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精选五篇)
编辑:梦回江南 识别码:19-602289 10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7 21:26: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信息资源管理论文: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资源管理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1

[摘要]本文在介绍网络信息资源涵义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多个层次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保持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中国提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和制度创新系统。当前,信息管理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产生巨大的影响,产生新的社会需求。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是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

1、网络信息资源的涵义

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涵义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确对信息资源(IR)概念的理解。目前关于信息资源的涵义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都是限于信息本身。而广义的理解,则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既包括信息本身,也包括与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传播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新的内涵。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被称为虚拟信息资源,它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的,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的信息内容的集合。简言之,网络信息资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互联网信息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没有连入互联网的信息资源。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2、1 存储数字化

信息资源由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使信息的存储、传递和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信息,既可以在计算机内高速处理,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远距离传送。

2、2 表现形式多样化

传统信息资源主要是以文字和数字为表现形式的信息。而网络信息资源则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到具体的行业和个体,包含的文献类型从电子报刊、电子工具书、商业信息、新闻报道、书目数据库、文献信息索引到统计数据、图表、电子地图等。

2、3 以网络为传播媒介

传统的信息存储载体为纸张、磁带、磁盘,而在网络时代,信息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状态展示的,人们得到的是网络上的信息,而不必过问信息是存储在磁盘上还是磁带上的。体现了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

2、4 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到2002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 083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量达到17.9万个;网站数量达到了37.1万个;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9 380M。

2、5 传播方式的动态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在网络中流动非常迅速,电子流取代了纸张和邮政的物流,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充分运用,上传到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只需要短短的数秒钟就能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每一个角落。

2、6 信息源复杂

网络共享性与开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取和存储信息,由于没有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这些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编辑和整理,良莠不齐,各种不良和无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为用户选择、利用网络信息带来了障碍。

3、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核心是数据库建设

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高系统的反应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全世界对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大型数据库有万余个,这些数据库通过发达的网络向机关、团体、学校、公司以及个人提供各类科技信息、金融信息、商业信息、文化信息等。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可提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比较匮乏。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太令人满意,但是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也有相当的成就。如: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讯公司推出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集团公司推出的“万方数据库”等,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数据库”等更是将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4、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核心是“三维结构论”

20世纪90年代初,卢泰宏教授提出,信息资源管理(IRM)是3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文化的集成构成IRM的三维构架。

从技术角度来看,人们除了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研究解决大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主要是用情报学的理论方法研究高速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即对应于网络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是新的网络信息系统和新的信息媒介以及网络信息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分布、采集、组织、存储、检索、传播与服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高速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将计算机、通讯网、信息资源网、信息生产者(提供者)、信息消费者(用户)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的生产、分配、流通和利用模式,引起整个信息产业的革命。以高速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和媒介,存在着供求关系、投入产出关系和费用效益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用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研究网上的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有必要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活动进行经济管理,使网络信息资源的实现最优配置,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最佳效益。对应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网络信息服务业引发的经济问题,研究内容是Internet产业结构与管理、网络环境中的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市场的运行与管理等。

从人文角度来看,人们试图通过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相互协调,将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结合起来,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机体系和健康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改变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形成的只依靠技术的单一模式,解决了许多技术手段无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克服网络迅速膨胀和无序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创造和谐、均衡、有序的信息环境,并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因此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研究对象是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实践中,这3种模式相辅相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网络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其能否合理利用,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网络信息环境变为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千里. 网络安全新技术[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 龙冬阳. 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3] 常建平,靳慧云,娄梅枝. 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犯罪[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2

摘要:20xx年7月,我参加了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升级项目,并有幸担任项目经理一职,负责项目的实施,该项目是将该三甲医院从局部化网络升级为全院信息化网络,包括了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和临床信息系统(CIS)的升级工作。本文结合作者的实践,以该项目为例,讨论了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人力资源计划,组建、建设、管理项目团队的各个流程,文章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建设高效团队,达到项目成功,因此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建立多种激励方式,利用多种方式加强绩效考核;加强人员培训,培训贯穿于项目的始终,以培养团队为目标;根据个人的不同的情况,性格和领域分配适合的工作。项目于次年8月正式上线,运行情况良好;并且培养了一支优秀的项目团队。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我于20xx年7月参加了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系统的升级项目,并在项目中担任项目经理,该系统采用JAVA语言开发,MVC三层结构,数据库是SQLServer数据库,此医院原来的信息系统仅仅包括门诊、住院、药房等基本系统,通过此次系统升级,该院要实现全院联网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例如医务科、护理部、临床科室等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手机、存储、处理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能满足医院所有操作人员的功能需求,通过此次升级,该院拥有的系统有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医学影像系统(PAC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电子病历系统(EPR)等,通过以上系统,实现了各类病人的医学信息能够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查询等,并能实现各类医保病人在出院时能够实时报销,真正减轻了医院医生和护士的劳动力,方便了患者。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于项目团队成员管理,从项目伊始的人力资源计划的编制,到组建项目团队,建设项目团队,管理项目团队,最终的目的是打造一支高效、成功的项目团队,从而使得项目顺利成功完成。

因为该系统涉及的人员比较多,而且医院操作人员计算机知识比较薄弱,涉及的科室也比较多,背景比较复杂,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总计投入12人,投入的技术力量也比较充足,都为技术精英,在整个项目的管理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管理:

一、编制人力资源计划,合理描述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计划编制时决定项目角色、职责以及报告关系的过程,通常往往还会同时创建一个项目人员的配备管理计划,包含了什么时候以及用什么方式得到所需的人力资源,以及什么条件释放人力资源,以及培训、认可、奖励、约定扥内容,在该项目计划阶段,我和人力资源部经理根据现有条件共同制定了人力资源计划,使用矩阵图的形式描述了组织和结构图和职工描述,主要包括:网络集成人员4人,HIS升级组2人,CIS升级组6人,由于该院信息科人员在软件技术上知识欠缺,因此安排他们参与需求分析和测试收尾阶段,同时在人员配备管理计划中明确时间表,释放标准,培训等。

二、组建项目团队,建立资源日历

组建项目团队主要是获得人力资源的过程,确保选择的人力资源计划能达到项目的要求,在此项目中,有10名实施人员为单位各部门职工,在项目实施之初,由部门经理事先指派进入项目组中,另外由于网络集成部成员有限,新招聘两名毕业大学生负责网络安装,网络布线等基础性的工作。

三、建设项目团队,提高项目团队成员个人技能与团队整体的绩效

项目组成立后,项目团队成员之间不甚了解,尤其是我们项目族中都是从各个部门指派过来的,因此建设项目团队成为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建设项目团队成员第一要提高团队成员的个人技能,第二加强互相了解,提高凝聚力,从而达到有效的工作,在建设项目团队过程中,我应用了激励理论,相信每个成员都是好的,热爱工作的。在和部门经理申请后,做了一些团队建设活动,在项目成立之初,我们整个项目组在一起聚餐,互相认识,在某个周末开展远足活动,带着小组成员们一起排山,使得小组成员们互相有一定的了解,给项目组成员们日后的工作配合开了一个好头,由于我们组中的两名成员还兼任着别的医院的工作,偶尔出差,在我们遇到问题时,只能采取网络、电话办公,但是只要回来一有空就要一起聚餐。

四、管理项目团队,全面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在管理

项目团队的日常工作中,我做到经常与团队成员接触,每天早上举行5分钟的站立会议,及时了解项目进展以及所遇到的问题,在每周的项目例会上,对于成员的工作进行绩效评估,每周和组长保持两次以上的进度沟通,对业务给予及时的指导,并对进度进行监督,在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组长对规范要求不严格,认为能用差不多就行,我并没有进行直接的批评,而是多次耐心的沟通,说明规范的重要性,让其理解规范是信息安全的生命,不得有任何马虎,经过沟通,该组长对项目规范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遇到了下列问题,下面我总结一下我的解决方案

1、项目成员积极性不高,建立多种激励机制,加强绩效考核。

在项目开始之初,由于我们单位刚刚经历一个不算成功的项目,因此对于项目的积极性不高,我发现这点后,采取了多种激励机制,比如,薪酬激励、发展激励、感情激励等,比如,在对于项目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邀请公司领导一起召开绩效会议,评选出优秀员工,给予现金奖励,同时因为公司领导在场,为员工的日后升值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我把项目按照阶段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末尾都会带领组员进行一次集体活动,包括吃饭、郊游、拓展等,我同时还对组员的日常生活和情绪时刻关注,为他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我们组有个新来的同事,一直表现不佳在第一次阶段评选上排名倒数第一,他为人也比较沉默,不爱和同事交流,我多次主动和他交流下班时候叫着他一起同路回家,渐渐了解到,他是因为家里的一些原因郁郁寡欢,我知道,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按照生理、安全、社会、受尊重、自我实现的层次,只有让员工解决了安全社会雪球,尊重和自我实现才会成为激励因素,我们群策群力帮助他,使他的个人技能和团队合作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拿到了进步最快奖。

2、项目员工水平残差不齐,分配给不同员工适合的任务,加强培训。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各部门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将不同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员工,同时因为公司人手不足,因此招了几个新员工,新员工都有几年的开发经验,但是对于业务流程不太熟悉,因此指定老同事培养新员工,每个新员工都有一个老同事作为培养人,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如果有相关的问题,老同事负责帮助解决,同时为了激励老同事培养新人的积极性,给予老同事的项目奖金中就有培养奖金,此外每周召开的项目例会中,有一项内容就是技术交流,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进步。这些举措很好的加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以上是我在医院信息系统系统升级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体会和措施,通过在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使我在实战中积累了经验和教训,也使我深深的体会到项目复杂、干系人众多的大型项目,有效的人力资源对项目顺利实施至关重要,在以后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我将不断的总结学习,多和业界同事交流,努力提高自己的项目管理水平,能够很好的完成项目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包罗《医院管理学信息管理分册》20xx,05

[2]柳纯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20xx,01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3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取得竞争趋势,人力资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应根据企业自身现有条件和企业各个层面的需求综合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未来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局域网络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现状;发展阶段;发展趋势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及内容

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HRIS),是指一个由具有内部联系的各模块组成的,能够用来搜集、处理、储存和发布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系统,该系统能够为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决策、协调、控制、分析以及可视化等方面的支持。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指软件系统,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就是把日常的工作信息化,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业流程等。而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工作的效率,规范业务流程,为企业员工、管理层、决策者提供增值服务等。

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战略、经营目标及常规经营信息。二是企业外部的人力资源供求信息以及这些信息的影响因素。三是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信息。

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发展阶段

1、基础计算工具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系统在管理中的普遍应用,国外一些应用软件企业开始对人力资源信息化进行研究。和其他的应用系统相同,最初的人力资源信息化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基础、复杂的部分进行。对当时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针对的部分就是职员信息的管理和职员薪资的计算。在这个阶段,计算机运算处理技术是整个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只不过是一种自动计算薪资的工具,只能完成数据录入后的自动计算,而且不能保留历史数据,没有报表生成功能和薪资数据分析功能。这就是最早的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

2、信息数据存储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计算机技术有了很好的发展,硬件性能提高,软件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技术兴起,使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到新阶段有了可能。在这一阶段中,由于技术上获取了支持,人们开始关注员工信息和薪资数据的保存和管理,在此基础上,报表生成功能和薪资数据分析功能也都有了比较大的改善。这是第二代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但是,这阶段的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研制的,其设计思想是技术领先,没能系统的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需求。这阶段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信息的存储和保护,主要的功能仍然是职员管理和薪资计算,没能覆盖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业务。

3、全面业务管理阶段。到了20世纪90年代,企业管理思想开始逐步成熟,人们开始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各式各样的方法和理念开始产生并被应用到管理中。这时,人们开始关注、考虑怎样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的内部管理状况,如何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得到规范、最优。这种变革慢慢的延伸到了人力资源信息化,促使了人力资源信息化发展到第三个阶段,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业务更全面的纳入信息化系统中,从而进行管理。

三、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发展现状。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要想让人力资源变成企业的竞争优势,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策略和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来保障策略的有效性。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时代,知识和知识管理逐渐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核,人力资源管理也正经历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但是国内真正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并不多,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可以说是应用早、发展慢。主要原因是这类人员大多是非技术出身,而专业的技术科研人员又不懂人力资源。

