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0号文库
《长歌行》汉乐府诗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合集5篇)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19-996973 10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6 12:10: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长歌行》汉乐府诗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长歌行》汉乐府诗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诗歌吧,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诗歌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长歌行》汉乐府诗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作品简介

《长歌行》是一首汉族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作品原文

长歌行⑴

青青园中葵⑵,朝露待日晞⑶。

阳春布德泽⑷,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⑸,焜黄华叶衰⑹。

百川东到海⑺,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⑻,老大徒伤悲⑼。

词句注释

⑴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

⑵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⑶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⑷”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⑸秋节:秋季。

⑹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ā):同“花”。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⑺百川:大河流。

⑻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⑼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白话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创作背景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配乐演唱外,还担负采集民歌的任务。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此诗是汉乐府诗的一首。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作品鉴赏

此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就像青青葵叶一遇秋风就枯黄凋谢了。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第二篇:长歌行原文及赏析

长歌行原文及赏析

长歌行

李白〔唐代〕

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

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

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泉。

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

桃李务青春,谁能贳白日。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

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译文

桃李花盛开的时候,花朵缤纷也只是照耀当年。春风吹向大地,万物复苏,草木都意欲彰显自己最美的一面。枯枝都长出可爱的新叶,涸流中吐出清泉。天地万物都跟随大自然的运转,太阳公羲和没有停鞭休息的时候。如果不早早建功立业,又怎能在那史册上留下名字呢?桃李最美好的时光是在春天,但谁又能赊欠时光?富贵与神仙,两者是不能同时得到的,再蹉跎下去二者都会擦肩而过。金石之坚尚会销蚀殆尽,风霜日月之下,没有长存不逝的东西。我害怕落在时间之后,因此只能欢歌纵酒,强以为欢。秋霜残酷,萧杀万物,对人也无所惜,突然降临,蒲树与柳树的叶子就凋落了。

注释

长歌行: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三十列于《相和歌辞·平调曲》,属乐府相和歌平调七曲之一。题解云:《乐府解题》曰:“古辞云‘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魏改奏文帝所赋曲“西山一何高”,言仙道茫茫不可识,如王乔、赤松,皆空言虚词,迂怪难言,当观圣道而已。若陆机“逝矣经天日,悲哉带地川”,则复言人运短促,当乘间长歌,与古文合也。《长歌行》古曲今不传,惟留歌辞近十首,李白这首为其中之一。待:一作“得”。荣华:草木茂盛、开花。《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东风:春风。李白《春日独酌》诗之一:“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百物:犹万物。《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脩之。”“枯枝”句:谓枯枝生新叶,皆可爱也。羲(xī)和: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驾御日车的神。《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羲和,日御也。”竹帛(bó):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引申指书籍、史乘。《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于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务:需要。青春:指春天。春季草木茂盛,其色青绿,故称。《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王逸注:“青,东方春位,其色青也。”贳(shì):出借,赊欠。蹉(cuō)跎(tuó):失意;虚度光阴。南朝齐谢朓《和王长史卧病》:“日与岁眇邈,归恨积蹉跎。”销铄(shuò):熔化,消磨。汉枚乘《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欢:一作“饮”。倏(shū)忽:迅疾貌,形容出乎意外之快。《吕氏春秋·决胜》:“倏忽往来,而莫知其方。”蒲柳:即水杨,一种入秋就凋零的树木。蒲与柳都早落叶,这里用来比喻人的早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篇》:“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

赏析

李白这首《长歌行》深受同题古辞的影响。长歌行古辞或写及时建功立业,不要老大伤悲;或写游仙服药,延年长寿;或写游子思乡,感伤人命短促。陆机《长歌行》恨功名薄,竹帛无宣;谢灵运《长歌行》感时光流速,壮志消磨;梁元帝《长歌行》写及时行乐;沈约《长歌行》写羁旅行后倦恋金华殿,功名未著,竹帛难宣。总之李白之前运用长歌行古题者,均触景感时,抒写悲伤之情,寄寓着他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以及追求不得的怅惘感伤的心灵。李白由此感悟人生,联想反思自己功业无成,游仙不果,重蹈古人的覆辙,陷入痛苦之中,不抒不快。于是尽情倾吞,激昂文字,悲歌式的心灵,融汇着千古人所共有的情愫,感发着人意,体验着人生的苦乐。

