战争使正常的商业秩序被破坏,从此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数量急剧减少,价格猛涨。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四
迪亚士曾说:“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互动:从教材与材料分析可以看出,必要性有:
(板书)1.必要性: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
社会根源:欧洲人“寻金热”。
商业危机:东西商道受阻。宗教需要:传播天主教。
小结: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商道受阻直接导致开辟新航路,传播天主教成为开辟新航路的动力。此时开辟新航路成为必然之举,那么要具备哪些条件才能使远航成功?
互动:阅读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展示相关图片。问题情境3: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你才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呢?(板书)可能性:客观条件
强大的物质基础 ②地理知识的提高③航海技术的进步④造船技术的进步 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问题情境4:葡萄牙、西班牙王室为什么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互动:希望获得海外财富,加强在欧洲的地位;热衷于传播天主教;濒临海洋,地理位置优越。
过渡: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其实此时开辟新航路还有其思想根源,那就是当时人文主义所倡导的冒险精神,使得人们热衷于探险,出现了一大批航海家。在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这些航海家开始了探索世界的远航航行。互动:阅读教材P23~24 知识点二 勇者的探索-----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板书)
二、新航路开辟经过多媒体播放:新航路开辟的flash,感受航海家的航海之旅。总结: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
过渡:谈到远洋航行,大家一定记得我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多媒体展示图片介绍郑和七下西洋的盛况。
1405年,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中国人郑和率领27000余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到红海和非洲,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巩固了海上丝绸之路,传播了友谊的种子,促进了经济贸易发展,增加了国与国之间的友好交流,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问题情境5:对比中西远航,15世纪,中国的造船业、航海业比欧洲更发达,为什么不是中国人首先进行这样的地理大发现?中国明代郑和下西洋与西方开辟新航路有何不同?
过渡: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具体有哪些影响?
问题情境6:材料:1992年,哥伦布开辟新航路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知识点
三、人类的收获------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板书)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世界而言:
2.对欧洲而言:
3.对亚非拉国家而言:
问题情境9:教材所涉及的影响基本都是从正面进行肯定,事物往往有其两面性,那么新航路的开辟有没有消极方面的影响?(课后自主探究)课堂小结:
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世界形势和历史发展进程。西欧封建制度衰落和资本主义发展,人类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欧洲国家开始对亚、非、美洲进行政治控制、经济剥削和文化侵略,改变了东西方关系;各大洲间的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第三篇:开辟新航路教案
人教版必修二
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案
历史组 周文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即原因和条件),探寻通向东方新航路(即经过),让世界会合(即影响)。本课内容(“开辟新航路”)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在此以前的世界基本上是彼此隔绝的。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打破了世界各地之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世界各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因此,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一历史事件具有重大的意义。
学生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思考,理性思维能力已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分析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既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也利于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理念
本课的讲授采取 “合作探究式教学”与“情景讨论式教学”的理念,以“开辟新航路”为探究主题,以开辟新航路的原因、条件、经过、影响为主线,结合教材内容,适当补充部分史料,发挥学生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基本脉络,揭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升华新航路开辟的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根源和客观条件(2)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3)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地图演示、史料分析、情境再现、历史比较、讨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有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和客观条件。尤其是中国的罗盘针广泛应用于欧洲航海,为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和远洋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于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勇于探索的航海家为世界大部分地区之间的联系做出了重要贡献,使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并要学习他们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影响。
(2)教学难点: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促成了西欧商业经营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教学方式
采用情境设置、设题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的模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由浅入深,有难而易,步步推进。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开拓学生的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听大海的声音。设问: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同学们回答:大海。教师:可见,我们今天讲解的课程是与海洋相关的。先感受一下《大国崛起之海洋时代》,从视频可知,拉开世界史,走向海洋时代前列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那么,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如何拉开世界历史的序幕呢?今天就共同学习:
第五课 开辟新航路(板书设计)
第一环节:设置情景、引入主题: 情景设置:
人物简介:展示五位航海家的图片,并作简单介绍。背景简介:介绍时代、活动、以及概况。展示目录:开辟新航路四部曲
1、梦想——背景
2、远航——经过
3、成败——影响
4、结尾——精神
是什么原因使得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家们梦想远航?
第二环节:进入状态,讲解主题:
一、梦想——开辟新航路之背景(板书设计)
重点人物介绍:图文结合,介绍航海家亨利王子。设问:在公元1500年左右,是什么样的梦想使得诸多如同亨利王子的航海家走上了远航之路的?