(二)发展趋势。

在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社会条件下,企业管理的信息程度将越来越高,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在新的经济法律环境下,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有了更迫切的需求,企业门户已经发展成为提高员工生产效率的工具。企业将会继续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方面进行创新,使更多的员工与网络接轨,为更多员工提供利用技术的机会,使他们能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道企业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优化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改善旧的系统,使孤立的各个系统连接起来。仔细、认真地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所运用的技术,以便满足企业的各种需求,并认真检查系统供应商提供的服务是否可以与其他解决方案进行捆绑。人力资源部门为企业整体经营谨慎选择各项技术,并且考虑各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其对供应商服务能力的评估和其技术与其他方案的兼容性是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模式,是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而产生的。它在我国的发展目前面临着诸多挑战,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企业和整个社会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曙明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2]黄梦妮。浅谈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时代经贸[J].时代经贸,20xx(3)

[3]于飞。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J].情报科学,20xx(8)。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4

[摘 要]学校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也是孕育人才的最主要教育方式。对于学校而言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这既是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同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传授者。在学校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是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优势、有效利用学校资源的必经之路。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已经逐渐在很多行业顺利推进,有效促进了各个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对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展开研究。

[关键词]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高速发展引起了全社会的注意,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已经开始了全面应用。人力资源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是推动各个领域发展的最根本动力,人力资源信息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方向。学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内涵

人力资源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方面它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转变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将原先全部由人工完成的管理工作转变为由信息技术进行电子化处理。另一方面则是指运用信息化思维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当下的大数据模型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将人力信息转化为数据,通过信息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中选取最适合学校需要和适合学生需求的人才,使得每一个教师人才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们获得最有效的教学资源。学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是建立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充分的信息数据基础上的,学校可以利用先进的硬件和软件对人力数据进行处理,运用信息化的管理思维对处理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和利用。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坚持信息化原则、人尽其用原则和成本有效性原则,避免人力资源浪费,同样也要避免由于人力资源不足而导致的教学效率偏低和学校运行较差等问题。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从管理的理念转变开始,其次要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最终要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管理行为贯穿始终。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一般流程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展开,同时也要考虑现有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它的一般流程如下:

2.1 系统规划

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系统规划是开展学校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的首要步骤,每一个学校所面对的学生有所不同,教学教学目标有所不同,学校的人力资源情况也有所不同。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者首先要明确本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制定相关管理规划和远景预期,明确要将人力资源管理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战略。

2.2 明确需求

学校管理者要明确本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不能为了追求潮流而开展信息化管理,而是要在认真思考本学校需求后在开展信息化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为这个管理目标而展开的,不能只从技术上实现了信息化,而为能够真从思想和需求上实现信息化。

2.3 开展设计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建立在信息化管理管理目标、管理需求和人才队伍实际情况基础上研发出的一种管理架构,其中既要包括人力资源数据库,同样要包括一套系统性管理方法,例如可以包括人才招录、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晋级评定等等内容,管理系统的有效应该有助于真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2.4 应用改进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在设计完成后即可开始全面应用,管理者在应用初期要结合自身经验来验证系统的有效性,对于系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要进行及时修正,提出更多符合管理事情情况的改进意见,并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促进人力资源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观念落后,缺乏信息化管理意识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到人和部门较多,不但要对教师进行管理,同样也要对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等进行管理,所有员工需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本职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学校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缺乏足够重视,将更多的关注度集中于教育教学工作本身。他们未能够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对于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巨大推动作用,这也严重制约了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信息管理意识缺乏也导致学校人力工作长期滞后,整体管理水平不高。

3.2 资金投入不足,软硬件设施落后

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既依赖于管理者管理意识的转变,同样也依赖于信息化设备的建设与投入,我们要建立起一套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这就需要学校投入较多资金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软硬件建设,但是很多学校资金有限,没有能力投入更多资金进行软硬件设施建设,学校人力资源管理设施建设不足导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开展和推进进度缓慢。

3.3 急于求成导致缺陷较多

部分学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急于求成,希望可以在一次投入和尝试后即能完成人才队伍建设,却忽视了后期完善及改进的过程,这就导致这些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存在诸多问题。既不能够有效完成人才队伍管理,同样又很容易出现管理行为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不但未能有效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反而导致人力资源出现严重浪费,违背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初衷。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

4.1 转变观念,正确认识人力资源信息化

教育改革和学校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推进,学校管理者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观念,既坚持紧抓教育教学工作不动摇,同时也要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在管理过程中不断转变自身观念,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信息化对于人力资源发展改革的重要性,对本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宗旨进行衡量,并根据这些内容开发出一套适合本学校需求的软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申请上级拨款的同时充分利用本校现有资金开展软硬件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人力资源信息化发展力度。

4.2 重视人才培养,有效引入复合型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多全面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既要具有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同样也需要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在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完成后能够有效利用这个平台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因此学校需要重视人才培养,有效调动本学校的人才,引入更多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对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进行二次培训,提高其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的人才短缺问题。

4.3 加强技术支持,完善信息化管理手段

学校在人力管理信息化过程中需要用到很多信息化技术和人力资源管理技术,这就要求学校方面获取更多的技术支持,对整个管理平台进行有效维护,确保它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同时在信息化人才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者要随之把握人力资源变化情况,完善信息化管理手段,修正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确保信息化管理能够得到有效实现。

总结

在信息化时代,人才是含金量最高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渗透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而信息化高速发展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发生了很多变化,信息化不但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形式发生改变,同样可以利用信息化优势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更加丰富、管理流程更加科学化和有效化,学校作为以人力为基础培养人才的场所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冯万新.运用电子信息化技术推进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变革[J].信息系统工程,20xx,09:112-113.[2] 任志花.人事档案管理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办公室业务,20xx,21:90.[3] 朱莎,张屹,杨浩,吴砥.中、美、新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xx,02:34-45.[4] 王曉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xx,05:56-57+60.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5

一、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策略

1.对组织结构以及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的调整与规范

由于现在各行各业信息化的程度是越来越高,企业管理层次是变得越来越少,今后矩阵式以及扁平式的组织结构是大多数公司的管理组织形式。当新的环境以及新的发展战略出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中,就需要将之相配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立起来,从而对其内部的机制以及组织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以适应新的时代以及价值体系。而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及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是改进的重点,但是对它们进行调整是需要一定的原则:第一,人力资源软件的实施不能仅仅只是计算机化现有的报表和制度,要对本企业的相关信息与政策进行回顾,将不合理的部分去掉,向决策层报告改进后的建议,随之进行实施;第二必须对配置资源效率的改善、新的发展规划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进行坚持,以企业战略作为依据对组织结构以及部门职责进行有效的调整。

2.对基础管理进行规范,从而为企业实施信息化创造条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实现需要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个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基础;第二个就是企业本身拥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一方面只有当企业自身自身拥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信息化的实现才能够更好地与企业当前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有效的融合,进而通过实现信息化的手段来将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起来。而要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因为规范的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实现的基础。另一方面为了降低企业项目的风险以及成本,企业可以请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有着非常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资深人士到企业中进行调研与交流沟通,让他们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3.将人力资源管理健全的信息库建立起来,将工作效率提升起来

现今企业在人力资源实时监控与流程管理方面现对而言还不够完善,教育培训、组织结构等还没有网络化,这对于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内部监管的强化非常不利,这对企业来说无法对全系统人员的基本情况做到及时的了解无法及时的将基础资料提供给管理和决策层。现今企业的重点工作就是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库建立起来,要将企业人力资源的信息化进行催化,这需要对专业有效的人才档案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关键就是就是对电子文件的归纳与整理,进而完善企业数据库。在此过程中,企业应该是需要对相关的技术引起足够的重视的,进而可以让高效的数据库得到实现,这样既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又对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建立进行了强化。

二、结语

信息技术是企业科学化管理人力资源的关键所在,人力资源回报率因信息化技术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完善将会因信息化得到实现。从而使信息综合、业务操作以及资源管理融为一体,将资源的共享、数据的联通以及智能化辅助决策平台建立起来。这对于企业的改革、人才的吸引以及员工的有效管理等意义重大,而且还能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6

摘要:军事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数据资源是军事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做好数据资源管理是实现一体化综合集成的关键,对促进军队信息化建设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军军事信息系统集成中的数据资源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系统集成数据资源管理军队信息化

军事信息系统是军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运用和管理“数据资源”的系统。军事信息系统综合集成是实现军队各要素一体化的基本途径,也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数据资源是军事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解决军队内部信息资源整合,促进各信息资源集成应用,其核心是数据资源管理,做好数据资源管理是实现一体化综合集成的关键,对促进军队信息化建设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军军事信息系统集成中的数据资源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探讨如下。

1存在的问题

我军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全面,在军事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从数据资源管理方面来分析,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缺乏全军统一的标准

长期以来,我军各军兵种、各大单位在建设军事信息系统时基本是各自建设,不与外部互联互通,导致目前全军大多数信息系统都不能互相兼容,严重影响了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发展。由于军队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各单位数据库软件使用也不统一,数据资源管理既没有建立全军统一的数据资源管理机构,也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

全军数据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开发标准与平台,信息系统的平台多样化,开发出来的系统数据共享性差,数据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信息应用系统多样化,且系统间的关联性差,数据口径指标体系多元化;缺少全军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和规范,缺少全军统一的数据安全标准;同时仅重视信息系统替代手工操作的功效,而忽视了数据资源的共享和数据资源的有效挖掘和利用;数据梳理、加工、优化和更新措施不及时,很多数据停留在文字和表格层面上,这些情况导致了数据资源难以实现实时传输和实时控制,集成难度大,更难以满足一体化联合作战要求。

1.2重硬件轻软件建设

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重系统轻数据的趋势表现得非常明显,硬件投资大,软件投资小,导致现有的信息系统缺少有效的数据支持,现有的信息系统工作效率和利用率都不高,数据资源管理成为我军信息系统建设的薄弱环节,这种状况制约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近年来,我军自行开发的野战指挥系统、作战指挥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数据中心等项目,硬件档次越来越高,但是相应的数据资源应用软件并没有同步跟上,大量计算机主要用作办公、局域网上网等,并没有发挥出更多的作用,已建硬件设施效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开发没有依托。目前我军使用的商用软件品牌众多、类型众多导致数据库互联互通受限,仅仅使用数据库的商用功能,并没有根据军事数据、军事信息等的储存特点开发更多具有军事特色的数据库功能,缺乏数据资源转换、共享和集成机制,也无法满足军事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

2相应的对策

数据资源管理的现状制约了我军信息系统整体效能的发挥,已经成为制约我军军事信息系统建设的短板。结合我军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现状,必须高度来重视数据资源管理的建设,做出相应的对策。

2.1 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加快信息系统整合今后要加强数据标准建设,尽快统一全军数据资源存储标准以及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转换交流机制和标准,建立起部门之间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业务联动的运行机制,从系统标准上、体制机制上规范我军数据资源管理,解决不同系统间的兼容难题,推动军队管理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我军应该从几个方面加快信息系统整合。整合网络基础:在军队信息化网络建设上遵循一体化、兼容性和共享性的原则,建设集成、整合的全军统一的军事信息系统,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管理是军事信息系统集成的基础;整合数据基础:统一的基础信息编码与标准是保障,开放的共享、共建数据资源建设模式是军事信息系统集成的核心;整合应用基础:本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对现有软件进行整合、升级,形成统一的、科学的业务应用系统,这是军事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数据中心整合:在上述整合的基础上建立功能强大的数据中心。

2.2改变重硬偏软的认识,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军队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最早期的单机应用阶段开始,经过基础网络化阶段,目前已进入应用普及阶段,并开始展开应用集成。在此阶段要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在加强硬件投入的同时逐步深入推进软件建设,以此来提升军队信息化建设、服务及管理水平。

目前军队系统的办公软件越来越多样化,被装油料、财务工资、干部人事、公文处理等软件之外,协同办公、移动办公、内容管理、云计算平台等系统也开始逐步使用,军事信息系统的集成势在必行。要在军事信息系统集成的过程中真正做好数据资源建设,就要从思想上提高对数据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真正重视数据资源管理工作。要加强跟数据资源管理相关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传输及通信网络建设、数据存储设施建设等;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应的数据共享管理机制,加强数据安全建设、数据灾备中心建设等;更要加强数据共享环境建设,包括数据库软件、数据分发工具、数据处理工具、数据挖掘工具等建设。

