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读后感
《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读后感
红岩,一个史诗般的名称,她是中国共产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凝聚起的一座光芒四射的精神丰碑。品读纪实文学《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使我们得以完整地回顾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读出小说《红岩》中众多人物的生活原型,先烈们坚贞不屈、顽强斗争、至死不渝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面对敌人的“老虎凳”、“水葫芦”等等所谓的“菜谱”,面对“苟且偷生”与“子弹穿身身方贵”的抉择,他们义无反顾的发出了“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我们没有玷污党的荣誉,我们死而无愧!”等等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这种对共产党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生能舍己的牺牲精神,闪耀着共产党人党性的光辉,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即,国民党在重庆的特务组织随即埋伏谋害杨虎城将军一家大小,揭开了一场血腥大屠戮的序幕。这本书从这里写起,随后一批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里的共产党人及革命志士被杀害。在苟延残喘的最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统特务们干脆撕去披在身上的羊皮,悍然将数百名共产党人及革命志士集体枪杀在牢房里!读到这里,心情沉重压抑,然而,作为当时站在风口浪尖的革命者倒没我们这么悲观,相反,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欢呼鼓舞,为自己对党所做的贡献感到自豪,为苦难百姓迎来幸福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为新中国而死,死而无憾,这就是他们最忠诚的灵魂。“丹心写精神,热血铸忠诚,忠诚是一种经受生死考验的信念,忠诚是一种扣动你我心弦的气节”。
因为忠诚,《挺进报》办刊人陈然将气节视为最后的考验,所以即使敌人将他押赴刑场,他还高声吟诵“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我不需要什么‘自白’,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他这豪气冲天、震慑敌营的遗言吓破了刽子手的胆。
因为忠诚,革命者们硬是在监狱成立了临时地下党支部以及“铁窗读书会”、“铁窗诗社”等地下组织,与敌人开展了更有战斗力的有组织的抗争。
因为忠诚,蓝蒂裕当着母亲之面忍受严刑,仍劝说母亲莫要伤心,他说敌人具有残忍的本性,即使招供也换不来天明。
因为忠诚,每个真正的革命者在刑讯的时候都不曾因为皮肉之苦而屈服于敌特的淫威。
因为忠诚,每个真正的革命者在牺牲的时候都会振臂高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因为忠诚,革命者们用生命捍卫着尊严和荣誉,因为他们知道在那样危急的时刻,应该让自己以英雄的形象来证明自己是一名钢铁般的共产主义战士,并且无畏无悔。
共产党员就是这样一群有着共同信仰的人,他们为共产主义而生,也可以为共产主义献身,他们倒在了黎明之前的枪口之下,慷慨赴死,但被消灭的是身体,得永生的是灵魂,是革命者的气节与精神。没错,陈然、王朴、华健、雷震、蓝蒂裕、成善谋、李青林、江竹筠„„这一长串闪光不朽的名字已经永远镌刻在了红岩之上,永远镌刻在了党史之上,永远镌刻在了人民心上。
虽然和平时期里已经没有了敌人的“屠刀”和“皮鞭”,但是我们党仍然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在权力、金钱等一些陷阱面前,我们一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因为禁不住诱惑,仍然有可能成为当代“甫志高”,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比如,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在房地产开发、土地批租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遗余力为大款服务,最终造成国家损失4000多万元。再比如,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历年贪污的金额高达20多亿元,几乎染指深圳所有大型工程。不知道这些贪官污吏们该如何面对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红岩先烈们!
