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3号文库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
编辑:落日斜阳 识别码:22-1165363 13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10-07 12:53: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

在建党90周年前夕,我怀着激动而虔诚的心情,来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这里没有豪华的建筑,没有如画般的风景,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河北山区小镇,依山傍水,宁静而安详。在五大书记的旧居里,举目所及,不过是一栋又一栋矮小的平顶房,外墙抹着白灰,“井”字型的方格窗,地面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正是在这些简陋的农家小院里,伟大的中国革命领导人指挥了震惊世界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共和国的开创者们从这里走向了新中国。

参观过五大书记的旧居,我们又来到了西柏坡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历史;一页页发黄的文献,真实的记录下了一个个宝贵的瞬间。馒头白菜萝卜干就是领导人们的晚饭,昏暗的灯光下书写着决定中国命运的文件,土枪土炮破衣烂衫阻止不了解放军的脚步,胸怀四万万同胞的幸福明天是共产党人永不停息的动力源泉。离开西柏坡,我依然沉浸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理想和伟大情怀之中。事实证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胜利的保证,而西柏坡精神更是全体中国人民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时至今日,虽然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在化发展的阶段。在面对这一历史机遇的同时,继续坚持和发扬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是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继承发扬戒骄戒躁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精神,继承发扬我党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当把西柏坡精神深深融入内心,将老一辈革命先烈为之坚守的革命信仰,转化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动指引。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不断创新,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最具体的实践活动。西柏坡精神告诉我们青年一代: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必须只争朝夕,从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要培养刻苦钻研、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不怕挫折,投身艰苦岗位锻炼意志,承担挑战性工作加强业务能力。要保持创新锐气,在工作岗位上大胆探索、创新创造。要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探究、爱思索的好习惯,不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要自觉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更新思维、开阔眼界,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第二篇: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心得体会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心得体会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83周年的前几天,站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去西柏坡参观,我作为一名离岗退养、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能有机遇参加这次活动,终于实现了心中多年的夙愿,心情特别激动。

西柏坡:中国五大革命圣地之

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她三面环水,一面依坡,碧波荡漾,松柏苍翠。这里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举世闻名的七届二中全会。

在新的形势下保持和发扬“两个务必”的优良传统,我感到至少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骄傲自豪与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20年来,特别是13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感到骄傲自豪,但决不能因此而自满、懈怠,或者。应当清醒地看到,在迈向富民强国、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严峻,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离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还有比较大的距离,因此,成绩越大,形势越好,越要谦虚谨慎,越要艰苦奋斗。如果我们丢掉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就失去了本色,失掉了根基。二是正确处理好艰苦与奋斗的关系。摆在我们面前的艰苦,但不去改变,穷不思变、苦不思进,艰苦而不奋斗,那么艰苦的环境永远不会得到改变。因此,主导作用是“奋斗”。只有勇于战胜艰苦,自加压力,勇于奋斗,才能改变,才能提高,才能辉煌。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我们只有不断地艰苦奋斗,才能最终达到胜利的彼岸。三是正确处理过“紧日子”与“富日子”的关系。我们讲“艰苦奋斗”并不是要机械地模仿战争年代的做法去过苦日子,而是在目前好的条件下,时时不忘艰苦奋斗的“紧日子”。紧日子不等于苦日子,提倡艰苦奋斗更不是让人搞禁锢主义和安贫乐道,我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不然,我们还提倡“小康”社会干什么?还提倡现代化干什么?这“紧日子”的最终目的,正是为了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让大家都能尽快地过上富日子。四是正确处理好领导与群众的关系。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指出:“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关键是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育群众艰苦奋斗、戒骄戒躁,首先自己要作这方面的模范,决不能只要求群众,自己却浮躁浮夸,贪图安逸。”现在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威信不高,“人气不旺”,往往就是因为表里不一,重言轻行,自私自利,处事不公,把群众放在自己的对立面,成天训斥群众,而自己则颐指气使,缺乏人格力量。所以,领导干部应该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两个务必”,内修人格,外树形象,拉紧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成为群众信得过的人。

作为我个人,已经离岗退养,但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退养不是人生的句号,退下来的天地很广阔,我有自己的优势,时间充裕,可以自由支配,只要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实自己的生活,老有所为又何尝不可。叶帅的“老夫看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展现给我们的老同志就是一腔催人奋进的壮志豪情。

55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在即将获得民主革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两个务必”的要求,告诫共产党人面对革命的巨大成功,要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此后,“两个务必”就内化为共产党人的思想境界,伴随着共产党人走过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进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特别是在共产党执政54年后的XX年12月5日,胡锦涛同志带领中央书记处全体成员又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重温毛泽东同志关于“两个务必”的重要论述,结合改革开放新的实际,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第三篇:参观西柏坡革命圣地有感

参观西柏坡革命圣地有感

6月29日,怀着无限崇敬和向往的心情,我参加了局党委组织的全体党员赴“西柏坡革命圣地”接受革命传统再教育活动。

来到西柏坡革命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松柏岭坡一座白色花岗岩碑,碑名“西柏坡”系邓小平同志手迹;碑文“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系江泽民总书记题词。接着瞻仰了气势恢宏的五大领袖铜铸像、情景交融的领袖风范雕塑园、庄严典雅的周恩来总理的评语碑„„