3小结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正火热进行中,我军必须借此机会,大力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军队现代化服务,不断提升综合军事能力。数据资源管理工作作为军事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必须放在首要的位置来建设,以确保我军数据资源管理的建设能满足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和打赢现代化战争的需求。

[1]马费成.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xx.[2]曹雷.指挥信息系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xx.[3]杨瑛.元数据标准在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xx,(02):79-82.[4]李文生,李超,杨吉江.面向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电子邮件元数据标准研究[J].现代情报,20xx,(12):35-39.[5]邵玉平,李庆德,黄顺勇,等.军交运输保障装备管理集成数据环境建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16):72-74.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7

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管理中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建立快捷、准确、方便、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需求,是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有效保证。本文从人因学角度出发,分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人因学理论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及应用,自主设计开发软件加强信息化建设,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取得较好成效。

—、研究背景

1.传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存在着管理效率偏低、管理成本高、容易出错、查询和统计困难、信息共享困难等方面的问题。

2.从人的特性分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人的可靠性

人容易出差错。从人的行为学角度来看,人的行为是会发生错误的。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量大、情况复杂的时候,工作人员容易受思想、情绪等因素影响,导致失误和出错。

(2)人的耐久性

人容易疲劳。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长期处于繁忙状态,很容易产生疲劳,思考速度和反应速度均会相对降低,增加出错几率,导致管理效率偏低。

(3)人的注意力

人容易受注意力的影响。注意力又受任务难度、个人兴趣和动机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往往受人的注意力影响。

⑷人的适应性

人在恶劣环境下工作会影响工作效率;人进行单调而重复的工作时会降低工作效率;人可依次完成多种功能任务,但不能同时完成多种任务。人的适应性会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

(5)人的惰性

人有惰性,喜欢沿用惯常的思维和习惯的做法,不愿意深人思考和创新;不愿意做复杂的事情。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容易造成倦怠和惰性,时间久了很难培养工作热情。

人的以上特性影响了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

二、基于人因学理论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要点及应用

1.人因学简介

国际人类工效学会(InternationalErgonomicsAssociation,简称IEA)将人因学定义为: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问题的学科。

以上定义显示,人因学是研究工作优化的一门学科,把工作优化作为追求目标。人因学理论中的工作优化主要包含以下涵义:效率高;安全可靠;无害于人的健康;满意度和舒适感。如何做到工作优化,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努力的目标。

2.基于人因学理论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根据人因学理论研究设计,创造更为高效、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环境,促进工作优化,有利于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

本系统采用C/S体系结构,以大型数据库ORALCE作为后台数据库存储,客户端采用PowerBuilder作为开发工具的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电子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改进服务模式。具体功能模块主要包括:职工基本信息管理功能、流动信息管理功能、薪酬管理功能、考勤管理功能、职称评聘管理功能、培训与开发管理功能、人员招聘管理功能。

⑴职工基本信息管理

主要包括姓名、出生日期、科室、职称等个人基本信息的添加、删除、更新、查询以及个人照片的上传、下载,由人事处指定专人管理,其他人员仅赋予查询权限,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出口唯一性、准确性和多部门共享。职工基本信息査询可以按单项快速査询也可以组合查询,组合査询条件可自行选择,操作简便,满足各类査询需要。职工在办公自动化OA系统上提出更改申请,并上传相关证件或数据,人事处审核后进行更新。需要时可按人事档案格式自动生成职工履历表或其他形式的报表打印。

(2)职工流动信息管理

职工办理辞职、调出等离院手续后,系统可维护减员信息。在院和离院人员信息分界面显示,便于管理。职工岗位及职位调整时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实时修改。

(3)职工薪酬管理功能

职工薪酬信息中,系统根据聘任的岗位级别自动套入相应的工资标准并显示。本模块可以查询职工历次工资晋级的档次、标准以及执行时间等情况,并自动调用职工基本信息,按照存档工资表格式自动生成具有人事档案编号的工资表;可按需自动生成多项工资报表供査询打印,灵活程度高,操作简便,能够满足日常查询统计需要。

(4)职工考勤管理功能

职工考勤信息包括周考勤和月考勤,科室每周排班完成后上传,自动生成周考勤报表;每月底电脑自动生成月考勤报表初稿,经科室负责人在网上确认后上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确认后的月考勤报表进行月工资薪酬发放。职工请假或临时更改考勤,均在网上完成。获得考勤记录后,可根据考勤日期跨年跨部门査询,统计分析职工的考勤情况。

(5)职工职称评聘管理功能

本模块可以保存和査询职工历次职称晋升的档次、晋升时间和聘任时间等内容。

职称晋升实行网上报名,职工进人办公自动化OA系统,报名表已自动读取职工个人信息,职工核对无误并填写其他需补充的事项后提交就可。

职称晋升评审时,利用软件设置投票自动统计系统,评委在电脑上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进行无记名投票后由电脑自动统计汇总,并自动产生投票结果汇总表,省时省力又避免了差错,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6)职工培训与开发管理功能

医院利用网络系统实现远程教育,不受时间和场地限制。职工公派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学术会议等,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均有记录,可随时查看、统计,实现人才梯队建设、培养和科学、高效管理。

(7)人员招聘管理功能

根据招聘计划,应聘者在网上填写应聘报名表,工作人员在网上审核,告知审核结果:报名成功或未通过审核以及未通过审核的原因。所有通知均在网上发布以及短信告知,方便快捷并减少支出。

三、实施效果

管理效率

⑴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根据人因学理论,人具有容易出错、容易疲劳等特性,也不适合长期从事单调重复的劳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把工资薪酬计算、统计汇总等容易出错、能由计算机技术代替的工作都交给仪器设备和软件完成,降低工作强度,使用方便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管理流程的优化设计和信息化平台的建立,实现数据共享,节省人力资源,提高了管理效率。如我院职工人数(含聘用人员)由20xx年3650人增加到20xx年4616人;招聘时应聘人数由20xx年700余人增加到20xx年1500余人,录用人数由20xx年211人增加到20xx年375人;职称晋升由20xx年470人增加到20xx年590人,尽管工作量大大增加,但使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后,具体负责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

(2)职工办事效率显着提高

由于本系统制订了标准化的操作流程,通过管理流程的优化设计和OA协同办公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远程办公,提高了工作效率。职工在网上发起申请后可以看到每个审批环节和进度,避免了科室间多次往返,缩短了办事时间。超过24小时未审批,系统会自动提醒相关部门及时处理,实现工作的及时反馈和监督。

2.管理质量

计算机软件的智能化功能易用易学,降低了工作人员专业要求,克服了人的惰性;利用计算机速度快、计算准确、容量大等特征,有效降低了人为错误发生率。而且,该系统设置自动提醒、提示、警告信息,可避免遗忘减少差错。基于人因学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应用,通过智能化功能设计,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

3.管理模式

基于人因学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根据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和要求,结合人的特性进行设计开发,通过优化管理流程、智能化功能设计、提供自助服务平台等措施,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该系统部分模块内容利用自助服务形式让职工主动参与,实现职工自我管理。而且,实现了远程办公、网上审批制度和办公无纸化,通过优化流程实现管理规范化,不仅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加方便、高效、规范,也节省了人力资源。

4.满意度

分别于20xx年12月、20xx年12月在全院职工范围内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调査,调查表采用Likertscale表5点测量法,有:很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给予1、2、3、4、5分数,满意程度越高分数也越高。经统计,调查结果如表1。

两年的调查分析显示,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公平性、服务能力、公开性以及薪资透明化、薪资所得与劳动付出比例感、综合满意度提升率均迖到了10%以上,说明基于人因学理论的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运用,有效克服了人性的弱点,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效率、质量和职工满意度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5.人事信息安全性方面得到更大的保障

由于人有好奇心,想得到更多权限以外的信息,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注意相关信息的保密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方式,提高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的安全性。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访问及修改权限,确保信息安全。

四、讨论

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中的人因学理论

人因学是研究人的工作优化问题的一门学科,而效率是衡量工作是否优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利用人因学理论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制定标准化的工彳乍流程并进行优化,建立符合人力资源管理者需求的管理系统,避免了人性的弱点,提升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实现了规范化管理和数据共享。

2.基于人因学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

基于人因学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是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主要体现在提高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以计算机软件代替传统手工操作,既减少大量重复性工作又能降低出错率,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质量。其次,优化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流程。通过信息化建设,把具体要求和办事流程放到网上,明确和简化业务流程,并利用〇A系统办公自动化,实行网上审批、资料下载,有利于优化业务流程,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工作效率。第三,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共享。建立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将人员基础信息进行储存和统一管理,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准确性。第四,能够动态分析人力资源状况。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供多种査询方式和多种类报表,实现人力资源动态分析,更好地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人力资源决策支持。第五,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收集、录人、整合、输出,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更加客观准确地处理各类数据和信息,有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3.基于人因学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体会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实现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开发、委托开发、合作开发、购置产品等。我院实行自主研发,依据人因学理论和人的特性,将软件工程概念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设计出一套适合于人力资源管理特征与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日常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简单化、高效化、人性化。由于是自主研发,该系统能与医院其他自主研发的软件进行无缝衔接,如财务管理系统,科教管理系统等。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医院全面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在现代化医院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快捷、准确、方便、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需求。构建以人因学理论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能有效推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管理更趋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医院管理中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建立快捷、准确、方便、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需求,是提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有效保证。本文从人因学角度出发,分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人因学理论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及应用,自主设计开发软件加强信息化建设,改进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取得较好成效。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8

1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信息化的实现大大减少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让查询、统计等高强度工作得到了简化,尤其是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让各种资料的保存更加科学规范,并且伴随一系列基础设置的完善,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雏形基本出现,避免了管理人员因为主观性导致工作疏忽,有高速、准确、大容量的优势,使得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在传统的管理中,发放工资、人员招聘及培训都依靠较多的管理人员开展,不仅浪费了时间,效率也较为低下,并且还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有必要利用信息化技术降低管理成本,避免人员的过度流动,最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性价比。

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优化对策

2.1健全信息化管理系统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否完善主要是观察管理系统和技术系统是否相结合,其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理念、人才及技术。管理理念必须依靠技术支撑,并且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对此企业应该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技术的重要性同样是因为信息化的特性,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尽管更加便捷,但是其技术要求也较高,如果信息的使用和维护出现错误,那么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或者丢失,所以,必须加强技术手段的优化,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2提高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当信息化系统建成后,还需要人员的正确操作才能发挥其实际作用,对此应该不断强化人员的信息管理意识,为信息化的实施构建良好的环境。另外还应为信息化的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与软件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保证可持续发展。

2.3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处理方案

信息化必须融入到人员工作的各个部分当中,以实现全面的信息化管理。首先应该规范工作流程,脱离行政工作的束缚,尤其是要把招聘、培训等工作纳入到信息化系统当中,简化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设立专项模块,例如,职员信息管理模块、薪酬绩效模块等,以此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另外,以增值业务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在招聘任务的制定时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最终以完善的考核制度来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结合员工的特长设置其工作岗位,并使培训多样化,不断充实信息化管理系统。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之一,企业应该深刻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的升级,并显著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员工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也能够减少其工作量,避免管理人员过多导致资金损失和管理混乱。目前,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应用还存在很多不成熟之处,主要体现在管理系统不完善、信息化意识薄弱及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对此企业应该客观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价值,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9

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文章摘要】本文在介绍网络信息资源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从多层次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阐述。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网络信息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保持我国的国际竞争能力,特别是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我们政府特此制定了由“知识成产系统,技术生产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只是应用系统”4个良性循环的子系统所形成的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传播系统,已经被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当中。

1、网络信息资源含义

目前关于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很多中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侠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都是限于信息本的身。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恶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细细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新的内涵。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它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的。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集合。简言之,网络信息资源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因特网信息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没有;连入因特网的信息资源。

2、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2、1 存储数字化

信息资源由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以数字化形式存在地信息,既可以在计算机内高速处理,又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远距离传送。

2、2 表现形式多样化

传统信息资源主要是以文字活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而网络信息资源则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从经济,科研,教育,艺术,到具体的行业和个体,包含的文献类型从电子报刊,电子工具书,商业信息,新闻报道,书目数据库,文献信息索引到统计数据,图表,电子地图等。

2、3 以网络为传播媒介

传统的信息存储载体为纸张,磁带,磁盘,而在网络时代,信息的存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姿势状态展示的,人们得到的是网络上的信息,而不必过问信息是存储在磁盘上还是磁带上的。体系那了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

