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底最深处的爱
心底最深处的爱
天色昏暗,空气中还夹杂着昨夜雨的味道。风,焦躁的刮着,似乎像是发了脾气一般。天气和他的脾气一样,总是那么倔,以至于他的每个生日都在寒风呼啸中度过。而20xx年的二月26号却异常的寒冷。他,是村里出了名的柴,无论多大的痛苦他都不曾喊过一次痛。可是,再坚强的他始终抵不过病痛的折磨。患有脑血栓的他不在像以前那样去撑起整个家,而是整个家都在照顾着他。随着时间的流逝,八十多岁的他已经失去了以往的年华,如今已被岁月的刻刀无情的刻画。瘦骨嶙峋已无法诠释他的苍老。
他已被病痛拖垮了自己,他已经不知道饿的滋味,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多看一眼自己的亲人,眼里透露出万般的不舍,就像婴儿离不开母亲一样。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只是用动作来诠释自己的意思,也许,他知道自己已经到尽头了。终于,他长舒一口气,然后就这样走了。
我不敢接受这样的事实,此时我的脑海里正在放映着有关于他的每一个镜头,可是,我却没有见他最后一面。我还清晰的记得,开学前他见到我时的情景。他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比划,笑着笑着就哭了。我说,他就像小孩,又不是见不着,干嘛这么激动。事实证明,确实见不到了,因为,我,在这;而他,却在,那。
除了儿时的.记忆,我并没有尝试过失去亲人的痛苦,如今,我尝到了。有此,我不禁发出感叹,生命是如此脆弱,只是在一瞬间的事情。没错,这个令我歇斯底里的老人就是我的姥爷,一直看着我长大的亲人。都说苦尽甘来,可是受了一辈子苦的他还没有尝到甜人就已经没了,我多想用自己的十年,去换他幸福的十年,哪怕让他只享受一天,操劳了一辈子为了什么,图了什么,又享受到了什么?似乎并没有任何贪图。儿女的幸福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
天空散去了它的灰暗,风彻去了它的倔强。温和的阳光打在脸上,就像你曾经抚摸我脸庞时的余温,那般温暖。姥爷,愿你在天堂安好,你,一直在我心底最深处。
第二篇:留在最深处的爱
留在最深处的爱
她变得谁都不认识了,外孙、孙女,甚至自己的女儿和儿子。
有一天她失踪了,我们全家都急得不行,四处寻找,最后终于在郊外看到她了。可她一个劲嘟囔为什么要带她回来,她要回她自己的家。
我们都十分痛心,原本那么疼爱我们的外婆不见了。
惟一庆幸的是她还记得外公,有时她睡在床上,双眼无神地看着天花板,嘴里就喊着外公的名字。可她却不认得外公的人,就算外公站在她身边,她还会用拐杖打外公。但我们知道外婆的心里还是有外公的,毕竟外公是她这辈子最爱的人。
后来,外婆的病情变得更不乐观了,需要住院。一开始,外婆死也不肯去医院,最后我们和她说外公在医院里等她,她这才妥协了。一路上她还不住地问我们,医院到了没,她要见外公。其实那时外公就坐在她的旁边。
到医院后,外婆渐渐喜欢上了吃橙子,并且只要外公喂她。我们还以为她认识外公了。谁知她说,”我就要他喂,他喂的样子像老头子。”
外婆得病后,嘴里总爱自说自话,讲一些她和外公以前的事情。说得累了,便无声地比划着不同的姿势;抬起,放下,直到没有力气再比划,她才在外公那怜爱的眼神中静静地睡去……
慢慢地,外婆有点认识外公了,她开始什么事都依赖外公,外公一会儿不在她就要喊他。她的脾气也好多了,当然只是对外公。外公说什么,外婆都能很认真地去听、去做,仿佛一个刚懂事的小孩。
外公80大寿,全家人说要好好庆祝一下,所以把外婆暂时从医院接回。面对那么多”不认识”的人,外婆显得很害怕。她不停地拽着外公的衣服,让外公赶客人们走。外公对她说,那是他的朋友,让她不要害怕,果然外婆就不响了,静静地坐着,吃着外公递来的橙子。
吃饭的时候,外婆不停地往自己的碗里夹莱,她面前的碟子已经堆得很高了,可还是不停地夹。然后,她把莱推到外公面前说:”老头子,我给你抢了好多,你赶紧吃,再不吃,别人就来抢了。”外公看看那个碟子,里面什么莱都有,杂乱无章,再看看外婆认真的脸庞,外公的眼里溢出了泪水。
