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学习心得(合集五篇)
编辑:雪海孤独 识别码:10-1088741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2 16:07: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学习心得

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研讨学习心得

王海燕

这次去西安的培训学习,对我们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学校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高层次的学习的平台。为期3天的学习,我们听取了十几位名师的精彩展示课和几位名师的学术报告,他们对数学课堂的前沿引领,对课堂艺术的把握令人叹服。下面谈谈我的这次学习感受:

一:课前谈话朴实无华

名师的课前师生谈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有一个共同点:几句简单的问答,看似简单、平淡、多余,实则缩短了师生心理距离,驱散了孩子们对老师的陌生感,幽默风趣的语言把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回到课堂上。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根本不需要再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在我们看来是个棘手的问题,但在名师的课堂上竟变得如此轻松。一切都那么朴实、自然、和谐,名师的风格在这个小小的细节中显露无遗。

二、重视数与形的结合

把数和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图形进行分析,学生感到抽象的算式的具体含义,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增强了数学的魅力。数字没有图形,是枯操的,无生命的,有了图形的配合,数字变成了形像的,有生命的。实际上,图形在分析题意的时候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华罗庚提出的“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的观念,在徐长青老师的“数与形”这节课中把数和形的关系诠释得淋漓尽致。

三、精湛的教学艺术,睿智的快乐课堂

这次的学习让我充分体会到课堂中“一切以孩子为本”的宗旨,各位名师风格迥异,但个个将这一宗旨贯穿课堂全程。他们精妙的教学设计、高尚的素养以及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的精彩场面,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节课上都体现出对学生充分的尊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与享受。

四、课堂活动的“收”与“放”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课堂活动的收于放是我们常常面临的困惑,不让自主活动吧,课堂显得单调死板,也不符合认知规律,做活动吧,这一动起来,整个课堂就会有些乱糟糟,甚至有局面失控的现象。这次讲课的名师们,用他们高超的课堂组织能力,驾驭课堂的智慧,演绎了课堂活动到底怎样才能有的放矢。学生的思维就像老师放出去的风筝,飞的再高再远,总能自如地拉回来,总能回到知识本身。

总之,这几天的学习我是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回顾名师们教学的点点滴滴,真是精彩有痕,教学无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可能将自己所学的收获和思考实践于教学中,让自己的数学课堂显得真实、自然又充满人情味,力求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有进一步的提高。

202_.11.3

第二篇:浅谈数学生本课堂教学

浅谈数学生本课堂教学

乌苏市第五小学 张丽

著名生本教育专家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所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学习生本教育理念,将生本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的成长,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个魅力老师,从而让自己的课堂更加有魅力!

接触生本教育已经有3个年头了,从听说生本教育到实地去学习交流、观摩骏景小学的生本课堂,再回到自己的学校去亲身实践,确实让我感受到了生本教育的神奇魅力。再一次看到了自己学校的孩子在林老师的生本课上精彩的表现,让我又一次为之震撼,真正的感受到孩子的潜能是巨大的,孩子们自信大方,敢于表现自己,遇到问题积极探讨,敢于质疑,真正体现出了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看到了学生本真的一面,真是让人赞叹不已。林老师在让学生感受多边形的面积这个大单元时,引导孩子结合自己制作的平面图形感知求面积的方法,孩子们运用多种割补法推导出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并且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孩子们带来的有关生活中的例子,使我们的孩子觉得学习数学就是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服务的。可以看出这个班的孩子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交流学习起来乐此不疲。尤其是在交流方法上,孩子们的思维十分开阔,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看到林老师从容自如,我就在想如果我也能上到像林老师表面上看来如此轻松就好了,其实林老师并不轻松,她不仅要关注到孩子们的发言倾听还要抓住学生易错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功底,不仅要做到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还要了解学生对这一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一点很重要。所以要想上好生本课真的不是像只要让孩子们说老师组织那么简单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及点拨引导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林老师班级的孩子那么积极主动,整个课堂效果非常好,她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是为了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没有说全面的时候,老师的及时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些都是值得我去学习的,我会努力钻研教材,争取做得更好。

自从听了这几节生本课,我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现在我在教学的时候体会到这一点,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意外和喜悦。但是,有的时候着实很着急,每次都在想:孩子们合作的时候有的小组在开小差,不会合作?语言表达上不精练怎么办?每次做总结时怎么总是说不在点子上,还那么啰嗦?是他们太小不会表达吗?当我看到马老师他们一年级的孩子精彩的表现得时候我已经知道了答案,孩子的变化是需要培养的,如果我们在课堂上经常有意识的去培养孩子的这些方面的好习惯,那么孩子的表现将会出乎我们的预料,所以我现在不仅要加强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同时要培养孩子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看到了他们的变化,发现他们在学习上冲劲十足,自主意识很强,慢慢的有了合作意识,学习上的创新意识,我深切的意识到,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

