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企业伦理课程感悟(大全5篇)
编辑:空山新雨 识别码:10-1035517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14 21:10:22 来源:网络

第一篇:企业伦理课程感悟

课程感想

时间飞逝,转眼间大二第一学期就这样结束了。在这一学期中,老师给我们教《企业伦理》这门课程。通过老师慷慨激昂的讲课和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企业伦理》这门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得我对这门课有了很多的感悟。对于企业在管理中的诸多伦理文化的运用,有了深层次的理解。而且,这学期我们举办了两场活动:案例分析和辩论赛,使得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的领悟。

通过这门课,我觉得“企业伦理”这点和我的内心产生了共鸣。从小我就被教导要长幼有序,尊敬师长。家庭严格的教育也让我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无形的把伦理放在了和大家相处的首位。我觉得这就是简单的伦理。

企业伦理是企业经营本身的伦理。不仅企业,凡是与经营有关组织都包含有伦理问题。只要由人组成的集合体在进行经营活动时,在本质上始终都存在着伦理问题。一个有道德的企业应当重视人性,不与社会发生冲突与摩擦,积极采取对社会有益的行为。

企业伦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考虑该做什么,该怎么做才有道德。其实,一家企业的伦理反映在其文化、制度、经营等方面,而这些却与企业的领导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追根溯源,领导者的道德修养影响着该企业对其员工、顾客、社会的态度。例如,三鹿中毒案件中,该集团高管力图瞒报事故,事故发生后好长时间才向社会公布,导致好多人受到伤害。他们对中毒事件的瞒报,体现着他们对社会安全的漠视,经济利益至上或许也是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所以说学习企业伦理学意义深远而重大。

自古我国就提倡“重农抑商”,近代又长期处于被压迫、被剥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放后我们又经历了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尽管一部分商人一直秉承着良好的商业道德,尽到为社会谋福祉的企业义务,但大多数人一提到商业或商人,首先想到的词语就是“无商不奸”。我们都觉得商人都是为了赚钱,不顾企业道德的人。尤其是近代发生的一些毒奶粉、毒馒头、地沟油等一些事件的发生,更是搞得大家都人心惶惶,对商人更是充满了偏见,一提到商人我们就会想到各种伦理缺失所造成的危险和损失。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短斤少两、以次充好、骗人等事情。这样的企业是只追求利,而忘记了义。完全不顾他们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从长远利益看,以义为先,可能会使企业暂时损失一定的利益,但其公益行为必能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经济环境,从而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于企业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反之,若企业局限于短期利益,制造伪劣商品,做虚假广告,可能使企业获取暴利,但这种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必会使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一落千丈,到头来只能被消费者冷落,被市场淘汰,或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之前就碰到过这种事情,一个人告诉我他是一家企业的员工,要做一个市场调查,让我配合一下他,结果最后他问我的银行卡号,说参与这个活动有现金奖励等等。如今社会,这些情况屡见不鲜,各种骗局更是层出不穷,这些严重表现出了企业伦理道德的缺失。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越来越重视其社会责任,优秀的现代企业并不是效益最好的企业,而是效益高同时又能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效益的企业。所以,社会的和谐发展,企业伦理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中国当今的企业真的应该依靠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等在竞争中取胜,其经营应把追求自身利益与贡献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发展公共事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讲求“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力求利己又利人,至少是利己不损人。正当追求自身的财富,而不能以牺牲人民利益成为其发展的垫脚石。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以后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打好基础。

这门学科的学习不仅是我们学到了企业伦理,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学习企业伦理是有益于明辨是非,这里的是非指的是企业伦理的是非及企业经营行为在伦理上的是非,也可指个人行为的道德上的是非。我们学习企业伦理就是要把道德推理理论运用在生活中,需在现实工作中有意识,加以应用巩固。如果能够管理好自己,就能够管理好家庭,甚至能够管理好国家,因为管理的本质是相同的。我们要会对一些人,一些事进行一个伦理评价。就比如说一个人在干一件事之前,我们就要考虑这件事该不该做,这样做道德吗,然后再决定到底要不要这样做。以此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以免自己做出不好的事。其实我们很难对一件事做出一个最公正客观的评价,因为我们评价事情的时候主观因素很多,但是,我们要约束自己,不能跨过道德那条线。我们要牢记不能违背伦理道德。

