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第四章总结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年代和地区
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2,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形式(1)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扩大再生产←富有者←条件好的←小商品生产者
——雇佣劳动者←破产←贫困者←条件差的←←(2)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包买商←商人
→控制→ 小商品生产者 ←依赖←小商品生产者
——雇佣劳动者←失去独立性←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1、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 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过程。
2、资本原始积累的起止时间 在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
3、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资本家←富有者←掠夺货币财富←←——资本原始积累
——雇佣劳动者←无产阶级←剥夺农民土地←
(1)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2)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
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在于它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正如马克思所说:“资
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二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条件(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
(1)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由小商品生产发展而来 三大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
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2、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1)社会分工: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社会分
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二)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1)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交 换。。共同的质。。劳动产品。。凝结着劳动。。价值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使用价值以交换价值为形式 交换价值以价值为基础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 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交换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 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3)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1)其对立表现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生产者——让渡使用价值
消费者——付出价值
2)其统一表现在: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1)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
值。
(2)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3)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 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1)对立
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创造商品的价值。2)统一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也不是独立存在的 两种劳动。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劳动二重性 ——价值——←抽象劳动——
3、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1)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其他一系列经济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1、价值量的决定:劳动时间→决定劳动量→决定价值量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时间(指个别商品生产者或个别企业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关系到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量
使用价值商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劳动量个别劳动时间
3、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1)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2)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 所从事的劳动。(3)复杂劳动是加倍的简单劳动
4、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按等价交换原则进行。(2)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受供求不一致影响自发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 ↑ ↓ 供不应求←生产缩小←获利减少←价格下降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运动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供小于求价格价值供大于求求供=
价格波动没有违背价值规律(3)作用:积极作用
1)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
1)可能导致垄断发生,阻碍技术进步 2)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
1、价值形式及其发展(1)简单的价值形
偶然交换: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原始公社间偶然的交换关系。(2)扩大的价值形式
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有了发展的条件下日益扩大的商品交换关
系。会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3)一般的价值形:一般等价物
这一价值形式反映了商品交换关系的巨大发展(4)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反映了商品交换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2、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3,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1)价值尺度:即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的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货币在给其他商品规定价格时,只需要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2)流通手段:即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3)贮藏手段:即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
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和足值的货币。
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4)支付手段:即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必须以交换双方的信用为前提,并借助一定的契约形式。(5)世界货币:即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职能:支付国际收支差额
购买外国商品
作为财富转移到别国
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 货币并不神秘,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正确对待货币,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劳动的二重性: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
(1)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社会性
质的社会劳动。
(2)每个商品生产者作为私有者,都独立地进行商品生产活动,拥有生产出来的劳动产
品,并自负盈亏,他们的劳动又是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2、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商品生产者事先并不知道他生产的商品是否为社会所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是否能成为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因此,二者本身就是矛盾的。
(2)商品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卖出去了,私人劳动就转化为社会劳动;如果产品
卖不出去,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不同利益主体——个别劳动——具体劳动——使用价值——W 社会分工————社会劳动——抽象劳动——价值————W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 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1)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2)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3、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历史意义:标志着简单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新阶段(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
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
(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2、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不仅能创造出 A本身的价值,而且能创造出比他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3、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二 资本主义所有制(一)所有制与所有权
1、所有制的含义:
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制度,它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相互关系的性质和产品分配、交换的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诸关系。2,所有权的含义:
国家、集体或个人对于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占有权。产权——所有权——反映归属关系的最高占有权
——经营管理权——占有权 支配权 使用权
3、所有制与所有权的相互关系
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1、前资本主义各种社会形态的所有制的性质(1)奴隶社会
奴隶主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的人身和劳动成果,奴隶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剥削者对被剥削者的完全人身占有为基础的。(2)封建社会
地主占有基本生产资料土地,失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依附于封建主,地主阶级凭借超经济强制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农民与基本生产资料的结合,是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条件的
2、资本主义所有制的特点和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劳动者拥有完全的人身自由,却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2)本质
1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力买卖关系实际上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
2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决定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 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
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实质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其特点有二:
1)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2)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2)价值增殖过程
所谓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劳动过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使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支配和监督下劳动价值增殖过程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无偿占有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剩余价值就是由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资本的本质
1)资本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货币或生产资料本身并不就是资本,当它们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时才是资本;
2)资本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体现在物上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经济关系。
资本——不变资本—— 用来购买厂房、机器设备、原料、辅助材料等生产资料的资本,叫 做不变资本。只发生价值转移
——可变资本——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叫做可变资本。能使价值增殖
(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1)这个区分说明剩余价值的唯一来源在于可变资本,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2)揭露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社会主义的剩余价值?