出示材料(见学案)
师:如果你是16世纪的亨利王子,请看教材并结合所发材料,列出大航海的理由以换的王室对航海的支持?(小组讨论:6人为一个组,可前后讨论,形成意见)
生:第一组:略。第二组:略。„„
师:归纳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板书设计)
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掀起“寻金热”。
3、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阻断东西贸易商道引起商业危机。
4、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
5、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考考你:那么,出海可能需要些什么条件? 生:略。
师总结:开辟新航路的可能性(板书设计)
客观条件:
1、造船技术先进;
2、航海技术发展;
3、地理知识提高;
4、物质方面:海船、物质和资金。
主观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可见,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二、远航——开辟新航路之经过(板书设计)师:首先,你来做一做航海家:
如果你是迪亚士、达·迦马、哥伦布、麦哲伦,请你讲解一下你的路线?并在黑板上给描述出来?
生1:分别讲解和标注。生2:分别讲解和标注。生3:分别讲解和标注。生4:分别讲解和标注。
师:我们下面看看同学们的航海路线是否正确。教师按照动画,深入讲解四次航海。由此总结:
新航路开辟情况
对于新航路开辟,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的曙光?也有人说: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的灾难?新航路的开辟,到底是曙光还是灾难?
三、成败——开辟新航路之影响(板书设计)资料:见PPT。
教师:引入辩论题目: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类带来的是曙光还是灾难? 生甲:略 生乙:略
师:总结。到底是曙光还是灾难?这就要求我们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既认识到开辟新航路有积极的一面,也要认识到开辟新航路有消极的一面。
A、带来曙光:
1、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结束世界相对孤立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
3、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商业革命)。
4、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价格革命)。
5、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B、带来灾难;
1、导致亚非拉殖民地的贫困与落后。
2、黑奴贸易的兴起,非洲精壮劳动力的减少。
3、天花等疾病的传播。
新航路的开辟无疑是一曲悲壮的歌曲,当然,每个人对他的开辟过程感受是不一样的。航海家体会到艰辛,我们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四、结尾——新航路开辟之精神(板书设计)
齐声朗读:一名船员生动地叙述了这数月间忍受的苦难。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我们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样恶臭、令人作呕。为了不饿死,我们甚至被逼得吃一张张皮革,这些皮革是遮盖大桅下桁、防止其磨损绳索用的。它们经常受水浸、日晒、风吹,变得非常坚硬,得先在海里泡上四、五天才能变软;我们将它们泡软后就煮来吃。实际上,我们常不得不靠
吃木屑过活,就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
从同学们的朗读声中,我体会到了航海过程的艰辛,航海家们的勇敢,你们呢?
请把你所体会到的写在黑板上。(播放音乐,结束主题讲解)
第三环节: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见PPT。练一练:见PPT。
课后作业:历史论坛: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比较(每小组11人,收集相关资料,制作成PPT,在晚自习的时候讲解)
第四环节:常反思,促改进
教学反思:
1、如何把握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有序性?
2、如何统一备好课与上好课?
第四篇:开辟新航路说课稿
历史文化学院 历史与社会 20090403004 0906 柯青霞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Ⅱ第五单元第一课 开辟新航路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本课主要有三个子目:开辟新航路的背景、探索通向东方新航路、与世界会合,也就是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及条件、过程、影响三个方面介绍新航路开辟的历史。2.教材地位: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Ⅱ前四个单元的内容介绍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第五单元开始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本课内容相当重要,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随后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发展。二.说目标 1.课程目标:(1)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条件;(2)概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3)理解新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意义。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包括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宗教根源、商业原因、经济根源)、经过(包括四位航海家和四条航线)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引用史料、图片展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
通过动态地图演示、表格归纳、历史比较、问题讨论等方法探究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培养其读图识图、归纳、比较、总结和概括历史的能力; 通过辩论(讨论)探究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辩证看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并学习探险家们不畏艰险、勇于开拓探索的精神,同时通过讨论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影响,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问题:认识到新航路开辟既是历史的进步,也充满了血腥味和罪恶感。3.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以及影响 突破方案:通过展示历史材料和图片,让学生通过分析材料和图片,归纳出答案,并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小组讨论。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大意义 突破方案:进行模拟陪审团辩论,理解其进步性与灾难性,形式新颖,又形象生动,让学生感知历史,易于理解。4.学情分析(1)授课对象: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二(18)班学生(2)学生特点:思维活跃,善于思考,乐于表现,有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3)存在不足: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深度;历史知识储备、抽象思维和认知水平尚待提高;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不强。(4)解决方案:通过展示能反映该段历史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答案,加强分析能力;通过动态地图演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的认识;并在课程的最后对知识点总结归纳,加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
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史料分析法、图表归纳法、动态地图演示法 依据:由于历史学科的课程内容是过去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也无法实验,所以学生往往对历史知识感到比较抽象而且没有认同感。所以我通过展示
相关史料、图片和相关视频,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活跃思维和课堂气氛,增强学习效果。2.学法:角色扮演法、历史比较法 依据:让学生真正地感知历史,培养养他们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归纳比较的能力,更是突出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新课程理念。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2分钟)