《企业伦理》这门课让我更加深刻的领悟到了企业伦理的重要性,一个企业不讲伦理那是不可能长远的存在的。所以说一个企业想要长久的生存下去就一定要遵守企业伦理。而且,一个道德感悟性高、注重企业伦理的领导者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一定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企业伦理是对于企业来说的,相同的,作为一个个体,我们也要做一个讲道德的人,我们要始终坚守道德那一道底线,不能做违背道德的事。

学完这门课以后,我觉得我做事情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得去考虑这样做是否符合伦理道德。总之,这门课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而且,有助于我以后的为人处世。伦理适合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息息相关的。对我来说,作为一个学生,我把家庭带给我的教育运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这是我的生活很愉悦开心。

第二篇:企业伦理学习心得

企业伦理学习心得

一个学期又接近尾声,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林老师的企业伦理学,由于之前学习了林老师的管理学和生产与运作管理,并且收获颇多,因而对于企业伦理学我也是抱着期待来的。果然老师没有让我失望,在林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对于企业在管理中的诸多伦理文化的运用,我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林老师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伦理相结合,说文解字,用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解释了“伦理”二字: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立,治立也。合二为一:伦理是指事物交互过程中根据各自特性而形成的一种准则和规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伦理问题的研究不能仅仅以“伦”为对象,更应该以研究事物的内在规律、本质,再进行相应的规范研究。

在企业伦理的学习过程当中,对于伦理分析的几大工具印象深刻。

1、功利主义:认为对于一项决策或行动来说,重要的是他们的结果,因为只有结果才能真正反映出我们是如何对待他人的,这是要遵循的是利益至上原则:“一项决策或行动,只有当他以最低的成本,对他人造成最小的伤害,为大多数人创造最丰厚的利益时,才是正确的,适当的”。

2、显要义务论:认为对于一项决策或行动来说,重要的是其原始的意愿(弘扬完美品德),因为我们永远不可能对所以可能的结果进行精确的预测和估计。“一项决策或行动,只是当我们能够预期,每个人在相同情形,愿意做出相同的决策,采取相同的行动时,才是正确的,适当的,即使行动能增加人的品德完善程度。

3、相称理论,从目的、手段、后果三方面评价道德,目的是衡量道德重要尺度,实现手段的不同同样决定行为的德性,后果可以佐证德性,但绝不是德性的全部,所谓相称是指行为人所期望的善的效果超过可能不被行为人的恶的效果。运用到企业中,就可以认为,不危及员工安全比为员工提供照看小孩的服务更重要,排放污水比不为即将失业的员工举办工作培训更不道德。

4、公平分配:规则的实施要对每个人一致,即每人享有的机会和权益相同,有了公平第一的信念,在我们选择了正确和适当的决策与行动以后,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们,其生活标准较以前将会有所改善。”

纵观我们身边的企业,有几个能符合这四大工具的分析呢。网上有一个戏谑中国人的一天的一个段子——早上醒来,用二甘醇超标的田七牙膏刷刷牙, 再用发臭的蓝藻水洗脸, 给孩子冲一杯添加了三聚氰胺和激素的牛奶, 自己喝黑作坊的豆浆, 吃根地沟油炸的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咸蛋, 或是废纸箱当肉馅的包子, 就点儿废旧油漆桶里腌的泡菜, 吃饱喝足,准时赶到假烟厂上班, 在山塞机上偷看股票:从6124点跌到1240.46点。中午,和同事到餐厅吃饭,点盘避孕药催大的香辣膳鱼,一盘臭水沟捞来的龙虾,还有个敌敌畏喷过的小白菜,盛碗陈化粮的毒米饭,老板还上了杯重金属超标100倍的碧螺春„„,算账的时候168(太黑了,还不打折)吉利,老板又找回了张假币。晚上,回家蒸盘瘦肉精的死猪肉,凉拌福尔马林泡的海蜇皮,抓个加漂白粉的馒头,喝上两杯甲醇的白酒„„。要睡觉的时候,被刚装修完的甲醛呛得眼泪真流,只好把脑袋蒙到黑心棉被里。想到房子还有四十万贷款加利息,辗转反侧到天半亮也没睡着,找安眠药吃了半瓶也没用,含在嘴里,哦,还好是糯米粉………

毫无疑问,出现一次又一次的食品安全问题,政府难脱其责,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执行形同虚设,这是政府最大的失职。但是,除了政府职能的缺失外,我们的企业是不是也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他们是否有社会良知、身体里是否流淌着“道德血液”不能不让人怀疑。因此,要解决食品安全这一关系亿万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既要靠政府部门的有力监督也要靠企业的道德自律,而且更多的是靠企业自律。

