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史记》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不朽丰碑。从《史记》中可以反映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也可折射出司马迁的智慧。
大禹治水的佳绩,商鞅的变革,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我感受到古人治理国家独特方法和能力。
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我读懂一个国家灭亡只是由一个简单的导火线引起;明修建道,暗度陈仓,我感受到运筹帷幄的力量;蔺相如完璧归赵让我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重要性。
“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以“身之察察”赢得身后名,自古以来,王德如风,名气如草,背着谗言,扼腕于汨罗江边,四顾苍茫,衣襟漫飞成国殇的旌幡,多年后的我们又怎能理解你的心情呢?
一个个历史人物如一个个情景演绎着不同的故事,给千百年后的我们不一样启示。
读完《史记》,我不仅对王侯将相的了解加深,更被其中的反映的历史本质深深吸引。朝代更迭,不变的又是什么呢? 是中华文明的不断延续和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拾取文明的碎片,在《史记》的墨迹中重温英雄的风采,感受中华文明之风习习掠过我的脸庞。也许一本《史记》不仅只是记载当时的历史,更是一种预示。它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是对中华文明的思考。《史记》不虚美,不隐恶铸造了中华民族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
读完《史记》,掩卷思考:《史记》让我更深刻地了解了中华民族渊源历史,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懂得了一些历史典故,知道一些历史事件发生背景、过程以及对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历史影响。司马迁的博学、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让我们在历史中更自信的面对未来!
镜中日本
提及日本,心中的感情很复杂。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没有正确认识中日历史问题以及日军侵华的罪行罄竹难书,让我们对日本的印象不大好,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日本的文明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个叫徐福的术士和追随而至的童男童女的扁舟向渔岛驶去,日本这个民族在中国的臂弯里成长,但却见证了泱泱大国的悲欢荣辱。
明治维新前,日本也是一个很落后的国家,幕府统治下的日本,民不聊生,战乱频繁。随着经济的发展,南部几个小岛独立,最终日本的幕府被推翻,继而明治维新开始,走上了新道路。对外扩张,对内科教兴国,80年代后成为继美国第二经济大国。而我们呢?
虽然说我们憎恶这一群禽兽践踏我们神圣国土,但却发现他们拥有难以想象的团结和纪律。于是我们也组成了抗日民族战线这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人的自我麻痹和病态心理,但也使我们从闭关锁国走向了文明。
国门敞开后,中华民族却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有点茫然。泱泱大国以一步之遥落后于人。因自身的科技不创新导致陶瓷这一中华瑰宝不能走向全世界;茶叶文化这一中国最悠久的文化却被日本借鉴形成了茶道;动漫,不是日本首创,却成为其国民收入增长的第二大热点。中国青少年钞票不断输入,使中国震惊。日本的精明使我们面对这一面镜子时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也去我们对日本人有着天生的偏见,可是日本大地震中,我们却看见井然有序的排队的人们与临危不乱的处理措施。盐价的高涨更折射出中国人的劣根性,日本这一面镜子也许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想中华民族自古就是谦虚好学的民族,日本又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明镜。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我们为何不向其学习学习有益成分,是中华民族更加自信的走向明天呢?
擦亮镜子,迎接明天的时候到了!
