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伤寒论》脉法心得
编辑:情深意重 识别码:10-1168485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10-09 22:12: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伤寒论》脉法心得

《伤寒论》脉法心得

(202_-11-04 19:52:11)转载▼

标签:

杂谈

关于张仲景的脉法心得,我觉得只是学习到了一点皮毛,自己曾整理了一点,今天在找书时,突然看到了,已经搁置了很长时间了,今天有点时间,顺便整理一下,即可作为加深自己的记忆,也为了防止丢失,特记于此。

内容很多,需要逐步整理,因此需要一点一点的加入。

学习伤寒论的脉法,主要还得要结合我编写的“伤寒论本旨新解”总结一篇,以及我画出的哪个图,不然到后面不容易理解了。1.脉象的阴阳定位

我们都知道,人的脉象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左右手两个,那么是如何来分阴阳,分部位的。在这里就用到我画的那个图了,至于在这个图上的理解方式,与我们平时教科书上的是一样的,只是在理解思路上有点不同。那个图上画的是个圆形的,而在我们身体上表现的确是分开的,分就分在左右手上,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们先把定位明确了,在说阴阳。

左手-----肾==肝==心

从下向上,肾位于下,肝位于中,心位于上,从中基上来看,水能生木,木能生火,形成了从下向上的生长关系。他的运行也合乎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完美结合。自然界中,水在地下,肝木输运水液上升而布散,上达与心包,制约了心阳之热,在这输运过程中,体现了人体津液由下向上升发的过程。也就是表现了人体阴的升发,或者说,难道只有阴的升发,没有阳的生长,那肯定是有的,只不过阳的生长时由少到多的,所以脉外的气又称为少阳。

右手------肺==胃==肾(命门)

右手的定位则是从上向下,肺位于上,胃位于中,肾位于下,在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由上而下,由上而外,最终到达于肾。这再看我画的那个图,肺卫运行从上下达于肾,内行于阳明之里。在右手的脉象中,体现了人体心阳的布散运行情况,表现了阳气从心肺出,布散于全身,最终到达于肾的整个过程。

注:在这里没有提到脾,那是因为脾的作用表现在左手的功能上。我们在后面再说。

以上是我对脉象的大致定位,可能与教科书上不一样。不这样理解,那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提到的脉象就不会很好的来分析与理解了。

左手主阴血,为阴血之升发的表现,右手主阳气,为阳气之布散的表现。阴血是从下向上升运,阳气是从上向下潜降,写到这里,我们可以结合自然界的规律来增加认识,冬至四十五天阳气升,也就是说,冬至是阴气最寒冷的时候,属于肾的季节,冬至以后,阴血开始升发,阳气也开始生长,所以这时候的阳气属于少阳,阴寒为主,以阳为辅,所以阴阳争拒而寒甚。到立春阳气逐渐增强,而阴寒逐渐减退,在这里的升发过程,人体是与其相适应的,所以左手的脉象就是体现了阴血与阳气逐渐生发消长的过程。

举个例子,阴虚阳亢的脉象在左手上表现的是弦数的,为什么弦数的,肾阴亏虚,不能制约吸附于肝血中肾阳,导致阳气旺盛,充斥于络脉而出现脉弦数,细分起来,脉数是因于阴虚,而脉弦则是因于肝气,为什么阴虚与肝气有关,那就结合肾气来说了,肾气吸附于阴液之中,发挥着肾气的固涩作用,如果肾阴亏虚了,那肾气的作用也就减弱了,肾气减弱了,固涩作用也就减弱了,居于脉外的肝气,既失去了阴液的濡养,又失去了肾气的固涩,致使肝气运行加速,出现脉弦。

如果阳气不足,阴寒太过,则会出现脉沉弦,沉则主水,津液偏盛,那为什么脉弦,张仲景曾说“脉双弦者寒,偏弦者饮”,所以弦脉也主寒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因为脉外的肝气主输运阴津,以上升,如果肝气输运减弱,脾肾之阴不能正常的输运,停聚于肝脉内,则会出现脉弦,这也就是肝气郁结引起脉弦的原因,只不过肝气郁结的病机是肝气生发不利,与阳虚阴寒太过的不同。

所以说,理解左手的阴阳问题时,主要是对定位的确认,其次才是阴阳气的不同表现机理。

右手主阳气的运行,阳气的运行是靠经脉来完成的,心阳运行于经脉内,由卫气在脉外运行,促进心阳的布散,一是布散于肌表来温养,一是布散于胃肠道来温养,所以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则是针对卫气的运行的不同的部位而定的。宣发则是卫气行于外,肃降则是运行心阳布散于胃肠道,起到温中散寒的作用。所以张仲景的麻黄汤,用麻黄宣发对外,用杏仁肃降对内,用桂枝通行心阳,借助麻黄与杏仁来解表散寒,所以在脉象上,与外邪有关的看右手的脉象,与内伤有关的看左手。但是,这只是个人的看法。至于为什么,因为右手的脉可以按照经脉来理解,是卫气运行的,是偏于对外的,感受外邪,卫气与经脉首当其冲,为人体之外藩篱。

总之,个人根据张仲景的意思,可以看定张仲景当时的认识思路。------左右手分阴阳,寸关尺分部位,浮沉分表里。这是大概,至于细分起来,那就是根据各个部位再分阴阳的不同。所以张仲景在伤寒论书中,很少提到很详细的脉象,只是提到如,脉浮紧,脉浮缓,脉迟,脉弦细,脉大等等,这是为什么,这就要看整个条文的意思了。

对于左右手分阴阳,很多同行都不认同,为什么?这就取决于对张仲景的条文的认识不深入,脉阴阳俱浮,脉阴阳俱紧,阳脉涩,阴脉弦,脉双弦者寒,偏弦者饮等等,这都是根据左右手来分阴阳的。有的说是浮沉分阴阳,有的说是寸尺分阴阳,但是这样对吗?,我们有没有好好考虑一下,张仲景寸尺分阴阳,还用着写脉阴阳吗?直接写寸关尺俱紧或者俱浮不更直接吗。至于为什么左右手分阴阳,我在后面再说。

对于左右手分阴阳,我还要继续向下说,在这里还要结合我写的“伤寒论本旨总结”的主要思想。因为那是自然规律,也是人体的正常规律。在这里的理解与教科书上不一样了。

左手之脉象,从下向上起于元气,也就是肝气,又叫少阳之气。右手之脉象,从上向下运行于卫气,又名肺气。肝气主升发输运,而卫气主宣发肃降。肝气输运的是脾肾之阴血,卫气布散的是心阳之血,所以在理解脉象的时候要结合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这里的正常生理功能是与教科书上不一样的。为什么?因为张仲景说过“卫行于脉外,营行于脉内”,这是三维的空间结构,气,营,脉形成了三维一体的整体观念。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也要结合进去。不然不能深入张仲景的心法之中。

因此,左手的脉动的正常,不及,太过均与肝气有关,右手的均与卫气的有关。

以上肝气与卫气均是运动之气,其次还有一气,就是宗气,在这里,宗气的运动要结合肾气来理解。宗气在上,肾气在下,肾气主静,而宗气主动,所以两气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运用的。肾气的封藏制约着宗气的搏动,宗气的搏动减缓者肾气的封藏。所以肾气虚弱时,宗气运行加速,宗气虚弱时,则会出现肾不纳气之喘。为什么?理解起来很细致很微妙,肾主纳气,但是肾不能只进不出,我以前说过,肾的纳气与卫气的布散,肝气的升发是相互相乘的,相互制约的,肝气不升发了,则肾气封藏的就厉害。举个很平常的例子,妇人打架生气后,气厥了,牙关紧闭,四肢挺直,呼吸急促,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肝气暂时的不升发了,肾气封藏太过引起的。所以肾气的强大的封藏之性,有三个运动之气来减缓者。

我们平时所说的宗气(大气)下陷,就是宗气暂时的虚弱了,不能正常的搏动,引起的喘证,所以张锡纯在此时有贡献的,发现了这一点。其中用柴胡与升麻就是为了升发肝气,用参芪补益宗气,用桔梗有助于卫气的宣发,因而能治喘。

说这些是为了阐述一个问题,那就是宗气与肾气的关系,那么再张仲景的伤寒论中,炙甘草汤的组方与病机,就是合乎这个机理。为什么会脉结代?那是因为肾中的肾精之气虚弱了,不能制约肝气,肝气偏盛,上充于心包,加之肾气不能制约宗气,两个原因,致使宗气运动出现失常,所以出现脉结代。所以这个方剂体现了治肝,治肾,治心的三种大法。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所说的心律失常,均是与心气,肾气,肝气有关。与左手的脉象有关。当然还有于卫气也有关,那就是伤寒论的麻黄升麻汤的病机了。这个以后再说。

张仲景还有一句话“122.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这一句话值得就是宗气虚弱引起的脉数,张仲景说的膈气虚就是宗气的意思。也就是说这里的脉数是由于发汗太过引起的,发汗伤及肾之阳气,导致肾气的固涩作用减弱,导致的心包的搏动太过引起的。所以张仲景说“阳气微”。为什么会出现呕吐,张仲景成为“胃中虚冷”引起的,这里的虚指的就是肾气虚,冷是肾阳虚,阳气不足,不能固涩因而出现呕吐。所以在伤寒论一书中,很多关于阳明病的方剂中都有人参,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关于人体气机的运行”一帖中没有说到胃气的原因。

为了证明左右手分阴阳,现举一个条文来验证。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这一条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是主要还是在阳脉与阴脉的不同认识上。这里的阳脉就是指的是右手,阴脉就是左手的脉象。这里的一个相同的脉象,去显示出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这是为什么?主要是在这脉象上来区别。阳脉值得是右手脉象,这里总称为阳脉涩,没有说到是寸关尺的什么位置,我们可以以寸关部位为主。

第一,右手脉象主营卫气血的运行,其运行是从心包开始,有卫气来运行之,所以在右手脉象上首先要从气血来推断。涩脉主血行不畅,在这里与血行有关。在右手上主要显示的是心血的运行不畅,运行迟缓。所以要明白这里的脉涩主要还是从气行与血行上来分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第二,左手脉象主肝输运脾肾之阴血,其运行是从下焦的肾开始的,有元气推动肝脉上升,以此来输运阴血,有利于阴血的上行,所以在左手脉象上主要看肝的功能。至于左手脉象,也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脉外的肝气(元气,少阳之气),一是脉内的阴血,一是居中的络脉之脉道。与右手的卫气,营气,经脉是一样的。左手脉象主阴血之升,所以在这个条文中,脉象是弦脉,为什么会弦,这就是与阴血的生发不利有关,与肝气与肝脉有关。

综合上述两点,可以得出,这个阴阳脉均与气血运行有关,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是感受了寒邪之后,导致人体内的气血运行失常。张仲景在这里提到,见到此脉象,应当出现腹中急痛,为什么?我们不从两个方剂上来看,从脉象上来看,脉涩主疼痛,脉弦也主疼痛。所以张仲景说道“法当腹中急痛”。我们先不管腹痛,从脉象来分析两个方剂的病机。

首先要注意的是,小建中汤是运行阴阳血脉的一张方剂。桂枝主通阳,芍药主疏肝,芍药疏肝是促进肝之络脉的输运,收缩络脉,来促进肝脉的输运,能使脾肾之阴血上升到心包,与桂枝的通行心包之血遍布于全身,形成了阴阳血脉的正常运行。但是重用芍药就是为了促进肝脉的升发为主,能促进心包的搏动,所以这里的阳脉涩是指心血运行迟缓,所以用桂枝来运行心血,心阳之血运行正常,则涩脉除。阴脉弦则是肝脉中脾肾之阴血充盈,不能升发所致,所以用芍药来收缩肝脉,来促进肝的输运,肝血升发正常了,则肝脉恢复正常了,阴脉也就不弦了。本方剂是通过扩张经脉与收缩络脉来促进血行,以此来治疗血行不畅引起的腹中急痛。这样,脉象与方剂的分析就透彻了。其次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是调理气机的一张名方。方中出了大枣,其他都是气分药,那么,这个调气的方剂与本条文有什么联系?前面说过,脉外为气,气行则血行,肝气的升发能促进肝脉的输运,小建中汤是气机运行正常,而只是血行不畅,而小柴胡汤,则是与气机运行有关,肝气升发不利,导致肝血不能正常输运,所以主要用柴胡来升发肝气,来促进肝血升发,那样,肝脉正常疏运了,则阴脉弦解,上焦得通,津液得下,心阳之血能正常通行则阳脉涩也除。