在我看来,企业之所以道德沦丧是因为他们在“利”与“义”的权衡选择中出了问题,简单的说就是见利忘义。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是人类价值天平上两种最基本,也是根本的价值取向。但是,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取向的内在矛盾,决定了企业经营中企业功利性和伦理性间的对立。不良企业就是在追逐利的过程中迷失自我,抛弃了企业社会责任。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讲市场,就必然也会讲功利。市场存在,交换就会存在,也就必然存在着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市场交换。而私有资产要增值,就有必然会涉及到“利”。但是部分企业在不断的、狂热的、几近偏执的对“功利”的追求,使之忽视了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待,把人性最基本的良知抛弃到不知哪个世界角落里,甚至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根本。他们或忽视或忘记或不安分最终会把自己也逼入了一个尴尬境地,前途必将一片黑暗。

同时,这类只追求利,不顾及义的企业,从根本上忘记了他们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这与儒家思想中的以义利和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从长远利益看,以义为先,可能会使企业暂时损失一定的利益,但其公益行为必能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经济环境,从而开辟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于企业实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反之,若企业局限于短期利益,制造伪劣商品,做虚假广告,可能使企业获取暴利,但这种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必会使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一落千丈,到头来只能被消费者冷落,被市场淘汰,或受到法律的严惩。

对于我国的这类企业,我希望他们能够随着时间、实力的变化,不断增强道德高度。正如老师所讲的企业伦理实践需要一定的步骤,希望他们能够首先做到守法——不做不能做的事;然后守住道德底线——不做不应该做的事;其次守住道德中线——做力所能及的事;最后守住道德绿线——做应该做的事。在两难时,做更重要的事,但提出补偿措施,在特定环境下,做得比要求的、同行的更好。期盼着我国的企业能够将追求自身利益与贡献于社会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发展公共事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讲求“诚实”、“守信”的商业道德,力求利己又利人,至少是利己不损人。正当的追求自身的财富,而不以牺牲人民利益成为其发展的垫脚石。

企业既是一个经济人,也是一个社会责任人。作为经济人,企业活动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讲求企业经营效益;作为社会责任人,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以社会责任为现实基础。企业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学习企业伦理,也是对人的一种道德教育,通过企业成员的道德素质的提升从而影响企业伦理。因此,企业伦理的学习有助于理解企业及其成员的责任,做出合乎道德的决策。作为管理者责任重大,研究表明,在影响员工道德选择的因素中,上司的行为是影响最大的因素,因此,管理者不仅负有从事合乎道德的行为的责任,还有引导下属从事合乎道德的行为的责任。对于个人来说,管理者的伦理观念即个人素养。因此,企业伦理的学习教会我们为人处世之道。

第三篇:企业伦理心得

企业伦理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企业伦理有了基本的了解。从以前的知之甚少,到现在的了解大概。在教授企业伦理过程中,林老师把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伦理相结合,说文解字,解释企业伦理中关键的字词。引经据典,用中国先贤思想解释企业伦理内涵。我们学习的越多,就越发现企业伦理跟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就越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以说,企业伦理的学习,不仅让我了解了企业伦理,而且让我了解了中国最精华的传统文化。

在企业伦理的学习过程中,我感觉从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看出这个企业伦理道德。我们知道企业伦理是企业在处理企业员工之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与其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伦理要求企业经营过程中要注重员工关系的培养,更要注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然而,我们现在的国内,毒奶粉、染色馒头、地沟油、工业明胶等食品问题频发,商家集体恶意伤害消费者的事件常有发生。我们对这样的事情的态度由愤怒到失望在到麻木,我们愤怒的是无良商家怎么能做出这样丧尽天良的事,政府主管部门检查形同虚设,沦为了不法商人的保护伞、遮羞布。写到这里,我不经要问,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哪里?企业社会道德在哪里?政府主管部门社会责任在哪里?还有没有道德?

