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扼住命运的咽喉作文(精选5篇)
编辑:紫陌红颜 识别码:19-1050839 10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26 18:27: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扼住命运的咽喉作文

扼住命运的咽喉作文(5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扼住命运的咽喉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扼住命运的咽喉作文1

命运是强大的,是不可改变的,人永远只能屈服在命运的手下,没有人能够违背命运的安排――这句话曾是所有人的信念。在过去,没有人不相信这一句话,他们都怯懦的活着,随着命运的安排,走完自己空虚的一生。

但是,在一百多年前,一个人,向世界证明了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他用他的生命,他用他的命运,改变了长久以来人们对命运的看法。他的名字,叫贝多芬。

从小,贝多芬就注定一生坎坷,4岁时,就被酒鬼父亲逼着苦练钢琴,一直到了17岁,才在拜访莫扎特后,大受赞赏。但母亲的病故,让他不得不回到波恩,直到1792年,才在维也纳定居。1795年,才以钢琴家的身份登台表演。

然而,命运对他的折磨,并没有就此停息。1798年,他的听力开始下降,1820年,他终于完全耳聋,但他并不屈服,在耳朵渐聋的时候,他常到维也纳郊外,漫步在宁静的村庄中;他也不愿向命运低头,谱写了第五交响曲,即《命运交响曲》;贝多芬永乐曲开始的四个音表示“命运在敲门”,全曲表达的是全人类对逆转的命运进行顽强搏斗,最终获得了胜利。贝多芬用最简洁有力的音乐语言,抒发了内心情感。他在《拉苏莫斯基四重曲》的手稿上写道:“让你的耳聋再也不是秘密吧!”

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他在耳聋的痛苦中挣扎,但命运给他的枷锁又是何等沉重呢?于是,他用音乐来宣泄内心的苦闷,为人类留下了无价的精神财富。

正因为如此,我敬佩他,将他称之为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勇士”。他是一只狮子,有着震天动地的爆发力。

是他那种“扼住命运的咽喉”的精神造就了他,造就了这个音乐巨人传奇般的一生。他比拿破仑更有气魄,他才是“皇帝”!音乐的“皇帝”!

1827年3月26日晚上近6点钟贝多芬去世了。但是,他那不朽的灵魂,永远屹立在音乐的殿堂里,永远不倒!

扼住命运的咽喉作文2

命运,对一个人来说是影响巨大的,但是,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没有翻越不了的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只有与命运做斗争,才能征服命运。

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她从小就聋哑失明。但是,后来来了一名叫安妮?莎莉文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对她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手把手地,不抛弃不放弃地教海伦?凯勒学习。从认识具体事物到认识大自然,再到认识“爱”,莎莉文老师用她的一生都献给了海伦?凯勒,丰富了海伦凯勒的情感世界,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一切事物,皆有解决的方法,人必须要不断奋斗,不断探索才能够化苦难为成功。巴尔扎克说过:“苦难是人生的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万丈深渊。”的确如此,苦难我们每每仅看到了不利的一面,却未能发现其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不尽的财富,它可以激励着我们不再犯同样的错事;它可以激励着我们吸取一个又一个的教训。当我们将教训收集起来的时候,你会惊奇的发现,其实,那些苦难,都是打我成功之门的钥匙的组成部分。

残疾人,往往有两种去向,一是坚持加毅力,成为伟人,二是放弃,成为废人。德国著名的作曲家贝多芬,就是前者。贝多芬小时候很有音乐天赋,小时候的勤学苦练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但命运向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贝多芬听力急剧下降,这对音乐家来讲,等于是毁灭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被命运所击倒。他凭着对音乐的无限向往与追求,与命运作着顽强的斗争。从此,贝多芬依靠感觉进行创作,指挥交响乐团演奏,把一切不幸抛在脑后。贝多芬依靠着他饱满的热情,为世人留下了《英雄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名篇,人称“乐圣”。

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向它屈服!当命运向我们发起挑战时,我们应该不畏它,勇敢地作抗争

扼住命运的咽喉作文3

有一个人,他以他顽强的意志驻进我的心底,他曾是西方古典音乐的神话,他是上帝的宠儿,却也是命运的弃子,也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路,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注定,但是,他坚信命运不能阻挡他到达成功的彼岸,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是贝多芬。

贝多芬是幸运的,他是上帝的宠儿,他拥有最宝贵的财富,那便是梦想,音乐是他毕生的追求,他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够参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过寻常人无法超脱的苦难”他不是说大话,是什么?让他赋予音乐如此神圣伟大的功效,是苦难的命运。

贝多芬是不幸的,他是命运的弃子,贫穷的出生,艰苦不幸的童年,失聪的双耳,破灭的爱情,失落的友情,重病缠身的身体,无情无义的侄子,贝多芬的一生都在苦难中浮沉,若说谁是世上最不幸的人,我相信,那个人一定是他,若说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贝多芬也一定在这个行列,拥有的苦痛又何尝不是一种财富,上帝为他关了一匹门,但也为其打开了一扇窗。

也许命运对他不公,岁月染白了他的双鬓,疾病让他痛苦不堪,时光沉淀了他满腹的落寞,但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抓住了机遇,他拥有了顽强的意志,他找到了生命的出口。

拥有梦想,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纵然上帝在神通广大,有如何能够阻挡他成功的脚步呢?纵然在艰苦的命运,有怎么能不被留存在我们心中。

他扼住咽喉呢?

