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董明珠说管理》学习心得(模版)
编辑:水墨画意 识别码:10-1019275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2 10:06:14 来源:网络

第一篇:《董明珠说管理》学习心得(模版)

《董明珠说管理》学习心得

在202_年02月10日的员工学习会上,公司组织我们观看了《董明珠说管理》的演讲视频,通过对《董明珠说管理》演讲视频的观看学习,对我启发很大,特别是对我在公司的工作心态和工作目标都让我更加明确了,下面是我个人的几点学习心得:

1、要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树立“多为别人着想”的思想和理念。

董明珠总裁在视频的开篇里就提到:“无论如何的进行变革和创新,有一个理念是不能变的,即不能考虑消费者能给我们什么,而要考虑我们能给消费者什么。”针对这一点王总在随后02月12日公司采购部进行的材料招标会上给我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当采购部韩克亮向王总汇报此次招标共通知了6家单位时,王总当即提出了批评,并说道“通知6家单位来投标,但我们此次的工程量并不大,可能最多也就需要2家的供货单位,那剩余的几家单位是不是就会白跑一趟,而且他们都是聊城那边的供应商,先不说住宿的费用就是这一来一返在路上的开车,往大了说会增加污染、破坏环境,往小了说会给开车的人和路上的其他人增加出行的安全风险。”并在随后的招标大会上亲自向前来投标的各家单位代表表示歉意,在投标工作一直进行到中午1点左右的才结束的情况下特意让办公室在绿洲安排了午餐,让大家吃完了再走。

作为一名业务部的员工,我需要经常地与形形色色的客户打交道,会面对客户提出的种种问题和要求,如果不能在工作中真正的树立“多为别人着想”的思想,那么可能在我与客户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就无法达到一致,从而无法让客户从内心里对我们的公司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影响我们日常业务工作的开展。正如文章《幸福给予》中所说的那样:“在我们前进的路上帮助别人搬开脚下的石头,并不是在自找麻烦,更多的时候也恰恰是在给我们自己铺路。”

2、做人做事一定要讲诚信、守规矩。

在视频中,董明珠总裁曾不止一次的提到:人要讲诚信,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诚信也许会让你损失一些利益,但是会让你得到更多东西。并举了因为国美的私自降价,导致格力失信于自己的经销商,董明珠总裁直接从国美撤柜,与国美决裂的例子。董明珠总裁的做法与我们公司的管理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我们公司的道德理念就是“和谐发展、诚信为本”。通过对董明珠总裁管理视频的学习,更让我加深了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诚信要求我们站在长远利益一边。或许我们一时的不诚信行为能得到眼前利益,得到某种欲望的暂时满足,然而,与我们的长远利益,长远发展相比,那只是蝇头小利微不足道,我们决不能因小失大的理念。

另外我个人认为虽然诚信的品德是高尚的,诚信的要求是确定的,但做到诚信的具体条件又是非常复杂的,要做到讲诚信我认为就要先做到守规矩这一点,简单的说就是要在生活和工作中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和标准,在生活中按照公司所倡导的企业文化中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认识到“讲诚信、守规矩”既是作为一名新世纪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必要条件,真正的做到严于律己,而不是只做领导面前一个样、领导不在另一个样的表面文章。

3、干工作要勇于承担责任、做事情要认真负责

在《董明珠讲管理》的演讲视频中董明珠总裁曾提到过这样一句话:“不要只讲社会怎么怎么样,而是要应该想想我应该怎样做。”那董明珠总裁又是怎样做的呢—当珠海格力老总邀请当时还是格力南京业务员时的董明珠前辈去总部当部长时,她毅然放弃了一个月一百万的业务员,回去当一个月只有10万左右的部长,并勇于承担责任严格管理,对外严格按照公司的制度来要求经销商、对内顶住压力对于违反制度不守规矩的员工严厉惩处;