我想我过发生这样的事情,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在“利”与“义”的选择中出了问题,见利忘义。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是人类价值天平上两种最基本的,也是根本的价值取向。但是,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取向的内在矛盾,决定了企业经营中企业功利性和伦理性间的对立。不良企业就是在追逐利的过程中迷失自我,抛弃了企业社会责任。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讲市场,就必然也会讲功利。市场存在,交换就会存在,也就必然存在着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市场交换。而私有资产要增值,就有必然会涉及到“利”。但是部分企业在不断的、狂热的、几近偏执的对“功利”的追求,使之忽视了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待,把人性最基本的良知抛弃到不知哪个世界角落里,甚至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根本。他们或忽视或忘记或不安分最终会把自己也逼入了一个尴尬境地,前途必将一片黑暗。

第四篇:课程感悟

体验“课程”,惊喜感悟

面对新课程的出台,我们好象是迎接一个孕育已久的新生儿,纷纷抱着极大的热情,去学习和研究新课程。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者,面对新课程赋予我们的更宽泛更具有弹性的选择空间,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如何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把握好选择权,真正去研读孩子的这本书呢?通过对新课程的不断学习、研究、实践,我感受到的是新与旧的交融、进与退的交锋、机遇与挑战的同存,这种体会可组成一句话,那就是: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策略、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感悟“新课程”的开放,树立教育“新观念”。

“新课程”为我们看待世界和看待课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开放性。开放性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师首先要成为能够开放自己思想的人,开放自己的思想,就意味着让自己原有思想观念向其他人的不同思想观念开放,向各种未知的可能性开放,这种开放的目的是要生成新观念。

1、树立整合的教育观,努力打破学科界限,实现目标的整合。

在整合教育观的指导下,我们的活动都以主题的形式展开。在主题生成、开展、深入的过程中我努力做到:打破学科间界限,更多地关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和认知需求,加深搭班老师之间的配合与衔接,从而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有机整合。

(1)打破分科规律,实现人文关系的有效整合是关键。

以往根深蒂固的学科教学体系,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和展开,在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了根除学科界线的必要性。因此,我力求和全体教师们努力从思想上和行动方式上改变这种局面。现在,每天利用幼儿的午睡时间开个小碰头会,已成为了我们每日的必然议程。利用这段时间,要求班级教师对班级中的每个孩子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在主题活动的预设方面,互通相关信息,共同商定、调整阶段目标,在内容安排上进行有效的衔接和统一。因此我深切感受到只有两个搭班老师间不断地沟通与理解,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分科观念。

(2)将视野转向孩子,将孩子的发展需求作为研究、选择教材的依据,从而更全面地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在玩水的系列活动,在确立该主题之前,教师发现班级中大部分孩子都特别爱玩水,盥洗活动时,许多孩子都会长时间滞留在水池前,玩玩弄弄不舍得离开。通过观察了解,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水——这种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的认识只停留它的作用上,而对水的性质等粗浅的认知,他们不会表达,也不知如何表达。在反复地考虑、商量、选择的基础上,老师还结合天气的情况,预设了水的系列主题活动。同时,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优化教与学的方式,鼓励幼儿自己寻找材料,玩一玩、试一试、看一看、想一想,变原先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帮助幼儿积累感性的直接经验。这一富有个性的预设活动,使孩子在与环境材料发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体验和需求,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起的自发生成活动。

2、在共性的基础上体现个性特点。

新课程的理念明确提出幼儿的发展应是富有个性的。在实践中,尽可能地依据本班幼儿最近发展水平和关注孩子们的热点与兴趣点,推动本班幼儿个性化的发展。那么如何让教师预设活动的内容与要求,更贴近更适合自己班级的孩子呢?

(1)将近阶段主题与本班幼儿现有认知能力、生活经验互相衔接,选择确定适合本班孩子发展的内容与形式。

如:在“秋天多美丽”的系列主题活动中,我们的老师发现,孩子们对落下的树叶发生了兴趣,尤其孩子们对树叶形状的关注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预设了树叶贴画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收集树叶的基础上说说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象什么,和他们一起去贴一贴,拼一拼,画一画,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一件件风格各异的树叶贴画作品,尽情体现对树叶形状、颜色的想象与创新。

(2)注重个别引导,实施有差异的教育。

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因此,在教学活动与区域游戏中,我始终鼓励教师要都尽最大可能为孩子们提供丰富而有层次性的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促进幼儿有差异的发展。例如在树叶贴画的活动中,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老师们就建议他们使用剪刀,鼓励他们动脑筋剪出老师未能提供而自己又需要的树叶形状,制作到作品中;对于中等水平的孩子,就以启发引导为主,让他们能贴出简单作品;而相对能力差的幼儿,则降低难度,让他们随意地贴贴玩玩,主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构建教育“新课堂”。

