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中医的血泪史《黄帝内经》[精选合集]
编辑:海棠云影 识别码:19-932690 10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3 00:08:05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医的血泪史《黄帝内经》

中医的血泪史《黄帝内经》

原本为我回答问题的答案,我个人觉得可以单独拿来做一篇文章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当年项羽进了咸阳城烧杀抢掠,杀光了秦国所有官吏及学士,接着一把大火,烧光了阿房宫(可能是咸阳宫),也烧光了先秦时期的所有文明积累,其中包括诸子百家的经典,这些经典涉及哲学,法学,农学,兵学,建筑学,礼学,史学,文学,玄学,社会学,天文学,冶炼学,及音乐,舞蹈等等,还有接下来要讲到的医学。

上古七家医学的其中六家在这场中华文明大浩劫中永远的消失了,只剩下《黄帝内经》一部还是残卷流传下来,正史无明确说法,野史对于《黄帝内经》流传下来的说法有二,第一种说法是太医令丞李氏动用了全族的力量,冒火抢救出了《黄帝内经素问》及《黄帝内经针经》两部。第二种还是这个李太医,以公谋私私藏了《内经》的翻版,这在秦法中不但是重罪,而且是要处以黥刑后罚鬼薪的,严重的要腰斩。但是正是因为其私心和胆大妄为,《黄帝内经》得以保存。有人问为什么要举族?要知道当时都是竹简帛书记录,医家属于技术类所以用帛书记录的几率很低,帛绢秦汉时期是很珍贵的材料,而且不易保存,所以《黄帝内经》很大的几率是竹简记录的,足足得装满一个几十平米的房间,所以举族抢救是不奇怪的'。

就这样《内经》流传了下来,成为了中医四大经典之首。成为了后世医家所有的理论根据的来源不可撼动。

这里不说三国,三国时期中医是积极进步的,因为张机《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总结了理法方药的治疗方法。

时间辗转到了晋代,出现了晋惠帝这样的百姓无粮何不食肉羹?中华文明的第二次文化大浩劫来临了。八王之乱接着五胡乱华将洛阳抢了底朝天,可怜华夏文明好不容易得到的几百年恢复再一次毁于一旦。幸好,造纸术的发明,普及了书本,让知识的传播更加广泛,使《内经》残卷在民间得以流传保存。

时间到了唐代,《内经素问》的版本多的数不胜数,而且针经即《灵枢经》《明堂经》两部总称,早已经丢失了数百年,而且很多曲解了内经的本意。王冰站了出来,在官家民间甚至去盗墓贼手中搜集内经素问残卷,功夫不负有心人,《补注黄帝内经素问》校正出版了,后来的《素问》我们今天看到的《素问》就是王冰的版本基本无变化。

时间到了北宋宋哲宗时期,高丽国节度使带着一部珍贵的医经来到大宋祈求交换治国安邦的《册府元龟》,这对于大宋来说无疑是一个亏本买卖,苏轼极力劝诫认为《册府元龟》乃是治国根本。然而宋代是一个重视医学的朝代,期间不但修著了《证类本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圣惠方》支持王唯一制作针灸铜人等等,还开设和剂局,惠民局,真正的全民医保,也是最早的医疗保障体系。再说宋哲宗最终排除众议,换回了《黄帝针经》。后整理为《灵枢经》《明堂经》两部。《黄帝内经》三部终于以全貌示众于天下。

时间辗转到中华文明第三次大浩劫,蒙古国的迅速崛起,预示了宋联蒙抗金的政策彻底失败,蒙元在灭了金后转而以打迂回战术纵横宋全境,将宋代小皇帝以及十万军民围困崖山之上,最终皇帝携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大宋灭亡,华夏文明又一次遭遇了大浩劫,书籍尽毁,针灸铜人丢失,《明堂经》也被焚毁。据说一具铜人流失到了日本,日本东京博物馆中的针灸铜人就是王唯一铸造的针灸铜人,连同其《黄帝内经太素》(内经的一个版本,内容雷同内经,但有独到的地方)。但日本对其矢口否认,有待考证。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版本就是缺失了《明堂经》 的版本,这也就是为什么《灵枢经》只有穴位和治法等,没有对经络腧穴单独讨论的原因。因为我们所看到的《黄帝内经》并非完全版。