第二篇: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记述父亲司马谈评论法家时说道:“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是法家最难能可贵的思想。司马谈对此持肯定态度,司马迁亦是如此。但是在封建专制社会,一切用法来衡量和判断是很难做到的。富豪权贵不会甘心受法律约束,所以法家代表人物,如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最后都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强调的是为官公正、公平,而之所以做不到,终究还是由于一己私利在暗中作怪。
清廉,是维护社会公平、维持社会安定秩序的关键条件。“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这是刘鹗在《老残游记》中总结出的名言。天下人如果都能出于公心,那么天下就会太平无事;如果人人都谋求私利,那么天下就会陷入混乱。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好公”和“营私”的不同后果,从中可以引申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公心的结论。如果人人都能以公心对待别人,对待工作,就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刘向在《说苑•政理》中写道:“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说的就是做官要廉洁奉公。我国古代非常官德。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等都是官德的基本内容。其中,公正是为官办事的基本要求,廉洁是对待钱财应持的基本态度。官德是古代选拔、晋升官员的重要根据,它作为官员履行职责、待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对官员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
心底无私天自宽。古往今来,那些胸怀坦荡的君子无不是洁身自好之人。无论是高风亮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还是东汉著名的“一钱太守”刘宠,无论是两袖清风的于谦,还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唐代名相牛僧儒,他们都以自己的淡薄名利、清正倡廉为后人做出表率作用。贪图私利还是青史留名,答案是无需再做解释的。当代的人民公仆牛玉儒、任长霞、潘作良,他们的事迹之所以震撼人心,激荡灵魂,正是因为他们在物欲面前坚守住自己的人格,为人民撑起一片公平、公正的天空、在人民面前俯首甘为孺子牛。无论时空如何转变,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期盼。几千年的文明传承,廉如微雨,滋润生机;廉如清茶,褪尽浮华。廉洁奉公已经铸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始终在不同的时代熠熠生辉。
第三篇:读《史记》有感
智满情浓诲后人——读《史记》有感
郭 楠 中交天航滨海环保浚航工程有限公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古词,往往可以瞬间让人们的思想穿越至浩瀚的历史长河,浊浪排空激起漫天飞舞的历史点滴,化作夜空中璀璨的繁星,一眨一眨中明暗间移,但是总和后世之人保持者一定的距离,遥远而又神秘。
《史记》,一部人物纪传体的史书,开创了我国史学的先河,如今读起来,声情并茂,朗朗上口。说它很远,终遥不可及;说它很近,却随手可摘。说它厚重,却是无韵之离骚;说它通俗,却是史家之经典。从盘古开天到武帝北伐,一段神秘悠远的时空,一个英雄倍出的年代,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一曲荡气回肠的挽歌,就在太史公的笔锋落处一一展现,一个上下贯通,纵横交错的舞台缓缓拉开了大幕,一时间:你方唱罢我登场,将相英名万古扬,嬉笑怒骂风云变,生旦净末化书香。
读史记,首先感受的是司马迁的“智”.你看,他是生活在汉武帝的年代,古人的考古难道比我们还要精准吗?开篇三皇武帝,结语北击匈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大汉崛起,蛮夷振慌,天开地合,纵贯古今。上古那一段毫无文字记载的历史,在他笔下鲜活了,连黄帝的后宫,司马迁都了如指掌------“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禹的人品他也清楚------“禹为人民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人可亲,其言可信”,是天书托梦,还是神仙传授就不得而知了。或许太史公曾神游于那一片蛮荒之地,穿行于未辟鸿蒙之初,其神秘感往往让读者心驰神往。“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技能,其实想象往往包括假设与推理,太史公把这一人类特有的技能发挥到了极致,越千年之推理,断前世之假设,点点滴滴汇聚成他脑海中的宇宙,在本无星光的夜空里中挥洒出银河的灿烂,可是一种超凡的智慧。
其次感受的是司马迁的“情”.2-3千年之前,人类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喜欢读历史的人初衷一定是一种探寻的激情驱动着读者。是呀,上千年的距离,他们的情感,品格,风范,于今有异乎?太史公此时即化为一位心理学家,探究历史人物的心理,把扣历史人物的脉搏。天空中飘来一丝云,云知道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夜色里升起一轮月,月晓得那天那景那人那语。似乎一切的蛛丝马迹都被司马迁牢牢抓住。高祖(刘邦)曰“将相宁有种乎?大丈夫当如此!”籍(项羽)曰“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吾可取而代之。”有了语言,人物就有了心理,他们的言语似乎记录在天空里,又被司马迁抄在《史记》中。千千万万个人物就有千千万万个心理,司马迁以一人心度万人心的壮举,可称一奇。“天似穹庐,笼盖四涯”,千年的星空,他揣摩出了每一颗星星的形状,给予了他们不同的灵魂,可是一种强大的情商?