2、4 数量巨大,增长迅速

CNNIC一年两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面反映和分析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以其权威性著称。从本次报告中可以看出,截至到20xx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计算机数量为20xx万台;CN下注册的域名数量达到17。9万个;网站数量达到了37。1万个;国际出口带宽总量为9380M。

2、5 传播方式的动态性

网络环境下,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快速灵敏,具有动态性和实时性等特点。信息在网络种的流动性非常迅速,电子流取代恶劣纸张和邮政的物流,加上无线电和卫星通讯技术的充分运用,上传到网上的任何信息资源,都只需要短短 的数秒钟就能传递到世界各地的没一个角落。

2、6 信息源复杂

网络共享性与开放性使得人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所取和存放信息,由于没有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这些信息没有经过严格编辑和整理,良莠不齐,各种不良和无用的信息大量充斥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给用户选择,利用网络信息带来了障碍。

3、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核心是数据库建设

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供系统的反映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世界提供的大型数据库有万余个,总记录数几十亿,这些数据库通过发达的网络向机关,团体,学校,公司以及个人提供各类科技信息,金融信息,商业信息,文化信息等。从目前的状况堪,我国可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显的比较匮乏,我国现在有可读的信息资源还是很少,占世界数据库总量和总记录数的百分之几。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太令人满意,但是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也有相当的成就。如: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集团公司推出的“万方数据库”等,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数据库”等更是将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核心是“三维结构论”

20世纪90年代初,卢泰宏教授提出,IRM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个的集成构成IRM的三维构架。

从技术角度来看,人们除了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研究解决大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主要是用情报学的理论方法研究高速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高速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将计算机,通讯网,信息资源网,信息生产者(提供者),信息消费者(用户)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生产,分配,流通和利用模式。引起整个信息产业革命,以高速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和媒介。存在着供求关系,投入产出关系和费用效益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用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原则和方法研究网上的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有必要按照经济规律,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活动进行经济管理,使网络信息资源的实现最优配置,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最佳效益。

从人文角度来看,人们试图通过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相互协调,将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结合起来,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机体系和健康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改变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形成的单依靠技术的单一模式,解决了许多技术手段无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客服网络迅速膨胀和无序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创造和谐,均衡,有序的信息环境,并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

网络信息资源在我们地社会发展中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它的合理利用,只有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网络信息环境变为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的最大优化。

【参考文献】

沙勇忠。《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情报资料工作,20xx。1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10

在高速发展的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快,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结构产业化调整步伐加快,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说到底是人力资源能力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才选用机制的竞争。人力资源已成为社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本已高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源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一种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必将成为推动新一轮社会财富增长的核心,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关乎大局。在这种形势下,探讨人力资源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借以促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战略的顺利实施,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简介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评估绩效薪酬和有效激励,以满足学校和个人的需要,并有效地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最佳的组织性能。即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源组合合理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3]十二师信息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1基本信息开发

员工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学历、学位、部门、职务、人员状态(在职/兼职/离职)、图片(正装照、二代身份证扫描、最高学历证书扫描)需要在系统显示出来,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定义院系、有何专业特长等等,简单的员工基本信息需求字典如表1所示。

表1 当前用户表

2.2 员工履历管理需求

记录员工履历信息,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个人工作信息,便于领导了解员工的历史工作情况。对于十二师信息中心来说,有以下需求:人事变动的部门、职位、学历、工作内容、业绩、开始和结束时间。

2.3 员工合同管理需求

十二师信息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供标准的合同管理台帐,如和员工签订的劳务合同、与银行签订的借贷合同以及这些合同的修改、续签等活动。它主要包括合同类型设置、合同信息管理、合同数据分析等。设计目标

十二师信息中心人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是要以开放的建设思路为设计总目标,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坚持统一设计,均匀设计,模块化结构,便于扩展,分步实施的设计理念,确保高度的可扩展性,开放性。具体的系统设计的总体目标如下:

3.1 灵活的资源分类系统

采用Web方式以及跨平台、跨数据库等技术,系统整体应具有适应不同操作系统、数据库的优势,充分保护已有投资。管理员最终用户使用资源库和对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是资源分类系统,分类系统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系统管理员在资源管理效率以及最终用户的复杂程度。对与用户使用资源库和媒体资源库的管理这两方面的考虑,系统尽可能的提供了灵活的按类别类管理的措施,来满足不同类型教学素材以及不同用户对素材的分类的要求。[4]

3.2完善的后台管理系统

系统应提供操作性好、安全性高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使管理员可通过该后台对人力资源进行编辑资源、添加资源、删除资源以及资源整个文件的上传等通用操作,并针对一些用户上传大量人力资源的需要,可以提供人力资源的批量上传的功能。

3.3可靠的用户认证系统

使用户在网络平台上可以注册用户,管理员可以对注册的用户检查认证。管理员可以对用户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功能。

3.4全面的权限管理系统

权限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管理重要的一个方面,根据的用户的不同,权限也不相同,比如对管理员用户可以删除全部资源,而会员只能删除自己上传的资源,而普通用户只具有浏览资源的权限。

3.5基本的交互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留言板、论坛、在线QQ等和用户进行互动,使之具有基本的交互功能。[5]

3.6系统安全

安全性是任何应用系统都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在方便管理以及使用的前提下,应提供尽可能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

3.7功能模块开放性

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的优点在于在核心模块外,还可以根据用户不断的新需求进行开发、定制功能、扩展新的功能,快速搭建具有符合我中心本身的中职教育教育资源管理平台。[6]结语

本系统是为十二师信息中心所开发,通过全面调查,并考虑我中心员工的操作能力,在设计时始终强调人性化和通用化的理念,大部分的操作都可以在主画面框架内进行,使操作员工一目了然,易于理解,易于掌握,易于使用,因而有利于员工的操作使用。对于特定员工没有权限或没有必要使用的功能,系统都做了明确的标志(功能菜单或菜单变灰)。■

参考文献

[1] 邢纲.浅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RMS)[C].20xx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20xx.[2] 肖启靖.潍坊蓝盾院系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xx.[3] 于利华,如何使人力资源成为人力资本[J].0.3969/j.issn.1009-8267.20xx.07.060.[4] 李银.中国人才资源流动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xx.[5] 丁薇.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D].复旦大学,20xx.[6] 戴成兰,我国高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扬州大学,20xx.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11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于医院来说,做好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是其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稳定运营的基础条件。除此之外,实施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还能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笔者首先探讨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与特点,然后分析强化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计算机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电子科学技术的不断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到数字化信息时代。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医院开始改变原有的信息管理方式,逐渐进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发展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让医院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效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让医院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和社会。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1.1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 医院实施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有两种解释,其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医院计算机信息资源的管理就是对医院中的数据资源、文献资源,人员、设备及各种媒介形式的文字、印象、印刷制品、电子信息资源的管理,限制于对资源信息本身的管理;而广义的理解则认为医院的信息资源是医院全部信息活动因素的总称,包含了与信息资源相关的设备、技术及资金的管理。

1.2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1.2.1 信息资源存储的数字化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没有应用到医院的资源管理中之前,通常采用人工文字记录的方式实施信息的存储和管理,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较大、资源的存储量较小、同时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误差较大,数据信息管理水平较低。而使用电子信息化的技术对资源进行管理,让记录和存储的过程更加简洁,信息不容易丢失。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计算机对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实施分析和处理,同时还能实现信息的共享。

1.2.2 资源形式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医院信息资源记录管理中,只能够通过文字语言对信息进行存储。而使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管理,信息资源的形式不仅仅可以是文字,对于音频、视频、图像等形式都能够实施存储。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策略

医院中的信息资源管理包括对内部和外部多种信息资源的管理,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能够提高医院资源的使用效率、推进医院信息化管理的脚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

2.1 加强对网络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数据库建设试点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数据库是医院的信息资源实施存储与整合的地方,也是实施资源管理控制的源头。良好的数据库建设能够有效的减少医院数据信息管理带来的成本,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反应速度和管理效率,能够促使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此外,医院数据库的建设水平,不仅仅对当前环境下医院的管理水平产生影响。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数据库建设优劣还会对医院未来的发展以及管理水平产生影响;不仅体现出当前的管理效率的高低,更决定了今后的管理效率。所以,医院应当以数据库建设为核心,制定良好的服务策略,在客户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

2.2 强化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让人们同时能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娱乐、开展工作、学习技术等。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渗透,计算机成为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以及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信息系统优良的存储性能能够保存医院相关的医疗信息,医院中的医务工作人员、患者、管理人员都能够快速、准确的获取需要的信息,合理使用网络信息资源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使医院中的信息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2.3 提高外部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思想就是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服务,拥有权限的网络用户能够进行信息查询。必须提高对外部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及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如使用远程方式帮助建立合作关系的医疗单位等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

2.4 加强历史信息的维护工作 医院的历史信息是医院不同时段见证,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医院当前的管理水平,对医院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采取相应的手段让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覆盖到对历史信息资源的维护,统一整合医院发展过程中的不同因素和资源,为下一步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提供依据。历史信息的维护处理能够降低管理带来的成本,提高管理质量。结 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在医院管理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强化资源管理建设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但是这一领域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问题,需要管理工作者进行探索和研究。随着人们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研究也会逐渐深入,其成果也将推进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1]刘杰.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12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高度重视管理的新经济时代,科学的管理手段不仅可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同时科技与管理的共同发展,更加可以促进新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医疗机构改革不断深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决定医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因其独有的隐蔽性、价值性、难以复制性和路径依赖性等特征,成为各医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研究在医药行业中,不仅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研究范本,还对我国医药行业竞争力的构建具有不可小觑的价值。

1当前医药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1.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构成相关资料显示,在医药行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中,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在整个从业人员中占60%,参加过相关培训的人员占将近20%。但有一个普遍情况是,大部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都是从基层提拔上来的,他们在工作中往往依靠的是自身累积的工作经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

1.2招聘方式

(1)校园招聘。校园招聘成本低,且可以直接、大量、便捷的招到所需人才,所以校园招聘是各医药企业员工招聘的主要方式。

(2)网络招聘。网络招聘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其可以面向社会广泛进行招聘,且可以定向、定时进行招聘,不受招聘专业的限制。

(3)招聘会。招聘会是比较传统的招聘方式,其优点是可以与面试者面对面交流,从而快速对面试者作出评估并了解其信息。

(4)中介机构招聘。通过中介机构招聘的员工基本上都已经过筛选,其招聘成功率较高,上岗的效果较其他方式也显著。

(5)媒体广告招聘。媒体广告招聘是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媒工具上进行相关信息的发布,其优点是覆盖率较广,短时间内可以获得相关信息,可以有更多的选择,还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在招聘员工的同时又可为企业做宣传。

1.3员工培训

医药行业在培训方面有三个特点。一是岗前培训,时间为10~30天,大多是企业历史、目标、宗旨以及所在岗位职责任务等的介绍。二多为自我培训,大多都是由本岗位的领导者或者本企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三是对员工缺乏长远的培训计划,不利于员工的长期发展。

1.4业绩考核与评估

相关资料显示,有60%左右的医药企业会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业绩考核,考核的办法主要有民主测验、观察法以及标准参照法,还有一些企业采取考试法、要素评定法、情景模拟法等。可以肯定的是,医药企业在对员工的评估考核方面较以往跨出了一大步,不仅对生产等岗位进行了量化考核,而且对科研、管理等岗位的量化考核方法也进行了探讨。但不得不提的是,医药企业内工作岗位的评价系统多以经验性为主,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

1.5薪资管理

我国医药行业的员工薪资结构较为简单,与其他行业相比,底薪高、福利低,相关薪酬奖励制度少。在这其中,人力资源部门员工收入往往达不到企业50%的分位,人力资源部门的收入水平也有待提高。另外,医药行业对销售部门较为重视。企业销售部门员工的收入也会随着其等级的提高而提高。同时,国内医药企业的薪资水平同外国制药企业相比,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普遍存在于医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2.1对员工培训不够重视大部分医药企业在人事管理方面会忽视员工的培训。首先,培训投资大幅度减少,近几年参加培训的人数占从业人员的比例正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其次,对管理人员重使用,轻培养。2.2管理缺乏制度化管理缺乏制度化是当前我国医药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很多医药企业的岗位都不是按实际需求设置的,也不能做到按实际能力进行人员安排,有些部门领导也不完全按章办事,对违规违章的现象没有制定出一套合理的一对一惩戒制度,即使有也极其模糊。2.3人力资源的构成不合理,缺乏高层次研究人员国有医药企业普遍缺乏科技人员,大多数本科生毕业后都选择销售一类的工作,选择读研深造的也并非全是为了从事科研工作,而科研人员中从事新药研究工作的人员少之又少。