最后一个时期也就是古代最后一个文化大浩劫《四库全书》的修订,乾隆将所有带明字眼的书全部焚毁了,《内经》的很多篇幅被改的面目全非,让内经原文本就是经历了三次大换血的情况下,再一次曲解了。有人读内经说前言不搭后语,前后意思矛盾,请不要怪岐伯黄帝,跟他们没关系。

尽管如此,《黄帝内经》依然是中医四大经典之首,一千九百多年的风雨飘摇依旧没有撼动其统治中医思想的地位。中医的历史就是华夏的历史,一本《黄帝内经》书写了华夏文明的荣耀和屈辱以及血泪。

中医丢了外科,丢了伤科,丢了古推拿科,丢了祝由科,以及那些问世了还没得以传播的知名的和不知名的医书。

这就是《黄帝内经》的重大变故的历史何其文献地位,历史地位及学术地位了。

第二篇:《黄帝内经》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

临床医学院:彭俊

摘要:本文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诊法方面的篇章进行阐述,从诊断的最佳时间、脉应四时、虚里诊法、望诊、以及四诊合参等九个方面,对《黄帝内经》中的诊法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内径》的诊法思想对后世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中医诊断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

中医

诊断

历经千年的古中医学在《黄帝内经》强大的理论指导下,不断发展、成熟,辨证论治永远是其灵魂,所以诊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笔者就以下九个方面将《黄帝内经》对中医诊断学的影响加以概述。

一:提出了中医脉诊的最佳诊断时间与基本原则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认为诊脉的最佳时间应在平旦,在阴阳相对平静的状态才是最佳的诊脉时间。否则,人体饮食之后,或者受到情志上的影响时就会容易出现病理上的假象,影响诊断的效果。只有在没有受到外因的干扰时,营卫二气在昼夜循行之后,到了平旦之时汇聚于寸口,才更容易“诊有过之脉”。《素问 脉要精微论》曰:“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贵在用心专一安神定志,才能体会到脉象的细微变化。

二:提出了气口独为五脏主的观点

黄帝问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肺朝百脉,主治节,气口又为太阴之会,为“五脏六腑之所络始”,所以诊寸口可以判断五脏六腑功能的盛衰。这对中医脉诊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出了脉应四时五藏应象的基本观点

《素问 脉要精微论》云:“春曰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曰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曰下肤,蛰虫将去,冬曰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在《黄帝内经》中无处不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春天大自然阳气逐渐变强,万物开始生发生长,在人体,肝主生发条达,其应季在春,所以会出现弦脉。夏天阳气最为强盛,在人体脉象也会表现的洪大有力,到了秋天的时候,阳气渐衰阴气渐盛,人体脉象就会略浮,冬天阴气最盛,阳气秘藏,脉象也会沉于内。也就是常说的“春(肝)弦、夏(心)洪、秋(肺)毛、冬(肾)石” 四:提出了脉以胃气为本的重要思想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有胃气的脉象应该是不急不迟、从容和缓、意思欣欣难以言状。人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脉也是一样。因此这对于推断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张仲景的方药多用生姜、大枣以保胃气,李东垣的补土思想也是由此发展而来。

五:提出了脉诊以决死期的论断

《素问 大奇伦》云:“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精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一呼一吸脉来十至以上,说明精气衰竭到了一定程度,而并不一定是热极所致,“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若脉象极其洪大,就像着火一样,等到了秋天阳气渐衰,就会使病情加重。“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若脉象如落叶一样漂浮无根,此为肝脏气血极虚的表现,到了秋天肺金旺盛,克其肝木,就会使病情更加严重,预后不良。《黄帝内经》中像这样的论述很多,笔者不在一一列举,仅以《医宗金鉴》里的口诀加以概括:“心绝之脉,如操带钩。转豆躁疾,一日可忧。肝绝之脉,循刃责责,新张弓弦,死在八日。脾绝雀啄,又问屋漏,复怀水流,四日无救。肺绝维何?如风吹毛,毛羽中肤,三日而号。肾绝伊何?发如夺索,辟辟弹石,四日而作。”虽然现代卫生条件越来越好,很多疾病也并不是像《内径》中论述的那样绝对,但这对我们判断疾病发展变化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尤其对治未病更是意义重大。