浅谈小学数学生本教育模式下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乌苏市第五小学

张丽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已不再适应现在课堂教学的要求。生本教育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生本教育主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直至不教而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风采。先学后教,就要布置前置作业。那么如何设计好前置性作业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去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前置性作业的质量与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提高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习惯和反馈教学效果都有着重要的联系。另外,教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还要进行对课堂的预设和驾驭。下面就我个人对这方面的观点和大家共勉。

一、重视前置性做作业的质量。

在作业问题上,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真正认识到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对巩固教学效果及讲授新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要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兼顾已学知识与要学知识间的衔接,找准学生的生长点,同时还要注意到作业的难度不应太大,也不应过于简单。因为作业的质量与巩固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等效果之间有着重要联系,如果仅靠数量而不注重质量,不仅收效甚微,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二、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题。

设计的作业题应以现行教材和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实际效果为目标,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作业既要有对学生知识技能和智力水平的测试功能,还要有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及时查缺补漏的作用。

2、设计的作业要有掌握知识的基础题,也要有培养能力的综合题,要做到简单、低入、根本、开放,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的作业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要求要简单易懂,给出的题目要明确,同时要有多样性、思考性、趣味性,前置性作业不易设量太多,一般学生在20分钟做完即可。

《约分》前置性作业

学校:___________

五年()班

姓名:___________

1、请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第84、85页内容。

2、什么叫最简分数?你能举自己的例子说明吗?

最简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子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把 化成最简分数。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方法1:

方法2:

4、自学后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布置前置性作业钱要讲清作业书写的格式,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提前提醒学生注意,对不易下手的问题要提示思考和方向。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乌苏市第五小学

张丽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孩子由最初的识数到最终的用数,再加上小学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对于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很艰辛的。兴趣是学习的前提,作为教师应当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让他们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要深入学生角色,体察学生的困难,帮助他们排疑解难,给他们营造一个轻松的学校环境,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值得思考和探索的。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语言都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个人的人格往往会影响到他人,同样,教师人格魅力将对学生的学校兴趣的产生起到很大的决定作用。特别是小学生,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对他们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具有新疆特色的教师一定要做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的好老师。

其次是语言。语言的婉转、铿锵有力、幽默感等都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教师施教的基本手段,教师教学语言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师一个形象的比喻,几句风趣幽默的语言,就会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可以进一步诱发学生的学习学校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师应注意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把学生熟悉的、喜欢的、关于数学与日常生活情景引入数学教学中,增加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多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也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堂巧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持者,多借助提问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提供形式参与教学,互相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特别是中下生,往往因一次出色的课堂回答而体验到存未有过的成功喜悦,从此会爱上学数学。

四、教师应多多使用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变具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既能增加教学容量,设计实际问题情境,重新组织教学结构网络,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综合了文字、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来进行教学活动,把普通教学手段,难以讲清楚甚至无法难以讲明白的知识重点难点变得更清楚、明确,使其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更加直观形象。另外,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是课堂教学活动变得活泼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真实性,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就像一根彩带,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单纯的认知需要上升为情感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学生单位交流与沟通,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良好的师生关系能进一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便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上的缺陷,学生也会更加亲近老师,在困难的时候也会乐于找老师秋帮助,从而愿意学习数学,增加数学才干。

总之,要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找出一条适合学生发展的途径,不能急于求成。

第三篇: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雪峰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数学 “生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自主互助、探究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注重给学生提供探究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关注情感、凸现创新,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特点是:自主、互助、高效。

自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知识、解决问题、获取经验、发展能力。

互助:互助学习是一种有效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资源,通过组内、组与组的互助学习,保证所有学生学得更好,促进中间学生和后进生向上转化,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高效:在实现课堂学习自主互助的基础上,追求教学时间的最大利用,学生能量的最大释放,教师作用的最大发挥,从而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其环节是:启智引思→自主探究→展示交流→巩固提高→总结测试。

一、导入(3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和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标。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对重点、难点、易混问题进行思路点拨。分配各小组和不同层次学生展示、点评的具体任务(主要是合作探究中的问题)和自学要求。

二、自主探究(12分钟)

课前设计好学案,学生根据学案进行自学,并尝试解决问题,获得学习体验。在自学的基础上参与组内的讨论交流,梳理所学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等。

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设计切实可行的自学提示,提高学生自学的方向性和有效性。要适时参与学生的互助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向,并给予指导。