问题导入: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你们要去欧洲的国家,你们会怎么去呢?”学生回答后,再提出问题:“15世纪的欧洲人要到东方,要如何来呢?其实当时的西欧人为了能够到达东方,做了很大努力。”以此来导入本课。依据: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疑问,能够调动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自然而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课程讲授(37)1.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及条件(12分钟)(1)问题探究:回到导入中的问题:西欧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他们为什么要到东方?当时东西方之间没有其他通道吗? 我将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资料,材料阅读,设计探索性问题,引入这个知识点: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并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突破开辟新航路的经济根源,思想根源,社会根源,宗教因素,商业因素等。依据: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知识问题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2)情境探究: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你觉得你需要些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远洋航行呢?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讨论开辟新航路所要具备的条件。
依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真正感知历史,突出“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至此,可以说:新航路的开辟万事俱备,只欠水手。而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勇敢的航海家就走在探索新航路的前端。从而引出第二个子目:探
索通向东方的航路。2.探索通向东方的航路(13分钟)(1)给出表格,展示地图,让学生看地图并结合课本找出答案填写表格,最后播放开辟新航路的动态Flash视频,加深印象。(2)依据:看图填表格,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并锻炼其归纳能力;运用动态地图演示法,使开辟新航路的过程形象化具体化。
为了进一步深化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历史比较能力,我设置了以下探究题目:对比分析评价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远航。3.与世界会合(12分钟)首先,回答导入中的问题: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可以到达东方了。进一步提出:但开辟新航路,除了这个意义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影响?进而进入本子目的学习。(1)给出材料: 1982年,曾有36个国家的代表联名向联合国提议,要求于1992年10月12日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五百周年举行世界性的纪念典礼。但是1992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法律系对哥伦布举行了一次审判。身着15世纪服装的12人陪审团进行了三个小时的审理后一致裁定:被告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现年541岁,意大利人,在500年发现美洲新大陆期间犯下了谋杀、剥削奴隶、专职、灭绝种族的屠杀、给未成年者定罪、强奸及搞国际恐怖主义等7大罪行,判哥伦布350年“监禁”。(2)模拟陪审团进行辩论: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明白“地理大发现”的形成过程,理解开辟新航路对世界市场形成的重大意义,画知识结构图呈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雏形,并解释“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等概念。(3)展示《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和《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还有现在的世界地图,运用对比法,让学生形象具体地理解新航路开辟之前和之后的世界市场的发生的变化。依据:回到导入,让整个课程融会贯通。模拟辩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 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自主探究的精神,养成合作学习此处设计“模拟陪审团”是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其更加形象地了解和分析历史问题,培养其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总结(板书设计)(3分钟)社会根源 宗教原因 思想根源
1、为何开辟 商业原因 经济原因
经济条件
地理知识
开科学技术
2、凭什么开辟 辟王室支持 新 航 路迪亚士 达·伽马
3、如何开辟
哥伦布 麦哲伦 地理大发现
商业革命
4、开辟之后
价格革命
打破世界孤立状态
(四)知识巩固(3分钟)让学生通过做题巩的习惯。
固知识点,这些题的设计以本课的重难点为出发点设计。题目如下: 1.西欧商人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
B.传播天主教的需要 C.科技发展的必然 D.奥斯曼国家对东西方商路的控制 2.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是 ①商人和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 ②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③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新航路开辟的先后顺序是
①通往印度 ②通往美洲 ③环球航行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①③② 4.下列到达亚洲的西方航海家有
①达·伽马 ②迪亚士 ③麦哲伦 ④哥伦布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5.下列地区,处于达·伽马首航新航路路线上的是 A.西印度群岛 B.菲律宾群岛 C.红海沿岸 D.非洲东海岸 6.新航路开辟后,商业地位被他国所代替的国家 或地区是 A.意大利 B.英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7.新航路开辟引起了“价格革命”,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这主要是因为 A.主要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C.雇佣劳动者日益贫困 D.封建统治阶级巨额消费 8.黑奴制在美洲发展起来的直接原因是
A.印第安人惨遭虐杀,美洲需要大批劳动力 B.黑人身体健壮,远离家乡,不易逃跑 C.黑奴贸易能给殖民者带来巨大财富 D.欧洲殖民者对黑人比对印第安人熟悉
五.说教学反思 1.内容丰富,涉及到政治、地理方面,图文并茂; 2.问题设计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而设,并具有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可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
3.创设系列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调动学生探讨历史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第五篇:开辟新航路教案
在英语中,有一个和航海有关的短语“when someone’s ship come in home”,如果仅从字面翻译的话,就是“当某人驾船归来时”的意思,可是这个短语却引申为“变成富翁时、事业发达时”。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在英语中航海归来就意味着变成富翁、事业发达呢?这个航海短语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其实答案就在我们今天所学内容中。第5课——开辟新航路。
方案二,在世界航海史上最早的大规模的远洋航行是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远洋航行,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行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那么,欧洲航海家最早的远洋航行大约出现在什么时候呢,他们进行远洋航行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又是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开辟新航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个概念:何为新航路?说到新航路我们就不得不提一下旧航路,也就是说传统的贸易通道,一般意义上,传统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陆路,即传统的“丝绸之路”;另两条是海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波斯湾或者红海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而新航路则主要是指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既然东西方之间早就存在贸易通道,为什么西欧国家仍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来开辟新航路呢?