六:提出了先问后脉的诊断思想

《素问 征四失论》云:“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气口,妄言作名,为粗所穷,何病能终?”在诊病之先一定要问清患者起病的缘由,倘若不问其症状,冒然的切脉,很容易就会误诊!《素问 疏过五论》云:凡未诊病者,必问常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常富后贫,名曰失精。通过问诊,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病情,有助于我们对疾病的推断。《内径》的先问后脉的思想对后世影响之深,尤其在现代,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这也是对我们很好的提醒,一定要问清再诊。

七:对望诊进行了细致的论述

《内径》云:“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肝青象木,肺白象金,心赤、肾黑、脾土色黄一或有病”。《灵枢 五色》云:“明堂高骨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夹其两侧······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论述了五色主病及五脏与面部的划分关系,对后世医家具有深远影响。“望而知之谓之神”由此可见望诊对中医诊断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比如《望诊尊经》就是受《内径》的影响发展而来。

八:提出了虚里诊法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从胃气的角度来讲虚里诊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虚里的搏动可反映宗气的盛衰,进而可以判断气血的运行和盛衰情况,通过虚里的搏动也可以判断胃及心肺的病变,因此对临床诊病具有积极意义,也体现了我中医诊断法是灵活多样的。

九:提出了诊法合参的观点

《素问 阴阳应向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强调了诊法合参的重要性。提示我们在临床诊病时不要仅凭脉象或者某一临床表现而草率做出诊断,应将它诊结合起来,做出综合判断。

《黄帝内经》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指导着一代又一代中医人,其内容广博,涉及天文、地理、历法等等,若全面理解掌握确实困难之大,笔者水平有限,以上仅就《内径》对中医诊断学方面的贡献加以论述,更深程的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筆者于:壬辰年 己酉月 甲午日

(中秋佳節)

第三篇:《黄帝内经》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

《黄帝内经》对中医脉诊的贡献

作者临床医学院:彭俊

摘要:本文对《黄帝内经》中关于脉诊方面的篇章进行阐述,从脉诊的最佳诊断时间、法时诊脉、以及四诊合参等七个方面,对《黄帝内经》中的脉诊问题进行了深入论述,详细说明了气口独为五脏主的原理,其中论述的“脉诊以决死期”的论断更突出了中医未病先防的治疗特色,《内经》的诊法思想对后世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中医脉诊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

中医

脉诊

历经千年的古中医学在《黄帝内经》重要的理论指导下,不断发展、成熟,辨证论治永远是其灵魂,所以诊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在四诊当中,脉诊是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其起源之远,在经历历代国医们的探索与总结下,其经验也愈加丰富,在实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笔者就以下七个方面将《黄帝内经》对中医脉诊的影响加以概述。

一:提出了中医脉诊的最佳诊断时间与基本原则

黄帝问曰:“诊法何如?岐伯对曰:“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认为诊脉的最佳时间应在平旦,在阴阳相对平静的状态才是最佳的诊脉时间。否则,人体饮食之后,或者受到情志上的影响时就会容易出现病理上的假象,影响诊断的效果。只有在没有受到外因的干扰时,营卫二气在昼夜循行之后,到了平旦之时汇聚于寸口,才更容易“诊有过之脉”。但平旦诊脉在临床当中很难做到,我们总不能每天只看一位患者,也不能在其他时间不给别人看病,这就违反了医者的宗旨。汪机说:“若愚有病,则随时皆可以诊,不必以平旦为拘也。”《素问·脉要精微论》曰:“持脉有道,虚静为保”,切脉贵在用心专一安神定志,才能体会到脉象的细微变化。在切脉时,至少要在一分钟以上,因为有时会有间歇脉的出现,《灵枢·根结篇》曰:“五十动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所以我们在诊脉时,切不可草率,一定要仔细的辨别脉象的变化,仲景云:“动说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侯曾无仿佛......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所以欲为大医者要在耐心中细细感知。