此诗前十句为第一段。

开端两句,总述桃李迎春得朝阳而鲜花怒放,争芳吐艳,然而它也只是荣华当年。一年一度春芳桃李,这是自然规律,因而桃李花开是春天的象征,是美好的象征。经过幽闭冬藏的寒日笼照之后,转而接受春日温暖的朝阳抚摸,使大地万物顿感复苏,呈现了活跃的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精神倍增,昂扬奋进,这是物之常理与人之常情。故人们把人生美好时刻称之为青春。可是作者认知不限于此,而更深入探索桃李迎春吐艳,其条件是须春阳细腻的化育,苦心无私地用功,生存发展离不开春日阳光。由此作者更悟出君臣关系的相互依存的道理,预伏后面“功名不早著”之因。日这个描写意象在古诗中曾有象征君王之意。桃李遇春阳而开,贤相逢明君而荣,自然常律与人事常理,有其相似之点,明写桃李,暗喻君臣事理。这可能是用“得日开”的甘苦用心吧!美好意象的描写,深含着美好感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美虽美;但尤感不足之处,只是荣华当年,因而更值得珍惜。

接着作者连用四句诗赞美春光之妙用,“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枯枝无丑叶,涸水吐清芬。”东风送暖,遍吹大地万物,阳气萌发,万物从蛰伏中苏醒,争现新姿,构成了一个生命律动的美的境界。因而草木尽欲显露英姿,冬日的枯枝丑叶败落净尽。“无丑叶”的对应之意是“竟美叶”。已经乾涸的水泉,也喷吐着清香的水柱。这四句从开端的桃李花开一点,铺叙春回大地的全景。桃李艳美又衬托东风不停地化育万物,草木换新颜,涸泉复吐清芬,尽现出春之美,写出春之境界。总上六句诗正是诗人触景所生之美感,又以平淡自然的文字与诗句,绘成春光美的形象与意境,诗人入于境中,而又出于境外,妙笔生花,与境冥合。于平淡的描写中凝聚着深蕴美与哲理性认知,然而它绝不同于自然教科书的说理。

这一段后四句则由上面春光境界的描写而转入讨论,发抒感慨,寻求造成这一美景的力量来源。“大力运天地,羲和无停鞭。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作者依据中国古代哲学家见解,也认为这是自然界的神力,运转天地,故而有春、夏、秋、冬四季,因而也就生成了宇宙中万物的自然生存、发展、死亡的各自规律,形成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不过人们总是偏爱春日,而厌恶冬日,不过这是当时人们无法改变这一阴阳变化的规律。当然他们也从天地运行不止,时光流速,永无停止中,观察万物的生衰,包括人的生老病死,悟出了一个人生道理,人亦应如春日桃李花一样,要在青春的美好时刻,展示怀抱,建立丰功伟业。生时为人们仰慕赞美,死后美名留青史,千古流芳。可是在现实中的李白,虽有美好的理想和作人的价值观,以及奋进不止的精神,但由于得不到“日”(皇帝)的温暖抚育,年华老大,驾着六龙的日神车,驭手羲和又催赶不停,如不能在青春时早立功名,就更不能留名于竹帛的史书之中。默默无闻地离开人世,故深为痛恨。外在的无形压力与内在愤激之情的积郁,终于迸发出忧患不平的心声。从过去的借鉴,目前的现状,到未来的预测,拓展时空,言浅而意深,雅正而浑厚,发展了五言古诗的传统特点。诗写到这里诗情与意旨都该停顿,但留给人们的是为何功名不早立,结局又是如何的悬念。

诗的后十句为第二段。

头两句照应开端,深化诗意。桃李既然是专在追求青春,应青春而显美容。那么有人能赊取太阳,使其不动,青春不是永在吗?“谁”字有疑问之情,本是不能之事,设想其能,从幻想中慰勉自己,从幻境中享受快感,从而减轻了心里压力,从困境得到解脱。

然而幻想是暂时的,当其转化为现实之时,也就从狂热转化为冷静,用理智滤取生活的轨迹,明确是非与得失,于是铸成“富贵与神仙,蹉跎两相失”的痛定思痛的诗句。对于自己的言行作出了新的判断,知昨日之非。追求富贵功名,神仙长生,这是统治阶级的享乐意识和人生价值观。当了官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自然富而且贵。于此又滋生长生不死的幻想和妄求,目的永远保持自己的权贵地位与富裕的生活条件,名与利两收。求官不得则游仙,表示超然物外,清高自恃,平等官吏,也能获得美名。可在唐代它又是作官的终南捷径,初盛唐的封建士人多通此径。李白亦不例外,拜谒官吏,寻访名山高僧仙师,获取功名富贵。于今两相失败,一事无成,虚度年华,悔恨不及,再次跌入痛苦的深渊之中。

