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的13条“通道”[大全]
从个人调研实践看,我感觉想搞调研总会有时间。从“头上”来解决。讲政治,把“调研下不去”作为政治问题来整改,真正把调查研究作为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从“脚下”来解决。转作风,把加强调查研究作为机关作风建设的第一步来走。中央八项规定第一条就是改进调查研究。机关转作风的头一件事就要“迈开腿、下基层”。从“笔头”来解决。改文风,不妨多到基层去借清风,把调查研究作为优良文风的源头活水。从“根上”来解决。建机制,把调查研究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来建设、完善。让调查研究在制度轨道上规范运行,避免出现时冷时热的现象。
关于调查研究,我总结为:三分之一是“规定动作”,三分之二是“自选动作”。机关干部调研有以下这些通道:
1.跟着领导搞调研
领导调研总要带部下,我们应该主动争取机会。
2.独当一面搞调研
领导安排我们搞调研,应该抓住机遇、敢于担当,殚精竭虑、形成成果,从而取得进一步的认可和信任,争取更多机会。
3.优势互补搞调研
与基层干部、新闻记者开展互补性调研合作,推出“省城加基层”“ 后方加前方”的调研产品。
4.参加会议搞调研
大会是思想观点的“盛宴”,座谈会是情况问题的“聚餐”,都是调研的好机会。
5.外出考察搞调研
外出考察时,即使没有调研任务,也要自加压力来上一篇调研报告。
6.培训学习搞调研
大家五湖四海聚在一起,是搞调研的好机会,可以互相学习交流。
7.双休日搞调研
两天时间短,可搞近距离调研。
8.休年假搞调研
休年假难得,当然要好好休息,休息和调研并不矛盾,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总结。
9.春节回乡搞调研
春节回乡莫忘搞调研,问问家中兄弟姐妹的收入,听听父老乡亲的反映,这种“顺手牵羊”“就汤下面”式的调查,只需留个心就行。
10.蹲点住村搞调研
比如参加小康工作队、扶贫工作队,跟农民吃住在一起,一住一两年,这可是难得的调研良机。
11.长期联系搞调研
一次调研成朋友,长期往来如亲戚。经常搞调研,就会有很多基层干部朋友和农民“亲戚”,搞调研会更方便。
12.微信群里搞调研
人人都有微信群,不能光在群里“咵天”,也可以搞调研。
13.大数据下搞调研
人人头上都有一朵“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搞分析研究,指尖和脚尖一碰撞,平板和脚板一折叠,把“云调查”和实地调查结合,写出一篇好的调研报告并非难事。
第二篇:机关干部下基层汇报材料
第二调研组下基层活动情况
202_年4月15日至30日,市总工会第二调研组3名干部,分赴克山县、拜泉县、运建集团、齐市日报、中储粮集团。开展了为期半月的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活动”为主题的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下基层活动的做法
一是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调查,理清了部门工作发展思路。工作队深入乡镇街道、县(市)区企业,倾听职工呼声,征求群众职工意见,对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发展、工会建设现状和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共走企业和职工。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帮助基层工会理清完善了工作思路。
二是开展工作技能培训。围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充分结合各自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组织基层工会干部开展了工资集体协商方面工作的培训。
三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
二、下基层活动的思考与启示
1、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有效载体。
2、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干部下基层活动既为机关干部经受实践锻炼、增长知识才干搭建了平台,又为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
党群干群关系创造了条件,是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3、干部下基层活动是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在这次下基层活动中,我们诚心实意为基层解难题,让职工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工会大家庭的温暖。
第三篇:机关干部下基层汇报材料
200*年12月1日至15日,**县委从县直各部门、各乡镇抽调1192名干部,组成19个工作队、531个工作组,分赴515个村和6个社区、18个市场和企业,开展了为期半月的以“联系群众,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矛盾”为主题的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收到了明显效果。
一、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做法与成效
一是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提高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县上紧密联系实际,组织编写了《形势政策教育百题》、《基层组织建设百问》、《农村实用技术要点》、《实用法律简易手册》等4套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培训资料,从宣传、党校等部门抽调51名干部组成7个理论宣讲团,深入乡村巡回辅导。全县共组织理论宣讲51场(次),散发资料5万多份,编办简报、墙报894期,召开讨论交流会1266场(次)。
二是开展社情民意调查,理清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工作队深入乡镇街道、村组农户和社区企业,倾听群众呼声,征求群众意见,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现状和群众生产生活、社会治安状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共走访农户、企业和市场3.8万多家,发放问卷调查表2万多份,撰写调研报告120多篇。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帮助乡村理清完善了工作思路。
三是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增强了基层党员群众的致富本领。工作队紧紧围绕林果业、养殖业、劳务输出三大农村主导产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组织基层党员群众开展了果椒建园、节水灌溉、规模养殖、畜禽防疫、日光温室、劳动技能等方面实用技术的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430期,培训人员5.2万人。
四是开展村级班子整顿,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各工作队指导督促乡村党组织落实《村党支部“两推一选”实施意见》、《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面整顿村级班子,建立健全了村务公开、民主议事等各项制度,把86名“双强”型党员充实到村级“两委”班子。