不知道这样能否明白。两个方剂一个调气,一个行血,不同的作用机理,相同的治疗效果,如果两个方剂合起来共同应用,那样会使什么效果呢。

以上是通过分析生理 病理,与方剂药物来分析左右手分阴阳的问题。不知道能否看出点眉目来。(待续)

第二篇:脉法学习感悟

脉法学习感悟

@火神门:扶阳医学脉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切脉在扶阳医学中与立法、遣药是密切相关联的。通过切脉,病人在脉象上表现出来的最本质的问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所反映的是病人目前即时的信息,没有一点杂念。只要我们弄清楚了病人的脉象,就等于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立法和遣药),这就是扶阳医学脉法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脉象,是赤裸祼的人体原始态的反映。

脉 法 学习感 悟(作者:傅文录)

一、对脉法药三位一体的理解郑卢医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脉诊与立法、药物选择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在所有中医历史上是没有的,这就是郑卢医学的奇迹。

从郑钦安——卢铸之——卢永定——彭重善等,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火神与名家。

我们所有学习中医的都知道,中医药的精髓就是:理、法、方、药。但是,我们过去所学理、法、方、药,理是理,法是法,方是方,药是药,中间没有什么联系,至于怎么样联系,那就在每个医生脑子里你自己去联系好了,弄对了,可能临床上效果很好,比如经方派的所谓方证对应,选择对了可能效果也很好,但是遇到不是那么典型的,可能疗效不好,而疗效不满意时,你自己要去摸索这类疾病治疗方法与规律,可能等你摸索到了好的方法之后,头发都变白了。

郑卢医学完全脱离了这种治病模式,而是通过分析脉诊的情况,在得到病人详细的内部情况下,依据当时脉诊的变化,先立一个法(全局之法与目前之法,紧密相结合的一个法),然后结合临床表现,立一个如桂枝法、附子法(四逆法、白通汤法)、附子桂枝法、非姜桂附法等。

也就是说,当把脉诊确定之后,这个法就随之而出来了。如一个老年人便秘加外感,左手尺脉重按至骨而浮大中空,虽然其他的脉上还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所在做的就是,先立白通汤法,为什么要这个法,我们都知道,老年人便秘加外感病非常多见,而外感病人对于老年人来说,不能轻易上桂枝法,因为她或他们的肾气很弱,先天根本亏损严重,稍微拨一下就有可能出现危险,这样的情况下,彭师运用桂枝法也就是一付,第二三付立即就用附子桂枝法。而我们在这个时候,一定要考虑病人具体问题,特别是我们把外感与便秘都要照顾到的问题,这时候白通汤加砂仁、肉苁蓉最为安全而有效。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郑卢医学当脉确诊之后,法就出现来了,然后结合病人的肾气——坎中一阳的情况,大法确定之后,紧结着就是选择药物,而药物的作用与选择,卢铸之的药解非常精彩。如砂仁纳气归肾,肉苁蓉益肾润肠,也就是说,白通汤加上这两位药,就是脉、法、药三位一体的结果。

关于郑卢医学的最大特别之处,可能彭师与卢崇汉认为都是祖上传下来的真经,不需要问什么,尽管去用就好了,就是这么的有效。但对于我们非嫡系传人弟子们来说,那就是要特别的指出来,我们要重新认识郑卢医学脉、法、药三位一体伟大创举,打破了我们千年以来背脉、背法、背方、背药而毫无联系的困境,使我们放下过去所有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现在郑卢医学之优点,才能把脉法药三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也就有的学员说了,那我们已经学这么长时间了,虽然没有完全用好那郑卢医学脉诊,临床疗效也是在一天天提高,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学会了彭师《传道录》所说的法,会用桂枝法、附子法、附子桂枝法、非姜桂附法,也就是等于我们抓住了治疗的方向,正如我过去所说:“以三阴之方治三阴病,虽失不远”。这就是方向性的把握,突破了过去所谓的辨证乱治,当然才会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这只是方向,不够精确,如果说我们想做到精确的打击,那就是要从脉诊上下功夫。

郑卢医学传承百年以来,没有人去总结这些规律的,而我通过反复阅读《传道录》之后,得出的这样结果,这样的说法针对我们这些后来弟子,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层次,因为我们无法长期跟师学习,我们只有从规律中去学习、去把握、去寻求自我突破。因此,脉、法、药三位一体郑卢医学立体模式,对于改变我们思维方式与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脉诊的独到标准郑卢医学脉诊有其独到之处,这就是她有自己的独特脉诊认识与标准。如左手中取尺部膀胱脉的存在,这几乎在中医历史上是没有的,这是百余年来卢氏家族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所得到的真知灼见,并用来指导临床实践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要点。

郑卢医学为什么要设置自己的诊脉标准?其目的是什么?其实这一切都是为临床立法与用药来服务的。因为这些脉诊的标准,如紧脉分为浮紧与沉紧,或是肺部紧与脾胃脉紧,这些紧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这就是人体感受了寒邪。如整体脉浮紧,提示外感风寒之邪,这是应用桂枝法的标准,如果沉脉是三部均紧,这是里面有寒邪存在,这是运用附子桂枝法的选择,而分部紧脉在治疗过程中是怎样考虑与把握,都是要把紧脉考虑周密。

人体以正气存在而生命生生不息,郑卢医学把脉诊左手尺部至骨,来判断人体正气与阳气的目前程度,这也是一个中医的奇迹。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医历史脉诊上,无法判断与分辨出人体的正气在什么地方能够表现出来,而郑卢医学把左手脉至骨做为判断人体正气与阳气的标准,来决定立法与扶阳的标准,把人体之正气、阳气明确的表达出来,来通过诊脉把握人体目前阳气存在的情况,做为立法与用药的重要的参考标准,这在任何一个脉学上也是没有的。这些标准的创建与运用,完全是以临床立法与用药来服务的,并非是创建了脉诊之后做为一种单纯的脉象认识,这样的认识如果不与临床立法与用药紧密的相联系,哪就失去了其创建脉诊分部判断人体正气的意义与价值。

为什么郑卢医学脉诊标准与其它不同?这是因为,郑卢医学脉诊的标准,完全是从临床百余年来总结出来的真知灼见,并非是想当然。如滞脉的标准设定,这在历史上可能与很多的脉诊相类似的地方,但又不完全相同,为什么呢?因为滞脉与郑卢医学扶阳密切相关联,滞是不通畅,或是有涩的意思,可能还有滑濡的意思,也可能还有其它诸多类似脉的地方。但是,郑卢医学滞脉的设定,是完全与临床紧密相联系的,因为滞是阳气弱流行不畅的意思,这里面还有气滞与湿滞的意思,这就是郑卢医学立法扶阳的同时,是要考虑扶阳同时伴有化湿的手段来完善这一目的。这就是郑卢医学滞脉的临床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滞脉打破了我们过去所有与其相类似的脉象,我们不要被过去所学的脉象所困扰,因为单纯判断一个脉象的存在,其意义是不能完全说明什么问题的,而郑卢医学每一个描述脉诊的表达,都是与立法和用药紧密相联系的。

后世有些脉象郑卢医学有时也采纳与运用,但是我们要注意,这个引用与采纳,也完全是为郑卢医学临床来服务的,完全脱离了原来认识脉诊的意义。如滑脉,有时候我们用郑卢医学来判断妇科病的时候,也会用滑象的说法,这里面虽然说是有滑脉象,但并不是从化痰清热着手去治疗,而是从扶阳健脾化湿去浊着手,因为我们要知道,滑象到底是怎样形成的问题。因为阳气弱而湿浊生,湿浊郁滞而化热,虽然我们看见了热象之标,但其本质问题仍然是阳气虚的问题,郑卢医学治疗根本之目的,就是在人体的阴阳上做文章,从扶阳助正上下手,而不是只看到表象就匆忙去治疗,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阴阳辨识着手,才能最终解决根本问题。

在上次会员班讨论脉诊的时候,我们发现两位病人,都出现了洪大而劲的脉象。洪大而劲的脉象,我们知道在冬至一阳生的时候,阳气在左手尺部至骨的地方,微微稍有升起为正常,可问题是一个重病在身的病人,出现了这种脉象,如果用过去所学的脉象来分析,有可能认为是好事。但从郑卢医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是非常危险的一种脉象,因为这是一种虚阳外越,升阳过度,阴阳分离的早期一种状态与格局。这样的脉象对于学郑卢医学来讲,肯定要扶阳下潜归藏为治疗目的,就是桂枝法也不要轻易的运用,白通汤法加益肾填精之品,乃为首选。但是,这种脉象如果出现在一个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身上,白通汤法我们也不要轻易运用,而是要用君灶心土法,以重镇下潜止血扶正为主。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郑卢医学脉法既有她独到之处的一面,也有参照后世脉法内容或借鉴后世脉法说法,但其真正的涵义可能区别是很大的。彭师在《传道录》里面也讲到了28脉,就是要我们去详细的了解,目的就是让我们既要运用好历史上沿用的脉象说,把这些内容融汇到郑卢医学脉法之中,完全以郑卢医学脉法为主,把握脉象的特点,与立法紧密相联,把过去所学的脉法完全转移到郑卢医学脉法之中,这样我们真正才能达到象诸位师兄师姐们一样,能开出正宗的郑卢医学脉法处方。

三、脉诊的顺序郑卢医学脉法有其独到之处,即开始诊脉的方式也与常规不完全相同,既把病人的手腕坚起来,稍向外侧倾斜一点,然后医者用右手诊病人左手,医者用左手诊病人的右手,或者医者用同一只手诊病人的两侧脉。不仅郑卢医学脉法诊脉的方法与众不同,同时其诊脉看病的顺序也与其它不同,有着自己的规律性,这是指大多数的情况下。彭进大师兄完全继承了彭师诊脉方法与体系,他自己感觉就应该是这样的,可我们这些后来的弟子们则需要进行一番周折了,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没有办法长期跟师临证与摸脉,但我们根据大师兄、赵军等他们学习的结果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顺序:

一般情况下,郑卢医学脉法是先诊病人的左手,即用我们的右手来诊病人的左手,诊脉的层次是,先轻取,看看有没有浮脉,如果有的话,感觉一下是否有紧或滞的情况。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左手浮取之后,进行中取,中取的目的是寻找左尺部膀胱脉,看一下能不能感觉到膀胱脉的存在,如果有,就感觉一下是否有紧、滞、滑等象。膀胱脉是郑卢医学脉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与环节,因为中取几乎在古今所有的脉法是没有的,而且膀胱脉的有或者存在,就说明目前病人太阳膀胱气化功能受到障碍,也就是我们应用桂枝法的依据。

第三步,左手整个沉取,感觉寸部,主要是心包脉,雨轩师兄讲了,心脏是不受邪的,受邪的只有心包,因为心包乃心脏外围的保护者,其有邪先受。寸部脉应该洪带勾,如果沉取没有洪勾之象,说明病人心脏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这要看其是否有紧、滞的现象。郑卢医学脉法里面很少谈到心脏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要忘了,石菖蒲这味药,以及姜桂附,都是走气化这个神的层次之上的,都是直接与间接针对心神之功能的。

感觉到了心脉之后,再感觉肝脉的情况,肝脉的情况比较复杂化,因为肝脉处于关的位置,升降的关节之处,对于肾中坎中一阳的升发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出现滞、紧、逆、短等现象时,直接影响到肾中阳气升腾问题。

第四步,感觉到心脉、肝脉之后,左手尺部重按至骨,来感觉肾中坎阳的情况,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沉而有力有神,如果出现弱、短、紧、滞,或妇科出现滑象,都是尺脉有问题,即坎中一阳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就是正气与阳气弱的问题,我曾经问过二位师兄,问他们在诊脉过程中,是否有像师父所说的天下人都阳虚呢?他们说这么多年只见过一例,就我在临床所见这么多年,左手尺脉能摸到有缓力神的很少,正好验证了师父所说的:“目前天下人都阳虚,都需要用姜桂附”(《传道录》)。这样按至骨感觉尺脉阳气的情况,在中医历史上也是没有记载的,我们过去所学脉法,28脉,所判断的都是病脉,而无法感知到人体正气与阳气的情况,郑卢医学脉法恰恰在一点上创造了人间奇迹,会在中医历史上留下烙印的。