进而想到古人曾说的“人生非金石,”“寿无金石固,岂能长寿考”,于是发展成为“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就算人生如金石之固,可金石在长久的风霜侵袭与磨蚀之下,也会使完整之体粉碎为沙砾,更不用说人又不是金石。春之桃李、草木、清泉等也自然难以保持它们春日美姿了。言外之意,人不能长生,其功名富贵就要及早得到,否则就有得不到危险;既或得到了也难以长存。所以古人求仕的经验,“早据要路津”,实现竹帛留名的人生价值。表面上看这两句与前两句无关,然而它是似断实连,是对游仙长生的否定。诗意的.发展,感情跳荡,思潮起伏的写照,因而表现为诗句的跳跃性,留给人们以悬念,追求究竟,诱人深入,弄得水落石出。

当其悔恨昨非之时,必然改弦更张,作出新的抉择,“畏落日月后,强欢歌与酒。”及时行乐,纵情歌唱,酣饮消忧。否则就要落在时间的后面,衰朽之躯,想行乐也不可能了,空空地走向死亡世界,白活了一生。一个“强欢”,透露出其内心曲隐之愁情,是不情愿地造作欢情,是无欢心地造作欢情,是借歌与酒消解胸中愁情,是一时的麻醉。这种有意识麻醉自己是心灵更痛苦的表现,这是李白艺术上超常的表现,发人人所感而尚未意识到的内心深曲。这是大家路数,而非小家捉襟见肘的手法。

然而,就是这一点强作排解的自我克制的希望,也难以达到与满足,痛心地写下了结尾诗句:“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严酷的秋霜从无仁爱之心,萧杀万物,于人也无所惜,突然间降临,侵害蒲柳之姿。蒲柳为草木之名,体柔弱而经不起风霜,经霜而枯枝败叶,苦无生机。这里是用典,《世说新语》记载,顾悦与梁简文帝同岁,而顾发早白。简文帝问顾“卿何以先白?”顾答:“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姿,经霜弥茂。”蒲柳之姿是顾自指,松柏之姿喻简文帝。李白用此典切合自己身份,微贱之躯,经不得风霜摧残。秋霜这里既是自然的威力,同时又是象征邪恶的政治势力的残酷打击。以不可抗御的力量打击毫无准备的柔弱微贱之躯,其结果不言自明。结句不仅含蕴丰厚,而感情也至痛。令人不平,催人泪下。真是可以称作长歌当哭之作。

李白这篇乐府诗综合前人同题之作的长处,而自成一格,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清新俊逸,奇伟特出,是大家手笔。诗以比兴诗句开其端,触景生情,但它并非泛咏桃李荣谢,人生无常,及时行乐之作,而是表现出用常得奇,抒写出超出常人的胸怀壮思,生命的价值。绝非庸庸碌碌的小人私欲,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高扬。它描写出一代人的精英的爱国衷肠,对美好的自然春景的赞颂,对爱美与追求美好理想的倾诉,对自己事业无成的愤懑及自我解脱不成的痛苦,敞开心扉,让人们尽情了解他的内心衷曲。一颗跳荡的心,激荡的变化,万端的感情,牵动着优美的自然画面,透视出社会的不公正。美好理想总是难以兑现,为此而忧患着,抗争着,终不免遭受秋霜的厄运。美好的人性遭受摧残,不是一个时代的现象,而是阶级社会中共有的现象。盛唐社会尤其如此,令人深思。

李白成功地塑造这天才者遭受厄运的心象,还借助于他熔铸古诗的叙事、抒情、议论手法于一炉,运用得出神入化,挥洒自如,成为一个完整艺术表现体系,只见诗境美,而不见技法。这正是李白所追求的清真美。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第三篇:长歌行汉乐府古诗

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长歌行汉乐府古诗,希望能帮到你!

