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2号文库
湖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毕业论文
编辑:水墨画意 识别码:21-600461 12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6 21:50: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湖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毕业论文

湖 南 农 业 大 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

湖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THE RESEARCH ABOUT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VILLAGE TRAVELING DEVELOPMENT IN HUNAN

学生姓名:李丽珊

学 号:200740821126 年级专业及班级:2007级农林经济管理(实验班)指导老师及职称:田 波 副教授 学 院:经济学院

湖南·长沙 提交日期:2011年6月

湖南农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毕业论文

诚 信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摘要 ··································································································································· 1 关键词 ······························································································································· 1

一、湖南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 2

(一)乡村旅游概念界定 ······························································································· 2

(二)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2

二、湖南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不突出 ··························································· 3

(二)游客停留时间较短,产业链作用有限 ······························································· 4

(三)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 ··························································································· 4

(四)促销力度不够,游客获得信息渠道单一 ··························································· 5

(五)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经营方式粗放,管理水平低 ······················· 5

(六)游客来源地域结构单一,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低下 ······································· 6

三、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探讨 ··············································································· 6

(一)完善发展思路,提升认识高度 ··········································································· 6

(二)着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 7

(三)开发多功能产品,打通产业链条 ······································································· 7

(四)注重参与,改善消费结构 ··················································································· 8

(五)加强宣传促销,拓宽信息渠道 ··········································································· 8

(六)加强规划指导,合理布局产业,规范管理 ······················································· 8

(七)加强政府主导,构建支撑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重视人才培养 ··········· 9

(八)挖掘文化内涵,尊重发展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 ··········································· 9

四、结束语 ····················································································································· 10 参考文献 ························································································································· 10 致谢 ································································································································· 11

湖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学 生:李丽珊

指导老师:田 波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长沙 410128)

摘 要:随着我国国内旅游业持续升温和城市居民回归自然欲望的增强,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但乡村旅游在其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从湖南乡村旅游的现状出发,找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湖南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湖南;同质化

The Research about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Village Traveling

Development in Hunan

Student:LI Li-shan Tutor:TIAN Bo(College of Economics,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 With China's domestic tourism is on the rise and urban residents return to natural desire of enhancement, as a kind of new tourism form of rural tourism more and more get the favour of tourists.But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hunan rural tourism situation,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nan rural tourism.Key words: Rural tourism;Hunan;Homogeneity

随着我国国内旅游业持续升温和城市居民回归自然欲望的增强,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的青睐。虽然乡村旅游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但发展迅速。乡村旅游产品备受世人瞩目,参加乡村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群重要的一种休闲方式。湖南作为一个地域文化独特、民族风情多样、乡村景观丰富的省份,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由于乡村旅游的原真性及乡村生态的相对脆

弱性,必须走一条可持续性的生态之路。然而,乡村旅游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与不足,这些问题与不足制约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试图以湖南乡村旅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湖南乡村旅游的现状,找出问题,提出对策。

一、湖南乡村旅游发展概述

(一)乡村旅游概念界定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还存在着分歧,多位研究者对此进行了诠释,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含义,如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

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理解不一致,必然导致对乡村旅游的范围认识不清,进而导致对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结构、定位和布局认识模糊,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功能。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Gilbert和Tung的定义:乡村旅游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1]。在目前涉及乡村旅游发展的文献中,Butler,Hall and Jenkins(1998)编辑出版的《乡村地区的旅游与游憩》收集的论文涉及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乡村地区的形象和形象重塑等方面[2]。国外学者认为乡村旅游与其他旅游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就是乡村旅游不仅对环境表现是友好的,同时其旅游开发的经营者必须绝大部分为当地居民,同时他们享有旅游开发的大部分利益,换个角度说,乡村旅游是既能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又能保护资源环境的一种旅游活动。

国内许多专家对乡村旅游的定义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分别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出发点、活动内容及形式,乡村旅游的功能和目标相关内容等方面达成一定的共识[3]。可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其活动场所,以乡村自然生态环境景观、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等为旅游资源,以居住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及经历,农事劳作方式有别于当地乡村社区的居民为目标市场的一种旅游形式[4]。

综上所述,我们可把乡村旅游这样来定义: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域内开展的,以乡村风光和环境为基础,以存在于乡村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为吸引物的一种旅游活动。

(二)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湖南作为我国的内陆省份,不仅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而且乡村景观丰富,多民族聚居呈现民俗风情各异,因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但湖南的乡村旅游是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几年来,全省主要以“农家乐” 为品牌的乡村旅游突起,且发展迅猛。其中以长沙、衡山等地的休闲农庄,益阳、常德等地的“农家乐园” 最为引人注目。如长沙市近年在城郊周围建起了众多的休闲农庄和农家乐园,市民在这

里可以通过垂钓、划船、烧烤、种菜、养蜂、采果、登山、挖笋、种花等活动,又如益阳市近年来推出“农家乐”系列旅游套餐,如桃江的“竹乡农家乐”、沅江的“湖乡农家乐”、赫山的“花乡农家乐”以及一些地方的“渔乡农家乐”和‘樵乡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系列产品,极大地丰富了地方乡村旅游的特色。据统计,湖南全省经营农家乐旅游的农户已达1581多家,拥有床位1万多张,直接从业人员2万多人,且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

乡村旅游作为都市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湖南省发展基础好,目前已形成了以“长株潭”经济发展区、湘中南区、环洞庭湖区、湘西山区为主的4大休闲农业特色区域。经过10多年发展,湖南省具有规模的休闲农庄已有4 000多家,其中长沙占36%;休闲农业年经营收入达38亿元,其中长沙占35%[6]。从区位来看,长沙市休闲农业以城市郊区型与景区周边型为主,拥有岳麓山、长沙植物园、湘江风光带等风景名胜区。目前,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已从最初的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的单一农业特色餐饮、农事体验活动向度假村园节庆旅游、食宿、休闲娱乐等综合型乡村休闲旅游转型。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乡村旅游项目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成为投资者的重点选择方向之一。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许多农村种养基地、农业科技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已发展成基地兼容型休闲农业。从功能定位来看,近年来在传统观光观赏与休闲度假的基础上,湖南增加了一些新的参与体验型的休闲农业,如“茶乡农家乐”、“花乡农家乐”、“水乡农家乐”、“竹乡农家乐”等。从需求角度来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在提高,休闲意识也在日益增强,回归自然的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故发展乡村旅游市场存在很大的潜力。然而湖南省消费群体依然以购买农副产品为主,休闲、观光、旅游等享受性消费不到城市人口的10%。如何将潜在的需要转化为现实需求,是关系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7]。

从1997年“农家乐”、“观光农业”的起步到现在,湖南乡村旅游基本实现了由自发式向管理的规范式发展,由单纯的“农家乐”向多类型、综合性的“乡村游”转变,由粗放式的外延式扩展,向内涵式提升升级。但由于乡村旅游是一项新的产业,没有很多的经验可供借鉴,而市场需求却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呈现动态性和多元性。乡村旅游的供给主体——村镇、农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还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二、湖南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不突出

在湖南乡村旅游景点调查发现,一般旅游景点的活动项目是“吃饭”、“棋牌”、“垂钓”三部曲,大量的乡村景点呈现出单纯休闲观光的产业格局,形式单一,农耕文化特色不突出,几乎都是一样的喝茶、赏花、吃水果等,没有其他的一些赋予自身特色的项目,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特色不突出。而体验农事活动、运动健康、文化创意、现代商贸等项目较少。“农家乐”内的住宿,与城市的居住风格相差无几,没有体现出农村民居的特色,无法展现乡村自然生态景观。旅游产品设计大同小异,旅游纪念品更是缺乏。“农家乐”几乎一个模样,差异不突出,无法形成品牌效应,不能满足旅游者多层次、多样化的休闲旅游需求,对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很不利。