出身卑微,如果努力奋斗,也能成就精彩人生。

身体残疾,如果意志坚定,也能到达成功彼岸。

身处逆境,如果顽强拼搏,也能创造人生辉煌。

贝多芬是人类平庸的战胜者,是自己命运的战胜者,是人类命运的战胜者,他以美妙的音乐,唤醒人们沉睡在心底的雄狮,他以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迸射出耀眼的光芒直射云霄。

漫漫人生路,他没有孤独,雄雄铁关前,他没有退缩,他的名字,必将永垂千年而不朽,他的野性的一生,必将永远留存在我们心中。

扼住命运的咽喉作文4

让我扼住命运的咽喉使它掌握在我的手中。——贝多芬

去年的冬日,凛冽的寒风刮在我的脸颊上,牙齿不停的相互碰撞发出“咯咯”的声音,这一节是体育课,我一个人躲在墙角里,我害怕那凶猛的风,害怕我跑完后筋疲力竭的感觉,还怕这长长的跑道。

就这样,800米我跑了一圈就偷偷跑进了厕所,那一刻四周静的出奇,然而自己喘气好像也在嘲笑自己,嘲笑自己的懦弱。虚伪。在门口,我仍在偷偷的瞅着跑步的同学们,他们都胜利了,而我却被自己的恐惧所吓倒。他们跑步时的步伐是那么的铿锵有力,我的内心十分内疚,一至于眼泪“哗哗”地流出来。

在那个时候,我想起这样一句话“让我扼住命运的咽喉使它掌握在我的手中。”我就立刻想起那个人,他就是贝多芬,晚年失聪却依旧不畏困难和挫折,为了创造自己心中的光明———音乐,即使自己终身不娶,即使没一个人都从他身边消失,最后他以顽强的毅力创造了不朽的作品。

是啊,困难好像是你前方的一道栅栏,我们缺少的不仅是实力,而是能冲过去的勇气,想想再刘翔脚伤的沉重打击下,仍旧继续漫长的训练,每一天,每个月,仍至每一年所流的汗水换来了就是亚运会上作为冠军的自豪。同样的,勃朗特童年悲惨却还坚持不懈奋发向上,克服所有的困难,让《简。爱》流芳百世;居里夫人在遭受失夫时却也以乐观豁达的心去挑战命运,为科学献身。如果说生命是一场赛跑,那么他们都是因为有勇气跨过前方的一道栏,才能够战胜内心的恐惧和眼前的困难才得以成功。

“跨过前方的一道栏,跨过前方的一道栏。”我不停的鼓舞自己“我会成功的,要有勇气面对困难。”

此时天不在时灰蒙蒙的,层层阴云洒下来一缕缕的阳光,我又重新回到班级的队伍中,因为我明白:

“我要跨过前方的一道栏!”

扼住命运的咽喉作文5

扼住命运的咽喉

——读《名人传》有感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将无法使我完全屈服。——贝多芬

《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书中讲述了三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意大利雕刻家米开朗琪罗和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他们的一生经历了很多磨难,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成了伟人。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艰难与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

在这三位伟人当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贝多芬,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可他的童年却十分悲惨。16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变成了挥霍无度的酒鬼,这些不幸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贝多芬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音乐当中去,很快他就成名了。可就在这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他的听力在渐渐衰退,到后来一点儿都听不见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大的痛苦呀!但贝多芬仍然没有放弃,创作出了许多作品。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一个和他有着同样遭遇的人——美国作家海伦·凯勒。儿时的一场大病,使她变成了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人,在她的世界里,没有色彩,也没有声音。然而命运的不公并没有让她失去希望,她开始学习说话、拼写单词,她用加倍的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学,还成为了著名作家。

同样,书中的另外两位主人公也是如此。他们在生活中遭遇着不同的磨难,却有着同样的精神——永不向命运屈服!

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逃避,不能退缩,也应该像他们一样勇往直前,永不退缩。只要你能扼住命运的咽喉,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第二篇:扼住命运的咽喉读后感

扼住命运的咽喉读后感(一)

每一个伟人都是在磨炼中成长强大起来的,走进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中,为主人公们的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所敬佩与屈服。在名人传中使我感受最深的是贝多芬。

贝多芬拥有铁一般的坚韧,对音乐有火一般的着迷,他的作品深邃而富有魅力,他的作品辉煌壮丽,如《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当一个又一个无情灾难降临在贝多芬身上时,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他咬紧牙关,忍受着身体与心灵的重创,有手一笔一划地写出了美妙的音符。

贝多芬个人是成功的,但他的一生是悲惨的多灾多难的,他是用什么与命运女神做斗争?他凭借什么创作?啊!他是用那坚强的对音乐执着的心,是用那不甘屈服于命运的心,是那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意志,是那忍受着疼痛的心。如今,我作为一个21世纪的高中生,有着舒适的环境,有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充满爱的家庭等等的有利条件。我所面对的压力和困难仅仅只是贝多芬所面对的3分之一也不到,那我们有什么理由有什么条件放弃和抱怨,彩虹总在风雨后,如果我们不经风雨的洗涤怎么可以有成功的一天,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贝多芬在艰难困苦的情况和状态下也不应该放弃,我们一定要勇于面对我们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我们应在真理中寻求我们心灵的满足,我们应学会自我管理,不依赖别人,独立自主。

我们应该与贝多芬一样发出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豪迈之言……

扼住命运的咽喉读后感(二)

一篇报告文学能引起如此众多的读者心灵的激荡与震撼,可见文中主人公精神之伟大耀眼。今天我读到这篇报告文学,心中涌现出无限的感动,也引出我深深思考:文中人物的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地去奋斗!

身患两肾功能衰竭的留学回国青年学者魏达志无疑是被宣判了死刑,生命对于这个年轻有为的青年来说实在是太珍贵了,面对自己这即将归去的生命,他是怎样做的呢?他是用自己不完全的自然生命,在病床上去书写完整的人生!多宽广的胸怀,多伟大的精神,魏达志是战胜自我消亡的肉体生命的永恒的楷模。

记得一本书中曾经说过:花有花期,早开晚开都是花,自有规律去约束,该开时开,该落时落,生命的消亡是自然代谢的结果。生命的死亡对于一般的年过古稀、死期将至的人们来说或许并没有什么,而对于这年轻有为,还风华正茂、力大气盛的青年人,有着伟大的人生目标的魏达志来说,实在是太残酷、太无情了。为什么上苍要把这厄运降临到这个时代的弄潮儿身上呢?