第五步,手左脉感觉结束后,开始摸病人的右手脉,医者用左手,或者用右手来感悟病人的右手。轻轻地放在病人右手寸关尺的部位,即轻取有没有感觉,如果没有感觉,就再重取寸关尺,但重取之后主要是感觉右手寸肺与关部两脉。如果右寸肺脉沉而带毛,这是正常的,如果没有毛象,有滞、紧、弱等,这就是不正常了。其次感觉中部关脉,沉取脾脉应该是缓力有神,如果出现紧、滞、短等,就是不正常了。最后感觉一下右手尺部,命门火的情况,感觉这个脉时候,要比沉脉稍用力,但不至骨,即比至骨轻而比沉取重这个力度,来感觉一下命门的情况。一般情况下,郑卢医学脉法对右尺脉的临床意义判断,没有放在重要的部位,只做为了解命门火的情况,而着重力主要是放在左尺脉上用力。

以上就是郑卢医学脉法最基本的脉诊步骤,即整体取左手浮中沉,重点感觉浮与沉取的问题,在浮沉之间感觉膀胱脉是否存在。最后感觉左脉尺部至骨,来感觉坎中一阳的情况。再诊右手浮与沉取的情况,来整体感觉其浮沉的有无异常。

我们在整体取左右手浮沉的时候,会发现寸关尺某一个部位有问题的时候,我们这时要就用一个指腹来反复感觉这一个部位,具体是什么情况了,到了什么情况了,这会对以后的用药有一个精确的指导。

四、脉诊后的整体考虑大家了解郑卢医学脉法诊断之后,看到这样复杂的脉诊之后,就会发现他们脉象描述是那么的详细,我们看后觉得反而无从下手立法了。

请看这张脉诊描述(上次我们班的一位师兄的脉诊):左手:整体轻取细紧,重取洪大。寸:轻弱,气短气滞。关:轻取细弱,重取洪大。尺:浮取细紧,中取数紧(膀胱),尺弱略浮。右手:轻取浮紧,重取洪大。寸:浮沉取均弱。关:轻取浮细、带紧,重取气滞、数。尺:轻取短、稍弱,重取气滞。这位师兄的脉诊已经是很复杂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分析进行整体把握呢?我们来看一下彭师的一则医案(《易医互通·扶阳医学讲义》上有):

案例:老年人感冒案伊某某,女,75岁,家属。202_年2月16日就诊。患者感觉,喉中有痰,咳嗽,头偶尔晕一下,心慌心悸,活动后乏力,胃纳好,大便有时干,小便正常,晚上脚有时痉挛,手脚有点发痒,睡觉梦多。舌诊:舌苔黄微黑。

脉诊:左手:浮微紧,(沉)微劲,(尺)肾脉起来了,稍紧。右手:(浮)微紧微劲,沉取带劲。

辨析:以前知其舌苔全是黑色,现在已经消退大部分,加之肾脉尺部起来了,说明阳虚扶起来后,情况表明是向好的方面发展。原来脉很劲,现在也好转,同时她的肝脉不是十分流畅,发现是浮大,这样把肝脉给掩盖住了,她的肝脉不是弦缓。因此,治疗方法上,在开通解表的时候,要注意肝气的疏理,应用桂枝法与附子法解决表里两个问题。处方药用:第一方(祛邪为主):桂枝尖30g,生贡术15g,茯神15g,法半夏15g,西砂仁15g,生山楂肉20g,天麻15g,刺五加皮15g,炙甘草15g,石菖蒲20g,广陈皮2枚,生姜60g。2付。处方重新排序:桂枝尖、生贡术、生山楂肉、广陈皮、生姜、炙甘草。石菖蒲、茯神、法半夏、西砂仁、天麻、刺五加皮。

第二方(扶正为主):制附片80g(先煎2小时),生贡术15g,西砂仁15g,上安桂15g,公丁香15g,炙甘草15g,淫羊藿20g,生姜80g,2付。处方重新排序:制附片、生贡术、淫羊藿、生姜、炙甘草。西砂仁、上安桂、公丁香。

按语:老年人感冒往往很难痊愈,为什么呢?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阳亏损程度在逐步的加剧,往往很多老年人一次小小的感冒,就很容易威胁到生命与健康。因此,彭师治疗老年人感冒,不仅仅是解决表邪的问题,关键是要注意积极扶助人体正气与阳气,这样不能使感冒很快痊愈,而且由于积极温阳益肾,扶助人体元气,既能防止因开表祛邪以伤正气,并为身体完全康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人体进入良性循环。正如彭师所说:“为什么附片能够普遍用,就是因为我们人人正气都弱。按照卢永定老师说的,只有一个人阳不弱,是纯阳的,就是吕洞宾。所以,人人都是正气弱,人人都要吃姜桂附”(《传道录》)。特别是对于年老体弱之人,更应该如此,因为只有把正气扶起来了,人体才能够进入生生不息之状态。

五、脉诊后的精细分析郑卢医学脉法在诊断之后,面对复杂的脉断描述,我们应该如何细致分析呢?我们来看一个彭师案例分析,从中掌握细致分析的规律。

案例:精神抑郁症案楚某某,女,49岁,职员。202_年4月13日就诊。患者1997年患甲亢,治疗后202_年患上抑郁症,现仍然在服用西药,理化检查发现有肝囊肿与子宫肌瘤。眼睛干涩已有十余年,胃酸多、胃胀也有十年,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出现头上好象有冰块在冒凉气,现在明显好转,耳鸣,睡眠差,长期依赖西药安定入眠。202_年右手指痛。去年左腿意外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手术6个小时,伤口处在胀紧感觉,从伤口部位到脚趾麻木,走路时有胀紧感加剧。

现症见:头部太阳穴处胀痛,后脑痛几乎每月1~2次,有时心悸心慌,偶尔感觉心跳,胸闷气短,纳食不香,胃口差,胃胀隐痛,胃酸多时后背也痛,肝区不适、胀,腹部脐下偶尔痛,腰酸隐痛,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月经正常,4天结束,最近几天要来月经,来月经时小腹痛,白带正常。入睡慢,作梦很累,3个小时睡觉比较好(安眠药在服用),大便量少成形,不太顺畅,小便正常,晚上起夜2~3次。

脉诊:左手:轻取滞(湿),肾脉短、紧、弱,只有指尖一点跳,时紧时不紧、时缓;肝脉滞、微紧。右手:脾紧、滞,肺滞、紧,肺气弱。

辨析:从其病人的症状分析比较多而复杂,而脉诊的反映也是比较复杂的。左手脉滞显然有湿浊存在,轻取就滞提醒湿邪在体表而水湿重;肾脉短紧弱,只有指尖一点跳动,提示子脏有寒,更显示出肾气不足,坎中一阳微弱,升动无力;肝脉滞微紧,提醒肝气不畅,升发不能。右手肺脾滞紧,肺弱,提示寒湿久留所形成。总体分析脉诊是,胃气没有缓象,无神,肾气太弱而子脏有寒,肝有郁滞,风湿存在于体内。最主要问题是肝郁,肝气郁滞,气机不升,影响脾胃与心肾沟通,影响到神明不安而出现睡眠与精神问题。目前治疗方法是,先去肺中之寒,其次是温阳疏肝安神。

处方药用:第一方(祛邪为主):桂枝尖30g,生贡术15g,茯神20g,石菖蒲20g,西砂仁15g,小茴香20g,法半夏20g,吴茱萸15g,炙甘草15g,青皮15g,生姜60g。2付。注:去青皮、吴茱萸、石菖蒲,加淫羊藿20g,柏子仁20g,灶心土50g。2付。处方重新排序:桂枝尖、生贡术、小茴香、生姜、炙甘草。茯神、石菖蒲、法半夏、西砂仁、青皮、吴茱萸。

第二方(调肝脾为主):制附片60g(先煎2小时),生贡术15g,茯神20g,柏子仁20g,桂枝尖30g,小茴香20g,公丁香15g,青皮15g,西砂仁15g,炙甘草15g,淫羊藿20g,生姜60g。3付。处方重新排序:制附片、桂枝尖、生贡术、小茴香、淫羊藿、生姜、炙甘草。茯神、西砂仁、柏子仁、公丁香、青皮。

第三方(月经期备用方):制附片60g(先煎2小时),生贡术15g,茯神20g,吴茱萸15g,桂枝尖30g,小茴香20g,炮姜30g,青皮15g,炒益智仁20g,炙甘草15g,淫羊藿20g,生姜60g。处方重新排序:制附片、桂枝尖、生贡术、小茴香、淫羊藿、生姜、炮姜、炙甘草。茯神、青皮、吴茱萸、炒益智仁。

六、脉诊与法的制定从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郑卢医学脉诊之法,直接的与治法相联系。所以说,郑卢医学脉法与治法是紧密相联系的,这与后世诊脉与治法毫不相干,完全是不同的理念。脉诊之后,定什么法?完全是以脉诊结果,如桂枝法、附子法(附子桂枝法)、非桂附法,三大法确定之后,就等于是确定了治疗方向,因为郑卢医学法的确立就是决定了治疗的方向。

我在学习经典火神派的时候,曾经提出一个说法是:“以三阴之方治三阴病,虽失不远”。这句话后来为许多的火神派学习者所推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辨证论治分不清治疗方向,导致临床疗效无法提高的困境,而当我们把握住了治疗三阴病的方向,就自然会提高临床疗效,这就是这句话为什么会得到了很多人的共识之缘故。而郑卢医学的脉与法的关系,实际上也是有着这样的关系,通过脉诊之后,把治疗方向确定下来了,选择对了治疗方向,也就等于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或者说是找到了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

从哲学角度我们知道,矛盾论中所谓起决定作用的一面,是导致矛盾或者主导矛盾发展的主要方面,而郑卢医学把脉诊来确诊法的方向,也是这样的道理。即当我们通过脉诊之后,就等于把这个三大法进行了分类,既通过诊脉之后,我们就知道了这时候,这个病人应该运用桂枝法,还是用附子法,以及非姜附法等。这个我们在临床上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心中不能有一点的犹豫与彷徨,因为法直接就决定着我们治疗的结果是否有效。我们还是回头再看一下上面彭师的医案分析。

七、脉诊与药的选择郑卢医学三架马车,即脉、法、药三位一体,则是紧密联系的,并且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所以在《传道录》中彭师虽然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这个问题,恰恰相反,我觉得我们弟子班的很多师兄师姐们,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弄清楚这个基本的概念。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如果问一下弟子班的师兄师姐们,说一下郑卢医学有什么比较特殊的独到之处呢?可能大多数都无法准确的回答。我通过反复阅读《传道录》之后,才得出和这个比较确切的理念,因为脉、法、药三位一体概念,与我们过去所说的历史上所有的中医药治法,都有着很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就是郑卢医学独到之处的特点。

上面我们分析了方向性把握,即脉与法的关系,确立了治疗方向性,叫做什么呢?叫做粗略的治疗方位,而脉诊与药的选择,叫做精细的打击,既针对性治疗策略。我们通过学习《金寿老人药解》中可以得知,卢铸之太老师对药物的解释,很多的问题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为什么呢?因为他对药物的认识也具有独到之处,这个独到之处是卢铸之太老师经过几十年临床尝试药物与临床观察,所得出的真知灼见,与我们现代所学的《中药学》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因为《金寿老人药解》也是临床体验所得的结果,与临床效果密切相关。我把《金寿老人药解》注解了90多味,第一期的《易医互通·扶阳医学讲义》上已经介绍了20味,这个以后会陆续分期介绍的。我们还是通过上面彭师的医案,来看一下究竟药物的精细选择是怎样来把握的。

八、脉诊的复诊病人复诊之后,脉诊有变化,而治疗法与药也在变化,究竟怎样的变化才是体现出其中规律呢?我们还是继续接着上面那位病人的脉诊与治法,看看彭师是怎样来复诊的。

还是上面那位精神抑郁症病人,继续复诊如下:

二诊(4月19日):服药之后,现症见:后脑摇晃,心悸心慌,纳差胃胀,伤口处有胀紧并麻木感觉,右膝关节痛,大便少不成形,小便如常,入睡很慢,吃安眠药可以睡觉3~4小时,多梦,梦中干活劳累。月经后一周有白带,月经今天结束,服了月经方,上次3付余下1付未吃完。

脉诊:左手:轻取不浮不紧,沉取稍紧、滞、滑,肾脉短。右手:轻取肺脾紧。

辨析:该病人处于更年期天癸竭年纪,肾精亏损、气血不足,加外感寒邪。所以目前治疗需要分层次分阶段进行调理,调理的方法,自己把握,共分为几个层次。从今天开始不需要按顺序服药,让病人自己掌握,经期过后,就吃大补气血方,其他几个方子按照自己的身体状态特点去把握服药。处方药用:第一方(补气血方,外感时停用):制附片100g(先煎2小时),生贡术15g,黄芪40g,全当归40g,潞党参45g,三七15g,上安桂20g,巴戟天20g,炒益智仁20g,炙甘草15g,淫羊藿20g,东阿胶15g(烊化),煨姜100g。3付。处方重新排序:制附片、生贡术、淫羊藿、煨姜、炙甘草。黄芪、全当归、潞党参、东阿胶、三

