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感悟彩陶之美教案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10-1128299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9-06 12:50:2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感悟彩陶之美教案

《感悟彩陶之美》教学设计

浦贝小学 执教教师:杨玲龙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彩陶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

3、培养仿制彩陶和创作彩陶的动手制作能力。教学重点:

1、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彩陶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教学难点:

能运用手中的颜料、绘画工具美化陶瓷作品。教学过程:

一、赏中激趣

1、“同学们,你认识它们吗?”师:“同学们会发现这都是陶瓷制品,陶瓷制品已经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提问:“谁来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陶瓷制品?”

2、教师引导:“陶瓷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陶瓷的发展史,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面不同时代的三组陶瓷作品,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们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第一组没有花纹,第二组有纹样,第三组不但有纹样还有色彩更漂亮了„„

3、教师引导:在陶瓷发展史上,古代劳动人民制作时不但注重陶器的实用功能,还在陶器的表面绘上各种纹样,添上色彩,于是彩陶出现了。

介绍彩陶:彩陶是我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装饰有彩绘纹样的陶

器。

4、引入课题,说:“多么漂亮的彩陶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彩陶,感悟彩陶之美吧!”

板书课题:感悟彩陶之美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陶瓷作品引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有新知学习的基础,从中体会美的物品来源于生活,美就在你身边。利用三组图片的对比得出彩陶的概念。了解彩陶的起源,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二、探中悟法

1、自主赏陶,交流陶美。

教师说:“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34页,根据你收集到的资料,认真观察我国古代的彩陶在造型、纹样和图案上的特点,并把你的发现讲给你们组的小伙伴听一听。”“你有什么发现?”

2、欣赏彩陶,感悟陶美。(1)出示《彩陶人面鱼纹盆》 A、这件作品采用了什么图案来装饰? B、由此让我们想到了古人们怎样的生活情境?(2)出示《彩陶旋涡纹尖底瓶》

A、这件作品是用来做什么的,你看,底尖尖的,两侧还有两只耳朵,他们有什么作用呢?

B、这件作品表面采用了旋涡纹来装饰,如水中快速流动的漩涡;又如人深奥的双眼;更像几人携手而跳起欢快的舞蹈。

3、彩陶的起源。

教师播放课件并讲解:“这么漂亮、美丽的彩陶,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泥土具有可塑性,经高温烧制会变硬,做成的碗、罐、瓶等能盛放物品,具有实用性,人们通过陶瓷的造型、纹样、颜色等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美的追求融入其中,给人美的享受。可以说每一件彩陶都是古代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彩陶也逐渐成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4、学习彩陶制作,感受制陶。

(1)教师播放陶器制作的视频,学生学习制作的过程。(2)“同学们刚才看得真认真,谁来说一说视频中的陶碗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

(一)、搓泥

(二)、成形

(三)、修形

(四)、美化

【设计意图:在赏陶的环节中通过找纹样、谈体会、联想生活情境感悟彩陶的纹样美、色彩美、生活美,激发创造美的热情。在小作坊中学习简化后的彩陶制作,掌握彩陶制作的前面三个步骤。教师示范一环,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彩陶绘制的简单方法,如:纹样的设计、着色的方式、方法等。为学生的下一步创作进行方法的铺垫、思维的拓展、启发灵感。】

三、自主创作

1、“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我们陶艺小作坊制作成型的陶艺作品送给大家,希望你用灵巧的双手把这件作品变得更加美丽、漂亮,自己好好收藏起来!”

教师引导:“各组的小组长现在就把你们组的陶器分发给小组成员吧。”

“你想怎样使这个陶制品更加漂亮呢?” 教师出示创作要求:

(1)可以运用各种自己喜欢的纹样、图案、色彩美化彩陶,大胆创作,构图力求简练。

(2)美化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运用学习过的手指画、水彩画、中国画等各种绘画技法。

温馨小提示:小心用好水和颜料,防止泼洒弄脏物品。

2、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视,参与学生创作。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教师首先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然后让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彩绘方法、技巧按要求进行彩绘创作,经历彩陶纹样、图案和色彩美的创作过程,训练彩陶彩绘技法,完成作品,体

验彩陶之美。】

四、展评拓展

1、“同学们美化得真棒!停下你的笔,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并和同学们交流交流?”“谁来说一说他的彩陶美化得怎么样?”

