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分析(优秀范文5篇)
编辑:琴心剑胆 识别码:19-1090613 10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04 01:08: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分析

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分析

【摘要】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作为两门具有跨学科性质的学科,它们的发展才刚刚开始。文章从学科的学科类别、学科概念、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五个方面具体分析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的异同,并界定了相关的一些概念。回答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澄清相关学科知识的模糊之处,并有助于这两个学科在未来的定位和发展。

【关键词】哲学;社会;哲学社会学;社会哲学

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将于20xx年8月在北京市召开,本文所要讨论的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均在该会议的99场分组会议主题之列,时至今日,国内学界对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仍然不是很清晰,笔者在下文中将尝试从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的学科类别、学科概念、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这五个方面对与这两门学科相关的问题进行梳理与辨析。在对哲学社会学(Sociologyofphilosophy)与社会哲学(Socialphilosophy)这两门学科进行多角度的辨析之前,我们先要探讨哲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为了合理地界定哲学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按照属加种差的定义方式说,哲学是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是旨在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的“人学”,是以反思的方式对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的理性把握。[1]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个阶段的人类社会都是以当时当地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围绕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可以形成当时社会包括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经济基础”,而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又产生了相应的“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宗教、习俗、思想文化等),它反映、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哲学属于上层建筑。哲学作为上层建筑也是社会里经济基础的产物,根植于社会里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水平和方式。可以说哲学来源于社会,它是人类思维对于社会状况的一种反映,不同的社会就会产生不同的哲学,每一个时代也会有属于每一个时代的哲学。若一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转变,那么属于该社会上层建筑的哲学也将会随之改变,以反映、服务和反作用于新的经济基础。但哲学作为上层建筑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独立性,往往不会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立刻变化,有时超前于时代,有时又落后于时代;而在社会不稳定的时代里,还会出现不同哲学流派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在经过一段历史时期的调整和稳定后,哲学又总会归于统一,重新适应和反映新确立的'经济基础。总而言之,哲学源于社会,属于社会中的“上层建筑”,但又保持有一定的独立性,对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反作用。目前学界对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较为清晰的表述,由于这两门学科在学科的英文名称上颇为相似,导致了它们甚至在某些场合被混为一谈。笔者认为,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之间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下面笔者将试着对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更好地开展这两门学科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1.学科类别辨析

学科是一种范式(Paradigm),每一门学科的创立都是一次将知识进行条理化梳理的过程。一门学科的建立必须要明确其学科概念、理论基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xx年发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2],我国的学科分为四个层次,即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三级学科。一般地,一级学科可以简称为“学科”,二级学科可简称为“专业”,三级学科可简称为“研究方向”。通过分析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在学科类别上的差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哲学社会学所属的一级学科为社会学,哲学社会学所属的二级学科为社会学其他学科,而社会哲学所属的一级学科为哲学,社会哲学所属的二级学科为哲学其他学科。由此可知,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分属不同的一级学科,它们在学科概念、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均有差异。

2.学科概念辨析

概念按逻辑可分为内涵和外延,给概念下定义即说明其内涵。形式逻辑关于如何给概念下定义有一定的规则。给一个概念下定义最常用的办法就是上文所提到的属加种差的方式。其具体的步骤就是:首先,找出被定义项的属概念;其次,找出种差;最后,将种差与属概念结合成完整的定义。[3]下面笔者就以该方法来对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的概念进行定义。通过属加种差的方式来对“哲学社会学”概念做出界定,第一步即找到其属概念,哲学社会学的中心词为社会学,那么“社会学的一条分支学科”便是哲学社会学的属概念。第二步是找到哲学社会学的种差,也就是要找到一条处于哲学社会学研究范畴内的社会学分支。哲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来源为哲学活动。通过结合种差与属的概念,可将哲学社会学的概念做出如下界定:哲学社会学是将哲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方法,研究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学科,同时也研究社会对哲学发展的影响,它是社会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下面笔者继续使用属加种差的方式来对“社会哲学”概念做出界定,第一步即找到社会哲学的属概念,社会哲学的中心词为哲学,哲学应为社会哲学的属概念。第二步是找到社会哲学的种差,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的来源为社会。通过结合种差与属的概念,可将社会哲学的概念做出如下界定:社会哲学是一门运用哲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将社会行为与社会结构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是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3.理论基础辨析