我们来看看魏达志是怎样对待这人生最后时光的吧!正如文章中所说的:一个行将死亡的人不去尽情享受人生的最后时光,却要开始这般令观者不忍一睹的跋涉,未免太残酷了。他是试图用有限的生命,在病床上正对人生,正对这行将死亡的身体!

他的心是痛苦的,他渴望生命能延续下去,但这是残酷的现实,他是笑对人生,他进行的是生命的最后一搏,他是战胜了人类自然死亡的伟大英雄。

知死期将近,但想到的不是苟度余生,而是把自己最后的一点热撒向人间。这本身就是战胜了人类自然死亡,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能达到这个境界的人能有多少呢?

我读完这篇文章,感到的是生命的沉重与庄严,这是生命的有限和精神的永恒的交战,面对他,我自己是无可言状的羞耻和不安,怎样对待生命,只有在生命将尽时,才感到这生命时光对于我们的重要,魏达志,能这样做,并打算做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我们呢?我们应该怎样做?魏达志的伟大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学习他那种执着的对待生命、笑对人生的崇高境界。

血液透析的痛苦不能使他屈服,生命的痛苦也不能把他摧垮。是什么力量使他做出这样的惊人之举呢?这决不是偶然的,这是他生命奋斗不息的豪情在激励他珍惜这太短太短的生命,他就是要豁出命来,为自己,也为别人留下最后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通过读这篇文章,我感到的是生命的震撼与激荡,是对待生命的潇洒和庄严,它对我们认识生命的价值是不是有一些新的提示呢?这是我们必须深思的一个问题。

扼住命运的咽喉读后感(三)

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放在我的面前,我好奇的翻来翻去,呵!一片片文章多么优美。忽然,一个熟悉的名称跑到了我的视线中贝多芬他不是着名音乐史上的三大怪杰之一吗?但他的一生好像都充满了波折,带着复杂的心情我走进了这篇文章。

我却看到了:当命运在贝多芬面前展开时,没有辉煌的花朵,更没有温馨甜蜜,只有狰狞的面孔。

小时候,贝多芬每天都看见父亲喝醉酒以后变形的脸,那张脸十分可怕,在小贝多芬的眼里,那甚至比鞭子更可怕。在父亲的鞭打中,贝多芬学会了抗争。既然鞭打无法逃避,那么不如迎头赶上,先把鞭子袲在自己手里。然而病魔却没有给这块金子发光的机会,风寒,耳疾等疾病接踵而至。贝多芬在病床上甚至感觉生命在一点点远离自己,他想起了幼时父亲打他时的用鞭子。

慢慢从故事中走出,我觉得自己太敬佩贝多芬了。我感到:如果命运成为我们的敌人,我们就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成为命运的强者。音乐是美好,他的父亲是可怕的,幼小的贝多芬被夹在两者之间,显得手足无措。但他的音乐却依旧感动了很多人,包括我,可能我们都听出了其中心灵的感觉。他的一生依然如他的《命运交响曲》一样激动昂扬!

第三篇: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贝多芬一生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几个创作阶段与代表作及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家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决不低头,为了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生活下去的坚定信念。过程与方法:学生课前自读讨论点拨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安排】

3课时

【教学设想】

一、课前预习

1、通读全课。

2、搜集有关贝多芬的资料,编写贝多芬履历表;勾画出重点生字词和句子。

3、划分段落层次,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二、课堂教学

通过多媒体课件、音乐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浓重的英雄氛围。课堂教学以教师点拨、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教师尊重鼓励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题气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1、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完成导学提纲中的问题。

①给每一自然段标上数字;②给这些段落划分层次结构;③概括人物事迹。

2、完成202_年(海南、宁夏卷)现代文阅读(《叶圣陶在四川》)。

第二课时

一、导语

放音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精彩部分,听后让学生谈感受,然后引出贝多芬。

二、讲解文体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传记是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文学形式。

人物传记文阅读是近年高考实用类文体阅读中的一种文学样式,考试题型往往如下: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句子的含意。

4、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5、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例如:202_年(海南宁夏卷)现代文阅读《叶圣陶在四川》

针对高考这些题型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学习:

1、阅读全文,概括人物事迹。

2、概括人物品质特征。

3、思考人物品质给人的启迪。

4、个性化解读人物品质,并拓展延伸。

带着以上方法和思路,我们进入文章阅读。

三、进入文本学习

(一)作者罗曼•罗兰的基本情况(见课后的P85的“有关资料”)。

首先看一下作者罗曼•罗兰,关于他的情况在课后的“有关资料”里已作了具体的介绍,大家课后自己看一下,并把一些关键句子划下来。

代表作品《名人传》、《约翰.克里斯多夫》

前面我们同学说过贝多芬是一个聋人,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作曲家,拥有灵动的双手、聪慧的眼睛和敏锐的听力是最为重要的,一旦缺失其中任何一项,就意味着你与这个事业无缘,但贝多芬打破了这种定论,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音乐家。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他是怎样战胜那些降临到他身上的苦难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秘密。

这篇人物传记,篇幅很长,考验我们同学能力的严峻时刻已经来临了。

(二)摘取文本材料信息(概括人物事迹)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教师指导划分层次结构。

提示:人物传记的写法一般是介绍人物的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及老年的成长经历(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末尾一般评论人物的功绩成败。我们可以从时间入手,从事件入手,抓住主人公在各个时期的不同经历对我们的划分会有所帮助。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所划分的跟老师的是否相同:(投影)

全文共70小节,评述传主经历大致可分为五部分:(学生概括)

1、(1—4)1770年—1788年贝多芬童年及家境生活的最初20年。

2、(5—24)1789年—1809年贝多芬的大学、爱情生活及其创作。

3、(25—33)1810年—1815年贝多芬与歌德的交往及第七、第八交响曲创作时期。

4、(34—66)1816年—1827年贝多芬最悲惨的时期及其第九交响曲等创作。

5、(67—70)作者的诗意化评价。

2、了解了层次结构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人物事迹的概括:

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哪些失败挫折呢?(学生看书,分组概括)

(1)贫穷的出生。(P69第2节。)