二:提出了气口独为五脏主的观点

黄帝问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肺朝百脉,主治节,气口又为太阴之会,为“五脏六腑之所络始”,寸口部位脉气最明显,寸口是手太阴肺经“经穴”和“太渊”的所在处,为手太阴肺经经气渐旺,以致达到最旺盛的特殊反应点,可反映宗气的盛衰,所以诊寸口可以判断五脏六腑功能的盛衰。这对中医脉诊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提出了脉应四时五藏应象的基本观点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大自然是个有机整体,大自然的气候变化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脉象也会随之相应改变,《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春曰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曰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曰下肤,蛰虫将去,冬曰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在《黄帝内经》中无处不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春天大自然阳气逐渐变强,万物开始生发生长,在人体,肝主生发条达,其应季在春,所以会出现弦脉。夏天阳气最为强盛,在人体脉象也会表现的洪大有力,到了秋天的时候,阳气渐衰阴气渐盛,人体脉象就会略浮,冬天阴气最盛,阳气秘藏,脉象也会沉于内。也就是常说的“春(肝)弦、夏(心)洪、秋(肺)毛、冬(肾)石”

四:提出了脉以胃气为本的重要思想

《素问·平人气象论》云:“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强调了胃气的重要作用。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充养,而营养的化生都是由脾胃实现的,所以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素问·玉机真藏论》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灵枢·终始篇》说“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徐而和”。现在多认为有胃气的脉象应该是不急不迟、从容和缓、意思欣欣难以言状。人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脉也是一样。因此这对于推断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张仲景的方药多用生姜、大枣以保胃气,李东垣的补土思想也是由此发展而来。

五:提出了脉诊以决死期的论断

《素问·大奇伦》云:“脉至浮合,浮合如数,一息十至以上,是精气予不足也,微见九十日死。”一呼一吸脉来十至以上,说明精气衰竭到了一定程度,而并不一定是热极所致,“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若脉象极其洪大,就像着火一样,等到了秋天阳气渐衰,就会使病情加重。“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若脉象如落叶一样漂浮无根,此为肝脏气血极虚的表现,到了秋天肺金旺盛,克其肝木,就会使病情更加严重,预后不良。《黄帝内经》中像这样的论述很多,笔者不在一一列举,仅以《医宗金鉴》里的口诀加以概括:“心绝之脉,如操带钩。转豆躁疾,一日可忧。肝绝之脉,循刃责责,新张弓弦,死在八日。脾绝雀啄,又问屋漏,复怀水流,四日无救。肺绝维何?如风吹毛,毛羽中肤,三日而号。肾绝伊何?发如夺索,辟辟弹石,四日而作。”虽然现代卫生条件越来越好,很多疾病也并不是像《内经》中论述的那样绝对,但这对我们判断疾病发展变化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尤其对治未病更是意义重大。

六:提出了先问后脉的诊断思想

《素问·征四失论》云:“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气口,妄言作名,为粗所穷,何病能终?”在诊病之先一定要问清患者起病的缘由,倘若不问其症状,冒然的切脉,很容易就会误诊!《素问·疏过五论》云:凡未诊病者,必问常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常富后贫,名曰失精。通过问诊,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病情,有助于我们对疾病的推断。《内经》的先问后脉的思想对后世影响之深,尤其在现代,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这也是对我们很好的提醒,一定要问清再诊。

七:提出了诊法合参的观点

《素问·阴阳应向大论》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强调了诊法合参的重要性。提示我们在临床诊病时不要仅凭脉象或者某一临床表现而草率做出诊断,应将它诊结合起来,做出综合判断。

《黄帝内经》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指导着一代又一代中医人,其内容广博,涉及天文、地理、历法等等,若全面理解掌握确实困难之大,笔者水平有限,以上仅就《内经》对中医脉诊学方面的贡献加以论述,更深程的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筆者于:壬辰年 己酉月 甲午日

(中秋佳節)

第四篇:黄帝内经

黃帝內經

最近閱讀了《黃帝內經》及有關講解《黃帝內經》的一些書籍,使我對這部經典的著作有了一個全面的瞭解,對養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現在作為醫學院的學生,觀念開始有改變了。這一次閱讀之後,《黃帝內經》在我面前不再是單純的醫學書籍,它更像一本養生寶典、一本哲學書,一本瞭解自然,瞭解自身,關注自身,順應自然法則,達到天人合一從而使人生存的更好的養生哲學書。也使我悟到“上窮天紀,下極地理,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更相問難”的智慧。《黃帝內經》流傳千百年,是一本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曠世經典,它的醫學價值和哲學價值正在不斷被後人挖掘中,我也從這本書中得到不少的啟發,也希望我能更深更好的理解這本書,給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更大的幫助。