来到中共中央旧址,我们一一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董必武的旧居,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九月会议旧址,中央军委作战室旧址,防空洞等。这40多间土砖垒砌的低矮平房、狭小的院落、粗瓷碗、煤油灯、石头支起的木板床、石桌石凳、碾盘磨盘、打补丁的军装、草鞋土布鞋„„都是当年领袖们使用过的。可想而知,当年的战斗环境是多么恶劣,生活环境是多么艰苦。从1947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在西柏坡指挥了24次重大战役(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敌180多万。我眼前仿佛浮现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有的站在碾盘上讲话,有的坐在石凳上一边聆听,一边把膝盖当桌子记录笔记,有的坐在破桌椅前秉烛达旦看文件、拟电报,有的深思熟虑站在地图前点点画画,还有的对着电话机发布指示„„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认识到原来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内的西柏坡是历史的垂青使它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它的名字镶嵌在中国解放战争的丰碑中,镌刻在共和国大厦的基石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这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西柏坡,中共中央不仅领导新民主主义取得全面胜利,而且为实现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战争转向建设,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开辟了通途。西柏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丰富和发展,包括军事思想、战略战术思想,特别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制度的思想,以及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建设道路等思想,都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党中央在西柏坡时期的辉煌历史和成功经验,铸就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这是一种代表历史性转折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发展的新阶段,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延续和发展。西柏坡精神,不仅是我们党,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特别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发扬光大。

我们作为共产党员,一定要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牢记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此为核心,做好本职工作,践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严细求实、团结开拓”的黄河水文精神,推动祁连酒业事业稳步健康发展。(杨霞)

第四篇: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体会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的体会 6 月 4 日 一大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地心情踏上了久慕的西柏坡革命圣地的旅途,经过 5 个多小时的奔波,“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几个笔挺的字迹映入我们的眼帘,目的地到了。我们仿佛看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全国人民前进的坚定的步伐。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站在西柏坡这片革命胜地面前,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伟大的革命精神无比崇敬。我们首先参观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五大书记的故居,让我深刻体会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朴素的作风。一间间普通的乡村土屋、一张张历经风雨早已斑驳的桌椅、一幅幅用红蓝毛线标注出的作战地图深烙印在我的心里。在周恩来同志寝室里我看到他睡过的床竟是用木板和板凳支起来的,如此简朴的生活作风,令我感动不已。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夯实了基础。接着我们参观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旧址,在这个用饭堂改装的会议室里 ,1949 年 3 月,毛泽东同志就是在这里,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 “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这就是 “ 两个务必 ” 的论断 , 形成了西柏坡精神。

第五篇:参观西柏坡革命圣地记行

市局机关组织干部到西柏坡参观学习,回顾党在西柏坡工作奋斗的那段历史,缅怀老一辈革命家丰功伟绩,在机关干部中开展坚持“两个务必”的学习教育活动。4月17日凌晨大家一起乘车从济宁出发,一路经到上午11点车行至河北平山县境内,这时的路旁可以经常看到“红旗从这里走来”、“革命圣地”等标语,虽然有旅游广告的商业气息,但却明显使我们忘掉了近6小时车行颠簸的疲惫,涌动的心潮更加激起了心中的期盼。进入平山县后多半个多小时,车队走上了一个大水库的坝上公路,从这时开始道路倚山势蜿蜒而行,路旁山岚叠嶂,一座山峰连着一座山峰。一种奇异的感觉告诉我近了、近了……山路走完,车开进一个开阔地带,西柏坡就坐落在这山腰之处。西柏坡位于平山县中部,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正好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距石家庄80公里。西柏坡党中央驻地,是我党在十余年以农村包围城市战略斗争史上的最后一个农村驻地。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带领中国走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领域。大家用过午餐,收拾起按捺不住的激动心情,开始了真正的“圣地之旅”。从进入西柏坡村庄,首先是董必武的旧居,依东北方向往里,依次是毛泽东、任弼时、周恩来、刘少奇住处,中央军委作战室在周恩来、刘少奇旧居之间。从刘少奇的居室,穿过防空洞到了另一侧是三间窑洞式房屋,此处是朱德旧居。当我穿行在这一个个朴实,局促的院落,走进一间间简陋,整洁的泥房。那段凝铸了烈火和热血,浇灌了信念与理想的历史,穿透了半个多世纪的时光,迎面扑来,让人心潮起伏。就是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指挥着小米加步枪,在三大战役中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取得了中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从朱德旧居向右绕着往回走,可以看到七届二中全会址,该处原是当时的中央机关食堂,不需解说参观者从房顶的两个天窗也可知它原来的用处。在这里党中央初步规划了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基本政策,明确了党的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以及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达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的任务和主要途径,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这次会议,对于中国共产党本身意义更为深远的恐怕不是这些任务目标的提出,而是毛泽东同志对“两个务必”的论述,在中国共产党面临重大历史转折的时刻,如何使党在伟大的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经受执政的考验,如何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如何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向全党敲响了警钟,体现了党的领袖~远瞩的政治远见和良苦用心。把历史追溯到1921年,当中国面临着各种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维艰时,中国共产学背负着艰巨的历史使命诞生了,以崇高的理想和不屈的信念,带领中国人民通过28年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迎来了新中国的朝阳。这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可以让人更深的理解深植在中国共产党人骨子里的忧患意识,同时也升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艰苦奋斗精神。西柏坡承载着艰苦奋斗地精神,成为了亿万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地”,正如一句对西柏坡的介绍所说:“尽管它没有故宫馆藏文物那样价值连城,没有临潼兵马俑的雄伟壮观,但因为它的精神和力量而显得十分伟大。”在历经半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看,从这里走出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从来都未曾失去感召力,它已经成为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观革命圣地西柏坡
TOP