三、展示交流(15分钟)

学生在组内充分交流后,在班内展示学习成果,讲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提出

疑惑。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补充、解惑或质疑。教师对一些重点问题及时进行引导、点拨,适当进行拓展和变化,提升学生认识,促进知识建构。

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中的新发现、新感悟,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活动的每个细节,并适时介入和点拨引导,促使学生不断反思,进一步完善知识、思想方法等的梳理和建构。

四、巩固提高、总结测试(10分钟)

(一)巩固练习:分层安排练习题,使学生把新学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形成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共同进步。

教师设计练习题要体现目的性、现实性、开放性和多样性。要有利于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方法技巧的形成,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不同学生的发展。对于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问题,要让优生对学困生进行帮扶,在小组内互助解决。要让错题学生展示讲解错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锻炼和展示机会。

(二)引领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解题方法和所包含的数学思想,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同时,进行课堂检测,巩固知识、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回顾旨在让学生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教师应尽量给学生回忆总结的机会;测试应努力做到当堂检测、当堂批改、当堂反馈、当堂矫正。因而测试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基础性、层次性,内容尽量偏重当堂所学,不必过多拓展,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第四篇:浅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浅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目前我校正在大力推行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初见成效。本文从小学高段数学的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生本教育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第一个环节:课前三分钟

课前三分钟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在这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带给自己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是师生的最爱。学生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内容的丰富,真可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学生展示的内容丰富,有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等等形式多样。真可谓是万紫千红,各有千秋。

第二个环节:前置性作业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合理的设计“前置性作业”。以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处理和交流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新时期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前置性作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留前置性作业,教师在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目标明确,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好的前置性作业设计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做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得到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能暴露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二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前置性作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预习”移到课堂中,即在上课开始时,就让学生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自学指导”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这时的学生学习是在老师指挥下的统一行动,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的探究、实践与学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增强了时间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理念的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课堂给每一个孩子创新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智慧各放异彩。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体现了这个原则。我的教学流程是: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2、4人小组成员开始小组学习课前小研究,结合本组成员感受最深的部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准备好上台向全班汇报。小组成员以4人小组为宜,组成一般按优良中差或优良中中搭配。选出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的任务有分工、协调、帮助、评价等。所谓分工就是当小组共同完成一件任务时,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学生会不知所措。比如确定一、二、三、四发言人的任务,小组交流后选择一个问题再进行讨论准备上台汇报时每个同学的发言任务等。小组的第一发言人一般为不善于发言或程度较差的学生,优秀者一般最后发言。协调是指在分工的过程中,有的任务不能充分发挥某个同学的特长,他有要求承担其它任务的愿望时,这时组长要协调,当组内同学长期承担一种类似的任务,还须要培养他其它方面的特长时,组长要协调。所以隔一段时间我会要求组长根据实际情况调换组员所承担的任务,让每位同学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小组面向全班发言的任务一般有:1.我的例子是什么?2.我的解题方法是什么?3.解题时要注意的是什么?4.我不懂的问题是什么?

第四个环节:小组汇报

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是一堂课重要的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小组汇报时的要求是:。1.组内每个成员都要发言。2.发言完毕,组长要承担和台下的同学交流互动的任务。发言完,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疑问?然后,组长要走下讲台,代表整个小组和其他同学或小组进行交流。3.组长还要承担或指定其他同学提炼出发言内容的中心词在黑板上板书的任务。4.每个小组要认真倾听其听发言,及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补充或质疑,补充时切忌重复。在小组向全班汇报的过程中,少不了教师的点拨。点拨要掌握以下两点。1.点拨的语言要尽量精炼,尽量少点用时间。2.点拨要起到表扬、激励和“收”“放”“引”的作用。

第五个环节:师生评价

生本的魅力还在于它的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是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系统内部,评价不是目的,只是促进教学的手段,任何的极端运用都会导致教学生态的破坏与教学的低率。而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也提到了: “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除了以上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的主动评价,如他们常说的:谁来和我们交流、谁有问题想问、谁有不同意见、谁要补充、谁来评评我等等,从这些日常的用语中就能体会学生之间这种互评互学的氛围是多么的浓厚。总而言之这种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在自由的评价中爱上你的课堂。

第六个环节:自我挑战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所以课堂练习要设计有挑战性习题,可以通过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沉迷在问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的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

当然,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的流程也可以在上述的流程中根据课型的不同进行删减,但生本教学的核心部分应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太平中心小学:覃桂团 202_.5