长久以来,我们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幼儿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剥夺了幼儿的自主学习的权利。以致我们的许多幼儿能够应对各种知识,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新课程要求教师唤醒幼儿的自主意识,帮助树立自信;激励他们勇于质疑,敢于表现,培养独立人格;教给学习的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坚持训练,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幼儿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实行,而这一切都将依赖于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1、给幼儿一些时间,让他们自主学习。

每天,孩子们都想有一定的自由活动时间,如果给他们一些时间,孩子们就会充分利用:找朋友谈谈心,讲讲故事,做做游戏,看看图书,既舒活了筋骨,又增长了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2、给幼儿一些问题,让他们合作学习。

以往上课,教师提的问题都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幼儿一听就会答,有些脑筋转弯的问题,幼儿只是相互对视,毫无兴趣,老师最终自问自答。这种封闭式的提问,让幼儿养成了对老师的依赖性。久而久之,幼儿对答问题总像是例行公事,提问只是一种形式。如果我们提出一些联系孩子生活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而得结论,收效则更佳。如:结合“我们居住的城市”,谈谈自己居住的城市四季的变化;“太阳和影子的关系”等等,孩子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找答案。

3、给幼儿一些冲突,让他们探究学习。

新课程要求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教师多创设一些冲突,让幼儿自己讨论解决。如在结构游戏《我眼中的戚大街》中,教师就安排了这样一个冲突:请幼儿用大型积塑构建大街的外围,在活动中现有的积塑没了,而外围墙还没建成,孩子们显得手无足错,于是教师巧妙的处理这一教学环节的:让小朋友们分组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有的说用饮料瓶代替,有的说用牙膏盒代替,讨论十分激烈,并且用所想的办法解决了实际问题,最终建构了美丽的《我眼中的戚大街》,虽然他们的观点有些幼稚,但这毕竟是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4、给幼儿一个内容,让他们去创造。

新课程提倡孩子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性人才。江泽民同志曾说:“创新是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结合中班主题活动《亲亲热热一家人》,我们举办了一个家庭设计大赛活动,孩子们可以大胆想象你心中美丽的家。在各小组发言中,孩子们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在设计中的经历和体验,将机器人、电脑遥控带进自己的家,营造美好的家园,体验到自己创造的快乐。当然,幼儿自主学习时,教师并不是不闻不问,而要做积极的旁观者,进行指导、促进,而不要让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三、建立合作、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教师深切的感到新课程时时在激励着我们努力去做一个创新型的教师。主题探究活动的开放性、活动过程的不确定性,强调儿童的自主性和活动的过程性,这些都给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关注幼儿和解读幼儿,成为孩子探究式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合作、平等的玩伴关系。

多少年来,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直被人看成是一种 “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这种质朴的早已被人们所接受的师生观,在新课程中越来越不适应了。且不说教师“这桶水”的满与不满对学生“杯中水”的影响,单就教师“桶中水”的质量严重地影响到学生“杯中水”的质量而言,就足以让人们对这种师生关系产生怀疑,教师和学生的相处是一种平等的人与人的相处。如在预设主题“我们身边的人”活动中,当时,我只是让幼儿事先调查他们身边认识的人的职业,以便幼儿在交流介绍时丰富知识,在幼儿相互交流介绍时,当佳佳小朋友介绍“我爸爸是一名警察”时,邓怿小朋友就很自然发出了提问:“是不是和110中的警察一样的?”紧接着其他小朋友也发出了提问:你爸爸抓小偷吗?你爸爸本领大吗?等等,针对孩子好奇心,我就专门组织幼儿关于警察进行讨论,让幼儿自由提问你想了解警察的什么秘密?幼儿围绕这一话题提出了很多问题:如我想了解警察是怎样抓小偷的?我想了解警察是怎样破案的?„„根据孩子们的提问,我们的教师及时进行了归纳整理,寻找孩子们的关注热点,于是“警察破案”,这一生成活动就生成了。正是由于教师的留心观察、倾听才发现了来自幼儿的活动主题。本次活动,使参与的教师们真切感受到我们必须要用一颗平等的心去看待孩子,让孩子在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充分地、主动地与老师合作交往。而我们老师也要放得下架子,不懂的地方就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的。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与幼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师生间相互建构,这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这种氛围使孩子心态得到开放,主体性得到凸现,个性得到张显,创造性得到解放,同时教师专业得到成长和自我实现。