3针对医药企业存在问题的建议

3.1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医药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严格做到用制度管人,不能以人情关系选人任职,要重视员工的能力,选贤任能,各项工作都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3.2加强员工培训各医药企业要加强员工的培训,不仅要对员工进行能力训练,还要加强员工的人格培养,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同时要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员工工作能力及效率的提高。3.3抓紧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不仅仅在于前期的培训,更重要的是长期培养。各企业要统筹兼顾,前期培训时做好岗位适应培训,强化员工的素质。后期可以安排定期培训、成果交流、外出学习等,根据员工的能力、兴趣制定相应的政策,努力打造一个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工作环境。

4医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当今时代,信息化愈加重要,而人力资源管理中,信息化建设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4.1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以缩短各级员工的反馈时间,开辟更加丰富的沟通渠道,员工可以通过信息化和各部门沟通交流,有利于整合资源,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此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以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构建势在必行。

4.2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途径

4.2.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医药企业各部门首先要协调运作,部门彼此之间的信息要做到及时传达、及时核对,减少因各部门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损失,其次要建立一套内部控制系统,对企业各项支出、资金等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同时,要完善加强预算制度,避免出现预算可有可无的情况。

4.2.2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性构建

尽管医药行业有其特殊的管理运营模式,但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其应结合国内外各企业的运营模式,取长补短,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各医药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构建一套全面覆盖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平台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改善当前医药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同时,通过这一信息化平台,能实现医药行业流程、咨询实施一体化、财务运作一体化、管理流程运作一体化。此外,结合医药机构的实际情况,运用企业管理模式,还能构建统一的信息集成管理平台,并以此形成准确、高效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性的构建对医药企业的发展具有以下的好处。

(1)更好地管理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自动生成组织机构图,更简便、快捷地帮助医药企业进行组织管理。

(2)更好地进行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与激励体系相结合可以更高效地督促各部门及员工进行自我提升,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医药行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构建出一套基于平衡计分卡为主导的多维度绩效考核体系,在绩效管理、奖金管理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

(3)员工人事信息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员工的人事信息有维护功能,在国家人事档案信息标准的基础上,可自行对员工资料进行修改及补充,可对其他人事管理机构提供员工任职全过程的人事事务处理。在员工进行入职、调动、辞职、辞退、档案维护等业务处理时,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可对大批量职员进行集中、快速的处理,保证企业人事管理的有序运行。

(4)符合我国国情的不在职、离职、离退休职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员工离职、离退休、不在职等情况,具有数据维护、信息分类查询管理等功能,这不仅可以对离职面谈记录进行管理,还对离职人员的生日、信息维护、重新入职黑名单定义等均有预警,高效、便捷地帮助医药企业分类处理和记录不在职、离职、离退休人员的各种事务。

5结语

人力资源是医药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它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促进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所以,相关人员要尽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只有采用“适合国情,突出特色”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医药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孙明海.医药企业创业导向、组织学习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xx.[2]许申雅.对我国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初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xx(12).[3]刘欣,岳晓磊.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xx(1).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13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作为一个经济系统,向组织的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财务决策的经济信息;向企业或主体外部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会计信息资源不仅是对会计信息的管理,而且还要对涉及会计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如会计人员、设备、信息等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会计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有效地满足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由于会计存在于企业,因而会计具有相当强的社会经济功能,能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企业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与企业相关的社会经济活动得以开展的基本支撑物。其中有:投资者、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企业,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政府在发挥宏观调控和指导职能时,自然也离不开企业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四个主要加工程序而生成。依据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目的要求,加工程序而生成的会计信息必须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目前,我们的财务会计在确认方面一般业务事项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对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只有同时符合以下四项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控制。3、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4、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会计记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复式簿记系统。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其他会计报告组成,但随着决策者们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提高,上述会计程序管理模式应有所变动,以适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并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会计机构人员是支撑会计程序运行,生产会计信息的“骨骼”系统。没有健全的会计机构和称职的会计人员,一切会计信息就无法正常、有效地产生。可见,会计机构人员管理是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重点。为确保会计机构有效运转,应坚持如下管理原则:1、经济有效性原则。企业在生产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讲求经济效益,以最小的耗费获得最有用的会计信息。2、专业化原则。为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必须把精通或熟悉某一业务的人员,用来生产和利用该业务方面的会计信息。3、权责对等原则。权力是在规定职位上行使的权力,责任是在接受职位、职务后必须履行的义务。会计在处理经济业务时,既有反映的义务,也有监督的权力。只有反映的义务,而没有监督的权力,容易受人操纵,生产出不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4、才职相称原则。会计人员的才智、能力与担任的岗位和职能设置之后,就要安排相应的会计人员担任工作;通过培训,使其能胜任工作。整个会计机构要尽可能做到才职相称,人尽其才,才得其用,用得其所。

会计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明确,内容广。如何加强会计信息资源管理,达到既定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会计信息资源管理上讲一些策略,提高管理效果。1、改进会计程序策略。我们的会计程序,对于生产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会计信息并不理想。比如会计信息仅仅是历史信息、货币形式的财务信息和具有稳健性的会计信息等,离决策要求的有用性相差甚远。若能改进会计程序,结合现代管理会计,建立和运用社会责任会计,可能会使上述弊端得到限制。2、引进信息技术策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改变了生产经营环境和要素,促使经济管理向会计提出新的要求。对会计信息载体及其所需技术进行开发,改变传统的会计手段、工具和方法。随时随地可从各个角度提供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适时性。3、实施内部控制策略。会计数据的记录、加工和会计报表编制,及其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和交易活动,是否存在内部控制,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及时性。4、建立会计信息市场策略。会计信息作为商业语言,在经济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会计信息生产的日趋专业化、使用日趋多元化和会计信息难以阻挡的跨界流动,构建会计信息商品化、产业化的市场,已成为变革会计信息交换方式的必然选择。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14

摘要:我国各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的认识到了人才的促进作用。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速度,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要想进一步的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应当重视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本文将从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有的主要问题入手,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希望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企业人力;人力资源管理;应用;问题;策略

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革新与优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多种数据的整合速度提升显著,这就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从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中存有的主要问题入手,针对当前存有的问题为切入点,对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一、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中存有的主要问题

1.企业对于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存有一定偏差

随着我国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以来,虽然我国很多大型企业认识到了信息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上的优势,并积极的开展了信息化管理。但是我国部分企业依旧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存有着一定的偏差,片面的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推行信息化管理过于浪费资源,并且我国还存有着部分企业在推行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生搬硬套大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策略,而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与未来发展走向,进而导致了信息化管理手段发挥的效应较低。推行与应用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甚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并且部分企业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较为迷茫,在发展的过程中闭门造车,而没有认识到市场变化多端的特性,过于追赶潮流,对于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程度较为浅薄,在推行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企业自身的资金状况以及与信息化相关的硬件要求。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掌握程度较低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管理阶层的人才能力还是基层员工的工作能力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速度,但是无论从管理阶层还是基层工作人员的角度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还有待提升,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虽然我国当前正在积极的扩大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数量,但是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要求职员不仅仅应具备着较强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具备着较强的实践能力,进而能够高效的解决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我国在开展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较差,时间较短。因此要想提升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效应,就应当注重相关人才培养,在注重信息化管理理论知识培养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二、提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浅析

1.从企业的认识方面入手,提升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

当前造成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效应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企业对于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存有一定的偏差,因此要想提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效应,首先就应当从企业的认识方面入手,首先可以从企业的领导阶层入手,加大对信息化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优势的宣传,改变领导的观念,提升企业领导阶层对于信息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但是在构建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并且不同的企业运营模式其遇到的问题不尽相同,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开展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还应当以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与实际需求入手,对信息化管理做出适当的调整,进而保障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全面推行。在企业内部进行电子化宣传栏建设,通过视频与ppt对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性以及重要作用进行宣传,并且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定期性的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加强企业员工对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知,使其在自己的工作中可以积极配合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落实。

2.重视市场变化,探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走向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在当前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就应当重视市场的变化,积极的探寻到信息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从企业的内部结构入手,优化企业的内部组织,转变传统的金字塔式结构,尽可能的向着扁平化管理方向发展。做好企业精简工作,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提升企业内部信息传递的效率,进而来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与此同时,还应当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自身入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管理人员信息化技术水平,并且在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理论知识的培养,还应当以实际的案例入手,重视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的引入与信息化管理相关的硬件设备,制定人员的工作规范,进而来保障企业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管理的顺畅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进入到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在开展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存有着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希望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高奇峰.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初探[J/OL].现代营销:下旬刊,20xx(1):181.[2]李伟.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xx(10):25-26.[3]赵毅.浅谈信息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xx(14):209-210.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15

【摘要】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管理中,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了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推动了事业单位综合信息品质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将针对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研究了档案资源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作用,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旨在提高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管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实现档案资源管理由传统的手工录入或扫描方式转变为自动处理信息的管理模式,并方便提供利用档案信息。因此,事业单位在档案资源管理中充分地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档案工作迎合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效拓展了档案管理的范围。

受信息传送技术的限制,传统的档案资源开发对象主要是针对小范围内的资源或者企业事业单位现有的资源。但如果将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引入档案资源管理系统中,便很好地解决了空间与时间限制这一难题,事业单位可随时随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或者提供服务。(二)实现了档案资源管理的系统化。采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拓展信息存储量,提高信息存储的可靠性,还可使得档案资源管理更加系统化。拥有一套良好的信息化系统可将档案管理的所有信息存储在内,覆盖所有范畴的档案资源管理内容,确保数据的统一。(三)促进事业单位管理的精细化。将信息化技术引入档案资源管理系统中,可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的精细化管理。将所有的档案资源信息以电子版的形式存储起来,以便随时查阅。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源管理性质从服务转为战略发展,这对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大有裨益。

二、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提高信息化水平。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忽视了档案资源管理工作,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档案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管理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应用的第一步就是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在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构建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资金基础和实际需求,确定科学合理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比如,当事业单位资金缺乏时,可以通过租赁云端服务器来进行信息化建设,将档案信息存储在所租赁的云端服务器中。值得注意的时,事业单位在选择租赁云端服务器时,一定要确保云商的可靠性,从而保证档案的安全性;当资金充足或所需要处理的档案数据量较为庞大时,事业单位可以选择购买服务器,构建档案资源管理数据库,但要注意尽量选用系统结构稳定、性能好、档案数据处理速度快的服务器。(二)建立全面的电子档案资源管理系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按照档案的规格、类型和时间等不同标准对相关档案进行详细的记录。电子化信息资料具有及时更新的特点,能够实时记录事业单位某一时间段发生的各项业务,为事业单位的领导未来工作的计划和部署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此外,电子化信息资料的记录更加便捷,与传统的手工作业相比,不仅减少了人工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动着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标准和便捷。(三)提高档案加工和利用效率。传统纸质档案的保存与管理需要消耗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档案文献存放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出现破损,需要后期维护。传统纸质档案的查询仅仅依赖人工来进行检索,再加之档案的种类繁多、时间跨度长,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然而,通过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将档案信息保存为电子档案,不仅减轻了档案资源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档案加工的效率,同时也使得档案信息检索和查询更加方便快捷、(四)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举措。一方面,事业单位可以积极引入高素质、高学历的档案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注重对相关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全面提升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信息化技能。这样才能保证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避免问题的发生,有效增强了档案管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三、结语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事业单位档案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有效地拓展了档案管理范围、实现了档案资源管理的系统化、促进事业单位管理的精细化,信息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通过加强档案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系统梳理档案资源体系、提高档案加工和利用效率及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等途径,可以实现电子化档案管理机制的构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经营发展的竞争实力,促进企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波林,赵丽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建设及共享模式分析[J].知识文库,20xx(6):41-42.[2]吴秀娟.信息技术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办公室业务,20xx(11):40.