(2)艰苦(不幸)的童年。(P69第3节。)

(3)失聪的双耳。(P71第8节,P78第37节)

(4)破灭的爱情。(P72第13节,P75第22节)

(5)重病缠身的身体。(P72第13节)

(6)无情义的侄子。(P80第46—52节)

3、思考:你眼中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那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讨论、发言)

(三)作业

进一步熟读本文内容,结合贝多芬感人事迹,谈谈你对人生的思考。

第三课时

一、导语(略)

二、探讨主题(人物品质特征的概括)

1、这就是贝多芬的一生,如此的触目惊心!此刻你们心里的感受是什么呢?能不能用一些形容词把它给表达出来?(悲惨!可怜!同情!难过!„„)

2、设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身处这样的境地,我们可能会作出什么选择呢?(逃避/自杀/酗酒/面对„„)

3、各种各样的回答都有,而贝多芬,面对着自己这苦难的一生,这悲惨的一生,他又是如何对待的?(尽量用原文语言回答)(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

提示:P73第14、15段。(学生读这两段)

4、贝多芬的一生经历了童年的不幸、双耳失聪的痛苦、失去爱情的忧伤、重病缠身肉体折腾,但是他渴望痊愈,渴望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他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屈服。在这悲苦的深渊里,他选择了抗争,他抗争的形式是什么?(创作音乐。)

5、他都创作了哪些音乐呢?(在文章中找)(《月光曲》、《第九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提示:播放音乐:《第九交响曲》

6、在音乐里他竭力想表现的主题是什么?(欢乐)(对,从事于讴歌欢乐,他要一生歌唱欢乐。(P80第53段,54段)。这是他毕生的计划。)

7、那作者是怎样评价贝多芬的一生的?(传记在结尾用诗化的语言总结了贝多芬的一生,认为他的一生是“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学生读最后两段)。

8、怎样理解这句话?(前后桌讨论2分钟,派代表回答。)

(就是说在他极其痛苦不幸的一生中,他始终在奋斗、在抗争,在寻求欢乐,并在自己的音乐领空中创造欢乐。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幸福、爱情的渴望与深情赞颂。虽然他自身的环境极为恶劣,他的作品却从不缺少对于不幸者有益的欢乐。)

9、了解了贝多芬的事迹之后,在你们眼中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是一个敢于“扼住命运咽喉”、具有大无畏勇敢精神的伟大音乐家。)

三、走近生活

除了贝多芬,我们再放眼现实生活以及电视媒体的报道,还有谁也像贝多芬一样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取得自己的成功,走向自己的人生辉煌?大家举举例子。

外国的:保尔、霍金、海伦•凯勒„„

中国的:邰丽华、李丽、杨光„„

总结:好,同学们都谈到了自己所熟悉的人。

思考:我们经常希望“好人一生平安”,其实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那么当我们遭遇挫折和失败时,该怎样去面读对呢?(学生自由发言)

四、师生互动探讨(人物品质的启迪)

西西弗斯被罚推巨石上山,每次快到山顶,巨石就会滚回山脚,他不得不重新开始这徒劳的苦役。听说他悲观到了极点。

可是,有一天,我遇见了正在下山的西西弗斯,却发现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划,一脸无忧无虑的神情。我生平最怕见到太不幸的人,所以,看见西西弗斯迎面走来,尽管不是传说的那副凄苦模样,深知他的不幸的我仍感局促不安。

没想到西西弗斯先开口了,他举起手,对我喊道:“喂,你瞧,我逮了一只多么漂亮的蝴蝶!”奥斯特洛夫斯基双目失明、下身瘫痪,他躺在病床上用手摸索着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张海迪身子三分之二残疾,却坚持学外语、学医。

生活就是这样,你对它笑,它就会回报你以灿烂晴空,你对它哭,它就会回报你以滂沱大雨。回想我们这十几年所走的路,不管是在学习上、生活上或是人际交际上,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比如说教师批评、班干部落选,与朋友翻脸,被人欺骗等等,这些对我们来说就是失败挫折。当时我们是如何面对的?现在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贝多芬以及像贝多芬一样的人的事迹之后,是否有新的想法呢?有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当初自己面对挫折的经历以及现在的感受的?(学生自由发言,自述经历)

五、总结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与挫折在所难免。但失败不一定是坏事,无失败就无所谓成功,人们正是从多次失败中总结经验,不屈不挠,继续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

半丁说过:“苦难就是财富,因为苦难,我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大凡最终成就事业的人都是从这所大学中锻炼出来的。如果你不甘于平庸,如果你要使自己的一生真正有意义、有价值,那么,当生活的厄运降临到头上时,要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大声歌唱。

六、学习了本文,哪些写人物的方法可以用?尝试用这些方法来写一个人物。

第四篇:10、扼住命运的咽喉

10、扼住命运的咽喉

教学目标:

1、了解贝多芬一生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几个创作阶段与代表作及作者对贝多芬的评价。

2、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音乐家贝多芬充满磨难而又始终挑战命运的奋斗的一生。引导学生感悟和学习贝多芬那种敢于“扼住命运咽喉”,向生活的苦难挑战的大无畏精神。

3、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面对挫折决不低头,为了实现美好理想勇往直前生活下去的坚定信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杨光,来自中国哈尔滨的一位盲人男孩。他8个月就因为病而双目失明,在他的脑海里根本就没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影像记忆,直到现在,他的头脑里没有任何颜色的概念;但他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表露出来,在他想用音乐闯出一条路的过程中,他相继失去了三位亲人——爷爷、奶奶和爸爸,现在,他只能和60岁的母亲相依为命。可以说生活对杨光是不公平的,但他没有被打倒。多年来他一直用音乐诠释自己心中的世界,以乐观的方式寻找色彩,在音符中描绘着美好的生活。他成功了,他是202_年星光大道总冠军,并上了202_年的春晚节目。一个残疾人,面对困难却能激流勇进,终于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由此我们想到同样也是个残疾人,同样也是用音乐来诠释自己生命的另外一个非常有名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贝多芬,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但我们对他的认识又有哪些呢?(生:伟大音乐家,聋人)。这就是我们对他仅有的认识,但他是怎样走到这个位置的?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的。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疑问共同走进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人物传记《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走进贝多芬的世界。

二、讲解文体: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传记是以写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一种文学形式。人物传记文阅读是近年高考实用类文体阅读中的一种文学样式,考试题型往往如下: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主人公?