第五篇:浅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一、指导思想

根据龙湾区教育局提出的“师生双主体”办学思想和市、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学校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要求,以“轻负担高质量”为主题,以“高效课堂”和“高校作业”为重点,深入实施“四有”工程,聚焦课堂,关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提高教师准也素养,扎实有效开展我校数学教研活动。

二、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联系,促进每位教师专业发展,能独立开展教学研究,提高自我反思,自主发展的能力。

2、努力打造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优秀教师群体。

3、通过开展有效性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让“规范课堂”成为现实,让“反思课堂”成为习惯,让“高效课堂”成为目标。

4、通过教学研讨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5、进行“如何有效提高教育质量”有关方面的业务培训。

三、工作要点

(一)扎实推进教学教研常规工作,增强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1、坚持每周一次的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网络研讨、集体备课研讨、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对教师参加业务活动时的到会情况和参与情况严格进行量化考核,作为教师教研先进个人的评选依据之一。

2、严格执行集体备课制度。教案的备写要规范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九大要素要齐全。教案的设计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教案。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中看出教师是如何教的、学生是如何学的、知识是怎样生成的、基础知识是怎样训练的、能力是怎样培养的、学生的积极性是怎样调动的等等。并坚持集体备课研讨制度,真正体现出每节备课都是大家研讨的结晶。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打造高效课堂作为我组教师的重点工作。严禁教师无准备上课,无教案上课,努力克服课堂教学的随意性。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推门听课、跟踪听课、点评交流、量化打分,对教师们的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二)学、研、培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促进教师知识及时更新,作好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各级名师、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工作。促进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数学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1、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形式进行。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强化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解决教学实践中具体问题的意识。

认真组织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标,学习新教材,全面熟悉新教材的特点,以便更好得用好新教材。并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在学习、探索、研究、反思、交流、实践中,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作好校本培训工作,提高数学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科研能力。一方面邀请知名教育专家、教研员等来校做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作用,利用教师之间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有效地开展培训。多渠道提高我校骨干教师队伍实力,最终在校内形成人人想学、自觉好学、终身学习的学习氛围。

(三)、开展“培优”活动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学校准备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他们迅速成长。

(1)师徒结对。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为每位新教师聘请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师傅,并对师徒提出各自的具体要求,制定好实施方案,学期结束由教导处组织考核。

(2)定期举办各种有关教学的讲座,对他们进行培训。(3)开展青年教师公开课、随堂课等模式。

(4)开展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师之间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加强教学研讨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四)开展网络教研,创教研特色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改变了传统的教研模式,为学校教研工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网络教研这个新生事物,突破了地域限制、时间限制,缩小了学校、地区的差距,拉近了教师和专家的距离,为教师搭建了开放、平等、交互的学习研讨平台。近年来我们数学教研组充分利用学校比较先进和完善的网络环境,对课堂教学及教研活动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为教学教研工作注入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在本学期,我们仍将发挥网络教研的优势,继承开展网络教研以来取得的成果,继续把网络教研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任务,让网络教研成为数学教研组的一大特色。

1、继续实行网络环境下的数学集体备课,开展网络备课研讨。

2、努力开发建设“数学高效作业资源库”、“数学高效教学设计资源库”,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3、利用数学博客,开展网络教研。

四、主要活动安排:

浅谈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生本教育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全力倡导,推广的一种素质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实现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目前我校正在大力推行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初见成效。本文从小学高段数学的角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生本教育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第一个环节:课前两分钟

课前两分钟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在这短短的两分钟时间带给自己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是师生的最爱。学生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内容的丰富,真可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学生展示的内容丰富,有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等等形式多样。真可谓是万紫千红,各有千秋。

第二个环节:前置性作业

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前置性作业。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合理的设计“前置性作业”。以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处理和交流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素养,已成为新时期每个公民的基本素养。前置性作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留前置性作业,教师在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注意目标明确,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好的前置性作业设计要尽量富有启发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做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得到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也能暴露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引发讨论。二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前置性作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将“预习”移到课堂中,即在上课开始时,就让学生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自学指导”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实践、自主学习。这时的学生学习是在老师指挥下的统一行动,是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的探究、实践与学习,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习,增强了时间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三个环节:小组合作学习

作为一种理念的生本教育,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课堂给每一个孩子创新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智慧各放异彩。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体现了这个原则。我的教学流程是: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2、4人小组成员开始小组学习课前小研究,结合本组成员感受最深的部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准备好上台向全班汇报。小组成员以4人小组为宜,组成一般按优良中差或优良中中搭配。选出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的任务有分工、协调、帮助、评价等。所谓分工就是当小组共同完成一件任务时,如果没有明确的分工,学生会不知所措。比如确定一、二、三、四发言人的任务,小组交流后选择一个问题再进行讨论准备上台汇报时每个同学的发言任务等。小组的第一发言人一般为不善于发言或程度较差的学生,优秀者一般最后发言。协调是指在分工的过程中,有的任务不能充分发挥某个同学的特长,他有要求承担其它任务的愿望时,这时组长要协调,当组内同学长期承担一种类似的任务,还须要培养他其它方面的特长时,组长要协调。所以隔一段时间我会要求组长根据实际情况调换组员所承担的任务,让每位同学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小组面向全班发言的任务一般有:1.我的例子是什么?2.我的解题方法是什么?3.解题时要注意的是什么?4.我不懂的问题是什么?