(二)游客停留时间较短,产业链作用有限

据一项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湖南作一日游的游客占总游客数量的43.02%,其次是二日游,占36.83%[8]。乡村旅游这种以一日游为主的市场,说明居民具有一定的旅游意愿,但由于自身原因与乡村旅游景点项目过少,缺乏吸引力,很难留住游客,因而也就难以增加游客对目的地其他旅游服务设施的使用量,然而产业链是相关产业活动的集,其构成单元是若干具有相关关系的经济活动集合,这就不或避免的造成旅游产业链作用有限,最终影响了乡村旅游对整个乡村经济的关联带动作用,使旅游对收入及就业的乘数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其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也是由于乡村旅游的产业集群度不高,没有完善的产业链,使游客很难在旅游内长时间游览。事实上,由于二日游的游客在目的地的消费十分有限,可能对基础设施和环境带来过度使用,甚至破坏,造成经济外部性,而这种外部性又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从长期来看,这种现象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潜在威胁。

(三)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在游客消费花费中,按旅游六要素进行划分的话,其中“食”的费用占总旅游花费的50.82%,“行”的费用占总旅游花费的22.66%,而“娱”、“购”的费用加起来不到20%,所以在游客消费结构中,“食”与“行”的花费占旅游总花费的比例较大,而“娱”与“购”的花费占旅游总花费的比例较小[9]。由于“食”与“行”的花费比例过大,而“娱”与“购”的花费比例过小,这种旅游消费是粗放型旅游消费,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相反,对乡村旅游资源的剥夺严重,破坏性较大。

另一方面,湖南消费者对乡村旅游的喜爱程度呈现多种状态。据调查,在有出游经历的人中,绝大部分消费者一年有2次以上的出游经历。且在出游交通工具的选择上,私家车比例是最高的,包车占其次,说明消费者偏向于自己驾车或租车,方便省时,也就是说湖南休闲农业主要是以亲友市场为特征,消费者具有求廉、求便动机的

一种市场农业。另外在出游时间的选择上,在周末和法定假日出游的比例分别为38.81%、40.8%,说明城市人生活节奏快,只有在周末或法定假日才有条件出游,而其他时间段就形成了空位点,没有充分的利用到。选择在春、秋季出游的消费者比例分别是59.7%和53.73%,只有16.92%和9.45%的游客选择在夏、冬季出游[10],那么如何在淡季开发这部分消费群体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好的去完善其结构。

(四)促销力度不够,游客获得信息渠道单一

乡村旅游大多数几乎都是等客上门,主动宣传经营的很少。营销投入很少,且不持续。经营者大多缺乏开拓远距离客源市场的组织保障和技术能力[11]。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湖南乡村旅游没有形成足够的品牌效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乡村旅游的发展。由于缺乏全球化市场竞争意识和促销观念,目前湖南乡村旅游促销手段单一,缺乏科学、统一的策划方案,在包装、宣传上整体形象不突出,没有形成整体的合力,影响力小。众多旅游企业或景区往往只在“黄金周”才大力宣传自己的产品,随着淡季的来临,促销活动消失得无影无踪,且促销多以人员促销为主,广告主要在报纸上零星地刊登几次或通过电台发布,很少利用电视媒体直观、快捷、覆盖面广、公众易于接受的特点,从形式、内容、可参与性等方面吸引公众,提高认知度,不能使许多潜在消费者产生旅游动机。

在游客获得乡村旅游信息的渠道中,主要是通过旅行社、报纸杂志、亲友介绍、旅游宣传册、电视、网络以及其他。但游客获得湖南乡村旅游信息的主要来源是通过亲友介绍,而通过旅行社所占的比例很少,最常见的信息渠道——电视与网络所占的比例也相当低。导致这样的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湖南各地乡村旅游的促销力度不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促销,从而导致游客获得乡村旅游信息主要是通过亲友介绍。而这种促销方式的风险巨大,一旦出现口碑不好,将导致信息渠道的中断,市场崩溃,从而制约湖南各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五)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经营方式粗放,管理水平低

在相关的调查中显示,游客对乡村旅游最期望的旅游景点是休闲度假旅游区,占27.82%,其次是生态旅游,占25.59%,再次是农业观光,占20.55%。而现有的旅游产品主要是吃农家饭,垂钓与棋牌,与游客所期望产品差异较大,游客对乡村旅游最满意的是湖南省各市周边的自然环境,占49.25%,但现有产品——农家饭、垂钓与棋牌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各市周边乡村美好的自然环境优势,从而导致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12]。

另外,农户在经营中各自为阵,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短视现象严重。希望一经

投入就快速获利,因此在硬件投资上严重不足;管理无序,进而造成经营管理不善,无法规范服务;竞争无序,使村落中各户之间血拼价格,无法形成整体经济链的获益。由于管理不善、竞争激烈而转让经营的比比皆是。多数乡村旅游经营者对于乡村旅游地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如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与质量往往重视不够;他们乐意在主体建筑、设施设备上花钱,而不愿在经营特色、服务质量、社区环境方面投入;他们多以经验经营,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的要求不强烈;单兵独战多,团结协作少,致力于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不强。

(六)游客来源地域结构单一,服务质量,人员素质低下

绝大部分游客来源于湖南省范围之内,而外省游客却很少[13]。由于游客来源地域结构的单一,本地游客比重过大,外地游客比重过小,一方面说明湖南乡村旅游影响力不够大,另一方面制约着湖南乡村旅游进一步拓展市场,因为目前游客获得乡村旅游的信息主要是通过亲友介绍,而外地游客过少,乡村旅游信息传播将受到极大限制。

然而,农户在经营乡村旅游时,往往是自已一家人提供服务,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服务人员。其服务意识较弱,质量低下,卫生条件差,餐饮品种单一,竞争力弱[14]。由于村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的散漫、不受约束的习惯,与旅游接待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难以改变,也很大程度上影响服务水平提高。同时,农民从自我管理的农业生产转向服务接待工作,在心理和行动上难以平衡心态,旅游服务意识较弱。另一方面,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而一些固有的饮食、卫生习惯难以改变也影响服务水平。

三、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探讨

(一)完善发展思路,提升认识高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集群优势和竞争力为目标,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导向的原则,通过吸引内外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宣传现代休闲理念,加大宏观管理力度,扶持重点乡村旅游企业,培育知名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努力,形成统一开放、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产业运行机制,建立起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知识与技术含量高、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湖南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把湖南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辐射周边地区的“全国乡村旅游最火爆的城市” [15]。在认识上,要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乡村旅游,把发展乡村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并重,并在这个前提下对乡村旅游进行管理和引导,鼓励和支持,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和推动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把发展乡村旅游和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湖南结合起来,追求更加长远的乡

村旅游价值,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反哺乡村居民,从而促进和谐乡村、和谐湖南的建设。