七、上安桂、巴戟天、炒益智仁。

第二方(调理睡眠为主):制附片80g(先煎2小时),生贡术15g,硃茯神15g,上安桂20g,西砂仁15g,黄芪25g,石菖蒲20g,炙甘草15g,淫羊藿20g,柏子仁20g,灶心土60g。注:每轮服2~3付,可重复吃,再服时去掉石菖蒲。处方重新排序:制附片、生贡术、淫羊藿、炙甘草。硃茯神、西砂仁、柏子仁、灶心土、石菖蒲、上安桂、黄芪。

第三方(备用腿痛方):制附片80g(先煎2小时),生贡术15g,朱茯神15g,刺五加皮15g,桂枝尖30g,炒小茴香20g,川芎25g,油松节20g,益智仁20g,生杜仲15g,广台乌25g,炙甘草15g,淫羊藿20g,生姜80g,全葱3~5根。每轮可服3付。处方重新排序:制附片、桂枝尖、生贡术、炒小茴香、淫羊藿、生姜、炙甘草。硃茯神、川芎、刺五加皮、生杜仲、油松节、广台乌、益智仁、全葱。

第四方(若身痒时服用):桂枝尖30g,生茅术15g,茯神15g,蛇床子15g,香白芷20g,小茴香20g,地肤子20g,花椒8g,炙甘草15g,生姜60g(去皮)。2~3付。处方重新排序:桂枝尖、生茅术、小茴香、生姜、炙甘草。茯神、香白芷、蛇床子、地肤子、花椒。

第五方(外感时服用方):桂枝尖30g,生贡术15g,茯神15g,法半夏20g,西砂仁15g,生山楂肉20g,天麻15g,石菖蒲20g,炙甘草15g,毛化红15g,生姜60g。处方重新排序:桂枝尖、生贡术、生山楂肉、生姜、炙甘草。石菖蒲、茯神、法半夏、西砂仁、毛化红、天麻。

三诊(5月4日):服药之后,现症见:舌苔黄白。

脉诊:轻取滞(湿加气),沉取脉稍洪大、带紧,肾脉稍微短一点,但乏力乏神,偶尔会感到一点紧。右手脉肺滞、紧,脾紧。

辨析:目前病人舌黄白与肾尺稍洪带紧,显示少阴里紧,乃为里面有寒,都提示寒湿为重,加有外邪。治疗方法先祛邪,再扶正,次调月经,兼顾调理眼睛。

处方药用:第一方(祛邪为主):桂枝尖30g,生贡术15g,硃茯神15g,法半夏20g,西砂仁15g,小茴香20g,石菖蒲20g,刺五加皮15g,淫羊藿20g,炙甘草15g,生姜60g。2付。处方重新排序:桂枝尖、生贡术、小茴香、淫羊藿、生姜、炙甘草。石菖蒲、硃茯神、法半夏、西砂仁、刺五加皮。

第二方(调理睡眠为主):制附片80g(先煎2小时),生贡术15g,硃茯神15g,炒小茴香20g,西砂仁15g,柏子仁20g,公丁香15g,炙甘草15g,淫羊藿20g,生姜80g,灶心土60g。3付。处方重新排序:制附片、生贡术、炒小茴香、淫羊藿、生姜、炙甘草。硃茯神、西砂仁、柏子仁、灶心土、公丁香。

第三方(调月经为主):制附片80g(先煎2小时),生贡术15g,炮姜30g,制续断20g,桂枝尖30g,小茴香20g,炒杜仲15g,炙甘草15g,炒益智仁20g,青皮15g,淫羊藿20g,生姜80g。处方重新排序:制附片、桂枝尖、生贡术、小茴香、淫羊藿、炮姜、生姜、炙甘草。炒杜仲、制续断、青皮、炒益智仁。

第四方(眼睛不适方):桂枝尖30g,生贡术15g,茯神15g,密蒙花15g,砂仁15g,炙甘草15g,淫羊藿20g,生姜60g。2~3付。处方重新排序:桂枝尖、生贡术、淫羊藿、生姜、炙甘草。茯神、砂仁、密蒙花。

按语:本例病人病情比较复杂化,复杂的是症状表现多,脉象反映更是多级多项都有问题,针对这么复杂的病情与脉象,彭师认为目前主要问题是:①正气、肾气太弱很明显;②子脏有寒;③肝有郁滞;而且是目前主要问题,因肝滞则影响到中焦脾胃升降与心肾互济,心肾不交而神明不安并精神有问题;④寒湿重。

在这四个问题之中,肝郁的问题,是个最重要的关键环节。所以说,彭师认为温肝疏肝乃本病之主要治疗,如丁香、青皮、小茴香、吴茱萸等药物运用,治疗要贯穿始终。但是去外邪当先,桂枝法乃为首方,其次调节肝脾,月经期顺势而治,而吴茱萸这味药可以贯穿所有的处方之中,对本病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例病人虽说比较复杂,但彭师认为其不过就是几个点的问题,因为关键是到了天癸竭的年纪,肾精亏损、气血不足为其根本,加之外伤后手术创伤而精气大伤,而其他所有的症状表现,无非都是这个根本动摇所形成的。所以彭师就按照她病症特点的几个方面,如大补气血方、调理睡眠头昏为主的方、备用腿痛外伤后遗症方、外感时服药用方,让自己依据症状分别进行循环服用就行了。在这里,彭师特别备用一个身痒的处方,既一个开表治皮肤病的方子,以备服药之后出现热药反映,这个热药反映,就是郑钦安在《医法圆通·服药须知》中所说的“阳药运化,阴邪化去”,而这个处方就是为了减少病人不适,而从皮肤方面顺势化解其热药反映,可见彭师对此早有预见,并及时做好应对处理方法,这对于加快病人病情的缓解与痊愈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九、脉诊的治疗次递郑卢医学脉法最大的诊疗特点,就是治疗过程中的次递是非常明确的,什么是治疗的次递呢?按照中医药理论常说的六经辨证,或者是三焦辨证,先治疗上焦,如肺部与外感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再解决中焦脾胃的问题,最后治疗扶阳填精益肾。这些层次说起来比较简单,可临床真正运用起来并非是易事。为什么呢?

因为《内经》中有:“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也就是说,中医药治疗疾病的过程是有明确的次递的,特别是郑卢医学这种次递思想,是相当的明确的,而我们过去所学的所谓辨证论治,根本谈不上什么治疗层次。而郑卢医学脉法,恰恰是这方面的强项,并且是思路清晰,方法明确,脉中有法,法中有规律性。

这就是为什么说,我们治疗一个比较重的病人,不管是在什么时候有了外寒邪气,就只考虑解表的问题,应该运用桂枝法加味而治,而且这个桂枝法有可能反复再用,为什么要用呢?第一个可能真的是有了外邪,其次可能是扶阳药运用了之后,三阴病向三阳病转移的时候,也会有太阳病表现,所以说我们有可能在运用桂枝法的时候,则过度到运用附子桂枝法,就又可能回头再单纯运用桂枝法。也就是说,看起来与我们治疗的“病”毫无关系,实际上,疾病却在一天天的好转,如上次雨轩师兄讲他治疗乙肝的过程,根本从处方上看不到所谓的治乙肝病的药物,可最后乙肝彻底治愈了。这就是郑钦安所说的:“是不治病而实以治病”(《医法圆通·中风》),而卢铸之大老师说的更为确切:“不去邪而邪去,不治病而病愈”(《传道录》)。

为什么郑卢医学只关注治疗过程中的次递,并没有直接的去治疗病人所谓的病,最后疾病却一天天好起来,最后痊愈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所关注的是人,是人的脉,而不是病人所说的,我这也不舒服,那里也难受。因为病人的自己感觉,与我们感觉到病人脉象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因为脉象所反映的问题,是人体内自然修复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人体是无法感触到的,而通过脉诊就能感悟到病人目前体内修复与邪正交织的情况,通过我们的手段来助正扶阳,积极地协助或是帮助病人的正气阳气的修复过程,针对的是人体内的正气自然修复过程,而不是关注病人身体上的自我感受,因为病人的自我感受乃是机体修复过程中的一种应对反映,而不是疾病本身与本质问题。所以说,郑卢医学治疗过程中的层次辨别,实际上就是在把握人体内自然修复过程的层次过程。比如讲,人体感觉寒邪之后,会由于寒邪的收引作用而产生浑身疼痛感,通过脉诊之后我们会感知到病人目前寒气在表,而这时的浑身疼痛就是人体阳气积极针对外感,去攻击寒气的结果,我们就是用桂枝法,去开表散寒之后,不仅仅是助正扶阳的问题,而是可以达到治疗浑身疼痛的问题。

郑卢医学治疗层次问题比较多,可能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觉,结合雨轩师兄讲的及师傅的医案中,大体有二个层次比较突出。一个是上中下三焦,即上焦、中焦、下焦治疗的层次,这个比较常见,也比较常用,雨轩师兄讲,师傅几乎是每诊一次,都是一个上中下三层次过程,都是一个小收功过程。二是妇女疾病,比如调月经,即经前方,经期方,经后方,这样的层次临床收效显著。其它的层次也比较多,这我们会从师傅的医案中看出,或者从卢铸之《卢氏临证实验录》中,看出不同的疾病层次有可能差别比较大,这完全要因人而异,而不是要机械运用,完全以脉法为切入点。

十、脉诊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思考郑卢医学脉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思考,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切脉在郑卢医学中与法、药是密切相关联的,而不仅仅是切脉的问题,而是通过切脉,把握病人目前最本质的问题之关键。因为切脉所发现的问题,是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的,因为切脉就是反映目前病人的即时信息,没有一点杂念,只要你弄清楚了病人的脉象问题,就等于我们抓住了问题的矛盾,抓住了问题的矛盾,就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郑卢医学脉法的特色。因为脉象的反映,是不以个人意志所控制的,是一个赤裸祼的人体原始人的反映,正如梦学大师弗洛伊德所说:“潜意识的过程是人体法无掩饰或控制的”。而我们把握脉象的过程,就是在与人体潜意识活动做之密切的沟通与交流,因为人体的潜意识能反映出人体内“原始的我”。

为什么郑卢医学会有这样的特色呢?据师傅了解的情况,解放初期卢铸之太老师不仅仅重视脉学问题,而且更重视郑卢医学法理的问题,特别是医易互通方面,牵涉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这在解放初期都是被认为四旧的东西,都是要打倒的,所以有关法理的很多精华都无得到传承了,甚至很多的资料都有可能被人为的损坏了。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卢铸之太老师把很多的理论性知识,都转化为脉学理念,通过切脉来准确的了解人体阳气损耗程度,并了解目前病人体内邪气的情况,然后结合理法进行密切配合,最后完善成为一种特色脉法。但是,这样的脉法,在得到卢永定师爷传承过程中,又进一步的丰富与完善了,这样才进一步形成了目前的郑卢医学脉法。

从师傅的《传道录》中我们可以得知,几乎在师傅讲的所有内容中,都是原滋原味的把卢永定老师的脉法精神,给完全完整的继承下来了,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卢永定老师的中间传承,我们就没有办法真正学到郑卢医学脉法之精髓。

我们从几位师兄与师姐的脉诊中发现,他或她们完全继承下来了郑卢医学脉法,而且没有一点的偏离主题的感觉,为什么我们这些学习中医而有临床基础的弟子们,反而不容易学好正宗的郑卢医学脉法呢?因为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再来修订我们心中这个模糊的概念,我们需要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师傅教给我们的脉法标准,所以必须放下过去,接受现在,这样我们才能学好郑卢医学脉法。

想学好郑卢医学脉法是大家的愿望,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我有个想法,那就拿我们自己开刀,自己按照郑卢医学脉法标准,每天摸自己的脉,看看是什么?像什么?然后呢,通过服用桂枝法、附子法、附子桂枝法、非桂附法,当自己感觉自己的脉象左手尺脉至骨,并形成一条斜线上到了寸部,然后我们有机会再让师傅给我们切一下脉,如果师傅说:行,你这个脉可活到九十岁。这时候,我们的郑卢医学脉法就算是学到了家,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第三篇:脉诊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运用