第四个环节:小组汇报

小组内达成一致的建议向全班汇报是一堂课重要的也是最能张扬学生个性的环节。小组汇报时的要求是:。1.组内每个小学都要发言。2.发言完毕,组长要承担和台下的同学交流互动的任务。发言完,组长要问: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疑问?然后,组长要走下讲台,代表整个小组和其他同学或小组进行交流。3.组长还要承担或指定其他同学提炼出发言内容的中心词在黑板上板书的任务。4.每个小组要认真倾听其听发言,及时针对发言内容进行评价、补充或质疑,补充时切忌重复。在小组向全班汇报的过程中,少不了教师的点拨。点拨要掌握以下两点。

1.点拨的语言要尽量精炼,尽量少点用时间。

2.点拨要起到表扬、激励和“收”“放”“引”的作用。第五个环节:师生评价

生本的魅力还在于它的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是向学生反馈他们的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系统内部,评价不是目的,只是促进教学的手段,任何的极端运用都会导致教学生态的破坏与教学的低率。而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也提到了: “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在教学中,通常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口述式:我常常会在孩子们有进步或表现优秀时,及时鼓励。

2、文字式:除了口头上的表扬,我还习惯在他们的书上或本子里写下

一、两句由衷的赞美,如:你真棒!等等;还可以用发放表扬信、奖励卡、我们特做的魔术棒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努力的关注和肯定,从而激励他们更主动的去学习、去表现自己。

3、评“星”式:我一般一个月(或两个月)会评奖一次,选出诸如“自信之星”、“倾听之星”、“进步之星”等等,并把那些孩子的照片作为桌面放在电脑上。

4、称号式:另外,还可以采用称号的方式来表扬学生,例如:可以给表演生动的孩子一个“优秀小演员”的称号,也可以给评别人的表演最中肯的孩子“小小评论家”的称号。

评价也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环。小组合作评价突破了传统学科教学中对学习单一的“作业评价”、“考试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反映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情况,而且要反映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的发展;不仅要反映学习的结果,而且要反映学习过程。评价的标准应多维、评价方法应多样、评价主体应多元、尤其突出对学生合作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除了以上的评价,还有学生之间的主动评价,如他们常说的:谁来和我们交流、谁有问题想问、谁有不同意见、谁要补充、谁来评评我等等,从这些日常的用语中就能体会学生之间这种互评互学的氛围是多么的浓厚。总而言之这种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在自由的评价中爱上你的课堂。

第六个环节:自我挑战

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所以课堂练习要设计有挑战性习题,可以通过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沉迷在问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的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

当然,数学生本课堂教学的流程也可以在上述的流程中根据课型的不同进行删减,但生本教学的核心部分应在教学中体现出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初探

西火联校

张秀丽

当前,实施素质教育已经从理论研究层面逐步向实践操作层面转化,教学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所以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已成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的推出为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平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于是,如讨论式教学模式、实践活动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便逐一涌出。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宽广,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的一面。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是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几种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课堂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这需要我们结合《数学课程标准》,根据本地的教育特点与传统去探索,创建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是我分析总结的一些模式。

讨论式教学模式 这一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共同解决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直至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一模式的主要结构是:

(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讨论学习的内容、目标、学习方法。

(二)初学新知──由学生去讨论和探讨新知识及其规律,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新知──由学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教材,掌握知识。

(四)巩固新知──由学生讨论巩固知识的方法,选定练习题,并进行练习,教师帮助订正。

(五)总结学习方法──师生共同讨论本课所用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布置作业──由学生讨论并选定本课作业,教师进行指导。这一种模式由于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是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共同的提高;由于是由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效益。

交互式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在讨论教学模式基础上的改进与优化,增强了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流。

主要的结构可以这样归纳:

(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目标与学习方法;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由教师进行分析和归纳。

(二)初学新知识──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三)掌握和应用──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初步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练习。

(四)巩固知识──运用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进行练习,学生提出遇到的问题,教师帮助解决。