(二)着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一般包括“农家乐”旅游、乡村观光旅游、乡村生态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乡村民族风情旅游、农场旅游等旅游分支产品。根据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资源分布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湖南发展乡村旅游可包装和打造以下品牌:(1)农家乐品牌。农家乐对资源的要求相对要低些,所以该品牌的建设主要宜在长株潭益阳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城郊进行。(2)民族风情品牌。湖南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居住在湘西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和怀化地区,所以建议在该区主打民族风情品牌。湖南境内有一批本土文化保存完好且周围环境宜人的古村古镇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如2004年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审定为中国2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之一的岳阳张谷英村;被誉为“荚蓉镇”的永顺县王村古镇;郴州桂阳阳山古民居、永兴板桥古民居;“侗族建筑三宝”(风雨桥、鼓楼、凉亭);苗、土家族的吊角楼等,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可吸引大量的游客。湘北地区(常德、益阳和岳阳)因其地形以平原为主,且环洞庭湖,是湖南重要的农业耕作和渔业养殖区。大面积的粮、棉、油、麻种植和大型农业机械操作,大水面养殖和捕捞等,尽显鱼米之乡的现代农业风采,是湖南打造农、渔业品牌发展的最佳之地[16]。

(三)开发多功能产品,打通产业链条

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步成熟,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乡村旅游面临升级换代,产品需要深化设计和功能细分,提高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如针对银发市场特别是双退休人员的乡村疗养产品,已成为子女买单表示孝心的首选;针对工薪族的周末型休闲度假产品;针对青少年的暑期度假产品;针对体验需求的参与型产品,种植、养殖、手工艺、土特产制作等。引导形成“一乡一品,一县多品”的产品格局,变同质化低层次的竞争为特色优势互补[17]。依照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打造自助农庄型、风景旅游型、休闲娱乐型、商务会所型等乡村旅游特色。在乡村旅游产品建设中,既要突出乡村特色,保持原汁原味,又要以乡村旅游资源禀赋为基础,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走产品差异化道路,还要延伸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通过旅游业、农业、加工业、手工业的联动发展,采取一体化经营和产业大配套与大协作的方式,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种植养殖、订单收购、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及出口贸易于一体,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并购、联合、重组、连锁的方式水

平延伸;通过联合组织客源单位、并购产品提供单位的方式向前延伸;通过完善服务、解决旅游购物品加工问题来提升旅游价值的方式向后延伸[18]。

(四)注重参与,改善消费结构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旅游者不再满足于被动性的观光旅游,而希望获得一种愉悦的经历,强调一种参与、一种体验。在旅游中增强参与性和知识趣味性是吸引游客的有效途径。因为只有广泛参与到农村生活方方面面中去,才能体味到乡村旅游的魅力。所以乡村旅游应尽可能安排丰富多彩的可参与性活动,这既是一种娱乐,又可以延长游客滞留的时间,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如让游客亲手收获绿色农产品等,在休闲中得到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享受;另外,可以考虑把乡村旅游与修学旅游结合起来。若将乡村旅游与学生课程学习结合起来,吸引学生实地观光,那学生将成为乡村旅游发展中潜在的巨大的目标市场。因此,湖南乡村旅游要注重乡村旅游消费结构的多样性,这样才能满足游客观光的基本要求,还能满足游客休闲度假、娱乐参与、拓展知识、品尝购物等多重目的。

(五)加强宣传促销,拓宽信息渠道

乡村旅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除了创建鲜明的乡村旅游地品牌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结合市场调查和资源调查确定乡村旅游地的主题形象和目标顾客群;选择多种渠道宣传乡村旅游产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通信广告等电子媒体和报纸、杂志、户外广告、交通广告、地址薄、POP、直接邮寄广告、包装广告等印刷媒体的作用,大力展示乡村旅游发展成果,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氛围;利用各种节庆活动扩大乡村旅游地的市场知名度。定期举办乡村博览会,扩大湖南乡村旅游的影响,提高湖南各地乡村旅游的知名度等;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通过直接投资、品牌输出、企业并购等形式向外扩展,在更大空间配置资源,提高湖南乡村旅游企业的区域竞争力[19]。完善的预订系统能方便游客通过乡村旅游网络预定系统、电话或旅行社预定行程。这样既能加大乡村旅游地的宣传力度,最大限度地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又能方便游客了解乡村旅游地的信息。

(六)加强规划指导,合理布局产业,规范管理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并以区域旅游经济学和系统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绝不能不顾客观实际和旅游市场规律,盲目上马,各自为阵,重复建设。应健全景区管理机制,制订行业标准,规范管理,提高游客回

头率。各乡村旅游景点应推行精细化管理、问题管理、差距管理,保持景区的持续发展,促进村民增收。以上要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布局、持续利用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全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在湖南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中,充实和突出乡村旅游的内容。形成特色板块、发展规模优势、提升产品内涵,以此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档次和水平。根据中心辐射、轴线拓展、优化组合、特色互补的原则,以市区为中心,主要交通干道为纽带,把湖南的乡村旅游区“串珠成链”,形成湖南乡村旅游发展格局[20]。各区县(市)应在全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做好开发建设工作。旅游主管部门应对各区县(市)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并实施监督,确保旅游开发合理有序地进行。如湖南乡村旅游在长沙的发展格局,主要体现在两个“休闲带”上,一是开福区、长沙县和望城县为主的近郊观光休闲带,二是以宁乡灰汤、黄祖沩旅游区、浏阳大围山为主的远郊度假休闲带。

(七)加强政府主导,构建支撑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重视人才培养

各级政府要创造有利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环境,制定规章政策,引导和规范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第一,要规范乡村旅游经营组织的准入条件,并适时、适度提高进入门槛,确保乡村旅游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发展。第二,制定积极的财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第三,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重点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立乡村旅游交通网络,特别是联系城乡的旅游公交车的开通以及自驾车的网络建设。扩建新建停车场,改造村内公路、旅游公厕、村容村貌美化,绿化,亮化。在中心城区建立游客服务中心,建立乡村旅游信息网,方便游客获取乡村旅游信息及降低游客成本。另外,政府应该积极整治农村生态环境,推广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定期集中处理,推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再者,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一批优秀的专门人才,人才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应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快对合格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各高校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要密切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学科和课程的设置,培养与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相一致的人才;另一方面,乡村旅游企业、旅游管理机构可与高校合作,通过开办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为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补充。知识,提高其理论水平、素质与服务技能。通过宣传教育,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旅游知识和礼仪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

[22]

[21]

(八)挖掘文化内涵,尊重发展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

农耕文化、民俗风情、历史文化是湖南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之一,对旅游者有强烈的吸引力。我们应该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中,深度挖掘湖南各地的民俗风情、民俗

文化、农耕文化、民间技艺等反映湖南各地本土文化的东西,要赋予乡村旅游以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满足旅游者对乡村文化的鉴赏、体验、学习需求,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档次和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湖南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强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在开发过程中,应该注重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地有效保护[23]。既要加强开发区的自然植被的保护,要处理好发展旅游与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的关系,又要加强对地方文化艺术与民俗风情的保护,处理好传承、发展、变异的关系。其次,要严格控制乡村旅游开发时可能出现的泛城市化倾向,要处理好旅游供给和旅游需求的关系,防止因过度迎合旅游者的需要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与资源变异。再次,要注意乡村旅游开发时可能出现的旅游污染,这既包括由于旅游者的过度进入可能造成的污染,也包括由于经营者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意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4]。所以,要加强此方面的立法工作,规范旅游者和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的行为,确保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利用,消除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良好的旅游示范效应。