我在瞭解中醫養生知識的同時,更感歎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黃帝內經》是中國最著名、最古老的中醫典籍之一,也是一本包羅萬象的書籍,它不象西醫書籍那樣去講解生理病理的專業知識,它只是幫助我們去認識自己的身體,幫助我們認知日常生活中的玄妙,告訴我們什麼是壞的生活習性,什麼是好的生活習性,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告訴我們怎麼不生病,怎麼順應春夏秋冬的自然規律。我深切地感到,《黃帝內經》是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的一筆精神文化遺產,是我們中國獨有的寶貴財富,是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經典,可是,我們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的老祖宗傳承下來的這筆財富,很多人認為,講健康是老年人的事情,養生更是老年人的事情。很多年輕人

更是不知道如何珍惜自己的身體,不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心靈,不懂得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起居無常,飲食無度,生活沒有規律,暴食暴飲,透支健康,透支快樂,還有人以為有了名利地位和金錢就有了一切,許多人都為追求這些東西而對健康在所不惜。所以在當今的社會中,有很多人都是亞健康狀態,各種疾病也越來越年輕。《黃帝內經》告訴我們,健康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健康才能長壽,而長壽並不等於健康。只有健康快樂,才是一個完滿的人生。你每天的生活習慣,決定你是否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每一個人,無論是年老還是年少,都應該關注自己的生命,關注自己的健康,從現在開始就要好好養生,這樣才可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可能有一個美好的人生,這樣才會生活得有滋有味。健康和快樂,才是生命的真諦。下麵來說說我閱讀《黃帝內經》第三章“因天之序——十二時辰養生法”的讀後感。

人體是一個最無為和最自足的系統,如果我們偏離了它,是必然要生病的。中醫講的養生,就是我們每天要按照人體的本性去做,什麼時間做什麼時間的事。“因天之序”,就是說一定要因循生髮、生長、收斂、收藏這個順序。我們人體也是一樣。人們為什麼說某個人貪生怕死就說這個膽小如鼠,很多人會意認為只是個口頭禪而已,其實它是有道理可尋的。子時—膽經當今,而“子”在生肖中為鼠,這個時辰陽氣特別的小就象老鼠一樣。故此,“膽小如鼠”這個詞就出現在大家的口中。在這裏我就不一一列舉十二時辰的養生法和道由。《黃帝內經》就是這樣,它把事物全歸為一類是分析,為什麼豬想胖那麼

快呢,那是因為亥時就是三焦當令,從屬相上來講,這一時段的狀態就像是豬,豬怎麼跟亥時相關呢?實際上就是豬總是處於那種享受的狀態,就是什麼都不管。吃飽了喝足了就躺那兒哼哼,以次來養自己所以豬就是養胖的。從取象次類的角度來講,它是歸為一類的。豬是茅艾鬱悶情緒的,豬要鬱悶也長不胖了,所以豬的身心處於三焦通泰的狀態,就是一個身體全部通常的象。人體是一個系統,要因循身體本性的原則。

其實,養生並不難,養生無處不在,養生存在於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養生就是養護我們的生命,保養我們的心靈。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需要持之以恆,日積月累,學到一點,就做到一點,長此以往,原本不好的生活習慣能得到改正,原本受到傷害的身體能夠慢慢得到修復。只要你認識自己,能夠“恬淡虛無”,學會“日落而息,日出而作”,做到“食飲有節,起居有常”,順應自然,懂得規避虛邪,“不妄作勞”,善待自己,善待心靈,你就會守住自己的精、氣、神,就能遠離疾病,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