(五)作业──师生共同讨论作业的内容和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以考查本课的实际效果。

这一模式由于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教师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加及时地了解课堂的动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实践式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主要是针对一些实践性较强而且具备必要条件的课型进行设计的。其主要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探索知识,掌握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他们在实践中学知识、学方法、学思考、学合作、学记录、学习克服困难的毅力。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参与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教师指导学生去做,而不是代替他们去做。

实践式教学模式的结构是:

(一)导入新课──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

(二)初学新知──让学生以相同的志趣为基础自由组成研究小组,有目的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

(三)掌握新知──教师巡视指导,了解信息,引导学生找出错误,进行提示,帮助学生思维整理。

(四)巩固新知──学生记录活动过程或结论,各小组陈述自己的观点或进行争论,从而巩固新学的知识。

(五)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再发现问题,继续解决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发展中,基本上蕴涵着这样两个部分,即探究思维部分与复现思维部分。在我们的教学中,很多时候把宝贵的探究思维部分太轻率地转化为常规的复现思维部分。复现部分的教学是显性的,是可以通过步骤来传授的,而探究部分的教学主要是靠启迪,而不是靠传授,越是传授得一清二楚,学生就越不需要思维,既使传授的东西是典范,也只是增加了知识性的储存。因此,好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数学教学中最可贵的就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意识、毅力和能力。为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地试一试,不怕出错误,使更多的学生尽快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一)导入新课──教师全面进行与本课知识相关的一些铺垫,创设体验情境,激发学生学中生疑的兴趣,并进行大胆猜想。

(二)自主探索──满足学生的要求可,给他们创设条件,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解疑,让学生去观察,实验,探究,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假设,认识事物的发展。

(三)验证探究──让学生将探究所学知识予以巩固,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举一反三的训练,强化体验得出的新知。

(四)评价体验──教师高度概括学生本堂课体验,探究的结论,表扬课堂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五)布置作业──布置精心设计的作业题与思考题,激发学生解疑的兴趣。

六、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组合

当然,教学艺术没有止境,课堂教学也绝不是任何一种单纯的模式就能达到尽善尽美的效果。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都有它的特点和优点,同时,我们也应辨证地看到,任何一个成功的教学模式也都必然有着它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什么事物都不会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不能因为强调了某一个方面而无意中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好模式要用好,才能发挥出好模式的好作用,否则会适得其反。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分析和选择,采用最能达到目标的教学模式,同时在一种模式中结合多种模式的有利因素。只有在各种有益的环境中,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内部逐步形成的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和兴趣,甚至是冲动。为此,我们可在教学中创设一些数学情境,通过数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提供通畅的桥梁。

那么,创设情境教学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呢?现有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悬念;(2)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3)创设生活情境,产生联想;(4)创设故事情境,进入角色;(5)创设竞争情境,活跃思维;

(6)创设“障碍”情境,激化认识冲突。

当然,也并不是要求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都必须创设一个什么情境,开门见山也不都是消极的。从实质上讲,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师生关系和谐、教学融为一体的,知、情、意相统一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同时,教学模式也是要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和绝对领先的教学模式,只有深入研究,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讲究优势互补,才能发挥各成功模式的整体作用。

小学数学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

绍兴市鲁迅小学 谢洁锋

摘要:目前教育教学的改革虽然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具有超常的稳定性,教师主宰,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为此本文提出了开放型课堂教学,它的宗旨就是要本着教要为学服务,强调学生的学习必须是有意义的学习,必须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针对开放型教学模式的步骤,文中还对各环节作了探索。

关键词:

开放

教学模式

探索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它既反映了教学理念的基本框架,又具有指导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功能。一种教学理念只有建构起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实践。在知识激增的时代,传统的旧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显现。好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主探寻知识奥秘。这也正是开放型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开放式课堂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更注重培养学生通过主体参与、动手实践来获取新知,以及对知识的应用和再创造。同时也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诱导学生喜爱数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系统知识、间接经验的传递,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学效率较高,甚至在教师不足的情况下,也有利于知识的普及。在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初期,这一教学模式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广博知识的有用人才,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也逐渐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如重间接经验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取;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教师的系统讲授,轻学生的探究发现等。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数学教学已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改变,目前的现状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现象确实是少见了,但教学模式依然没变。其基本程序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其中提出问题阶段本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但教师通过一系列简单的提问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现象却比比皆是。教师所谓的启发引导,大多是将学生的思维牵入预设的圈内。分析问题阶段本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积极动手实践,进行再发现,再创造。但学生的动手实践,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机械地进行着不同的操作。即使是课堂中的合作交流,也只是为了模仿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程”所设,形式一下罢了。解决问题阶段本该由学生发展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在某些教师的引导下答案多的是唯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现象很少,教师怕出意外,怕讲错话,怕给完美的课堂留下遗憾。在归纳总结阶段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进行检验、评价、反馈、论证,从而上升为理论。而在这个阶段多的仍然是教师“一言堂”,并且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很多都匆匆而过,不够重视。在整堂课中,暴露出最大的弊端就是过分强调封闭和预设,使课堂变的僵化,没有生气。这些弊端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探索精神萎缩,师生负担过重,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从而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才能真正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必须对课堂教学模式加以研究。