脉诊在《伤寒论》六经辨证中的运用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其运用六经辨证之成就,一定程度上是仲景成功地运用平脉辨证的方法。为此,作者对《伤寒论》脉诊的特点作一探讨。

掌握六经病主症主脉,进行六经病辨证

《伤寒论》的六经,既是伤寒热病序变中的六个阶段,又是多种疾病所表现的六个病域。六经病各有自身的病理特点,并有着与病理相应的主症主脉。据此就能对六经病作出诊断与鉴别。如:太阳病风寒束表证,既有恶寒无汗,头身疼痛专主症,又有浮紧或紧数的主脉;阳明病中焦实热证,既有壮热出汗、面赤口渴专主症,又有洪大或数的主脉;少阳病邪在半表半里,既有寒热往来、胸胁痞满等主症,又有弦数的主脉;少阴病肾阳衰微,既有神疲欲寐、四肢厥冷等主症,又有沉细或微细的主脉。《伤寒论》正是掌握了六经病的主症主脉,从而展开了识别六经病经证、府证、正局、变局、坏证、合病、病、传变等性变。例如同为太阳病的两个病例,均有恶寒头身疼痛的症状,但前者有浮紧脉,后者却为沉细脉,此时前者是风寒表实证,宜用辛温解表的麻黄汤治疗;后者为既有风寒在表,又有寒伤肾阳的太阳少阴合病证,宜用发表温肾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此种诊断即是根据患者具有太阳病的主症主脉和少阴病的主症主脉而展开的。《少阴疡》篇云:“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法谷者,四逆汤主之。”本条是根据浮脉主表热、迟脉主里寒而作的诊断,治则当先治里寒。在太阳病和阳明病由实转虚或由热转寒的演变中,平脉辨证亦起重要作用。太阳病风寒表实证的阶段是浮紧脉,得行之后若浮紧转为浮缓,犹恶风寒,已转变为风寒表虚证,当用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治疗;若脉变沉迟,则邪去正虚,荣卫虚寒,当用温补荣卫的新加汤治疗。在阳明病实热证的阶段,多为洪数脉或滑数有力之脉,宜用清热的白虎汤治疗;虽有实热症状,若脉不洪而芤,或滑数无力,是阳明病热耗气津,实中有虚,宜选既能清热又益气津的人参白虎汤治疗;若脉沉数有力,又有腹满便闭等症状,是阳明热结胃肠,宜用通腑泄热的承气汤治疗。观察脉象的动态,及时了解病证的趋向和传变

脉象是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除特殊情况下,脉象总是如实地反映着机体的病理状态。因此,观察脉象的动态,可及时了解病情的趋向和传变。《伤寒论.太阳篇》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亡,脉弱为不传,颇欲吐,烦躁,脉数急者为传也。”“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症状……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以上两条,就是仲景的脉测证,观察太阳病趋向的例证。少阴病病机是真阳衰微,阴寒内盛;厥阴病的病机是阴阳交争,寒热胜复,均属危病证,此时观察脉象动态尤为主要。病由阴出阳,脉由沉转浮,由绝转还……均是由凶转吉之征兆。“少除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厥阴中风,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卒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上述条文,即是仲景观察脉象动态,平脉辨证,判断少阴、厥阴病机转和吉凶的经验总结。在某些变证和坏证中,脉象动态诊断的价值亦很突出,例“太阳病脉浮而动数……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心下因硬,则成结胸。”本病原为恶寒头痛脉浮的太阳病表实证,医反下之,则成结胸证。仲景这种以脉测证,注意动态,配合物理诊断的方法,值得今人在诊断结胸证和其他病证明借鉴。脉症互参,确定可汗不可汗、可下不可下等治疗原则

《太阳篇》云:“脉浮者,病在表,可发行,宜麻黄汤。”又云:“太阳病发热无汗,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从上可见,同为太阳病证,有脉浮紧或数的风寒表实证,当用汗法,使风寒随汗而解;虽有风寒而脉微弱者,为阳气虚弱,即禁止发汗,否则将导致亡阳亡液。在本书的《阳明篇》里亦有较多可否汗下的记载。“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虚里实,久则谵语。”“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又云:“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脯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脉浮虚者宜发汗,下之与大承气汤,发汗宜桂枝汤。”上述四条,通过平脉辨证,前两条是阳明府实证,热结胃肠,宜用下法,使热邪下泄;后两条为太阳余邪末尽,禁用下法而宜用桂枝汤之类的汗法,使寒热表解。《伤寒论.太阴病》篇,尚有以平脉辨证来确定下剂的用量者,”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下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此一方法,亦可供今人借鉴。掌握阴阳脉法,从脉的组合和兼象来鉴别病因和寒热虚实

《难经.四难》云:“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阳脉主热、主动、主升、主实,阴脉主寒、主静、主降、主虚,浮、大、弦、数、滑、洪、促之类均为阳脉,沉、小、濡、迟、涩、细、缓之类均为阴脉。阳脉与阳脉、阴脉与阴脉、阴脉与阳脉之间的组合,均有一定规律。例如浮数、滑数、弦滑、弦数、洪数……都是二阳脉,分别代表着表热、里热、阳明实热、肝热、阳亢等病理;沉细、沉迟、濡细、濡缓、细涩……都是二阴脉,分别代表着阳虚、里寒、气血两亏,气虚血涩等病理;浮缓,浮细、细弦、濡数为一阳一阴或一阴一阳脉,分别代表看表虚、表证兼气虚以及肝阴虚、湿热等病理。仲景正是掌握了此种阴阳脉法的规律,从而有效地展开平脉辨证,从脉的组合和兼象来判断病因之异和寒热虚实之变。例如:在太阳病或表证的病例中,浮是主脉属阳,但可由病因不同或体质之异,浮脉伴随着属性不一的兼象脉。感受风寒者,由于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故见一阳一阴的浮紧脉;感受风温者,由于温为阳邪,其性升动,故见二阳的浮洪脉;感受风湿,由于湿为阴邪,其性凝滞,故是一阳一阴的浮?FDB2?脉;风寒束表,热郁于内,烦躁无汗的大古龙汤证,则是一阳一阴的浮紧数脉。在太阳病虚实夹杂病例中,外感风邪,营卫不和,表虚自汗,则是一阳一阴(一实一虚)的浮缓脉。气血本虚,又感风邪,则是一阳一阴(一实一虚)的浮细脉。在阳明府实证和少阴病里寒的病例中,沉为主脉,属阴,阳明府实,热结胃肠者,则是一阴一阳或一阴二阳的沉数脉或沉滑数脉;阳明虚寒、寒积于内,则见二阴的沉迟脉;少阴病真阳衰微,则是二阴的沉细脉;少阴病热化证,则是一阴一阳或二阴一阳的细数脉或细滑数脉。掌握寸关尺三脉的个性和共性,区别不同的病位与病证

《伤寒论》的三部九候法,兼用《内经*难经》的方法,而以《难经》的方法为主,尤其能掌握寸关尺三脉的共性和个性,以此区别不同的病位与性变。寸为阳脉,主心肺及上焦病证;尺为阴脉,主肾及下焦病证;关脉居中,主肝、胃及中焦病证。寸脉较浮,宜轻取而不耐重取;尺脉较沉,宜重取而不任轻取;关脉居中,适中取及中重取,此为寸关尺三脉的个性。一浮俱浮、一沉俱沉、一数俱数、一迟俱迟、一弦俱弦、一滑俱滑,此为寸关尺三脉的共性。“风温之为病,脉阴阳俱浮”“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此即寸关尺三脉一浮俱浮、一紧俱紧的共性表现。有些病例,由于虚实互见,寒热夹杂,寸关尺三脉往往显现各自的个性,出现浮沉大小,弦紧缓涩等不相一致的状况,这方面《伤寒论》亦有较多记载。例如:“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上述两条,前条之浮弱脉,即轻取为浮,重取见弱,浮显于寸,弱现于尺之脉,实为外感风邪后表虚而余邪未尽之常见脉。后条之浮缓弱脉,即浮脉的关部为显,柔缓的寸部为显,弱以尺部为显之脉,实为太阳中风后表虚证误下成痞之常见脉。寸脉主心胸部及上焦,太阳病或胸肺疾病,寸脉的病态较为突出,《伤寒论》瓜蒂散证云:“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梗,气上衔咽喉不得息者,此为胸中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此条表达了寸脉的个性。关脉主脾胃及中焦,《太阳篇》痞证的条文云:“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条表达了关脉的个性。尺脉主肾及下焦,形较沉而可耐重按,肾气虚弱,营血不足,下焦有病。尺脉的病态较为突出,故仲景《伤寒论》中载有不少论疾诊尺的条义。”伤寒阳脉?FDB2?,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予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本条的阳脉,可以理解为寸脉及浮取,本条的阴脉,可以理解为尺脉及沉取,由于腹中急痛,阳气内郁,故阳脉?FDB2?;由于腹中急痛,阴脉拘掣,故阴脉弦。《伤寒论》尚有诊尺以决断可汗、下与否的记载。例如:“脉浮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所以然者,以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作迟弱解),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少阴病脉微不可发汗,亡阳故也,阳已虚,尺中弱者,复不可下。”上述三条,一为尺中脉微禁汗,一为尺中迟弱禁汗,一为尺中弱禁下,均体现了尺脉的个性。

明察脉症的内在联系,判断内脏生克乘侮的病理

在伤寒热病的演变过程中,六经病的二阳合()病,三阳合()病,二阴合()病、三阴合()病并不少见。所渭合病,是两个或三个脏腑同时发病;所谓?病,是脏腑与脏腑之间,由此传彼先后同病。在脏腑合病病的过程中,此虚彼实或此寒彼热,互相影响,容易发生生克乘侮的病理关系,这种关系往往可从脉症间的关系上作出反映。《伤寒论.平脉》篇谓:“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水行乘大,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火,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痰木名曰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仲景所言的纵横逆顺,实为中医五行学说生克乘侮的病理表现。《伤寒论.阳明》篇谓:“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剌期门。”本条所言之腹满谵语为阳明府实证,浮紧(紧作弦紧解)为肝气实之脉,肝旺乘胃,木郁土壅,治当泻肝,故刺肝穴期门,以泻肝实。《少阳篇》谓:“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贼,名为负也……。”本条言胆胃同病而有下利的患者,见滑数有力者为顺脉,因本病之下利是一热泻,脉当滑数有力;若见滑数而弦甚之脉,此为负脉,因弦甚是肝胆旺之脉,肝胆乘胃,下利更难治愈。此种生克乘侮的病脉,《伤寒论》举例不多,但临床实际并不少见。例如少阴病阴虚发热的病例,以平滑脉而寸脉(传统以右寸)盈满者为顺,表示肺气充实而金能生水,病将痊愈;若寸关(传统以左寸关)弦数而急者为负(横)脉,弦数表示心肝火旺,火旺者阴液更难复原,病更难治。又如太阴病虚寒证,下利清谷,尺脉(传统的右尺)重按有力者为顺,表示火能生土,以来助子,病将速愈;若尺沉细而弱,亦为负脉,示火不生土,母不助子,病难速愈;若关脉弦实(传统以左关)则为负(纵)脉,表示土虚木乘,脾气更衰而病较难愈。

脉症相反时的脉象、更有特殊价值

《内经》云:“阳证得阳脉,阴证得阴脉为顺症,阳证得阴脉,阴证得阳脉为逆症。”又云:“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风热而脉静,泄而脉大,脱血而脉实者皆难治。”仲景在《伤寒论》平脉辨证中,充分应用了《内经》提示的原理,高度重视脉症相反时的脉象,分析病机所在,从而判断病证的吉凶顺逆。例如临床见恶寒无汗,头身疼痛等太阳病症状时,不见相应的浮紧脉而反见沉细脉时,当为太阳少阴合病,予温经发表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伤寒论.阳明》篇云:“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明日不大便,脉反微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予承气汤。”此条为热结阳明府实证,伴滑疾脉者是顺症,可用正治的下法;若脉不滑疾而反微,说明气血大亏,是逆症而不能用下法。《伤寒论.太阳》篇云:“结胸者,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此条言患结胸者当见沉紧脉,脉症相符,可用下法;若脉不沉紧而反浮大,为表邪犹盛,仍宜治表而禁用下法。《伤寒论.厥阴病》篇亦有脉症相反的记载:“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此言伤寒下利甚剧,脉当沉细弱数,方为顺症,今反实大者,为邪盛病进,是逆症而难治。寒厥和热厥是两类截然不同的病证,临床上均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症状,然而寒厥的脉象沉迟或微细,脉和症所表现的均是虚寒病理,当用温里的四逆汤治疗;热厥的脉象沉滑或滑数有力,脉症相反,脉象表示实热在里,外寒则是假象,当用清里热的白虎汤治疗。中医治疗不孕不育 重在疏肝《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上篇宫寒如何调理?教你几个暖宫方法按摩人体这几个“窝”,让疾病无处可藏伤寒《伤寒论》治疗各种感冒发烧的特效药方小孩发烧按哪些穴道退烧(详解)名方解析民间流传的治白发偏方白发与身体的关系,后悔知道太晚了中医理论《倪海厦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黄元御《伤寒说意》卷首

《傅青主女科》-带下(青黄黑白赤带)友情推荐幼儿园孩子不睡午觉有妙招

嘴有多贱,命就有多贱!