作为两门独立的学科,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都有着相对独立的理论基础。社会学自19世纪上半叶从哲学中分离出来之时便被法国哲学家,社会学与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Comte)认为是一门与自然科学有密切联系的有实证主义传统的学科。一般认为,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4]哲学通过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进入了社会学的研究范畴之内。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学的分支也愈发庞杂,例如有政治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工程社会学、移民社会学等诸多分支学科,也有针对社会学自身的理论、方法、历史等方面进行研究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哲学社会学研究的主要是哲学与社会的基本关系问题,其理论主要来源于社会科学中与哲学、社会学有关的学科,其核心学科是社会学。哲学社会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具体,对其产生影响的学科有社会学理论内的社会学研究方法等。哲学是一门研究普遍的、基本的问题的学科,它是一门爱智慧的学问,其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在于它通常使用的是系统化的方法,并辅以理性论证作为基础。“社会哲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提出的,他用“社会哲学”表述人类社会的一般理论。19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StuartMill)在他的著作《论自由》(OnLiberty,最早被译为《群己权界论》)中阐述了社会可以合法给予个人的权利的性质与范围,一般认为是密尔创建了现代社会哲学。笔者以为,社会哲学是从哲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社会基本问题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社会行为与社会结构,其理论主要来源于人文学科中同哲学、社会学有关的学科,其核心学科是哲学,固然它与很多学科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但作为哲学这个学科的分支之一,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来自哲学。

4.研究对象辨析

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在研究对象上有着显著的差别,在使用上文中所提到的属加种差的方式对二者下定义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在属概念上的区别。由于哲学社会学是将哲学视为一种社会现象去研究,所以哲学社会学的的研究对象为哲学与社会的基本关系。由于社会哲学是将社会作为对象进行的哲学反思,所以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为与社会结构。在研究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之时还有一种常见的误解,即将社会科学哲学与社会哲学混为一谈,要知道社会科学哲学同样是一门哲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为社会科学,与社会哲学的研究对象有很大差异。

5.研究方法辨析

研究方法指的是在研究中发现的新现象或提出的新理论,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手段与办法。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在研究方法上面存在差异的深层原因是这两门学科的学科交叉路径不同,从而导致了它们是不同的一级学科(前者为社会学,后者为哲学)下面的分支学科,换句话说,虽然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均为社会学与哲学交叉融合所形成的学科,但由于学科交叉有所差异,从而形成了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这两门不同的学科。哲学社会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运用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例如结构功能论理论,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等)对哲学与社会的基本关系问题进行研究,而社会哲学则是运用哲学的基本原理与研究方法,例如通过思辨或哲学实验等方式来研究社会问题。

6.结语

综上所述,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是两门完全不同的分支学科,二者在学科类别、学科概念、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这五个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这仅为笔者在相关领域做的一点初步研究,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这两门学科目前在我国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随着对这两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它们在学科领域方面的界限会越来越清楚、明显。与此同时,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也会得到加强,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彼此之间并非是完全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作用的,它们之间一方的发展可作为另外一方发展的基础,并促进另一方的发展,我们在承认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的区别与界限的同时,决不能否认这两门学科相互之间存在的联系。因此,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我们既不能因为有区别就把这两门学科割裂开来,也不能因为它们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便将二者等同起来,混为一谈。相关的研究还有待于学术共同体中的专家学者们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论证,以帮助我国在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学科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汪信砚.什么是哲学?———从人文学科的视角看[J].哲学研究,20xx(11):28.[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54—20xx)[S].北京:国家标准出版社,20xx.[3]雍奇.逻辑[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60.[4]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2.