2、课后延伸

(1)陶器应用的广泛性。

“在祖国几千年的陶瓷发展史中,陶瓷方便了我们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而现代陶瓷更加广泛运用在生产、生活、航天等领域。”

(2)易门陶瓷的发展。

易门作为云南省主要的陶瓷工业基地,产业正蓬勃发展,作为小学生的你,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家乡的产业发展,学习更多的陶瓷知识。【设计意图: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评价,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拓展延伸主题让学生感悟彩陶、爱彩陶、更想创作彩陶。】

第二篇:感悟彩陶教案

感悟彩陶

南昌市新建县竞晖学校 刘艳红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彩陶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感悟彩陶艺术。

3、了解并掌握彩陶的装饰纹样以及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创作能力,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传递爱心。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应用所学到的彩陶制作方法和装饰特点合作制作一件陶瓷品。教学用具:

课件,橡皮泥或泥巴,颜料,笔,抹布等。教室布置:

30人,6人一组,共5组。教学过程:

1、导入

(1)拆开礼物,看看是什么东西,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说一说。

(2)你还能说出其他的陶瓷品吗?

2、陶瓷分类。

(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坛、盆、罐、盘、碟、碗等。(2)工艺陶瓷:如花瓶、雕塑品、园林陶瓷、器皿、陈设品等。

(3)工业陶瓷:如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具,管道,电瓷绝缘子等。

总结:陶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融合了人们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3、导入课题

4、初步了解彩陶的历史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前的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我国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这是彩陶的萌芽时期。在河南省渑池仰韶村首次发现大量古文化遗存文物,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仰韶文化”。专家学者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陶罐、碗、瓶等陶器。

5、欣赏早期彩陶图片,观察陶瓷上有些什么花纹?线条如何?从装饰上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愿望。学生和老师交流讨论,了解一些纹样的含义

总结:在装饰上,最早是以象形的动物为主,后来逐渐向几何纹样和植物纹样发展。一般用刻画、泥条堆贴、拍印、雕塑、和彩绘等形式进行装饰。

6、制作方法

手制法、模制法、轮制法。最原始最方便的方法是手制法,引导学生说说手制法可以用哪些动作来完成(技法),压、捏、揉、团、搓、接等

7、情境设置

故事: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情节

一天,明媚的阳光洒落羊村的每一个角落,羊羊们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突然,从远处传来“咚咚咚咚”的声音,像是要发生地震了。喜洋洋出去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庞大的蚂蚁大军朝羊村走过来。糟了,村子要毁了,于是喜洋洋召集所有的羊羊们前去阻止,可是无论羊羊们如何劝阻,都没有用,蚂蚁大军继续按它们的行程一直向前进,推翻铁门,铲平房屋。瞬间,羊村被蚂蚁大军糟得蹋面目全非,只见一片废墟。

羊村遭遇灾难后,吃穿住行都受到了威胁,我们该怎么做呢?(献爱心),那我们这点时间和现有的条件以及材料,可以为它们做些什么呢?(为它们做些生活用品或艺术品等陶瓷品)。下面,请同学们凝聚你们的智慧,合作制作一件陶瓷作品送给它们,以表我们一点点微薄的爱心。

8、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表扬学生的创意。

要求:注意卫生,学会分工,团结合作,虚心学习,完成表格填写 制作过程中允许学生下位去参观其他小组的作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

9、评价

说说自己的爱心想法和创意。

10、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做接触到的有关陶瓷知识和制作,都是比较浅显的,我们还

需要更深一步的去了解更多的陶瓷知识和陶瓷艺术,请同学们用自己能够查阅的方法去查找相关的陶瓷资料,下一节课一起来交流学习。

感悟彩陶

南昌市新建县竞晖学校 刘艳红

教材分析:

彩陶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色陶瓷,它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的仰韶村,所以有“仰韶文化”之称。彩陶的萌芽阶段可以追溯到6000年以前。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用火改变物质的第一次创举,是一项跨时代的发明创造。早期的陶器是用最原始的手制法,颜色不均、厚薄不