二、开放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课堂教学模式一般能体现课堂教学的全部信息,如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师生关系等;一定的教学模式也可以说是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一个途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1]”实践证明,实现开放型教学模式能较好的实现这些要求。所谓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就是依据认识规律正确处理教学中“过程”和“结论”的关系,恢复“过程”的应有地位,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让学生享有独立发现、动手体验、自主探索的广阔空间与时间。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架起新课程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实践的桥梁,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有益于素质教育的深化。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应该努力摆脱僵化,让开放产生活力,才能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以真正的释放。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开放?

三、如何实行开放型教学

首先应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作适当的修改,开放型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创设情景——探索与交流——实践与应用——开拓与发展。针对这一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生活化

我们经常说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要把“身边数学”引进课堂,实现大众化的数学教学,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创设符合实际,又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去体验,去感悟,学生才会有真正的发现。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的复习课时,并非单纯而又机械的让学生回顾公式——应用公式——求出结果,而是先创设“大华纸箱公司最近要设计一种新的硬纸板纸箱,要求正好能装下24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小纸盒,你能帮忙设计一下吗?”的情景,对学生提出挑战。在这挑战的背后其实就已蕴涵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中只创设生活情景,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奥苏伯尔有句名言:“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即要“根据学生原有知识进行教学[2]”。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也能表示数”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考虑到问题的引入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还应考虑到先前学生所接受的答案都是具体数,式子只表示数量关系,如何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来排除这种干扰,揭示字母表示数的实质?在教学中有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哥哥比弟弟大2岁,当弟弟1岁时,哥哥几岁?”“弟弟2岁时,哥哥几岁?”“弟弟3岁时,哥哥几岁?”„„“弟弟a岁时,哥哥几岁?”此时(a+2)岁就是哥哥的岁数了。在计算年龄的过程中,学生原有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从而逐步理解、掌握新知。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在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而且还丰富了课堂,使学生乐于继续学习,更有利于开放式教学的展开。

(二)设置问题多元化

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教学的首要目的,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努力设计一个好问题。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3]”,求知欲就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好问题是思维的火花,所以教师应努力创设条件或提供材料,设置问题多元化,尽可能使学生投入到多向思维,直到问题解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种方式入手:

1. 条件不唯一。学生通过对题目先从不同角度补上条件,然后解答。这种训练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较为常见。如某工厂今年八月份生产机器360台

,七、八月份共生产机器多少台?要求补充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此条件的补充方法很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补充不同条件、解答出结果。

2. 问题不唯一。也就是使学生在补充不同的问题中,得出不同的答案。如由已知“鸡15只、兔10只”可以提出不同的多个问题,分别列式求出鸡、兔之间的和、差、倍、比关系。

3. 条件、问题都不唯一。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条件,根据所选的条件补充合适的问题,从而得出相应的解答。如(1)小华打完需70分钟(2)小华每分钟打60个字(3)小芳打完需60分钟(4)小芳每分钟打字70个(5)一份稿件4200字(6)小华比小芳每分钟少打10个字。例:选(5)(1)(3),小芳每分钟比小华多打多少个字?

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好问题,它的情境、内涵都是很丰富的;它不一定是常规的,有些隐含的问题是要学生自己去提出、求解,并作出解释;它不但要具有趣味性,而且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并能向学生提出智力挑战;它并不一定有固定的答案,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由浅入深地作出回答。

(三)探索交流自主化

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空,让每个学生在自主参与中获得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可尽量设计一些探索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多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人才。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年月日”中特殊月份2月份时,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每年2月份的具体天数,而是要求学生观察手中不同年份(1990~202_)的年历卡,列成表格,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规律,经过同学们自己的研究和探索,得出四年一闰这一规律。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了自己去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法的优化,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再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这一内容时,教师改变以往指定用a、b、c三个字母表示,而是要求学生想一种自己最易记住这一定律的表示方法,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想出了多种方法。如:(1)用图形表示:(□+◎)×○=□×○+ ◎×○(2)用符号表示:(,+:)×。=,×。+:×。(3)用字母表示(a+b)×c=a×c+b×c等,通过这一设计,促进了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乘法分配律,更让创新火花时时闪烁。