第二篇:信息资源管理论文(本站推荐)

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及对策

摘要

信息资源是一种资源,过去,对资源的理解限于自然资源,随着认识的进步,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资源就是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要素的总和。信息资源管理的特征:高素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 敏锐的鉴别力、果敢的创造力、协调的控制力。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造成巨大的变化,产生新的社会需求,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是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

我国的互联网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走过了10余年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本文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法制不健全、标准不够统一、技术管理水平偏低、管理人才短缺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建立全国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协调机构;加快法制建设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引导;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学科,推进理论研究;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研究应用和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

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其规模庞大,内容复杂,牵涉面广,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网络化进程加速,网络信息资源在我们的社会中将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对它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开发。因此,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研究是构筑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工作,是科技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大力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知识的传播与交流,对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字: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一、网络信息资源流

1、信息资源(IR)和网络信息资源(NIR)

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流之前,我们首先应明确对信息资源(IR)概念的理解。目前关于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狭义的理解, 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都是限于信息本身的。而广义的理解, 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恶 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 金等各种资源。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细细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NIR)新的内涵。网络信息资源指在互联网上以各种方式存在并传播的信息集合。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因特网信息 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没有连入因特网的信息资源。与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具有明显的不同,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它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 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集合。主要表现在它以电子数据作为主要的承载形式,既可以是文本信息、图像信息,又可以是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此外网络信息资源无论是在规模上、分布上,还是更新度等方面都是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所无法比拟的,所以, 如何按照网络信息的特点和网络用户的信息需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十分迫切的重要问题。

2、信息资源流

信息资源流是有序运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与河流水系一样,信息资源流的形成也必须至少具备源头、渠道和目的地三个要素。信息资源流的源头是拥有生产信息资源能力的人或机构;流通渠道一般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这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信息交流的通道,目的地则是需要信息资源的人即用户。与河流水系不同的是,信息资源流的源头与目的地常常可以互换,彼时的源头此时可以是目的地,此地的源头在彼地可能是目的地,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也可以同时既充当目的地又充当源头。因此,信息资源流的运行与控制比河流的运行和控制复杂、艰难的多。

一般来说,任何正常的具有思维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信息资源流的源头,同时又必然是信息资源流的目的地。在实际生活中,信息资源流的源头多为那些善于发掘、创造和积累信息资源的人,如科学家、教师、作家、记者、律师、管理者、工程师、决策者等。一般大众更多的是充当信息资源流的目的地角色,他们接受信息资源,将其转化为物质、能量或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在信息资源流流动的过程中,出于永久利用、反复利用和有效利用的目的,人们也常常通过人工设施来“拦截”和“储蓄”信息资源流,这样就形成了类似“水库或人工湖”的图书馆、档案 馆、情报中心、信息中心等形式的信息资源中心。信息资源中心既可以改变信息资源流的流向和时间,在用户需要时为其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又可以通过类似发电的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以改变信息资源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品位,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

3、信息资源交流

信息资源交流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是人们为实现资源共享而对信息资源流实施组织规范、引导和控制的过程。从要素分析的角度认识,信息资源交流的出现和存在需要具备交流者、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信息资源)、交流媒介和控制者等要素。这些要素依据一定的方式可整合为特定的信息系统,如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信息中心等,虽然它们的具体交流内容、方式和任务各不相同,但究其实质都是对信息资源流的管理与控制活动。

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组织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Internet是一个基于GDPP/IP协议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对整个互联网来说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任何政府、企业、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以任何方式发布信息,所以即使采用同一种组织方式来组织管理网络信息资源,其信息描述语言、表达方式也有很大差别,这就增加了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管理的难度。目前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体系不完善。分类法符合人们按类检索信息的习惯,虽然传统的文献分类法的这种分类思想广泛应用于网络信息组织中,但目前只有少数网站,如CERNET、超星数字图书馆采用传统的分类工具组织网络信息,大多数门户网站都采用自编的分类体系进行信息组织,网站的分类目录是以网络信息的主题作为聚类的主要依据,是分类法与主题法的结合,其类目的划分不是严格的等级列举式,类目的排列不局限于类目之间的内容联系和逻辑关系,这些分类体系的设计主要从网络信息的特点和网络用户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广大网络用户利用网络信息提供了一定方便,但这些分类体系的设置在分类标准的选择、一级类目设置的数量、分类体系展开的层次、类目的排列等方面各自为政、自成体系,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给用户理解和使用不同网站的资源带来困难,不利于网上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2、搜索引擎的搜索质量不高

利用搜索引擎来组织信息资源,对用户来说其最大缺陷是查准率很低。这主要是由于在信息标引过程缺乏人工干预,导致准确性较差,加之检索软件的智能化程度又不很高,造成检索误差较大。人们利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时,虽然一次检索输出的结果可能很多,但往往会包含许多的重复、虚假信息,即检索噪音较大。再者,不同的搜索引擎有不同的检索项选择、检索界面,不同的句法要求和对符号、标识符的处理,因此检索策略的构造输入方式也会直接影响检索结构。许多搜索引擎并没有覆盖所有网络信息资源,对用户来说也存在查全率较低问题。此外,许多存储在各类数据库中的信息,搜索引擎无权访问。这些都极大地影响搜索引擎的查全率。

三、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核心

高校管理的核心理念就是服务学习和教学,也是高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在拟定高校管理理念时,必须以信息技术时代为背景,以学习和教学为指向,要着力于学习时空的开放化,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上个世纪90年代,卢泰宏教授提出: IRM(信息资源的技术管理的英文缩写),它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

1、人文角度

人们试图通过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相互协调,将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结合起来,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机体系和健康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改变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的单依靠技术的单一模式,解决了许多技术手段无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客服网络迅速膨胀和无序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创造和谐、均衡、有序的信息环境,并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因此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方向使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实践中,这三大模式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2、技术角度

人们除了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研究解决大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主要是用情报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即对应于网络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是新的网络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和网络信息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分布、采集、组织、存储、检索、传播与服务。

3、经济学角度

经济信息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状态及变化的客观反映。它本身具有一些特殊性:定量分析模型较难建立;生命周期较短,不具备无偿共享性;目的性和有序性程度高;在特定范围内会终止等。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将计算机、通讯网、信息资源网、信息生产者(提供者)、信息消费者(用户)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生产、分配、流通和利用模式,引起整个信息产业革命。以高速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和媒介,存在着供求关系,投入产出关系和费用效益等方面的问题,有必要按照经济规律,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活动进行经济管理,使网络信息资源的实现最优配置,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最佳效益。对应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网络信息资源服务业引发的经济问题,研究内容是因特网产业结构与管理,网络环境中的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市场的运行与管理等。

四、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创新研究

1、管理人员角度

如何利用有限的经费和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如何调动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提高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效能,如何改进和完善信息技术以期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如何促进和维持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循环等,都属于管理功能的范畴。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由信息资源管理人员(在高校,一般指的是图书馆信息服务部、校信息中心等老师)控制和操 作的过程。如何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一个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能够达到什么样的运行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整体结构、素质和能力。一个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最好既了解信息资源及其交流过程,又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并掌握各种适用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管理人员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追求也有惰性。一个具体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必须灵活的运用管理理论、心理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及经验知识,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为信息用户提供更高的信息服务。

2、信息资源角度

在现代信息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将不再是从事具体的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存储、检索、开发和传播工作,而将主要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并设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信息技术,然后由这些信息技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代替人来完成上述这些具体工作。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供系统的反映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世界提供的大型数据库有1万多个,总记录数上百亿,这些数据库通过发达的网络向机关、团体、学校、公司以及个人提供各类科技信息、金融信息、商业信息、文化信息等。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可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显得比较匮乏,我国现在有可读的信息资源还是很少。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太令人满意,但是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也有相当的成就,特别是高校系统内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已经达到相当水平。如: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超星数字图书馆”、重庆维普资讯公司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集团公司推出的“万方数据库”等,特别是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开发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数据库”等更是将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建设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五、对策与建议

1、建立全国性的信息资源管理和协调机构

基于我国目前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无序、管理落后的现状,有必要成立国家级的职能机构,负责规划和协调全国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工作。该机构应具备的基本职能是:进行顶层设计,搞好总体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组织协调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指导标准化设计;针对网络信息活动的管理和技术难题,组织攻关;组织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该机构由若干个部门组成,办事机构挂靠在信息产业部或科技部,也可以由某个国家级学会或协会履行其基本职能。

2、加快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法制建设

(1)结合国情开展网络信息政策法规基础理论研究

网络信息政策法规的研究在我国已渐成气候,且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但还缺乏一个统一完整的研究框架。我国目前为止还没有产生如美国《贝克报告》、《洛克菲勒报告》等对国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研究有重大影响的实践调研报告。我国应当像美国、澳大利亚那样设立国家专门信息政策法律委员会或建立全国性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和协调机构,引导各种研究力量针对我国信息化与信息资源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产生一批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的成果,指导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

(2)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完整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与法律体系

近年来,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结构。笔者认为,完善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体系的构建,必须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现行政策法规体系的缺陷,汲取理论研究的成果,注重政策法规体系结构的完备性与层次结构的合理性,强调政策与法规的协调和互补,注重与国际条约、法规的兼容性。(3)将网络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我国信息安全政策法规体系中尚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我国缺乏如何实现与加快信息安全建设的短期持续的政策;现行立法层次低下,除了少数由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外,我国的信息网络法基本上是部门规章或地方法规,缺少高阶位的、统领性的信息立法和信息安全立法。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效仿美国的做法,加强国家安全局、信息产业部、国家技术标准化研究所等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机构的合作,建立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实现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序化;加快出台各种短期持续信息安全政策,从国家层面上指导信息法律法规的制定。要制定一部纲领性的《信息法》、《信息安全法》,将信息安全提至国家战略高度,加强信息安全的执法与司法活动,严厉打击信息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4)研究和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网络传输的交互性,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变得更加容易和隐蔽。在网络空间,信息资源可以快速方便地在全球范围传播。没有强有力的知识产权法制,创作者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就得不到保障,投资者也不愿冒着巨大的经济风险进行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保护网上信息资源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我国网络产业朝着法制化方向发展。同时,我们建议修改《著作权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加强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尽快制定反垄断法,建立基本的反垄断法律制度对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在内的标准化垄断行为进行规制。

3、加速标准化建设,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信息技术引导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需要标准的支持,同时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性也要求实施标准化建设。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它管理的对象是以超文本格式存在的,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有特殊的存储介质,可以迅速传播、动态更新、实时交互。网络信息处理方法是非线性的,人们不易掌握网络信息的存在状态。在实施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时必须采取标准的输入输出格式,以便实现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网络信息之间的互联与交流;在网络信息组织方面实现分类体系的统一以便于畅通的数据互换;在联机联合编目方面实现目录的标准化以便用户以统一的检索途径获取信息;实现数据的标准化与统一性是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所以,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实施标准化控制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还要看到,目前国际信息技术的竞争转变为信息技术标准化领域的竞争。发达国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并不断将本国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主导国际标准化的方向,增强信息技术的竞争能力。为此,我国也制定了很多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和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网络信息技术标准。但是,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法律体系还不完善,标准与法律尚未建立国际通行的和谐联动机制,从而极大地阻碍了信息技术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进程。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速标准化建设,促进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抢占国际网络信息技术的制高点。

为了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的规范、协调发展和开放共享,必须抓紧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问题,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体系。

(1)改革标准化管理体制,做好顶层设计,全面研究制定网络信息资源从上游(采集、选择、组织、著录、加工)到下游(评价、传播、利用、开发、服务)和整个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问题。

(2)建立以国际标准为基础的自愿标准体系

根据国际惯例,标准是由公认机关批准的非强制性文件,绝大多数国家的标准体系都为自愿型标准体系,供企业自主地选择使用,只是通过技术法规对标准的引用,建立完整的标准法律体系,达到对标准内容的强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与世界标准化方向不符。建议先修改标准化法,尝试取消行业标准与地方标准,推行学术团体标准,建立我国与国际接轨的三级标准体系;逐步取消强制性标准,建立科学的与国际接轨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体系。(3)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体系与标准化法律的联通机制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自愿标准体系与完善的标准化法律制度,标准化法律规定标准基本事项,技术细节通过指示性引用标准来解决;在没有适用标准的情况下,立法机构委托标准部门制定相应的标准,标准与标准化法律的这种沟通使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灵活的体系,为网络信息资源技术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目前,尽管我国现有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法律法规不同程度地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进行了引用,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标准转化为技术法规的通畅渠道,强制性标准事实上产生了技术法规的效果,以致标准与技术法规不分。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与标准化法律,建立标准与标准化法律的合理联通机制,建立科学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法律制度。