四、结束语

通过对湖南乡村旅游现状的分析,我们了解其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无可否认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已给人们的休闲娱乐带来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正日益显现出其特有的魅力。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乡村旅游市场将得到快速发展,并成为湖南农村各地经济增长的亮点。我们也知道,发展乡村旅游业对带动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和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想乡村旅游发展取得良好的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除前述对策外,还应拓展旅游发展的思路,将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以塑造特色旅游目的地形象,解决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为发展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Ceballos一Lascurain.H.The Future of Eeotourism[J].Mexico Joumal,January,1987:13-14 [2] Vanessa Slinger.Eeotourism in the last indigenous Caribbean community[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eh,2000,27(02):520-523 [3] 粟路军,黄福才.城市居民乡村旅游满意度的实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旅游科学,2009,(3):2 [4] 何佳.城乡统筹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与乡村功能重构研究[J].农业经济,2011,(04):4-5

[5] 笪玲.都市近郊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探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11)[6] 伍慧玲.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开发——以湖南新化县为例[J].生态旅游经济,2007,(06):4 [7] 欧阳琳.论乡村旅游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发展思路——以湖南耒阳蔡伦竹海乡村旅游发展为例[J].产经透视,2010,(03):7-8 [8] 蔡飞.浅析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农业考察,2010,(03):11-12 [9] 张雯,张广胜.以“农家乐”为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的研究[J].农业与农村发展,2009,(03):12-13 [10]林龙飞,陈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策研究-以阳塑为例[J].生态经济,2007,(07):11 [11]莫艳恺.循环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农业经济,2010,(01):2 [12]郭宏勤,乡村生态旅游竞争战略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67):13-15 [13]杨文琪,周修任.我国现阶段农业旅游景区中生态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8,(10):3 [14]段景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0):12-13 [15]覃永晖,吴晓,于小俸.湘西北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与对策思考——以湖南常德石门县蒙泉镇夏家巷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0,(09):15-16 [16]谢花林,刘黎明,李蕾.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探析[J].生态经济,2O02,(l2):10-11 [17]何晓芳.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5:5 [18]赵承辉,陈小月,周艳波.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02):8 [19]张禹.乡村生态旅游的社区参与模式及其运作[D].浙江大学学位论文,2008:210-215 [20]刘军.关于湖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规划的思考[J].中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10):5 [21]杨丽华,王俊增.长沙市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调研[J].林业经济问题,2010,(06):1-2 [23]蒋小华,余燕,卢永忠.乡村旅游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镇为例[J].产业观察.2010,(5):10-11 [24]林龙飞,陈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策研究-以阳塑为例[J].生态经济,2007,(07):11

致 谢

本论文是在田波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热情关怀下完成的,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以及论文撰写,田老师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在此表示诚挚谢意!

通过大三讨论课的学习,得到农经系所有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他们耐心地教导我如何搜集论文的参考文献,如何将搜集的资料整理成文献综述,如何用经济学的理论来看问题,撰写专业论文。通过这些专业培训,我的论文写作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在此,我真心感谢农经系的各位老师!

总之,感谢所有关心和鼓励我的领导、老师、朋友和同学们!

第二篇: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旺盛、富民效果突出、发展潜力巨大,如今乡村旅游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各大旅行社也纷纷开辟新的乡村旅游产品,农家乐、民俗村、古村落、乡村度假村等特色产品层出不穷。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途牛有关“乡村”、“农家乐”、“乡村度假”等关键词的搜索量相比2017年增长了30%。与此同时,乡村旅游产品的咨询量、预订量也在持续上升。

一、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根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监测报告(2019年上半年)》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达15.1亿次,同比增加10.2%;总收入0.86万亿元,同比增加11.7%。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乡村旅游就业总人数886万人,同比增加7.6%。各类乡村旅游产品层出不穷,但主要以周边游、农家乐等形式普遍存在于各个城市周边。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

目前制约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基础设施落后,由此导致接待能力低,接待水准不高。不少乡村的道路、民宿等基础的旅游条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卫生环境也令人担忧,很容易使游客产生花钱买罪受的感觉。

2.乡村旅游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和策划

目前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各类资源无法形成合力,普遍存在规模小、品牌弱、质量差等问题,很多村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文化的理解十分片面,忽视了乡村旅游建设的整体性,对乡村的建设缺乏合理有效的规划。

3.各地方开发产品雷同严重

很多乡村在进行旅游开发时,都是别的村庄做什么挣钱就进行跟风,导致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十分的雷同和相似,并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忽视了对自身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的开发建设,没有自身的地域特色进而导致经营惨淡。

4.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乡村的人员外流现象十分的严重,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乡村子弟在毕业后都去往大城市,而其他城市的精英也少有去往乡村的,精英人士的外流进和外来人员引进的缺乏而导致专业的管理经营人员的缺乏,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也缺乏意识和培训。

二、解决对策

1.通过乡村金融体系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乡村旅游要想提高体验质量,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如今国家的乡村金融体系建设已经相当的完善,可以再次筹集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增加农民参与度,进行群体性众筹,使其能够参与决策并分享相应收益。

2.深入挖掘本土乡村特色

依托本本土的自然资源、原有的产业基础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打造相关的产业品牌,通过对自身文化的深入挖掘形成独特的旅游风味,通过增加游客量以打造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链。

3.建立乡村旅游的标准体系

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之前要做好相关的规划和策划,并对服务标准进行详细的建设,并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服务意识的培训,实现高质量服务和品牌化建设。

4.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对于乡村人员的外流可以实行相关的回乡建设奖励扶持机制,激发当地居民对本地区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对于外来人员的引进,一是要进行相关的扶持,二是要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三是进行全社会的招聘和宣传。

第三篇: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探讨

摘要:通过介绍发展乡村旅游的作业,以及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状况,展现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因而提出进一步促进四川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措施,在今后几年中,我们应该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任务,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

关键词:乡村旅游 作用 发展 措施

一. 引言 总所周知,四川省是个农业大省,以占全国4.8%的耕地满足了占全国6.7%的人口的食品需求。但只依靠农业致富,不仅发展速度相对较缓,收益也较低。因此在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新词汇“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就是城市居民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以及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以及了解它们故事。旅游者通过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释放压力的一种活动。从概念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在这种特定地域所形成的“古、始、真、土”,具有城镇无可比拟的贴近自然的优势,为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提供了优越条件。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又为乡村居民带来经济效益,文化上的收获。因此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乡村发展的具体作用

具体地说,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繁荣的基础,发展乡村旅游,引导广大游客深入农村旅游,以旅兴农,以农促旅,将大旅游和大农业有机结合起来,对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大作用。发展乡村旅游还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成效显著四川有5.1万多个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的村有2550个,占到5%,375万农民受益。经调查,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农民纯收入一般可以增加到1-5倍,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达到人均收入万元以上。农民在生产的土特产品销售给游客后获得收入,村民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劳务所得的受益,特色旅游商品加工经营及从业者收入都会为转达当地农村

经济实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创造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截止2008年底,四川乡村旅游经营户已经达到1.672万家,全年农业旅游经营点接待旅游者2.4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6亿元,吸纳就业人数达到14.1万人。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转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对提升农村文明建设和促进城乡互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三.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们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分三个阶段:

(一)是自发阶段(1987年-1991年),规模小,较分散;

(二)是规模阶段(1992年-2002年),规模逐步扩大,功能逐步完

善,分布趋于集中。在郫县农科村的带动下,成都周边乡村纷纷发展“农家乐”旅游,从事旅游接待的农户迅速增加;