五是开展平安和谐创建活动,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工作队指导帮助乡村按照“平安和谐**”创建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研究提出了平安乡镇、平安村组、平安社区、平安市场、平安企业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集中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和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共举办法制报告会98场(次),受教育的干部群众及学生达4.3万人,对排摸出的57件刑事、治安案件进行了查处。同时,开展了“五好村”、“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倡导文明新风,美化村居环境,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
六是开展扶贫济困活动,送去了党的关怀和温暖。共向困难党员、特困户、五保户和困难学生捐款28.3万元,捐献衣物3719件,送去了价值5.4万元的清油、面粉,解决了2325户8502名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
二、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思考与启示
1、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的有效载体。**县开展的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既是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的具体检验和体现,又是深化和提高第一批教育活动效果的重要举措。下基层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巩固农村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上下互动,左右联动,集中解决了农村许多群众普遍关注、长期难以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走出了一条“三批互动抓整改,三级联手促发展”,有效巩固扩大先进性教育成果的新路子。
2、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干部下基层活动既为机关干部经受实践锻炼、增长知识才干搭建了平台,又为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创造了条件,是切实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3、干部下基层活动是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行动。在这次下基层活动中,工
作队员诚心实意为基层解难题,把帮办群众当前最盼、最怨、最急、最难的事作为工作的重点,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吃水难、行路难、就医难、收看电视难、困难学生上学难等实际问题,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4、干部下基层活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在这次下基层活动中,广大干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帮助乡村理清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活动,统一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增强了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同时,三级干部联姻帮扶助农、联手共谋发展,凝聚了工作合力,在全县上下营造了锐意创新、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为“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工作基础。今后,我们要将干部下基层活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长期坚持下去,建立健全机关干部经常下基层、经常联系群众的调查研究制度、基层工作制度、回访复查制度和督查指导制度,凝聚和发挥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机关干部下基层情况汇报
“党员干部到一线、机关作风大转变”
活动个人下基层情况报告
水城县教育局党组:
根据水三建办发[202_]10号、水教党发[202_]8号文件要求,本人认真领会“党员干部到一线、机关作风大转发”工作内容要求及有关规定,设计记录表格,于本月28日-30日,按照分组对米箩、阿戞、盐井三个乡进行走访。在走访过程中,本人通过随机走访学校,主要通过与教师、学生直接随谈的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实情,提出问题和建议并写好民情日记,现对所存在问题进行梳理,竭诚为全县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谋,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由于机关本股室工作繁杂,时间较紧,我组花了三天时间跑了米箩、阿戞、盐井3个乡的3所乡中学、3所乡中心小学和5所村级小学。一斑窥全豹,所走访的乡中,有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的、有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总体来说各乡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都比较积极到位,各学校的办学条件有所改善;通过近几年的多方努力,师资力量建设有所加强;大多数教师有较好的精神风貌,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与责任,端正工作态度,努力工作,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为各乡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全县教育事业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二、存在的问题
但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现有的教育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优良教育资源的需求,城乡二元结构造成教育资源严重不平衡,学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加上近年来绩效工资初步实施,分配体制机制不健全,造成分配不公,严重挫伤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原有的教育发展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教育发展的需要,部分乡政府领导管理缺失,重经济轻教育思想任然存在;教育行政机关和学校领导管理缺失,很多管理工作相对滞后,部分优秀的教师资源的不到充分发挥,加上传统的人才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人才发展的需要,不能真正发挥选人与人作用,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等等情况时有发生。