第二篇:202_安徽哲学社会

202_安徽省哲学社会 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指南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2_年5月

一、202_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下称省社科规划项目)申报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研究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着力研究探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发挥省社科规划项目示范引导作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安徽特点哲学社会科学,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课题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安徽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研究、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以及皖西红色革命文化研究等。

三、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要体现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体现安徽水准的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前沿和动态,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围绕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力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

四、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必须在《课题指南》的指导下进行。《课题指南》只规定重点研究领域、范围和方向,不列具体题目,申请人可按照要求自行设计申报题目。同时,在符合《课题指南》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允许申请人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

五、本项目设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后期资助项目四类。

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要按学科进行申报,学科选择参见全国社科规划办代码表中的学科分类目录。跨学科研究选题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作为主学科进行申报。

后期资助项目主要资助已基本完成且尚未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优秀学术成果,成果形式为中文学术专著,字数一般在10万字以上。申报成果与已出版著作内容重复率不得超过10%。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的,须通过答辩2年(含)以上,并作较大的修改。

六、项目申请单位须符合以下条件: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资源和科研实力,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

七、项目申请人须符合以下条件:重点项目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且承担过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并已较好完成;一般项目申请人须具有副高级(或相当于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青年项目申请人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且年龄不得超过39周岁(包括课题组成员,1979年5月30日后出生);后期资助项目申请人不受职称、学历、年龄限制;项目申请人须从事实际研究工作,课题参加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

八、申请省社科规划项目的负责人同期只能申报一个项目,且不得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项目;课题组成员同最多参与两个省社科规划项目申报;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规划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报;近三年内被撤项或终止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规划项目的负责人不得申报;已获得立项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和重点项目等不得以相同或相近内容重复申报。

九、项目资助额度(不包括皖西红色革命文化研究)分别为:重点项目5万元,一般项目2万元,青年项目1万元,后期资助项目3万元(主要用于出版资助)。申请人应按照《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合理的经费预算。

十、省社科规划项目的完成时限(不包括皖西红色革命文化研究),基础研究须在立项后3年内完成,应用研究须在立项后2年内完成,后期资助项目须在立项后1年内完成。

十一、皖西红色革命文化研究由省社科规划办与安徽金寨干部学院联合发布。项目类别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8万元,一般项目4万元(成果出版时再追加资助2万元);成果形式为专著(字数一般在20万字左右),并要求转化成教学成果(包括课堂教学PPT和教案各一份,成果验收时须到安徽金寨干部学院进行试讲或指导安徽金寨干部学院老师试讲);完成时限为立项后1年。

十二、本项目评审采取网上初评和会议复评相结合的办法,网上初评采用匿名方式进行,请项目申请人认真填写《申请书》中“课题论证”或“成果概要”(后期资助项目填写),后期资助项目申请人需同时提交书稿全文(匿名)。

十三、申请人要如实填写项目申请书,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项目负责人申报资格,如获准立项则按撤项处理并通报批评。

十四、各单位要加强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签署明确意见。

十五、项目统一通过“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系统”(http://rsmis.ahshkx.com/)申报。申请人可登陆系统首页下载并按照要求填写《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请书(202_年版)》《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项目申请书(202_年版)》《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皖西红色文化专项申请书(202_年版)》。《申请书》一律用电脑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

十六、申报材料由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统一上传和报送,我办不受理个人申报。纸质材料包括:(1)申请书原件2份;(2)《省社科规划项目申报汇总表》1份;(3)后期资助项目同时报送成果书稿2套,以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申报的,还须提交论文原文一式2份和修改说明一式2份;(4)重点项目还须提交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结项证书复印件一式2份。

十七、申报时间:202_年5月15日—6月15日,项目管理系统统一上传时间:202_年6月5日—6月15日,逾期系统自动关闭。纸质材料报送时间:202_年6月19日—6月22日,报送单位:省社科规划办公室,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省行政中心1号楼东453室,联系人:李金玲,联系电话:0551-62608961。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究

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深入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着力增进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研究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研究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研究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研究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研究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研究 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 9.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研究 10.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研究 11.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研究 12.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 13.总书记关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研究 14.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建设思想研究 15.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研究 16.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研究 17.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 18.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研究 19.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研究 20.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研究 2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研究 2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研究 23.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研究 24.新中国成立7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研究 25.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历程、成就和经验研究