“智”与“情”难道说就代表了司马迁和《史记》的全部吗?不知读者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其实无论是司马迁还是《史记》本身,我个人认为,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背后,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诲”字,诲“字才是司马迁最想表达的,也是司马迁最想留下的。在我看来他就是通过满怀心智和热情地抒发扼腕叹息之”悔“来表达谆谆教导后人之”诲“.人之悔,史之诲,悔过世事诲英雄。煮酒论英雄,哪位历史人物能够坦然一笑,敢说一句”今生无悔“呢?又有那段历史是一段完美的进程,所以”悔“是常态。人往往最乐此不疲的就是修饰自己,很多的人都说过”今生无悔“,其实连他自己都不信。然后又有谁真正做到无悔?嬴政应当有悔,悔不该举国之力劳民伤财,身死之后江山短命;项羽应当有悔,悔不该鸿门宴上心慈手软,终酿乌江杀身之祸;韩信应当有悔,悔不该自立齐王功高盖主,惨遭吕后高墙屠戮;李广应当有悔,悔不该一意孤行兵败雁门,削职为民壮志难遂……是”悔“织就了历史的脉络,更是”悔“启发了千年的思索。此时的司马迁已慨然打开了心中的”虫洞“,将一个大大的”悔“字抛向了后世千秋,在后世英雄的内心,树立起一座无形的地标,只可惜很多人在顺境中每每忘记参照。数百年后,有文人慨叹:”嗟夫!前车之鉴,后车之覆矣,后人甚哀之。然则,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之!“教诲之深,痛彻心扉。不知道这些话,会戳到多少人的痛点,可往往就是”痛“,才是真正的苦药良方。”悔“有多痛,”诲“就有多深。因为很容易有”悔“,所以我们才要更加珍惜,才要时刻省视自己,从而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司马迁本人有悔吗?也应有!少不经事,心直口快,不讲策略,直言抗命,为重臣申辩的结果是身遭腐刑。悔呀!狱中著史,唯有用信念冲淡悔恨,是壮举也是一种救赎,更是一种自诲。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镜,可以知荣辱。"有人说回头能看到多远的历史,就能向前走多远的路。读历史,我们往往将自己的境遇与书中的境遇来比较,相互借鉴,每每受益匪浅,读历史还有一大乐趣便是以无悔结局揣测有悔之事实,对史实进行各种的假想,已达到读者无悔之心态,极妙!
深夜里,我常常仰望星空,闭上眼睛,侧耳倾听,幽暗深邃的夜空中时时划过阵阵回响,时而如人声鼎沸,时而如烈马嘶鸣。我知道这些都是遥远的绝响,是时空的绝唱,他们曾经主宰着世界,曾经在世间划过灿烂的惊鸿,又像流星一样远去,消失在昨夜的星空。那些已看不到的辉煌,只有你静心之时才能感知他们的存在,依然是那样绚丽。我有种感觉,他们并不曾远去,似乎就在苍穹中注视着我们,审视着时间的一幕幕悲欢离合,也和我们一起延续着不朽的生命。
第四篇: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一)不把人民当人,人民视其为猪狗
刘战军
近读《史记》,在开篇《五帝本纪》中,作者多次阐述了史前政治架构,即人民做主,人民选择政治人物,执政者仅仅是代民行政,起着管理社会的责任,且必须仁德治天下,否则,便是被人民抛弃,哪怕是帝王之子也不行,比如尧让位于舜。尧让位的时候,说过这样一句话: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这是史记中的原话。然后,为了测试民心归属,“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我给你个地方,让你暂时称王,我暂避之,不和你争王权,我也不称王,大家平等竞争。大致这意思。后来的结果是:无论是百姓打官司,还是奴才们唱赞歌,都“不之丹朱而之舜”.民心最大的归属,便是一个人有仁德。
丹朱是谁:舜的老领导尧的儿子。
这就是史前的最朴素民主:让百姓来选择适合管理国家的人。而适合管理国家的人,无不仁德如天。如此,可以避免社会动荡。
那么,什么是仁德呢?依照史记的描述,按现在的话说,无非是遵纪守法,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人民的检验,而自己,又不是无耻之徒:无论人民如何唾骂,如何反对,都赖在位置上,癫着脸,在斧钺甲盾的护卫下,对人民打打杀杀,让人民奉公守法,而自己吃喝嫖赌抽,可谓坏事做绝,恶事做尽。
史记中的五帝本纪,给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民主课程,这个课程,最该看、最该学习的,是居于庙堂之上的人。他们不仅仅看这一个章节,还应该继续往下看,看看周厉王封民之口的创举,聘请卫巫时的恶毒初衷,酒池肉林时的奢靡无度,当然,最后的下场是,“三年”、“奔于彘”.“彘”这个字什么意思呢?通常的说法,就是“猪”.但在史记里,指的是地名。我更愿解读为对无仁德统治者的怒骂:作为统治者,做些猪狗不如勾当者,便是猪狗,死有余辜!