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m′表示了劳动者提供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对企业和社会贡献的水平。
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是劳动力、劳动者创造价值。
3、剩余价值率(1)概念: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2)公式:m′= m/v
m′=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3)意义:它准确地表明了雇佣劳动力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式
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3、超额剩余价值
是指个别资本家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4、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来源
(1)自动化的机器设备甚至机器人等在本质上依然是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它本身的价值 只能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不创造新价值,更不能创造剩余
价值;
(2)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直接从事生产劳动的工人相对减少,而从事科研、设计、技术
和管理劳动的人员日益增多;
(3)“总体工人”中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加,劳动的复杂程度和强度提高,这种劳动会
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4)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
劳动仍然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 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劳动力商品 价值--劳动力价格--工资 使用价值
(1)工资表面上似乎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从资本家来看,好象是你劳动了,我给工资。2)对工人好象是你给我工资,我为你劳动所以工资取得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2)工资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只不过采取了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种掩蔽的形式。工资: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价格 劳动本身没有价值 在劳动力被购买和
使用前劳动无法独立存在→劳动不是商品→工资不是劳动的价格→是劳动力的价格 逻辑上不能成立
2、资本主义工资的
形式主要有两种 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
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数量支付的工资
3、平均利润理论(1)利润和利润率 利润 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在量上,它是商品售价减去生产费用或成本价格的余额 2)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资本的比率(1)利润率(P ′= m/(c+v))不同于剩余价值率(m′ = m/v)(2)利润率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3)利润率反映了全部资本价值增殖程度
决定和影响利润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剩余价值率 资本有机构成 资本周转速度
不变资本的节省 原材料价格变动(2)平均利润和平均利润率 1)平均利润的形成
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展开剧
烈竞争,大量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2)平均利润率
就是把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所得到的利润率,即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的比率。
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资本总额
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 取决于各个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
取决于社会资本在各个部门的比例关系(3)平均利润理论的意义
这个理论表明,工人不仅受本部门资本家剥削,而且受全部资本家剥削。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不是个别工人同个别资本家的对立,而是整个工人阶级与整个资本家阶级的对立。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共同使用
生产过程是社会行动
劳动产品由集体创造 ——私有制: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生产过程由个人控制
劳动产品由个人支配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什么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社会购买力或狭小的市场而言,生产的东西太多了。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1)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2)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
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5、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性及其阶段
(1)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 点,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的爆发,就是再生产的一个周期。(2)阶段: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第二篇:马原总结
马原总结
唯物论相关原理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有相对的静止。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这个是相对的。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自在世界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
自然界(自在世界)和人类社会(人化世界)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自然界(自在世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人化世界)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辩证法相关原理
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于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具有能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在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在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个系统的矛盾都有其特殊矛盾。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 由于矛盾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了各个部分,事物的整体由部分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
实际工作中,人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一个整体,有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不能简单的把整体简单机械的分割为部分。
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系统由要素构成,系统内部各个要素都具有独特的、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功能。没有要素就没有系统,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各司其责,要注重系统的整体性,构成一个协调、高效的有机系统。
新生事物是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度的原理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然,也不能把“度”绝对化。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③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原理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当否定方面上升到主导地位时,促使事物发生质变,转化为他事物。
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原因和结果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第一,原因和结果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存在于结果之中。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过、一果多因、一因同果、多果多因、复合因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趋势。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对立性: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本质和现象
现象和本质既对立又统一的。对立性: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变的、生动、丰富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深刻。
统一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可能和现实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与现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对立性: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它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存在的,它不再是可能性。不要把二者相等同。