一、纹饰不多。中期出现了轮制法,器形越来越丰富。类别有碗、壶、罐、盆、钵、瓶、盘等,色泽有红陶、黄陶、黑陶和白陶之别。装饰有刻画、泥条堆积、拍印、雕塑和彩绘等。在花纹上最早是以象形的动物为主,后来逐渐向植物和几何纹发展,并且越来越抽象图案化,其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即使是现代工艺大师也为之感叹、折服。

本课从问题入手,帮助同学们收集资料,合作探究,设疑释疑,同时鼓励学生“亲手体验”,为同学们创造必要的条件,激励学生发展想象、大胆创作,制作出自己的“彩陶”。爱玩泥巴是孩子们的天性。本课的重点是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引导他们学习彩陶文化、感悟彩陶艺术,用黏土亲手制作彩陶,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当一回彩陶设计师。教学目的:

1、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认识彩陶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感悟彩陶艺术。

3、了解并掌握彩陶的装饰纹样以及制作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创作能力,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传递爱心。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应用所学到的彩陶制作方法和装饰特点合作制作一件陶瓷品。教学用具:

课件,橡皮泥或泥巴,颜料,笔,抹布等。教室布置:

30人,6人一组,共5组。教学过程:

1、导入

(1)拆开礼物,看看是什么东西,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说一说。

(2)你还能说出其他的陶瓷品吗?

2、陶瓷分类。

(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坛、盆、罐、盘、碟、碗等。(2)工艺陶瓷:如花瓶、雕塑品、园林陶瓷、器皿、陈设品等。(3)工业陶瓷:如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具,管道,电瓷绝缘子等。

总结:陶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融合了人们的各种创作思想、风格、语言,创作出风格各异、又多姿多彩的艺术珍品,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3、导入课题

4、初步了解彩陶的历史

彩陶发源于距今约10000前的新石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6000年,我国就有了较发达的陶器,这是彩陶的萌芽时期。在河南省渑池仰韶村首次发现大量古文化遗存文物,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仰韶文化”。专家学者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陶罐、碗、瓶等陶器。

5、欣赏早期彩陶图片,观察陶瓷上有些什么花纹?线条如何?从装饰上来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愿望。学生和老师交流讨论,了解一些纹样的含义

总结:在装饰上,最早是以象形的动物为主,后来逐渐向几何纹样和植物纹样发展。一般用刻画、泥条堆贴、拍印、雕塑、和彩绘等形式进行装饰。

6、制作方法

手制法、模制法、轮制法。最原始最方便的方法是手制法,引导学生说说手制法可以用哪些动作来完成(技法),压、捏、揉、团、搓、接等

7、情境设置

故事:喜洋洋与灰太狼中的情节

一天,明媚的阳光洒落羊村的每一个角落,羊羊们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突然,从远处传来“咚咚咚咚”的声音,像是要发生地震了。喜洋洋出去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庞大的蚂蚁大军朝羊村走过来。糟了,村子要毁了,于是喜洋洋召集所有的羊羊们前去阻止,可是无论

羊羊们如何劝阻,都没有用,蚂蚁大军继续按它们的行程一直向前进,推翻铁门,铲平房屋。瞬间,羊村被蚂蚁大军糟得蹋面目全非,只见一片废墟。

羊村遭遇灾难后,吃穿住行都受到了威胁,我们该怎么做呢?(献爱心),那我们这点时间和现有的条件以及材料,可以为它们做些什么呢?(为它们做些生活用品或艺术品等陶瓷品)。下面,请同学们凝聚你们的智慧,合作制作一件陶瓷作品送给它们,以表我们一点点微薄的爱心。

8、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表扬学生的创意。

要求:注意卫生,学会分工,团结合作,虚心学习,完成表格填写 制作过程中允许学生下位去参观其他小组的作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

9、评价

说说自己的爱心想法和创意。

10、课后作业

今天我们做接触到的有关陶瓷知识和制作,都是比较浅显的,我们还需要更深一步的去了解更多的陶瓷知识和陶瓷艺术,请同学们用自己能够查阅的方法去查找相关的陶瓷资料,下一节课一起来交流学习。