最后,外婆还是离我们远去了。临别时,外婆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静静地望着坐在床边的外公,那眼中的不舍和温情让晚辈们都禁不住失声痛哭。病魔切断了外婆和世界所有的联系,让她遗忘了生命中许多重要的人和事,惟一不能割断的是她和外公那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第三篇:触读爱的最深处
触读爱的最深处
渤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202_级6班
李春雨
“爱曾经来到过的地方,依昔留着昨天的芬芳,那熟悉的温暖,像天使的翅膀,划过我无边的心上……”伴着令无数恋人用心品听的一曲《天使的翅膀》,一切令人怀念的、纷想的爱情传奇飘渺于眼前,我们都曾经有过、或者将会拥有与自己朝夕相伴的另一半,如果真的仿若童话里的像天使一样的互相守卫自己甜蜜的爱情,那么这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几周前,我们在基础写作课上观看了《幸福魔方》中的一期收视率极高的节目,叫做《透支爱情》及其续集《有一种爱叫做成全》,可以说,全场的同学无不泣涕失声,为故事的辛酸而流泪、为结局的伤感而流泪、为主人公的可怜遭遇而流泪、为难成眷属的幸福恋人而流泪;然而即使到了事件的结局,仍然会无法改变的、不可避免地伤害另一方——可怜的原原;事情起因于上一辈的金钱婚姻价值观念,遗毒于下一代的恋爱史,由于物质金钱上的宥限,一对儿相处了许多年的恋人没能在无数的诺言之中相约终生,反而越走越远竟至于一场悲剧,而艰辛的劝慰换来两方的痛苦,令人观后极其纠结!什么是爱情?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样的爱情才能是永恒的爱情?最先涌入头脑的便是这些问题,我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谈过恋爱,也不能诳言对爱情有着什么透彻的理解与尽意的分析,但是,我可以用一般性的逻辑方法推论这些基本感受,并且我坚信,物质金钱并不能满足真正的爱情,我固然相信爱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或者说相当的金钱承托,但绝对不能把真正的、永恒的爱情完全等同于金钱,二者是不能成为充分必要条件的;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全身心融为一个人,将会超越、穿透一切世俗的纷扰,成就一番最美的爱情,两个人完全可以共同奋斗,赢得自尊,收获应属于他(她)们的一切!
我们总会思索尘世中的两个人为什么相爱?因为需要,所以相爱,这就足以说明一切繁琐的道理,茫茫人海中,没找到人生的另一半是幸福一生的归宿,守护爱情、得到真爱是每个有思维能力的人的夙求,懂得真爱、有求得至爱欲望的人都明白为什么要相爱,而这种欲望是人们天生与就的、不可更易得力量,因此,人们需要爱情,是上天赋予的不可剥夺的自由。
那么,触读爱的最深处,与其说是一种探索,不如说是一种本性的流露;这时候,如何去爱,人的一生要经历怎样的爱情历程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焦点;《透支爱情》中的爱是一种真爱,但毕竟是夭折了,原因就在于爱情在重重的阻隔下已经变得支离破碎,我们同时也看到了爱情是十分脆弱的,若想经历狂风暴雨后依然永恒,需要人们完全忘我的付出与坚毅的信念的支撑,这一过程显然是难以想象的,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将诞生一个美好的未来!爱情的最高境界是成熟后的选择、叫做成全,君子成人之美,虽然会有痛苦,但彰显着伟大,是一种极为崇高的境界!触读爱的最深处,那是人的情感界限,那是我们内心的底线,愿世界遍处珍爱,愿人人终成眷属,愿我们都有一片心底的呼唤!触读爱的最深处,你能否感觉得到那种人性的光辉,照耀在至真的心中……
第四篇:把爱植根于心底
把爱植根于心底
爱,不是简单的话语,不是亲昵的称谓,是一群人践行一种叫奉献的精神,并且不求回报的坚守;是一句承诺,用我们彼此微博的力量为残困的弱者撑起一片静朗的天;是一年接一年的相互携手,用15年的时间诠释大爱无疆的美!