周厉王便是极好的例子。
周厉王的残暴不是常人能想象得了的。有人说他的话坏,我估计也是对他的统治政策有意见,给他提意见,他不但不听,而且聘请卫巫——旧社会的五毛党,专事站在阴暗的角落偷听被人的谈话,听到谁给当政者提意见,就去告密,然后,周厉王就大开杀戒。不仅如此,还弄了个“通产连坐”:不仅杀害给他提意见的人,还连带把提意见的人的兄弟姐妹一同杀了。这样一来,国人恐惧到什么程度呢?“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走个路说个话,都东瞅瞅西看看,怕隔墙有耳,怕告密。你看,这得多残暴的暴虐统治阶级才做得出来的缺德事!
不仅如此,周厉王还给那些胆敢给中央政府政策提意见的人,定了个罪名:“谣言诽谤罪”.多新鲜,提意见说的话,就是妖言,就是诽谤,就是妄议。于是,“国不敢言”.国民不敢言,帝王便是猪狗不如:“三年,乃相与畔,袭厉王。”“奔彘”.最后死于彘。猪狗一样的死了。
这就是民不可欺,天不可欺。
纵观史记这本书,历史总是在周期中反复。但无论如何反复,总是在反复验证着“民为上,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如果统治阶级一味的盘剥百姓,一味的暴虐侈傲,一味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一味的不把人民当人看,那么,这些统治阶级的下场,都不会好。不仅如此,他们的子孙也将没有好的下场。
读史记有感
202_年8月8日夜
读史记有感
(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丁志伟
读《史记》,缘于对庄周梦蝶的心心向往,起于对西楚项籍近乎盲目的崇拜。彼时少年意气,总觉得男子此生立于天地间,若不能如项霸王一般横绝宇内而绚烂璀璨,就应当像庄逍遥那般独立世外而持竿不顾。
当年尚在井底,以为天下不过方寸;当年划地自封,以为一步便能上了青天。
当年年少,尚未读史。
那时候的高中啊,几乎满校园都是琅琅书声,晨起读诗词,傍晚背英文,间或不过五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也都大抵被拿来推演数理方程,几乎每个人都显得忙碌而充实,唯独我,度过一节又一节令人呼呼欲睡的数学语文课之后,总会于课间坐在教室门口高居五楼的连廊扶栏之上,晃荡的双脚下是离我十多米的花砖广场,背后是不敢随意靠近的甚或偶尔会惊呼出声的同学和远远赶过来喝令我下来的班主任,可是班主任办公室去多了便也和一次都不去的并没有区别,我依旧会在课间坐在扶栏上,嘲笑着教室里埋头苦读的好好学生,以此来彰显我行我素的桀骜不羁的青春。
当时看书不爱看正文爱看附录,偶然间便看到了庄周梦蝶那一段,至今想来,仍然神往之至,我是梦中有蝴蝶还是蝴蝶梦中有了我,恍恍惚惚之间,我如梦如醒,朦胧中抓到一丝明悟,却悄然而逝。
那一次,我开始想探究一人一蝶之史。
那之后一次考试,我从全班倒数变成了前十,其间辛苦并不为其他,只是少年认为,如此一来,日后若有人为我著书立传,当有“读‘庄周梦蝶’而顿悟”这一段“佳话”.那以后,逐渐开始读语文课本正文的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史记——项羽本纪》,当我一气将并不完整的文字读完之后,心中的震撼久不能平息,让我始终无法稍稍忘却的并非霸王面对气势滔天的秦皇车仗所言“彼可取而代之”的豪情,亦非巨鹿之地背水一战而使诸将“无不膝行至辕门”的威霸,更非垓下死境突围而出“所杀数十百人”的神勇,而是必死无奈下与虞姬的铁血柔情,更是乌江有渡而不渡的小小固执。
千古独此一霸王。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江海桑田,明月千古。()君莫语,君不见,长河滚滚,古今兴亡皆尘土。
那个时代的战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将军士卒沙场生而沙场死,多少枯骨?唯有西楚霸王项羽,骑乌骓,携虞姬,一枪刺出,便把天下捅了个通透。
那一次,我开始想探究一朝一代之史。
那之后的每一次模拟高考,我若不是全班第一那定就是第二,可我依旧每个课间都会坐在高高的扶栏上,做着那些所有人都认为危险的动作,我依旧三天两头跑班主任办公室,只是,这一回,班主任不再只是批评我,而是淡然笑着对我说:这学校,也许真需要你这种理想主义者。
我也是报之一笑,那时候我为考试所付出的一切辛苦啊,其实也不为其他,只是想着,日后当有颜面去面对鬓角渐白的父母,只是想着,让这个死气沉沉而美其名曰为将来奋斗的学校有一些生机。
我若有一枪,定要把那些刻板与过分现实的青春捅个通透。
我正式开始读《史记》全书的时候,已经进了大学。
刚进大学那时候,只觉得天垂地阔在我眼前,峥嵘风华洋溢世界,我一时间竟然有些迷惘,世界之大已然超出我的想象,我不过是须弥芥子,又该何去何从?