《长歌行》是北宋文人郭茂倩(1041-1099)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表达的哲理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

长歌行①

(汉乐府民歌)

青青园中葵②,朝露③待日晞⑨。

阳春④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⑤至,焜黄⑥华叶衰。

百川⑦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⑩不努力,老大徒⑧伤悲。

注释

①长歌行:汉乐府曲牌名。

②葵:“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本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另有一种菊科草本植物也叫“葵”。向日葵即其中之一。此外,蒲葵也可简称.“葵”,用蒲葵叶做成的扇子称“葵扇”。

③朝露:清晨的露水。

④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⑤秋节:秋季。

⑥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同“花”读音同“花”。衰:读“cuī“,古时候没有“shuaī“这个音。(但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所以我们认为,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所以读shuaī)

⑦百川:大河流。少:年轻。老:老年。

⑧徒:白白地。

⑨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⑩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老大:年老。(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此句话指到指年老了,中年时,人老了,过了青年时期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了。)

译文

菜园里长绿色的的葵菜,晨露待到阳光一照就干了。春天的阳光向万物散布着恩惠,万物充满着生机和光泽。时常让我担心是秋天来得太快,花和叶就要枯黄和衰败。成百上千的河流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能再向西回流?如果少壮年华时不发奋努力,到了年老时只能徒然哀伤叹息。

创作背景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长歌行是指“长声歌咏”为曲调的自由式歌行体。

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把“努力”理解为“努力为乐”,显然是一种曲解。汉代的五言古诗,许多是慨叹年命短促、鼓吹及时行乐的。这首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新乐府诗集》其中包括《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又被称为乐府双壁。)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小学五年级下课本中《长歌行》节选自这首诗的后四句。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品论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这样,在写法上它同时又有比喻的意义,即所谓“兴而比”。

自然界的时序不停交换,转眼春去秋来,园中葵及万物经历了春生、夏长,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昔日奕奕生辉的叶子变得焦黄枯萎,丧失了活力。人生也是如此,由青春勃发而长大,而老死,也要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移易的自然法则。诗人用“常恐秋节至”表达对“青春”稍纵即逝的珍惜,其中一个“恐”字,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法则的无能为力,青春凋谢的不可避免。接着又从时序的更替联想到宇宙的无尽时间和无垠空间,时光像东逝的江河,一去不复返。由时间尺度来衡量人的生命也是老死以后不能复生。在这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岂不就像叶上的朝露一见太阳就被晒干了吗?岂不就像青青葵叶,一语秋风就枯黄凋谢了吗?诗歌由对宇宙的探寻转入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终于推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发聋振聩的结论,结束全诗。这个推理的过程,字面上没有写出来,但读者可循着诗人思维的轨迹,用自己的人生体验来补足:自然界的万物有一个春华秋实的过程,人生也有一个少年努力、老有所成的过程;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岂不等于空走世间一趟。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

正由于此,使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读这首诗,我们很自然会联想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引导读者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第四篇:长歌行汉乐府读后感

长歌行汉乐府读后感

篇一:读后感

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句出自《增广贤文》,它所讲述的大概意思是,年轻时不努力学习上进,年老时一事无成,只有独自悲伤了。其实,这句话的寓意是要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能无所事事,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不在老的时候还留有遗憾。这句话在汉乐府《长歌行》中也出现过,小时候我们也一直在吟唱。当然,每个人都知道它的含义,但是真的能做到不留遗憾,不会后悔的又有多少呢?

读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一句名言,我们能感受到诗人那气宇轩昂的呐喊,从此句名言中,我们更能体会古人对民族,对国家的衷心,也对自己努力学习或做事的决心。毛泽东曾说:“你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也是属于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属于你们的。” 是啊,国之栋梁,天之骄子,我们必须加油!珍惜少年大好时光!知识就是力量!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繁荣、强大作贡献!记住,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冬去春来,天回地转,稍不留意,岁月就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走。珍惜时间何等重要!