10級護理本科一班 劉恒娟 學號20100501023

第五篇: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的养生精要

领悟《黄帝内经》:养生有“道”,自然长命百岁

在古代一些具有高度智慧的人,对于疾病,不着重于治疗,而是着重于预防疾病的发生。正和治理国家一样,不是国家出了乱子才去整治,而是在平时便加以防范。假如等发生了疾病再去治疗,国家出了乱子才去整顿,这样做就像口渴了才去挖井、打仗了才去铸造武器一样,为时己太晚了。《黄帝内经》恰恰提倡的是这种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黄帝内经》整本书很少涉及什么病怎么治,而是在讲一个“道”,就是养生之道,如何让自己的人体更好地适应大自然,达到人体内部的和谐,及人体与自然的和谐。只要领悟了《黄帝内经》的内涵,并且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就能达到天人合一,长命百岁。《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将养生调摄方法归纳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也就是说养生应做到:适应周围环境,避免外邪侵袭;锻炼身体,壮体魄;节制饮食,注意起居;保养精神,保持精气充足。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精神与形体相称协调,享受天赋的自然寿命。

中医五行:从“买东西”而非“买南北”说起

《黄帝内经》的养生之道,大多来源于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它一开篇即讲到东南西北、春夏秋冬,力求让人们的身体顺应自然,把整个身体与大自然相联系,做到天人合一。《黄帝内经》的确是人类的宝藏,因为它它不仅涉及医学知识,还涉及一种文化,一种对大自然的领悟。

我们常常听到,也经常说“买东西”,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是“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宋代王安石,有一次上朝,路遇提篮的购物者,问日:“何往?”答日:“买东西。”“为何买东西不买南北?”购物者哑然。王安石嫣然一笑,答日:

“东通于木,西属金,南为火,北为水,中间是土,提篮金木能盛,水火土不能盛也,故日买东西。”王安石的意思就是说金和木为可盛受之物,是用手就可以拎着去以物换物的,而水、火、土是不能盛受之物,中国人骂人也是讲究文化的,为什么骂人说“不是东西”,而不说“不是南北”呢?这是因为你不是东西,那你就只能是南北,而南在五行中代表的是“火”,北在五行中代表的是“水”,水火是无情的,骂人“不是东西”,其实就是在骂这个人无情无义。

可见中国的有些东西是很有文化内涵的,而不是毫无意义的,学习《黄帝内经》便能让人领悟到这种文化的内涵。

属水

西 属金

属土

东 属木

属火

拿个竹篮,可以盛金木,但是却不可盛水火,所以人们常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而骂人的时候说你不是“东西”,言外之意就是“南北”,南为火,北为水,水火无情,也指无情无义。为什么“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

民间有句谚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很多人可能不解,冬天很冷为什么还要吃凉的萝卜,夏天很热为什么还要吃很热的姜呢?

冬天的时候,人体气机慢慢地开始外散,到夏天的时候,所有的阳气已经外散到了末梢,人体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寒的格局,就是说我们的五脏六腑里是寒虚的,所以夏天的时候要吃点热的东西。很多人在夏天觉得热,就会喝很多的冷饮,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喜欢喝冷饮实际上是胃里有胃寒,热出来攻这个寒,所以就形成一种燥热,而这个时候越喝冷饮就会越渴,反而喝一点温水更好。冬天吃萝卜的道理跟夏天吃姜的道理正好相反,吃萝卜就是用萝卜这种比较清凉通气的东西,把内热的局面稍微通调一下,使之达到阴阳平衡,这是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

另外,古代特别讲究吃东西。春天的时候,一定要吃粮食。因为春天的粮食基本上是前一年的种子,要想养春天的生发之机,一定要靠粮食种子的力量去养。《黄帝内经》就是告诉我们:只要吃好了,睡好了,不要违背自然,身体就好了。所以,冬天可以吃一些凉的东西,而夏天一定要喝温水才不会损害胃气。急救时为什么经常要掐人中穴 当有人突然晕倒时,有经验的人往往会先掐他的人中穴,很多时候,晕倒的人就会苏醒了,这是为什么呢?