(三)是规范阶段(2002年至今),旅游氛围比较浓厚,旅游特色更加突

出,旅游规范标准逐步建立和完善。目前,全省已有28家乡村旅游点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成功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又呈现三种不同的特点:

(一)是城市依托型。依托大城市就近的客源市场,利用农村、农园的自然生

态和乡村文化,从吃、住、游、购、娱等多方面满足城市居民周末休闲度假的需求。

(二)是景区带动型。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把旅游景区的部分服务功能分

离出来,吸引和指导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从而带动景区周边乡村的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服务,拉动农副产品、土特产品销售,带动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就业和收入增加,形成旅游景区和社区经济的互动发展。

(三)是特色村寨型。以特色村寨的生产生活、生活方式、民情风俗、宗教信

仰及各种传统节日为特色,吸引广大游客和研究者前来观光游览、娱乐、学习以及研究。

四.怎样促进四川省乡村旅游的发展

据我资料收集了解到,四川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的具体措施包括五大方面:

(一)是扶持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培育民俗特色浓郁、服务质量规范的民族旅游接待户,鼓励和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牧家乐”、“藏家乐”、“彝家乐”,启动“百千万”牧(农、林)家乐工程。

(二)二是推动“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标准化管理,开展星级农家乐等级标准

制订、评定工作,在基础较好的地区评定一批星级农家乐,并争取将星级农家乐等级标准上升为地方标准。

(三)三是开展全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建设,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的提档升

级,并在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城市郊区,如成都、眉山、遂宁等城市周边,探索并支持建设1-2个省级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度假。

(四)四是加强旅游人才培训,今年内就将组织8期以乡村旅游、藏家乐、普通话、外语、卫生健康、烹饪技术、接待礼仪等旅游服务实用知识和基本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五)五是进一步强化全省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宣传,进一步提高各地乡村

旅游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吸引力。

不仅如此四川还拟打造形成环城市“天府农家”、川西“藏羌风情”、川东北“苏区新貌”、攀西“生态农业”、川南“古村古镇”等五大乡村旅游板块,实现从分散粗放的传统“农家乐”向集约精细的乡村度假型转变,从单纯的农户经营向多元化投资经营模式转变,从比较单一的乡村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努力开创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局面,真正实现“以旅助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与此同时,对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四川省也着重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规划先行。中国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现代农业、乡镇工业和乡村旅游三个方面。而旅游是可以结合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的多功能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有综合效益的方向。因此,全面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系统研究市场的需求,长信策划乡村游憩方式,综合协调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旅游产业分布,编制区域形成旅游规划,是旅游系统服务农村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重在提升。当前四川旅游发展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乡村旅游资源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把简单的乡村服务转化为乡村旅游景区,从而把农业项目转化为旅游项目,做好以市场为目标的包装和提升工作。四川到2010年建成50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农家乐评星”、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工作的步

伐要加快。

(三)突出特色。四川的乡村旅游可分为五大板块:一是环城市“天府农家”乡村旅游板块;二是川西“藏羌风情”乡村旅游板块;三是川东北“苏区新貌”乡村旅游板块;四是攀西“生态农业”乡村旅游板块;五是川南“古村古镇”乡村旅游板块。在此基础上,需要进行乡村游憩方式的创新设计,特别是农业体验模式设计、乡村游乐设计、田园休闲设计、民俗娱乐休闲设计等,要各有特色,百花齐放。

(四)管理同步。在进一步解放旅游生产力的同时,要切实转好旅游市场的整顿。规范乡村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市场竞争才能正常有序开展,四川旅游才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四川旅游业恢复与振兴的目标才能实现,才能给广大四川农民带来实惠。

五.总结

乡村旅游是旅游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佳结合点。四川是乡村旅游的发源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拓展了旅游资源领域,丰富了四川旅游产品,满足城乡居民旅游需求,并且已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及贫困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经济来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促进当地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村面貌根本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今后几年中,我们应该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心任务,实施乡村旅游提升行动。

参考文献: [1] 邓文,刘晓鹰.成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特色——休闲度假与文化旅游[J].旅游资源,2006,(1).[2] 何景明.成都市“农家乐”演变的案例研究-兼论我国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J].旅游学刊,2005,(6).[3] 周荣华.成都“农家乐”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5)

[4] 商务部驻成都特派员办事处.农家乐带动休闲旅游产业链[J].今日中国论坛,2006,(1).[5] 何景明,马泽忠,李辉霞.乡村旅游发展中问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6] 赵西萍.旅游市场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杨建翠,殷继成,鄢和琳.成都近郊农业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2001,(1).[8] 王云才,许春霞,郭焕成.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J].干旱区地理,2005,(6).[9] 罗晓彬,王汝辉.成都市郊区农业观光策略选择——三圣乡社会调查实证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9).[10] 彭明勇.西部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初探——以龙泉驿为例[J].成都工商大学学报,2005,(2).[11] 毕洪文.我国旅游观光农业的特征及发展方向[J].北方园艺,2006,(1).

第四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性越发显著,这对于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业所具有的条件,指出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主要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从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乡村旅游专业从业人员培养,扩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对促进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对策;福山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旅游业作为高层消费的一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1]。而乡村旅游因其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人文客体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在现代旅游业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性越发显著,在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乡村旅游均发挥重要作用。美丽的乡村自然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人文景观等是乡村不同于城市最大的特点。在乡村旅游中,这些乡村特色使得游客可以体验到观光、度假、农事劳作健身、购物等独特的乡村旅游休闲方式[2-3]。乡村旅游多分布在寒暑假期、国庆五一等假期或者某种特定农产品如樱桃、葡萄收获时期,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出较为集中的特点;乡村旅游在空间上多分布在城市郊区、有特色的山区林木区如苹果园等、特色岛屿水库等农村地区;乡村旅游项目多由当地农民直接经营,而游客多为当地城市居民。体验农村生活,参与农事劳作,游览田园风光,了解民俗风情等为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内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乡村旅游业开始在我国兴起,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旅游产业,是农业多方面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同时也是旅游业中一种新的领域[4]。

1.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基本情况近年来,烟台市福山地区利用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不断深入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使得福山区乡村旅游业从无到有并不断扩大的发展。近年来,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经历从无到有的过程,且发展迅猛势头强劲,现在,已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初具规模。据统计,位于福山区的回里镇以及张格庄镇,早已被评为省级旅游强乡镇[5]。其中,位于张格庄镇的楼子口村、位于回里镇的善疃村、位于高疃镇的曲家村等七个村庄已成为省级旅游特色村。福山区还具有鸿润科技生态园、福昊庄园、蓝湾有机蔬菜生态园,福山区有五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如一得山庄,八个省级精品采摘园如双龙潭樱桃谷等,这么多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在数量上以及规模上均在烟台市屈指可数。福山区具有“大樱桃之乡”的品牌优势,并依托此品牌优势,迄今为止,福山区已连续举办九届福山大樱桃采摘节,接待游客数量从最初的每年2.3万人,迅猛增长到现在2万人次,九年累计接待游客人次高达80余万人[6],带来巨大经济收益,大大增加农民受益。1.2烟台市福山区地乡村旅游模式及特色 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项目主要有三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休闲度假农庄模式。主要依托独特的区域农庄,可供游客观光体验现代农业的发展。第二种模式是休闲采摘模式。烟台市福山区盛产草莓和大樱桃以及具有烟台苹果品牌优势的苹果。草莓、大樱桃,蔬菜以及苹果种植面积很大,[7]并形成了各种采摘园50余个。如福山区充分利用“大樱桃之乡”的品牌优势,从2007年开始直到2016年,福山区已连续举办九届大樱桃采摘节。三是休闲垂钓模式。烟台市福山区境内有很多水库,如门楼水库、黑石水库、善疃水库、磁山水库等,并且福山区河流众多,如外夹河、内夹河等在内的30余条河流湖泊。众多的水库及河流为鱼类繁殖成长发育提供了优越的生长环境[8]。大量的鱼类资源可供游客进行垂钓、观光、休闲等旅游休闲项目。