2、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支持者、发展者、引导者。幼儿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教师不可能替代但却能施加强有力影响的过程。新课程更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教师作用和角色的定位符合当今世界幼教发展的潮流,也得到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强力支撑。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他们往往还不会归纳事物的特点,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介入和引导,是探索深入下去,从而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如有一次吃过中饭,教师会带领幼儿在幼儿园中散步。那天,阳光明媚,小朋友们在阳光下自由的玩耍,中五班的李老师发现许多幼儿都在做手影游戏,他们对影子非常感兴趣。于是李老师立刻组织幼儿去找影子,找找自己的影子在你的什么地方?由于时间关系,那时幼儿回答的答案是有的影子在前面,有的影子在后面,有的在左面,有的在右面,当幼儿回答出四中不同的答案后,小朋友们都困惑了,他们都睁着眼盯着我,并问:“李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呀,怎么会这样呢?”而这个问题其实是幼儿站立时的方向不同造成的。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开始了不同方位找影子,在观察、比较中,幼儿找出了答案,他们兴奋的跳了起来。为了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在活动结束前李老师又顺势向幼儿提出了疑问:“是不是一天中,我们的影子总是这样不变的呢?”趁热打铁,激励幼儿利用明天星期六或星期天去探索更多有关影子的秘密。由此可见,新课程中教师已经远远不限于知识传承者的角色,而是在教育中灵活地扮演最适宜的角色去与幼儿积极地互动,是幼儿教师工作中最本质、最富挑战性的环节。

3、注重开放和生成,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美国幼教专家凯茨认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应表现为:在教育工作中,能运用高级缜密的知识作为判断和行事的标准。具有这种素质的幼儿教师能抓住孩子丢来的球,并且把它丢回去,让孩子想继续跟他玩游戏,并在玩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游戏来。他们是真正的幼儿学习、发展的专家。新课程是开放的,开放后的课堂我们教师又应该如何驾御课堂、引导学生、达成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呢?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幼儿之间的信息交流,实际上是他们与材料、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幼儿之间的交流能促成他们共同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的产生,因此活动课题大部分是从幼儿的兴趣、热点生成的。首先,我从孩子的角度去关注理解他们的生成活动,了解他们的需求,判断生成活动的价值,及时予以支持和提升。以前,我们的教师总认为生成活动太难把握了,简直有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因此就只能尽量避免涉及这块生地。而现在在研读新课程理念,尝试新课程的过程中,让我们的教师深切地体验到幼儿的生成活动,它无时不有,无所不在。这是因为,我们开始习惯于深入地去研读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们发展的每一个寻常时刻,分析他们这些行为产生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诱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要,尊重幼儿个性的发展,才能真正地支持、提升生成活动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使孩子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建构者。其次,我们要求教师努力做到“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活动相互交融、有效渗透”。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与教师的预设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幼儿生成的主题经过教师的支持、提升,可以以教师预设的活动形式进行展开,而在教师精心预设的活动中,幼儿受到材料、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又会时时拓展生成出属于他们的新的主题。因此可以说教师预设与幼儿的生成活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相互递进,周而复始的。而我们老师的作用则更多地是聆听、筛选、建构、支持和拓展。

新课程是挑战,同样是机遇,在解析新课程,研读孩子的历程中,我们将时时为孩子的创造潜能而惊讶和感动,同时也鞭策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做一位反思实践者,一位积极进取、永远向前、敢于尝试,不断总结的行进者。相信在和新课程的亲密接触中会使我们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更上一层楼,体验更多的惊喜!