对照董明珠总裁的做事的态度和精神我真的觉得很惭愧,通过视频的学习我了解到董明珠总裁在做销售部长的时候,做事情干工作只要是她认为对公司的发展有好处,她就会坚定不移的去做,而且时刻关注对细节的把握和掌控,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会不会给自己惹麻烦;作为一名新世纪业务部的普通员工,我认为通过这次的学习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端正思想、树立信心,踏踏实实的工作。

第二篇:李强说管理学习心得

李强说管理学习心得

《李强说管理》学习心得

202_.3.30公司统一组织了一次中层管理人员学习,通过《李强说管理》的视频学习,本人最大的感触就是四个字:事在人为!是否想为?为何而为?怎么为?为的程度?为的结果如何?全在乎于为的心态!什么是为?-----为就是执行力!也就是按质按量完成工作的能力,执行力的强弱不是取决于单一的素质,而是多种素质、能力结合的表现。

中层管理者要提高执行力,至少需具备两种能力:准确领会公司高层理念的能力和管理好部门工作的实施能力。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呢?参考本次培训课程以及个人的工作

经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提高执行力:

学习心得体会

近日公司组织观看了李强老师的讲座。我在这次学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无论是在工作中、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对我都有很多帮助。

听完这次讲座,我明白了向他我学习的重要性。刚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所有的荣誉与失败都已经过去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所以企业的每一位老职工都是老师,一定要虚心向他们学习。在讲座中李强老师打作了一个比喻:越成熟的麦穗越是低着头的。通过听这次讲座,我感觉确实是这样。虚心的向别人学习才能不断的充实自己、改正错误,这样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本来事物的发展就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孟子》中有一段话:“人恒过,然后能改。”常常犯错误然后去改正它,这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所以当别人指出你的错误的时候,一定虑心接受。虚心地向他人学习还有另一个好处,那就是能让别人喜欢。在讲座中李强老师提到:好为人师这是人的天性,我们为什么不顺应这种天性,多给别人一些表现的机会呢?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办事情时时刻刻要谦虚谨慎。

在讲座中李强老师也教给的我们一些学习方法。那就是服从,在学习中不要有过多的自己的想法。学习分三个阶段: 候都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因为这里是我们成功的沃土。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明白怎样去工作、怎样去学习、怎样和他人相处、为什么我们要爱岗敬业。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认认真真地去做好每一件事。× 20 = 300

和李强交流后感想

昨天下午17:40分山东区区域经

理群里进行了一场热热火火的经验分享交流。

青岛商务一部经理李强给大家传授了他带部门的一些好的经验,我感觉非常受用,归纳一下有以下几点:

1、在新员工的选择上,李经理强调的是:寻找合作伙伴,而不是给面试者一种纯粹找工作的感觉。要选择一些喜欢销售的人,目标明确的人。

2、进入部门后的工作做的很细致,让员工能尽快的适应了。

3、新员工的入职培训里提到,让他自己总结产品卖点和说辞,并且是手写下来,这一点我感觉很好,很值得学习。

4、新员工来了之后要给他设立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最好是跳一下就能够着,把基础工作做好。并时刻关注她们的情况。

5、新员工的到帐是非常关键的,第一单的鼓励作用也是很大,但是要抓好资料,电话量,可以和老员工共同合

作,快速成长。和员工每月至少一次深谈。

以上就是学习心得,希望部门的员工也越来越强!

淄博商务一部:马婷202_-8-13

《李强说管理》心得体会

在近期的管理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李强说管理》课程,其中启迪不少,主要总结如下:

1、管理者要具备良好的态度。通过学习,我懂得了“态度=报酬=态度”这一影响人一生的锁链模式,同时也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工作态度的重要。正如李强老师所说:如果你对你的报酬不满意,你应该看看你的态度,你满意吗?如果你的态度,是让你满意的,你的报酬一定是让你满意的。

2、管理者的职责:领导的高参;工作的落实和监督者;汇报工作;问题的终结者。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中层管理者的职责所在,那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做一名好的管理者,就必须到现场去,对制度的执行进行检查落实,形成改进措施,更好地为公司、为领导做好决策服务。