2.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开发条件分析

2.1烟台市福山区自然环境优势分析

烟台市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烟台市位于山东胶东半岛东北部,仅靠黄、渤海,气候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温暖湿润,自然风光秀美。整个烟台市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业发达,烟台市内具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福山区位于烟台市,在整个烟台市旅游业发达的前提下,对于福山区发展旅游业有很好的带动效益。

福山区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1°15′-121°22′,北纬37°14′-37°29′。北临黄海和烟台经济开发区,东、南、西与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栖霞市、蓬莱市接壤因境内有福山而得名。总面积482.83平方千米。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伪齐帝刘豫登此山,称两水镇一带为“福地”,因名此山为福山,1131年(金天会九年)置县,故名。福山区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夏季雨量较多,空气湿润,自然风光秀美。

福山区水资源丰富,福山区境内有很多水库,如门楼水库、黑石水库、善疃水库、磁山水库等[9]。

2.2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人文旅游资源优势分析

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很大优势。“大樱桃之乡”、“鲁菜之乡”、“书法之乡”三大“国”字号文化名片为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带来很大效益。

福山区在不断发展的旅游业中形成福山八景:烟台海市、石门春波、磁山瀑布、蛤垆烟云、古寺奇泉、仙峰夜月、罘顶朝日、长堤新柳。福山八景成为福山人文旅游资源的又一大优势。

烟台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近80余项。为不断发展乡村旅游业,现已打造出一系列极具传统民俗文化及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如庙会、灯会、渔家民俗等品牌活动,极大丰富了游客的民俗文化体验。

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烟台市大力发展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创新,经济实力和科学社会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综合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不断向前,逐渐位于前列,烟台市注重发展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曾获得荣获“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等荣誉称号,受到全国瞩目,为发展旅游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

2.3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农业资源优势分析

烟台市福山区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很多水库及河流,水产资源丰富。可供休闲垂钓鱼类众多,如鲫鱼、鲤鱼、鲢鱼、鲑鱼等等。经济水产主要有带鱼、东方对虾等等。

“水果之乡”是烟台市自古以来就有的美称,水果产业非常发达,在全国重要水果产地和水果出口基地中占有一席之地。烟台市主要盛产烟台苹果、莱阳梨、福山大樱桃、葡萄、山楂等等。其中烟台苹果、莱阳梨、福山大樱桃已具有强烈的品牌效应,享誉全国。烟台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葡萄生长。烟台市是中国重要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中国葡萄酒工业起源于烟台,并于烟台发展出灿烂完整的葡萄酒文化。烟台市福山区集中栽培的大樱桃,是全国首创,也是目前唯一集中栽培樱桃的地方。

2.4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政府政策优势

乡村旅游对于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均发挥重要作用。据世界经合组织旅游委员会,政府对于旅游产业的影响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启动阶段,政府职能主要不表现在作为先驱的驱动作用以及其催化作用。其次是成长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在七对于旅游业的综合规划管理以及服务。最后是成熟阶段,政府的主要职能主要表现在协调和中介作用。综合来说,在这三个阶段发展过程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依次为开拓、规范、协调。由此看来,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11]。

乡村旅游业一直是烟台市政府的工作重点。早在2011年,烟台市政府便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旅游下乡工程”建设。明确确立了全市各县市区在2015年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并对各重点具特色的旅游地区乡镇开展重点工作,重点帮扶,整体规划,相继建立各个不同乡镇的乡村旅游持续快速发展的机制。同时,为促了使得福山区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烟台市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积极展开各项活动,如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确立及宣传、资金供给和各种优惠活动。据报道,烟台市政府每年均会召开与乡村旅游工作相关的专题会议,在各领导和专家的讨论及研究下,部署了《旅游法》,并严格贯彻实施。同时,为刺激烟台市旅游业的发展,烟台市政府适时推出各种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刺激了烟台是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例如在农作物未成熟的淡季,进行相关民俗文化活动、温泉优惠活动、葡萄酒文化节等等。烟台市政府对于乡村旅游业的重视以及各种政策制度的支持,使得烟台市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后劲强劲。2.5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市场优势分析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休闲,因此,旅游业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多。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性越发显著,这对于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均发挥重要作用。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乡村自然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人文景观等资源,使得游客可以在乡村旅游中体验到观光、度假、农事劳作健身、购物等独特的休闲旅游方式。游客在城市喧嚣和紧张的生活中忙碌疲惫,而乡村旅游时的游客可以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新鲜的空气和秀美的田园风光可以有效缓解游客在城市中的压力,使身心得到放松。因此,更多的游客越来越喜欢乡村旅游,使得乡村旅游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旅游趋势,未来乡村旅游将有更大的的发展空间[12]。

3.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目前,福山区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乡村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烟台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并且急需解决,如福山区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基础差,规范性不强等等。3.1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缺乏整体规划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在对当地资源条件全面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并对市场前景和客源进行合理分析及科学论证,然后在整个区域旅游业开发的整体布局下,将乡村旅游融入整个区域旅游中,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统筹安排,全面合理规划。目前,虽然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发展较为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烟台市政府已针对乡村旅游业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但对于全市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烟台市政府尚未制定出相应的总体规划[13]。在缺乏总体规划的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很难发挥作用且对于进一步的规划,也尚未作出科学的分析论证。因此,福山区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开发必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势必会造成一些低水平项目的大量涌现,使得同一项目过多而造成重复和新意缺失。同时,很多乡村旅游项目由于规划和科学建设,使得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不完善,存在仓促粗糙等问题,并且人工痕迹过于明显,使得乡村旅游应有的意境和氛围荡然无存。与此同时,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经营规范性不够,管理较为粗放等问题,如一些农家乐的环境卫生不能达标,使得一些游客不愿意再次游玩。

3.2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

烟台市福山区的乡村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受乡村旅游开发理念、经营管理能力以及资金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多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对于乡村旅游这一新兴项目理解不够深入[14]。因此导致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层次较低,项目单一,重复性较强,没有鲜明的的特性。乡村旅游项目紧紧围绕“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屋、赏农家景、购农家物、享农家乐”这一传统理念开发。但是在实际经营管理操作过程中,在什么样的农家饭,什么样的农事活动,农家屋住宿的风格,乡村景观的改造,农家产品种类等方面,经营者对于这些方面的问题开发不够深入,层次较低,单一化重复性严重,乡村旅游的价值为得到充分挖掘。