一、东方的诱惑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材料一说明,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体,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
社会各阶层人士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需要增加收入,以购买更多的奢侈品。货币和黄金的需求量急增,但西欧贵金属产量本来就不高,而与东方贸易中出现的巨额逆差又使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西欧市场货币的普遍短缺,这就导致了欧洲人寻金的渴望。
(2)哥伦布就说:“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把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可见西欧社会上有一股寻求黄金的浪潮。
(3)这时候《马可·波罗行纪》的广泛流传,又刺激了人们向东方淘金的愿望。香料(4)当这种东方的诱惑袭来时,欧洲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葡萄牙在亨利王子的主持下不断地进行海外探险活动。这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大发现不像那些商人为贸易所进行的孤立探险,而是一个有规划、有系统的任务和策略„„ 这说明?国家支持航海行动,为了强化王权,积极对外扩张。
(5)材料5 当然欧洲探险家们的传教热情和他们对东方黄金、香料和其他财富的追求交织在了一起。基督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更多地渗透着普救主义。它从一开始就以博爱人类为教育,并以全人类的宗教自诩,因而有一种强烈的使人人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
(6)原有的东西方商路受阻——直接原因
加之,十五世纪中叶后,奥斯曼帝国势力强大,占领地中海东部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通商要道,传统的东西方贸易虽然没有完全中断,但土耳其人的横征暴敛和长期战争使正常的商业秩序遭到破坏,商旅裹足不前。从此东方运到欧洲的商品数量急剧减少,价格却迅猛上涨,欧洲上流社会不惜高价采购,导致贸易严重入超,贵金属大量外流,财政不堪负担。因此东西方商路受阻成为新航路开辟的直接原因。
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教师提问】当然,假如作为当时的一位航海家,从这种想去海上探险到能去探险,还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思考一下。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罗盘针的普遍使用,12世纪末13世纪初,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并得到改进。罗盘以及从阿拉伯传入的用于计算纬度的星盘广泛应用于航海。
事实上,在中世纪初期,西欧的造船技术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至14世纪末期,西欧的船只多为单桅,只适合内海或沿岸航行,尚不具备深入大洋进行长距离远航的条件。15世纪之后,这种情况有了重大的改变,其主要标志是出现了多桅帆船。北欧诸国生产出二桅帆船,15世纪50年代的意大利出现了三桅轻快船。这些船既装有横帆,也装有三角帆;既可顺风航行,也可逆风航行,能够适应大洋的复杂气候条件。
另外这一时期欧洲已开始流行地圆学说,加上绘图技术的进步,增加了经度和纬度做绘图坐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画面。特别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统治者的支持更是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主观条件,使其成为可能。
此外还有14、15世纪在欧洲星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它的主流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作用和价值,鼓励人们勇于冒险、开拓进取,征服大自然,大胆的追求财富并实现个人价值。正是在这些因素和条件的支持下西欧的探险家们率先踏上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根据大家已有的知识,葡萄牙和西班牙是率先开始新航路开辟的国家。请问,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走在开辟新航路的最前列?