统一性: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现实性不能离开可能性,它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可能性也不能离开现实性,它的内在根据存在于现实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中实现的。
形式和内容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形式。
形式与内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任何事物的形式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另一方面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
认识论的相关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
绝对真理(绝对性、无条件性):首先,绝对真理在内容上的客观性,真理总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其次,就整个人类认识而言,随实践的无限发展可达到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无限认识,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至上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对真理(相对性、有条件性):在一定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只能达到对物质世界的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反映了人类认识的非至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又一个规律。
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真理的具体性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原理
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包括人的需要、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以及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
价值具有主体性。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认识可以指导主体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最后,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其次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这种能动性又受到客体的制约。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动力作用、诱导作用、激发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它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客观上,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主观上,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过程。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它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实践和认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实践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想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想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是历史的、具体的。
历史唯物论的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来源。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再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的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或者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有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予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又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还在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第三篇:马原总结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从创立与发展主体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4)从理论体系来讲: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意识---为何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人脑的神经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所以,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4.新事物---新事物为什么一定会代替旧事物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在本质上优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2)矛盾的特殊性: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而且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3)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意义: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1.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1)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客观性
第一,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第二,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三,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世界是可知的。
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所反映的对象在广度上是有限的。真理所反映的对象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2.实践的定义、特征
(1)实践: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感性物质活动。(2)实践的特点
1.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同时,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感知的,所以它又被称为“感性的活动”。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实践的意义。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三章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历史观即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唯物史观;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唯心史观。
划分依据: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主要缺陷:1.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2.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唯物史观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对社会的研究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告别空想,成为科学。
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
4.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B、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C、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1)人民群众的定义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2)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重要、决定性的影响。
第四章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
(1)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体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三者之间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对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内部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3.资本的定义及其形态;资本与货币的关系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如果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就成为了资本。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用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五章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的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必将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对长的时间跨度 2.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多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第六章