3、领导者不能做到百分之百正确,但要避免犯错误,避免产生矛盾,避免去伤害。这是给每一个管理者的警示。要明白,一个领导的决策是没有绝对正确的,要学会在实践中去倾听和完善,取得基层员工的理解和支持,确保政策执行上获得最佳效果。

4、努力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工作流于形式,原因在于没有检查。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努力了,只能是按照领导的要求做了该做的事情,但要把事情最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却需要我们加倍的用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自觉地到现场去检查,许多问题的枝节和瓶颈才能被发现,执行才能更理想,确保不被流于形式。

5、一个负责任的人,是能担当重任的,一个负责任的人,是能为自己的一切承诺进行到底的。这句话也能给我

更多的启示。作为领导者,首先要敢于

承担责任,尤其在关键时刻更要起到关键的作用,把当初的对上级的承诺履行到位,这样才不失作为一名管理人员的基本准则。

6、一个经常把理由跟借口挂在嘴上的人,理由和借口将成为抹杀自己意志最可怕的无形杀手。为自己的过失需找借口,这是一个正常人的基本反应。但是这在管理者身上却是隐形杀手,因为借口的成功会增加你投机的欲望,会使你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前进的动力,最终落后于公司管理被淘汰。

7、“听到了、想到了,就马上做,当下做、立刻做”。这应该是对执行力最基本的解释了。回想一下,有些问题我们并不是没有发现,也曾经想去解决,当最终却是不了了之了。为什么,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拖”,也就是没有“马上做、立刻做”!

8、定其高得其中,定其中得其下。这句话道出了做一个卓越中层的最基本

诀窍,那就是要时刻保持高目标、高追求。这是人的惰性使然,要想成功,就必须克服惰性,用高目标督促自己和团队。

第三篇:《李强说管理》学习心得

《李强说管理》学习心得

202_.3.30公司统一组织了一次中层管理人员学习,通过《李强说管理》的视频学习,本人最大的感触就是四个字:事在人为!是否想为?为何而为?怎么为?为的程度?为的结果如何?全在乎于为的心态!什么是为?-----为就是执行力!也就是按质按量完成工作的能力,执行力的强弱不是取决于单一的素质,而是多种素质、能力结合的表现。

中层管理者要提高执行力,至少需具备两种能力:准确领会公司高层理念的能力和管理好部门工作的实施能力。那么,到底该如何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呢?参考本次培训课程以及个人的工作经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提高执行力:

第一、明确领导意图。正确领会领导布置工作的意图和初衷,是做好一个高层信息传达者的首要任务。不能正确理解领导的意思,将会出现企业决策方案在执行的过程当中,小小偏差、会在不断的执行中,不断放大,最终导致整体工作的偏差,越到后期离原定的目标越远,甚至是背离了领导的意图和目的,有可能给公司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可以说只有明确领导的要求,才能制定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逐项落实、跟踪反馈。要不断充实和学习,能够从更高的角度,替领导换位思考;

第二,表率作用。作为一个中层干部,不能只靠说别人,也要靠自己做,打铁先要自身硬,身先士卒、百折不挠的树立起自己的榜样形象。只有成为手下的员工心悦诚服的榜样,中层管理者的管理才更有说服力和执行力。

第三,主动积极。中层管理者不能事事等领导交待,也不能凡事都亲力亲为。首先要积极主动的做好日常管理工作的铺垫和准备,把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各种预案工作做到前头,从提升本部门的基础工作开始,将部门打造成随时接受新任务和快速处理工作的强力队伍。通过不断的审视自己部门该做的事儿,明晰责权、出台考核、奖勤罚懒,引导员工变得积极主动,才会打造一个主动积极的部门,执行力也就有了保证。

第四,工作到位。

1、头脑到位——多思考如何做好工作的方式方法,管理部属;

2、嘴巴到位——在管理中就是要上下沟通,既要及时汇报,又要随时督促;