这是一个群体爱的奉献,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班级全体同学不成文的承诺,大学四年里,每个同学都把省吃俭用的钱寄给了远在偏壤地区的宝元父母。或许那时每个人心里都在盘算着,何时我们毕业、何时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为二老奉献自己的爱。于是在毕业季来临时,刘树起的一句:宝元的事我们得管!以及黑板上那一行老人的家庭地址深深的刻在了班里每个同学的心间。那个偶然的事件,打破了河北农大果树9301班26名同学平静的生活:可能15年前那只是年轻人的一种豪情义气,是学校纯朴校风的传承。然而岁月逝去,年华荏苒,现在26名同学到中年更多地学会了一种淡定的承担。并且此生此世将把这种无私传递。
做好事容易,然而这好事一做就坚持了15年。15年的淡定从容,15年的默默固守,15年的爱心传递,15年的真情永驻——人无信而不立,然而整个事件中顶天立地的男子与柔弱缄默的女子一起,担负了赡养老人的重担,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团队,这个团队的核心价值信念就是:风雨沧桑情不变,大爱无痕溢人间!从202_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深入贫困的深山,用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倾颓的教室,扛起里贫困和孤独扛起了本不属于他的责任。他用一个人的力量让孩子眼前铺满阳光;从感动中国202_人物洪战辉开始他已经把当代大学生的爱诠释: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弱小孩子的承担,不屈不挠的擎起家庭的重担,从此他从男孩成长为困苦打不倒的男子汉。也许他看起来依然文弱,但在精神上他已为一个强者;从长江大学数名学生人梯救人,虽然不幸的是三名同学遇难,然而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我们的大学生在慢慢学会承担,在学会用自己的力量描摹人性的光辉!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虽然渺小,可是聚集起万千渺如细沙的爱就可以汇为浩渺的海浇灌干涸的地域。
于是在这个人间四月天里,在这个溢满春气的季节,我们被河北农大26名学长的事迹深深感染。为了一个永远的约定,为了一个“信”并且坦言曾经的约定永无期限,为了内心的平静——他们一起历经十五年,一起抒写人间爱的温暖。当我们的大学生敢于承担,当我们的大学生默默的不求荣誉的坚持,当我们的大学生成为整个社会最为坚实的建设者。当他们的事迹感染了80后的大学生并且看到很多80后大学生发出的慨叹以及褒扬的呼声,我们深深的明白80后不再是那些网络恶俗的抨击的无所担当,我们可以很自信的说:我们是80后,我们是敢于承担社会给予的责任,我们敢于秉承前辈赋予我们的谆谆教诲,勇敢的前行的80后。
或许,这只是一个从不为人知的境遇发掘的感人故事,然而这个故事演绎了整整15年。它不是人为的编写,不是加工制作,而是发自内心,震撤心扉的爱的奉献。是一个让我们当代大学生感动、并且引以为豪的故事。于是在我们知晓了解整个故事后,我们会在力所能及的方面,每个人都会去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去温暖那些人——给他们一双手,为他们送去慰藉!
《孟子.梁惠王》中有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河北农大果树班的同学这种朴实的理性和责任,必将千古流传,成为整个社会褒扬的楷模!