二、安徽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总体要求:主要围绕省第十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对安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阐释,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1.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路径研究 2.安徽打好“三大攻坚战”对策研究 3.加快安徽经济发展“三大变革”路径研究 4.“一带一路”建设对安徽经济发展深度影响研究 5.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关问题研究 6.安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 7.安徽统筹推进“一圈一带三区”建设路径研究 8.新时代安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9.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研究 10.创建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 11.加快发展安徽跨境电子商务对策研究 12.安徽高质量发展统计体系研究 13.提高安徽科技转化水平对策研究 14.安徽发展智慧经济战略路径和政策研究 15.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研究 16.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研究 17.安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 18.安徽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19.安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20.安徽加快技工大省建设研究 21.安徽“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22.市县政府隐性债务问题研究 23.健全完善全面依法治省体制机制研究 24.加强安徽农村基层政权和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研究 25.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践创新研究 26.加强县级人民政协工作研究 27.安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8.安徽文化经济政策体系研究 29.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扶贫的内生动力研究 30.构建稳定脱贫、防范返贫的有效机制研究 31.推动安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 32.安徽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建设研究 33.深入推进健康安徽建设研究 34.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研究 35.加快安徽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研究 36.完善安徽人才政策体系研究 37.加快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研究 38.安徽参与长三角雾霾污染区域协同治理研究 39.推进环巢湖综合治理研究 40.加强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研究 41.提升安徽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研究 42.提升干部队伍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研究

三、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研究 总体要求:主要围绕“两个巩固”根本任务,深入研究分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分析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推进举措,深入研究分析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的规律和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普及研究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3.当前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和有效引导研究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研究 5.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机制研究 6.新形势下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7.网络意识形态新情况及应对策略研究 8.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研究 9.加快网络文艺发展对策研究 10.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倡导乡风文明研究

四、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总体要求:主要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深化对安徽历史文化、地域文化的研究,深入阐释其中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深入发掘阐发其当代价值,努力推进安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1.新形势下创新安徽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方式研究 2.振兴传统戏剧“安徽经验”研究 3.徽州文化特点的概括和凝练研究 4.新时代徽商精神研究 5.安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 6.安徽地方特色方言研究 7.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研究 8.安徽文化名人世家研究 9.安徽考古新发现及其历史价值研究 10.挖掘安徽传统文化资源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五、皖西红色革命文化研究 总体要求:主要围绕皖西红色革命文化与大别山精神,深入研究其历史背景、科学内涵、当代价值,并进一步将其转化为教学成果,更好地传播我省的红色革命文化。1.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研究 2.蒋光慈及其革命文学研究 3.鄂豫皖苏区政权研究 4.“红25军”研究 5.鄂豫皖、川陕、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比较研究 6.大别山精神内涵及其时代价值 7.皖西革命歌曲研究 8.淠史杭精神研究

第三篇:郑州市哲学社会

郑州市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细则

为使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的通知郑办„202_‟40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 指导思想

第一条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引导、激励我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密联系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积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促进我市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

第二章 评奖范围

第二条 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规定期限内在国内正式出版、刊发、撰写或制作的研究成果。包括下列四类:

(一)著作类,包括专著、译著、编著、工具书、教材、古籍整理出版物、通俗读物、研究资料、地方志书;

(二)论文类,包括学术论文、理论文章;

(三)调研报告类,包括针对地 1 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重大调查、课题、研究报告等;

(四)研究、宣传社科理论的电子出版物以及在市级以上传媒播发的音像制品。

第三条 凡以下情况之一者,不能申报。已经在相当于或者高于本办法奖励级别的评奖中获奖的;著作权有争议尚未解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属于保密范围的;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涉嫌剽窃的;大事记、概览、领导讲话、工作总结、年鉴、辑集的人物传略、回忆录和工作汇报等。

第三章 奖项及限额

第四条 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采用等级奖制,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项数额由评委会根据申报情况按比例确定。

第四章 评奖标准

第五条 凡参评成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较好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

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选题有意义,对某项学科原有理论或方法有新的补充和发展,提出了某些新的认识,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对学科建设有一 2 定贡献,在市内有一定影响,可评为三等奖。

选题有重要意义,对某项学科原有理论或方法有重要的补充和发展,提出了鲜明的新观点,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对学科建设有较大的贡献,在省内有重要影响,可评为二等奖。