中国古代有许多珍惜时间的故事,像“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等等,都是古人抓紧时间发奋苦读的典范。古人在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抓紧时间,努力苦读,我们今天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晚上还有明亮的电灯,条件比古人好多了,我们珍惜了吗?古人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惜时的名言,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梦醒,街前梧叶已秋声。”都说明了时间的宝贵和珍惜时间的重要。

世界上珍惜时间的典范数不胜数,“发明大王”爱迪生每天工作超过18个小时;巴尔扎克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更是拼命工作,一天只睡4个小时?? 现代社会里,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讯,就是利用时间的典范。他每天笔耕不止,发表了许多评击旧社会的文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当有人赞叹他是天才的时侯,他回答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鲁迅也有一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细想自己,回想平时。常常整天在家看电视,回出去和同学玩,只有爸爸、妈妈在的时候,才会认真地看—会儿书,或应付一下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其它的时间都白白浪费了。看了那些巨人们的事迹,想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那一句格言。我明白了时间是多么的重要,又是多么的可贵!我从现在起,一定要牢牢抓住每一分—秒,不让时间从我身边悄悄地溜走。再想想我们班的少数同学,总喜欢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做,再把明天的事情拖到明天的明天做。或今天我好好玩一玩,明天再学习,可到了明天还是想贪玩,根本没有把学习放入心思里,如果这样下去,又有多少明天能够你使用,够你学习呢?《明日歌》中所讲“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如果只知道等待明天,被明天所妨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就会一事无成,少年时不好好学,到老了再来后悔伤心也没用了。

每当我偷懒的时候,是它提醒了我;每当我沉迷于游戏的时候,是它教育了我;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是它鼓励了我每当我们打电脑的时候,日子从键盘上过去;看电视的时候,日子从屏幕里闪去。时间总是一刻不停地从我们身边走过去。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刻地认识到,时间是公正无私的,它对每个人都一样,不会给哪个人多几秒,也不会给哪个人少几秒。如果谁想让时间过得快点就快点,慢点就慢点,那简直是痴心妄想。关键在于它的主人。我体会到,只有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才能做时间的主人,不做时间的奴隶。在上课时,我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这样,就节约了上课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课余时间,除了做作业,多做一些有益而且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就又节约了许多时间,我就自然而然的成了时间的主人。“赢得了时间,就赢得了一切。”列宁的这句话透彻地反映了时间的珍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说明了一个人年青时不珍惜大好时光,到老了只能白白地叹息。如果年青力壮的时候就努力学习,那他就赢得了时间,也就赢得了一切,也就不会为年老时碌碌无为而感到悲伤。

我们正处于增长知识、吸收知识的最佳时期。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抓紧时间学习、刻苦钻研、勤奋学习,将来一定会有光辉成就;反之,如果不抓紧时间,把宝贵时间用来“痴迷看电视”、“打游戏机”“成天玩乐”,看来就只能“老大徒伤悲”,那长大将是一事无成,再来后悔伤心也就来不及了。人生在世,又有多少个明天在等着我们呢!我们应该像爱迪生、巴尔扎克—样,珍惜现在的每一秒每一分,只有这样,等到我们长大以后,才会感谢少年时的勤勉了。

时间一天一天悄悄地从我们身边走过,如果你不抓紧时间、利用时间,认真学习,时间对你就没用,你也不会得到任何知识。只有珍惜和利用时间,抓紧学习,才能得到丰富的知识,才能进步。记住:时间是无情的,它不会给延误时间的人以任何宽恕,也不会因任何人的苦苦哀求而偶一回顾。时间又是有情的,对于珍惜时间的人,它却馈赠以无穷的智慧和财富。朋友们:机会总是给有所准备的人!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努力奋斗,打好底子,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而不是等天上掉下馅饼!不能抓住时间的人,只能是做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能是等到将来自己还在碌碌无为的时候,一个人感叹自己的不努力,自已独自后悔,独自遗憾。让我们永远记住这句格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篇二:读书读后感

【读书读后感】 【1】《红与黑》读后感

当我快速读完这本书时,我觉得留给我最深的印象,便是遗憾!于连是一个野心勃勃一心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人物。他拥有惊人的记忆力和一些才华,当然他也有一副美好的面容。如果他是一个一心只想过安稳日子的人,那他会和同他的阶级一样的人过着平淡但安稳的日子。但他不是,他为自己的地位感到自卑,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于连天生有温柔易感动的心,他也善良,但是他把这些都隐藏起来了,装作冷酷的样子。为跻身与他地位完全不同的阶级里,他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他得时刻注意他的言行,以便伪装自己,明明看不惯身边的人,还装作顺从,而且大部分时间他都失去了自我。时刻怕被上流社会的贵族们藐视。