(4)重视技术层面问题的研究

国外正在加紧研究制定元数据标准、对象数据建设标准、数据导航标准等。人们已经普遍认同元数据标准(metadata standards)是一个重要的网络信息管理工具,现在最有影响力的元数据标准是Dublin Core标准。该标准能够植入HTML文本中来促进搜索引擎的检索功能,改进搜索的精确性,在揭示网络资源方面非常有效。我国已由国家图书馆牵头,中国及美国等多家单位参加,成立了“中文METADA-TA标准格式工作小组”,为全球中文文献资源管理研讨制定统一的标准格式。

4、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学科

建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学科,推进理论研究人们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持续探索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催生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这门学科的诞生。网络信息资源的特性:与面临的诸多问题决定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由此产生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重大命题,即如何有效管理和控制网络信息资源,将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导向更为合理的未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涉及网络经济、信息经济、国家竞争、信息攻防、网络安全与犯罪、知识产权保护、信息骚扰、网络文化冲击与渗透、网络道德自律等多方面的问题。而要合理合法地解决这些问题,无疑需要从技术、经济、人文和工程等层面展开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性研究。

当前,学术界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开展的研究多是自发的、个体的行为,还没有上升到有组织、有计划、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建议政府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就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学科建立及相应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系统、全面的研究。

5、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全社会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广泛地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网络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开发将引发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它将解放劳动者,通过网络信息来调节动力系统和工作机器,形成信息时代的生产力。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应的新技术、新产品将层出不穷。我们应重视面向管理、面向服务的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探讨面向内容的网络信息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新方法,探索网络信息服务的新模式。组织力量对信息转播、指引库、推送技术和并行网络搜索引擎等技术开展研究,建立统一的中文搜索引擎知识分类体系,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技术。

6、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

合格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应具备以下技能:具有网络信息资源搜集、加工、开发、利用的能力;具有数字资源和数据库设计开发能力;具有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能力;具有创新能力。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里设立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和“林业信息管理”等与信息相关的专业,还没有设立“网络信息管理”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认识网络信息经济的前景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考虑在现行学科门类中增设“网络信息管理”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专业,以确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学科地位,加速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网络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尹锋.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引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2 李颖.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04(10):63-65 3 吴蔚慈,张久珍.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研究.情报科学,2001(1):40-45 4 李志军.我国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原则与重点.科学与管理,2004(2):27-29 5 彭晨曦,尹锋.完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法律制度的思考.情报.杂志,2006(10):113-114,117 6 白殿一,逢征虎.建立新型的标准与技术法规关系的基础条件.中国标准化,2005(2):46-49

第三篇:信息资源管理论文

论题:我国信息市场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设及其启示 摘要:立足实践, 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关键词: 网络;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

正文: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网络信息资源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并对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人们生活水平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了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我们应该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建设。以下是我就我国网络信息资源政策法规建设现状, 对其呈现出的特点与趋势进行的分析与总结, 就其对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给予的启示, 提出了一点自己的浅解。

我国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以及建设的特点与趋势,近年来,我国信息产业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自主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战略也取得新进展,但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将对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去年信息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会进一步趋好,从供需状况看,电信市场、主要电子信息产品市场、软件及信息服务市场仍将处于扩张期,但市场竞争会日益深入。在新的发展阶段,建议适时进行战略目标的调整,加快行业协会的建设步伐,尽快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信息政策与法规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 60年代后逐步发展并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成为政府、学术界与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 随着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与“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相继提出与实施, 因特网在世界各国迅猛发展。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方便,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网络信息安全、信息污染、信息犯罪、个人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各国府高度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 并呈现出以下特点与趋势: 1.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基础理论研究为了保证政策法规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 各国政府纷纷加强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基础研究,探讨信息政策与法规在网络环境下发挥作用的途径, 研究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内容, 预测影响政策法规发展的技术、经济和其他的社会因素, 调研立法、执法与司法现状, 为制定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提出建议。在美国,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基础理论研究内容十分广泛, 包括网络版权、数据传输及合理使用, 网络环境下的垄断、网络隐私、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2.重视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引导与发展由于信息技术, 如网格技术、知识仓库技术、知识发现技术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 国家重大网络信息政策法规、重要研究报告和学术论著, 都注重对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引导与“催化”。3.构建完整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体系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新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不断出现, 如何整合、协调新旧政策法规, 构建系统完整的网络信息政策法规体系, 促进信息活动的健康发展, 成为各国网络信息政策法规建设的重心。

4.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政策法规的建设信息安全政策法规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国家信息主权与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信息化社会使信息安全问题更为复杂和尖锐, 而信息安全又与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 因此, 各国政府纷纷从国家高度研究并制定网络信息安全政策法规。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国一系列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相继出台, 内容涉及域名管理、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软件、电子商务等方面, 这表明我国政府已经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与法规建设, 但是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未来比较明显的趋势是宽带业务和各种移动终端的普及,如可照相手机越来越多,实际上这对网络带宽和频谱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整个宽带的建设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网络的整体发展。IPv6和网格等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建设将在今后取得比较明显的进展。另一方面,从去年我们组织“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的过程中看到,中国互联网的制造业在网络设备方面的研发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包括现在在高、中、低端路同器产品方面都已经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现。我们现在有许多邮件服务商、技术提供商在网络标准方面进行积极的研究和开发。这个方面是我们在国际方面要加强的内容。另一方面是互联网和传统产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随着电子政务的普及、随着相关法律措施的完善,象前一段时间通过的电子签名法,逐步使得电子商务真正能够在建立了社会信用机制的基础之上开展起来。大量电子社区的出现也使互联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互联网经营和生存的模式也将更加丰富。互联网产业的从业者以今后的发展具有坚定的信息。国外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与发展无疑对我国有很好的启示,有以下几点:一丶加强立足国情的网络信息政策法规基础理论研究。二丶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对信息技术的引导。三丶建立完整的与国际接轨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与法律体系。四丶将网络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建设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结论:综上所述, 立足本国实践, 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理论研究, 重视政策法规对信息技术的开发、指引作用, 重视网络信息管理政策法规体系本身的建设, 突出网络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建设的战略意义, 是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第四篇:信息资源管理论文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独立本科段)

毕业论文(设计)

信 息 资 源 管 理

姓名:李光明 准考证号:030102416911 专业: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 完成时间:2012.03.29

摘要

信息资源管理与我们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信息资源管理是我们对所获取和处理的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及和方便使用的重要组织方法,通过我们对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提高了我们对信息的检索速度和使用效率。信息资源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属于微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指企业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与企业相关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然后渐次在全球传播开来的一种应用理论,是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所 催生的一种新型信息管理理论。信息资源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 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安全

目 录

第一章

1.1试论信息资源管理特征

1.2论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及前途 1.3试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二章

2.1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2.2试论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及内容 2.3论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第三章

3.1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几个问题

3.2论信息资源的软件质量管理

3.3论信息资源软件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规范

第四章

4.1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4.2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技术 4.3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的加密技术

第五章

5.1论影响信息资源管理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5.2关于电子商务安全的几个技术问题 5.3试论信息资源管理经济效能的量化与分析

第六章 总结

正文 第一章 1.1试论信息资源管理特征

信息资源是一种资源。过去,对资源的理解限于自然资源。《辞海》对资源的解释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与条件。”随着认识的进步,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不断的扩大。资源就是人发现有用途的和有价值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要素的总和。

敏锐的鉴别力、果敢的创造力、协调的控制力。经过百余 年的发展,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势必造成巨大的变化,产生新的社会需求,而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正是这种新需求下的产物。1.2论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及前途

信息产生于人类的活动,就我们所使用 的信息而言,大致有三种状态:接受状态,既存在于人的头脑中,被人理解或吸收的状态;记录状态,即信息存在于各类载体中的状态;传递状态,即各种方式的信 息传播。而从信息资源的存在方式来分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口头信息,文献信息和实物信息资源。而这些信息的掌握有两种状态,那就是个人的和公共的,其中公共 信息资源掌握在公司,大学,科研机构等地方。

资源(IR)概念的理解。目前关于信息资源的含义有很多

种不同的解释,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都是限于信息本身的。而广义的理解, 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恶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

金等各种资源。

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细细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新的特点赋予了网络信息资源(NIR)新的内涵。网络信息资源指在互联网上以各种方式存在并传播的信息集合。目前网络信息资源以因特网信息资源为主,同时也包括其他没有连入因特网的信息资源。与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相比,网络信息资源具有明显的不同,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它是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进行传递信息内容的集合。主要表现在它以电子数据作为主要的承载形式,既可以是文本信息、图像信息,又可以是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此外网络信息资源无论是在规模上、分布上,还是更新速度等方面都是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如何按照网络信息的特点和网络用户的信息需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十分迫切的重要问题。

1.3试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属于微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指企业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与企业相关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一般而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1)对信息资源的管理;(2)对人的管理;(3)对相关信息工作的管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是企业 整个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在全球经济信息化和我国已加入WTO的今天,加强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信息资源管理来说,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就要从开发信息资源着手,而开发信息资源就要从信息资源的交流过程人手。我们在上面的论述中知道,信息资源的交流大致分为两个层次,即直接交流和间接交流,而信息资源管理的难点就在于直接交流这一部分。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信息往往是非对称的,对于个人来说,所掌握的信息有两个部分: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对于机构来说所掌握的信息就有 公开信息和内部信息,专指性信息与浏览性信息。如果就一个世纪的决策过程或者行为方式,用信息环境来衡量,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不充分、或 者只占有部分信息,就形成了信息不对称环境。信息不对称,会使行为过程发生扭曲,产生很多缺陷障碍,影响正确执行制度,甚至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决策 者来讲,信息不对称对于企业的重要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信息资源管理本来就是辅助企业决策,尽可能的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因此研究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于 信息资源管理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信息不对称环境下会对于信息资源管理产生一些障碍。首先是时滞现象。信息在活动过程中因为受各种因素的不良干扰与影响,有时就会出现信息过剩、信息阻塞或者信息过时。增加了获取信息的难度,表现出一种难以克服和无法避免的状态。其次是限制现象。信息具有消耗成本的制约,大量的搜寻、过度的检索会使信息本身的成本加大,从而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受到约束。最后是激励制度,由于直接交流的影响和信息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个人的信息不能够得到共享,浪费了大量的信息资源。

第二章

2.1论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

执行质量控制QC主要监督项目的实施结果(一致性),判断是否符合的相关质量标准,并确定消除产生不良结果原因的途径。产品的质量由质量控制部门负责,项目过程的质量由项目管理组织控制。因此项目质量管理应该由这二个方面入手。产品的质量控制是诊断和治疗的过程。过程的质量通过项目审计来进行。质量管理过程:质量规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连续的过程改进活动;质量规划包括:通过参照相关的质量策略、范围说明书、产品说明,识别相关的质量标准,确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提高项目管理质量要强有力的领导,建立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建立组织级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项目级激励制度;理解成本;提高项目文档质量;发展和遵从成熟度模型。2.2试论信息系统运行管理的目标及内容