世界太大,《史记》却很小,于是我选择先读一读《史记》吧,看一看庄子是怎样的持竿不顾,看一看霸王是如何的千古无二,看一看那群翻云覆雨的人物,看一看那些兴亡成土的岁月,看一看我,应该怎样走出我的“史记”.那一晚,刚入夏,我捧书坐在阳台窗前,檐外细雨蒙蒙,檐下灯光泱泱,暑热之后,可沁人心脾的清凉阵阵扑面而来,宿舍内的兄弟谈笑声渐行渐远,我观史,入史,青山沧海、冰河蜃景尽皆入梦而来。
我看到尧舜祁天为万民求恩泽,我看到夏桀商纣酒池肉林中;我听到大韶之乐上九霄,我听到万马齐喑金戈鸣;有李耳骑着青牛悠然出关,有周家天下分崩离析,有秦皇横扫六合,有汉王创业维艰;更有吕氏奇货可居为储君,陶朱公千金散尽还复来;更有匹夫一怒刺帝王,有天子一怒血漂橹。
洋洋乎世间百态,滚滚去青史东流。
我脑中轰鸣,瞬间山海退散,史书上零零散散的史事横陈于眼前,恍然如一排坐标点,每一点代表一个时代,代表一个典故,连点成线,则描述了多少人的一生?坐标点连成的坐标轴无穷无尽地延伸向远方,我极目远眺而不见边际。
于是,我回头:
身后竟亦是一条无穷无尽的坐标轴——却空无一物,不见哪怕只是一个坐标点,我幡然大悟——走过才能成历史,茫然无措的就只能在原点徘徊。
我轻轻合上《史记》,长舒出一口气,历史长河无穷尽,能付诸笔端不过两三事,我辈观史,又何尝不是在观己?我返身一步踏出,往着无限空白之轴独行而去。
这世上本没有史,人走过,才留下了《史记》啊。
生者百岁,相去几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尊酒,日往烟萝。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行歌。
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读史记有感
(三)以人为鉴,以史为鉴
刘战军
汉文帝刘恒,是在吕后乱政、被诛之后,汉室诸大臣、刘氏宗室力扶其即位为帝的。之前,各股政治势力联手导演了一场大乱,宫廷经历了血腥的倾轧残杀。乱局之后,人心思定,于是,为着汉室宗庙,也为着各自团体利益的考虑,以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为主要的政治势力力主刘恒当政。这个时侯是否即帝位,刘恒心里没底,也是有所顾忌的。他的近臣各言其是,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最后刘恒听从了中尉宋昌的建议,又征询了其母薄太后的意见,还是犹豫不决,最后,他把命运交由卜挂来做决定。“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这是刘恒求来的上上签。天王,王上之王,即帝王也。在即帝位之前,刘恒被汉高祖封为代王,都晋阳。
刘恒登基之后,施政上以德服人。在史记中,他的不少施政方针、言论被后人推崇,比如在对刑法的理解、使用上,都敢于大胆的创新、除旧。他在论法的时候,就有独到的见解:“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子同产坐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于是,他就把同产连坐这条法律条款给废了。不仅如此,他在对法的理解上,较上古帝王都有过人之处,比如他的“法正则民悫,罪当则民从”之论述,体现了他对法之本意的见解。他的这些论述,不仅在封建社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即便在当今社会,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刘恒在治国理政方面以德服人,而不是酷刑治民。他在以德服人的同时,也要求官吏们广开言路,德才兼备,“其夫牧民而导致向善者,吏也。”官员的行为是百姓道德的标尺和学习的榜样。你管吏都只知道残横暴戾,蛮不讲理,穷奢极欲,无德无能,如何做百姓的榜样?百姓如何效仿?难道学你官吏坑蒙拐骗、耍奸使滑不成?官吏的行为是民风的风向标,在任何朝代,官吏是什么样的官吏,民风便有什么样的民风。如果说民为下,那官吏就是上,这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管吏行得正站得直,以公为上,公正廉明,施法严明,不徇私情,他的施政方针就会被百姓认可,他的行为也是百姓遵从的师范。如此,世风自然淳朴,而不是道德滑坡甚至触底。
汉文帝不仅废除了诸相坐律令,还废除了诽谤妖言罪。什么是诽谤妖言罪呢?就是背后议论朝政、议论君王是非。人多也好,人少也罢,在汉文帝刘恒之前,是不允许百姓妄议朝政、妄议君王的,凡妄议朝政、妄议君王者,轻则有囹圄之灾,重则有掉头之虞。这可不是小罪。但在文帝刘恒看来,诽谤妖言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堵塞言路,隔避贤良,这不好。“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把这个诽谤妖言罪律条废除了。从今天开始,谁妄议朝政妄议君王,不要再治他们的罪了,让他们随便说。一个封建时代的君王,有此纳谏的胸怀,让人唏嘘:观今视古,除佩服古帝王胸襟宽大之外,着实让吾辈甚心寒之。