第三篇:14. 感悟彩陶

14.感悟彩陶

教学目标:

体验制作彩陶的乐趣,感悟彩陶艺术。教学重点:

了解中华祖先创造的彩陶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能够动手制作简单的彩陶。

教学难点:

认识彩陶的审美价值,培养仿制彩陶和创作彩陶的动手制作能力。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陶泥、两个仿制品、橡皮泥、湿布、装水的纸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东西,这是什么?(出示一件陶器)

这呀,是瓷器的兄弟,彩陶!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感悟彩陶这一课,感悟彩陶的魅力。(揭题板书:感悟彩陶)

二、新知呈现:

1、了解彩陶的历史:

(1)“彩陶,顾名思义就是彩色的陶器,它出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

我们的老祖先可真聪明!在6000多年以前,就会制作彩陶了。” 师:你们知道彩陶是用什么制成的?

彩陶又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先看一段视屏(播放视屏)师:看了这段录像,你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2)“彩陶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县的仰韶村,所以有‘仰韶文化’之称。”

(3)师:彩陶人面鱼纹盆是仰韶文化的代表之作。彩陶盆是瓮棺的棺盖,所以鱼画在盆里,表达人们以鱼为图腾崇拜。这与当时的生产、生活有关,那时的人们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兼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生活的写照。

2.欣赏图片,感悟彩陶:

(1)师:除此以外,我国还陆续发掘出了许多的彩陶。(播放彩图)一边讲解。师:(播放至:彩陶尖底瓶)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个陶器是做什么用的? 学生讨论。(观看录像)

“这是装水的容器,设计巧妙实用,瓶罐两侧有穿绳的耳,取水时自然下沉,上重下轻便于取水。”

“陶器的种类有:碗、壶、钵、罐、瓶、鼎、盘、豆等。”(3)(2)师:“彩陶的花纹很有特点,陶器表面的花纹是以红黑赭白等色作画后高温烧制而成,彩画永不掉落。最早以象形的动物为主,后来向植物和几何纹发展,而且越来越抽象。”

师:你想设计什么样的纹样?

生举手说

3、老师示范:

师:老师要给你们看另一件东西!这两个彩陶杯有什么不同?老师呢,闲暇的时候喜欢做做陶艺,这两件彩陶,就是我亲手制作的。(展示彩陶范例)同学们想不想也亲手制作一件有意思的彩陶制品? 师示范彩陶的基本做法:

1)做出杯或碗的基本形,采用团、捏、挖、压、按、接方法。2)用橡皮泥贴上花纹。

4、引导学生制作

“请应用多种方法,如团、捏、挖、压、按、接等完成一件有意思的彩陶” 学生制作,老师指导。

5、展示作业:

请每组选一件最优秀的作品拿到台前来展览,教师用记号笔编上号,请各组1名学生说说自己的作品,再评一评其他的作品,教师指出每件作品的优点及缺点。(教师适机讲评)

师:大家做得都不错,各有特色。

三、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古老的彩陶,并且动手感受了彩陶的魅力,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深入了解彩陶相关知识。

板书:

感悟彩陶

方法:

捏 团

压 挖

刻 揉

印 接

第四篇:《感悟青铜之美》教案

《感悟青铜之美》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中国古代青铜雕塑的展示,使学生对青铜艺术繁荣发展时期的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课以欣赏为主。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用途及所塑造的内容。第二部分着力于欣赏艺术家的创造力和精神力量,作品的中国古代青铜艺术艺术特色。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课作、电教设备、黏土等。

2、课本、各种黏土制作工具。

二、设计方案(一)教学导入

感受《编钟》音乐,导入课题。(二)教学新授

1、师生欣赏部分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作品;

2、各组学生谈感受、联想、编故事;

3、欣赏后每组合作模仿古代青铜器制作一件作品;

4、展示作品,派代表介绍创作意图;

5、各组通过学习进行小结。

三、学习评价建议:

1、能否主动地、专注地欣赏?

2、鉴赏、评述能力有了初步的提高?