2、主人公具有哪些品质特征?

3、理解句子的含意。

4、请问你怎样评价主人公?

5、文章写作上有何特点?效果如何? 例如:202_年(海南宁夏卷)《叶圣陶在四川》

16、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6分)

17、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极致”?请简要分析。(6分)

18、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

针对这些题型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学习:

1、阅读全文,概括人物事迹。

2、概括人物品质特征。

3、思考人物品质给人的启迪。

4、个性化解读人物品质,并拓展延伸。带着以上方法和思路,我们进入文章阅读。

三、进入文本学习

1、全文共70小节,评述传主经历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粗犷的外貌;第二部分:(2—4)1悲惨的童年。(忧郁、坚强)第三部分:(剩下的课文)与命运抗争(思想进步、富有同情心、其中遭受病痛跟失恋可以看出他的意志坚强;伟大的成就)

2、贝多芬在他的一生中都经历了哪些失败挫折呢?

(1)贫穷的出生。(2)艰苦(不幸)的童年。(3)失聪的双耳。(4)破灭的爱情。(5)重病缠身的身体。

四、师生互动探讨(人物品质的启迪):生活就是这样,你对它笑,它就会回报你以灿烂晴空,你对它哭,它就会回报你以滂沱大雨。回想我们这十几年所走的路,不管是在学习上、生活上或是人际交际上,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不如意,比如说教师批评、班干部落选,与朋友翻脸,被人欺骗等等,这些对我们来说就是失败挫折。当时我们是如何面对的?现在学了这篇课文,了解了贝多芬以及像贝多芬一样的人的事迹之后,是否有新的想法呢?有谁能给大家分享一下当初自己面对挫折的经历以及现在的感受的?

五、小结: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与挫折在所难免。但失败不一定是坏事,无失败就无所谓成功,人们正是从多次失败中总结经验,不屈不挠,继续奋斗,最终获得成功的。半丁说过“苦难就是财富,因为苦难,我的人生才更加精彩”。俄国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大凡最终成就事业的人都是从这所大学中锻炼出来的。如果你不甘于平庸,如果你要使自己的一生真正有意义、有价值,那么,当生活的厄运降临到头上时,要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大声歌唱。

六、作业:人们常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从以下几个名人传记中任意选择一个写一篇读后感:《巴金传》,《雨果传》,《用心看世界--海伦凯勒传》,《托尔斯泰传》,《渴望生活--凡高传》,《米开朗琪罗传》,《姚明传》,《身残志坚罗斯福》,《拿破仑传》,《毛泽东传》

第五篇:扼住命运的咽喉阅读课

《音乐巨人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阅读课

教学目标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二、阅读方法上,以抓要点精读为重点:内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内心世界为主;写作学习上,以人物外貌描写训练为主。

三、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顽强乐观的人生态度;初步感知贝多芬的命运及抗争精神。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勾勒外貌,神情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内心和性格的写法,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难点:

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倾听音乐,激情导入

1、导语:

同学们,你们觉得,对于一位画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眼睛——因为要用眼睛来观察世界、调配色彩;对于一位歌唱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嗓子——因为要用嗓子唱出美妙的歌曲;那么,对于一位音乐家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耳朵——因为要用耳朵来聆听音乐、谱写乐曲。

可是,有这样一位音乐家,在他最需要听力的时候,失去了它。(点第2、3张幻灯片)

2、分析幻灯片的内容。

他是谁?——贝多芬。看过他的生平经历和主要作品创作时间表,你会发现什么?——贝多芬最辉煌的作品,都是在他罹患耳疾、逐渐失去之后创作的。对此你们有何感想?

3、引用学生作文中的话,引入正课。

上周末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小作文:我心中的贝多芬。很多同学写得不错。其中有一位同学的作文中这样写道:“一个什么也听不见的人,却能用音乐展现出这样美好博大的世界,表现出这样纯洁高尚的理想,这真是奇迹,怎能不使千千万万人为之感动呢?”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一些有关贝多芬的名篇,共同体验贝多芬的心路历程,感受伟人高贵的灵魂。(点第4张幻灯片)

二、了解内容,整体把握

1、自读交流。(点第5张幻灯片)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阅读资料,请大家快速,了解内容,思考下边两个问题。

2、整体把握。

(1)资料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贝多芬?生平经历、作品成就、性格特点。

(2)每个人眼中的贝多芬有什么特点?

三、品读赏析不同视角塑造人物形象

1、女佣眼中的贝多芬(点第六张幻灯片)

本文所写的内容并不复杂,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人物形象。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女佣眼中的贝多芬。书中哪些语句谈到贝多芬的哪些情况?

——需要孤独和安静,生活基本能独立自理,不拘小节。

2、客人眼中的贝多芬(点第七张幻灯片)

作为初次拜访的客人,贝多芬的外貌会首先映入客人眼帘。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客人眼中贝多芬的形象。请找出对贝多芬外貌描写的语句。

我们特别来看看这一段对贝多芬外貌的描写。(点第八张幻灯片)这一段描写抓住了最能反映贝多芬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以形传神;外貌描写还加上提示性格特点的语言;进行外貌描写时使用修辞,如比喻、夸张,以其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点第九张幻灯片)

3、外貌描写的实战演练

学习了课本提供的范例,让我们来一次实战演练。(点第10张幻灯片)其实可以不止是班上的同学,在座各位,包括我们听课的老师,都可以成为我们描写的对象,看同学们能否做到以形传神。

请几位同学来念念他们所作的人物描写。

4、贝多芬自己的言行(点第11张幻灯片)

外貌只是对一个人外在形象客观的描绘,要窥见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最好是通过他自己的言行来展现。请同学们找出对贝多芬自己的言行描写的句子。来看看,透过这些描写,我们看到怎样的贝多芬?