有些数学问题的解决光靠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集体的智慧。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信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达到共同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的效果。所以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适当地组织合作交流。如:某生产车间原计划30天加工1500个零件,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20%,实际只用了几天就完成任务?看到此题,一般学生不可能从以下一些思路(按比例分配、工程问题、分数分析法)全面地进行列式解答。如果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就能拓展思路,找到多种解题方法,从而达到补缺求全的效果。(1)1500÷[1500÷30×(1+20%)](2)30÷(1+20%)

(3)1÷[1÷30×(1+20%)] 奥苏伯尔有句名言:“让学生自发地从直接经验中形成概念是教育上最大的浪费。[4]”教师在教学中要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组织、引导学生开展有价值的探索和交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自我发现新知识。

(四)设计练习层次化

在丰富的课堂教学之后,布置适当的作业,不仅是教学的需要,更是学生巩固新知的需要。传统的作业训练形式,不但机械枯燥,而且全体学生的作业要求统一,答案唯一。大量的重复性的没有变化的题目,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独具匠心的练习,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设计:(1)根据一个班中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选做其中的几道,但要注意这几道题既要起到复习所学知识的作用,又要具有代表性。学生做完后,教师提问学生做了哪几道,为什么这样选?这样设计,一方面起到复习旧知巩固新知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处理习题(信息)的能力。(2)同一训练题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四年级在教学“归一应用题”时,出示这样一道训练题:张师傅3天加工18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再做12天共做多少个零件?要求学困生用一种方法解,中等生用两种方法解,学优生用三种方法解。各层次学生若多用一种方法正确解答就予以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欢乐中增强自信心。(3)在教学中,首先可设计几组简单的模仿题,要求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其次设计提高题,目的是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素质。最后可适当安排开放性的拓展题。可以有效地预防学生思维定势,同时又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寻求最佳的解题方法,优化解题策略,发展创新思维。使课堂练习更富有个性化、活动化、探索化的色彩。

(五)解决方法多样化 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要以有意义学习为主要方式,对知识不是机械记忆而是理解,乃至灵活应用。因此,在引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教师应努力使自己和学生摆脱定势,充分培养和调动学生的解题积极性和策略的创造性。所谓的创造并不需要去创造前人所没有的,也不是去发明闻所未闻的,而更多的只是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有点新意,有点与众不同,有点自己的发现。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或寻找最佳方案就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如:班级有58位同学到公园的租船部去租船划,那里有5人坐的小船,每船每小时40元;有7人坐的大船,每船每小时50元。想一想,可能有多少种租船的方法?比较一下,在这些方法中,哪一种租船的方法最合算?更进一步探究一下,你能否找到一些规律,使我们不用通过大量的计算就能找到最合算的租船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求学生解题策略不唯一。所谓解题策略不唯一就是解答问题的方案有多种,可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得到思维训练。例如在上四年级的估算一课时,课本上安排了这样一道例题:如果要估计一碗黄豆有多少粒,你会有哪些方法?若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想象的空间,那么在老师的鼓励和肯定下,同学们就有可能想到近十种不同的估算方法。

(1)把黄豆平铺在桌上平均分,每份数乘以份数。(2)用一个小酒杯在碗里舀,每杯粒数乘以舀的次数。(3)先称出黄豆总量,再称出20颗黄豆质量,算出总量中有这样的几份。(4)称出25粒黄豆的质量,算出一粒黄豆的质量,再由黄豆的总量除以一粒黄豆的质量。(5)测量当25粒黄豆和整碗黄豆放入有水的量筒中时,水面的升高情况进行估算。(6)将25粒湿黄豆和整碗湿黄豆放在火上烤时,根据烤干所需的时间进行估算。(7)用一根细长的圆管,把黄豆装进去测量它的长度进行估算。(8)称出一两黄豆有几颗,根据总重量进行估算。(9)拿一个正好可以漏出一颗黄豆的漏斗,把所有黄豆都装进去,根据规定时间内漏出的黄豆数进行估算。(10)将一碗黄豆放在地上,根据每次弯腰捡一粒的时间和将全部黄豆捡起所需要的时间进行估算。

就人的发展而言,“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因为教育的存在是以历史的给予为前提的,所以要进行“接受性学习”。但是教育的存在又是以人的主动发展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为宗旨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智力,所以还要进行终身的自主探索的学习。开放型教学模式不但能与时俱进,而且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教学学习心得(合集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