1.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既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第七章
1.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它与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人的自由发展: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体力、智力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人的个性和社会联系的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的基础上,而不是强迫的发展;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自由时间的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是在多样化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又是在生产劳动之外的大量自由时间中实现的。
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 法制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第一种: 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哲学命题对我们当下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基本的哲学根据,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发展经济必须把保障和促进人的生存,发展,幸福作为最高行动准则和根本价值标准,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和谐。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新诠释。人类的全部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走向人的自由和发展的历史,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历史,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
第三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最高追求,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已成功探索出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经济基础和现实路径,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必须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
3.生产关系
A、定义:所谓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B、特性: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C、分类:狭义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因素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1.垄断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原因
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
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目的不同,手段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不同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是有限的 1.列宁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相对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第四篇:马原总结
单元一:
书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作者:马克思、恩格斯
概括主要内容:主要是自然辩证法中的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劳动)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一直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个人感悟:
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有感
由于本人对政治经济学等方面实在缺乏慧根,对高深的内容无法深刻理解,但是对自然科学比较感兴趣,所以仔细研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部分,而在这部分中《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对我意义更清晰一些。
读恩格斯的文章,最令人感叹的就是“形散神不散”,精神在可是不那么清晰,但是思想者大概是这样吧,不太讲究清晰。说回正题。
开始。恩格斯讲了从猿到人的简单进化史,其中直立行走作用重大,而手又在直立行走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手变得自由了却又是文明进化中劳动的产物,而自由进化中就要求人类如果如果要生存,就需要改变,从语言开始自己的沟通平台而他认为事实情况是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劳动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这样才猪圈形成了脑髓脑髓和人类感官推动了人类大踏步发展,催生出了社会,而这期间资源的不足导致了摄取其他食物的需要,因此肉类食物到来了,而这时人类身体的进化有相应提供了一定的动力,并对火和驯养两项又有了新的推动。,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对季节的适应也促进了人类对住房和衣物的需要,这之后更是社会大踏步前进了,纺纱、织布、冶金、指套,航行,而部落发展成民族和国家,法律政治也发展起来了,甚至是宗教总结起来,动物与人的关系是:“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的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类则通过他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后面,说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而自然界也相应对人类给予了回报,但当处于诱人的利益面前时,那些回报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最后落脚是所有制形式。
事实上,这篇手稿是不完整的,他以一个“但是”中断了,但我们对于前面的论述的学习已经叫我们对于先哲智慧赞叹不已了,寥寥数语,几乎囊括了发展的大部分方面,而主要讲述的劳动,又对她所处的时代有着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又能从这篇看似很公理的文章中吸取到什么实用的东西呢? 我们生活的环境如此优越,细皮嫩肉很多时候成了标榜的手段,但让我们联系实际想一想,如果不是先人们用手创造出的社会环境的改变,我们何来的幸福生活,所以做人做事都不要太娇气了。
劳动虽然已经被很多按钮代替了,但我们仍然要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是这项行为该不安了人类社会,那么请继续坚持下去,对它继续保持热情,对自己充满自信,动手你想做你该做的,这样整个社会才有可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现在。
适应变化做时代强者。革命就是在打破旧有的不合理,但人们又难免被就有不合理所束缚,那就要求作为当代现金的年轻人克服旧有不合理所束缚,那就要求作为当代年轻人克服旧有,吸收新鲜,适应变化,推动前进,尤其在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优争先,发出时代最强音。
最后,我想说,劳动对于我们现在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来讲似乎有些陌生,但是我是劳动人民的后代,我会尽我所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向前推进,为历史长河注入属于这个时代的光辉,成为先进的社会一员。
单元二:
简答题:1.什么是矛盾,说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时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1)对立同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①对立同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②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是否承认对立同一规律是唯物辩证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2)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其形式多种多样。斗争性绝对。(3)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相对的(4)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具体表现
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社会意识的变化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阻碍其发展。比如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些封建迷信、贪污腐败等落后的社会意识就是这一种情况。它们是剥削制度的产物,是剥削阶级思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遗留,其根源并不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腐败现象同党的性质、宗旨是不相容的,它像一个毒瘤会葬送党和国家的前途,所以我党一直非常重视反封建迷信、反腐败斗争.另一种情况是社会意识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出现,这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趋势,起着指导社会变革的作用。
第二,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并不一定在社会意识上也是先进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也可能是先进的。我国能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很发达的情况下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就是这种情况,当然这也同精神文明内部结构的复杂性有关。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教材主要是讲了这一方面。
当然,社会意识的这种独立性始终是相对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所反映的内容和社会存在的需要。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及产生的原因?