人们试图通过政策,法规,伦理道德的相互协调,将行政手段、法制手段和精神文明的力量结合起来,实现高速信息网络资源的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形成有机体系和健康的网络文化,以保证高速信息网络有序运行。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改变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的单依靠技术的单一模式,解决了许多技术手段无力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客服.网络迅速膨胀和无序扩张引发的种种弊端,创 造和谐、均衡、有序的信息环境,并使技术发挥更大的效能,因此对应于信息网络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方向使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实践中,这三大模式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技术角度人们除了利用信息科学的原理研究解决大系统的稳定性,网络结构的有序性和高速率传输中的各种问题外,主要是用情报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信息网络特点的信息系统,信息媒介和利用方式。即对应于网络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是新的网络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和网络信息环境中的信息资源分布、采集、组织、存储、检索、传播与服务。经济学角度 经济信息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状态及变化的客观反映。它本身具有一些特殊性:定量分析模型较难建立;生命周期较短,不具备无偿共享性;目的性和有序性程度高;在特定范围内会终止等。信息网络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将计算机、通讯网、信息资源网、信息生产者(提供者)、信息消费者(用户)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信息生产、分配、流通和利用模式,引起整个信息产业革命。以高速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活动具有与经济活动相同的特征、过程和媒介,存在着供求关系,投入产出关系和费用效益等方面的问题,有必要按照经济规律,遵循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杠杆,对网络信息活动进行经济管理,使网络信息资源的实现最优配置,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发挥最佳效益。对应于网络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网络信息资源服务业引发的经济问题,研究内容是因特网产业结构与管理,网络环境中的资源的合理配置,网络市场的运行与管理等。2.3论信息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所谓评价,一般是指按照明确目标测定对象的属性,并把它变成主观效用(满足主体要求的程度)的行为,即明确价值的过程[1]。评价必须有目的,但评价本身并不是目的,评价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决策。对系统进行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检查系统的目标、功能及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2)检查系统的质量;(3)检查系统使用效果;(4)检查评审和分析的结果,找出系统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因此,系统评价是对一个信息系统的性能进行全面估计、检查、测试、分析和评审,包括用实际指标与计划指标进行比较,以求确定系统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对系统建成后产生的效果进行全面评估。信息系统的评价一般分“前评价”(指信息系统开发前,对方案的评审,包括对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实施上的可行性等进行评估)、“中评价”(指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对各阶段的实施情况与各阶段的目标、性能等进行跟踪评估)和“后评价”(指信息系统开发完成投入运行后对其工作质量、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对组织内各部分的影响和对资源的利用程度等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本文主要对信息系统开发完成后进行系统评价信息系统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为了正确地对信息系统进行综合评价,为企业或有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持,使信息系统更加完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为此,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指标体系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它应有效地反映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2)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综合情况,从中抓住主要因素,既能反映直接效果,又能反映间接效果,以保证综合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3)可测性原则。指标涵义明确,数据资料收集方便,计算简单,易于掌握;(4)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原则。信息评价贯穿于信息分析的全部过程之中,具有辨真伪、判虚实、权优劣、估价值的作用。

3.1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几个问题

信息资源角度在现代信息环境中,信息技术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明显, 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将不再是从事具体的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存储、检索、开发和传播工作,而将主要从事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并设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信息技术,然后由这些信息技术组成的自动化系统代替人来完成上述这些具体工作。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供系统的反映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 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世界提供的大型数据库有1万多个,总记录数上百亿,这些数据库通过发达的网络向机关、团体、学校、公司以及个人提供各类科技信息、金融信息、商业信息、文化信息等。从目前的状况看,我国可供服务的信息资源显得比较匮乏,我国现在有可读的信息资源还是很少。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据库建设还不太令人满意,但是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工作也有相当的成就,特别是高校系统内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已经达到相当水平。

3.2论信息资源的软件质量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建立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能为高校提供信息资源交流的平台,为知识共享提供友好的界面。校园网及分布于不同物理位置的数字化设备,是构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基础设施,既可面向校内外开放,也可以将校园的专有成分纳入系统之中。为了推进高校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进程,必须建设一个宽带、高速、可靠、安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将其作为沟通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桥梁,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而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同时要做好接口功能,实现与校外网站的有效连接,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信息资源,实现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流通,使信息资源流动起来,构建数字化校园,建立递增收益网络。该系统以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为起点,通过信源分析、信息采集与转换、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信息检索、信息资源开发和传递等环节,最终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与纯粹的信息资源交流过程相比,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具有更为明确的目的、更为严密的组织和更为强烈的服务特征。

3.3论信息资源软件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规范

信息资源流是有序运动的信息资源的集合。与河流水系一样,信息资源流的形成也必须至少具备源头、渠道和目的地三个要素。信息资源流的源头是拥有生产信息资源能力的人或机构;流通渠道一般分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这两者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信息源的人即用户 信息资源流的源头与目的地常常可以互换,彼时的源头此时可以是目的地,此地的源头在彼地可能是目的,一个人或一个组织也可以同时既充当目的地又充当源头。因此,信息资源流的运行与控制比河流的运行和控制复杂、艰难的多。一般来说,任何正常的具有思维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信息资源流的源头,同时又必然是信息资源流的目的地在实际生活中,信息资源流的源头多为那些善于发掘、创造和积累信息资源的人,如科学家、教师、作家、记者、律师、管理者、工程师、决策者等。一般大众更多的是充当信息资源流的目的地角色,他们接受信息资源,将其转化为物质、能量或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在信息资源流流动的过程中,出于永久利用、反复利用和有效利用的目的,人们也常常通过人工设施来“拦截”和“储蓄”信息资源流,这样就形成了类似“水库或人工湖”的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中心、信息中心等形式的信息资源中心。信息资源中心既可以改变信息资源流的流向和时间,在用户需要时为其提供所需的信息资源,从而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又可以通过类似发电的方法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以改变信息资源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信息资源的品位,实现信息资源的增值。

第四章 4.1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1 信息资源安全性分析

信息安全管理是随着信息和信息安金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信息社会中,一方面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的重要资产,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而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由于信息具有易传播、易扩散、易损毁的特点,信息资产比传统的实物资产更加脆弱,更容易受到损害,这样将使组织在业务运作过程巾面临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组织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固有薄弱环节和漏洞,以及大量存在于组织内外的各种威胁,因此对信启、系统需要加以严格管理和妥善保护,信息安全管理也随之产生。4.2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安全技术

采用信息安全新技术,建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信息资源安全面临的问题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安全需求的轻重缓急,解决相关安全问题的信息安全技术的成熟度综合考虑,分步实施。技术成熟的,能快速见效的安全系统先实施。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信息资源访问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信息系统建设的设计阶段,就必须仔细分析,设计出合理的、灵活的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机制,明确信息资源的访问范围,制定信息资源访问策略。人为管理。实施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防止人为破坏和管理漏 4.3关于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的加密技术 为了提高Web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安全性.建立一个数据库加密模型。该模型采用中间件技术,将加密系统放在中间层,引入加,解密模块和安全认证模块,来保障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为了防止字典式攻击,用户登录验证模块采用了口令加盐技术。对web信息系统表单数据的加密使用了开源iQuery插件iCryption。Web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由加密中间件,完成加密和解密。加密中间件由加/解密引擎、密钥管理及数据库连接模块等组成。加密中间件的加密算法主要采用AES算法和RSA算法。AES主要用于加密数据,而RSA算法用于完成密钥的加密。该加密模型已在榆林学院工资查询系统上得到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提高Web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口令加密技术在系统登录时,口令密钥作为用户登录时的主要信息存放,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了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对于口令的加密,是极为重要的。而传统的Hash函数加密法很容易遭受字典式攻击,对于一般性的字典式攻击方式,最常用的解决方式是对于原始数据进行加盐处理。所谓“加盐技术”是指在计算消息摘要时,加上一些字符,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随机的,然后带入公式,计算摘要,并保存起来。中间件技术中间件(middleware)是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管理网络通信。中间件,处于操作系统软件与用户的应用软件的中间。信息安全保障的三大要素(人员、技术、管理)中,管理要素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理解并重视管理对信息安全的关键作用,对于真正实现信息安全目标来说尤其重要,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用数据库管理信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数据库的设计。一般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建立所需的数据库。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的优势:方便检索、容量大、速度快、数据冗余度小

第五章

5.1论影响信息源管理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信息资源安全风险和信息化应用情况密切相关,和采用的信息技术也密切相关,信息系统面临的主要风险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环境及不可抗拒因素:如地震、水灾、火灾、海啸、风暴以及社会动荡或战争等,这些因素的发生有很大不可预知和不可抗拒性,对于信息系统实体的危害是巨大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因素:机房设施和计算机实体的安全,包括硬件系统性能配置不当,网络通信线路故障,还有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等系统支 持软件设计不良,软件缺乏安全控制功能,防止非法入侵的措施不足可能会导致数据被非法删改、复制与窃取,从而造成数据损失和泄密;系统容错性能差,造成数 据错误和数据库质量不合格等。人为及管理因素:这是威胁安全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工作人员的素质、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是其中重要因素。电磁干扰因素:信息和数据传送过程中会产生电磁干扰,外界很容易检测到,可能造成信息泄漏;同时,外界的电磁波也会对数据产生干扰,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5.2关于电子商务安全的几个技术问题

电子商务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1.数据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是电子商务系统最基本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其原理是利用加密算法将信息明文转换成按一定加密规则生成的密文后进行传输,从而保证数据的保密性。使用数据加密技术可以解决信息本身的保密性要求。数据加密技术可分为对称密钥加密和非对称密钥加密。

2.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是通过特定密码运算生成一系列符号及代码组成电子密码进行签名,来代替书写签名或印章,对于这种电子式的签名还可进行技术验证,其验证的准确度是一般手工签名和图章的验证所无法比拟的。数字签名技术可以保证信息传送的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

3.认证机构和数字证书。由于电子商务中的交易一般不会有使用者面对面进行,所以对交易双方身份的认定是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的前提。认证机构是一个公立可信的第三方,用以证实交易双方的身份,数字证书是由认证机构签名的包括公开密钥拥有者身份信息以及公开密钥的文件。在交易支付过程中,参与方必须利用认证中心签发的数字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4.使用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s)。是由VISA 和MasterCard两大信用卡组织指定的标准。SET用于划分与界定电子商务活动中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给定交易信息传送流程标准。SET协议保证了电子商务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身份的合法性。

5.3试论信息资源管理经济效能的量化与分析

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效能分析由于企业生产要素因客观存在的物理属性而不能随意划分的不分性,也由于生产经营在组织和一定环节上的要求[2],因而成本的节约与效益的提高需在一定的规模、一定的时点才能得到体现。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规模经济性,是指在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活动中运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将与企业信息活动相关的诸要素有机地集成在一起,通过达到一定的集成规模,使得各种要素既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同时又使集成整体中的要素之间实现最佳配置,从而达到功能倍增的集成整体规模效应。总体而言,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的规模经济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成要素本身的规模经济性。这主要来源于企业信息活动相关集成要素的不分性

第六章 总结 大学生活在这个时候即将划上一个句号。但是对于我的人生道路来说,这仅仅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的是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回忆过去,许许多多的事情浮现在脑海:刚上大学时欢乐心情和兴奋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富有吸引力。有快乐也有艰辛,有收获也有失落。衷心感谢信息学院所有支持帮助过我的老师,谢谢你们多年来的关心和爱护。同窗的友情同样难忘,你们与我共同走过了人生中不平凡的道路,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美好记忆。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指导教师。本论文是在他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帮助下完成的,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深的理论水平都使我受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使我专业技能的应用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益处。值此论文完成之际,特别向指导扬晓安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谢谢他们细心而又耐心地辅导,使得我得以顺利的完成毕业设计开发工作,同时也要感谢其他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在我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本文一定有不少缺点和不足,恳请各位老师给予帮助和指正。

参考文献

[1]李辉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对策[J].潍坊学院学报,2007

[2] 杨明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浅析[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07(5).[3] 冯登国 计算机网络安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 张润彤:电子商务(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9.12 [5]杜 栋

信息管理学(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11] [6]覃 征 李顺东: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6. [7] 余小兵:浅谈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J].科技咨询导报,2007.02 [8]曾凤生:电子商务安全需求及防护策略[J].数据库及信息管理,2007.06 [9]贾 晶 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10]杨选辉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11] [11]赵红燕 电子商务安全性问题的探析.内江科技.2009.07

第五篇:信息资源管理

1、按深度加工信息可分为

2、信息是为服务的3、信息资源的特征

4、MISIRSOASDSSESCIO3COLTPOLAPOAEIISBNISSNSCI5、迪博尔德霍顿怀特伍德 施特勒特曼卢泰宏孟广均

6、学习型组织的特征信息时代的组织的特性

7、信息孤岛米诺骨牌效应葡萄藤

8、系统工具有哪些部分每一个工具的功能信息检索技术及关键字

9、数据仓库

10、预测型模式描述型模式

11、商务智能的作用商务智能过程商务智能系统的主要功能

12、信息来源信息源信息采集

13、文献信息采集途径

14、知识产权

15、数字化

16、维护文献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的对策

17、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18、WAP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现存的问题三维结构论

19、OIS的安全功能

20、网络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

21、政府信息资源的特征

22、政府信息资源的作用政府职能政府信息采集途径政府信息化的构成23、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要坚持的原则

24、一站 两网 四库

25、信息资源的基本作用评价企业信息资源利用水平主要考虑的方面CIO的岗位责任CIO的素质要求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制度建设

ERPCRM

信息资源管理论文:(精选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