四、品读人物,感受灵魂的对话

1、走近贝多芬之凡人贝多芬(点第12张幻灯片)一般的传记作家写贝多芬,大都喜欢表现贝多芬是个“音乐巨人”,称他为英雄主义的“乐圣”,但作家何为却与众不同,他笔下的贝多芬不仅是一个巨人,更是一个凡人!,他也有凡夫俗子的喜怒哀乐。

首先看看书中对他外貌的描写,个矮(1.5米左右),肩宽,头大,据丰子恺先生的描绘:他的脸上多痘疮疤,脸皮作赤茶色而粗糙,头发多而黑,永不梳栉,常蓬头散步,起风的日子,他的头发吹得像火焰一般,人们于荒郊中遇见他,几疑为地狱中的魔鬼。就一个词:丑陋

其次他的穿着,陈旧,不整洁。——可以看出他生活的窘迫。其三,从贝多芬的表情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被人打搅也会不耐烦;

其四,从贝多芬谈话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因为耳聋被人捉弄、嘲笑,他的性格也因此变得暴躁;可以看出他也会孤独、软弱、苦闷、绝望;而他所有的痛苦,都源于他的耳聋。

2、走近贝多芬之伟人贝多芬(点第13张幻灯片)

如果贝多芬只展现出他这一面的话,世界乐坛不会深深镌刻下贝多芬的名字。面对厄运,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来看看透过文中的描写,贝多芬的伟大之处在于什么?

还是先看看外貌: “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的宽阔的双肩,那种“凝重不可逼视”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又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坚韧无比的生命意志。

其次,他的动作、语言看出他对音乐狂热的挚爱,视音乐为生命; 其三,他的语言看出他意志坚强,敢于与命运作殊死搏斗。

3、走进贝多芬(点第14张幻灯片)

从凡人到伟人,这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要跨越这道鸿沟,贝多芬告诉我们: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让我屈服。鲁迅先生也说: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4、感悟(点第15张幻灯片)走进贝多芬,让我想起了傅雷先生翻译的,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写的,以贝多芬为原型的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多夫》里的译者献辞。(点)我们一起来高声朗诵吧!

五、结束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是跪着的。”同学们,如果你不想成为平庸的奴隶、世俗的奴隶、命运的奴隶,那么,请把你跪着的双腿站立起来吧!

下课!(点第16张幻灯片)

一、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出身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音乐。19岁于波恩大学旁听哲学,接触资产阶级革命启蒙思想。1787年起任音乐教师。1792年定居维也纳,三年后出版第一部作品。自此开始创作生涯。1820年两耳失聪,但从未辍笔,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理想,其主要作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表现出人类的英雄气概。晚年处于梅特涅反动统治和封建势力复辟时期,部分作品流露消极情绪,但仍不失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热切向往。其创作继承海顿、莫扎特传统,吸取法国大革命时期音调,鼓舞人心,激励斗志。为使音乐表现戏剧性对立,在创作手法上进行多方面的革新:运用广泛发展的对比主题,富于动力的和声进行;扩展奏鸣曲式结构使之适应矛盾冲突,深化了引子与再现以及尾声的表现意义。在套曲中善于以充满动力的谐谑曲代替雅致的小步舞曲,赋予管弦乐曲以交响性构思的配器,并在交响乐中引用人声等。其创作成就极大地深化了音乐艺术的思想性和表现力,对后世有极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戏剧《哀格蒙特》《雅典的废墟》配乐,钢琴协奏曲五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十六部,小提琴奏鸣曲十首和弥撒曲两部等。

(摘自《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二、关于贝多芬(丰子恺)

1.英雄的贝多芬

贝多芬的伟大,决不仅在于一个音乐家。他有对于人生的大苦闷与精练的美丽的灵魂,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在贝多芬稍前的时代,欧洲乐坛上的大圣是莫扎特。然莫扎特的音乐的价值,毕竟止于一种“音的建筑”,即仅因音乐的“美”而有存在的意义而已。至于贝多芬,则更有异彩,他的音乐是他的伟大的灵魂的表征。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声响。

他的全生涯中最伟大的作品《第九交响曲》,是全聋后的所作。聋子能作音乐,已是妙谈;而况所作的又是世间最伟大的杰品!可知这全是超越的灵的产物,只有能超越人生的大苦闷的精神的英雄,乃能得之。又可知命运对于人类,只能操纵怯弱懦夫,而无可奈何这伟大的精神的英雄。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1798年)。自此至57岁(1827年)逝世,其间的二十余年的日月,全是聋疾为祟的时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直到入了全聋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的拍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而搁笔。临终的时候,他口中还这样叫叹:“唉!我只写了几个音符!”在这句话中可以窥见他的抱负的伟大。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标题为《命运交响曲》。贝多芬自己曾经指这曲的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说:“命运来叩门的声音,正是这样的。” 2.狂徒的贝多芬

贝多芬对于世故人情,疏忽得很,又往往专横独断,藐视一世。表面看来简直是一个狂徒。所以除了能十分理解他、原谅他的人──以外,贝多芬没有知交的朋友。且对于寓居的旅舍的主人,常常冲突,至于激烈,故一年中必迁居数次。评论家形容他这横暴的性格,有这样的话:

“贝多芬是独自生活在无人的荒岛上,而一旦突然被带到欧洲的文明社会里来的人。” 这话把贝多芬的一面说得十分透彻。自来艺术家往往有浪漫不拘的行为,而贝多芬竟是一个极例。当时欧洲有名的钢琴家车尔尼有一天去访问他,看见他耳上缠着重重的纱布,蹲伏在室内。车尔尼出来对人说:“这人不像欧洲第一大音乐家,倒颇像漂流在荒岛上的鲁滨孙。”