选题有重大意义,对某项学科原有理论或方法有所创新,提出了很重要的新观点,填补了某项学科的空白,学术水平高,对学科建设有重大贡献,可评为一等奖。

2、应用研究成果

选题有现实意义,经过调查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一定作用,可评为三等奖。

选题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经过比较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有较大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效果,可评为二等奖。

选题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经过系统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有重大的理论与应用价值,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或采用,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效果,社会评价高,可评为一等奖。

3、普及读物(含电子出版物)

观点正确,科学性强,通俗易懂,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对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良好作用,可评为三等奖。

观点正确,科学性强,新颖生动,社会评价好,对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评为二等奖。

观点正确,科学性很强,特色鲜明,发行面广,社会评价高,对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可评为一等奖。

4、工具书(含资料书)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及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的需要,编写的资料内容比较丰富,经过发掘、整理、分析、鉴别,数据准确,编排科学,检索方便,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可评为三等奖。

具有较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对学术交流、学术研究起了重要作用,得到学术界充分肯定,可评为二等奖。

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对学术交流、学术研究起了重要作用,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可评为一等奖。

5.译著(含少数民族文字翻译)

选题正确,译文准确,受到广大读者好评,可评为三等奖。

选题好,意义大,译文质量高,得到学术界普遍肯定,可评为二等奖。

选题新颖,意义重大,译文质量很高,得到学术界充分肯定,可评为一等奖。

6.古籍整理成果

底本恰当,版本搜集比较齐全,征引比较广博,考据比较审慎,诠释准确,立例恰当,方法科学,确有新意,得到学术界好评,可评为三等奖。

底本恰当,版本全面,征引广博,考据缜密,诠释准确,立例恰当,方法科学,有较多新意,得到学术界普遍好评,可评为二等奖。

底本恰当,版本齐全,校订精密,考据精详,立例精当,方法科学,具有突出的新意和创见,学术价值很高,得到学术界高度评价,可评为一等奖。

第五章 申报

第六条 申报办法

申报采用个人、集体、单位申报的方法。申报者填写《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评审表》(以下简称《申报评审表》),按要求份数将其成果原件、复印件及有关材料一并交至市评奖办。

第六章 评奖程序

第七条 评奖工作遵循的程序是:资格审查,市直各单位、各县(市)区宣传部、学会初评,专家学科组评审,专家组复审,市评奖委员会终审和公告,市委、市政府批准、授奖。

1.初评

各市直单位、学会、各高校科研处和县(市)、区委宣传部成立初评小组,根据评奖标准和名额进行评审,并负责对通过评审的成果填写《郑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及初评意见、汇总名单,连同成果原件和复印件,报送市评奖办。

2.评审

市评奖委员会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聘请一批学术造诣较深,实践经验丰富,有较高知名度,办事认真、公道的专家学者,按相近学科组成若干专家学科评审组。

各专家学科评审组根据市评委会下达的建议各等级优秀成果奖的控制数,按评奖标准严格分类评审。其方法为:首先,每项成果由专家分别审读(每项成果审读专家不得少于三人),按评奖标准对申报成果逐项打分、排序,提出入围建议,写出简要的审读意见。其次,召开学科组评审会议,由审读专家逐项汇报审读情况、取舍意见和建议获奖等级。经专家学科评审组民主评议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凡建议的各等级优秀成果奖的得 6 票数,均须超过应到会评审员的三分之二。专家学科评审组在《申报评审表》上签署评审意见,提出建议获奖等级。评审结束后,总结评审情况,并由学科评审组组长写出评审总结。

3.复审

市评奖委员会对各专家学科评审组建议获一、二等奖的成果进行综合复审,投票表决,提出建议等级意见。

4、终审

经专家评审组建议获一、二、三等奖的成果,由市评奖委员会终审。市评奖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审阅建议获奖成果,听取复审组对一、二等奖成果的复审意见和市评奖办公室有关评审情况汇报,在充分酝酿、民主评议的基础上,确定拟获奖成果及其等级。拟获三等奖的成果,若无异议视为通过;拟获一、二等奖的成果,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投票表决时,到会评委须超过评委总人数的三分之二方可进行;获奖成果得票数须超过实到会评委人数的三分之二方为通过)。