乡村旅游项目的层次以及农家产品的价值直接决定了游客的消费意愿以及再次游玩的意愿。福山区的乡村旅游项目大部分属于比较低级层次的类型,如钓鱼,采摘,吃农家菜,从事简单的农事劳动,整体来说,这些乡村旅游项目呈现出简单快速的模式,使得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少。大多是城市游客自驾游到郊区,钓一会鱼,吃一顿农家菜,采一会水果,在较短时间内如一天两天,便驱车回城。游客尚不能在乡村旅游中真正放松身心,也不能真正体会到乡村旅游的乐趣,并且整体消费少。这种较低层次乡村旅游,不能把乡村旅游真正内涵和意义挖掘出来,也不能形成一整条乡村旅游经营生产链,带来的收益也较低。3.3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在旅游业的营销策略中,宣传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环。目前,福山区乡村旅游项目规模不大,较为分散,多为家庭小本经营。这种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使得他们主要进行宣传的意识不强,而且因为自身原因他们的宣传能力不足。同时,这种零散式的经营缺乏品牌效应,市场较难开拓。一些研究表明,福山区乡村旅游项目经营者对于常见的社交宣传软件及网页了解较少,如微信、微博、论坛。同时,由于大多数是小本经营,没有意识更重要的是没有资金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上宣传。总体来说,对于现代宣传手段认识利用意识不强,了解不足,能力不够,技术缺乏。这导致福山区乡村旅游业难以形成品牌,不能吸引游客,最终影响游客对于福山区乡村旅游的选择。3.4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问题突出

目前,在烟台市福山区基础设施问题在乡村旅游业中很突出[15]。常见问题如,很多有休闲农家乐、休闲采摘园等乡村旅游项目的区域交通很不方便,道路状况不良,道路不容易查找等等。同时,乡村旅游区域的停车场缺乏或者过于简陋,卫生间也过于简陋,总体的卫生条件比城市差很多。此外,在住宿条件以及餐饮条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上述基础设施所存在的问题,将会降低游客旅游体验好感度,导致再次游览或者向亲朋好友推荐的概率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品牌的建立,限制了福山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16]。

3.5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

由于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经营管理体制在很多方面仍不不健全。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是家庭经营模式是大多数乡村旅游业的经营模式,这会使得多数经营者选择任用家庭中亲人进行经营管理,使得用人不当,使得无管理能力的人居于管理地位,造成管理制度不完善[17]。二是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很多乡村旅游项目因为雷同,资金等问题恶性竞争,但在这方面尚无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治理。三是自然化逆境保护以及资源保护等方面制度体制尚不完善。在乡村旅游业开发过程中,很多自然资源和环境遭到了或多或少的破坏但是自然化逆境保护以及资源保护等方面制度体制尚不完善,无法对于这些问题进行综合治理。

4.烟台市福山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和措施

4.1全面规划,统筹乡村旅游发展

规划可以对未来进行预测及处理,使得旅游业能有更好发展。科学合理的规划对于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烟台市福山区要进行合理规划,必须综合福山区区位条件、自然环境资源、地区的独特特色,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资源等因素,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对不同乡镇村庄,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和特色统筹安排,做到建立不同地方不同特色的旅游项目。只有这样全面规划后,才能避免开发的盲目性和和资金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又可以减少兴村旅游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和雷同,减少恶性竞争,由于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此外,乡村旅游业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该符合三农政策,与新型农村建设规划,城镇规划相协调,不同规划作为一个综合体,在协调稳定中不断推进福山区乡村旅游也的持续健康发展。4.2注重培育乡村旅游业专业从业人员

由于乡村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产业,专业从业人员欠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且经营方式多为家庭经营模式,使得整个乡村旅游业缺乏专业指导[18]。因此,尽快培养一批具有经营管理能力,提供服务的技能以及安全卫生意识的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农民是主体因素。因此在乡村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再造农民和农民再造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农民角色定位问题”[19]。由于福山区乡村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各项体制机制不健全的前提下,对乡村旅游专业人员进行培养并适时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乡村精英”群体参与到乡村旅游建设中,会带来示范和带动效,这能促进更多农民自愿参与到乡村旅游项目中,也使得奇特乡村旅游项目经营者更注重专业性,使得福山区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挥。4.3保持乡村性,突出地方性和独特点 与城市生活区别开来,以满足游客对心灵深处回归自然的需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留恋。

乡村旅游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田园风光和鲜明的地方感,这也是最为吸引游客的特点。因此,在乡村旅游建设过程中,不能盲目追求提高档次而忽视乡村性和地方特色。在福山区兴村旅游业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当地自然环境风貌和地方特色,打造出具有福山区特色的旅游项目,着重突出乡村田园风光,让游客体验到城市所没有的乐趣。具备乡村行和地方性特点的乡村旅游业才能与城市旅游有所区别,从而更能吸引城市游客。4.4加强乡村旅游宣传营销

随着福山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福山区政府也加大了对福山区乡村旅游的宣传,但是从宣传方式和影响力上来说都远远不够[20]。因此,福山区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全方面多角度的对本地兴村旅游特色进行宣传,着力打造处福山区乡村旅游品牌。为加强福山区乡村旅游宣传营销,首先福山区政府应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宣传口号和宣传标志,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其次在网络媒体上也应加强宣传,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移动客户端如微信等,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全方面、多层次进行宣传,这样能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扩大福山区乡村旅游影响力,树立福山区特色乡村旅游品牌。4.5关注农民感知,建设新型乡村

在兴村旅游业发展中,农民毫无疑问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但是,更重要的是,农民也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并且也是乡村旅游的利益群体,农民与乡村旅游联系最为紧密。目前,福山区乡村旅游还没进入成熟阶段,农民对于乡村旅游的态度观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只有充分考虑到农民的感受,才能使得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由于福山区乡村旅游还没进入成熟阶段,乡村旅游业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应该符合三农政策,与新型农村建设规划,城镇规划相协调,不同规划作为一个综合体,在协调稳定中不断推进福山区乡村旅游也的持续健康发展。

结语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旅游休闲,因此,旅游业带来的收益越来越多。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在现代旅游业中重要性越发显著,这对于促进农业多发面发展、农民增收以及新农村建设均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福山区应加大力度发展乡村旅游业,这对促进福山区整体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泽东,孙海燕.烟台市冰雪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冰雪运动,2016,(06):58-64.[2]张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鲁东大学,2016.[3]刘龙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商洛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15,(02):40-43.[4]温年晶.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07):239.[5]康慧玲.乡村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3):34-35.[6]黄玉梅,孙丹.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5,(07):2.[7]关晶,金泉.滁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A].国家旅游局.旅游研究与实践 第27卷 第1期(春季版)2015年第1期(总第102期)[C].国家旅游局:,2015:5.[8]关晶,金泉.滁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10):62-65.[9]朱晨悦.兴化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10]隋婷婷.从产业化视角分析水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山东省烟台市苹果产业化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4,(01):36-37.[11]贾秀秀,徐晓雯.烟台市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3,(37):28-30.[12]鲍琛.泰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13]王栋,雷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03):32-33.[14]曹毓.我国乡村旅游人力资源现状的SWOT分析及开发对策[J].江苏商论,2011,(06):119-120.[15]蒲姝.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成都市乡村旅游为例[J].生态经济,2010,(05):119-123.[16]巫珊.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传承,2010,(09):108-109.[17]姚海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以北京为例[J].商业经济,2009,(19):101-102.[18]卢冲,张晓慧.我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16):6904-6906+6923.[19]陈海彬.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其开发对策浅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12):16-18.[20]解东.临沂市农业旅游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21]张文政.烟台市旅游饭店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09):37-38.