“狱中八条”的揭秘,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革命先烈为信仰敢于牺牲生命的大无畏情怀,更对我们起到了警醒作用。从历史和现实的拷问与思索中去寻找各自所需的答案,并从中悟出一些基本的和深层次的道理,以此来拷问和检验自己的灵魂,规正和警示我们的行为。
红岩精神的核心就是“忠诚于党”。人生在世难过百,真正为党工作的时间不过是短短几十年,常常自思,得抓紧点滴时间,用红岩精神洗礼自我、升华人生,把对党的忠诚扎根到灵魂深处、体现到实践的方方面面。
忠诚于党,首先要高举旗帜,坚定信仰。在忠诚与背叛的天平上,可以称量出一个人灵魂的重量。在生死抉择的牢狱之中,可以检验出理想信念的真假虚实。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罗广斌出身于有钱有权的家庭,在只要写悔过书即可得到释放的情况下,毫不动摇,决不叛党„„革命信仰赋予他们改变中国命运的信念,激励他们超越了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以至于死亡的威胁,都无法动摇他们崇高的信仰。我们常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党的创新理论是时代化、本土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强化思想武装的强大动力,把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作为提升能力素质的重要抓手,融合于实际工作中,不断用先进思想、先进理念修正人生坐标,校正人生航道,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不偏移,想一想“红岩”的革命前辈面对敌人的酷刑都没有低头,而现如今的我们又怎能背弃党旗下的铿锵誓言。
忠诚于党,还须奋发进取、恪尽职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忠诚的有力标尺。只有通过实践检验,通过时间考验,通过困难磨练,才能铸就真正的忠诚。这部书中的革命先烈,在那白色恐怖、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从不因处境险恶而耽误党的工作,总是冒着生命危险,执行好党交给的一切任务。鉴往思今,革命先烈冒着生命危险努力为党工作,如今我们的条件如此优越,没有任何理由不发奋进取,干好工作。惟有从一点一滴做起,从遵章守纪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的忠诚。忠诚于党,更要求我们不忘原则、严于律己。党性原则是忠诚于党的内在约束力和动力。忠诚于党,就要坚持党性和严守党的纪律。放弃党性原则,背叛信仰的代价是惨痛的。基于严酷的斗争现实而产生的“狱中八条”,是白公馆、渣滓洞监狱里的共产党员们用血泪和生命总结出来的刻骨铭心的体会,是他们牺牲前集体留给党组织的最后遗书——关于“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和生活作风问题”,“严格进行整党整风”等建议,在今天而言,仍有非常重要的警鉴意义!
回望历史,革命志士为信仰而战的真实场景历历在目,革命先烈虽已化作千古忠魂,但红岩精神的伟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我们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当倍加奋发有为工作,将先烈们播下的红岩精神的火种接过来,让它发出耀眼的光芒,并将这燃烧的火炬永远地传下去。
第二篇:读《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有感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读《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有感
读《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有感
今年暑假,我第一次来到重庆就专程去渣滓洞集中营和白公馆参观。因为我感觉,如果不去这两个地方看一看,那就实在是对不起伟大的革命先烈,也等于没去过重庆。回来后看到《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重庆出版社202_年5月印刷),更是对一个个英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我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女人无叛徒,而领导当叛徒又多又快?红岩之问问出依规治党这一根本原则。
诸如江竹筠、李青林、杨汉秀等女共产党员的铮铮铁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也总结了好几条,最关键的是女人的忠贞程度比男人高,她们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将牢不可破。但为什么在许多普通党员印象中那些平时“唱马列主义调子”比谁都高、大道理一套又一套的“最革命者”,到了敌人的监狱和老虎凳面前时,却经不住一顿酷刑严打而成了叛徒?1949年,中共重庆市委书记刘国定、副书记冉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益智相继叛变,他们出卖了大量党内机密,使许多革命志士牺牲于敌人的屠刀之下。解放后,这两个人一个被迫自首,一个在马路上被想投诚的国民党特务扭送到军管会。但他们都厚颜无耻地向政府“表功”,说自己没有交代多少,还“保护了相当多的同志”。作者追问:像刘国定这样的半流氓政治人物,为什么能够成为一名党内高级干部,而组织上竟然没有对这种人进行适度的职务限制?重庆市委内部,竟然出现正副书记都当了叛徒的情况,难道我们的组织考察和选拔领导干部的机制流于形式,不起任何作用?今天我们党内对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的考察机制、选拔机制就一定没有问题了?