①两国都在大西洋沿岸,这一地理位置有利于它们向海外发展。②两个国家都掌握航海技术,特别是葡萄牙在航海技术上比较先进。③两国都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有能力支持和供应远航所必需的装备。④新航路的开辟也同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的宗教情绪有关,他们在对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
二、新航路的开辟(经过)
1.在葡萄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活动(1)迪亚士--第一次到达好望角。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率领三艘轻便帆船从葡萄牙的里斯本出发,沿着非洲西海岸一路向南抵达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将其命名为风暴角,回国后葡萄牙国王将其重新命名为“好望角”。
(2)达·伽马--第一次开辟通往印度的航线。
十年后(1497-1498年)另一位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路继续前行,绕过好望角,穿越莫桑比克海峡到达印度南端的卡里库特之后返回欧洲,开辟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
2.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航海活动(1)哥伦布--第一次发现“新大陆”。
哥伦布是意大利航海家,出身于毛纺织匠家庭,年轻时当过水手,经常在地中海和北海航行。15世纪末欧洲兴起的黄金热和《马可波罗行纪》的流传,使哥伦布深受其影响。1492年8月,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领三艘帆船和87名水手从巴罗斯港出发,开始了第
一次航行。他一路向东经过70天的艰苦航行,横渡大西洋,抵达美洲。他于10月12日到达巴哈马群岛的瓦特林岛,接着又到了古巴(他以为是中国)和海地(以为是日本)并宣称发现了亚洲的一部分,于次年3月沿着理想的航线返回西班牙。
在以后的8-10年间,哥伦布又进行了三次西航。哥伦布虽然没有到达梦想中的亚洲,但是他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新航路。并且促进了新旧大陆物产的交换与传播,比如玉米、马铃薯、花生、橡胶、可可、烟草等等传入其他州。
(2)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环球航行。
1519年,葡萄牙贵族麦哲伦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率领一支由5艘帆船和266人组成的探险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海岸,沿岸向南航行,穿过一个海峡到达了美洲西岸的大洋,这个海峡被命名为麦哲伦海峡。船队此时只剩下三条,他们在大洋上向西航行了110天,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于是便命名这个大洋为太平洋。1512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参与岛上土著部族的战争,受重伤而死,余下的人分两条船逃离了菲律宾。他们越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其中一条船在途中被葡萄牙海军俘去,1522年仅存的维多利亚号船和18名船员回到了西班牙。麦哲伦的全球航行历时三年,实现了从西方向西航行到达东方的计划,用确凿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把新航路开辟的经过给大家做一个总结。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
三、走向会合的世界
1500年左右的新航路开辟被大部分历史学家看作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足以可见这一历史事件在世界史上的关键地位。接下来请大家阅读材料和课本的内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给一些思路:对世界、对欧洲、对亚非拉。
1.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其一,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了。地理知识不再局限于一个地区、一块大陆或半球。整个地球的外形首次被确定和绘入地图。人们真正具有了全球性视野和“世界”知识。
其二,新航路的开辟及其地理大发现加速了物种的交流,它包括人种、动物、植物三方面的交流。例如玉米,在15世纪引入欧洲,在发生饥荒的地方,逐渐成为人们充饥的主食。明朝时传入中国,有些地区把玉米叫做“玉蜀黍”。
其三,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初步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市场。
2.商业革命——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联系加强,贸易的范围扩大、贸易的数量增加、贸易的品种增加、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以欧中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形成。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葡、英以及尼德兰所代替,其直接表现是世界市场的扩大、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16世纪中叶,安特卫普成为世界贸易中心。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新的信贷金融机构,以及股份公司、交易所等相继出现。这些都使得西欧早已萌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3.价格革命:美洲的贵金属大量流入欧洲,市场上货币的流通量大大增加,远远超过了商品所需,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出现伪币,投机活跃,引起价格革命。一方面收取定额地租的封建地主,因货币贬值他们的实际收入而减少,陷于贫困破产;另一方面作为商品生产者的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获利最大,实力随之上升。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共同作用构成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因素之一,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据估计,在欧洲殖民者抵达美洲之后的一个半世纪里,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2500万锐减到150万,印加文明区的印第安人口从900万锐减到60万。
对非洲:非洲成为欧洲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葡萄牙人在15世纪就开始把西非海岸的黑人卖给欧洲贵族。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
对亚洲(最初):欧洲殖民者最初在亚洲侵占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例如葡萄牙占据了中国的澳门。当时欧洲的商品在亚洲没有竞争力,欧洲人用美洲的白银来购买亚洲的商品,如纺织品、瓷器、香料、染料等。白银的大量流人,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最后,对比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航海史上最早的大规模的远洋航行是中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远洋航行,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其规模之大、历时之久、航行之远,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