他常常用棉花蘸黄色药水,塞在耳中,外缠纱布。他颚上的须常常长到半英寸以上。头发似乎从来不曾接触过梳栉。麦束一般地矗立在头上。他曾经为了一盆汤做得不好,大动怒气,拿起来连盆投在旅舍主人的身上。他常常拔出蜡烛的心子来当牙签用。又在上午,街上正热闹的时候,穿了寝衣,在靠街的窗口剃胡须,不管人家的注目与惊讶。有一次为了动怒,拿起一个开盖的墨水瓶来,投在钢琴的键盘上。他弹琴的时候,因为长久之后手指发热,常常在钢琴旁边放一盆冷水,弹到手指发热的时候,就把两手在冷水中一浸,然后继续弹奏。然而他的动作很乱暴,每逢弹一回琴,必洒一大堆的冷水在地板上,这冷水从地板缝中流下去,滴在下面的住人的寝床中。楼下的主人诘问这旅舍主人,旅舍主人对贝多芬说了几句话,贝多芬就动怒,立刻迁出这旅舍。

贝多芬的姿势极为丑陋。头大,身短,面上不容易有笑容,动作又极拙劣。有一次他也想学跳舞,然而他不会按了拍子而动作。据传记者说,他的相貌的表情常常是冷酷而苦闷。身长五英尺四英寸,肩幅极广,面上多痘疮疤,脸皮作赤茶色而粗糙,鼻硬而直。指短,且五指长短略等,手的背面长着很长的毛。头发多而黑,永不梳栉,永不戴帽,常常蓬头出外散步。起风的日子,他的头发就被吹得像火焰一般。人们在荒郊中遇见他,几疑为地狱中的恶魔。„„

凡此种种强顽怒暴的习气,都是因了他心中所怀抱的大苦闷而来的。而他的苦闷的源泉,全在于他所罹的聋疾。3.苦恼的贝多芬

贝多芬在1797年的冬日的日记簿上这样记录着:

“身体无论怎样弱,我的心一定要征服他。我今年25岁了。我必须尽我所能,成遂一切愿望。”

写了这段日记之后,不久就达到了剥夺他的后半生的幸福的肉体上的大苦痛。他的聋疾发生于1798年的夏日。

贝多芬的艺术生活,在十八九世纪的交代期起一大变化。以前即是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的时代,以后是自己的乐风独立的时代。十八九两世纪之交的数年间,贝多芬正在埋头于作曲中,对于自己的健康状态差不多全不注意。因这原故,耳疾愈加重了。到了1801年,他在剧场中必须坐在第一排椅子上,方能听见歌手的唱声。

他在写给一个知友的信上这样说:“你所亲爱的贝多芬,完全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已经在和自然与神相冲突了!我常常诅咒神明。因为神明在拿他的所造物来当作自然界的极细微的事故的牺牲品。又在破坏人间可成为最美的事业。我所最宝贵的耳,今已听不出大部分的音了。这是何等可悲的人生!我所亲爱的一切事物,今已离去我了。像从前的没有耳病,是何等的幸福!倘得与从前一样地健听,我真要立刻飞奔来告诉你。然而我决不能得到这欢喜了!我的青春已经长逝,青年时代的希望的实现,艺术上的铭记的完成,在我都已不可能。我只得悲极而放弃我的一生了。„„

到了次年,即1802年,他的耳疾更加深起来,又常常耳鸣。他是自然爱好者,野外散步是他的最大的慰安。这时候他到野外,听不出农夫的吹笛的声响,顿时又起悲观,写了“遗言”寄送朋友。然而他终于是强者,用不屈不挠的态度,来同这聋疾战斗,他曾经对人说: “我一定要克制我的命运。”

从此以后的生活,全部是对于聋疾的苦战了。1809年,拿破仑军队侵入维也纳,炮弹飞走空中的时候,贝多芬恐怕炮弹的声音增进他耳疾,用两手指紧紧地塞住自己的耳孔,满腔忧闷地躺在床上。

聋疾是贝多芬的生涯中的一大悲哀。他的作品常是生活的反映。他能在黑暗中打出光明。故在贝多芬,音乐是苦恼的赴诉处,同时又是苦恼的逃避所。

(选自《近世西洋十大音乐家故事》,湖南文艺出版社202_年版)

三、罗曼·罗兰《贝多芬传》课文阅读

在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

这是他毕生的计划。从1793年他在波恩时起就有这个念头。他一生要歌唱欢乐,把这歌唱作为他某一大作品的结局。颂歌的形式,以及放在哪一部作品里这些问题,他踌躇了一生。即在《第九交响曲》内,他也不曾打定主意。直到最后一刻,他还想把欢乐颂歌留下来,放在第十或第十一的交响曲中去。我们应当注意《第九交响曲》的原题,并非今日大家所习用的《合唱交响曲》,而是“以欢乐颂的合唱为结局的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可能而且应该有另外一种结束。1823年7月,贝多芬还想给它以一个器乐的结束,这一段结束,他以后用在作品第一三二号的四重奏内。车尔尼和松莱特纳确言,即在演奏过后(1824年5月),贝多芬还未放弃改用器乐结束的意思。

要在一阕交响曲内引进合唱,在技术上有极大的困难,这是可以从贝多芬的稿本上看到的,他作过许多试验,想用别种方式,并在这件作品的别的段落引进合唱。在Adagio(柔板)的第二主题的稿本上,他写道:“也许合唱在此可以很适当地开始。”但他不能毅然决然地和他忠诚的乐队分手。他说:“当我看见一个乐思的时候,我总是听见乐器的声音,从未听见人声。”所以他把运用歌唱的时间尽量延宕;甚至先把主题交给器乐来奏出,不但终局的吟诵体为然,连“欢乐”的主题亦是如此。