一连串的“红岩之问”让我们反思今天的用人依然至关重要。把党的事业交给那些只会嘴上说说却不能落实于行动的人;只会叫别人敢打敢拼,而自己不能身先士卒,只当缩头乌龟的人;凭一两次私人交道留下的好感印象而不看是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就加以重用的人;授之以权却不加以有效监督的人……等等,都是不靠谱的党员干部。我们今天讲从严治党,首先就要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选好各级班子的带头人、管好党组一班人。过去我们治党都是靠人,很少靠严密的制度,而人有时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无论多大的干部,都有可能是靠不住的。所以说,要依法治国,依规治党。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重视党组建设、发挥党组作用,党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忽视党组建设、弱化党组作用,党的事业就会遇到困难甚至挫折。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例(试行)》正好就填补了70年党组无规矩的空白。这对于我们选用公道正派的干部,防范假忠诚的干部将是非常有益的。
第二个问题:当叛徒也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怎么理解忠诚与背叛?忠奸之辨辩出正必压邪这一基本判断。
万县县委副书记李青林是位女共产党员,被叛徒中共川东临委副书记涂孝文出卖后,敌人用老虎凳折断她一条腿,但她宁死不屈,连共产党员身份也不承认。特务们把涂孝文叫去与李对质。李青林抢先骂了他一顿,说他们原来一起教书,因为不同意涂的追求和强迫接吻,打了他一耳光就遭到报复和栽诬,并责问涂孝文:“你说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涂孝文羞愧难当,只好承认。这一骂给涂孝文刺激太大,当叛徒的道德负罪感骤然上升:人家李青林一个女党员都咬咬牙挺过来,自己怕什么呢?从此,涂开始不配合特务的审讯了。失去了价值的涂孝文被特务头子徐远举列入了屠杀名单。据目击者回忆,枪杀前10人都高唱《国际歌》,高喊“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其中也有涂孝文。
一个对革命事业造成巨大危害的叛徒,在死前却高喊“共产党万岁”,我们既感叹叛徒人性中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又无比钦佩狱中革命者对反面人物的感召力和转化能力。这也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忠诚的力量,远比背叛的一小撮强大。实际上,忠诚与背叛之间有时就是3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一念之差,但一个人存世的价值确有天囊之别。有些人就是在关键时刻把握不住自己,可能心还觉得是忠诚的,但行为已经渐渐地走向了背叛。今天我们党内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对此也要有客观的认识,应该相信党员中的主流是好的,忠诚的还是占了绝大多数,正气最终还是能够压倒邪气的。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警示和职务犯罪预防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个问题:不上“老虎凳”,如何来衡量今天的忠诚与背叛?检验之问问出“三严三实”这一党性标准。
忠诚与背叛,对于今天身处和平时期的共产党人仍然有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由于所处年代不同,我们大多数党员从事的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工作,我们对事业的忠诚与背叛,虽然无法与白公馆、渣滓洞集中营的生死考验相比,虽然不需要用“老虎凳”来考验党员干部,但对忠诚与背叛的思考也不是没有一点标准。我想,对党、对人民讲真话、办实事,就是最起码的忠诚,搞“小圈子”、组建利益集团、培养自己的党羽或代言人,就是背叛。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是否忠诚,就看他是否能够做到严以律己、严以修身、严以用权,看他谋事、创业、做人是否实在?看一个共产党员有没有背叛的迹象,就看他是不是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尤其是领导干部能不能做到廉洁行政,自觉抵制腐败。如果不能的党员多了,他们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了,就会有忘党忘国的危险。像***、令计划、徐才厚、郭伯雄等身居高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位却早已背叛的假共产党员,我们必须有能够检验是否忠诚的试金石。对基层的党员也是一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中的任何一风,都是党员干部远离忠诚迈向背叛的风向标。
红岩精神就象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为理想和信念奋斗不息。今天,国际国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责任重大,做一名靠得住的共产党员,就是我们最基本的要求。
第三篇:挖掘真实红岩记忆——读《忠诚与背叛》
挖掘真实红岩记忆——读《忠诚与背叛》
何建明 厉华著 重庆出版社202_年6月出版
随着历史档案的细节越来越多地被公布于世,真实的“红岩”革命斗争史里所发生的故事,超出了小说《红岩》的精彩与深刻、生动与悲壮,且意义也更加深远……《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给我们带来新的心灵震撼,使我们感觉到红岩精神历久弥新,提供的重要镜鉴,仍激励警醒着我们。
重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地下斗争中,由于叛徒的出卖,特别是某些领导班子成员的变节,重庆地下党组织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和破坏。罗广斌在创作《红岩》之前,根据烈士们的嘱托,于1950年初向组织秘密上交了《关于重庆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报告第七部分“狱中意见”,即“狱中八条”。八条意见中,既涉及了领导干部的问题、革命斗争路线问题,又涉及了党风党纪问题。其中关于领导干部廉洁方面的问题最为引人注目,分别是“第一条,防止领导成员的腐化。”“第六条,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这份《报告》是我党罕见的重要文献,很长一段时间被视为“党的高级机密”,它是那些在敌人监狱里的共产党人对自己的组织内部所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反省,是他们用血泪和生命总结出来的刻骨铭心的体会。
在红岩先驱中,有一大批像刘国鋕、杨汉秀那样的豪门后代,也有许多像黄显声、周从化那样有不错的职业与地位的上层人士,他们抛弃了安逸生活和荣华富贵,义无反顾地投身革命。令人痛心的是,也有像刘国定、冉益智这样的党内高层因为自身理想信念不坚定,禁不起诱惑,叛变投节,使得重庆地下党遭到了严重破坏,许多同志死在了敌人的屠刀下。
虽然和平时期里已经没有了敌人的“屠刀”和“皮鞭”,但是在权力、金钱等另外一些陷阱面前,我们一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因为禁不住诱惑,仍然有可能成为当代“甫志高”,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比如,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在房地产开发、土地批租中,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遗余力为大款服务,最终造成国家损失4000多万元。再比如,深圳市原市长许宗衡历年贪污的金额高达20多亿元,几乎染指深圳所有大型工程。不知道这些贪官污吏们有朝一日在地底下面对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红岩先烈们时将是何滋味!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狱中八条”的揭秘,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革命先烈为信仰敢于牺牲生命的大无畏情怀,更对我们起到了警醒作用。从历史和现实的拷问与思索中去寻找各自所需的答案,并从中悟出一些基本的和深层次的道理,以此来拷问和检验自己的灵魂,规正和警示我们的行为,这也是作者此次重写红岩、挖掘真实红岩故事的全部目的。(郑瑶)