第五篇:课程感悟

文化传承,任重道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五千年的浓缩传承,完整的继承了从古至今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自炎黄部落起至今,我们民族经历了太多苦难,却凭借着民族自由的团结凝聚力与极强的韧性,在数次外敌入侵中都艰难的存活了下来。经历了五胡乱华、元朝、满族至近代八国联军、日军侵华等磨难,中华民族不仅没有灭亡,成为了至今还唯一存在的文明古国,还使得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更强,在新中国建设过程了中展现出了令世界瞩目的力量。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民族迁徙带来的文化社会融合,深深的改变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地方都刻上了独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烙印。艺术是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可以反映出国家的文化特色。我国在艺术史上的成就是非凡的,单从文物数量来看,在全世界都可以算得上是独树一帜。对此其中我想从从一个小点——韩熙载夜宴图来阐述一些我的感受。前段时间我曾从某节目上看到韩熙载夜宴图一个鉴赏活动,其中的画面安排与细节描绘细腻的反映了主人公的内心心境变化。《韩熙载夜宴图》作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由后唐侍诏顾闳中所作。其画面有着超强叙事性,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学者的研究。这幅画的创作缘由主要是南唐后主李煜为了了解来自北方的重臣韩熙载的夜宴细节。至于李煜的想法,主要有好奇担心或对韩熙载荒纵行为的恼火,欲使此画赐给韩熙载使其自愧的两种观点。然而,结合南唐当时江山残破、大厦将倾的危局下,身为朝中重臣的韩熙载可能也感觉地到黑云压境的无奈感,而其本身又出自北方贵族,南唐又时刻面临着来自北方强盛的后周威胁,因此朝中对于来自北方的官员自然有百般猜忌,韩熙载只好顺应局势,韬光养晦,蓄妓自污,故意装作一副醉生梦死的样子,以期保全自己。

而从画中来看,韩熙载无论在面对琵琶独奏、六幺独舞、管乐合奏等节目,自始至终眼睑低垂,喜怒不形于色,而嘴角的略微上扬确有表现出其对节目亦有欣赏的神态,打消了后主对于他的怀疑。在声色犬马间已完成了大臣与皇帝之间的心理博弈。而从韩熙载的人生际遇来看,正如《无间道》主题曲歌词中说的那样:“谁了解生存往往比命运还残酷,只是没有人愿意认输。”

其次,从画中韩熙载所穿衣服来看,画的顺序是否连贯也有待商榷。比如,在画中的第一段里,他穿黑色衣服,正襟危坐。第二段里,穿家常黄色衣服,为舞姬擂鼓助兴。第三段,又穿上黑色衣服洗手。第四段,穿白色衣服,脱得袒胸露腹。最后一段,重新穿上黄色衣服。最怪的是,送客的他手里还拿着擂鼓用的一对鼓槌。因此,有人怀疑,这是一幅顺序被打乱的“接卷”。为此,央视还有一次节目专门对此画的顺序做了一期生动的评论见解。但总的来讲,不可否认,这幅画把该反映的信息都比较到位的表达清楚了,而且也很有艺术功底,被誉为十大传世名画,当之无愧。

另外,基于本次课程的学习,我从中收获颇丰。“大六艺”中除了易经外,老师已有较为全面而简要的阐述,而“小六艺”严老师亦分为不同方面娓娓道来其中几个艺术在历史中的发展历程,如乐、礼、书等。并且在课间不乏对时事的独到见解。总的让我们对于中华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从文化层面丰富精神境界,进一步指导为人处世准则,让我对课程中的很多有趣的文化知识特别着迷。特别是围棋这种传承了几千年的浓缩了古人智慧的东西,随曾经有所了解,但经老师以自身为引,娓娓道来的讲解还是能够体会出学会围棋似乎对于自己心境的提升也能够起到不小的帮助。围棋以方寸之地,却可授人以无穷智慧,而国运与国内棋手实力似乎也存在着冥冥之中的联系,似乎也是一种对围棋智慧的一种肯定。电视剧中也经常见到军师在后方下棋,却可决胜千里之外之战事,彰显智者风范,令人心驰神往。而且围棋的规则决定了它是一种非零和的博弈,虽有胜负,却也不是一见面就要厮杀到分出胜负为止,东方不亮西方亮,迂回布局一样可以有无限可能。因此,经常下围棋修身养性的人很少会有心思不正之辈,这句话我还是深以为然的。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炼好自身心境与能力,才有为社会创造正能量的可能。

我很感谢能够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底蕴,我们祖国也能一直秉持着文化中最核心的为人处世的礼貌,才能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以一个不卑不亢的心态来面对来自西方世界对我国的恶意揣测,让我国能够在和平的环境中一步步变好。中国的文化具有包容的特质。“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君子之交,令人向往。我们作为年轻一代已接过了承担社会重任的接力棒,中国到了我们这一代手中,我们会以一个后浪的特质,以自信而昂扬的姿态接过上一代人交给我们的责任与期望,文化也是这样,从古至今,在中华民族的一辈辈人手里传承下来。今天面对这个更加多元化的世界,我们在接好传统文化接力棒的同时,还有有所创新,将我们的自信合作,锐意进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融入到中华文化中,并在中华的文明史上留下属于我们这代人独特的精神烙印!

企业伦理课程感悟(大全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