他对德.瑞那夫人的感情,开始是为了报复那些他厌恶的贵族老爷们,但后来却不知不觉爱上了她。德.瑞那夫人是一个单纯温柔的贵族夫人,她有着天使般的脸庞,她即软弱有坚强,在与于连发生关系后,她受到良心的谴责但有无法拒绝于连,在深深的矛盾中,她因看到小儿子的病情严重而更加自责。她那因爱情与母爱两种感情折磨的心几乎要崩溃了,但当她在于连离开的几个月中无意遇上了他,她由于过渡的激动而晕过去。最后她因为于连而坐牢,他为了能见到他而四处奔波,为了于连她不顾一切。所有的羞却和担心害怕都不复存在了,她变得勇敢,她以前担心的名誉之类的念头烟消云散。当她知道于连被判死刑后,打算和他一起自杀但她疯狂爱着的于连阻止了她的这个

可怕的念头。最后当她得知于连被处决,她可在第三天就离开了人世!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温柔美丽的痴情的女人。我比较同情和佩服她。

我同情于连小时侯的情况,他从来没有得到家庭的温暖。经常受到父亲和两个哥哥的打骂,他周围人因此也轻视他,这对他以后的悲剧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我喜欢于连但是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喜欢他真实的一面,喜欢他具有的同情心和易感动的心。他能判断是非,但是他没有坚持他本来的意愿办情,我不喜欢玛帝尔德,他太骄傲而藐视比她地位低下的人,他还喜欢挖苦别人。对她这样任性自傲的女人,于连曾为了她痛苦伤心过,后来有耍些手段得到了玛帝尔德的爱情。但在他失去一切之后,他才大彻大悟,才勇敢面对一切,坦然地承认自己的虚伪与野心,悔恨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他因此更加珍惜他真正爱着的德.瑞那夫人。最后于连这令我怜惜的人物在平静的心态下离开了人世,我不能理想于连这种狂妄的心,我喜欢没有野心的他,喜欢他在没有伪装下的俊俏动人的相貌。不喜欢他故作冷漠的表情。

这本著作有两处使我感动:一处,当德.瑞那在教堂看见于连而晕倒。另一处是结局,太不幸了。

我读书 我快乐 我成长 儿时的我,在“锄禾日当午,汗滴何下土”的诗歌声中长大,每次端起书,看着那毫无生命的方块字,我总是大喊没意思。读书是我最头疼的事了。

渐渐长大了,我感到了知识的缺乏,每次作文,我都不知从何说起。爸爸、妈妈为我不喜欢读书而烦恼,常常买许多书让我阅读。直到有一天,那天晚上,我们家里开展成语比赛,该我说成语,妈妈说意思,我翻开成语词典,说道:“金蝉脱壳(ké)。”刚一说完,爸爸、妈妈都哄堂大笑,我感到奇怪,不知道他们笑什么,妈妈看我一脸的惊诧,说:“自己看看拼音,到底读什么。”“噢!是?金蝉脱壳(qiào)?!”我恍然大悟。爸爸严肃的对我说:“以后要注意多读书,那才能积累知识呀!”于是,我便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多读书,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识。

从那以后,我真的喜欢上了读书,因为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当读到安徒生的童话集--《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做过祈祷;当我看到《狼牙山五壮士》时,我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流过眼泪;当我读到《三国演义》时,我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砺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地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是啊!读书得好处无穷无尽。

现在,当我捧起《钢铁识怎样炼成的》,深深融入到里面时,我感到

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我拥有健康的身体,保尔虽然残废,但他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坚强的毅志和顽强的精神,深深地把我折服,让我佩服。我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希望。我更爱读书了。

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名著有所了解;看《十万个为什么》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读《作文大全》可以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就是看一些漫画、搞笑之类的,也可以让我们更加幽默,更加富有想象力。

读书给了我知识,读书给了我乐趣,读书更给了我力量。

我读书!读书让我知道了什么是酸?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什么是辣?读书让我知道了怎么为人处事?读书给我的最大东西是:知识。它丰富了我的大脑,增长了我的见识。

你能说读书不快乐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9、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20、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22、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23、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24、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5、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6、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篇三:中华经典诗文读后感