人中穴是人体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它关涉两个重要的经脉。人体前阴和后阴的中间叫汇阴穴,从汇阴穴里延伸出一条经脉,叫督脉。这是人体的一条大阳经,而且是最重要的阳经。从前胸正中线一直到头部也有人体的一条重要的阴经,叫任脉。人中穴就是任督二脉的交汇处,在古代这个穴位叫“寿宫”,就是说长寿与否看人中;还有一种叫法是“子停”,也就是说将来后代的发育情况如何也

在突然晕倒时掐人中穴就是通过刺激这个穴位,使其阴阳交合,从而苏醒。相面时,人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点。人中的深浅可以改变,但是长短不能改变。古代相面学认为,人中特长的人会做官,而且长寿,后代发育也会比较好。如果人中是歪的,就说明你的阴阳交合出了问题,会现腿痛或者脊背痛等问题,这也是中医“望闻问切”中的望诊。为什么人们常说“男左女右”而非“男右女左”

“男左女右”的习俗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非常紧密。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事物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之分,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男子性格暴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性格温柔和属于阴于右。“男左女右”在中医应用上也有实际的科学意义,在医学上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

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即使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的习惯。这就是“男左女右”的由来。这一沿袭至今的习俗,早在两干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

女人为什么比男人衰老得快 研究及调查数据显示,女人比男人衰老得更快,但是女人又比男人更长寿,这是为什么呢?《黄帝内经》中指出:女子代表阴,女子的生命节律以七为一个阶段;男子代表阳,其生命节律以八为一个阶段。其原文是:“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 2 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齿”,牙齿骨之余,是肾的表现,代表收藏。“发”是头发,是肝气的表现,代表生发之机。所以头发的长短和生机是有关的,“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二七就是女子十四岁的时候,开始有月经,太冲脉盛,乳房开始发育,这个时候就有了怀孕生子的能力。到三七二十一岁的时候,女子的肾气已经长足,生发之机也到了顶点,应该嫁人了。到四七二十八岁的时候,女子的各方面身体要素都达到了一个顶点,所以古人提倡女子在二十岁左右结婚,在二十八岁之前要生一胎,我们现在经常讲最佳生育年龄在二十三到二十八岁之间,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坠”,就是从三十五岁开始,女人就开始长皱纹了。到六七四十二岁的时候,就开始有白头发了。七七四十九岁就闭经了,生育功能也随之丧失。从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女人从三十五岁就开始衰老了。

而男人呢,他的生命戒律以八岁为一个周期,从八岁才开始发育,到十六岁的时候青春期才开始,“能弱冠的年龄,就是刚成年,这个时候身体还比较弱,不适合结不适合结婚行房。男子最适合结婚的年纪是在四点,才真正成熟,所以古人提倡男人三十而娶。五八四十岁时,男人的身才开始走下坡路,到六八四十八岁时才开始真正衰老,到八八六十四岁的时候才真正进入老年。

通过这样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看出,男人的身体开始衰老比女人晚了五年,到正式进入老年时,男人和女人之间已经有了十五年的差距,所以女人比男入老得快。但是为什么很多数据都显示女人比男人长寿呢?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女人每个月都会来月经,可以排毒。另外,男人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像女人比较柔弱,难过的时候想哭就哭了,这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相反,“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人的情绪有时候得不到很好的宣泄,就会在体内累积成为毒素。还有,男人损耗的是精,女人损耗的是血,精是可以变现成很多东西的,损耗掉了很难补养。从心理方面来说,女人更善于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在男人看来,女人很爱唠叨,其实这也是一种宣泄方式,通过对人倾诉或者唠叨,她的心理毒素就排除了,而男人很少像女人一样与别人谈论自己的生活,这也是男人不如女人长寿的一个原因。所以,从生理特点、社会角色和心理等各方面来说,女人虽然比男人更容易老,但却比男人更长寿。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到中医的整体思维观念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身体的各器官以及意识状态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治疗疾病方面也要有整体的观念,不能只见局部,不见整体。人们常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来形容医术非常差的医生。当患者出现某种疾病的症状时,医术高明的中医会仔细观察病人,运用医学理论和长期积累的经验,找出疾病的真正根源。例如,当我们喝冰水时,如果喝得很急,常常会造成脸部侧面的一条直到额头太阳穴的线状部位疼痛。从中医的观点来看,那条疼痛线就是胃的经络,因此这种疼痛表明喝冰水太急时会伤到胃,也就是说这种额头上的疼痛实际上是胃部疾病。中医还强调身心互动,即人的身体和意识也是密切相关的。人患病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人祛病也是身体和心灵的双向选择,因为身心是互相影响的。中医是讲生克的。如,木是肝,肝的神明是“魂”;火是心,心的神明是“神”。木生火,木如果强大的话,也就是肝气很旺的话,那么这个人头脑就很清楚,就很有理智,所以一个人有没有理智跟他的肝好不好有一定关系。一个人有没有志向和智慧,要看他的肾好不好,现有有些人没有远大的志向,实际上说明他的肾精不足。