本质是垄断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朝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产生原因:①资本主义生产同消费之间的矛盾更加扩大。②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矛盾的加剧。③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新产业领域的开拓,需要巨额的投资同个别垄断组织资本量相对有限的矛盾突出起来。④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私人垄断组织单纯追求自身眼前利益的矛盾趋于尖锐化。⑤战后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化同民族市场的狭隘界限的矛盾也不断加强。总之,在现代条件下,垄断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深化,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此外,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影响。
4.无产阶级为什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只有满足人民的需求才能确立自己领导地位的稳固性,并且无产阶级政权的最高目标就是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显著提升.因为人民可以改造历史,是一切力量的源泉。辨析题:1.哲学就是世界观.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一般来说,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的一种体验,它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这种非系统、缺乏论证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
当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特别是人类的思维达到一定水平时,哲学家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才上升为哲学。从这个意思上说,我们才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真理具有相对性,就是说真理里面包含着错误。
真理相对性是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应的。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l)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所以这个“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举个例子,地心说在中世纪很长的一个时期被认为是对的(真理),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心说的提出,并被人们接受为真理至今,而地心说在今天看来就是一个谬误。所以参见真理的相对性,所谓真理包含的错误准确说来是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政治学。
错误 现行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经济基础理论学科,而不是政治学科的附庸。虽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但作为一门理论,政治经济学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即生产方式),这就决定了在学科分界上,它应有自己明确的范围和独立的地位。因此应彻底根除过去那种把政治经济学归属于政治理论范畴,把“政治经济学”当成“经济政治学”。当成政治课的作法。否则就会引致学科界定不清、理论认识混乱的现象,其结果势必削弱乃至窒息政治经济学固有的生命力。虽然政治理论对经济理论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性.但作为两门学科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彼此独立、相互平行的,不存在谁依附于谁的问题。同时,政治经济学在整个经济理论领域内是一块基石,也就是说.如果有关经济的全部学问是一个大厦,那么,它就是最坚实的底座。因此,它既不属于应用经济学,也不等同于管理经济学,更不是某个具体经济部门的学问,而仅是关于经济运动员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为众多的专业经济学提供基本的理论根据.严格讲即是“理论经济学”。
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错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的。在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允许、鼓励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依靠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助、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单元三:
“开放式村委会”的启示
“到村部去办事,就像是到邻居家去串门!”现在,在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双楼村,村民们这样说起“拆了高墙,没了铁门”的村委会,并称之为“新家”。开放的村部,不但没碎过一块玻璃,反而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办事更方便了,村务更透明了,干群关系更融洽了……
为什么以往“铁将军”把门的高门大院,变成了村民人人爱去的温馨庭院?正如一位村支书所说,拆掉的不仅是一堵有形的墙,更是推倒了干部与群众心中一堵无形的墙。在这里,不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是“有事办事,没事来聊”,拆除的是“衙门”习气,构建的是亲民形象、服务意识、公开作风,惟其如此,才能与群众零距离,心贴心,打成一片,其乐融融。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开放式村委会”,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级组织积极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新探索、新经验,也引发人们对于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干群关系的思考。
信息化时代,社会成员间的交流交往空前便利,日益密切。然而,在一些地方的干群关系上,却出现了这样的悖论: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信方式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学历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降低了。
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这当中既有方法问题,也有能力问题,而归根结底,是少数干部偏离了党的群众路线,在工作中忽视群众利益,漠视群众疾苦,轻视群众诉求,甚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把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搞成了“油水关系”、“猫鼠关系”甚至“水火关系”。
俗话说,锅热饼才靠。在干群关系上,“只有缺少感情的干部,没有不通情理的群众”。干部对群众怎么样,直接决定了两者近乎不近乎,和谐不和谐。同样是农村基层干部,沈浩在小岗村,房门从来不关,晚上睡觉也不锁,村民有急事就随时敲门,“有困难,找沈浩”成了小岗村人的口头禅;而河南睢县的一个乡长,对前来说事的农民摆架子、耍官威,农民只不过想拿他的茶杯喝口水,竟然招致了被拘留7天的粗暴对待,此事引起了各界强烈批评。
这种巨大的反差,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就对你有多亲;你跟百姓有多远,百姓就与你有多远。
“民可近,不可下”。正反两面的例子都启示我们,干群关系要更加和谐,关键是各级干部在情感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民服务,方法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权力运用上透明公开,既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也要创造条件让政府亲近人民,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保国之大计,在结民心”。在机遇和矛盾同时凸显、利益结构多元化的执政环境下,如何通过更加民主、有序的途径和方式,增进干部群众的更多交融,促进干群关系的更加和谐。
时刻不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单元四: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http://myy.cass.cn/
主题内容介绍: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感兴趣的栏目:科学发展观,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
科学发展观,和平发展道路、和谐世界
收获与感悟:科学发展观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充分发挥大学校园文化这个载体,着力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单元五:
学习马原心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这些都是科学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指导原则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辨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提高了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以及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而马克思主义运用这些规律提出的阶级分析法,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等等都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分析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产生的一般规律。所有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又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指导,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对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研究它们提供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规划了理想化方向,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按照马克思预见未来的一贯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我想,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这五种其他哲学并不包含或不全面包含的真理性认识,才使我们越来越重视这门科学。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能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它,我们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争取最大限度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第五篇:马原复习资料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答: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3.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4.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5.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6.为什说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观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8.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9.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做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盛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0.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11.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以及为什么?
