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编辑:独酌月影 识别码:10-855365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31 21:14:11 来源:网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合计

题)

1.良好班集体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功能有激励功能、情感功能、培育功能。

2.教师的归因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自我的归因偏差,二是教师对学生的归因偏差。

3.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

发展性目标、防治性目标。

4.根据讲授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讲授知识法可以分为讲解、讲述、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5.心理健康活动课堂活动形式有:

角色活动、表演活动、游戏活动等。

6.学习辅导应包含的两个方面的涵义是:

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上的困惑。

7.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标准有描述性标准和解释性标准。

8.一个完整的心理咨询过程可大致分为判定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反馈跟进四个不同阶段。

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由最低层次到最高层次依次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10.学校心理健康测评的功能包括:

指导功能、发展功能、诊断功能、咨询和治疗功能。

11.校长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其成员的管理包括决策、计划、实施、监督和评价等要素。

12.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目标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

13.Guilford

认为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有: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

14.心理健康教育室的组成结构包括:

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团体健康教育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松弛室、办公兼接待室。

15.班主任常用的心理咨询方式主要有:

个别咨询和__团体咨询。

16.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形式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而且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形式组织活动。

17.学习辅导主要包括:

学习动机辅导、学习情绪辅导、学习能力辅导、学习行为辅导。

18.创造性思维特点有:

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精密性。

1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

形成、维护、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20.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基本活动途径有:

认知式、情境式、行为训练式。

21.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评估主要是对课程设置、心理辅导课专职教师、课程效果的评估。

22.一项完整的测评工作由测量和评价两部分组成。

23.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

教育、引导、辅导。

二、名词解释(合计

题)

1.创造性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意义的产品的智力品质。

2.访谈法是指研究者与被调查者面对面以口头交谈的方式,直接收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

3.心理评估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偏移或障碍进行描述、分类、鉴别与诊断的过程。

4.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意外的情况迅速地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

5.自我表露是指教师通过与学生分享其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经历来

推动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6.心理测验是采用某种可以将心理现象量化或划分范畴的测验或量表来取样,然后对所测查的对象进行描述。

7.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

8.归因是指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9.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0.行为矫正法是对学生自我改善、自我改变的努力给与奖励与惩罚,目的是帮助学生消除成长中的不良意向、不妥行为,帮助其形成有助于个人成长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

11.面质是指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方式及思维习惯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

12.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指教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13.自我效能是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用以阐述人的动机行为不仅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人对结果的期望

这一认知因素的影响。

三、简答题(合计

题)

1.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是什么?

答:

科学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经济实用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

2.学生心理档案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

使用心理档案要严格保密,不能对学生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2)

心理档案资料不能作为评定学生操行的依据,也不能存入学生的人事档

案中。

(3)

一般情况下也不宜向学生本人公开和随便查阅。

(4)

某些测验结果如果解释不当,也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5)

建立档案的最终目的,应与心理卫生教育、咨询、教育科研工作配套使用。

(6)

档案资料仅具有参考价值,并非百分百之可靠。

3.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答:

(1)

精心设计场景,创设参与情境;

(2)

整合教学目标;

(3)

注重行为指导;

(4)

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5)

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

4.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主要有:

(1)

讲授法(1.5

分)

(2)

讨论法(1.5

分)

(3)

自我反省法(1.5

分)

(4)

角色扮演法(1.5

分)

(5)

训练法(1.5

分)

(6)

实践活动(1.5

分)

(7)

测验法(1.5

分)

(8)

作业法(1.5

分)

5.对心理测验分数的解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

一个人的任何一个测验中的分数,都是他的遗传特征、测验前的学习与经验,以及测验情景等方面影响的结果;

(3

分)

(2)

确切解释应根据常模及信效度资料;

(3

分)

(3)

应把测验分数看成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确切的点;

(3

分)

(4)

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得分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3

分)

6.心理健康测评原则有哪些?

答:

(1)

客观性原则(2

分)

(2)

科学性原则(2

分)

(3)

系统性原则(2

分)

(4)

发展性原则(2

分)

(5)

教育性原则(2

分)

(6)

综合性原则(1

分)

(7)

伦理性原则(1

分)

7.班主任怎样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呢?