第四篇:读伤寒论心得

《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在你度过伤寒论之后,你有些什么不同的想法分享?下面是读伤寒论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读伤寒论心得

在这春雨纷纷的夜晚,窗外寂静无声,我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行人纷纷,不经意看到桌上的《伤寒论》,手不由地打开台灯,细细读起了起来。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翻阅它,但每一次翻阅它,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悟体会。它不仅让我惊喜,也让我困惑。但却又让我忍不住去思考、钻研,这一次次的思考、钻研都化作无数的对《伤寒论》以及中医的深情。

说道《伤寒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张仲景,张仲景先生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却愿意造福百姓,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寻求探索,从而留下了著作《伤寒论》,为万千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条出路。而其著作《伤寒论》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留下了几百个经方,更在于建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理,法,方,药的先河。自此以后,中医不再是师徒相传的经验之谈,而是成为了一门拥有理论的学科,使中医的各种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寻,有法可依。由此观之,张仲景之于中医犹如门捷列夫之于化学,称其为医中之圣一点也不为过。

然后在多次阅读《伤寒论》后我却发现想要真正读懂它并不是件易事,不仅需要知识积累更需要一颗探求的心。要深刻细读《伤寒论》,首先就必须要有一种中医思维框架,不仅是要翻看医案著作,领悟前人经验,更要自己结合日常多多思考书中为何如此阐释?而不是死背医案记录。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应当结合基础理论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为主导去排斥它,甚至怀疑它。最后在知识与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对《伤寒论》提出质疑,在疑问的过程中不仅是自身领悟的更高层次发展,更是医学造诣的升华。如此这般,方能读领略到古人张仲景先生蕴藏在书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得到收获。

读伤寒论心得

自仲景之《伤寒论》的出现,后世医家多对此有所发挥,或依原文而解,或有所补益,但于临床较为实用,讲得很是朴实的,我多遵刘渡舟、陈瑞春,二老多以临床为出发点,无累赘之言,指导我们后学有很深的实际意义。笔者近日再读《伤寒论》时,突有所感悟,现笔录于此,分享与同仁。

笔者近日坐门诊,接触的上感病人较多,这个疾病本身不是重病,就是老百姓常说的普通感冒,如无并发症,一般经5-7d痊愈。但若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会引动很多旧病复发,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加重原有心脏疾病,比如导致心衰、心律失常等等。忽然想起,早在1800多年前的《伤寒论》中,仲景仙师就对此有详细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伤寒论》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可知,中医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时间有精确的论述,但此处之病也不是单指感冒而言,学者应灵活看待。

再如《伤寒论》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主之。18条: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这两条论述了太阳中风兼肺失宣降的证治。以方测证,临床应有太阳中风的临床表现,即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等证,再兼有喘息等症状的病症,治疗选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厚朴、杏仁降气平喘,消痰导滞,表里同治,标本兼顾,为解表宣肺,化痰定喘的有效方剂。我理解,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感冒,引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而表现的症候,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临床表现为此证型者,均可用之。如《伤寒论方医案选编》记载治疗外感引动宿喘案例,刘某,男,42岁,素有痰喘之疾,发作较频。春日伤风,时发热,自汗出,微恶寒,头痛,且引动咳喘,发作甚于前,胸闷而胀,气喘倚息,痰白稠量多,咳喘之时则汗出更甚。不思食。舌苔白腻脉浮缓,关滑有力。此风邪伤表引动痰喘复发,外风挟痰浊壅滞胸腕,肺胃气逆不降所致。方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处方为:桂枝6 白芍6 炙甘草4.5 生姜2片 厚朴9 杏仁9 麻黄1.5 贝母9 苏子9 炒枳壳9。连用3剂后,表证去,自汗止,痰喘亦平。再看《蒲辅周医案》中,蒲老用本方治疗重症腺病毒肺炎1例,患者为一3个月大的男婴,因发热4天,咳嗽气促抽风2次住院治疗,经用西药以及大剂麻杏石甘汤治疗无效,当时体温在40℃,无汗,面色青黄,咳而喘满,膈动足凉,口周围色青,唇淡,脉浮滑,舌淡、苔灰白,指纹青,直透气关以上。蒲老认为是辛凉苦寒撤热不退,是营卫不调,寒邪闭肺所致,遂用桂枝五分 白芍六分 炙甘草五分 生姜二片 大枣二枚 厚朴五分 杏仁十粒 僵蚕一钱 前胡五分 一剂得微汗,体温渐退,热降喘平,营卫得和,后再以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而愈。细读蒲老这则医案,有如肺炎并发心衰,忽又忆及读毛以林老师的《步入中医之门》讲到刘新祥教授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心衰的案例,并重点地说到汗与不汗的重要性。可知,本方不仅用于治疗外感引动宿喘,还可用于治疗喘息胸满,不能平卧的心衰疾患。

原文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本条论述了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用小青龙汤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增强通阳宣肺之功,芍药与桂枝相配,调和营卫,干姜、细辛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且使干姜、细辛不至升散太过,半夏降逆化饮,炙甘草和中兼调和诸药,诸要合用,共凑辛温解表,温化水饮之功。现代医家对于此方的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其适应范围是:⑴治表有寒邪,内有水饮,发热干呕而有咳喘者。⑵溢饮,心下有水气,咳嗽喘息,遇寒必发,吐痰沫,不能卧,喉中涩。⑶支饮,发热干呕,吐涎沫,咳逆依息不能卧。总之,寒饮咳喘,不论有无表证,均可用之。本方对现代医学的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只要辩证准确,多有很好的疗效。《伤寒论方医案选编》中有案例为证,李某,男,44岁,自幼患过哮喘,天冷遇水劳动则喘更甚。1964年8月12日因重感冒而复发哮喘,咳嗽连声,咽中漉漉,多吐白沫,伏坐不得卧,吐痰不松,食欲减退,大便结,小便清长,舌苔白滑,脉浮紧。或衰木盛,水寒金冷,津液不得蒸发,则留而为饮,上迫于肺,肺络受阻,气机被遏,遂致咳喘,治宜温中蠲饮,宣肺纳肾。处方为:麻黄4.5 肉桂0.9 沉香1.5 白芍6 细辛2.1 干姜3 五味子3 半夏6 炙甘草6 蒌仁15 莱菔子12 服后喘定咳轻,咯痰大减,亦能卧睡。再以温化饮邪肃降肺气,连服六剂而瘳。刘老常用小青龙汤治疗咳喘,常屡建奇功,并总结出小青龙汤的运用的六个要点,大家可参考《刘渡舟验案精选》。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与小青龙汤皆为表证兼喘的方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为表虚兼喘,临床以有汗而无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而小青龙汤为表实兼喘,为无汗而有水饮内停的咳喘病症。

读伤寒论心得

我个人认为,中医的发展道路是曲折又漫长的,前途却是无知的。回顾中西医发展一路起来的历程,中医在社会中所受到的种种质疑,难免会让人对它心存质疑。虽然我是中医学院的学生,坦白说一开始我对中医也是有偏见的,特别是我们中西医结合专业,先在南方医科大学学习两年西医的我们对中医这种富含哲学而又需要有一定的中国古代知识才能理解的学科,在缺乏这时代知识又一直接受西方原子论教育的我们看来是多么抽象而又模棱两可的东西。记得《中国医学史》的吴老师跟我们说过这么一句话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迷迷糊糊地活。或许这就是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吧。

接受中医教育一年半了,对中医也算是有些许了解,也培养了自己对中医的兴趣和坚定自己学中医的信念,虽然说不是每个中医人都可以成为中医大家,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医真的可以让人活得更好。还是邓老的一句话说得好中医之所以没效是因为你没学好。

《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医著之一,著者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此书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热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重要医著。《伤寒论》是通过六经传变、六经辨证来讲述疾病,张景仲真是个伟大的医学家和文学家,他采用了很多种手法:省文法、倒序法。。让我们这些没有什么中医文化底蕴的新一代读起来还真的不好理解。但还好,他按六经传变规律来描述这也给我们很清晰的思路去探讨这方书之祖、医方之经了,也不是没有窍门可寻的。再者他的脉法有独到之处:1、各病有主脉;2、一脉主数病;3、一病见数脉;4、脉法颇灵活;5、用脉象解释病机;6、以脉象指导诊断;7、以脉象指导治疗;8、据脉象推测预后;9脉象相同,舍脉从证以认病;10、证候相同,舍证从脉以认病。在治则治法上也是非常具体的:1、治未病;2、注重顾护脾胃;3、注重因势利导的治则;4、强调标本缓急;5、突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6、指出疾病的治法及治禁。7、注重整体护理。8、也体现了张仲景多一证则加一药,少一证则减一药的思维。这不仅给我们理解《伤寒论》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丰富和拓展了我们的中医思维和临床思维。

这个学期学了《伤寒论》,四大经典医著之一,大家都很重视,再加上有幸是李赛美教授教的,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就更大了。李赛美教授会给我们放临床主任查房病案分析视频,我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的,因为我不仅让我们可以了解临床上是怎样用《伤寒论》去解释和辨证辨病的,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临床思维,和加深对条文的理解和运用,也增加了课堂气氛,活跃了我们的思维,也减轻了以前我们一味上课枯燥无味的只看PPT的现状。减少了我们的视觉疲劳。

课余时间大家都会去看《伤寒论》各家之说,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对所看到的内容感兴趣的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或者觉得别人说得好的、总结得好的地方,就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然后几个同学常常在一起讨论条文说说自己的见解,大家都各抒己见。我觉得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们相互学习,可以了解其他同学的理解和思维切入点,同学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再者大家分享可以做到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东西,还能增进我们的友谊,也培养了我们与他人合作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我这个学期看了《刘渡舟〈伤寒论〉讲稿》,觉得这对我对《伤寒论》的学习和理解是很有帮助的,里面有他用经方治疗的个别案例这更加深我对经方的疗效的认识以及经方运用的临床思维都有所帮助。记得刘教授在讲桂枝去芍药汤为什么要去芍药?讲得挺好的。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芍药味酸,入血分和阴分,对于胸阳之气不利,因此要减去。根据张仲景用药的法度,胸为阳,凡胸阳不利出现胸满,都去芍药;腹为阴,凡脾阴不利出现腹满,都加芍药。所以去芍药者,乃避阴以救阳也。其二,芍药会妨碍桂枝的宣发、腾达、振奋心胸阳气的作用。把芍药减去以后,桂枝汤中剩下的都是辛甘之药。这解释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去芍药,也更总结了张仲景是怎样运用芍药这一味药的。这也给我们在《金匮要略》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已黄芪汤主之。腹痛者,加芍药,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在这里要加芍药了。

我是个爱想东西的人,脑袋里有时总有些奇异的想法。我有时会着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本这两本都是医圣张仲景的手稿,总想怎样找个切入点把这个两本书联合起来读,或许会更好理解。例如,咽喉溃烂一病。

我个人认为这两首方所治的咽喉溃烂症,苦酒汤侧重于痰,所以用半夏涤痰散结。然而甘草泻心汤是个寒热错杂,偏于热为患。所以用了黄芩三两、黄连一两来苦寒清热燥湿。临床上出现咽喉溃烂症时,这两首方都是可以加减运用的,特别是甘草泻心汤里面的药物寒热各自调整一下,运用范围更广。