第四篇:《忠诚与背叛》读后感
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忠诚与背叛》读后感
黄浦区工商联副主席 吴旭初
读完《忠诚与背叛》,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众多革命先烈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屠刀,临危不惧、坚贞不屈。在渣滓洞的苦难岁月里,机智勇敢、团结奋斗,与敌人周旋,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追求光明、人民解放的赞歌。英烈们用视死如归来回答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自由的渴望。面对着步步逼近的鬼门关,许云峰没有丝毫的畏惧,革命信念更加坚定;江姐遭受竹签钉入指甲缝间的非人酷刑,没有动摇革命者内心的理想„„他们以常人无法想象的革命毅力顽强地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是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和崇高的革命气节迸发出的无穷力量。国民党反对派只能折磨和摧残他们的肉体,却丝毫动摇不了他们的灵魂。他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虽然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已经成为历史,但留给我们共产党人的却是无尽的思考,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这段共产党人的斗争史。在改革开放、祖国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同样需要我们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拒腐防变,永葆革命本色,把先烈们未尽的事业进行到底。
一、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能不能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对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的一个重大考验。我在被那个时代的革命者的热血和激情所动容的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们。在当年的白色恐怖下,他们甘愿放弃个人利益、家庭幸福,敢冒抛头颅洒热血的风险,无怨无悔的为党的事业死而后已,为中国富强民主独立甚至献出生命。唯一的答案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加强世界观的改造,牢记党的宗旨,增强党性观念,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本职岗位,努力争创一流业绩。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还必须有从事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在建设新黄浦的征程中,我们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坚持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同努力完成当前的工作结合起来,大力弘扬“黄浦精神”,不断加强新知识、新业务的学习,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政治敏感性,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和能手,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以一流的工作业绩来践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烈士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如何用好我们手中的权力为人民谋利益,是先烈们对我们的殷切期盼。胡锦涛同志指出,能不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的根本标尺。尤其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必须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不动摇。始终做到深入群众、体察民情,清正廉洁、当好公仆,勤政高效、为民造福。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说到底是个立场问题。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说到底是个感
情问题。感情问题解决了,就能够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我们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的利益,视人民为衣食父母。要主动贴近群众,带着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把陕西“表哥”杨达才作为反面教材,杜绝对群众的冷漠。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以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感染群众、引导群众。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勤政高效,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是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外在表现,是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和时代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党员的先进性,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始终坚持拒腐防变,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先烈们的英灵注视着我们,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有什么理由谋一己私利。我们必须要保持清正廉洁、拒腐防变,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思想道德品格,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不廉洁就没有先进性可言,不廉洁就丧失免疫力,也必然要脱离群众,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有些党员领导干部受社会上消极因素的影响,信念发生了动摇,“宗旨意识”淡漠,甚至以权谋私,严重损坏了执政党的形象。广州“房叔”蔡彬拥有22套房产就是最典型的案例,教训太深刻了。