答: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

分)

这种和谐关系的建立,需要在以下方面努力:

真诚、接纳、尊重、理解、倾听、探讨、分享。

(3

分)

(2)

营造健康的心理物质环境。

(6

分)

8.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具备的人格特点有哪些?

答:

教师需要具备的人格特点有:

(1)

正确的价值观(3

分)

(2)

合理的职业动机和浓厚的职业兴趣(3

分)

(3)

个性和志趣方面(3

分)

如成熟、敏感性等。

(4)

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3

分)

主要表现在有诚挚的同情心,乐观的主导心境;

稳定的情绪、坚强的意志;

正确对付应激;

自信、自制、宽容;

谦虚、好学、不断进取等。

9.目前采用的学生自杀预防策略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

(1)

自杀倾向的早期发现(2

分)

(2)

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

分)

(3)

建立自杀预防热线(2

分)

(4)

开设自杀预防讲座及课程(3

分)

(5)

建立危机预警系统(3

分)

10.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0.答:

(1)

认知正常,胜任工作;

(2)

坚定的职业理想或职业信念;

(3)

良好的职业道德;

(4)

良好的职业兴趣;

(5)

良好的人格特征;

(6)

正确的工作动机;

(7)

坚强的意志;

(8)

稳定的情绪和理智的态度。

以上每点

分,都回答出来加

分。

11.简要说明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设计过程?

答:

(1)

确定目标及其意图;

(2)

确定活动内容;

(3)

确定活动方式。

以上每点

分,三点都答出加

分。

12.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主要有:

(1)

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

分)

(2)

创设良好心理发展环境的方法(优化环境法)(2

分)

(3)

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的方法(2

分)

(4)

心理辅导的方法(2

分)

(5)

心理咨询的方法(2

分)

(6)

心理评估的方法(2

分)

13.如何正确对待和使用心理测验?

答:

对心理测验的正确态度有:

(1)

心理测验是研究儿童心理行为保健和疾病防治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和工具。

(3

分)

(2)

心理测验作为一种研究或测量工具尚不完善,主要是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

(3

分)

(3)

每一种心理测验都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取决于测验的编制理论、目的、方法和时间。

(3

分)

(4)

心理测验只能从某些角度,在一定条件程序上反映问题,不可过于迷信,更不可把测验结果看成绝对真理。

(3

分)

14.自我认识辅导如何实施?

答:

(1)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3

分)

(2)

如何认识自己帮助学生了解达到正确认知自我和把握自我的途径(3分)

(3)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3

分)

(4)

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特点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3

分)

15.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

(1)

过度关注自我;

(2)

情绪的两极化;

(3)

性别角色混乱;

(4)

人格冲突;

(5)

人际关系冲突;

(6)

性心理问题。

以上每点

分。

16.简述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设计过程?

答:

(1)

确定目的及其意图;

(4

分)

(2)

确定活动内容;

(4

分)

(3)

确定活动方式。

(4

分)

四、论述题(合计

题)

1.结合实际说明,教师应具备哪些自我心理保健能力?

1.积极认知的能力;

2.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

3.心理训练和放松能力;

4.形成良好、稳定的教育心境;

5.勇于改变、自我成长的能力;

6.建立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

2.结合实际说明,如何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程序是:

1.确定心理档案的内容。

(6

分)

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资料;

二是反映个体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的资料。

具体来说,主要有:

基本情况、心理测评资料及建议、心理咨询活动记录、心理档案的记录形式等。

2.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施测。

(6

分)

一般通过几种途径来获取准确信息,一是通过标准化的测验,二是自编问卷调

查,三是非测验法

3.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解释和记录等。

(6

分)

主要包括对结果的统计与解释,提出教育培养建议,撰写测评报给,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结合实际,酌情加

1-6

分。

3.论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1)

心理品质教育是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分)

(2)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些渠道是共同的;

(4

分)

(3)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基础。

(4

分)

2.区别:

(1)

理论基础有区别;

(3

分)

(2)

具体目标有区别;

(3

分)

(3)

教育内容有区别;

(3

分)

(4)

方法上有区别。

(3

分)

4.试述合格家长应该具备的品格和素质。

(1)

树立高尚的品德,培养良好的行为举止;

(2)

培养热爱生活、豁达开朗的态度;

(3)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4)

转变教育观念;

(5)

了解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发展;

(6)

要信任自己的孩子;

(7)

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8)

避免对孩子长期的心理惩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