3、眼睛到位——细致观察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4、耳朵到位——广泛听取领导以及下属员工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5、腿脚到位——经常深入现场,保持第一手资料的搜集。

工作到位与否是衡量执行力的标尺,把握住这个尺度,要靠勤奋的磨练自身素质,最优的利用资源。

第五,不讲借口。问题面前不讲借口,不给执行力留缺口。“借口”的实质就是推卸责任。在担当责任与寻找借口之间,体现了一个中层管理者的敬业和担当,服从和诚信的工作的态度。问题面前首先想到的是借口,那就根本谈不上执行力。不但培养自身的担当心态,还要从明确部门内的各项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入手,不推诿,不扯皮,让下达的任务可以第一时间找到对应的责任人开始,快速掌控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和传达。

第六,团队合作。中层管理者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要多接触每个员工,了解每个员工,以便在团队内培养成一种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相互尊重、相互激励、相互交流的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氛围。团队外,各部门之间应各司其职,补

位不越位,补台不拆台,分工合作,扬长补短,形成公司合力。只有通过团队合作对中层领导者能力的放大效应,执行力的提高才能落到部门工作的各个角落。

第七,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原动力之一。作为中层干部要公平公正对待下属的工作业绩、表现,正确的做事。工作中要对事不对人,要一视同仁。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大局出发,公道正派、是非分明、一身正气,能坚持原则、坚持正义、牢记使命,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放心工作的决心和担当的勇气,能树立正气,保证执行力不偏离。

第八,总结反省。作为中层管理者针对执行力要做到经常自我反省,“磨刀不误砍柴工”,总结反省是推动工作前进的重要环节、寻找工作规律、提高工作能力、吸取教训的重要途径。强化执行力就是一个不断提升和积累的过程,通过定期组织团队内部员工的学习和总结,在反思中丰富经验,在总结中学习成长,明确公司、部门、个人的不足,在解决问题和准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执行力也将在不断的审视和反思中得到了提高。

第九,开拓创新。在原有模式上提升执行力不应是中层管理者的目标,通过不断创新和开拓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如何做到化繁为简,务实高效的执行工作,更好的达成使命才是执行力提升的目的,可以说开拓创新才是执行力的动力。这就要培养对新工作方法、思路的敏感性,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在可控的范围内,多做尝试和探索,积累相关改进的数据,参考相关的素材,待时机成熟,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思路和具体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十,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的提升过程,源泉就是来自于不断的学习,而且是有方向的学习,通过理论的、实践的、内部的、外部的、历史的、现实的等等诸多方面的积累和吸收,为我所用,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素养的同时,执行力的提升引发领导力的增长,让中层管理者自然而然的升华成一种部门员工支持的领导力气质,执行力的提升也就不再困难。

中层管理者在企业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作用发挥得好,是公司领导联系下面员工的一座桥梁,实现顺畅沟通,达到天堑变通途的效果;发挥得差,就是横在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一堵墙,极易形成政令不通、低效工作的沟通顽疾。执行力在中层发挥管理作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说提高中层管理者的执行力在企业各个时期的发展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观《董明珠管理》有感

观《董明珠管理》有感

以前,我觉得企业发展靠的是产品、是生产,但在看了《董明珠说管理》视频之后,发现原来是制度对于一个企业是如此重要。

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制度的约束,所有员工都按自己的方式随遇而为,那这个企业都不可能发展,而且会逐渐走向灭亡。制度的完善,是我们每一个员工,都有了清晰明确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每个人各司其职,工作协作的能力,企业才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健康发展。

一流的产品必须要由一流的服务,可是一流的服务是什么,那是没有售后服务的服务。

发现推出人才,培养人才,特别是执行力强的人才能注重培养与锻炼,始终让他们保持一个积极创新与大无畏的精神,但同时不能有一丁点的浪费,一旦放松就会放纵,由此可见,管控是多么的重要,由此印证,“和谐是斗争出来的”真正含义。

只要有一种紧迫感,每天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不断去总结,足部的完善,现在的成功只能代表现在的开始,只能说活到老学到老。