中华经典诗文读后感 中华经典诗文读后感一 青岛东胜路小学 六年级一班 王明君 《卜算子·咏梅》出自陆游之手。全诗上下透露着一种苍凉感、一种悲伤感、一种无力感、还有一种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信念。在冬天开放的梅花,要独自与风雪斗争,要拼尽全力去争夺那仅有的半分之一的生存希望。他要独自承受来自风和雨的打击,还要独自承受冬天的苍凉,没有朋友的寂寞......难道他还不够可怜吗?你身为同类为什么还要打击他?难道他有早开的权利是他所能决定的吗?难道只有他放弃生命,你们才会接受他?不,不是这样的。当一个生命在同类中显得非常出色时,难免会遭到嫉妒。但他的出色也是用同等价值的东西换回来的。正是蜡梅花这种不畏严寒的精神,才受到了人们的赞赏。梅花,你苦战三季,才迎来在冬天开放的权利。在这三季中,你要独自承受来自同类的冷嘲热讽。你要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同类们冷眼相待下苟活三季,在冬季中化悲愤为力量绽放出你最美丽的容颜。梅花无意与他人争夺早报春的“权利”,只因自身的需求却引来了众花的嫉妒。听了古今的名人对梅花的赞赏,我们呢?“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应该学习梅花凌寒怒放

的品质,不畏人生旅途中的艰难险阻,像梅花那样,时时早、时时早,做“东风第一枝”。“中华经典诗文”读后感二 青岛东胜路小学 六年级一班 冯超 我,一名普通的小学生,在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以来,我从一个惧怕语文课的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喜欢语文,挚爱文学的学生,而在经典诵读学习过程中的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对我启发很大。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全诗所要表达的意思为:美好的春天的早晨,葵承朝露,晶莹青翠,正等着太阳的光和热,万物一派生机!但担心这好景不长,只要秋天一到,叶黄花落,便是一片萧条了。在想想百川东流归大海,一去不复返,哪里会再向西流回来呢?人生要趁少壮的时候努力,否则,只有到衰老的时候空自懊悔悲叹了。在诗中有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句子,这句话说的没错。日子慢慢地过去了,人也慢慢变得衰老起来。转眼间,你不知不觉地由儿童变成中年人,然后再变成老人。到那时候,你会感到空虚,感到寂寞,感到悲哀。

(读后感)回想幼年的时候:日子从玩耍里过去;日子从电视的屏幕里过去;日子从洗澡时过去;日子从睡觉时过去;日子从逛街里过去;等你老时你当然会感觉到它从你眼前过去。今天,我们还年少,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现在应当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多学知识,练好本领,长大后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回报祖国。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让我们珍惜时光,为祖国的强

盛而努力学习吧!中华经典读后感 三 青岛东胜路小学 六年级一班 于意 这一天,我在家里诵读了《中华诵经典诵读》这本书。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让我受益匪浅的诗句,就是出自于儒家的圣贤孔子之口。这句包含着一个哲理:“能者为师,虚心请教。”你见过高山吧?它是那样雄伟绵延!你见过大海吧?它是那样壮丽无边!山之高,是因为它不排斥每一块小石头;海之阔,是因为它聚集了千万条小溪流。如果你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般渊博的知识,是否就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吸收他人的点滴长处呢?这也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水不厌深的哲理”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千古传诵的佳句,让我第一次认识《诗经》。“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是人民不堪剥削压榨,忍无可忍,幻想投奔“乐土”的诗。诗人用诗的形式,抒写的却是他们并不平静的心灵。对爱的自主追求,对自由的渴望,对正义的崇奉??每一种感情都是如此的强烈,如此的真切;每一颗心都是如此的善良,如此的虔诚。阅读《诗经》,我看不到古时人们的闭塞,愚昧与保守,我看到的尽是爱,智慧,自然,希望与阳光。一切美好的词汇,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充溢着每一首诗。那么和谐,那么执著,那么崇高,那么圣洁,每一首 诗都是一首动听的歌,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首诗都拥有一个美丽而高尚的灵魂。“读经典古诗文,做美少年君子”。多读古诗文能陶冶我们的情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我爱读古诗文。

第五篇:汉乐府《长歌行》

汉乐府《长歌行》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解词:

百川:许多条江河。复:再。少:少年时期。壮:成年时期

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老年时期。徒:徒然,白白地。译文:

那千百条河流啊,一路向东,奔向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回头西归呢? 青少年时不努力,到老了只能白白地悲伤地叹息了。赏析:

这首诗意在劝诫人们要珍惜青少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避免“老大徒伤悲”。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6.爆竹:鞭炮。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春风把暖洋洋的清风送入屠苏酒。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贴的门神),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简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长歌行》汉乐府诗歌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合集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