3、能否通过查阅资料、个人体验、集体讨论、观摩和评述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等方式,感觉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探究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4、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

第五篇:感悟经典阅读之美

感悟经典阅读之美 享受快乐读书人生

殷金菊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中午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对读书的看法。众所周知,我们所处的昆山属于江南一带,自古以来就是人杰地灵、文风鼎盛、名仕辈出之地。大家耳熟能详的“昆山三贤”就是很有名的三位读书人。顾亭林先生的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而奔波;归震川先生的《项脊轩志》看上去稀松平常,却深刻的表达了他沉雄狷介的品性;朱柏庐先生的《朱子家训》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使我在高中时期就受影响。今天我们谈读书,不得不提这三位卓有成就的读书人,一来以示尊重,二来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现在读书的人很多,但有两种情况非常普遍,第一种情况就是非常实用,通 过读书来掌握一些技巧,学习一个本领,例如,为了考试、为了考证而读书;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仅仅为了消磨时光。这两种在我看来,前者叫做学习,后者叫做消遣,与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关系不大。今天我要谈的读书是第三种情况,就是要把握人生,让读书成为快乐人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读书,与前程无关、与名利无关、与实用无关,纯粹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是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寻求精神独立、思想自由的必由之路。

经过千百年的积累与沉淀,现代知识体系纷繁且复杂,用卷帙浩繁、汗牛充栋、浩如烟海都不足以形容,那么,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我们该读些什么样的书呢?我觉得最为关键的,也是我今天特别想要说的,就是阅读“经典著作”。

所谓“经典著作”,一是要经受时间的检验;二是要具备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品味,只有这样才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才能称得上经典。为什么经典著作特别重要呢?葛拉西安在《智慧书》开篇就提到,当今世界要造就一个圣贤比古希腊时期造就希腊七贤还要费劲。因此,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真正实现事半功倍。

那么,在读经典的过程中,我们又该先读哪一些经典呢?我觉得应该根据自 己的兴趣来。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如果对文学感兴趣,就选择文学方面的经典读;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就选择历史方面的经典读;如果对文学和历史都不感兴趣,那总会有感兴趣的东西,根据你所感兴趣的方向,总会找到一本合适你兴趣方向的一个经典去读。当然,从理性的角度讲,我建议大家先读外国经典,然后再读中国经典。读经典说起来容易,但读起来却不容易。一来,经典来头太大,读起来太累;二来,经典太难,不容易读懂。所以说,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著作,确实是需要一些方法的。读经典,首先要读入门书。入门书是什么呢,我觉得就好象我们去一个地方旅游,它是一张地图,地图不能代替你去旅游,但是它可以把这个地方的好处告诉你,可以把到各个地方去的路怎么走告诉你,所以,首先要选一个好的入门书。读经典,要善于触类旁通。在读入门书之后,一定会碰到很多知识是不太了解的,很多背景是不太清楚的,要把相关的资料找出来看。这样的话,一本书看完,不但把这本书的内容给掌握了,而且还能掌握远远超出一本书所能给予的知识。所以,要善于触类旁通,通过读一本书带动着读一批书,这样读书的效率、读书的质量就会提高。

读经典,要反复读。经典是要反反复复的读,反复读了以后才会越读越有滋 味。有的书读过好几遍,而且每次都能读进去,读下一遍的时候就觉得和以前读的感受不一样,这说明自己的境界提高了,对它有新的理解了。所以,经典的书要不断的读,反复的读。读经典,要尽量保持独立的心态。孟子讲,“尽信书,不如无书”,完全相信书上写什么就是什么的人,我觉得不是不一定对,而是肯定不对。知识是我们的财富,不能成为我们的负担;读书是为了解放个性、获得自由,不是为了禁锢思想、迷信权威。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管作者是什么人,人总归是人,再厉害的人也有缺点和不足。所以,看书绝不能够盲从迷信。

读经典,要尽量做笔记。刚开始可能只是摘录,慢慢就会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见地,点点滴滴心得尽可能写下来,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很有收获。康德说,“一切知识始于感官,然欲进达知性,必终于理性”,有意识的记笔记就是理性思索的开始。

最后,祝大家都能感悟经典阅读之美,享受快乐读书人生。谢谢大家!

感悟彩陶之美教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