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是非常清晰,而且他的经方也是在临床上被验证过,确实是有效的,而且疗效非常好,这无须再去质疑了。但唯一遗憾的是,他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攻破当今世界的第一杀手肿瘤的证治方药,这也给了我们一块新的领域,毕竟这问题是会层出不穷的,也让我们在学习张仲景的辩证和临床思维后,学会举一反三地开阔我们的思维,不断地丰富我们的经验,用实际去验证经方的效验和攻破这难关的可能,去填充这页空白。我对这方面也很感兴趣,也坚信中医治疗肿瘤是永远比西医更具优势和人性化。《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更坚定了我攻破肿瘤这一难关的信心。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但自从我踏上医学这条路,认识到肿瘤这个世界难题时,我就下定了决心致力于中医治疗肿瘤这一块,我相信未来中医一定可以攻破肿瘤这一难题,至少可以对人类的健康和减少患者的病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是更有优势的。虽然我知道我这么说也是没有什么科学性,但这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只要有信心,坚毅走下去,就像人类登月这一步的跨越一样是有可能的。

读伤寒论心得

在积累了大一,大二的中医基础课后20,大三的我们开始学习经典。经典的学习,提升了我们的深华空间,培养了我们的中医辩证思维。为我们将来从事中医药工作打下了基础。我对自己学习伤寒做个简单的分享。

1.理解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多用心品读,用心体会。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倍,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伤寒论》主要讲诉仲景学术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应该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义,然后将其背诵,记在脑海里,到遇到时便可拿出来用,体现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后反复的应用才可体现出其精微之处,然后在不断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经辩证的学习非常具有逻辑性,知识特点具有框架性,对我们学习起来就非常容易。每一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这样先记住病纲总的特征,再来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从同到异,相比较的学习,比较容易记住,结合各种致病特点,各脏腑受邪特点和以前的知识联系起来学习,从各经病治疗,治法入手,失治,误治后出现的病症,一一梳理,学习起来比较容易。六经传遍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情况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阴而反映强烈,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三经的,病多属热,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正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可发于阴。

3.伤寒论六经辨证的学习

六经辨证是要辨别出病、脉、证、治四方面的基本内容,可见通常所说的六经辨证,实际上是对辨识

以上四方面内容的简称。

太阳病为外感病的初期。太阳病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提纲,凡外感疾病。出现此脉证者,即可成为太阳病。太阳病有经证腑证之分。太阳经证因因病者体质及感受邪气不同,分为邪气中风两大类。中风的主要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其病机为卫阳浮盛,卫外不固,营阴外泄。伤寒的脉症有恶风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等,其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郁遏,营阴凝滞。太阳腑证有蓄水,蓄血之分。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内入太阳之腑,邪与水结,膀胱气化失职,故出现脉浮发热,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蓄血证是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化热,热与血结,血蓄下焦膀胱部位,起临床证候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其人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此外,太阳病还有兼证,如太阳中风兼喘,兼汗漏不止,兼身疼痛等;又有因误治失治所导致的变证,如结胸,痞证,脏结,火逆等等。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正邪相争剧烈,邪热极盛的阶段。其证多属内实燥热性质,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阳明病依据燥热与肠中糟粕结合与否,而有热证,实证之分。如燥热虽盛,但未与肠中糟粕相结,而充斥内外,弥漫周身,出现身大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洪大,烦渴引饮者,称为阳明热证。若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相结,燥屎阻滞肠道,腑气不通,出现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腹满硬痛,不大便,脉沉实者,称为阳明实证。另有微热约束脾的传输功能而大便硬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者,名为脾约证,亦属阳明实证范畴。阳明病虽以里热燥实为主,但也有由于里虚或中寒所导致的阳明寒症,虚证。此外,阳明篇中还有发黄证,血热证等变证。

少阳病是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病在半表半里的中间阶段。邪入少阳,胆火内郁,枢机不利,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其主证还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舌苔白,脉弦细等。少阳枢机不利还包括有若干兼证,如兼太阳之表,则出现发

热,微恶寒,肢节疼烦,微呕,心下支结等;兼阳明之里,则可见往来寒热呕不止,心下急,或心下痞硬,郁郁微烦,或潮热,不大便等;若兼气化不利,则可出现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等;如少阳病误下,病邪弥漫,表里俱病,虚实相兼,则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

太阴病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病入太阴,以脾阳不运,寒湿阻滞为主,故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食腹自痛为提纲。除太阴本证外,尚有太阴兼表证,见脉浮,四肢疼烦等;有太阴腹痛证,见腹满时痛,或大实痛等;若太阴寒湿在里不解,郁而发黄,亦可形成太阴发黄证。

少阴病是外感并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病至少阴,心肾阴阳气血俱虚,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提纲。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两途:寒化证见手足厥冷、身倦而卧、下利清谷、小便不利、脉沉微等;热化证则以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等为主要脉症。此外,少阴病还有兼太阳之表的两感证,热化精伤、邪热并归阳明的急下证,以及热移膀胱、下厥上竭等症。

厥阴病是伤寒六经病症的最后阶段。厥阴为病,肝失条达,木火上炎,脾虚不运,易形成上热下寒的病理变化。厥阴病提纲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即反应了厥阴病寒热错杂的证候特点。然厥阴受邪,阴阳失调,若邪气从阴化寒,则为厥阴寒证;从阳化热,则为厥阴热证。病至厥阴,正邪相争,阴阳消长,加盟手足厥逆与发热交替出现,则为厥热胜负证。若由于阴阳其不想顺接,表现为四肢厥冷者,则称之为厥逆证。邪犯厥阴,肝失疏泄,影响脾胃,升降失调,还可见呕吐、下利等证。

读伤寒论心得

1.关于其流派。在我看来,伤寒论可以分为两大流派,一派是占据绝对主流的辨证论治学派,主张治病要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的理论来辨证型,代表人物有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主流医家几乎都是主张辨证论治一派是人数较少的主张辨六经辩方证药证的方证对应学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等,中国的有胡希恕、黄煌、刘志杰等。

2.关于其论证的内容。伤寒是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或者说由于起居饮食不甚引起的突发性疾病。例如汗出当风、久坐湿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严重最普遍的一类疾病,这是伤寒论重点讨论的对象,当然也同时讨论了另外几种突发疾病

。所以伤寒论重点讨论的是外感突发疾病的证状、脉象、传变规律及治愈方法。

3.对六经的认识及其和脏腑关系的几个简要介绍。中医治病都是从整体出发的,以病者盛衰强弱为依据,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经铃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又曰:百病不外六经,正治不外六法,按经审证,对症立方。

(1)阳明病与心阳明病。无论寒邪热邪,一律表现为高热,另外有谵言妄语的证状。其实阳明与心有莫大关系。《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二阳就是阳明,说明阳明的病可能发自于心,也可能发自于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阳明病。而瞻谵言妄语是神志疾病,与外邪攻击心包有关,也正因为心包是禁宫要地,正邪交争最猛烈,所以才会出现高热症状。另外阳明病的脉象是洪脉,这正是心脉。由此推知,阳明经病的主方白虎汤,其实最重要的是解心热。在高烧、神志昏迷的时候,后世很多名医都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热。(2)阳明病与肠胃。《灵枢经脉》说足阳明胃经主津液所生病。足阳明病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阳明病的一大特点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体正邪交争后把外邪排除体外的过程。但是大汗出后出现的问题就是胃家实排便困难。依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样的:正常的人体防御机制,可以通过高热、汗出的方式战胜外邪病排除,在体表可以排邪,那么机体是否也有可能在肠胃之内,以分泌物的形式将外邪排除,随粪便外出。但是,由于排便困难,外邪无法排除,反而在粪便上滋生,排便困难除了破坏正常代谢外,也使外邪在粪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个承气汤就是解决排便问题,大便出来了,外邪也就随之而去了。当然并非所有的阳明病都会伴随便秘,而是肠内有燥矢、有宿食、或肠胃机能有问题才引发便秘。

(3)太阳病与肺。外感症初发,通常表现为太阳病。所谓太阳并非抽象概念,因为太阳病会引起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感受。如头项强痛,腰背痛。例外鼻鸣、鼻塞、流涕等有时也是太阳经的病症,因为足太阳经过睛明穴而络鼻窍。太阳病是表证,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阳病与肺部疾病通常同时出现。所以太阳病经常伴随咳嗽、喘息、浊痰的出现。所以在治疗太阳伤寒的方剂中,多有润肺、止咳的药物出现。如杏仁、五味子、生姜等。另外,太阳病为什么现浮脉?浮脉是肺脉,所以是太阳经与肺同病。

4.对于药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来伤寒论中其主要用药特点是有是证,用是药。最典型的就是《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痞满,默默不欲饮

食,心烦喜呕,或??,小柴胡汤主之。方后7加减: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瓜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加瓜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又如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三方的共同症均有发热,共同之药都有麻、杏、甘,仅有一味药不同。显然可以看出桂枝为恶寒身痛而设,薏苡仁为风湿身疼而设,石膏为汗出兼喘而设;桂枝通阳、薏仁祛湿、石膏清里热。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就可明确的知道桂枝、薏仁、石膏的药物作用,不用再作其它的分析和药书资料的论证,简捷而正确,直得仲景心法。

5.心得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我深深感觉医学知识博大精深,疾病千变万化,我的知识实在太贫乏。以后还要在多个方面多下功夫,充实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灵活运用伤寒论,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作为新时代的中医学生,我一定要立足于临床,刻苦研读张仲景著作,学以致用,反复实践领悟,提高自身的中医素养,同时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国医大师邓铁涛曾寄语青年中医:21世纪是中医学的世纪,要对自己充满信心,当铁杆中医,努力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让中医学走出国门,传扬世界,为整个人类的健康贡献力量。我一定要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为中国医学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伤寒论心得

中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三的时候开始学习经典,更是深有体会。而今有机会在毕业前再次选修经典,这对未来工作将会有莫大的帮助。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会抽空学习经典,以下就我对《伤寒论》的心得体会做个分享。

一、以理解伤寒论原文为重点,多读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参诸家。多读多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伤寒论》主要是继承仲景的学术思想,探索其精微大义,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伤寒论》由于成书年代久远,条文失真,文法多样,文字古奥,论理广深,因此,我们要想学好她学透她,依靠后世注家,以注家作为向导,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然而,历代注家很多,且观点不一,如何选择,很是让初学者头痛。有幸在书店买了一本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里面释义博采众家,实在让我受益匪浅。而胡希恕老师更是为后代工人为伤寒论注解的第一人,胡老师释义让人叹为观止。

至于背诵,我觉得背诵一定的原文对于中医入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伤寒论》来说,不能背诵,头脑就不能在前后原文之间任意穿梭引用,也就无法全面细致的理解《伤寒论》的含义。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二、我对六经的认识。

《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伤寒论》从内难二经基础上的进一步之经典著作,补内难二经之不及,其首创六经证治。故我对六经之认识有一读之必要,打的中医治病,皆从整体出发,依据病者盛衰强弱、病势之缓急进退来作为施治方针。所谓六经,三阴三阳是也,大抵三阴经病,属寒、属里、属虚者多,故太阴治宜温,少阴治宜补,厥阴治宜清;而三阳经病,恰与三阴经病相反,大抵属热、属实、属表者多,故表证宜汗,实证宜下,独少阳属于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经的划分具有辨证与论治的双重意义,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示中风或伤寒,以确定解肌或发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里,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对于部位的归类,可做为论治的根据。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热,决定用药的温凉。第四,提示邪止消长的情况,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证归类时以实证属三阳,虚证属三阴。第五,提示受邪的经脉脏腑可以分经用药,有的放矢。由于六经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经脉脏腑,给立法方药指明方向,故伤寒六经辨证的过程,即是确立治则,治法及选方遣药的过程,所以辨证与论治是两个步骤,合而观之辨证与论治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经传变是有规律的,不同的传变条件,会有不同的传变情况:在感邪轻、正气强的条件下,如治疗得当,可不传而愈。在感邪重、正气强的条件下,病发于阳而反应强烈,且不论病在一经或合病,或并病都在三阳,但若治疗不当,消耗了正气,则可传入三阴。由阳经传入阴经的,病多属热,易于亡阴。在感邪重,正气弱的条件下,病发时直中三阴,但若治疗适当,邪衰正胜也可阴证转阳。在感邪轻,正气弱的情况下,病可发于阳也发于阴。

三、关于伤寒在临床上的运用体会。

作为毕业班学生,已经经历过临床??,有幸在实习期间能在一附院见到各老师在临床应用经典。这让我也有些临床上的实践与体会。总结起来,首先应抓住主证,然后辨析病机,最后在了解方义的基础上化裁经方,经过加减。临床如白虎加人参汤合竹叶石膏汤治疗糖尿病。五苓散合真武汤治心衰的水肿,大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等。

总之,《伤寒论》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

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其中的奥妙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第五篇: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

黄元御脉法临证心得(上)