只有打消他们的顾虑,解决掉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把它们的才能、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不留余地,为企业共创美好明天。

第五篇:董明珠

董明珠:如何在创造下一个格力

格力,这个国内坚持走专业化的家电企业,用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实现了经营规模上的第一个千亿,其发展道路、营销管理模式一直被用做商学院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格力的发展,也造就了两位中国著名的企业家——朱江洪和董明珠,一人主攻技术、产品,一人执掌营销管理,二人合力让格力一路“顺风顺水”。现今,面对空调行业“天花板”的来临,董明珠依然坚持5到10年的专业化道路,同时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布局,并表示要再造一个格力。

格力,如何在一无所有的荒地上发展成为今天的明星企业?如何实现从一个国有股份一股独大向小股东“挑战”大股东的转变?“5年再造一个格力”的目标能否实现,扩张背后存在哪些隐忧?本期《商业传奇》,我们将带您走进格力集团,探讨格力给我们留下的诸多问题。

格力的创立要从一个塑胶公司和一个不惑之年的企业家讲起。1988年,由珠海经济特区工业发展总公司与香港超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冠雄塑胶公司正式投产,但因经营管理不善,客户大量流失,试产第一年就严重亏损。这一年,也是时任广西百色机械厂厂长朱江洪的一个转折年。1988年元月,在广西打拼了18年的朱江洪回到珠海老家,本想为父母敬孝心的他,半年后被珠海工业总公司聘请为雄塑胶工业公司总经理,接管这个濒临崩溃的企业。由此,朱江洪上了二次创业的道路。面对公司管理不善的局面,朱江洪决定从产品质量上入手,专门成立质控部,对产品做严格把关。除此之外,还恢复原来的动力部、市场部等部门,经过将近一年的改革,整个公司焕然一新,为接下来的产品转型做足了准备

为了打开依靠来料加工的被动局面,总公司对各行业的市场前景做了调研,发现制冷家电将有巨大竞争力,遂决定成立“珠海海利空调器厂”,开发生产一系列家用制冷电器产品。1988年底,打上“海乐”商标的转页扇由此诞生。“海乐”转页扇为公司打开了市场,很快就扭亏为盈。1991年,“冠雄”与“海利”合并,更名为“格力空调器厂”。从塑胶到转页扇,公司的经营业务完成了被动转型。

在公司初创期,格力就受到了一次商标之争的冲击。随着销售量不断增加,“海乐”的名气也越来越大。1990年,“海乐”商标被抢注,公司不得不放弃长期使用的商标。“海乐”的原意为“珠海快乐”,公司管理层希望沿用“快乐”之意,一查英文词典,快乐的对应词Glee,Glee再转化成中文音译是“格力”,格外给力。由此,商标危机成了转机,经过二十三年的培育,“格力”现已成为世界知名商标。

朱江洪是技术的“狂热分子”,认为公司不能没有核心技术,更不能依靠美国、日本等技术老牌国家的施舍。从日本考察回来后,朱江洪立即组建技术团队,对多项技术开始艰难攻关,终于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变频一拖多空调机组。发展至今,格力拥有多项专利,掌握了从家用空调到商用空调的核心技术,也打破了美日制冷巨头多年来的技术垄断,格力电器的空调技术已走在国际前列。最初,格力电器厂只是一家生产量不过两万台的小厂,产品质量是否过硬成了格力电器厂在行业立足的关键。1994年,时任格力电器总经理的朱江洪在意大利做用户调查时,被一张粘在风叶上的海绵弄得面红耳赤,回国后痛下决心,狠抓质量,打造精品。当年底,在全公司上下推行《总经理十二条禁令》,对产品的制造工艺、操作规范做了明确规定。凡是违反《禁令》的员工一律辞退,除了推行《禁令》,格力还创立了的筛选分厂制度、“零缺陷”工程,规定每一个进厂的零件进行严格检测,对设计、制造、采购等环节牢牢把关。经过一系列提升产品质量的措施,格力空调的稳定性大大提高,返修率也降到了万分之一。