三、建议及对策:
一是县委县政府应该拿出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将全县教育事业发重点展纳入全县“十二五”发展规划,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坚决消除教育贫困,从切实提高教师地位,消除教育资源失衡,坚决维护教育公平着手,着力解决师资缺乏,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二是整合全县教育资源和资金,统筹兼顾,坚持向贫困乡学校和地处偏远的村级学校和点校倾斜的原则,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和广大优秀教师广泛参与到教育扶贫事业上来。
三是教育局机关要拿出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案,通过规定下乡
挂职、送优质课下乡,教师提高培训等方式,切实给予地处偏远闭塞落后的乡村学校、点校以帮扶。
四是积极探索有利于教师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构建形成有利于我县教师人才成长的环境和平台,要让我们的优秀教师人才进的来,出的去,坚持将学校教育教学岗位作为全县重要的人才培训基地。
五是积极建立健全绩效管理体制机制,要让真正有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有脱颖而出,真正登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
(代平汪家红)
第五篇: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工作调研报告
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工作调研报告
区政府法制办公室
“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我办按照组织要求,多次与联系帮扶的坝上村两委干部进行接触商讨,通过走访德高望重的老党员和群众代表、深入村民家中、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了解坝上村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坝上村基本情况
坝上村位置较为偏远。距离河口城区25公里,距离新户镇有15公里,主要经济收入为棉花种植,没有村镇企业,是典型的农业村,无村集体收入。行政村总面积约175亩,耕地面积1200亩,辖29个村民小组,80户,252人,其中残疾人2人,低保户3户,五保户2人;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约20-30人,常年在外打工的15人左右,202_年村民人均收入约9800元人民币。村两委成员3人,党员18人,其中70岁以上的党员4人,党员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
二、该村主要特点
(一)村两委班子健全。村“两委”成员3人,202_年4月顺利完成换届选举工作,目前书记、主任由一人担任。不存在派系、宗族等矛盾冲突,班子团结、凝聚力较高。
(二)村级经济薄弱。该村集体经济没有收人来源,通讯、— 1 —
饮水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有明显的改善,文化大院基本落成,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落后;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棉花种植为主,外出打工为辅,致富手段相对单一。
(三)村民经济来源收入单一。村民对集体活动参与度、积极性不高,村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就业、从业门路相对较窄,非农就业比例较低,经济来源主要限于农田收入。
三、帮扶对策措施
(一)加强班子建设,打造致富龙头。按照科学发展观思想要求,根据该村两委班子的特点,切实加强村党组织班子建设,通过交心引导,培训或督促自学的方式使支部成员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和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学习,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领导管理水平,加强对农业技术、致富技术的学习,增强带头致富的实际本领,提高其带头致富的责任心。
(二)发展集体经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结对帮扶,重点是思想上帮扶,该村集体经济较弱,首先要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充分发挥本村资源特点发展集体经济;其次,用足政策,用活关系,积极争取协调各有关单位对坝上村在政策、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倾斜;三是,联系协调各有关单位,加大资金帮扶力度,配套文化大院基础设施,在努力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的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干群合力,村民积极参与,逐步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素质。通过广播、培训等各—2 —
种手段,利用各种场合向村民作广泛的宣传,重点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党员学习和组织生活制度;推行村务公开制度, 实行村务公开;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按期选举制度,建立健全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村干部的制度,强化群众监督,增强村民的政策法制观念,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使村民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四)多策并举开展助贫活动。深入剖析农户贫困原因,立足实际,实施贫困户一户一策的增收策略。对有劳动力而无致富门路的困难户,介绍致富门路和经验,进行主业帮扶,开展科学植棉培训,引导村民外出打工、开展劳务输出,提高致富能力;对家庭病号多,患病者缺医少药致贫的,无劳动能力的困难户,进行温暖帮扶、健康帮扶,组织法制办全体工作人员、联系上级法制部门及区直有关部门,到该村开展送温暖活动,救助贫困生、贫困户、残疾人,定期走访慰问老党员,把党的温暖送群众家里。组织医药卫生等部门,到该村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查体,普及健康知识,提升群众健康状况;对就业、从业门路窄,缺少技能的贫困家庭,多方提供就业信息,并联系协调劳动部门,提供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联系农业部门开展科学植棉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种植效益。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