市评奖委员会在成果出现较大争议时,有权对奖项等级进行适当调整,由市评委会讨论、评议,最后以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确定。但不同等级调整后,不得突破该等级的限额。

5.公告

经市评委会审议通过的一、二、三等奖的获奖项目,在《郑州日报》及《郑州社科网》网页上向社会公告。从公告之日起,30天为异议期。在异议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获奖成果及其等级、成果权属有异议,均可以书面形式据实向市评奖办公室投诉,并写明投诉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市评奖办公室对投诉组织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报市评奖委员会裁决。

第八条 回避制度

为了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各初评机构、专家学科评审组、专家复审组及市评奖委员会均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凡有本人及直系亲属有成果申报参评者,不得聘为该成果初评机构评审员;凡有本人成果经初评为推荐成果者,不得聘为该成果专家学科评审组和专家复审组评审员;凡有市评奖委员会委员及直系亲属的成果参加终审,在评议本人成果时须退席回避,表决时不参加该项成果的投票。

第七章 奖励

第九条 获一、二、三等奖的成果,由市委、市政府颁发证书、奖金。其获奖通知书存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晋级、评审专业技术职称、享受有关待遇的重要依据。

第八章 纪律

第十条 申报成果作者必须按《评奖办法》和《实施细则》要求,实事求是申报参评。凡发现参评成果或获奖成果有弄虚作假或剽窃行为者,由市评奖委员会取消其参评资格,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和证书;情节严重者,予以通报批评,3年内不准申报参评。

第十一条 参加评奖工作的人员,要坚持客观、公平、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准确掌握评奖标准,保证评审质量,严格遵守保密制度,若有徇私舞弊、泄露评审情况者,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其参加该次评奖工作的资格。

第十二条 参加评奖工作的人员,不得私自截留参评成果及其相关材料。

第九章 组织领导

第十三条 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由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办公室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办公室设在郑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负责评奖的日常工作。

第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经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实施,其解释权属于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

郑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

第四篇: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哲学分析

任何一个人都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体,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是价值关系的主体,自然是价值关系的客体,这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在社会实践中,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具体的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客体位置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了。一个人对于他人和社会来说,一方面他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并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获得需要的满足;但另一方面他又能以其自身的存在和活动来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成为他人和社会需要的客体。就人作为价值主体来说,他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向社会的索取。由于社会对人的需要的满足,使人得以存在和发展,从个体的人来说,这就是他的自我价值。人作为价值客体,他的实践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对社会的奉献。所以,在社会生活中,人的实践体现出两种价值:一是人的自我价值,一是人的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就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即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马斯洛曾把人的需要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一个人能否实现自我价值和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两条:一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奋斗;二是取决于社会的支持。而社会是否支持,关键又在于个人的奋斗对社会是否有价值。个人需要从自然和社会索取生活资料以及其他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从而这些成为自我奋斗的条件;个人的努力奋斗对社会作出了贡献,满足了社会前进发展的需要,社会又会给奋斗者以回报,满足他继续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这样,个人和社会在索取-奋斗、贡献-回报的循环中,满足了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共同发展。人的社会价值就是个体行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一个人满足社会的程度越高,他的社会价值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如果他损害了社会利益,那么,他给社会提供的是负价值。任何一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坚持这两者的统一。

首先,从客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社会制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形式;社会飞快的发展速度,可以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更多的机遇。

其次,从主观条件来看,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主观素质有密切关系。如,为国家、民族、社会利益、人民利益献身的人生抱负;不怕挫折、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忠于职守、公而忘私的正直为人;博学多才、一专多能的工作技能;稳定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广泛的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

最后,实现个人价值的惟一的途径是勇于参加社会实践。只有勇于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表现出为社会所作的奉献及其大小,才能使人的自我价值得到实在的表现而被社会所承认。社会的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要的变化,新的实践形式层出不穷。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究竟以什么样的实践形式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比较复杂的,应当因人而异。例如,具有高知识、高技术的个人,可以通过选择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文化技术水平低的个人,既可以通过选择劳动密集型的实践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可以通过再学习、再提高、更换社会角色的形式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总之,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第五篇:人文历史哲学社会学基本书目