刘恒在位期间,不仅废除了诽谤妖言罪,还废除了肉刑。而他对肉刑的理解,完全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犯罪者受酷刑后的感受、其家人的感受而考虑:“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何为肉刑?去掉身体的某一部分,谓之肉刑。在古时,常用的肉刑有三:黥刑,割鼻子;刖刑,砍手砍足或者挖掉膝盖骨,是为人彘;宫刑,阉割。这三种刑法均惨无人道。割谁的肉,谁的父母天天看着都心疼。百姓平时称官吏为父母官,这难道是“父母之意哉!”废了!
在《史记-孝文本纪》中,司马迁浓墨重彩,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帝王形象,这个帝王形象可谓亘古不毁,因为在历朝历代中,帝王只有做到了崇德、节俭、行仁、守信、尊法、为民,其庙堂才能稳固,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汉文帝刘恒做到了。如果帝王一味的刚愎自负,酷法施民,堵塞言路,禁民言声,暴力对待异见者,这样的朝代,你粉饰得再华丽,也是危崖上的危卵,不仅自己战战兢兢,整日里怕民众戳脊梁骨,更怕民众站起来,也害得民众言不敢直率,行不能坦荡。可见,宵小当权,民言有所顾忌,行有所担虑,皆戚戚哉苟活于世。
这样的世道绝不是盛世,而是在梦中。
第五篇:读《史记》有感
读《史记》有感
在浩瀚如烟的书海中,历史著作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而有一本书,在历史著作中,就是最闪亮最夺目的一颗。它就是汉代太史公司马迁历经十三年的呕心沥血写出的——《史记》。
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足见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无与伦比的历史巨著也是一部文字优美的文学巨著。
项羽自古以来成为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这应该和《史记》这本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楚汉相争,刘邦包围项羽,四面楚歌,项羽则兵败垓下,悲痛至极。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转眼间,英雄走向了末路。项羽立在江边,千军万马早已散尽,他仰天长啸,身处绝境,吟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之后持刀向颈一挥。英雄无悔,项羽抛下了属于他的江山万物,庄严倒下。那乌江收入了王者之魂,变得波涛汹涌,浪花一朵接一朵……
项羽的悲壮,令后人唏嘘不已。难怪才女词人李清照写下这样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又一伟人,也同样悲壮。那吟诵“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啊!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文才华横溢,赤胆忠心。可是襄王怎么就听信了小人的奸言,将你流放到荒凉之地,你心怀悲凉,仍未失希望,你以兰草自喻,期待重新得到重用。可是你最终没有等到这一天,等来的却是你的国家——楚国,被秦国所灭。你不愿做亡国之臣,宁死也不辱节。你纵身一跃,跳进了波涛汹涌的汨罗江。众民得知,划龙船驱大鱼,扔粽子引小鱼。只为让你的血肉之躯永存人间。您成了后世爱国文人的典范,他们像你一样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虽九死而未有悔”。岳飞、文天祥、林则徐、夏明翰……他们都是你伟大爱国精神的传承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你们伟大精神的真实写照。你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你们的精神绵延不绝,万古长青!
这《史记》,含义万分深刻。读之,则品之,感之,则悟之。它的韵味,如芙兰般高雅,如松竹般苍劲。细读《史记》,那一个个光芒四射的人物将走近我们的心灵,影响我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