对立统一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3.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事物联系的主要方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14.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15.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向前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在时间上的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一个过程。
16.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17.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的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1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所谓的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方面都有其特点。三种情形: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9.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两点论与重点论关系
两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在研究复杂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废。
重点论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与均衡论相对立。旨在研究复杂的发展进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人和一种具体的矛盾时,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20.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度: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21.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证食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转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的渐进过程和连无形的中断。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与质变相互渗透。
22.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地位。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
23.规律的本质: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4.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其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
联系: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区别:自然规律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25.意识的能动性及其表现
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的作用。
26.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必须尊重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7.怎样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反映与被反映、价值与审美。3.如何认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得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生物的现象、事物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必须以理性认识为基础。
(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要求。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第二,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思考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什么?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依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
8.真理的检验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答:确定性(绝对性):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即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不确定性(相对性):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即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局限。
9.价值的特性: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10.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的体现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3. 社会存在中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生产方式。
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评价生产关系的标准。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也称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科学技术。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起推动作用;不适应时,起阻碍作用。
判断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依据是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标准:现有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5.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综合。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6.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和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7.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8. 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包含的意思
1)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3)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9. 唯物史观、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因而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10.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11.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主要表现
1)生产力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12.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3. 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1)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促进了思维方式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是,由于对科学技术应用不当等原因,也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后果。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另一种情形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11.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2.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3.价值规律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的生产,有支配商品的流通。他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德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4.劳动力商品及其条件
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路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须的物质条件。5.6.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持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7.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才去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就是剩余价值规律。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过程)
8.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概念理解(P158)9.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10.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客观必然性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11.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
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资本周转时间、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12.平均利润的形成
为了得到尽可能得到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1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资本私人战友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14.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上层建筑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包括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的,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国家政权采取的是分权制衡的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国家选举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几个基本原则:私有制原则、“主权在民”、分权制衡、人权原则。两党制的国家: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党制的国家:法国、意大利、日本、德国、西班牙、瑞典等。1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表现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其具体表现;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发生一生产力过剩为基本特征的危机。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
1.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作和控制。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P185)2.垄断与竞争关系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之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
原因:1,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2,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3,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3.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质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首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其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最后,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本质上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6.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的输出。
7.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8.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贸易、金融、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9.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跨国公司的发展 3)各国经济体制的改革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征
马克思恩格斯: 生产资料全归社会所有;个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的调节生产;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中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没有阶级多力和阶级差别,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等。
列宁: 实现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
2.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3.无产阶级的革命形式
答: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4.马克思的同时革命论
答: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这并不意味着是这种革命将在某一天或某一时刻“同时发生”,而是指同一个历史的发展时期。在一个时期内,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形成一个互相促进和支持的革命高涨的局面。他们始终认为欧洲各国的经济政治发展联系紧密,相互之间影响很大,这样的革命决不是孤立进行的,虽然有先有后,但是基本上处于同一个历史阶段。5.什么是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无产阶级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最终目标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6.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
答: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3,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仅体力和智力得到发展,个人方面的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而且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也得到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指在人与人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平等,整个社会是和谐的,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
此材料由本人整理,非教师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