人文历史哲学社会学基本书目

一、方法论著作。

1、(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法)笛卡尔:《谈谈方法》,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2_年版。

3、(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李求零、田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2_年版。

5、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202_年版。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8、(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版。

二、历史学著作。

1、钱穆:《国史大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二、三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4、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5、韩民青:《文化的历程》(一、二、三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6、(美)雅克·巴尔赞:《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林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2_年版。

7、(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 译,三联书店1997年。

8、邹铁军 主编:《自由的历史建构》,人民出版社1994年。

9、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2_年版。

10、吕一民:《法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2_年版。

11、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2_年版。

12、章开沅

罗富惠 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英)哈耶克等编:《资本主义与历史学家》,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14、钱穆:《中国史学名著》,三联书店202_年版。

15、(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7、(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8、陈平原、夏晓虹主编:《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广州出版社1999年版。

19、凌志军:《变化:1990年—202_年中国实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_年版。20、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

21、刘军宁主编:《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

22、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23、(美)威尔伯·施拉姆: 《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韵仪 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

24、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台湾学生书局1982年版。

25、(法)皮埃尔·阿尔贝:《世界新闻简史》,新华出版社1985年。

26、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27、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上、下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8、(美)埃德温·埃墨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

29、王芝琛、刘自立编:《1949年以前的大公报》,山东画报出版社202_年版。30、(英)阿·汤因比:《历史研究》(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1、(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2_年版。

三、哲学、美学著作。

1、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2、(瑞士)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3、(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4、高清海:《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杨适:《人的解放——重读马克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何怀宏:《良心论》,上海三联书店。

7、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台湾学生书局。

9、张再林:《中西哲学比较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1、梁漱溟:《人心与人生》,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

12、夏基松:《现代西方哲学教程新编》(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

1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4、(德)石里克:《伦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5、(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段德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

16、(美)杜威:《新旧个人主义》,孙有中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18、(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9、洪汉鼎:《理解的真理——解读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20、朱立元:《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

21、朱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2、(俄)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张百春译,学林出版社202_年版。

23、弓肇祥:《真理理论——对西方真理理论历史地批评地考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24、(德)费希特:《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5、朱立元:《接受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6、(法)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27、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28、彭漪涟:《事实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9、(法)罗素:《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30、(日)中村元:《比较思想论》,吴震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1、(英)伯特兰·罗素:《西方的智慧》,瞿铁鹏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2、(英)大卫·休谟:《道德原理探究》,王淑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四、文化学著作。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2、许思园:《中西文化回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杨适:《中西人论的冲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4、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5、吴予敏:《无形的网络 ——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6、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7、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2_年版。

8、阿兰·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冯建三译,三联书店202_年版。

9、马廉颇:《晚清帝国视野下的英国——以嘉庆道光两朝为中心》,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10、钟玲:《美国诗与中国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11、于文绣:《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12、张岱年、汤一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4、(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2_年版。

15、(美)史蒂夫·莫滕森:《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美)欧文·拉兹洛:《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报告》,戴侃、辛未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_年版。

17、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8、(德)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潘亚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19、(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0、(美)爱德华·霍尔:《超越文化》,居延安译,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

21、(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22、(美)塞缪尔·P·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3、(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2_年版。24罗钢、刘象愚:《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_年版。

25、(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26、(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杨竹山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27、(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2_年版。

28、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

29、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30、庄锡昌:《二十世纪美国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

31、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32、卞谦:《理性与狂迷:二十世纪德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33、丁建弘:《普鲁士的精神与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4、马勇:《中国近代文化诸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5、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2_年版。

36、钱乘旦、陈晓津:《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7、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五、政治学著作。

1、(英)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吴之春译,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书店。

3、(英)约翰·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4、(美)亚历山大·米克尔约翰:《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侯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5、(英)约翰·基恩:《媒介与民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_年版。

6、(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7、(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等:《知识分子为什么反对市场》,秋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8、达巍等编:《消极自由有什么错》,文化艺术出版社202_年版。

9、(法)托克威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0、(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3、(英)约翰·弥尔顿:《为英国人民声辩》,何宁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4、(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2_年版。