在中医里,魄是肺的神,神就是精气足了以后的外在表现。而魄力的力就关系到肾。在中医看来,我们的力量都来源于肾,所以有魄力指的是肺和肾两个脏器的精气都非常的足。而 3 肺和肾这两个脏器在中医里又属于先天的范畴,关涉我们的本能。

中医是讲究整体的,身体的某处发生病痛,不能只关注疼痛的部位,对其他部位也要做相应检查,因为此处的疾病可能是由于别的部位的病殤变引起的。一个人有没有魄力、有没有精神、有没有意志也与他的身体素质和身体状况有关,这些都是中医讲究整体的力证。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精髓之一

据说,扁鹊弟兄三人均为当时的名医,尤以扁鹊最负盛誉。某日,扁鹊为魏王针灸,魏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扁鹊不假思索道:“长兄最高,我最差。”魏王诧异。扁鹊道:“我长兄治病于病发之前,一般人不知他是在为人铲除病源、防患于未然,所以他医术虽高,名气却不易传开;而我是于病情发作和严重之后进行治疗,人们能看到我为患者把脉开方、敷药刺穴、割肉疗伤,我也确实让不少病人化险为夷,大家就以为我的医术比长兄高明。” 由此可见,扁鹊认为能够及早消除疾病的隐患,使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这才称得上是“上医”。这种思想也就是中医所倡导的“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举个例子,如果得了肝病,首先要弄清楚,肝病是由什么造成的。中医认为水生木,水是肾,木是肝,肝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肾精不足造成的,所以要先把肾水固摄住,让肾精充足了,肝病自然就好了。还有一点就是木克土,如果患有肝病,可能还会伤及脾脏,因为脾是土,要及时防治脾脏疾病,这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真正内涵。

“治未病”就是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并扼杀它的滋长,使人体恢复健康。因此,我们应注重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才会充满快乐。人体内部的“中庸之道”

我国是一个讲究中庸之道的国家,中庸之道是一种平衡,是一种美。自然界讲究生态平衡,为人处世方面讲究平衡,我们的人体内部也讲求平衡,这样才能和谐,才能长久。《黄帝内经》中又讲:“中央黄色,人通于脾。”这里的中央黄色就是土的颜色,黄色居于七彩色带的中央。在中医的五行论中,肝属木,肺属金,心属火,肾属水,分主春、秋、夏、冬。而五行属土的脾脏没有季节可主,同时又是哪个季节都主十八天,毫无偏向,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种体现。

也有一种说法讲脾主长夏。长夏就是夏季和秋季之间湿热最重的那一段时间,正好处在一年的中间。这同样反映了土既在中间又在四方,不偏不倚的特点。

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才能健康。

正因为人体内部有着深刻的“中庸之道”,相互约束,相互制衡,人类才得以千百年地生存下来,没有像任何一种动物或植物一样湮灭绝迹。上古之人为何年过百岁而动作不衰 黄帝曾经这样问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黄帝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我听说上古的人,都能活到100多岁,而且他们的动作并不显出老态;现在的人,只活到50多岁,动作就显出衰老了,这是由于时代和环境的改变,还是违背了养生之道呢? 岐伯是这样回答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岐伯认为远古时候的人,知道养生的法则,能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饮食有节制,生活有规律,不会过度劳累,所以能使

仑障形体与精神和谐统一,因此能活到应该达到的寿命。可是现在有些人就不是这样了,经常熬夜,作息无规律,暴饮暴食,嗜酒抽烟,过度劳累,还有的人情绪波动很大,殊不知,这些做法都会不断地消耗精气和真元。构成人体的最基本 4 的物质都被消耗掉了,还有什么精力去做事情,还有什么能力使自己的身体更健康?

要想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就要避开外界致病的因素,例如适当劳动而不过累,保持清心寡欲,真气和顺,将精气神固守于内而不随意消耗。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到吃得适口而有营养,穿得适时而满意,住得舒服而惬意,活得开心而满足。只要处处遵循养生之道,就能健康、快乐、长寿地生活。

中医的血泪史《黄帝内经》[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