第五篇:浅析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浅析市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对策

乡村旅游,大多数人会认为就是平常所说的“农家乐”,其实这只是片面理解,乡村旅游,是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围绕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将其精心设计制作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包括:文化探秘、休闲度假、康体健身、生态旅游、体验旅游和观光农业等。乡村旅游,是一种帮助贫困人民脱贫致富的同时,又能为游客提供深度文化体验的全新旅游产品。

在我国,由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变化所带来的巨大的潜在市场,以农家乐和民俗游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方兴未艾。广安作为一个相对工业经济落后之地,乡村旅游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当然,由于乡村旅游刚刚起步,在开发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观念不统一、强调短期效益、商业化太浓、保护措施滞后等问题。本人从广安实际出发,浅谈己论,以抛砖引玉,共同为广安市旅游业发展出谋划策。

一、广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1、农业资源丰富,乡土风情浓厚

广安位于四川省东部、华蓥山中段、渠江和嘉陵江中游,是四川最东端的城市。全市幅员面积6344平方公里,辖广安区、华蓥市及武胜、岳池、邻水三县。面积6344平方公里,总人口427.11万。由于受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广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产业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约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也正是因为如此,广安至今仍保存了众多奇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神秘的川东民俗文化。广安自然的喀斯特景观和古朴神秘的山地文化,是旅游资源最突出的特色,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这种自然与文化是为游客提供的一种全新体验的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物质依托。

2、广安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广阔

乡村旅游具有邻近城市,回归自然,交通便利,费用较低等特点,已成为城镇居民周末和节假日休闲度假的首选项目。广南高速、广渝高速的全线贯通,南合、邻垫高速公路的建成,广安已逐渐成为连接上海、成都、西安、重庆、广州的交通枢纽。广安与外界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成都犹如近邻,重庆近在咫尺,上海朝发夕至,广安的区位优势正在显现。

3、广安旅游开发基础扎实

近年来,广安市依托“小平故里”独特的政治优势,凭借自身优越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在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经营管理和宣传促销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华蓥山“红色之旅”、“绿色之旅”成为了广安市独特的旅游品牌,广安市、华蓥市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小平故里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华蓥山被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神龙山巴人古堡、隋唐古镇肖溪等等,都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4、广安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然性

广安是川东地区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城市之一,工业化程度较低。如果按照传统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发展工业化,每年都在为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却也是亦步亦趋,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很难有所超越。我们只有另辟溪径,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跳跃式发展,使广安的总体发展从农业社会和工业化初期直接跳跃到生态社会、知识社会,这样才能实现广安经济、社会的质的飞跃。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作节奏的加快,自下而上竞争压力的增大,人们对于乡村美丽的风景、幽雅宁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淳朴浓厚的生活风味,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活方式、保存久远的文化传统等越来越向往,乡村旅游的内涵也因为满足了一部分游客对原始广阔、和谐自然的乡村生活的兴趣而逐渐被人们认识。人们为到乡村观光娱乐,休憩度假、康体健身、进行自然与文化的“软探险”而乐然陶然。因此,把广安农村建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发展以乡村旅游为载体的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是广安旅游业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广安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和其他地区一样,我市在发展乡村旅游时,由于没有可用经验,处于边摸索、边发展的状态,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归纳如下:

1、缺乏整体规划指导

由于缺乏总体规划,“农家乐”发展盲目性很大,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复建设、低层次开发、环境破坏现象严重。不仅造成资源、财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由于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地域上分布较广,组织线路的难度较大,在与旅游景点之间也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差,从而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2、基础、配套设施简陋

设施设备的不完善导致了客源的可进入性差,安全、供水、农家卫生等方面的问题,都成了体验乡村旅游的阻碍因素。有些“农家乐”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定区域范围内缺少必要的医疗点和医疗设施,游客用水量大时,自来水龙头的数量明显不够。厨房、厕所的卫生条件与预期标准相差甚远。村里对苍蝇、蚊子、老鼠等缺乏有效的控制。甚至有些就餐地点靠近厕所、牲畜饲养圈,给游客心里上造成不好的影响。对于不同年龄层的游客,相应的配套设施也不尽完善,如饭后大人可以去棋牌室,小孩子怎么安置

就成了问题。

3、产品单一

目前广安乡村旅游产品非常单一,主要以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乡村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加工。在发掘当地的民俗风情、提高活动的娱乐性和游客的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乡村旅游地的形象,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4、旅游销售不成体系

农户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主要依赖关系户和政府进行宣传,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没有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与当地或周边大城市的景区、旅行社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整体营销。

三、广安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1、政府主导,科学规划和管理

旅游开发的大量事实表明,在开发中地方政府主导其开发速度快,投资效益高。鉴于广安乡村旅游开发中自发性、松散性的现状,地方政府在开发时应该首先进行市场调研,充分考虑客源市场、发展潜力、环境的承载力等因素,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保证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2、挖掘文化,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

深层次、多方位的将我市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宗教理念、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典雅的乡村建筑、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等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如:与教育开发相结合,把“农家乐”与修学旅游、周末短期游相结合,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村落还可开发为“农村社会实践基地”、“生态环境示范基地”,让城市学生来农家乐上户外课,与课本结合,加强实感。与科技开发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仿生仿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创造****姿百态的乡村旅游产品,营造****奇百怪的农业自然景观,增加乡村旅游的科技含量。与地方饮食文化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开发地方风味小吃,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评定地方十大特色小吃等。

3、产品开发突

出“乡村”特色

乡村旅游强调的是特定的位置、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文化,而不是宽阔的马路、显眼的电话亭、先进的电脑和传真机、进口的装饰用品和高科技的应用等。要充分认识到只有农村特有的甚至是传统的东西,如参与农事活动,体会乡村野趣,学习磨豆腐、纳鞋底、舂糍粑、包粽子等,才是乡村旅游中最有价值的资源。乡村的建筑、民俗、民风、山水、生活甚至小道等都是乡村旅游的特色,这也是其吸引城市客人的独特卖点。新西兰的旅游人类学专家科林•比姆在2004年举办的中国贵州乡村旅游国际论坛上说:“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就是这个地方的主要财富,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好这些财富。如果你们有山有河,那么让它们永远干干净净,绿油油的;如果你们有独特的建筑,那么就让它们永远保持古雅的模样;如果你们有独特的音乐、歌谣或舞蹈,那么就保护它们,并熏陶他人。”确实,不同的乡村有不同的发展旅游的要点,而且客人到乡村旅游的诉求也有很大的差异。乡村旅游开发必须紧紧围绕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主题需求,开发中要尽量保持原貌,产品要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不能盲目地模仿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坚决避免开发中商业化、城市化倾向。

4、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

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加强道路、通讯、水电、食宿等基础设施改建的力度。在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设施的标准。但同时应该注意乡村旅游设施的档次不能走高低两极端,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次,也不能过分地追求所谓的“原汁原味”;既不能忽视了舒适也不能不符合卫生的要求,更不能低质量、低品位,否则它就失去了乡村旅游的味道。

5、创新方式,扩大整体营销影响力

一是坚持常规宣传。有针对性的大量发传单、小册子、图册,定期把资料发到各大单位;在交通要道上增加宣传图画;制作宣传片,与旅行社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二是区域联合,整体营销。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方式很难适应农业和农业旅游日益发展的社会化、知识化、规模化、甚至网络化的需求。因此,要尽快建立区域旅游网络体系,形成整体规划,统一筹划,联合促销。三是要不断开展市场调研与市场定位。什么样的产品定位什么样的市场,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目前来看,市民对应的是低、中档产品,部门活动对应的是中档产品,企业对应的是高档产品。经营者要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对产品进行定位,开展有目的促销活动。

湖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毕业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