第五篇:爱,流淌自心底
爱,流淌自心底
本报记者 王珺
张素坤小档案
1969年在黑龙江省鸡西市柳毛小学任民办教师
1974年在鸡西市师范附小任教师
1988年任鸡西市聋哑学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1998年任鸡西市和平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
最喜欢的格言:勤而习之,宠辱不惊。
“那时候满肚子的话说不出来,我那个急呀。”说起1988年刚到聋哑学校当校长的情形,张素坤的表情变得急切,“不过,那十年也是打基础的十年,我对学生的爱心就是那些年„磨‟出来的。”53岁的张校长圆脸庞、大眼睛,端庄而和善。
那是她到聋哑学校后的第一次全校运动会,想着要对这些生活在过于宁静的世界里的孩子说点什么。在普教系统干了近20年的张素坤第一次为讲话犯了愁——对这些聋哑孩子来说,可能说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怎么说。她知道,她如果像对正常孩子那样对这些聋哑孩子说话,无论她的声音是温柔还是激昂,都无法打动他们。而她,是想走进他们心里去的,她想让孩子们觉得她是跟他们在一起的人。这想法是那么真挚而迫切,使得从未接触过手语的张素坤下决心学习手语。运动会的前一天晚上,她翻来覆去地练习第二天的手语讲稿,一直背到后半夜。“我爱你们”、“你们真棒”……看着这位面容慈善的新校长熟练地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跟他们讲话,台下的孩子既惊又喜,他们无所保留地接纳了她。
1998年,为使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优质教育,鸡西市创建了一所新学校——和平小学,张素坤被上级任命为校长。从无声世界到有声世界,对张校长来说,仿佛又有了一方更大的舞台。作为一所新学校,应该怎样定位和发展?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学校?她对老师们说:“用老百姓的眼光看,好学校就是不管你校门口挂多少牌子,也不管你是否被什么高级的名字命名,更不看校舍是否富丽堂皇,他们看的是把孩子交给你可以放心,孩子能成人成才。一句话,好学校就是让家长、让政府放心的学校。”
张素坤讲话或写文章,很少用高调调,总是于质朴的言语间表露真挚情感。她把学校近几年的发展归结为四个“心”作用下的结果:一是热爱事业的“奉献之心”,二是对待学生的“理解之心”,三是对待岗位的“责任之心”,四是师生之间的“平等之心”。她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因是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在和平小学,这种源自心底的爱以原生态的方式存在着:学生说,学校的微机室、图书室是“永远”开放的;家长说,无论风霜雨雪还是艳阳高照,学生从不会被关在校门之外;张校长说,小学生体力弱,容易劳累,为了让学生有歇息之处,我们要求午间每个班的教室都必须开门。而学校的微机室、图书室更是只要学生在就开放,许多学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转到我们这所学校来的。因为这份质朴的、源自心底的爱,和平小学的孩子们永远不会遇到那些毫无道理的硬性规定。
“一件一件说起来都是小事,可堆积起来就是孩子们的利益。”张校长用浅显的语言表达着对学生、对教育深厚的热爱:“试想,小学5年里如果孩子在学校渴了喝不上水,上操场就刮灰,稍有不慎便要听老师大声斥责,午饭后来到学校,教室的门
却紧锁着捞不到片刻休息而只能蹲墙根儿……他们的小心灵会怎样?”这些容易被大人忽略的“小事”在张校长那里件件都是大事。
东北冬天的寒冷可想而知,然而无论雨雪,张素坤每天早晨在大部分学生到校之前都要站在大门口迎接学生。说起清晨迎接学生的事,张校长笑着说,一开始,是因为学生进校时秩序混乱,也不懂向同学、老师问好,她就跑到门口看情况,在门口站了几天,微笑着对陆续到校的学生点头、问候,学生们看上去很开心。有一天,她没在那里,听老师说,学生们都在用小眼睛找她呢。她就想,既然学生喜欢,我就天天去欢迎他们,可是心里也在嘀咕:“这么做,会不会被别人认为是哗众取宠啊?”回家问爱人:“你说我站校门口迎接学生好不好?”爱人答:“那还用问?肯定好啊!”于是,习惯就这样形成了。
虽然张校长已经不年轻了,但在学校这个舞台上,她就像一个执著的舞者,在一点一滴中反思着既有的经验,并抓住一切机会吸收着日益更新的知识。202_年开始,张素坤开始利用每年寒暑假的时间参加北师大举办的教育学博士课程班;平日里也是读书学习不断。最近,她来京参加一个德育工作的培训班,5天时间被主办单位安排得满满的,她更是一堂课不落,朋友想跟她见面,只能约在上火车前的两小时。
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命,她笑答:“自知身有千斤担,不管他人论短长。”
《中国教育报》202_年6月13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