质量与营销相辅相成。有了过硬的产品质量,格力也开始狠抓市场。董明珠于1990年加入格力,到1999年开始主管销售工作。在董明珠的带领下,格力不断尝试新的营销模式。其中,董明珠提出的“股份制区域性销售公司模式”被誉为格力致胜的关键。

在开拓渠道方面,格力与32个省级经销商成立分公司,建立“区域性销售公司”的销售模式,与各地经销商组成利益共同体,结束了经销商的无序化竞争;在刺激消费方面,首创“淡季返利”和“年终返利”等措施。过硬的质量、拥有核心技术和区域性销售公司三大要素为格力打通了更广的销售通道。1996年,格力电器在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在国内市场上,格力产销、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一直稳居同行业第一的地位。在国际市场上,格力使用了更加严格的质量标准让格力一路通关,并在1996年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绿卡”,同时,格力在巴西、巴基斯坦也相继投资建成生产基地。从降低维修率到获得国内外市场的认可,格力一路用质量说话,步步为营。时至今日,依然延续着追求高质量的企业品格。在节能环保观念成为共识的今天,空调行业也同样面临着萎靡的情况下,格力在202_年逆势增长,实现营业收入771.6亿元,同比增长20.43%。格力是如何做到的呢?格力集团董事长自己的回答是“创新”二字。在经营上,格力独辟蹊径,创立区域性销售公司模式;在技术上,坚持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在管理上,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与同行业相比,格力在海外市场销售量高。目前,格力已销往美洲、中东、俄罗斯以及亚洲部分国家。其次,专业化生产使其推出新产品速度快。再次,格力品牌优势明显,其广告词“好空调,格力造”、“格力,掌握核心科技”让专业化的形象深入人心。格力电器发展壮大以后,朱江洪与集团管理层之间矛盾不断升级。虽然最后,格力电器和朱江洪挽回了失利局面,但无论如何,“父子之争”客观存在:

首先是出现格力电器和格力集团在进军小家电问题上的分歧;其次是202_年,一篇《格力再现褚时健式人物》的刊文把舆论的矛头直接对准了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文章称,朱江洪有侵吞国有资产之嫌,这更让朱江洪认识到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的严重性,也开始行动起来,逐渐着手股权改革。202_年6月,朱江洪首度表态,企业改制的关键是要引入战略投资者,分散股权,不要国有股一股独大。202_年,由证监会推动的股权分置改革为格力电器改制提供了契机。

格力电器自202_年以来,通过实施三阶段股权激励、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发新股以及大股东减持等,实现了股权多元化。股改不仅为格力电器股权多元化改制提供了契机,而且还稳定了其管理团队,而这也成为中国企业史上国企股改的典范。也恰恰是在格力面对股权问题内部忧虑的同时,格力处于也面临着“外患”。

202_年,国美等家电连锁进入市场,以低价策略占领市场。次年,国美突然对格力电器实行降价销售,这种做法不仅打破了格力的定价体系,还引起了格力经销商的不满。在格力的反击下,国美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清理格力的库存。格力最终退出国美,双方矛盾白热化。自此,格力开始探索自建渠道这条制造业中少有人走的道路,在城市、地县、城镇建立“格力专卖店”。自建渠道后,格力业绩增长,202_年格力销售量也突破1000万台。格力自建渠道成功后,国内空调制造商也开始纷纷探索在各地大力发展专卖店。

尽管自建渠道成功,但是202_年格力却又突然宣布进入广州国美,三年对峙瓦解,这一事件引起了业界对格力“单飞”的质疑。分析认为,国美等连锁大卖场通过不同品牌运作和低价策略,越来越受到终端消费者欢迎,格力自建渠道增加了成本的同时,将会使其失去竞争力。