对于这些延缓和踌躇的解释,我们还得更进一步:它们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这个不幸的人永远受着忧患折磨,永远想讴歌“欢乐”之美;然而年复一年,他延宕着这桩事业,因为他老是卷在热情与哀伤的漩涡内。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日他才完成了心愿,可是完成的时候是何等的伟大!当欢乐的主题初次出现时,乐队忽然中止;出其不意地一片静默;这使歌唱的开始带着一种神秘与神明的气概。而这是不错的:这个主题的确是一个神明。“欢乐”白天而降,包裹在非现实的宁静中间:它用柔和的气息抚慰着痛苦;而它溜滑到大病初愈的人的心坎中时,第一下的抚摩又是那么温柔,令人如贝多芬的那个朋友一样,禁不住因“看到他柔和的眼睛而为之下泪”。当主题接着过渡到人身上去时,先由低音表现,带着一种严肃而受压迫的情调。慢慢地,“欢乐”抓住了生命。这是一种征服,一场对痛苦的斗争。然后是进行曲的节奏,浩浩荡荡的军队,男高音热烈急促的歌,在这些沸腾的乐章内,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的呼吸,与他受着感应的呼喊的节奏,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作着他的乐曲,受着如醉如狂的激情鼓动,宛如大雷雨中的李尔老王。在战争的欢乐之后,是宗教的醉意;随后又是神圣的宴会,又是爱的兴奋。整个的人类向天张着手臂,大声疾呼着扑向“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巨人的巨著终于战胜了群众的庸俗。维也纳轻浮的风气,被它震撼了一刹那,这都城当时是完全在罗西尼与意大利歌剧的势力之下的。贝多芬颓丧忧郁之余,正想移居伦敦,到那边去演奏《第九交响曲》。像1809年一样,几个高贵的朋友又来求他不要离开祖国。他们说:“我们知道您完成了一部新的圣乐,表现着您深邃的信心感应给您的情操。渗透着您的心灵的超现实的光明,照耀着这件作品。我们也知道您的伟大的交响曲的王冠上,又添了一朵不朽的鲜花……您近几年来的沉默,使一切关注您的人为之凄然。大家都悲哀地想到,正当外国音乐移植到我们的土地上,令人遗忘德国艺术的产物之时,我们的天才,在人类中占有那么崇高的地位的天才,竟默无一言。……惟有在您身上,整个的民族期待着新生命,新光荣,不顾时下的风气而建立起真与美的新时代……但愿您能使我们的希望不久即实现……但愿靠了您的天才,将来的春天,对于我们,对于人类,加倍的繁荣!”这封慷慨陈词的信,证明贝多芬在德国优秀阶级中所享有的声威,不但是艺术方面的,而且是道德方面的。他的崇拜者称颂他的天才时,所想到的第一个字既非学术,亦非艺术,而是“信仰”。

贝多芬被这些言辞感动了,决意留下。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举行《D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在这个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响曲引起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哭起来。贝多芬在终场以后感动得晕过去;大家把他抬到申德勒家,他朦朦胧胧地和衣睡着,不饮不食,直到次日早上。可是胜利是暂时的,贝多芬毫无盈利,音乐会不曾给他挣什么钱。物质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他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自己的痛苦

“牺牲,永远把一切人生的愚昧抛弃为你的艺术去牺牲!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

四、罗曼•罗兰和《贝多芬传》(傅雷)

贝多芬传存世已无虑几百种之多,流传最广的要数罗曼•罗兰所撰的这薄薄一本,为其别出诸家而自成一书,不溺于繁枝细节而以宏显传主精神取胜。随着科技的进步,物质的丰富,人类的生存状况渐趋舒适,“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反抗苦难作为其生存方式的贝多芬精神,时下已稍显疏阔,但是,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挫折与忧患还是需要我们直面的人生课题,故贝多芬的榜样于我们仍能有所感悟。

文学史家朱东润先生推许罗曼•罗兰《贝多芬传》为世界三大传记之一,不失为值得一读的好书。

隐遁在自己的内心生活里,和其余的人类隔绝着,他只有在自然中觅得些许安慰。特雷泽•特•布伦瑞克说:“自然是他惟一的知己。”它成为他的托庇所。1815年时认识他的查理•纳德,说他从未见过像他这样的爱花木、云彩、自然„„他似乎靠着自然而生活。贝多芬写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的爱田野„„我爱一株树甚于爱一个人„„”在维也纳时,每天他沿着城墙绕一个圈子。在乡间,从黎明到黑夜,他独自在外散步,不戴帽子,冒着太阳,冒着风雨。“全能的上帝!──在森林中我快乐了,──在森林中我快乐了,──每株树都传达着你的声音。──天哪!何等的神奇!──在这些树林里,在这些岗峦上,──一片宁谧,──供你役使的宁谧。”

(选自《贝多芬传》,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五、贝多芬百年祭(节选)

萧伯纳

一百年前,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还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样地唐突神灵,蔑视天地。他是反抗性的化身;他甚至在街上遇上一位大公和他的随从时也总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紧紧地,然后从他们正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大多数轧路机还恭顺地听使唤和不那么调皮呢);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事实上有一次他竟被当做流浪汉给抓了起来,因为警察不肯相信穿得这样破破烂烂的人竟会是一位大作曲家,更不能相信这副躯体竟能容得下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魂。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但是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这种字眼,那就是说比韩德尔的灵魂还要伟大,贝多芬自己就会责怪我;而且谁又能自负为灵魂比巴哈的还伟大呢?但是说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那可没有一点问题。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可是常常并不愿去控制,这个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诙谐之处是在别的作曲家作品里都找不到的。除了贝多芬之外谁也管不住贝多芬;而疯劲上来之后,他总有意不去管住自己,于是也就成为管不住的了。

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骄纵的不理睬传统的凤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十七和十八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他是造成法国革命的精神风暴中的一个巨浪。

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享受不尽的美丽的乐曲;他能挑出那些最干燥无味的旋律,把它们展开得那样引人,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回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征,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他那激动人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罩着我们。当柏辽兹听到一位法国作曲家因为贝多芬的音乐使他听了很不舒服而说“我爱听了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时,他非常生气。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了这个,你就从十八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乐队前进了一步(爵士乐,附带说一句,就是贝多芬化了的老式跳舞乐队),不但能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的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扼住命运的咽喉作文(精选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