15、(美)里夫斯:《美国民主的再考察》,吴延佳、方小良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6、(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7、(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编:《变动中的民主》,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8、(英)约翰·邓恩:《民主的历程》,林猛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9、(英)约翰·邓恩:《公共生活与晚期资本主义》,马音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20、(英)J·B·伯里:《思想自由史》,宋桂煌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202_年版。

2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杨起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23、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与哈贝马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24、(意)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杨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25、(英)贾斯廷·罗森伯格:《质疑全球化理论》,洪霞、赵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26、(美)约翰·凯克斯:《反对自由主义》,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27、(荷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8、(英)阿龙:《约翰·洛克》,陈恢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

29、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0、任剑涛:《伦理政治研究——从早期儒学视角的理论透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王沪宁:《当代西方政治学分析》,成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美)罗纳德·H·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3、(美)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小鲍威尔主编:《当代比较政治学》,曹沛林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34、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35、(美)欧文·M·费斯:《言论自由的反讽》,刘擎、殷莹译,新星出版社202_年版。

36、(美)兰斯·班尼特:《新闻:政治的幻象》,杨晓红、王家全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2_年版。

37、(美)哈罗德·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202_年版。

六、社会学著作。

1、侯钧生:《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德)盖奥尔格·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2_年版。

5、(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6、(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7、(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8、(法)让·卡泽纳弗:《社会学十大概念》,杨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9、(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2_年版。

10、(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谷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11、(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12、(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3、(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4、(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全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15、景天魁:《社会认识的结构与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王东进主编:《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17、唐钧:《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李宗主编:《西欧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美)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三联书店(1994)1998年版 20、(美)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

21、(美)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1998年版。

22、(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2_年版。

2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2_年版。

25、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26、王铭铭:《想象的异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散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7、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28、尚会鹏:《中国人与日本人——社会集团、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30、(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_年版。

七、新闻学、传播学著作

1、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2、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美)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2_年版。

4、吴予敏:《无形的网络 ——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5、(荷兰)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6、(美)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

7、(美)约翰·赫尔顿:《美国新闻道德问题种种》,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

8、(美)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李青藜译,新华出版社202_年版。

9、(英)苏珊·L·卡拉瑟斯:《西方媒介与战争》,新华出版社202_年版。

10、(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

11、(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2_年版。

13、(美)本·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14、(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15、(加)哈罗德·伊尼斯:《帝国与传播》,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16、(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体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2_版。

17、(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2_年版。

18、(加)菲利普·马尔尚:《麦克卢汉:媒介及信使》,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19、(英)泰玛·利贝斯、(美)伊莱休·卡茨:《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刘自雄译,华夏出版社202_年版。20、(美)罗伯特·福特纳:《国际传播:全球都市的历史、冲突及控制》,刘利群译,华夏出版社202_年版。

21、(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邵志择译,华夏出版社202_年版。

22、(美)约塞夫·塔洛:《分割美国:广告与新媒介世界》,洪兵译,华夏出版社202_年版。

23、(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2_年版。

24、郭镇之:《北美传播研究》,北京传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25、(美)T·巴顿·卡特等:《大众传播法概要》,黄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何道宽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27、(美)约瑟夫·斯特劳巴哈、罗伯特·拉罗斯:《今日媒介:信息时代的传播媒介》,熊澄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28、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上海书店出版社202_年版。

29、(美)戴维·巴特勒:《媒介社会学》,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30、(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新闻媒介在人类事务中的作用》,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31、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2_年版。

32、(法)洛特菲·马赫兹:《世界传播概览》,33、张锦华:《传播批判理论》,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版。

34、(美)爱德华·赫尔曼等:《全球媒体》,天津人民出版社202_年版。

35、(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202_年版。

36、(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37、(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88年版。38辜晓进:《走进美国大报》,南方日报出版社202_年版。

39、(美)迈克尔·舒德森:《探索新闻——美国报业社会史》,何颖怡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版。40、张国良主编:《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41、梁建增:《焦点访谈红皮书》,文化艺术出版社202_年版。

42、(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版。

43、(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2_年版。

44、(美)唐·R·彭伯:《大众传播法》,张金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_年版。

哲学社会学与社会哲学分析(优秀范文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