如今,国美、格力宣布将在今年展开全面合作。此前,董明珠公开表示要用5年时间将规模做到202_亿以上,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新的增长点,而国美也需要借助重磅级供应商为其保持增长势头。此次合作将双方的十年恩仇一笔勾销。与国美关系经历波折的同时,格力在市场竞争中也似乎并不一帆风顺。202_年广州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的一次投标,格力以低于对手四百万元的报价落选,由此,格力展开诉讼,称在政府采购中遭遇不公平待遇。202_年格力“废标案”开庭,再一次把格力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格力向当地财政局多次投诉却遭到驳回,最后只能诉诸法院。最终,格力撤回诉讼,双方达成互谅。后有分析认为,此次事件是格力空调借“政府采购”议题来进行炒作,其目的是助推市场份额仅排全国第六的格力中央空调。

考虑到股权改革、销售渠道变更、废标案等因素,虽然朱江洪已到退休大限,但由于格力彼时处在内忧外患的胶着状态,管理层的更替对格力不利。因此,直至202_年5月朱江洪才退休,格力集团董事长由董明珠接任,格力进入了董明珠时代。业务员出身的董明珠将会带领格力走向何方?分析认为,格力的整体策略将会从技术驱动转为由营销驱动。自董明珠全盘接管格力后,在公司内部,技术型元老相继减持公司股份;公司外部,格力不断曝出质量、售后问题,格力经历着一场后朱江洪时代的阵痛。董明珠执掌格力以来,一直追求更高的营收,并称未来5年内要完成202_亿的目标。分析认为,要完成202_亿,大力发展海外市场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格力在巴西、巴基斯坦建有生产基地,但分析认为,在欧美市场上,格力电器还停留在贴牌阶段,202_年又因质量问题遭到美国合作伙伴起诉,格力不得不召回225万台产品。召回背后,凸显了格力海外市场扩张的困境。业内早有质疑称,格力这种高增长性是不可持续的,因为格力空调已经占到了整个空调市场45%的份额,以至于美的、海尔无法与之匹敌,不过这也预示着格力空调市场份额的上升空间已经很窄。对于企业是否要始终保持业绩的高增长率,董明珠则不以为然,“现在我们的业绩基数这么大,每年还要保持那么高的速度增长是什么概念?这显然不现实。格力电器是最早涉足国际化市场的中国空调企业。1993年,在日本市场上就可买到格力的空调产品,1994年拿到第一张国际欧盟认证,经过发展,格力在欧洲、美洲、非洲已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202_年6月,格力电器设在巴西的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并在202_年实现盈利,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此外,格力在发展的同时,也开始逐渐涉足地产业、工业等领域,走向多元化之路。

专业化还是多元化,这也许是格力近年来“纠结”的一个问题。虽然在朱江洪和董明珠时代,格力都强调要坚持专业化的经营战略,但在市场容量有限、外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依靠单一空调业务能否保持持续增长,是格力跨不过去的一个问题。

近年来,格力的一些市场行为与空调专业化背道而驰。首先是董明珠以代言人身份出现在晶弘冰箱的广告中,而后又称格力电器涉足民营银行,两个事件让业内人士猜想格力开始步入多元化阶段。分析认为,格力多元化仍然处于观望阶段,公司在多元化方面缺乏经验。而专业化本身对格力来说也是背水一战,因为“专业化是自断后路的做法,如果空调做不好,格力就会全盘皆输。”今年2月,媒体曝出格力克扣员工奖金、强制员工购买产品、向经销商转移售后服务压力等消息,这不禁让人发问,格力千亿销售的背后,还有哪些人牺牲了自己的利益,“5年再造一个格力”这种“大跃进”式的扩张还能走多远?“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人人自危”的言论一直在蔓延,而这种讨论也在董明珠和雷军之间展开,二人甚至约“赌局”,比谁更能长久。

面对互联网经济的挑战,身为传统制造业代表的格力该如何做?这对董明珠和格力而言,看似是一种挑战。不过董明珠认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不是谁颠覆谁,而是相互融合,传统产业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进行变革,如何让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效率更快,如何更好地与用户亲密互动,这才是重中之重。

《董明珠说管理》学习心得(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