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诱惑,我们需要做到警钟长鸣,拒腐防变不变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始终做到从思想到行动、从工作到生活、从大事到小节,全方位地构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自觉维护和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甘当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党的根本宗旨,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时代要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全面地体现在带领群众为推动新黄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开拓进取的实际行动上,为实现黄浦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社会更加和谐稳定作出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顺利召开。
第五篇:忠诚与背叛 读后感
忠诚与背叛 读后感
百分网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三篇《忠诚与背叛》观后感范文:
篇一:
《忠诚与背叛》这部影片真实而艺术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1927年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创立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忠诚与背叛 读后感。通过真实可信的历史故事,丰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王荷波、副主席杨鲍安等纪检战线革命先驱,为忠于党的事业,维护党的纯洁性,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英勇果敢的光辉形象。
1927年4月,中华大地腥风血雨,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面对困境,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叛变者有之,腐化堕落者也存在,已经发展到五万九千多名党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建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机构,加强监督、纯洁组织,成为当务之急。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的王荷波,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会的杨鲍安等,以中共五大代表的名义向大会提出议案,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诞生。
看完《忠诚与背叛》我的内心异常澎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激情和热血所动容,被他们为了实现理想不牺牲一切的精神所感动。我脑海里始终出现一个词——“忠诚”。他们在对党的绝对忠诚给予一种信念和力量,使他们在黑暗的环境下同凶残的敌人做斗争的时候没有屈服,没有妥协,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始终相信胜利的曙光终将到来。
然而,看完这部影片,我亦对我党内部的某些不坚定份子的背叛行为,深感痛心疾首,如范阿根、林广顺等一批人,经受不住敌人的摧残折磨,最终屈服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之下,背叛了党,背叛了人民,给组织造成了重大的损失。这些不管是“两头倒”的叛徒,还是“半截子”的叛徒,背叛了就是背叛了,无论有千万种理由,也无论是否改邪归正,只要是成了背叛者,就会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忠诚,源自于革命必胜的信念,对共产主义理想崇高的信仰。忠诚,源自共产党人高尚的情怀,坚毅的品格。听,王荷波傲然宣告: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会洒下同情的热泪。
他们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信念,不断砥砺自己,拒腐防变,自觉抵抗社会中各种糖衣炮弹的袭击不做党和人民的背叛者。忠诚于党,首先要高举旗帜,坚定信仰,在忠诚与背叛的天平上,可以称量出一个人灵魂的重量,在生死抉择的牢狱之中,可以检验出理想信念的真假虚实,只有通过实践检验,通过时间考验,通过困难磨练,才能铸就真正的忠诚。这部片中的革命先烈,在那白色恐怖,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从不因处境险恶而耽误党的工作,总是冒着生命危险,执行好党交给的一切任务。鉴往思今,革命先烈冒着生命危险努力为党工作,如今我们的条件如此优越,没有任何理由不发奋进取,干好工作。
今天,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无论是发展顺利的时候,还是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同样都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节操。我们的先辈付出了一切,这些付出始终需要新的高度、新的可能性的展开来给予回应。回望历史,革命志士为信仰而战的真实场景历历再目,革命先烈虽已化作千古忠魂,但这种精神的伟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们心中。我们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应当奋发的工作,将先烈们播下的精神火种接过来,让它发出耀眼的光芒,将这燃烧的火炬永远的传下去。在新的征程中奋力前行,高举忠诚于党的大旗,续写新的辉煌!(肖萌萌)
篇二:
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时光的水从中淌过,冲走了轻浮的渣滓,沉淀下了闪亮的精粹;历史是一首磅礴壮丽的诗篇,时光腐蚀了冲淡了平庸的辞藻,滤出了智慧的精髓敲击人们的心灵;历史是一尊饱经沧桑的古钟,时光的敲击声早已悠扬天外,但总有几声震撼人心的巨响缭绕在古钟周遭,驻足于人们心底。诞生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的中国共产党犹如缭绕在历史长河的余音,回荡的声响时刻提醒人们莫要忘记那个年代。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纪检干部,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观看《忠诚与背叛》这一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犹显具有特殊的意义。
1927年4月,中华大地腥风血雨,背叛革命的蒋介石勾结帝国主义势力,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无辜民众。面对困境,登报脱党者有之,投敌变节者有之,腐化堕落者有之,已经发展到五万九千多人的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面临严峻考验,建立一个中央一级的监察机构监督党员、纯洁组织已成当务之急。《忠诚与背叛》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讲述了“4·12”反革命政变后,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的王荷波和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会委员杨匏安以五大代表的名义向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提出议案,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终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