在学习脉法之前我讲一下我本人学习脉法的过程,希望在座各位老师和同行不要像我这样走了很多弯路,也希望今晚的讲座能够给大家更多的启发,让大家感受到脉诊的乐趣。到目前为止本人也稍稍对脉法有点感觉,在临床上用逐渐以脉诊为主的诊断方式去看病,说实话,让我来讲脉法,这个脉诊本身就很强大,让我有点感到牵强也没有资格讲这么重要的课程,也担心自己的理解偏差把大家领偏了道。我在这也只是开个头,希望大家把自己在临床上对脉的认识,都贡献出来,对我讲这堂课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一,这也是中医诊断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现实中,只要你说你是搞中医的,老百姓首先就是问你会摸脉吗?学过中医的人,或者上过临床的人都明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才是我们大多数学习中医的人对脉法掌握情况的最好的一种描述。在学习脉法的过程中我也曾经请教过很多老师,很多老师都告诉我,在现实中真正能够摸脉的中医人少之又少,很多医生摸脉只是为了做个样子,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而已。还有老师说脉法并不重要,你看《难经》上讲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对于医生来说,切脉排在四诊之末只是一些皮毛技巧而已。我们要练好的是望诊,闻诊,问诊,不必追求切脉。但是我自己对伤寒论,金匮的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到处都是在讲脉法,说实话实在是看不明白,我想如果脉法都搞不懂,经典的学习估计也是一知半解。灵枢第四篇上讲:见其色,知其病,命曰明;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问其病,知其处,命曰工。色脉形肉不得相失也。可见脉之重要。

但是脉法实在是难学,很长时间对我来说,脉学也成了一种玄学,学懂它成了一种不可奢求的奢侈品。但是我们是中医人,如果不会摸脉,怎么成为地地道道的中医。仲景大师在伤寒论中多次提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就特别的强调脉法,脉为先,证其次。我想如果只重视证不重视脉,只重视方证对应。可能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过程。这样不容易对真正的中医的实质更好地掌握。就如同我们练习毛笔字写毛笔字一样。可能中医辨病的方证对应是一种很好的临摹过程。大多数人还是在套方或者合方。但是我们知道真正的书法应该是得于心应于手的,写起字来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那才是真正的书法。中医也一样,不知道脉如何看病呢?问其病知其主,充其量也只是个下工而已。甚至连下工都不如。况且望闻问切四诊。哪一个能自己拿出手来。望什么呀?望完之后有什么用,看看舌苔,阴虚阳虚,脾虚肾虚,可能都是口边词,问什么呀?十问歌问了一遍。也不知道自己开什么方下什么药。阴虚就是盗汗吗?在临床上发现也不是啊!

既然如此。我自己就想痛下决心学习好脉法,所以在从事中医看病的过程中,我从未放弃对脉诊的学习。理想可能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脉法的学习也不知从何下手。就像很多人一样,当学习脉法的时候。也是学习明代《濒湖脉学》、《脉经》、《三指禅》之类的学习,也背了一点,但学了很长时间呢!发现摸脉越摸越没有感觉,同时即使自己能摸到弦脉、浮脉来,也根本不能起到辨病的作用。也指导不了我该如何用药,可以说只要是拿起脉学书就想打瞌睡。在这种痛苦的学习下我也认为脉学可有可无,不必学习它就放弃了。大概202_年的时候,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听过一堂讲座是湖北王光宇老师的讲座,讲的是如何通过摸脉可以知道现代医学的病,让我很是激动,一摸脉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子宫肌瘤、癌症等等都可以知道都可以摸出来。想一想,如果你能说出一二三,老百姓对你的信任度肯定能骤然增加几分,不要说学习了想想都会让人激动的。于是我就买了现代版的脉学书籍。如陕西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大医脉神》,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王光宇老师的《精准脉诊带教录》。

也正如中医书友会刊载的华夏她先生远渡重洋学习飞龙脉法一样,或许自己天生愚钝。看了很长时间,也能够摸出一些失眠、冠心病、高血压之类的病了,但是就是不知道该如何用药,在中医四诊体系中,你摸出的脉他有什么用呢!所以说看来也是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呐。脉学的第一阶段就这样失败了。我想也是没有什么结果的。既然脉诊走不通,我就只好还是学习《伤寒论》关注方证对应。也可以算是我们的一条捷径。然而在这个迷茫的时候我深受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老师的影响,在这里我特别感谢黄煌老师。感谢它让我的中医之路延续下去。可以说给我很大的信心。

日本汉医大冢敬节认为在《伤寒论》中的脉直接记述了脉状不讲脉名,认为简单实用,后世医家脉名有60多种,重形式不重内容,主张脉学无用论。所以我们中医经方大家黄煌老师提出了体质辩证,提出了方证对应的重要性。提出了腹诊技术,提倡经方的重要性。我想黄煌老师也是东渡日本学习后受大冢敬节汉医的影响吧!我在学习伤寒论过程中也能感受到经方的神秘和美妙,就如同胡希恕胡老知道什么病用什么方一样,如慢性肝炎,前面讲过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来治疗。但是前提是如果我们不知道是肝炎,不知道有肿瘤的情况下该怎么办?离不开西医的诊断我们也只能是假中医而已,说到这儿,就发现自己越来越像半吊子中医。因为伤寒论中的脉法我是无法跨越,对脉法的学习还是一窍不通的,读伤寒论开篇就在讲脉法,看的让人云里雾里。在这个太阳篇就讲过,开篇就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里边脉浮是指的左手脉,还是右手脉呢!是指的两手的寸部呢,关部呢,还是尺部呢!都不能明确的解释。

后来又读过明代秦景明撰写的《症因脉治 》书,也花了一段时间研习了胡希恕老讲的脉学,李士懋老师的《平脉辩证传承实录百例 》,我也特意的研究了一段时间张锡纯老师一代老前辈的脉法,都不能得到这个脉的精髓。我们这些后辈们缠绕在这些纷杂的脉名和脉理上无法甄别选择时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无能和无用,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自己学的一知半解。所以,认为这个脉诊无用论,我想,和大家一样,可能大多数人都这么认为吧,所以这次也是我第二段学习脉学失败的原因。可能现阶段我们这些中医人最擅长的就是问诊、药和方剂,通过我们伤寒论中的方证对应来开方下药,也能达到更高的医术境界。

前几天听宋老师讲到学英语,我也由感而发。大学时为了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我天天背单词做练习题,结果是四级考了最高47分。以悲催的方式结束了英语的学习。学习了几十年的英语也是糊涂虫一个。毕业后一次在书店偶然的机会看到一本是钟道隆先生写的书。钟先生四十几岁学英语还发明了复读机,两三年就成为了英语翻译专家。英语学习就这么简单吗?我当时想,所以我也再试试学习英语。于是就买了杂志《大家说英语》、《空中英语教学》等等这些杂志型的期刊,也老老实实按照他的方法。学了一段时间。也没有纠缠什么语法什么词语的含义。发现老外说英语也不讲究什么语法之类的。没过多久,才发现这个英语是原来这么有趣简单明了,因而学习慢慢的就进入了一个佳境,发现英语也不是这么难学,后来还萌发了考研的准备,虽然考研没考上,满分100分英语却考了73分的成绩,让我唏嘘不已,回想这段经历,英语学了几十年全死在这个语法和单词上,死在如何区别它们如何用它们之上,死在各种各样的模拟考试上,我想这也是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肯定不能学好英语的。到我们学习中医也不是如此吗?我们可能就死在方剂和用药上,死在我们自己认为的还可以的望诊、问诊、闻诊上,死就死在我们中国这个中医教育模式上,死在我们所谓的经验上。

可能我说的这些严重点,如果我们今天忙着看病,期望多看病多临床来提高自己的医术,对医理医道的认识上没有高度,最多的就像我们写的字,写了几十年还是那么难看,根本就没有什么长进甚至还倒退。真正活到老才混到老中医,老中医也可能是个糊涂的老中医。后来我读到黄元御先生的书,才明白这脉法和医理他是一贯相通的。用黄元御先生的话来说,我给大家读一下,医法无传,脉理遂湮,金简长封,玉字永埋。方书累架,七诊之义无闻,医录连床,九候之法莫著。既迷惘于心中,复绵昧于指下,使踟躅之余,命饱庸妄之毒手。顾此悢悢,废卷永怀,作脉法解。如果黄元御先生在世。观今之中医,不是正是如此吗?医案累架到处都是医案,但是我们的其真之意却不知道,我们的脉法都不知道,我想,我也是黄先生所说的那种庸妄之人,这么说脉法学习的解门之道在哪里呢?《黄帝内经》上讲,智者察同,愚者察异,真正的脉学,应该是简单容易。大道至简,脉法应该也是如此吧!看看我们的《伤寒论》,脉法简单,脉浮滑,脉浮紧,脉沉紧,脉微细等等,我们看这个中医书友会,看华夏老师她老公,远渡重洋学习飞龙脉法,这个脉法有八十八种之多,我想,这是智者和愚者的选择造成的,这种精神非常可嘉但不值得学习,我们中医说的脉法,有二十八脉之多,而仲景脉法却只有十种。大、浮、数、动、滑为阳脉,沉、涩、弦、微、细为阴脉,而《内经》上只有春夏秋冬四时脉象,也就是说只有四种脉象,内经上讲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始终强调,谨守阴阳,无与众谋,所以脉诊的层次,是先分清阴阳之脉,虽然脉有各种各样的脉形和脉动,虽然脉有寸口,人迎趺阳之争,亦有太溪脉法等十二经络的遍诊之法。虽然脉也有四时真脏之脉,但总不离阴阳,总是以阴阳为大法,脉诊它怎样才体现出来,如何才能运用脉诊技术于临床呢?现实中我们日常用的最多的还是寸口脉法,所以掌握寸口脉法至关重要,脉法体现的还是一气周流,土枢四象之法,按照天地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与天之气相应,其脉也是春弦,夏洪,秋浮,冬沉之脉象,人之心脏偏左,肺叶右多,肝为藏血之脏,肺为藏气之脏,所以有左血右气之定论,肝血的温升和肺气的清降成为一阴一阳,共同维持其身体的气血运转,所以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脾胃居浮沉之间为缓脉。所以我们必须明白寸为阳尺为阴,所以左手候的是水生木,木生火的路,是由经化气,气化神的路,而右手候的是金生水的道路,神化气气化精的过程,我们都知道肝主疏泄,但我们很少知道,肾主蛰藏。其实肝主疏泄和肾主蛰藏,也是一对儿。我们再来温习一下黄元御先生的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图形,这样我们就把脉法和病机结合起来了,所以我们摸脉手在摸的是什么呀!一气周流,土枢四象。我们左手候的是生长之象,是由精华气化神的路。而右手候的是收敛之象,是走的气化水的过程,神化精的过程,就如同一个物质它由固态化为液态再化为气态的过程,也可由气态变为液态,再变化成固态一样。这一气周流,不过是一种气血相互生成的过程,实一气而已。上次宋老师讲过那个图形,我觉得非常有用,其实我讲的黄元御理论是同出一脉的,古时候这个辕门斩首选择的时刻是午时三刻,这时候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其寓意是用阳气冲淡杀人的阴气,同时人体温度最高,血要温升才得以升,这时候血喷射最高最远,最有震慑之力,血能喷射十多米高,但是血在我们身体里,却安然无恙,很是安静,这是因为气的收敛,如果收敛不住就会出现脑中风之类的病的发生。所以我们摸脉首先摸出左手血的温升情况和右手的肺气的收敛情况。我曾经治疗一个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一个女性患者,摸脉左手脉强劲有力,而右手脉呢,无力,手上青筋爆出,紫色血液渗出皮肤,问诊浑身乏力,我给予的是大剂量的补中益气汤,我记得黄芪用到120克,这样加减了三个月才治好,这是因为什么呀?因为右手无力气弱。去年在治疗一焦作女性患者,双腿溃烂奇痒无比,河南省人民医院和第七人民医院诊断为湿疹,住院治疗无效,后让我治疗,我摸起脉左右两手比较,右手脉寸关沉弱无力,也是补中益气汤,原方吃了两个月,除外阴瘙痒外,双腿瘙痒溃烂几乎全部愈合。所以我们摸脉摸的是什么呀?摸的是一气周流的情况,我们如何才能掌握脉法呢!我认为大家应该掌握几点,第一点就是我们心中要掌握一个框架,根据《难经》我绘出一个图。

(耿金魁

根据刘寒石老师202_年1月3号在医学会群中的讲话录音整理)

《伤寒论》脉法心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